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3-16 10:45:25| 人氣78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下一代,究竟在讀什麼?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隨著電視「百萬小學堂」的播放,以及教育部長回答不出小三考題的窘狀。大家突然發現,原來我們的小朋友,每天都在接受如此艱深考驗。

 

其實不光是小朋友,我是個歷史學博士,每年大學基測時,我總會好奇的拿著報上刊登試題,試著作答,多半時刻是不及格,我也有位老師對我說,家中讀高中的姪子每次拿歷史問題來問他,他都回答不出來,最後就是一陣白眼「拜託,你還是博士耶!」

 

我有時候想,每年大學基測時,總會找些前一年考上名校的學生來測試考題難易,如果哪天換上歷史學、地理學、數學、物理學、化學、中文等科博士分別來考其專業科目,會不會讓大家赫然發現,這個集合各科博士的總分,別說台成清交,連上國立都很拼?

 

問題不光於此,這幾年來我流浪於各大學兼課,多半學校的必修科目是「台灣史」,在日間部,當漸漸跟學生混熟後,他們就多半開始抱怨「老師,教教其他的吧,我們從小學到大學都念台灣史,念的快吐了」,到了學生較長的夜間部,學生學期的報告,多半都會寫「以前從來沒有念過台灣史,這次才知道自己生長的土地發生過什麼事,好感動」。同樣的教材,兩種迴響,就在於這兩批學生,他們國中、高中念的歷史,完全不一樣。

 

換言之,在十年教改下,基礎教育產生了兩個問題。一是過度專業與艱深。在「一綱多本」下,各教科書業者紛紛聘請大學教授撰寫教科書,結果學者們都會認為其畢生所鑽研的理論,下一代都該知道,結果這些連同行都還覺得太困難的理論,就變成我們下一代教材。

 

另一個問題是究竟從小學到大學,學生應該學什麼?以我所學的歷史來講,應該是台灣史、中國史(或東亞史)、世界史,在小學到高中階段,分別選擇基礎教授,結果現在是不論國中或高中,都通通來一遍,再加上政治掛帥,藍營執政沒有台灣史、綠朝上台偏重台灣史,結果國中、高中、大學,不停的重複,也難怪學生一看到課本,第一個反應就是「又來了」。

 

寫論文與寫教科書是兩碼子事,學問高超者不見得是個好老師,但真正站在第一線教書的國中小老師,他們對教科書的發言與詮釋權卻不如根本沒在國中小教書的大學教授,教授們求好心切下,就成了學生無形的負擔。教改的理念很正確、投入的人也很有熱忱,但這不表示,最後結果對學生是好的。

 

實際上,無論是中小學老師或是學生,只要過了三、四年,當大家對這批教材熟悉了,也就囫圇吞棗、應付應付過去,只是等到學生們出社會後,回想起中小學的教材「喔,那些沒有用的天書啊!」我們的教改成效如何,也就不言而喻了。

 

(本文刊登於2009.3.14蘋果日報論壇版)

台長: 王御風
人氣(783)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歷史與現實 |
此分類下一篇:1949的另一個面向
此分類上一篇:方向在哪裡

張淑娟
嗨!同學: 我是無意中發現您的文章,身為在教育前線的小學老師對於您文中所提及 &quot真正站在第一線教書的國中小老師,他們對教科書的發言與詮釋權卻不如根本沒在國中小教書的大學教授,教授們求好心切下,就成了學生無形的負擔。教改的理念很正確、投入的人也很有熱忱,但這不表示,最後結果對學生是好的。&quot 深覺同感!

您在中興時的同學
2009-05-01 22:52:55
版主回應
同學:
好久不見,謝謝你的稱讚!
2009-05-06 08:20:0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