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5-02-06 23:43:17| 人氣22| 回應0 | 上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埋伏坪步道。雙崎部落

過年期間發生了山友被放鳥在大壩尖山附近

救難人員趕到時只見帳篷背包。不見人

如果這樣還能在下雪的高山生存幾日就是大新聞了

過年期間天氣很冷

高山都變白頭

我想到雪見遊憩區就是因為能看到對面大霸尖山綿延至大雪山的積雪而得名

就從沙發站起來

拖著過年變肥的身軀

驅車前往

 。

從東勢進入大安溪谷的雙崎部落

卻發現眼前的積雲不高不低

剛好遮住聖稜線

就算爬高到雪見也擺脫不了這層雲

於是在雙崎部落停下來

這裡有埋伏坪登山步道

 

就在部落的背後

看起來好像很平凡

所以經過幾次都不曾動念

這次走過才知道這個步道上下高低錯落

並有樹影、竹林、櫻花分割大安溪谷的畫面

景色多變

還有古水圳隧道及抗日歷史

旅遊的層次很豐富

這次就從村口起登

為什麼叫做“埋伏坪”

一種說法是「當年日軍進攻雙崎部落時, 泰雅族人埋伏於大安溪南岸高地, 也就是現在的登山步道路徑上阻隔他們的進攻。」

圖片來源 https://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163634

聽起來很怪

部落在前

埋伏坪在後

日本人都打到部落了

你躲在後山是在埋伏什麼?

經過本人多方查訪資料以及推斷

以前的族人並不是住在目前的位置

而是住深山

日軍要進入深山就要經過埋伏坪

躲在這裡埋伏才是個道理

當然。埋伏是失敗了

深山的泰雅族被趕下山

聚集在目前的部落好方便日本人管理

另一種說法是:「為泰雅族語MAIHU的音譯,目前可引證的清代文獻中,該地分別作「埋伏坪」或「埋鶴坪」

登山口剛停好車就有小黃狗隔著鐵門對我吠

看起來像盡忠職守的看門狗

但是一招手就湊過來討摸

摸不過癮就從鐵門下鑽出來要你摸肚子

 

轉個彎

聽到果園的三隻黑狗

其叫聲之下還有奶聲奶氣的吠聲

是水溝裡的小黑狗

水溝不是小狗可以逃脫的高度

但是有幾個鐵碗

看起來是放飼料給小狗的

初見非常驚訝。為什麼把小狗圈在水溝

萬一下大雨。水溝水升

小狗不就被沖走了?

但看到小狗看到人就死命地逃

可能是沒辦法撈到小狗

只好把飼料放在水溝裡

以免他們餓到

再過幾個月小狗餵大了

就有能力跳出水溝

只要這期間不要下大雨就好

後來越想越不對勁

就找了兩根竹子架在水溝與路面之間

萬一小狗還沒長到可以跳出水溝

逢大水可能可以借竹竿爬出來

。。

小黑狗。我只能幫你到這裡了

步道的初始是果園的水泥路

寬度可容搬運機

桃花李花正開放

果園的盡頭緊接木製棧道

穿過竹林

坡度雖然陡峭

但跟在家裡爬樓梯差不多

不久就發現了當年引水挖掘的隧道

彎著腰可以通行

隧道的另一端是峭壁山谷

還有路徑沿著山壁深入山林

應該是通往水源

#隧道很短,脖子一伸就看到對面洞口的光

 

#對面洞口

#這邊的景色

離開隧道是一段沿著山腰的水平路徑

讓你如履平地到稜線為止

步道維持得不錯

木頭也還未腐爛

使用期間應該不超過五年吧

大家最好趁著這幾年來

因為山中採用“自然工法”並且是政府發包的的步道

大約十年木頭就會開始腐爛

你硬要走

最好先了解國賠法

 

山腰路的盡頭就是山脊

此山是一大塊岩石

步道就變成鑿出的階梯

一秒就讓你回到皇帝殿和五寮尖的踩踏感

只不過空氣更新鮮

視野更清透

 

 

石階可以走半小時

算是用腳量測岩山的巨大

從山下是看不出岩山的巨大

因為被樹林遮蓋住了

讓你以為是普通的山

我是有被岩山的巨大嚇了一跳

就像一個平常看起來很普通的上班族

衣服脫掉之後才發現是個肌肉男

在岩山的脊背上行走最棒的是不時能從樹縫窺見山下的景色

卡拉ok破音不斷的雙崎部落、大安溪谷、溪谷對面的白布帆(客家聚落)、山上的農地

過年期間點點綻放的櫻花就像鹹酥雞的那把九層塔

讓山林的一片綠顯得更活潑


隔日

從白布帆看雙崎部落

果然是銅牆鐵壁

但是彼岸有埋伏坪

此岸就有砲台遺跡古道

目前只有咦

沒有蹟

完全不見砲台遺跡

卻可以藉著步道的步步高升

將雙崎部落盡收眼底

或者說一網打盡

就像從樓上往人行道丟石頭

打得埋伏坪迷迷帽帽

大半天就舉白旗投降了

橘色就是埋伏坪步道


白布帆的得名我傾向相信當年日軍在此設寨扎營,所用的帆布是白色的

一大片白色的帆布是當是所少見

所以有人問「日本人在的地方叫什麼名字?」

「你看到很多白帆布的所在就是了,不然就叫它白布帆吧。」

在客語、閩南語裡布帆就是帆布

白布帆也就是白色帆布

    


翻過了大岩山可以看到步道還有支線

延伸到更高的山頭(這山延伸到最高就是大雪山)

只不過工程還在初始階段

可以預約以後再來走一次

從這裡就是下山的木棧道

大家都知道多看綠色植物能舒緩眼睛疲勞

這片森林的濃綠不但舒緩疲勞

簡直像幫眼睛換了新床單

走一遭。你的眼皮眨起來有爽脆的切菜聲

讓你帶著爽朗的的視覺結束登山步道

進入雙崎部落


雙崎部落跟其他原住民部落一樣

如果沒有認識的人

也沒有認識的窗口

你也只能走一圈

什麼都不了解

就像你知道山林有山豬、山羌、貓頭鷹

沒人帶路也是看個寂寞

部落更像只秀出封面卻無法翻閱的書

部落當然沒有義務讓你認識他們的文化、歷史、風俗

居民也不可能什麼都懂

就像有人來到我家鄉。問我這個那個的

我也答不出來

但所有人一定會看到的封面

最起碼不要破破爛爛拉拉薩薩

我是這麼想啦

部落可能更重視內在

所以才不在意秋老師捐贈的”秋亭“變得更像垃圾集散中心

也無視二樓地板破爛而直接看穿一樓

多年前在秋亭裡還看到環境志工阿公婆的照片

現在連照片也沒了

可能不好意思了

我個人的意見是在涼亭設垃圾桶

來這裡喝酒、補充保力達的比較能順手丟進垃圾桶

而不是走遍部落找不到垃圾桶

只好原地亂丟

然後引發破窗效應

變成現在的垃圾場


 秋亭的緣來

雙崎社區參與農村再生培根課程,

已進入再生班階段,

經由大家近兩年來的付出,

社區軟、硬體建設已有顯著改善。

這次再生實做課程定案在本亭原髒亂死角僻處,

改建成候車修憩亭。

一可徹底改善髒亂死角(現在又死了),

再則提供社區居民及遊客舒適休憩(喝酒喇賽為主)場所。

...

工程款25萬元勢必由協會自行承擔。

...

要拆除消息傳到雙崎幼兒園秀秋老師耳中,

...

秋老師無條件贊助全額25萬元,以留住此亭台。

為感念秀秋老師義舉及拋磚引玉(好像變成拋玉引磚了)的愛心,...

表彰秋老師善行永傳於後

特命名此建物為「秋亭」以資感恩。

(秋老師並不姓秋,而是名字裡有個秋)


看到孫女的影片

我才驚訝地發現部落竟然有年輕人傳承泰雅文化

不是我所見的萬徑人蹤滅

當然我們也有其他管道認識雙崎部落

比如說部落的在地作家瓦歷斯。諾幹

從他的作品有不同的角度描述部落

更深入的傳說和傳統

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找書看

就可以擺脫秋亭的印象


台長: ⊙﹏⊙
人氣(2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飼料雞郊山導覽 |
此分類上一篇:深坑。南邦寮古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