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8-10 08:00:00| 人氣29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經歷過才會感同身受?這是對同理心的誤解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些時日,一位因動手術而請假多日的同事回歸,在關心之餘閒聊幾句,她突然有感而發說道:「我(腹部)動婦科手術,不能久坐,常常需要休息,男主管跟我說前面這陣子可以在家辦公(她的職務是在家也能工作的那種),但女主管卻硬要我來公司,而且她還說,她某某親戚也是一樣症狀動手術,休息幾天就好了。我又不是一直請假不工作,怎麼女生反而無法體諒女生?」

我說:「世上只有分同理和不能同理兩種,至於性別或是經驗什麼的,那沒有一定關係。你當下大可這樣回她:『你親戚跟我有一樣嗎?每個人體質和狀況不同,即使同一家人同一性別也不見得一樣,是可以拿來比較的嗎?』說出那種話的人,真的不值得別人尊重,因為她自己先不尊重別人的。」


很多人有一種迷思:總覺得「有人跟我一樣,他就一定會懂我」,對於沒有自己那樣經歷的人,就會直覺認為「你不會懂啦」。其實這是一種錯誤觀念,也可以說是一種偏見

我沒有生育過小孩,但我可以理解生育小孩的辛苦,可是同樣身為女性,例如一些婆婆媽媽就無法同理體諒媳婦的苦,甚至會拿自身以前的經驗來說,那請問當時的她們覺得感受好嗎?也許當時她們也是不得已忍耐的,難道也要別人和她們一樣承受不合理的對待,只能忍耐嗎?所以常聽到一句話:「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同樣的,男人也是一樣,其實就是沒同理心罷了。

我也遇過職場上一些不合理的情形,有的同事會說:「忍忍吧,我以前遇到也是這樣只能自己吞下。」

我反問:「那你當下感受好嗎?現在回想起來感受好嗎?如果是不好的,那你為什麼也要我跟你一樣。也許那時你是怕,或是不想惹麻煩、懶得去爭取,但那是你的選擇,不是別人的選擇和你不一樣就是錯的,也不是選擇和你一樣就是應該的。」

實在無法理解那些人在想什麼,可以解釋的大概就這一句話:「沒有同理心。」



我們就兩種情境分別以是否具備同理心的人來分析一下:

 

【有同樣經歷】

有同理心-可以理解

沒同理心-無法理解或不想理解

 

【沒有同樣經歷】

有同理心-(在相似經驗或透過細節體認)可以理解

沒同理心-無法理解或不想理解

 

由此可知,無論是否有同樣經歷,沒有同理心的人就不會想去同理對方,更不用說去詢問、理解對方的感受與想法;但有同理心的人,即使沒有直接相對應的經歷,也能透過不斷詢問去理解。


像是社會上常見的,被霸凌過的人,也去霸凌別人;同樣身為人父(母),也不見得能將心比心,也是會去傷害別人的孩子,或是放任自己的孩子傷害別人後,偏袒自己的孩子;又或者很多上位者原本也是從基層爬上來的,政治人物一開始也是人民,但變成執政者便換了位子換了腦子,甚至連心也換了,能體恤人民的有多少?所以有沒有相同經歷真的不是必要,重點是有沒有心去同理

反過來說,有一些會直接否定沒有和自己相同經歷的人,這其實也是在傷害對方,老實說這滿沒品的。就像有些人會覺得「你沒生過小孩/沒當父母/沒結過婚你不懂啦」,可是事實上,就有生過小孩/當父母/結過婚也不見得會真的懂呀!結過婚的不見得懂愛,生過小孩的也不見得愛小孩、懂小孩,「經歷過」和「」是兩回事,會混為一談搞不清楚的人,應該也不是多會去同理、瞭解別人的人吧!(感覺就是不理性)

如果依照他們的說法,那麼男女永遠無法理解,可是男性也有女性主義者,女性也有男性主義者;大人和小孩難道也永遠無法理解嗎?可是互相體諒的大人和小孩也是有的呀!


再者,如果沒有經歷過就無法理解,不能批評、建議或糾正,那沒當過總統也不能批評總統、沒當過老闆不能批評老闆、沒當過老師的也不能批評老師(但批評的一堆,還有家長自認為很會教,還要「教」老師怎麼教「他的孩子」,真的很無言)…是這樣嗎?但事實上,即使我們沒有種過田,我們也能體會農夫的勞苦;我們沒有開過餐廳,但也能大致理解餐飲業的辛苦;我們沒有上過戰場,但也知道戰爭的可怕無情……這些又怎麼說呢?

那些覺得沒有經歷過就無法理解的人,應該是忘了有「想像力」這個東西吧(又或者他們自己已沒有想像力了)!人類沒有飛上天空,卻能想像自己像鳥一樣飛上天空,進而發明飛機;小孩沒當過醫生、沒當過父母,卻可以玩辦家家酒玩得有模有樣;我們沒有去過世界各地,沒有經歷所有事物,但透過電影圖書,一樣可以擴展經驗…「觀察」+「想像」能讓我們可能將既有的經驗(素材)延伸到更寬廣之處,進而貼近對方的處境與感受。


同理心的重點在於「站在對方立場,去貼近對方的感愛,理解對方的想法」,是否有相同經驗並非必要,若一開始就不想為對方想,經驗再多也沒用;而那些認定「沒有和我相同經驗的人,絕對不會理解我」的人,等於一開始就把可能的戰友推離身邊,然後才覺得都沒人理解他、支持他,這是一種「自作孽,不可活」的因果。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不願同理別人的人,別人也沒有機會、也沒有意願去同理他,這是必然的。若自身或周遭的人也有這種誤解,趁早放下這種無知的偏見,或許有機會讓自己接納並創造更多可能。

台長: Tinkle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