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9-27 08:00:00| 人氣94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侯麥:名導演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愛情。四季。侯麥】影展 2012.9.7~10.4 真善美劇院

《春天的故事》
《夏天的故事》
《秋天的故事》
《冬天的故事》
睽違十年的侯麥「四季故事」系列,將於今年9月【愛情。四季。侯麥】影展,首次以數位修復拷貝放映,真善美劇院將連續1個月放送著侯麥鏡頭下的巴黎與南法鄉村風光,透過簡簡單單的日常生活與對話,體會最深刻細膩的愛情各種面貌。
  「變化就像四季,春天絕美,然而夏天已過,我們錯過了秋天,突然之間,天就冷了,一切的事物都凍結住了。」電影《巴黎我愛你》這樣訴說著人生,也描繪著愛情;愛情可以溫柔等待,細水長流,也可以轟轟烈烈,一燒殆盡,如果以四季形容愛情,那麼春秋的愛情合該帶點含蓄,慢慢醞釀,而夏與冬的愛情則是性格強烈,天崩地裂。被譽為「影壇不朽的愛情專家」的導演侯麥(Eric Rohmer),愛情元素始終是他作品中的重要篇章,除了《綠光》、《我女朋友的男朋友》是公認的愛情經典電影外,其90年代的代表作「四季的故事」,則是透過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呈現他對愛情的體會。
  法國新浪潮導演侯麥曾被楊德昌讚美為「世界上最知道如何拍電影的人」,他不疾不徐地將愛情的起落、悲歡,透過詩意的鏡頭慢慢訴說。《春天的故事》說的是中年人的愛情,就像剛從冬天裡復甦的春天,這段感情也若有似無、乍暖還寒,不喜歡爸爸新女友的小女生,一心想要撮合爸爸與女老師,而這段發生在春天裡的故事,會不會因為小女生的處心積慮最終弄巧成拙?張愛玲說每個男人生命中都有一朵紅玫瑰與白玫瑰,但這時若再加上一朵貼心溫馴的薰衣草,花心擺盪是不是變得更讓人可以理解,《夏天的故事》說著流連在3個女孩間的男孩的故事,夏天的青春與熱度,讓人面對愛情也不免昏頭轉向起來。《秋天的故事》裡人人都想替是剩女也是好女人的瑪嘉莉介紹男人,但也人人都心懷詭計,而這條條充滿欺瞞的紅線能在秋天豐收的季節裡,牽起一段美好姻緣嗎?《冬天的故事》則是一段等愛的故事,這次故事主角變成1女3男,每個人都在癡心等候,而愛情的奇蹟真是用心苦等就會降臨嗎?侯麥的愛情春夏秋冬,可謂道盡了愛情的各種組合與可能。
http://www.mottimes.com/cht/article_detail.php?serial=637

引誘與試探、忠誠與背叛……──大導演侯麥短篇小說集《六個道德故事》NeoReading03大.jpg
1970年:《克萊爾之膝》
一面是甜美而危險的引誘,另一面是狡猾世故的背德,「蘇珊的愛情經歷」、「克萊兒的膝蓋」、「午後的愛情」,《六個道德故事》經典劇照書衣設計版完全收藏,再現70年代新浪潮風采── 一次完全擁抱侯麥。
  本書特色
1. 侯麥先是一位小說家,然後才是導演。本書是侯麥執導演筒之前最重要的文學創作,六篇原創故事展現侯麥創作主題核心。
2. 筆調輕鬆詼諧、情節發展明亮而引人,有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被精靈亂點鴛鴦譜的弄巧成拙的過程,最後卻能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喜劇特質。
3. 透過大量的「對話」(特別是在晚餐以及咖啡館),其中不乏犀利、幽默與機智,展現法國人好思辨的天性,「飲食與對話」造就了法國人的文化,從中盡窺其趣。
4. 結構有如交響樂的六支變奏曲,內容頗似數學公式的正反合辯證,可說侯麥設計一套嚴謹的公式,將男主角們置於其中,觀看他們的心理反應和動作。這些男主角糾纏在自我本能的釋放與道德規則的制約之間。
5. 刻畫人的欲望,觸及探討了偶然性、選擇權和宗教觀等等,取材借喻自17世紀巴斯卡的哲學和18世紀的寓言故事。
6. 小說背景在上世紀60年代的法國,反映68年五月學運潮前後期的社會,呈現彼時不同城市之風景,以及當時人們亟欲掙脫固有包袱的心理狀態。
  目錄
〔推薦序一〕 只有對話能觸及的高牆 高翊峰
〔推薦序二〕 從「我」到「我」:《六個道德故事》的道德旅程與戰爭 黃以曦
〔前言〕 侯麥
一、蒙索街的麵包店女孩
二、蘇珊的愛情經歷
三、莫德家的一夜
四、收集男人的女人
五、克萊兒的膝蓋
六、午後的愛情
   「當敘述者正在追求一個女人時,他邂逅了另一個女人,這個女人纏住了他的注意力,直到他找回原先那個女人為止。」侯麥如此概括「六個道德故事」的主題。第一個短篇〈蒙索街的麵包店女孩〉,敘述一個大學生戀慕一個漂亮女孩,卻沒有勇氣和她搭訕,這個女孩後來突然消失了,不再於街上和他巧遇,他在相思煎熬之下,挑逗起麵包店的女店員,以排遣等候漂亮女孩出現的時光,孰料原本輕浮的態度卻引導兩人的關係走向嚴肅的愛情遊戲,就在他們約定看電影的那天,漂亮女孩出現了,男孩立刻決定重返她的身邊,把麵包店女孩拋在腦後。
  侯麥說他是以「交響樂的六支變奏曲」形式來構思這些「道德故事」。之後的五個短篇也在這樣的架構上更深度地演繹。六部愛情短篇,詼諧、明亮的筆調,和讓人拍案叫絕的情節發展,過程有如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被精靈亂點鴛鴦譜一般,結局卻是有驚無險以喜劇收場。侯麥藉此揶揄了法國知識分子在夸夸其談和理性外表之下的情欲煎熬,道出男性骨子裡「想要不忠誠,卻必須忠誠」的矛盾糾結。引誘與試探、忠誠與背叛……這些愛情元素正是浪漫巴黎最迷人的樂章。
  推薦
伊格言、李維菁、高翊峰、陳雪、童偉格、黃以曦、黃建業、聞天祥、鴻鴻一致推薦
★  怎麼會輪到我來推薦侯麥?事實上我巴不得請侯麥來推薦我!年輕時看他的電影便為裡面誠實細膩地面對情愛的渴求與猶豫,而深深著迷。後來讀到他的小說,赫然脈絡分明,那後面其實是一雙無比睿智洞察的眼睛,點破愛的愚蠢與瘋狂,以及執迷的虛妄。
什麼是愛?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真正明瞭,有人愛了一輩子還糊里糊塗。但侯麥一開始就讓我們明白,若以尋道之心求愛,這趟旅程必定不虛此行。──鴻鴻(詩人、導演、影評人)         
★  我不會忘記我年輕時如何在國際影展裡追逐侯麥的電影,我不會忘記我在鄉下的錄影帶店拿著梯子爬到高處翻找那鮮少人借閱的影帶,在我學習寫小說的青年時光,他 的電影影響我甚多,而侯麥的小說,這些成為導演前自我訓練說故事的短篇小說,這有什麼好考慮,當然是非讀不可。──陳雪
★  大量的瑣碎,會騙出乏味的糖衣錯覺。但侯麥的小說,卻能以枯燥乏味的人,說出最動人的情愛本質。我相信,那些分鏡畫面,確實屬於導演侯麥;然而,對話,是小 說家侯麥的歸屬,也是生成導演侯麥的基石。如果這書中的侯麥沒有拍電影,他必然也是一位同等高牆地位的世界級小說家。──高翊峰(小說家)
★  真是精彩!侯麥精巧地帶出小資階級的愛情,是一段段從主道一再岔出的插曲與際遇,侯麥的愛情不是理想或概念式的純愛,他的愛情是與人生、道德連結的複雜命 題。侯麥細緻犀利地描寫那份勢利、自欺、薄倖、殘忍,更擅於使用大量對白,在反反覆覆地對話與辯證之中,精緻推進展演人心曲折與幽微曖昧的轉移。
關於人性與愛情的權力、背德、世故與猜疑,侯麥具備足夠高貴的冷靜,因此能夠在作品中產生深刻的準確,在精巧的剪裁下,一種專屬侯麥的優雅風格便產生了:世故的眼睛,聰明的喟嘆,一個雋永的微笑。──李維菁(小說家)  
★  這些書寫,源於一個誠實探索的作者意志:他既思量文字將要蛻入影像的旅程,也反省電影這「貪婪的吞噬者」,對一切文學體裁皆不予回報的實況。比起昆德拉簡略 宣稱電影「讓人變笨」,因此藝術性終將敗野,侯麥的小說創作,毋寧更是對這看似不可修補之旅程的深情斟酌:這些故事如此暫留,讓人開啟未被影像僭越的想 像,那完全可以是另一趟豐饒之旅。──童偉格(小說家)
★  侯麥的《六個道德故事》可能讓我們甜進心底地猛點頭,也可能意味了挑釁激怒。不管是怎樣的反應,這些小故事所邀約的深究,等著的正是一場場理性與感性的盛宴。──黃以曦(影評人)
★《六個道德故事》不單只是侯麥在法國新浪潮奠立地位的第一個系列名作,在它們經過電影化手段之前,文學形式早已為後來侯麥作品的內在動作及人物心理模式,創造出重要的原型,無疑也正是打開侯麥電影之門的金鑰匙。──黃建業(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專任副教授)         
★  文學與電影,眾聲喧嘩中,只見侯麥大師以他睿智的筆觸,輕巧地畫出它們的異同。──聞天祥(影評人、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執行長)
http://freedomhill.pixnet.net/

《綠光》簡介

  電影《綠光》是埃裡克•羅麥爾1986年的作品,通過《綠光》向世人展示了一個尋找幸福的過程,一個迷惘卻堅定的過程,正如影片引用的法國諺語裡說,“時機到來,即是鍾情之時”
  影片描寫了將近而立之年的某公司女秘書德芬在8月的巴黎——一年一度的休假時節,因為朋友的失約以及前男友的婉拒,而不得不面對一個孤獨的假期。一方面,她的性格決定了她不可能像其他人那樣參與到一個嘈雜和紛亂的群體中,同時,她又不願意獨自度過這個假期。在這期間,她曾受好友佛朗索瓦茲的邀請去她瑟堡的家中做客,但是與其家人格格不入的生活習慣使她仿佛"異類",而與佛朗索瓦茲一家的其樂融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她的內心深處的孤獨感,以及苦悶和無所適從。
  整部影片的情節和結構都非常簡單,是以日記的方式記錄了德芬的假日經歷。在這部片子中,影迷沒有看到羅麥爾慣常使用的精妙的巧合的設置(比如他在《莫德之夜》 (最後的安排),或者是他對於影片對白的精細推敲,而是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樸實的風格呈遞出全片,使觀者將更多的注意放在了故事本身,進而有更多的空間和精力去思考影片想要凸現的東西。
  其拍攝手法也遵循了這一要求,以一種紀實的筆調,白描的手法工作,運用了許多的長鏡頭。攝影機起到的仿佛只是"記錄"的作用,而且留給了演員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所有的一切都給予了影片一個統一的風格,一種質樸的表達以及"取自現實"的真實感。因而,人們將《綠光》這部影片看作羅麥爾在對電影藝術無止境的追求過程中,在對其以往風格的一貫堅持中,對於自身的突破而達到的另一個顛峰。而觀賞這部影片,或許是需要耐心與細心的,在冗長而平淡的對話中,或在時而靜默的場景裡,影迷渴望的是一份發自內心的契合與激賞。
  影評
影片給人印象最深的首先是女主角那種強烈的孤獨感,一種不被人理解與關注而帶來的自卑。或許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是孤獨的。綠光終究不過是一種隱喻,而愛的美好或許正在於它的不可預知和不可預測,所以我們的期待才有意義,也值得尊重。影片展示了一個尋找幸福的過程,一個迷惘卻堅定的過程,正如影片引用的法國諺語裡說,“時機到來,即是鍾情之時”。 
  從表面上看,女主人公對於愛情的態度很消極。她不尋找,她只是等待。然而,這種消極,卻正出於一種積極,一種更為深刻的信念。因為她相信有真正的,也就是純粹的愛情存在。在她看來,苦苦追來的東西不是愛。她相信自然而然的東西,相信偶然。
http://www.baike.com/wiki/%E3%80%8A%E7%BB%BF%E5%85%89%E3%80%8B

艾力克·侯麥  維基百科

File:Eric Rohmer cinematheque 2004-04.jpg
2004年法國電影資料館
艾力克·侯麥 (法語:Éric Rohmer; 1920–2010)是法國電影導演、影評人、記者、作家、編劇與老師。他是戰後法國新浪潮指標人物,曾是雜誌《電影手冊》的編輯。
侯麥是法國新浪潮導演中最後一個被熟知的。1957年到1963年間擔任《電影手冊》編輯,雜誌的同事包括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從雜誌編輯開始,他們之後的事業獲得了世界的矚目。哲學家何內·謝黑是他的弟弟,而侯麥的兒子何內·蒙扎特則是一名記者。
1969年侯麥憑藉執導的電影《慕德家一夜》揚名國際並提名了奧斯卡金像獎。[1] 《克萊爾之膝》於1971年為他帶來聖塞巴斯蒂國際電影節大獎。2001年,威尼斯電影節授予侯麥金獅獎終身成就獎。
2010年1月11日,侯麥因未知原因在巴黎逝世。《每日電訊報》的訃聞稱他是「法國新浪潮最常青的電影人」,同世代中較持久並在後期「仍為大眾拍攝電影」。[2]
  早年生活
侯麥出生名是Maurice Henri Joseph Schérer(或Jean-Marie Maurice Schérer)[3]法國南部中心的圖爾,雙親是陸斯恩·謝黑、瑪蒂耳朵·布徹。[4] 侯麥曾是羅馬天主教徒。[2][5] 根據兩個著名藝術家——男演員埃里克·馮·施特羅海姆和傅滿楚系列小說的作者薩克斯·儒默[6]
  職業生涯
侯麥最初的工作是老師,[7]同時在一個報紙兼職記者。[6] 1946年他用筆名「吉爾貝·科爾迪埃」發表了小說《伊莉莎白》。[6]
1950年他與戈達爾等人聯合開辦了電影雜誌《La Gazette du Cinéma》。1951年侯麥拍攝了短片《夏洛和她的牛排》,年輕的讓·呂克·戈達爾出演,然而該片直到1961年才拍攝完成。之後很快,侯麥加入了新成立的電影雜誌《電影手冊》,最終成為了編輯。[7][8]
在那兒,侯麥形成了個人與眾不同的評論風格;《電影手冊》成員、法國電影新浪潮電影人之一——呂克·慕萊曾說,不像相較年輕的特呂弗和戈達爾寫作風格那樣尖銳與私人,侯麥的風格善於辭令與雄辯,廣泛用於提問和第一人稱視角。[9]
侯麥與克勞德·夏布洛爾合作了一篇關於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的論文《希區柯克》(《Paris: Éditions Universitaires》1957年)。研究聚焦於希區柯克的羅馬天主教背景,該作被描述為「二戰後最有影響力的電影書籍,為被只當做藝人的電影人打下一道新的光芒。」[2]
1957年侯麥與德海斯·巴貝特結婚,生有兩子。[2]
1959年夏布洛爾製作了侯麥的導演處女作《獅子星座》引起了一些注意。1963年巴貝特·斯科羅德成立了電影公司Les Films du Losange製作了侯麥除最後三部影片之外的所有作品(最後三部作品由公司La Compagnie Eric Rohmer製作)。[10] 侯麥的事業以「六個道德故事」一飛衝天。 每部片子都基於同一個故事,靈感來源於默片大師茂瑙的名作《日出》(1927年),一個即將結婚或定下終身的男人,面對另一個女人誘惑的抗拒。第一部《麵包店的女孩》片長23分鐘;第二部《蘇姍娜的故事》是故事長片,55分鐘。系列中的第三部《慕德家一夜》和第五部《克萊爾之膝》令他獲得世界範圍內的認可。其中前者獲得奧斯卡最佳劇本和最佳外語片兩項提名。[6][7][11] 後者拿到聖塞巴斯蒂國際電影節大獎。[7]
  後期事業
「六個道德故事」之後,侯麥拍攝了兩部古裝片:根據海因里希·馮·克萊斯特短篇小說改編的《侯爵夫人》(1976年)和自十二世紀克里斯蒂安·特洛瓦的手稿改編的《柏士浮》。作為一個文學愛好者,侯麥的影片經常從話劇和小說中挖掘點子和主題,比如儒勒·凡爾納(《綠光》)、莎士比亞(《冬天的故事》)和帕斯卡·維格(《慕德家一夜 》)。
在1990年代,侯麥致力於他第二個電影系列「喜劇與諺語」的創作,每部作品都基於一個諺語。之後他有拍攝了第三個電影系列:「四季故事」。其中侯麥以79歲高齡創作的《秋季故事》獲得了評論界極佳的評價。[7]
2000年代初,八十歲的侯麥拍攝了古裝劇情片《貴婦與公爵》和《三重間諜》。其中《貴婦與公爵》由於對法國大革命父母的描寫而在法國國內引發巨大爭議,並導致一些評論給該片貼上了為君主制張目的標籤。而在其他地方,由於影片創新的電影風格和精湛的演員表演獲得了很好的口碑。
2001年,他的職業生涯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終身成就獎的肯定。[12][13]
侯麥的最後一部作品《愛情誓言》2007年在威尼斯電影節放映,[12] 同時在電影節宣布退休。[7][12]
  逝世
2010年1月11日早晨,侯麥逝世,享年89歲。[7][12][13] 但卻不知是什麼原因導致離世。[12][13] 逝世前曾去醫院就醫。[11]
法國前文化部長傑克·朗稱讚侯麥是「法國電影的大師」。[12] 導演、坎城電影節藝術總監蒂埃里·弗瑞默則說侯麥的作品是「獨一無二」。[12]
艾力克·侯麥的安葬在巴黎蒙帕納斯公墓的第13區。
法國電影資料館在2010年2月8日舉辦了一個特別紀念後面的活動,包括:放映《克萊爾之膝》以及讓·呂克·戈達爾製作的《侯麥紀念特輯》。[14]
  獲獎與提名
艾力克·侯麥在2001年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終身成就獎」。
《女收藏家》(1967年)
第1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銀熊獎評委會特別獎[15]
第1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青年電影獎
《慕德家一夜》(1959年)
坎城電影節 Official Selection[16]
第42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外語片提名[1]
第43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原創劇本提名
《克萊爾之膝》(1970年)
路易·德呂克獎
《侯爵夫人》(1976年)
坎城電影節 評委會大獎
《沙灘上的寶蓮》(1983年)
第3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銀熊獎最佳導演[17]
第3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OCIC Award Winner - Honorable Mention
第3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國際影評人獎
《綠光》(1986年)
威尼斯電影節 金獅獎
威尼斯電影節 國際影評人獎
《冬季故事》(1992年)
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18] 國際影評人獎
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基督教評審團獎
《秋季故事》(1998年)
威尼斯電影節 最佳劇本
威尼斯電影節 Sergio Trasatti Award - Special Mention
《三重間諜》(2004年)
柏林國際電影節官方展映
  作品
  「六個道德故事」系列
1963年:《麵包店的女孩》
1963年:《蘇姍娜的故事》
1967年:《女收藏家》
1969年:《慕德家一夜》這是系列的第三部,但拍攝製作因故延後,所以晚於第四個故事上映。
1970年:《克萊爾之膝》
1972年:《午後之愛》
  「喜劇與諺語」系列
1981年: 《飛行家的妻子》 — 「人不可能什麼都不想。」
1982年: 《好姻緣》 —「有誰不嚮往空中樓閣?」
1983年: 《沙灘上的寶琳》 — 「言多必失。」
1984年: 《圓月映花都》 — 「有兩個女人的男人失去了靈魂,有兩棟房子的男人失去了心。」
1986年:《綠光》 — 「啊,願心心相印的時刻早日到來!」
1987年:《我女朋友的男朋友》— 「我朋友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
  「四季故事」系列
1990年:《春季故事》
1992年:《冬季故事》
1996年:《夏季故事》
1998年:《秋季故事》
  其他故事長片
1959年:《獅子星座》
1976年:《侯爵夫人》
1978年:《柏士浮》
1980年:《海爾布隆的凱瑟琳》
1987年:《Le trio en si bémol》
1987年:《雙姝奇緣》
1993年:《大樹、市長和文化館》
1995年:《人約巴黎》
2000年:《貴婦與公爵》
2004年:《三重間諜》
2007年:《愛情誓言》
  參考資料
 1.0 1.1 第42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與獲獎名單. oscars.org.
 2.0 2.1 2.2 2.3 埃里克·侯麥. 《每日電訊報》. 2010年01月11日.
3 Dave Kehr "Eric Rohmer, a Leading Filmmaker of the French New Wave, Dies at 89", 《紐約時報》 2010年01月11日
4 Eric Rohmer Biography (1920?-), Film Reference
5 The religion of director Eric Rohmer, Adherents.com
6.0 6.1 6.2 6.3 French filmmaker Eric Rohmer dies at 89. CBC新聞. 2010年01月11日.
 7.0 7.1 7.2 7.3 7.4 7.5 7.6 Ruadhán Mac Cormaic. Film-maker Rohmer dies in Paris. 《愛爾蘭時報》. 2010年01月11日.
8 Neupert, Richard John. 《法國新浪潮發展史》. 威斯康熙大學出版社. 2007年02月19日. 29 [2012年05月24日]. ISBN 978-0-299-21704-4. "Eric Rohmer, who began writing for Cahiers at age thirty-one"
9 Moullet, Luc. 上帝的面具與角色 Mubi Notebook
10 Agnès Poirier "Eric Rohmer: un hommage", The Guardian, 12 January 2010
11.0 11.1 French film maker Rohmer dies at 89. 《菲律賓每日調查》. 2010年01月12日.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French film-maker Eric Rohmer dies. BBC. 2010年01月11日.
 13.0 13.1 13.2 法國導演侯麥逝世. 《紐西蘭先驅報》. 2010年01月12日 [2010年01月11日].[失效連結]
14 Godard on the Death of Róhmer, Cinemasparagus blog
15  Berlinale 1967: Prize Winners. berlinale.de. [2010-02-27].
16 Festival de Cannes: My Night at Maud's. festival-cannes.com. [2009-04-07].
17  Berlinale: 1983 Prize Winners. berlinale.de. [2010-11-20].
18 Berlinale: 1992 Programme. berlinale.de. [2011-05-22].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8A%E5%8A%9B%C2%B7%E7%9B%A7%E9%A6%AC

【圖博館】:《電影作者》

由錢暉《電影作者》(中國電影出版社,2004)以下的章節,可一目了然書中所謂的「電影作者」有那些導演。
  第一章 法國詩意現實主義電影中的“作者”。第一節 法國詩意現實主義的出現 。第二節 詩意現實主義的發展。第三節 讓‧雷諾瓦及其創作。
  第二章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及其發展 。第一節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節 義大利新現實主運動中的電影“作者”。第三節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之後的電影“作者”。
  第三章 法國“新浪潮”中的“作者”。第一節 “新浪潮”的產生與安德列‧巴贊 。第二節 法國“新浪潮”中的“作者” 。第三節 “新浪潮”的發展 。
  第四章 “左岸派”小組與其中的電影“作者”。第一節 “左岸派”小組 。第二節 “左岸派”小組中的電影“作者”。第三節 路易‧馬勒及其創作。
  第五章 德國新電影運動 。第一節 德國青年電影的誕生 。第二節 德國新電影運動中出現電影“作者”。 第三節 法斯賓德的創作。
  第六章 西班牙電影運動及其電影“作者”。第一節 西班牙新電影運動前後。第二節 布努艾爾的電影創作。第三節 阿爾莫多瓦的電影創作。
  第六章 日本新電影與大島渚。第一節 日本新電影的發端。第二節 大島渚的電影創作。
  都是些老去導演嘛,雖然兩岸三地電影譯名常異,但還是能識其人,而且書中對他們電影的介紹分析大多也無新意。
  要「新意」是嗎?書中以下比較「左岸派」與「新浪潮」之異,大概有點新意吧:
  「左岸派在主題方面偏愛回憶、遺忘、記憶、杜撰、想像、潛意識活動(化如雷奈的《廣島之戀》《去年在馬倫巴》)…左岸派最重要的美學革命表現在剪輯上…對音樂的思考與處理也就更細膱膩更復雜…二次大戰的人生經歷使左岸派對生命有著更為深刻的感觸和理解…較采用二、三甚至混合人稱來敘事…拍攝地點不限於巴黎和法國…對人內在的精神活動…拍攝手法仔細琢磨、制作周期較長…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8546523
 
電影作者論>百度百科
 
  法國新浪潮時期,特呂弗等人提出,認爲不是所有導演都能成爲“作者”。具備電影作者論資格所拍的電影才是“作者電影”。
  作者政策要求電影想小說、音樂、繪畫一樣是一個人的作品,電影作家的作品——即導演個人的作品。此理論産生廣泛的影響。
  其作者資格條件如下:
  1在一批影片中體現出導演個性和個人風格特性,把個人的東西帶入題材,導演不是一個執行者。
  2影片應具有某種內在涵義,是後天形成而非先前存在的。
  3電影作者是對電影制作全面控制的人,無導演、編劇之分。
  法國新浪潮主要人物:特呂弗、戈達爾、夏布羅爾。
  電影作者代表人物:戈達爾、特呂弗、安東尼奧尼、費裏尼、希區柯克。
  此理論確定美國一批導演的作者地位,其電影爲作者電影。
  作者論的實質:強調電影導演是主要創作人和最終定稿人。判定依據是導演對作品的控制。
  作者電影與類型電影相對,也稱藝術片。
http://baike.baidu.com/view/1281513.html?tp=0_10


台長: 阿楨
人氣(94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名導演 |
此分類下一篇:楚浮:名導演2
此分類上一篇:《陸上行舟》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