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9-28 04:00:00| 人氣1,70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楚浮:名導演2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金馬影展要結束了!【楚浮vs.高達】還未落幕 2010-11-18

今年法國新浪潮大師侯麥、夏布洛相繼過世,金馬影展特別推出侯麥導演的電影回顧,讓法國新浪潮的話題再度被炒熱,觀眾們開始熱衷地討論起新浪潮、電影筆記、楚浮、高達…等字眼,幾位巨擘中的八卦事件,最令觀眾津津樂道。其中高達已是世上僅存的新浪潮大師,奧斯卡頒發終身成就獎給他,他卻高調拒領,無視奧斯卡的存在,引起電影界一陣嘩然。
  其實高達激烈的個性在紀錄片【楚浮vs.高達】裡可見端倪,卻也意外揭露了法國影史上最公開、激烈的大爭鬥:楚高兩人的友誼從熱烈地開始到筆戰結束,之中還節錄兩人作品的經典片段、法國學運的歷史畫面,豐富的資料配合著旁白娓娓道來整件八卦的來龍去脈,以及他們與愛將尚皮耶李奧的愛恨情仇,資料的完整度就像是還原當時火爆的狀況,是以往影迷從他們作品裡無從得知的背後秘辛。
  在金馬影展即將結束的同時,影迷們不禁也感傷起來,因為一部電影幾乎只有一場的機會,讓許多忙碌的觀眾幾乎跟不上影展的速度,滿足不了愛電影的狂熱。接連在光點放映兩個禮拜的【楚浮vs.高達】抓準影迷朝拜大師的心理,影展初學者更可從【楚浮vs.高達】開始認識法國新浪潮、楚浮及高達。影痴迷們將不能錯過這次機會,一舉囊括兩位大師的經典作品與勁爆故事。
http://jointmovie.pixnet.net/blog/post/27569664-

話說新浪潮之「楚浮VS.高達」 / 聞天祥

楚浮和高達1.png

1950年代末期,幾個年輕人用文字在法國影壇燃起一片野火。
楚浮(Francois Truffaut)直接點名權威幾乎凌駕導演的兩大編劇奧杭區(Jean Aurenche)、波士特(Pierre Bost),譴責他們讓電影淪為文學的附庸。高達(Jean-Luc Godard)則列出21位導演,說他們從主題、對白到攝影機運動都一無是處。
  但兩人並非放了火就跑,反而「投筆從影」拍起了電影。楚浮的處女作【四百擊】(Les Quatre Cents Coups,1959)震驚坎城影展,一舉囊括最佳導演;由他編劇、高達執導的【斷了氣】(A bout de souffle,1959)也在第二年的柏林影展得獎。他們揭櫫的自由氣息,讓看似粗糙的影片外貌,反而解放了拍攝的場景、器材、技法與定義,獨特的電影語言不僅捲起了「法國新浪潮」,大批的仿效者更翻動了世界的電影版圖。
  這樣的傳奇,讓後世影迷每每提到「新浪潮」,總有一層神話的光暈籠罩其上。而在浪頭最上方的楚浮與高達,也該理所當然「焦孟不離」才對。然而,美好的仗打過以後,個性、理念、路線的差異,注定兩人日後的分道揚鑣。高達愈來愈激進,每部電影幾乎都是電影美學與政治理念的開創或顛覆;而楚浮鞭辟入裡的愛情探索與電影感懷,在高達眼中成了自溺與軟弱。從文字論戰到唇槍舌劍,兩人竟到不相往來的地步;直到楚浮病逝,徒留欷噓。
  現實戳破了神話嗎?其實更證明革命的不易(它怎麼整合了出身與觀念原本不同的人),以及創作者的盲點與誠實(革命伙伴終究得面對彼此終極目標的差異)。楚浮與高達的故事,我早已知道,也幫助我去理解那些曾經胼手胝足改寫臺灣影史的前輩們漸行漸遠的原因。「一杯看劍氣,二杯生分別,三杯上馬去」侯孝賢曾用胡蘭成的詩句來形容這層關係的演變。楚浮與高達有這股意氣風發,但負氣的煙硝味卻徹底腐蝕了友誼。聽說高達後來為楚浮病逝多年後才出版的書信集作序,是不是為時已晚?
  艾曼紐洛宏(Emmanuel Laurent)導演的紀錄片【楚浮VS.高達】(Two in the Wave),試圖為這段風起雲湧的電影史,以及兩位名留影史的大師,進行一場盡量不偏頗的耙梳。豐富的史料與動人的影像,那些美好的與殘酷的,很難不教影迷激動。
  楚浮與高達,沒有誰對誰錯。然而看完電影,我卻忍不住好奇:從小因為演出楚浮的【四百擊】而崛起影壇,但以高達的【男性,女性】(Masculin feminin: 15 faits precis,1966)受封柏林影帝的尚皮耶李奧(Jean-Pierre Leaud),夾處在亦父亦師卻徹底決裂的兩人之間,是怎麼調適和度過的?我更同情的是他!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tfr91528224

法蘭索瓦·楚浮 維基百科

File:François truffaut.jpg
法蘭索瓦·楚浮 1967年
File:Montmartre-Truffaut.JPG
他的墓地
法蘭索瓦·楚浮(François Truffaut,1932年2月6日-1984年10月21日),他是法國著名導演,法國新浪潮(電影創作流派)的代表之一,「作者電影」的提倡者和佼佼者,與法國另一名導尚盧·高達並列。
  楚浮因為逃學,14歲便失學要到工廠工作。少年時他已經熱愛電影,曾舉辦小型電影放映活動導致欠債,16歲時被送進不良少年教養所,後來由安德烈·巴贊保釋,並把他領進了影評的園地,巴贊成為他的精神導師,也深深影響他在電影方面的觀念。1951年巴贊創辦《電影筆記》,其後楚浮加入撰寫影評,被認為是巴黎最尖刻的評論人。
  1955年拍攝了首部短片《探訪》,其後曾任義大利導演羅塞里尼的助手。1957年,楚浮撰文預告了「第一人稱」影片的到來。1959年首部長片《四百擊》旋即奪得康城影展最佳導演獎,影片以安坦·但奴(由尚-比埃·里奧釋演)為主角,充滿自傳性質,連同《二十歲之戀》、《偷吻》、《床地風雲》、《愛情逃跑》組成安坦·但奴五部曲。 他又擅長實踐巴贊的「長鏡頭」理論,故事題材豐富多采、內容各異;尤能拍攝景緻怡人、風格清新的法式風格文藝愛情電影,令各國影迷感動回味再三至今。
  楚浮1984年罹患腦癌病逝,共有二十一部長片、四部短片導演作傳世。
  導演作品
年份片名原始片名備註
1955一次拜訪Une Visite
1957The Mischief MakersLes Mistons
1959四百擊Les Quatre Cents Coups安坦·但奴五部曲之一,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
1960射殺鋼琴師Tirez sur le pianiste
1961水的故事Une Histoire d'eauJean-Luc Godard聯合執導
1962夏日之戀Jules et Jim
1962二十歲之戀Antoine et Colette短片,安坦·但奴五部曲之二
1964柔膚La Peau douce
1966華氏451度Fahrenheit 451英語片
1968奪命佳人La Mariée était en noir
1968偷吻Baisers volés安坦·但奴五部曲之三; 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1969蛇蠍夜合花La sirène du Mississipi
1970野孩子L'Enfant sauvage
1970床地風雲Domicile conjugal安坦·但奴五部曲之四
1971兩個英國女孩與歐陸Les Deux anglaises et le continent
1972像我這樣美麗的女子Une belle fille comme moi
1973日以作夜La Nuit américaine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1975巫山雲L'Histoire d'Adèle H.
1976零用錢L'Argent de poche入圍第26屆柏林影展[1]
1977愛女人的男人L'Homme qui aimait les femmes入圍第27屆柏林影展[2]
1978綠房La Chambre verte
1979愛情逃跑L'Amour en fuite安坦·但奴五部曲之五,入圍第29屆柏林影展[3]
1980最後一班地鐵Le Dernier métro
1981隔牆花La Femme d'à côté
1983情殺案中案Vivement dimanche!

  語錄
「對我來說,明天的電影比懺悔錄或日記等自傳體更加私人。年輕的電影製作者將會用第一人稱表達自己,並將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與電影連繫起來:這些也許是他們的初戀故事、或最近的戀愛故事、他們的政治醒覺、他們的旅行故事、他們的病患經歷、他們的兵役、他們的婚姻,他們對上一個的假期... 這些將是令人愉快的,因為這是真實又新鮮的... 明天的電影不會由公務導演執導,卻是由構造一次美妙和令人興奮的冒險歷程的藝術家執導。明天的電影(的特點)將酷似創造它的人,觀眾的數量將與導演的朋友的數量成正比。明天的電影將是愛的行動。」 — François Truffaut, published in Arts magazine, May 1957 Source: Miami New Times
  參考資料
1 IMDB.com: Awards for Small Change. imdb.com. [2010-07-16].
2 IMDB.com: Awards for The Man Who Loved Women. imdb.com. [2010-07-25].
3 IMDB.com: Awards for Love on the Run. imdb.com. [2010-08-14].
  外部連結
NNDB: Tracking the entire world(個人資料)
New Wave Film Encyclopedia: "François Truffaut" an extensive biography
François Truffaut bibliography via the UC Berkeley Media Resources Center
Francois Truffaut at 衛報電影
Francois Truffaut at 紐約時報電影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5%9A%E6%B5%AE

四百擊  維基百科詳參【圖博館】:《四百擊》
File:Quatre coups2.jpg
《四百擊》(Les quatre cents coups),又譯《胡作非為》、《四百下》。是楚浮導演的法國電影。
法國諺語說,一個淘氣頑皮的孩子要挨四百下打才能消除災難,怯除惡魔,變成健康聽話的兒童。楚浮按照他的少年時期的坎坷經歷拍攝了這部自傳性質的電影。
  故事概要
這部電影是楚浮的半自傳。楚浮把它獻給帶楚浮離開教導所的著名影評家安德烈•巴贊。
安坦(又譯安托萬)的同學上課傳閱裸女照,傳到安坦時被老師看見,安坦受罰。
安坦快要遲到,與好友蘭尼逃學,遇見母親和男人擁吻。安坦打算寫告假信,後來父親回家,母親以加班作帳為理由晚歸,留下安坦與父親單獨用餐。
第二天一早,安坦離家上學後有同學來探望安坦,令安坦父母得悉安坦逃學。安坦回校跟老師說母親逝世了。安坦父母去了學校,責罰安坦。安坦在家中留下一封信後離家出走,蘭尼建議他在印刷廠過夜。
早上,安坦上課時被母親接回家中。安坦母親試圖和安坦談心,又說安坦下次的作文若是全班首五名便獎賞他。安坦讀巴爾札克的作品,迷上了,想紀念巴爾札克,卻不慎引起一場小火災。父親發火和安坦爭執,母親提議去看電影緩和氣氛。
安坦作文,被老師指責他抄襲巴爾札克的作品;蘭尼為安坦而和老師爭執。安坦決定不回家,寄居在蘭尼的家裏。蘭尼父母常不在家。蘭尼和安坦沒有錢,決定到安坦父親的辦公室偷打字機,但不能賣出,還險些被搶去。安坦決定放回辦公室,竟被逮捕。
安坦父親送安坦到警署,輾轉安坦去了教導所。安坦父親說以後不想理會安坦,其母又以為安坦四處宣揚她的醜事。
一次,教導所的少年出外踢球,安坦逃走。他一直跑至海灘,看到他以前不曾看過的海,感到迷茫。這個用三個長鏡頭結合而成的結尾是電影史上的經典。
  演員
尚-比埃•里奧:安坦•但奴(Antoine Doinel),反叛,週六喜歡看電影,偶然會說謊
Claire Maurier: Gilberte Doinel,安坦之母,有婚外情,是未婚媽媽
Albert Remy:Julien Doinel,安坦之父(非親生)
Guy Decomble:法語老師
Patrick Auffay:蘭尼(Rene Bigey),安坦的好友
Georges Flamant:Monsieur Bigey,蘭尼的父親,終日在馬會工作
頑童:Daniel Couturier, Francois Nocher, Richard Kanayan, Renaud Fontanarosa, Michel Girard, Henry Moati, Bernard Abbou, Jean-Francois Bergouignan, Michel Lesignor;
Avec Luc Andrieux, Robert Beauvais, Bouchon, Christian Brocard, Yvonne Claudie, Marius Laurey, Claude Mansard, Jacques Monod, Pierre Repp, Henri Virlojeux。
  工作人員
Camera: Jean Rabier;助理:Alain Levent;stills:Andre Dino
聲音:Jean-Claude Marchetti、Jean Labussiere
美術指導:Bernard Evein
改編、對白:Marcel Moussy
助導:菲力浦德普勞加(Philippe de Broca), Alain Jeannel, Francis Cognany, Robert Bober
  榮譽
它是法國第一部在坎城影展得獎的新浪潮電影,它奪得了坎城電影節的最佳導演大獎。亦是楚浮首部長片。
  外部連接
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The 400 Blows》的資料(英文)
《The 400 Blows》的Allrovi頁面(英文)
《The 400 Blows》的爛番茄頁面(英文)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B%9B%E7%99%BE%E6%93%8A

祖與占(夏日之戀)Jules et Jim

《祖與占》(法文:Jules et Jim, IPA: [ʒyl e dʒim)是一部1962年的法國電影, 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根據亨利-皮埃爾•羅謝醫師1953年的半自傳體同名小說改編。這是特呂弗的代表作之一。
  劇情
這部電影背景設定在二次大戰之前及之後的法國、奧地利、德國。朱爾(奧斯卡•維爾內)來自奧地利是一個害羞的作家,與更外向吉姆(亨利•塞爾)結下深刻友誼。他們對世界的藝術和波希米亞的生活方式有共同的興趣。早在電影開始的一次旅行中,他們被同一個女神雕像安詳的微笑迷住了。
  與幾個女人的邂逅後,他們遇到了自由奔放的,反覆無常的凱瑟琳(讓娜•莫羅),就好像女神雕像的翻版。雖然她開始與朱爾交往,兩人都受她的到來和她生活態度的影響。宣戰前幾天,朱爾和凱瑟琳去奧地利結婚。兩人均參加了軍隊,然而,他們供職於對立雙方,都恐懼在戰爭中殺害自己的朋友。
  戰時分離後,吉姆來訪,後來,朱爾和凱瑟琳住在他們建於黑森林的房子。儒勒和凱瑟琳有一個小女兒,薩賓,但婚姻不快樂。凱瑟琳以各種瑣事折磨和懲罰朱爾,她告訴吉姆說,一次她離開朱爾和他們的女兒六個月。她調情,並試圖勾引吉姆,他從來沒有忘記她。朱爾絕望了,怕凱瑟琳永遠離開他,給吉姆祝福,讓他和凱瑟琳結婚,這樣他可以繼續去拜訪他們,並看到她。有一段時間,他們四人在同一間奧地利小屋中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吉姆和凱瑟琳之間關係緊張,因為他們不能生孩子。吉姆離開凱瑟琳去了巴黎。凱瑟琳和吉姆互寄了幾封信,他們決心團聚的時候才發現,凱瑟琳其實懷了孩子。然而,團聚後,朱爾告知吉姆,他和凱瑟琳的胎兒已經流產。
  一段時間後,吉姆到巴黎見朱爾。他得知朱爾和凱瑟琳回到法國。凱瑟琳試圖讓吉姆回來,但他拒絕她,說他要娶吉爾伯特。一氣之下,她用槍指著他,但他逃走了。後來,他在一個著名的電影院遇到了朱爾和凱瑟琳。
  他們三人在一個露天咖啡館相聚。凱瑟琳讓吉姆上了自己的車,她說她有事情要告訴他。她讓朱爾看著他們,並驅動汽車開過斷橋,和吉姆一起毀滅。朱爾勒留下,捧著二人的骨灰走向火葬場。
  籌備
特呂弗籌備《祖與占》時,新浪潮運動正遭受猛攻擊,他的上一作品《射殺鋼琴師》遭到慘敗。 卡洛斯影片公司財政陷入困境,特呂弗成為主要負責人。他寫 信給海倫•斯科特希望《祖與占》獲得成功,以扭轉整個狀況。
  1960年9月,特呂弗獨自在聖保羅德旺斯的科龍佈道爾住了約兩周左右。他重新編劇,因為不喜歡三年前送給亨利一皮埃爾•羅謝看的版本。這位作家從1901年開始花了將近60年寫作的關於海倫•赫塞爾、弗朗茲•赫塞爾和羅謝本人間的三角關係的《筆記》啟發了特呂弗啟發,他將劇本重新定位在主人公凱瑟琳同時產生的對兩個男人的愛情,兩個男人性格迥異:法國人吉姆優雅如同羅謝;德國人朱爾溫柔慷慨,後來與凱瑟琳結婚並有了一個女兒。
  一個周末,讓娜•莫羅來到聖保羅德旺斯見特呂弗。這部影片受到他們的關係的影響,特呂弗也向海倫•斯科特說:「《祖與占》將是生命與死亡的讚歌,將展示所有不可能的婚外情帶來的愉悅與痛苦。」他求助讓•格呂奧想讓劇本與小說拉開距離。1961年二人開始合作寫作一段更純粹的三角戀劇本。
  為了尋找扮演吉姆的演員,特呂弗挑選了當時籍籍無名的亨利•塞爾。他身材高大而消瘦、聲音低沉而溫柔、動作生硬而快捷,與年輕的羅謝相類似。特呂弗希望找外國演員扮演朱爾,本打算找義大利的馬斯楚安尼,但最後還是找了德國人奧斯卡•維爾內。通過馬克斯•奧菲爾斯引見,維爾內結識了特呂弗和讓娜•莫羅,接受了特呂弗的建議。正式開拍前,特呂弗在莫羅家住了一段時間。[1]
  拍攝
完成劇本後,弗朗索瓦•特呂弗感到緊張。當時還沒找到發行商,資金也只有來自塞迪夫公司的資助。貝爾貝鼓勵他,他很清楚資金的風險。絕大多數發行商都不看好這部影片的主題。因此,《祖與占》的拍攝很節儉,開拍時預算尚未完全落實。特呂弗通過瑪麗•杜布瓦和小薩比娜•奧德潘發行此片。拍攝地點很快找到了,很多場景都是在朋友提供的場地拍攝的。1961年4月10日開機,所有人來到諾曼第聖皮埃爾一杜沃福菜的穆蘭當蒂,《四百下》最後幾個場景就是在這裡拍的。
  劇組人員只有15個左右。他先拍次要場景。他增加了拍攝次數,起初每個鏡頭平均拍7次,最後幾周減少到3次。最後,為了製造適於瘋狂戀情的氛圍,特呂弗要求所有演員即使在沒有拍片任務時也要到拍攝現場。不過,拍攝初期非常艱難,因為場地和布景經常變化(起初在諾曼第,然後在埃莫努維爾、巴黎、博蒙蘇瓦茲)劇組還經常遇到麻煩:瑪麗•杜布瓦、讓娜•莫羅、亨利•塞爾在拍片期間均有傷病。
  拍片生活十分緊張,莫羅幾乎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包括製片人、導演和亨利•塞爾。每當特呂弗感到氣餒的時候都能得到她的鼓勵和支持。拍片期間維爾內與特呂弗關係良好,這位奧地利演員開朗、細心、專註、友善。每天晚上,攝製組都聚在一起吃飯,弗朗索瓦通常坐在桌子的一端沉默寡言。弗洛朗絲•馬爾羅負責教維爾內法語,後者有時會在車裡唱莫扎特。
  5月,為拍攝三個人一起度過的快樂生活,攝製組來到聖托佩附近,接著來到聖保羅-德旺斯郊區。貝爾貝趁機去了坎城,當時正值坎城電影節期間,他想去那裡為這部影片找發行商,最後將《祖與占》以2000萬舊法郎的價錢賣給了西內迪影片公司。影片的花費是這個價錢的7倍,但,這筆錢支持了最後幾周的拍攝至關重。從5月中到6月初,影片中最重要的一些場景拍攝於沃斯吉和莫爾肯雷恩,這裡有朱爾和凱瑟琳的德國式大木屋。有些場景拍起來非常講究,在朗登巴赫一維耶伊阿爾芒火車站拍攝火車上的幾個鏡頭時動用了升降機和直升機。其他場面如吉姆與凱瑟琳之間長久互訴衷腸的場面,要以特殊的濾色鏡營造夜晚的環境。6月中旬,在斯特拉斯堡公墓火葬場拍完卡特林娜與吉姆遺體火化的場面後,攝製組回到巴黎補拍了幾組鏡頭,就解散了。[2]
  發行
影片受到評論界稱讚。讓-路易•博里(Jean—Louis Bory)發表在《藝術》周刊的影評題目是《溫存與智慧的盛會》。雷內•科爾塔德在《快報》上稱它是《新浪潮第一部引人入勝的影片》,喬治•薩杜爾在《法蘭西通信》上將評論這部影片的專欄命名為《與人為善》。《世界報》、《戰鬥報》和《費加羅》都發表了大致相同的意見。只有《法蘭西觀察家》發表的貝爾納•多爾特的文章談到,這部影片是對電影規範的毀壞,是對弗朗索瓦•特呂弗個性的破壞:「特呂弗的《祖與占》不是一個老人對青春的夢想,而是一個青年對暮年的敘述。這是一部在明星幫助下垂青『老傢伙們』的新浪潮影片。」
  雖然影片受到好評,但是特呂弗很擔心它會在審查時遇到麻煩,因為他知道片中描寫的「單純的三角戀」對世俗倫理是一種>中擊。亨利•德•塞戈涅擔任主席的審查委員會看完影片後,於1961年11月24日做出決定:本片不能向18歲以下觀眾放映。特呂弗要求取消這個限制。但是,儘管他收集了很多知名人士的證詞,比如讓•雷諾瓦、讓•谷克多、阿爾芒•薩拉克魯、皮埃爾•拉扎雷夫和阿倫•雷乃,這些人都願擔保這部影片「沒有不道德的內容」,但是審查委員會的裁定還是生效了。1962年1月24日,《祖與占》巴黎首映,獲得了21萬觀眾。
  特呂弗開始為影片大肆宣傳。外省報紙稱他是一個嚴肅的、有人情味的、羞怯而禮貌的導演。馬塞爾•貝爾貝在科西諾公司工作時認識的阿蘭•瓦尼耶將負責《祖與占》的海外銷售。加拉影片發行公司駐巴黎代表阿蘭•瓦尼耶打電話給英國總部老闆肯尼思•里夫,老闆立即要求他買下本片,親自從倫敦飛到巴黎與卡洛斯影片公司簽了合同。隨後,阿蘭•瓦尼耶在第一次赴美國旅行期間將影片介紹給了劍橋的兩個學生:齊魯斯•哈維和布賴恩•哈利迪,他們創辦了電影發行公司雅努斯。由於《祖與占》是塞迪夫公司與卡洛斯公司聯合出品,塞迪夫公司在1962年2月20日與雅努斯公司簽約,委託其負責本片在美國的發行,並以4萬美元作為美國票房的最低保證金。從此,阿蘭•瓦尼耶成為特呂弗影片的國外銷售商。
  1962年6月22日,《祖與占》在義大利遭禁映。特呂弗很快來到羅馬,支援本片發行商迪諾•德•勞倫蒂斯組織的大眾動員活動,其中還有一些知名知識分子參加,如阿爾貝托•莫拉維亞和羅伯托•羅塞里尼。7月2日,禁令取消。特呂弗帶著該片遊歷了歐洲主要城市:布魯塞爾、倫敦、慕尼黑、柏林、斯德哥爾摩,然後到阿根廷參加了馬德普拉塔電影節,還去了里約熱內盧,波多黎各,最後來到紐約。每到一處都舉行新聞發布會。特呂弗在美國的行程於4月17日結束,接著他要去坎城擔任電影節評委。《祖與占》於4月25日在紐約的一家影院首映,連續放了4周,獲得好評。[3]
  參考
1(法)巴克,(法)杜比亞納著. 弗朗索瓦•特呂弗. 南京市:江蘇文藝出版社, 2011.01. p175-176
2 弗朗索瓦•特呂弗. 南京市:江蘇文藝出版社, 2011.01. p178-180
3(法)巴克,(法)杜比亞納著. 弗朗索瓦•特呂弗. 南京市:江蘇文藝出版社, 2011.01. p180-184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8F%E6%97%A5%E4%B9%8B%E6%88%80

野孩子 維基百科

野孩子(英語:wild child)是指從年齡很小就開始與世隔絕,而不懂得人類社會行為和語言的孩子。野孩子極其少見,在世界上僅有一百餘個已知案例。在這些案例中,大部分是人為禁固的情況,僅有三例是無可爭辯的野孩子。
神話和小說中的野孩子,常常是由諸如狼或熊等野生動物餵養。
法國電影導演楚浮(François Truffaut)於1970年導演的《野孩子》(法語:L'Enfant Sauvage)就是根據19世紀初法國一位野孩子的經歷改編,這位野孩子名叫唯克多。
  例子
卡瑪拉和阿瑪拉
卡斯帕爾•豪澤爾
  外部連結
Feralchildren.com 列出了117個已知野孩子案例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7%8E%E5%AD%A9%E5%AD%90

華氏451度  維基百科詳參【圖博館】:《華氏451度》


楚浮 華氏451度
File:華氏451度電子書封面.png
中文電子書版封面
File:Farneheit 451.jpg
第一版封面
File:Fahrenheit451.jpg
羅馬一間以本書為名的書店
《華氏451度》(英語:Fahrenheit 451),美國作家雷•布萊伯利所著的反烏托邦小說,於1953年出版。
  故事敘述了一個壓制自由的近未來世界,禁止人們閱讀、不能擁有書籍,所謂的消防員(Fireman,英語裡的字面意義是「火人」)的工作不是滅火,而是焚書。文中的主人公,蓋.蒙塔格(Guy Montag),就是一名負責焚書的「火人」。華氏451度,也就是攝氏233度,正是紙張的燃點。
  《華氏451度》改寫自1951年發表的中篇《消防員》(The Firemen),發表於2月的Galaxy Science Fiction。由楚浮(François Truffaut)執導的同名電影於1966年上映。另一部同名電影預計在2008年上映,但迄今未果。除此之外,BBC Radio 4也以這部小說製作了兩部忠於原著的廣播劇。
  一直以來,人們對這本書的理解各有不同,但主要認為該書聚焦歷史中焚書在壓制思想上的作用。儘管如此,原作者雷•布萊伯利強調,這部小說無意討論審查制度,而是關注電視對人們閱讀習慣的威脅。[1] 本書也對於人與書的關係,科技與娛樂對人們生活造成的變化、政府與媒體如何聯手增強社會控制等各方面有著深刻的描寫。
  作者雷•布萊伯利於本書後記敘述,他在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一個圖書館地下室的付費打字機上開始並完成了整部小說。他希望通過這部作品表達對書籍和文學的熱愛。他經常把蒙塔格視為自己的化身。
  雷•布萊伯利生前曾多次公開表達對電子書的厭惡,直到2011年底,才被說服簽出電子書版權。本書繁體中文電子書於2013年—即本書出版60週年—首次發行。
  故事大綱
主角蒙塔格是一位消防員,當他完成燒書的勤務後,回家時遇上一位偷偷觀察他一段時間的怪怪美少女克菈瑞瑟。當他們在路上閒聊的過程中,克菈瑞瑟的話語令蒙塔格產生對於這世界的懷疑。當蒙塔格返家時,發現妻子繆德莉服下半罐安眠藥,聯絡醫院後,在醫療工人漫不經心的處理下,雖挽救回生命,但令蒙塔格對這世界為何如此產生更深一層的懷疑。
  隨著蒙塔格的疑心漸深,世界也開始對他變得不友善,消防隊裡用來對抗反抗者的機器犬對他怒吼、畢堤隊長語氣帶刺地暗示⋯⋯直到有一天他們接觸線報,到達要燒書的現場時,發現藏書的當事人還在現場,一根火柴落下,點燃了蒙塔格抵抗、企圖脫離這世界現狀的決心。
  人物
蓋.蒙塔格 作為本書的主角,他是一位忠於職守的消防員,卻透過自己的雙眼看到一切、產生懷疑,進而尋求自由。姓氏來於造紙公司。
克菈瑞瑟.麥克蕾蘭是蒙塔格在回家的路上所遇到的17歲美少女。在這個無書的世界中,喜歡自然、好說話的她顯得一支獨秀。她與她的家人保持過去的生活方式,也受到政府監視。神出鬼沒加上無所不談的怪怪個性,在蒙塔格心中種下反抗的種子。
  德莉.蒙塔格是蒙塔格的妻子,有著安眠藥上癮症。生活不離科技產品,耳中時常帶著無線收音機,每天都待在電視牆前,蒙塔格書中一直想把她帶離現況。
畢堤隊長是蒙塔格的長官,消防隊長。博學、豪快卻富有心機。他明白知曉這世界的運作,卻服膺於規則之下。
費伯 之前是英文教授。小心翼翼在這世界的夾縫中苟且偷生。曾與蒙塔格於私下有一面之緣,後來成為他反抗的導師。名字來自知名的文具製造商 Faber-Castell。
  主題
這本小說有著兩個大主題:對於現狀的抵抗以及科技與大眾媒體對個人的宰制。布萊伯利探索政府如何能夠利用大眾媒體影響社會,並且透過燒書來壓制個人主義。此外,也透過畢堤與費伯這兩個角色之口對大眾做出指責。因為人們對於簡化、正面映像的需求,書必須被壓制。畢堤指責小眾團體,他們對過去出版的書中曾對他們有所不適當描寫的部份採以攻擊性的態度。費伯則進一步指出整個群體只是單純地自己停止閱讀。他說:焚書這件事對於一般大眾來說,甚至變成了一種娛樂的形式。
  引用
「華氏451度」已經成為反對審查制度人士常用的一個代名詞,就如出自喬治•奧威爾作品的「一九八四」,雖然兩者的使用程度並非一樣。布萊伯利反對麥可•摩爾的紀錄片《華氏911》間接提及《華氏451度》,認為摩爾未有徵求他的許可就偷了他的書名及改動那些數目字。[2]
印刷
在美國:
初版 - 硬裝本,1953年10月
第二次印刷 - 平裝本,1991年4月
在台灣:
初版 - 1996年(已絕版)
再版 - 2006年4月(已絕版)
  中譯書目
《華氏451度》,高英哲譯,汪達數位出版,2013年(繁體電子版,全球,中國除外)。
《華氏451度》,于而彥譯,皇冠出版社,2006年(繁體,台灣地區)。
《華氏451》,竹蘇敏譯,重慶出版社,2005年,簡體字版。
  參考文獻
1Boyle Johnston, Amy E. "Ray Bradbury: Fahrenheit 451 Misinterpreted", LA Weekly, May 30, 2007.
2 SFGate.com (2004), 「Author seeks apology from Michael Moore」, retrieved 2006-10-03
Tuck, Donald H.. The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Chicago: Advent. 1974: 62. ISBN 0-911682-20-1.
  延伸讀物
Bustard, Ned (2004), Fahrenheit 451 Comprehension Guide, Veritas Press.
  外部連結
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Fahrenheit 451》的資料(英文)
Fahrenheit 451 republishing in eBook in Taiwan
Wikibooks Fahrenheit 451 project
Thesis statements & important quotes from Fahrenheit 451
SparkNotes Study Guid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F%AF%E6%B0%8F451%E5%BA%A6
 
《巫山雲》 The Story of Adele H. (1975)
 

導演:楚浮François Truffaut 
法國凱薩獎:第1屆最佳女主角入圍
美國奧斯卡:第48屆最佳女主角入圍
美國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女主角
全美影評人協會最佳女主角
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最佳女主角 
   角色遭遇:
阿黛兒為法國文豪雨果的小女兒,她癡心愛上一個浪蕩軍官,為了他不惜隻身遠渡重洋前往異鄉,只為了乞求他的愛情。天不從人願,軍官並沒有與她有一樣的感情對應,不管阿黛兒怎樣地死纏爛打,威脅利誘,仍舊無法挽回軍官的心。阿黛兒在這樣的孤助無援的狀況,精神開始崩潰,終究於異地發瘋。最後幸得當地婦人搭救,聯繫了父親,才把她接回身邊照顧。她活得很長壽,在85歲的人生中,都待在家鄉附近療養院中靜養,終身未嫁。
  法國新浪潮名導楚浮,曾說艾珍妮是他唯一個能夠一出現在電視機前,就讓他感動流淚的女演員,他無法克制地想替她拍一部電影的衝動(註1)。於是《巫山雲》誕生,果然一如楚浮所言,在這部為艾珍妮量身訂做的角色中,我們無法不為劇裡的阿黛兒嘆息流淚,扼腕悲傷,因為艾珍妮把這個癡情的角色詮釋地宛如自身,真實而有力,並且神奇地有著一股女性獨特的力量,一種只為愛而活,為希望而生的執著與偉大。
 我實在佩服阿黛兒為愛所下的決心,即使她根本沒有考慮太多自身的狀況。電影中至少有兩次,阿黛兒根本毫無計劃地去實踐她的所謂的追夢。第一次是電影剛開頭她隻身啟程到陌生國度中,無親無故的她根本不知道要落腳何處,好險載她的馬車主人建議她一個住處,才讓阿黛兒有了容身之處。
   第二次是電影接近尾聲,旁人以為阿黛兒總算聽了父母的勸導,收拾行李回到他們身邊,殊不知她告別了一直對她很好的房東太太,上了馬車後,卻不禁悲從中來,因為她根本不想回去(或不能,因為她所有錢都給了軍官),身無分文的她不知道要往何處(但留在原處又會被房東太太看穿)。好險馬車主人再次給了建議,載她去一個免費的地方,應該就是所謂的遊民收容所,於是阿黛兒變成了名符其實的孤兒。(如同她在戲中狂亂時不斷喃喃自語的話,她想成為孤兒,因為這樣就沒有父親,沒有姐姐,而是完整的一個人了,父親和姐姐對她的影響可想而知)
 這樣不顧一切,或者說決定拋下一切的心態,到底是甚麼?這樣不惜一切為愛走天涯,父母親聲聲呼喚的喊話也無法改變她的心態。到底阿黛兒在想什麼?她真的只是如同我們看到的表象,為了個不愛她的男人,這樣地作賤自己?
 楚浮在結尾讓阿黛兒站在岸邊,重複念著戲中之前就有出現在的台詞,也是真實世界的阿黛兒所留下來日記中的文字:
   難以置信的是,女孩走到海邊,從舊世界到新世界與情人相聚,這是我要的。
 他理解的阿黛兒,不只是對感情執迷,更多的是一種對感情態度與嚮往的追求,包含著對未來生活浪漫的幻想與渴望。我們感動的不是阿黛兒那些花癡的行徑,那些匪夷所思的求愛過程,更多的是那種勇於追求心中所想所渴望的勇敢。她渴望一種新世界,那裏沒有父親無所不在的威嚴壓迫,沒有早逝姐姐陰魂不散的折磨比較,她可以獨自面對人生,開創自己想要的愛情與生活。
 於是她除了如鬼魅般地乞求著軍官的垂憐外,其餘的時間就是寫寫寫,寫信寫日記寫書,她用她的筆,她的文字,抒發她的心情,重建了她的人生,很多也是虛構,也許矛盾,更多是她處境的反面,但誰說她無權如此。
   這樣的才情,這樣的敏感,這樣的急於重生,卻不得其所,她誤以為只要軍官回應了她的愛,與她共結連理,她就得救了,殊不知這一切只是她的一個虛幻的假想,她愈得不到愈想要,愈得不到愈覺得這樣才能得救,她愈陷愈深,連自己都迷失了,錯亂了。
 楚浮最後用了一個令人感嘆的方式揭示了這個主題:已經調往他鄉服役的軍官,有一天下屬和他報告,好似在街頭看到了阿黛兒的行蹤。軍官於是聽從他的指示到她出沒的地方一探究竟。就在軍官又怕又懼的跟蹤下,他怕再度被她糾纏,但此時兩人相遇,面對面的情況下,阿黛兒竟然毫無反應,她根本已經不記得他是誰了。阿黛兒所有的癡情只是她自己產生的渴望,她根本不是愛對方,而是愛對方所代表的意義。
 因此我們才能明白楚浮鏡頭下艾珍妮的表演,那些匪夷所思的舉動,先不論那些種種乞憐式的懇求,種種怒不可制地咆哮,這些還是一般可能的反應。但是以軍官太太的身分自居,送妓女給軍官享用,暗夜裡跟著軍官的行蹤而窺視了軍官與其他女子的溫存,這種種走火入魔般的行徑,楚浮從一個鏡頭給我們線索,因為楚浮鏡頭對準了阿黛兒的臉,阿黛兒浮現的是詭異但又滿足的表情,她不是忌妒,不是憤怒,她甚至有點享受,因為阿黛兒在其中,幻想了她重生的實踐。艾珍妮這個表情是全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
  但現實是殘酷的,阿黛兒終未獲得新生,楚浮最後的交代,宣示了阿黛兒的失敗,在一個無法讓女子獨立生存的時代,她最終仍舊必須回到父親的庇蔭,孤獨地終老,以漫長而清冷的一生,毫無波瀾地死去,無言而無名。而鏡頭最後那段在海邊的宣示,只更突顯當中的無奈,阿黛兒終究無法走到新世界中。阿黛兒的故事不只是對癡情的極度描寫,更藉由這樣極端殘酷卻真實的發展,展示世界對女性的局限與壓抑,阿黛兒只能借由這一點點匪夷所思的反抗,拉進舊世界與新世界的距離。
 放在楚浮的電影中,本片可能不是他最常被提及的作品,但放在女性書寫裡,本片卻值得好好地研究,因為楚浮不僅不斷在片中強調故事的真實性(那些字幕、旁白、照片、地圖等手法),並有意識地簡化其他角色的描繪,專心專注地凝視女主角阿黛兒一舉一動的發展,一步步趨向自我毀滅的過程。
  我們不用看到軍官到底何以讓阿黛兒癡迷,不用看到父親甚至溺死的姐姐與阿黛兒實際相處的關係,不用看到阿黛兒而原來生活的細節,我們只看到這種種所造成的後果,對阿黛兒直接或是間接的影響,因此阿黛兒對旁人對親人對愛人甚至對自己的謊言,阿黛兒對愛情如同著魔般地付出,阿黛兒無視自身可怕的處境而一心只追求她所渴求的,楚浮不追溯原因,只現出發展,因為根本不需要原因,楚浮明白,一切之因,不過都是阿黛兒自己罷了。
 因此阿黛兒這個角色情感必須非常真實,也須要有一種無時無刻吸引住觀眾的力量,才足以撐起這個幾乎三分之二都是獨腳戲的演出。而艾珍妮不只做到,更藉由她全心投入的表演,讓阿黛兒閃著亮光,除了那些精彩的獨白戲,那個不時流露出敏感脆弱但同時又包含著自尊自傲的神情,眼神所流露出來的哀傷和痛苦,念白無法抑制地激情與狂亂,都呈現初阿黛兒的痛苦與渴望,甚至在與軍官兩場短短的對手戲下,也激昂萬分,艾珍妮情緒的轉折與反應,實在很難不讓人流下一鞠同情淚,她不只感動了楚浮,也感動了我們。
   這部應該算法國片的電影(雖然片中有說英語的時候),在美國公映後卻意外地受到美國影評人的喜愛,我想是這部電影的敘事方式、主題和手法,是那麼不同於好萊塢的電影,尤其是全劇的中心,艾珍妮所飾演的阿黛兒,這麼獨特的女性角色書寫與塑造,讓三大美國影評人協會(紐約、全美、國家)把當年的最佳女主角給了艾珍妮,也順勢入圍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創下了當時最年輕影后的入圍紀錄(20歲)。
 至於自家國內的法國凱薩獎新成立,艾珍妮這個表演也入圍了第一屆的最佳女主角,聽說當年夾著海外揚威的光芒,艾珍妮這個獎座看似勢在必得,但也許是大家認為艾珍妮前途大好,以後有的是機會拿,因此把后座給了早逝的女星羅美雪妮黛Romy Schneider。艾珍妮雖沒拿到首屆,但後來以八次入圍,五次獲獎的超強紀錄,揚威凱薩。
 註1:楚浮曾經在拍完《巫山雲》後,以「我不了解伊莎貝艾珍妮」為題,寫了一篇關於她的文章。
http://mypaper.pchome.com.tw/zone8603/post/1323421866

【圖博館】:《電影作者》

由錢暉《電影作者》(中國電影出版社,2004)以下的章節,可一目了然書中所謂的「電影作者」有那些導演。
  第一章 法國詩意現實主義電影中的“作者”。第一節 法國詩意現實主義的出現 。第二節 詩意現實主義的發展。第三節 讓‧雷諾瓦及其創作。
  第二章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及其發展 。第一節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節 義大利新現實主運動中的電影“作者”。第三節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之後的電影“作者”。
  第三章 法國“新浪潮”中的“作者”。第一節 “新浪潮”的產生與安德列‧巴贊 。第二節 法國“新浪潮”中的“作者” 。第三節 “新浪潮”的發展 。
  第四章 “左岸派”小組與其中的電影“作者”。第一節 “左岸派”小組 。第二節 “左岸派”小組中的電影“作者”。第三節 路易‧馬勒及其創作。
  第五章 德國新電影運動 。第一節 德國青年電影的誕生 。第二節 德國新電影運動中出現電影“作者”。 第三節 法斯賓德的創作。
  第六章 西班牙電影運動及其電影“作者”。第一節 西班牙新電影運動前後。第二節 布努艾爾的電影創作。第三節 阿爾莫多瓦的電影創作。
  第六章 日本新電影與大島渚。第一節 日本新電影的發端。第二節 大島渚的電影創作。
  都是些老去導演嘛,雖然兩岸三地電影譯名常異,但還是能識其人,而且書中對他們電影的介紹分析大多也無新意。
  要「新意」是嗎?書中以下比較「左岸派」與「新浪潮」之異,大概有點新意吧:
  「左岸派在主題方面偏愛回憶、遺忘、記憶、杜撰、想像、潛意識活動(化如雷奈的《廣島之戀》《去年在馬倫巴》)…左岸派最重要的美學革命表現在剪輯上…對音樂的思考與處理也就更細膱膩更復雜…二次大戰的人生經歷使左岸派對生命有著更為深刻的感觸和理解…較采用二、三甚至混合人稱來敘事…拍攝地點不限於巴黎和法國…對人內在的精神活動…拍攝手法仔細琢磨、制作周期較長…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8546523
 
電影作者論>百度百科
 
  法國新浪潮時期,特呂弗等人提出,認爲不是所有導演都能成爲“作者”。具備電影作者論資格所拍的電影才是“作者電影”。
  作者政策要求電影想小說、音樂、繪畫一樣是一個人的作品,電影作家的作品——即導演個人的作品。此理論産生廣泛的影響。
  其作者資格條件如下:
  1在一批影片中體現出導演個性和個人風格特性,把個人的東西帶入題材,導演不是一個執行者。
  2影片應具有某種內在涵義,是後天形成而非先前存在的。
  3電影作者是對電影制作全面控制的人,無導演、編劇之分。
  法國新浪潮主要人物:特呂弗、戈達爾、夏布羅爾。
  電影作者代表人物:戈達爾、特呂弗、安東尼奧尼、費裏尼、希區柯克。
  此理論確定美國一批導演的作者地位,其電影爲作者電影。
  作者論的實質:強調電影導演是主要創作人和最終定稿人。判定依據是導演對作品的控制。
  作者電影與類型電影相對,也稱藝術片。
http://baike.baidu.com/view/1281513.html?tp=0_10

台長: 阿楨
人氣(1,70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名導演 |
此分類下一篇:高達 :名導演3
此分類上一篇:侯麥:名導演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