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爾斯泰 維基百科
托爾斯泰肖像油畫,現存於特列季亞科夫畫廊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俄語: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儒略曆8月28日)—1910年11月20日(儒略曆11月7日))俄國小說家、評論家、劇作家和哲學家,同時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無政府主義者和教育改革家。他是在托爾斯泰這個貴族家族中最有影響力的一位。
托爾斯泰著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這幾部被視作經典的長篇小說,被認為是世界最偉大的作家之一。高爾基曾言:「不認識托爾斯泰者,不可能認識俄羅斯。」[來源請求]在文學創作和社會活動中,他還提出了「托爾斯泰主義」,對很多政治運動有著深刻影響。
早年經歷
20歲時的托爾斯泰,1848年。
1828年8月28日,托爾斯泰誕生於他家位於圖拉的莊園——亞斯納亞-博利爾納。托爾斯泰家族是非常知名的古老的俄羅斯貴族家庭。托爾斯泰小時候雙親即去世,是由親戚撫養長大的。1844年他進入喀山大學學習法律與東方語言,但是從未取得學位。1847年他中斷學習回到亞斯納亞-博利爾納「晴園」,希望經營「晴園」同時自行安排學業。他給貧苦農民送茅草,但隨後就將大量時間花費在莫斯科聖彼得堡的社交場所中,終於欠下了一大筆賭債。1851年托爾斯泰和他的兄長一共前往高加索當兵,此時他可以嘗試寫作,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分析。1852年他參加了一場戰鬥,表現勇敢,且發表了小說《童年》,透過小主人翁單純的內心世界的細膩描寫,展示了一位聰穎、敏感兒童的精神成長過程。[1]
1853年托爾斯泰讀到了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非常欽佩。1854年托爾斯泰被調往多瑙河戰線,並參與了克里米亞戰爭中的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戰,體會到了戰爭的殘酷。這段時間他繼續分析自己的成長歷程,寫成了《少年》和《青年》成為研究他思想成長的重要資料。並將自己的戰爭經歷寫成《塞瓦斯托波爾故事集》,發表之後很受歡迎,他開始在文學界小有名聲,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都對他抱有很高希望。
1855年11月托爾斯泰離開軍隊回到聖彼得堡,這一段時間他很矛盾,他重新投入娛樂圈子,酗酒好賭,而同時他自己又清楚的覺得不能再如此,並對別人類似的行為大加撻伐。這種偏激的個性使得他很快不被文學圈子所容。最典型的就是他與屠格涅夫。屠格涅夫性情溫和,使托爾斯泰對他抱有一種父輩的感情,非常讚賞他的天賦,希望他不要虛度光陰,認為如果他不浪費自己的天才的話將比任何人都有成就。青年的托爾斯泰有時候和對方相處很好,但是也常發生激烈的爭吵,最終導致兩人1861年的長達17年的決裂,在給朋友的信中說「屠格涅夫令人厭煩。……他才華橫溢,但他就像一個依靠管道送水的噴泉,你始終擔心他會很快斷水枯竭。」
1857年遊歷西歐,寫短篇小說《琉森》。1863年托爾斯泰發表了中篇小說《哥薩克》,這是他早期創作的總結提出自己貴族平民化的觀點。1873年到1877年,托爾斯泰完成了另一巨著——《安娜•卡列尼娜》。陀思妥耶夫斯基稱「《安娜•卡列尼娜》是歐洲文壇上沒有任何一部作品可以與之相媲美的、白璧無瑕的藝術珍品。作者本人是空前絕後的藝術大師」。1879年他在《懺悔錄》中寫道:「我有一些困惑的時候。生活停頓下來了,彷彿自己不知道該怎樣生活,或該做些什麼;我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人也變得憂鬱了……」。
1889年開始撰寫《復活》,十年後完稿,男主人公聶赫留道夫知道瑪斯洛娃是當年他誘姦的對象時,靈魂被深深震動了,他決心用自己的行動來贖罪。
婚姻生活
托爾斯泰的妻子別爾斯和小女兒亞歷山德拉
1862年9月23日,34歲的托爾斯泰與年僅17歲的索菲亞•別爾斯結婚。索菲亞是沙皇御醫的女兒。[2]他們前後育有13個孩子,其中有8個活過了童年。[3]他和妻子的關係至今仍有爭論。別爾斯說:「他愛我,但只在夜裡,從來不在白天。」她抱怨:「不會有人知道他從來不曾想過要讓他的妻子休息片刻,或給生病的孩子倒一杯水!」但可以確認的是大部分時光他們過得不錯。他妻子幫助他管理莊園,整個莊園佔地380公頃,有森林、河流、湖泊,蘋果園有30多公頃,樹木成蔭,風景優美,使生活井井有條。這使得托爾斯泰可以將全部時間用於文學作品的精雕細刻。在這裡,托爾斯泰給人類留下了《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傳世之作。他每一部作品都要修改很多次,他妻子也進行謄清和保存文稿的工作。[2]
但是托爾斯泰將記錄自己年輕時代行為的日記交給了妻子,內容記載托爾斯泰婚前曾經賭博、找妓女、甚至感染性病,還與一名女工生了一個私生子。這讓別爾斯大為光火。她在日記中寫道:「我真想燒了他的日記和他的過去。」「我夢見了一個巨大的花園,……我抓起他的孩子,撕扯起來。我扯下了他的頭顱和雙腿——我像瘋子一樣。」她學安娜•卡列尼娜那樣去「臥軌」,甚至服毒自殺,鬧得全家不得安寧。她自己也承認「總有一天我會嫉妒得自殺。」這使得托爾斯泰更厭惡這場婚姻。他在日記中寫道:「(索菲亞)成了我痛苦的根源。」「我不知道如何解決這種瘋狂,我看不見任何出路。」
另外托爾斯泰晚年激進的思想也讓夫妻產生很大隔閡,甚至準備放棄財產,過簡樸生活,而與妻子發生齟齬。他的妻子既不理解,更完全不能接受,認為是「整套哲學牽強附會、矯揉造作,完全建築在虛榮心、名利慾和出風頭的基礎上。」大女兒塔妮婭說:「妳無微不至地關心他的物質生活,但是妳卻忽略了他更珍視的東西。如果妳同樣關心他的精神生活,他會是多麼感動,會百倍地報答你的付出。」夫妻之間缺乏交流,使得婚姻生活每況愈下。高爾基說托爾斯泰「非常喜歡談論女人,但總是帶著俄國農民的粗野口氣……他對女人的態度是一種頑固的敵意。他最喜歡做的事情莫過於懲罰她們。……這是一個男人對沒有得到他應有的幸福而進行的報復。」
晚年
托爾斯泰的陵園位於亞斯納亞-博利爾納(Ясная Поляна)
1910年11月10日,82歲高齡的托爾斯泰從自己的雅斯納亞-波良納莊園秘密離家出走,伴他同行的有他的醫生和小女兒亞歷山德拉。托爾斯泰在途中患肺炎,最後客死在阿斯塔波沃車站的站長室裡。托爾斯泰彌留之際,全球各地的記者雲集這個小車站,他的所有子女也都來到膝下,但托爾斯泰臨死也不想見妻子一面。威廉•夏伊勒(William Shire)感嘆道:「他們在各方面都得天獨厚,惟獨不具備相互理解的能力。」[4]11月22日,托爾斯泰被專列送回雅斯納亞-波良納莊園並安葬在那裡。[5]
托爾斯泰五歲時,大哥尼古拉告訴他一個秘密。只要把這個秘密解開,世界上就不再有貧窮、疾病和仇恨。他又說這個秘密已經寫在一根小綠棒上,綠棒就埋在小山澗旁的路邊。這個小綠棒的故事,令五歲的托爾斯泰神往不已,找尋綠棒是托爾斯泰年幼時最熱衷的冒險遊戲。托爾斯泰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傳說中的綠棒,死後也是被安葬在那片樹林裡。[6][7]
在中國,《新青年》雜誌1卷2號曾刊出翻譯自《托爾斯泰的生活》一書的托爾斯泰之逃亡一文。
宗教和政治信仰
托爾斯泰身著農民服裝,列賓畫於1901年。
托爾斯泰在讀過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後,開始逐漸轉向該書所宣揚的苦行禁慾的生活。[8] 在1884年,托爾斯泰寫了一本名叫《什麼是我的信仰》的書,在書中他公開地承認了他的基督教信仰。他聲稱自己信仰耶穌的傳教,特別是深受《山上寶訓》的影響,以及有關非暴力和和平主義的教條。美國貴格會介紹過托爾斯泰的非暴力主義思想給它的成員,如威廉•佩恩和喬治•福克斯就深受託爾斯泰的和平主義影響。1908年,托翁在致印度人民的公開信中譴責了英國殖民統治,宣揚「勿以暴抗惡」原則,鼓勵印度人用「愛的原則」拯救自己。在英國念書時就喜愛托爾斯泰的甘地大為震動,於1909年開始與托翁書信交往,直到第二年托翁逝世。深受託翁感染的甘地在南非建立了托爾斯泰農場,接受了「勿以暴抗惡」的思想,被羅曼•羅蘭許為托翁聖火的傳人[9]。
甘地和其他托爾斯泰農場的居民,南非,1910年。
注釋和參考資料
1. 1910年11月10日 俄羅斯文豪托爾斯泰逝世. 人民網. 2003-08-01
2.0 2.1 Susan Jacoby, "The Wife of the Genius" (April 19, 1981) The New York Times
3.Feuer,Kathryn B. Tolstoy and the Genesis of War and Peac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0-8014-1902-6
4 威廉•夏伊勒,《愛與恨:托爾斯泰夫婦的風暴婚姻》(Love and Hatred: The Stormy Marriage of Leo and Sonya Tolstoy)
5葛維櫻. 托爾斯泰百年忌辰尋訪:在車站去世場景保留至今. 新浪網(轉載自《三聯生活周刊》2010年第47期). 2010-11-19
6 黃友玲. 托爾斯泰理想的實踐──小說《復活》的賞析與啟迪. 《曠野》. 2010.9-10, (167)
7 陳毅興(1998),第二章 童年時代
8. Tolstoy's Letter to A.A. Fet, August 30, 1869
9人道主義光輝不滅——托爾斯泰逝世百年祭. 騰訊網. [2013-10-03].
參考書目
陳毅興 編. 《列夫•托爾斯泰》. 遼海出版社. 1998. ISBN 7806388893.
參看
列夫•托爾斯泰著作列表
外部連結
從維基百科的姊妹項目了解更多有關「Leo Tolstoy」的內容:
Leo Tolstoy dedicated websites
Leo Tolstoy museum in Yasnaya Polyana
(俄文)State Leo Tolstoy Museum in Moscow
傳記和評論
Illustrated Biography online at University of Virginia
Tolstoy and Popular Literature - Several scientific paper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Brief bio
Leo Tolstoy's Life - Tolstoy's personal, professional and world event timeline, and synopsis of his life from Masterpiece Theatre.
The Last Days of Leo Tolstoy
Aleksandra Tolstaya, "Tragedy of Tolstoy"
(俄文) The ancestors Count Lev Nikolayevich Tolstoy
(俄文) The World of Leo Tolstoy
Information and Critique on Leo Tolstoy
Leo Tolstoy Chronicle by Erik Lindgren
Tolstoy's Legacy for Mankind: A Manifesto for Nonviolence, Part 1
Tolstoy's Legacy for Mankind: A Manifesto for Nonviolence, Part 2
Lear, Tolstoy and the Fool an essay by George Orwell
article written on Tolstoy's 80th birthday by Leon Trotsky
Simon Farrow, Leo Tolstoy: Sinner, Novelist, Prophet, Proceedings of the Bath Royal Literary and Scientific Institution, Vol. 9, 18 January 2005
S.F. Yegorov, Leo Tolstoy, in PROSPECTS: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Vol XXIV, no 3/4, June 1994, UNESCO, p. 647-660(about Tolstoy's writings on education)
Leo Tolstoy in the media
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Leo Tolstoy的資料
Portrayed by Bill Jones in the film Lives and Deaths of the Poets(2009)
ALEXANDER II AND HIS TIMES: A Narrative History of Russia in the Age of Alexander II, Tolstoy, and Dostoevsky
1869年初版首頁
《戰爭與和平》(俄語:Война и мир),俄國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的作品。本書於1865年到1869年出版,講述歐洲拿破崙時期的俄羅斯所發生的事。《戰爭與和平》自從問世以來,一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之一。
故事以1812年俄國衛國戰爭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包括奧斯特利茨大戰、波羅底諾會戰、莫斯科大火、拿破崙潰退等。通過對四大家庭以及安德列、彼埃爾、娜塔莎在戰爭與和平環境中的思想和行動的描寫,展示了當時俄國社會的風貌。
故事簡介
《戰爭與和平》擁有許許多多真實的人物,如拿破崙、亞歷山大一世,不過小說也塑造了虛構的人物。人物在第一卷與第二卷依序進入故事情節當中。小說的故事主軸與歷史背景十分龐大,但重點主要放在三個貴族家庭:別祖霍夫、保爾康斯基以及羅斯托夫在十九世紀初期於戰爭與生活中的體驗。
《戰爭與和平》還有一點突破傳統:雖然身為歷史小説,理應由記敍文組成,但是托爾斯泰從第二捲起慢慢塞入了一些專題性的議論文,以討論他對歷史、戰爭、權力等的看法。尾聲的第二部分甚至完全跳脫故事框架,一針見血地分析並道出了故事的主題。
第一卷
1805年7月,拿破崙征服了歐洲中西部的國家,法俄之間醞釀著可能的戰爭氣氛。然而在彼得堡上層的人們依舊過著貴族們安逸悠閒的生活,達官貴人們都聚集在皇后的女官兼寵臣安娜•舍勒舉辦家宴招待會上。赴宴中有官高位重的華西里公爵、他漂亮但多情的女兒海倫與高壯戴著眼鏡的年輕人皮埃爾。皮埃爾是莫斯科著名貴族別祖霍夫的私生子,由於與華西里公爵有著親屬關係,暫居於其住處。他在法國留學後到首都謀職。在宴會中他遇到了聰明又略為妒世的老朋友安德烈。安德烈是先朝的退職老總司令保爾康斯基的長子,與其妻子莉莎出席宴會。但安德烈在婚後對其妻子莉莎的膚淺感到無奈,並對彼得堡的貴族生活毫無興趣。
此時,安德烈命中注定參與庫圖佐夫將軍的徵召,出任他的傳令官,將出國跟征戰歐洲的拿破崙軍隊作戰。即將分娩的妻子麗莎和信仰虔誠的妹妹瑪麗雅雖再三勸留,也改變不了他的決心,他期望通過這次戰爭為自己帶來輝煌與榮耀。在出征之前,安德烈把妻子從首都送到了在莫斯科郊外童山居住的父親保爾康斯基公爵那裏,委託父親加以關照。於是他前往前線,在波蘭追上了俄軍總司令庫圖佐夫,總司令派他到聯合縱隊去任職,並受到了嘉獎。
在莫斯科,貴族羅斯托夫共有四位青少年子女。13歲的娜塔莎認為自己愛上了保里斯,一位有志氣而即將入伍的軍官。20歲的長子尼古拉與保里斯相同,即將入伍從軍。尼古拉鐘情於長年寄住在羅斯托夫的表妹宋妮雅,自小就是孤兒的宋妮雅亦專情於尼古拉。長女薇拉,略為高傲的個性則與在俄羅斯從軍的德國軍官別爾格相戀。彼嘉是家族最年輕的幼子,希望成年能跟隨尼古拉的腳步從軍。羅斯托夫伯爵則因一直以來家族財務窘境而困擾不已。
俄奧聯軍對法的奧斯特里茨戰役已於戰爭前夕,由於在戰前的軍事會議上,主戰的將軍意見主導了俄軍的攻勢,在誤判了法軍的陣線後,俄軍遭法軍所擊潰。戰役中尼古拉對沙皇亞歷山大的魅力深深著迷,且尼古拉作為少尉在中隊驃騎兵首次嘗試了戰鬥。而安德烈卻在戰役中受傷被俘,在受傷當下對自己先前天真的作戰意識有了重大的改變,且對後來視察俘虜的拿破崙不再抱持原有對其崇拜的思維,相反由瀕臨死亡的體驗產生了一些嚴肅而壯麗的想法。之後安德烈被法軍診斷其傷勢過重不可能活的成而被留下由當地居民照顧。
第二卷
1806年年初,尼古拉偕同軍團連長傑尼索夫休假而短暫返回莫斯科。羅斯托夫家的娜塔莎已是出落亭亭玉立的年輕姑娘,傑尼索夫在莫斯科的這段時間愛上娜塔莎,對她提出婚約,但卻被娜塔莎婉拒。而羅斯托夫家的財務日漸崩潰,雖然他的母親懇求尼古拉為家族找一個背景良好婚姻,但尼古拉斷然拒絕他母親的請求。他仍遵守承諾與宋妮雅之間的關係。
皮埃爾回到莫斯科,他繼承了別祖霍夫伯爵身後所有的遺產,搖身一變成為莫斯科數一數二的資本家,成為社交界的寵兒。他的親戚華西里早就窺視別祖霍夫家的財產,本想通過篡改遺囑來謀得,失敗後又處心積慮安排,讓女兒海倫嫁給皮埃爾,但海倫是一位放盪的女子,曾傳言與她兄弟阿納托裡有過亂倫的關係,儘管皮埃爾理性知道這是錯誤的愛情,但他卻無法拒絕這不幸的婚姻。結果華西裡的計謀順利達成。之後皮埃爾發現了妻子與好友陶洛霍夫之間的曖昧關係,他與陶洛霍夫進行決鬥,但陶洛霍夫並未回擊,而讓皮埃爾幸運的擊倒對方,事後海倫否認她與陶洛霍夫之間的關係,但皮埃爾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而與妻子分居,深陷善惡和生死的困擾之中,在加入共濟會後,受到共濟會教規的薰陶,接回了妻子。之後皮埃爾亦捲入一些共濟會的相關活動並對共濟會的道德規範努力實踐,一方面想辨法讓自己的道德完美,另一方面則融入這個道德不完美的社會,他也曾試圖解放自己的農奴,但最終卻沒有實現。
安德烈在居民的救治下奇蹟似的康復。癒後的他直奔老家,是日夜晚,妻子莉莎正好產下一名男嬰小尼古拉,但她卻在分娩中死去了。安德烈在戰時啟發的想法在妻子過逝後又再次遭受考驗,他沒有返回軍隊而選擇決定留下來經營他的領地。同時間皮埃爾前來探望他,並帶來了道德與上帝的種種議題,雖然意見相左,但安德烈在自己的領地上卻讓農奴過著比皮埃爾的農奴更好的生活。
1807年6月,俄與法在弗里德蘭戰後停戰,短暫的和平生活又再度開始。1809年5月,安德烈為莊園託管一事而去拜訪羅斯托夫伯爵並注意到娜塔莎的存在。1809年8月,安德烈為再次證明自己的存在而不甘只做為一位領主而出發至彼得堡,天真地期望自己制定的軍事法律能夠接近並影響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但在彼得堡期間,貴族間的思想與行徑仍然令安德烈感到不快,但他被羅斯托夫伯爵家中天真充滿生命力的年輕小姐娜塔莎深深吸引。但因為童山居住的父親保爾康斯基公爵強烈反對,只好先私下訂婚以一年時間做為二家族折衝的緩衝期,這一年安德烈則至較溫暖的國家休養因戰爭受傷而虛弱的身體並增廣見聞。但是,年輕的娜塔莎無法忍受寂寞與瞭解安德烈公爵的獨特的個性,且經不起皮埃爾之妻海倫的哥哥阿納托裡的誘惑,而擅自約定私奔。雖然最終二人並沒有私奔,但此舉讓安德烈與娜塔莎的婚約宣告無效。皮埃爾對海倫,阿納托里與娜塔莎感到不齒,但又矛盾的發現自己對娜塔莎的愛慕之情。娜塔莎因為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恥辱而企圖自殺並生了重病。
第三卷
1812年,娜塔莎的身體在羅斯托夫家族的照顧與對信仰的體悟下漸漸好轉。
1812年6月,拿破崙藉故與俄國再次交戰,他率領法國與其他歐洲國家共組的西歐軍隊入侵俄國,庫圖佐夫則是在拿破崙越過俄國領土斯摩稜斯克後臨危受命成為俄軍總司令。在庫圖佐夫整合俄軍後與步步進逼莫斯科的拿破崙軍隊於鮑羅金諾展開一場規模盛大的會戰。俄軍雖然於鮑羅金諾戰役奮力一搏,但仍無法扼止拿破崙的攻勢,莫斯科也陷於拿破崙之手。但拿破崙軍隊在入侵莫斯科後軍隊紀律渙散,在莫斯科大量搶奪與燒燬俄國財物,讓俄國人民上下產生對拿破崙與其軍隊同仇敵愾的心理。且鮑羅金諾一役讓拿破崙軍隊士氣重挫,因為這是第一次拿破崙的軍隊遭受如此頑強的抵抗,也是日後拿破崙帶軍自動撤退逃離莫斯科的主因。
在拿破崙入侵俄國同時,保爾康斯基公爵死於中風,而試圖保護家產的瑪麗雅因尼古拉的及時來到平息了農民的暴動。瑪麗雅堅忍不拔的個性對尼古拉產生了吸引力,不過他仍堅持對宋尼雅承諾而未曾對瑪麗雅表達心意。在拿破崙進入莫斯科前,羅斯托夫家中的彼嘉說服了父母而去從軍。
在拿破崙入侵俄國後,安德烈決心投入戰場中,讓自己的感情與思緒能暫時拋諸腦後。安德烈在鮑羅金諾的前線中身受重傷,在治療的過程中,於鄰床巧遇曾想誘惑娜塔莎的阿納托裡,阿納托里亦因截肢傷重而痛苦不堪,讓安德烈心中對他產生憐憫和友愛,安德烈的大愛抺去了對阿納托裡的怨恨。但阿納托里並未逃離死神的掌下而死去。
第四卷
安德烈在後送的過程中,輾轉被羅斯托夫家用來搬運家產的馬車所運送。而娜塔莎在傷兵中發現了將死的安德烈。她向他謝罪並熱誠看護他,安德烈在娜塔莎未求他原諒時已原諒了她,並在日漸嚴重的傷勢中,接受身體衰弱與即將死亡的事實,安德烈在娜塔莎、妹妹瑪麗雅以及他的兒子小尼古拉的陪伴下,渡過了人生最後幾天而安息。
在拿破崙入侵莫斯科後,皮埃爾對啟示錄的瘋狂執著讓他產生宿命論,在軍隊入城時打扮成農夫,想伺機刺殺拿破崙,但卻在一場莫斯科的火災中被法軍逮捕而成為俘虜。其妻海倫則於鮑羅金諾戰役前夕在彼得堡害性病死亡。皮埃爾在成為俘虜的過程中,經歷過險象環生的槍決事件並與俄國各種身份的戰俘共處,其中的一位農民普拉東讓他體會到樸實中簡單的美好,這與他在獲得巨大遺產背後衍生出來的問題與困擾背道而馳,也讓皮埃爾最終在人格上有了真正的突破與成長。
在拿破崙的軍隊撤退時,陶洛霍夫與傑尼索夫的游擊部隊正巧攻擊皮埃爾被俘虜的法國部隊,在拯救皮埃爾之際,羅斯托夫家的小兒子彼嘉卻不幸戰死在行動中。而彼嘉戰死的消息傳回羅斯托夫家,羅斯托夫公爵夫人情緒幾乎崩潰,娜塔莎感受到母親的悲慟而重新振作,不再沈溺在安德烈死亡的悲傷。之後皮埃爾於莫斯科拜訪安德烈之妹瑪麗雅時巧遇娜塔莎,彼此對安德烈的思念與過去到現在的改變慢慢轉化成吸引對方的情愫。
尾聲
1813年皮埃爾與娜塔莎結為夫婦,而羅斯托夫伯爵不久後便去逝,並為羅斯托夫家留下不小的負債,迫使尼古拉掌管債台高築的家產。
在一次瑪麗雅的拜訪後,尼古拉與瑪麗雅發現彼此依然深深吸引著對方,雖然尼古拉對宋尼雅的虧欠與家族的債務讓他不願面對感情,但二人終究還是如願在1814年結婚,組成一個家庭。尼古拉帶著妻子,羅斯托夫伯爵夫人以及宋尼雅定居在童山,且在三年內不變賣任何瑪麗雅的財產而還清了債務。
1820年,皮埃爾與娜塔莎拜訪童山,娜塔莎已然成為一位稱職的母親,在皮埃爾與娜塔莎的長兄尼古拉的對話中,暗示著安德烈的兒子小尼古拉與皮埃爾將會做些什麼,而故事到此亦劃下句點。
作者托爾斯泰在尾聲第二部對歷史的演進與方向有個人的獨特見解,並試圖表明,推動歷史演進的力量並非單由幾位知名的歷史人物所決定,這在他的書本中與工作中,有深刻的表達。這個在歷史背後所推動的力量,他認為是個人自由意識與必然理性因環境、時間與因果關係相互關連所產生的共同匯總結果,托爾斯泰強調歷史的原因無法像學者以對少數歷史名人的論述的決策而推論得之,因為來源仍是由細小的每一人所組成。
評價
自稱對文學有「狂戀式的愛情」的托爾斯泰,前後耗費十餘年的光陰,才完成這部劃時代的鉅著。
《戰爭與和平》主要以1812年拿破崙侵俄的戰爭為中心,敘述三個俄羅斯貴族家族,在戰爭與和平的年代裡,經歷生活中無數的苦痛後,終於體驗出人生真諦的故事,同時隨著主角的命運軌跡,展露出19世記初期俄國社會與政治變遷的形形色色,記下歐洲歷史最動盪的時期,氣勢恢宏澎湃,無以倫比。
托爾斯泰作品最大的特色便是運用寫實主義和心理分析的手法,在《戰爭與和平》中,人物就多達559個,每一個都是活生生的血肉之軀,各有其獨特的個性,且充滿了生命的悸動,恐怕只有莎士比亞的作品可以媲美。而書中史詩般的輝煌節奏與寬闊視界,也只有荷馬的作品可以相較。
改編
Scales even icon.svg 此章節的中立性有爭議,可能帶有明顯的個人觀點。
1956年美國版電影
片名:War and Peace/Guerra e pace
導演:金•維多/King Vidor
製片人:迪諾•德•勞倫提斯/Dino De Laurentiis
執行監製:卡羅•龐蒂/Carlo Ponti
劇本(改編):Bridget Boland,Robert Westerby,King Vidor,Mario Camerini,Ennio De Concini,Ivo Perilli
主演:
奧黛麗•赫本—Natasha Rostov
亨利•方達—Pierre Bezukhov
梅爾•弗爾/Mel Ferrer—Prince Andrei Bolkonsky
維托里奧•加斯曼/Vittorio Gassman —Anatole
赫伯特•羅姆/Herbert Lom—Napoleon
奧斯卡•霍莫爾卡/Oskar Homolka—Gen. Kutuzov
安妮塔•艾克伯格/Anita Ekberg—Helene
赫爾穆特•丹丁/Helmut Dantine—Dolokhov
托里奧•卡米納提/Tullio Carminati—Prince Vasili Kuragine
巴里•瓊斯/Barry Jones—Count Rostov
國家:美國,義大利
語言:英語,義大利語
公司:派拉蒙
成本:600萬美圓
拍攝日期:1955年7月-1955年10月
片長:208分鐘
上映日期:1956年8月21日(美國)
美國版的本片大幅簡化了原著的情節和內涵,論藝術成就不及蘇聯版,但戰爭大場面還是拍得相當認真可觀。
1968年蘇聯版電影
DVD封套
片名:Война и мир
導演:謝爾蓋•邦達爾丘克/Sergei Bondarchuk
劇本:謝爾蓋•邦達爾丘克,瓦西里•索洛維約夫
主演:
謝爾蓋•邦達爾丘克/Sergei Bondarchuk—Pierre Bezukhov
柳德米拉•薩維里耶娃/Lyudmila Savelyeva—Natasha Rostova
維亞切斯拉夫•吉洪諾夫/Vyacheslav Tikhonov—Prince Andrei Bolkonsky
原創音樂:Vyacheslav Ovchinnikov
攝影:Yu-Lan Chen,Anatoli Petritsky,Aleksandr Shelenkov
剪輯:Tatyana Likhachyova
藝術指導:Mikhail Bogdanov,Aleksandr Dikhtyar,Said Menyalshchikov,Gennadi Myasnikov
布景師:Georgi Koshelev,V. Uvarov
服裝設計:Vladimir Burmeister,Nadezhda Buzina,Mikhail Chikovani,V. Vavra
助理導演:Vladimir Dostal
國家:蘇聯
製作公司:Mosfilm
語言:俄語,法語
片長:403分鐘
發行:分成四個部分,於1965到1967年間分別上映
獎項:
1969年第4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第26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外語片
卡羅維發利電影節水晶地球儀獎最佳劇情片
導演非常擅長拍攝文學改編的史詩作品。本片拍攝耗時五年,投資高達1億美金,拍攝得到了蘇聯軍方的大力協助,成為世界影史上動用臨時演員最多的影片之一。作為一部極其忠實於原著、製作精緻、構思嚴謹的巨片,影片場面壯闊,氣勢磅礴,繼承了蘇聯拍攝歷史題材影片方面的優良傳統,完美地融托爾斯泰原著精神於其中,再現了俄法戰爭時期俄羅斯大地廣闊的歷史畫卷,是電影史上的不朽之作[1]。
相關條目
1812年
俄法戰爭(1812年6月24日 - 1812年12月12日),即1812年俄國衛國戰爭。
拿破崙戰爭
哥薩克
參考資料
1資料:電影《戰爭與和平》(1968年)簡介
外部連結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戰爭與和平
《戰爭與和平》中文版在線閱讀
Aylmer Maude翻譯的英語版War and Peace
English translation at gutenberg
IMDB War & Peace
IMDB Voyna i mir
IMDB "War & Peace"
1968年蘇聯版《戰爭與和平》影片國語配音版在線播放地址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8%B0%E7%88%AD%E8%88%87%E5%92%8C%E5%B9%B3
安娜•卡列尼娜 維基百科
首版封面
Свидание Анны Карениной с сыном. 1878年插圖
《安娜•卡列尼娜》(俄語:Анна Каренина)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於1874年-1877年間創作的小說,被廣泛認為是寫實主義小說的經典代表。
安娜•卡列尼娜完稿於1877年,1875年1月開始連載於〈俄羅斯公報〉上。小說甫發表就引發了熱烈的討論。托爾斯泰的堂姑母亞歷山德拉•安德烈耶芙娜•托爾斯泰婭曾寫道:「《安娜•卡列尼娜》的每個篇章都轟動了整個社會,引起了熱烈的爭論,毀譽參半,褒貶不一。似乎議論的是他們的切身問題一樣。」作品共分八章,開場白「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Все счастливые семьи похожи друг на друга, каждая несчастливая семья несчастлива по-своему.),是托氏對婚姻和家庭的悟言。
故事簡介
故事以雙線進行,一為安娜,一為列文。托氏以二人為軸,描寫出不同的婚姻和家庭生活,更進一步則寫出當時俄國政治,宗教,農事景像。
在文中,列文為托氏之化身,代表著19世紀60、70年代的社會轉型催生者。列文重視農事,對貴族生活不甚投入,住在鄉村和指導農民工作。列文熱愛吉蒂,起初求婚被拒,幾經波折才終於成功。
女主角安娜年輕時和丈夫亞歷山大•卡列寧(Alexei Alexandrovich Karenin)結合,本婚姻美滿育有一子。安娜在交際場上光芒四射,卡列寧亦於仕途上成功,。
故事始於奧布朗斯基公爵和法國家庭女教師戀愛,與妻子道麗鬧翻,求助於其妺安娜。安娜從聖彼得堡到莫斯科替二人調解,在車站認識了年輕軍官佛倫斯基(Alexei Kirillovich Vronsky)。並在莫斯科一次舞會中和佛倫斯基發生致命的戀情,自此不能自拔,佛倫斯基為求得安娜,追隨至聖彼得堡,兩人陷入熱戀,安娜懷孕後向丈夫承認了私情。卡列寧一度想與妻子分居,但為存面子,拒絕離婚並要求妻子終止戀情。後來安娜分娩時難產,在死亡面前,得到卡列寧的原諒。病後安娜無法壓抑愛,終於離家出走。
佛倫斯帶著安娜前往義大利旅行,這時安娜感到無比的幸福。其後回到俄羅斯於兒子生日時按捺不住會見自己的兒子,卻無法容於俄國社會。上流社會把安娜看作墮落的人斷絕和她的往來。安娜移居鄉下靠寫作打發時間,二人共處日久,佛倫斯基和安娜在生活上的不信任日增,安娜認為情人為前途名譽離她而去,沮喪失望之下,為處罰佛倫斯基在火車駛近時跳下火車月台。葬禮之後,亞歷山大•卡列寧帶走她的女兒,佛倫斯基受到良心的譴責大病一場,後來志願從軍前往巴爾幹參戰求死。
改編
此小說曾多次被改編,著名改編電影有:
1948年:《春殘夢斷》,費雯•麗主演。
1997年:《安娜•卡列尼娜》,蘇菲•瑪索主演
2012年:《安娜•卡列妮娜》,喬•懷特執導,綺拉奈特莉、裘德•洛、凱莉麥唐納、亞倫強生主演[1]。
參考資料
1經典傳奇再現銀幕 新版《安娜•卡列尼娜》上映. 網易娛樂. 2012-10-16.
外部連結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安娜•卡列尼娜
Anna Karenina formatted for online reading (At literature.org.)
復活 維基百科
美版第一版 (1900)(Dodd, Mead and Company)
《復活》(俄語:Воскресение)是俄國文學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的最後一本長篇小說,於1899年出版。
起初,這篇小說被刊載在周刊niva。托爾斯泰希望籍這本書暴露出被制度化的教會中的偽善,並且指出人所編寫的法律是不公義的。
故事情節
故事是關於俄國一位貴族聶赫留朵夫。留朵夫在年輕時犯了罪,和他的女僕卡秋莎有了姦情,導致卡秋莎被趕出去,併流落成妓女。此書描述留朵夫嘗試幫卡秋莎脫離痛苦的經過,並注重描寫他內心和道德的掙扎。
故事的女主角卡秋莎被誣陷謀殺,並誤判被放逐到西伯利亞。留朵夫到監牢里探望她,也遇到其他犯人,並聽到了他們的經歷和故事,留朵夫慢慢察覺到在自己迷人、繁華的貴族生活外,世界是充滿壓逼,痛苦和野蠻的行徑,以前他是視若無睹的。漸漸地他知道的,看見的也越來越多,他看見人無緣無故被銬進枷鎖;他看見犯人無緣無故被打;他看見人無緣無故被囚禁在地牢。這一切片段猶如一格一格的底片在他眼前曝光,例如其中有一位小孩在一個傾瀉的廁所旁的糞池裡睡覺,因為地板上已經沒有其他空餘的地方,而這位小孩亦麻木地向旁邊一個男囚犯的腿上尋求愛和溫暖。最後,此書的描寫達到了一種詭異、可怕並夢幻的程度。
大眾及評論家接受程度[1]
在出版之前,許多讀者已經熱烈地期待著這本書。當一位評論家知道封筆了25年的托爾斯泰將會再出版小說時(不是短篇小說),他這樣地說:「我們是多麼地高興,希望將會有更多更多書出版」。事實上,這本書的銷售量比《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更好,然而它在現今西方的知名度卻比不上托爾斯泰之前的作品,原因可能是該書本身藝術上的不足、對某些社會現象的如實而深刻的揭露以及許多有爭議的觀點與態度,例如它反對官辦教會,支持基督教無政府主義等(原創研究)。
有作家評論說《復活》中的人物比較平面化,相比較而言,托爾斯泰之前的作品更加註重對細節的描寫。托爾斯泰本人希望賦予這部作品更多深層次的內涵,而非僅僅追求審美上的價值。
相反,在中國大陸,《復活》被認為是托爾斯泰最偉大的三部著作之一(其他兩部是《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有官方評論稱其為「托爾斯泰創作的頂峰,他一生思想和藝術的總結」。
起初此書在出版時被刪減,直到1936年,完整準確的小說才正式出版。許多出版商出版了他們自己的版本,因為他們以為,托爾斯泰如之前的許多作品一樣放棄了版權,不過他保留了所有版權,並把版權使用費都捐給了Dukhobors,這是一個希望轉移到加拿大的俄國和平主義團體。
注釋
1. Ernest J. Simmons, Introduction to Tolstoy's Writings, which is reproduced here. http://www.ourcivilisation.com/smartboard/shop/smmnsej/tolstoy/chap12.htm
連結
Wikisource-logo.svg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The Awakening: The Resurrection
古騰堡計劃中收錄的《Resurrection》免費電子版本
托爾斯泰_百度百科
全名為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俄國作家、思想家,19世紀末20世紀初最偉大的文學家,19世紀中期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稱之為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也創作了大量的童話,是大多數人所崇拜的物件。他的作品描寫了俄國革命時的人民的頑強抗爭,因此被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列寧曾稱讚他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他的作品《七顆鑽石》《跳水》《窮人》已被收入人教版和冀教版、語文S版小學語文書。
成長歷程
[1]托爾斯泰1歲半喪母,10歲喪父,他由家裡的親戚撫養成人。1844年他進入喀山大學學習法律與東方語言,但是從未取得學位。1847年他中斷學習回到亞斯納亞•博利爾納(Ясная Поляна)晴園,希望經營晴園同時自行安排學業,他給貧苦農民送茅草,但隨後就將大量時間花費在莫斯科聖彼德堡的社交場所中,終於欠下了一大筆賭債。1851年托爾斯泰和他的兄長一共前往高加索當兵,此時他可以嘗試寫作,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分析。1852年他參加了一場戰鬥,表現勇敢,且發表了小說《童年》,透過小主人翁單純的內心世界的細膩描寫,展示了一位聰穎、敏感兒童的精神成長過程。
1853年托爾斯泰讀到了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非常欽佩。1854年托爾斯泰被調往多瑙河戰線,並參與了克裡米亞戰爭中的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戰,體會到了戰爭的殘酷。這段時間他繼續分析自己的成長歷程,寫成了《少年》和《青年》成為研究他思想成長的重要資料。並將自己的戰爭經歷寫成《塞瓦斯托波爾故事集》,發表之後很受歡迎,他開始在文學界小有名聲,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都對他抱有很高希望。
1855年11月托爾斯泰離開軍隊回到聖彼德堡,這一段時間他很矛盾,他重新投入娛樂圈子,酗酒好賭,而同時他自己又清楚的覺得不能再如此,並對別人類似的行為大加撻伐。這種偏激的個性使得他很快不被文學圈子所容。最典型的就是他與屠格涅夫。屠格涅夫性情溫和,使托爾斯泰對他抱有一種父輩的感情,非常讚賞他的天賦,希望他不要虛度光陰,認為如果他不浪費自己的天才的話將比任何人都有成就。青年的托爾斯泰有時候和對方相處很好,但是也常發生激烈的爭吵,最終導致兩人1861年的長達17年的決裂,在給朋友的信中說“屠格涅夫令人厭煩……他才華橫溢,但他就像一個依靠管道送水的噴泉,你始終擔心他會很快斷水枯竭。”
思想形成
托爾斯泰自幼就開始接受典型的貴族家庭教育。1845年考入喀山大學東方語言系,攻讀土耳其、阿拉伯語,準備當外交官。期中考試不及格,第二年轉到法律系。他不專心學業,癡戀社交生活,同時卻對哲學,尤其是道德哲學發生濃厚的興趣,喜愛盧梭的學說及其為人,並廣泛閱讀文學作品。在大學時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學的優越性。1847年4月秋天為農民子弟興辦學校。11月起名義上在圖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職,次年12月被提升為十四品文官,實際上卻周旋於親友和莫斯科上流社會之間。但他漸漸對這種生活和環境感到厭倦,1851年4 月底隨同服軍役的長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願兵身份參加襲擊山民的戰役,後作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隊中服役兩年半。雖然表現優異,但也有賴親戚的提攜才晉升為準尉。1854年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隊。克裡木戰爭開始後,自願調赴塞瓦斯托波爾,曾在最危險的第四號棱堡擔任炮兵連長一職,並參加這個城市的最後防禦戰。在各次戰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軍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優秀品質,加強了他對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對農奴制的批判態度。
托爾斯泰在高加索時開始創作,在《現代人》雜誌上陸續《塞瓦斯托波爾故事》等小說。1855年11月他從塞瓦斯托波爾來到彼得堡,作為知名的新作家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歡迎,並逐漸結識了岡察洛夫、費特、奧斯特洛夫斯基、德魯日甯、安年科夫、鮑特金等作家和批評家。在這裡他以不諳世故和放蕩不羈而被視為怪人,他不喜愛荷馬和莎士比亞也使大家驚異。不久,他同車爾尼雪夫斯基相識,但不同意後者的文學見解。當時德魯日寧等人提倡為藝術而藝術的所謂“優美藝術”,反對所謂“教誨藝術”、實即革命民主派所主張的暴露文學。托爾斯泰傾向于德魯日寧等人的觀點,但又認為任何藝術不能脫離社會生活。至1859年,他同《現代人》雜誌決裂。1856年底以中尉銜退役。次年年初到法國、瑞士、義大利和德國遊歷。法國的“社會自由”博得他的讚賞,而巴黎斷頭臺一次行刑的情景則使他深感厭惡。在瑞士看到英國資產階級紳士的自私和冷酷,也激起他很大的憤慨。但這次出國擴大了他的文學藝術的視野,增強了他對俄國社會的落後的清晰認識。
對於19世紀50至60年代之交的農奴制改革以及革命形勢,托爾斯泰的思想是極其矛盾的。早在1856年他就起草方案,準備以代役租等方法解放農民,並在自己莊園試行。但因農民不接受而未實現。他非常同情農民,厭惡農奴制,卻認為根據“歷史的正義”,土地應歸地主所有,同時因地主面臨的是要性命還是要土地的問題而深深憂慮。他不同意自由主義者、斯拉夫派以至農奴主頑固派的主張,並且也看到沙皇所實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的虛偽性質,卻又反對以革命方法消滅農奴制,幻想尋找自己的道路。由於無法解決思想上的矛盾,曾企圖在哲學、藝術中逃避現實,但很快又感到失望;1860年因長兄尼古拉逝世,更加深了悲觀情緒。1859至1862年間幾乎中輟創作,先後在亞斯納亞•波利亞納和附近農村為農民子弟辦了20多所學校,並曾研究俄國和西歐的教育制度,1860至1861年還到德國、法國、義大利、英國和比利時等國考察各國學校。後又創辦《亞斯納亞•波利亞納》等教育雜誌。這些活動必然引起沙皇政府的注意,加之在農奴制改革中,他作為本縣和平調解人,在調停地主和農民的糾紛時,常常同情農民,但又招致貴族農奴主的敵視。1862年7月他外出時,家中遭到憲兵連續兩天的搜查。不久他關閉了學校。這段時間他思想上所受的震盪以及因同農民的頻繁接觸而接受的他們對事物的一些看法,成為他的世界觀轉變的契機和開端。
1862年34歲的托爾斯泰與年僅17歲的索菲亞•安德列耶芙娜•托爾斯塔婭(СофьяАндреевна Толстая)結婚,索妮婭是沙皇御醫的女兒,兩人的教育、觀念、文化水準差距甚大,他們前後育有13個孩子(其中8個孩子活到成年)。他和妻子的關係至今仍有爭論,托爾斯泰說:“他愛我,但只在夜裡,從來不在白天。”她抱怨:“不會有人知道他從來不曾想過要讓他的妻子休息片刻,或給生病的孩子倒一杯水!”可以確認的是大部分時光他們過得不錯,他妻子幫助他管理莊園,整個莊園占地380公頃,有森林、河流、湖泊,蘋果園有30多公頃,樹木成蔭,風景優美,使生活井井有條,這使得托爾斯泰可以將全部時間用於文學作品的精雕細刻,在這裡,托爾斯泰給人類留下了《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傳世之作。他每一部作品都要修改很多次,他妻子也進行謄清和保存文稿的工作。
新婚之後,革命形勢逐漸轉入低潮,他也逐漸克服了思想上的危機。他脫離社交,安居莊園,購置產業,過著儉樸、寧靜、和睦而幸福的生活。從1863年起他以6年時間寫成巨著《戰爭與和平》。這段時間的較重要的事件是1866年他出席軍事法庭為士兵希布甯辯護。希布甯因不堪軍官的虐待打了軍官的耳光,雖經托爾斯泰為之奔走,希布寧卻終被槍決。這一事件使他開始形成反對法庭和死刑的看法。
觀點明確
托爾斯泰的心靈的寧靜與和諧沒有保持多久。1869年9月因事途經阿爾紮馬斯,深夜在旅館中突然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憂愁和恐怖。這就是所謂“阿爾紮馬斯的恐怖”。在這前後,他在致友人書信裡談到自己等待死亡的陰鬱心情。1868年秋至1869年夏,他對叔本華哲學發生興趣,一度受到影響。從70年代初起,“鄉村俄國一切‘舊基礎’……的破壞”的加劇,“到民間去”等社會運動的興起,使他開始新的思想危機和新的探索時期。他惶惶不安,懷疑生存的目的和意義,因自己所處的貴族寄生生活的“可怕地位”深感苦惱,不知“該怎麼辦”。他研讀各種哲學和宗教書籍,不能找到答案。他甚至藏起繩子,不帶獵槍,生怕為了求得解脫而自殺。這些思想情緒在當時創作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得到鮮明的反映。此後,他訪晤神父、主教、修道士和隱修士,並結識農民、獨立教徒康•修塔耶夫。他終於完全否定了官辦教會,接受了宗法制農民的信仰,最後在70至80年代之交新的革命形勢和全國性大饑荒的強烈影響下,棄絕本階級,完成了60年代開始醞釀的世界觀的轉變,轉到宗法制農民的立場上。在《懺悔錄》(1879~1880) 等論文裡,他廣泛闡述自己思想轉變的過程,對富裕而有教養的階級的生活及其基礎——土地私有制表示強烈的否定,對國家和教會進行猛烈的抨擊。然而,他卻反對暴力革命,宣揚基督教的博愛和自我修身,要從宗教、倫理中尋求解決社會矛盾的道路。這是因為他不僅反映了農民對統治階級的仇恨和憤怒,也接受了他們因政治上不成熟而產生的不以暴力抵抗邪惡的思想。列寧剖析這種驚人的矛盾說:“作為一個發明救世新術的先知,托爾斯泰是可笑的……作為俄國千百萬農民在俄國資產階級革命快到來的時候的思想和情緒的表現者,托爾斯泰是偉大的。托爾斯泰富於獨創性。從此托爾斯泰厭棄自己及周圍的貴族生活,不時從事體力勞動,自己耕地、縫鞋,為農民蓋房子,摒絕奢侈,持齋吃素。他也改變了文藝觀,指斥自己過去的藝術作品包括《戰爭與和平》等巨著為“老爺式的遊戲”,並把創作重點轉移到論文和政論上去,以直接宣傳自己的社會、哲學、宗教觀點,揭露地主資產階級社會的各種罪惡。當時寫的劇本、中短篇小說以及民間故事,同樣為了這一目的。他還從事廣泛的社會活動:1881年因子女求學全家遷居莫斯科,他訪問貧民窟,參加1882年莫斯科人口調查,深入瞭解城市下層生活;1881年他上書亞歷山大三世,請求赦免行刺亞歷山大二世的革命者;1884年由其信徒和友人弗•契爾特科夫等創辦“媒介”出版社,以印行接近托爾斯泰學說的書籍;1891年給《俄國新聞》和《新時代》編輯部寫信,聲明放棄1881年後自己寫的作品的版權;1891至1893年和1898年,先後組織賑濟梁贊省和圖拉省受災農民的活動;他還努力維護受官方教會迫害的莫洛康教徒和杜霍包爾教徒,並在1898年決定將《復活》的全部稿費資助杜霍包爾教徒移居加拿大。
從19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托爾斯泰增強了對社會現實的批判態度,對自己宣傳的博愛和不抗惡思想也常常感到懷疑。這在《哈澤—穆拉特》等作品中有所反映。沙皇政府早就因他的《論饑荒》一文而企圖將他監禁或流放,但懾於他的聲望和社會輿論而中止。至此又因《復活》的發表,指責他反對上帝,不信來世,於1901年以俄國東正教至聖宗教院的名義革除他的教籍。這個決定引起舉世的抗議,托爾斯泰卻處之泰然。同年他因沙皇政府鎮壓學生運動而寫《致沙皇及其助手們一文》;次年致函尼古拉二世要求給人民自由並廢除土地私有制;1904年撰文反對日俄戰爭。他同情革命者,也曾對革命的到來表示歡迎,但卻不瞭解並回避1905年革命。而在革命失敗後,他又反對沙皇政府殘酷殺害革命者,寫出《我不能沉默》一文。[1]
晚年時代
托爾斯泰在世界觀激變後,於1882年和1884年曾一再想離家出走。這種意圖在他80至90年代的創作中頗多反映。在他生前的最後幾年,他意識到農民的覺醒,因為自己和他們的思想情緒有距離而不免悲觀失望;對自己的地主莊園生活方式不符合信念又很感不安。他的信徒托爾斯泰主義者和他的夫人之間的糾紛更使他深以為苦。最後,他於1910年10月28日從亞斯納亞•波利亞納秘密出走。在途中患肺炎,11月7日(陽曆11月20日)在阿斯塔波沃車站逝世。遵照他的遺言,遺體安葬在亞斯納亞•波利亞納的森林中。墳上沒有樹立墓碑和十字架。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1910)出生在一個名叫“雅斯納亞•波良納”的貴族莊園。他童年印象最深的是能給所有人帶來幸福的小綠棒的故事。托爾斯泰在喀山大學就讀期間,對盧梭的學說產生過濃厚的興趣。離開大學後,成為青年地主的托爾斯泰曾力圖改善農民的生活,但卻不被農民所理解。這段經歷後來在小說《一個地主的早晨》(1857)中得到了反映。
50年代,托爾斯泰在高加索入伍期間開始了文學創作。處女作《童年》(1852)通過對小主人公伊爾倩耶夫的單純而又富有詩意的內心世界的細緻入微的描摹,出色地表現了一個出身貴族家庭的、聰穎、敏感、感情熱烈,並愛作自我分析的兒童的精神成長過程。它與後來作家寫就的《少年》和《青年》構成了自傳三部曲。在高加索期間,托爾斯泰還發表了一些反映戰地生活的小說,如《襲擊》和《檯球房記分員筆記》等。高加索迷人的自然風光和樸實的山民,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對生活有了新的認識,平民化思想也由此萌發。這在他後來完成的作品《哥薩克》中有清晰的反映。克裡米亞戰爭爆發後,托爾斯泰曾在前線堅守一年。他為此寫出了三篇總名為《塞瓦斯托波爾故事》(1855-1856)的特寫,以嚴酷的真實抨擊了畏敵如虎的貴族軍官,讚美了普通士兵的愛國主義精神。
托爾斯泰退役回到家鄉後,曾為農民子弟辦學,後因沙皇政府干預,學校夭折。期間,他兩次出國,並寫下了《暴風雪》、《兩個驃騎兵》、《盧塞恩》、《阿爾貝特》、《三死》、《家庭》《幸福》和《波里庫士卡》(1863)等小說。60-70年代,托爾斯泰先後完成了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這兩部作品為他贏得了世界一流作家的聲譽。
70年代末80年代初,托爾斯泰經歷了一場世界觀的激變。他否定了貴族階級的生活,站到了宗法農民的一邊。這時,他不僅在生活方式上發生了很大變化,而且力求使自己的作品能為普通的農民所接受。他寫了不少民間故事和“人民戲劇”,也寫出了一些優秀的小說,其中著名的有長篇小說《復活》(1899),劇本《黑暗的勢力》(1886)、《教育的果實》和《活屍》,中篇小說《霍爾斯托麥爾》、《伊凡•伊裡奇之死》(1886)和《克萊采奏鳴曲》等。
《復活》是托爾斯泰晚年最重要的作品。男主人公聶赫留朵夫是一個為自己和本階級的罪惡而懺悔的形象,瑪絲洛娃的不幸遭遇深深震動了他,他決心用自己的行動來贖罪。聶赫留道夫對人民苦難的同情,對本階級罪惡的懺悔,以及在懺悔過程中的矛盾、彷徨,既概括了當時一部分進步的貴族知識份子的精神狀態,也反映了作家本人的思想矛盾。女主人公卡秋莎•瑪絲洛娃是一個從受欺淩的地位中逐步覺醒並走向新生的下層婦女的形象。如果說與聶赫留朵夫的重逢震顫了她麻木的靈魂的話,那麼與政治犯的接觸則使她開始了對新生活的探索。瑪絲洛娃形象已經越出了當時一般作家用同情的筆調描寫下層人民不幸遭遇的格局,而是深刻地表現了下層人民不可摧毀的堅強意志。同時,《復活》也顯示了托爾斯泰“撕下一切假面具”的決心和徹底暴露舊世界的批判激情。小說對沙俄的法律、法庭、監獄,以及整個國家機器和官方教會,都給予了無情的抨擊。為此,托爾斯泰遭到當局和教會的迫害,還被革除教籍。然而,托爾斯泰在人民中獲得了越來越高的聲譽。托爾斯泰晚年生活力求平民化,並保持著旺盛的創作精力,完成了中篇小說《哈澤•穆拉特》和《舞會之後》等優秀作品。1910年,他在出走途中去世。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是19世紀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的傑出代表,俄國最偉大的作家。他以自己有力的筆觸和卓越的藝術技巧辛勤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寧稱頌為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 ”。托爾斯泰思想中充滿著矛盾,這種矛盾正是俄國社會錯綜複雜的矛盾的反映,是一個富有正義感的貴族知識份子在尋求新生活中,清醒與軟弱、奮鬥與彷徨、呼喊與苦悶的生動寫照。托爾斯泰的作品縱然其中有反動的和空想的東西,但仍不失為世界進步人類的驕傲,他已被公認是全世界的文學泰斗。羅曼•羅蘭的《名人傳》、茨威格的《三作家》中記述了他。
托爾斯泰五歲時,大哥尼古拉告訴他一個秘密。只要把這個秘密解開,世界上就不再有貧窮、疾病和仇恨。他又說這個秘密已經寫在一根小綠棒上,綠棒就埋在小山澗旁的路邊。這個小綠棒的故事,令五歲的托爾斯泰神往不已,找尋綠棒是托爾斯泰年幼時最熱衷的冒險遊戲。托爾斯泰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傳說中的綠棒,死後也是被安葬在那片樹林裡。
在托爾斯泰離家之前,他與妻子的決裂程度人人皆知。一天晚上,夫妻二人又鬧不和。之後,托爾斯泰的妻子曾跪下懇求托爾斯泰為她再讀一遍早年時代丈夫為自己創作的詩歌和散文,以找回當初的甜蜜,但是托爾斯泰當時已死了心。這位大作家在離家後不久便去世。
人物形象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臉龐,植被多於空地,濃密的胡髭使人難以看清他的內心世界。長髯覆蓋了兩頰,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皺似樹皮的黝黑臉膛,一根根迎風飄動,頗有長者風度。寬約一指的眉毛像糾纏不清的樹根,朝上倒豎。一綹綹灰白的鬈髮像泡沫一樣堆在額頭上。不管從哪個角度看,你都能見到熱帶森林般茂密的鬚髮。像米開朗琪羅畫的摩西一樣,托爾斯泰給人留下的難忘形象,來源於他那天父般的猶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鬍子。
創作階段
高爾基曾言:“不認識托爾斯泰者,不可能認識俄羅斯。”在文學創作和社會活動中,他還提出了“托爾斯泰主義”,對很多政治運動有著深刻影響。
托爾斯泰的創作,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早期作品
早期(1852~1862)這是他的探索、實驗和成長的時期。思想和藝術風格都在發展和變化,個別作品有模仿的痕跡。他後來作品中的一些基調和特色也已初具雛型。托爾斯泰早在1847年起開始寫日記,以後一直堅持到晚年。大量的日記和書信,幾乎占他的文學遺產的三分之一。日記是他朝夕反省和不斷進行探索的心靈的紀錄,也是鍛煉寫作、通過自身研究人的內心生活秘密的手段。像《昨天的故事》(1851)那樣的早期作品,就是由日記擴充和藝術加工而成的。
托爾斯泰的許多作品帶有自傳性質,這首先見於最早發表的作品、在高爾基寫成的中篇小說《童年》(1851~1852)以及後來陸續發表的《少年》(1852~1854)和《青年》(1856~1857)據他的構思還要寫最後一部《青春》,構成長篇小說《四個發展時期》,但沒有寫成。這個三部曲表現主人公如何在周圍環境影響下成長。他不滿自己,醉心於反省和自我分析,追求道德完善。作品洋溢著貴族莊園生活的牧歌情調,但也表現了一定的民主傾向,儘管作家晚年說這是不真誠的。同一時期創作的《襲擊》(1853)、《伐林》(1853~1855)和《塞瓦斯托波爾故事》等軍事小說,是根據作者親身經歷和見聞寫成的。這些作品克服俄國文學中戰爭描寫的虛假的浪漫主義傾向,表現流血和死亡的真實場面,描寫普通士兵和軍官的樸素但卻悲壯的真正愛國主義,揭示貴族軍官的虛榮心和裝腔作勢。車爾尼雪夫斯基指出的托爾斯泰才華的兩個特點:“心靈的辯證法”(即寫心理的過程)和道德感情的純潔,主要就是根據上述作品概括出來的。
從他的心靈探索和精神面貌發展的線索來說,繼三部曲之後的是:《一個地主的早晨》(1856),探索在農奴制下通過改善農民生活以協調地主和農民的關係的道路。這也是他親自觀察所得,因此能夠“鑽到農民的心靈中去”(車爾尼雪夫斯基語)。《家庭幸福》(1858~1859),有他同瓦•弗•阿爾謝尼耶娃愛情關係的反映,但也表現了他當時逃避現實、追求與世隔絕的家庭“幸福小天地”的幻想。他很快就否定了這篇作品。《哥薩克》(1853~1863),這是原計劃中的上半部,下半部沒有寫完成),表達了作家要脫離自己環境、走“平民化”道路的初步嘗試。主人公奧列寧厭棄上流社會的空虛和虛偽,在奇偉的大自然和純樸的哥薩克中間,認識到幸福的真諦在於愛和自我犧牲,為別人而生活,但他未能擺脫貴族的習性,這幻想以破滅告終。這個“出走”的主題後來不斷出現在作家晚年的作品中。在藝術上,《哥薩克》開始從心理的細緻刻畫轉向客觀地廣泛描寫現實生活的史詩畫面,為創作《戰爭與和平》作了準備。
這個時期的其他作品:《兩個驃騎兵》(1856)寫父子兩代人,作者欣賞父輩的熱情豪邁的騎士風度,而鄙棄子輩的猥瑣自私的實利觀點。《阿爾別特》(1857~1858)和《琉森》(1857)都是寫藝術家的。前者的中心思想是“自由創作”問題,作品中宣稱“美是人世間唯一無可置疑的幸福”,是作家一度醉心“為藝術而藝術”的觀點的產物。《琉森》以作家旅遊瑞士時的見聞為基礎,揭露資產階級的自私本性和資本主義同藝術相敵對的實質。但這裡已出現否定資本主義文明的相對進步意義的傾向,他的批判又是從抽象的宗教、道德的真理出發,是托爾斯泰主義的最初表現。這篇作品的嚮往自然和歸真返樸的思想在《哥薩克》和《三死》(1859)中得到最充分的發揮,後兩部作品並以大自然和接近大自然的人的意識作為衡量真理的尺度。這裡有盧梭的影響。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因同農民接近,他開始直接描寫農民生活。未完成的作品《田園詩》(1860~1861)和《吉洪和瑪蘭尼婭》(1860~1862)對古老的農民生活方式過分美化。《波里庫什卡》(1861~1863)表現農奴制下不可能為農民造福的思想,女地主的“仁慈”卻導致波里克依的自殺,作品充滿了陰暗的色彩。在這部作品裡作家第一次提出金錢萬惡的問題。
中期作品
中期(1863~1880) 這是托爾斯泰才華得到充分發展、藝術達到爐火純青的時期,也是思想上發生激烈矛盾、緊張探索、醞釀轉變的時期。托爾斯泰從1856年開始想寫關於十二月黨人的小說,在1860至1861年間寫了開頭3章(1884年發表;1877至1879年曾再用這個題材寫了一些片斷,但與原來的構思毫無聯繫)。他的注意力漸漸轉移到關於1812年衛國戰爭的《戰爭與和平》(1866~1869)。這不是遁入歷史,而是試圖從歷史上給貴族階級尋找存在的價值,用以解答當時解放運動應由哪個階級領導的問題。但由於長期的親身體驗和同人民的接近,他深深感到人民在民族歷史上的作用,從而使小說成為一部波瀾壯闊的人民戰爭的史詩。
小說展示了一個重大的歷史時期—─從1805年到十二月黨人起義的前夜。出現於前景的是兩種類型的貴族。一類接近宮廷,談吐優雅,雍容華貴,但道德敗壞,利慾薰心,醉生夢死,崇拜法國文化,漠視祖國命運。另一類是理想化的宗法制的領地貴族,主要是羅斯托夫和包爾康斯基兩家,忠厚慷慨,感情強烈,富於愛國主義精神。屬於這類貴族的還有彼埃爾•別祖霍夫,他和安德列•包爾康斯基是中心人物。他們兩人都不斷進行思想探索,飽嘗生活中的甘苦,都在衛國戰爭中瞭解到人生的真諦,並在精神上得到新生。最後安德列因負傷死去,彼埃爾將成為十二月黨人。
小說所熱情歌頌的真正愛國英雄是人民,是許多平民出身的士兵和軍官,他們樸實英勇,藐視死亡,和貴族軍官的嘩眾取寵適成對照。小說還把庫圖佐夫寫成人民智慧的體現者。他于單純、平凡中見偉大,和作家心目中代表資本主義西歐的傲慢自負而實際渺小的拿破崙不同,他瞭解人民的情緒,聽任事物的客觀發展,因此高於拿破崙並取得對後者的勝利。
在托爾斯泰看來,俄國的前途在於“優秀”貴族和人民的合作,這種思想是錯誤的。但在小說中,這種結合是在面臨民族矛盾時實現的,因此有其合理的地方。同時,他雖然也寫到彼埃爾和安德列所實行的農業改革,卻並不隱諱農民對地主的不滿心理。
小說中也反映了作者的一些很典型的偏見。例如婚後的娜塔莎表現了宗法制家庭的賢妻良母理想;庫圖佐夫形象表現了反對理性、崇奉無意識活動和自發的生活原則。特別是卡拉塔耶夫形象,美化了宗法制下的落後的農民,宣揚逆來順受和不抗惡的思想。
《戰爭與和平》寫成後,面對俄國資本主義的急劇發展和宗法制農村舊秩序的分崩離析,托爾斯泰企圖從彼得一世時代尋找當代社會變化的原因。他承認彼得做了偉大而必要的事,但又責備他把歐洲文明移植到俄國。從1870到1873年他研究了彼得時代的大堆史料。但這項工作為《啟蒙讀本》所打斷。後來只寫成關於彼得的小說的開頭部分,便轉向現代生活題材的《安娜•卡列尼娜》的創作。
《啟蒙讀本》(1871~1872)涉及的國民教育問題,在當時也是迫切問題。托爾斯泰自稱這本書的宗旨在於教育俄國“整整兩代的孩子”──“不管沙皇的孩子還是農民的孩子”。這部書共包括373篇作品,有關於自然科學的,但大部分是文學方面的,思想傾向保守。而且由於托爾斯泰不同意科學的啟蒙作用,《啟蒙讀本》反對新教育學的基該方法和原則,因此遭到進步教育學家的反對。他曾為此撰文辯解,並公開辯論。但《啟蒙讀本》確有可取之處:它擺脫了新教育學的機械方法;其中很多經過改編的民間故事都富於藝術性,語言簡潔、明確、生動。特別是1875年經過他修改的《新啟蒙讀本》,很受歡迎,在作者生前就印行了30多版。
《安娜•卡列尼娜》的構思始於1870年,到1873年才開始動筆,原來只想寫一個上流社會已婚婦女失足的故事。而在1877年寫成的定稿中,小說的重心轉移,主要是寫農奴制改革後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所產生的災難性後果:貴族階級家庭關係的瓦解和道德的敗壞,貴族地主在資產階級進逼下趨於沒落以及農村中階級矛盾的激化。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不能忍受丈夫的虛偽和冷漠,追求真正的愛情和幸福。但她既無力對抗上流社會的虛偽而冷酷的道德的壓力,又不能完全脫離貴族社會,戰勝自己身上貴族的傳統觀念,在極其矛盾的心境下臥軌自殺。另一主人公列文,是作家的自傳性人物。他痛心地看到地主經濟的沒落,尋求避免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希望借地主和農民合作來緩和階級矛盾,並把這種“不流血的革命”推廣至全世界。這種空想破滅後,他悲觀失望,懷疑人生意義,甚至要從自殺中求解脫,最後在家庭幸福和宗法制農民的信仰中得到精神的歸宿。這部作品已沒有《戰爭與和平》中和諧明朗的色彩和歷史樂觀主義,人物充滿著矛盾、緊張和惶恐的心情,全書閃現著惡夢、宿命的預感和死亡的陰影。這反映了“一切都翻了一個身,一切都剛剛安排”的社會生活的變化無常和作家世界觀中悲觀情緒的滋長。不過,列文的緊張探索也反映了作家在思想激變前夕精神探索的加強。
晚期作品
晚期(1881~1910)這時期總的傾向是:一方面揭露當代社會的各種罪惡現象,另一方面是表達自己的新認識,宣傳自己的宗教思想。創作是多方面的,有戲劇、中短篇和長篇小說、民間故事,而占重要位置的則是政論和論文。托爾斯泰在50至60年代就曾寫戲劇,其中《一個受傳染的家庭(1862~1864)是反對“虛無主義者”即革命民主派的。80年代起又對劇作發生興趣。重要作品有:《黑暗的勢力》(1886)揭露金錢的罪惡,同時宣揚拯救靈魂的說教;《教育的果實》(1891)以貴族和農民的不同生活方式為衝突的基礎,諷刺前者的遊手好閒和精神空虛,表達後者因缺乏土地而產生的強烈憤慨;《活屍》(1900)寫一個覺醒的貴族因社會制度不合理而離家出走,同時揭露貴族的自私冷酷和他們的合法婚姻的虛偽性。經過長時間創作的《光在黑暗中發亮》(1910)反映作者在世界觀轉變後同家庭和社會的衝突,宣揚不抗惡,而劇情的發展又反駁了這種說教的無力,是他最矛盾的作品之一。中短篇小說《伊凡•伊裡奇之死》(1884~1886)、《克萊采奏鳴曲》(1891)、《魔鬼》(1910)、《謝爾蓋神父》(1910)和《舞會之後》(1910)的主題主要是精神覺醒或離家出走,並反對性愛,宣揚宗教的禁欲主義;另一方面則是批判貴族資產階級的空虛和荒淫的生活,人和人之間的虛偽而冷酷的關係;《舞會之後》還揭露軍隊中的酷刑。此外,《霍爾斯托密爾》(1863~1885)揭示私有財產對其犧牲者以至私有者本人的毀滅性的危害;《偽息券》(1910)則接近《黑暗的勢力》的主題。在1905年革命前夕寫成的《哈澤—穆拉特》(1904)描寫山民的強烈的生的意志和至死不屈的英勇精神;在這次革命中寫成的《為什麼?》(1906)歌頌波蘭人民的英勇起義,揭露沙皇的殘酷鎮壓;兩者是對當時暴力革命的反應,但就在同時寫成的《柯爾涅依•瓦西裡耶夫》(1905)則又重複博愛和寬恕可以擺脫邪惡的論調。
長篇小說《復活》(1889~1899)是托爾斯泰晚年的代表作,情節的基礎是真實的案件。貴族青年聶赫留朵夫誘姦姑母家中養女、農家姑娘卡秋莎•瑪斯洛娃,導致她淪為妓女;而當她被誣為謀財害命時,他卻以陪審員身份出席法庭審判她。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當時社會卻有典型意義。小說一方面表現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題──精神覺醒和離家出走;主要方面則是借聶赫留朵夫的經歷和見聞,展示從城市到農村的社會陰暗面,對政府、法庭、監獄、教會、土地私有制和資本主義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不過,作品的後面部分,漸漸突出了不以暴力抗惡和自我修身的說教。托爾斯泰的力量和弱點,在這裡得到最集中最鮮明的表現。
《民間故事》(1881~1886)大多滲透著宗教倫理思想和美化宗法制古風遺習的傾向,但卻以情節緊湊、語言簡樸著稱。某些作品也具有積極意義,如《一個人需要很多土地嗎?》譴責土地私有,《兩個老頭》批判私有財產,《蠟燭》反映人民的反抗情緒等。
托爾斯泰的文章和論著保存至今的共290篇,已完成的164篇,構成他的文學遺產的重要部分。政論性的論文占大多數,其寫作始于青年時代。60至70年代寫過關於教育問題和關於薩馬拉饑荒的論文。最有意義的是世界觀激變以後的文章。《教條神學研究》(1879~1880)、《我的信仰是什麼?》(1882~1884)、《教會和政府》(1885~1886)等,揭露官方教會是“有產者政權”的婢女,並宣傳新的基督教的世界觀;《那麼我們該怎麼辦?》(1882~1886)、《天國在您心中》(1890~1893)和《當代的奴隸制》(1899~1900)等文指出資本主義制度實即奴隸制,而工廠奴隸制是土地奴隸制的直接後果;國家是保衛有產者並壓迫人民的工具;私有制則是“戰爭、死刑、法庭、奢侈、淫蕩、兇殺和使人毀滅”的萬惡之源。在90年代初俄國許多省份受災時,他寫了《論饑荒》(1891)、《可怕的問題》(1891)和《饑荒抑或不是饑荒》(1898),指出當時饑荒的嚴重性,並斷言“人民之所以饑餓,是由於我們吃得太飽”,應該“從人民的脖子上爬下來”,把土地等歸還他們。在1905年革命的時期,他宣稱自願充當“從事農業的一億人民的辯護士”,寫了《論俄國的社會運動》、《深重的罪孽》、《致農民的論土地的信》(均1905)等文,認為革命的根本問題是土地問題。而在《關於莫斯科的調查》(1882)、《唯一的手段》(1901)、《論俄國革命的意義》(1906)和《究竟該怎麼辦?》(1906)等文中還陳述城市下層的貧困境況和工人的沉重勞動。此外還有一些反對侵略戰爭和軍國主義的文章。這些論文同樣有其消極面,如否定一切國家、一切暴力,幻想人們的團結,鼓吹愛的作用和自我修身等。
代表作品
一、三大巨著
1. 《戰爭與和平》
作品中心主題是俄國貴族的命運和前途。貫穿全書的主要人物可分為兩類,一類以庫拉金為代表,他們自私貪婪、虛偽墮落,在國難當頭的時刻仍爭權奪利、尋歡作樂。在小說中,庫拉金是官痞,兒子阿納托利是惡少,女兒艾倫則是蕩婦。另一類是彼埃爾•別朱霍夫、安德列•鮑爾康斯基和娜塔莎•羅斯托娃,他們接近人民,厭惡上流社會的空虛無聊,經過長期的精神探索,成為社會的精華。安德列和彼埃爾是探索型的青年貴族知識份子,兩人在性格和生活道路上形成鮮明對比。安德列性格內向,意志堅強,有很強的社會活動能力,他後來投身軍界,在嚴酷的生活面前認識到上層統治階級的腐敗和人民的力量,最後在衛國戰爭中獻身;彼埃爾性格直爽,感情衝動,缺少實際活動能力,他更側重對道德理想的追求,在與人民的接觸中精神得到昇華,最後成為進步革命團體的主要成員;女主人公娜塔莎個性鮮明,生氣勃勃,她與人民和大自然接近,具有強烈和豐富的情感。作者對這幾個正面人物投以詩情洋溢的藝術描寫,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通過作者特有的心理描寫,這些人物形象性格特別鮮明生動,具有很高的認識價值和審美價值。
2. 《復活》
講述了貴族青年聶赫留朵夫誘姦姑母家中養女、農家姑娘卡秋莎•瑪斯洛娃,導致她淪落為妓女;而當她被誣陷為謀財害命時,他出席法庭以陪審員的身份審判她。這事件看似巧合,在當時社會具有典型意義。小說一方面表現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題——精神覺醒和離家出走;主要方面見上文。托爾斯泰的力量與弱點,在這裡得到最集中鮮明的表現。《復活》是他長期思想、藝術探索的總結,也是對俄國社會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為世界文學不朽名著之一。[1]
3. 《安娜•卡列尼娜》
講述了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愛情悲劇,和列文在農村面臨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與探索這兩條線索,描繪了俄國從莫斯科到外省鄉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先後描寫了150多個人物,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
二、其他作品
《童年.少年.青年》《一個地主的早晨》《琉森》《三死》
《家庭幸福》《哥薩克》《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寧娜》
《塞瓦斯托波爾故事集》(1855-1856)
《一個人需要多少土地?》(1886)
《黑暗的勢力》《教育的果實》《魔鬼》(應為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寫於1916年)
《克萊采奏鳴曲》《哈澤•穆拉特》《伊凡•伊裡奇之死》
《舞會之後》《復活》《主與僕》《跳水》《活屍》《蠟燭》
《三個老頭》短篇小說:《窮人》(冀教版六年級上冊 第六課)(人教版六年級上冊 第九課)(北師大版六 年級上冊 第二課)
三、作品詳單
列夫•托爾斯泰著作等身,直到現在,他所有的作品合共有90冊,以下為他的部份作品。
小說
《童年》(Детство,1852年)
《少年》(Отрочество,1854年)
《青年》(Юность,1856年)
《一個地主的早晨》(Утро помещика,1856年)
《塞瓦斯托波爾紀事》(Севастопольские рассказы,1855年–1856年)
《一八五四年十二月之塞瓦斯托波爾》(Севастополь в декабре месяце,1854年)
《一八五五年五月之塞瓦斯托波爾》(Севастополь в мае,1855年)
《一八五五年八月之塞瓦斯托波爾》(Севастополь в августе 1855 года,1855年)
《哥薩克》(Казаки,1863年)
《戰爭與和平》(Война и мир,1865年–1869年)
《高加索的囚徒》(Кавказский Пленник,1872年)
《謝爾基神父》(Отец Сергий,1873年)
《安娜•卡列尼娜》(Анна Каренина,1875年–1877年)
《懺悔錄》(Исповедь, 1882年)
《伊凡•伊裡奇之死》(Смерть Ивана Ильича,1886年)
《一個人需要多少土地?》(Много ли человеку земли нужно,1886年)
《克萊采奏鳴曲及其他故事》(Крейцерова соната,1889年)
《霍斯托密爾:一隻馬的故事》(1864年, 1886年)
《為什麼》
《盧塞恩》
《舞會以後》
《復活》(Воскресение 1899年出版)
《哈吉•穆拉特》(Хаджи-Мурат 1896年-1904年撰寫,1912年出版)
散文
《什麼是藝術?》(1897年)
《天國在你們心中》
《到底怎麼辦》
《當代的奴隸制度》
《回憶錄》(未完成)
《給自由主義者的信》 (英語,1898年)
戲劇
《黑暗的勢力》(Власть тьмы,1886年)
《教育的果實》(1889年)
《活屍》(Живой труп,1900年)
編著
《啟蒙讀本》
《生活之路》
感情生活
1862年34歲的托爾斯泰與年僅17歲的索菲亞•別爾斯(СофьяАндреевна Толстая)結婚,索妮婭是沙皇御醫的女兒,兩人的教育、觀念、文化水準差距很大,他們前後育有13個孩子。他和妻子的關係至今仍有爭論,別爾絲說:“他愛我,但只在夜裡,從來不在白天。”她抱怨:“不會有人知道他從不曾想過要讓他的妻子休息片刻,或給生病的孩子倒一杯水!”。可以確認的是大部分時光他們過得不錯。托爾斯泰給人類留下了《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傳世之作。他每一部作品都要修改很多次,他妻子也進行謄寫和保存文稿的工作。
但是托爾斯泰將記錄自己年輕時代行為的日記交給了妻子,內容記載托爾斯泰婚前曾經賭博,找妓女,甚至感染性病,還與一名女工生了一個私生子,這讓別爾絲大為惱火,她在日記中寫道:“我真想燒了他的日記和他的過去。”“我夢見了一個巨大的花園,……我抓起她的孩子,撕扯起來。我扯下了他的頭顱和雙腿——我像瘋子一樣。”她學安娜•卡列尼娜那樣去“臥軌”,甚至服毒自殺,鬧得全家不得安寧。她自己也承認“總有一天我會嫉妒得自殺。”這使得托爾斯泰更厭惡這場婚姻,他在日記中寫道:索妮婭“成了我痛苦的根源。”“我不知道如何解決這種瘋狂,我看不見任何出路。”
另外托爾斯泰晚年激進的思想也讓夫妻產生很大隔閡,甚至準備放棄財產,過簡樸生活,而與妻子發生齟齬。他的妻子既不理解,更完全不能接受,認為是“整套哲學牽強附會、矯揉造作,完全建築在虛榮心、名利欲和出風頭的基礎上。”大女兒塔妮婭說:“你無微不至地關心他的物質生活,但是你卻忽略了他更珍視的東西。如果你同樣關心他的精神生活,他會是多麼感動,會百倍地報答你的付出。”夫妻之間缺乏交流,使得婚姻生活每況愈下。高爾基說托爾斯泰“非常喜歡談論女人,但總是帶著俄國農民的粗野口氣……他對女人的態度是一種頑固的敵意。他最喜歡做的事情莫過於懲罰她們……這是一個男人對沒有得到他應有的幸福而進行的報復。”
1910年11月10日,82歲高齡的托爾斯泰從自己的雅斯納亞-波良納莊園秘密離家出走,躲在一個三等火車車廂裡,患有肺炎,最後客死在阿斯塔波沃車站的站長室裡。托爾斯泰彌留之際,全球各地的記者雲集這個小車站,他的所有子女也都來到膝下,但托爾斯泰臨死也不想見妻子一面,可謂悲慘至極。威廉•夏伊勒(William Shire)感歎道:“他們在各方面都得天獨厚,惟獨不具備相互理解的能力。”
這位偉大的文學巨匠最終于1910年11月20日的早晨停止了呼吸。
名人軼事
為孩子讀物描圖
俄國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十分注意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儘管自己的寫作時間相當寶貴,但他常常將部分時間分給孩子們,給他們講故事,為他們繪畫,回答他們提出的各種問題。
不過,托爾斯泰從不給孩子強行灌輸知識,而是根據孩子們的愛好和興趣為他們服務。有一段時間,孩子們對作家儒勒•凡爾納的作品很感興趣,托爾斯泰就一本又一本地講給他們聽。
後來,他發現《80天環遊地球》這本書沒有插圖,為了幫助孩子們理解故事情節,他竟然每天晚上用鵝毛筆親自為該書描制插圖。托爾斯泰的時間是寶貴的,但是他認為,把時間花在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激發孩子的求知欲方面是值得的。
法令
俄國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年)一次在信中詼諧地對一位朋友說:“如果我是沙皇,我就公佈一項法令:作家要是用了一個自己不能解釋其意義的詞,就剝奪他的寫作權利,並且打100棍子。”
個人思想
文學使命
托爾斯泰早期寫過文學論文,如《人們為什麼寫作》(1851)肯定文學的崇高使命;《在俄羅斯文學愛好者協會上的講話》(1859)反對暴露文學,但仍主張文學應當適應社會的要求。在19世紀60至70年代的論文中,主要強調應為人民而寫作。最值得注意的是晚年的論著。《莫泊桑文集序》(1894)要求忠於現實主義藝術的原則;要求作家對所描寫的事物抱道德的態度,明確“善和惡之間的區別”。《什麼是藝術》(1897~1898)批判“現實主義”的美學觀點,指出當時一些美學理論為統治階級的口味進行辯解的實質,揭示頹廢派藝術反人民的本性及其哲學思想基礎;同時提出藝術是人們交流感情的工具的論點。《論莎士比亞及其戲劇》(1906)指責莎士比亞的劇作反民主和不道德,但也能道出他的劇作的某些藝術特點。這些論著都闡明作者後期關於藝術實質和作用、形式和內容的關係、藝術的道德意義等問題的見解,後兩部還同時要求文藝傳達宗教意識。
祖國命運
托爾斯泰是偉大的思想家和藝術家。從創作初期開始,特別在19世紀60年代以後,他始終不渝地真誠地尋求接近人民的道路,“追根究底”地要找出群眾災難的真實原因,認真地思考祖國的命運和未來,因此,他的藝術視野達到罕有的廣度,在自己作品中能夠反映1861年農奴制廢除後到1905年革命之間的重要社會現象,提出這個轉折時期很多的“重大問題”,儘管他的立場是矛盾的,他的解答是錯誤的。然而,托爾斯泰的偉大,主要還由於他以天才藝術家所特有的力量,創作了無與倫比的俄國生活的圖畫,而那些“重大問題”大多就是在“圖畫”中藝術地提出來的。
藝術特色
首先,他以特有的概括的廣度,創造了史詩體小說。像《戰爭與和平》那樣的巨著,再現了整整一個時代,氣勢磅礴,場面廣闊,人物眾多(500以上)。歷史的事實融合著藝術的虛構,奔放的筆觸揉和著細膩的描寫;在巨幅的群像中顯現出個人的面貌,史詩的莊嚴肅穆中穿插有抒情的獨白,變化萬千,蔚為奇觀。他善於駕馭多線索的結構,千頭萬緒,銜接得天衣無縫;又能突破小說的“封閉”形式,波瀾壯闊,像生活那樣無始無終。
然而托爾斯泰的藝術魅力,不只在於再現宏觀世界,而且在於刻畫微觀世界。他洞察人的內心的奧秘,在世界文學中空前地把握心靈的辯證發展,細緻地描寫心理在外界影響下的嬗變過程;並且深入人的下意識,把它表現在同意識相互和諧的聯繫之中。托爾斯泰的藝術力量是真實的,它突出表現在性格塑造上。他總是如實地描寫人物內心的多面性、豐富性和複雜性,不只寫其突出的一面或佔優勢的一種精神狀態。他不隱諱心愛人物的缺點,也不窒息所揭露的人物心中閃現的微光。他不粉飾,不誇張,不理想化或漫畫化,總是借助真實客觀的描寫,展示其本來面目,從而于平凡中見偉大,或者相反,于平凡的現象中顯示其可怕。
他還善於描繪性格的發展和變化,自然渾成而不露斤斧痕跡。托爾斯泰的風格主要特點是樸素。他力求最充分最確切地反映生活的真實或表達自己的思想,因此,他雖然在藝術上要求嚴格,、像《戰爭與和平》就七易其稿,卻不單純以技巧取勝,不追求形式上的精緻,也不回避冗長的複合句,而只尋求最大的表現力。
晚年,他的藝術有顯著的變化。在心理分析上力求簡潔,不寫感受的整個過程,只寫心理過程的各個階段的主要環節;有時採取戲劇的方法,通過行動和對白來表現。不寫性格的順序發展過程,而寫突然事故引起的決定性轉變。在結構上,為了表現人物的醒悟,常常採用倒敘的方法;為了集中,長篇小說也不再用多線索,而用單線索逐漸展開的方式。在語言上,則力求質樸簡練和淺顯易懂,接近民間故事。
人物影響
列夫•托爾斯泰是現實主義的頂峰之一。他的文學傳統不僅通過高爾基而為蘇聯作家所批判地繼承和發展,在世界文學中也有其巨大影響。從19世紀60年代起,他的作品開始在英、德等國翻譯出版。19世紀70至80年代之交以《戰爭與和平》的法譯本出版獲得國際上第一流作家的聲譽,成為當時歐美的“俄國熱”的主要對象。80至90年代法、英等國最早論述他的評論家,都承認他的現實主義創作對自己國家文學的振興作用。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成長的進步作家法朗士、羅曼•羅蘭、亨利希•曼和湯瑪斯•曼、德萊塞、伯納•蕭、高爾斯華綏以及其他歐美作家和亞洲作家都受到他的薰陶。在中國,1900年就出現評價他的文字,1907年譯價過他的“宗教小說”(《主與僕》及民間故事)。1913年、1917年先後有《復活》(譯名《心獄》)和《安娜•卡列尼娜》(譯名《婀娜小史》)的不完全的文言譯本。“五四”前後,托爾斯泰的作品大量被譯成中文。抗戰期間分別出版了郭沫若和周揚翻譯的《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以及其他作品的譯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托爾斯泰的重要作品大多已翻譯出版,而且根據原文翻譯,不少名著都有幾種不同的譯本。
評論國學
看老子
托爾斯泰這樣來介紹老子的一個基本論點:“他(老子)教導人們從肉體的生活轉化為靈魂的生活。他稱自己的學說為‘道’,因為全部學說就在於指出這一轉化的道路,也正因此老子的全部學說叫做《道德經》。”
1891年10月,托爾斯泰在給出版商列傑爾列的一封信後面,附了一份“給我留下印象的作品”。這份書目羅列不足50部,記錄了托爾斯泰自童年至63歲這個階段閱讀並留下印象的作品。這些作品,根據閱讀印象,分為強烈;非常深;很深三種程度。書目中,涉及中國的作品,有孔子和孟子以及老子數種,而“老子”,是列在印象“強烈”這個項目中的,列入這個程度的作品,僅僅不過十部左右。
雖然,托爾斯泰接觸老子是比較晚的,那是在已創作出為他贏得世界聲譽的《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之後。1880年左右,托爾斯泰思想出現巨大困惑。1879-1882年之間,托爾斯泰寫出一篇表現這種困惑的長文《懺悔錄》。他在探索生命意義的精神活動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題:“在探索生命問題的答案過程中,我的感受和一個在森林中迷路的人的感覺完全相同。”
看孔子
在傳統文化經典中,首先引起他注意的,是孔子。托爾斯泰不懂中文,何以能夠研究孔子呢?原來他是從讀英譯本的《四書》開始的。英國漢學家詹姆斯•理雅各(一譯萊格,1814一 1877)翻譯了《四書》《五經》,分成28卷於1861一1886年間陸續出版,在西方廣為流傳。這些書也流入俄國。英譯本總名為《中國經典》。譯者理雅各原為倫敦佈道會派駐麻六甲任英華書院院長(1839),後於1843一1873年長駐香港,返英國後就在牛津大學執教,開漢文講座。由於譯者的名聲,其譯本的影響也大。而俄國人一包括托翁一竟然不知道早在此前,1870年的時候,他們國內已擁有自己的俄譯本《大學》和《中庸》,那是由俄國東正教駐北京傳教士團成員列昂季耶夫譯出,在彼得堡出版的,可惜沒有傳開。托翁讀的卻是英譯本,他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接觸孔子、孟子的著作。1882年6月他曾致信文學評論家斯特拉霍夫(當時任彼得堡圖書館員,也是幫托翁尋檢書籍的一位助手),感謝後者給他寄去孔子的書,不久他便著手研讀了。
名言一
重要的不是知識的數量,而是知識的品質,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卻不知道最有用的東西。
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
如果教師只有對事業的愛,那麼,他是一個好教師如果把對教育帶來的愛和對學生的愛融為一體,他就是個完美的教師.
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欲望。
文明的建立的不是機器而是思想。
人生的一切變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陰影構成的。
沒有錢是悲哀的事,但是金錢過剩則更加悲哀。
個人好象是一個分數,他的實際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對自己的估價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則分數的值越小
藝術不是手藝,它是藝術家的體驗到的感情的傳遞。
環境愈艱難困苦,就愈需要堅定的毅力和信心,而且,懈怠的害處就愈大。
行善必須努力,然而,掏惡更須努力。
要盡可能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隨便什麼都比虛偽和欺騙好。
一個人給予別人的東西越多,而自己要求的越少,他就越好;一個人給予別人的東西越少,而自己要求的越多,他就越壞。
只有熱愛祖國,痛心祖國所受的嚴重苦難,憎恨敵人,這才能給我們參加鬥爭和取得勝利的力量。
關心公益應當是每個有相當教養的人所共同的。
天才的十分之一是靈感,十分之九是血汗。
既然人生,具有一切樂趣的全部人生,在我面前敞開來,又何必在這個狹窄的,閉塞的櫃子裡奮鬥和勞作呢?
幸福在於為別人生活。
只有肚子餓的時候,吃東西才有益無害,同樣,只有當你有愛心的時候,去同人打交道才會有益無害。
人們過於習慣借助力量來維持秩序,因此不可能考慮沒有壓制的社會組織。
為其所應為,這樣的人才是勇敢的。
我聽到了俄羅斯痛苦的靈魂的聲音。
請記住,環境愈艱難困苦,就愈需要堅定毅力和信心,而且,懈怠的害處也就愈大。
人生並非遊戲,因此,我們並沒有權利只憑自己的意思放棄它。
人生惟有面臨死亡,才會變得嚴肅,意義深長,真正豐富和快樂。[1]•
警句二
人生不是一種享樂,而是一樁十分沉重的工作。
• 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動物的生活。
• 心靈純潔的人,生活充滿甜蜜和喜悅。
• 一個人好像是一個分數,他的實際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對自己的估價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則分數值愈小。
• 認識真理的主要障礙不是謬誤,而是似是而非的真理。
• 正確的道路是這樣:吸取你的前輩所做的一切,然後再往前走。
• 切忌浮誇鋪張。與其說得過分,不如說得不全。
• 聰明人的特點有三:一是勸別人做的事自己去做,二是決不去做違背自然界的事,三是容忍周圍人們的弱點。
• 個人離開社會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離開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樣。
• 勇氣是智慧和一定程度教養的必然結果。
• 一個人必須把他的全部力量用於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費在任何別的事情上。
• 嫉妒是一種可恥的感情,人是應當信賴的。
• 如果學生在學校裡學習的結果是使自己什麼也不會創造,那他的一生永遠是模仿和抄襲。
• 不知道並不可怕和有害,任何人都不可能什麼都知道,可怕的和有害的是不知道而假裝知道。
• 身邊永遠要帶著鉛筆和筆記本,讀書和談話時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話語都把它記下來。
• 不要把學問看做是用來裝飾的王冠,也不要把學問看做是用來擠奶的奶牛。
• 竭力履行你的義務,你應該就會知道,你到底有多大價值。
• 勞動能喚起人的創造力。
• 人的幸福存在於生活之中,生活存在於勞動之中。
• 幸福存在於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於勞動之中。
• 脫離勞動就是犯罪。
• 你必須在額上流汗,以資獲得你的麵包。
• 最偉大的真理是最平凡的真理。
• 哪裡沒有樸素、善良和真理,哪裡也就談不上有偉大。
• 不應是為了自己的需要,而應是為了真理而活著。
• 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著只有他自己理解的東西。
• 人生的一切變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陰影構成的。
• 一個有良知而純潔的人,覺得人生是一件甜美而快樂的事。
• 愛和善就是真實和幸福,而且是世界上真實存在和惟一可能的幸福。
• 為了要獲得幸福,我們應當相信幸福的可能。
• 應該多行善事,為了做一個幸福的人。
• 一切使人團結的是善與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惡與醜。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6208/9741023.htm?fromId=6208&from=rdtself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