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淚
[勿通]欲做[籠盛]貓,[嘎哪]顧[彼垤粿]顧[著著],[ㄚ毋]你ㄝ為膣死、
為膣亡、為膣叩叩闖!
~~蔡振南飾的[前輩刑警]於片中的經典對白
導演:鄭文堂
主演:蔡振南、鄭宜農、Doris、黃健瑋、房思瑜、吳敏、陳季霞、李佳融
(內容稍有雷)
[若是刑落,講古井是勿是伊偷扛去ㄝ,伊嘛講是。]~~這句,記得是當年我爸用鄉村嘲諷司法的常用說法,[摳踅]刑警如何嚴刑取供的荒謬。
國內外影片,「刑求」或「冤獄」是一個常被探討或關注的題材,也因編導切入的觀點殊異,畫面及劇情呈現的,時而是胡思,時而是迷思,時而是反思。
例如:國片《詹展告辛俊》(台語導演?)、歐片《以父之名》(導演泰瑞喬治)、日片《儘管如此我沒做過》(導演周防正行)、美片《綠色奇蹟》(導演法蘭克戴拉邦)或《反恐24小時》(影集導演?)、韓片《非常母親》(導演奉俊昊)、中片《風聲》(導演陳國富)、港片《威龍闖天關》(導演杜琪峰)…不勝枚舉,或為了「限期破案」、或為了化解上級壓力、或為了給「虛虛實實的社會大眾」交代、或只為玩弄人來證明自己很行、或自以為「義」等,於是或程序不正義卻問到了些有的沒的、或視人命如草而入人於罪。。。
本片我感受到的是反思的意念與二元對立的著墨。
[刑求]是傳統中土文化暴法的血淚註解;「畫押」則是逼取[容疑者]甚至[無辜者]非自願自白的最後簽結。魯迅筆下不識字的阿Q,也是這樣莫名其妙「畫花押」而斷了頭,至於其他被以不當方法取供而構陷羅織的,就更不及備載了,無奈[刑求]與「畫押」,跟了明帝國、清帝國的腳步侵透到台灣來,現蹤之處甚至還不只在「衙門」。
正義的一方真的是正義嗎?
結構與制度的不健全,為了謀份差事,不少人莫名其妙入了官兵捉強盜的染缸,加上[波麗士大人]的心態深植,許多善與惡的分際於是扭曲了。團體裡,如果認真的輸給了揣測上意的,而人云亦云、得過且過、東混西混卻越有出路,那麼欠缺專業辦案能力、敢編故事結案的所謂警察就會越來越多,然後,案子也就越來越匪夷所思,君不見王迎先被刑求而跳溪自殺以明清白案(李師科案外案)、蘇建和案、竹竿性侵女童案、空軍營區女童遭性侵之涉嫌士兵被槍決案,一直盤旋在台灣檢警似是而非的灰黯天空。
被抹俗的真的是俗嗎?
台灣的優質檳榔文化,一直被假道學的執政者刻意抹俗,其實檳榔並不俗,而是向以優位自居者心俗。曾有人這麼說,當台灣大多數人能對檳榔文化有如美洲人對咖啡文化般感到自豪;當土石流的主因不再怪檳榔樹而會怪山老鼠;當檳榔女銷售員(檳榔西施)與化妝品專櫃小姐或服裝[麻豆]各有擅場也互存敬意;當檳榔銷售點處理的業務能與小7力拼或智取;當生物科技願意研發消除檳榔的可能致癌因子,那也就代表了台灣人有自信、有尊嚴的時代來臨。此劇最具話題的焦點之一,也莫過於惹眼的檳榔女銷售員(檳榔西施)──善良或簡單的她們與心機重或複雜的女大生恰成強烈對比,付出心力討生活(或貼補家用、或愛自己也愛漂亮)的她們不見得是隨便的人,反而女大生隨便起來才不是人^_^!
最毒的真的是毒嗎?
最毒的是什麼,其實不是毒,最毒的是人心,最毒的是靠毒不當謀利的人。毒的定義也人言言殊、國言言殊,曾經毒是藥;曾經藥是毒;曾經罌粟與古柯葉是藥,如今鴉片與古柯鹼是毒;曾經咖啡與酒被視為毒,如今咖啡與酒被視為靈感的藥;曾經媒體可以是讓民智大開的藥,如今媒體可以是讓人淪為奴的毒;有些國家把大麻視如菸,他們的創作者視之為藥;有些國家把大麻視如毒,他們的警察不會抓強盜卻會抓種大麻的民眾。。。此片讓人感覺到,自毒己身是小罪,心毒謀害人、羅織人才是大罪;自我放逐的自毀自暴或許是無罪;無所不至的國家(團體)或個人暴力才是有罪。
最柔弱意象的真的最不會背叛嗎?
最會流眼淚的真的是哭嗎?
先來定簡單定義一下背叛與反抗的差別吧,在筆者的認知裡,背叛是[仝國ㄝ爪仝國ㄝ,非為義理、卻為自私,背棄群體或者個體];反抗是[受到毋公平、毋道理對待,為群體或者個體,挺身抗衡、爭取]。
舉些例子,或許更易理解,愛爾蘭對英格蘭或車臣對俄國,武力起義的是[反抗軍],媒體常不求甚解地用[叛軍]這個詞,實在是沒水準,因又何[叛]之有;台灣不是[叛]離的一省,而是如越南般[反抗]大國霸權的一國;妻受夫家暴,訴請離婚,是[反抗],而恩愛情侶海誓山盟,後來任一方移情別戀還瞎掰藉口,是[背叛]。片中[刑警前輩]對台灣警界陋習的[反抗],卻被因循茍且或既得利益者視為[背叛]。
~~
[唉,哭哭哭!大家攏這愛哭,查甫ㄝ嘛愛哭,查某ㄝ嘛愛哭]~~搜索記憶,片名叫眼淚,那,片中,誰哭了,為誰而哭?為何而哭?
[旅社女老板(吳敏飾)](或老板娘;女中、[內將])有哭,為電視肥皂劇哭,但關於賭與娼的事,她不會哭。
[死亡女大生(王郁惠,李佳融飾)的母親(陳季霞飾)]有哭,她為痛失愛女而哭。
[年輕刑警(林岳○,綽號紅豆,黃健瑋飾)]有哭,只要覺得不忍的他都哭,但是最後走上背叛[前輩刑警]之路時他沒哭。(最愛哭的他與女大生成了最狠的人之二)
[女大生(賴純純,房思瑜飾)]為早逝的弟弟而哭,為她的心計而哭,但合理化自己對同學(甚至隱喻同志?)的背叛時,似乎沒哭。(女大生的片面之言,真的只是為了其弟嗎?還是有雙性之戀而愛殺的恩怨情仇在?)
[前輩刑警(蔡振南飾)] 十幾年不哭,都被[揶]毋血毋目[氵史],最末哭了出來,或許他心中的石頭,身上的重擔也終於放下了,那或許也未嘗不是另一種重生後的生日禮物。
[雯雯(鄭宜農飾)]因父親的冤獄,為她的成長歷程倍受歧視、嘲諷而哭,那種哭,相信經歷過白色恐怖或政治及刑事冤獄者的子女,必能產生共鳴、感同身受吧!
幽默呀~~名字有隱喻嗎?
名字叫[純純],最不單純,編劇反差得很妙~~會[陷害朋友]、會[工於心計]、最 [燠梨ㄚ假蘋果ㄝ] ,[講ㄝ賴純],蛤~[寡嘛毋欲信]~~
名字叫[萱萱],相信大家都會心一笑了,這一次與水電無關,而與青春無敵及姊妹義氣有關。
名字叫[雯雯] ,雯是美麗色彩的雲。片中的雯雯將成長過程遭遇的悲傷與異樣的眼光都收藏起來,堅韌自主、洗練豁達地面對人生的逆境、順境,當[雨過]、[淚過]之後,[還晴]、[有情]的天空與面龐,陰霾將被雲般的美麗色彩逐去而替代。
細膩~~手的動作、擺設、壁牆飾貼、顏色(色彩)、服裝的搭配等等,是否藏著特別的涵義?
[前輩刑警]
將受限的盆栽悉心呵護移植至自然的土地、洗手、用指甲剔去甲緣的泥土、替狗老伴拌飯、盛水、丟菸盒、夾菜、扒飯、點菸、夾菸、抽菸、弄著[Light Da]至落、喝茶、左手丟[粉ㄚ]、開車手收警示燈、[翫十胡(滬?)]現牌算牌;
雯雯
為臥於病床的母親剪手指甲、以墊麵紙的碗餵母親吃飯、撿拾[老郎囡ㄚ性]的母親弄落的飯粒、[搆檳榔]的動作細節、以油性筆為即興勞作的檳榔牙籤小偶人畫上表情、以肘[搕]一下萱萱的笑鬧動作、手拿手機轉著、心疼而撫著母親的手背、試蓮蓬頭水溫、為母親洗髮、輕揉母親的耳;
[年輕刑警]
夾菜、扒飯、傳簡訊、喝茶、撫女大生的頰;
兩女大生
跟藥頭拿毒、挑對方的髮、撫對方的手、傳簡訊;
其他
旅社女老板擤鼻拭淚動作、黑道大哥泡茶的動作、鹹酥雞店員的手部動作、[烏目ㄚ]嗑零食的動作、其他人拿檳榔動作;
~~~
旅社洗手台上的物件;
[死亡女大生]屋內擺設、壁牆藝文貼、置物櫃的招財貓、頂部Kitty貓;
[女大生] 屋內擺設、壁牆藝文貼、家中玄關鞋櫃上的大招財貓;
[工人們]旅社房間內的壁牆美女貼;
[前輩刑警]旅社房間內擺設、彷若偵訊室使用的燈;
檳榔女銷售員(檳榔西施)攤子桌檯的擺設與大小招財貓、住處梳粧檯物件、白人牙膏、常穿的衣服;
老人養護之家的擺設、臉盆與架;
黑道茶行的神龕;
警察辦公桌的物件;
~~~
[前輩刑警]舊襯衫、橄欖綠毛衣;
旅社女老板舊衣衫;
刑警藍背心、黑上衣;
警察取締時,雯雯粉紅上衣、萱萱橄欖綠上衣;
渡輪上,純純牛仔褲白上衣、郁惠綠裙白條紋上衣;
往生時及陽台轉身時,郁惠綠裙白條紋上衣、單人床的綠條紋被;
兩女大生爭執時,郁惠粉紅上衣;
雯雯第一次去老人養護之家時,牛仔褲、內穿粉紅橫條紋、外搭淺綠外衣;
萱萱[ㄜ咾] [前輩刑警][郎袜醜]時,雯雯藍上衣、萱萱綠上衣;;
志工穿椰子園黃背心、雯雯穿[Believe the RUINS]黃T恤;
房東幫[前輩刑警]開郁惠的房門時穿公司制服;
旅社下樓女子穿黃洋裝;
歌仔戲,台上小生演員綠袍,台下雯雯藍上衣、萱萱紅上衣;
在弱勢的原民眼中,漢人的膚色是[白浪?]白;
雯雯祭拜父親時,牛仔褲藍上衣(綴白);
雯雯洩恨時,牛仔褲藍上衣(綴白);
雯雯為母親洗髮時、騎車向光時,穿貓圖樣黑T恤!
因為階級或族群就會有不同的待遇嗎?
本片讓我覺得有,而現實生活也是吧!
請得起律師的,警察就算想兇,也會有[斬截];
富有的人或[地方有頭面ㄝ],警察的態度自然有[斬截];
民代關切的,警察一定有[斬截];
大尾兄弟,警察一定有[斬截];
檳榔攤易被警察開單,因為警察沒[斬截];
工人自嘲[工字毋出頭],也自嘲警察臨檢(或開紅單)沒[斬截];
原民對報案的抗拒,因為經驗法則讓他們覺得警察會沒[斬截];
(率真的他們,後來,還是去報案了!)
至於毒販,警察對他們的態度,大家看電影就知道了。
除了水清濯纓、水濁濯足之外,水是惡嗎?水是善嗎?
水的意象,一直出現在影片中、、、
原來~~
水可以用來刑求;
水可以用來哭泣;
水可以讓當志工的[前輩刑警]用來洗木扶手、洗地板、洗自己的雙手;
水可以用來洗[受傷ㄝ目睭];
水可以是排洩的或渲洩的液體;
水可以是隔壁檳榔攤的招牌;
水可以是毒;
水可以是海;
水可以是雨;(如淚的雨在美麗島站落著?!)
水可以用來形容女人的美;
水可以用來梳洗母親的髮。。。
水的本質非關清濁,不論善惡,她一直冷然存在著,意義常是外加的、賦予的,然而,引人興味的、反思的也就在此。
於是
有人唱著
滄浪之水清,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可以濯吾足~
有人寫著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鏡反射的或鏡穿透的,是虛?是實?是即?是離?是易?是繁?
鏡射而出或鏡透而過,許許多多映而不留或映而留的鏡頭,導演與攝影師一直交迭運用著。
片子最初穿越偵訊室玻璃的審視;
地板、玄關地坪映出的人影;
檳榔攤的透鏡與明鏡,店員被窺視著、各色顧客也被反射著;
KTV走道端點金屬裝璜面材(電梯門?),映出奪門而出的檳榔西施;
檳榔西施用手機向[前輩刑警]求援,梳粧鏡及桌鏡雙重反映出的通話過程、室內擺設及衣物;
[年輕]及[前輩]兩警查案時,擋風玻璃映出的市景、大樓、檳榔;
茶行玻璃,黑道[教示細漢ㄝ]的過程;
女大生上渡輪時,渡輪窗子映出她的的身影;
女大生臥室桌側,其弟相框玻璃面板映出她的身影;
電梯梯鏡映出的警察背影;
校內餐廳玻璃,[前輩刑警]與女大生的身影;
第一次找女大生,詢問前,[年輕刑警]的對鏡自照,詢問時,桌面映著女大生哭泣的樣子;
第二次找女大生,玻璃映著走道女大生緩步而出;
第三次詢問女大生前,警局大門映出的植物景觀;
壽山旅社老鏡子映出的門或往來過客、梯側機車左後視鏡映著旅社看板字樣、梯轉折處凸面鏡映出的女子身影;
卡車右後視鏡映出卡車勇欲求未遂的臉;
[年輕刑警]深夜車內熱吻女大生,後視鏡裡撫髮的情景;
警局白板右下方儀器(監視器?)映出的身影;
背叛[前輩刑警]後,警局窗子[年輕刑警]的身影;
被強迫退休後,載[前輩刑警]的警車車窗映出的城市招牌、夜景;
總統套房的明鏡映出了雯雯當下的報復;
[前輩刑警] 在偵訊室、在離開檳榔攤開車時、在電腦螢幕、在總統套房整衣衫時或受痛楚後、終於[代誌解決]如釋重負哭出來時、在水畔、、、身影一次又一次映照
。。。
鏡裡鏡外~~
最簡單的也許最複雜,最複雜的也許最簡單;最平常的也許最不平常,最不平常的也許最平常!
更讓我不禁尋思~~
究竟真實生活中的是自己,還是鏡中觀照出的才像自己!
孤獨!
[前輩刑警]
車子緩緩進入老人養護之家時、員工餐廳不與後輩刑警同桌而自己一桌吃飯時、餵狗吃飯時、帶狗散步或對狗說著話時(如說著[人生攏愛家己安排])、同姿勢躺在死亡女大生租屋處床上時、被識破是警察之後、夜歸踽踽獨行而僅冷月為伴時、被設計時、偵訊室被後輩刑警遺下時、狗看著他被[蓋布袋]時、被囚禁在獸籠時、腳傷無人攙而鐵漢一人移進長官室時、提前退休而被警車送回時、準備赴生日之約時、在水畔時,很孤獨。
雯雯
成長歷程倍受歧視及嘲諷之時、祭拜父親而[説話卜爻]時、於空曠墓地僅她一人時、獨自一人去旅社找[前輩刑警]時、去或離老人養護之家時,很孤獨。
[年輕刑警]
在[背骨]之後、在傳簡訊之後、在一次於茶行喝茶之時,很孤獨。
女大生
在進行她的報復[設計]時、在臥房獨處時、在操場跑步時、在樓梯轉折平台慟哭時、在走廊逆著同儕同學前進時、在迎著玻璃走時、在自己沉浸的世界裡傳簡訊時,很孤獨。
死亡女大生
在租屋處陽台轉身回眸時、在床上任生命流逝時、到另一個世界時,很孤獨。
其他
旅社女老板看電視劇肥皂時,很孤獨;工人嘆著[工字毋出頭]時、菜鳥工人落後時,很孤獨;說著[有才調做你來]的歌仔戲小生,很孤獨;旅社前[鐵支路]母狗的落單與獨走時,很孤獨;始[癡]終[越線]的卡車勇,很孤獨;旅館黃洋裝下樓女子,很孤獨;雯父被刑求的時候,很孤獨;遠方的大樓建物,很孤獨;檳榔攤前飆過的混凝土預拌車,很孤獨;老樹,很孤獨;玻璃磚內的昆蟲,很孤獨;看戲及戲散時某刻的觀眾及電影工作者,很孤獨。。。
最光亮的出路真的是出路嗎?
奇士勞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十誡之第二誡《進退維谷》一片中,病房裡昏迷初醒的男人看見跌進杯中的昆蟲,數度掙扎欲離開杯子,最終,杯內的昆蟲爬出了,男人的病也奇蹟似地好了;《眼淚》一片中,玻璃磚內的昆蟲則越掙扎越受困於光之中,終於還是沒能找到出路,而[刑警前輩]也被殘酷的[賊、賊與賊頭組織]設計了。片播至此,沉重感難免襲擊而來,還好劇末,那告別陰影的光與路、那告別陰影的人與歌,讓觀影者還願意相信最光亮的出路仍可以是出路。
下一站,美麗島!
片中的這個隱喻,讓我感觸很深,就在此給個結語了~~
我覺得,惟有勇敢面對過去,心底的束縛才能被釋放,當轉型正義的[代誌]有解決,抿仇寬恕的[原諒]才會有可能。
如果,真能面對了解決了放下了,那麼,我們的下一站,終將會是[美麗島]!
註一:雖然旅社前的陸橋,噴漆塗鴉潦草寫著無情的城市幾字(旅社門前的景框只出現無情兩字),其實是很有意思的反襯,我覺得就看我們怎對待抉擇定居停留的地方,當有心致力於轉型正義時,高雄不會是無情的城市,而台灣也不會是無情的國度!
註二:蔡振南、吳敏的演技,只能用爐火純青來形容了。
註三:片中幾個要角,在整個社會集體架構籠罩下、在自我為中心或合理化自我行為下,就像發芽的馬鈴薯為了保護初萌的自身,於是漸漸從無毒變至有毒;或像生物防衛本能,於是漸漸從非刺蝟(非玫瑰)變至刺蝟(玫瑰)。
註四:教堂眾教友送死亡女大生(王郁惠)所唱ㄝ歌詩
(台語版)
救主寡愛就祢,卡偎近祢/
雖然常背十架,求祢扶持/
寡心時常吟詩,救主寡愛就祢/
救主寡愛就祢,來就近祢~~
雖然堵著出外,毋地倘歇/
更深暗暝罩寡,靠頭用石/
眠夢猶原欣慕,救主寡愛就祢/
救主寡愛就祢,來就近祢~~
註五:雯雯一句對白說[ㄚ反正后,阮這間厝…],其實若說[ㄚ橫直后,阮兜(或阮這家伙ㄚ)…],會更貼切更道地。
註六:女大生操場跑步那幕,記憶切插而入,光影如眨眼般明滅,是旁有觀者的暗示?抑或是其它隱喻?
註七:
卡繆著的《異鄉人》是導演座談時常會提及的書,除了主角是「The outsider」之外,主角的遭遇、與母親的關係、養老院、支配與被支配、、或其受了[社會成見]或[被先射箭再畫靶]的審判,可能都曾觸動了導演,讓導演深深反思。
呵~筆者套用代入一段《異鄉人》的字句,讓大家感受一下~~
「…很明顯地,你沒有給她(主角母親)應有的照顧,她很需要有人陪伴,可是像你一個職位低微的年輕人,薪水又少,因此,她老人家在療養院總還是會比較快活些。」
此外,
片中的故事發生地高雄,恰是台灣城鄉移民重要的[討趁所在],其中幾個段落、對白或場景、角色都會讓我閃過異鄉或生活在他方的意象、、、
例如:
段落、對白~
[妳這笠好朋友按怎死ㄝ,妳哉冇?一笠郎孤孤單單置他鄉外里ㄚ囁死!歸ㄝ手攏針空…]
[羅漢腳ㄚ啦、工郎啦、前途茫茫渺渺ㄝ郎]
場景、角色~
[鐵支路]、海港、渡輪、壽山旅社、黃洋裝下樓女子、工程工人、負笈他鄉的學生、、、
註八:
「…那我們怎知道哪一個才算最終的版本呢?就像廚師知道湯什麼時候可以喝了,這是一個不遵循理性法則卻憑直覺行事的專業祕密。……幸虧對這些異鄉客而言,最後被扔進字紙簍也形同快樂返鄉。」
~~《異鄉客》~~賈西亞‧馬奎斯
---------------------------------------
(蛤,雖與本片沒啥關係)
PS01:想起陳昇<鏡子>歌詞中很經典的一句
「嘿!我就這樣對著鏡子裡的自己,忍住了一眼淚…」
PS02:想到范曉萱唱的眼淚(詞∕曲:黃國倫)
青春若有張不老的臉
但願它永遠不被改變
許多夢想總編織太美
跟著迎接幻滅
愛上你是最快樂的事
卻也換來最痛苦的悲
苦澀交錯愛的甜美
我怎樣都學不會
哦~眼淚∕眼淚都是我的體會∕成長的滋味
哦~眼淚∕忍住眼淚不讓你看見
哦~我在改變∕孤單的感覺
你從不曾發現∕我笑中還有淚
哦~眼淚∕眼淚流過無言的夜∕心痛的滋味
哦~眼淚∕擦乾眼淚忘掉一切∕曾有的眷戀
哦~眼淚是苦∕眼淚是傷悲
哦~眼淚都是你
哦~眼淚是甜∕眼淚是昨天
哦~眼淚不流淚
哦~眼淚不流淚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