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1-16 04:00:00| 人氣2,06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安東尼•特羅洛普:世界百大作家87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特羅洛普

File:Sarony, Napoleon (1821-1896) - Trollope, Anthony (1815-1882).jpg
安東尼•特羅洛普(Anthony Trollope),英國作家,代表作品《巴徹斯特養老院》和《巴徹斯特大教堂》等。1815 年4月24日生於倫敦 ,1882 年12月6日卒於同地。
  經歷
幼年時因家貧在寄宿學校當走讀生,曾一度隨家人移居比利時。19~52歲在郵局工作,從文牘員當到高級職員,曾參加過議會競選。長期堅持業餘寫作,共創作長篇小說47部,還有大量短篇小說、遊記、傳記及一部自傳。前期發表的一組6部 、總名為《巴塞特郡》的小說為他奠定了文名。
  代表作品
作品以《巴塞特郡紀事》(收錄《巴徹斯特養老院》又譯《養老院院長》和《巴徹斯特大教堂》又譯《巴賈斯特塔》)和最為膾炙人口。後期小說中也有一組6部 、名為《巴里塞小說》,屬於政治小說或稱議會小說,其中以《首相》最出色,寫當時英國上層政治家的相互鬥爭。晚年還有兩部優秀作品《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和《斯卡包魯一家》。他的寫實手法揭露譏諷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中、上層社會,並自覺灌注道德教育意圖。他的小說情節發展自然流暢,文筆犀利幽默,人物形象生動,心理刻畫逼真深刻。生前未給予充分評價,近半個世紀文名重振,成為英國19世紀經典作家之一。
  《巴塞特郡養老院》
譯者:主萬 出版社:上海譯文 出版日期:1986年 分一二兩冊
《巴徹斯特養老院》的故事十分簡單,主要敘說一個小牧師,一個性氣平和的老人,因為是巴徹斯特主教的親家,當上了教會附屬的一所養老院的院長,工作清閒,俸祿優厚,甚至占去了養老院經費的一大半。巴徹斯特有個年輕的“改革家”,外科醫生約翰•波爾德,他自命急公好義,這時候挺身而出,替養老院中的受施人主持公道,然而這個年輕醫生的情人卻是院長的愛女。等她知道以後,她繼而對波爾德加以冷落,繼而看到父親遭到種種逼迫和打擊,又親自去向波爾德求情,於是在波爾德的客廳裡演出了一幕風光旖旎、滑稽突梯的喜劇、波爾德禁不住情人的央告,終於屈服了,可是院長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下最終還是辭去了職務,儘管他的大女婿教會會吏長和政府的檢察長使出種種手段來加以阻撓。亨利•詹姆斯說,“《巴徹斯特養老院》是一篇清新可喜的故事,也是特羅洛普慣常提供給我們人物的種種景象的一個突出實例。你簡直不可能設想出一個更微妙、更細小、更動人的主題了。它只是一個老人良心轉變的歷史。”其實這部小說的含義遠不止此。
  當時,英國國教教士一身兼任幾個掛名差事,領上幾份俸祿,或者侵吞前代留下的慈善基金的事情時有發生,其中最為轟動一時的就是溫徹斯特聖克勞斯養老院的醜聞。聖克勞斯養老院是亨利•德布盧瓦於一一五七年創辦的,從一八〇八年起,院長是吉爾福德的第五代伯爵法蘭西斯•諾思牧師。他的父親大主教在自己當首相的兄長的縱容、支持下,任人唯親,把自己的親戚故舊都安插在主教區裡。諾思生活奢華,除了擔任養老院院長外,同時還據有大教堂的一個聖職和兩個教區牧師的職位,而他在那所養老院領取的俸祿,卻遠遠超出了應該花在慈善用途上的經費。特羅洛普的這部小說就是以當時的這件事為藍本的。不過,特羅洛普筆下的哈定牧師和吉爾福德伯爵截然不同。他是一個性情和善、誠實正直的老人,雖然人家“無法說他以前是一個勤勉的人……可是我們也不能說他是一個好吃懶做的人”。只是由於馬虎大意,他才接下了一個當時並不稀奇的閒職,領取了一筆高得不合理的俸祿。在他認識到自己領取的俸祿高得不合理以後,他既不願意強詞奪理地進行辯護,也不願意憑藉什麼卑劣的手段賴著不走。他陷在輿論財他提出的公正指摘和教會要求他效忠並維護教會的特權之間,於是他的生活、他的思想、他內心的是非感,便成為兩者之間的戰場。結果,他的辭職成為那種局面中唯一可行的解決辦法了。
  巴賽特的最後紀事
本書是特羅洛普最好的長篇小說。全書以一張丟失的支票為線索,兩對年輕人的戀愛為情節,三個不同的家庭為生活背景,倫敦城市民醉生夢死的生活為時代背景,從主教府邸到制磚工人的小土屋到倫敦鬧市,周圍世界對那張丟失的支票作出的反響,豐富的英國十九世紀社會逐步展現。
  如今世道
卡伯裡夫人在丈夫去世之後,終於擺脫了遭受虐待的生活,可是她的兒子作為那個時代的典型青年,卻揮霍盡了家裡所有的財產。一個從法國來的商人梅爾莫特以其扭曲的豪爽和排場,吸引了包括貴族在內的許多人;而他的將要繼承大量遺產的女兒也成為眾多青年的關注對象。愛情和利益糾纏在一起,道德和金錢被放到天平上被稱量。所謂“淑女”,為了釣得金龜婿用盡心機;所謂“優秀青年”,也不過糜爛於無法割捨的紙醉金迷。世道易變,人心不古。作者用諷刺的筆觸給我們描述了那個世紀中他所見到的道德淪喪與輕浮淺薄。
  特羅洛普自傳
特羅洛普(1815-1882),英國小說家。本書介紹了作者的生平、作者對小說創作的回顧與評論,以及某些文藝觀點。
  作品清單
Chronicles of Barsetshire 巴塞特郡紀事
The Warden (1855) 巴徹斯特養老院
Barchester Towers (1857) 巴徹斯特大教堂
Doctor Thorne (1858) 索恩醫生
Framley Parsonage (1861) 弗萊姆利教區
The Small House at Allington (1864)
The Last Chronicle of Barset (1867) 巴塞特的最後紀事
  Single novels 小說
The Macdermots of Ballycloran (1847)
The Kellys and the O'Kellys (1848)
La Vendée: An Historical Romance (1850)
The Three Clerks (1858)
The Bertrams (1859)
Castle Richmond (1860)
Orley Farm (1862)
The Struggles of Brown, Jones & Robinson (1862)
Rachel Ray (1863)
Miss Mackenzie (1865)
The Belton Estate (1866)
The Claverings (1867)
Nina Balatka (1867) 尼娜•巴拉特伽
Linda Tressel (1868)
He Knew He Was Right (1869)
The Vicar of Bullhampton (1870)
Sir Harry Hotspur of Humblethwaite (1871)
Ralph the Heir (1871)
The Golden Lion of Granpère (1872)
Harry Heathcote of Gangoil (1874)
Lady Anna (1874)
The Way We Live Now (1875) 如今世道
The American Senator (1877)
Is He Popenjoy? (1878)
John Caldigate (1879)
An Eye for an Eye (1879)
Cousin Henry (1879)
Ayala's Angel (1881)
Doctor Wortle's School (1881)
The Fixed Period (1882)
Kept in the Dark (1882)
Marion Fay (1882)
Mr. Scarborough's Family (1883) 斯卡伯勒的婚約[2]
The Landleaguers (1883)
An Old Man's Love (1884)
Palliser novels
Can You Forgive Her? (1865)
Phineas Finn (1869)
The Eustace Diamonds (1873)
Phineas Redux (1874)
The Prime Minister (1876)
The Duke's Children (1880)
  Short stories 短篇
Tales of All Countries--1st Series (1861)
Tales of All Countries--2nd Series (1863)
"Gentle Euphemia" (1866)
"Katchen's Caprices" (1866)
Lotta Schmidt & Other Stories (1867)
An Editor's Tales (1870)
"Christmas at Kirkby Cottage" (1870)
"Never, Never -- Never, Never" (1875)
"Catherine Carmichael" (1878)
Why Frau Frohmann Raised Her Prices and other Stories (1882)
The Two Heroines of Plumpington (1882)
"Not If I Know It"
  Non-fiction 非虛構類
The West Indies and the Spanish Main (1859)
North America (1862) 北美遊記
Hunting Sketches (1865)
Travelling Sketches (1866)
Clergymen of the Church of England (1866)
On English Prose Fiction as a Rational Amusement (1869)
The Commentaries of Caesar (1870)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1873)
New South Wales & Queensland (1874)
South Africa (1878)
How the 'Mastiffs' Went to Iceland (1878)
Iceland (1878)
Thackeray (1879)
Life of Cicero (1880)
Lord Palmerston (1882)
An Autobiography (1883)
London Tradesmen (1927)
The New Zealander (1972)
  Plays
Did He Steal It? (1869)
The Noble Jilt (1923)
  參考資料
1.巴徹斯特養老院
2.斯卡伯勒的婚約  .豆瓣讀書 [引用日期2013-05-30] .
http://baike.baidu.com/view/302923.htm

特羅洛普中短篇小說精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8) 

  內容簡介
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那套權威的“世界古典名著叢書”,選收了特羅洛普的長篇小說二十餘種,這一特殊的榮譽至今還沒有第二個小說家能夠享受到。但是,儘管很多人在研究他,但人們對他的創作思想似乎還沒有一致的認識和結論,有的西方批評家索性承認特羅洛普是一個不容易解開的謎。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特羅洛普的作品是現實主義的,像一面鏡子一樣照出了他那個時代的廣闊的英國社會。他從來不追求離奇的手法來表現他所熟悉的生活,但他的作品引人人勝,這使他的作品既受讀者歡迎,又受批評家的重視。英國著名學者戈登•雷在六十年代曾這樣評論過他:“一位偉大的、真實的、多才的藝術家,無論是他自己還是他的同時代人都沒有充分認識到他的價值。他留下來的具有永久價值的小說,比任何其他英國小說家所留下的數量都要多。”本書精選了他的中短篇小說數部。
  本書是《名著名譯插圖本》叢書之一。本叢書由上世紀九十年代出版的“世界文學名著文庫”中精選出的60種深受讀者喜愛的外國文學名著組成。深厚雋永的內涵、優美流暢的譯文和典雅精緻的插圖,博得廣大讀者的喜愛。本書是特羅洛普的中短篇小說精選,包括《凱薩琳•卡邁克爾 》《巴拿馬之旅》《歸家》《馬尤郡科納堡的奧康納一家》《艾倫•特羅》等。
  目錄 
凱薩琳•卡邁克爾
瑪麗•格雷斯利
巴拿馬之旅
歸家
馬尤郡科納堡的奧康納一家
約翰牛在瓜達爾基維爾河
艾倫•特羅
博舍媽媽
葡萄乾點心酒店
任性的卡琴
愛麗絲•達格代爾
勞內伊夫人

大叔的碎碎念  2007-11-29 

  從來沒有聽說過的英國小說家,完全是沖著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金字招牌。 
  草草翻閱了前言,得到的初步印象是“不該被忽視的傑出作家”。 
  讀完這本書的感受:他被忽視總算還在情理之中。    
  並非對特羅洛普的惡評,相反,我還相當喜歡他講的故事。 
  有一些場景的安排和對話刻劃得這樣打動人心,讓人看完之後就像蒸了場桑拿一般的暢快; 
  有一些議論又是那樣幽默得尖酸刻薄,閃著英國作家特有的癖好,笑笑地旁觀周遭人性格中的缺陷和他們上演的鬧劇,以此取樂。    
  不過,特羅洛普在這本書中終究難逃“大叔”嫌疑。 
  你常常要看完他好長好長的敘述和鋪墊,才終於踩到那個點,等待的過程未免過於漫長了。在勞倫斯短篇小說中時刻存在的張力,到了特羅洛普手中就成了他不緊不慢的小把戲,隨著劇情慢慢,慢慢像兩邊拉著橡皮筋,到最後一頁,“卟”的一聲斷了。    
  還有,這位大叔未免也有點太溫情脈脈了,這本小說每個故事都是在解決男人和女人這個永恆的課題。他所描述的女性形象很成功,看得我也會心一笑,不過這樣單純的主題,和比主題更加單純和真實的男女主人公的對話,讓我忍不住懷疑他是不是從哪位女作家那裡繼承了一腔執念。 
  好吧,我承認,我喜歡這個大叔,並且很願意為了以上這些故事,買一本大叔的書回家收藏起來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249255/

斯卡伯勒的婚約 (上海譯文出版社  1992)

  內容簡介
斯卡伯勒是個藐視一切代表統治階級意志的法律的老鄉紳。他不僅從根本上否定法律,而且極端鄙視誠實人的聲譽,世上常說的誠實,在他看來全是裝模作樣,至多是借誠實來博得好名聲。
斯卡伯勒花了三十年時間,終於擺脫被傳統觀念視為天經地義的長子繼承法的束縛。他本想讓蒙喬依繼承產業,但後來蒙喬依嗜賭成性,債臺高築,他預感到家產面臨落入債主手中的危險,便宣佈奧古斯塔斯為合法繼承人,誰料次子不是個東西,對病入膏肓的老父兇相畢露,斯卡伯勒忍無可忍,重新確立蒙喬依的長子地位,使奧古斯塔斯的美夢歸於破滅。可惜繼承了家產的蒙喬依立刻又淪為不可救藥的賭徒,凝聚著他的一生心血的家產將不可避免地轉眼化為烏有。
貫穿小說始末的弗洛倫絲與哈裡這對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斯卡伯勒一心為弗洛倫絲著想,不讓這位天使般可愛的姑娘毀在浪蕩子手裡,又全力成全她與哈裡的美滿姻緣。

安東尼•特羅洛普《首相》中對於女性角色和地位的前瞻性觀點  by韓瑞可

【摘要】:安東尼•特羅洛普(1815-1882)是英國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期著名現實主義小說家。他一生勤於創作,共出版40多部小說,其中以議會系列小說最為成功。該系列小說中,作者以寬闊的視野和敏銳的洞察力向讀者展示了十九世紀英國現實生活的畫卷,並表達了他對社會重要問題的深刻見解。通過對小說《首相》(1876)進行文本分析,本文試圖揭示特羅洛普對女性角色和地位的觀點。經分析發現,與其同時期的著名小說家狄更斯和薩克雷相比,特羅洛普對女性角色和地位的觀點更加具有前瞻性。在《首相》這部小說中,他的女性角色不論在家庭生活中追求精神自主還是在社會生活中尋求政治參與方面都非常突出。特羅洛普創造了不同於所處時代的女性形象的角色,並對她們的命運及掙扎充滿同情。本論文內容分為六個部分。第一部分引言簡要介紹作家安東尼•特羅洛普和他的小說《首相》,回顧國內外關於安東尼•特羅洛普女性觀點的研究狀況,並指出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框架。第一章主要概括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女性傳統的地位和角色以及作品中反映出來的狄更斯和薩克雷的女性觀。第二章討論小說中兩位女主人公對女性本分的理解,並且指出她們的理解是支持她們追求女性精神自主和自我實現的強大精神支柱。第三章和第四章著重分析兩位女主人公——艾米麗和首相夫人——對於女性壓迫的勇敢反抗。特羅洛普對她們命運和反抗的同情表現出他對女性在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角色和地位的前瞻性觀點。第三章著眼于對艾米麗在家庭生活中追求精神自主的論述。她對父親的控制和丈夫的壓迫做出了勇敢反抗。第四章則重點分析首相夫人過人的政治抱負和她在政治領域內的大膽干預。論文最後一部分得出結論:與同時代的著名作家狄更斯和薩克雷相比,安東尼•特羅洛普關於女性角色和地位的觀點具有前瞻性和進步性。
http://search.scstl.org/lid4.67/8794232_390102854810.shtml

安東尼•特羅洛普小說世界中的欲望主題研究  東北師範大學 博士論文 2011年

安東尼•特羅洛普(1815-1882)是19世紀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也是維多利亞時期英國最優秀的小說家之一。通過對相關研究文獻的廣泛查閱,筆者發現國內外研究界大都注重從外在的社會、歷史和文化的角度來對他的作品進行解讀,而忽略了對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層面的關注。事實上,特羅洛普的小說中充斥著大段對因外在環境和社會要求的變化而變化的人物欲望心理的描寫,通過對這些人物情感歷程、職場經歷和“錢”途命運的描寫,特羅洛普真實展現了生活在19世紀英國社會的人們試圖實現這些欲望時所經歷的內心掙扎和道德選擇,他的作品也成為19世紀英國社會以及在這個社會下人類生存境遇的真實寫照。因此為了更好地把握特羅洛普及其小說中人物的欲望世界,本論文提出以拉康的“鏡像理論”和“欲望學說”為研究策略對特羅洛普及其小說中人物的欲望及欲望的實現方式進行研究。鑒於拉康精神分析理論較之於佛洛德的精神分析理論更加強調作為“大他者”的外在社會語境對個體心理產生...  (本文共202頁) 

特羅洛普小說中的教會批判思想研究  安徽大學 碩士論文 2011年

安東尼•特羅洛普(1815-1882)在英國文學史上堪稱是一位奇才,他一生筆耕不輟,務實謙遜,創作出了四十七部長篇小說,再加遊記、傳記、短篇小說等多達七十餘部卷帙浩繁的著作。《劍橋英國文學史》稱“特羅洛普作為一位有充分代表性的英國小說家和一個時期的社會歷史學家,他的名聲一直不衰,而且可能會長存下去”。特羅洛普作為一位偉大文學家的地位,大起大落,時揚時抑,這不僅在英國文學史上沒有先例,即使在世界文壇上也是極為罕見的。生前他是英國文壇上的大紅人,去世後聲譽一落千丈。進入20世紀,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特羅洛普的小說再次受到人們的歡迎,學術界也開始重新關注這位小說界的“奇才”。20世紀80年代以來,學術界形成了新一輪特羅洛普“熱”的高潮。在特羅洛普的四十七部長篇小說中,最值得稱頌的是以“巴塞特郡”為背景的一系列六部小說,分別是《巴徹斯特養老院》(1855)、《巴徹斯特大教堂》(1857)、《索恩醫生》(1858)、《弗雷姆利教區》...  (本文共59頁) 

安東尼•特羅洛普《首相》中對於女性角色和地位的前瞻性觀點  上海交通大學 碩士論文 2011年

安東尼•特羅洛普(1815-1882)是英國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期著名現實主義小說家。他一生勤於創作,共出版40多部小說,其中以議會系列小說最為成功。該系列小說中,作者以寬闊的視野和敏銳的洞察力向讀者展示了十九世紀英國現實生活的畫卷,並表達了他對社會重要問題的深刻見解。通過對小說《首相》(1876)進行文本分析,本文試圖揭示特羅洛普對女性角色和地位的觀點。經分析發現,與其同時期的著名小說家狄更斯和薩克雷相比,特羅洛普對女性角色和地位的觀點更加具有前瞻性。在《首相》這部小說中,他的女性角色不論在家庭生活中追求精神自主還是在社會生活中尋求政治參與方面都非常突出。特羅洛普創造了不同於所處時代的女性形象的角色,並對她們的命運及掙扎充滿同情。本論文內容分為六個部分。第一部分引言簡要介紹作家安東尼•特羅洛普和他的小說《首相》,回顧國內外關於安東尼•特羅洛普女性觀點的研究狀況,並指出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框架。第一章主要概括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女性傳統的...  (本文共89頁) 

論特羅洛普小說《你能原諒她嗎?》中拜倫式英雄喬治•瓦瓦索  東北師範大學 碩士論文 2011年

安東尼•特羅洛普(AnthonyTrollope,1815-1882)是英國維多利亞時期“最能全面反映其時代背景”的現實主義作家之一。他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散文及評論文章。帕裡賽小說的第一部作品《你能原諒她嗎?》中的男主人公喬治•瓦瓦索,展現了“拜倫式英雄”的性格特點。同時反映了特羅洛普對當時維多利亞時期社會核心價值觀的態度。引言部分簡明扼要地介紹了安東尼•特羅洛普的生平及小說《你能原諒她嗎?》的主要內容,同時分析了國內外對這一部作品的文學評論以及研究現狀。第一章介紹了“拜倫式英雄”的起源、歷史發展及演變過程,並結合拜倫詩“中拜倫式英雄”的分析,著重總結了“拜倫式英雄”的主要特點。第二章深入挖掘了作為“拜倫式英雄”喬治•瓦瓦索的性格特徵及其成因。他是孤獨的反抗者、極端的復仇者和熱烈的情人,而這些性格的形成是家庭因素和社會因素雙重作用的結果。第三章探究了喬治•瓦瓦索作為“拜倫式”英雄的意義。以“現實主義”著稱的...  (本文共51頁)

19世紀英國“他者”印照下個體的欲望實現——論安東尼•特羅洛普作品的社會性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01期

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的小說是英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作為最能全面反映這一時代背景的文學作家,安東尼•特羅洛普(Anthony Trollope,1815-1882)被邁克爾•薩德勒(Michael Sadleir)稱為“時代的號角”[1]。他一生共創作47部長篇小說及眾多短篇小說、遊記、散文和評論文章,作品被看作與奧斯丁、狄更斯、薩克雷及艾略特等齊名。因其在《自傳》中所公佈的每天的寫作字數(一天250字)和對創作與贏利的看法,特羅洛普作為經典小說家的文學地位也曾受到極大的非議,但最近幾年他的小說越來越因其獨特的現實主義藝術風格、對人物心理栩栩如生的刻畫以及對小說情節的巧妙構思引起眾多評論家的注意,成為國內外文學評論界關注的焦點。從早期的“巴徹斯特小說系列”到中後期的“帕裡賽小說系列”,筆者發現特羅洛普小說中的人物儘管有著不同的人生軌跡,但他們有著同樣的獲得他者認可的人生目標。“獲得他者認可”正是心理學家拉康精神分析理論中...  (本文共5頁) 
http://xuewen.cnki.net/CDFD-1012292949.nh.html

台長: 阿楨
人氣(2,06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世界百大作家 |
此分類下一篇:費茲傑羅:世界百大作家88
此分類上一篇:拉爾夫•埃利森:世界百大作家8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