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脊約在肩下十指,兩肩胛骨中的凹處;常會隱隱作痛,這就是胃氣失調的先兆,古人俗稱此處為「膏盲」約在足太陽經的膈關穴上下,膏是油脂、盲是大穴,「膏盲」的意思簡單說就是油脂的集散中心。
經曰:飲食入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咱們吃下去的食物會轉換成油脂,輸送到脾臟,而脾臟再把這些油脂隨血液循環,散布到身體的每個地方,所以「膏盲」就是脾臟存放油脂的倉庫。
1油脂在血管中加熱,會呈現霧氣的狀態,這種狀態有個專業名詞叫「氣化」。
2當「氣化」功能變小時,血管內的油脂會呈現液狀,這種狀態也有個專業名詞叫「濕滯」。
3油脂隨血液循環跑到一半或跑到未稍,氣化功能突然無法加熱血管時,血管內的油脂會呈現固體狀態(像痰的東西),這種狀態被稱為「痰濕」。
背脊會隱隱作痛,粗分三個原因:
1食傷:就是上面講的「氣化」功能變小,常吃生冷或冰水,導致氣化功能變小,血管裡的油脂及水份呈現「濕滯」或「痰濕」的現象,這種現象一但出現會讓整體的循環變慢,甚至局部氣血循環塞車,這就是所謂的「痛則不通」。
2外因:被外力衝擊導致脾臟受傷而瘀血,瘀血的道理與痰濕相同,差別在這兒是血凝成固態,同理,若病家「氣化」功能夠好,不必吃藥也能將瘀血散去。
3內因:因情緒造成的如「氣鬱」,本版五志傷內一文也提到情緒能影響身體,在情志上來說,脾主思慮,思慮過度會傷脾,脾傷則背脊也會隱隱作痛。
治療食傷用藥不如教人忌口,這是斷根的基本大法,脾胃本來就是管消化的主管單位,治脾胃病不講忌口而一味地用藥的治法,會延長治療的時間,讓病人多受病痛的煎熬,這種醫生不是想賺病人的錢,就是和病人過不去,這也就是「教主我」為什麼要人忌食生冷、水果的原因。
治療外因通常會用活血去瘀的傷藥,但傷藥通常很傷胃氣,胃氣一傷「氣化」功能就會減弱,有經驗一點的醫生會在傷藥裡放胃藥,或先服傷藥去瘀,再用胃藥調理善後,但這些治法都不究竟,因為不忌口,後面的用藥的方法都不成立。
治療內因可參考五志傷內的方法,此處就不再贅述。
最後來段「上工治未病」的老橋段,聽過的客官別棄嫌,也來點掌聲:
華陀是位名醫,有一次人家問他醫術為何這麼高明:
人家:你們家都是醫生,為什麼就屬你最厲害。
華陀:我才不厲害,最厲害的是我哥。
人家:你哥?我從沒看過他治好過病人。
華陀:我的醫術只能將現有的病治好,我哥的醫術能在病人還沒生病時就預防。
人家:喔!怎說呢?
華陀:能對症下藥治病,這叫「中工治已病」,這種醫術只能算是中等。
人家:所以你哥能「治未病」,這種醫術才算是上等的囉。
華陀:對呀!一般人生病,又不懂醫理,一心只想找解藥,殊不知上乘的醫術只
要忌口,吃對食物就能健康長壽。
人家:難怪都看不到你哥治好病人,原來他深謀遠慮,早就做好防護罩了。
教主我:生病別再一味地追求秘方及解藥了,因為「病從口入」,懂得忌口才是邁向健康的陽光大道。
※本文獻給C爺,毒某與您共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