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1-04 05:00:00| 人氣1,49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司湯達爾:世界百大作家43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司湯達

File:Stendhal.jpg
馬利-亨利•貝爾(Marie-Henri Beyle,1783年1月23日-1842年3月23日),筆名「司湯達」(Stendhal,一譯「斯丹達爾」)更有名,是一位19世紀的法國作家。他以準確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練的筆法而聞名。他被認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現實主義的實踐者之一。最有名的作品是《紅與黑》(1830)和《帕爾馬修道院》(1839)。
生平
貝爾生於1783年,父親是律師舍呂賓•貝爾,母親是亨利埃特•加尼榮。他的兩個妹妹出生於1786年和1788年,1790年他的母親因產褥熱去世。
他的父親是格勒諾布爾議會中的一位律師,在1794年因政治原因被捕。貝爾與父親素來不睦,他青少年時期的鬱鬱不樂很大程度上是由他桀驁不馴的性格造成的。在12歲前,他由一位教士負責教育,後者使他產生了對宗教信仰的長久的仇恨。後來,他進入了新建的格勒諾布爾的中心學校學習,1799年他持推薦信到了與貝爾家有親戚關係的達呂家。彼埃爾•達呂給了他一個陸軍部的職位,1800年5月7日,貝爾與達呂兄弟一起,跟隨拿破崙向義大利進軍。作為政府的書記員,他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一直受他青睞的城市——米蘭度過的。他的小說《帕爾馬修道院》中的很大一部分似乎受到了這段生活經歷的影響,帶有自傳性。
他是馬倫哥之役的目擊者,並於此後加入了龍騎兵第六龍騎兵團,10月23日,被提升為少尉。他快速升遷,成了米勞德將軍的副官。但1802年亞眠平定後,他回到巴黎,為求學辭去了軍職。在那裡,他遇見了女演員梅拉妮•吉爾貝,並跟著她去了馬賽。貝爾的父親聽說了這樁風流韻事後就不再給他寄錢,所以貝爾不得不為一個蔬菜商工作,當營業員。然而,梅拉妮•吉爾貝為了跟一個俄國人結婚拋棄了貝爾,因此,他重返巴黎。1806年,他參加了共濟會會員分會:聖加洛林會。依靠達呂家的影響,他得到了戰時專署中的一個職位,1806到1814年間,他在這個職位上工作很成功。1812年7月23日,他隨軍前往俄國,9月14日到達莫斯科,之後,他取道柯尼斯堡撤回巴黎。
拿破崙倒台後,他拒絕在新政府中任職,定居於米蘭,在那裡他遇到了佩利科,曼佐尼,拜倫勛爵以及其他一些重要人物。在米蘭,他陷入了與一個叫安熱拉•P的女子的情感糾葛中,以前造訪這座城市的時候,他就徒勞地仰慕過她。1814年,他以亞歷山大-凱撒-朋培的筆名出版了《Lettres écrites de Vienne en Autriche sur le célèbre compositeur, Joseph Haydn, suivies d'une vie de Mozart, et de considerations sur Métastase et l'état présent de la musique en Italie》一書。他的關於海頓的信的內容抄襲自約瑟夫•卡帕尼的《海頓》,而書中涉及莫扎特的內容也極少是原創性的。此書在1817年以《海頓、莫扎特、梅達斯太斯的生平》的書名再版。他的著作《義大利繪畫史》原本是獻給拿破崙的。
1821年,由於和一些義大利愛國者的友誼,貝爾受到了奧地利政府的懷疑,被逐出了米蘭。在巴黎,他感覺自己是個陌生人,因為他從不承認當時法國的藝術,如文學、音樂或繪畫的價值。但他仍拜訪巴黎的文學沙龍,並且在那些聚集在德•特拉西身邊的思想家中尋找朋友。在這段時間,他出版了《論愛情》(1822),此書在11年中只賣出17本,儘管它日後很有名;《拉辛與莎士比亞》(1823-1825);《羅西尼傳》(1824);《D'un nouveau complot contre les industriels》(1825);《羅馬漫步》(1829)和他的第一部小說《阿爾芒絲》(1827)。
File:Stendhal tombe cimetiere Montmartre.jpg
司湯達位於蒙馬特公墓的墓地
七月革命後,1830年9月25日,他被提名為駐特里斯特的大使,但奧地利政府拒絕了他,因此他被送往契維塔-韋基亞。他啟程後,《紅與黑》出版了,卻沒有激起人們什麼興趣。1833年在巴黎度假時,他結識了喬治•桑和阿爾弗雷德•德•繆塞。1835年1月,貝爾被提名為榮譽軍團騎士。1838年他出版了《旅人札記》,1839年出版了《帕爾馬修道院》,這是他最後發表的一部作品,同時也是第一部真正獲得成功的作品,儘管他先前的作品已經在小範圍內引起了重視。巴爾扎克曾在《巴黎人雜誌》中興緻勃勃地談到這部小說。貝爾待在契維塔-韋基亞馬虎地完成他的大使義務,不斷犯錯,直到去世。
1841年4月5日,貝爾第一次中風。一年後,1842年4月22日,晚上散步時,他又一次中風。羅曼•科倫布碰巧發現了他,把他帶回了旅館。次日清晨貝爾在那裡去世,再沒有恢復意識,在場的有羅曼•科倫布和亞伯拉漢•康坦汀。1842年4月24日,他被葬在蒙馬特公墓。他一直夢想著被埋在義大利,墓碑上寫著:米蘭人阿里戈•貝爾長眠於此,他活過,寫過,愛過。
貝爾的筆名司湯達無疑來自今天的薩克森-安哈特的司湯達這個地方,然而他怎麼會起這個名字尚存爭論。根據一種看法,貝爾選擇這個名字是為了向來自司湯達的約翰•J•溫克爾曼致敬。與此相反,根據另一種看法,貝爾甚至表示過對溫克爾曼的輕蔑,而他選擇這個筆名是因為他家在此擁有田產。
年表
1783 1月23日,司湯達(本名:瑪利-亨利•貝爾)生於法國東南部的格勒諾布爾市。他的父親舍呂賓-約瑟夫•貝爾是最高法院律師;母親卡洛琳-阿黛拉伊德-亨利埃特•加尼榮是一位醫生的女兒。
1789 法國大革命。巴黎人民攻陷巴斯第監獄。
1790 9月22日,國民大會宣布法蘭西為共和國。
1796-1799 在格勒諾布爾中心學校讀書,曾獲美文獎和數學首獎。1799年,執政府成立,拿破崙任第一執政。司湯達於10月底去巴黎,往依表兄達呂。達呂是拿破崙麾下大員。
1800 5月,拿破崙率軍越阿爾卑斯山南下義大利,戰勝奧地利軍。司湯達隨軍前往,6月初入米蘭,9月23日被任命為第六龍騎兵少尉。
1801 因病回格勒諾布爾休養。
1802-1803 離開軍隊。開始學習英語,博覽群書,常與戲劇界人士交往,想做劇作家。
1804 4月,經日內瓦、里昂去巴黎,與女演員梅拉妮•吉爾貝(藝名路阿松)戀愛。5月,拿破崙稱帝,建立第一帝國。
1805 路阿松應聘到馬賽演出,司湯達隨同前往,在一家經營食品的商店幹活。
1806 與路阿松分手,7月回到巴黎。9-12月,跟馬夏爾•達呂至普魯士,被任為不倫瑞克軍事特派員助理。
1807-1808 在不倫瑞克。1808年12月返回巴黎。
1809-1810 接受彼埃爾•達呂的命令去斯特拉斯堡和維也納。因病,未參加瓦格拉姆戰役(7月6日)。不久,仍回巴黎,被任命為國務會議助理,後又任命為帝國動產及建築物督察。
1811 結識女友安熱拉•佩埃特拉古阿,在義大利遊覽。11月末,回巴黎。
1812 7月,拿破崙率大軍遠征俄國,司湯達作為後勤官員參與此役。9月14日至10月16日在莫斯科,隨後就是撤退,僅以身免。
1813 1月31日回到巴黎。隨奉派去德國,被任為西里西亞省總管,因染炎症,返回巴黎。
1814 拿破崙被迫退位。波旁王朝復辟。7月20日,司湯達去米蘭,8月10日到達。
1815 「百日政變」。拿破崙與聯軍戰於滑鐵盧,敗績。司湯達在米蘭,投入寫作。《海頓、莫扎特、梅達斯太斯的生平》出版(巴黎),筆名為路易-亞歷山大-凱撒-朋培。
1816 在米蘭、格勒諾布爾、羅馬。識義大利詩人蒙蒂、作家西爾微•佩利科、英國詩人拜倫。繼續從事寫作。
1817 在義大利。《義大利繪畫史》在巴黎出版,筆名M.B.A.A.。《羅馬,那不勒斯和佛羅倫斯》在倫敦出版,作者第一次用司湯達的筆名。歲末,開始寫《拿破崙傳》,未完成,後來於1876年出版。
1818 在米蘭,認識女革命者瑪蒂爾德•鄧布洛夫斯基(司湯達稱她梅蒂爾德),傾心熱戀,但無結果。
1819 在米蘭,佛羅倫斯。父親去世。
1820 在米蘭。自由派人士以為他是政府坐探,而當時控制著義大利北部的奧地利政府又認為他是燒炭黨人,司湯達處境困難。
1821 被奧警方驅逐出境。
1822 《論愛情》在巴黎出版。
1823 3月,《拉辛與莎士比亞》(第一部分)在巴黎出版。同年11月,《羅西尼傳》出版(巴黎)。
1824 經常來往於羅馬、巴黎、格勒諾布爾之間。結識居利阿爾伯爵夫人。
1825 3月,《拉辛與莎士比亞》(第二部分)出版(巴黎)。
1826 與居利阿爾夫人交絕。開始寫小說《阿爾芒司》。去倫敦。
1827 在巴黎、義大利、倫敦。8月,《阿爾芒司》出版。
1828 1月1日到達米蘭,再為奧地利警方驅逐,稱他的《羅馬、那不勒斯和佛羅倫斯》一書中政治觀點是「反宗教、反道德、反奧地利的」。1月底,返回巴黎。結識阿爾貝•德•魯邦勃雷。
1829 《羅馬漫步》在巴黎出版。9-11月,在法國西南部旅行。
1830 七月革命。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普登位,資產階級掌權。9月,司湯達被任命為法國駐特里斯特領事,但奧國政府拒絕接受,乃改任駐契維塔-韋基亞領事(該地為教宗領地)。11月,小說《紅與黑》在巴黎出版。
1831 4月17日,司湯達到達契維塔-韋基亞任所。
1832 在契維塔-韋基亞。寫作《自我中心回憶錄》,此書至1892年出版。
1833 在契維塔-韋基亞。8月,回巴黎度假。
1834 在契維塔-韋基亞、羅馬。開始寫作《呂西安•婁凡》(又名《紅與白》),未完成。此書至1901年才出版。
1835 年底,開始寫《亨利•勃呂拉傳》,至1890年才出版。
1836-1837 在法國、瑞士、萊茵地區、荷蘭、比利時諸地旅行。
1838 去英國旅行。6月,《旅人札記》在巴黎出版。
1839 回到契維塔-韋基亞。4月,用五十二天寫成的小說《帕爾馬修道院》在巴黎出版。《義大利遺事》出版(巴黎)。寫《拉米埃爾》。
1840 在契維塔-韋基亞。
1841 3月15日,初次中風。休假,回到巴黎。
1842 3月22日傍晚在巴黎街上行走時突然患腦溢血,經搶救無效,於23日清晨2時去世。
評價
司湯達的聲譽實際上源於兩部小說:《紅與黑》和《帕爾馬修道院》。前一部小說的情節來自幾年前發生的一些真實的事件。小說中的於連•索雷爾是一個上流家庭的家庭教師,他引誘了他學生的母親。最後他想殺了她,以此報復她給他情人瑪蒂爾德•德•拉•莫爾小姐的家人寫信。如貝爾自己所說,於連是他的一幅肖像。《帕爾馬修道院》表現的意圖不那麼統一。故事的框架主要來自他的個人經歷。法布里斯在滑鐵盧的經歷是他向義大利進軍時的經歷,女伯爵彼特拉尼拉是他的安熱拉。但在這兩本小說中,前一部簡練凝重,後一部更生動,各有大量的喜愛者。
著作
他的遺作中有《拿破崙傳》(1875)的片斷;《Mélanges d'art et de littérature》(1867);《義大利遺事》(1885),包括《卡司特盧的女修道院院長》,《秦奇一家人》,《維托里亞•阿科朗博尼》,《法尼娜•法尼尼》和《帕利亞諾公爵夫人》,其中一些已經單獨發表過;《長篇小說和中篇小說》、《Nouvelles indites 》(1855);《書信集》(兩卷本,1855);《拉米埃爾》、他1801年到1814年的日記,其中的向俄國和德國進軍的部分遺憾地遺失了;《亨利•勃呂拉傳》(1890),一部遮遮掩掩的自傳,主要描述了他不少的愛情故事;私人信件(1892);《呂西安•婁凡》,(一譯《紅與白》,1894);《自我中心回憶錄》(1892);未發表的信件。
出版
《義大利繪畫史》,巴黎,1817
《羅馬,那不勒斯和佛羅倫斯》,昂古蘭姆,1817
《論愛情》,巴黎,1822
《拉辛與莎士比亞》,巴黎,1823
《羅西尼傳》,巴黎,1823
《拉辛與莎士比亞II》,巴黎,1825
《D'un nouveau complot contre les industriels》,巴黎,1825
《阿爾芒絲》,巴黎,1825
《羅馬漫步》,巴黎,1829
《紅與黑》,巴黎,1830
《旅人札記》,巴黎,1838
《帕爾馬修道院》,巴黎,1839
《義大利遺事:卡司特盧的女修道院院長(外兩篇:維托里亞•阿科朗博尼;秦奇一家人)》,巴黎,1839
《Idées italiennes sur quelques tableaux célèbres》,巴黎,1840
遺作
《書信集》
《日記》(1801-1823)
《新哲學》
《戲劇集》
《莫里哀,莎士比亞,喜劇和笑》
《義大利派繪畫》
《義大利散論》
《政治和歷史雜談》
《英國來鴻》
《藝術散論》
《長篇小說和中篇小說》
《自我中心回憶錄》
《呂西安•婁凡》
《亨利•呂勃拉傳》
《法國南方旅行記》
《拉米埃爾》
《Mélanges intimes et Marginalia》
中文譯本
《司湯達文集》,上海譯文出版社
《紅與黑》,黎烈文譯,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78,ISBN 957-39-0212-5
《紅與黑》,郝運譯,2003,ISBN 7-532-72811-0
《紅與白》,王道乾譯,2003,ISBN 7-532-72809-9
《紅與綠》,郝運,周克希等譯,2003,ISBN 7-532-73171-5
《帕爾馬修道院》,郝運譯,2003,ISBN 7-532-72810-2
《阿爾芒絲》,李玉民譯,2003,ISBN 7-532-73402-1
《義大利遺事》,徐和瑾,王振孫譯,2004,ISBN 7-532-73376-9
《司湯達散文》,徐知免編,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ISBN 7-504-33121-7
《斯丹達爾自傳》(《亨利•勃呂拉傳》刪節本),周光怡譯,楊劍編,江蘇文藝出版社,1998,ISBN 7-5399-1253-7
外部連結
法語維基文庫中與本條目相關的原始文獻:司湯達
French Audio Book (mp3) of the red and the black incipit
French site on Stendhal
English site on Stendhal
Stendhal的作品 - 古騰堡計劃
The Red and the Black English translation
Stendhal's works: text, concordances and frequency lis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B8%E6%B1%A4%E8%BE%BE

司湯達

司湯達名為“斯丹達爾”(司湯達是筆名),原名亨利•貝爾,是十九世紀法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的一生不到六十年,並且在文學上的起步很晚,三十幾歲才開始發表作品。然而,他卻給人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遺產,包括數部長篇,數十個短篇故事,數百萬字的文論、隨筆和散文,遊記。 他以準確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練的筆法而聞名。被譽為最重要和最早的現實主義的實踐者之一。代表著作為《紅與黑》(1830年)、《巴馬修道院》(1839年)。[1]
  早期生活
1783年1月23日,司湯達生於法國格勒諾布爾城的一個資產階級家庭。他的本名叫亨利•貝爾。他早年喪母,父親是一個有錢的律師,信仰宗教,思想保守,司湯達在家庭中受到束縛和壓抑,從小就憎惡他父親。
1796年司湯達進入格勒諾布爾中心學校學習,期間曾獲美文獎和數學首獎。
1799年,司湯達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來到巴黎,原來準備投考著名的綜合工藝學校,但為革命的形勢所鼓舞,加入了拿破崙領導的軍隊,並通過表兄達呂在軍部謀到一個職務。1800年5月司湯達跟隨拿破崙南下義大利,戰勝奧地利軍。6月初入米蘭,9月23日被任命為第六龍騎兵少尉。之後辭去軍並在米蘭定居,開始練習寫作。
1806年至1814年期間,司湯達回到巴黎隨拿破崙的軍隊轉戰歐洲大陸,在1812年從莫斯科大撤退時,他擔任後勤軍官。
1814年拿破崙下臺,波旁王朝復辟。資產階級的革命派遭受鎮壓,封建的王公貴族則彈冠相慶。在這種形勢下,司湯達覺得“除了遭受屈辱,再也不能得到什麼”,便離開祖國,僑居義大利的米蘭。[1]
  創作歷程
1817年司湯達使用筆名M。B。A。A在義大利發表了他的處女作《義大利繪畫史》。不久,他首次用司湯達這個筆名,發表了遊記《羅馬、那不勒斯和佛羅倫斯》。
1821年義大利革命失敗,許多愛國者身陷囹圄時,司湯達被員警當局作為燒炭黨人的同情者而驅逐出境,之後回到巴黎。
1823年到1825年,他陸續發表了許多文論,並收錄在《拉欣和莎士比亞》中。此後,司湯達開始轉入小說創作。期間在巴黎出版了《羅西尼傳》。
1827年發表了《阿爾芒斯》,1828—1829年寫就《羅馬漫步》,1829年發表了著名短篇《瓦尼娜•瓦尼尼》。
1829年司湯達開始動筆寫他的代表作《紅與黑》,並於1830年脫稿。
1832年到1842年,是司湯達最困難的時期,經濟拮据,疾病纏身,環境惡劣。但也是他最重要的創作時期。他寫作了長篇小說《呂西安•婁萬》(又名《紅與白》),《巴馬修道院》,長篇自傳《亨利•勃呂拉傳》,還寫了十數篇短篇小說。
1833年,司湯達再次來到義大利後,在一個朋友家的藏書室裡,發現了一批“古代的手稿”。這些手稿真實地記錄了義大利十六、十七世紀的一些重大的“社會新聞”。
司湯達在閱讀之後,大感興趣,認為它們是“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義大利歷史的有益補充”;它們描繪了“孕育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一代天才的風土人情”,便花重金購得抄錄權,請人仔細抄錄了某些篇章,保留在身邊,反復閱讀,並以部分翻譯加部分創作的手法,將這些手稿改寫成短篇小說。
司湯達在世時,曾選出《艾蕾》、《維多利婭•阿柯朗波尼》(或譯作《帕利亞諾公爵夫人》)、《桑西一家》三篇結集出版。在司湯達去世十二年後,他的表弟整理了根據他改寫的短篇小說,並加上描寫義大利人愛情故事的《瓦妮娜•瓦尼尼》,結成一集,取名為《義大利軼事》出版。[1]
  遺憾辭世
1842年3月22日傍晚司湯達在巴黎街上行走時突然患腦溢血,經搶救無效,於23日清晨2時去世。當時他手頭還有好幾部未完成的手稿。
在司湯達的墓誌銘上寫著一段話:活過、愛過、寫過。[1]
  代表作品
《紅與黑》被譽為靈魂的哲學詩,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之作,19世紀卓越的政治小說,現代小說之父的經典著作,19世紀歐洲文學史中第一部批判現實主義傑作,美國作家海明威開列的必讀書,被英國小說家毛姆認為是真正的傑作的文學書,1986年法國《讀書》雜誌推薦的理想藏書。
《紅與黑》是法國現實主義作家司湯達的代表作,自1830年問世以來,贏得了世界各國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心,特別為年輕人所喜愛。作品所塑造的少年野心家于連是一個具有高度典型意義的人物形象,已成為個人奮鬥的野心家的代名詞。
《紅與黑》是法國作家司湯達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是世界公認的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紅與黑》是法國批判現實主義的第一部傑出作品。[4]
《巴馬修道院》
《巴馬修道院》是以復辟時期的義大利生活為題材的。它反映了一七九六年拿破崙進軍義大利帶來了資本主義,一八四年拿破崙失敗後,義大利又淪於奧地利統治嚇的這一歷史過程,以及義大利各家族之間的爭鬥和時代思想的衝突。
主人公法布利斯和作者一樣崇拜破侖,但當他去投奔這位皇帝時,正好趕上了滑鐵盧的失敗,而後來這段經歷使他成了追捕的對象。他投身教會,在談情說愛和遊戲人生中消耗自己的人生,最後隱退到巴馬修院,在悒鬱中死去。故事曲折動人,人物生動,烘托出時代的風雲變化。[5]
寫作特點
司湯達在《紅與黑》中表現了卓越的心理描寫的天才。他繼承了莎士比亞描繪“人的心靈的激蕩和熱情的最精細的變化”的事業,以出色的心理小說《紅與黑》開創了歐洲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文學流派之---—批判現實主義的先河。司湯達亦被評論家們稱之為“偉大的心理作家”。 司湯達的審美心理機制是內向型的。在哲學上,他接受的主要是孔狄亞克和愛爾維修的理論;在自然科學方面,他研究生理學,研究關於人的氣質的理論。尤其是對人的氣質的研究,引導他傾注於對人的欲望、情感產生之規律的研究,使他養成了熱衷於觀察人的心靈世界之奧秘的習慣,他曾立志做一個“人類靈魂的觀察者”。
司湯達運用了科學研究的方法來探討愛情,提出了一種新穎的愛情理論。如同給植物分類那樣,他把愛情分為四種類型:激情之愛、虛榮之愛、肉體之愛、趣味之愛。他用結晶這個詞來比喻愛情。他是這樣表述的:“將一根冬日脫葉的樹枝插進鹽礦荒涼的底層,二三個月之後再把它抽出來,上面就佈滿了閃閃發光的結晶,還沒有山雀爪那麼厚的最細小的樹枝都被數不清的鑽石點綴得光彩奪目,熠熠發光,原來的枝子已認不出來了。”他把愛情的產生分成七個階段,界線分明。他對美、醜、愛的相互關係解析得那樣清楚,對嫉妒、猜疑、羞怯等各種情感區分得那麼細緻,對各國社會環境對愛情的影響分析得那麼精辭,這些在他日後的創作中都得到了反映。他寫了多種多樣的愛情故事,社會內容不同,表現形式不間,結局也各不相同。
司湯達不只是分解愛情產生的過程,他對愛情本質的思考也非常深刻。他認為,愛情是人類特有的精神現象,“愛情是文明的奇跡”。他把愛情視為一種激發人的力量的美好情感,“愛情在倫理學上是一切感情中最強烈的激情”。[6]
成就榮譽
司湯達西歐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作家。司湯達之所以在文學史上擁有很高的地位,不僅在於他創作上的成就,更在於他的創作思想具有繼往開來的重要作用。司湯達在19世紀20年代率先提出了文學的時代性問題,同時以其卓越的反映時代的傑作,在當時反對法國古典主義的文藝鬥爭中起了突出的作用,對於人們認識瞭解和研究那個時代也具有重要價值。[7]
個人評價
司湯達從小由於祖父的影響,接受了自由、平等的思想。成年以後,他閱讀了啟蒙運動思想家愛爾維修、孟德斯鳩等人的作品,鞏固了少年時代所接受的啟蒙思想的教育,同時也奠定了他反對封建專制、反對天主教會的思想。在法國與歐洲封建勢力鬥爭的硝煙彌漫的戰火中,司湯達勇敢的跨上了戰馬,三次隨拿破崙大軍遠征萬里,馳騁疆場。法國王政復辟時期,他雖然離開了沸騰的法國政治生活,僑居義大利,但卻始終關注著國內的政治鬥爭形勢,同時積極投入到義大利民族解放事業,並且拿起了手中的戰鬥的筆,在文學創作中持續自己的政治理想,抒發了追求自由的革命之情。[7]
司湯達的思想超越了時代,現代派作家將他的作品譽為小說創作藝術的化身。司湯達在其代表作《紅與黑》中對依賴於與人物的行為同時出現的心理進行深刻分析,使得作品更具有真實的和戲劇性的效果,司湯達開拓了一個新的領域。司達湯拿著他的顯微鏡揭示著動機與感情最微妙的陰影部分,使得其作品主人公比同時代任何傳奇作家的主人公更接近生活、更符合他們自己。[8]
參考資料
1.孫鼎國,李中華,吳瓊 .《人學大辭典 》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5.2 .
2.Stendhal  . Author at New Directions [引用日期2013-10-23] .
3.《紅與黑》  .和訊網 [引用日期2013-10-21] .
4.《紅與黑》  .瀋陽教育網 [引用日期2013-10-19] .
5.《巴馬修道院》  .新浪網 [引用日期2013-10-21] .
6.遼寧教育行政學院.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1992年第03期
7.李瑩.論司湯達與《紅與黑》,蘭州鐵道學院報,2001,10(20)
8.名作欣賞雜誌編輯部 .名作欣賞 :北嶽文藝出版社 ,1987年 .
http://baike.baidu.com/view/43779.htm

紅與黑  維基百科

File:StendhalRedandBlack04.jpg
1884年版的插畫
《紅與黑》(Le Rouge et le Noir),是一部寫實主義小說,書名的小標題為「1830年的編年史」(Chronique de 1830),作者為法國小說家司湯達(Stendhal),本名亨利•培爾(Henri Beyle)。
  劇情簡介
紅與黑這部小說的故事據悉是採自1828年2月29日《法院新聞》所登載一個死刑案件。在拿破崙帝國時代,紅與黑代表著「軍隊」與「教會」,是有野心的法國青年發展的兩個管道(一說是輪盤上的紅色與黑色)。故事的背景是法國東部一個村莊韋里埃(Verrières),有一個名叫于連•索海爾(Julien Sorel)的外省青年,父親是一名木工,于連雖是貧窮出身,但英俊瀟灑,有一雙大眼睛,勤奮刻苦,記憶力驚人,學過木工、拉丁文、神學。他崇拜拿破崙,認為他是「由一個既卑微又窮困的下級軍官,只靠他身佩的長劍,便做了世界上的主人」,於是死抱著書本,並準備日後成為神父,並非他真的對宗教有興趣,而是想利用宗教達到他攀登上層社會的目的。
  他投入西朗神父(l'abbé Chélan)門下,靠著驚人的記憶力將整本拉丁文的聖經背了下來,轟動了全城。由於西朗神父的推薦,維立葉爾城的市長兼實業家雷納先生(M. de Rênal)找了他去任家庭教師,雷納先生家有全城最漂亮的花園,于連不安於職守,趁機勾搭上市長的年輕夫人德•雷納(Mme de Rénal),修道院長大的夫人對自己的丈夫感到厭惡,她把心思放在教養3個孩子上面,她認為男人「除了金錢、權勢、勳章的貪慾以外,對於一切都是麻木不仁」,但是見到于連之後,她陷入了熱戀,既興奮又感到罪惡。同時夫人的女僕愛麗莎(Eliza)也愛上了于連,她請西郎神父轉達她對於連的愛慕,但被拒絕。夏天時刻市長全家搬到凡尼鎮鄉下避暑,于連對市長夫人的感情更進一步,半夜時闖進了她的房間。女僕愛麗莎把夫人的事告訴了哇列諾先生,哇列諾先生寫信告訴市長先生,雷納先生知道這事後,但又莫可奈何。西朗神父勸他到貝尚松神學院進修。
  神學院院長彼拉神父(M. Pirard)是西郎神父的好友,對於連特別關照,讓他當新舊約全書課程的輔導教師。後來彼拉神父在離職前又介紹于連在巴黎木爾侯爵(Marquess de la Mole)家裡當私人秘書,這時他認識侯爵的女兒瑪蒂爾德(Mathilde de la Mole),瑪蒂爾德高傲而美麗,渴望追求浪漫的氣息,她看不上一般的貴族公子,反而跟一身傲氣的于連擦出愛的火花。她指示于連在月光下爬梯進入她的臥室,于連滿臉疑惑的跟她見面,瑪蒂爾德便跟他做愛,但瑪蒂爾德很快就感到後悔,於是對他若即若離。于連聽了朋友的建議,追求她的朋友元帥夫人,于連回到巴黎後開始寫一封又一封的書信給元帥夫人,元帥夫人大受感動,給於連回信。終於,瑪蒂爾德受不了打擊,跪倒在於連的腳下,求他愛她。瑪蒂爾德發現自己懷孕了,於是雙方論及婚嫁,木爾侯爵雖感忿怒,但迫於無奈,給予于連大量的財產與貴族身份,他成為驃騎兵中尉。于連開始幻想自己在三十歲時當上司令。這時市長夫人出於嫉妒,寫信給貴族小姐的家長,揭穿了他的醜行,讓于連前功盡棄。于連一怒之下,在教堂開槍打傷了從中作梗的市長夫人,後來于連才知道市長夫人是被神父所逼,後悔莫及。法庭以預謀殺人的罪名判處于連死刑,于連拒絕上訴,拒絕做臨終禱告,走上斷頭臺,瑪蒂爾德坐上馬車將于連的頭顱放在膝蓋上,來到他生前選定的墓地,親手將之埋葬。三天後,市長夫人因傷重去世。
  譯本
《紅與黑》有大量的中譯本,列舉最終句風格如下:
Madame de Rênal fut fidèl à sa promesse.Elle nechercha en aucune manière à attenter à sa vie;mais,trois jours après Julien,elle mourut en embrassant ses enfants.
羅玉君譯本:「德•瑞那夫人忠實於她的諾言,她沒有用任何方法自尋短見。但在於連死後三天,她抱吻著她的兒子,離開了這個世界。」
郝運譯本:「她絲毫沒有企圖自殺;但在於連死後三天,她抱吻著她的孩子們離開了人世。」
聞家駟譯本:「但是在朱利安死後的三天,她擁抱著她的孩子,離開了人世。」
郭宏安譯本:「然而,于連死後三天,她擁抱著孩子們去世了。」
羅新璋譯本:「但在於連死後三天,她摟著自己的孩子,離開了人間。」
許淵沖譯本:「但在於連死後三天,她也吻著孩子,魂歸離恨天了。」
黎烈文譯本:「雷拉爾夫人守著自己的諾言。她不曾以任何方式來設法殘害自己的生命;可是在志利安死後的第三天,她竟抱吻著她的孩子們而一暝不返。」
  外部連結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紅與黑Wikisource-logo.svg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紅與黑(法文)
(法文) Free Audio Book (mp3) of The Red and the Black, Incipit
古騰堡計劃中收錄的《Le Rouge et Le Noir》免費電子版本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4%85%E8%88%87%E9%BB%91



紅與黑 Le rouge et le noir (1997)




導演: Jean-Daniel Verhaeghe
主演: 卡洛爾•布蓋 / 吉姆•羅斯•斯圖爾特 / 裘蒂絲•哥德雷科
   劇情簡介
  在法國一個偏遠的小城鎮上,木匠的兒子于連自幼便是個聰穎好學的孩子,因為生長在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于連從小就對拿破崙崇拜得五體投地,因此自身也極具反抗精神。成年後的他本想在這位巨人的旗下,馳騁疆場、草馬革屍,可這位英雄卻已權傾勢去。而于連仍不得不在門第和金錢主宰的時代裡生活下去,沒有財富、沒有高貴的出身,就沒有出頭之日。於是出路的問題時刻困擾著他,他面前只有兩種選擇:退避或反抗。這種夾縫中生存的狀態,使得于連突然之間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對未來的迷茫和對權利近乎膨脹的欲望,使他選擇了做一位偽善的君子。   
  在於連19歲那年,他發現從事神職是個飛黃騰達的捷徑,於是,他千方百計到市長德•雷納爾家做了一名家庭教師,但急於借助權勢高攀的他因為與市長夫人的曖昧關係,被迫離開小城,去了貝尚松神學院學習。到那裡不久,又因為院內的黨派鬥爭不得不離開省城來到巴黎德•拉莫爾侯爵家當私人秘書。   
  很快,于連出眾的才華便得到了侯爵的賞識,同時還博得了侯爵女兒瑪蒂爾德的好感。這使得于連又一次沉醉在了自己的美好幻想之中,他甚至夢想著侯爵女兒瑪蒂爾德能使他在30歲時就當上個司令——就像他心目中的拿破崙一樣。   
  然而,市長夫人的一封揭發信使他的一切美夢都化成了泡影……氣憤之下,他回到小城,試圖槍殺市長夫人。然而事後他才得知,市長夫人的揭發信是在懺悔教士的強迫之下寫的,夫人仍舊深愛著他,他為此痛悔不已。在監獄裡,他再也不願為自己申訴,終於被送上了斷頭臺。三天后,市長夫人也抱著孩子離開了人世。 

觀影分享:重溫《紅與黑》的精神世界 2010-05-02 

   早在很久以前就在央視上看過這部97年拍攝的電影《紅與黑》,但記不得什麼原因反正當時沒看完就睡覺了。最近無意中又在網上發現了這部片子就欣然點擊了。 
   觀後看了一些影評,評論好的和不好的基本上分為兩派,好像看過原著的大都反應電影拍得跟原著差距甚遠,原著中表達和揭示的深刻內涵並沒有在電影裡完全釋放,所以認為電影不好;而認為好的那派似乎基本都是沒看過原著的,完全當成了一部純粹的愛情文藝片來欣賞了,因此也使我產生了興趣寫這段關於原著和電影比較的短文,與喜歡它的影迷們分享一下。 
   能夠令我愛不釋手、反復閱讀的世界文學名著中司湯達的《紅與黑》算是其中之一,司湯達是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體裁的文學家,他最擅長的就是刻畫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通過對人物的內心描寫揭示作者想要闡述的深刻主題和深遠意義。所以被後世公認為開創意識流小說的鼻祖。在這部超越階級金錢、道德倫理之上的愛情題材外衣包裹下的其實是一部反應現實的、殘酷的政治小說。 
   能讀懂小說真諦的先決條件首先是要瞭解當時法國歷史的社會大背景:由十八世紀末西元1789年被壓迫的城市貧民攻佔巴士底獄為標誌的法國大革命的爆發,憤怒的人民處死了當時法國國王路易十六以及他驚世美貌的王后瑪麗(奧地利皇室公主),隨之波旁王朝的覆滅,所有貴族階級的權利、財富、地位等一切特權都變得岌岌可危。而在此後動盪、混亂的各階層、各黨派的紛爭中,賦有智慧、才能、野心的出身於下層階級的拿破崙.波拿巴的脫穎而出,整合了混亂的法國政局,不僅創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也改變和影響了整個歐洲世界的政治格局。與此同時這股新勢力也猶如一股思想的時代春風,感召、影響了許許多多像主人公于連一樣的身處於底層受壓迫的有理想、有追求的年輕人,使他們看到了如果接受高等教育、有才能、不論出身也能改變命運的希望和機會。然而偉大的野心即是造就拿破崙成功的助手,也是迫使這位一代英傑最終於1815年被英國人囚禁在聖赫勒拿孤島度過生命中最後6 年光陰的幫兇。不久之後波旁王朝隨之復辟,重掌政權的貴族階級們生怕災難的再度降臨而變本加厲,他們從骨子裡排斥、畏懼、厭惡下層階級的孩子像特權階層的人一樣接受高等教育,殘酷的政治和虛偽的宗教像連體嬰般密不可分的法國統治者,不惜一切力量排擠、打壓有思想、有反叛精神的青年一代。這部不朽的經典著作《紅與黑》也正是在這個黑暗、腐敗的時代背景中孕育而生的。 
   在十九世紀資產階級革命浪潮影響下的法國,企圖通過宗教或者軍政(紅與黑)轉變自身命運是混跡於底層階級的青年人最有效的兩種途徑,而主人公于連恰恰是其中的一份子,心懷遠大理想和抱負的才華橫溢的男主角于連不甘心永遠活在卑賤、貧窮的底層社會,進入神學院深造成為一個優秀、體面、受人尊敬的上等人是于連既定好的人生目標。而到小城維利埃的市長家裡作拉丁語家教,意外的使他陷入了與女主人公市長太太---德瑞納夫人炙熱純真的愛情裡輾轉逗留、矛盾糾結;然而對名利、榮譽、地位的野心和欲望促使他在神學院學會了虛偽、庸俗的依附權貴,令他在巴黎迅速地飛黃騰達,自尊心達到了空前的膨脹和滿足,並俘虜了侯爵千金瑪蒂爾特小姐的芳心和新歡,卻迷失了純真、善良的本真,並且加上自卑、猜疑的性格弱點也扼殺了自己內心深處那份純潔、高尚的愛情。直至即將結束的生命盡頭,他在得知了自己並未將德瑞納夫人打死的消息之後,他喜極而泣,並不是為了可能免於死刑慶倖的哭泣,而是為真正心愛的人還活著由衷的懺悔。他終於領悟到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諦,找回了自己人性的本色和真愛,也獲得了靈魂的救贖和平靜。他坦然的選擇被處死即是對內心翻然悔悟的自我懲罰和自我解脫,對自身以及兩位女性尊嚴、名譽的維護和尊重,也是對腐朽、殘酷的現實社會的呐喊,對糜爛、骯髒的貴族階級的反抗。 
   儘管電影沒能把小說中司湯達關於主人公于連很多內心的矛盾刻畫的更生動、形象,特別是在影片前半部描寫他由起先對德瑞納夫人的佔有僅僅是從作為一個卑賤的底層階級向貴族階層的仇視、報復以達到自尊心的滿足的快感,逐步在享受著來自女主人公那仁慈、無私的愛的給予過程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情感轉變,他純真、狂熱的深愛著這個他唯一真心愛過的人。但120分鐘的膠片限制只能匆匆一筆帶過也是情有可原的,因此該片在有關男女主人公超越一切精神、物質障礙之上情感昇華的詮釋上,並未能夠給予觀眾完全的理解和吸收,感覺更像是違背道德、情欲激烈、稚嫩浮淺的偷情算是影片的一個瑕疵。 
   但這並不影響電影的整體觀賞效果,尤其是兩位主演的出色表演,無論從形象上,還是從舉止、神態、語言的表達上都符合我對於原著的想像(除了央視版的配音)。特別是男演員吉姆•羅斯•斯圖爾特(Kim Rossi Stuart)不僅長相極其貼合小說中對於連外形的描寫------一副比女孩兒還羞怯、柔美的天使面孔,並且在他那充滿欲望、叛逆、憂鬱等豐富情感的眼神裡傳遞著主人公內心矛盾掙扎的所有資訊,孤傲、超凡的氣質和舉手投足的肢體表達都完美體現了小說中于連品格的高貴,他沒有一個高貴的出身但擁有一顆比任何貴族都要高貴的心。而女演員卡洛爾•布蓋(Carole Bouquet)儘管從外貌上與原著中描寫的這位美貌絕倫的30來歲少婦存在一定的想像差距,但其優雅、端莊的儀態,極具古典主義質感的外形,以及情感收放的張力表演都生動塑造出女主人公高尚、母性、寬和、仁愛等性格特點,也深刻地演繹出其內心在虔誠信仰、道德貞操與無私給予、無畏的享受愛情之間矛盾、掙扎的糾結情感。兩位主演的出色演繹,促使我毫無雜念、全情投入的看完。 
   在這裡我所謂的雜念是指對於一些完全不忠於原著改編的面目全非的電影所產生的極度反感、深惡痛絕之情。例如我曾經看過一部義大利版電影的《呼嘯山莊》,電影剛看了20分鐘我就有心用吐沫兒把那個導演給淹死了,原著裡天性叛逆、狂野、自私但依然惹人迷戀的凱薩琳搖身變成了一位溫柔、嫻雅、博愛的豎立在希臘神廟裡的阿芙洛狄特【愛與美之神‘維納斯’】,而外表孤冷自閉、倔強隱忍,內心狂熱燃燒著煉獄之火的希斯克利夫卻演成了靠瓊瑤劇出名的那位每部戲裡都在嗷嗷喊的馬氏風格大情聖,整個拍成了一部膩膩歪歪、哭哭嚷嚷的瓊式愛情電影。最可氣的是豆單上還跟帖一群捧臭腳的孩兒們,圍攻鳳毛麟角的幾個直言不諱辱駡篡改原著的導演的影迷,我並不是因那些無知的孩子憤慨,也不怪演得完全走形的演員,導演的思維決定了整部片子的走向,高舉著‘創新、突破’的羊頭,賣著‘被關注、成為焦點’的狗肉,這種不負責任、褻瀆藝術的影片簡直就是一種毒害90後青少年的精神鴉片。 
   至少在這方面電影還是比較忠於原著的,只是省略了不少展現主人公之間矛盾衝突的故事情節。有的觀眾認為電影看著虎頭蛇尾,我想也許是發表評論的影迷沒有看過原著或者至少是沒有認真詳細地閱讀過的緣故吧。因為凡是看過的讀者都知道,司湯達在上半部關於男女主人公愛情糾葛的和男主角于連隨後進入神學院進修的故事描寫上一共才用了三分之一的筆墨,而在下半部敘述關於他順風順水漸入佳境的上流社會生涯和與瑪格麗特小姐激情、反復地愛情追逐竟然用了幾百頁的紙張,但從他向德.瑞納夫人開槍之後包括審判、悔恨、赴死的尾聲部分只占了全文薄薄的十來頁,而其中讓那場精彩絕倫的法庭自我辯護的內容占去了兩頁之外,剩餘紙張幾乎全是有關於連的心理描寫:他在獄中所有時光腦子都用在對於射殺德.瑞納夫人的悔恨和對於殘酷社會抵制、扼殺小人物努力爬升企圖轉變命運的不公平的強烈憤恨之中;而在得知女主人公並沒有死的消息之後,他的全部精力又轉移到對韋爾吉幸福生活的回憶和對德.瑞納夫人瘋狂的思念、愛戀、從容赴死的遐想之中,甚至是在接待身懷六甲的妻子瑪格麗特、律師、好友、以及神父等每日的造訪時也不例外地陶醉於自我想像的意識裡;而這些心理描寫的確很難用電影方式表達出來,無非是運用一些重複鏡頭或者幻想的鏡頭畫面來展現尾聲的精華,但這似乎又過於縟腸、繁瑣的畫蛇添足了,故此導演只能拍出這樣的效果是可以理解的。 
   整部影片在節奏控制上時而舒緩也不拖遝,時而輕快不失明朗;在情節處理上部分細膩並不繁縟,有的簡練卻不倉促;在拍攝手段上前半部運用大量復古、唯美的長鏡頭、獨立鏡頭娓娓講述著男主人公在韋爾吉鄉下擁有的幸福時光,而下半部大量的採用了分割鏡頭、快節湊的短鏡頭更替,栩栩刻畫著于連遊弋在巴黎越來越功利、世故的浮華生活和越發膨脹的野心、佔有欲驅使下的愛情角逐遊戲。因此我個人認為這部法國版的《紅與黑》應該算得上是一部可以打四分的經典影片,值得欣賞! 
  回應
  最近在看原著,其實也還是翻譯版,語言上算是挺到位的,但是邏輯稍微混亂,尤其是眾多心理描繪上與事實混雜一齊,人物交錯時總讓我認為這個翻譯版本是否出錯了。然後下午看了電影版的上部,我也覺得充斥著太多的情欲,對於連的心理刻畫不夠深刻,當然,影視對於這方面的呈現總是不足的,這也不怪乎
   呵呵,你說的關於人物之間心理描述上邏輯順序混雜倒是的確如此的,就我個人的理解原因有三:其一是作家本人是跳躍性思維極強的人,一般人的思維方式是以點連線的平面思維模式,而跳躍性思維的人可以在同一時間內進行著多點立體式思維,例如這類人在說準備做飯的同時,突然就扯到大興安嶺著火,而聽眾會被雷得不知所云,邏輯似乎根本銜接不上,其實如果用‘蝴蝶效應’解釋這類人的思維,用‘多米諾效應’解釋常人慣用的思維就該很好理解了;其二是因為在司湯達之前,還沒有哪位元作家的作品更多的筆墨著重在心理描述上,應該算意識流小說的早期嘗試,畢竟不屬於已經相當成熟的當代作品;其三嘛,近年來很多外國文學作品的翻譯版本也都不太理想。 
   順便說一句,流覽了你看過一些書類,推薦幾本我在看很不錯你也應該感興趣的,阿蘭•德波頓的《旅行的藝術》,彼得•梅爾的《茴香酒店》和《永遠的普羅旺斯》。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227328/

永遠的于連先生   2010-06-0

  邊看原著,邊看電影。 
  三個小時之後,電影結束。看到于連與德瑞納夫人吻別後,毅然決然的走向斷頭臺。當于連抬頭目視斷頭臺的時候,眸子裡一片純真、無懼無悔。當時我的心有種不能自持的疼痛。隔過歷史的煙塵,我在想,為什麼一百多年的世事滄桑之後,我們,還是愛著于連先生? 
  可以從最顯而易見的原因談起,Kim Rossi Stuart滿足了我對於連的YY。明眸善睞,溫文爾雅,特別是在他身上獨具的優雅和憂鬱的雙重氣質,即便是在《雲上的日子》裡僅僅十分鐘的出場,也足以給人深刻的印象。那種朦朧神秘的感覺,是超脫於現在這個速食的時代的。 
  但是,一旦進入了小說中遙遠的那個時代的視覺呈現時,于連的愛情、于連的糾結、于連的呐喊和kim的氣質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時,我知道,愛于連,是因為這個人物的永恆性。    
  1 被邊緣的于連 
  一百多年以後,法國大革命塵埃涕蕩。或許,這個時代已經很少有人再次提到啟蒙思想,再次提到盧梭、狄德羅或者是孟德斯鳩。但是,有一句話是人們經常聽到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就是起源於法國大革命。或者,我們甚至可以做這樣的揣度,在度過了中世紀沉悶和壓抑的日子之後,人們更渴望看到“人性”的萌動。而所謂“人性”,就是多樣化,不在因為不一樣而受到責備,這是一種對自由的呼喚。 
  于連的糾結代表了幾代知識份子的糾結。他崇拜拿破崙,是因為在拿破崙的時代,人人都可以為“自我”而戰鬥。只是于連還並不清楚,為自我戰鬥的目的是為何。儘管于連厭惡上層社會,仇視富人,但他並不能很清楚從戰場上走下來之後是為了什麼,其實,他所有未來的嚮往不過就是在這群他所厭惡人中分得一杯羹,他可以不計較金錢不計較名利,但是心中深深的自卑隨時都要噴薄而出,大戰一場——于連•索雷爾想要的不過是平等,是自尊! 
  這個愛自己的尊嚴勝過愛任何所謂物質上的享受的年輕人,是不是在任何時代都有呢?是不是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其實都藏著一個這樣的于連。於是,愛他,就是愛內心那個小小的,不想被傷害,倔強的鼓足一切勇氣保護自己的自我呢? 
  心疼于連,恰恰是與內心脆弱的自己惺惺相惜。 
  只是,他的時代對於他來說,不管走到什麼地方都是悲哀的。于連因為受過教育,他的思想境界高過他做木匠的父親和鄉野村夫的哥哥。加之,他們厭惡他的清高和格格不入以及他無法勝任粗活羸弱的身體,于連已經被他出生的階級所邊緣了。那麼,他是否就能在上層社會獲得一席之位,贏的他所期許的地位和尊重呢? 
  我印象很深刻的一處細節描寫,于連在接受市長offer之前,反復和他的父親確認他是和誰一起吃飯,在得到是和市長一家一起吃飯後,才安心的收拾東西,啟程去做家庭教師。 
  對於我們一般人來說,一個窮人的孩子能夠有吃有喝就已經那個很不錯了。為什麼這個于連還要有那麼多的顧慮?這恰恰就是知識份子的清高——固然是服務與人,以自己的勞動換飯吃,但是,不尊重,毋寧死。我們的古語不就有“廉者不食嗟來之食”的典故嗎?如果于連不是一個拉丁文的學者,他沒有這樣那樣的機會,他無須考慮誰會瞧他不起,然而,如果一個人的知識不僅僅是知識,已經是進入了他思想體系的一部分,他的確要在自尊和自負的反復啃噬中吃點苦頭。那是知識給予他的苦痛。對於一個窮孩子來說,知識和貧窮本來就是一對無法調和的矛盾,在野心勃勃的于連身上,這一切就是他時而熱情時而冷漠,時而真情流露時而刻意冷酷真實表現。 
  于連來自於下層社會,人民的疾苦他最懂。如果他能泯滅良知,首先臥薪嚐膽,之後再躋身上流社會之後翻臉不認歷史,用盤剝曾經他隸屬的階級來報復自己早年的遭遇也可。(很多人不都這麼做了嗎?)但是于連善良,對於下層人民還是有感同深受的同情。這讓他畏手畏腳,讓他痛恨上層社會。讓他無法接受這個階級。而上次社會的門也從始至終未為這個年輕人開哪怕一個門縫。對於生來富貴的人來講,他們本身就痛恨努力的人,更何況這個努力的人也許要搶佔他們的地盤啊。 
  于連既不屬於他出生的階級也無法進入他想同痛恨的階級。當他徹底頓悟,自己已經完全被邊緣化後,他很坦然的接受了死亡。甚至拒絕活下來的機會——對於他來說,活在一個身邊全是人,但是自己卻並不屬於任何一個團體的孤單的世界裡,死去是永生,活著是煎熬。    
  在這個時候,我不合時宜的想起了柳芭。 
  我在講一本自從共出版就風靡全球並經久不衰的書和一部美輪美奐的電影。因為這是人類亙古的通病——孤獨,但是害怕無所歸屬的孤獨。群體感是隸屬于人類安全感中的一種。沒有夥伴,作為一個異類,差異會產生仇恨(出自原著),他身邊就全是敵人。那麼他活下去也是困難重重,更何況,這種孤獨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比死亡更可怕。 
  很多人說柳芭是意外。每當我看到這樣在茫茫塵世中踽踽獨行高傲而自尊的孩子的文字或者是描寫,我總能想到柳芭。這就是名著的魅力,歲月流逝,而人類內心的缺失和尋找總是不期而合。 
  于連開槍是意外嗎?柳芭溺水是意外嗎? 
  書裡有一句話回答了我的提問:孩子,千萬不要說命運,要說天意。    
  2 愛情 
  作為一個文藝女青年,愛情永遠是我涉獵的範圍和重點。 
  原著用文字詮釋,愛情精彩在心理描寫上。電影麼,精彩在幾個演員的選擇上。除了前面提到的于連飾演者外,德瑞納夫人演員的選擇也是極其成功的。Carole Bouquet是以冷豔聞名的法國名演員。在這部片子之前,我並不知道我印象深刻的香奈兒五號的代言人就是她。 
  夫人出現的第一個鏡頭,是在客廳擺弄薰衣草。我不知道導演為什麼安排她在那裡做插花,而且還是薰衣草。或許那個時候的大戶人家都比較喜歡這種花,但是她的動作加以紫色花的映襯,更能顯示出她的優雅和高貴來。 
  當木匠的小兒子怯生生的站在她面前時,這位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深閨女子滿腔的母愛幾乎都要氾濫了——我不否認就我的理解,于連和市長夫人的愛情有戀母情結的成分。于連從小就缺失母愛,在父親和哥哥的世界裡又得不到一點關愛。德瑞納夫人大於連十歲,又恰巧是他愛情的導師。不過,起初的德瑞納夫人幾乎是把他當孩子看的。他們的愛情並不是一見鍾情。於連帶著對富人的不相信去當家庭教師,起初對市長夫人也很抵觸。而德瑞納夫人一心只想著自己的兒子。這段愛情開始時,並不是有著某種炙熱的激情的預兆。這是我喜歡的愛情,這也是金牛座的人對愛情的固有理解,日久生情,細水長流是我們所相信的愛情理念。這也是我真的被感動的原因所在。 
  愛情的萌芽來源於于連一次對自己的挑戰,就是那一次的經典的握手。于連的本心是向上層階級的挑戰,他為了駁回第一次不小心碰到德瑞納夫人手時卻被抽回的尷尬。時常覺得于連有些庸人自擾,一件小事便在他內心鬥爭許久,方方面面的結果都設想到。但是轉念一想,好像這也就是我們個人的體驗,在愛情剛來的時候,我們是不死都曾經猜測輾轉過?在於連的躊躇下他給自己設定了個時間,那天十點的鐘聲一響,于連真的就握住了德瑞納夫人的手,而這一次,他大獲全勝。 
  而德瑞納夫人,在她十幾年的婚姻生活中,第一次有人聽她說話。我認為這是她愛情迸發如此強烈的根源。那個時代,男人是女人的主人,小說中作者就寫到。而妻子不過是附屬品,哪怕是一個能帶來豐厚嫁妝的女人。不對稱,不平等,是愛情的大忌。當沒有一個肯聽自己說話的人出現時,女人可以不用想何為愛情。當有一個人對你滿腦子的古怪想法都予以接受和寬容時……德瑞納夫人就爆發了。 
  我想,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愛情。可是,這愛情來的是不是時候,對不對地方,那就全是天意了。
  對於兩個人的互相猜測和假意冷漠,電影表現的很完美。而在於連登了個梯子爬到夫人的臥房裡那段,讓人感到那似乎不是一百年前的場景。 
  愛情,總是新鮮的,只是人在變老而已。任何時代,人們遭遇愛情的表情和反映都是如出一轍。我更喜歡司湯達的描寫——德瑞納夫人把于連藏在房中,一天魂不守舍。深更半夜的一個優雅的貴婦居然溜到廚房去偷麵包,而于連看到她時,問她衣兜裡是什麼時,這個傻女人才突然莞爾一笑——她的衣兜裡裝滿了在飯桌上悄悄的藏下的麵包。經典的描寫,真的把一個戀愛中的傻女人寫的活靈活現,甚至連于連也在暗中感慨——女人一旦愛上什麼人,真是何至於此啊! 
  最完美的愛情總是在傷感中凋落。 
  電影中最經典的一幕是發生在於連槍殺德瑞納夫人。當于連收到了夫人的詆毀信之後,火速趕往教堂,一槍打在了夫人的胸膛上。這一段kim演的特別好,就能感覺的到于連在槍殺舊愛的時候是根本沒思考的。德瑞納夫人看到于連,眼裡流露出的居然不是吃驚不是憤恨而是……或者,她眼中是某種叫做宿命的東西。原著沒有看到最後,但是電影中的一幕,足以令我震撼。 
  其實,于連重傷了德瑞納夫人。但是這個因愛生妒的女人,在於連的生死關頭卻偽裝成輕傷。在聽到于連問到了自己之後,這個一直自詡虔誠的信徒居然喜極而泣。 
  我想,我腦海中完美的愛情非此不屬。日久生情,心心相屬,超越了一切的愛,愛的過程是真實的,而呈現給觀眾的是一種疼痛和惋惜的。當然,還有,男女主人公都是美麗的。 
  侯爵小姐和于連的愛表現的比較單薄,在電影中對於于連利用愛情也表現不足。我想,連導演都不忍心在給于連設置一些不夠光彩的戲份了。現實中,固然人是複雜的,但是在電影中,我們要的就是這種至純的美感。 
  我很同情她。最後在德瑞納夫人面前說,我理解了他。實際上她還是沒明白,這個被全世界所拋棄的人終其一生在追求什麼。 
  可憐的女孩,只好在於連上斷頭臺之前自欺欺人:我們的是偉大的愛情,只不過這愛情是和人分享的。 
  我想說,poor girl,與人分享的不叫愛情。就像德瑞納夫人的愛情從來沒讓她的丈夫分享過。 
  愛與痛並存,難過的是,有的人只能在痛中欺騙自己有愛情。    
  永遠的于連先生,我為之深深迷醉。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307381/

司湯達作品線上閱讀
www.eywedu.com/stendhal/index.htm


十一年後重讀《紅與黑》 2008-04-23 

  上周我終於下定決心重新閱讀這本曾讓我的心靈如此激動,其情節卻幾乎被我徹底遺忘的作品。由於自小有寫日記的習慣,所以我知道自己初讀《紅與黑》時不滿14周歲。我在1997年7月31日的日記中寫道:“這幾天,我在看司湯達的《紅與黑》。我在此書中最欣賞的人倒是行為頗為狂熱的德•拉莫爾小姐瑪蒂爾德。她居然能剪下一邊的頭髮給自己非同一等級的情夫,農民的兒子于連•索雷爾,並要求他作自己的主人!我想,如果一個人能被人那麼真誠地愛過,一邊頭髮又有什麼呢!縱然用生命來換取愛情又有什麼不可以呢?”至今我還能清楚地記得十一年前自己讀到瑪蒂爾德高唱“我愛得太多,我要懲罰自己”時內心極度的激動,這種為了愛情的激動,現在的我已經完全不可能再有了。因為對這部小說的看法一直就是十一年前的印象,所以我一直堅信自己在兩位女主人公當中偏愛的是瑪蒂爾德,直到本次閱讀完全改變我對這部小說和一些書中人物的看法。    
  除了討好獻媚外,他是個絕對誠實的人。——司湯達:《社會地位》    
  首先說說于連。我對他的看法倒是沒有改變:我始終覺得他是個高潔的人,假如說現在我的觀點有什麼深入之處的話,那就是他脫離實際、自我分裂。我不想在那些指責于連虛偽、不擇手段的人面前為這個二十二歲就匆匆離世的孩子辯護,因為這樣一來,我就將自己放置在了類似貝藏松神學院時期的于連的位置上。在神學院,于連的聰明是一種膚淺的聰明,因此他顯示或者炫耀自己的聰明,不論這種聰明是不是上級歡迎的,結果他被大家當成傻子;其他人的聰明才是深刻的聰明,因此他們懂得利用自己或真或假的愚蠢並獲得成功。與此類似的,假裝自己不懂得區分高潔者表面上的虛偽和虛偽者表面上的高潔是一種高深的處事哲學,將這種本應秘而不宣的哲學用語言表達出來則是一種暴露自我的愚蠢行為(至於點破別人只是裝糊塗就更招人怨恨了)。換言之,知道生活或社會有著陰陽兩面並坦率地談論這一現象的人顯然並沒有深入瞭解這種現象的意義,所以只適合在社會的陽面生活;只有那些對社會的陰面了然於胸且能與同類人心照不宣地對此避而不談且佯裝不知的人才能遊刃有餘地成為生活的主宰。鑒於我多年來對很多讀者對於連的“誤解”難以理解,你很容易看出我在本質上也是個極端幼稚的人。    
  十一年的歲月並沒有使我更成熟,我還在那裡談論虛偽和高潔,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世界上根本沒有虛偽和高潔,只有成功和失敗。只有為內在的道德感所束縛的人才會不斷告誡自己為了成功應當虛偽;對於完全沒有道德感的人而言,根本談不上虛偽,只有“有效”和“無效”、“有利可圖”或“無利可圖”,在這一點上來說,自認為“虛偽”的于連實在差的遠。對於于連來說,“虛偽而成功”或“高尚而卑賤”是兩種備選的行為模式及其結果,但是對另一些人來說,這個世界上自始至終只有一種行為模式——那就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不是像于連這樣的說說而已!),所以他們在生活中無需痛苦地與自己的天性作鬥爭,而是只需貫徹自己的本能即可。虛偽,對於于連來說,是一種強制命令,對於其他一些人而言,則是一種自覺。這與才智也沒有關係——這一點仍舊能從于連在貝藏松神學院的同學身上看出來——而只是取決於人的處世態度。    
  于連的心裡充滿感情,這些感情總是跟他的計畫格格不入。假如不是由於他的能力、外表和運氣,恐怕他身敗名裂的日子會來的更早:是誰在瓦勒諾先生的宴會上為了那些受欺淩的窮人而同情地流淚;是誰被萊納爾夫人的真情所打動,將自己的虛榮之愛變成了真正的激情之愛;是誰逐漸對自己宣稱不屑的市長家的孩子們生出了真正的感情;是誰對失勢的彼拉神甫不離不棄,甚至願意將一生的小小積蓄傾囊相贈……這些作法跟他必須建立在完全的冷酷無情基礎上的成功大計南轅北轍,因此,我認為,促使于連死亡的恰恰不是他的功利心,而是他功利心不足。在他決定投身這場功利之戰之後,他就不應當再想名譽、人性或者女人的真正垂青,而應當去想什麼手段最能夠説明自己實現目標。但于連時常忘記為自己制定的“不擇手段”的行動計畫,感情用事,最終才在這場適者生存的殘酷大戰中一敗塗地。試想,假如願意的話,他曾經有過多少足以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投靠瓦勒諾先生,投靠卡斯塔奈德神甫,投靠德•費瓦克元帥夫人——這個女人可以讓他當上主教,只要他足夠虛偽,他甚至能披上紅袍——但是他沒有,他選擇了他鍾愛的市長夫人,他敬重的彼拉神甫,他征服不了的瑪蒂爾德。甚至在瑪蒂爾德懷上了他的孩子,事實上成了他的妻子之後,他感受到的也僅僅是征服了這個驕傲的貴族女子的幸福,而不是能借她之力飛黃騰達的快感。在德•拉莫爾侯爵面前,他感到了真實的羞愧,因為他從未將這個老人當成工具,而是把他當成恩人。在因謀殺德•萊納爾夫人未果而坐牢之後,他不恨德•萊納爾夫人誣陷他無恥勾引(當然更不恨她破壞了他的大好前程,他在感情衝動的時候從來想不到前程),唯恨自己傷害了她,恨自己遭到如此誣陷拖累了對他以身相許的瑪蒂爾德。這樣的思想方式跟瓦勒諾和福利萊等“社會成功人士”多麼不同啊。    
  不要說社會原因造成了于連的死亡,不要說瓦勒諾等人因為嫉妒他而殺死了他,不,我的看法不是如此。瓦勒諾出身平民,曾經也一文不名,他和于連在出身上沒有什麼差別。瓦勒諾的成功恰恰說明于連是有機會成功的,無非是他錯過了這些機會或者故意不理會這些機會而已。假如于連能在法庭上指責德•萊納爾夫人,轉移公眾的視線;或者至少不要故意激怒陪審員,他的赦免幾乎是肯定的事情。但是他做出了最壞的選擇,他誤以為他人對他的嫉妒使得他必死。實際上,他人的嫉妒都建立在實際的個人利益基礎上,絕對不像他的情感那樣誇張,脫離現實、非功利。假如他不進行這番無謂的挑釁似的陳詞,說不定福利萊代理主教的活動能奏效,瓦勒諾也不至於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而處死這個大眾的寵兒。但是我已說過,一到關鍵時刻,于連從不會從利益出發考慮問題,他只知道真情、榮譽或者虛名。——這樣的人在任何社會都不能輕易發跡,因為就算在於連苦苦思念的拿破崙時代,精於算計(這裡沒有貶低的意思,只是陳述事實)、善於克制的人也肯定比過於敏感、感情過剩的人更容易在事業上取得成功。至於卑劣而沒有能力的人容易在復辟王朝得到任用,也是事實,但我不將這視為于連失敗的主要原因。    
  將追求大眾眼中的成功作為自己的目標是這個青年一生最大的悲劇。他既想保持自己內心的純潔(至少是部分地),又想獲得社會的廣泛承認,這幾乎是個不可能的任務,涉及到相互矛盾的兩種行為方式。其實于連本人對此並非沒有體會,因此在維利埃時就覺得“成功”後的前景也不完全是理想的,因為他將為此置身於一群陰險的庸人之間。但是他當時並沒有就這個問題細想下去,而是任憑自己的野心和天性一同發展,從未想過要為了今後的生活改變其中至少一樣。因此我傾向於將他的死歸因於他自己的性格、生活選擇而不是社會條件。用司湯達本人在書中對於連的評價就是“他永遠也成不了一個好教士,成不了一個幹練的行政官員。像這樣容易激動的心靈頂多適於產生藝術家。”(上卷,第179頁)所以,從于連的失敗來看,我根本找不出什麼可以指責社會的地方,因為即便偽君子在於連生活的社會中不是那麼數量驚人,他的性格也已經註定他在跟多數人相處時會有問題,甚至受到旁人的誤解和排斥,正所謂“過潔世同嫌”。    
  一部小說是沿著大路來往的一面鏡子——司湯達,《紅與黑》    
  在塑造于連這個主要人物的性格及命運之外,《紅與黑》還以精簡的筆墨刻畫了社會生活的百態,算得一部精彩的“世情小說”。假如說十一年前,我閱讀此書時更多地抱有一種近似於痛苦的激情,更多地被書中的愛情故事所強烈吸引;那麼現在我是以一種輕鬆的態度閱讀此書,常常對其中的眾生相會心而笑。德•萊納爾市長和瓦勒諾男爵為了爭奪于連這個活擺設不惜明爭暗鬥;為了懲罰意見不同的彼拉神甫,福利萊代理主教將彼拉的愛徒于連判為考試的第198名;某騎士因為跟于連這個平民決鬥而深感屈辱,到處散播于連實際是某個大貴人私生子的消息;就連瑪蒂爾德最終為了拯救于連的生命而求助於福利萊代理主教都演變成了兩人用利益和感情相互攻擊、為己方謀利的過程。這些情節是書中最真實、最妙趣橫生的地方。某些人對金錢和權力的愛意跟于連為女人產生的激情相比毫不遜色,甚至更為深厚。每到涉及這種“愛情”,司湯達總能寫出讓人笑破肚皮的情節,可悲的是,現實生活倒比他寫得更誇張些,但是面對這種真正的真實,我已經麻木到不覺得好笑了。    
  最後說說書中的兩位女主人公。十一年前,我無疑是瑪蒂爾德小姐的崇拜者,而且我對《紅與黑》的記憶也完全集中在以她和于連的故事為重點的下卷,根本記不起上卷講了什麼,也不能理解為什麼于連更加偏愛德•萊納爾夫人。現在我對這兩位女子的看法發生了180度的轉變,我完全無法欣賞瑪蒂爾德了。    
  她是個太熱情的人,不可能對生活現實感到滿足。 
  ——司湯達,《米娜•德•旺蓋爾》    
  在我看來,瑪蒂爾德的整個身心都只被驕傲佔據,從沒有真正愛過於連。她只愛自己能通過跟他的互動證明的勇氣和高貴。自始至終,她都要于連向她證明他配得上她,方法是他表現出對她的輕蔑,表現得比她更為高傲。一旦他不慎透露出了些許柔情和軟弱,她就立即變得冷酷無情。這樣的“愛情”遊戲簡直十足病態。其實瑪蒂爾德般的女子無論在貴族中間還是平民中間都是找不到理想愛人的,因為她本來就不是要尋找愛情,而是尋找自己比其他所有人高貴的證明。她有一種強烈的精神傾向,即力圖將她所作的每一件事(哪怕戀愛、結婚)都變成驚天動地、萬人敬仰的偉大功業,書中對此的表述是這樣的:“她有一種秘不示人的需要,即用她那愛情的過度和行動的崇高讓公眾大吃一驚。”(下卷,第442頁)此傾向的根源可能倒確實在於她的大貴族出身,習慣於公眾的敬仰並對其有著無盡的需求。但是她嚮往的衝動和變化無疑不可能成為生活本身,而只能是生活的調劑。因為假如激情充斥著每一天,它也就又成了一種新式的常規,而她那容易厭倦的心就又要對此感到煩悶了。瑪蒂爾德式的狂熱可能會使一個少年(比如十四歲時的我)驚羨不已,但是在一個成人看來則會顯得極不正常。精神上的持續亢奮狀態使她將生活看成一種炫耀性的演出,將她周圍的人弄得疲憊不堪。    
  我注意到書中解釋于連為什麼會像瘋了似地愛上瑪蒂爾德的文字很含糊。《紅與黑》是寫到了瑪蒂爾德的聰明,但是對她才智的描寫局限於她如何以各種巧妙的方式傷害追求她的男人的自尊心(以證明自己比他們優越)和閱讀一些“禁書”,至於她對生活或者時局的看法則不見蹤影,所以很難判斷于連跟她到底有沒有精神上的共鳴。是的,他是向她暴露了自己對拿破崙的崇拜,但那也可能僅僅因為他遠不是個善於掩飾的人,而她又是個美麗伶俐的少女。我總是忍不住認為于連對瑪蒂爾德的愛其實就是虛榮心和自尊心被反復嚴重傷害後的應激反應,完全只是“虛榮之愛”,也就是負氣的結果。可想而知,這種愛情的基礎是何等薄弱。    
  要是你表現得完全真實自然,那麼,你們兩人之間就會有一種完全交融的幸福。——司湯達,《論愛情》    
  我對德•萊納爾夫人的看法也跟初讀時截然相反。我甚至想到,也許過於年輕的人沒有能力欣賞質樸,而只能崇拜誇張的激情。那時我無力區別平和和平庸,高傲和高貴。德•萊納爾夫人那種柔和的、充滿了自我犧牲(而不是自我欣賞)式的愛情曾被我完全忽視,或者輕視。直到現在,我才知道這種真誠自然是多麼可貴,知道于連為什麼會將他源自虛榮的感情變成對她的真正愛情,因為她愛得這樣純真,愛得這樣沒有矯飾,被她愛上是一種光榮。因此,我當然也就能夠理解為什麼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于連只會想到市長夫人,因為她的眼中只有他,而瑪蒂爾德則想著如何在群眾的眼中顯得配得上她的高貴姓氏。死亡驅走了一切虛榮,演給別人看的戲應當落幕了,偉大也罷,卑微也罷,于連只能在市長夫人那裡獲得完全屬於他個人的關注和愛,因此也就只能將愛情回報給這個女人。對於瑪蒂爾德來說,于連的死是光榮的,她報之以她夢寐以求的英雄主義的落葬儀式;而對於德•萊納爾夫人來說,他的死意味著她的生命不再有意義,她不再顧及上帝與名譽,報之以自己的殉情。德•萊納爾夫人胸中也有激情。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360725/

矛盾的色彩 矛盾的一切  2007-11-15 

   紅與黑,兩種色調相反、反差極強烈的色彩的並列,在1830年成為了司湯達一部小說的名字。自小說問世以來,書名一直是眾多文學評論中必然提及的一筆,也不斷地引領著讀者反復玩味,樂此不疲,引發無盡的猜測和遐想。以兩種色彩的對立作為小說標題似乎是司湯達的獨特偏好,其另兩部作品《紅與綠》、《紅與白》(原名《呂西安•婁凡》)莫不屬於此類。書名乍一看覺其模糊晦澀,不可捉摸,然將全書反復咬嚼之後再細細體味,深覺這兩種顏色確實濃縮了作品最精華的意義和價值。色彩的語言是無限豐富的,對美術有過專門研究並寫出過《義大利繪畫史》的司湯達想必深知這一點。 
   紅與黑,其基本含義一般被認為分別代表了小說主人公于連的兩條人生道路:投身於紅色的軍旅生涯在戰場上建立光榮功勳和披上黑袍,去當教士。由這一基本喻義化出了諸多對假設:行伍與教士階層,革命與反動,血與黑袍,激情與死亡,可在紅道和黑道上下注的輪盤賭,紅黑相間的于連的勳章,……該如何解讀這個書名?該如何去理解整部作品?又有否可能通過作品窺探到作者本人的種種?    
   紅與黑,作為兩種切實可感的色彩在整部小說中出現了多次,為思考這兩種色彩的深層的象徵意義和挖掘小說的主旨提供了基本資訊。    
   紅與黑,首先表現為軍職和聖職的對立。于連生於拿破崙時代,呼吸過那個時代充滿了刀光劍影和光榮功勳的空氣,從少年時代起,就抱定了要出人頭地的決心,做過無數英雄偉人的美夢,立志像拿破崙那樣,憑藉身佩的長劍擺脫卑微貧困的地位,年及三十立功于戰場而成為顯赫的將軍。然而,正當他即將進入英姿勃發的年齡,時代風雲變幻,拿破崙慘敗於滑鐵盧,被大革命推翻了的波旁王朝實現復辟,平民青年通過個人才智而飛黃騰達的道路即被堵塞。于連是那一代人——今天被稱作“世紀兒”們中的典型代表。他們的夢想與追求,他們生不逢時的悲劇與幻滅失落,繆塞用詩意的語言作了精彩的概括和表述: 
   “憂愁的一代青年,當時就生活在這個滿目瘡痍的世界上,所有這些孩子都是那些以自己的熱血灑遍大地的人們的骨肉,他們生於戰火之中,而且也是為了戰爭而誕生,十五年中,他們夢想著莫斯科的皚皚白雪和金字塔那兒的陽光,他們頭腦中裝著整個世界,他們望著大地、天空、街道和大路,但如今全都空空如也,只有他們教區裡教堂的鐘聲在遠處回蕩。人們則對他們說:‘去當神父,’當孩子們說到希望、愛情、權力、生活的時候,人們仍然對他們說:‘去當神父吧!’” 
   歷史經歷了一次翻天覆地的變革,對他們而言,時代與社會已是一片空虛,面前只有一條路可走:去當教士。當于連看到一個德高望重的老法官在一場無聊的糾紛中被一個小小的教士所擊敗,一個四十歲左右的神父就有三倍于拿破崙手下大將的收入,他聰明地覺察到,在他生活的時代必須改變策略才能實現飛黃騰達的偉大計畫。他不再提起拿破崙的名字,而開始發奮攻讀神學,希冀用《聖經》和《教皇論》作為自己向上攀登的墊腳石。他把對拿破崙的狂熱崇拜和對帝國的緬懷、嚮往埋在心底,但時時於不經意間在言行舉止的細枝末節上顯露無遺。于連一出場就是在偷偷地閱讀拿破崙的《聖赫勒拿島回憶錄》;他入世的第一步,到德•雷納爾家任家庭教師時竟隨身藏著拿破崙的頭像。他不僅懷著在復辟王朝的統治下被視為忤逆的敵對的政治嚮往和異端的價值標準,還外化為自己的行為,在那個壓抑他、扼殺他、擠兌他的社會裡,一直神經緊繃,心理戒備,無時無刻不在準備進行戰鬥。而在這種戰鬥的心理準備中,他總是把拿破崙作為激勵鬥志的榜樣,以拿破崙的回憶錄作為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    
   光榮與夢想和幻滅與死亡同樣化身為紅與黑兩種色彩。于連沒有宗教信仰,沒有對來世的恐懼,有的只是一腔的雄心壯志和滿腦子的冒險精神,生活對於他是一場殘酷的搏鬥,要麼為榮譽、地位、財富及一切現世幸福而生,要麼希望破滅粉身碎骨而死。他拒絕了朋友富凱為他提供的一條平穩的發財道路,不想過一種安穩、自足而平庸、乏味的生活,他不能讓歲月消磨掉博取榮光的激情,寧願冒九死一生的危險去探求一條飛黃騰達的捷徑。他懷揣野心在尖角嶙峋的社會裡孤軍奮戰,卻得不到命運的眷顧,最終碰得頭破血流,敗下陣來。失敗的代價是失去生命。于連並不懼怕死亡,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死亡、生存與永恆在他眼中仍是個“對於頭腦發達到足以領悟的人而言”的“十分簡單的問題”。在他看來,生命的全部意義在於投入為謀求個人幸福而奮鬥的偉大事業,庸碌地活著實與死亡無異。當所有幻想的不可實現性在他面前驟然呈現的時候,他選擇了拒絕乞求赦免,因為即便能逃脫司法的懲處而苟延殘喘,命運的判決也早已把他投入了萬劫不復的地獄。最後在法庭上的那段發言是他生命的絕唱。個體的生命如一顆流星,在光榮與死亡的較量中,在紅與黑的交纏中,從絢爛走向毀滅。    
   紅與黑也表現為個人與社會的激烈衝突。于連屬於大革命以後成長起來的中小資產階級一代知識青年,受大革命種種新觀念的薰陶,拿破崙豐功偉績的鼓舞,早在心中粉碎了封建等級的權威,而將個人才智視為分配社會權力的唯一合理依據。他雄心勃勃,意志堅強,在智力與毅力上遠優於在惰怠虛榮的環境中長大的貴族青年,只是由於出身低微,處處受人輕視。對自身地位的不滿,使他對這個社會抱有一種天生的仇恨;對榮譽和財富的渴望,又引誘他投入上流社會的角鬥場。“由於受遭人歧視的想法的困擾,主人公就像一匹受驚的馬,隨時隨地準備全力以赴投入戰鬥,擊退那些有權譏笑和懲處的人。這是一個與整個社會抗爭的不幸的人。”同時,追求財富的目標的第一步是離開韋裡埃,“他在這兒的所見所聞,使得他的想像力都僵化了”,他要“拿起武器”,向上流社會進軍。他代表著資產階級個性中最有活力、最有進取心的一面,其對立面是腐朽落後的復辟勢力。他以平民意識對抗封建等級觀念,以個人價值對抗高貴出身。于連的以個人為核心的、與封建觀念相對立的思想體系,決定了他和那個行將滅亡的社會之間不可調和的衝突,也註定了他無可挽回的悲劇命運。他的才智受到某些人的賞識,卻招來更多人的仇恨,人們千方百計給他的成功設置障礙,終於完全粉碎了他的幻想,最後在法庭上,他總結自己的一生為:“我是一個反抗自己的卑賤命運的農民”。 
   于連的不幸在於懷著熾熱的觀念走進一個感情日漸冷漠的世紀。作為拿破崙的熱情擁護者,英雄業績、偉大事業和自由的嚮往者,他從充溢的感情出發尋找一種比現實生活所允許的更高、更明智、更輕鬆的生存形態。而這個虛假、世故和冷冰冰的世界卻滿懷敵意地始終站在他的對立面。他曾經有意或無意向現實妥協,變得自私、虛偽、狡詐了,原來的理想主義觀念被所謂“清醒”的理智的光焰漸漸燃盡。然而他畢竟不屬於那個統治階級,當被那個階級當作卑賤的敵人徹底地拋棄時,他才猛然從夢境中清醒過來,絕望地與那個階級徹底決裂,在痛苦中回歸自己真正的靈魂王國。但這時他的生命也行將結束,一個桀驁的靈魂在命運的座標上簡短而崎嶇的軌跡終於不再延續。紅色的鮮活的光點最終為周遭的濃黑所吞沒。    
   司湯達不同於巴爾扎克,在他眼中藝術的重要任務不是描摹宏觀世界,反映業已存在的現實,而是把個人的自我的微觀世界擴展成大世界。他透過于連的心靈折射紛紜繁複的現實關係,通過個體人物展現時代、社會的本質特徵。反過來,也不難發現,存在於那個時代、那個社會的矛盾、衝突與鬥爭也不可避免地內化為主人公自身的精神世界。于連自己就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就是紅與黑的化身。 
   歷史的劇烈顛簸給這一代人帶來的陣痛和眩暈,是“世紀病”的精神病根。對歷史反復的失望、反感、怨恨,對拿破崙帝國的嚮往、緬懷和理想化情感,是“世紀兒”們基本的精神狀態。于連身處這個時代,有這兩方面情感的明顯印記,但他不同于那些沉溺於個人情感的泥潭、在生活中找不到依傍、個性單一扁平的“世紀病”患者:他不像塞南古的奧倍曼和夏多布里昂的勒內那樣因不滿現狀而逃避現實,不像貢斯當的阿道爾夫和繆塞的沃達夫那樣因百無聊賴而在愛情中尋求排遣,也不像巴爾扎克的拉斯蒂涅和呂西安,除了名利之外沒有其它信仰……于連的性格要複雜、微妙得多。他是啟蒙思想的信徒,政治上的雅各賓派,拿破崙的崇拜者,他為尋求個人幸福和自我價值的肯定而投身人生的戰場。為了成功,他使自己的行為與真實思想分離:根本不相信上帝的存在,把整部《聖經》看作謊言,卻需要裝出一副熱烈的、虔誠的面孔,將《聖經》和《教皇論》讀到倒背如流;明明憎恨貴族特權,卻不得不用包藏著“痛苦的野心”的熱忱去料理侯爵的事務,甚至冒著生命危險為反動貴族的秘密會議送情報……在那個腐朽的“上流社會”裡,他是唯一能以冷靜、批判的眼光觀察一切的人,他洞悉貴族階級的僵化保守、平庸無能,耶穌會教士的偽善、貪婪,資產階級暴發戶的寡廉鮮恥,並在心裡痛斥、咒駡這一切。然而,他的人生目標驅使他進入“陰謀和偽善的中心”,與那些“社會蠹賊”周旋,最終達到分享他們的利益與特權的目的。 
   于連全部的武器只是:野心與虛偽。但這兩件武器並不鋒利,在變幻的現實中它們每每或磨鈍了利刃,或消隱了寒光。野心是于連行為的原動力,是獲得他的理想生活的重要手段,然而野心在他身上卻表現出雙重性。“它(指于連的野心)有時表現為一種強大的力量,有時卻是一種朦朧的願望,變化的形勢隨時可以使之沉睡獲將之喚醒。事實上,它是和對立的願望,或者復仇的願望相聯繫的,並隨著這種願望的強烈程度變化而波動不定。”甚至可以說,野心並不是于連固有的特質,它只是在特殊的原因下才冒出來。于連“野心勃勃,因為憑著細密的心思,他感到有去獲取金錢帶來的幾多歡樂的需要”。抑或,“當他一無所有的時候,于連就自然而然地沉浸在他的野心勃勃的計畫裡”。而當他處在幸福的當頭,相反,“于連不再去思考他的野心,以及他那些實行起來困難重重的計畫了”。當他獲得十字勳章時,他想到的是“我當遵照給我勳章的政府的意旨行動”;當他征服了侯爵小姐,接受了侯爵贈與的領地、封號和騎士頭銜,以為即將實現自己的一切願望時,他大喜過望,原先的野心頃刻消散殆盡。于連的野心並非源於根深蒂固的征服這個社會的鬥爭策略,社會的接受和承認是他的野心的絕好的消除劑。再看虛偽。于連深知在這個充斥著謊言與假像的世界中,一套必要的策略是生存所不可缺少的,虛偽是掩蓋內心、求得發展的最好的工具。他也自知並暗自宣稱自己是虛偽的,同時處處實踐著他的虛偽。然而,事實是他有太多與包圍他的社會格格不入的特質,阻礙著他將受公共輿論贊許的那些個角色演得爐火純青。在偽裝的實踐中他少有成功,往往在激起他極端厭惡和沮喪的時刻敗下陣來。瓦勒諾家的晚宴上,當人們禁止隔壁貧濟院的窮人唱歌後,“儘管于連有過多次運用虛偽的經歷,但此時他感覺到一顆大大的淚珠順著他的臉頰滑落”。 內心的真實情感一不小心衝破虛偽的面具而赫然顯露出來。在扣問自己的靈魂時,于連終於不堪虛偽的重負,重新直面心靈的本真。由此觀之,于連只是一個蹩腳的野心家和虛偽者。 
   若熾熱的勃勃雄心是“紅”,陰鬱的虛假和偽善是“黑”,“紅”即不時為“黑”所玷染,“黑”又常常淡化、褪去本色,隱約透出“紅”的影子。紅與黑的主題在於連的身上既對立,又融合,在不斷地交戰、妥協與滲透中將人物的命運層層鋪開,將作品的主旨推向頂點。    
   紅,與,黑,從這兩種色彩中可解讀出無限豐富的內涵。矛盾,是所有解釋的共同本質。一位現代詩人有兩句詩:這個世界充斥了色彩/ 色彩中存在著矛盾/ 所以這個世界充滿了矛盾。這幾句詩作為論斷來講在邏輯上很難說是經得起推理的,但卻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看待世界組成和運行的哲學的角度,頗有些味道。對於紅與黑,各人有不同的解讀,能從玩味和體驗中獲得些許審美樂趣,也就足夠了。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240340/

台長: 阿楨
人氣(1,49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世界百大作家 |
此分類下一篇:哈代:世界百大作家44
此分類上一篇:史威夫特:世界百大作家4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