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1-15 05:00:00| 人氣6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德萊塞:世界百大作家85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希歐多爾•德萊塞

File:Theodore Dreiser.jpg
西奧多·德萊賽,由Carl Van Vechten於1933年拍攝
希歐多爾•赫曼•阿爾伯特•德萊賽(Theodore Herman Albert Dreiser),美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現實主義小說家,一位以探索充滿磨難的現實生活著稱的美國自然主義作家。他的作品貼近廣大人民的生活,誠實、大膽、充滿了生活的激情。《嘉莉妹妹》真實再現了當時美國社會,而《美國悲劇》則是德萊賽成就最高的作品,是人們清晰地看到了美國社會的真實情況,“至今依然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
  簡介
希歐多爾•德萊塞,美國小說家。生於印第安那州特雷霍特鎮。父親是貧苦的德國移民。他在公立學校接受了早期教育,以後進印第安那大學學習。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從事新聞工作。走遍芝加哥、匹茲堡、紐約等大城市,廣泛深入地觀察瞭解社會,為日後的文學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德萊塞是美國現代小說的先驅和代表作家,被認為是同海明威、福克納並列的美國現代小說的三巨頭之一。
第一部小說為《嘉莉妹妹》(1900),通過農村姑娘嘉莉到芝加哥謀生而成為名演員的故事,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繁榮外衣掩蓋下的生存鬥爭,對美國貧富對立的社會作了深刻的描寫。這部小說因被指控“有破壞性”而長期禁止發行,但一些散發出去的贈閱本卻引起了許多重要作家的注意。1911年,《珍妮姑娘》問世,接著又發表了《欲望三部曲》的前兩部《金融家》(1912)和《巨人》(1914),奠定了德萊塞在美國文學界的地位。《天才》(1915)是德萊塞自己最滿意的一部長篇小說。它通過一青年畫家的墮落控訴了資本主義社會對藝術的摧殘。以真實的犯罪案件為題材的《美國的悲劇》(1925)是德萊塞的代表作。他的藝術特色——廣闊的社會畫面,豐富曲折的情節,深入細緻的心理描述,不同情景的對比手法及獨具個性的語言——統統體現在這部傑作中。德萊塞最長小說《美國的悲劇》達到他藝術創作的高峰,它展示了對本世紀初美國人經歷的深刻理解,無止境的欲望和普遍的幻滅感。作品通過描寫窮教士子克萊特•格里菲斯為追逐金錢、地位而墮落為蓄意殺人犯的故事,揭示利己主義惡性膨脹的嚴重後果,更揭露了金錢至上的美國生活方式對人性的毒害。這部作品的發表使他的聲望盛極一時。
1944年,德萊塞被美國文學藝術學會授予榮譽獎。《堡壘》(1946)和《斯多噶》(1947)兩部長篇小說是在作家死後出版的。這兩本書都反映了德萊塞晚年對宗教哲學的興趣。1945年,他加入美國共產黨。1945年12月28日,美國小說家希歐多爾•德萊塞在加利福尼亞的好萊塢去世,終年七十四歲。[1]
  人生歷程
德萊塞是美國文學中第一位來自下層社會、非盎格魯—撒克遜血統的重要作家。本來美國作家中出身貧寒並不罕見,畢竟都屬於美國社會內部的“自己人”。然而,德萊塞是在1871年8月27日出生於印第安那州特雷霍特市郊的一個德國移民家庭,顯然是一個外人。他秉性剛烈,桀驁不馴,曾經自嘲為“以實瑪利,一個流浪漢”①,意謂化外之民,備受歧視。德萊塞的父親是一位虔誠、古板、平庸無能的天主教徒,當年為了逃避兵役流亡到美國,婚後生下了十幾個子女,不幸經常失業,而且胸襟狹隘,執迷不悟,對待子女猶如暴君,以致大多數子女淪入不正經的生活,甚至墮落。只有保羅•德列塞除外,他開頭僅僅是個闖江湖的滑稽藝人,後來成了流行歌曲作家,紅極一時。在他弟弟德萊塞的心目中,不消說是成功的榜樣。德萊塞的母親,秉性溫柔,克勤克儉,是來自賓夕法尼亞的、具有斯拉夫血統的孟諾派的新教徒。德萊塞八歲時,目不識丁的母親為生活所迫,帶著他和其他三個幼小孩子離開了家庭,在中西部從一個市鎮流浪到另一個市鎮。因此,子女們經常被迫輟學。他們一家人始終過著極其窘困而又遭人非議的生活。德萊塞的童年,飽嘗貧困無知之苦。那段辛酸的生涯,後來他全都寫進了《美國悲劇》的開頭幾章裡去。
  ①《聖經》中一人物,為亞伯拉罕與夏甲之子。夏甲為亞伯拉罕之妻撒拉的使女,後來夏甲與以實瑪利被撒拉逐走,住在曠野裡。見《舊約•創世記》第16章第1—6節,第15—16節,第21章第9—14節。
   1887年他初次獨自來到了芝加哥,先後在餐館和五金公司幹粗活,儘管如此,他是被這個充滿興奮和刺激的大城市生活所吸引。1889年,他在一位好心的中學老師慷慨資助下進入印第安那大學念書,無奈次年即輟學,到芝加哥某地產公司和傢俱公司當收帳員,整日挨門逐戶去斂錢,使他接觸到下層社會各種人物和陰暗面,為日後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也決定了他的創作中的悲劇性思想和自然主義色彩。正如舍伍德•安德森所指出的:“大概世上自古以來存在過的一切抑鬱、陰暗和沉重,在他筆下都有所反映。……他神情沮喪,他不知道該如何改變生活,因而他描繪生活一如所見——真實,毫不偽裝。”1892年,德萊塞進入了報界,開始記者生涯,先後在芝加哥《環球報》、聖路易斯《環球—民主報》和《共和報》任職。當時,新聞工作往往成為許多作家練武之地。德萊塞在芝加哥還目睹了一邊是花天酒地,一邊是赤貧如洗的強烈對比。他親眼看到貧窮如何受人鄙視,偽善如何暢行無阻。於是,德萊塞執意要對他目睹的現狀進行道德評價,這不僅是十分自然,而且從主觀上來說,就是他思想、感情和認識的開端,從而引導他去構思創作自己的小說。1895年,德萊塞寓居紐約,正式從事寫作,同時編輯雜誌,經常往來於芝加哥、聖路易斯、托萊多、克利夫蘭、匹茲堡各大城市之間,視野較前更為深廣地接觸到當時現實生活中各個不同的層面,親眼目睹了貧民窟、酗酒、色情、兇殺、拐騙、搶劫……使他更進一步深刻認識到美國的現實是一種“殘酷的、不公道的現實”,是一個“毀滅的過程,而幸福只不過是幻想而已”。德萊塞想把這些真相在報刊上反映出來,可是,正如他自己所說的:“當我想談談窮人的痛苦和他們身受的壓迫時,我受到了嘲笑。於是,我就拋棄了新聞記者的工作而開始寫作,來揭發社會上不公平的事情。”
  德萊塞的審美能力根本沒有經過系統的培養。從青少年時代起,他只要有機會接觸到書籍,就會廢寢忘食,埋頭閱讀。在幾部自傳體的作品中,他情不自禁地回憶往昔讀書的樂趣。比如說,他在奧索小鎮圖書館裡曾經讀過莎士比亞、歐依達、《湯姆•鐘斯》、蘿拉•瓊•利比、華萊士的《本•赫爾》、狄更斯、卡萊爾,還有笛福的《摩爾•弗蘭德斯》,給年輕的心靈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最有意思的是,人們一直把德萊塞尊稱為現實主義或自然主義的大師,但德萊塞本人卻一概加以否認,一再聲明年輕時他“壓根兒沒讀過左拉的書”。事實上,對德萊塞的創作有決定性影響的是巴爾扎克。德萊塞在《自述》中回憶道,讀了偉大法國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的作品,對他說來,不啻是一場“文學道路上的革命”。他說,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我簡直跟巴爾扎克以及他筆下的人物一同吃飯、一同睡覺、一同做夢、一同呼吸,腦子裡裝的是他的想法,眼裡看到的是他描繪的城市。”後來在匹茲堡卡內基圖書館裡,他覺得巴爾扎克“突然給我打開了一道吸引我走向生活的新的大門”。德萊塞寫道,“這才是個有眼力、有思想、有感受的作家,通過他,我看到了如此廣闊的景象,簡直使我驚訝得目瞪口呆——通過法國人的眼睛,我看到了整個巴黎,整個法國,整個生活。”德萊塞認為,“巴爾扎克的哲學推理有點誇張,但卻十分出色;他處理各種重大社會、政治、歷史以及宗教問題都是從容不迫,得心應手;他憑藉自己的天才,顯示出好象對各種問題都有直接而又無可辯駁的知識;這一切就象天才和預言家的真本領,深深地吸引著我,使我著了迷。但願我也能具有這樣一種洞察力!”殊不知就在德萊塞對巴爾扎克欽佩得五體投地之時,他“卻不知不覺地對自己所處的世界獲得了一種新的、形象的認識”,十分驚異地發現,“在這裡〔美國〕竟和那裡〔法國〕一樣,都有可資描寫的事物”。換句話說,年輕的德萊塞早已下了決心,要用巴爾扎克式的方法來描寫美國的生活。
  以上這些自述,對我們瞭解德萊塞從事文學創作之前的思想基礎是極為重要的。此外,他還如饑似渴地研讀過史蒂文生、大仲馬、托爾斯泰、愛倫•坡、司各特、薩克雷、哈代、歐文、霍桑、顯克維支等名家的作品,深深地被這些文學大師塑造的人物所感動,從而產生了急欲表現美國形形色色的社會生活的創作激情。由此可見,儘管人們常常指責德萊塞文學修養欠佳,事實上,他早已作好充分創作準備。
  二十世紀初,德萊塞的頭一部長篇小說《嘉莉妹妹》在美國文壇上一出現,就產生強烈反響。由於作者在小說中通過嘉莉的發跡與赫斯特伍德的敗落,對當時流行的社會道德傳統標準提出了直接挑戰,使這位默默無聞的年輕作家贏得了很大聲譽,正如路易士讚揚《嘉莉妹妹》“象一股強勁的自由的西風,席捲了株守家園、密不通風的美國,自從馬克•吐溫和惠特曼以來,頭一次給我們悶熱的千家萬戶吹進了新鮮的空氣”,另一方面也使作者多年來一直受到責難和攻擊。因為那時美國正經歷著一場急劇的社會變革,從自由資本主義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同時也是整個美國文學沉湎於理想主義的時代,許多作家熱衷於描寫人生的樂觀方面,正如豪威爾斯所說的“生活中笑盈盈的一面,那正是美國的特色”,小說被視為消遣品,作品中往往充滿虛無縹緲的理想或浪漫色彩,而對生活中的現實,主要是貧富兩極分化,掠奪者與被掠奪者之間生活懸殊,以及種種醜惡現象,則毫無反映。德萊塞在《嘉莉妹妹》中卻如實揭示了美國社會生活的陰暗面,結果作者不斷受迫害,小說竟被列為“禁書”,不准在美國出版。儘管如此,德萊塞還是堅持認為:“生活就是悲劇,……我只想按照生活的本來面目來描寫生活”,他“寧願餓著肚子跑到紐約格林威治村來寫幾部反映真實的小說”。他就憑著那股傻勁,鍥而不捨地堅持著,“一年接一年,寫出了他的生動有力的小說,描寫被壓迫的婦女,暴露巧取豪奪的美國金融家,或是剖析中產階級下層的各種慘痛的悲劇”。這些小說包括德萊塞的其他三部第一流作品,即長篇小說《珍妮姑娘》(1911年,被稱為《嘉莉妹妹》的姐妹篇)、《金融家》(1912年,“欲望”三部曲之一)、《美國悲劇》(1925年),以及《巨人》(1914年,“欲望”三部曲之二)、《“天才”》(1915年)、《堡壘》(1946年)、《斯多噶》(1947年,“欲望”三部曲之三),總計長篇小說八部,短篇小說集四部,戲劇詩歌各兩部,特寫、散論、政論七部,留下了巨大的、珍貴的文學遺產。
  過去,美國文學界經常爭論不休的,就是德萊塞的文體問題。的確,他寫得不那麼文雅精緻,有時行文滯重,甚至文理不通,用詞不當。但是,正如不少評論家所指出,他的作品中並不是全然如此。在很多情況下,德萊塞的描寫是極其成功的。事實上,有不少章節他寫得嚴謹緊湊,文采斐然。就以《美國悲劇》為例,儘管小說容量龐大,頭緒紛繁,但在很多章節裡,作者還是完全能寫出簡潔,甚至於優秀的華彩樂段來的。比如,本書第三卷第十三章描寫克萊德案發後在伯父家中引起一場激烈的爭論,德萊塞在短短的篇幅之中敘述得清晰、洗練,而又富於層次感,要不是大手筆,斷斷乎寫不出來的。本書第二卷,主要描述克萊德與貧家女、闊小姐之間的三角戀情,不消說,德萊塞又成了一位能幹練達、諄諄善誘的新聞記者。德萊塞在《美國悲劇》結尾處幾個場景的描寫,更有一種能言善道的特點。德萊塞還擅於塑造人物,象嘉莉妹妹、珍妮姑娘、克萊德、赫斯德伍德和柯帕烏等都已成為美國文學中的典型。特別重要的是,德萊塞善於通過大量的細節來展現人物的社會背景,使他的小說不僅具有生活真實感,而且還生動地再現了一個歷史時代。他的許多作品都被改編成劇本,搬上舞臺,映現在銀幕上,受到國內外觀眾歡迎。歷經半個多世紀的論爭、研究和比較,德萊塞在美國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也越來越被評論家和廣大讀者所承認。他們認為:德萊塞的小說氣勢恢巨集,內容廣博,形象豐富,引人入勝。德萊塞慧眼獨具,很早就發覺美國報刊上大肆渲染的兇殺案中,兇犯通常並不是僅僅出於仇恨,而是被一種想在社會上出人頭地的強烈欲望所驅使。因此,德萊塞認為,這恰好是對美國虛偽的道德標準的強有力的控訴。這類兇殺案總是與私戀事件有牽連。德萊塞從1914年起仔細研究過十幾起此類案件,其中即有賈斯特•吉萊特於1906年在紐約州邊遠地區,荒無人煙的大比騰湖上溺死女友格雷斯•布朗一案。案發後賈斯特被判處死刑。但在德萊塞看來,象賈斯特這些人所以會殺人,多半是因為他們頭腦簡單,抵禦不了美國人那種羡慕榮華富貴的世俗欲望的引誘。在德萊塞看來,造成殺人慘案的,不光是罪犯本身,而主要該歸咎於美國這個社會,因為當時美國社會崇尚那種僅僅接納少數人的荒謬絕倫的價值觀念,並對兩性關係懷著如此病態的恐懼心理。賈斯特案情梗概,後來就成為德萊塞的《美國悲劇》(原名《海市蜃樓》,後改今名)主要故事框架。當然,作為小說家,德萊塞以波瀾壯闊的社會畫面為背景,採用大量細節塑造人物,將兇手犯罪的前因後果及其複雜矛盾的內心世界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讀者眼前。小說主要故事雖以賈斯特一案為原型,在某種程度上本來帶有推理小說的一些特點,但是,可以肯定,德萊塞的興趣重點,並不在於案件的偵破,而是在於研究當時美國之夢的一個受害者。當時美國社會上,確實有許多青年人,特別是那些出身低微、家境貧困的窮小子,無不夢想在社會上出人頭地,或者一夜之間突然發跡,成為百萬富翁,或者癡心妄想,有朝一日能高攀上富家女,有錢有勢,享盡榮華富貴。大肆渲染這類題材的文藝作品,充斥當時美國文壇。德萊塞在某種程度上說雖也採用了這麼一個關於美國夢的寓言(有時也叫一個關於美國人生的傳說),但他反其道而行之,將它的大團圓結局顛倒了過來。顯而易見,圓了這美國夢的可說是絕無僅有,大多數人只落得遺恨終生,甚至喪失性命。正如德萊塞在他的小說中早就說得最清楚:“社會活動的範圍劃得涇渭分明,誰要是越出一步,就註定要滅亡。”(見拙譯《珍妮姑娘》第277頁,外國文學出版社)可惜直到今天,仍然有一些人執迷不悟,熱衷於美國夢。這就足以說明德萊塞遠在七十多年以前寫的這部巨著至今依然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德萊塞在《美國悲劇》中描寫了主人公克萊德•格裡菲思受到社會上邪惡影響,逐漸蛻變、墮落為兇殺犯、最後自我毀滅的全過程。小說共分三卷。第一卷描寫克萊德這個天真幼稚的青年人怎樣受到外部世界腐蝕與毒害,逐漸演變成為一個玩世不恭、怙惡不悛的人,一直到汽車碾死女孩,逃離坎薩斯城為止,這是小說故事的準備階段;第二卷描寫克萊德與富商伯父薩繆爾•格裡菲思邂逅後,以窮親戚的關係來到萊柯格斯廠內充當工頭助手,隨後陷入與窮女工羅伯達、闊小姐桑德拉的三角戀情。為了高攀桑德拉,克萊德甘願違悖自幼接受的基本道德準則,犧牲羅伯達,於是,他就通過翻船陰謀幹掉了這個被他誘姦而懷孕的年輕的女工。事後,克萊德卻落荒出逃,逍遙法外;第三卷主要描寫案發之後,克萊德如何被捕入獄,受審和定罪,其間還穿插著美國兩黨和司法機構利用克萊德一案大搞政治投機的醜聞。最後經過終審判決,克萊德被送上了電椅。小說結尾處,還描寫牧師出場,為臨終之前克萊德尋求靈魂拯救的故事。小說內容並不新穎,但在一個象德萊塞那樣具有同情心和悲劇感的作家手中卻成為傑作了。要全面評析《美國悲劇》,對拙文來說,顯然難以勝任,所以只好扼要地作一些介紹。《美國悲劇》的主人公克萊德,是正如德萊塞所說的“欲望強烈,但是資質可憐”那一類人,根本不是一個英雄人物。他從小就反對父母的宗教狂熱,當上侍應生,大飯店的富有和豪華使他眼花繚亂。在他比大多數人敏感而極易受外界影響的頭腦裡,似乎覺得人生在世就是追求金錢和美女。無奈他個人所作所為,卻表現得極其軟弱無力,竟被稱為“思想上和道德上的懦夫”。他陷入了究竟是忠於羅伯達、還是追求桑德拉的極大矛盾之中。小說問世的二十年代,美國社會崇尚偽善的侈談,並沒有好好地去培養青年一代。美國的實利主義,使青年人認為,有了金錢便能佔有一切,包括美色在內;因此,《美國悲劇》就是對當時社會現實的一個嚴厲的控訴。
  德萊塞向來擅長於鋪陳實例,積聚細節;在《美國悲劇》中,他志在證實,平庸的生活理想正在腐蝕著青年一代;如果不提供充分的歷史事實是決不能令人信服的。小說之所以篇幅驚人,原因就在這裡。為了保證敘述的準確性,德萊塞確實引用了大約三十年前美國傳媒報導,只不過這些素材早已極其巧妙地和主人公性格發展融合在一起,看不出任何拼湊痕跡。當然,德萊塞曾坦率地承認,他早年嚮往金錢財富帶來的歡樂,後來才屏棄紙醉金迷的生活。正如美國評論家所指出,德萊塞不斷地用小說來批判他當初追求過的東西。
   1915年,德萊塞到故鄉特雷霍特舊地重遊,追憶往事,搜集素材,為創作小說作準備,1919年開始動筆,1925年《美國悲劇》由波尼與萊弗賴特出版公司正式出版,立即轟動全國,這在他還是生平頭一遭。國內外許多名家,諸如亨利•門肯、舍伍德•安德森、H•G•威爾斯、阿諾德•貝內特等人,都在各傳媒紛紛撰文,嘖嘖稱讚。作家約瑟夫•伍德•克魯奇(1893—1931)甚至讚揚了德萊塞的風格,稱《美國悲劇》為“我們這一代最偉大的美國小說”。想不到連過去一味責難的反對派斯圖亞特•謝爾曼,都著文讚揚說:“這部小說描寫得如此大膽,如此機智,如此徹底,如此真實,因而也就具有如此深刻的道德感染力,我不知道在美國小說中,有哪一部可以與之相比擬。”
  隨著歲月流逝,《美國悲劇》顯示出它越來越巨大的現實主義力量和影響。最有說服力的一個實例,就是歷來敬佩德萊塞的黑人作家理查•賴特(1908—1960)的名作《土生子》是最明顯地受到《美國悲劇》的影響的。《美國悲劇》問世以來,近三十年過去了,文藝評論家歐文•豪(1920—)重讀之後,仍然熱情洋溢地著文指出:“從小說家的首要任務是描繪出一幅既可信而又有重要內涵的想像中的社會畫面來說,德萊塞是美國的巨人之一,是美國僅有的屈指可數的巨人之一。小說在敘述中一次又一次嚴厲地抨擊社會,深深地沉浸在人的痛苦裡,並把人們在狂熱時下意識的各種不定形的欲望深挖出來,這一切都使我大為感動和震驚。這部作品完全可以說是一部傑作。”德萊塞在此後的二十年中,再也沒有推出更為重要的力作。他主要致力於社會活動和政論文寫作,出版過一些短篇、特寫、散論、政論等集子。1927年,德萊塞訪問了蘇聯,1941年被選為美國作家協會主席,1944年獲美國文學藝術學會榮譽獎。1945年8月,德萊塞加入美國共產黨,同年12月28日病逝。1871 年8月27 日,德萊塞作為十個中的第九個孩子出生在印第安那州一個貧窮的家庭.他父親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想建成自己的毛紡工廠,卻遭遇火災. 父親事業的失敗為他帶來了艱苦的童年.
  他受的教育很不規律。
青年時代過著流浪的生涯,十六歲離家,不得不從事沉重的勞動,忍受失業的痛苦。終於在新聞界找到工作。曾長期從事這一職業。
1889 - 1890 他曾在過去的一位好心老師的幫助下讀 印第安那大學。
之後很多年中,先後為《芝加哥寰球報》與《聖路易民主寰球》撰稿
1892 與 密蘇里州的小學教師薩拉•懷特成婚。婚後生活並不快樂。儘管從1909年起兩人一直分居,他們從未正式離婚。
1894 移居紐約,開始他的出版業生涯.
1945 年12月8日,德萊塞去世。[2]
  創作背景(作者:潘慶舲)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文學揭開了一個新時期。這是美國小說的黃金時代,這二十年間,群星燦爛,異彩紛呈,顯現出空前繁榮的壯觀。當時,希歐多爾•德萊塞異軍突起,馳騁文壇,獨領風騷;他既是二十世紀美國文學中第一位傑出的作家,也是美國現代小說的先驅;在美國文學史上,他是不帶偏見地率先如實描寫了新的美國城市生活,厥功奇偉。他擁有許多忠實的追隨者,其中甚至包括他的同時代人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等名家都在內,他們正在他的周圍茁壯成長,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的青睞。這個新秀群落不斷地推出力作,使二三十年代成為美國文學史上最富有成果的時期,他們中間,諸如辛克萊•路易士(1885—1951)和多斯•帕索斯(1896—1970)等名家無不深知德萊塞為他們創作開闢了道路。此時剛開始文學生涯的斯科特•菲茨傑拉德(1896—1940)甚至譽稱德萊塞是當代美國的最偉大的人物。1930年路易士在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莊嚴儀式上的答詞中,還向全世界昭示了德萊塞在美國文學史上的偉績。作為獲此殊榮的第一個美國作家,路易士認為德萊塞才是榮膺該獎的更佳人選,說:“德萊塞常常得不到人們的賞識,有時還遭人忌恨,但跟任何別的美國作家相比,他總是獨闢蹊徑,勇往直前,在美國小說領域裡,為從維多利亞時期和豪威爾斯式的膽怯與斯文風格轉向忠實、大膽和生活的激情掃清了道路。沒有他披荊斬棘地開拓的功績,我懷疑我們中間有哪一位——除非他甘心情願去坐牢——敢把生活、美和恐怖通通描繪出來。”因此,美國評論家認為,德萊塞忠於生活,大膽創新,突破了美國文壇上傳統思想禁錮,解放了美國的小說,給美國文學帶來了一場革命,並且把他跟福克納、海明威並列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僅有的三大小說家。[3]
  文學創作
1900年,德萊塞發表了第一部長篇小說《嘉莉妹妹》, 作者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上,描寫了嘉莉對幸福生活追求的幻滅,揭露和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指出:在美國靠誠實的勞動是找不到出路的,只有出賣靈魂,才能得到金錢和地位,真正的幸福是不可能找到的。作品中的反傳統形象遭到民眾的指責,因為美國讀者已習慣了小說中的婦女都被放在嚴厲的獎懲方案之下來展示。他在《嘉莉妹妹》中描寫了蔑視社會和婚姻道德、被認為“有傷風化”的主人公,所以,它的出版可謂困難重重。道布林戴出版公司雖然最終同意出版,但僅裝訂了五百五十八本。而且公司沒有對此書進行任何促銷,所以最初一版只售出去五百冊,至一九0二年,美國已對此書禁銷。1911年德萊塞又發表了姊妹篇《珍妮姑娘》,描寫了窮姑娘珍妮和富家子弟萊斯特相愛, 後來孤獨一生的慘狀,作品對照鮮明,生動刻畫了美國社會中的貧富懸殊,一邊是衣食無著,貧困潦倒,一邊是不勞而獲,夜夜歡歌,這樣的社會是富人的天堂,窮人的地獄。他的這種大膽而富於獨創精神的作品立刻受到美國社會的抨擊,甚至受到紐約戒惡協會的威脅。作者另一部長篇小說《天才》1915年出版, 小說通過一個才華出眾的畫家的墮落,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對藝術的毒害,在美國,任何藝術要想存在,都要變成統治者所需要的是商品,都必須受到金錢的統治。主人公尤金•威特拉是一位才華橫溢的畫家,他的作品反映了廣大勞動人民的現實生活,但是卻得不到上層社會的承認,他生活無著,被迫去迎合資產階級的趣味,最終獲得了"成功",有了金錢和地位。但是,尤金•威特拉卻墮落成了一個庸俗的販賣藝術的市儈,精神空虛到向宗教求救,他的天才毀滅了。
  德萊塞1912年發表的《金融家》、1914年發表的《巨人》和1945年發表的《斯多葛》組成了他的現實主義巨著《欲望三部曲》。其中心人物是金融巨頭柯帕烏,在這三部曲中,描寫了柯帕烏從南北戰爭開始,怎樣從一個普通的經紀人發跡成為一個百萬富翁, 他70年代至90年代在芝加哥建立鐵路壟斷企業的活動,最後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他輸出資本到倫敦建築地鐵的活動,直到他的死亡。作品從19世紀中葉寫到20世紀初,從美洲大陸寫到歐洲大陸,在廣闊的空間和時間裡, 生動而深刻地描繪了走向帝國主義階段的美國的歷史風貌,通過柯帕烏的一生真實地反映了金融資產階級醜惡的發家史,而他的死亡也預示了金融資產階級必然走向滅亡的趨勢。[2]
  俄國十月革命給德萊塞很大鼓舞,他的世界觀和創作都發生顯著的變化。1925年,他發表了長篇小說《美國的悲劇》,標誌著德萊塞的現實主義創作取得新的成就,這部作品的發表使他的聲望盛極一時,作品通過描寫一個窮教士兒子克萊特•格里菲斯為追逐金錢、地位而墮落為蓄意殺人犯的故事,揭示了利己主義惡性膨脹的嚴重後果,更揭露了金錢至上的美國生活方式對人的普遍的罪惡性腐蝕毒害作用。1927年訪蘇後,德萊塞又發表了一些作品,重要的有《德萊塞訪蘇印象記》(1928),政論集《悲劇的美國》(1931),短篇小說集《婦女群像》(1929)等。
  作品介紹
1900 《嘉麗妹妹》(Sister Carrie)
處女作長篇小說小說《嘉麗妹妹》,故事是一個鄉下姑娘做了富有的推銷員的情婦之後有了物質的發跡,後來她成為了一個女演員。這個故事嚇壞了當時的發行人,因此發行量很少。
  《嘉莉妹妹》問世早期,美國輿論對此書的評論可分為兩大派。《先驅時報》和《內務報》等將德萊塞視為美國的左拉,認為《嘉莉妹妹》是一部偉大的美國小說。雖然這些評論也認為在嘉莉妹妹和赫斯特伍德身上缺乏堅定的道德感,但它們總體上是肯定《嘉莉妹妹》的藝術地位的。在肯定德萊塞的批評家中最突出和最早的是H.L.門肯。他指出,德萊塞並不是弗蘭克•諾裡斯和左拉的追隨者,因為他吸取了霍桑、歐文、赫伯特•斯潘塞等對他有用的思想,將“深刻的驚奇感引入文學”。對《嘉莉妹妹》持讚賞態度的還有二十年代和四十年代的查理斯•鮑德溫(Charles Baldwin)、伯頓•拉斯科(Burton Rascoe)以及F.O.馬西森(Matthiessen)等人。鮑德溫認為德萊塞是美國最偉大最獨特的小說家,在精神上和寫作水準上都超過了英國小說家;拉斯科則為《嘉莉妹妹》中的非道德辯護,認為德萊塞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自由思想的宣導者;馬西森將《嘉莉妹妹》視為德萊塞生活時代歷史史實的記載。另一派以《生活》和《商務報》為代表的評論則在總體上對《嘉莉妹妹》持貶斥的態度。這一派的評論家認為《嘉莉妹妹》宣揚道德淪喪和敗壞。它們使用了諸如“現實性太過了”、“使人沮喪的”或者“太一般了”等字眼。對德萊塞攻擊得最厲害也最有影響的是斯圖爾特•舍曼(Stuart Sher-Kazin)。在《希歐多爾•德萊塞先生的自然主義》一文中,他指責德萊塞沒有真實地描寫美國社會和人,而是將人視為動物,“有意忽略小說家的崇高職責——理解和表現人物的發展”。在批評德萊塞的同時,舍曼連整個自然主義文學也一起否定了。在他看來,“現實主義小說表現人的行為,而自然主義小說則表現動物行為”。阿爾弗萊德•卡津(Alfred Kain)和查理斯•夏皮羅(Charles Shapiro)合編的《氣度不凡的希歐多爾•德萊塞》(1955)一書收集了許多批評文章,其中有門肯、特林、沃卡特等人的文章。這本書是當時較有價值的綜合性論集。在英國批評界,《嘉莉妹妹》得到了較高評價。《每日郵報》認為它是美國人寫的一部了不起的小說。《捍衛者》指出,《嘉莉妹妹》“真實、敏銳、毫無偏見,它是美國歷史上有史料價值的‘檔’”。還有批評家認為,《嘉莉妹妹》“是一部難得的好書,觀察準確,筆調富有同情心,充滿抒情和戲劇力量”。
  至二十世紀上半葉,對《嘉莉妹妹》的批評可謂汗牛充棟、連篇累牘。從方法論上看,這些早期批評大多屬於傳統歷史傳記式批評,將作家的作品和社會、生活等同起來。應該承認,這些批評對於我們理解和認識德萊塞和《嘉莉妹妹》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它們存在著局限性:過分強調文學作品產生的歷史背景,而忽視了作品的獨立性以及它與占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之間的複雜關係。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對《嘉莉妹妹》進行的文本分析是對傳統批評的反撥,但文本分析所採取的細讀法雖然彌補了傳統批評的不足,卻又走向了另一極端:將文本視為脫離於歷史和社會的“精製的甕”。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德萊塞批評中出現了一些新的批評方法,如佛洛德的心理分析、女權主義批評和後結構主義批評。這些新方法無疑為我們提供了認識德萊塞及其作品的新視角,但同時,它們也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例如,它們在微觀層面上儘管十分有意義,但在宏觀上卻表現出力不從心。
   1911 《珍妮姑娘》(Jennie Gerhardt)
又是講述了一個“墮落的”女人,此書得到了好於上本的反響;它的成功給德萊塞提供了專職寫作的條件。 從以上兩部作品起,德萊塞開始了長達一生的捍衛他用筆描繪他眼中的世界的權利的鬥爭。
1912 《金融家》(The Financier )
《欲望三部曲》(Trilogy of Desire)第一部
敘述大實業家法蘭克*柯帕烏的大規模的事業,揭示不道德的利己主義掠奪式的嘴臉,他們為了致富和地位,不惜採用任何手段。 《欲望三部曲》特別關注美國的社會與經濟制度,描寫工業家殘酷無情的上升動力。
1914 《巨人》(The Titan)
《欲望三部曲》第二部
揭露競選的商業背景和政治陰謀。財富的權利為柯帕烏解除了道德標準的任何約束。在家中,他妻子與眾多情敵爭風吃醋。敵人和競爭者使他遭受物質上的失敗,決意離開芝加哥。
1915 《天才》(The "Genius" )
與1946 《壁壘》(又譯《堡壘》[The Bulwark]) 探究了一個美國藝術家失敗的歷程,表現了在物質主義社會中的信仰危機。1925 《美國的悲劇》(An American Tragedy) 被普遍認為是其代表作。講述了一個可憐年輕男子的徒勞地努力於取得社會和財產成就;這種嘗試在他蓄意謀殺貧窮的情婦女工後終止。《美國的悲劇》曾於1927年在波士頓被列為禁書。
1947 《斯多噶》(The Stoic)
《欲望三部曲》第三部
描寫了衰老的柯帕烏的生活和死亡。柯帕烏和英國金融家發生聯繫,投資於倫敦地下鐵道。他帶妻子去歐洲,借輿論掩飾他所熱愛的情婦的關係。他帶動她們做公益慈善事業。
在德萊塞的生活後期,他對社會主義發生興趣,受政府邀請訪問蘇聯並寫下自己的感知:《德萊塞訪蘇印象記》(Dreiser Looks at Russia,1928)和政論集《悲劇的美國》(Tragic America,1931)。其他作品還有短篇小說集《自由》(Free and Other Stories,1918)、《鎖鏈》)(Chains: Lesser Novels and Stories,1927)、《婦女群像》(A Gallery of Women,1929)。另外還出版了他的自傳式論文集:《一個四十歲的旅客》(A Traveler at Forty,1913)、《關於我自己》(A Book About Myself,1922)、《黎明》(Dawn,1931)等。[2]
  相關評價
當時那個時代裡,德萊塞是個有爭議的人物形象。這不僅僅因為他在1925年出版了讓人讀後悲傷至極的《美國的悲劇》。也是由於他的個性化的個人生活:對女性的渴望使他捲入種種風流韻事;在他的人生中,他成為共產黨成員,也進入了好萊塢;二戰中,德萊塞接觸到一些重要人物,像愛瑪•古德曼,記者門肯,及兩位羅斯福總統。 那個年代造就了這個二十世紀傑出的描繪刺目的現實主題的作家的一生,而他複雜的生活歷程無不在他的著作中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德菜塞在美國文學史上的成就,在於突破了美國文壇極為頑固的“高雅傳統”,取得了現實主義的勝利。美國不少評論家把德萊塞稱為自然主義的奠基人,以區別於W.D.豪威爾斯的“現實主義”。美國進步作家M.高爾德認為德萊塞當時是“朦朧的社會主義者和人道主義者”。
  德菜塞的作品在中國早有介紹。瞿秋白在題為《美國的真正悲劇》一文中指出,德萊塞的“天才,像太白金星似的放射著無窮的光彩”,他是“描寫美國生活的極偉大的作家”。德萊塞的著名長篇小說,如《美國悲劇》、《欲望三部曲》和《嘉莉妹妹》等,都有中文譯本。
  德萊塞的作品早已進入了世界文學寶庫。德萊塞——對我國知識界和廣大讀者來說,早已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了。遠在三十年代初,偉大的新文學運動先驅瞿秋白就撰文介紹德萊塞,他在題名為《美國的真正悲劇》一文裡,說德萊塞的“天才,象太白金星似地放射著無窮的光彩”,並指出“德萊塞是描寫美國生活的極偉大的作家”。德萊塞的幾乎所有重要作品,特別是他的八部長篇小說和一些優秀短篇小說,都相繼譯成中文,受到廣大讀者歡迎。德萊塞的作品,尤其是他的成名作《嘉莉妹妹》和代表作《美國悲劇》,早已列為我國大學文科必讀教材。來國內還出版了《德萊塞文集》(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分卷出版)以及一些評述研究德萊塞生平與創作的論著,對德萊塞的研究也在不斷深入。看來德萊塞的作品不僅是我國作家、藝術家、知識份子和廣大讀者情有獨鍾的暢銷世界名著,而且也是研究二十世紀美國文學及其社會歷史畫卷的現代經典著作。[2]
  風格
德萊賽的作品充滿長句,對細節有著極大的關注。由於他的作品探討社會地位及人們對物欲的追求,他作品的現實主義風格及對細節的描寫有力地烘托了主題。另一方面,這使得他的作品(特別是嘉莉妹妹)對於一些人來說很難閱讀。他是宣導新的意識形態的作家之一。在創作風格上對傳統風格的越界表現了作者對社會制度的不滿和批判值得注意的是,德萊賽並不以他的風格著稱,而是他作品的現實性,他筆下人物性格的發展變化以及他對美國生活的看法使他聞名。
  小說
《嘉莉妹妹 》(Sister Carrie,1900)
《老羅格姆和他的德蕾莎》(Old Rogaum and His Theresa,1901)
《珍妮姑娘》(Jennie Gerhardt,1911)
《金融家》( The Financier,1912)
《巨人》(The Titan,1914)
《失落的菲比 》(The Lost Phoebe,1914)
《天才》( The "Genius" ,1915)
《自由》(Free and Other Stories,1918)
《十二個男人》(Twelve Men,1919)
《美國悲劇》(An American Tragedy,1925)
《鎖鏈》(Chains: Lesser Novels and Stories,1927)
《婦女群像》( A Gallery of Women,1929)
《壁壘》(The Bulwark,1946)
《斯多噶》(The Stoic,1947)
  戲劇
《自然和超自然的戲劇》( Plays of the Natural and Supernatural,1916)
《得心應手》(The Hand of the Potter,1918 )
  非小說類
《一個四十歲的旅客》(A Traveler at Forty,1913)
《印第安那節日》(A Hoosier Holiday,1916)
《咚鏘鏘》(Hey Rub-a-Dub-Dub: A Book of the Mystery and Wonder and Terror of Life,1920)
《關於我自己》(A Book About Myself,1922)
《大都會的色彩》(The Color of a Great City,1923)
《德萊塞訪蘇印象記》(Dreiser Looks at Russia,1928)
《我的城市》(My City,1929)
《悲劇的美國》(Tragic America,1931)——政論集
《黎明》(Dawn,1931)
《美國值得拯救》(America Is Worth Saving,1941)
《希歐多爾•德萊塞政論集》(Theodore Dreiser: Political Writings,ed. by Jude Davies 2011)
  參考資料
1.希歐多爾•德萊塞  .易文網 [引用日期2013-04-28] .
2.希歐多爾•德萊塞  .名人簡歷 [引用日期2013-07-6] .
3.美國夢的犧牲品 .易文網 .2005-2-6 [引用日期2013-07-6] .
http://baike.baidu.com/view/446439.htm?fromtitle=%E5%BE%B7%E8%8E%B1%E5%A1%9E&fromid=1312239&type=search

嘉莉妹妹 (上海譯文出版社 1990)

  內容簡介
嘉莉到芝加哥探親。在火車上結識推銷員杜洛埃。她不堪工廠內的艱苦生活。和杜洛埃同居。從而結識酒店經理赫斯渥。赫斯渥迷戀她的美色。竟盜用公款和她逃到紐約。過同居生活。她因偶然的機會登臺演出。漸漸獲得成功。赫斯渥卻逐步潦倒。兩人分手。赫斯渥最後自殺。

嘉莉妹妹,一個美麗的打工妹2009-10-25 

   一個很俗氣的書名卻是一個深刻的故事。多年之前,曾經看過《嘉莉妹妹》這本書,但沒有看完,主要是覺得寫得很枯燥。這兩天重新打開這本書,才發現竟是一本傑作!為了讀完這本書,連晚飯都忘了吃,看來,好書的確可以充饑。 
   德萊塞是個偉大的作家,當我掩上書時這樣想。我還會繼續把他其他的書讀完,但不是現在,我的下一本書將是《紐約三部曲》。 
   人的閱讀習慣會隨著歲月而不斷變化,就如同一個姑娘會隨著歲月慢慢變老。 
   嘉莉妹妹十八歲的時候離開了家,來到了芝加哥,德萊塞說“一個十八歲的姑娘離家出門,她的遭遇不外乎兩種,不是碰到好人相助而好起來,就是迅即接受花花世界的道德標準而墮落下去。在這樣的環境裡,要保持中間狀態是不可能的。”德萊塞說得很好,因為嘉莉妹妹最終沒有“變好”,她變得冷酷起來。 
   小說一開頭的描寫很打動我,因為這就是活脫脫的打工妹的形象。我在想,也許以後教育學生倒可以用得上。嘉莉妹妹離開家鄉來到芝加哥投奔姐姐,從最底層的工作做起卻因為生病而失業,姐姐的冷眼,姐夫的勢利讓嘉莉只能投靠一個推銷員,成為花花公子的又一個獵物。最後嘉莉被另一個酒店經理“愛”上,“被迫”逃到紐約。酒店經理最終沒能在紐約闖出一片天地,嘉莉妹妹卻通過演戲成為明星。 
   我想,如果幾年之前我看這本書應該會為酒店經理的自殺掉一滴淚,把嘉莉妹妹放到道德的審判席上,可是,現在,我只是冷笑一聲,酒店經理是咎由自取,我們的嘉莉妹妹是好樣的。 
   一個女人的創業不容易啊! 
   《嘉莉妹妹》曾經作為一種“不道德”的書大受批判,因為它揭開了資本家冷酷的一面,刺痛了某些人的道德神經,現在看來這很好笑,也許德萊塞早就意識到這一點,所以他在說中說:“社會上有一種評判一切事物的慣用標準,男子應該善良,女子應該貞淑。惡棍啊,你為甚做不到!”,德萊塞不愧為大家。 
   很喜歡嘉莉妹妹,喜歡她那種愛幻想,喜歡新衣服的個性,喜歡那種隨波逐流卻有所思考的形象,喜歡她冷酷向上的心,喜歡她真實不做作的生活……她是一個美麗的打工妹! 
  http://book.douban.com/review/2613358/

很適合文藝小三的一本書2010-04-09 

  《嘉莉妹妹》的故事也實在太“知音”了:一小鎮姑娘剛滿懷憧憬去大城市就機緣巧合遇到一個稍微有點錢的男的,後來機緣巧合遇到一個更有錢的男的於是她就甩掉了那個稍微有點錢的,但這個更有錢男的已經結婚了,並且名義上是個當家的但財產都在老婆名下實際上是個吃軟飯的,為了與小鎮姑娘共赴前程就一時衝動攜款出逃,緊接著就落魄不堪,小鎮姑娘在此時又機緣巧合成了一名著名女演員,隨之拋棄了前更有錢男的。 
  反正嘉莉妹妹的經歷,或者說所有類似於這種在男女情感經歷裡追求自我實現的女孩的經歷吧,總讓我想起《紅玫瑰與白玫瑰》裡振寶某天和嬌蕊重逢後,嬌蕊道:“我不過是往前闖,碰到什麼就是什麼”,振保冷笑道:“你碰到的無非是男人”。嘉莉就是這樣的人,承擔了美麗的命運也就承擔了不斷遇見各種男人的命運,然後隨著這些男人的命運起伏,直到某天自己翻身做主人。 
  不管是杜洛埃還是赫斯渥,以及後來的艾姆斯,嘉莉都沒有要故意遇見他們,遇不到他們,她也會遇到其他男人,也會成為一個美麗的寄生蟲,她遇見他們,以及他們遇見她,都是命運,是“她寄生”以及“他們被寄生”的命運。所以雖然嘉莉有著讓人心生憐意的姓名和眉眼,但其實這樣的人是最殘忍的,而且這種殘忍完全以柔弱表現出來,不知不覺中你被她打敗,被她吸盡了鮮血和養分,然後她就離開了。 
  我覺得當時23歲的德萊塞對筆下的嘉莉妹妹是寄託了某種願望的,畢竟他當時也那麼年輕,不會不明白年輕人吸血鬼般的強烈欲望,另外很多寫作者因為天性裡都不夠強悍,會有在作品裡變得更強大更有力量的衝動,塑造一個看似柔弱充滿文藝氣息但實質強大的人物大概也是自我塑造的一種需求。所以德萊賽甚至在結束章節很激情的寫道,向前,向前!一副勵志的語氣。 
  不過可恨就可恨在嘉莉這個人吧,儘管對於物質的追求的讓她像任何一個俗氣的女人,但因了她對美的追求,你好像還真不知道怎麼責怪她。“她現在獨自坐在那裡,從她身上可以看出一個善於感受而不善於推理的人在追求美的過程是怎樣誤入歧途的”,開始還孜孜追求追求的物質呢,等到物質充沛後就轉向了精神層面的追求,她發現她仍然不幸福,所以她還要繼續向前,一副文藝女青年的范兒。 
  書中有段話特別有意思:“在理想的環境的中受苦,誰不願意坐在鍍金的椅子上傷心呢?誰不願意在散發著香味的掛毯、鋪著坐墊的傢俱和身穿制服的僕人之間受苦呢?在這種環境中悲傷成了一件誘人的事”,簡直讓我想起某些人大呼寧肯在寶馬車裡哭泣也不想在自行車後面歡笑了,嘉莉妹妹最後終於坐在搖椅上閑閑的想像別人的悲傷想像那永遠實現不了的夢想然後暗自嗟歎美麗的憂傷了。 
  所以,綜上所述,竊以為,《嘉莉妹妹》很適合某些不慎當了文藝小三的女青年讀一讀,因為實在是很適合自我辯解的一本書。不過對我這個剛拎了行李從大城市撤退到大後方的待業女青年來說實在是誤讀呀。
http://book.douban.com/review/3150448/

赫斯特:因貪變貧的悲慘命運2013-10-03 

  此書題目是《嘉莉妹妹》,確實整本書看完,也是主要圍繞著主人翁嘉莉的所遇所感展開。而我的目光卻主要注視到了間接因嘉莉而變得有無所有的赫斯特身上。看過書的人都應該會覺得,我這樣寫有些太對不起了嘉莉。沒錯,赫斯的悲慘終究到底主要是由他個人造成,是心底的欲望。 
  赫斯特原本作為芝加哥上層社會的一個酒店經理,家財宏厚,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只是他一心認為自己與妻子感情不再,厭倦這段在他看來痛苦至極的婚姻關係(倘若他多學一下夫妻間相處之道,應該不至於如此吧。。=。=題外話。。)。當遇到年輕貌美的朋友妻嘉莉時,止不住內心的欲望,勾搭得手後強行帶其私奔到紐約,私奔前還犯下偷竊罪行。到紐約後,生意不順,頹廢度日,還要靠嘉莉出外找工作維持生計。這個昔日風光經理赫斯特最終還淪為乞丐,死在寒冬街頭,境況悲憫,甚為可憐。 
  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倘若當初赫斯特能抵制住內心對嘉莉的一切欲望,最終也不會如此收場。昔日,赫斯特所擁有的財富稱不上富甲一方,但足以羨煞旁人,其妻姿色也不賴,即使容貌不是傾國傾城也絕非醜八怪。然而赫斯特並不知足,他嚮往自己所得不到的——久違的愛情的感覺。因為貪婪這一時之快,他錯走一步,導致最後無法回頭。 
  或者,當他同時擁有愛情和麵包的時候,擁有嘉莉,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但現實是,要想擁有嘉莉,就隨時可能失去麵包。當小說後部分,赫斯特經濟上遇困難時,他並沒有空閒去與嘉莉談情說愛,私奔時的幸福也隨之被拋妻棄子而來的怨悔所替代。他開始後悔自己所做的一切,懷念自己的當初的地位和光環,懷念自己的妻子與兒女……但這一切都已經不能再回頭。這位經理最終淪落到乞丐的地步,直到凍死……這並不能怨天尤人,講到底是他一己私欲所造成,因貪變貧,自作孽不可活。 
http://book.douban.com/review/6311399/

嘉麗妹妹 Carrie (1952)


導演: 威廉•惠勒
編劇: Ruth Goetz / Augustus Goetz
主演: 勞倫斯•奧利弗 / 珍妮佛•鐘斯 / 米利亞姆•霍普金斯 / 埃迪•亞伯特

黑白電影很好看 2010-12-10 

  電影肯定改了不少原著,把嘉莉演繹得更溫情些 
  看到結尾處,年老多病的佐治木然地對嘉莉說:你的好日子還在後頭,找一個你愛的人去享受那種體驗......他哆哆嗦嗦從嘉莉的錢袋裡取走的只是一個硬幣,他讓嘉莉幫他找零不只是為了更有尊嚴地離開......掬了好幾捧熱淚......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517344/

幾乎所有當今中國農村女孩進入城市打拼都應該看的電影或者原著小說

  一個農村女孩,懵懵懂懂,從依附于男人,靠男人生活,到最後打破幻想,終於自立。這樣的小說,絕不過時的。    
  坦白的說,我這個不是影評,而是感情流露。前妻就是這樣的女孩,人固然是需要時間來成長的。然而成長的過程,實在太慢,那是每個人的資質問題,無法強求。    
  希望生活的不順都可以讓她盡可能的成長,找到她夢想的那種幸福。但是,我相信,性格決定命運。她的性格不收斂,絕沒有想要的幸福:如同我一樣。    
  為她祝福,並為自勉。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730487/

郎心似鐵 A Place in the Sun (1951)



導演: 喬治•史蒂文斯
編劇: Harry Brown / 邁克爾•威爾遜 / Patrick Kearney / 希歐多爾•德萊塞
主演: 蒙哥馬利•克利夫特 / 伊莉莎白•泰勒 / 謝利•溫特斯
  劇情簡介
  改編自德萊塞原著小說,一個美國悲劇的經典愛情片,由喬治.史蒂文斯導演。劇情描述鄉下窮孩子喬治到城市來投靠叔叔,並在工廠裡與一名女工人秘密相戀。後來他又認識了美麗大方的千金小姐安琪拉,感情一日千里,正當他面臨三角戀愛不知如何解決時,驚聞女工懷孕。喬治決定以溺水方式謀害她,但要下手時又感良心不安。然而此時真的發生翻船意外,女工果然死了,喬治面臨控訴,醜聞因而傳開。蒙哥馬利.克利夫特、伊莉莎白.泰勒、謝利.溫特斯等三位主角因選角得當,演出精彩,提升了這個傳統愛情故事的可觀性,男主角對感情和責任的取捨矛盾也具有啟發性。 

郎心似鐵,晴天恨2011-12-07

  就是沖著這個過目不忘的翻譯,郎心似鐵,真是傳神。晴天恨,則是它的英文名字:a place in the sun。 
  郎心似鐵是因為他對女工的愛緣因同病相憐而生,最後卻棄之不顧;他對泰勒富家女一見鍾情,卻是不解真情。對方所欣賞的坦率、誠實的品行,卻恰好被他初入社會富與貧的自卑所蠱惑。    
  他們的愛情如冰上建塔,一見陽光就會倒塌。    
  儘管與《紅與黑》裡的于連相似,可是他畢竟不是于連,一封工作彙報寫得塗塗抹抹,他有的不是勃勃野心,也沒有那種好學,不是對財富的渴望,甚至不是明確的愛情——只是人生的迷惑。他好像完全出在一個誰都無法觸及的灰色虛空地帶。他所擁有的“伊斯曼”姓氏,只讓他身份尷尬,同樣得從幹工人的活開始;他唯一擁有的是女孩一般迷人的外表,但更像是詛咒。(克裡夫的人生大致如此。)一臉的迷惘,稍微佝僂的肩和背,就像是一個需要愛憐的大男孩。    
  他的鐵心在於他的心不是清澈的,而是被迷霧所籠罩。結尾處,牧師說,你的良心被謀殺了;他對泰勒說,他知道自己的錯了。他屢次地說:他控制不住自己。    
  心的力量真的很大,況,郎心似鐵。在他動念殺人之時,誰說他不是已經殺人。看似意外,有誰不能說那是個意料之中的意外。唯一殘酷之處在於竟然沒有再一次機會給人重來。    
  “每一次剛要見面就要說再見,每一次離別哪怕幾天就像一個世紀”。泰勒這個小美人的愛,徹底蠱惑了這顆本來就迷惘不定的心,它義無反顧地隨她去,但她卻無法帶走它,不能化它。    
  克裡夫的混沌之心恰當詮釋了郎心似鐵的陰暗灰調子。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203878/

電影史上一片孤獨的雲——懷念Montgomery Clift(蒙哥馬利•克裡夫特)
   
  一    
  克裡夫特是一片雲,靜靜飄過每一片不屬於他的土地。找不到駐足的理由,也沒有期待的歸鄉。 
  在那場車禍毀掉了他臉部完美的線條、在皮膚下留下令他永遠也不可能復原的金屬殘渣之前,英俊的蒙哥馬利.克裡夫特被稱為是“嘉寶以後最適宜於拍攝的臉孔”。 
  同時,作為出自百老匯的驕傲,蒙哥馬利.克裡夫特是40年代的演技派巨星。他在每部影片中的出現就宛若優質的標籤。他影響了一班方法派演員,如馬龍.白蘭度就對他推崇備至。 
  也許是命運獨特的安排,擁有高貴氣質和完美外表的蒙哥馬利.克裡夫特孤獨,脆弱,並且成為了那個時代極度禁忌的同性戀者。在溫和的外表下,他藏起他的緊張、悒郁,不為人說。他借助酒精和藥品暫時離開了它們,可是醒來後它們依然如影隨形。因為流言蜚語可能會毀掉他的前程,他被迫隱藏起他真實的性傾向,他被迫蒙在他和他的密友伊莉莎白.泰勒主演的《陽光照耀之地》(舊譯《郎心似鐵》)中將他塑造為頂級的性感偶像,造成了“陽光照耀之下”的克裡夫特的假像。 
  二    
  40年代,蒙哥馬利.克裡夫特和馬龍.白蘭度成了青少年的偶像。詹姆斯.迪恩在演出了第一部影片之後,曾給他崇拜的人蒙哥馬利.克裡夫特打過一個電話。可惜當時電話那頭的蒙哥馬利心不在焉。迪恩死後蒙哥馬利才看到他演的電影。一次酒後他哭著對朋友說,他很後悔。 
   後世的我們也替他們後悔。如果他們相識,很可能會成就一番偉大的友誼。因為他們太像了。蒙哥馬利.克裡夫特,他的英俊、敏感、他的易碎,他處於堅強與脆弱之間的頹美的氣質,都在詹姆斯.迪恩身上找得到。而且他們都把電影中的傷感帶到了生活中,令人痛惜。但如果說詹姆斯.迪恩的憂鬱帶點孩子氣,帶點拒絕長大的決絕,那麼蒙哥馬利就像一個心智滄桑的兒童,把他的憧憬和榮辱都提前預支了。    
  三 
   蒙哥馬利並沒有什麼演藝血緣。父親是華爾街的股票經紀人,母親則是中產階級家庭婦女。他出生在1920年10月17日(與麗塔.海華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地紐約一直都是他最喜歡的城市。他長得確實非常漂亮,遠遠勝過他的兄妹。13歲時,蒙哥馬利的戲劇文學老師將他推薦上了舞臺,他第一次上臺就落落大方,鬆弛自信。母親直覺到兒子的天才,於是鼓勵他跨入演員行列。一年後蒙哥馬利第一次成了主角,他英俊,優雅,泰然自若,儼然是舞臺上的主宰。以後的三年,他在百老匯的名聲日響。其時好萊塢正物色新人,蒙哥馬利的英俊面孔吸引了他們的視線。可惜他無意離開舞臺。經過幾個回合的邀請與挽拒,18歲的蒙哥馬利終於站在了水銀燈下,完成了他的處女作《紅河》。這部經典的西部片裡,他扮演約翰.韋恩的兒子。父親和兒子同樣堅強,免不了愛恨交加。西部荒原壯闊的朝霞映照著克裡夫特年輕的側影,眼神裡有少年人特有的明朗。可惜這明朗轉瞬即逝……    
  第一部電影大獲成功,往下他陸續接演了幾部名片: 
   《陽光照耀之地》(《郎心似鐵》)裡,蒙哥馬利是個負心漢兼殺人兇手,為了娶有錢的表妹(伊莉莎白.泰勒扮演)將礙事的舊情人推進水裡。可觀眾對他怎麼也很不起來,反而替他找出種種理由:他這樣深處社會底層的苦孩子,為了過上好一點的生活,難道會拒絕伊莉莎白.泰勒的美意?如此黑白不分的偏向恐怕只能歸結於蒙哥馬利獨到的演技和一個演員與生俱來的魅力。 
   1953年在希區柯克的懸疑片《懺情恨》中,蒙哥馬利的魅力再次發揮了殺傷力。這次他扮演一個好心的神甫,屢屢被壞人誣陷。他無辜而恐懼的表情令觀眾心碎。雖然結尾好人被還以清白,但蒙哥馬利終究沒能夠像觀眾希望的那樣與女主角鴛夢重溫,在臺詞裡他說要把一生獻給主。英俊高貴又神秘的年輕神甫總是惹人遐想,何況他身上又確實藏著不可說的隱痛。蒙哥馬利在片中鬱鬱寡歡的樣子日後成了他的經典神情。 
   同年拍攝的《亂世忠魂》裡,他扮演的那個號手從頭至尾就是這種表情。好不容易愛上一個舞女,姑娘卻不想嫁給一個普通士兵。珍珠港事件爆發,號手被誤傷在同伴槍下,以身殉職。號手死去的場面有點不可思議:他躺在那兒,臉上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仿佛嬰兒回歸到大地懷裡……    
  四    
  銀幕上蒙哥馬利難展歡顏。即使笑了,也帶一絲無言的苦澀。在銀幕上他幾乎沒有詮釋過完美的愛情,總是受傷或遺憾。可笑的是,這一切與他真實的生活又如此相似…… 
  蒙哥馬利有一段時間是劇團成員Phyllis Thaxter的同性男友,而事實上他最熾烈的激情都傾注在一位男演員的身上,這對同性戀人如膠似漆直到1942年對方進入海軍。這是銘刻在他心中一生一世的愛情。但在電影史上留下佳話的卻是他與伊莉莎白.泰勒不棄不離的多年友誼。他們相識于《陽光照耀之地》,對手戲四目交匯,石破天驚。銀幕下,兩人也是相互吸引。哪一個青年男子又能抵得住泰勒那絕倫的美貌?可惜有些事情終究是勉強不來的。比如性的取向。他們的感情只能停駐在愛情的門外,友情的門口。這反倒成全了一段相濡以沫的珍貴友情。也許同愛情相比,友情始終是風清雲淡又餘韻綿延。泰勒的歷次婚姻風雲變幻,而蒙哥馬利,始終站在他身後靜默如昔…… 
  在多年後伊莉莎白的同名自傳電影裡,是這樣描述兩人的相識的,伊莉莎白到片廠的第一眼就愛上了蒙迪,在戲裡,她假戲真做的向他奉上初戀,在一場吻戲中,她熱烈的吻他,但導演卡聲剛落,他立刻跑開了。 
  伊莉莎白上門拜訪,卻看到他與一男子正親密地依偎在一起,她嚇的立刻退了出來,蒙迪在花園追上了她,蒙哥馬利很遺憾的問她:"你恨我嗎?"即使在今時今日的美國,同性戀都無法獲得公眾的認同,在四十年代等同於禁忌,但伊莉莎白戰勝了個人的感情與世俗的偏見,她握著他的手反問:"恨你?蒙迪,我愛你!" 
  於是兩人化感情為友情,成就了一段相伴終身的寶貴友誼。  
  1957年的一個深夜,蒙哥馬利應邀去參加泰勒在別墅裡舉辦的一場晚宴。回來的路上在鄉間小路上不知怎麼迷失了方向,駕車與一棵大樹撞個滿懷。 
  泰勒聞訊趕到現場。那個時刻她表現出了異于常人的勇敢和鎮定。她抱住蒙哥馬利的頭,把他撞碎的牙齒一顆顆掏出來,以免噎住他的喉嚨。他的血染紅了她纖細的手指……這個場面總會使我想起《陽光照耀之地》的一幅劇照:陽光的手從窗外伸進來,撫摸著兩人的輪廓。蒙哥馬利靠在泰勒肩上,微微閉著眼。仿佛孩子靠在母親懷裡。很溫暖,很踏實又有點孤獨…… 
  這次車禍讓蒙哥馬利整整休息了八個月,他的半邊臉扭曲了,下巴變了形,唯一可以擺脫痛苦的方式只有喝酒,嗑藥……沒人知道他是怎麼熬過那些日子的,終於有一天,奇跡般地,蒙哥馬利找回了作為一個演員的自尊,他又開始拍片了,一直拍到他離開了這個世界。    
  五 
   1966年7月23日,蒙哥馬利.克裡夫特因心臟病突發死於家中,那年他46歲,只演了17部電影,算得上是英年早逝。他的兄妹一直都難以接受他是個癮君子的事實,因為在他們面前他未曾把真相流露絲毫。死亡來得毫無跡象。蒙哥馬利說過:“愈接近終結之處,生命愈繁花盛開……” 
   伊莉莎白曾一度希望與蒙哥馬利在銀幕上再續前緣,在此之前他們已合作過三部影片。據說她曾自掏腰包說服導演啟用蒙哥馬利擔任一部電影的男主角。本來事情已經有了眉目,可惜由於蒙哥馬利的驟然去世而讓這一切化為泡影…… 
   蒙哥馬利死後,泰勒對記者說:我深深愛著他,他是我的兄弟,我最昂貴的朋友。      
   私下裡,她告訴她的朋友,蒙哥馬利死後很多年,她每次看到他的名字,仍然會黯然神傷。    
  六    
  蒙哥馬利.克裡夫特一生多次榮獲奧斯卡提名卻最終與之擦肩而過。與此同時,銀幕故事裡他身邊美女如雲:伊莉莎白.泰勒,凱薩琳.赫本,甚至瑪麗蓮.夢露,但他至死一身。 
   電影幾乎是他全部的生活。他的溫和底下是熱情和好心腸。他很少傷害人,除了傷害他自己。銀幕上他悲傷的笑容,他低沉的聲線,他質樸帶點笨拙的步態,濃密的眉毛下堅定又躲閃的眼神。在銀幕上,當你注視他的時候,已看盡了他一生的悲哀。    
  克裡夫是一片雲,靜靜飄過每一片不屬於他的土地。找不到駐足的理由,也沒有期待的歸鄉。 
  對這個世界來說,他註定不是歸人,是飄泊的過客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227447/

美國的悲劇  (北京燕山出版 2005)

  內容簡介
德萊塞在《美國悲劇》中描寫了主人公克萊德•格裡菲思受到社會上邪惡影響,逐漸蛻變、墮落為兇殺犯、最後自我毀滅的全過程。小說共分三卷。

一個男孩+一個女孩=悲劇2006-11-29 

  總覺得德萊塞長得不夠睿智,笨頭笨腦的,沒有寫東西人應該有的靈氣。 
  他在1900年寫了《嘉莉妹妹》,25年寫了《美國的悲劇》。原以為德萊塞在美國,是中國的巴金,真正意義上的家喻戶曉。和我父母親同輩的美國人,如果學的不是文科,多半不知道德萊塞是誰。最近20年來,美國才開始流行將這兩本書列入中學英語課的必讀本。與我同一代的美國小孩,提到德萊塞,差不多都能報上一兩本書名。這未必是件好事,全世界的中學讀物都一樣,都選主題鮮明的。《美國的悲劇》在30年代的資本主義社會是禁書,到了70多年後的今天,卻成了不折不扣的主旋律。 
  美國有個快人快語的電子雜誌叫《Book Slut》,翻過來叫《圖書蕩婦》。有篇評《嘉莉妹妹》的文章,作者開篇說了三段他人生中最無聊的經歷。七年級時一次自然課的野外考察,大學時為了補理科學分上地質課學習含水土層,和98年在休斯頓看音樂劇《吉屋出租》。如今他決定用《嘉莉妹妹》的閱讀代替排在第三位元音樂劇。這個人到中年的男子字裡行間都透著無奈,“這樣說吧,這本書無聊到無可救藥,喝完了酒看也不會好到哪裡去,我懷疑就算吸毒也沒用。” 
  我完全理解他的憤怒,相比之下我要不幸得多。不僅看了34萬字的《嘉莉妹妹》,還看了80萬字的《美國的悲劇》,兩本都是繁體豎版,如今一見到繁體字就茶飯不思經精神萎靡。我對將它們選入百部經典書目的蘭登書屋狠狠地失望了一把。說句實在話,德萊塞只能算個說得過去的小說家,奉之為經典,實在是有點可笑。 
  1919年,舍伍德•安德森這樣描述德萊塞,“他非常非常的老了。我不知道他已經活了多少年,也許40,也許50,但他真的是很老了。有些也許在世界上已經存在了很久的灰色,暗淡,傷痛,已經成了德萊塞的化身。”我也覺得德萊塞的小說太老了,格式老套,意思老套。 
  《嘉莉妹妹》裡面有個男主角,叫Drouet,裡面的詞根roue,是花花公子的意思,和主人公長得漂亮卻沒多大出息的特徵正好符合。這種安排,中學的老師很喜歡念念不忘。這實在不是什麼巧妙的高招,用意淺顯,一目了然,好像中國人寫小說,寫個流氓混蛋就讓他姓王,叫王八。 
  兩個小說都有同一個主題,都是愛情上的悲劇,女人遇上了男人,男人遇上了女人,轟轟烈烈卻愛不長久,要麼一方負情,要麼一方敗落。評論家們總結,德萊塞的小說有個公式,一個男孩+一個女孩=悲劇。這個公式裡的男女主角,多半出身貧寒,唯一的夢想就是出人頭地,對上流社會的種種無比嚮往。美國人提到德萊塞,會稱他為自然主義。他對光鮮的時尚有著特別敏銳的感官,可以長篇累牘地描寫一件可愛時尚的小外套。 
  《嘉莉妹妹》的開篇有這樣一段話,看的時候覺得挺有意思,用筆劃了下來,翻譯出來大致如此: 
  一個女人應該在某一天寫一本完整的穿衣哲學經。不論多年輕,衣服總是她實實在在能理解的東西之一。男人的著裝上,有那麼一條無法描述的模糊界線,她憑著它,判斷哪些男人值得看,哪些不值得,一旦一個男人落到了這條界線以下,他就休想再被她注意。男人的著裝上還有另一條線,這條線會讓女人禁不住研究起自己的裝扮來。 
  這話很精准,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思居然被100多年前的德萊塞一字不差的描述出來。當時腦子裡一閃而過,擅長把握女人心思又好個打扮,難道他是同性戀?帶著八卦的心態去看他的傳記。這是一個一生都在追求女人的老頑童,和原配離婚後又娶了自己的表妹。40歲的時候因為辦公室戀情被迫辭去雜誌社的職務。58歲那年,在自己的派對上結識了某個匈牙利女記者16歲的女兒伊薇特,一年內隱秘地成了她的情人。美國有個叫Max Eastman的評論家,最著名的論斷是罵海明威為男人的假胸毛,後來成了伊薇特的丈夫。伊薇特寫了本叫Dearest Wilding的回憶錄,記敘德萊塞在誘姦成功後,又如何對她身邊的朋友大發醋意。德萊塞的情書,他紛繁複雜的一段段戀愛倒是比他的小說更有大作家派頭。 
  李敖在一個訪談裡曾經說,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發經常不公正,像托爾斯泰、易卜生、哈代、康拉德、馬克•吐溫、高爾基、德萊塞、毛姆等作家,作品都很好,都應該得到這個獎。我挺喜歡李敖,想不明白如此挑剔的他,如何能被德萊塞打動。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094879/

讓人尷尬又困惑的《美國悲劇》2012-11-18 

   如果說希歐多爾德萊賽是一個傑出的小說家,那未免有些言過其實。看《嘉莉妹妹》的時候大概剛上初中,所以至今除了幾個主人公的名字,再也想不起其他資訊了。《美國悲劇》則是因為賽珍珠對這本書的大力推崇,所以也就找來一看。但是我只能說,這本書真的很——awkward。    
   德萊賽對於克萊德的描寫,相當讓人困惑。書的前半段,我一直以為這是一部“奮鬥史”小說。無論是對年輕人心中的衝動或者是當時社會環境的描寫,處處透露著巴爾扎克的影子(而且——請允許我直言不諱——並非高明的巴爾扎克)。小說的中間部分,讓人覺得這應該是一部低劣的偵探小說——迷迷糊糊的罪犯、莫名其妙的的兇殺、義憤填膺的偵探和津津有味的觀眾。雖然其中雜有大量對克萊德心理的描寫,可是這些心理描寫除了把讀者甚至克萊德本人攪得更加一鍋粥之外,實在是沒有其他的益處了。小說的結尾——令人失望地——竟然又回歸了宗教的本性。而且這個回歸是這樣的赤裸裸,這樣的不加掩飾。這樣一來,這部據說是根據真人真事所寫成的小說,究竟應該如何判斷其歸屬就更加讓人困惑了。自成一派?那未免太抬舉德萊賽了。    
   《美國悲劇》不僅情節讓人尷尬,就是人物也讓人費解。書中但凡出場的人物,基本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橫空出世”,比如克萊德的母親。本來頗有感動效果的母愛並未有任何性格或者是情節上的鋪墊。特別是在今天的社會背景下看來,克萊德的母親在德萊賽的筆下基本淪為了一個熱愛兒子的宗教瘋子。第二類可以被稱為“半途而廢”,克萊德的朋友、他熱愛的桑德拉以及檢察官梅森和克萊德的律師傑弗森。這些人物的出場是妙趣橫生的,可惜在情節的推進過程中不知何故就逐漸悄無聲息了。況且,德萊賽對這些人物的描寫過於類型化,這也難免讓閱讀的趣味性有所下降。    
   直到結尾,我們才能在克萊德最後的心理中窺見一點點他的本質:克萊德是一個孤獨的人。世界對他來說永遠是一個他無法融入的大環境。不論他企圖向誰靠攏,都不得不先用謊言把自己包裝。可惜的是克萊德這樣一種本來會在文學上大放光彩的品質,終於被淹沒在德萊賽拙劣的筆法之下了。我想克萊德的孤獨可能就是美國悲劇,遺憾的是德萊賽本人對此並沒有清晰的認識。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658908/

美國悲劇 An American Tragedy (1931)

導演: 約瑟夫•馮•斯坦伯格
編劇: 希歐多爾•德萊塞 / 薩莫爾•霍芬斯蒂安
主演: 菲利浦•霍爾姆斯 / 西爾維婭•西德尼 / 弗朗西絲•迪伊

台長: 阿楨
人氣(63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世界百大作家 |
此分類下一篇:拉爾夫•埃利森:世界百大作家86
此分類上一篇:霍桑:世界百大作家8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