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10-21 00:54:30| 人氣5,326| 回應6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大腸息肉簡介、分類、表現與瓶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腸息肉簡介、分類、表現與瓶頸

 

息肉分類-0.tif

 

 


息肉是什麼?

   息肉 (Polyp),泛指黏膜上突出的隆起狀病變,人體有黏膜的位置,都有可能長出息肉狀的病灶,這些部位包含: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


大腸息肉的分類與特徵?

   大腸息肉是發生在大腸黏膜層的隆起物,可以大致分為無莖性及有莖性息肉 (圖一),腸息肉好發於左側大腸,包括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

 

息肉分類-1.tif

圖一、無莖性及有莖性息肉

 

一般來說,大腸息肉有三種分類方式:

 1. 依據息肉特性將息肉分成:

(1) 增生性息肉
(2) 發炎性息肉
(3) 腺瘤性息肉

(1) 增生性息肉:大腸中常見的息肉,產生微小黏膜突起,通常小於0.5公分,不會癌化形成惡性腫瘤,常發生於乙狀結腸或直腸,通常和周邊的黏膜同樣顏色或略為蒼白,可能形成單一息肉,也可能在某段大腸中多個息肉成群生長。小的增生性息肉為廣基性,無莖,外表平滑,大的可能生長為有莖性,因此光靠肉眼很難區別息肉的種類,需要將息肉取出後利用病理檢查作分析。      

(2) 發炎性息肉:又稱之為假性息肉,這是由於大腸黏膜發生潰瘍壞死後,新的黏膜上皮新長出來或是過度生成所導致。發炎性息肉不會癌化,但由於型態有時與腺瘤不易區分,所以仍然需要切片作近一步確認。

(3) 腺瘤性息肉:小於0.5公分時通常呈現廣基性,顏色像正常黏膜的顏色,或呈現紅色,當息肉生長較大時,可能保持正常的顏色或充血色,型態可能為廣基性或是有莖性,腺瘤性息肉可能惡化形成大腸癌,形成的過稱一般稱為「腺瘤—腺癌理論」。

2. 一種是根據異常增生程度、病理型態的傳統腺瘤分類方法,分成:

(1) 管狀息肉
(2) 絨毛狀息肉
(3) 管絨毛狀息肉

 

息肉分類-2.tif

圖二、管狀息肉與絨毛狀息肉

 

一般常將腺瘤性息肉依據組織病理型態上分為:
(1) 管狀 (~75%);
(2) 絨毛狀 (~15%);

(3) 管絨毛狀 (~10%),一般來說。
大約80%的腺瘤屬於管狀,絨毛狀腺瘤約佔5%。不過,當絨毛狀比例越多,癌化機率越大!!

3. 還有一種則是根據癌變機制將息肉型態分類成:

(1) 增生性息肉 (HP)
(2) 無蒂鋸齒狀腺瘤/息肉 (SSA/P)
(3) 傳統鋸齒狀腺瘤 (TSA)

這些息肉統稱為鋸齒狀病變息肉,又稱為鋸齒狀病變腺瘤樣息肉。這種類型的息肉與癌症的形成很有關連,所以在這裡特別來介紹一下~~
 


鋸齒狀病變息肉與癌症的關聯
 

        鋸齒狀病變會在大腸內形成息肉的型態,具有鋸齒狀外觀,外型隱蔽,因此有時在內視鏡下不容易被發現,而且,內視鏡對於右半結腸的篩檢效果較左半結腸差。此外,鋸齒狀病變屬於大腸直腸腺癌的癌前病變,由鋸齒狀病變惡化形成腺瘤的比率約占大腸直腸癌的10-20 %,稱為鋸齒狀病變息肉路徑。(另外80-90 %則是走典型路徑,經由幾種主要的致癌基因及腫瘤抑制基因突變,促使正常細胞趨向異常增生而演變為腺瘤,再進而演變為癌症。) (圖三)

息肉分類-3.tif

圖三、大腸直腸腺瘤形成的二大路徑


鋸齒狀病變息肉與基因

(1) 增生性息肉 (HP) :是一種不會癌化的息肉,來自腸黏膜上皮細胞的增生,在病理組織學的型態觀察下,呈現鋸齒狀,這種息肉非常常見,約佔鋸齒狀病變的80-90%,經常發生在遠端大腸 (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大多小於5mm (0.5cm),其中又可以分成三種不同類型:

    (1-1) MVHP (Microvesicular hyperplastic polyp):伴隨著BRAF突變,容易惡化形成SSA/P,尤其,當這種息肉分布在近端大腸時,演變為SSA/P的可能性更高。

    (1-2) GCHP (Goblet cell hyperplastic polyp):經常伴隨KRAS突變。

    (1-3) MPHP (Mucin poor hyperplastic polyp):非常少見,而且分子機制尚未完整被研究。

 

(2) 無蒂鋸齒狀腺瘤/息肉 (SSA/P):平坦,無莖病變,體積較HP大。經常分布於近端大腸,且邊緣模糊,容易被黏膜層覆蓋,因此不容易切除。此病變伴隨著BRAF突變。

 

(3) 傳統鋸齒狀腺瘤 (TSA) :較SSA/P少見,常發生在遠端大腸,具有KRAS基因突變。TSA相對少見,容易被誤診為傳統管狀腺瘤。

 

綜合HP、SSA/P及TSA的型態、特徵和特性,可以綜合整理成以下表格 (表一):

表一、鋸齒狀病變之息肉分類及特性綜合整理表

息肉分類-4.tif

 

           在身上長出息肉,聽起來很令人擔心,但是其實,大部分的大腸息肉是良性的,沒有症狀,除非大於一定的體積才容易惡化並伴隨症狀產生,所以有息肉產生時,不需要過度擔心,只要及時就醫並遵照醫生指示,就能得到適當的治療。 參考文章:  << 息肉的治療與追蹤 >>

 

 


息肉的臨床症狀表現?

根據息肉生長的部位、大小、數目,患者產生的徵候不太一樣,例如,長在左側大腸、右側大腸或直腸的感受與排便習慣有所不同 (圖一),此外,患者的臨床表現以及所代表的意義也會有所不同:

1. 間斷性血便或大便表面帶血:血多為鮮紅色

2. 繼發性發炎感染:黏液增多,黏液血便、便祕或排便次數增加。

3. 有蒂息肉較大時:腸套疊

4. 息肉巨大或數目多時:腸梗阻

5. 位置靠近肛門患者:息肉可能脫出肛門

6. 部分患者腹部悶脹、腹痛或隱痛。

7. 長期出血患者可能會出現貧血症狀,出血量較大可能休克。

 

息肉症狀與瓶頸-1.tif

圖一、腸息肉/大腸癌生長於不同部位的症狀

   


息肉的臨床瓶頸?

因為息肉的產生的不同臨床表現,通常會使用內視鏡進一步將息肉移除,但是,由於息肉的生長情況,利用內視鏡或篩檢時,仍然有一些息肉的臨床瓶頸:

1. 右側息肉風險較左側高

息肉較常生長於左側的大腸,也就是乙狀結腸和直腸的部位,生長在這些位置時,可以用乙狀結腸鏡或直腸鏡檢查或選擇切除,但是,當息肉生長於右側大腸時,風險便大大提高了!!!為什麼呢?因為:

(1) 息肉生長於右側容易產生死角,大腸鏡檢查時不易發現

(2) 右側息肉較容易發生沒切乾淨的情形

2. 內視鏡檢查時容易將癌化高風險的腺性息肉 SSA/P分類為低風險的HP

息肉的類型可以分為很多種,在容易癌變的鋸齒狀病變息肉中,增生性息肉 (HP)、無蒂鋸齒狀腺瘤/息肉 (SSA/P)及傳統鋸齒狀腺瘤 (TSA)。

在臨床上出現的比例由高到低排序為:HP > SSA/P > TSA (圖二)

不過癌化的風險是:TSA > SSA/P > HP (圖三),由於TSA很少見,而SSA/P和HP的外型有點相似,因此內視鏡檢查時會產生誤判的問題!!!

 

息肉症狀與瓶頸-2.tif

圖二、息肉癌化風險排名

 

息肉症狀與瓶頸-3.tif

圖三、息肉好發機率

3. 大腸/直腸間隔癌比例提升

因為內視鏡在檢查過程可能發生:
(1) 沒有檢查到的息肉;
(2) SSA/P型態的息肉快速惡化而形成癌症;
(3) 未完全切除的息肉等情形,再加上許多人重複篩檢意願較低,所以容易產生大腸/直腸間隔癌。

 

 

Edited by Perfect叔叔

 

台長: 1232123
人氣(5,326) | 回應(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1232123
病情分析:管状腺瘤又称“腺瘤性息肉”,是大肠腺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管状腺瘤绒毛成分占20%以下。腺瘤呈球形、椭球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光滑或呈分叶状,色粉红,质实,常有长度粗细不等的蒂附着于肠黏膜上。但肿瘤仅数毫米大小时,也可呈广基状而无蒂可见。管状腺瘤瘤体越大,恶变几率越大。当腺瘤>2cm时,癌变率即显著增高。瘤细胞若呈明显的多形性以及间质与浸润,称之重度不典型增生或癌变。 治疗上首选内窥镜摘除。
2017-10-30 23:25:03
1232123
管状腺瘤又称“腺瘤性息肉”,是大肠腺瘤中最常见的一种。是良性瘤,不过任何肠道肿瘤都有恶化的可能。建议手术切除
2017-10-30 23:28:53
1232123
Q經由大腸鏡檢查,發現大腸裡有幾顆瘜肉;醫師說我的瘜肉是良性的,在大腸鏡檢查時就切除了,明年再回來做大腸鏡追蹤即可。但我聽人家說,瘜肉代表可能有大腸癌,是否瘜肉有分惡性及良性?

A大腸瘜肉是突出於腸道間的團塊,形成的原因,有可能是黏膜發炎或組織結構異常。一般可分為癌變型、增生型、發炎型和畸胎型等4種型態,其中較有可能演化為大腸癌者,為癌變型瘜肉。

癌變型瘜肉,又分成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及絨毛管狀腺瘤等3種瘜肉,通常經由大腸鏡檢查將其切除後,會進行病理切片化驗有無癌細胞在其中。這3種又以絨毛狀及絨毛管狀腺瘤演變為惡性腫瘤的機率較高。

其是否為惡性瘜肉的病理判斷,是根據癌細胞侵犯黏膜肌層、且到達黏膜下層,以及它是否有淋巴腺、血管或神經浸潤,以及腫瘤分化,或者有無腸阻塞及瘜肉大小等情形,做為後續是否要做大腸併淋巴結切除手術。

通常建議有惡性瘜肉的患者,應接受一次全大腸鏡檢查,同時應標示惡性瘜肉位置,從發現到手術治療,最好勿超過3個月。

另外,腺瘤性瘜肉的大小,如超過1公分者,變為惡性的機率約為5%,2公分者為15%,3公分以上者,機率可能達60%;不過,不見得愈大就一定是惡性瘜肉。

由於腺瘤性瘜肉可能為大腸直腸癌的前期病變,當腺瘤變為兩倍大,所需時間約10年,所以有大腸癌家族史或50歲以上的人,定期做大腸鏡檢查,早期發現瘜肉並將之切除,是避免大腸癌之道。

諮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郭立人
聯合報╱整理記者施靜茹
2017-10-30 23:32:16
1232123
別以為只是瘜肉,它就是大腸癌的元兇

文/汪居安 台灣癌症基金會專案企劃組專員 整理

從98年10月開跑至99年6月底截止,「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活動,共計11,213位民眾報名參加,為了鼓勵民眾主動接受腸癌篩檢、關心自我健康,本會準備了高達80萬元的獎品、獎金,在律師的見證下共抽出了1,000多位的幸運兒獲獎。

「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活動在報名的11,213位民眾中,有600位民眾接受大腸鏡篩檢,其中有279位民眾成功地追捕到瘜肉,發現率高達46.5%外,當中更有5位屬於原位癌及10位為大腸癌的民眾。

大腸癌的發生與瘜肉密切相關

在成功追捕瘜肉的個案中, 屬於管狀腺瘤有23.7%、絨毛管狀腺瘤4.7%、絨毛腺瘤3.7%,近1/3為容易癌化的腺瘤性瘜肉。本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表示,能夠早期找到腺瘤性的瘜肉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腺瘤性瘜肉極有可能演變為癌症,而高惡性度腺瘤瘜肉就被歸為癌前病變,事實上,大腸癌的發生與大腸瘜肉有密切的關係,所謂大腸瘜肉,是指發生在大腸黏膜隆起的突起物,好發的部位為乙狀結腸與直腸,大腸瘜肉主要可分為非家族性大腸瘜肉與家族性大腸瘜肉兩大類。非家族性大腸瘜肉中依病理組織可分為增生性瘜肉及腺瘤性瘜肉,增生性瘜肉為大腸中最常見,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會癌化。家族性大腸瘜肉則是一種遺傳疾病,此類病人容易演變成結腸直腸癌。大腸瘜肉形成的原因目前的研究顯示主要與遺傳、飲食習慣有關,大部分的大腸瘜肉沒有症狀,除非瘜肉大於1公分或在較晚期時才會出現症狀,偶而會出現直腸出血、排便習慣改變、腹痛等非特異性症狀,因此常被忽略。

家族遺傳性:一家三口發現瘜肉 立即切除遠離腸癌威脅

蔡先生今年28歲,在此次「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活動中,成功追捕到瘜肉,現在的他非常注重健康,也會定期主動接受篩檢,其實蔡先生的父親在51歲時因為大腸癌而去世,父親過世後的某天無預警的出現血便,雖然當時糞便潛血的結果為陰性反應,但仍相當不放心,並與母親和弟弟自費接受大腸鏡檢查,竟而發現家中3人居然都有瘜肉,而且是屬於「管狀腺瘤」,一家三口當下立即開刀切除,避免瘜肉日後惡化轉變為大腸癌。
賴基銘醫師建議,不到30歲的蔡先生這麼年輕就發現了2個管狀腺瘤,極有可能為有家族性遺傳,一般建議這類型的個案最好一年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而檢查年齡最好從青少年開始,才能有效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定期篩檢:連續二年發現瘜肉 加強蔬果攝取及藥物化學性預防

2017-10-30 23:43:56
1232123
參加「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活動的許女士,63歲,她說發現身體有狀況後,才會仔細回想自己的飲食習慣。平常不偏食,但蔬果攝食的份量也不多的許女士,在民國97年,第一次發現大腸內有「絨毛管狀腺瘤」,當下二話不說就立即切除,但卻沒想到隔年的秋天,和先生參加老人健檢時,居然又發現大腸內長了「增生性瘜肉」和「管狀腺瘤」,因為自己的父親也是因為大腸癌而往生,更加的提醒自己要注意均衡飲食,尤其是要多攝食蔬果。賴基銘醫師也提醒,許多民眾以為切除過瘜肉即為一勞永逸的觀念,其實這是錯誤的!事實上連續二年許女士皆發現了大腸瘜肉,這表示有家族史的許女士,除了要加強蔬果飲食的攝取,也可以進行藥物化學性的預防。

「糞便潛血&大腸鏡」雙管齊下:潛血反應正常 大腸鏡卻意外發現管狀腺瘤

同樣參加「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活動的何先生,62歲,重視健康的他每年都會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而檢查結果也都是正常,直到不久前肚子左下腹開始反覆的抽痛,原以為忍一忍就會好,但隨著時間抽痛的次數愈來愈頻繁,忍了一個多月後至醫院檢查,發現居然是「管狀腺瘤」,雖然已做切除,但何先生說,希望大家能以他的案例為戒,除了糞便潛血檢查,大腸鏡的篩檢也是不能少的。
何先生的案例也指出了大家的疑問,賴基銘醫師說,事實上有瘜肉並不一定代表糞便內會有潛血的反應,這也要提醒50歲以上的民眾除了糞便潛血檢查外,也應該要主動接受大腸鏡檢查。

腸癌預防不二法門:蔬果彩虹579‧維持運動‧定期篩檢

大腸癌躍升為國人罹患人數最多的癌症,此一警訊顯示國人的生活形態在改變,大腸癌的預防要從日常生活中做起,尤其是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應力行「蔬果彩虹579」原則,均衡攝食各色且足量的蔬果,兒童一天至少要吃5份、女性7份、男性9份。同時,也要維持運動習慣,以增進腸道蠕動,減低大腸內膜接觸糞便內之致癌物,此外,最重要是定期接受篩檢,才能真正降低罹患結腸直腸癌的風險。「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活動得獎名單請上台灣癌症基金會官網查詢
2017-10-30 23:44:32
1232123
大腸腺瘤是一種良性腫瘤,乃是大腸黏膜的腺體細胞異常增生所引起,它可以是有莖的息肉樣病灶,也可以是無莖、隆起的病灶。分類上可將大腸腺瘤分為管狀腺瘤、管絨毛狀腺瘤及絨毛狀腺瘤。其中管狀腺瘤是臨床上最常見的腺廇,管狀絨毛狀腺瘤(即管狀腺瘤及絨毛狀腺瘤的混合腫瘤)次之,而單純絨毛狀腺瘤則較少見到。一般而言,腺瘤的大小與腺瘤的種類有關,例如腺瘤愈大時,絨毛狀腺瘤的可能性就愈大,但較小的腺瘤則多為管狀腺瘤。

腺瘤的好發因素有兩個:一是好發於大腸直腸癌的高危險族群;二是年齡,年齡愈大則發生腺瘤的機會會增加。大部份的腺瘤並不會產生症狀,其中出血是最常見的一項症狀。由於大腸是消化道的最後一站,大腸腺瘤的出血,往往與大便混合在一起,而成為帶血糞便。一般來說,愈大的腫瘤,出血的機會愈大。此外,若是大的腺瘤位於直腸或乙狀結腸(即靠近肛門出口)時,有可能產生便秘、拉肚子或腹痛的症狀。少數的絨毛狀腺瘤則可能因漏失水份及電解質而造成腹瀉、脫水、低血鉀,甚至血壓下降的症狀,但這種情形相當少見。

雖然由腺瘤樣息肉再變成大腸直腸癌的癌化過程,已為多數學者所接受。但這並不表示腺瘤一定會變成癌症。致癌的可能性視息肉大小、組織分類和細胞異常等三項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息肉愈大或細胞異常愈嚴重,致癌的可能性愈大。在組織學上依管狀腺瘤、管狀絨毛狀腺瘤,到絨毛狀腺瘤的順序,其致癌的機會愈來愈高。例如絨毛狀腺瘤約有15~20%的機會變成大腸直腸癌。但對病人來說,無論致癌機會大小,既然有腺瘤者都比一般人更容易變成大腸癌,所以一旦在大腸鏡檢查中發現腺瘤的存在,都應該儘可能移除。

對於非家族性腺瘤的追蹤,應當在第一次發現有大腸腺瘤時,即摘除所有腺瘤,並做組織學檢查。此後三年內,再做一次大腸鏡檢查。若無新腺瘤發生,則可每五年檢查一次。若病人只有一個小於一公分的管狀腺瘤,則不一定要追蹤。但若一開始即發現有多發性腺瘤或摘除不完全,則應在第一年及第四年各追蹤一次。但實際的追蹤頻率,應由您的醫師視大腸直腸癌發生率的高低來加以調整。總之,自有「腺瘤│癌症」序列這種觀念後。大腸息肉已成了「必欲除之而後快」的過街老鼠。但由於大腸鏡檢查,較一般內視鏡檢查,來的不舒服,所以很多人視大腸鏡檢查為畏途。但筆者仍建議,具大腸直腸癌高危險群的校友,應接受適度的定期篩檢,以早期發現腫瘤,早期接受完整的治療。
2017-10-30 23:45:4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