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二戰時期,日本都缺乏可靠的自行式反坦克武器,儘管日本一直在努力的設計新型號武器,但前線的反饋總是讓日軍不安,盟軍的M4謝爾曼中型坦克仍然是難以應付的目標,在二戰中後期,日本開始研製多種更具威力的反坦克武器,試製7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Na-TO就是其中一款,另外它也被稱為五式炮戰車(不同於安裝105毫米炮的五式炮戰車Ho-Ri)
美國GOOGMAN GOOGMAN增大丸官網 goodman增大丸評價 增大丸 增長增粗
Na-TO並不是使用常規的坦克底盤,而是使用四式中型履帶式載具的底盤,因為在二戰中後期,日本國內本就緊張的坦克變得更加稀缺,甚至連新研製裝甲武器樣車都打算列入戰鬥序列。
四式中型履帶本身是一款不錯的運輸車輛,具備搭載較大口徑火炮的能力,和同時期歐洲的半履帶車差不多,不過數量依然很少
Na-TO的戰鬥室位於底盤後部,為敞開式,動力艙在前部,好在中部的駕駛室為全封閉式的,具有一定的裝甲保護,駕駛員多少可以安心一點。
搭載的武器為一門五式75毫米戰車炮,該炮原本是由四式75毫米高射炮改裝而來的,在反裝甲作戰上性能相對更好,它同時也被安裝在四式中戰車上。 根據一些文章的說法,它發射穿甲彈時能達到850米每秒的初速度,在1000米距離上能擊穿75毫米鋼裝甲,但是日本陸上自衛隊幹部學校戰史教官室的資料顯示,該炮能在1000米距離上擊穿100毫米厚鋼板,這可能是玩的文字遊戲,因為鋼裝甲和鋼板是兩回事,而且就算是鋼板也有很多種不同的型號
不管如何,該炮確實賦予了Na-TO更為可靠的反坦克能力,至少在500米距離上更大的幾率擊穿M4謝爾曼。 至於輔助武器則沒有標配,可能需要士兵用自帶輕武器射擊。
位於車體前部的動力艙內,安裝一台150馬力的柴油機,能讓車輛以最大40千米的時速前進。 全車裝甲很弱,敞開式的戰鬥部四周只有半身高的鉚接鋼裝甲保護,火炮正面安裝一面炮盾,能對炮組提供有限的保護,車體其餘部分的裝甲厚度均不超過12毫米,只能抵禦輕武器和炮彈破片
該車的設計工作在1945年早些時候完成,日軍在看到它的報告后很滿意,決定在1945年生產200輛,用於本土守衛,抵擋盟軍可能發起的登陸戰。
增大丸推薦 增大丸效果 增大丸ptt goodman增大丸怎麼吃
但是日軍的這一想法沒有實現,盟軍沒有發起登陸作戰,反倒是不斷地大轟炸將Na-TO的生產工作嚴重滯後,在戰爭結束前只生產了2輛樣車,並且尚未完成全部的測試工作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日本研製Na-TO符合發展形勢,同時期歐洲也出現了大量的輕裝甲載具,只不過日本國內的資源實在是太匱乏了,哪怕是集全民之力也難以維持,如Na-TO這樣相對簡易的車輛都沒有進入量產,可見當時日本國力枯竭的程度。
試製7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Na-TO重約15噸,長5.8米,寬2.4米,高2.75米,車組多達7人,或許是因為駕駛室與戰鬥室分隔的原因。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