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9-23 05:00:00| 人氣7,81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黑川紀章:名建築師66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日本建築大師黑川紀章作品

日本建築師。1934年4月生於名古屋市,1957年畢業于京都大學建築學專業,後就讀于東京大學,以研究生身份在丹下健三研究室工作,1959年獲碩士學位,1960年參加“新陳代謝”組織,作為中心成員活動。1962年成立黑川紀章建築城市設計研究所,1964年獲東京大學博士學位。他曾多次獲獎並獲得多項國際榮譽。
  黑川紀章重視日本民族文化與西方現代文化的結合,認為建築的地方性多種多樣,不同的地方性相互滲透,成為現代建築不可缺少的內容。他提出了“灰空間”的建築概念,這一方面指色彩,另一方面指介乎於室內外的過渡空間。對於前者他提倡使用日本茶道創始人千利休闡述的“利休灰”思想,以紅、藍、黃、綠、白混合出不同傾向的灰色裝飾建築;對於後者他大量採用庭院、過廊等過渡空間,並放在重要位置上。
  黑川紀章的代表作品有:東京規劃;螺旋體城市方案(1961)、中銀艙體樓(1972)、福岡銀行本店(1975)、琦玉縣立近代美術館(1982)、東京瓦科爾曲町大樓(1983)等。
  黑川紀章在海外也參加了許多設計工作,如1990年北京由中日兩國政府共同投資興建的中日青年交流中心(21世紀飯店),其主要建築有豪華世紀飯店、世紀劇院、國際會議廳、教育研修樓、銀橄欖體育世界、中國青年婚誼宮、音像演播製作中心、電化教室等,也是黑川紀章提出的總體建築設計方案,由中日兩國建築師共同設計的。 如今,鄭東新區已成為鄭州人引以為豪的新城市“形象大使”。
  令人遺憾的是,這一建築大師于2007年10月12日在日本死於心肌梗塞.
  黑川紀章創作思想  
  黑川紀章的創作生涯分為兩個階段:20世紀70年代以前的“新陳代謝”或“艙體”時代和70年代中期以後的“共生思想”時代。1960年,新陳代謝派在其宣言中闡明了自己的觀點:他們認為城市和建築不是靜止的,而是像生物新陳代謝那樣處於動態過程中。作為其主要成員之一的黑川紀章在此基礎上又提出了“變形”的概念和“點式刺激法”。他預言未來的建築將以“建築作為一種結構”的理論而廣為人知。他所謂的“結構”思想主宰了他早期的建築構想。在1970年的大阪國際博覽會上,黑川紀章推出了TB實驗性住宅,將建築所具有的發展可能性充分表現出來了。為此他被視為建築界的前衛人物。
  1972年黑川紀章設計的中銀艙體樓再次引起轟動。這幢鳥巢式的建築幾乎成了他的商標。它的新陳代謝的解決方法可分為兩個部分:建造永久性的結構,然後插入居住艙體。後者可以隨時更換。黑川紀章用140個6面艙體懸掛在兩個混凝土筒體上,組成不對稱的、中分式樓。在仔細琢磨的小房間裡,配有磁帶收音機,高保真音響,電腦和浴廁,沒有一寸多餘的空間。這些可以搬動的艙體雖然以後並沒有再掛到別處,但是黑川紀章對建築的理解卻產生了飛躍。
  此後,黑川紀章開始思考將技術的方法與富有哲理的思想聯繫起來。他覺得將日本文明和現代文明相結合是一條頗有前途的路子。他認為日本文化的特性是“對非恒久的”及“改變的需要”之接受力,將不同文化及意念整合為一種共生的關係,在相反的元素之間提供一種仲介性空間。黑川紀章後來的大多數作品都包含了這些特徵。
  近來黑川紀章將其共生思想概括成幾個基本組成部分:異質文化的共生、人類與技術的調和、部分與整體的統一,內與外的交融、歷史與現代的共存、自然與建築的連續。他試圖以共生思想來改變西方中心和理性主義,並表達出自己根植于日本文化的意願。黑川將所有的建築元素都看作是相互間能夠產生意義和氣氛的詞彙或符號。
  1989年,黑川紀章應邀參加了福岡亞洲太平洋博覽會“住宅環境展”的設計。他的方案是整個海岸住宅區的一部分,由銀行、書店和事務所組成。建築由不同的體量構成,中央是一個玻璃錐體,其周圍是弧形、直線形和不規則的實體,屋頂的形式也各不相同。黑川紀章試圖能通過不同的元素之間的關聯與分離來喚起一種多義的、含糊的意義。他期望自己的設計能以不同的表情來適應不同的人,敘述不同的故事。
  黑川紀章活動履歷
  黑川紀章從四十年前開始提倡“共生”思想,認為這一思想是即將到來的生命時代的基本理想,將成為二十一世紀的新秩序。“共生的思想”這一觀念,不僅對建築學界,而且對社會學界,經濟學界及其它多種領域產生了重大影響,如今已成為時代的關鍵字。
  獲得日本文藝大獎的『共生的思想』(德間書店),初版於1987年,1992年該書獲美國AIA最優秀建築書獎,在英國還被選為RIBA十冊優秀圖書之一。1996年大幅修訂後,更名為『新•共生的思想』重新發行。『新•共生的思想』由講談社國際部出版了英文版,在海外獲得大量讀者。『新•共生的思想』外語版在2004年出版德語版,2005年義大利語版,中文版。相信隨著這本書的各種語言版本的出版發行,“共生的思想”這一理念,將被世界各地更多的人認識和接受。
  海外有名的出版社(如法國的Editions du Moniteur, 美國的Rizzoli, 義大利的Electa,L’Arcaedizioni,domus,英國的Academy Editions等等)相繼出了黑川紀章作品集。
  美國的電影公司麥克寧。•布拉克伍德製作公司1993年完成了紀錄影片“Kisho Kurokawa”(黑川紀章),在許多國家電視臺播映。
  美國芝加哥美術館為了表彰黑川紀章對建築界的貢獻,將其展覽廳永久地命名為|“黑川紀章畫廊”。
  1997年,法國蓬皮杜中心決定,將黑川紀章體現新陳代謝設計思想的,1960-1975年間41件原件素描和圖紙及4件模型永久所藏,並從6月到10月舉辦了名為“Kisho Kurokawa Metabolism 1960-1975”的展覽會,展出這些作品。
  此外,“黑川紀章回顧展”從1998年1月于巴黎日本文化會館開序幕,1998年4月至6月在倫敦RIBA建築中心(英國皇家建築協會),1998年10月至1999年1月在芝加哥美術館,1999年2月至3月在柏林日德中心,1999年6月至11
  月在梵古美術館(阿姆斯特丹),然後在日本國內巡迴展出至2001年3月。2005年在德國建築展覽館(法蘭克福)開始了為期2個月的展出,並預定于同年6月在德國柏林建築博覽館展出。
  1997年,DOCOMOMO(Documentation and Conversation of Modern Architectural Movement)International向ICOMOS提交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項20世紀遺產•重要現代建築的名單裡,黑川紀章的代表作“中銀密封箇型塔”(1972東京),“索尼塔”(1976,大阪)被列為日本重要建設設計代表作品。2003年,DOCOMOMO Japan將寒河江市府大樓(山形縣,1967年)列為日本傑出現代建築。
  黑川紀章在40年的設計活動中曾多次榮獲各種授獎、榮譽,其中包括被稱為世界建築界諾貝爾獎的法國建築奧斯卡金獎(在日本是繼丹下健三先生以來的第二個授獎者)、日本建築界最高獎的日本藝術院獎,同時黑川還是日本藝術院設定的全日本3名院士建築家之一。新加坡的280米寫字樓republic plaza榮獲1996年世界最高建築獎法國世界不動產協會獎(此獎是根據建築設計、投資回報兩方面的綜合評定而授與的)。吉隆玻國際機場2004年被授予第一屆21世紀綠色建築世界獎和義大利“業主與建築師”優秀大獎。
  在設計中,黑川紀章注重於最大限度地滿足使用者及業主所希望的功能要求;設計可以豐富建築所在環境的空間、景觀的建築,使建築作品成為流傳後世的文化遺產;同時,力求以建築形象、建築空間本身給使用者帶來享受和感動。
  黑川在設計思想上開創、並堅持宣導“共生”理論,強調城市•建築與人、城市•建築與自然、城市•建築與發展、傳統與現代、文化與經濟、人與自然的共生共存思想,為世界建築界、城市規劃界提供了作為建築家和規劃師的典範。
  黑川紀章作品集
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作品赏析(二)
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作品赏析(二)
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作品赏析(二)
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作品赏析(二)
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作品赏析(二)
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作品赏析(二)
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作品赏析(二)
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作品赏析(二)
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作品赏析(二)
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作品赏析(二)
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作品赏析(二)
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作品赏析(二)
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作品赏析(二)
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作品赏析(二)
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作品赏析(二)
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作品赏析(二)
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作品赏析(二)
http://www.aoar.cn/mingjia/jianzhu/2021.html

【代謝派專題】從膠囊大樓到空中都市!發現代謝派經典建築  by張豪心

看過前一篇「解讀日本代謝派的誕生」和代謝派未來都市展策展人八束はじめ教授的專訪後,大家應該更清楚了解代謝派的起源和生成背景了吧,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參與代謝派運動的建築師們創造了哪些知名的建築作品,第一位是日本代謝派運動的領導人物丹下健三,大家一定想不到,原來在台灣北部還能發現丹下大師的蹤跡喔。
  從微型空間裝置、高層建築到大規模都市規劃,在新陳代謝論(Metabolism)繁花盛放的1960、70年代裡,代謝派建築家們透過各類型的空間操作熱切地提出建構理想都市的創意,而領導著整個代謝派運動的啟蒙者和領導人物,正是設計了廣島和平紀念公園、國立代代木競技館(Yoyogi National Gymnasium)和富士電視台大樓等重要作品的日本戰後建築家丹下健三(Kenzo Tange)。

丹下健三  代代木公園


丹下健三 45 歲時設計的國立代代木競技場位於日本東京涉谷區代代木公園內,是為了 1964 年於東京舉辦的奧運所興建的游泳、籃球運動場館,可說是代謝派運動展開後且日本經濟達到頂峰時期的作品,採用雙重鋼懸吊鋼屋頂構造,由兩根混凝土大柱所懸吊的銅纜,再鋪上由鋼纜連結鋼筋混凝土之水平穹孤,造成整面覆蓋的大屋頂,第一與第二體育館加起來可容納約 1 萬 6 千人,目前大多做為室內運動或演唱會的場地,更曾獲得世界奧運協會體育建築大獎。

丹下健三 聖心女子大學校舍

丹下在台灣也留下了設計案例,1965 年他為「聖心女子大學」所設計的校舍(現為八里聖心女中的修道院),校園全區配置包括教室、圖書館、教堂、宿舍、講堂等,但因後來大學辦學日漸嚴苛,建校計畫受挫,實際上蓋出來的只有餐廳、橋廊、行政與宿舍三棟,大概只有原計畫的三分之一左右,所留下來的現做為學校靈修中心修道院的建築,被聖心人暱稱為「船屋」,建築主體以圓弧型為主,修道院與宿舍的外觀由洗石子材質構成,至今仍吸引不少國內外建築迷到訪參觀。

丹下健三  靜岡放送東京支社大樓
丹下健三曾於1967年在台灣完成了聖心女中(位於新北市八里區,當時原預定設立聖心女子大學)的校舍設計案,而和這座校舍建築同時期落成的作品,則是位於日本東京的靜岡新聞‧靜岡放送東京支社大樓(如右圖),這件大樓作品可視為丹下健三1960年代初期提出的巨型城市系統規劃構想「東京計畫1960」中辦公建築的局部微縮版,大樓主體佇立於高架道路旁的街廓尖角基地上,並以代謝論設計手法裡常用的巨型核心構造,支撐起向外懸挑的方形建築量體,使建築對都市土地形成較小的覆蓋面積,當然這座建築也令人聯想及丹下健三的學生磯崎新(Arata Isozaki)於1960年所提出「空中都市─新宿計畫」的建築型態風格。

黑川紀章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


而同樣於1960年代受丹下健三影響的另一位代謝派建築家黑川紀章(Kisho Kurokawa),他在2007年過世前不久完成於日本的東京國立新美術館(The National Art Center),有著彷如柔軟披風般的外牆,建築外觀通透明亮、俐落簡約的連續曲面玻璃帷幕,也令人聯想起1970年代他以「新陳代謝論」思維,提出那些在天空不斷增殖繁衍的建築作品,這些作品彼此間在建築型態上的天壤之別,也似乎能讀出黑川紀章隨年紀增長所反映在創作上的轉變。
佔地 3 萬平方公尺的的國立新美術館是黑川紀章 2007 年完成的設計大作,這個位於東京六本木區的美術館,以波動起伏造型的玻璃帷幕構成壯麗建築外觀,正面玻璃窗為建築內部帶入充足的光線,不帶能省電也能創造內部多重的光影變化,在設計上,黑川紀章使用了慣用的圓錐元素,像是入口的圓盤連接三角錐,以及在大廳為空間帶來壯闊感受的兩座倒圓錐體,在倒圓錐的頂部更分別設置了咖啡廳與米其林三星餐廳。 
 
黑川紀章│東芝IHI館、中銀膠囊大樓 



在1970年大阪萬國博覽會上,黑川紀章發表了3件落實代謝論觀點的空間作品,其中東芝IHI館(Toshiba IHI Pavilion)採用了約1400個的三角形立體構件單元,架起一座向四周蔓延生長的大型結構體,結構體中央懸吊起一座橘紅色的劇場空間,代謝論強調有機生長的美學型態在這件作品裡表露無遺,而他另一件以代謝論為基礎所發展的實體建築,是位在日本東京銀座、完成於1972年的著名作品──中銀膠囊大樓,對應經濟高度發展,致使都會區謀生的外來人口增加,及都市上班族生活模式的轉變,黑川紀章在這件作品中一反家庭成員共同生活的住宅模式,而是以長方體的預鑄模具構成提供個人或單身人士使用的基本生活空間,整座大樓提供約140戶居住單位,並以吊掛、插接方式進行施工組裝,形成垂直的都市群落,這些艙體(膠囊)圍繞的中央區則是樓梯、電梯等垂直動線空間,每一個居住單元內所需的睡眠、盥洗、烹飪、工作等功能之設備一應俱全,空間領域的個別性、隱私性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黑川紀章代謝論的具體展現──「中銀膠囊大樓」基地面積只有 400 平方公尺左右,地上分別為 11 層和 13 層,地下有 1 層,建築以 140 個方塊體的艙體著附在鋼筋混凝土建構核心筒之上,每一個方塊體都是一個居住單元,甚至都是可以整個拆下來修理的,膠囊的尺寸只有寬 2.68 公尺、深 4.18 公尺,卻廚房衛浴設備、儲藏空間及單人床一應俱全。
 
菊竹清訓│博覽會塔

菊竹清訓(Kiyonori Kikutake)也是代謝派成員裡熱衷於具體實現代謝論的建築家,1960~70年代前後,他曾研究並發表了一系列海上都市的居住構想,除此之外,如何將建築往空中發展也是菊竹清訓關注的議題,他完成於1958年的自宅作品──天屋(Sky House)即是以四片厚實的混凝土牆作為主體結構系統,支撐起懸浮空中的居所空間,而另一件在1970年大阪萬國博覽會所設計的博覽會塔(Expo Tower,如右圖),從高聳的核心鋼結構體增殖出供遊人遠眺博覽會場的囊狀細胞空間,著實以建築型態揭示了代謝論所強調的生物繁衍特質,某一程度也反映了他於1958年所提出「塔形社區」(Tower-Shaped Community)等都市垂直群落的插接空間構想。
樹木的生長型態也是菊竹清訓構思垂直群落的靈感來源,他曾於1968年提出「樹狀居所」(Tree-shaped Community)的都市住宅概念,「樹狀居所」是以建築中央之主結構體為核心,向外生長出數個由梯田型態所組成的居住群落,每5個樓層形成一個基本群落生活單位,中央結構體內部則配置了提供每個居住群落使用的公園空間,形成一種綠地立體化,甚至是垂直森林的空間樣貌,而此般高空綠化的觀念,在當代的建築裡已成為常見的設計手法,菊竹清訓在1994年完成的作品「東京索菲特飯店」(Hotel Sofitel Tokyo),在建築外觀上也採用了近似於「樹狀居所」的型態概念。
 
磯崎新│空中都市─新宿計畫
黑川紀章、菊竹清訓兩位建築家至1970年代初期,仍將代謝論思維具體反映在建築設計型態上,而另一位曾參與代謝派建築活動的磯崎新,雖然並非是1960年日本東京世界設計大會(World Design Conference)上出席的代謝派主要成員,但也曾參與了丹下健三的「東京計畫1960」,並在1960年代積極的提出如「空中都市─新宿計畫」、「空中都市─涉谷計畫」等回應東京建築高度限制的巨型城市規劃作品,然而在進入1970年代後,磯崎新在實體建築作品裡則鮮少出現代謝論的風格,例如1974年完成的群馬縣立近代美術館、北九州市立中央圖書館等作品,則是運用幾何形體的配置,強調空間的水平延伸關係,他在70年代似乎已走向另一條獨立的創作路線。1960 年磯崎新提出《空中都市─新宿計畫》是在既存的城市(東京西新宿)上空建造城市,使新城和舊城共存的構想,磯崎新藉用樹的造型隱喻,以橋樑般的柱狀主體結構架起城市空間,因此脫離土地的空中之城下方將產生大量的挑空區域,減少建築物對土地面積的使用。 
 

群馬縣立近代美術館位於高崎市的群馬之森公園內,造型十分簡約,磯崎新運用虛實的幾何形體,讓建築均衡地像是由一個個相同大小的立方體堆疊而成,光線可穿透而過的大片方格玻璃窗,為龐大的建築整體增加了些輕盈感。

黑川紀章1975 年福岡銀行總部辦公大樓
黑川紀章1978 年大同人壽大廈
而1970年代中後期的黑川紀章,也逐漸從探討生物學特質、並仰賴工業技術來實踐的代謝派建築,走向空間的「共生」、「共存」思維,這也或許和他年輕時受過佛學教育有關,如他在1975年完成的福岡銀行總行與1978年左右完成的東京大同人壽大廈等量體厚實、形式簡約並創造大尺度半戶外中介空間的建築作品,這些強調空間內、外領域分界模糊的場域,已看不出代謝論時期的空間更替、個別繁衍的形式特質,晚年的黑川紀章更是熱衷於參與政治事務,在2007年以「共生新黨」黨主席的身分參加東京都知事選舉落敗後,也於該年因病離世。

【代謝派專題】解讀日本代謝派的誕生  by張豪心

如果看過日本漫畫家浦澤直樹(Urasawa Naoki)的科幻作品《20世紀少年》,應該都會對作品內所描繪、大阪萬國博覽會內那座由藝術家岡本太郎(Taro Okamoto)所創作的核心標誌《太陽之塔》(Tower Of The Sun)印象深刻吧。當年大阪萬國博覽會由日本建築家丹下健三(Kenzo Tange)負責會場總規劃,而這場博覽會也成為他的學生們集體向世界發表作品的競演場地,包括菊竹清訓(Kiyonori Kikutake)、黑川紀章(Kisho Kurokawa)、槙文彥(Fumihiko Maki)、黑川紀章(Kisho Kurukawa)、磯崎新(Arata Isozaki)等人,整個展區就如同科幻場景一般,充滿各式對城市的想像,而再將時序往回推10年,那正是代謝派對國際發表改良人類社會宣言的開始。
  如生物般新陳代謝、有機演變的建築該是什麼樣子? 
1960年代歷經戰後荒頹的日本,逐漸走向經濟高度成長的時期,一群懷抱遠大理想的建築師們想像著未來城市的樣貌,將生物學上新陳代謝的概念,運用在建築上,他們藉1960年日本東京舉行世界設計大會(World Design Conference)的機會提出「能夠不斷新陳代謝、再生重組的建築」之理論,這也是日本戰後最重要的建築運動「代謝派」(Metabolism)一詞的由來,值得一提的是,代謝派同時也是唯一一個發生在非歐美地區的建築運動。接下來,就來回顧這段代謝派初次向國際發聲的歷史,並探討在那個年代裡,日本的政治、經濟或社會產生了哪些現象。
  第一個起源於亞洲的現代建築運動
新陳代謝論(Metabolism)初次於國際平台正式發表,是在1960年日本東京舉行的世界設計大會(World Design Conference),丹下健三及設計家柳宗理(Sori Yanagi)也協助了這場大會的執行,當時負責統籌該屆設計大會的建築學者淺田孝(Takashi Asada),邀請了建築評論家川添登(Noboru Kawazoe)及黑川紀章、菊竹清訓、槙文彥、大高正人(Masato Otaka)、工業設計家榮久庵憲司(Kenji Ekuan,日本GK Design Group創辦人)、平面藝術家栗津潔(Awazu kiyoshi)等人出席大會,共同發表了新陳代謝論宣言及出版以「未來都市」為主題的代謝派書籍《Metabolism / 1960》(如右上圖)。這些大多於日本國內接受建築、藝術教育的代謝派成員,在1959年現代建築組織「國際現代建築會議」(CIAM)宣布終止活動之際,提出了這套由日本本土城市議題所發想、迥異於歐美主流論述的建築思維,也因而銜接上國際建築論述發表的舞台。
1960 年新陳代謝論正式於世界設計會議發表(World Design Conference ),當時出席這場大會的人士還包括美國知名建築家路易斯.康及保羅.魯道夫(Paul Rudolph)等人。
建築家丹下健三於《東京計畫1960》全體模型前。(Photo credit:TANGE ASSOCIATES) 
1960至1970年間為代謝派最受矚目的活躍期,此時也正是日本二次戰後經濟高度成長的巔峰,然而在政治、社會等面向卻劇烈變動,社會氛圍就如同攝影家中平卓馬(Takuma Nakahira)拍攝於60、70年代一系列高反差、失焦不安的城市影像(如左圖),在政治上,發生了反美日安保條約、反越戰抗爭,以及延續至60年代末期的激進學生運動(全學共鬥會議),而環境議題也是這個時期另一項抗爭運動的重點,農民、學生與反戰人士對成田機場擴建的聯合抗爭運動即為一例,60年代日本開始投入於對理想社會的積極追尋,理想國度與現實環境的衝撞,成為代謝派發展期間最為深刻的時代背景。
新陳代謝論源於日本二戰後因高度經濟發展,導致都會區人口迅速膨脹、空間密度提高、居住空間不足等問題,因此城市的居住環境問題,也成為代謝派試圖解決的主軸議題。


菊竹清訓早期的作品《海上都市》可以在海洋中自由漂浮遷徙,環形結構的外圍還可以設置各種居住單元,拓展人類的生活空間。

  奔離土地的未來想像 
磯崎新 1962 《Clusters in the Air》計畫
1961年丹下健三提出《東京計畫1960》,試圖建造新的東京城市系統,丹下健三的學生門也深受感召,接續地創造各種理想城市的原型,他們假想在城市土地不敷使用的情況下,探索向天空和海洋拓展未來城市的可能性,如菊竹清訓在1958年就已提出的《海上都市》,那些順應海洋浮游飄移的城市,挑戰了陸地上固定居所的觀念;1960年磯崎新提出《空中都市》,以如橋樑般的柱狀主體結構架起城市空間,因此脫離土地的空中之城下方將產生大量的挑空區域,減少建築物對土地面積的使用,磯崎新也以類似的觀念在1962年又提出 《Clusters in the Air》方案,這個方案在主結構體上方懸挑著樹狀連接型態的居住單元,這些居住單元距離地面有一定高度,使下方的土地空間可做其他用途,如花朵般展開的居住單元間彼此亦可相互串聯,空間的可替換性在這個構想裡也愈趨明顯。
黑川紀章也於1961年提出《螺旋城市》(Helix City)的想法,其建築模型如同DNA雙股螺旋構造,代謝派建築家們在1960年代如百花齊放般發表著各式大型城市的紙上規劃,這些作品有著新陳代謝的生物學特質,他們將建築及城市空間視為動態有機的生命體,讓空間能隨時間不斷生長更替,因此在建築型態上表現出核心主體向外生長蔓延的狀態,而這些生長的模具單元仍有其規律的空間樣貌,因此也塑造出屬於代謝派獨樹一格的城市美學,回顧代謝派的初衷雖然是立基於提供更好的城市生活場域,但若以城市景觀、市民生活與環境保育的視角來觀察其優劣,仍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突破框架的大膽實驗,成為建築豐富的養分
在舉辦大阪萬國博覽會的1970年代,冷戰時期尚未結束,日本正進入另一階段的社會轉變期,在東南亞的越戰逐漸進入尾聲,日本校園內的學生運動已日漸式微,並轉型成小眾卻更為極端的左翼活動,而日本文壇,作家三島由紀夫和川端康成相繼於1970、1972年自殺離世。
  大阪萬國博覽會是代謝派建築家集體發表的巔峰,但也似乎成為代謝派建築運動發展的分水嶺,也或許代謝派建築師所提出那些豐富想像,脫離原有的常民生活太遙遠,在那之後,日本境內少有真正將代謝理論具體發展成的實體建築,萬國博覽會會場內的代謝派作品也早已隨著展覽結束而拆除,那些充滿奇幻、理想色彩的大規模城市規劃想像則成了紙上建築,而黑川紀章所設計的《中銀膠囊大樓》,也幾乎是少數代謝派建築中最廣為人知的作品,但這並不代表代謝派建築師們當年的構想完全沉寂,除了紙上的理想城市在近代建築史形成永恆外,新陳代謝論也成為往後日本在建築論述與城市議題探討上重要的基礎,並且也被後繼的建築師轉換成各種建築觀念來重新詮釋,如菊竹清訓的學生伊東豊雄作品中流動、柔軟的變幻特質,新銳建築師平田晃久由樹木獲取靈感,追求建築與環境間的平衡,這些皆可視為廣義代謝派思維的當代詮釋。而代謝派建築家們當年的「未來」已然抵達,這些和《20世紀少年》漫畫要角們一樣熱血的建築家,也成為當今最前衛的歷史。 
 
磯崎新在大阪萬國博覽會祭典廣場設計了兩座表演裝置機器人《デク》和《デメ》,機器人包含頭、身體、底座和兩隻長度不同的手臂等部分。主要的身體部分可以向上升至 24 英呎,下方空出的底座就變成一個舞台,而頭部則擁2個控制室可以收集和處理資料,並對機器人發布命令,以產生氣味、聲光或是繚繞的霧氣配合現場演出。
  延伸閱讀
- 「代謝派未來都市展」7 月登台,早鳥優惠票開始預售!
- 盡賞大師丰采!代謝派第一代成員槇文彥與磯崎新將來台演講 
- 思考城市代謝增生的更多可能性!「代謝派未來都市展」盛大開幕 
- 【代謝派專題】貨櫃,滿載旅行歷程的居所──吉村靖孝專訪 
- 【代謝派專題】在建築與環境間發酵,專訪日本建築師平田晃久
http://www.mottimes.com/cht/article_detail.php?serial=517&type=1


台長: 阿楨
人氣(7,819)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名建築師 |
此分類下一篇:丹下健三:名建築師67
此分類上一篇:磯崎新:名建築師6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