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9-28 07:00:00| 人氣3,2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雷諾瓦:名導演5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尚·雷諾瓦  維基百科

File:Gabrielle et Jean, by Pierre-Auguste Renoir, from C2RMF cropped.jpg
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的畫作,裡面的小男孩就是讓·雷諾瓦
讓·雷諾瓦(Jean Renoir,1894年9月15日-1979年2月12日),法國著名電影導演。印象派畫家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的次子。法國電影自然主義的代表人物,作品包括《鄉村一日》(1936年)、《大幻滅》(1937年)和《遊戲規則》(1939年)等,影響深遠。
作品年表
年份 作品名
1924 Backbiters (Catherine ou Une vie sans Joie, also acted)
1925 Whirlpool of Fate (La Fille de l'eau)
1926 Nana
1927 Charleston Parade (Sur un air de charleston)
1927 Une vie sans joie (second version of Backbiters)
1927 Marquitta
1928 The Sad Sack (Tire-au-flanc)
1928 The Tournament (Le Tournoi dans la cité)
1928 The Little Match Girl (La Petite Marchande d'allumettes)
1929 Le Bled
1931 On purge bébé
1931 Isn't Life a Bitch? (La Chienne)
1932 Night at the Crossroads (La Nuit du carrefour)
1932 Boudu Saved from Drowning (Boudu sauvé des eaux)
1932 Chotard and Company (Chotard et Cie)
1933 Madame Bovary
1935 Toni
1936 A Day in the Country (Une partie de campagne, also acted)
1936 The People of France (La vie est à nous, also acted)
1936 The Lower Depths (Les Bas-fonds)
1936 The Crime of Monsieur Lange (Le Crime de Monsieur Lange)
1937 The Grand Illusion (La Grande illusion)
1938 The Marseillaise (La Marseillaise)
1938 The Human Beast (La Bête humaine, also acted)
1939 The Rules of the Game (La Règle du jeu, also acted)
1941 Swamp Water (L'Étang tragique)
1943 This Land Is Mine (Vivre libre)
1944 Salute to France (Salut à la France)
1945 The Southerner (L'Homme du sud)
1946 The Diary of a Chambermaid (Le Journal d'une femme de chambre)
1947 The Woman on the Beach (La Femme sur la plage)
1951 The River (Le Fleuve)
1953 The Golden Coach (Le Carrosse d'or)
1955 French Cancan
1956 Elena and Her Men (Elena et les hommes)
1959 The Testament of Doctor Cordelier (Le Testament du docteur Cordelier)
1959 Picnic on the Grass (Le Déjeuner sur l'herbe)
1962 The Elusive Corporal (Le Caporal épinglé)
1969 The Little Theatre of Jean Renoir (Le Petit Théâtre de Jean Renoir)

『印象雷諾瓦』:藝術家父子的共同繆思情人﹣模特兒安戴的故事  文/ 陳潔曜

35_2-1_new_02_ret_CMJN

67_2-1CF_new_02

57_3-2CF_new_01_CMJN
電影『印象雷諾瓦』故事是一個迷樣女子安戴(Andrée),以渾然天成的肉體和狂野奔放的活力,同時讓藝術家父子拜倒:她是印象派畫家雷諾瓦最後一個人體模特兒,也是雷諾瓦的兒子導演尚雷諾的第一任妻子,這個可說是法國最偉大導演開始拍電影的唯一動機是:讓他的美艷妻子成為明星。
  電影發生在1915年,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況危急,當時是職業軍人的尚雷諾在前線作戰受到重傷,雷諾瓦夫人直奔前線照顧兒子,由於旅程過於勞心勞力,在回程驟然過世,同時,暮年之秋的雷諾瓦飽受關節炎之苦,幾近全身癱瘓,畫筆要綁在手指上才能作畫。電影開始於尚雷諾受傷後第一次返回普羅旺斯的家族別墅和父親團聚,遇到桀傲不馴的安戴,一個鄉下窮苦出身的女子,雷諾瓦夫人去世前找到的模特兒,她知道她年邁丈夫的活力來源和作畫靈感:陽光下的年輕女體。
  『印象雷諾瓦』的主題可說是肉體,故事有兩個主軸:一個是安戴如何讓畫家雷諾瓦在全身癱瘓之苦中仍可窺見身體的愉悅(「只可惜我認識妳太晚。」雷諾瓦說);一個是安戴如何讓當時只想開跑車開飛機的花花公子尚雷諾(他成為職業軍人的主要動機為騎馬和開飛機很帥氣),說服他培養野心進入電影業,並讓她當女主角(電影把這個場景放在做愛後的床上)。
  電影結束於藝術家父子經由模特兒安戴,重新在艱困中找到生命愉悅的活力。電影結束的地方,我們可以繼續延伸閱讀:雷諾瓦晚年的人體畫作,仍然愉悅奔放,充滿歡樂色彩,即使是用全身不得動彈的病痛衰老身體創作,因為有安戴在他旁邊。雷諾瓦於四年後過世。
  我們可以繼續往後安戴的故事:兒子尚雷諾在父親去世後娶了安戴,並實踐當時(我們看到是在床上)的諾言:當導演拍電影,目的是要讓安戴當女主角。當時沒人肯投資尚雷諾的電影,尚雷諾前三部電影都是自己出資,太太當女主角。尚雷諾第一部導演作品:『水上的女人』(La Fille de l’eau, 1925),票房慘敗,讓尚雷諾一時興起從此不碰電影的念頭,然而受到其實是極少數影評的鼓舞之後,尚雷諾決定孤注一擲,賣掉幾乎所有他父親的畫作,自己投資一部法國影史上空前大製作,改編左拉小說的電影『娜娜』(Nana, 1926)(尚雷諾在自傳寫到他和太太常望著家裡本來是掛父親畫作的空白牆壁發呆),這部攝影棚搭景的豪華古裝大製作(自己太太當然當第一女主角),資金規模在法國影史前茅,最後卻名列法國影史上最大的商業慘敗案例,讓尚雷諾賣掉父親幾乎所有畫作後全部血本無歸,陷入破產,開始拍片商指定的商業片還債。
  尚雷諾一共拍了九部默片(共同導演一部),其中五部妻子安戴當女主角。尚雷諾自己說:「 我的默片作品沒有什麼價值,我當時拍片只是想讓我的太太當個明星…」尚雷諾的默片時期在他的電影生涯中,影史評價不高,一個問題是他在技術上還在嘗試階段,另一個問題是他妻子的演技:安戴過為誇張的表情動作令大多數人難以領教,然而大部分影評和研究基於尊重尚雷諾及其夫人都不太敢批評,我曾問我的老師﹣尚雷諾電影權威謝索教授(Daniel Serceau),如何評價尚雷諾夫人的演技,教授不假思索地說:「災難!」尚雷諾和他的太太當時想要學的是好萊塢二十年代那種非寫實的夢幻明星特質,在觀眾看來卻顯得十分乖張詭異,完全脫離現實。尚雷諾要等到1931年的『母狗』(La Chienne),開始他最擅長的社會寫實風格,開創他輝煌的黃金時期,然而,『母狗』也是尚雷諾和妻子安戴決裂的開始。
  尚雷諾把拍攝『母狗』當作他導演生涯的轉淚點,好不容易找到片商投資,然而片商出錢的唯一條件是:他的妻子安戴不能當女主角。尚雷諾本來愛妻心切,要退出這個計畫,然而是安戴勸他,繼續完成他的夢想;然而,這也是他們倆因為夢想決裂的開端,兩人分居,各自有自己的情人,最後尚雷諾娶了第二任太太狄朵(Dido);一般認為尚雷諾在二次大戰期間跑到美國是為了躲納粹,然而有人認為,其實尚雷諾是躲重婚罪,他和安戴還沒離婚。
  電影『母狗』後來開創了法國三十年代詩意寫實電影,尚雷諾電影從『母狗』之後幾乎部部是名列影史的曠世傑作,尤其在『大幻影』(La Grand Illusion, 1937)和『遊戲規則』(La Regle du jeu, 1939)達到最高峰,在『法國康康舞』(French Cancan, 1954)達到第二高峰。
  尚雷諾於1979年於美國比佛利山莊去世,第二任妻子狄朵和與安戴生的兒子亞蘭(Alain Renoir)隨侍在側,尚雷諾後來葬於法國,他父親的身旁。影史公認尚雷諾為法國最偉大的導演,法國新浪潮導演稱尚雷諾為他們的導師。
  安戴同年1979年死於巴黎,她一直想重返電影界,然而有四十年沒拍電影,世人早已遺忘她,最後孤獨以終。
文/ 陳潔曜,北藝大電影碩士,現就讀巴黎狄德羅大學電影博士班。曾獲得優良劇本、台北市電影委員會劇本獎、自由時報文學奬。曾為部落客撰寫影評,著有多部長篇電影劇本。在巴黎撰寫博士論文之餘,以法文翻譯和評論寫作維生。
http://jointmovie.pixnet.net/blog/post/30621426

(楨:詳參【圖博館】:雷諾瓦:世界百大畫家32 《法國康康舞》

《法國康康舞》French Cancan(1955)

導演:讓雷諾阿 Jean Renoir
演員:Jean Gabin .... Henri Danglard
  Fran?oise Arnoul .... Nini
  María Félix .... Lola de Castro 'La Belle Abbesse'
  Anna Amendola .... Arlette Vibert
  Jean-Roger Caussimon .... Baron Walter
劇情簡介
  影片講述了巴黎紅磨坊的起源:氣質頗似美國明星鮑嘉的讓?迦本扮演一位歌舞廳老板亨利,因爲生意不佳,他決定將肯肯舞翻新表演,堅信可以制造流行風潮。後來他遇見了具有跳舞天份的洗衣女工妮妮,把她培養成當紅的舞女,真的在巴黎歌舞廳掀起了肯肯舞熱潮。
http://baike.baidu.com/view/1476649.html?tp=0_11

本片跟《紅磨坊》一樣以視覺聽覺效果取勝,它講述了巴黎紅磨坊的起源:氣質頗似美國電影明星博加特的讓迦本扮演一位歌舞廳老闆亨利,因為生意欠佳,他決定將康康舞翻新表演,堅信可以製造流行風潮。他遇到了具有跳舞天份的洗衣女工妮妮,把她培養成為當紅的舞女,後來真的在巴黎歌舞廳掀起了康康舞熱潮……
  尚雷諾的《法國康康舞》
妮可基嫚演《紅磨坊》(Moulin Rouge) 主要著重的是19世紀末舞女和中產階級之間的關係,這部片難脫華麗的美國風格,太注重視覺效果了,如果由法國第一把大導演 Jean Renoir (1894~1979) 來拍這部片,那會怎樣呢?
拍過許多政治題材的大導演 Jean Renoir 在 1954 年就以這個題材拍過《法國康康舞》(French Cancan) 這部喜劇片,不同的是 Jean Renoir 比較著重在故事背景的敘述,而不在歌舞效果。1890 年左右法國已經革命 100 年了,社會上不會有《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 裡那種悲情故事,但是貧富的差距卻成為另一種社會的階級隔閡,除了世襲貴族之外開始出現一心想模仿貴族的中產階級,1890 年也是女權議題浮現前夕,當時社會上認為女性只能趁年輕在家庭式商店就業,一但結婚就必須在家相夫教子,如果看到路上有 30 歲左右的單身熟女,那大概都不會是什麼好女人。
  1890 年也是法國和俄羅斯關係最密切的時刻,當時俄羅斯的現代化,從建築到軍制到食物到休閒娛樂,一切以法國為師,俄羅斯興建聖彼得堡和哈爾濱都是以巴黎為藍圖,電影《真假公主》裡可以看出沙皇去世後法國接納了大量的俄國貴族。
  Jean Gabin 這位 1937 年在《大幻影》裡飾演逃兵的法國明星,17 年後再次和 Jean Renoir 合作,這次他飾演具有紳士風範的貴族,敘述 1890 年時經營一間作為上流社會社交場所的劇院,久而久之 Jean Gabin 漸漸感覺靈感枯竭,想不出什麼表演題材。有一天朋友邀他到中下層階級的酒吧去閑坐,Jean Gabin 感受到上流社會表面的作假以及背後暗藏的壓抑能量,對照起中下層社會未婚女性直率的舞風,Jean Gabin 嗅到了商機,他看上這些晚上跳社交舞發洩的女孩的單純,如果讓她們來表演當時被視為中下階層表徵的康康舞 (Cancan),對上層社會的假道學偽紳士是一種無法形容的誘惑,Jean Gabin 還找來康康舞老師把原來的舞步以及服裝改得更具有煽動性。接下來 Gabin 買下這間酒吧把它拆掉重建,要興建一間叫做紅磨坊 (Moulin Rouge) 的劇院,然而興建過程中 Gabin 卻被股東倒債因此破產,計畫一度遙遙無期。
  這時有一位癡情的俄國年輕貴族迷戀 Jean Gabin 旗下一個洗衣店女工出身的舞女 Nini,成為挽救紅磨坊財務危機的金主,當他發現 Nini 私下就是 Jean Gabin 的情婦後甚至開槍自殺,這位俄國貴族後來撿回一命,如此也讓紅磨坊的故事更顯得戲劇化,未演先轟動。Jean Gabin 敏銳的嗅覺和貴族迷戀女工的題材,讓紅磨坊一百年後仍是巴黎最成功的商業案例。
  這部 1954 年的法國電影還有一個臺灣影迷看不出來的 Bonus,還記得《搶救雷恩大兵》最後決戰前,那幾個美國大兵悠閒的聽著一首法語歌曲,那是誰唱的?答案是被譽為 20 世紀法國最偉大的女歌星「小麻雀」 Édith Piaf (1915~1963),Édith Piaf 去世 40 餘年她在巴黎的墓碑前的鮮花從未間斷過,出身低下階層的 Édith Piaf 畢生故事比這部電影還要精彩,值得另外介紹,她私底下和 Jean Renoir, Jean Gabin 都是好朋友,因此答應在這部片中客串演出,當然,片中她必須改唱 19 世紀的歌曲。
http://miklosrozsa.blogspot.com/2008/01/1954.html

羅特列克與紅磨坊康康舞

約1886年在紅磨坊的羅特列克與康康舞女郎

羅特列克的「紅磨坊之舞」

紅磨坊接待廳111.5×132.5公分1894年典藏於Albi羅特列克美術館


妮可基嫚紅磨坊

妮可基嫚主演電影《紅磨坊》的故事背景。


巴黎紅磨坊歌舞團



雷諾阿父子

  法國電影導演雷諾阿
  法國電影導演雷諾阿1894年 9月15日生于巴黎,1979年卒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貝弗利希爾斯。父親是印象派畫家奧古斯特?雷諾阿。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學習過陶瓷工藝美術。1924年投身影壇,導演了第一部影片《水中姑娘》。一生共創作了40多部電影作品。1926~1935年,雷諾阿在創作初期拍攝了13部影片。其中包括反映下層人民生活狀況的影片《娜娜》(1926)、《布杜落水遇救記》(1932)、《托尼》(1935)。
  1935年法國人民陣線運動高漲,雷諾阿深受進步思潮的影響,拍攝出一系列富有進步傾向的作品:爲法國共産黨競選進行宣傳的影片《生活屬于我們》(1936),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爲背景、反對戰爭、宣揚人道主義精神的影片《幻滅》(1937),取材1789年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史實、抨擊專制統治的影片《馬賽曲》(1938)、揭露上流社會醉生夢死生活的影片《遊戲的規則》(1939)。1935~1939年是雷諾阿最重要的創作階段。《幻滅》和《遊戲的規則》成爲世界電影史上的不朽名作。他主張導演創造自己獨特的風格。他對景深鏡頭的系統運用形成了時空連續的拍攝風格,對追求真實性的現代電影亦有過重要影響。
  在1941年,雷諾阿移居美國,爲好萊塢導演過6部影片。1951年,到印度拍攝影片《河流》,隨後,又到意大利和法國,導演了這一時期的重要作品《金馬車》(1953)和《法國康康舞》(1955),1962年,雷諾阿完成了他的最後一部影片:《被捉住的軍士》。雖然在這一時期的作品中不乏出色的力作,但已不見30年代那些名作中的鋒芒。
  法國印象派畫家雷諾阿
  雷諾阿 (皮耶爾?奧古斯特?雷諾阿 Pierre-Auguste Renoir, 1841-1919) 法國印象畫派的著名畫家、雕刻家。最初與印象畫派運動聯系密切。他的早期作品是典型的記錄真實生活的印象派作品,充滿了奪目的光彩。然而到了(18世紀)80年代中期,他從印象派運動中分裂出來,轉向在人像畫及肖像畫,特別是婦女肖像畫中去發揮自己更加嚴謹和正規的繪畫技法。
  皮耶爾?奧古斯特?雷諾阿出生在利摩日的一個窮裁縫的家庭。5歲時全家遷居巴黎,在13歲時已學會畫瓷器畫的手藝。70年代雷諾阿和莫奈經常共同外出寫生作畫,切磋畫藝,共同探索畫中的光與色的描繪。
  1874年雷諾阿以《包廂》一畫參加首次印象派畫展,這標志著雷諾阿風格的成熟。後來,1876年,他又在《紅磨坊街的露天舞會》一畫中,用這種方法表現規模宏大的場面,透過樹叢的星星點點的陽光,灑落在人們的身上、臉上、桌上和草地上,真正實踐了“光是繪畫的主人”這一句印象主義者的口號。是印象主義繪畫在風俗方面的重要代表作。表面上看三描寫巴黎一著名的露天咖啡館兼舞場熱鬧和歡快的氣氛,實際上真正的主題是透過樹葉間隙照射下來的陽光。這陽光照射在人們的身上,引起了豐富的光色變化,充分表現了印象主義畫家對現實生活的光與色變化的高度敏感。
  1876年以後,他的風格臻于成熟。作爲這種風格的代表的《遊艇上的午餐》、 《愛爾?潘蒂埃夫人和孩子們的肖像》,都以明朗、豔麗、令人眩目的光彩,受到評論界和官方沙龍的贊美。隨著繪畫上的成功,生活境遇得到了改善。于是決定走出法國去東方尋找新的創作題材和靈感。他去了阿爾及利亞又取道英國,1881年又赴意大利遊曆藝術名勝佛羅倫薩、威尼斯和羅馬等地,當他在羅馬看了拉斐爾的畫時感歎道:“真是妙極了,我早該看到它們。”這時他的藝術追求倒退到古典主義學院派,他說:“在油畫方面我更喜歡安格爾。”這是他藝術道路上的一次危機。但就在這危機時代,他的印象主義精神仍始終保存在他的風景畫中。 
  陽光、空氣、大自然、女人、鮮花和兒童。這就是雷諾阿一生用豐富華美的色彩所彈奏的主題。雷諾阿一生都很貧困,但畫面卻很甜美、明麗。他所畫的女性豐滿嬌麗、嫵媚動人,目光中常常流露著一種淡淡的憂郁;所畫兒童,天真純潔。他是位卓越的人物畫大師,晚年得了類風濕病,手腳都變形,十分痛苦,仍堅持作畫。
  雷諾阿少年時在一家瓷器廠負責爲瓷器上描繪花朵,開始對藝術産生濃厚興趣,到了二十一歲便立志做一名專業畫家。他與莫奈在同一畫室學畫而成爲摯友。1870年代中期,雷諾阿已發展出個人獨特的風格,畫中經常出現的優雅女士,像粉紅玫瑰般惹人憐愛。這時候的人物造型避免清晰輪廓或粗線條,而以自然寫實的筆調烘托出畫面那份夢似感,有點午後陽光下的慵懶,光影斑駁,有種溫馨的熱鬧。到了1881年,他開始回歸古典,同年他往意大利取經,回來後作品有了極大改變。不久後他又覺得自己的風格太嚴肅,于是再度采用粗獷自然的筆觸卻不失物體原有的外形。奠定了這種畫風後,他用色更大膽,技法更奔放,他的主題總是女性桃紅晶瑩的肌膚、豐滿光滑的胴體,予人健康活潑的印象。
  在所有印象派畫家中,雷諾阿也許是最受歡迎的一位,因爲他所畫的都是漂亮的兒童,花朵,美麗的景色,特別是可愛的女人。這些都會立刻把人吸引住。雷諾阿把從他們那裏所得到的賞心悅目的感覺直接地表達在畫布上。他曾說過:“爲什麽藝術不能是美的呢?世界上醜惡的事已經夠多的了。”他還是女性形象的崇拜者,他說 “只有當我感覺能夠觸摸到畫中的人時,我才算完成了人體肖像畫。”
  雷諾阿在印象派繪畫集團中是屬于較年輕的一個,比莫奈也小一歲。這位藝術家一生的作品大多以明快響亮的暖色調子描繪青年婦女,尤其是她們的裸體形象。他以特殊的傳統手法,含情脈脈地描摹青年女性那柔潤而又富有彈性的皮膚和豐滿的身軀。他雖也畫了不少外光風景畫和天真無邪的兒童形象,然而裸體與婦女形象占據他一生作品的主流。他的人體油畫不同于以前學派畫家所追求的那樣虛僞和做作。雷諾阿的女人體,洋溢著一種歡樂與青春的活力,一個個都象是伊甸樂園裏從未嘗過禁果的夏娃,她們悠然自得,魅力惑人。
  雷諾阿一生都堅持戶外寫生與創作,共留了6000多幅充滿光與影的嬉戲的戶外作品。 
http://baike.baidu.com/view/17656.html?tp=6_11

1937《大幻影》LaGrandeIllusion詳參【圖博館】:《大幻影

導演:讓雷諾阿 Jean Renoir
主演:讓迦本 Jean Gabin,Pierre Fresnay 
榮獲1937威尼斯影展最佳藝術貢獻獎
1938年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1939年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1939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
電影《大幻影》獨特之處,是沒有透過戰爭的慘烈,提出血腥的控訴,而以細致刻劃人性的手法,宣揚和平主義的訊息。此片爲電影和雷諾阿贏得偉大的名譽,並獲得一九三七威尼斯影展最佳藝術貢獻獎。
尚雷諾是法國印象派畫家雷諾瓦的兒子,尚雷諾在1924年為了讓妻子躍登銀幕而一頭栽進電影世界,自此無怨無悔地投身電影藝術,甚至因此與妻子離異借貸拍片,但他仍堅持到底,甚至宣稱:〝我是一個電影公民。〞他的作品充分展現自然主義、人道精神、反戰意識、反英雄主義、同情低下階級等。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三個法國飛行員在拍攝德國地圖時被德軍擊落。出身貴族的機長伯迪優、身體強壯、頭腦機警的中尉機械師瑪肖和猶太銀行家羅森塔爾被帶到戰俘集中營。典獄長洛芬斯汀從一開始就喜歡上了伯迪優,因爲他們屬于同一個社會階層的人,並且兩個人都認爲從現在歐洲的政治、文化來看,歐洲不久將要由無産階級掌權,而原來的貴族社會將一去不複返。
  三個法國人發現獄友們正在挖一條逃跑的通道。瑪肖和羅森塔爾非常積極主動的幫助他們一起挖掘,而伯迪優幫助他們則是出于一種責任感。
  當洛芬斯汀和伯迪優逐漸成爲朋友、被關押的同盟國士兵和德國警衛開玩笑象和自己人開玩笑一樣時,人們感覺到他們似乎不是在進行一場戰爭,而是在玩一個大型的、有趣的遊戲,雖然這個遊戲很殘酷,雙方不是你死就是我死。大家經常在一起談論女人和飲食,卻從來不去涉及意識形態上的問題,彼此相安無事。
  說的是一戰期間一名法國戰俘和一名德國軍官的微妙故事。他倆都是貴族出身,具有相似的思想情感,但他們的地位正受到社會變遷的沖擊,而他們必須遵從各自的民族主義(雖然他們並不認同)。法國軍官爲了他的平民部下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影片從一架法國偵察機被德國殲擊機擊落開始。出身侯爵的參謀博瓦爾迪和工匠出身的中尉駕駛員馬雷夏爾被俘。他們從集中營逃跑未成,被押解到一個監獄中,在那裏與被俘的前銀行家羅森塔爾上尉相遇。他們越獄逃跑時,監獄長不顧與博瓦爾迪已有的情感,在博瓦爾迪掩護難友時,開槍將他擊斃。在德國農婦艾爾莎的幫助下,馬雷夏爾和羅森塔爾經過種種曲折逃到了瑞士。
http://baike.baidu.com/view/1016403.html?tp=0_10

【大幻影】描述了法國軍官在俘虜營的生活以及驚險脫逃的過程。尚雷諾不但傳達了戰俘營裡同仇敵慨的愛國士氣與向心力,更厲害的是還捕捉到本應對立的德、法貴族軍官曖昧的惺惺相惜,讓前者的跨階級與後者的跨國籍,彈奏出複雜而深刻的弦外之音。清澈過人的觀點與流暢生動的敘事,不僅令本片成為史上第一部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外國片,也被公認為親炙尚雷諾風格的最佳入門作品。
  印象派繪畫大師雷諾瓦的兒子,也是法國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導演。從愛情、喜鬧、階級到戰爭,尚雷諾各種題材都游刃有餘,其精彩的場面調度手法,以及寬宏深刻的人性觀點,讓他不僅深受楚浮等法國新浪潮導演推崇備至,也深深影響了全世界的創作者。在他導演的近四十部作品中,【大幻影】和【遊戲規則】是他最受稱道的兩部電影。尚雷諾在1975年獲頒奧斯卡終身成就獎,1979年與世長辭,享年84歲。
「今天電影中鏡頭處理得相當完美,相當精緻,不過,我也必須說,這樣的電影令人覺得索然無味。匠氣營運是種嚴重的錯誤。我雖然不認為寫實主義是電影最好的表現手法,我確認為它是一個很好的跳板。依我個人的經驗,我總是在透析事物的表象後才漸漸觸摸到事情內在的真相,人事總會靜靜地呈現在你眼前。只有徹底瞭解前因後果,才可能進入這些人事的核心,發現他們的本質。」--導演/尚雷諾
《大幻影》譜寫的是一曲人性本惡的悲歌,人類一次次在自己創造的文明土地上燃起戰火,這似乎成了一種無法擺脫的夢魘和宿命。更爲可悲的是,置身其間每個人都無能爲力,甚至不由自主地加入紛呈的戰亂之中。群體暴力撲滅了個體微弱的向善之火,理性與教養屈服于欲望的瘋狂,就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貴族一樣優雅的死去。那是一個不需要文化的時代,書籍成了毫無意義的虛榮,壓抑的環境造就食色天性的畸形滋長,一切猶如泡影,幻滅指日可待。雷諾阿說:“這是一個關于人類關系的故事,我確信這是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不然,我們唯有與這曼妙的土地做最終告別了。” 
  影片閃耀著雷諾阿溫婉平和的人文主義關懷,人物被賦予平等又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透過柔和的光線造成別致的明暗對比,配以憂傷的笛音或者曼妙的交響樂,帶出一種寂寥、感傷的悲涼氣氛。簡單乏味的監獄生活,被詮釋得荒誕可笑,笑聲背後,隱藏著更爲深刻的人性光輝。該片依舊屬于詩意寫實主義範疇,文本上呈現出典型的自然主義特征,導演主要采用長鏡頭和景深鏡頭來構築影片內容,輔以簡潔流暢的蒙太奇剪接,帶出一種意蘊悠遠的詩意。雷諾阿用近似生活的節奏,描繪出一幅紛繁複雜的人物群像,情節是被最大程度淡化的,場面與場面之間沒有必要的因果關系,一切被統合到一個戲劇化的主題上,即是關于人類進化與生存的命題。人物活動圍繞關鍵性道具,譬如地道、繩索、天竺葵等展開,帶有獨特的隱喻意義。多樣的語言讓影片更顯複雜和戲劇化,法、德、英、俄四種語言混用,造成人物溝通上的混亂和明顯的隔閡,雷諾阿獨具匠心。 
  《大幻影》中階級似乎是一面不可逾越的高牆,日益式微的傳統貴族與勃勃向上的資産階級新貴和平民階層形成鮮明反差。作爲容克貴族的監獄長拉芬斯坦,與法國戰俘中同爲貴族的波爾杜之間的階級情感,看起來比波爾杜與其下屬馬查爾或者羅森塔爾之間的關系更爲友好。而身爲平民的馬查爾與猶太商人羅森塔爾更能找到共同語言。馬查爾對羅森塔爾說:“我喜歡波爾杜,但是跟他一起,我從未感到(像和你在一起一樣)如此輕松,不同的背景,在我們之間築起高牆……他(波爾杜)的階層不同,想象一下,(如果)我們撞車身亡,(在別人眼中)我們只是兩個無名傻冒,要是他有如此遭遇,他依舊是‘波爾杜先生’。”這就是差別,因此在雷諾阿看來,人類之間隔膜更多地來自于不同地位與身份導致的情感差異。語言障礙並不能真正阻斷相似的感情,就像馬查爾可以和語言不通的德國農婦艾爾莎産生愛情。但現實的殘酷在于,國別的差異以及意識形態的交鋒,讓有著不同階級情感的人們不得不兵戎相見。因此,《大幻影》所描述的這場越獄逃亡也逐漸變得徒勞和虛無起來。一切總是出人意料,獄友們曆經幾個月奮戰,終于挖出一條逃跑的通道,卻在最後幾個小時被調防,功敗垂成。逃亡的方式由地道變成垂下城堡的繩子,一切又回到原點。羅森塔爾清楚的意識到,“(這個世界哪裏)看上去都一樣。你看不見邊境,那都是人造的,大自然可不管那麽多。……你(馬查爾)回去開飛機,我回去當槍兵,還是會繼續打仗。”這是一個無處可逃的世界,那才是現實。所以拉芬斯坦可以對波爾杜百般照顧,卻在波爾杜掩護下屬越獄時,毫不猶豫的開槍擊倒波爾杜。波爾杜在彌留之際也表示,“換成我,也會這樣做的。無論是法國人或德國人,責任就是責任。”而這所謂的責任是什麽?所有人都說不清楚,或許就是那發動戰爭的國家機器。 
  雷諾阿生動地傳達出戰爭對人性的摧殘和扭曲,片中有一段兩個德國軍官對話的細節,極爲諷刺:“你想說什麽都行,但有德國人的地方就有秩序……幸好我還能把這些混蛋(戰俘)管好,我以前在家鄉當老師。”這是一段引人深思的談話,作爲傳道授業的教師,在戰爭中卻表現出毫無人道的殘酷,在戰俘們騷動時毫不猶豫地進行鎮壓。貴族,在影片中也是一個知識與教養的意象。法國大革命把他們當作一個階級來推翻,繼而市民階層上位,傳統貴族在世俗化的過程中重回蒙昧,尊嚴、地位以及名望逐漸遠去,而一戰剛好成了貴族的挽歌,就如同波爾杜所說,“得瘟疫通常是我們的特權,現在我們喪失了特權。就好像其他人一樣,一切都普及了。癌症和痛風都不是工人階級的疾病,但遲早會的,相信我。”拉芬斯坦也表示:“我不知道誰會贏得這場戰爭,但無論結果如何,那也意味著拉芬斯坦和波爾杜兩大家族的結束。”波爾杜一片坦然,“你我都無法阻擋時代進程”。按照波爾杜的說法,就是“我們(貴族)不再被人需要”,因此俄國皇室給俄國戰俘送來的書本才顯得那麽不合時宜,那是一個需要面包和女人的時代,知識毫無用處。拉芬斯坦居室裏的天竺葵就是一個關于貴族與教養的意象,在長滿常青藤和蕁麻的城堡裏,那朵“唯一的鮮花”注定無法長久。波爾杜對拉芬斯坦說:“對于一名指揮官來說,死于戰爭是一場悲劇,但對你我來說,這是一種好的解脫。”活著就意味著虛無,當拉芬斯坦把那精心呵護的天竺葵花朵剪去之時,崇尚知識與教養的時代也隨之而去。影片描繪了一個顛倒錯亂的世界,傳統意識裏,本來只有下等人爲貴族們沖鋒陷陣,此刻卻變成身爲貴族的波爾杜掩護下屬,並且慘遭槍擊。高高在上的貴族階層,在戰亂中尊嚴盡喪,波爾杜曾四次試圖逃跑,通過暖氣管、垃圾桶、下水道或者洗衣籃,按照他自己的說法,“人有時必須屈尊”。然而他們的言行卻表現出奇特的矛盾,一方面他們試圖保住自己貴族的優雅和體面,另一方面又對世界的變遷無能爲力,並且無法掩蓋自身世俗化的傾向,而這一切演變到最後,變成一種自欺欺人的虛僞。這一點雷諾阿在後來的《遊戲規則》裏有更深刻的詮釋,其實每個人都不自覺的臣服在一種強加于自身的遊戲規則。 
  雖然《大幻影》中,不同階級表面上看來毫無共性,但本質上卻是殊途同歸,在戰亂中無法把握自身命運,或者隨波逐流,或者坦然死去。正因爲如此,波爾杜才會在臨死前對拉芬斯坦說得如此輕松:“不用憐憫我,對我來說,一切都會結束,很快!但你卻要繼續堅持。”戰爭把所有向往自由與和平的夢想變成幻影,把人類本能的殘暴和欲望放大,像貴族一般優雅的舉止自然顯得不合時宜。對于這些越獄的戰俘來說,他們渴望的,無非是女人以及飽餐一頓而已,因此當有一個戰俘穿著女人服裝走出來時,所有人頓時如癡如醉,雷諾阿形象地表現出這群人對性的向往和渴望。從這一點看來,個體呈現出極其相似的氣質。生命如同片中的舞臺表演一般,戲謔裏飽含粗俗,但這基本的快樂一旦加入了諸如民族大義之後,就完全變味了。如同法國戰俘們收到法國重新奪回杜爾蒙特的消息時,高唱起馬賽曲,繼而迎來的,不過是多日的禁閉罷了。幾天過後,報紙又登出德國重新占領杜爾蒙特的消息,一切似乎從未變化,戰爭也無非遊戲而已。 
  影片的結尾快意中夾雜悲涼,表面上馬查爾和羅森塔爾逃出了德軍的追捕,但事實上我們看不到他們有任何希望和前途。現實是,他們回去之後依舊必須過原來的生活,繼續打仗。那麽,這種逃離是否能稱的上真正的逃脫呢?雷諾阿的影像傳達出無限疑惑,不過此時的雷諾阿尚未如《遊戲規則》般完全絕望,其間仍能閃現出對生命的企盼。無際的雪地上,留下兩個躑躅前行的身影。或許那也是一個尋覓與進步的意象……
http://www.douban.com/review/1275765/

《馬賽曲》

Jean Renoir尚‧雷諾1938年導演的《馬賽曲》La Marseillaise,徒耗了5百萬法郎和工會組織群衆支持下完成拍攝,但因全片中沒有中心人物,沒有主角和配角,尤其沒(愛情)故事情節(馬賽義勇軍與巴黎少女邂逅式的生死戀亦不足觀),再加早期的黑白有聲電影(故無法呈現馬賽曲之進行曲式雄壯和法王宮之奢華),不只一般人不愛看,連藝術電影愛好者也少看(法‧尚雷諾《馬賽曲》的藝術成就不如約同時:俄‧艾森斯坦《波坦金戰艦》之蒙太奇剪接,美‧格裏菲斯《國家之誕生》的平行編導劇情,法‧布紐爾《黃金年代》之超現實攝影)。除非以尚雷諾或法國大革命為專題,不然我也不會重看。

哎呀!你不懂欣賞尚雷諾電影的自然主義、人道主義、反英雄主義、反戰、同情低下階級等風格啦!詳參【圖博館】:雷諾瓦:名導演5

 《馬賽曲》簡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eYXjhFc8XE

在法王路易十六時期,各種社會矛盾日益激化,新興的資産階級同情農民疾苦,受到巴黎雅各賓派的影響,阿爾諾帶領馬賽港的市民設計奪取了要塞,得到了武器,並驅逐了公爵,他們舉行集會通過決議組織500名義勇軍進軍巴黎去搭救同情改革的議員,馬賽市民積極參軍,高唱著馬賽曲向進發。途中他們受到了擁護共和的人民的歡迎也和頑固的保皇黨進行了戰鬥,到達巴黎後,他們彙入了革命者的隊伍,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在雅各賓派的領導下,終于推翻了路易十六王朝,贏得了政權交替的勝利,揭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而這個時期創作的進軍歌曲《馬賽曲》也成爲了鼓舞鬥志的贊歌。 
馬賽曲是雷諾阿唯一一部“公路電影”,整個電影的構架仿佛一部西部片,一部旅行電影。一路上,我們跟隨著500名馬賽志願者組成的軍隊,他們在1792年7月2日上路,30日抵達巴黎,那正是布倫斯維克宣言發布的前夜。全片中沒有中心人物,沒有主角和配角,只有六、七個有趣真實可信,充滿人性的角色。

耗資5百萬法郎的《馬賽曲》是在工會組織支持下完成拍攝的,影片動用了許多群衆演員。這也是一部真實反映法國革命早期的史詩電影。從個別人的視角,如馬賽的公民、德國流放者和國王路易斯十六,顯示他們自己各自的小問題。 
500多志願者從馬賽來到巴黎,支援反對路易十六世和瑪麗王後的革命,他們的歌曲“馬賽曲”成了革命者的頌歌。推翻暴君的風暴最終以人民的勝利結束,國王被廢黜,法國成了共和國。
讓雷諾阿(尚‧雷諾)法國導演,上世紀20年代中葉起成爲法國最頂級的影人。父親爲印象派大畫家。自己的專業是哲學和數學,參軍當騎兵,一戰前受傷,轉入步兵,受傷,又轉入空軍。《大幻影》取得國際成功,但《遊戲的規則》因太過敏感而受到限制。二戰爆發後碾轉到美國拍片。戰後返回法國,60年代事業滑坡,但以前的傑作不斷得到認可。不同時期的作品具有不同的風格。
http://www.amazon.cn/dp/bkys510201



台長: 阿楨
人氣(3,23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名導演 |
此分類下一篇:雷奈:名導演6
此分類上一篇:布列松:名導演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