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7-21 01:45:25| 人氣141,99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吃完東西就想拉肚子,請問可能是什麼症狀?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吃完東西就想拉肚子,請問可能是什麼症狀?
問題分析:
應該是大腸急躁症的症狀,因為進食後經胃部消化需三、四小時,再經小腸大腸消化約需六、七小時,產生便意想上廁所,通常需要經過一天時間,所以吃東西之後 就想上廁所,一般若無重大病變,應該就是腸道太過緊張,稱之為大腸急躁症,一般腸胃科門診開立藥物即可改善。

吃乳酸菌有好處嗎?
問題分析:
乳酸菌屬於健康食品,宣稱可以健胃整腸,功效見仁見智。


問題分析:
益生菌基本上為健康食品,醫師會將益生菌當作處方只有兩個情況,一是病人化療期間拉肚子,二是病患服抗生素治療導致腸胃不佳,而需補充益生菌。但一般人吃益生菌雖無益也無害,多吃新鮮蔬果,才能實質增加體內的好菌。

問題分析:
一般人每星期排便一至兩次,多數人則每天一次,也有人三、四天或一周才一次,因各人體質或習慣而異。重點是要注意排便的次數突然改變,或排便越來越困難, 應該就醫檢查。每次排便時要多留意糞便的顏色或形狀,就醫時必須告訴醫生,作為診療之參考。25歲罹癌的機率很低,若不放心除了作糞便潛血檢查,也可考慮 作大腸鏡檢查。

經常會胃脹氣,請問如何消除?
問題分析:
有些人或年長者的腸子蠕動比較慢,糖尿病患的腸胃消化功較差,或是腸胃有腫瘤都會產生胃脹氣,擔心腸胃方面可能病變,建議作胃鏡檢查,或請醫師開立增加腸胃蠕動的藥,平常三餐進食改以少量多餐,多作運動能改善胃脹氣。

最常見的腸胃功能障礙:大腸急躁症

記者薛桂文/專題報導

腹脹、腹鳴、腹瀉、便秘、肚子疼痛不適,大概是所有人都曾經驗過的症狀,但許多人無論怎麼吃藥、看醫師,問題就是無法改善,每天都得面臨不斷跑廁所、或「大」不出來的痛苦,這些人都是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的受害者。大腸激躁症,或稱為大腸急躁症、腸躁症、刺激性腸症候群、急躁性腸症候群、腸躁症候群,指的都是一種腸道的功能性異常;就和 其五花八門的中文譯名一樣,這種疾病的症狀也相當複雜,有人易腹瀉、有人易便秘、有人則腹瀉與便秘交錯發生。

台北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劉玉華指 出,在幽門螺旋桿菌可藉藥物治療後,以往腸胃科門診最常見的消化性潰瘍已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大腸激躁症,幾乎半數病患都因這種功能性障礙來求診;據估計, 一到兩成的人口有此困擾;在國外,這更是僅次於感冒、最常造成職場請假的疾病。劉玉華表示,大腸激躁症的病因至今不明,幾乎所有找不到原因的腸胃功能障 礙,都可歸到其名下。

但這種病症有幾個共通特點,一是會反覆發生、屬於慢性問題;第二,不會合併血便、黑便、發燒等其他症狀;三,不影響營養吸收,體重不會減輕。值得一提的是, 這種病常有在特定情況下發作的特性,例如,有些人喝了酒、吃太飽、吃了麻辣鍋、甚至吃冰後就發作;有人吹了風、睡醒後、考試期間、工作時容易發作,有人出 國旅行時症狀即消失,有人則在休假時症狀反加重。

醫師分析,雖然有些病人可能是體質所致、從小就有這種腸道功能障礙,但更多人可能是壓力所引起,因此正忙於打拼事業、照顧家庭的青壯年族群,最常見發病,且 以女性為多,有些患者則有易憂鬱、易焦慮、愛鑽牛角尖、追求完美等人格特質。不過,大腸激躁症的患者雖多,調查卻發現,四分之三的病人都未就醫,可能是許 多人認為,大號不通暢只小問題,忍一忍就過去,未予多注意。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病患因症狀持續,四處就醫、接受各種檢查,耗費許多醫療資源,據統計,國 內每年消化不良造成的健保花費達九十億元,可見大腸激躁症不僅是惱人的毛病,也是相當花錢的疾病。

台中榮民總醫院胃腸科    陳儉鏗主任

   好一些患者,因為大便一天2~3次,軟軟的,細細條,兩頭尖尖,頂像夜市賣的甜不辣,解便前肚子痛得不 得了,解便之後,有的患者仍在痛,有的嘛!不再痛了,有時候肚子頂痛,坐到馬桶上去卻又便不出來,放兩個屁,好像好了一點,站了起來又想再坐回去,白白地 蹲上個半天,就是拉不出來,怕腸子裡出了什麼大毛病,上醫院裡去找個醫生去瞧瞧,折騰個半天,又檢大便又檢血,大腸鏡檢,大腸鋇劑透視檢查,全都是好好 的,半點兒毛病都沒有,吃吃藥,好像好一點,又好像沒有全好,忘記吃藥,不兩天又再發,過兩天莫名奇妙的不藥而癒,停藥一兩個月,又無緣無故的舊疾復發, 雖然醫師們一再保證安啦!心裡總是怪怪的,換個醫院換個醫師瞧瞧去,結果完全一個樣,醫師們一樣的拍胸口保證沒有事,吃了他的藥,好是好了一點,停藥就像 停了嗎啡一樣再發,再發又再肚子痛、拉肚子,一句話就像是藥罐子,離不了醫院,也離不了醫生,問醫生那是什麼病,醫師說那是大腸急躁病,怎樣得病的,連醫 師也攪不清楚。

    有一些醫師認為大腸急躁症應該是大腸的蠕動失衡所致,因此很多的研究,都集中在探討患者大腸的動態與電荷的變動,我們台中榮民總醫院胃腸科自然不落人後,我 們採用的方法是把一個洩了氣長條型氣球,放置在患者的直腸裡,然後給氣球充氣,並一面記錄直腸的電荷和動態,結果發現大腸急躁症的患者,只要充上一點點 氣,就肚子痛得不得了,蠕動波的頻率與振幅都明顯地加強,洩氣之後就會復元,要是讓患者吃點牛奶,肚子痛得更加厲害,蠕動波的頻率與振幅倍增,這個現象和 國外學者的研究非常相像,協同主持這一個計劃的醫師,因為高昇到某個私立醫院當院長去,在人手缺缺的大前題下,中止繼續這個計劃,著實有點遺憾,這個研究 結果告訴我們,大腸急躁症患者的直腸對壓力非常的敏感,因此當他們接受大腸鋇劑檢查或是大腸內視鏡檢查,都比一般人痛若,最好能給他們上點麻醉藥,免得在 受檢過程中大吼大叫,嚇壞了旁邊等候受檢的患者,我兒子的小學老師,就是大腸急躁症,多年前在台北某大醫院接受大腸鏡檢查,到現在都心有餘悸,提起給她檢 查大腸鏡的那位醫師還恨得牙癢癢的,那個時候我早就到台中來服務,不然被罵的一定是我。

    大腸急躁症不會叫患者丟了性命,但是卻得要防範因為大腸急躁症的存在而疏忽了一些致命的疾病,這個概念很重要,所以我在這裡得要鄭重地警告所有大腸急躁症的 病友們,每年得要健康檢查一次,年紀愈大愈要防一些潛在性的疾病,一旦發現有發燒、掉磅、大便有潛血、脂漏、脫水等症狀,就算辛苦,也得接受一次大腸內視 鏡的檢查,目前除了我國和一些落後國家之外,在施行大腸內視鏡檢查都常規地給予麻醉,我國受健保局限制,不得使用,還望回歸人道,刪除禁令,減低大腸急躁 症患者在受檢過程中的痛若,誠心所願。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胃腸內科 沈俊良主治醫師    (2002-11-09)

陳先生是一位初踏入社會的新鮮人,目前在一家公司擔任業務員,因為長期有腹瀉、排便次數增加及肚子絞痛的問題,因此來門診求診。在門診醫師問診時,陳先生說 這些問題從他高中時期就已經出現,而且通常是在考試期間出現,只要考完試,問題就不藥而癒。在門診經過醫師理學檢查並無異常,血液及 一般生化檢驗均為正常。在醫師建議下,陳先生接受大腸鏡檢查也無異常。在大腸激躁症(胃腸官能症)的診斷下,以藥物治療後,陳先生的問題得到改善。

大腸激躁症可能是胃腸科門診中最常見的毛病,雖然不會致命,但是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常常造成很大的困擾。例如上述陳先生見重要客戶時,卻常常鬧肚子 痛,影響他的工作情緒及臨場表現,工作績效也就會打折扣。那麼大腸激躁症究竟是什麼呢?從字面上而言,它是一些胃腸症狀的綜合。在診斷的標準上包括至少三 個月(連續或反覆發作)有以下症狀:

(一)腹痛或腹部不適,且在排便之後症狀可以緩和,並可能有排便次數及大便形態的改變。

(二)超過四分之一的日數,以下五項中符合兩項以上的條件:(1)排便次數改變(每天三次以上或每週少於三次),(2)大便形態改變(硬團塊或 是稀便、水便),(3)排便感覺改變(如必須用力,急便,或是感覺排不乾淨),(4)大便中帶黏液,(5)腹脹。

大腸激躁症常見的症狀包括腹痛(通常在排便後症狀會緩和);排便習慣改變,如腹瀉或便祕或兩者交替出現;腹脹;大便帶黏液及感覺未完全排乾淨。另外,患者可 能會合併有一些上消化道的症狀,如非心因性胸痛、心口灼熱、吞嚥困難等,或者有一些非腸胃道症狀如疲倦、泌尿系統或婦科的問題。但是因為大腸激躁症是一些 症狀的集合,因此它的診斷必須要先排除其他的疾病。在問診上,如果病人有血便,體重減輕發燒或是患者在睡夢中卻突然腹痛或腹瀉,就必須小心是否是其他疾病 引起。對於病人的飲食習慣或服用藥物習慣,有無精神病史也必須注意。檢查是否有貧血及發炎現象,是否有甲狀腺機能不正常,大便檢查是否有潛血反應或寄生蟲 等等。

大腸激躁症基本上被認為是功能的問題,因為找不到構造上、生化上及感染的病因。它可能是腸胃道蠕動或感覺神經的機能不正常所引起,雖然有些病人的問題可能是 因為情緒緊張或壓力引起,但有些病人並沒有如此問題。目前對於引起腹痛感覺的機制是腸壁神經元或中樞神經的問題並不清楚。臨床上要與大腸激躁症做鑑別診斷 的疾病有很多,如腸吸收不良必須與乳糖不耐性做區別;在感染方面必須與梨形蟲病或寄生蟲病做鑑別診斷;另外一些如巨腸症、間歇性腸扭曲、子宮內膜炎及大腸 內膜症等等疾病也必須注意。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大腸癌症及腺瘤。在近幾年趨勢,隨著生活型態的改變,癌症發生年齡有逐漸降低的趨勢,有時可以發現一些二 十~四十歲的青年大腸癌患者,他們的症狀,往往不能由初步的問診或理學檢查與大腸激躁症做明顯區別,因此進一步的檢查諸如糞便潛血檢查、血液及生化檢驗, 甚至大腸攝影或大腸鏡檢查對醫師的診斷就有很大的幫助。

在治療大腸激躁症首先對於平常飲食儘量避免乳製品,含蔗糖及山梨糖的食物及飲料,過量的咖啡及會產氣的食物。若病人有便祕習慣,我們可建議使用纖維製品。在 藥物的使用上,一般是以病人的主要症狀用藥,例如病人主訴是腹瀉為主,可以使用抗乙醯膽鹼或止瀉藥;若是便祕為主,則可以使用軟便劑,及促進腸蠕動之製劑 或使用纖維製劑。病人若以腹痛為主,可以使用抗乙醯膽鹼及三環抗憂鬱劑。另外病人若有焦慮症狀,也可以使用抗焦慮藥物。在現在快速生活步調的社會中,大腸 激躁症也許是不致命,卻令人很討厭的毛病。在醫師的問診及檢查下,相信很多有此困擾的朋友們,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療。特別提醒超過四十歲的朋友,必要的檢查 如大腸攝影或大腸鏡對大腸癌症的鑑別診斷,有很大幫助。只要適當的檢查,可以早些找出有問題的地方,予以及早治療,維護您的健康。

台南市春霖診所蘇春霖醫師

『我 一吃飽飯就腹痛,每天上廁所好幾次,仍感覺糞便沒解乾淨』。這是腸胃科門診經常聽到病人的主述,也是大腸急躁症的典型症狀。所謂大腸急躁症指的是病人大腸 的異常收縮,導致病人有腹痛、飽脹感,有時每天解好幾次稀軟不成形或細如鉛筆的成形大便,仍感覺糞便沒解乾淨,有時又好幾天不解便。此病的發生通常與自律 神經失調有關。在生活步調相當緊湊的文明社會,很多人常處在很緊張的狀態,如無法適當的自我調適,就會導致自律神經的失調而產生大腸急躁症。典型的例子如 考期接近的學生,常發生腹痛及腹瀉。反之,有此病的人在出國度假時,其症狀可有些許的緩解。

有經驗的醫師不難由問診確定典型的大腸急躁症,偶而須配合簡單的篩檢方法,如糞便潛血反應。但是大腸癌的症狀與大腸急躁症極為類似,有時不易簡單區分,最大 的差別為大腸急躁症不會產生血便或造成貧血,也較少產生嚴重的體重減輕。因此,有這些現象發生時,絕對不能輕易的將它歸諸於大腸急躁症,須進一步接受大腸 鋇劑攝影或大腸鏡檢查。此外,若當作大腸急躁症治療一段時間仍未見改善,也須進一步檢查,包括大腸鋇劑攝影或大腸鏡檢查,有些人則需要糞便的特殊檢查,因 為某些腸胃道的慢性感染,其臨床表現類似大腸急躁症。

既然絕大部分的大腸急躁症,其發生皆與緊張導致的自律神經失調有關,治療此疾病的第一要務為生活方式之調整,找出造成緊張的癥結。在目前的繁忙社會,幾乎每 個人不可免的都在緊張狀況下過日子,但有的人借助於運動而使緊張得到適當的舒解。飲食方面,應多吃含豐富纖維的蔬菜及水果,因纖維可增加糞便的體積,可以 降低大腸管腔內的壓力,進而減輕症狀。

大 腸激躁症是因自律神經功能失調而引起在大腸出現的一種功能性疾病,可能會同時合併其他功能性疾病(所有功能性疾病皆由自律神經功能失調所引起),或者可能 在一段時間之後,由大腸激躁症轉變成其他的自律神經失調症狀,暫時的轉變,不代表大腸激躁症已經改善,必須作全體自律神經相關之功能性疾病之評估。因此, 一定要從這一個角度切入評估與治療(神經傳導物質之作用),方能將整個系統的病情治癒,如果反覆接受大腸鏡檢查或鋇劑攝影,不但對病情沒有幫助,反而拖延 病情或讓患者更緊張焦慮。

一、 大腸激躁症的病因是什麼?

大腸腸道最內側的黏膜層與黏膜下層主管分泌與吸收,如果黏膜層與黏膜下層出了問題,可以從大腸鏡檢查得出來,然而,其外面的平滑肌肉層則藉由適當的收縮與放 鬆而主管大腸蠕動功能,有豐富的自律神經分佈至此處,藉由自律神經的訊息來調控所有平滑肌(不隨意肌)的收縮與放鬆的功能。因為長期累積的飲食、作息、生 理心理因素、生活壓力等原因,造成自律神經功能失調,因而自律神經無法發揮其平常應發揮的功能,於是,最終造成大腸蠕動不正常而引起。

二、 大腸激躁症的症狀是什麼?

1.        腹部絞痛

2.        腹部脹氣、鼓脹

3.        腹瀉、便秘、或腹瀉與便秘交互出現

4.        常與情緒反應有關,如工作忙碌時、重大考試前都會加重症狀

5.        雖長期受腸胃症狀困擾,通常體重並不會減輕,也不會有嚴重的併發症

三、 大腸激躁症如何治療?

1.        要先就醫檢查,排除其他症狀相似的疾病,如:乳糖耐受不良、大腸癌等。

2.        調適心理、適應壓力,若是可能盡量避免給自己太過的壓力。

3.        正常的作息,規律的運動。

4.        避免刺激性的飲食,如:菸、酒、咖啡、茶葉等。

5.        攝取足量的高纖維性食物。

6.        若症狀仍持續,應考慮調整神經傳導物質,以恢復自律神經之正常生理功能。

四、 大腸激躁症是腸胃科疾病嗎?

大腸激躁症不是『器質性腸胃科疾病』,而是屬於『功能性疾病』( functional disorder )之一』。---所有功能性疾病皆由『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自律神經系統分佈至各內臟器官,管理各內臟器官的功能運作,一旦自律神經失調,則其所調控的內臟出現其相關疾病(例如:大腸激躁症 )。所以,大腸激躁症的治療不能從腸胃科取向去做,應從自律神經取向方能治本。

五、 是不是緊張焦慮就立刻出現大腸激躁的症狀?

『大腸激躁症的神經系統不與中樞神經系統同步』--- 當您正在為大腸激躁症所苦時,可能並不緊張焦慮;當您正在緊張焦慮時,可能沒有任何大腸激躁症的症狀。因為這些神經的失調是非常長期累積的結果,已經確實 產生神經生理功能降低,而不是心理因素。例如:大學聯考之後的考生原以為大腸激躁症的病情應該隨著壓力消失而不見了,然而,在上榜之後完全放鬆的暑假中, 考生的腦中沒有緊張焦慮,他的大腸仍然在緊張激躁之中,因為大腸有大腸的神經系統。

台北市立療養院社區精神科主任湯華盛醫師

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是一種很常見的腸胃疾病,在美國大約5個人當中有1個人會罹患激躁性腸症,絕大部分是女性。它有很多別名,例如:抽筋性大腸症、緊張性腸胃症、機能性腸症 等。得到這個毛病不是挺好玩的,因為常常會在開會中途,旅途當中腸胃翻攪不適,猛找廁所而讓整個計畫泡湯。病人生活品質降低、搞壞親密關係,可是驚訝的是 只有四分之一的病人會積極尋求醫療協助。

罹患此症的病人常有的症狀就是肚子疼,加上肚子漲,但是上完廁所之後就不痛了。常常是拉肚子,有時也會便秘,並且一痛就想拉。有時便中帶點黏液。如何與吃壞 肚子區分呢?其實大腸激躁症是一種慢性疾病,上述症狀必須在一年當中至少持續三個月以上。 大腸激躁症顧名思義就是腸胃比較敏感,也就是病人的腸子蠕動收縮比常人快,所以會有絞痛、拉肚子、便秘、漲氣等。也有人比喻它是「腸子的氣喘症」或「腸子 的偏頭痛」,他們都會因為環境的刺激、壓力而發病,也有遺傳的傾向。有人研究發現此類病人的腸子神經分佈比常人多,所以中樞神經一接收壓力訊息後,腸子的 蠕動就比較激烈。有這種體質的人若飢不擇食,尤其喜歡吃油炸的食物,那麼會讓體內促進腸子蠕動的激素增加,因而惡化症狀。某些人在腸炎之後,因為消化酵素 的不平衡而發生大腸激躁症。生活壓力也是惡化症狀的因素之一。如何改善症狀?僅記以下數個原則:

1.        改變飲食習慣:不談公事、輕鬆進食、細嚼慢嚥。

2.        改變食譜:不吃乳製品、油脂食物、酒精、咖啡因的飲料。食物力求低脂、少糖、少鹽、適度的蛋白質、高纖維食物。

3.        生活減壓:壓力與腸子的蠕動有密切的關係。尤其每天在壓力鍋當中打滾的人們,更是有機會罹患大腸激躁症。每天工作八小時當中,找空檔舒緩身心。勤練肌肉鬆弛術、靜坐,平衡身心靈。

4.        天天運動:運動除了強身之外,更可以放鬆心情,消除鬱悶的情緒,強化腸胃的機能。

5.        正常的作息、充足的睡眠。

6.        改變個性:完美主義的人,容易給自己壓力,也常出現焦慮、憂鬱或身心症狀。所以改變對事物的看法與態度,降低標準,隨遇而安,腸胃自然沒承受太多的壓力。

7.        尋找適當的醫療:激躁性腸症並非一般拉肚子,幾天就可以康復的 。必須有耐心的就醫,配合腸胃科與精神科藥物方能奏效。

大腸激躁症常見症狀

·         腹部絞痛

·         慢性腹瀉、便秘或兩者交錯

·         腹部脹氣

·         腹部痙攣

·         噁心

大腸激躁症治療方法

·         排除過敏的食物,如乳製品。

·         增加膳食纖維(Dietary Fiber)的攝取。

·         少量多餐。

·         選擇低脂肪高醣類的食物,如:通心麵、米飯、全穀類、穀類製品水果和蔬菜。

·         乳酸菌:改變並修復腸道菌叢生態,維持正常的蠕動及代謝功能。

·         放鬆心情、減輕壓力。

·         若飲食及減輕壓力無法改善時,可能會給予抗痙攣、抗憂鬱、抗焦慮的藥物。

隨著經濟低迷、股市不振,許多人的壓力表現,是出現在生理不適的各種症狀,最近最常聽到他們的問題,就是便秘、腹瀉或是肚子痛這些腸胃症狀;有的患者覺得困 擾,明明沒有亂吃東西,卻一天要跑十幾次廁所,工作效率大減,還被老闆以為是找藉口混水摸魚,有的人則是一直便秘,四五天下來都無法正常排便,肚子脹的難 受,只能靠灌腸器通便;更有些人是腹瀉與便秘的症狀,隔一陣子就交替出現,讓他們的工作與生活品質大受影響,有的人甚至受不了想要辭職不幹了!到底是什麼 樣的疾病能如此令人抓狂,答案是「大腸激躁症!」。

大腸激躁症是因為腸道肌肉不尋常的活躍,腸壁反應過度,腸道神經過度敏感,中樞神經與腸道神經間的訊息傳遞異常造成的,除了過度刺激的食物,或是部分腸胃疾 病可能會導致大腸激躁症以外,有時情緒不佳或壓力過大,也會造成大腸激躁症!這些因為情緒導致的大腸激躁症患者,通常是在一年中連續三個月以上,不是出現 習慣性腹瀉,就是腹痛或便秘,儘管做了各式各樣的檢查,都無法發現確實的病因,在身心醫學上,我們將此症狀稱為「功能性腸胃失調」,或是「激擾性胃腸 症」!一般來說,完美主義、固執、墨守成規等神經特質的人,比較容易得到這種症狀,以職業來分,白領階級、中高階主管、股票交易員,或是學生,平常生活壓 力比較大的人,容易罹患這種疾病;大腸激躁症主要會出現陣發性的腹痛、腹瀉或便秘,也有些人是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另外,有一部份的人則會出現失眠、易 怒、緊張、頭痛、疲勞等合併症狀,情況時好時壞,起伏不定;通常來說,壓力大或是遇到挫折時,症狀就會更加惡化,而身體的病痛,又再度影響情緒不佳,如此 惡性循環下來,實在讓患者身心俱疲;不過,患者通常都不會察覺自己的症狀,是壓力或情緒造成的!

門 診中這類型的病人,明顯女性多於男性,而且大都是上班族或是管理階級,應該是跟最近工作環境巨變,失業率攀高有相當的關聯;事實上,目前因為生理疾病造成 的大腸激躁症,已經有藥物可以治療,至於壓力型的大腸激躁症,最重要的就是找出壓力源,放鬆壓力,我建議壓力型的病人,可以請專業身心科醫師協助找出自己 的壓力源,再以放鬆技巧、心理回饋法,合併使用某些抗焦慮、抗憂鬱劑,及調整腸胃蠕動劑等藥物多管齊下治療,通常治療一段時間後,效果都會不錯!如果下次 你也發現自己突然莫名其妙開始出現長時間的腹洩或是便秘,記得喔,先回想看看最近是不是壓力很大,有很多心事,或是情緒無法紓解;再提醒一次,給自己一些 空白的時間,找出壓力源才是最重要的,找出問題,解決問題,自然就能跟惱人的大腸激躁症說拜拜囉!


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常見症狀包括吃完東西後腹部絞痛跑廁所、軟便、腹瀉或是便秘,而這些症狀常在上完廁所後會改善,這樣的情況會斷斷續續發生。 有時候還好,自行緩解,但有時次數可達5~6次以上,患者甚至因此不敢出門。有些病患擔心有病變,或是症狀影響到生活作息及工作,因而到門診求診。

每個月有3次的絞痛、拉肚子或便秘

由於肚子絞痛、拉肚子或是便秘在描述上比較籠統,因此2006發表的羅馬準則 (Rome III criteria)訂定大腸激躁症的診斷標準:過去3個月內每個月至少有3次出現反覆性腹痛或腹部不適,且伴隨著下列至少兩種情況:(1)排便後症狀改 善、(2)排便次數改變、(3)大便軟硬改變;這樣的情形至少在6個月前就曾發生過,即可以診斷為大腸激躁症。

而大腸激躁症依排出糞便的型態,又可以分為三型:第一是「拉肚子型」,即排出軟便次數大於25%以上,而硬便則在小於25%以下;第二型為「便秘型」,即 排出硬便次數大於2 5 % 以 上,軟便頻率小於25%;第三型則是「混合型」,也就是所排出的硬便及軟便兩者都有,且次數均超過25%。

成年人 一至兩成有大腸激躁症

大腸激躁症的發生率,根據國外相關研究指出,占成年人口的10~20%左右,而國內台北榮民總醫院也曾做類似的研究,國人大腸激躁症的發生率約占成年人口的5%~20%,與國外相近,整體看起來,亞洲國家與歐美國家都差不多。

在性別的差異上,國內研究發現大腸激躁症男女比例都差不多,不過,臨床觀察發現,男性病患以第一型拉肚子為多,女性則以第二型便秘表現為多。年齡方面,年 輕人有較多的情形,不過這可能是因為老人家易有其他疾病,反而忽略對生命比較不會有威脅的大腸激躁症。根據國外的調查,一般民眾中有大腸激躁症的老年人並 未比年輕人少。

大腸激躁症是多病因導致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大腸激躁症?大腸激躁症目前認為是腸道的感覺及運動神經協調出現問題的結果,一般認為可能有幾個可能性:

(1)腸道蠕動過快或過慢

(2)腸道感覺神經異常敏感

(3)腸道發炎反應

(4)腸內細菌間失去平衡

(5)腸道及大腦訊息交流異常等

腸道與大腦訊息交換協調過程中影響因子有很多。一般來說,腸道間的自律神經叢和大腦會介由神經傳導物質不斷地進行交互作用,進而影響腸道的蠕動及感覺。所 以有些大腸激躁症患者除了腸胃道症狀之外,常會伴隨頭痛、肌肉痠痛、焦慮、緊張及憂鬱等。至於是什麼機轉引起敏感訊息的傳遞,目前尚不清楚。有人認為腸內 菌的失衡、某些食物引起腸道發炎,使得自律神經傳回大腦的訊息異常,而外界壓力或情緒也可能藉由大腦的訊息傳遞,影響腸道的蠕動或感覺。

 

部分症狀與大腸癌類似

出現大腸激躁症的民眾不免會擔心,自己是否可能罹患大腸癌?雖然腹部不適、便秘及排便感覺排不乾淨等,都可能是大腸激躁症及大腸癌兩者共同的症狀,但大腸 激躁症不會半夜起來上廁所,不會體重減輕。大腸激躁症通常症狀時好時壞,不會持續惡化。此外,大腸激躁症不會有貧血的問題。

眼睛可見或是糞便有潛血反應,建議請醫師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此外,老人家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會較高,老年人應多加留意。

先衛教 後治療

大腸激躁症的治療,若醫師排除其他病變的可能,通常醫師會先衛教這是一個良性、慢性的疾病,建議進行飲食作息的調整、適度的放鬆。有些人會因飲食作息的調整或外在壓力環境的改變而慢慢變好,但也有人可能不斷反覆發生。

症狀治療方面,如果是軟便或絞痛,可以考慮使用減少腸胃道收縮及痙攣的藥物,讓排便次數減少,進而減輕疼痛。若拉肚子次數較多,則可能給予適度的止瀉藥。便秘的患者通常會接受軟便劑或是口服纖維,以促進腸子蠕動及減少硬便,但有些患者服用纖維後,會有腹脹的問題 。

不宜吃產氣、含乳糖食物

大腸激躁症除了藥物的治療之外,平時飲食也要注意。乳糖不耐症的患者不宜吃含有乳糖類食物,避免軟便及腹瀉惡化,常見含乳糖的食物類包括鮮奶、巧克力及加工的乳製品等;腹脹的患者,宜避免易產氣的食物,如扁豆類、洋蔥、蒜頭、十字花科的甘藍及包心菜等。

水果雖然對人體很好,但有大腸激躁症的病患不宜吃高果糖食物,所以像是芒果、西瓜、蘋果及木瓜等還是「少吃為妙」。由於每個人對食物的反應不同,所以多半 以經驗法則「試探」。若是服用該類食物後有症狀加重的現象,就建議日後要避免。至於乾果類及高油脂的油炸食物多半會建議避開。
------------------------------------------------------------------

〔Q&A∕疑惑解除補給站〕

Q.我經常因為緊張就想上廁所,一天可以解很多次,去看腸胃科,醫師卻建議也可以看精神科,我又不是精神病,為什麼要看精神科?

A. 由於大腸激躁症與腸道神經及大腦訊息交流失調有關,抗憂鬱藥物可作用在大腦,調節大腦及週邊腸道神經的訊息交流,進而降低不適症狀。有些病患對常用的藥物 反應不好,或是脹氣的問題一直無法改善,醫師可能考慮使用低劑量的抗鬱劑治療。研究顯示抗憂鬱劑SSRI(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對腹部不適效果不 錯,若病患伴隨焦慮、憂鬱等問題,醫師會請精神科醫師一起加入治療評估。

Q.每天早上有喝咖啡的習慣,喝完咖啡就會感到便意,且輕微腹瀉,請問這是大腸激躁症嗎?

A. 咖啡是否有助於或惡化大腸激躁症症狀眾說紛紜。但咖啡中的糖及咖啡因可能會對腸胃道起作用,而一般人早上起來吃東西,就可能產生胃結腸反射,使大腸收縮, 糞便往直腸運送,因而產生便意,不一定跟喝咖啡有關。如果只是單純早上吃東西後想上廁所,但平常白天並不會,且上廁所的次數也不多,大便也都軟、硬正常, 就不用擔心是大腸激躁症。


台長: 1232123
人氣(141,991) | 回應(1)|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日本藤素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
2019-12-29 12:56:5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