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4-27 20:07:00| 人氣2,19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六陽經會首~四時感冒 by 毒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六陽經,春來會首;寶珍帽,華光頂戴。

哈啾,這是世界共通的語言。
當冷空氣由鼻子吸入循督脈進入腎臟,腎的熱氣不足以暖化冷空氣時,身體就會出現*哈啾*的反應,此為感冒的前兆,不可不知。

血魔早在數千年之前就散播了感冒的病毒,當時並沒有顯微鏡可以看到病毒,所以那時候的人並不知道感冒是病毒所引起的,根據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記載,那時的感冒叫傷寒,而傷寒依症狀的不同又分中風與中寒。

後來的醫家孫應奎對傷寒下了個定義:凡風寒暑濕熱燥,天之六氣,自外而中人五臟六腑、十二經絡者,四時之中,皆得謂之傷寒。簡單說傷寒就是風邪、寒邪、暑邪、濕邪、熱邪、燥邪由外進入體內而引起發熱、惡寒、項強、脈浮的一種疾病。

中風與中寒都是感冒,除了發熱、惡寒、項強、脈浮的症狀相同外,中風的特色是脈浮緩,有汗,而中寒的特色是脈浮緊、無汗。張ㄚ伯依人體經脈的六經傳變製作出麻黃湯治無汗的中寒,桂枝湯療有汗的中風,成功地治療了那時候的感冒。

中寒型的感冒不流汗,所以用麻黃為君藥來發汗,使原本由毛孔進入體內的邪氣,藉由發汗的作用而排出體外,這招從那裡跌倒就從那裡站起來的法則,到現在都還很適用。

中風型的感冒會流汗,所以用桂枝為君藥來微發汗,使原本因發汗而未排盡的邪氣藉由桂枝的微汗將其一網打盡,這招趕盡殺絕而又不傷元氣的發汗法,讓後世的醫家不斷地讚嘆張ㄚ伯用藥精準,絕妙如神。

中寒型的感冒因不流汗,正、邪二氣在體內激烈交戰,所以脈象浮緊,浮為邪在表,也就是邪氣剛進入體表,尚未深入,正氣就與之抗衡,正邪激烈交戰所以脈緊。

中風型的感冒會流汗,戰敗的邪氣有退路可出,所以正、邪二氣在體內的交戰並不像中寒型的感冒那麼激烈,故脈象浮緩,浮為邪在表,正邪之氣交戰和緩所以脈緩。

從傷寒論的自序看:「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公元196元)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可以看的出來張ㄚ伯的親戚五十,朋友八十,共二百多人,十年內死了三分之二,約死亡134人,而這134人有十分之七是死於傷寒,也就是134人中有94人死於傷寒,可見感冒在當時是很可怕的一種傳染病。

醫家張子和又說:「春之溫病、夏之暑病、秋之瘧痢、冬之寒氣及咳嗽,皆四時不正之氣,總名之曰傷寒」。張大叔依春溫、夏暑、秋濕、冬寒這四時溫度變化而給傷寒下了個定義,於是後代的醫家依四時感冒型態的不同而製作出不同的解藥。

春季氣候回溫,感冒在春天叫風溫,溫病主要為肺熱、咳嗽、發燒不退、鼻塞,所以用辛涼解表的感冒藥如桑菊飲、銀翹散,以辛通塞,以涼去熱。

夏季氣候炎熱,感冒在夏天叫暑病,暑病主要為頭痛、口乾、上吐下瀉、煩渴不利,小便赤澀、大便急痛,所以用祛暑清熱的感冒藥如清絡飲,祛暑解表的如新加香薷飲,祛暑利濕的如六一散、桂苓甘露飲等。

秋季氣候轉涼,感冒在秋天叫瘧痢,瘧是忽冷忽熱,寒熱往來,痢是下痢、拉肚子,這些都是夏天吃冰再遇到秋天天氣轉涼,感冒再加腸胃不適的症狀,用辛溫解表九味羌活、杏蘇散或大小柴胡湯來解寒熱往來。

冬季氣候寒冷,感冒在冬天叫傷寒,傷寒主要為不流汗、頭痛、咽乾、喉痺(扁朓腺炎)、四肢無力、發燒,以麻黃湯發汗解表,夏天炎熱本就容易流汗,所以夏天治感冒不應發汗,以免因重覆發汗而傷血,冬天寒冷,不易流汗,所以治感冒應以發汗為主。

但是當時讀過書識字的人並不多,更別說要把傷寒論這本醫書研究的很通透,這麼複雜的治療方法並不是一般人可以學會,所以在民間流傳治感冒手段並不是用上述的方法,而是用簡單而又方便的外貼法,茲例舉如下。

感冒糊(一)
【主治】風寒感冒,頭痛、發熱、惡寒、身痛、無汗,舌苔薄白,脈浮或緊。
【藥品】胡椒四錢、丁香二錢半、葱白七根。
【製法】先將前二味藥研粉,加入葱白,混合搗融如膏。
【貼穴】內勞宮(掌心)、大椎。
【用法】取藥膏適量,先貼於頸後大椎穴,膠布固定,再取藥膏塗兩手內勞宮,合掌放於兩大腿內側,夾定,覆被蜷臥,待汗出即癒。

感冒糊(二)
【主治】風寒感冒,頭痛、發熱、惡寒、身痛、無汗,舌苔薄白,脈浮或緊。
【藥品】白芥子二兩六錢半、雞蛋清適量。
【製法】將白芥子研粉,雞蛋二個取蛋清,蛋黃不用,混合調如糊狀。
【貼穴】神闕(肚臍)、湧泉(足心)、大椎。
【用法】取藥糊適量,先貼於頸後大椎穴,蓋以紗布,膠布固定,再取藥糊敷神闕、湧泉穴,敷完固定,令患者覆被睡臥,待汗出即癒。

感冒散
【主治】風熱感冒,發熱、自汗、頭脹痛、不惡寒或微惡風、口渴、或咳,舌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
【藥品】淡豆豉八錢、連翹四錢、薄荷二錢半。
【製法】將藥研成細粉。
【貼穴】風池(腦後)、大椎、神闕。
【用法】取藥粉五錢六分,加入葱白適量,搗融如膏,敷貼風池、大椎二穴,覆以紗布,膠布固定。再取藥粉四錢,填於神闕穴內,以冷水滴藥上,周圍以布或麵糊圈住,以防滴水外溢,待藥氣入腹即癒。

這些外糊的方法不但簡單,使用安全且效果良好,讓不懂醫理的平民百姓,可以自行DiY治好感冒,其實治感冒的手段,說穿了不就是發汗,退燒,所以有人主張喝薑湯,有人用草藥,有人乾脆去跑步、多喝熱水、蓋被子悶汗,這種種方法都離不開發汗及退燒。

千年後感冒的病毒進化成sars,及各種不同的類型的感冒,再加上血魔污染了日常的食物,平常吃的食物添加了太多的化學製劑,破壞了現代人的免疫系統,進化的病毒vs退化的免疫系統,怎能令為人父母者,不為下一代躭心呢?再看看現代治感冒的手段,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傷寒論、溫病學、外貼的感冒糊這些古老的醫術當然不容易治好已進化的現代感冒病毒,最先進的西醫,目前還認為感冒是沒有特效藥,只能症狀治療,所謂症狀治療,就是發燒就給退燒藥,頭痛就給止痛藥,喉嚨痛就給消炎藥,所以目前很多人就乾脆來個中西合壁,不管黑貓、白貓,只要能抓老鼠,就是好貓。

雖然如此,感冒還是依然故我,吃藥不過是成為心理安慰的一種方法,隨著四季的流轉,大家輪流接力著得到感冒,半夜裡抱著高燒的孩子,衝往醫院急診,便成為時下最流行的夜間活動,孩子長期在打針、吃藥的陰影中哀號著,儘管時下的感冒不會馬上讓人死亡,大人往來醫院的夜間活動及孩子的哀號聲,就足以令血魔的嘴角卦著滿意的微笑。

病毒在進化,社會在進步,但治療感冒的方法卻絲毫沒有跟進,近百年來的神醫都為了癌症而絞盡腦汁,又有誰會去注意改良醫治感冒這種小毛病呢?天可憐見,咱們的孩子,這群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正漸漸地被感冒病毒侵蝕著他們的健康,這種讓親者痛,仇者快的惡性循環現象,彌漫著整個文明社會,也讓為人父母者眼看著孩子被病魔摧殘而坐困愁城!

神劍小非曾經在他的新聞台發表了篇【預防感冒有方】的雞尾酒醫治法,由他所用的科學中藥來看,小非一家也曾是感冒的受害者,他能將自己治感冒的心得拿出來和大家分享,實在是難能可貴,有一天毒手藥王偶然經過小非的新聞台時,看見了他發表治感冒的文章,深受其感動,於是也效法小非,在小沈為他所開的醫方集解台發表了一篇外貼治感冒。

感冒,要隨症施治,例舉如下:
1以麻黃(桂枝)膏貼大椎穴為主再看症狀。
(冷空氣由鼻吸入循督脈入腎,大椎為六陽經之會穴,故在此穴把關,可以退燒) 。

2正頭痛配寶珍膏貼神庭(上星)穴,偏頭痛貼太陽穴。(太陽穴為空竅、故多風)

3鼻塞配亢龍膏貼臂臑穴、神庭穴(冬、春);或貼中皖、命門(夏、秋)。
(脾濕故鼻塞,以土不能生金)

4喉痺(扁朓腺炎等)配寶珍膏貼解溪穴(夏、秋)、液門穴(冬、春)。
(陰虛故喉痺)

5喉乾配寶珍膏貼水泉穴、液門穴、中府穴。(胃火盛故口乾)。

6流清涕配寶珍膏貼中皖、命門;冬貼曲池。(相火不足故有清涕)

7發燒不退配寶珍膏貼膀胱俞穴。(以此穴利小水故可退燒)

8咳、痰、喘春夏合骨、天突:秋冬天樞、上巨虛(咳嗽膏)。(使氣不上逆)

9四肢酸軟配寶珍膏貼中皖。(脾主四肢)

10吐、呃逆配藿香正氣膏貼上皖、神闕。

11下腹痛配藿香正氣膏貼下皖。

12腸胃炎配腸病毒膏貼神闕穴。

13瀉痢、便秘配寶珍膏貼天樞穴、上巨虛穴;或水分、足三里。(調節水道)

14落忱、耳鳴、盜汗配寶珍膏貼液門、承山穴、大腸樞穴(以大腸通腎故病除)

15腹滿脹配寶珍膏貼否根穴。(以此穴助排氣)

16手足多汗配平胃膏貼滑肉門穴、足三里 (以中土可以除濕)

感冒時不可補三陰交、陰陵泉,以免虛火上升病情加重。以發表為主。
若無感冒或無明顯症狀或欲到醫院、公共場所時,可先貼大椎穴預防感冒。
大椎、命門、中皖為感冒三大要穴,善加運用,可以制敵於機先。
交節氣前後五日,氣溫變化較大,特別容易感冒,要預防應先貼大椎。

小毒的治法結合了張ㄚ伯的麻黃、桂枝湯及外貼的藥糊,把這二種治療的藥物結合,以黑藥膏的形態問世,不但使用簡單而且攜帶方便,是居家旅遊的良伴,從此為人父母者不必在夜間焦急的活動於小兒科與急診室之間,孩子們也不必在打針、吃藥的陰影中哀號,當然血魔嘴角上卦的不再是滿意的微笑。

現在雖然知道感冒是病毒所引起的,但還是找不到較有效的療法,因此我們還是遵循數千年前經脈的說法,【當冷空氣由鼻子吸入循督脈進入腎臟,腎的熱氣不足以暖化冷空氣時,身體就會出現*哈啾*的反應,此為感冒的前兆,不可不知】,因為用這種藥灸的療法,可以讓為人父母者及孩子的嘴角上掛著免於感冒的微笑。

各位看倌六陽經會首之四時感冒到此告一段落,再來的節氣會遇到什麼毛病呢?且待下回分解!




圖:右手邊的就是做好的麻黃膏,左手邊的就是攤在三寸棉布上的膏藥,可以隨身攜帶,是居家旅遊的良伴。

發表時間:2004/4/25

台長: 藥王﹐小沈 & 非頑童
人氣(2,199)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藥貼外治 |
此分類下一篇:續筋接骨

練心
來複習了...
要健康 得好好用功了^^
2010-08-08 21:26:03
版主回應
加油
2010-08-08 21:35:1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