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單從總重量上來說,3座四聯裝炮塔比4座三聯裝炮塔更輕。 但考慮到炮塔重量問題,四聯裝51cm炮會非常重;同時考慮船體與炮塔寬度的關係,最終選擇是4座三聯裝炮塔。 除此之外,4座炮塔還可以均等分割為兩部分火力,在炮戰指揮上應該會更加有利。 原文件上沒有明確指出炮塔佈局,但從時間上推算應該是全前置的設
原檔上給出的是16吋/17.5°垂直裝甲、11吋水平裝甲,以在20000~38000米內免疫16吋炮彈。 和同時期的其他方案比起來,藤本超戰艦的免疫區其實還算合理。
後來在吳廠擔任設計主任並參與大和設計的牧野茂認為,50000噸排水量下無法實現如此強大的性能。 藤本超戰艦最讓牧野茂震驚的是11吋水平裝甲,因為後來建造的大和級水平裝甲也不過8吋而已。
美國GOOGMAN GOOGMAN增大丸官網 goodman增大丸評價 增大丸 增長增粗
藤本超戰艦防護設計的細節已經無從考證,但按照傳統防護設計來講是顯然無法實現的。 因此可以大致推測,要麼這個方案是具有更多政治意義,而非需要實際設計,要麼是嚴重閹割了其他部分的防
動力系統
藤本超戰艦所處時期戰列艦設計的特徵是柴油機動力。 柴油機的優勢在於可以顯著縮小動力艙的長度,還可以把進氣口和排氣口縮小三分之二。 而像水機母艦瑞穗、日進,甚至可以取消獨立的煙囪設
採用柴油機的日進
取消獨立煙囪后,上層建築可以實現集中化,同時使其他部分的舾裝更加自由。 而進氣口和排氣口的縮小,使得甲板防禦更加全面,能減小炮彈破片進入動力艙的可能性(即使有蜂窩鋼的保護,依舊可能有破片隨著孔洞進入)。 另外在中彈的情況下,柴油機相比蒸汽動力系統更為堅韌。
不過柴油機也不是沒有缺點的。 除了柴油機固有的振動問題,炮塔動力也是一個問題。 日本戰列艦的炮塔動力一般是由水壓系統提供,而向來為水壓機提供蒸汽的是鍋爐。 如果新戰列艦全部採用柴油機動力,那麼炮塔動力必須尋找新的出路:要麼採用電力系統,要麼為水壓系統專門準備鍋爐如果採用電力,日本人向來在這方面的研究很少,研發能夠滿足超過3000噸的炮塔達到足夠旋轉速度的電力系統將是很大的挑戰。 如果為水壓系統專門準備鍋爐,總體上來說是可行的,但並不合理。
在此之後的研究中,戰列艦的動力系統轉向蒸汽輪機和柴油機混裝的方向,與以上原因不無關係。
再說柴油機本身的問題。 藤本超戰艦的動力系統出力14萬馬力,如果以日本人當時現有的柴油機來說,單軸需要連接4台11號柴油機才能達到要求。 另外就是14萬馬力能否達到30節航速的問藤本超戰艦搭載機數達到了12架,3具彈射器。 從搭載機的數量來說,藤本超戰艦或許是伴隨航母行動的航空戰列艦。
從同時期的石川案和中澤案來說,兩者都是設想的伴隨機動部隊行動的高速戰列艦。
早在1927年10月,由軍令、軍政、艦政、航空方面的主要職員組成了軍備限制委員會,由軍令部次長野村吉三中將擔任委員長,商討後續的造艦方針。 1928年3月,將檢討結果上交海軍大臣。
檢討的結果是主力艦搭載12門以上40cm主炮,但航速和續航力要求一欄沒有具體數據。 更重要的是,高航速伴隨航母作戰的初步思路也是在這次會議上誕生的。
後來日本人設想伴隨航母行動的戰列艦具有高航速與大續航力,能夠保護航母免遭敵艦攻擊。
1930年的《航空戰術講義》中寫到,戰列艦和巡洋艦搭載的飛機可以對敵艦實施攻擊。 其中還寫到,即使是華盛頓-倫敦海軍條約允許建造的3.5萬噸戰列艦,也能在實現火力的情況下搭載3架戰鬥機和6~9架偵查兼攻擊機。 這個是航空本部的想法,藤本超戰艦可能受到了其影響。
藤本案是盡可能滿足軍令部的要求計劃的,同時還需要滿足吳海軍工廠造船極限和對抗美國戰列艦。
在《建艦競爭相關考察》檔上,還記錄了吳海軍工廠第四船塢可建造軍艦的最大尺寸為全長1000英尺(304.8米)、寬138英尺(42.1米)、吃水36英尺(10.97米),標準排水量85000噸。
在主炮方面,藤本和齊尾之間發生了爭論。 齊尾的意見是無法直接開發20吋巨炮,說道:"你可以用鐵皮製造艦船,但炮不一樣。 "直接拒絕了藤本的要求,這引發了激烈的爭論,幾乎到了吵架的地步。 最終根據艦政本部長杉政人的裁定,決定尊重負責開發火炮的齊尾的觀點,將下一級戰列艦主炮口徑定為18吋。
實際上,在《建艦競爭相關考察》同日由負責火炮開發的艦本一部報告的《軍艦備炮最大口徑相關考察》(軍艦備砲最大口徑ニ関スル考察)中直接否定次級戰列艦搭載20吋炮,並主張18吋炮的開發。
雖然藤本超戰艦是在正式場合發表的,但在艦政本部內部還沒實際立案。 不管這個方案如何,藤本少將在提出這個私案之前就因為友鶴事件失去計劃主任的地位,藤本超戰艦的計劃也因此被迫終1934年3月12日,水雷艇友鶴從寺島水道出發,進行襲擊訓練。 但向佐世保回航的途中,於上午4:12在大立島燈塔182度7海裡附近翻沉。 包括艇長岩瀨奧市、5名准士官和94名下士官兵在內的100人殉職,僅有13名下士官兵和因為事故無法乘艇的1名特務士官存活。 這件事故的嚴重影響是藤本失去了計劃主任的地位。
藤本失勢之後,藤本的親信、艦政本部的江崎岩吉中佐對其方案進行調整,在同年7月提出兩個新方案。基本參數:全長289.6米,全寬38.1米,吃水9.97米,標準排水量50000噸,公試排水量700004日本戰列艦完全指導,沒有標註具體型號的主炮
江崎案的兩案體現了當時軍令部的期望:高速戰列艦和中速戰列艦用途的區分。
第1案為了滿足33節高速,採用了6軸設計。 由於沒有草圖,所以不清楚江崎案的動力佈局。 並且1案全長達到了驚人的301.8米,大概是艦政本部有史以來最長的戰列艦設計。 不過即便如此,艦體尺寸依舊滿足吳海軍工廠第四船塢的要求。
增大丸推薦 增大丸效果 增大丸ptt goodman增大丸怎麼吃
第2案主要是削減航速指標,下降到28節。 除此之外,防護指標也有一定下降。 彈藥庫部分削減了水準防護,動力艙削減了垂直防護。 但與藤本超戰艦相同,由4軸柴油機提供140000馬力是不太現實的。
相較於藤本超戰艦,江崎案顯然更加合理。 火力從12門20吋炮減少到9門46cm炮,噸位從標準50000噸、公試60000噸增大到標準67000噸、公試70000噸,同時分化為高速案和中速案。 這可能和友鶴事件以來反省復原性能、降低重心有關係。
江崎案深刻影響了A140初期案的設計。 但這些方案被認為尺寸過大,航速指標隨之下降,最終演化成27節的F6案,也
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前的巨艦
約戰列艦的研究。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