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光》簡介
電影《綠光》是埃裡克•羅麥爾1986年的作品,通過《綠光》向世人展示了一個尋找幸福的過程,一個迷惘卻堅定的過程,正如影片引用的法國諺語裡說,“時機到來,即是鍾情之時”
影片描寫了將近而立之年的某公司女秘書德芬在8月的巴黎——一年一度的休假時節,因為朋友的失約以及前男友的婉拒,而不得不面對一個孤獨的假期。一方面,她的性格決定了她不可能像其他人那樣參與到一個嘈雜和紛亂的群體中,同時,她又不願意獨自度過這個假期。在這期間,她曾受好友佛朗索瓦茲的邀請去她瑟堡的家中做客,但是與其家人格格不入的生活習慣使她仿佛"異類",而與佛朗索瓦茲一家的其樂融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她的內心深處的孤獨感,以及苦悶和無所適從。
整部影片的情節和結構都非常簡單,是以日記的方式記錄了德芬的假日經歷。在這部片子中,影迷沒有看到羅麥爾慣常使用的精妙的巧合的設置(比如他在《莫德之夜》 (最後的安排),或者是他對於影片對白的精細推敲,而是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樸實的風格呈遞出全片,使觀者將更多的注意放在了故事本身,進而有更多的空間和精力去思考影片想要凸現的東西。
其拍攝手法也遵循了這一要求,以一種紀實的筆調,白描的手法工作,運用了許多的長鏡頭。攝影機起到的仿佛只是"記錄"的作用,而且留給了演員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所有的一切都給予了影片一個統一的風格,一種質樸的表達以及"取自現實"的真實感。因而,人們將《綠光》這部影片看作羅麥爾在對電影藝術無止境的追求過程中,在對其以往風格的一貫堅持中,對於自身的突破而達到的另一個顛峰。而觀賞這部影片,或許是需要耐心與細心的,在冗長而平淡的對話中,或在時而靜默的場景裡,影迷渴望的是一份發自內心的契合與激賞。
影評
影片給人印象最深的首先是女主角那種強烈的孤獨感,一種不被人理解與關注而帶來的自卑。或許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是孤獨的。綠光終究不過是一種隱喻,而愛的美好或許正在於它的不可預知和不可預測,所以我們的期待才有意義,也值得尊重。影片展示了一個尋找幸福的過程,一個迷惘卻堅定的過程,正如影片引用的法國諺語裡說,“時機到來,即是鍾情之時”。
從表面上看,女主人公對於愛情的態度很消極。她不尋找,她只是等待。然而,這種消極,卻正出於一種積極,一種更為深刻的信念。因為她相信有真正的,也就是純粹的愛情存在。在她看來,苦苦追來的東西不是愛。她相信自然而然的東西,相信偶然。
http://www.baike.com/wiki/%E3%80%8A%E7%BB%BF%E5%85%89%E3%80%8B
艾力克·侯麥 維基百科
2004年法國電影資料館
艾力克·侯麥 (法語:Éric Rohmer; 1920–2010)是法國電影導演、影評人、記者、作家、編劇與老師。他是戰後法國新浪潮指標人物,曾是雜誌《電影手冊》的編輯。
侯麥是法國新浪潮導演中最後一個被熟知的。1957年到1963年間擔任《電影手冊》編輯,雜誌的同事包括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從雜誌編輯開始,他們之後的事業獲得了世界的矚目。哲學家何內·謝黑是他的弟弟,而侯麥的兒子何內·蒙扎特則是一名記者。
1969年侯麥憑藉執導的電影《慕德家一夜》揚名國際並提名了奧斯卡金像獎。[1] 《克萊爾之膝》於1971年為他帶來聖塞巴斯蒂國際電影節大獎。2001年,威尼斯電影節授予侯麥金獅獎終身成就獎。
2010年1月11日,侯麥因未知原因在巴黎逝世。《每日電訊報》的訃聞稱他是「法國新浪潮最常青的電影人」,同世代中較持久並在後期「仍為大眾拍攝電影」。[2]
早年生活
侯麥出生名是Maurice Henri Joseph Schérer(或Jean-Marie Maurice Schérer)[3]法國南部中心的圖爾,雙親是陸斯恩·謝黑、瑪蒂耳朵·布徹。[4] 侯麥曾是羅馬天主教徒。[2][5] 根據兩個著名藝術家——男演員埃里克·馮·施特羅海姆和傅滿楚系列小說的作者薩克斯·儒默[6]
職業生涯
侯麥最初的工作是老師,[7]同時在一個報紙兼職記者。[6] 1946年他用筆名「吉爾貝·科爾迪埃」發表了小說《伊莉莎白》。[6]
1950年他與戈達爾等人聯合開辦了電影雜誌《La Gazette du Cinéma》。1951年侯麥拍攝了短片《夏洛和她的牛排》,年輕的讓·呂克·戈達爾出演,然而該片直到1961年才拍攝完成。之後很快,侯麥加入了新成立的電影雜誌《電影手冊》,最終成為了編輯。[7][8]
在那兒,侯麥形成了個人與眾不同的評論風格;《電影手冊》成員、法國電影新浪潮電影人之一——呂克·慕萊曾說,不像相較年輕的特呂弗和戈達爾寫作風格那樣尖銳與私人,侯麥的風格善於辭令與雄辯,廣泛用於提問和第一人稱視角。[9]
侯麥與克勞德·夏布洛爾合作了一篇關於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的論文《希區柯克》(《Paris: Éditions Universitaires》1957年)。研究聚焦於希區柯克的羅馬天主教背景,該作被描述為「二戰後最有影響力的電影書籍,為被只當做藝人的電影人打下一道新的光芒。」[2]
1957年侯麥與德海斯·巴貝特結婚,生有兩子。[2]
1959年夏布洛爾製作了侯麥的導演處女作《獅子星座》引起了一些注意。1963年巴貝特·斯科羅德成立了電影公司Les Films du Losange製作了侯麥除最後三部影片之外的所有作品(最後三部作品由公司La Compagnie Eric Rohmer製作)。[10] 侯麥的事業以「六個道德故事」一飛衝天。 每部片子都基於同一個故事,靈感來源於默片大師茂瑙的名作《日出》(1927年),一個即將結婚或定下終身的男人,面對另一個女人誘惑的抗拒。第一部《麵包店的女孩》片長23分鐘;第二部《蘇姍娜的故事》是故事長片,55分鐘。系列中的第三部《慕德家一夜》和第五部《克萊爾之膝》令他獲得世界範圍內的認可。其中前者獲得奧斯卡最佳劇本和最佳外語片兩項提名。[6][7][11] 後者拿到聖塞巴斯蒂國際電影節大獎。[7]
後期事業
「六個道德故事」之後,侯麥拍攝了兩部古裝片:根據海因里希·馮·克萊斯特短篇小說改編的《侯爵夫人》(1976年)和自十二世紀克里斯蒂安·特洛瓦的手稿改編的《柏士浮》。作為一個文學愛好者,侯麥的影片經常從話劇和小說中挖掘點子和主題,比如儒勒·凡爾納(《綠光》)、莎士比亞(《冬天的故事》)和帕斯卡·維格(《慕德家一夜 》)。
在1990年代,侯麥致力於他第二個電影系列「喜劇與諺語」的創作,每部作品都基於一個諺語。之後他有拍攝了第三個電影系列:「四季故事」。其中侯麥以79歲高齡創作的《秋季故事》獲得了評論界極佳的評價。[7]
2000年代初,八十歲的侯麥拍攝了古裝劇情片《貴婦與公爵》和《三重間諜》。其中《貴婦與公爵》由於對法國大革命父母的描寫而在法國國內引發巨大爭議,並導致一些評論給該片貼上了為君主制張目的標籤。而在其他地方,由於影片創新的電影風格和精湛的演員表演獲得了很好的口碑。
2001年,他的職業生涯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終身成就獎的肯定。[12][13]
侯麥的最後一部作品《愛情誓言》2007年在威尼斯電影節放映,[12] 同時在電影節宣布退休。[7][12]
逝世
2010年1月11日早晨,侯麥逝世,享年89歲。[7][12][13] 但卻不知是什麼原因導致離世。[12][13] 逝世前曾去醫院就醫。[11]
法國前文化部長傑克·朗稱讚侯麥是「法國電影的大師」。[12] 導演、坎城電影節藝術總監蒂埃里·弗瑞默則說侯麥的作品是「獨一無二」。[12]
艾力克·侯麥的安葬在巴黎蒙帕納斯公墓的第13區。
法國電影資料館在2010年2月8日舉辦了一個特別紀念後面的活動,包括:放映《克萊爾之膝》以及讓·呂克·戈達爾製作的《侯麥紀念特輯》。[14]
獲獎與提名
艾力克·侯麥在2001年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終身成就獎」。
《女收藏家》(1967年)
第1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銀熊獎評委會特別獎[15]
第1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青年電影獎
《慕德家一夜》(1959年)
坎城電影節 Official Selection[16]
第42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外語片提名[1]
第43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原創劇本提名
《克萊爾之膝》(1970年)
路易·德呂克獎
《侯爵夫人》(1976年)
坎城電影節 評委會大獎
《沙灘上的寶蓮》(1983年)
第3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銀熊獎最佳導演[17]
第3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OCIC Award Winner - Honorable Mention
第3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國際影評人獎
《綠光》(1986年)
威尼斯電影節 金獅獎
威尼斯電影節 國際影評人獎
《冬季故事》(1992年)
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18] 國際影評人獎
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基督教評審團獎
《秋季故事》(1998年)
威尼斯電影節 最佳劇本
威尼斯電影節 Sergio Trasatti Award - Special Mention
《三重間諜》(2004年)
柏林國際電影節官方展映
作品
「六個道德故事」系列
1963年:《麵包店的女孩》
1963年:《蘇姍娜的故事》
1967年:《女收藏家》
1969年:《慕德家一夜》這是系列的第三部,但拍攝製作因故延後,所以晚於第四個故事上映。
1970年:《克萊爾之膝》
1972年:《午後之愛》
「喜劇與諺語」系列
1981年: 《飛行家的妻子》 — 「人不可能什麼都不想。」
1982年: 《好姻緣》 —「有誰不嚮往空中樓閣?」
1983年: 《沙灘上的寶琳》 — 「言多必失。」
1984年: 《圓月映花都》 — 「有兩個女人的男人失去了靈魂,有兩棟房子的男人失去了心。」
1986年:《綠光》 — 「啊,願心心相印的時刻早日到來!」
1987年:《我女朋友的男朋友》— 「我朋友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
「四季故事」系列
1990年:《春季故事》
1992年:《冬季故事》
1996年:《夏季故事》
1998年:《秋季故事》
其他故事長片
1959年:《獅子星座》
1976年:《侯爵夫人》
1978年:《柏士浮》
1980年:《海爾布隆的凱瑟琳》
1987年:《Le trio en si bémol》
1987年:《雙姝奇緣》
1993年:《大樹、市長和文化館》
1995年:《人約巴黎》
2000年:《貴婦與公爵》
2004年:《三重間諜》
2007年:《愛情誓言》
參考資料
1.0 1.1 第42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與獲獎名單. oscars.org.
2.0 2.1 2.2 2.3 埃里克·侯麥. 《每日電訊報》. 2010年01月11日.
3 Dave Kehr "Eric Rohmer, a Leading Filmmaker of the French New Wave, Dies at 89", 《紐約時報》 2010年01月11日
4 Eric Rohmer Biography (1920?-), Film Reference
5 The religion of director Eric Rohmer, Adherents.com
6.0 6.1 6.2 6.3 French filmmaker Eric Rohmer dies at 89. CBC新聞. 2010年01月11日.
7.0 7.1 7.2 7.3 7.4 7.5 7.6 Ruadhán Mac Cormaic. Film-maker Rohmer dies in Paris. 《愛爾蘭時報》. 2010年01月11日.
8 Neupert, Richard John. 《法國新浪潮發展史》. 威斯康熙大學出版社. 2007年02月19日. 29 [2012年05月24日]. ISBN 978-0-299-21704-4. "Eric Rohmer, who began writing for Cahiers at age thirty-one"
9 Moullet, Luc. 上帝的面具與角色 Mubi Notebook
10 Agnès Poirier "Eric Rohmer: un hommage", The Guardian, 12 January 2010
11.0 11.1 French film maker Rohmer dies at 89. 《菲律賓每日調查》. 2010年01月12日.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French film-maker Eric Rohmer dies. BBC. 2010年01月11日.
13.0 13.1 13.2 法國導演侯麥逝世. 《紐西蘭先驅報》. 2010年01月12日 [2010年01月11日].[失效連結]
14 Godard on the Death of Róhmer, Cinemasparagus blog
15 Berlinale 1967: Prize Winners. berlinale.de. [2010-02-27].
16 Festival de Cannes: My Night at Maud's. festival-cannes.com. [2009-04-07].
17 Berlinale: 1983 Prize Winners. berlinale.de. [2010-11-20].
18 Berlinale: 1992 Programme. berlinale.de. [2011-05-22].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8A%E5%8A%9B%C2%B7%E7%9B%A7%E9%A6%AC
【圖博館】:《電影作者》
由錢暉《電影作者》(中國電影出版社,2004)以下的章節,可一目了然書中所謂的「電影作者」有那些導演。
第一章 法國詩意現實主義電影中的“作者”。第一節 法國詩意現實主義的出現 。第二節 詩意現實主義的發展。第三節 讓‧雷諾瓦及其創作。
第二章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及其發展 。第一節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節 義大利新現實主運動中的電影“作者”。第三節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之後的電影“作者”。
第三章 法國“新浪潮”中的“作者”。第一節 “新浪潮”的產生與安德列‧巴贊 。第二節 法國“新浪潮”中的“作者” 。第三節 “新浪潮”的發展 。
第四章 “左岸派”小組與其中的電影“作者”。第一節 “左岸派”小組 。第二節 “左岸派”小組中的電影“作者”。第三節 路易‧馬勒及其創作。
第五章 德國新電影運動 。第一節 德國青年電影的誕生 。第二節 德國新電影運動中出現電影“作者”。 第三節 法斯賓德的創作。
第六章 西班牙電影運動及其電影“作者”。第一節 西班牙新電影運動前後。第二節 布努艾爾的電影創作。第三節 阿爾莫多瓦的電影創作。
第六章 日本新電影與大島渚。第一節 日本新電影的發端。第二節 大島渚的電影創作。
都是些老去導演嘛,雖然兩岸三地電影譯名常異,但還是能識其人,而且書中對他們電影的介紹分析大多也無新意。
要「新意」是嗎?書中以下比較「左岸派」與「新浪潮」之異,大概有點新意吧:
「左岸派在主題方面偏愛回憶、遺忘、記憶、杜撰、想像、潛意識活動(化如雷奈的《廣島之戀》《去年在馬倫巴》)…左岸派最重要的美學革命表現在剪輯上…對音樂的思考與處理也就更細膱膩更復雜…二次大戰的人生經歷使左岸派對生命有著更為深刻的感觸和理解…較采用二、三甚至混合人稱來敘事…拍攝地點不限於巴黎和法國…對人內在的精神活動…拍攝手法仔細琢磨、制作周期較長…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8546523
電影作者論>百度百科
法國新浪潮時期,特呂弗等人提出,認爲不是所有導演都能成爲“作者”。具備電影作者論資格所拍的電影才是“作者電影”。
作者政策要求電影想小說、音樂、繪畫一樣是一個人的作品,電影作家的作品——即導演個人的作品。此理論産生廣泛的影響。
其作者資格條件如下:
1在一批影片中體現出導演個性和個人風格特性,把個人的東西帶入題材,導演不是一個執行者。
2影片應具有某種內在涵義,是後天形成而非先前存在的。
3電影作者是對電影制作全面控制的人,無導演、編劇之分。
法國新浪潮主要人物:特呂弗、戈達爾、夏布羅爾。
電影作者代表人物:戈達爾、特呂弗、安東尼奧尼、費裏尼、希區柯克。
此理論確定美國一批導演的作者地位,其電影爲作者電影。
作者論的實質:強調電影導演是主要創作人和最終定稿人。判定依據是導演對作品的控制。
作者電影與類型電影相對,也稱藝術片。
http://baike.baidu.com/view/1281513.html?tp=0_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