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隨意轉台看HBO由阿湯哥主演的科幻電影OBLIVION ( 遺落戰境 ),影片在要結束時出現了一段旋律還滿熟悉的音樂,查了一下,就是這首《A Whiter Shade Of Pale 》,有人譯為「 蒼白的淺影」。
這是英國搖滾樂團Procol Harum於1967年發行的首張單曲,獲得英國單曲排行榜六週的冠軍。也無需再多做行銷,即拿下美國排行榜的第5名。這首歌也是在前30名以外,在全世界銷售量超過千萬張的少數單曲之一。也是英國在過去70年來,被公開播放次數最多的歌曲。2004年,滾石雜誌將這首歌排名在歷來500首最佳歌曲的第57名。
這首歌的音樂導源於巴哈的樂曲旋律,而成為主奏樂器的電子琴聲,則充滿了當時嬉皮運動方興未艾的迷幻氣氛。至於有些玄異的歌詞,在「吳小毛的境象劇場」網站,有位「阿瓊」回應說明了她的看法:
這不是與藥(drugs)有關的故事。這只是一個女孩離開男孩的故事。故事的場景從熱鬧的晚宴(熱戀)開場;在此時女孩只是的背景。
第二段中,女孩是主角。當場地主人(磨坊主人)開始說故事,女孩的臉從起出的幽靈(ghostly)轉變成模糊的蒼白陰影(a whiter shade of pale),由透明轉成半透明。
第三段,女孩開始有了自覺,他說:不需要理由,一切都在那裡(我就是要分手)。男孩開始挽留他(以救世主的想法,認為女孩離開就會不幸,成為犧牲品),但仍然半信半疑(眼睛未曾闔起,但似乎未曾張開),不曾真正認為女孩會離開。
第四段表明女孩堅決離開,而男孩近一切努力說服;然而挽留的方式依舊是白馬王子式的。認為女孩是人魚公主,為了愛情而上岸,肯定離不開王子。然而女孩笑得哀傷,使得男孩開始理解,他並不幸福。
最後一段,男孩接受了女孩要分手的事實,所以他倆直墜海底。
這首歌的海(sea),通常認為是愛情,所以結局是兩人沈沒在愛情海中。好玩的是,裡面用了人魚的故事。人魚故事用在此處,讓整首歌充滿了矛盾,甚至讓人 感到作者愛情觀裏滿滿的惡意。人魚(女孩)認為愛情在岸上,所以從海(真愛)中上岸,最後找到真愛(1. 不需要理由,2. 從透明轉換成有色彩)而離岸。男孩(人類)認為愛情在海裡,所以對離海到身邊的人魚不珍惜(場景一開始時的無角色),到認定女孩離不開他,到最後跟隨女孩 到海裡(真愛),卻雙雙沈沒,死在真愛裡。 最後一段,起首幾行歌詞,就是描寫這些矛盾。
當然,每個藝術品都有數種詮釋的方式,任何人都可以找一種自己喜歡的方式。但是不論如何詮釋,整首歌曲裡,所呈現的邏輯(脈絡)必須一致。
整首歌多少表達了英國人的愛情觀,出軌不需要理由,禮貌性質紳士般的挽留,毀滅性的結局。想想黛安娜王妃的愛情以及他的毀滅。這首歌是20年來,英國點播率最高的歌,雖然連英國人都說不懂這首歌。
補充說明:
最後一段的矛盾,充分說明了,男女愛情觀的不同。
男性觀點:我給你物質上的歡愉,代表愛情。
女性觀點:沒有愛情,哪來物質上的歡愉?
所以,女性質問:如果音樂是愛情的糧食(第1句),歡笑是愛情的王座(第2句);那麼,真相所包圍的虛偽,就是真相嗎(第4句)?這句質問說明女性的愛情 觀點中,有愛情才有音樂,有愛情才有歡笑,不可本末倒置(第3句)。所以,女孩為何離開男孩,已經非常清楚。男孩帶著女孩出席宴會,自己玩牌,任由女孩像 個背景,讓他去聽主人講述故事,女孩怒火高張,要分手;男孩不懂女孩心思,自以為是的留戀牌局(直至最後,依舊如此),認為女孩發瘋,以物質觀點試圖說服 女孩。最後從女孩悲傷的笑容中理解女性觀點。然而,太遲了,一切都不能挽回,雙方都沈沒在愛情海中。
不朽的經典歌曲就是經典,隔了數十年之後再聽依然好聽。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