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王爾德
1882年由沙樂尼所攝
簽名
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愛爾蘭作家、詩人、劇作家,英國唯美主義藝術運動的倡導者。
婚前
都柏林王爾德雕像
王爾德生於愛爾蘭都柏林一個家世卓越的家庭,是家中的次子,全名為:奧斯卡•芬葛•歐佛雷泰•威爾斯•懷爾德(Oscar Fingal O'Flahertie Wills Wilde)。父親威廉•王爾德(William Wilde)爵士為外科醫生,母親珍•懷爾德是一位詩人與作家。
王爾德自都柏林三一學院畢業後,獲得獎學金,於1874年進入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Magdalen College)學習。在牛津,王爾德受到沃爾特•佩特及約翰•拉斯金的審美觀念影響,並接觸新黑格爾派哲學、達爾文進化論和拉斐爾前派的作品,這為他之後成為唯美主義先鋒作家確立了方向。
在出版首本《詩集》後,在文壇嶄露頭角,並移居倫敦,王爾德沒有獲得一個文學獎項,但服裝惹眼、談吐機智、特立獨行的他在倫敦社交界已經小有名氣,有雜誌甚至刊登著諷刺他的文章。
1882年,王爾德在美國作了一個精彩的巡迴講座,兩年後他與康斯坦斯•勞埃德(Constance Lloyd)成婚,兩個兒子西里爾(Cyril)與維維恩(Vyvyan)分別在1885年與1886年出生。
婚後
1887年,王爾德成為一家婦女雜誌社的執行總編輯,曾在雜誌上發表一些小說、評論和詩。王爾德的作品以詞藻華美、立意新穎和觀點鮮明聞名,其第一本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發表於1891年,之後發表了散文《社會主義下人的靈魂》,這兩部作品都十分成功,但真正為王爾德贏得名譽的是他的戲劇作品。可以說他的每一部戲劇作品都受著熱烈的歡迎,有一個時期,倫敦的舞台上竟同時上演著他的三部作品。他的這些佳構劇被稱為自謝里丹的《造謠學校》以來最優秀的喜劇作品,
審判
1895年,昆斯貝理侯爵(Marquess of Queensberry)因兒子阿爾弗萊德•道格拉斯(Lord Alfred Douglas;別名「波西」(Bosie))與王爾德交往而令到父子不和,並公然斥責王爾德是一個雞姦者(當時尚未產生「同性戀」這個概念)。
阿爾弗萊德叫王爾德立刻上訴,告侯爵敗壞他的名譽。結果王爾德上訴失敗,更被反告曾「與其他男性發生有傷風化的行為」(committing acts of gross indecency with other male persons)。上訴失敗後,當局對王爾德發出逮捕令,罪名是雞姦以及嚴重猥褻。友人羅伯特•羅斯和雷金納德•特納勸告他立刻逃往法國;而他的母親則希望他像一個男人那樣留下。王爾德最後說:「火車已經開走了,太晚了。」於是王爾德以上述罪名被逮捕。
1895年4月26日,對王爾德的起訴開始了,王爾德堅稱自己無罪。此前,王爾德請求波西離開倫敦前往巴黎但被拒絕,甚至想要提供證據,然而波西還是被迫逃亡了。王爾德的友人在此期間離開英國。面對盤問「什麼是不敢說出名字的愛?」,王爾德猶豫片刻之後自信地辯道:
「不敢說出名字的愛,在本世紀,是年長男性對年輕男性的偉大的愛,如同大衛和喬納森之間的,如同柏拉圖為他的哲學而做的根本,如同你在米開朗基羅和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中找到的。正是那般深深的心靈的愛才如完美一般純淨。它支配並滲透了偉大的藝術,比如米開朗基羅和莎士比亞的,以及我的那兩封信。這愛在本世紀被誤解了,以至於它可能被描述成'不敢說出名字的愛',並且由於這個誤解,我現在站在了這裡。這愛是美麗的,是精緻的,是最高貴的愛的形式,它沒有一絲一毫不自然,它是智慧的,並循環地存在於年長男性與年輕男性之間,只要年長者有智慧,而年輕者看到了他生命中全部的快樂,希望以及魅力。以至於這愛本該如此,而這個世界卻不能理解,這個世界嘲笑它,有時竟然讓這愛中之人成為眾人的笑柄。」
此辯護引起反效果,因為它僅僅加強了對同性行為的指控。審判結束,陪審團未能達成一致。王爾德的律師最後通過一個地方執法官爭取到保釋。交保後,王爾德避開公眾,住在了朋友家。原告律師問當時副司法部長能否寬容對待此案,副司法部長者表示肯定,卻擔心這個案子已經過於政治化而無法放下了。
同年5月25日,根據1885年刑事法修正案第11部分,王爾德被判有罪,在瑞丁和本頓維爾監獄服了兩年苦役。期間王爾德停止戲劇創作,在獄中寫下了詩作《瑞丁監獄之歌》和書信集《深淵書簡》。在這兩部作品中已很難尋得唯美主義的影響。在王爾德服刑期間,妻子康斯坦斯與兩個孩子改姓為荷蘭德(Holland),移居義大利,而他社交界和文學界只有寥寥數人如劇作家蕭伯納仍挺身維護他。
流亡與去世
1897年獲釋後,王爾德立刻前往巴黎。其後他為了兩名孩子曾嘗試與康斯坦斯復合,但阿爾弗萊德亦同時表示想與王爾德重歸如好,最後王爾德放棄兩名孩子而選擇了阿爾弗萊德。王爾德在以化名居住法國期間完成並出版了《瑞丁監獄之歌》,之後與阿爾弗萊德同遊義大利。但幾個月後,兩人再次分手。
1900年王爾德終於在好友羅伯特•「羅比」•羅斯(Robert 'Robbie' Ross)幫助下改信天主教。同年11月30日因腦膜炎於巴黎的阿爾薩斯旅館(Hôtel d'Alsace)去世,享年46歲,死時只有羅比與另一朋友陪伴。他在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的墓地,按照他在詩集《斯芬克斯》中的意象,雕刻成了一座小小的獅身人面像。
後世評論
1998年11月30日,由麥姬•漢姆林雕塑的王爾德雕像在倫敦特拉法爾加廣場附近的阿德萊德街揭幕。雕像的標題為「與奧斯卡•王爾德的對話」,同時刻有王爾德常被引用的語錄:「我們都在陰溝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現在,這個雕像上面被人們用英文和法文寫滿"我愛你",還留下許多愛慕者的唇印。
王爾德的審判是英國司法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案件之一,也是同性戀平權運動史上被引用最多的案件之一。在同性戀不再被視為異端、被普遍接受的20世紀末、21世紀初,他成了同性戀社群的一個文化偶像。
小說
《道林•格雷的畫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1891年)
《教我如何愛你》(Teleny,1893年。又譯《慾海有情天》)
話集
《快樂王子與其他故事》(The Happy Prince and Other Tales,1888年)
《石榴屋》(A House of Pomegranates,1891年)
詩作
《詩集》(Poems,1881年)
《斯芬克斯》(Sphinx,1894年)
《瑞丁監獄之歌》(The Ballad of Reading Gaol,1898年)
劇本
《薇拉》(Vera,1880年)
《溫夫人的扇子》(Lady Windermere's Fan,1892年。又譯《溫德密爾夫人的扇子》、《少奶奶的扇子》)
《帕都瓦公爵夫人》(The Duchess of Padua,1893年)
《莎樂美》(Salomé,1893年)(原著用法語寫成)
《無足輕重的女人》(A Woman of No Importance,1892年)(1893年Theatre Royal Haymarket首演)
《不可兒戲》(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1895年。又譯《真誠最要緊》)
《理想的丈夫》(An Ideal Husband,1895年。又譯《好丈夫》)
其他著作
散文集:《社會主義下人的靈魂》(The Soul of Man Under Socialism,1891年。)
書信集:《深淵書簡》(De Profundis,1897年。又譯《自深深處》、《王爾德獄中記》原本是作者寫給道格拉斯的書信集,1905年作者死後出版)
後世
建築師王大閎將《道林•格雷的畫像》譯寫為《杜連魁》,場景亦轉換為當時的台北。
有不少人將王爾德生平放上舞台或銀幕:
最近期的有英國電影《王爾德和他的情人》(Wilde),由史蒂芬•弗萊(Stephen Fry)扮演王爾德,裘德•洛扮演阿爾弗萊德•道格拉斯。不少影評都說史蒂芬•弗萊好像天生就應該飾演這個角色[1]。
外部連結
王爾德文集
王爾德作品的電子版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5%B0%94%E5%BE%B7
道林•格雷的畫像 維基百科
《道林•格雷的畫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亦作《道林•格雷的肖像》,由愛爾蘭作家奧斯卡•王爾德創作,是極少數仍廣受歡迎的十九世紀唯美主義小說之一。
此小說具有很強的唯美傾向,不但文辭絢麗,意象新穎,有許多帶有王爾德特色的俏皮話和幽默,同時更隱約透露出同性戀意味,也是王爾德唯一的長篇小說。
《格雷的畫像》於一八九○年首次出版,除了引起了軒然大波,並在爾後奧斯卡.王爾德因同性性行為而受審判中成為攻訐他的基礎之一。本書詳細描繪維多利亞時期的倫敦生活,攻擊當時有禮卻虛偽的上流社會,並以浮士德式的主人公格雷所犯的"罪惡"為主題,在當時處於維多利亞時代晚期的英國社會算是相當特立獨行的文學作品。王爾德在本書將自己的聰明才智展現得淋漓盡致,讓當時受到輿論批判、排斥的他,如今終得世人公正的評價。
此書曾多次被改編:
英國著名小說作家威爾•塞爾夫(Will Self)曾將此書改編成現代版《道林:一場模仿》(暫譯,原名Dorian: An Imitation)。
建築師王大閎將《道林•格雷的畫像》譯寫為《杜連魁》,場景亦轉換為當時的台北。1977年出版。王大閎轉換場景,移花接木的譯法並不常見,但是出版後受到知識界的喜愛。[1]
2004年7月1日,顏湘如的譯本由台灣商務出版社出版。[2]
其他媒體[編輯]
此小說亦數次被改編成不同的媒體,包括電影及舞蹈。
電影版有二,即1945年版及2009年版:
道林•格雷的畫像 (1945年電影):半恐怖片半劇情片,由Hurd Hatfield扮演道林•格雷
道林•格雷 (2009年電影):由班•巴恩斯飾道林•格雷,其他的主要演員有哥連•費夫
提及
有不少電影、電視劇、遊戲、漫畫及歌手都曾提及道林•格雷或以他為作品題材,包括放蕩樂團、詹姆仕•布朗特、《居家男人》、《神鬼寓言Ⅱ》、U2樂團、《星艦奇航記:銀河飛龍》及《糊塗情報員》。
註釋
1羅時瑋. 台北寓言 王大閎在《杜連魁》中的現代性再書寫 Taipei Fable: Wang Dahong's Re-writing of Modernity with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建築師雜誌. 2006-10 [2013-01-17].
2博客來書籍館>格雷的畫像. [2013-01-17].
外部連結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道林•格雷的畫像
1890年版的複製,位於維多利亞大學
古騰堡計劃中收錄的《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13-chapter version)》免費電子版本
古騰堡計劃中收錄的《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20-chapter version)》免費電子版本
位於Librivox的有聲書版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study guide, themes, quotes, literary devices, character analyses, teacher resources
一個完美主義者的悲劇 2006-04-22
為什麼這麼喜歡王爾德呢,這個價值取向跟我完全不同的享樂主義者的文字實在是太迷人了。最近在讀他的一本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除了驚歎他的語言之美,就是越讀越覺得小說中的那個Lord Henry簡直就是他本人的化身。博學多才,美麗至上,青春至上,性情乖張,有強烈的洞察力和雄辯的口才,能夠讓謬論散發出真理一般的光彩。
同性戀被公認的分為兩種,一種是所謂“天生的”,其說法可靠性還沒有完全得到證實,一種是後天的,多半是在女性那裡心理受到了挫折或者有什麼童年陰影之類的外在原因。王爾德我覺得他的同性戀是源於他對美的過度追求。其實他是喜歡女人的,也曾熱切追求過好幾個美女。他自己的妻子就是一個美女。但是當他看到自己的妻子懷孕的臃腫的身體,無法抑制的產生了厭惡感,無法忍受先前那麼美麗的身體,忽然變得如此難看。可能他本質上是一個雙性戀。他自己說,他也知道同性戀是危險的,但是他喜歡這種刺激。正是這種刺激使他欲罷不能。一開始是實驗性的,後來就一下子沉迷了,維多利亞時代的拘謹的家庭生活讓他難受,他是一個反常規的人,所以當然受不了這個,這是他性格迷人的地方,也是他的可悲之處。
王爾德的迷人之處肯定不是因為那令他身敗名裂的性取向,可是他的這一經歷確實讓人扼腕歎息,同性戀天才往往不是極度自卑就是極度自戀,柴科夫斯基應該是自卑的那種,王爾德估計是自戀的那種吧。不過倒不一定是自戀引起了他的同性戀,而是過度的完美主義,和貪戀青春,貪戀放縱。
美與道德總會發生矛盾的,有時候,美本身就是一種毒藥,王爾德其實心裡太清楚這個了,但是他沒有辦法戰勝自己的性格缺陷,於是他從不可一世的社交名流,變成了一個聲名狼藉的人,他自己也說過,If I can't be famous, at least I can be nortorious.看這本書,你可以想像一個活生生的王爾德,怎樣悠然自得地行走於倫敦上層社會的社交場合,用一串一串的妙語蠱惑人心,展現自己的魅力,享受公眾的矚目。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039796/
體驗恐怖的自由 2007-06-01
想不到奧斯卡.王爾德的這本小說是榮如德譯的。天涯上聽人討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書誰譯的最好,大多都支持榮的譯本,尤其是《群魔》。可我已讀過的陀書,不可原諒的沒有一個是榮譯的。
言歸正傳。
畫像不能立體的反映一個人,它只能表現人的一部分,就像《國王與小鳥》裡從畫像中蹦出來的,為勇敢代言的掃煙囪的小夥,為善良代言的牧羊女,為貪婪殘忍代言的國王(畫像國王戰勝真正的國王,莫非這真的是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的世界?)。道連.葛雷的畫像上是一個純真的美少年,純真的就像一張白紙,可惜白紙的質地適合的是亨利.沃登的畫筆,而不是貝澤爾.霍爾沃德的。所以儘管亨利的姨媽已經嘗試對道連.葛雷施加影響,但她的影響顯然無法與聰明的亨利匹敵。
於是有了道連.葛雷那個合理的祈禱“我願意用我的靈魂換青春!”,畫像上的人跑到了真實中永遠不老,真實中的人活在了鏡框裡的畫布上接受現世報應。畫像裡跑出來的道連.葛雷開始實踐亨利勳爵口中的新享樂主義(“扼殺感覺的禁欲主義固然與之無緣,是感覺麻木的低下的縱欲同樣與之格格不入。新享樂主義的使命是教人們把精力集中於生活的若干片刻,而生活本身也無非是一瞬間而已”),縱情聲色,甚至吸食大煙,他以為自己是道連.葛雷,其實他不過是道連.葛雷的畫像,所以開始他看到畫像上真正的自己,看到現世報應的結果,會感到恐懼。可是到他真正享受了花花世界的光怪陸離,同時意識到擺脫了自然規律對自己的影響,就像《終極試驗》裡那個跑到網路上的靈魂,脫離了自然世界對他的束縛,漸漸發現自己無所不能,漸漸發現自己逃離了客觀世界的懲罰。道連.葛雷“變得更加鍾愛自己的美貌,也更加欣賞自己靈魂的墮落……有時自己也說不上:罪惡的烙印和年齡的標記究竟哪個更可怕?……他體驗的越多,就越是希望得到更多的體驗。他的瘋狂的饑餓心理由於得到食物而越發不知饜足。”我想,這就是地獄的情景吧,掙脫了繩索的欲望吞噬著美好一切。
我相信人的本性可以在臉上顯現出來,但那相信,並不比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信任多多少。我痛心的看著那自由的靈魂創造著特異的生活。正如頭些天不知在哪裡看到的:只有建立在一定規則之上,才能有真正的自由。貌似自由了的靈魂逐漸的把自己禁錮在了聲色陷阱裡,喪失了對真正美好生活的創造力,想像力,喪失了跳出來的勇氣,直至喪失了跳出來的意識。越來越叛逆的我們,越來越急於否定一切的我們,越來越傾向於傾聽自己,甚至拿出了“紀錄的存在就是為了被打破”的勇氣漠視一切規則。可我們想要的自由究竟是什麼樣子?在被強大的社會的遊戲規則懲罰之前,道連.葛雷的畫像已經為我們呈現了這樣的地獄景象,甚至道連.葛雷的畫像最終也沒有逃脫現世報應。當他想一勞永逸的消除新享樂主義最後的一點瑕疵,妄圖撕毀畫布的時候,他沒有意識到他自己才是畫像,畫布上的人才是真人,於是,“形容枯槁,皮膚皺縮,面目可憎”的道連.葛雷倒在了血泊中,“洋溢著奇妙的青春和罕見的美”的畫像完好無損的留了下來。好似那顆人間走了一遭的石頭最終回到了它該在的地方,只不過,畫像隨著道連.葛雷的死,回到了18年前,白紙上沒來得及畫上任何罪惡。石頭只是做了一回旁觀者,所以回過頭來,可以借“假語村言”,給我們講述那個因為沒有自由而美麗淒婉的故事。
奧斯卡.王爾德應該晚生100年,一個天才生在了一個很少人理解的時代。
附:亨利勳爵一些現在看來很可愛,卻誘惑了道連.葛雷的言論。
世上比被人議論更糟糕的事情只有一樁,那就是根本沒人議論你。
保持本色才是裝腔作勢,而且是我所知道的最令人討厭的裝腔作勢。
良心和膽怯其實是一碼事,良心不過是膽怯的商號名稱罷了。
不變心的人只能體會愛的庸俗的一面,唯有變心的人知道愛的酸辛。
除了感官,什麼也不能治療靈魂的創傷,同樣,感官的饑渴也只有靈魂解除的了。
反復無常和終生的愛之間唯一差別就在於前者更持久一些。
年輕人想要忠誠,結果都變心;老年人想要變心,已無能為力。
人類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了,這是世界的原罪。
一個人想恢復青春,只消重演過去幹的蠢事就夠了。……如今大多數人死于戰戰兢兢的思維方式,等到發現唯一不後悔的是自己所犯的錯誤時,已經太晚了。
男人結婚是出於厭倦,女人結婚是出於好奇。結果雙方都大失所望。
情感生活中的忠誠就像理性生活中的一貫性一樣,無非是承認失敗。
戀愛中的人總是先欺騙自己,最後欺騙別人。
人們總喜歡把自己最需要的東西給別人,我認為這才叫做慷慨到了頂。
一個男人做出荒謬絕倫的事來,總是處於最高尚的動機。
真正討人喜歡的人只有兩種,一種是無所不知的人,一種是一無所知的人。
絕色女子的丈夫應該歸於罪犯一類。
男人跟任何女人都能得到快樂,只要男的不愛女的。
我們一生頂多只能得到一次偉大的體驗(指愛情),而生命的秘密就在於重溫這種體驗,盡可能重溫多次。
幸虧我不是他的朋友,否則我每天都會產生揍人的衝動。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162462/
道林•格雷的畫像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1945)
導演: Albert Lewin
編劇: Albert Lewin / Oscar Wilde
主演: Hurd Hatfield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1945)
神奇的小說,還算不錯的改編。有些過於晦澀,某些人物關係交代不清。
攝影的確牛,達到奧斯卡的水準。尤其是殺Basil和畫像變身燈光搖曳的這兩段。
旁白的運用使電影有一種old-time feel, 對演員來說也相當省力啊!
Angela Landsbury年輕時長相甜美,嗓音更甜。 “Little yellow bird”聲情並茂,難怪她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
George Sanders(飾演Henry)在這兒語速超快,說出了絕大部分精妙的臺詞。
這恐怕是我看得最吃力的一部無字幕英語電影。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773561/
道連•格雷的畫像 (英國 1961)
導演: Charles Jarrott
編劇: 奧斯卡•王爾德
主演: John Bailey / 傑瑞米•佈雷特 / 鄧尼斯•普萊斯
短評
作為黑白片,但在突出畫像可怖的時候,忽然間用了彩色。這是一個創舉。
正在看,個人覺得雖然道林的演員不是那種讓人驚豔的美,但是至少電影有王爾德的思想內涵,比09年新拍的要有看的價值……
道林•格雷的畫像 (英國 1976)
導演: John Gorrie
編劇: 奧斯卡•王爾德
主演: 約翰•吉爾古德 / 傑瑞米•佈雷特 / 彼得•弗斯
短評
BBC翻拍的經典確實是上乘的,相當忠於原著,不愧是主流頻道
這個道林長相一般,但神情和姿態實在是太美妙了 對原作的忠實度很高,佈景比較簡陋,但演員的表演和氣質完美地再現了維多利亞時代的氛圍。 那張畫像也畫得不錯,45版的那張簡直是學生習作 哦,還有福爾摩斯先生 總之王爾德還是交給英國人吧
不如原著豐富但有原著的精髓,看了新版才知道老版有多好,所謂的深度的確是不能用特技堆砌出來的。話說其實JB年輕時的模樣最符合Dorian的角色,美麗不可方物。
道林•格雷的畫像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2004)
導演: David Rosenbaum
主演: 喬什•杜哈明 / Branden Waugh / Rainer Judd
劇情簡介
巴茲爾被多裡安的青春與純真所感動,於是,她用畫筆描繪出了栩栩如生的多裡安。
當多裡安看到自己在畫像中無與倫比的美貌時,他深深地愛上了自己的肖像,他卻又憎恨這幅畫,因為畫像是永恆的,而自己的美貌終究會隨著時間流逝。
“我希望自己會永遠年輕,而這幅畫會變老——”多裡安的願望實現了。畫像代替多裡安一天一天變老,一天一天變醜。
不僅如此,畫像還同時呈現著多裡安一天天墮落的過程。從一開始逝去的微笑到最終染滿鮮血的雙手。
巴茲爾像是一個呼喚著良知的天使。每一次,亨利把多裡安往坑裡推一點,巴茲爾就想把多裡安往外拉一點。然而,一次,兩次,就如同巴茲爾的結局一樣,多利安殺了身邊的天使,到底還是選擇了魔鬼。
片尾說王爾德被迫在法庭上為這部小說辯護,後獲罪,牢獄之災不僅讓他破產也毀了他。
王爾德說:這部悲劇映射了我的人生。亨利是世人眼中的我,巴茲爾是我眼中的自己,而多裡安是我希望成為的那個人……如果下輩子有機會。
美國泳裝版道連 2008-01-02
老王如果看了這部片子 肯定得氣得從他的思芬克斯裡爬出來
看小說的時候印象裡是一幅漂亮的半身肖像畫(應該是男版的蒙娜麗莎吧)
到了這裡變成了海邊的穿著有美國特色的泳褲的道連
美國人改編名著片的好意我們心領了
但是希望他們下次不要再出來嚇人了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272530/
Josh Duhamel 處子秀 2008-10-04
不管從製作成本還是創作者的態度,這片壓根沒有什麼"藝術上的企圖",這一點和今年那部<10日談>很一致.
按IMDB的記載,josh同學就是靠這部爛片吸引夢工廠的注意,然後得到las vegas的片約.
把原作的畫家改成了女人,似乎沖淡了原著的同性戀味道,再把josh同學剝光,反把色情味道弄的更明顯,其實還是在勾引gay族群.
josh同學染的金髮很假,他的形象其實也不適合妖媚男造型,說實話這個造型一點不好看.
他的三點裸照似乎比這片子的時間更早,看來這位同學確實是堅定的靠脫成名.
不知道他有沒有和fergie一起坐下欣賞自己的成名作,嘿嘿.....奸笑ing....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515041/
道林•格雷 Dorian Gray (2009)
導演: 奧利弗•派克
編劇: 奧斯卡•王爾德 / Toby Finlay
主演: 本•巴恩斯 / 柯林•菲爾斯 / 麗蓓嘉•豪爾 / 蕾切兒•哈伍德 / 艾米麗雅•福克斯 / 卡洛琳•古多爾 / 本•卓別林
劇情簡介
窮小子道林格雷(本•巴恩斯 Ben Barnes 飾)從鄉下來到倫敦,結識了社交場上的著名畫家巴茲爾(本•卓別林 Ben Chaplin 飾)和紳士亨利(科林•費斯 Colin Firth 飾),兩人見他長相俊美,所以引薦他進入社交名流圈。巴茲爾專門以他為人體模特,畫了 一幅細膩入微、栩栩如生的半身肖像畫,立刻引起社交圈的驚豔和讚歎。從此,格雷進入了名利場,每日過著五光十色的生活。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愛上了小劇場演員塞西莉亞,兩人一見鍾情,私定終身。聽說格雷要結婚,亨利便開始誘導他,不要相信婚姻,應該好好享受風月。於是,格雷跟愛人之間產生了矛盾,後來人們在河中發現了她懷孕的屍體,這讓他非常震驚和懊惱,但是無力挽回。格雷徹底墮落,不斷用女人、酒精甚至毒品麻醉自己。一個靈魂從此走上了邪惡的道路……
本片根據英國作家王爾德發表于1891年的第一篇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改編。
一場無恥的低級秀 2010-01-01
其實本來對王爾德的原著無感,不過看過電影后卻越發地覺得它的好了。
對於一部小說改編的電影,任誰都忍不住將其與原著相比較。可是越往後面越發現,其實這部電影與王爾德的原著根本扯不上什麼關係了,除了主要人物名字,以及道連格雷將靈魂出賣給魔鬼以永葆青春。
小說裡面有大量人物心理描寫,尤其是道連格雷的墮落,沒有心理變化的支撐,很難讓人信服。而電影裡面對於墮落的描寫,顯然只簡單的流于性,導演似乎想用大量的色情場面來表達道連的墮落,於是電影變成了由單純少年迅速的變成了縱情聲色的花花公子,其中的轉變,簡直少的可憐。
而對於道連的轉變,原著中的兩個主要人物,畫家霍爾渥德跟亨利勳爵是極其重要的。道連在墮落的道路上,亨利勳爵使勁推他墮落,而亨霍爾渥德盡力的拉住他。這一推一拉,道連置身其中,這種從好向壞的墮落以及其中的掙扎才顯得有張力且令人信服。原著中的畫家,是一個性格古怪的藝術家,但善良且對道連百般愛護,而到了電影裡,霍爾渥德變成了一個無所為的旁觀者,除了畫出那副重要的畫,以及被道連殺掉之外,便別無用處。而原著中的亨利勳爵,是一個冷靜的雄辯者,是一個危險但卻充滿魅力的人物,他的那些話,很多時候都讓人覺得很有道理,也難怪道連會受其誘導墮落。但電影中的亨利勳爵,卻變成一個油嘴滑舌的混蛋,從原著中摘取的隻言片語硬生生塞到他嘴中,讓人生厭,而道連受他誤導,只能讓人覺得道連無非是個傻逼而已。電影中更看不到道連內心的掙扎,片中只用幾處道連口口聲聲說“我想變成好人”來變現其掙扎,是在太過無力且無聊。
而說到霍爾渥德,原著中開始對他性格的描寫,“會無緣無故莫名消失一段時間”,其實是對後面他被道連殺害卻沒有引人懷疑的最佳伏筆,在推理上也無懈可擊。因為霍爾渥德是在去巴黎參加畫展的前夜被殺害,而道連利用這一點,造成了他已經去了巴黎的假像,而最終沒有回來,則可以用前面“會莫名其妙的消失”來解釋。但電影中畫家被殺害後卻被棄屍河中,被員警發現屍體卻最終絲毫沒有懷疑道連,簡直傻逼到了極點。
當然電影中傻逼的地方不止這一處,且不提道連與西碧兒之間的關係處理的如何無聊。單是西碧兒的弟弟變成了片中的哥哥,以及弟弟始終沒有見過道連變成一開始認識了道連,便使得原著中精彩的“復仇”這一段變得無聊之極。更可笑的是,電影中對於西碧兒哥哥的情節是這樣設定的:西碧兒自殺,哥哥去找道連,即將離開時爆發險些掐死道連,然後被員警帶走。後來再次登場時,有一句“我從醫院裡逃出來了”,看到此處是我有些納悶,但忽然想起前面他被員警帶走時亨利說過的一句“艾倫治療過不少這樣精神錯亂的個案”,原來他真的被關進精神病院,且長達幾十年!等到後面的持槍追殺道連,在即將開槍之時被地鐵撞飛,以及臨死前道連對他說的那句“對不起”。這一系列的情節是何其地弱智且狗血!
上面說到的兩處,其實是王爾德原著中兩個精彩的充滿懸疑張力的段落。但電影中卻被改成如此無聊的兩段情節。
但更不能容忍的是電影中的大量色情段落(原著中可是沒有任何色情的描寫),群P,SM,甚至於赤裸裸的同性戀描寫(雖然在原著中能隱約感受到其中的同性戀情結,但王爾德並沒有明確地表現出來)。尤其可恨的是,這些色情描寫絲毫沒有美感,除了變態還是變態,完全背離了原著中為了享樂而墮落的道連。從中只能看到一個變態的傻逼道連!
或許改變王爾德這篇小說的確難度很大,太多的心裡描寫,太多的難以用影像買表現內容(比如道連畫像的改變)。但可恨的是導演從未打算認真地來改變王爾德的小說,這部電影中絲毫沒有一點藝術的訴求。導演只是利用了王爾德小說的出來靈魂長生不老來作為噱頭,然後用大量的色情場面,血腥場面(霍爾渥德被分屍,屍塊被棄於河中),噁心的畫面(道連畫像中掉出的蛆蟲以後後面爬滿蟲子的畫像),狗血無聊的劇情來替換了原著中最好的部分。電影中甚至出現了幾次生硬的廣告植入(DG標誌出現兩次,一次車頭FIAT的特寫)。
這一部掛羊頭賣狗肉的電影,它拋棄了王爾德最好的東西,加進去的全是自以為是的低級弱智以及無聊。如果道連真的長生不老,他一定會來找導演報仇。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904760/
誰之罪,對比09版電影與老王小說 2010-01-04
有兩段情愫一直讓我難忘
一樣的有著威尼斯的羅曼背景,少年的驚世之美,充斥著對希臘精神的崇拜,以及迷戀者最後愛而不得的死亡。(王爾德曾經說‘威尼斯和牛津都是適合戀情發生的絕妙背景地’,啊~是不是很有姦情的一筆?)
一段是湯瑪斯曼的《Death in Venice》
一段就是老王的《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故事背景設定】
《道連》,引用亨利或者老王自己的審美趣味來說,故事從一開頭就充滿了一種悲劇美——
紅極一時的絕色美人,愛上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窮小子,私奔之後,美人的父親因為不爽,出錢雇人幹掉了女婿,美人落落寡歡的回到家中,誕下了一名男孩,不久便死了。小男孩便是道連。
——亨利從親戚那裡打聽來的八卦
道連從小就不受爺爺待見,從電影來看,道連不僅被爺爺關了小黑屋,還被嚴重鞭撻過……(SM色彩阿,據說SM的鞭子就是源於英國,因為太拘謹了,需要發洩……)
三人組的人物設定非常誘惑:
一個永葆青春的絕世美少年
一個崇拜他的癡情畫師,和一幅神秘畫像
一個放蕩不羈,對美少年的精神有些許佔有欲的貴族風流男
【關於電影的選角問題】
道連:
Ben Barnes是帥哥,但剛出場時,下巴上那道陽剛之極的溝還是嚇到了我,這哪裡是什麼阿多尼斯……對於一個傳說中的美少年來說,他長得略微“彪悍”了一點,好在從被亨利性啟蒙以後,這種突兀感覺就淡了很多。
亨利:
我一直覺得這是一個相當魅力的人物,因為老王在書裡把最好的臺詞都給了此君。另外,根據老王的YY,亨利也是一個皎皎不群的俊逸男人——“修長瀟灑”,“低沉的音調有著強烈的吸引力”,“冰涼,白淨的手指像花一樣出奇的動人”。看到此處,我們再反觀片中的大叔……(老王的自我分裂後,1/3的成果就這麼給毀了)
有人為colin firth喊冤——'Colin firth演Henry當之無愧'
對此,我只能說CF君的演繹歷史很光輝——《同窗之愛》《BJ》《傲慢與偏見》……
跟王爾德精神也有契合點,有貴族有耽美有智力
不過我一直沒覺得他魅力,總感覺被其他男人的風頭蓋過,而且顯然,此君已然發福,過了最美的年紀。當然這個是個人審美問題……
說到BJ,我突然覺得格蘭特.休會是亨利不錯的選角。不過他顯然也是半老了。
霍爾渥:
比書中漂亮些,這個人應該去演亨利。當然畫師漂亮些,我是很贊成的,因為我一度YY道-霍二人組。
湯瑪斯和王爾德有很多相似的情結——比如,他們都曾說到,那些成就驚人藝術的人在現實生活在卻是何等的不可救藥的乏味。阿什巴赫是一個,霍爾渥也是一個。
【霍爾渥的單相思】
“有時候,他(指道連)麻木不仁得可怕,而且大有以我的痛苦為樂的樣子,我覺得我把整個心靈都給了一個人,而這個人卻把它當作插在上衣紐扣上的一朵花,當作是一件滿足虛榮心的裝飾品,只供夏天的一日之需。”
——霍爾渥對亨利訴苦
09版的尺度還是很大的,情意迷亂的道連很豪放的舌吻了霍爾渥,霍沒拒絕,可見這愛不是純種柏拉圖,還是有肉欲成分的,後來還癡癡的看道連醉醺醺的解褲帶……下面發生了什麼#¥%……
【亨利的誘導】
“美貌有絕對的統治權力,誰有了它,誰就是王子。”
——亨利對道連的佈道,或者荼毒
小說裡,使得道連脫胎換骨的基本就是亨利的說辭,電影就比較豐富多彩了,說辭+幻藥+女色
話說亨利是個很優質的誘導者,下等酒肆,高檔妓院,百無禁忌。(第二個妓院佈景很有風情,貝殼裡的維納斯啊~據說義大利曾經有一度以大肚子為豐腴之美)
亨利告訴道連,擁有青春和美色,世界就是他的。煙盒上的反光鏡很妙~
道連又被亨利的話深深打動,回眸一看,滿眼的鶯歌燕舞,暗送秋波
【道連的《逆反》】
讓道連遊戲人生的是亨利給他的一本神秘的黃皮書。(《逆反》)
從王的小說來看,道連的趣味非常高雅曼妙——文藝、音律、古董、香氛、宗教都有相當的造詣。並且,道連把縱欲主義和享樂主義分割的很清楚,他奉行的是後者——以適當的節制,保持感官的高度敏銳,執著於體驗和探索。
相比之下,片子裡的道連脫離了靈性,比較色情狂,老少通吃,男女齊上,另外還有3P和SM……
不過這些片段都拍的不錯,OST很棒,小提琴的音色讓氣氛很妖冶。
【碧希爾之死】
書中,道連在劇院愛上了碧希爾,她演莎士比亞的劇碼
(老王也特意提到了《皆大歡喜》裡的羅瑟琳,碧希爾改裝成了少年郎。莎士比亞據說曾經愛上了個男旦,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安排羅瑟琳在劇中也異裝了一回,還牽扯出一場女愛女的鬧劇……)
道連被舞臺上碧希爾的美驚呆了,看得淚水漣漣。老王也曾提到了提琴作為背景樂所起到的神奇的催化作用,和道連一樣,老王看重,並且信仰通過感官刺激所帶來的精神快感。所以他曾經說過,‘能把靈與肉分開的人,根本就沒有靈與肉。’(存天理滅人欲的朱熹老先生可以在陰世和老王就這一議題,好好探討一下。)
而後,道連與碧希爾熱戀,訂婚,碧希爾因為體驗到了對道連切實的愛,轉而對戲劇產生倦怠,正巧道連拉著霍爾渥和亨利來觀戲,看到碧希爾形如木偶的糟糕演出,道連氣的拂袖而去,離去之前耍了幾句“不過是三流女戲子”“永不再見”的難聽話。次日,亨利從報紙上看到了碧希爾的訃告。
道連受到亨利的啟發,向霍爾渥用很羅曼蒂克的手法描繪了碧希爾的死——‘戲子們的日常生活往往俗不可耐,但碧希爾不是這樣,一旦失去了愛,她就像茱麗葉一樣的死了。’
電影走了比較簡單的路線,亨利帶著道連去高檔妓院,道連覺出了嫖妓和幻藥的好處,於是對婚姻不再熱衷。
兩種決裂的版本都很倉促,像古希臘的悲劇,簡單粗暴,看著很有脫力感。
但小說和電影到底不是在一個層面的,小說裡,道連不愛碧希爾是因為愛情理想的破滅(至少道連是這麼說的),片子裡,則更多是因為肉欲的覺醒。
【碧希爾老哥之死】
此君愛妹妹愛的很深切,妹妹死後日日思想著找“迷人王子”(就是道連格……)雪恨。
不管是小說還是電影,他都死得很有創意。
小說裡,此君學還珠格格,潛入貴族的狩獵區,可是等不是五阿哥的箭,而是一顆硬生生的子彈。
片子裡,此君追著道連跑,跑著跑著跑進了火車的軌道,然後火車呼嘯而過……
無論是片子還是小說,道連都為此君的死留下了晶瑩的淚水
片子裡的淚水是典型意義上的淚水。
小說裡的淚水就比較搞笑了,道連知道他的安全再也不會受到威脅,喜極而泣……(老王,我對你無語……)
【道連的最後一個女人】
這一筆在小說中寫得極妙,道連愛上了一個叫海蒂的村野女子,此女極美,容貌大似碧希爾,道連和她都談到私奔的地步了,卻突然良心發現,放棄了這個姑娘。
道連把自己的這個閃光之舉告訴亨利,亨利卻不以為然,說此舉乏善可陳,斷定道連一定使那姑娘傷了心,她要麼自殺,要麼就是一輩子鄙夷丈夫(巨同意,亨利說得太帥了)
直到臨死前,道連終於意識到亨利是對的,他那麼做不過是迷戀偽善的崇高。
片子裡,此女成了亨利的女兒,做派瀟灑,道連的確愛上了她。在生命最後關頭還深情款款的握住此女的手指。
而亨利也脫離了始終風輕雲淡,游離在外的散仙摸樣,搖身成了慈父,警告道連不要靠近他女兒。
【霍爾渥的屍體毀滅法】
片中,道連採用的是時下變態殺人狂喜聞樂見的分屍法,然後裝箱,半夜在碼頭拋屍。
小說,稍微複雜了點,道連去找了一個化學家,這個化學家在書中語焉不詳,他早年喜好音樂,和道連曾經私交甚好,但突然就分道揚鑣了,道連請他用化學試劑毀屍,他一口回絕,然後道連就拿出了一封信,說如果他不從,就把這信寄出,於是化學家就從了……(根據我的慣性YY,這是道連對於同性戀的懺悔書,其中必然拉此君下水了,老王可能是迫於某種原因刪節了)
【道連的畫像】
這個我不多說了,那條從眼角冒出來的毛毛蟲(蛆?額,真噁心,想到了《圍城》裡德“肉芽”)很強大……
最後的禿頭男非常像某人,哈利波特裡的守夜人?
【道連之死,誰之罪】
09版的故事,概括來說是這樣的:
一個美少年,沉溺聲色,浪蕩多年後,終於幡然醒悟,真心愛上了一個姑娘,但此時早年荒唐的報應也到了,道連懷著滿腔的怨怒刺向畫布,與其中的惡靈同歸於盡。
這是老王故事的世俗版,就像亂倫的宮幃密聞被改造成了老少皆宜的《白雪公主》,老王不是個說教者,道連的故事,不是勸人從善,而說的是伊甸園裡宿命的原罪——霍爾渥說,庸庸碌碌的人也許就這樣活了一世,但神有所賦予的人,比如他之於畫藝,道連之於美貌,都必須為此付出相應的代價,最後,相應的,兩人都為所得而死。
“神所賦予的,很快就會收回。”
亨利也不止一次的表達了這種宿命色彩,人都是伊甸園裡的夏娃,趨向於犯罪,終止於驅逐。修養和墮落是通向文明的兩條途徑。
道連脫離了自然的束縛,享盡世間的妙趣,在窺探了世界幾乎所有的秘密後,他成了精,少了人性的善念與溫存,但充滿了智慧和靈性。
黃金時代的人類因為太過強大而被神滅絕
亞當夏娃因為偷食了智慧果而被神驅逐
道連也是如是,當他閱歷無數,魅力四射,企圖擺脫世間唯一讓他恐懼的束縛時,他的命也到了頭。
就像黑幫槍殺前最常用的一句“親愛的,你知道的太多了。”
一切,起源於某年的一個癡願,如果能讓我永葆青春,我願意……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911383/
溫夫人的扇子 維基百科
《溫夫人的扇子》(Lady Windermere's Fan: A Play About a Good Woman)是奧斯卡•王爾德的一部四幕喜劇,1892年2月22日首演於倫敦的聖詹姆斯劇院(St.James Theatre)。劇本出版於1893年。如同王爾德的許多喜劇一樣,該劇諷刺維多利亞時期的道德,尤其是婚姻方面。
這個故事說到溫夫人發現她的丈夫可能與其他女人有染,但是他竟邀請那個女人,歐琳太太,參加她的生日舞會。溫夫人對丈夫的不忠怒火中燒,準備離開丈夫與情人私奔。歐琳太太獲悉這一秘密,尾隨溫夫人,試圖說服她回到丈夫身邊,在此過程中,歐琳太太在一個尷尬的情形中被發現,她犧牲自己的聲譽,來挽救溫夫人的婚姻。
該劇中許多人物得名於英格蘭北部的地名:溫夫人來自溫德米爾湖,Berwick公爵夫人得名於Berwick-upon-Tweed,達林頓勛爵得名於達靈頓。
第一幕
該劇開始於溫夫人和她的丈夫在倫敦的家中的晨間起居室。這是下午茶時間,這一天是溫夫人的生日,一位朋友達林頓勛爵前來拜訪。她向他解釋說,她被他接連不斷的恭維話所苦惱,不過她顯然並未察覺他對她的迷戀。Berwick公爵夫人和她的女兒Lady Agatha也前來拜訪,公爵夫人告訴溫夫人,她的丈夫可能對婚姻不忠,頻繁見另一個女人,歐琳太太。溫德米爾勛爵不僅去見她,而且可能給了歐琳太太大筆金錢。有關這些活動的傳聞已經傳遍了倫敦社交界。
在公爵夫人和她的女兒離開後,溫夫人決定檢查她丈夫的賬本,她在辦公桌里找到賬本,發現並無任何差錯,但是當她將其放回原處時,她又發現了另一本上鎖的賬本。她撬開了鎖,發現上面記錄了給歐琳太太的大筆款項。溫德米爾勛爵進屋,發現他的妻子在研究賬本。她質問他,他不能否認,他與那個女人有往來,但是他解釋說,他並未對她不忠,只是試圖保護她免受極大的恥辱。然後他請求她邀請歐琳太太參加當晚她的生日舞會。溫夫人拒絕了,但是溫德米爾勛爵堅持,並且親自寫了一份請柬。溫夫人說,如果歐琳太太出現,她將給她好看,溫德米爾勛爵回答說,為了她的最佳利益,最好不要這樣做。
第二幕
第二幕發生於溫德米爾家的客廳,晚上舉行生日舞會。男管家帕克宣布客人的到來。溫德米爾勛爵進來,要和溫夫人說話,但是她離開了。溫德米爾勛爵的一個朋友,奧古斯都勛爵進來,拉他拉到一邊,友善地詢問關於歐琳太太的事。溫德米爾勛爵表示,他與歐琳太太之間沒有任何麻煩,但是被人認為有許多事情。歐琳太太來到派對,受到溫夫人冷淡的接待。溫德米爾勛爵和他的朋友們將歐琳太太介紹給其他許多賓客。見到她的許多婦女知道她的名聲不佳,但是仍驚訝於她的魅力。
溫夫人和達林頓勛爵談論歐琳太太到來的局面,達林頓勛爵高興地聽到溫德米爾勛爵違背溫夫人的願望堅持邀請歐琳太太,利用溫夫人的悲慘狀態,表明他對她的愛。溫夫人大感驚訝,於是他又宣布,次日他將離開,可能永遠不會再見到她。達林頓勛爵向她發出最後通牒,試圖說服仍處于震驚狀態的她立即採取行動,他懇求她和他一起到國外。在房間的另一邊,歐琳太太正在同溫德米爾勛爵討論事項,她說,她打算嫁給奧古斯都勛爵,但需要溫德米爾勛爵給一些錢。
溫夫人,因達林頓勛爵的自白而得意,並因歐琳太太的出現而憤怒,決定立刻離家出走,留給溫德米爾勛爵一張紙條,她離開他了。歐琳太太問帕克,溫夫人到哪裡去了,他回答說,她已經離開了房子,並且寫了便條給溫德米爾勛爵。歐琳太太打開了信,她的一個簡短的獨白表明,她是溫夫人的母親,在20年前做了同樣的事情。她拿著信去尋找溫夫人,要拯救她脫離她自己曾犯過的同樣的錯誤。
第三幕
溫夫人被發現單獨在達林頓勛爵的房間,證明她採取行動在離開她的丈夫。歐琳太太出現並試圖說服溫夫人回到丈夫和孩子身邊。最初溫夫人加以抵抗,後來在歐琳太太回到孩子身邊的懇求之下,溫夫人終於放棄了反抗。當她們正要離開房間時,她們聽到了達林頓勛爵和他的朋友們,包括溫德米爾勛爵的聲音。這兩個婦女躲藏了起來。
當男人們正在說話時,塞西爾•格雷厄姆注意到溫夫人的扇子(她丈夫贈送的生日禮物)留在桌子上。他和其他人都猜測,正有一個女人在達林頓勛爵處。當溫德米爾勛爵要離開時,格雷厄姆使他注意到扇子。他驚訝地看到他妻子的扇子,並要求知道達林頓勛爵是否將她隱藏在某個地方,如果不進行搜查,他就拒絕離開。達林頓勛爵不允許進行搜查,而溫德米爾勛爵再次要求,歐琳太太及時現身,使她的女兒不被自己的丈夫發現而得以逃離。所有的男人,尤其是奧古斯都,都感到震驚,而歐琳太太解釋說,一定是她錯拿了溫夫人的扇子。
第四幕
最後一幕開始於溫夫人躺在起居室的沙發上,考慮如何如何告訴丈夫昨晚發生的事情。她的丈夫進來,他們討論離開倫敦的可能性,然後討論轉換到溫夫人,歐琳太太已經原諒了她,希望接受她,然而溫德米爾勛爵現在轉而鄙視她了。帕克進來,盤子上放著溫夫人的扇子,和歐琳太太的便條。溫夫人不顧丈夫的抗議,堅持要接待歐琳太太。歐琳太太進來,說自己將要出國,向溫夫人要她和兒子傑拉爾德的照片。
溫夫人離開房間去找照片,歐琳太太和溫德米爾勛爵討論前一天晚上的事件。於是整個故事顯明出來:歐琳太太在溫夫人出生後不久離開她的父親和情夫私奔,後來情夫拋棄了歐琳太太,於是她生活在貧困之中,並且改名換姓。當她聽說女兒嫁入豪門的消息,決定敲詐溫德米爾勛爵一筆,不但生活無憂,或許還能重新在社交界獲得地位。歐琳太太懇求溫德米爾勛爵不要透露她的真實身份,但要求允許她保存那把扇子。溫夫人拿著照片回來,給了歐琳太太。
當溫德米爾勛爵去看歐琳太太的馬車是否回來時,她和溫夫人又討論起那個事件,歐琳太太懇求溫夫人不要透露那天晚上事件的真相。溫夫人答應保守這一秘密。當她要離開時,奧古斯都勛爵來到。在他進來後,歐琳太太要求他護送她到她的馬車,奧古斯都勛爵隨後返回宣布,她已經澄清了那天晚上的事件,並接受了他的求婚。他們將住在英格蘭以外。溫德米爾勛爵和溫夫人都保守了他們的秘密。
改編
該劇已經被改編為許多影視和音樂作品。
2005年電影美麗誘惑(A Good Woman),將故事發生地轉移到義大利的阿馬爾菲海岸,時間也改為1930年。主演包括海倫•杭特、馬克•坎巴斯(Mark Umbers)、史嘉蕾•喬韓森、Stephen Campbell Moore和湯姆•威金森(Tom Wilkinson)。
參見
溫夫人症候群(Lady Windermere Syndrome)
參考
Wilde, Oscar. Lady Windermere's Fan. published in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and Other Plays. London: Penguin, 1940. ISBN 0-14-048209-1.
外部連結IBDB listing of Broadway productions.
Full text of Lady Windermere's Fan from Project Gutenberg.
Review of 1925 film by Darragh O'Donoghue.
Oscar Wilde in America and Lady Windermere's Fan.
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Lady Windermere's Fan (1925)》的資料(英文)
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The Fan》的資料(英文)
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Lady Windermere's Fan (1985)》的資料(英文)
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A Good Woman》的資料(英文)
余光中譯《溫夫人的扇子》(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7)
什麼我都能抗拒,除了王爾德的誘惑 2005-07-02
王爾德的作品,無論是童話,小說,書簡,詩歌,都印著深深的個人烙印。就像一座華麗的天鵝絨金礦,王爾德全身流溢熠熠光彩,金子般的語言淌過天才的思想,迷人眼眸,卻也因此以及毫無顧忌的諷喻為無數所謂上流社會的偽君子們覬覦。他的作品。無論以何種形式出現,不過是把噴湧的思想鑄成不同的造型。所以他的劇本最大的特點在於精彩對白,而這些精彩對白雖是借不同人物表達人物,卻每次讓人感覺真真皆出自王爾德自己之口。
溫夫人的扇子,作為王爾德四出喜劇一齣悲劇的首篇,雖則形式還稍嫌拘謹,卻也掩飾不住璀璨的才情。
溫夫人21歲生日收到的這把漂亮的扇子,成為她領悟“善與樂,罪過與天真其實難分難解”的開始成熟的重要見證,或者也可以說,參與了她的向成熟的邁進。帶有清教徒氣質的溫德米爾夫人,原本就是善良的女人,可是強烈的道德優越感以及稚嫩的社會經驗,使得她難以容忍一些表面上的不純潔,卻難以達到本質。
正如劇本中所說,人以好壞來分,是荒謬的,毋寧說只有可愛的人和不可愛的人。熟喑世事的所謂“事故”的女人,歐林太太,儘管有著“上流社會“通病的虛榮與攀爬,成為人們眾口相傳的“壞女人”,卻難掩其可愛的氣質,並且在緊要關頭顯示出作為母親的真正的悔疚,甘願為女兒摒棄一切自己原本視之生命的東西。所以,那對她萬分忠誠的看來迂腐實際很有愛的勇氣的奧古斯都大人最終可以得到我以為的最美好的幸福。
每個人都有秘密,可是在虛假的人際關係中,那所謂秘密卻成為無聊人們判定好壞的膚淺依據。就像余光中先生開首序中的評論:“然則淑女與蕩婦之分,不在有沒有做過壞事,而在有沒有人知道嗎? ” 所以,信任感無論在何種感情之下都是至關重要的,溫德米爾夫婦,溫德米爾與歐林太太,歐林太太與女兒,三個人的三種關係中都藏著不為人知抑或是不互知的秘密,我們往往無權曉得別人的秘密,同時被表面的東西迷惑,則此時信任尤顯重要,甚至苛刻了。最好的一種莫過於本劇結局:秘密雖依然存在,可大家互存知心與善意,即可皆大歡喜。當然,不要誤解,這並不是說,“為了過太平日子,就閉起眼睛,漠視另外一半的人生,這種態度,等於自甘淪為瞎子,只為安然走過遍地的陷阱和懸崖。“ --“犬儒派這種人,什麼東西都知道價錢,可是沒一樣東西知道價值。而傷感派呢,什麼東西都看得出荒謬的價值,可是沒一樣東西知道市價。”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001036/
溫夫人的扇子 Lady Windermere's Fan (1925)
導演: 恩斯特•劉別謙
編劇: Julien Josephson / 奧斯卡•王爾德
主演: 羅奈爾得•考爾曼 / May McAvoy / Bert Lytell / Irene Rich / Edward Martindel / Carrie Daumery
最有意思的母親 2011-03-26
1925年的劉別謙作品。年代久遠,看的人太少了,射手上沒翻譯,豆瓣和mtime上連影評都沒有。但是真是好片子,人物的情狀描寫極其細膩,順帶還畫了一副上層社會的風俗畫。
我特別讚賞裡面對Mrs Erlynne的塑造,她是我印象中最有意思的母親角色。她是一個矛盾的女人。一方面,她愛自己的女兒,為不能相認而憂傷。另一方面,她又精明世故,想通過有錢有地位的女婿來獲得金錢和上流社會的肯定。她哀求女婿讓她去參加女兒的宴會,不只是為了見女兒,還是為了獲得上流社會的認同,從而可以得到與英國最顯赫的單身貴族結婚的機會。
在這個宴會上,既展現了她強大的交際手腕,也展現了上流社會的低俗(gossip)和虛偽。她先是被男人們所包圍,被女人們所議論。然後她迅速地扭轉了局勢——就從一句諂媚的“你是我今天見到的穿的最美的女人”開始,女人們也開始圍繞她。以至於最終她順利得到了期待中的求婚。
與她形成對比的,是她的女兒。因為年紀輕輕就嫁入豪門,Mrs Winder Mere顯得單純而又衝動。在誤以為丈夫與Erlynne有染的情況下,她憤而出走,跑去仰慕者的家中。這時候,母親再次展示了手腕,安頓好不知情的女婿,然後悄悄出門尋找女兒。在即將被意外來到的眾人發現之時,她挺身而出,挽救了女兒的名譽。次日離開,始終沒有與女兒相認,也不允許她公開這個秘密。她說:“Don’t spoil the only decent thing I’ve done.”
上流人士在片子裡顯得十分可笑。女人們gossip,議論漂亮女人的蜚短流長;男人一面擔心自己的聲譽,一面卻又要追逐長袖善舞的交際花。最有諷刺意味的是在宴會上女人們的變臉之快,還有向Erlynne求婚的Lord August,在求婚的當天看到她出現在別的男人的家中,本忿然離開,第二天經她一句撩撥,又尾隨她而去。
默片不是沒有對白,而是把必要的對白用字幕的形式打出來。因此,它對演員的表演要求很高。大多數時候,觀眾通過演員的表情、舉止和反應來揣測劇情的意思。優秀的默片,對白出現的頻率不會太高。反觀之,今天的有聲電影依賴於對白和各種特效手段,演員和細節本身傳遞的資訊也尚不如前呢。
細節的完美,譬如握手。當Mr Windermere第一次與Erlynne分開時,對她抱有好印象的他是主動去握手的;而在Erlynne威脅他,如果不給她宴會的請帖她就把真相告訴女兒時,他則很勉強地握了握Erlynne伸過來的手。其實,Erlynne並不會真的把真相告訴女兒,因為從她的行為來看,她不想毀了女兒的生活,不惜賠上自己的未來。也正是因為如此,這個母親雖然狡黠,不甚高尚,但是仍然是一個善良的母親。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878718/
溫夫人的扇子 The Fan (1949)
導演: 奧托•普雷明格
編劇: Dorothy Parker / 沃爾特•瑞奇
主演: 沃爾特•瑞奇
短評
長鏡跟E夫人旋風式的說話方式相映成趣,免得觀眾頭暈,也不至氣悶。其他人物相對較平面化,獨E夫人躍然而出。冷幽默點綴當時英國的上流社交圈和男女關係,頗具wilde風采。雖然是家庭倫理劇,偏偏懸念迭出,精妙的小品。
由精密的回憶長鏡頭組合而成 無差錯的精確回憶 倒置
話癆到有點分心,臺詞搶了表情和眼神很多風頭,不過場景變化和剪輯都很自然
溫夫人的扇子 Lady Windermere's Fan (1985)
導演: Tony Smith
編劇: Oscar Wilde
主演: Helena Little / Tim Woodward / Kenneth Cranham
溫夫人的扇子(阿根廷電影版) Historia de una mala mujer (1948)
導演: Luis Saslavsky
編劇: 奧斯卡•王爾德
主演: 朵樂絲•德里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