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0-05 06:00:00| 人氣95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伍迪艾倫:名導演35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伍迪·艾倫

伍迪·艾倫於電影《一世風流》首映,2009年
《一世風流》首映,2009年
伍迪·艾倫(Woody Allen,1935年12月1日-),本名艾倫·史都華·康尼斯堡(Allen Stewart Konigsberg),美國電影導演、編劇、演員、喜劇演員、作家、音樂家與劇作家。
  艾倫獨具風格的電影,範疇橫跨戲劇、脫線性喜劇,讓他成了美國在世最受尊敬的導演之一。艾倫也以他速度飛快的電影拍攝過程與數量繁多的電影作品著名。艾倫的電影常包辦編劇、導演,有時甚至自己上陣演出。靈感方面,艾倫則汲取自文學、性、哲學、心理學、古希臘、猶太身分、歐洲電影,以及他的出生地與一生的居所:紐約市。
  艾倫也是一位爵士單簧管手。從青少年時期的嗜好開始,到後來在他家鄉曼哈頓的一些小地點正式公開演出,艾倫甚至有時會現身各個爵士音樂季。艾倫參與了典藏廳爵士樂團與紐奧良葬儀爵士管弦樂團的表演,其並為他1973年的喜劇電影《傻瓜大鬧科學城》的擔任配樂,而其於1996年罕見的歐洲巡迴演出,也成了紀錄片《野人藍調》 (Wild Man Blues) 的題材。
  傳記
伍迪·艾倫 猶太人,出生於紐約的布魯克林(Brooklyn)。他和父母馬丁和內蒂一起生活,他在一所猶太學校讀了八年書之後,進入Midwood高中,他出眾的撲克牌天賦給同學們留下深刻印象,由於頭髮顏色的緣故他又被稱作「紅色」。為了賺錢,他開始為大衛·歐·艾爾伯 (David O. Alber)寫笑話,並由他賣給報紙專欄作家。16歲的時候,他開始為秀明星寫文章並且開始稱自己為伍迪·艾倫。
  中學畢業之後,他進入紐約大學讀傳媒藝術,但很快就放棄了。19歲時他與 Harlene Rosen 結婚並開始為《The Ed Sullivan Show》,《The Tonight Show》等寫腳本。1957年,他得到了他第一個艾美獎;與此同時,他和 Harlene 離婚。
  之後他又開始寫作散文和劇本,於1960年成為一名脫口秀諧星(stand-up comedian),並開始為頗受歡迎的電視秀偷拍照相機 (Candid Camera) 撰寫劇本,甚至還出現在數集之中。同他的經紀人們一起,他將他的弱點轉化成賣點,在他後期的電影當中塑造了極為出色的神經質、不安並且害羞的形象。
  早期電影
他的第一部電影作品是1965年的《What's New, Pussycat?》。而他第一部執導的作品則是1966年的《莉莉虎,怎麼啦?》。這本來是一部已經發行的日本電影,被艾倫配上了全新的英語喜劇竊聽奇謀。1967年,他在一部另類的007影片《鐵金剛橫掃皇家賭場》中出演一個角色。
  1969年,艾倫與Mickey Rose合寫了《傻瓜搶銀行》劇本,並同時自導自演。這部電影獲得了很多正面評價。之後艾倫與聯美公司簽訂了一份協議合作拍攝多部影片。這些影片後來成了《傻瓜大鬧香蕉城》(1971年,與Rose合寫劇本),《性愛寶典》(1972年),《傻瓜大鬧科學城》(1973年)和《愛與死》(1975年)。《傻瓜大鬧科學城》是艾倫首次與馬歇爾·布里克曼合作編寫劇本。
  1972年,艾倫自編自演影片《獃頭鵝》。該片由赫伯特·羅斯導演。同時參演的還有黛安·基頓。 I
  艾倫隨後迎來了他的黃金時代。1977年的影片《安妮霍爾》包攬四項奧斯卡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女主角。《安妮霍爾》為現代浪漫喜劇電影設立了標準,同時黛安•基頓在片中的男性化著裝(那條羊毛衫上的領帶是基頓自己的)也引爆了當時的時尚潮流。影片拍攝期間的暫命名為"Anhedonia",就像是一部體驗不到愉快感的兇殺謎案。拍攝工作結束後,艾倫把重點放在了男女主角間的浪漫喜劇上對影片重新剪輯。剪輯後的新版本命名為「安妮霍爾」(安妮是基頓的暱稱,霍爾是她本來的姓),同時增加了很多笑料。該片名列美國電影學會評選的百年百大電影第35名,以及百年百大喜劇電影第4名。
  1979年影片《曼哈頓》,是一部常被視為向紐約致敬的黑白電影。艾倫許多影片中的主角,都是美國中產階級知識分子,這些知識分子的愛恨觀也成了艾倫電影的一大特徵,包括《罪與錯》和《安妮霍爾》。《曼哈頓》講述了一個中年知識分子與她17歲女友間的複雜關係。
  其間,艾倫還拍了一部陰鬱的悲劇《內心深處》(1978年)。此片深受瑞典導演英格瑪·柏格曼的影響。《內心深處》代表著艾倫從早期搞笑電影風格中脫離了出來。
  1980年代
艾倫的20世紀80年代電影,即便是喜劇,也滿是憂鬱而富有哲學意味。那時期的影片深受歐洲導演作品的影響,特別是英格瑪·柏格曼和費德里科·費里尼。《星塵傳奇往事》模仿了費里尼的《八部半》和伯格曼的《野草莓》。《仲夏夜性喜劇》改編自《Smiles of a Summer Night》。《漢娜姐妹》在影片結構和背景上借鑒了《芬妮和亞歷山大》。《無線電時代》受到《阿瑪柯德》啟發。而《情懷九月天》則類似《秋日奏鳴曲》。艾倫使用了《野草莓》的諸多元素。在《罪與錯》中,艾倫直接借用了《野草莓》中的一個場景。
  《仲夏夜性喜劇》是艾倫拍的第13部電影,這也是米婭·法羅第一次主演艾倫的影片。自從黛安·基頓參拍《烽火赤焰萬里情》之後,米婭·法羅接替她成為了艾倫的新女神。
  在《漢娜姐妹》和《罪與錯》中,艾倫將悲劇與喜劇元素柔和在了一起。《罪與錯》里兩個不相干的故事在結尾處匯合了。他還製作了一部生動而可笑的紀錄片——《變色龍》。
  他還拍了三部關於影視業的影片:《丹尼玫瑰》,他在其中扮演一個紐約的演出商代理;《開羅紫玫瑰》,講述了大蕭條時期電影院的重要性;以及《無線電時代》,一部關於他在布魯克林童年時期的經歷和電台重要性的影片。《開羅紫玫瑰》被時代雜誌選入歷來百部最佳影片。艾倫也認為《開羅紫玫瑰》,《星塵傳奇往事》和《愛情決勝點》是他最好的三部影片。(阿倫認為的「最好」並非指質量,而是因為這三部影片最接近他的目標。)
  1989年,艾倫與導演法蘭西斯·科波拉和馬丁·史柯西斯合作並拍攝了影片《大都會傳奇》,一部關於紐約人的多段式電影。其中艾倫導演的短片,《俄狄浦斯的煩惱》,講了一個神經質的律師和他喋喋不休的母親的故事。這部短片不乏批評,但《大都會傳奇》票房火爆。
  1990年代
1992年拍攝的《影與霧》是一部向德國表現主義致敬的黑白電影,並使用了庫特·魏爾的音樂劇。艾倫隨後拍攝了廣受好評的《丈夫和妻子》(1992年),並獲得了兩項奧斯卡提名:最佳女配角朱迪·戴維斯和最佳原創劇本伍迪·艾倫。他的電影《曼哈頓神秘謀殺案》(1993)結合了懸疑與黑色喜劇,並標誌著黛安·基頓,艾倫·艾爾達和安吉里卡·休斯頓的玩美女人。
  之後他轉向相對更輕鬆的影片,如《子彈橫飛百老匯》(1994年),這使他獲得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提名。在隨後的音樂電影《人人都說我愛你》(1996)中,歌唱和舞蹈場面與弗雷德·阿斯泰爾和琴吉·羅傑斯主演的許多音樂劇相類似。在喜劇《非強力春藥》(1995年)中,希臘戲劇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蜜拉·索維諾也憑此片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1999年艾倫的爵士喜劇《甜蜜與卑微》也被提名了兩項奧斯卡獎,分別是西恩·潘(最佳男演員)和薩曼莎·莫頓(最佳女配角)。90年代末期,艾倫由這些輕鬆喜劇轉向較為深刻的諷刺影片,並拍攝了《解構哈利》(1997年)和《名人百態》(1998年)。
  2000年代
《業餘小偷》(2000年)與1942年電影《盜竊公司》(S. J.佩雷爾曼編劇)非常相似。艾倫從來沒有談到這是否故意為之或是受其啟發。業餘小偷是艾倫與夢工廠合作的第一部電影,同時代表著一種方向的轉變:艾倫開始參與更多的訪談,並試圖返回到他的搞笑片風格。該片的票房相對來說比較成功,國內票房收入達1,700萬美元。但艾倫接下來的四部影片票房則不盡如人意,其中包括艾倫所拍攝的預算最高的影片,《玉蠍子的魔咒》(2600萬美元預算),以及《好萊塢式結局》,《奇招盡出》,和《雙生美蓮達》。這些影片在電影審查網站爛番茄上均被給予「爛」的評級,且每部少收4百多萬美元的國內票房。一些批評家聲稱艾倫的影片自從1999年的《甜蜜與卑微》以來就一直欠佳,並表示艾倫電影的黃金時代已離他遠去。 伍迪讓他的教子昆西•羅斯在《雙生美蓮達》中飾演了一個角色。艾倫在2001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
  《愛情決勝點》(2005年)是艾倫這十年間最成功的影片,好評如潮。拍攝地設在倫敦,並由喬納森·萊斯-邁耶斯和斯嘉麗·詹森主演。這部影片明顯比阿倫的前四部與夢工廠合作的影片更黑暗。在《愛情決勝點》中,艾倫將重心從智慧的紐約上層階級轉移到了富有的倫敦上層階級。該片國內票房超過2300萬美元(比他20年來拍攝的任何一部影片都要多),全球票房超過6200萬美元。《愛情決勝點》為艾倫贏得了自1998年以來的第一個奧斯卡獎提名——最佳原創劇本獎提名,同時也贏得了自1987年以來的第一個金球獎提名——最佳導演獎提名和最佳編劇提名。在首映雜誌採訪時艾倫表示,這是他所拍過最棒的一部電影。
  艾倫繼續回到在倫敦拍攝的影片《獨家新聞》,主演仍是斯嘉麗·詹森,伊恩·麥克沙恩,休·傑克曼,凱文·麥克納利和艾倫自己。該片於2006年7月28日上映,並獲得了褒貶不一的評價。他還在倫敦拍攝了《命運決勝點》,該片於2007年11月上映,由科林·法瑞爾,伊萬·麥格雷戈和湯姆·威金森主演。
  在結束了他的第三部倫敦電影之後,艾倫前往西班牙。他簽訂了一項在阿維萊斯,巴塞隆納和奧維耶多拍攝電影《情遇巴塞隆納》的協議,並於2007年7月9日開拍,由斯嘉麗·詹森,哈維爾·巴爾登,麗貝卡·豪爾和潘妮洛普·克魯茲主演。艾倫在談到該片的拍攝經驗時稱:「對我來說西班牙是一個有著特殊意義的國家。我很高興來到西班牙,並且第一次用Mediapro來拍攝一部影片。」《情遇巴塞隆納》獲得一致好評,贏得了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電影」。潘妮洛普·克魯茲憑藉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
  艾倫說他在歐洲市場上「倖存」了下來。歐洲觀眾似乎更易接受艾倫的電影,尤其在西班牙,法國和義大利——那兒有他的大批粉絲(影片好萊塢式結局中的玩笑)。 「美國已變得與以前完全不同了,如今很難拍好一部小製作電影,」艾倫在2004年的一次訪談中說到,「貪得無厭的工作室不是不關注好片。如果拿到一部好片他們會更高興,但能賺錢才是他們的目標。他們只希望這100萬能變成5億美元。」
  2008年4月,他開始拍攝一部以老年觀眾為目標的影片《紐約遇到愛》,由拉里·大衛,帕特里夏·克拉克森,埃文·蕾切爾·伍德主演。該片於2009年上映,講述了一個從拙劣的自殺企圖轉向凌亂的三角戀的黑色喜劇。阿倫在20世紀70年代就完成了紐約遇到愛的劇本,其中拉里•大衛所飾演的角色最早是為Zero Mostel準備的。後者於《安妮霍爾》上映那年去世。
  2010年代
《遇見陌生人》,又一部在倫敦拍攝的影片,由阿努潘·凱爾,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喬什·布洛林,安東尼·霍普金斯,芙蕾達·平托和娜奧米·沃茨主演。影片於2009年7月開拍。2010年9月23日在美國上映,2010年5月亮相坎城影展後,2010年9月12日入圍多倫多國際影展。艾倫宣布,他的下一部電影將命名為《午夜·巴黎》,主演安德林·布洛迪,歐文·威爾森,瑪莉詠·柯蒂亞,瑞秋·麥克亞當斯,凱西·貝茨,麥可·辛,蓋得·艾馬勒以及時任法國第一夫人的卡拉·布魯尼。電影跟隨一對年輕未婚夫婦在巴黎看到自己的人生轉變。2011年5月12日,該片在2011年坎城影展上首次亮相。《巴黎午夜》已經超越《漢娜姐妹》成為艾倫最成功的電影,收穫一致好評,並已被許多評論家認為此片標誌著艾倫的玩美女人。他的下一部電影,《愛在羅馬》,是一部2012年上映的羅馬喜劇集。此片由四組故事組成,使用義大利語和英語竊聽奇謀。這也是艾倫自《獨家新聞》之後首次參演自己的影片。
  艾倫的下一部電影《藍色茉莉》於2013年7月26日上映。該片在舊金山和紐約拍攝,由亞歷·鮑德溫,凱特·布蘭琪,路易·C·K,安德魯·戴斯克萊,麥可·愛默生,薩利·霍金斯和彼得·薩斯加德主演。
  未來項目
多年來艾倫一直想拍一部關於爵士樂在紐奧良起源的電影,暫名《美國藍調》。電影講述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和西德尼·白塞完全不同的職業生涯。艾倫表示影片預算在8000萬至1億美元左右,因此難以開拍。
2012年2月艾倫宣布他將把改變成音樂劇的《子彈橫飛百老匯》搬上真正的百老匯舞台。該劇於2013年公映。
  婚姻及情人關係
艾倫結過三次婚:分別與哈琳·羅珊(Harlene Rosen)(1956年至1962年),路易斯·拉塞爾(1966年至1970年)和他的現任妻子宋宜(1997年至今)。艾倫雖然與米亞·法羅有著長達12年的情人關係,但兩人從未結婚。阿倫也與黛安·基頓和斯泰西·內爾金保持了10年的情人關係。
  哈琳·羅珊
19歲時,阿倫與16歲的哈琳·羅珊結婚。婚姻自1954年起至1959年止。
  路易斯·拉塞爾
艾倫於1966年與路易斯·拉塞爾結婚。他們在1969年離婚。至1997年為止艾倫一直都未再娶。離婚後,拉塞爾參演了艾倫的三部電影——《傻瓜入獄記》,《傻瓜大鬧香蕉城》,和《性愛寶典》,並客串過後來的《星塵傳奇往事》。
  黛安·基頓
1970年,黛安·基頓出演了艾倫的百老匯劇,《Play It Again, Sam》。排練過程中,她與艾倫彼此吸引成為情侶。即使在他們分手一年後,她仍繼續主演了艾倫的許多電影。《安妮霍爾》對她與艾倫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影片。據說安妮這個角色是專門為她而寫的,黛安·基頓本名就叫黛安·霍爾。隨後她在影片《內心深處》中飾演一個詩人角色。再接下來則是影片《曼哈頓》。1987年,她在影片《無線電時代》中客串了一個角色。她還接替了與艾倫爆發矛盾衝突的米亞·法羅出演了影片《曼哈頓神秘謀殺案》。在這之後基頓沒有再出演過艾倫的影片,不過他們自情人關係結束後一直保持著親密的友誼。
  斯泰西·內爾金
《洛杉磯時報》稱,電影《曼哈頓》就是基於女演員斯泰西·內爾金與艾倫之間的情人關係所寫成的,儘管艾倫從未公開承認他們間的關係。斯泰西·內爾金原本在《安妮霍爾》中有戲份,不過後來被剪去。據報導,她認識艾倫那時才17歲,是紐約史岱文森高中的學生。
  米亞·法羅
1980年左右,艾倫開始與米婭·法羅交往。她主演了艾倫從1982年到1992年的大部分電影。法羅與艾倫從未結婚,並保持分居。他們領養了兩個孩子,迪倫·法羅和摩西·法羅。他們也有一個親生孩子,Satchel Farrow(即羅南·法羅)。
  艾倫沒有領養法羅其餘的子女,包括宋宜·法羅·普列文(法羅和安德烈·普列文的養女,即宋宜·普列文)。1992年,法羅發現了艾倫所拍的宋宜的裸照,那時宋宜才20歲。隨後法羅與艾倫分手。在她的自傳 《What Falls Away》 中,法羅說艾倫承認了與宋宜的不正當關係。
  法羅與艾倫分手後,一場關於三個孩子監護權的漫長爭奪戰開始了。在訴訟過程中,法羅稱艾倫性騷擾他們的養女迪倫,而迪倫當時只有7歲。法官最終判決性騷擾指控不成立。不過法羅最終贏得了子女的監護權。艾倫被剝奪了對馬龍的探視權,並被令只限在監督下探視羅南。14歲的摩西則再也不想看見艾倫。
  2005年《名利場》採訪時稱,艾倫認為儘管與養女的醜聞已經損害到了他的名聲,但法羅所發現的宋宜的裸體照片「只是一場偶然,這甚至是一件幸事......是我人生中的一個舞衫淚影」。在談到他與法羅的關係時,他說,「好多事情要放到現在我肯定不會那麼做......現在回想起來,我還是早點和法羅分手的好。」 2001年6月22日路透社援引艾倫的話說,「什麼是醜聞?我愛上了這個女孩,我娶了她。到現在我們已經結婚15年了。肯本不存在什麼醜聞,但人們喜歡把這看作是醜聞——我並不反感,因為等我快去世時我也可以說,我也曾經有過醜聞。("What was the scandal? I fell in love with this girl, married her. We have been married for almost 15 years now. There was no scandal, but people refer to it all the time as a scandal and I kind of like that in a way because when I go I would like to say I had one real juicy scandal in my life.")」
  宋宜·普列文
1992年,在艾倫與米亞·法羅分手後,艾倫繼續與宋宜保持情人關係。雖然艾倫與法羅從未結婚,且不是宋宜的合法繼父,但艾倫與宋宜經常被說成繼父與繼女相戀,因為宋宜是法羅的合法養女也是艾倫兒子的姐姐。
  1991年艾倫剛和宋宜相戀時,艾倫56歲而宋宜只有19歲。當被問及年齡差異是否有礙於他們平等關係的維繫時,艾倫說平等並非是必需品,「The heart wants what it wants. 沒有邏輯可言。你遇見某人並愛上了她,這就夠了。」艾倫與宋宜於1997年結婚。
  羅南·法羅公開譴責艾倫,並稱根本不想再見到他。2012的父親節時他發了一條推文:「Happy Father's day — or as they call it in my family, happy brother-in-law's day.」
  宋宜和艾倫有兩個養女,分別是白塞·杜梅因(1999年生於中國)和Manzie Tio(2000年生於德克薩斯州)。
  單簧管樂手
艾倫是一個充滿激情的爵士樂迷。這可以從他的電影配樂上看出來。他從小就開始吹單簧管,還給自己起了一個藝名叫Woody Herman。自20世紀60年代後期起他就開始公開演奏,特別是與典藏廳爵士樂團一起為影片《傻瓜大鬧科學城》配樂。
每周一晚,艾倫與他的紐奧良爵士樂團都會在曼哈頓的卡萊爾酒店演出。紀錄片《野人藍調》(Barbara Kopple導演)記錄了艾倫和他的樂團在1996年時的歐洲巡演,包括他與宋宜的關係。到目前為止紐奧良爵士樂團已經發行了兩張專輯:《The Bunk Project》(1993年)和《the soundtrack of Wild Man Blues》(1997年)。
2008年6月,艾倫和他的樂團連續兩晚在蒙特婁國際爵士音樂節上演出。
  記錄艾倫的電影及著作
除了《野人藍調》,還有許多記錄伍迪·艾倫的作品,包括2002年由時代雜誌電影評論家Richard Schickel執導的電視紀錄片《伍迪·艾倫:電影人生》,該片反覆穿插對艾倫的訪談與他的電影片段,另外還包括一部由法國導演Jean-Luc Godard執導的採訪短片《Meetin' WA》。2011年公共電視網美國導演大師系列出品了一部更為全面的紀錄片《記錄伍迪·艾倫:導演劇場版》,該片由Robert B. Weide導演。
Eric Lax編寫了《Woody Allen: A Biography》一書。1976年至1984年Stuart Hample編繪了一系列基於伍迪·艾倫電影角色的漫畫Inside Woody Allen。
  關於精神分析
艾倫已經看了超過37年的精神分析師,他的影片中也經常出現精神分析相關的內容。甚至於在為動畫《小蟻雄兵》配音時艾倫依然用他經典的神經質腔調。
艾倫說他自從娶了宋宜就再沒看過精神分析師。他說他仍有幽閉恐懼症和廣場恐懼症。
艾倫在2008年的一次採訪時將自己描述為「Militant Freudian Atheist」(好戰的弗洛伊德式無神論者)。
  影片年表
2013:Blue Jasmine《藍色茉莉》
2012:To Rome With Love《愛在羅馬》/《情迷羅馬(港)》/《愛上羅馬(台)》
2011:Midnight in Paris《午夜·巴黎》[1]
獲得 - 84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2010:You Will Meet a Tall Dark Stranger《遭遇陌生人》/《命中注定,遇見愛》
2008 : Whatever Works《紐約遇到愛》
2008 : Vicky Cristina Barcelona《情遇巴塞隆納》/《紐約遇到愛》/《紐約遇到愛》
2007 : Cassandra's Dream《命運決勝點》/《命運決勝點》/《命運決勝點》
2006 : Scoop《獨家新聞》/《塔羅牌情人》/《遇上塔羅牌殺手》
2005 : Match Point《愛情決勝點》/《愛情決勝點》
提名 - 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2004 : Melinda and Melinda《雙生美蓮達》/《雙面瑪琳達》/《美蓮達與美蓮達》
2003 : Anything Else《奇招盡出》/《說愛情,太甜美》/《活得比你好》
2002 : Hollywood Ending《好萊塢式結局》/《好萊塢大結局》
2001 : The Curse of the Jade Scorpion《玉蠍子的魔咒》
2000 : Small Time Crooks《業餘小偷》/《時空竊賊》/《貧賤夫妻百事吉》
1999 : Sweet and Lowdown《甜美與卑微》
1998 : Celebrity《名人百態》/《名人錄》
1997 : Deconstructing Harry《解構愛情狂》/《解構哈利》
提名 - 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1996 : Everyone Says I Love You《人人都說我愛你》/《大家都說我愛你》/《大家都說我愛你》
1995 : Mighty Aphrodite《非強力春藥》
提名 - 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1994 : Bullets Over Broadway《子彈橫飛百老匯》/《百老匯上空子彈》《百老匯上空子彈》
提名 -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提名 - 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1993 : Manhattan Murder Mystery《曼哈頓謀殺疑案》/《曼哈頓神秘謀殺案》
1992 : Husbands and Wives《丈夫與妻子》/《賢伉儷》/《丈夫,太太與情人》
提名 - 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1992 : Shadows and Fog《影與霧》
1990 : Alice《艾莉絲》/《拾夢情真》
提名 - 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1989 : Crimes and Misdemeanors 《罪與錯》/《愛與罪》
提名 -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提名 - 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1989 : New York Stories《大都會傳奇》/《大都會傳奇》片段
1988 : Another Woman《另一個女人》/《緣盡半生》
1987 : September《情懷九月天》
1987 : Radio Days《無線電時代》/《那個時代》/《歲月流聲》
提名 - 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1986 : Hannah and Her Sisters《漢娜姐妹》/《漢娜姐妹》
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提名 -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1985 : The Purple Rose of Cairo《開羅紫玫瑰》/《戲假情真》
提名 - 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1984 : Broadway Danny Rose《丹尼玫瑰》/《瘋狂導火線》/《意馬心猿》/《百老匯丹尼羅斯》
提名 -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提名 - 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1983 : Zelig《西力傳》/《變色龍》
1982 : A Midsummer Night's Sex Comedy《仲夏夜性喜劇》/《仲夏夜綺夢》
1980 : Stardust Memories《星塵傳奇往事》/《星塵回憶錄》
1979 : Manhattan《曼哈頓》
提名 - 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1978 : Interiors《內心深處》/《心田深處》/《內心世界》
提名 -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提名 - 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1977 : Annie Hall《安妮霍爾》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提名 -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1975 : Love and Death《愛與死》
1973 : Sleeper《傻瓜大鬧科學城》
1972 : 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Sex But Were Afraid to Ask《性愛寶典》
1971 : Bananas《傻瓜大鬧香蕉城》/《香蕉》/《傻瓜大鬧香蕉國》
1969 : Take the Money and Run《傻瓜入獄計》/《拿了錢就跑》/《小生走佬》
1966 : What's Up, Tiger Lily?《莉莉百合,怎麼啦?》/《野貓嬉春》/《莉莉老虎》/《莉莉虎,怎麼啦?》

傻瓜大鬧科學城 Sleeper (1973)

導演: 伍迪•艾倫
編劇: 馬歇爾•布瑞克曼 / 伍迪•艾倫
主演: 伍迪•艾倫 / 黛安•基頓 / 唐•基弗
  劇情簡介
  一名食品店店主在動手術時被冷藏起來,當他蘇醒過來時,已經是200年後的2173年。那時候地球上有一個殘暴的君主,一群科學家決定想辦法消滅他,他們想到了店主,於是把他解凍,利用這個無知而莽撞的小人物把暴君打倒。伍迪艾倫在片中飾演一個被冰凍兩百年的現代人,到了未來,他的財產縮水,更恐怖的是人類不僅走回獨裁的盲目崇拜,連“性”都交由機器代勞。 

高潮終端機2010-01-13 

  試想一個時代,男女做愛不需要乾上坤下,也不需要吹簫撫琴搞前奏,大軟床這種東西更加是累贅。一對男女只需要進入一個類似冰箱狀的小空間立正,轉動機器,10秒鐘之類高潮起伏,共赴雲霄極樂。是的,這部機器名曰“高潮終端機”,在伍迪艾倫的電影《傻瓜大鬧科學城》裡面,老頭子創造出這樣一部機器,時間為2100年之後,起碼在證偽以前,我是相信伍迪的幻想。想起唐代大詩人李白,那個時代詩人到煙花脂粉地尋歡,妓院的女人賣的是琴棋書畫,最後的輕解羅裳,共度春宵只算是一種附加值,詩人去玩的是“柏拉圖”。女人,如果只會像《傻瓜》裡面的那位“口交學博士”,以口含肉棒為終身事業,雖然可敬,精神卻略嫌貧乏。然而這只是個人觀感,在伍迪這位喜劇大師的哲學裡,他信奉的只有“性與死亡”,的確,有Diane Keaton這樣美貌的口交學博士為你口交,無論情操如何高尚,腎上腺的回答都是高尚算個屁。歡愉,對於整個宇宙中孤獨的有智生物來說,是上帝的恩賜,否則,我們只有死亡一事可面對,終其一生,以尋找自我存在感為目的。至於愛,那是因為世界上那麼多可愛的姑娘,以及伍迪這樣瘋狂的老頭。如此而已。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929420/

伍迪與黛安,愛情的盲區2013-08-01 

  不說其他,只說我看到的伍迪艾倫與黛安在這部喜劇中的一場對白。跟《安妮霍爾》《曼哈頓》一樣,在我的印象中,伍迪與黛安總會出現類似的對白: 
  黛安:你認為我很笨。 
  伍迪:不,你怎麼能這樣說呢?我覺得你聰明,敏感,還有… 
  黛安:聰明,是的,恩,那你怎麼不被我吸引呢?你知道,我是說,男人都為我瘋狂。我的身體很棒,我有口交學的博士學位。    
  其實我覺得吧,伍迪早就深愛著黛安,從他第一次見她的眼神你就知道。(容我帶入個人情感地覺得,因為有時候碰到自己喜歡的姑娘也會這樣) 
  伍迪艾倫的神經質和小聰明的特點,讓他在進入一段愛情的時候總是小心翼翼,深怕受到什麽傷害。(他自己也說了,開玩笑是他自我保護的一種手段) 
  但是這樣真的很聰明嗎?伍迪認為自己能駕馭愛情,想去主導感情,最後卻總是深受各種無奈的折磨。暫且把伍迪歸為理性動物的一種,黛安偏向於感性那一面。伍迪自負聰明,其實是在這隻漂亮的動物面前自卑罷了。 
  或許愛情中的男女多少都會這樣想,對方那麼優秀,怎麼可能看得上我呢?可能愛情有盲區吧。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193058/

到底是誰傻瓜誰聰明2008-02-19

  伍迪艾倫在片中飾演一個被冰凍兩百年的現代人,到了未來,他的財產縮水,更恐怖的是人類不僅走回獨裁的盲目崇拜,連「性」都交由機器代勞。    
  73年伍迪艾倫的作品,屬於傻蛋闖大禍卻糊裡糊塗拯救了世界類型,好萊屋老至基頓卓別林之流到兩千年mike miles的王牌大間諜系列<<austin powers' series>>好像也都是在這樣的範疇裡,而mike miles cult(此作"嗑"字使用)的對像是其他電影,伍迪艾倫則再加上了對當時社會的批判與想像。    
  這部伍迪的舊作實在好笑,連著眼鏡一同被冰封的伍迪艾倫(那冰封的錫箔紙還故意刻出眼鏡的印記),在我還沒能看到年輕的伍迪時,便能預想著 : 唉呀,這傢夥將近三十年來根本沒變過。關於對白呢,沒錯伍迪艾倫的菁華在於他那些精湛的台詞,或者再加上他與其他演員間的互動,光想到剛剛他講的一些話,像是 jea, its just like "cosmic screwing", 還有"my brain is my second favorite organ". 當然明眼人都可以聽的出來這是開黃腔的笑料。    
  當然如果只有開開黃腔,耍耍笨是沒辦法讓伍迪功成名就的,除了批判時代的不同下(200年的差距),典範的轉移與身分認同(從一個死人的不被社會認同到取得社會地位),性別的錯置(兩人cult了慾望街車中有名的橋段,卻由黛安基頓來演馬龍白蘭度),對當時代政治人物的批判(嘲諷尼克森總統的水門事件,說他離開辦公室的時候警衛都要查一下有沒有東西失竊),還有流行語的變異想像,eq : keen(酷), coolgut(更酷)。其中有段說到S . Fitzgerald費茲傑羅的小故事,身處西元兩千一百多年的他被問及費茲傑羅是怎麼樣的一個作家,他回答,他不錯,大學女生都很愛他,後來又加一句,所以大學女孩都是花癡(笑)。在那個科幻的時代,什麼都已經不再是我們今日所聞所及...  
  卻惟一不變的是人性的好與壞。    
  裡頭還有一些有趣的點,像是對統領的崇拜(連大眾被矇騙的秘密是大統領其實已經被恐怖份子殺害,唯一留下的只有那個大鼻子),還有像是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提到的快樂藥片(伍迪艾倫則改成了"the orbit"這個物件),伍迪艾倫扮成機械人,面對機械體的關懷與機械體被破壞的恐慌。    
  老電影因為無法配上同步錄音,只好以音樂的嬉鬧來配合上影像的搞笑,伍迪則延續了傳統,每每在搞笑與混亂打鬥的場景加上俏皮的音樂來過場,我有點羨慕,每當我遇到困境的時候,是否也能來一段畫外音,讓問題也輕鬆迎刃而解。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308204/

我心深處 Interiors (1978)
導演: 伍迪•艾倫
編劇: 伍迪•艾倫
主演: 傑拉丹•佩姬 / 黛安•基頓 / 瑪麗•貝絲•赫特 / 瑪倫•斯塔普萊頓 / 薩姆•沃特森
  劇情簡介
  一向擅長喜劇片的伍迪•艾倫在本片完全改變風格,導演了一部十分低調內斂的家庭悲劇,向他崇拜的瑞典電影大師英格瑪•伯格曼致敬。影片的主景是長島海邊的一幢白色住宅,屋子的主人是企業家亞桑和著名的室內設計家妻子伊芙。他們有三個女兒:長女蕾娜達是有名的詩人,但婚姻不美滿;次女喬依是電影導演的太太,她立志當作家卻事與願違;小女兒芙琳是住在洛杉磯的二流演員,生活中充滿野心與焦慮。久未謀面的三姊妹被父親召回家裡,原來他要宣佈與妻子分居。此事引起三姊妹對父親的責難,但也勾起了每個人翻騰不止的心事。全片節奏緩慢沉悶,但對人物心理的分析深刻感人,五個主角都演出精彩。

無法穿透的除了內心,還有時間 2007-01-03 
   
  顯而易見,該片在照抄伯格曼。可是抄得大方得體精細,可以參考《秋天奏鳴曲》以及伯格曼早期的黑白片。  
  這是個關於母親的故事。片中的母親——一個無辜的完美主義者,她那麼地井井有條,趣味高雅,她企圖控制一切——自己的女兒、丈夫以及生活本身。    
  這個片子的進展過程就是一個失控的過程。完美的母親,不但老了,而且發現自己被邊緣化了,被漠視,她所引以為豪的品味算不了什麼。丈夫的自我發現,太過突然,太過輕易地脫離而去,向著自己的新生活進發。留給完美主義一個充滿諷刺的裂痕。    
  影片在大部分時間裡營造了乾淨的色彩環境,甚至是沉悶的。冬天是個多麼恰當的象徵,還有那平靜的大海,人們無法穿越其冷漠的外邊,抵達它的內心。直到紅色的出現。一種熱情,還是破壞?    
  對比強烈的,除了色彩,還有聲音,乾淨得讓觀眾感到過分壓抑,直到在教堂,絕望的母親失控了,奮力擊落了燭臺,那麼刺耳。當然還包括影片後半段,一個新母親進入舊家庭,在動感十足的爵士音樂背景下翩翩起舞……舞蹈的過程導致了旁觀者強烈的不適感,噁心,懷疑,還有內心的衝突。    
  知識份子的困境在於自以為是,自命清高。集中體現在一個作家身上。面對死亡的時候,一切都很可笑。在人生的一個階段裡,當三姐妹,以不同的性格、視點審視人生的時候,有些不知所措。原因是無法找到座標,完美的參照。    
  一個完美主義母親,給他們的成長,帶來的是庇護抑或陰影?無人能夠定論,總之那種聯繫永遠都在,母與女之間,牢不可破的鎖鏈。    
  影片的美好之處在於當他們回望童年的時候,有一種說不清的情愫。dad is rich ,and mother is goodlooking 真像歌裡唱的啊!這個家庭曾經緊密,一些時刻如此難忘。    
  面對冬天平靜冰冷的大海,試問結束一切的原因?觀眾心中自有答案,不過毀滅,看起來並不僅僅緣自時間本身。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106994/

 我們這些不能創作的人該怎麼辦?  2011-11-06

  說它是向伯格曼致敬的作品,我認為它比有的伯格曼還要好。它這樣複雜,至少有七位主角,它又這麼精緻,每一個肖像都豐富飽滿,而且幾乎每一幀畫面都可以作一幅Edward Hopper的油畫。    
  很多伍迪艾倫至今反復討論的主題和人物在這片子都出現了,可以為裡面每一個人物單獨寫一篇評論。而將所有人物聯繫在一起的是一個核心問題:什麼是廣義的藝術(包括哲學)在生命裡的位置,或者說,我們在此世的生命怎樣擁抱藝術 - 作為一種更高級的、理型的生命形式。    
  故事裡反復強調,母親和大女兒一直在說,父親偏愛二女兒Joey。但片子裡一直沒有給出原因,為什麼?論天賦Joey不及姐姐,也不如姐姐穩重成熟,論親切漂亮Joey不及妹妹,她戴著一幅列儂式圓眼鏡,看上去嚴肅呆板,做不成編輯,幹不好攝影,深深地埋在自己的痛苦中,也讓愛她的人痛苦,像一顆刺。為什麼爸爸最愛她?因為爸爸理解她的痛苦,理解置身於陰影之中是什麼滋味。陰影來自身邊的人 - 她有一個審美家母親,一個詩人姐姐和一個導演丈夫,陰影還來自她自己 - 她聰明又具有理解力,但沒有創作的能力。她不停地嘗試、掙扎,在片子最後向母親爆發:“你信奉藝術,信奉才能,而我們這些不能創作的人該怎麼辦?當我為生命的各種感覺不知所措時我該怎麼做?我該怎麼釋放它們?我對你感到這樣憤怒!” 她存在的基底受到的傷害,使她能感受而無法創作,使她處在永恆的動搖中。    
  Joey認領了母親對自己的傷害,也直指向母親乖張的性格和任性的態度。母親要把自己奉獻給藝術和美,卻忽視此世存在的複雜情感和感覺,緊緊抓住的只是虛假冰冷的物性的美。母親第一次自殺時,她無法接受父親與他分居,自殺本身還屬於自欺行為。而她的第二次自殺是因為Joey的話使她終於認清了自己致命的自欺。這個母親的形象在伍迪艾倫十年後的電影《另一個女人》裡得到更細膩充分的描繪, 並在最後得到了救贖的機會。    
  母親消失在海裡,Joey趕過去被海水淹沒,也死了一次。這裡有意思的地方是,在海灘上做人工呼吸救活Joey的恰恰是Joey瞧不起,惡語中傷的後媽Pearl。她嫌Pearl太俗,前一夜父親的婚禮她上惡狠狠地斥責Pearl跳舞像只動物。但Pearl還是匆匆趕到海邊,她充滿著市井的直接的滾燙的生命力,給Joey長久冰涼的身體吹進一股生命的暖熱。Joey又活了過來。也許她開始修復自己受到的傷害 - 她受到回憶的驅使,終於開始書寫。    
  如果對Pearl的愛是父親的救贖,讓人看到父親的勇氣,那麼大女兒的丈夫Frederick對小姨子的欲望讓人看到的是Frederick的虛弱。他是個急功近利的作家,雖然妻子一再肯定他的才華,一篇對他作品的批評就讓他陷入徹底的自我懷疑之中,屈服於酒和卑劣的欲望。    
  但伍迪艾倫並不是在說對藝術的追求只讓人陷入軟弱和虛無,藝術充滿著蠱惑力而終於一無是處 - 他創造了大女兒Renata這個角色。劇中她的才華最受肯定,她掙扎在自己形而上命題的孤獨探尋中,而同時仍有真正的愛的能力,她理解並抱慰身邊每一個有缺陷的人。她苦惱父親對女兒們不平等的愛,但只有她給再婚的父親送上祝福;她看透丈夫的虛弱,看著他勾搭妹妹,不發一聲;Joey對她充滿著競爭心,對她找茬挑釁,末了在母親的葬禮上她捧著Joey的頭與她一起哭泣。伍迪艾倫總是讓他的愛人演這麼高貴無私的角色,黛安基頓做Renata,米婭法羅做《漢娜姐妹》裡的大姐漢娜。    
  聽說《內心深處》太嚴肅,在當年非常不受歡迎,三姐妹的故事披上喜劇外衣幾年後發展成《漢娜姐妹》,拿了一串兒獎。我倒是覺得他嚴肅的時候,《內心深處》和《另一個女人》才真讓人印象深刻。看《曼哈頓》笑完了過一個月完全不記得發生了什麼事。。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157541/

開羅紫玫瑰 The Purple Rose of Cairo (1985)

導演: 伍迪•艾倫
編劇: 伍迪•艾倫
主演: 米亞•法羅 / 傑夫•丹尼爾斯 / 丹尼•愛羅
  劇情簡介
  三十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市面上一片荒蕪。家庭主婦Cecilia(米亞•法羅 Mia Farrow 飾)白天應對沉悶的服務生工作(由於經濟崩潰 ,很快也失去這份工作),晚上面對毫無情趣的丈夫。身為狂熱影迷的她日日走進影院觀看一部叫《開羅紫羅蘭》的電影,熟習到連臺詞表情都能記住,電影裡沒有經濟蕭條,電影裡是上流社會的宴席與取樂。這日奇怪的事發生了,戲裡面的男主角Tom(傑夫•丹尼爾斯 Jeff Daniels 飾)從螢幕上走了下來!直接走到Cecilia面前,和她私奔。而電影裡的人物也跟著議論紛紛,劇情不按劇情走,而變成了討論會。 
  Cecilia與Tom去遊樂園,互訴衷情,雖然一開始很浪漫,但後來發現這並不能填飽肚子,男主角Tom在現實中的扮演者Gil(傑夫•丹尼爾斯 Jeff Daniels 飾)也出現了 ,同樣為了奪得Cecilia芳心與Tom展開比拼決鬥。這個荒謬的鬧劇將會如何結束?走進戲院觀看電影的確會讓人暫時忘懷現實世界的不快。

夢想與現實 2008-01-26 

  很多同學都提到這部電影體現了深刻的人性云云,我認為這是很不負責任的說法。這世界上涉及到人的感情的一切藝術創作,哪個和人性無關?事實上我們對感情的一切描寫,都屬於人性。所不同之處在於,偉大的藝術家們體察到了那些平常人體會不到的人的感情的細微側面,把它們表達出來,取得了震撼人心的效果;或者在很小(很短)的篇幅(時間)之內,把眾多複雜的感情集中而又渾然天成地體現了出來,讓我們沉浸其中無法自拔。對每一個涉及感情描寫的作品冠以“深刻的人性”,然後把“殘忍”、“蹂躪”、“無奈”等等時髦詞語排列組合評述一番是沒有意義的。對一部電影的評論必須言之有物,如果寫人性,那麼它是怎麼被展現的,都表達了哪些感情,深刻(與眾不同)在何處,巧妙(智慧)在何處?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非常古老的話題:夢想和現實的關係。電影(去開羅探險)是夢想的代表,主人公的生活(經濟大蕭條)是現實的象徵。為了明確夢想和現實的界限,製作者採取了不同的色彩方案,黑白代表夢想,彩色代表現實,從夢想走來的“劇中人”湯姆,其服裝自始至終也是都黑白兩色的。 
  可能有的人不相信我夢想、現實的所指,認為是我強加上去的。我指明一個細節。湯姆從電影螢幕上走下來後,選擇了什麼地方作為他自己的安身之所呢?是一個遊樂場。如果影片單純地是為了營造浪漫,應該像《我的野蠻女友》中那樣,在遊樂場編出一個無比浪漫美好的夜晚,兩人忘我地享受各種娛樂設施帶來的快樂。可事實呢?他們在遊樂場——這個現實生活中快樂的象徵地點中並沒有獲得真正的快樂(我指的是劇中人沒有獲得快樂,他們鬧的笑話讓我們發笑是另一回事),真正難忘的夜晚是在電影螢幕裡面的世界度過的(女主角後來還強調了這一點)。螢幕裡才是美好的夢想。 
  導演對夢想和現實是什麼態度呢?事實上在影片的開始不久就已經明確地在電影中說出來了。塞西利婭每次離家出走,丈夫總會對著門大喊一句“生活不是電影!你一定會回來的!”借他的口,導演已經明確地告訴我們,夢想是不能戰勝現實的,無論我們的夢想多麼遙遠多麼美好,最後也必須回到現實,回到生活中來,踏踏實實地過我們自己的日子。還有一個在影片中多次提到的細節,電影中的電影製片人每次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案時,總會提到“關閉放映機”,也在明確地告訴我們導演對夢想和現實的態度。關閉放映機,銷毀拷貝,電影中的一切都不復存在了——現實生活中的一個簡單的動作就能將夢想徹底打碎,而且施動者只是單純地為了自己的利益,沒有任何的猶豫,也沒有任何的憐惜。還有,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這樣的事情真的發生在生活中會怎樣。那麼這部電影的主要篇幅應該是描寫電影院之前蜂擁的人群,大家都爭相目睹這樣的奇觀,科學家、員警、好奇的觀眾人山人海。但在《開》中,這只是一個短暫的喜劇片段,影片大量的篇幅都在描寫製片人的慌張無措。影片多次出現電影院,一個很明顯的細節是電影院裡的人越來越少。為什麼這樣拍?因為世俗的人們面對他人的崇高美好的夢想,更多的是恐懼,而不是張開雙臂去迎接。更多的是麻木和習以為常,而不是熱情的讚美和羡慕。說到這裡,應該明確地指出,影片的結局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分離的結局並不是導演編出來硬塞給我們,讓我們難過的,而是這部影片的主題所決定的。雖然這是部喜劇片,但它在向我們訴說的,是夢想在現實面前的無奈。伍迪•艾倫是個悲觀主義者,這是他電影的一貫風格。 
  夢想是不切實際的,很容易被打亂(湯姆從螢幕上走下來以後,電影裡人們的反應);夢想甚至會欺騙自己,逃避現實(“我們為什麼不假設我們是真的,而外面的一切都是假的”,電影裡的人這樣說);但是夢想的可貴之處就是,它渴望能成為現實,渴望改變現實,所以湯姆從螢幕上走了下來,用盡自己的全部能量去追求自己的真愛。當塞西利婭面臨湯姆和吉爾之間的選擇時,當人類面臨夢想和現實的抉擇時,理智會使人選擇現實。因為選擇夢想常常意味著滅亡(雖然影片中並不是這樣),影片的深層含義決定了塞西利婭的選擇是吉爾。而影片的巧妙之處在於,還有第二層夢想和現實的選擇:對於塞西利婭而言,吉爾也是她的夢想,丈夫蒙克是她的現實。夢想離她而去了。吉爾坐飛機走了,夢飛走了。一個是主動的選擇,一個是被迫的選擇,選擇的結果都是現實。夢想的泡沫實在太易碎了。 
  然而影片並不是一味地悲觀到底,否則當塞西利婭得知吉爾飛走以後,影片就可以直接結束了。在此之後還有兩個情節值得我們注意:其一,在回好萊塢的飛機中,燦爛的金色陽光從窗外照進來,吉爾抬頭望望窗外,低頭沉思;其二,塞西利婭回到電影院,在電影的結尾處留下感動的淚水。 
  吉爾喜不喜歡塞西利婭?看過影片的人恐怕都會得出和我一樣的結論,他不是為了把湯姆趕回螢幕才追求塞西利婭的。他只是個小演員,塞西利婭是他唯一的知音。她真誠的讚美和善良的天性讓他神魂顛倒。愛情是他的夢想。但是,現實是,為了他將來的事業,他不可能帶她走,他必須按照定好的計畫,會好萊塢,去搶那個林白的角色(片中多次交代這一點)。在飛機上,他望向窗外,想念的是塞西利婭,低頭沉思,也是為了自己的行為難過自責。如果不是這樣,導演大可以安排一個他哈哈大笑的鏡頭,或者乾脆把這個鏡頭省略。這樣燦爛的金色光線(機艙也十分整潔),電影中好像只出現了這一次,對比起漆黑的電影院,塞西利婭暗淡混亂的家,一片狼籍的遊樂場……十分突出。他也做出了夢想和現實的抉擇。 
  塞西利婭最後被電影感動了。不論這淚水中有幾分是對自己經歷的感慨,在藝術的美好中,她獲得了極大的感動和滿足。夢想和現實總是那樣衝突,我們真的就毫無辦法麼?我們難道只能永遠沉浸在夢想破滅的絕望之中麼?不,我們還有藝術,藝術所帶給我們的享受可以緩解現實中的苦難;一個夢想破了我們還有別的夢想,只要夢想還存在,生活中就永遠會有希望。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290685/

污穢、夢幻、謊言  2007-05-13

  塞西莉亞的世界被分成了三個部分。而三個世界的核心分別是該電影的三位男主角,它們彼此對立卻又互相影響。粗魯的丈夫蒙克,屬於那個瑣碎乏味的真實世界;從螢幕裡走出的湯姆,屬於虛幻而美好的夢境;而男演員吉爾生活在那個對塞西莉亞來說難以抵達的明星世界。塞西莉亞首先離開了蒙克,卻又在湯姆和吉爾的選擇中猶豫。最終,她放棄了湯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嚮往著虛幻的世界,然而我們一旦忽然發現了抵達那裡的可能性,大多數情況下,卻很難與當下的現實世界徹底決裂。創作者似乎通過這部電影質疑了現實世界存在美好事物的可能性。電影中的真實生活裡,要麼是赤裸裸的污穢,要麼是裹著糖衣的謊言。而在電影的場景方面,伍迪•艾倫的設計使得塞西莉亞的這三部分經歷多了一些值得回味的喻意。 
  丈夫蒙克第一次出場是在一個破舊樓房的牆邊,和幾個同樣無所事事的漢子向磚牆不知擲著什麼東西,一付自得其樂的樣子。不知為什麼,從這個場景裡,我似乎已經看到了他的全部生活:喜歡喝酒,不酗酒沒准只是因為沒有足夠的錢,喝醉了以後便會和朋友站在路邊講些粗魯的黃段子,或是朝那些豔俗無比的妓女吹口哨。塞西莉亞家中除了傢俱以外幾乎沒有別的佈置,光線昏暗,空間狹小而擁擠,加上丈夫粗魯的語言和他那垂在腰間的大肚腩,這一切都像是無法清洗的污穢一樣印在她的日常生活當中。 
  離家出走雖然半途而廢,但是塞西莉亞終於和湯姆相遇。他們逃出電影院,跑到了一個荒廢的遊樂場裡。在那裡,巨型遊藝設施的金屬架早已鏽跡斑斑。她和湯姆就這樣誤打誤撞地進入了另一個時空--被人遺棄的奇境。他們生銹的鐵架中找到了不容他人侵犯的快樂。我很欣賞導演對這個場景的處理,外部環境自然地與兩位主人公的心境相互融合。我相信,身處廢遊樂園中與沙漠中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更不能將前者簡單地描述為孤獨、寂寞等等。我甚至認為它並不孤獨。遊樂園本身所具有的魔幻色彩使得這一時空更像是夢境而非現實。那些鏽跡的作用正如泛黃的老照片一般,承載著人們的記憶,並將延續到永恆。我想,湯姆更像是塞西莉亞的一場夢,因為它包含了太多永恆的事物--人們對美、誠實、單純的追求等等。在廢棄的遊樂園裡,人自然而然會與周遭環境產生某種意義上的交流,就像看到老照片我們總會想起過去一樣,它為我們隔絕開了外界紛擾繁複的生活。 
  相反,鮮豔的事物雖然誘人但卻是轉瞬即逝、難以把握的。當塞西莉亞穿著短袖連衣裙在樂器店彈起夏威夷四弦琴時,我想那時她心中所湧動的,便正是這種意亂情迷。 
  通過一系列場景上的搭配,伍迪•艾倫表現了一種個人化的世界觀,甚至可以說,這種世界觀是悲觀的。然而,輕快的敘事風格與畫面後的傷感結合在一起,使人感受到了更深入心靈的震動。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155769/

不凋謝的開羅紫玫瑰 2008-11-13 
   
  查找《開羅的紫玫瑰》的影評時,看到有人用科勒律之花來描述電影: 
  “如果有人夢中曾去過天堂,並且得到一枝花作為曾到過天堂的見證。而當他醒來時,發現這枝花就在他的手中……那麼,將會是什麼情景?” 
  然而在電影的世界,當頭頂的燈光亮起,你戀戀不捨的從紅天鵝絨的椅子上站起,手中卻永遠留不下那一枝柯勒律之花。銀幕隔開了兩個沒有交集的世界。 
  然而這一次,坐在“珠寶”電影院裡的Cecilia,得到了遠比一朵開羅紫玫瑰有力得多的、穿越了虛假與真實的證據——一個活生生的人從銀幕後走出來,帶著她走了一段無比美好卻一去不返的旅程。    
  提起《開羅的紫玫瑰》,大家都對Tom跨出銀幕的開創性舉措津津樂道。自此之後,人物自作品中復活的故事層出不窮,有在此基礎之上更進一步的,也有對《開羅的紫玫瑰》戲仿的。而且其中在我看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逃離“自由”電影院》。這部電影的風格和主題都和《開羅的紫玫瑰》截然不同。它討論意識形態、自由以及政治,帶有沉重的波蘭味道。然而導演還是直截了當的表達了對伍迪•艾倫的崇拜:他讓放映員將《日出》和《開羅的紫玫瑰》疊放,讓Tom從銀幕中跨出,卻並非到Cecilia身邊,而是和《日出》裡的角色們展開了一場權利、權力、自由、思想解放的討論。這樣充滿了想像的偉大創意,應該是最能令伍迪•艾倫這樣的怪才大師高興的致敬方式吧。  
  伍迪•艾倫是一個讓人無法定性的人。他拍思辨電影,也拍笑鬧的喜劇,他的故事裡總是充滿了辛辣尖酸的諷刺,可是總在大氣球填不滿的小角落裡留下了一絲絲開懷的幻想,溫暖的柔情。有人講故事的時候,拼命地說明自己的意思;有的人講故事,自然就能讓人明白自己的意思;還有的人講的故事,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懂得了不同的東西,卻又不敢說懂了,忍不住想揪住講述人的脖領子狠狠的晃一晃。伍迪•艾倫就屬於最後這種人。這個美國的猶太人藝術大師身上擁有一種深藏在調皮、刻薄、玩世不恭後面的悲劇氣質,他的作品讓人在大笑之後,悄悄轉臉默默歎息。
  Cecilia是一個生活在大蕭條時代的可憐美國女人。她是個無聊的女招待——那個年代有個飯碗就是幸運了,老闆對她毫無同情。丈夫對她則是打一下揉三揉,每一句話都潦草而漠不關心。甚至他的情人都是個肥胖的毫無吸引力的女人,就連他們的偷情都不帶有“偷”的興奮。當被Cecilia撞破,丈夫的解釋荒謬得不帶絲毫的邏輯。看得出,丈夫對她就和對這個大蕭條一樣漠然,無論說話還是走路都帶著一種懶洋洋的腔調。    
  只有電影的黑白能讓Cecilia感到興奮,感到心中的激情。這個蒼白纖細的女人在盯著銀幕時,眼睛和臉龐都是發亮的——就連她買電影票和買爆米花的時候,她的身心都具有這樣的光彩。鏡頭總是從微微仰視的角度拍Cecilia微微仰視的被銀幕的光打亮的臉,她的眼睛隨著銀幕上的活動影響而閃閃發光。只有電影裡面漂亮的人,機智的語句,奢華的生活,幸福的情節和結局才能讓這些掙扎在大蕭條中的人們暫時忘記現實的苦澀。Cecilia說到電影的事情的時候聲調總是上揚的,看得出,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她可以鍾情的事物,才能讓她還對生活抱有美好的情感。  
  大蕭條時代正是電影有聲化的時期,有聲片這個新玩藝兒和大蕭條一起在1929年來到美國,觀眾——也包括了Cecilia,都蜂擁到電影院觀看有聲電影。經濟衰退,有聲片卻令電影成本提高,小的影片公司和影院陸續倒閉,大影業公司也要依賴財團才能生存。然而美國影業用“便士影院”和“B級片”得以求生,並且為千千萬萬個Cecilia在整個30年代提供了逃避和解脫。    
  當一個人只有一塊麵包時,命運往往就要連這一口糧食也要搶去。丈夫的背叛和虐待升級,老闆炒了她的魷魚。這種時候,恐怕電影也做不了她的救命稻草了。但是她能做的還是只有到電影院去,看著《開羅的紫玫瑰》發呆。直到Tom從銀幕另一端好奇地來到她身邊。這個英俊可愛的年輕人對一切都充滿了興趣——本來,這就是一個新奇的世界,再者,他的角色就是一個探險者嘛。可以說,當這個角色被演活,在伍迪•艾倫的世界裡,他就應該離開銀幕。因為他是探險家,他富有更強的好奇心,更勇敢——“這些性格都已經寫在劇本上了”。    
  當他待在銀幕上的時候,大家都只是單調的描述著上流社會的生活,說著浪漫“高級”卻毫無意義的傻話。可是當他離開銀幕,銀幕內外的言語都妙趣橫生起來,伍迪•艾倫甚至開始控制不了自己的野心,縱容他們討論起人類、哲學、宗教、終極意義之類的事情來。    
  Tom和Cecilia開始了浪漫非凡卻又奇特得令人哭笑不得的約會。他對現實世界的一切都毫無概念,充滿了新奇的好感。這個令Cecilia厭煩,“對每一個人都分外艱難”的世界,對於這個新生的探險家是一個樂園。他的無邪、善良、勇敢,和一切一切已經寫入他性格的優秀品質,為他贏得了Cecilia的愛情,贏得了一群飽經風霜閱盡冷暖的風塵女子的好感,也贏得了觀眾的喜愛。    
  電影院和製作方都亂作一團,而銀幕另一端突然打斷了的故事裡的人們,也越來越沒有耐心,開始發出各種各樣的呼喊,其中的共產主義分子腔調令製作方和影院老闆,甚至他們自己都大為恐慌和不滿。Gel•Sheperd也遊蕩在這個“什麼事都可能發生的”新澤西,尋找這個給他惹了大麻煩的角色,於是就順理成章地碰到了Cecilia。有趣的是,他居然也愛上了這個蒼白纖細的女孩子。他和Tom爆發了激烈的爭吵,卻沒有得出任何有意義的結論。    
  這個時候伍迪•艾倫已經不再滿足於單純把一個電影人物放到現實世界裡,他乾脆直接讓Cecilia走進了電影。這個世界果然如同夢境一樣迷幻而美好,這個段落充滿了我們熟悉的老電影的拍攝方法:疊畫,多棱鏡鏡頭,佈景慢慢的經過男女主人公的背後,場景跳躍。Tom的概括很到位:你的夢境就是我的生活。這句話頗有深意。把它翻過來,再改掉一個字,就是“我的生活只是你的夢境”。就仿佛美麗的黑衣歌手剛剛碰到真實的Cecilia,就尖叫一聲昏倒。她和Tom所代表的電影夢境,在真實面前也是一樣的不堪一擊。“我的生活”對於Tom是全部,然而對於Cecilia,卻只能是一個迷蒙的幻境罷了。    
  終於,到了選擇的時刻。在真實和完美面前,Cecilia選擇了真實——至少,她自己認為她選擇了真實。興奮而又幸福的她沖回家裡收拾箱子。憤怒的丈夫規勸她的話仍然是毫無體貼、毫無柔情又毫無邏輯。但是有一句話他說對了:你堅持不下去的。    
  當Cecilia拎著行李,奔向影院,奔向幸福的生活。她糟糕的衣著和毫無優雅可言的步態其實一直在提醒:一個好萊塢生物,無論他是一個大腕,還是一個小明星,都怎會鍾情于這樣一個女人。此處和影片的開頭,是一樣的場景:一樣的電影換檔,一樣的摘下影片名稱的字母。連攝影機擺放的位置都差不多,只是稍稍拉近了一點:一切其實都沒有改變。只是觀眾的心和Cecilia近了。每個人都知道這個時候等待Cecilia的是什麼——Gel已經離開,心灰意冷的Tom的那一部《開羅的紫玫瑰》已經下檔。而她的一切夢想和希望都已經被擊碎,只剩下殘破晦暗的未來生活。    
  可憐的Cecilia這個時候做的,仍然還只能是走進“珠寶”電影院。這次正在上演歌舞之王Fred Astaire和Ginger Rogers演出的《禮帽》(Top Hat)。耳邊響起Fred唱出的Cheek to Cheek的旋律時,我們又在銀幕熟悉的位置看到了我們熟悉的神情,那雙發亮的眼睛和散發光彩的臉。只是這一次那雙眼睛含著淚水,只是似乎這一次那其中的內容要複雜一些。    
  想起影片開場她凝望著電影院視窗,那般迷醉也是這樣的神情。裝卸的字母忽然掉到地上,驚醒了她游離在天外的神志——其實和Tom、Gel二人的相遇,也早晚會被一個掉到地上的字母驚醒的。只是當時,無論是她還是善心投入的觀眾,都不會知道罷。 
  如果說Gel是真實,Tom是虛幻,那麼Cecilia究竟嚮往的是什麼呢。她熱愛電影,或者不如說她那麼熱愛幻象帶來的釋痛,那麼她為什麼又回過頭選擇了Gel呢。    
  但其實Gel才是最大的白日夢。如果說一個心地單純,英俊可人的角色從銀幕裡走出來,拉起一個長相平平貧困瘦弱的婦人,對他表白愛情,願意和她共度一生是不可能的;那麼奢望一個正希望著自己事業冉冉上升的好萊塢小明星能夠接受並帶這樣一個女人去洛杉磯,就已經不是白日做夢,而是分明根本的失去了理智。    
  Tom當然是一個謊言——即便他的心地再真誠,願望再強烈,即便在遊樂園他的吻可以那麼溫柔和完美,也改變不了他是一個虛構的形象的這個事實。完美本身也是欺騙。然而不完美的Gel同樣是欺騙,無論是引證他最後一個遺憾而複雜抱歉的眼神,去說明他也許愛過Cecilia;還是用他在事情解決之後急不可耐的離開,證明他從一開始只是利用這個可憐女子,他的欺騙和虛偽都已經是既成的事實了。一個角色是虛假的,而塑造他的演員因他的真實而只能停留在虛假的層面。伍迪•艾倫用這個有趣的隱喻,在電影當中來討論電影,清楚地勾勒了“電影”,這一個帷幕後面的,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但你卻永遠休想把握的世界的全部面目。    
  其實看看Cecilia的微笑,回想一下她的經歷,我們應該為她高興。我們知道這個女人會認真地好好活著,她的生命,在面目可憎的丈夫、貧困、失業之外,還有過遊樂園夜晚的吻,樂器店裡的歡歌,教堂裡的打鬥,餐館的倉皇逃竄——精彩,溫情,就像電影,何必在意真實呢。不妨開懷,不妨回到影院裡。如果生活那麼悲戚慘痛,再因為擔心沉淪而拒絕短暫美好的幻想,豈不是悲哀之上又多加了一層悲哀。    
  這是一個虛幻美妙的令人怎麼也不能相信的夢;卻又是一個苦澀現實不能不讓人一直回想的故事;最重要的——這是一出讓人悲喜交集心弦起伏的好戲碼。聲音柔軟纖細的Cecilia和英俊天真的Tom為這個荒謬的天馬行空的故事更平添了幾分難得的溫情。讓我看到這個尖酸的老頭心裡柔軟的地方。誠然,《開羅的紫玫瑰》也充滿了嘲笑、酸澀的生活、無奈的命運,充滿了殘酷的、可笑的、愚蠢的、軟弱的人,然而我卻從Cecilia微笑的淚水和銀屏上的Tom默默地注視中,看到了一種雖然虛幻,但是卻無限溫柔的可能。當你想憤怒的拉住吉米,問問他為什麼要欺騙Cecilia,當你想質問Tom,為什麼離開銀幕,打擾一個不幸女人的生活,當你想責駡Cecilia,為什麼那麼愚蠢……終於你結住了口舌,思緒亂作一團,不知該從何說起。 
  當影片快要落幕,Cecilia滾動著晶瑩的,包含了太多內容的眼淚,意味深長的微笑時,你的所有問題都升騰成了一股霧絮一樣的歎息與感慨,梗塞在你咽喉,盤旋在你腦海,傻傻的你會按住胸口,唏噓不已。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554237/

漢娜姐妹 Hannah and Her Sisters (1986)

導演: 伍迪•艾倫
編劇: 伍迪•艾倫
主演: 伍迪•艾倫 / 米亞•法羅 / 凱麗•費雪 / 芭芭拉•赫希 / 邁克爾•凱恩 / 黛安•韋斯特 / 馬克斯•馮•西多
  劇情簡介
  在一個演員家庭中,大姐漢娜(米亞•法羅 Mia Farrow 飾)的丈夫——經濟人伊里亞德(邁克爾•凱恩 Michael Caine 飾)正為小姨子莉(芭芭拉•赫希 Barbara Hershey 飾)神魂顛倒。二姐霍莉(戴安娜•維斯特 Dianne Wiest 飾)戒掉了毒品,如今為經濟拮据苦惱正考慮賺錢的生意,而漢娜的前夫——電視臺編導米基(伍迪•艾倫 Woody Allen 飾)終日幻覺自己的了腦腫瘤,四處求醫痛苦不堪。小妹莉與孤僻的畫家情人弗雷德里克(馬克斯•馮•西多 Max von Sydow 飾)相處,是後者唯一的傾訴物件。伊里亞德難耐情欲,終於與莉發生了關係,霍莉在一連串打擊後意外的獲得了事業和愛情的拯救……圍繞在這個演員家庭周圍的所有人,經歷著情感和事業的重新洗牌。

《漢娜姐妹》:在艾倫的“脫口秀”裡撒點野 2009-10-25
   
  人類唯一可以確認的真理,是人生無意義。——托爾斯泰    
  都說伍迪•艾倫的電影是“好萊塢脫口秀”,一個人便可以撐起一台戲。而在《漢娜姐妹》中,艾倫請來了漢娜三姐妹撐場,更是熱鬧得令人熱淚盈眶。 
  都說艾倫是“話癆天才”,我算是領教了;但喜歡艾倫終究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是長期積累的過程。就像曾經通過布努埃爾的目光愛上西班牙中產階級的審慎魅力一樣,我亦是藉由艾倫的神經質,才得以一寸寸撩撥起對曼哈頓人的“喜”愛。沒錯,那是帶點“伍迪•艾倫式喜感”的喜愛。 
  圓形“家族史”    
  都說《漢娜姐妹》是艾倫處在巔峰期的傑作,又有說這是一部關係錯綜複雜的“現代都市家族史”。細究起來,來頭還真是大得神奇,就像中國百姓熱愛趙本山的念叨一樣,紐約人想來也對艾倫喜愛得緊。 
  在《漢娜姐妹》中,每個人都充滿了神經質的一面,患得患失,歇斯底里,荒誕得像一把把心靈的鐐銬。觀影過程中,使我一度想起的,是海岸邊那些漂浮的木樁,一如漂浮於冠冕堂皇之上的精神的硬殼;而生活的真相,則猶然埋藏於深深的水底,不為人知。 
  看《漢娜姐妹》的過程,使我第一次覺得艾倫的電影竟而如此有魅力。那些神經脆弱而敏感的中產階級知識份子,兀自以一種謹小慎微的方式存活於世,就像艾倫心頭的一面鏡子,以正面示人,卻自我承受著背面的黑暗。 
  艾倫採用默片的方式對《漢娜姐妹》進行了分幕。穿插於影片中的歌劇段落,則極好地渲染出了一種黑色幽默背後的嚴肅主體,確是一種極好的反襯。故如現實中,人的生活註定不會像歌劇那般高雅持重。
  影片中倆夫妻因為不能生孩子,便妄圖藉由朋友的精子來受孕,這一橋段的構想與很多影像達成頗具妙趣的重合。我兀自看到了歐容《彌留的時光》和王小帥《左右》的影子,還有丁度•巴拉斯的一部叫做《Ladybird》的小短片。 
  統觀《漢娜姐妹》的結構,如是:開場是一群人在一起聚會,而後一個個打散、分叉、遠離,直至最後又重新被平衡地系紮到一起,形成了一個“合——分——合”的圓形結構。而這種結構又絕然不同於好萊塢的“大團圓”結局,而是獨具伍迪•艾倫氣質的神經質手術臺,用鏡頭細究一簇簇散開的神經,有時候太崩潰,有時候又太靦腆,但終究要牽繫到一起。 
  細想來,《漢娜姐妹》的這番結構真跟阿薩亞斯的《夏日時光》有些許類似,同樣是頭尾呼應的聚會,故事的主題亦都是氣色同質的變奏曲。 
  艾倫“脫口秀”    
  有時候還真想在艾倫的“脫口秀”裡撒點野,跟這個緊張兮兮的紐約小老頭拌拌嘴。艾倫太愛念叨了,說起話來就像錢串子,而且密度又精語調又諷刺,特別是那部《安妮•霍爾》,我絕然看不慣他在劇院門口對費裡尼評頭論足的那股悍勁兒。沒辦法,誰叫他的紐約風味那麼地道呢?叫人不得不敬服。 
  《漢娜姐妹》中,艾倫飾演了米基一角,活在現實與疾病的恐懼之中。他說,“我今天不死,明天不死,但終有一天都會死。”他總是如此滿腹牢騷地滿大街亂竄,如此倉促地思考蘇格拉底、尼采和佛洛德,像一個緊張而狼狽的藝術家。從艾倫身上,我們看到了太多知識份子的困惑與恐懼,一如那段冗長的街邊思考。    
  “有許多偉人就各種可以想像得到的題材寫了不少書,但最後沒人比我更瞭解人生。我看過蘇格拉底,這人曾狎玩希臘的小男孩,他能教我些什麼?還有尼采,他的永恆迴圈的理論,他說我們這一生會以同一方式不斷出現直到永遠,好極了,那表示我要再次看溜冰表演,不值得。佛洛德是另一個悲觀主義者,我做心理分析多年,從沒事發生,心理分析員感到很沮喪,最後裝設了沙拉吧。”    
  這就是艾倫鹹澀而無奈的嘀咕。然而,艾倫的“話癆痞”註定是不同於埃裡克•侯麥的。侯麥的電影更傾向于藝術家的氛圍,艾倫卻表現為中產階級的典型小人物形象。換句話說,侯麥雅得悶騷,艾倫俗得可愛。 
  所幸的是,影片最後,艾倫所有的困惑與緊張都在一場老電影的薰陶中煙消雲散了。真是無奈哈,束緊多年的生活竟而就在這短短一瞬間被悄悄解開了。於是,一切回到原初的美好。唯有一些細枝末節的小變奏罷了。    
  PS:不得不提的是影片的配樂,棒極了。想像艾倫小老頭步履促急地走過曼哈頓大街的場景,我就想笑。哢哢。 
  回應
  真想讓北野武陪我一起看伍迪艾倫的片子 尤其是《安妮霍爾》 
  不知誰會先崩掉 
  前者的電影看下來 就幾句對白 甚至沒有對白 清澈乾淨 讓人抓狂 不過越看越入戲 
  後者則強姦你的耳朵 還好偶爾有高潮 喜歡漢娜姐妹 尤其喜歡艾倫的疑病症和曾閃念過的宗教傾向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613356/

透過聒噪的環境音窺見人生的真命題 2012-02-03

  影片的主線是男人的中年危機之一——愛上了小姨子,副線包括: 
  1,三姐妹成長中所無法避免的比較和傷害——最乖的表現最出眾的那一個總能得到父母更多的表揚,不管她是不是故意的,反正不如她的都是要自卑的。而自卑常年積壓的結果很可能轉變為憎恨,表現為敏感。 
  2,中年男人如何解決人生的終極命題之一——克服對死亡的恐懼,這也是影片所附帶要解決的哲學問題。答案是,只有愛能拯救他。 
  3,三姐妹父母之間的關係代表了經歷彼此出軌卻死不離婚的大多數夫妻。    
  故事圍繞的核心人物是漢娜、李、霍莉三姐妹。而影片的男主人公其實只有一個,就是“愛上小姨子的中年男人”,漢娜的老公和前夫的人生軌跡不過是同一件事情在不同情境下所產生的兩種可能:一種註定要被壓抑死,不管你多麼貌似高雅多麼會“學術調情”;而另一種卻可以得到祝福。    
  說到底,為人還是要敞亮啊!當然這句是題外話了。 
  原本想給四星半,絮絮叨叨的知識份子吵吵得我頭都要炸了,不過豆瓣好像沒有半星的選項,那就把那半星給三姐妹餐桌那場戲以及對死亡恐懼的探討吧!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291546/

 伍迪艾倫的『鬆餅式』電影─ 從人物塑造 和 敘事技巧淺析《漢娜姐妹》 

  前言:伍迪艾倫的作品,從早期的鬧劇,中期善意嘲諷的生活喜劇,到後期的以『漢娜“黑色”三姐妹』為代表的悲喜劇式電影,變化的是故事,是電影的形式,不變的是伍迪艾倫一直在塑造的『自我關注』、『神經質』的小資知識份子形象。為什麼說伍迪艾倫的電影像『鬆餅』?鬆餅這項料理,不能作為正餐,但卻小資一族中風靡。吃的過程『囉囉嗦嗦』,像伍迪艾倫電影在『絮絮叨叨』,,吃完了之後又覺得『意猶未盡』,猶如《漢娜姐妹》耐人尋味的結局。『鬆餅式』的《漢娜姐妹》,故事的展開植根於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又通過伍迪獨有的敘事技巧,在一種喜劇的如『正享受美味鬆餅』的節奏下,挖出『知識份子們』的生活的酸楚和頹然。悲喜劇融為一體,既寫實又有超現實的效果,『漢娜姐妹』因此成為八十年代,伍迪艾倫創作的一個高峰。尋常的食物,尋常的電影,道出的卻是不尋常的生活。 
  關鍵詞:悲喜劇 鬆餅 人物關係 敘事技巧 知識份子形象    
  1、平行交織的人物關係 
  嘗過鬆餅應當知道,表面的網格看似雜亂其實是直線平行又有相交,『漢娜姐妹』中人物關係的交織,似『鬆餅』的網格紋路,主要的三條平行線,單獨割開都是一段獨立的故事。在平行中,漢娜的生活線條是較為清晰有脈絡可循的,遺傳了母親的口才與演技,看似幸運也難掩悲哀,前夫與現仍丈夫分別與自己的兩個妹妹牽著出關係,相比之下,妹妹霍莉雖天賦不及且在一開始一直處於一種生活無定數的狀態但卻最終得到婚姻歸宿,而莉,這是一個小女人的形象,她作為藝術家自閉症患者男友的唯一傾訴者,又陷入與姐夫外遇的矛盾掙紮中。三條平行線在各自發展之中,又吸引觀眾不自覺地去比較對照,在故事發展到最後,竟然與開頭所猜想截然不同。從而伍迪艾倫試圖證實,事情的發展總是無法讓人摸透,越是刻意越是徒勞無功,電影如此,生活更當是如此。 
  人物的交織即為『慾望』。自影片一開始,埃利奧特就為漢娜的妹妹莉神魂顛倒。伍迪艾倫電影中人物的交織常以這樣的出軌誘惑,這也是一種有趣的,判斷是否是伍迪艾倫電影的基準之一。當然,出軌的慾望也是好萊塢經典悲劇愛情故事的結構,二人相識→相戀→感情升溫→出軌→複合→再次甜蜜→二人不和→分手。伍迪艾倫的出軌誘惑術獨特之處在於,其人物形象太具有伍迪艾倫的辨識度,類型化的好萊塢式主角就無非以光亮外表和刻意以冠之的拯救地球為名博得女性歡心,而在伍迪艾倫鏡頭下,那些人物汲汲營營的在紐約這個大鍋爐裡生存,有自我人生哲學與藝術愛好,又時常覺得徒勞困頓,他們鮮明真實得彷彿不知道冷血的鏡頭正在記錄並嘲諷,小老頭伍迪艾倫走在紐約街頭因為剛得知自己的癌症是誤診而仍不住奔跑跳躍讓人忍俊不經,這是他重生的慾望,即便認定“人生無意義”,也曾被生活暫時地誘惑一把。另有,埃利奧特在迷宮似的街道中假裝製造與莉偶遇的戲碼,這個中年男人難掩慾望處心積慮,其實伍迪艾倫故意讓觀眾一開始就看透他的心思,這樣的幽默挖苦恰好抵免了一般倫理電影在戲劇性呈現上的無聊碎璅。    
  2、鬆餅樣的圓形結構 
  有趣的是,總覽影片結構,也如同『鬆餅』一樣,原本的團圓大集合,接著被打散成塊,各自遠離生疏或親密交疊,而在尾聲時刻又被平衡地紮緊,“合→ 分→ 合”圓形結構就此提煉而出。時間層面,又感恩節出發又到一年的感恩節;關係層面,即便婚姻已處於不穩定狀態,漢娜和埃利奧特非但沒有離婚,反而更相敬如賓;家族方面,原本遊離在外的米基,在前段都是截然獨立以自說自話的姿態出現,卻在最後的家族團聚中作為『新』女婿身份出現。這樣的結果,不同於好萊塢的結尾常常索然無味讓觀眾一猜即中。伍迪艾倫神經質地對他的電影進行反覆檢閱,即便在開頭揣測,在結局依舊是會有意外驚喜,儘管它不一定最終讓人『喜』,就如鬆餅償到最後一口,意猶未盡之下仍是覺得有『發胖的危機』。這便是伍迪艾倫式的對生活的神經質過敏。 
  “圓形”最為突出明顯的一個橋段:三姐妹共聚時在餐桌上面紅耳赤的爭辯。這一情節的運鏡也是如此的蘊含深意,沿著三姐妹圍坐的餐桌,流暢地畫過圓形外邊,三者的表情一一呈現,如漢娜與霍莉爭論時,刻意虛前景中講話的兩人,後景中莉的表情無奈與忍受自然就更吸引觀眾眼球,圓形中的三角,是穩定也是衝突。天才伍迪艾倫,不僅能將“圓形”這一抽象概念,隱藏在整個敘事結構中,也能在人物的交織中情節的突顯中通過鏡頭語言來輕鬆表達。 
  3、知識份子形象 
   他們的身份,角色設定,如作家、演員、藝術家,通常不會讓生活完全因俗氣的『金錢問題』而全盤崩潰,然而更多體現的是對伴侶和藝術愛好上的迷惘。這些迷惘煩惱就好似,簡單的說,他們總在衣冠楚楚大庭廣眾時分,皮膚突然間瘙癢,卻礙於隔著衣服無法痛快撓之。 
  以『病入膏肓』的米基為例,他像是敘事中的一個段落點,影片一開始,他都幾乎都是以單人形象出現在鏡頭前,他是絮絮叨叨的『始作俑者』,當然,因為他就是伍迪艾倫本人,自然更瞭解怎樣演繹這樣一個憋屈苦悶的知識份子形象。他深信自己身患癌症,直面人生,了然像尼采和蘇格拉底之流已無法拯救,他轉談永恆循環理論,說『我們這一生會以同一種方式不斷出現直到永遠』,這句話也是一語雙關,給他那些定時循環往復出現的獨白找到了出鏡的理由。然而相比《安妮霍爾》裡將螢幕當作是他曾經的單口相聲脫口秀,『米基』的『囉嗦病』已經好太多了。並且單獨分解他的『獨白』來看,對哲學上生死的探討和人生無意義命題的提出,讓人在笑過之後像是得到了一面鏡子,可以反省與感悟。 
  知識份子們另一個不能缺少的標籤──『獨白』,即使伍迪艾倫在後期的作品中,如千禧年之後的作品『午夜巴塞羅那』和『午夜巴黎』,已經不再沿用『安妮霍爾』和『漢娜姐妹』中的神經質絮絮叨叨,但獨白仍是其必不可少的法寶。並且,難再有能如伍迪艾倫一樣,將人物獨白和畫面表情銜接得絲絲入扣的創作者。絮絮叨叨的人物獨白亦反映著伍迪艾倫電影的另一個可辨識基準──獨白的語速,以及涵蓋的無關緊要的信息量的多少。這些與主線脫離的資訊和人物神經兮兮的自省唸叨可能會讓觀眾崩潰,也讓更多的伍迪艾倫迷熱衷不已。    
  4、伍迪艾倫式對小標題、音樂以及畫面節奏的掌控 
   楊德昌也曾在『獨立時代』裡用小標題分割出最完美的段落結構,統一併井然有序。實際上,這樣的結構更貼近與現實生活,瑣碎著,又好像被一個一直存在的暗線命題引導向前。相較於戲劇性更為衝突的影片,這樣就更有平實的生活之感。大概是如伍迪艾倫這般深具文學之氣的導演,會更偏愛用小標題,即段落性的畫面黑底白字,來幫助敘事。《漢娜姐妹》中幾處小標題的運用,實為典範。想必在謝幕之後,即便你記不起米基絮絮叨叨對人生哲理的自我見解,也能記起期中某一個小標題的句子,它就是每個觀眾生活中都會存在的一個休止符,讓漫無目的汲汲營營的生活回過頭來反省,不經意間就戳中了生活的痛點。 
   臺北是楊德昌的,而紐約則是伍迪艾倫的。伍迪艾倫深知該用什麼樣的音樂元素和畫面質感,來為這座城市的故事添彩。《漢娜姐妹》中的音樂鼓點竟能與畫面人物甚至是道具的運動均巧妙融合,畫面的剪輯點亦精准異常,通常都是在人物已經開始運動的過後幾秒鏡頭才跟上方向開始運動,視覺上流暢自然無炫技之嫌,也更讓影片有著輕喜劇的畫面節奏感。 
  這些,就如掌控好了鬆餅烘焙的火候。音樂的點綴,運鏡的流暢,喜劇節奏,讓觀影的過程如品嚐鬆餅一樣。  
  結論:臺北人愛吃鬆餅,雖然它只能作為小資一族的情調點心無法取代正餐,臺北人應該也愛《漢娜姐妹》,這樣如鬆餅,償來細碎,喜中帶悲意猶未盡的伍迪艾倫式電影,《漢娜姐妹》以喜劇形式為基呈現著家庭、愛情、心理的變遷,熟稔地通過人物塑造與敘事技巧呈現完美作品。曾多次像伯格曼致敬的伍迪艾倫,終於也催化出了自己的電影風格。絮絮叨叨的說完故事,疏疏離離地思考人生。就算人生真像是托爾斯托預言的那樣『無意義無所謂』,也應當如伍迪艾倫一樣,深諳如何打造自己的作品,認認真真的『無所謂』。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260339/

無線電時代 Radio Days (1987)

導演: 伍迪•艾倫
編劇: 伍迪•艾倫
主演: 米亞•法羅 / 黛安•韋斯特 / 邁克•斯塔爾 / 賽斯•格林
  劇情簡介
  畫外音中,一個中年男子帶領觀眾回到他童年時生活的洛格威小鎮,那裡有太多圍繞著收音機廣播的有趣故事……兩名小偷潛入一戶人家作案,恰巧廣播中的電話競答節目選中了這裡,小偷答中了所有問題,第二天男主人返家,發現錢物丟失但競答節目的獎品卻堆滿了門口。碧姨媽與別人相親時廣播中傳來火星人進攻地球的消息,對方拋下姨媽落荒而逃。廣播明星羅傑與一名夜總會女郎莎莉(Mia Farrow 飾)糾纏不清,莎莉沒有如願得到廣播的工作機會卻在戰時節目中大展拳腳。蒙面遊俠的連續廣播吸引了無數少年,但主人公始終無法得到一枚遊俠戒指……1944年的新年廣播中,所有這些經典時代的記憶落下了帷幕。 
  本片獲1988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服裝、最佳美工獎。

懷舊情懷  2006-03-13 

  老文藝青年Woody Allen同志深情款款的懷著舊,如同今天的七十年代人回憶著n錄影廳和小人書。在Woody Allen身上,這些寄託物就是三十四年代的老歌,業績不能免俗的當年明星的八卦。    
  這是我看Woody Allen感覺最溫暖的一部,沒有尖刻和辛辣,即使是嘲諷也只是訕訕的苦笑,全片如同被溫潤的燈火所籠罩。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031055/

歲月流聲  2011-05-25 

  想像自己還在上大學,這部電影是我的習作,劇本交給老師過目,老師會說什 麼:有人物,但人物沒一個突出,有故事,但沒有高潮起伏,一個一個羅列的家族人物譜,一個一個沒有重點的小軼事,看得出要表達的對童年往事的情感,但,劇本不合格,拿回去修改。    
  最近看的另一部老男人滿懷情感的回憶自己童年的電影是《美國往事》,每個觀眾都能感受得到創作者的溫情,陶醉於他那古舊的香檳色畫面中,但是電影過於長,在美國公映時不得不削足適履,後人在法國翻出時長3小時的原版,即便是讓人著迷的大師之作,結構上的缺陷還是看的出,有時候作者太喜歡自己的作品,就象姜文說自己的太陽:都給寫腫了。    
  《歲月流聲》沒有寫腫了,但是伍迪艾倫還是寫成了自己最擅長的電視小品,一個sketch接著另一個,主題都與radio有關。同類的影片比如還有他的《性愛寶典》,如果我們很享受《性愛寶典》這種電影結構,那麼我們給《歲月流聲》更高的評價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我給這部片的評價也比其他的高,因為這部片子在伍迪艾倫的作品中是一部出奇的簡單流暢的電影,而且非常適合時下的復古風潮,印花布的沙發,傳統的家庭大餐,可愛好玩的親朋,80年代也好,60年代也好,40年代也好,無論怎樣的時代,人們都在努力的生活,留下溫馨印記,有時候我們苛求創作者講一個精心編織的精彩故事,有時候我們陶醉在創作者自己飽含深情的囈語中,有時候人類是技術結構的,有時候人類是情感的,不對,大部分時候是情感的。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963050/

愛在羅馬 To Rome with Love (2012)

導演: 伍迪•艾倫
編劇: 伍迪•艾倫
主演: 傑西•艾森伯格 / 艾倫•佩吉 / 潘娜洛普•克魯茲 / 亞曆克•鮑德溫 / 羅伯托•貝尼尼 / 伍迪•艾倫 / 裘蒂•大衛斯 / 弗拉維奧•帕倫蒂 / 裡卡多•斯卡馬里奧 / 格蕾塔•葛韋格 / 艾麗森•皮爾 / 亞曆桑德拉•馬斯特羅蘭迪
  劇情簡介
  美國遊客Hayley(艾麗森•皮爾 Alison Pill 飾)在義大利旅行的時候,和義大利男子Michelangelo(弗拉維奧•帕倫蒂 Flavio Parenti 飾)墜入愛河,迅速訂婚。Hayley的父母也從美國來到義大利和Michelangelo一家見面。Hayley的父親Jerry(伍迪•艾倫 Woody Allen 飾)是一個退休的歌劇經紀人,他驚訝地發現Michelangelo父親Giancarlo的歌劇才華,千方百計想把他推向市場......Antonio and Milly(亞曆桑德拉•馬斯特羅蘭迪 Alessandra Mastronardi 飾)是一對新婚夫婦,從家鄉來到羅馬要開始新生活,Milly獨自外出時卻把手機弄丟了,找不到回去的路,更遇上了電影明星Luca Salta;而在酒店的Antonio則遇上了妓女Anna(佩妮洛普•克魯茲 Penélope Cruz 飾),鬧出了不少笑話......John(亞曆克•鮑德溫 Alec Baldwin 飾)回到了熟悉的義大利,認識了學建築的學生Jack(傑西•艾森伯格 Jesse Eisenberg 飾),Jack正對他的女朋友的好友Monica(艾倫•佩吉 Ellen Page 飾)想入非非......一個普通的小職員Leopoldo(羅伯托•貝尼尼 Roberto Benigni 飾)一早醒來竟發現自己成了名人......在倫敦、巴賽隆納、巴黎之後,伍迪•艾倫又來到羅馬,為您講述發生在羅馬的有趣故事。

我愛你蒼老的容顏 2012-10-28 

  與前幾部的歐洲城市情書相比,伍迪•艾倫 的《愛在羅馬》(To Rome with Love)只能算差強人意:電影的多線小故事更像生硬的《伊索寓言》集而非整合相洽的有機體,讓人不免懷疑老頭有敷衍羅馬發行商的嫌疑。但這並不是說電影不好看。《愛在羅馬》的攝影師沿用了《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的攝影師戴瑞爾斯•康吉(Darius Khondji),羅馬在他的鏡頭下宏大、動態,充滿應接不暇的細節。而伍迪伍迪•艾倫本人出演的歌劇導演傑瑞喋喋不休勸說親家,義大利葬禮師吉安卡羅嘗試歌劇表演一節更是笑死人,是整部電影最有看頭的片段。    
  《愛在羅馬》由四個獨立的故事小品組成。美國遊客海莉(傑瑞的女兒)在羅馬邂逅政治激進的義大利人權律師米開朗基羅,二人迅速陷入愛河決定結婚,海莉的父母飛來羅馬首次拜訪親家。另一線是成名的美國設計師約翰重返自己年輕時在羅馬的小巷與寓所,時空穿越重逢年輕的自己,重溫一步步愛上女友的好友,來羅馬度假的失意女演員莫妮卡的過程。第三線是義大利小鎮的新婚小夫妻安東尼奧和米莉來羅馬謀生,陰錯陽差彼此分離,各自遭遇離奇經歷。最後一線講羅馬一個普通的小中產階級員工裡奧普爾多莫名其妙一夕成名,由此而至的種種特權與困擾。    
  這四個小品開篇都極有趣,每個也都越演越荒謬,充滿了伍迪•艾倫標誌性的尖酸諷刺與人物笑料。讓人失望的是這些故事的收尾:平庸、說教,預料之中的大團圓結局與故事本身的尖刻犀利完全不成正比,讓人不得不懷疑老頭子是在給劇本湊數呢。    
  在《美國大師系列之伍迪•艾倫》的紀錄片中伍迪•艾倫說他是“數量論”的信奉者,“只要一直拍下去,總會拍出幾部好的來”。這採訪是在《午夜巴黎》大獲成功之後拍攝的,伍迪•艾倫坦誠他對《午夜巴黎》的態度與其他任何一部電影並無不同,他還調笑自己並不理解觀眾與評論家們的口味,不明白為什麼有些會獲得商業成功,有些不會。以這樣的角度看待《愛在羅馬》,也許伍迪•艾倫就是在耍老頑童的心性,他無意對劇本過分雕琢,好想法壞想法統統拍出來再說。這是天才的任性,也的確只有他這個級別的天才才敢在競爭激烈的電影圈裡如此任性。然而即使壞想法也還是有著伍迪•艾倫獨特的閃光點,羅馬的嘈雜、生活的荒謬、人性的懦弱、人生的奇妙逆轉都在這四個小品裡一一呈現,四兩撥千斤的功夫依舊高超。    
  但伍迪•艾倫終究是老了。《愛在羅馬》是他自2006年的《獨家新聞》以來首次出演自己片中人物。歌劇導演傑瑞這個角色神經質、強迫症,認准了一件事便絮絮叨叨囉嗦個沒完——這都是伍迪•艾倫在螢幕上的一貫形象;但這個不肯好好退休的老傑瑞卻時不時散發出一種說不清的憂傷。他在聽到親家浴室高歌的專注,在終於將歌劇《丑角》搬上舞臺後的滿臉虔誠,都使這位可笑的小人物同時具有了一種宿命式的悲劇感。也許是傑瑞心理分析師的老婆總在不斷提醒退休與死亡的關係,也許是老頭子本身緊鎖的眉頭和額頭上越來越深的皺紋。他讓我想到葉芝的詩:    
  “只有一個人愛你那朝聖者的靈魂, 
  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 
  我說不上多喜歡《愛在羅馬》,但看老伍迪•艾倫再次出境卻忍不住悲喜交加。在這麼多位導演中,如果有一天我聽到伍迪•艾倫去世的新聞,我想自己會真的痛哭流涕。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633536/

伍翁笑駡皆文章 2012-10-20    
   
   老年的伍迪艾倫似乎難以自拔的迷戀上了一干歐陸名城,由巴賽隆納到巴黎再到羅馬,伍迪艾倫開始了自己的“布魯克林式”歐陸讀城記,其實相對於美國來說,伍迪艾倫身上的文化氣質更符合這些風情萬種的歐洲城市,老頭子把玩起這些城市風光片自然也是遊刃有餘。所謂讀城,某種意義上來說便是讀懂生活在這個城市裡的人,可以是以遊客的眼光,也可以從縱向上的歷史文化入手,無論是《午夜巴賽隆納》、《午夜巴黎》還是《愛在羅馬》,都是從“外來客的入侵”開始的,即美國人與歐洲城市的邂逅(或者說是碰撞),但構建於碰撞之上的,終究還是伍迪艾倫對愛情或者是文化的自我解讀。    
   《愛在羅馬》和前幾部作品略有不同的是分列的四個故事中有兩個完全是本地人的故事,另外老頭子本人也挑起了一個故事的大樑,四個故事都是一貫的黑色幽默,或是尖銳刻薄的諷刺媒體與名人,或是挖苦知識份子,或是以一貫的伍迪艾倫式愛情觀來瓦解愛情。這些在伍迪艾倫作品裡面常見的主題在《愛在羅馬》中混雜在一起,構成了一部伍迪艾倫風濃郁的羅馬城鬧劇集,以哄笑開場以哄笑結束,最後告訴大家這就是羅馬。《愛在羅馬》並沒有什麼驚喜或者是突破,只是延續了伍迪艾倫的一貫水準,戲謔諷刺挖苦之下還是那些顯見的伍迪艾倫式主題,相對於《午夜巴黎》對巴黎城的重度展現,《愛在羅馬》比較聚焦於人,四個故事循序並進,看上去散亂,但是神卻一點都沒有散,一氣呵成,四平八穩。在伍迪艾倫的電影中,美國人在歐洲總有那麼幾種固定的形象:第一種是來裝逼的,比如《午夜巴黎》中侃侃而談的保羅,《愛在羅馬》中的Ellen Page;第二種是帶有成見而來的遊客,如《午夜巴黎》中的岳父和《愛在羅馬》中的傑瑞等等,他們滑稽而又顯得有點格格不入;第三種是來邂逅城市的美國知識份子,如《午夜巴黎》中的吉爾、《午夜巴賽隆納》中的斯嘉麗詹森等等,他們是故事的主體,往往能邂逅一段愛情。就是這幾種懷著不同目的而來的美國人,構成了伍迪艾倫的一部分精神世界。    
   伍迪艾倫嬉笑怒駡皆成文章,《愛在羅馬》便是一部形散神不散的雜文,一鍋燉下本地的、外地的、樂觀的、消極的,出來的只有一股伍迪艾倫味,濃郁辛辣,入肚尚可回味,雖沒有什麼大葷大素,但是卻讓人樂得其所,即使吃上好幾頓這“城市風光湯”,仍然還有胃口吃下一頓,這就是伍迪艾倫的魔力所在了,雖說是伍迪艾倫之味濃郁辛辣,但是回味細品,往往能嘗到甘苦之味,伍迪艾倫的喧囂熱鬧背後,總有那麼一股悲觀的宿命感,特別是對於愛情,這個伍迪艾倫討論了很久的主題,現實中老頭子的混亂悲劇愛情史關係決定了他對愛情的看法,估計再也沒有哪個導演的電影裡會出現如此之多的出軌了。除了愛情之外,《愛在羅馬》中對知識份子的挖苦也非常討趣,片中“浴室高歌”的段落實在令人捧腹,傑瑞與妻子菲力浦斯有一搭沒一搭的精神分析也把佛洛德戲謔了一遍,知識份子的酸腐味、話癆老頭的嘀嘀咕咕嘮嘮叨叨讓整部片子延伸性和信息量大大增強,就像《午夜巴黎》中輪軸出現的名師大家一樣令人眼花繚亂,各種看似荒誕不禁的段子其實都抓住了人物的心態和命根子,並以此為樂,大加諷刺。其實這也算是伍迪艾倫的作品為什麼能那麼受歡迎的地方之一了,他總能獨到的抓住各類人物的真實心態並加以發揮。   
   對於伍迪艾倫來說,《愛在羅馬》沒有什麼突破,但是他的這系列“城市風光片”仍讓人樂此不疲,考慮到他一年一部作品的速度,能保持正常水準也便是萬幸了,伍迪艾倫對歐洲名城的親近其實也體現了他身上的文化歸宿感,在美國伍迪艾倫總是顯格格不入,但是一跑到文化的多樣與自由風氣極盛的歐洲,老頭子可是如魚得水,而站在美國人的角度去講這些歐洲城市,看似漫不經心的碰撞火花其實精緻而迷人,伍迪艾倫的才情與聰慧畢現無疑。而《愛在羅馬》因為有了伍迪艾倫的親自登臺也更添魅力,什麼荒誕的劇情到了伍迪艾倫這兒都能情有可原,在羅馬這個永恆之城,任何再荒誕故事也只是屬於這座城市生活的一瞬,這種自由相容的城市氣質便是藝術家們的夢鄉,這也便是羅馬之愛。    
   對於年逾古稀的伍迪艾倫來說,所謂的突破或者是創新都是無關緊要的身外之物了,作為這樣一個獨特、不可取代的藝術家,他能在世界上的那麼一些地方找到自己的歸宿感,並以此為靈感堅持自己的創作,對於他的忠實影迷來說便是幸事,願所有藝術家都能找到他們的愛,他們的夢鄉。    
   最後還想說一句影片裡的話:隨著時間增長的不是智慧,是疲憊。我真心希望這句話不是伍迪艾倫對他自己說的,因為如果是,那這將是多麼悲傷的一件事。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623446/

台長: 阿楨
人氣(959)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名導演 |
此分類下一篇:馬丁斯科西斯:名導演36
此分類上一篇:庫柏力克:名導演34

阿楨
伍迪•艾倫反擊性侵指稱「無恥」 2014-2-3 BBC

美國導演伍迪•艾倫的公關代表達特說,針對艾倫的性侵指稱「不真實而且無恥」。
艾倫的養女迪蘭•法羅上周六(2月日)以公開信形式再次指稱艾倫在她七歲時曾在一間「陰暗的、衣櫃似的閣樓間」 性侵了她。
  達特說,當迪蘭首次提出性侵指稱時,一個由法庭任命的獨立專家小組曾經進行了徹查,但並未發現任何有關性侵的可靠證據。
他還說,迪蘭•法羅缺乏分辨幻覺與現實的能力,她的指稱很可能來自於其母米婭•法羅的教唆。
  現年28歲的迪蘭•法羅目前以化名居住在佛羅里達州。迪蘭的母親、美國演員米婭•法羅自八十年代初開始與艾倫同居,至92年艾倫與其韓裔養女宋宜之間的戀情曝光後二人分手。

陰謀論/伍迪艾倫性侵養女疑雲 影響奧斯卡投票

好萊塢著名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養女狄蓮法蘿(Dylan Farrow),日前在《紐約時報》發表公開信,親口形容哭訴自己7歲時,伍迪艾倫對她進行性侵犯的過程,引爆輿論議論紛紛。
但也衍生出陰謀論一說,因為奧斯卡頒獎典禮在即,狄蓮法蘿的這封公開信,勢必會對伍迪艾倫參賽的《藍色茉莉》(Blue Jasmine)及其女主角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造成負面影響。
由於布蘭琪已經憑《藍色茉莉》拿下金球獎影后,不僅成為本屆奥斯卡影后的最強勁競爭者,更有不少媒體甚至認為這個獎項已非她莫屬,如今卻爆出該片導演的性侵疑雲,非常有可能影響擁有奧斯卡投票權的人。
尤其公開信中,狄蓮法蘿居然還指名道姓,將那些曾和伍迪艾倫合作過的演員,也全都牽扯進來,包括布蘭琪、路易斯CK(Louis CK)、艾歷克鮑德溫(Alec Baldwin)、艾瑪史東(Emma Stone)、史卡莉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黛安基頓(Diane Keaton)等,表示「他們怎麼能對這樣的行徑視而不見?倘若是發生在你們自己的孩子身上,你們會怎麼樣?」似乎想把事情搞大。
因此有媒體認為,狄蓮法蘿應該是忍無可忍了,雖然她現在已經隱姓埋名,並且擁有美滿的婚姻生活,但之前伍迪艾倫在金球獎榮獲終身成就獎,真的刺激到她,令她無法接受,於是决定不再沉默下去,並祭出最嚴重的一擊,由自己親口證實養父的獸行,進而影響台灣時間3月3日舉行的奧斯卡頒獎典禮。

詳參【圖博館】:伍迪艾倫:名導演35 《騷擾》
2014-02-04 13:01:3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