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9-27 07:00:00| 人氣10,536| 回應1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姚仁喜:名建築師84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姚仁喜

高鐵新竹站 
File:Taiwan HighSpeedRail HsinChu Station 3.JPG

蘭陽博物館 
File:蘭陽博物館.jpg






法鼓山農禪寺 





烏鎮劇院 






實踐大學體育館及圖資大樓 


中鋼企業總部大樓 



克緹辦公大樓
姚仁喜(1951年12月6日-),台灣建築師。1975年畢業於台灣東海大學建築系,於1978年獲得柏克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建築碩士。
大元建築及設計事務所Artech Architects
於1985年由姚仁喜先生創立,臺北及上海逾160位建築專業人員。設計案多位於大中華地區,亦於美國、歐洲、非洲及南亞等地,設計類別含辦公、住宅、文化、教育、醫院、飯店、商場、交通、工業建築及都市計畫。
  代表作品
• 台灣高速鐵路新竹站THSR Hsinchu Station
• 蘭陽博物館Langyang Museum
• 法鼓山農禪寺Water-Moon Monastery
• 烏鎮劇院Wuzhen Theaters
• 實踐大學體育館及圖資大樓Shih Chien University Gymnasium and Library
• 中鋼企業總部大樓China Steel Corp. HQ.
• 克緹辦公大樓Kelti Center
  認可
2002年姚建築師以台灣高速鐵路新竹站一案為主題,代表台灣參加第八屆義大利威尼斯建築雙年展;2003年受邀參加第一屆鹿特丹國際建築雙年展。2004年受邀參加第一屆北京國際建築藝術雙年展-佛手湖軒;2008年再度受邀代表台灣參加第十一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暗黑情事;2013年英國國際建築展IAS-以故宮南院代表台灣參展。
1997年獲頒台灣內政部第三屆「傑出建築師」;2005年獲頒柏克萊加州大學環境設計學院頒發〝傑出校友獎〞榮譽。2007年獲得台灣文化藝術獎項「國家文藝獎」建築類第十一屆得獎人;2009年獲得中國一級註冊建築師資格。
  得獎事蹟
2013第一屆 ARCHITIZER A+ 大獎: 專業評審首選獎& 網路票選第一名- 中鋼集團總部大樓
2012芝加哥雅典娜建築與設計博物館+ 建築藝術設計與城市研究學院「2012 國際建築獎」- 蘭陽博物館
2012Perspective Awards - HERITAGE 類別- 蘭陽博物館
  著作
2011年,第二本作品專書《ARCHITECTURE OF KRIS YAO/ARTECH》亦由澳洲Images Publishing出版
2003年,中文版專書《姚仁喜/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於由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
2001年,大元建築及設計事務所第一本作品專書《Kris Yao/ARTECH Selected and Current works》由澳洲Images Publishing出版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7%9A%E4%BB%81%E5%96%9C

姚仁喜談藝術建築與自然融入 用長鏡觀察 用建築包容

「從一個社會來講,我們有一個集體的潛意識,就是我們有集體的DNA,集體的夢;也許就是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歷史,我們共同分享的東西。如果你能把那個東西提取出來,就會做出一個有很多共鳴的作品。因為它能夠喚醒一個文化的深沉共鳴;而超越文化,還有一個更共同的感覺,不管你是甚麼人,甚麼顏色的人,你都有一個最基本的、人心上的一種共同的東西:佛性。」——台灣著名建築師、兩岸四地建築評委、「大元聯合建築師事物所」創辦人姚仁喜(KRIS YAO)。
  很多學建築的學生,他們在學校被授予的大多都是如何跟從歐洲建築風格,將時尚、趨勢、潮流、現代玻璃牆等冰冷的元素注入聳立的建築物中。而此時,無論你身在香港,或是紐約的街頭,抑或是其它現代化的城市,你可能分不清自己身在何處,甚至對現代建築感到陌生和隔離。當建築走到此時,是否大家已在追逐中走到盡頭?需要回過頭來反思:建築何為?
  2013「台灣式言談」首場於6月底在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舉辦。主辦單位邀請了台灣著名的建築師姚仁喜,與香港知名設計師及建築評論家等暢談「建築的自然融入與空間節奏」。首次有機會親聆設計大師講述其作品的設計過程,令筆者大開眼界。亦終於明白了:甚麼是建築。
港台兩地建築界菁英。左起香港建築評論家盧林、香港建築師學會院士馮永基、主講姚仁喜、主持人香港知名設計師劉小康。
  大境自然——「蘭陽博物館」
座落於台灣宜蘭烏石港的蘭陽博物館,是姚仁喜花了6年時間建成的作品。百年前曾熱鬧的漁港——石港春帆,船兒繞過黑石,可開到頭城。然而,滄海桑田,如今已變成一塊濕地,只能從點點痕跡中憑弔龜山島當年的美好記憶。
  台灣東北海邊很多單面頁岩和砂岩的立方體大石,經海水沖刷後,變成不一樣的層面。運用這些石頭的層面花紋,展示宜蘭特有的地質面貌:山、平原、海。姚仁喜形容博物館「好像在跟海裏面的龜山島有一個清楚的對話。」
  博物館分三個不同的空間,仿似海水沖刷石頭造成的虛與實的節奏,模仿當年頁岩和砂岩,每一塊石頭都經音樂人用手拼出來,寬度都跟音符有關。表現大自然侵蝕礁石的過程中,撞擊出的節奏和樂感,令人忍不住哼唱《四季》協奏曲。
  宜蘭常常下雨,石頭變濕,顏色和表情亦都會發生變化;清晨霞光、日間普照、落日餘暉,哪怕一天之內,博物館都呈現不同的顏色和樣貌。令姚仁喜動容的是,他常常看到阿公阿婆在那裏指指點點,欣賞館中景象。內觀遠望,都有許多熟悉的物品和美好回憶。姚仁喜說:「據統計,蘭陽博物館是台灣唯一一個公家博物館靠賣門票打平收入的。參觀的人多,網站也受歡迎,很多人去拍照留念。」
  為甚麼這麼成功?他說:「用電影比喻,大概它像是一個史詩的電影角色。沒有演壞。有山、平原、海、島,而且還有人文跟歷史,貫穿在裏面。」享受空間和節奏,姚仁喜形容自己的作品為「大境自然」。大的場景和建築物,人與建築及空間的對話。
  心境自然——「法鼓山農禪寺」
亦曾年少輕狂,但《西藏生死書》令一顆不安的心找回自己。篤信佛教,令姚仁喜的創作亦同時進入另一個境界,「輕鬆自在,不強求」。
  因緣際會,聖嚴法師生前親自交代姚仁喜做其定中所見的寺廟——台北法鼓山農禪寺,並且只給出六個字:「水中月,空中花。
前無古人先例可循,姚仁喜笑著形容,是他夢裏所見。於是,面向基隆河,背倚大屯山,座落於開渡平原的農禪寺水月道場於焉誕生。
  大大的水池,映照著寺廟,其後種植的綠樹遮擋了現代塵囂中的高速公路。姚仁喜切身感受到山傑地靈,環境的清幽帶給人內心的寧靜。他說,有父母帶著平常吵鬧的小孩,他竟然來到這裏能靜坐水邊很久,亦有人能在此地感受到一種心境的轉換。「我去過幾次,有人認出我後,留著淚和我說,建築很棒!很感動。」姚仁喜謙虛地說,建築本身沒甚麼,但令他驚喜的是設計後呈現的效果:當風吹過,水池後面的禪堂裏的一切都跟著動:水動、倒影動、禪堂裏面的帷幔動、倒影中的帷幔亦在動。或者「水中月,空中花」,佛教中所講的萬物皆為不實之存在,他有一點點碰觸到這種狀態。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對中國正體字的威力獨有領會的姚仁喜,竟然「瘋狂地」把整本《金剛經》以混凝土灌製出鏤空的5千多字,鐫刻在長廊外牆上。「佛之語以光的形式出現。」姚仁喜自嘲自己這個「傻瓜年輕人」的衝勁。他說,每次看到那個投射在牆上或反射於空中的字,身上都會起雞皮,感到震撼!
  夕陽西下,投入室內的光線將在大殿內牆的《心經》投射在圓柱上,光影流轉,字在轉,給人一種「梵文」之感。太陽從字裏透射出來,有人看到心經跑到「空中」,乃光經玻璃折射所致,卻增添了虛幻感。
  「做成一個景觀的道場,讓環境來做工作,讓環境來影響人生。」姚仁喜覺得這是一個心境的自然。可以讓人想靜下來,讓心休息一下。
  夢境自然 ——「讓夢繼續做……」
Water-Moon:攝影:鄭錦銘 (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Wuzhen Theater:(烏鎮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提供)
講到自然,姚仁喜引用一位佛教老師的話:「Because Nature is Natural。中國人說自然而然。一個空間能讓我們的心自然而然、輕鬆自在。」
  1971年,還是大學時代的姚仁喜,曾做過樂團主唱,發過音樂夢。順著建築之路,卻一直走到今天。然而,因緣際會,10年前他那股差點被熄滅的藝術之火再次被點燃時,2002年,他代表台灣參加威尼斯建築獎展覽,不僅拍了電影還做了音樂。其後,他跑到紐約去學電影,短短的一個月內,他拍了4部電影。從寫劇本到拍攝、導演、剪接……在那重燃年輕夢想的時段,他寫了多個劇本。
  就在一個月前開幕的浙江烏鎮劇院,是姚仁喜的另一部代表作。構思源自於當地特產吉祥物「並蒂蓮」,他運用當地舊材料:舊木、舊石板、舊而有青苔的磚和城牆,再現十八、十九世紀原水鄉水墨山水畫般的景色。舊烏篷船,夾著霧氣,水鄉的夜晚在燈光照射下,亦真亦幻,似夢境般。可乘船入內,亦可陸路進入。「劇院本來就是人去做夢的地方,因為我們知道那是假的,但我們還是要去看。烏鎮又是一個像夢一樣的地方,所以,烏鎮大劇院最大的任務是讓你們的夢繼續做。所以,空間、氛圍都是不要驚醒夢中人。」
  滿足人們做夢的同時,建築設計家的夢亦同時在做。如他自己所描述的,「我發現,我喜歡把建築用電影的影像流動跟說故事越來越分不開了。」
  體會自然——感受人文元素
香港知名建築評論家盧林對姚仁喜有這樣的評價:你不是在做建築,你是一個藝術家、音樂家、編劇、導演。
  盧林分享和姚仁喜相處過程中的感受。他感喟,當香港建築大獎的評審員大多以房子的外觀是否漂亮來做評判標準時,卻很少有人講建築與人的關係。姚仁喜令他懂得如何欣賞建築:欣賞空間,體會簡單的生活。
  姚仁喜說他是一個性格孤僻不喜與人貼在一起的人,亦是一個「喜歡用長鏡頭觀察」這個社會的人。「我們在做建築時,其實,它是一個長距離的一種關照,而不是一個短距離的參與。我們的任務是把空間做出來。我在做很多想像的時候,我會想像很多事情在裏面發生,可是這個時候,又要接受一種包容。因為我是在做一個容器,它可以包容各種東西。」
  香港知名設計師劉小康說:「過去曾有很多世界一流的建築師在香港建築,可是他們卻都沒有關心過我們。沒有關注我們人與我們的文化。」
  或者,對神佛的信仰,令姚仁喜在內觀的過程中,更多領悟人生的真諦,使他在建築與藝術的道路上越走越寬。在個人修行中,他體會到精神與修持是一致的關係。「因為當你在自由的狀態下,你才能創作出自然而然的作品。」
http://hk.epochtimes.com/b5/13/7/12/181048.htm

從實踐中發現創作的本質-試論姚仁喜的建築  by劉舜仁  東海大學建築系系主任

『我逐漸了解這個對「實踐」永遠合適的、真正的意義是放掉所有預先的觀念,全然地浸潤在「作」當中,並且去慶祝它。畢竟建築不是問題的一個答案。建築即是。』姚仁喜

 姚仁喜建築師是建築的實踐家(Doer)而非建築的空談者(Talker)。他對台灣建築最大的貢獻不在提出驚人的建築宣言或是聳動的建築思想,而是自始堅持創作者的理念,面對真實的社會環境,身體力行,透過大量且多樣的作品,證明即使在艱困的執業環境下,仍然可以創造極高品質的建築。
 姚仁喜先生得獎無數,1999年同時完成三個重要且各具特色的作品:「香光尼僧團台中養慧學院」(1999年台灣建築獎)、「大陸工程企業總部」(1999年台灣建築獎佳作)、「仁寶電腦企業總部大樓」(2001年台灣建築獎、2002年首屆WA中國建築獎佳作),同年榮獲「第一屆遠東傑出建築設計獎傑出獎」。到目前為止,姚先生個人最得意的作品是「台灣高速鐵路新竹站」;2002年即代表台灣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以及2003年「鹿特丹第一屆國際建築雙年展」。
 姚先生的成就一方面得力於他積極吸收西方精進的建築技術,不斷提升事務所的專業質能,以團隊的方式有效、精巧地處理台灣現實的建築與都市問題。姚仁喜建築師對人才的組織與創意的激發,是其工作團隊能夠快速生產高水準作品的關鍵。過去兩次重要的國際合作:1995年富邦金融中心與SOM,以及1999年大陸工程企業總部與Ove Arup,更使工作團隊獲得專業上的躍進,奠定了姚仁喜建築師事務所在都市設計、構造技術、與材料使用與世界齊頭並進的能力與信心。無怪乎建築評論家,也是姚先生當年在柏克萊大學建築系求學時的老師山姆.戴維斯(Sam Davis)認為「也許他(姚仁喜)最持久的貢獻一點都不在房子,而在他所建立的創意企業體的典範。」
 姚先生的成就另一方面則源自他有意識地對自我內在創作思維的反省。姚先生察覺當自己愈謙卑、愈虛心、愈少自我、愈沒期待,與設計相關的精靈愈能活躍介入,最終的成果就愈宏大。近年在佛法上的信仰與修練,更強化了他對「直覺」(Intuition)的運用,因而與其在設計過程中顯現的系統性、對幾何形式與空間組織的「理性」(Reason)形成強烈的對比。內與外、直覺與理性,似乎是透過「實踐」得以結合,成為一個具有源源不絕的創造力的個體。從實踐中發現創作的本質,繼而建立堅定的信仰,是姚仁喜建築師在這個時代給台灣的建築界非常寶貴的啟示。
  雲氣斑斕壯闊的變化,來自日月的無華。這樣的體會,關乎藝術創作,也直指精神修持,未必建築,卻十分空間。
  唯有認知到虛的存在,實才有了真正的份量,唯有不斷地內在淨化自己,才能如無華的日月一般,創造出雲氣斑斕壯闊的變化,姚仁喜引用十三世紀蘇菲教詩人Rumi的詩中典故時,窗外的陽光正將台北盆地的大樓一棟棟拭亮起來,玻璃帷幕的光采,更多來自於透亮天光──這樣來看建築,確實如一場無聲說法。
  中國人和希臘人爭論誰才是高明的藝術家,中國人滔滔辯論,希臘人無言離去,國王決定各給雙方一室,中間隔著布簾,中國人以百種顏料天天彩繪精雕,希臘人日復一日清洗勤拭牆壁直到光潔剔亮,當大功告成那日到來時,國王懾服於中國的氣派色澤和精工細琢,但當布簾一拉開,所有瑰麗與金碧輝煌,都映射在希臘人的無瑕牆面,成為絕美的流光華彩。
  Rumi無疑偏袒希臘藝術,身為蘇菲教詩人,他在詩中寫道:「希臘藝術是蘇菲式的藝術。/他們不去研讀哲學的思考。」而接下來的文句發人深省:「他們讓他們的愛念清明更清明。/沒有貪求,沒有忿恨。在純淨中/他們接納並且反照當下的每一個形象,/從此處,從星辰,從虛空。」
  「他們全然吸收,彷彿他們的目光/就是在觀看他們的/那輕盈的清明。」Rumi以此總結。
  和姚仁喜談建築,得到Rumi的詩,一如高鐵新竹站如風的頂棚,是在觀看雲門舞集演出時,姚仁喜隨手以名片捏折出的流線。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他說,每個設計都有它的因緣。因而,「不要一天到晚追逐『文章』,而是要練『妙手』。」他相信,所有好的設計本就存在應有的因緣裡,建築師與設計者所要做的,只是像考古學家一樣──「發現」它!
  在此之前,重要的是要拭淨內在的清明,拋卻過多的專業偏執反而能看到更多可能性與機會,「設計對我現在來說,變得比較簡單,以前總想創作一個獨一無二的,Ego很強的東西,後來發現,那反而才是創作的阻礙。」
  現在的姚仁喜,有了更多的從容自在,卻也都經過長久的探索修為。
  沒錯,他正站在同儕欣羨的位置。
  就在這個月份,他代表台灣參與第八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以高鐵新竹站輻射出的延伸意象,詮釋「2050願景台灣」的台灣館主題,以呼應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大會主題「Next」。
  五年前獲得內政部舉辦的「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獎」,時年四十六歲的姚仁喜是歷來最年輕的得獎者;三年前「遠東集團──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首度舉辦「遠東建築設計獎」時,姚仁喜是以「大陸工程企業總部大樓」贏得「傑出獎」百萬獎金的第一人;而他的「國立台南藝術學院音像藝術大樓」、「香光尼僧團台中養慧學苑」、「元智大學資訊圖書大樓」等作品,也都是建築獎項常勝軍。
  有人視他為建築這項「老年行業中的壯年大師」,有人說他是台灣少數最有機會登上國際舞台的建築師,而姚仁喜卻在這個暑假去了趟美國,到紐約電影學院修習電影,一個月後返台意猶未盡,仍為聲光影像夢迴魂縈。
  一切的轉捩點應該回溯到那一天,朋友丟了本英文書在他桌上,「借你看看!」那一「借」至今書未曾還,甚至佔據了姚仁喜的心靈,他促成了《西藏生死書》中譯本的問世,作者索甲仁波切則成了他的人生智慧導師。
  當時姚仁喜的莫大震撼,莫過於《西藏生死書》突破外在世界表象,直指心靈的內在觀照,正當野心勃勃想要大張旗鼓闖番國際事業的他,發現自己原來是書中所說的Active Laziness,這種「動的惰性」之人,表面上看起來很忙、很有目標,其實不敢面對自己、面對死亡。
  接觸藏傳佛教之後,姚仁喜從靜坐中有了諸多體會,「打坐就是讓人Bringing The Mind Home」,他記得仁波切曾說,世人總在Everywhere,但Nobody Is At Home,外在有太多追逐、期待與恐懼,「不管信仰什麼宗教,精神修持,以我非常不用功的經驗體悟,就是『回來往內看』。」
  他相信,作品就是人的鏡子。
  一如往常,像多數建築人執著於想要創作出舉世無雙的傑作,談形式思潮理念哲學工法技術,刻意的自我表現反而扼殺了許多建築應有、可能有的機會,這些自以為是的堅持,像剝皮一般逐層脫去,藉著工作的Discipline減少「我執」成了姚仁喜的訓練,是建築,也是修持。
  好比直到今日,姚仁喜談起薇閣小學仍會不自覺浮上微笑,那是種「初戀情人」的心情,第一個做的設計案,所有最純潔直接的心意投入其中,他讓小朋友畫出他們心中最想要的校園,以數棵大榕樹主導了校園空間的發展,配合樹形的彎曲,他將四層樓校舍設計成階梯狀,如同與榕樹同呼息,在與人、與自然的互動中激盪出薇閣獨特的質地,那感覺,至今姚仁喜仍覺耐人尋味。
  許多年之後,姚仁喜參與九二一地震災區校園重建,遍植肖楠、相思樹與苦楝,使校園腹地廣闊的中寮國中成為他們所想望的「森林學校」,而爽文國中原本就有座古木參天的舊校門,捨新規畫而重拾這樣的福地洞天,在風格渾然天成的校門前舉辦開工典禮、畢業典禮,學生都有難以言說的感動,順應自然的建築觀,從早期的薇閣到後來的災區校園,似乎一以貫之,姚仁喜卻坦言,初時懵懂,只是抓住了偶發的感覺,後來才逐漸變得清明且自覺。
  清楚「直觀」是設計相當重要的要件,順應自然、直接掌握空間與環境的狀況,因而不同基地各不相同,一件作品一個樣,而非件件雷同的建築師「風格」,「直觀根植於人性。」姚仁喜相信:「設計一棟房子如果能照顧到人性基本需求,使用者在這樣的空間生活,自然會與環境激發出正向的氣氛。」
  大多數建築人拍出的建築照片大多是空蕩蕩的空間,姚仁喜卻重新認真思考,「有人的建築」是多麼重要的事。
  一路來的吸納影響,也自然而然將姚仁喜帶向現今的位置。
  由於幼時體弱,姚仁喜的童年不同尋常,但那段在家中受教育的日子,也為姚仁喜日後不同於流俗的行事思想,奠下微妙的伏筆,而眾所周知,大哥姚仁祿對姚仁喜的建築啟蒙,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如今建築界津津樂道,莫過姚家三兄弟都在相關領域闖下天地,姚仁喜建中畢業後放棄台大土木系而選擇東海建築系,姚仁祿的「示範」作用佔有決定性因素,而跟隨亦師亦友的大哥,從事室內設計的六年,也是姚仁喜重要的學習階段。
  東海校園的自然與人文薰陶,則成為姚仁喜空間經驗極其重要的一環,日後當他設計學校建築時,校園氛圍與教育養成的莫大關聯,成為銘記在心的刻記,而當時的建築系主任漢寶德,啟發了他對建築的思考,在姚仁喜眼中是「永遠的老師」,「永遠有令我震撼的對事情的看法」。
  一九八五年創辦「大元」建築與設計事務所前,曾與建築師李祖原合夥,又是另一段建築修煉,姚仁喜總是宣稱「那時起,我才開始學建築」,更重要的是,學得國際合作與經營事務所運作的經驗。
  索甲仁波切與上師轉世的宗薩仁波切,則對姚仁喜的精神修持帶來巨大的寧靜革命,他開始懂得將心放空,在「虛心」的過程中將自己變成很有包容力的空間,蓄積「發現」的能量,平日花費大量時間閱讀、靜思打坐,每年定期「閉關」韜光養晦,都成為重要功課。
  潛心磨鏡,姚仁喜逐漸認知到,所追求的建築,是超越文化、碰觸到人性基本狀態的建築,「文化是集體的習慣,難免也就有約定俗成的藩籬」,姚仁喜憶及法國普羅旺斯所見的沉思派教堂,即使不是天主教徒也能感動於空間的神聖,那種普遍的的空間精神性,可以超越異文化的隔閡,而植基於人性根本,「建築與人性的反映和互動,更深刻動人,而且更Universal。」
  其間格外有著難以捉摸的質地便在「詩意」,直觀而不解析的體會,在姚仁喜看來,便是一種如詩的特質,以相對映於政治方式的分割解析。
  政治方式的解析以「辯論」為工具,「Debate」的拉丁字義為「擊倒對方」,從議題出發,經過意見與概念的蒐集、議決、多數討論,整合許多變化又片段的概念,集眾人之力所做出來的事卻反而與智力的集合不成正比,「因此,建築不能以試圖滿足『需求購物單』的方式來完成,也不能藉由議題或理論的辯論來加以建立。」姚仁喜說。
  他從宗教信仰與精神修持學得的最重要體會,應屬「無常」,無常的不只人生,也關乎建築。
  其實與傳統建築認知大相逕庭,古代經典一再傳達建築是永恆的存在意象,姚仁喜笑了,「很多人想把建築想成永恆」,然而永恆果真存在嗎?「建築有許多方法可以去呈現出變化,光影、季節、人的活動或不活動,都是建築的『無常』。」
  由是觀之,關於建築的「需求」片段且多變,理論也不恆常,「我們常為同一個理論今天辯護,而明天難堪。」姚仁喜說: 「新鮮的議題,常是自我意識的偽裝。但建築卻是人類文明少數長久相伴的事物,必須經過歷練與沉澱,必須超越片段及分析,掌握整體及本然。」
  與其依據「需求購物單」拼湊出沒人會滿意的大拼盤,不如沉潛尋思什麼是建築基地與生活其間的人真正想要的建築,藉由互動與深度對話凝聚共同意識,彙整出那樣的建築來,那是姚仁喜所謂的「詩」,不需刻意解讀,言簡意賅又直指本心,一如姚仁喜相當欣賞的音樂家Keith Jarret所說:「完美的音樂不是音樂家創造的,音樂家只是去『發現』這些音樂而已。」
  詩與直觀,顯然也和傳統建築人信奉的理性主義彈不同調,「建築是多層面的,可以和房地產、權力、文學、科技……許許多多不同的領域聯結在一起,什麼樣的結盟決定於各人性格。」姚仁喜說:「建築的迷人,也就在於那麼豐富多樣的層面。」
  一如拭磨牆面如鏡的希臘人,姚仁喜總以「減法」來做建築,去蕪存菁的簡練發散獨特的大器風華,但也總有一種戲劇性的氛圍彌漫其中,無論有如巨大雕塑體的台南藝術學院音像所,或者清水混凝土大框架呈現出「燈盒子」意象的元智大學圖書資訊大樓。
  戲劇與電影,正是姚仁喜於建築之外的另種熱愛,統匯整合諸多複雜環節的角色,電影導演與建築師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早在東海大學時就曾嘗試拍攝八厘米影片,未實現的青春夢,每每難以忘情,曾將辦公室借予楊德昌拍攝「獨立時代」,曾跨刀為表演工作坊設計「我和我和他和他」的舞台,曾在岳母顧正秋獲得台北藝術大學頒贈名譽博士學位時,為這位京劇名伶拍攝紀錄短片,乃至年過半百後終於親嘗電影拍攝、剪輯、製作的箇中滋味。
  從電影回溯建築,更加洞見流動與恆定的弔詭辯證,在姚仁喜看來,車站是最能體現稍縱即逝、無常空相的建築,車站並不是旅客的終點,但又是某種目的地,所有的離別、抵達與出發,並非屬於特定文化的情感,而是放諸四海皆準的普遍人性感受,而張力發揮到最極致,首推月台。
  從月台望過去,看得到對面的月台,但所見到的卻是要往反方向出發的旅客,那麼近卻又跨不過去,人在這樣的空間,有種「疏離的共同感」,這種共通的空間與情感經驗,正是姚仁喜將在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呈現的敘述基調。
  電影、車站、光影、旅人與高鐵新竹站,交錯構成感性與理性的碰擊,既台灣又世界,既流動又恆定,既虛幻又真實,一路走來的建築的人生精神的體悟,所有建築的人文藝術的涉獵,在這件多媒體呈現的挑戰之作中,將痛快淋漓有了集大成的演練。
  隱約呼應了姚仁喜長久尋思的二元辯證課題,在他以寓言體所寫的《西城考古》中,專司建造堅硬之城的「莫伸靈」,與隨處而居、專司建造柔軟之城的「江夏隆」不斷競逐爭奪地盤,直到西城居民的忍耐已到極限,築起高聳城牆以遮擋看到周圍建築物的可能。
  但有個溫情的但書,居民同時決定,這座城牆將不是恆常的,根據每年黑面琵鷺飛經西城的增加隻數、受捐贈角膜而重獲光明的眼睛個數、孤苦老人臨終時獲得祈禱的人數、救護車在擁擠馬路上被讓先行的數目,西城的居民就拆卸下城牆如數的石塊,砌成一座高塔。
  「莫伸靈」與「江夏隆」所意味的堅硬城市與柔軟城市的爭奪是否就此罷休?姚仁喜在故事末尾寫著: 「雖然沒有正式的計畫,但根據老人們口中的傳說,如果所有的城牆石塊都拆除而砌起高塔,這座高塔將是全世界最高的高塔。而這是西城居民原先一直冀望而無法達成的夢想。」
  「同時據說,這座高塔,如果建成,你登高而望,可以看到眾神與天使的故鄉。」
http://www.wretch.cc/blog/spencer1019/27615311

台長: 阿楨
人氣(10,536) | 回應(11)|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名建築師 |
此分類下一篇:何鏡堂:名建築師85
此分類上一篇:李祖原:名建築師83

阿楨
農禪寺日光說法 奪台灣建築首獎【聯合報2013.11.05

建築師姚仁喜設計的法鼓山農禪寺,池中倒影說無常,獲2013年台灣建築獎首獎。圖/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二○一三台灣建築獎昨公布得獎名單。建築師姚仁喜設計的法鼓山農禪寺勇奪首獎,佳作獎頒給苗栗客家文化園區、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烏來區立體停車場增建。此外,今年首度頒發特別獎予台南旅館「佳佳西市場」。
法鼓山農禪寺是世界首座現代禪宗建築。姚仁喜表示,聖嚴法師曾在冥想入定時「看到」寺廟樣貌,但不可言說,只能用「空中花,水中月」形容。姚便根據這六字發展設計。
訪客一進入農禪寺道場,可看到遠方的主講堂,靜靜佇立於八十公尺長的荷花池中。講堂建築為混凝土,摒除華麗的色彩與裝飾,傳達簡樸禪意。當柱廊的池中倒影伴隨其間飛揚的金色簾幕、大自然的光影變化,形成燦爛卻虛幻的美景,傳達「空中花、水中月」、一切因緣皆變化無常的神妙境界。
法鼓山農禪寺大廳西面木牆上刻「心經」,當陽光透過中空的經文灑進,空間充滿靈性氛圍。圖/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鏤刻佛教經文的牆,是農禪寺的另一項創舉。姚仁喜在道場長廊外,以混凝土灌鏤空的字,寫上一整牆的「金剛經」經文。大廳西面的木牆則刻上「心經」經文,當陽光灑落穿透經文,佛教經典化光影灑落信眾身心。
姚仁喜表示,中國發明雕版印刷後,首部印刷的出版品便是「金剛經」。而農禪寺應是首座以「以光呈現佛陀智慧之語」的建築。
本屆建築獎評審包括日本建築師團紀彥、台灣建築師楊逸詠、張瑪龍、黎淑婷、關華山。評審團指出,農禪寺雖是宗教建築,卻不強調威嚴,敞開空間隨時歡迎大眾進來,並將宗教文化抽象化為自然光影,令人心生親近之感。
佳作之一「烏來區立體停車場」,由建築師曾永信設計,是台灣首座獲建築獎的停車場,象徵建築美學已走入大眾生活之中。
烏來擁有獨特的泰雅族文化,但設計團隊並非將原住民符號直接「貼」上停車場,而是透過數位設計,結合泰雅族的編織文化與烏來的山巒線條,轉化成停車場長達一百公尺的環狀格柵外牆。此舉讓烏來停車場成為「最不像停車場的停車場」,宛如一座藏於大地綠蔭中的大型雕塑。
2013-11-05 10:03:55
阿楨
夢想家翻版?

  姓馮的跟賴聲川1有仇嗎?不然怎老賴著賴打?打完《夢想家》1換「北市藝術中心」打!馮難道不知北藝中心是庫哈斯2在台處女作嗎?
  賴聲川雖是有創意3的表演藝術之創作者,但賴之作多屬現代主義戲劇、叫好也叫座,但馮等呆歹灣的文化廢物和流氓之作、多屬後現代主義戲劇(如紀蔚然)、強調批判、叫好不叫座,因此當狗黨執政者依依藝術和市場機制、找賴合作時、這些無賴便假民粹愛台4之名、鬥之!
  如此好鬥,呆歹到夾雜著典範與權利之鬥(如黃光國vs曾志朗5),鬥到最後【台才中用】、賴聲川幫大陸烏鎮打造藝術節。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6970587

罵盛治仁人渣 馮光遠判拘役 中時2014年02月19日

作家馮光遠,在他個人部落格「國寶級白目馮光遠在此」網站,刊登兩篇文章罵前文建會主委盛治仁是「狗屎豬糞名譽」、「人渣公務員」。案經台北地院審結,法官今(19)日下午5點,判馮光遠兩個公然侮辱罪,應執行拘役30日,可易科罰金3萬元。
  回應
這個俗辣 又要哀哀叫勒
馮光遠是個作家?不過你的知名度恐怕只有在C段班而已,它的文章只會罵人渣而已,連一點文化水準都沒有,這種人還稱自己是作家,真是令人噴飯。

作家馮光遠宣布參選台北市長 中時2014年02月17日

導演柯一正、作家小野等人也都到場聲援。(王英豪攝)
作家馮光遠17日上午宣布參選台北市長。他宣布競選的宣傳主軸就是「夯台北,小確幸,大是非」。
  回應
歡迎參選~~國庫多收一筆選舉保障金也不錯!
台灣真的不缺政治小丑!什麼爛咖都想出頭獻醜!
暴力黨到底要推幾個小丑出來選? 一個科科已經夠腦殘
2014-02-20 23:12:50
圖博館
全球九大最美宗教建築榜單出爐江蘇水月禪寺上榜

據國際在線2015-09-22報導,即將在新加坡舉行的2015年世界建築節(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近日公佈了“宗教類”入圍名單,全球九大宗教建築因其獨特設計入圍“宗教類”最美建築名單。據悉,這九所宗教建築分別位於美國、亞洲和中東等國家和地區,包括伊斯蘭清真寺、天主教堂、佛教寺院等。與傳統宗教建築不同,這些建築以新穎別緻的現代設計吸引了評委的目光。其中,中國江蘇睢寧的水月禪寺入選。
http://www.guancha.cn/culture/2015_09_25_335581.shtml
2015-09-26 09:47:17
圖博館
烏鎮觀劇:好戲那麼多教你三招怎麼看 2015-9-23 新京報

  每到秋天,遠在江南的烏鎮戲劇節就成了北京戲劇迷的一個念想。今年,為期十天的戲劇節,不僅國際名家名團雲集,更有國內劇壇一批先鋒力量集體亮相。看什麼,待幾天,甚至請幾天假都是門學問。新京報為讀者特別規劃三種看戲方案,助你開啟瘋狂戲劇之旅。
  去年,田沁鑫導演將《青蛇》搬進了烏鎮的水劇場,演出時,秋意正濃,細雨綿綿,舞台內外都濕漉漉一片。本屆戲劇節上,藝術總監孟京輝也將挑戰水劇場,把他的經典作品《兩隻狗的生活意見》搬到戶外。該劇將在戲劇節期間演足八天,無論你選擇在哪個時段前往烏鎮,應該都可以遇上這部戲。

  五星推薦

  《尼伯龍根的指環》
  導演:安圖-羅梅羅-努恩斯
  演出:德國漢堡塔利亞劇院
  時間:10月20日、21日15:00
  漢堡塔利亞劇院一向是口碑之選,此前來過國內的《哈姆雷特》、《在大門外》、《契克》等劇在中國業界都擁有一眾追捧者,其中還包括林兆華、孟京輝這樣的大導演。此次七個半小時鴻篇巨制的四幕劇《尼伯龍根的指環》是本屆戲劇節藝術總監孟京輝親選之作,他特別推薦說“比歌劇版更好看”。80後導演安圖-羅梅羅-努恩斯也是歐洲劇壇的一顆超新星,作品既保有硬朗利落的德式風格,同時富於朝氣、活力與幽默感,尤其深得年輕觀眾的喜愛。
  《物理學家》
  導演:赫伯特-弗里茨
  演出:瑞士蘇黎世國家劇院
  時間:10月15日至17日19:30
  瑞士劇作家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擅以精巧的結構,細密的佈局,編織怪誕不經又攝人心魄的劇情,其《老婦還鄉》、《羅慕路斯大帝》、《物理學家》等劇都曾被國內戲劇人搬演。此次,來自劇作家家鄉瑞士的蘇黎世國家劇院,將帶來他們版本的《物理學家》。執導該劇的是演員出身的名導赫伯特-弗里茨,他以絢麗的色調、誇張的表演,將迪倫馬特筆下的怪誕重現在舞台。三個自以為是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牛頓、莫比烏斯的瘋子在精神病院里相遇,撲朔迷離的兇殺案接連發生,在這個帶著荒誕與懸疑色彩的瘋狂鬧劇背後,竟然是一個《哥本哈根》式的故事,探討了科學發展所致的道德困境。
2015-10-01 10:48:00
圖博館
《驚奇山谷》
  導演:彼得-布魯克
  演出:巴黎北方劇院
  時間:10月23日20:00,10月24日14:00/20:00
  今年烏鎮戲劇節最大牌的“腕儿”當屬彼得-布魯克。這位英國大導生於上世紀二十年代,活躍在五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後出走法國,創辦巴黎北方劇院,至今仍時有新作推出。在戲劇理論方面,他的《空的空間》對中國戲劇界影響深遠。幾年前,布魯克《情人的衣服》在北京上演,其化繁就簡的空間美學令人印象深刻,此次這部《驚奇山谷》是新作。據說,大師已和組委會表達了希望親自前來烏鎮的意願,所以運氣好的話,沒準能在烏鎮偶遇大師。

  四星推薦

  《櫻桃園的肖像》
  導演:喬格甚-布拉爾
  演出:波蘭羊之歌劇團
  時間:10月21日至24日19:30
  今年,一部《伐木》,一部《先人祭》,讓波蘭當代戲劇在中國名聲大噪,收穫數量眾多的觀眾。在本屆烏鎮戲劇節上,來自波蘭的羊之歌劇團首次來華獻演一部改編自契訶夫《櫻桃園》的《櫻桃園的肖像》。該劇通過姿態、行動、舞蹈和演唱塑造了《櫻桃園》故事中那些個性鮮明的人物,他們是沒落的貴族、寂寞的醫生、負債的小地主、蕭索的知識分子、永不畢業的大學生。
  《我們存在》
  導演:謝蒙-亞歷山德羅夫斯基演出:俄羅斯塔甘卡劇院
  時間:10月16日19:00,10月17日、18日14:30/19:00
  來自俄羅斯的塔甘卡劇院,名字不起眼,它的創辦者卻是大名鼎鼎的戲劇大師尤里-留比莫夫。留比莫夫的作品去年曾在“戲劇奧林匹克”上演,而在來京演出前夕大師仙逝,令人扼腕。
  此次來烏鎮演出的《我們存在》不是留比莫夫作品,該劇導演謝蒙-亞歷山德羅夫斯基是個年輕的80後,曾在聖彼得堡國家戲劇藝術學院學習表演和導演。他在戲劇方面的興趣與俄羅斯戲劇向來重文學性的特徵截然不同,他在環境戲劇領域的探索,以及將電影劇本改編為舞台演出的嘗試使他站在了年輕戲劇導演的前列。2014年,他以改編自布萊希特《四川好人》的《我們存在》獲得俄羅斯戲劇最高獎“金面具”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2015-10-01 10:54:18
圖博館
《飛向天空的人》
  導演:李建軍演出:新青年劇團
  時間:10月15日至18日21:00
  北京獨立戲劇導演李建軍近年來佳作不斷,相繼發表了《狂人日記》、《美好的一天》、《25.3km》等作品,在北京戲劇觀眾的圈子裡建立起自己的口碑。這位擅長從現實出發,將生活中的素材搬上舞台的導演,此番將首度把作品搬到戶外,他的《飛向天空的人》將在烏鎮西柵的詩田廣場首演。該劇的靈感來源於一本俄羅斯藝術家伊利亞-卡巴科夫的畫冊,封面是一間被炸開了頂的房間,有個人在房間裡自製了一個能把他帶入太空的裝置,他飛向了天空。這個畫面讓李建軍浮想聯翩,他是誰?是個怎樣的人?
  《熱醒》
  導演:豐江舟、張琳演出:四分律有限公司
  時間:10月16日至18日22:00
  視覺藝術家豐江舟、張琳夫婦與丹麥藝術家共同創作的大型環境戲劇表演《尋找勇氣》不久前剛剛在丹麥上演,大獲成功。這兩位視覺藝術出身的藝術家與戲劇的跨界合作也由來已久,豐江舟更是戲劇導演孟京輝的長期合作夥伴,《戀愛中的犀牛》、《鏡花水月》、《魔山》、《兩隻狗的生活意見》、《琥珀》、《迷宮》、《柔軟》等孟氏作品中的多媒體都出自他之手。此次豐江舟、張琳把他們的環境戲劇《熱醒》帶到了烏鎮特色的染布坊裡。
  交通推薦
  最便捷:對北京觀眾來說,前往烏鎮有飛機和高鐵兩種選擇。飛機是最便捷的方式,而且十月下旬並非旅遊旺季,常有三折以內的特價機票。從北京直飛杭州,在杭州蕭山機場就有大巴直達烏鎮西柵景區。
  最划算:高鐵是性價比較高的方式。北京前往湖州的高鐵,每日有八個班次,為了提高效率,建議乘坐九點前的兩個班次G31和G55,這樣可在下午2點前抵達湖州。到湖州火車站後,可乘公交車(23、24、2、303路車都可)或出租車前往浙北高速客運中心,乘坐快客(約每小時一班)前往烏鎮汽車站,抵達後搭乘K350公交車到烏鎮西柵景區門口。
  相關新聞資料
直擊阿維尼翁戲劇節:中國帶去什麼戲?
怎麼參加阿維尼翁戲劇節?
週末推薦:青年戲劇節 好劇與館藏展季共舞
第八屆北京青年戲劇節開幕 22部作品來襲
音樂劇《紫石街》北京試聽
話劇《大先生》 呈現真實而新鮮的魯迅
7個半小時《尼伯龍根的指環》解構瓦格納
http://ent.sina.com.cn/j/drama/2015-09-23/doc-ifxhytwr2298180.shtml
2015-10-01 10:54:47
圖博館
中國大城市的地標建築,就該中國人來設計!
  回應
巨龍慢慢醒了,終於不再「媚洋輕中」了。
国内现在社会氛围太浮躁,很多人都不会很用心的去做一件事。给这个赞一个!
中国人本来就很牛逼,只是近代百来年遭到了毁灭性的断层,未来肯定会更好
很美。
远看像一座山。和周围的环境融合。近看是一座现代艺术品。
其实感觉和哈尔滨整个的气息不搭
老马这个作品是想让这个建筑有一种雪山的感觉,下雪之后这个建筑会跟环境很协调
马岩松的山水城市概念
很有自然主义的调调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G3Y0fPPMI8

MAD馬岩松建築事務所:哈爾濱歌劇院歷時6年驚艷問世 2015-12-21

近日,由MAD(馬岩松建築事務所)設計的哈爾濱歌劇院建築全面完工。這是MAD設計的整個哈爾濱文化島(Harbin Cultural Island)項目中的第一個亮相的建築,也是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個。建築由一大一小兩個音樂廳以及一個偌大的公共空間組成,三個主要空間通過一個「絲帶」似的建築屋頂連接在一起,露出來的部分鋼結構玻璃幕牆屋頂仿佛絲帶包裹住的一顆寶石,閃爍在松花江畔。
  這座蜿蜒的歌劇院是整個文化島的焦點,其建築面積大約為85萬平方英尺(約79000平方米),所占場地面積為444公頃。建築包括了一座1600座的大劇院和一座可以容納400人的較小的劇院。
  因為位於哈爾濱的濕地環境中,哈爾濱歌劇院的設計呼應了這座北方城市狂野的精神力量和嚴酷的氣候條件。建築就像是由風和水塑造而成,完全融入到了自然和地形之中,注入了當地的特徵、藝術和文化。「我們希望哈爾濱歌劇院成為一座屬於未來的文化中心,一個可以進行大規模演出的場所,同時也是一個整合了人群、藝術和城市身份的動態公共空間,並且與此同時融入到周邊的自然環境之中,」MAD創始人,建築師馬岩松說。
  大劇院的設計靈感來自北國的冰雪風貌,建築形體作為環境的延續,以自然的韻律消解了這類大體量建築的體積感。整個建築群猶如雪山般延綿起伏,成為大地景觀的一部分。大劇院建築的外表面為特製的純白色鋁板,部分牆面也採用了白色的石材和混凝土,給人以冰雪般純凈的感覺。觀眾廳頂部天窗的自然採光設計,在白天可以完全滿足室內照明,既節能又可以營造出特殊的光影氛圍。
https://read01.com/8zdBAK.html
2017-02-16 07:54:52
圖博館
美媒盛讚哈爾濱大劇院:中國最美建築

2016年2月,哈爾濱大劇院被建築新聞公司Arch Daily評為2016年世界最美建築。10月14日,美國媒體CNN也發文關注,還在標題賣起關子,“ 這是中國最美建築吧? ”CNN甚至玩笑道,悉尼歌劇院可以“閃開”了。
  美國網友看了這則新聞之後有人震驚,有些人爭論中國的傳統建築依舊是最美的,不過也有人說起了風涼話。
  以下為觀察者網獨家全文翻譯:
哈爾濱冬季冰雪節使這座城市世界聞名。但是今年,嶄新的哈爾濱大劇院,會讓冰雪節黯然失色。從上面,將近8萬平米的建築看起來像周圍的濕地、水道和雪地的延伸。內部,大膽美麗的當代白色牆壁,大氣的天窗和成噸木材體現著禪宗美學。
  大劇院與自然融為一體
哈爾濱大劇院的設計人是北京MAD建築公司創始人馬岩松。哈爾濱是一座擁有340萬人口的城市,馬岩松希望這個涉及能夠激發一個更自然的將建築融入人口稠密的城市的靈感。
哈爾濱歌劇院位於哈爾濱松北區文化中心島,是松花江的一個新藝術中心,將包括哈爾濱職工文化藝術宮心和哈爾濱文化中心。
“我想讓建築融入地平線,感覺像是土地的一部分,”馬岩松說, “我採取了從河岸流水的設計風格,把它變成現代建築。
雖然在中國城市的現代地標建築常常是高聳和壯觀的,MAD希望其雪白結構能夠呈現一個舒緩的審美。
馬說, “我希望人們能爬上建築,就像一座山一樣。” “我想讓建築融入地平線,感覺像是土地的一部分”
  設計未來
  網友回應
...............
  回應
 看翻譯過來的第三條評論,真是無言以對,在中國的地盤上建造的建築也能搶了美國人的工作,這多霸道
 這次是中國人設計的.聲學方面是設計過的,反射和擴散都考慮到了,裡面的音質應該不會差。悉尼的那個雖然很好看,但是聲學效果很差,剛建好的時候簡直沒法聽,經過很大的改造才好一些,但還是遠遠不如維也納的好。
 不說很難看,看如果說最漂亮…… 某些人審醜能力相當強。
 要是外國的建築,你就另一個套路說法了。美,科幻,氣派,阿諛奉承全套來。你這種見多了。就跟蒼蠅似的,嗡嗡嗡。搞笑。悉尼歌劇院也不過像幾粒貝殼胡亂疊在一起。
 比北京屁股決定腦袋的褲衩樓強多了。
 設計上的確強多了,但本質類同,都是好大喜功的政績工程。
 那什麼不是政績工程?只有國家白給你發錢把你供起來當菩薩養才不是政績工程?
http://www.guancha.cn/life/2016_10_14_377218.shtml
2017-02-16 08:01:29
圖博館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維基百科

故宮南院主體建築模型,姚仁喜設計。
2016故宮南院空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If-g7YlHIU
國立故宮博物館南部院區(英語:Southern Branch of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簡稱故宮南院,位於嘉義縣太保市,鄰近高鐵嘉義站以及蒜頭糖廠,主要展示品為亞洲藝術文化,該館定位為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另設有主題庭園、人工湖和旅館。
目錄
1 興建歷史
1.1 提案選址(2001–2003年)
1.2 籌建計畫(2004–2006年)
1.3 第一次修正計畫(2007–2009年)
1.4 第二次修正計畫(2010年–2015年)
7 爭議事件
提案選址(2001–2003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位於臺北的主院區,1990年代後逐漸面臨展覽空間不足的窘境,計畫進行擴建;而於此同時,政府希望藉由大型建設以解決臺灣南北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加上2000年民主進步黨陳水扁政府上台後的「南北平衡」、「本土化」政策方興未艾,而逐漸產生了「故宮於臺北以外地區另建分館」的政策,進而確定了故宮分院的計畫。
2001年7月,故宮提出南部分院建設計畫,選址時共收到十四個政府機關共二十件申請[1]。2002年10月,十三人組成的委員會選出八個地點,分別位於苗栗縣後龍鎮、臺中市西屯區、雲林縣斗南鎮、嘉義縣太保市、臺南縣玉井鄉、高雄縣橋頭鄉、高雄市鼓山區及左營區[2]。至年底時委員會向行政院提報三個優選及兩個次優地點,其中三個優選為高雄左營、嘉義太保及臺中西屯[3][4]。2003年1月3日,行政院正式選定以嘉義縣太保市為故宮分院院址,並配合鄰近的高鐵嘉義站特定區開發計畫共同進行。故宮院長杜正勝當時表示,故宮南院將定位為亞洲博物館,絕對不會是臺北故宮的翻版或影子[5]。
故宮南院院址確定後,嘉義縣政府便先墊支兩億元向臺灣糖業公司徵收20公頃用地[1]。2003年10月,嘉義縣政府在無預算、工程未發包的情況下,便在故宮南院預定地旁舉行故宮南院願景館動土典禮[6]。嘉義縣政府於隔月才獲得行政院同意,由交通部觀光局補助新臺幣1,500萬元興建願景館[7]。在面臨2004年總統選舉的情況下,故宮南院的選址成為當時朝野政黨的選舉議題[8],時任立法委員洪秀柱曾表示:「設立故宮南院都是政治性的考量,選址時嘉義不是候選名單的第一名,但是嘉義縣長陳明文是民進黨內的重要政治人物,嘉義又是民進黨選票集中的重點區域,因此選了這個偏僻又有問題的地點。」[9]
2017-02-24 19:34:27
圖博館
第二次修正計畫(2010年–2015年)
2011年3月,故宮公布新的建築與景觀團隊,博物館主體建築由姚仁喜率領的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執行[38]。主體建築工程在2012年歷經三次流標後,於12月底以近28億元新臺幣由麗明營造得標。2013年2月6日,博物館主體建築工程正式動土,景觀工程則於隔年3月19日動工。2014年6月5日,博物館主體建築舉行上樑典禮,最後於2015年12月28日啟用試營運。
.........
爭議事件
2015年12月27日,28日就要試營運的故宮南院,工程還未驗收,外圍的玻璃門還沒完工、停車場堆滿建材、滿地輪胎痕,仍然像是個工地現場。
2015年12月30日,香港演員成龍捐贈故宮南院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複製品,前新聞局長謝志偉批評此舉根本是污辱全臺民眾,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吳密察也表示故宮號稱世界級博物館,竟然連複製品也收,自毀格調。並於12月30日發生情侶對龍首與馬首潑漆的事件。
2015年12月31日,故宮南院處長王士聖今天表示,龍、馬獸首的油漆,昨晚已由南院清理乾淨;由於故宮南院的中庭是開放空間,要防止類似破壞行為,難度很高,希望大家理性看待南院。
2016年1月3日,故宮南院發生漏水問題,並且仍有許多地方還在施工,各種問題引發質疑。故宮南院處長王士聖回應,工程還未驗收,「感謝老天爺幫忙檢驗」,已由營建署要求包商改善,南院有4000多片玻璃帷幕,玻璃尺寸大小不一,發現接縫處滲水後,已由營建署派員處理,行政院長林全亦於6月份前往現場視察,了解缺失改進狀況。
2016年1月7日,故宮南院館內餐廳販售國民美食牛肉麵,一碗叫價500元,每天限量50份,遭外界強烈質疑價格太高,而且嘉義縣衛生局日前稽查,發現餐廳廚房有多項缺失,要求限期改善,若複查未過將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8條及第44條處6萬元以上罰鍰。
2016年9月22日,故宮院長林正儀表示確定會拆成龍所捐贈的十二生肖獸首複製品,成龍知悉後,也對故宮的決定表達尊重。故宮曾對獸首存廢與否曾進行民調,但正反比率不大,10月8日故宮院長林正儀召開座談會,邀請12名包含立委、美學專家等討論後認為拆卸為宜,於11月14日由雕塑家、文化大學美術系教授蒲浩明工作團隊進行拆卸。
2017-02-24 19:37:44
圖博館
英媒:愛丁堡藝術節聚焦中國文化望英國人愛上中國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2017.8.7報導,蘇格蘭愛丁堡邊緣藝術節作為全世界最大、最開放的藝術節之一,每年都吸引數以萬計的藝術家前來表演。2017年邊緣藝術節迎來70週年慶典,藝術節把“焦點”對準了中國。
   不同於以往的個人演出,今年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與愛丁堡邊緣藝術節合作舉辦了首屆“聚焦中國”主題文化演出活動。
   愛丁堡旅遊局中國項目組經理馬丁·雷諾斯說:“我們是狂熱的中國粉絲,中國對愛丁堡來說是絕對重要的市場。”
   根據愛丁堡旅遊局的統計,每年來愛丁堡旅遊的400萬遊客中,大約6%來自中國。赴蘇格蘭旅遊的中國遊客在過去十年間增長了五倍。2014年,中國遊客在蘇格蘭的消費額已經達到620萬英鎊(1英鎊約合8.76元人民幣——本網注)。這一數字還在持續增長。
   雷諾斯說:“單純的旅遊觀光已經難以滿足遊客的需要了,人們希望體驗當地的風俗文化。愛丁堡邊緣藝術節是了解愛丁堡和蘇格蘭文化的最好節日。我們在藝術節中聯合舉辦'聚焦中國'文化活動,中國遊客會感到更溫暖。愛丁堡非常歡迎他們。”
   蘇格蘭政府不僅希望通過文化交流促進當地旅遊業的發展,也希望文化活動可以促進兩地多方面的合作。
   蘇格蘭政府官員杰姬·基倫說:“中國正扮演越來越重要的國際角色,與中國建立良好的關係必不可少。政治是比較生硬的,但文化和藝術可以讓人了解一個國家的靈魂。通過'聚焦中國'文化活動,我們可以理解中國,與中國建立更多政治之外的聯繫。”
   基倫說:“我們也希望藉助此次交流活動,可以讓英國人愛上中國,激發他們去中國旅遊、留學的願望。”
   來自中國國家話劇院、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等的藝術家們將表演傳統戲劇、舞蹈雜技、皮影藝術等。
   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這些劇目都“很年輕、很國際化”。很多劇目都和西方文化緊密結合,比如《驚夢》借鑒了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實驗京劇《蠢貨》改編自俄羅斯作家契訶夫的同名獨幕劇。還有一些演出則加入了現代爵士樂、流行音樂等。
   形體劇《羅剎國》的導演趙淼說:“我們想讓人看到不太一樣的中國文化。以往國外演出的劇目大多數都比較傳統,用漢語對話,可能外國人有些都看不懂。我們這一次把全劇的對話減少到只有1150個字,以形體展示為主,希望可以更合外國人的胃口。”
2017-08-17 08:13:1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