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格.布雷希《無效的醫療:拆穿用藥與手術的迷思》(左岸文化,2006)
《發明疾病的人》作者最新力作
打破手術迷思、提升就醫品質的第一本書
德國排行榜非文學前十名暢銷書
1.腫瘤篩檢能預防或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
2.O型腿是畸形,需要開刀治療?
3.為了腰痛而拍X光片,就能找出疼痛的根源?
4.頸動脈手術可以有效預防中風?
5.擔心自己得心臟病,就要趕快做心導管檢查?
聯合報讀書人年度好書《發明疾病的人》作者最新發現
這些都是無效的醫療!
我們不要過度醫療,一起找回健康與自信
為什麼醫生自己生病時不願動的手術,會勸病人接受?
為什麼健保開銷愈大,醫療效果沒有愈好?
在醫界,婦科、整型外科和癌症照護等等部門的迷思還相當普遍。其用藥、診斷和治療的根據,常常不是依據醫學的必然性,而是根據謬誤、欺詐乃至經濟利益。當醫生自己成了病人,結果常令人震驚:與一般民眾相比,他們很少接受手術。許多醫師會鼓勵患者接受自己不會採用的手術。而只有醫師才真正了解哪些手術是真正必要的,哪些治療才是對患者有益的,乃至哪些是對自己荷包有利的。
全民發動醫藥文化革新!
學術記者兼暢銷書作家尤格.布雷希以批判觀點,解析了諸如癌症化療、整型外科、椎間盤磨損、關節病、子宮切除、心血管病、阿茲海默症和骨質疏鬆症等治療手術的缺失。他透過這本發人深省的好書,指陳了醫界的愚昧與固陋,提倡更好的醫療品質。
只要能得到更充分的資訊,就能避免無謂的手術和治療。
作者尤格.布雷希簡介
一九六六年生,在德國和英國取得生物學和生物化學學位。畢業於漢堡新聞學院,並自一九九四年起從事醫療和學術領域的編輯工作。最先是在《明星雜誌》,後在《時代週報》,一九九九年起任職於《明鏡週刊》。他的前一本著作《發明疾病的人》登上《明鏡》暢銷排行榜長達四十週,2004年在臺灣出版,榮獲當年聯合報讀書人非文學類年度好書。
《無效的醫療》第一章
不少醫療措施根本是無效的
不必要的醫療行為乃是醫界的黑暗面。病患通常只能委身於現代醫學的這種照護,他們將希望寄託在白色的醫袍、五顏六色的藥錠藥丸以及亮晃晃的醫療設備上頭。不過,他們這份信賴得到了怎樣的回報呢?根據世界知名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報導,有兩成到四成的病患接受了對他們並沒有效果或無明顯效果的醫療程序。
你是否偶爾也會苦於膝蓋的疼痛呢?膝蓋退化性關節炎乃是大眾之痛,所以每年有數十萬位德國公民接受了這類手術治療:關節內的雜質要做清創,亦即將脫落的細碎軟骨移除。「我是醫師也是病患,」這是美國整型外科醫學會首席學者堤普頓(William Tipton)的現身說法:「我的膝蓋出現凹陷,可是我才不做關節鏡視,我很清楚這是沒有用的。」
在醫學能夠提供給我們的各種益處當中,還是有太多的診療是謊言和假象。箇中的歷史不妨在此加以講述,並且著重在就醫學而言完全不必要的醫師診斷、藥物劑量和外科手術等等。其根源則可說來自於缺失、謬論,乃至金錢利益。
在這個動輒數十億金額的修復產業當中,有許多行為證實是蹩腳的法術。若幹研究結果(其中包含了美國科技評估部門)發現到:在一般的醫療手段當中,只有兩成具有安全的效果。在數一數二的醫學期刊《刺胳針》也可以讀到:「從表面上看來,臨床醫學有一些事務是為人所知的,但也有若幹事務是我們只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還有若幹事務是我們根本一無所知。」
大多數診療的施行其實都只是因為醫師們願意「相信」診療有效。
你的耳朵有沒有出現過蜂鳴聲呢?在德國,每年大約有17000到25萬人發現聽力減退。其中有成千上萬位患者得到了葡聚醣溶液、糖皮質激素、麻醉劑、銀杏萃取物,以及若幹透過血液循環清洗的藥劑等等。患者每次都要為靜脈點滴枯等好幾個鐘頭,點滴注射要做十次左右才能完成。不過這種乍看之下精心設計的注射療程,卻是一種醫療花招。其中的實際效益可以從此療程與其他療法和偽藥的比較研究當中得知:療程中沒有任何一種物質的效果經得起測試,更不要說加以證實了。
情況正好相反:西德烏珀塔爾的內科醫師郭柏林(Johannes Kobberling)提出警告,這種注射療程是可能危害到生命的。舉例而言,萬一細菌藉由注射管侵入人體(這是確實發生過的事),就會引發致命的血毒症。不過幸好這樣的療程還是有許多良好的結果,只是原因很簡單:有七成到九成的聽力減退病例,其症狀是會自行減輕的。所以,無怪乎醫師們偏好由他人代勞、利用藥物和化學藥劑來清洗患者的身體部位,並以「合乎傳統的良好經驗」作為理由。德國耳鼻喉科醫師協會所建議採行的注射療程,每年可以為會員和其他醫師帶來大約五億歐元的大進帳,而且合理化為「直覺判斷」以及「個人經驗」。
就醫療院所來說,為罹患乳癌的婦女切除其腋窩中的淋巴結,乃是標準的手術程序。這種看似立意良好的「根療」,據說可以遏止腫瘤的增生。然而研究結果顯示,這種手術並沒有提高存活率。而且許多開刀醫師心知肚明,這類手術會讓婦女身上產生疤痕,手術過程明顯地也有更多折磨。通常女病患的手臂在術後就不再能活動自如了。慕尼黑大學附設葛羅斯哈登醫院臨床醫學醫師恩格兒(Jutta Engel)指出,術後的生活品質不但沒有得到改善,還會更加惡化。她先前曾為病患切除腋窩淋巴結,如今則主張要嚴格地檢驗這種多餘的程序。
現代的醫學採行了一條頗為弔詭的路數。儘管醫學是如許發達,但民眾並沒有因此更健康。醫學是不是已經撈過界,開始矯枉過正了呢?若幹有識之士認同這個說法,並提出了具體的判斷方式:相較於全球各國而言,德國為了這種醫學—產業複合體,投注了絕大部分的金錢;但是德國人並沒有比其他工業國家的人來得健康,而是屈居水準以下。這方面的支出第一大國美國在繞道手術項目的費用支出是加拿大的七倍,平均每人的健康照護支出比加拿大多出百分之七十五。美國人的平均壽命比加拿大人來得短,但美國醫師的收入卻是其加拿大同業的將近兩倍。
手術的施行與否,主要取決於病患的居住地區。以耳鼻喉科職業醫師與地區人口數的比例而言,瑞士的巴塞爾比格勞賓登大上三倍。其結果是,截至目前為止,巴塞爾有四成的成人切除了扁桃腺,但格勞賓登只有兩成五。另外,失去子宮的瑞士婦女竟是法國婦女的兩倍——箇中原因醫學界還不甚明瞭。在侵入性的心臟醫學方面,德國可是遙遙領先:就人口比例而言,德國人所做的心導管檢查次數是最頻繁的。
除了居住地區之外,診治醫師的個人偏好也助長了這種醫療的隨機性。苦於某一特定症狀的病患如果向不同科別的醫師求診,他們為他證實出的病症會全然不同,並開列不同的處方:這個現象就是所謂的「你找什麼樣的人,就得什麼樣的結果」。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一旦醫師們自己都生病,這種缺乏效果的醫學之嚴重性就顯示出來了。一般人以為是與時並進的許多藥物、程序乃至預防措施,都是大部分醫生及其家屬不會採用的。
至於醫師本身自己成為病患時會如何處理,海德堡大學整型外科醫師們曾將此列為探討的重點:他們想從全德各地同業那兒知道,這些醫師面對著各科的十一場標準手術時會如何自處。在分析過總計169件問卷之後,研究人員訝異地發現到,他們對既定程序是「普遍有所節制地採納」。同意所有程序的可信度之比例只達41%;就若幹手術而言,摒棄的狀況很明顯,例如就疼痛不堪的椎間盤突出而言,在受訪的整型外科醫師當中,只有17%願意接受手術治療。
這些海德堡大學的衛生專家提醒那些整型外科醫師,要謹記偉大的外科醫師畢爾羅特(Theodor Billroth)的教誨:只施行那些你樂意同樣施行在自己身上的手術——把這句話當作自明之理,會是很愚蠢的嗎?
瑞士提契諾州的衛生部門主管多明尼傑帝(Gianfranco Domenighetti)與蘇黎世大學的同仁合作,利用近6000個臨床案例,比較了7種最常用與較少用的手術之頻率。其中包括了扁桃腺手術、盲腸割除、子宮搔刮(刮宮)和切除、膽囊摘除、疝氣治療以及痔瘡手術等等。除了割盲腸之外,一般民眾所接受的開刀治療次數一概「多過」醫師本身。一般民眾的扁桃腺摘除手術多了47%,疝氣治療多了53%膽囊摘除甚至多達84%。總計下來,不懂醫學的民眾之手術頻率平均高了33%。換句話說,在刻意為民眾施行的手術中有1/3根本是多餘的。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醫師之外,還有另一個會比一般人較少接受手術的族群:律師。多明尼傑帝認為,醫師在碰到這些「風險患者」時會小心謹慎,因為要是不必要的手術帶來不良的結果,律師可是比一般人更能保護自己。
德國專家們受到這份來自瑞士的精闢文獻的啟發,隨即開始研究缺乏效果的醫療。德國漢諾威的社會醫學、流行病學暨衛生體系研究醫學中心的石瓦茲(Friedrich Schwartz)團隊,開始探討教材中有介紹且經常實習的23種標準療程。他們對一千位在地的專科醫師(外科、內科、婦科、泌尿科與耳鼻喉科醫師各兩百位)進行調查:假使你不幸染患這種疾病,你願意讓自己接受這種療程嗎?
各組就本科專業在4到11種症狀中進行判斷,結果竟是:醫師們在許多狀況下都寧可信賴自體的免疫力,而不重視本科的標準程序。在23種療程當中,他們感到有疑慮者將近一半,也就是11種。他們對於專科醫師只抱持了「有限的」以及「少許的」接受度。而在受訪的婦科女醫師當中,每兩位就有一位即使在子宮長了偌大的良性瘤時,也不願切除。另外,當前列腺(的內腺)影響排尿時,不願摘除自己前列腺的泌尿科醫生有56%。
於是乎就出現了醫學的雙重標準:相對於醫師們愛惜自己的方式,資訊不足的患者卻是以侵入性的方法被折磨
兩種「無效的醫療」
尤格‧布雷希「無效的醫療」(左岸出版)延續其在上一本書「發明疾病的人」(左岸)的脈絡,從過度醫療化(medicalization)的角度批判目前醫療系統的主流論述,如何藉由風險的恐嚇語調,來影響民眾對「健康」的想像,並進一步剝奪病人甚至健康人的身體自主權。布雷希的論點不無可取之處,儘管我認為缺乏深度,可能淪為讓布爾喬亞階級拿來當作懷疑醫療從業人員的醫療消費主義;不過對於過度尊重醫療權威的人們而言,是具有打開眼界的價值的。
其實無效的醫療(medical futility)這個詞,在醫療倫理學中是個重要的探討主題。只是其所著墨之處,不僅僅是「有些醫療因無效所以不應被施行」的這個命題,還有另一層「病人堅持接受無效的醫療時,醫療從業人員該不該在明知其為無效醫療之下依意願施行」的困難。
這個禮拜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觀點評論,刊登了哈佛大學醫學院麻醉科與社會醫學科的教授Robert Truog對今年春天在美國德州奧斯丁發生的醫療案件的省思。嬰兒Emilio出生就帶有罕見疾病「童年期腦脊髓病變(Leigh's disease)」,這是一種先天的腦部代謝異常。Emilio在一歲半時,經歷了五個月的加護病房維生系統上的日子後,醫院打算要撤掉其維生系統,放棄繼續無效地治療這項無藥可醫的疾病。但是,Emilio的母親拒絕拔管。也因此,兩造就打了官司。
Emilio的案件,在倫理學家中,就有不同的立場。有的認為不應該繼續讓這孩子繼續痛苦而生活品質低劣地在病床上生存,有的認為醫院沒有權力來決定病人(或代理人)的生活品質到底是否已經差到只有死路可走。也有論點認為Emilio的無效維生會排擠掉其他可以更有效被拯救的病患的醫療資源,但在美國那政治正確的氛圍中,這項論點較少被提出,畢竟沒人想被指責為冷血;另外也有研究呈現無效醫療與護士因工作負荷過大而崩潰的相關性。
這個案件中,醫院選擇結束不適當醫療的決定權,其實是於法有據的。德州在1999年通過的法案授與醫院在專業考量下,若認為治療並不適當,就有權中止治療,即使病人希望繼續下去。其實,法案也並不是讓醫院能夠霸道地說拔管就拔管,像個流氓一樣,只要病人繳不出錢,就專業地中止醫療。法案中要求當醫院與病人的決定之間有衝突時,必須成立院內的醫療倫理諮詢委員會,與案件相關醫師不得參與;若最終爭議無法解決,醫院有責任在合理的努力之下協助病人轉院,若十天後沒有醫療機構願意接受病人,則原醫院有權力直接中止治療;過程中,病人可以經由法律途徑尋求死期(deadline)的延後,但若法院決定不予以延期,醫院得以直接中止治療。這個小布希擔任州長時開始的法案具有冷血氣質,讓專業淩駕個人之上,自然而然在小Emilio的故事中成為重要的被批評焦點。
單就Emilio的案件來看,讓他無生命期望之下繼續藉著維生系統生存,的確是蠻殘酷的一件事,為什麼他的母親,願意在天主教的教義或者她自己盲目的愛之下,讓Emilio繼續受苦呢?何況即便繼續使用維生系統,目前這種病患最高只活到十幾歲,而且活著的每天都是與疾病奮鬥著的,相關藥物也不是這一時一刻就能發展出來,總歸一句,Emilio是必死無疑的。這樣的醫療支出,不僅無效、浪費;其所消耗的能源與創造的垃圾,不知為全球暖化又貢獻了多少;而且,還佔著醫療資源呢!若醫院沒有權力來逕行專業處置,那麼資源有限的醫院不就沒多久就佔滿這些浪費的病患了嗎?
Truog的評論則從「無效的醫療」這觀念來探討。
目前醫療院所所稱的無效的醫療,其實不僅僅是無效的醫療,而是被認為「無效且無經濟報償」的醫療。其實,醫院在以「無效醫療」結束某些治療的同時,其他部門很可能正施行著大量無效醫療來增加醫院的收入呢。同樣「無效的醫療」,可能因項目不同、回饋不同、風險不同,因而進入不同的決定中:有的被拒絕進行,有的則被大力宣傳推廣。而那些被推廣的無效醫療,不知為地球帶來多少溫室壓力,排擠掉多少真正被需要的醫療機會,但它們卻接受媒體的推波助瀾而沒那麼多的倫理爭議,反倒是極為少數的罕見疾病以及臨終患者的無效醫療,或者是施行在貧窮者與保單較差的病患身上的無效醫療,則讓醫院錙銖必較。
除了經濟與政治面向之外,「無效的醫療」還具有另一層相對主義的議題:誰來定義「無效」?目前當道的臨終尊嚴觀念,讓有產階級逐漸不願意自己身上在死前插滿沒有意義的管線。然而這應當回歸個人對身體與尊嚴的選擇,而不是因此成為醫療常規,從此面對類似的醫療都直接貼上「沒尊嚴的無效醫療」而不再實行。但是個人選擇為重的觀念下,還是會有困境,那就是:什麼是「個人選擇」?篤信宗教而厲行教義者,是不是自主的「個人選擇」?而從自己的愛的角度而為孩子作決定的母親,也算「個人自主」?沒想到,若進一步考量「個人選擇」背後所涉及的價值體系問題,「個人選擇」或「自主」這些個我們以為是最終的正確觀念,竟然很可能只是被拿來當作規避倫理困境的策略。
對於此倫理兩難,Truog以修辭式的幾句話寫出了他的看法:「身為自由社會,我們驕傲地保護少數權力以對抗多數暴力」、「與其危及我們所持的對於多樣與弱勢觀點的尊重,...我們應該思尋以增加對於他人選擇的容忍度,即使我們知道他們是錯的。」
問題是,如果倫理最後都是回歸個人,而不考慮藏在個人選擇背後的巨大的價值體系力量,那麼倫理學的意義在哪裡呢?也就是,所謂的「個人」不僅是個人,而是有集體層次的因素影響;在此之下,若這表面的個人自主決定為個人帶來預期之外的傷害,而個人必須自己負起全責的時候,我們能不能批判這種表面的倫理學,其實只是幫有較大責任的那方找出一個降低責任與訴訟失敗的風險的預防伎倆而已呢?除非,個人是在知情(well-informed)的狀態之下作決定,但這麼一來問題又浮現:到底要到什麼程度,才夠well-informed呢?還有,誰來決定well or not呢?
此外,輿論隱含著Emilio之所以被醫院決定拔管,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只是Medicaid (美國政府提供給貧窮階層者的醫療保險) 使用者。僅限個人層次的倫理學探討模式,會把這故事裡頭實質而殘酷的階級政經因素對個人的影響給擺在一旁不予考慮。當倫理學思辨結論會影響個人權益時,我同意絕對不得離開個人層次來進行思考;然而,當一方面與個人權益有關,卻又不將外於人的社會、文化、階級、社會地位等等與個人在實際世界中的權利相關的因素納入考慮,而把所有選擇的權力與義務都強掛在個人身上,個人因此要負的責任,就會因為倫理學決策中的遁詞,而變得太重而難以承受了。(這裡的個人,包括兩造中的個人,如病人與醫師。)
最後,無論醫療究竟有效無效,它們的價值很可能就僅剩可用來將人類劃分為二:不能獲得無效的醫療的人,以及大量獲得無效的醫療的人。
http://blog.roodo.com/epinoborder/archives/4180409.html
『無效的醫療』不必要的醫療行為
德國記者尤格.佈雷希在「發明疾病的人」裡,他指出許多疾病是因為藥廠和利益團體,為了更多的銷售而被定義出來,在「無效的醫療」中,他則拋出了另一個話題為『什麼醫生自己生病時不願動的手術,會勸病人接受?』
在我在內湖區江南街開店時,有位醫生曾來到店內消費,他自己也提到如果他自己罹患癌症,他不會選擇化療或開刀,而會選擇與癌症一起相處,我想醫生本身最瞭解動刀或化療之後的副作用,化療固然可以殺死癌細胞,但是週遭的好細胞大概也被殺死了,連帶影響的是身體其他部份正常器官反而無法作用。
舉這本書的第一章炒作的骨質疏鬆症,我本身也是健康檢查被定義出來的骨質疏鬆症(比平均值低 2.0-2.5),世界上賣得最好的骨質疏鬆症藥物叫阿侖磷酸鈉(Alendronat),2004年就賣了32億美元,據說可以提高骨質密度。臨床實驗顯示,這種藥物可有效降低骨折危險。有一批平均年齡為68歲、偏差值在-2.5以下的婦女接受為期 4年的臨床研究,在與不服用藥物的對照組相較下,她們的髖骨折損機率降低了 56 %。
書中揭開統計學上的迷霧,未服用藥物的年長婦女每年不會碰到髖骨骨折的機率高達99.5%。而服用阿侖磷酸鈉的婦女,該項機率是99.8%。換句話說,每日服藥的結果使骨折的機率從0.5%降到0.2%。這麼有限的結果卻在統計的炒作下號稱降低56%的危險性。而造就出這個 32 億美元的市場(醫生/藥師賣給消費者應該會更高,我猜至少是 50-60億)
那我們想降低骨折可以找尋什麼方式呢,作者也找到另一種方式,定期作運動和維持均衡的營養,每天定期做 2小時運動,髖骨骨折的機率比不做運動的人少上36%。在為期一年對1000位婦女的研究中,運動組的婦女只有 6位骨折;反觀在服用阿侖磷酸鈉的研究中,藥物所達到的成果少了一半。
我也曾拿骨質疏鬆請較過我熟識的醫生,他說身材瘦的人,一般來說骨密度較低,多運動就會改善,平常可以多補充鈣質,不一定要服用鈣片,跟書中的建議相仿。
無效的醫療舉出了幾種手術如整型外科、椎間盤切除、關節鏡、子宮切除、心血管繞道及癌症化療等等當做範例,很多手術實施之後,可能會有他的好處,但是壞處也接踵而至。
面對形形色色的醫療行為和手術,作者運用了大量的事實與案例告訴我們,我們正在醫院及藥房接受很多不必要的醫療行為,現代醫學不斷的進步,各種領域的新發現不斷出現,如何在把健康交給現代醫療的同時,保持同樣的戒慎恐懼,才不會讓自己的健康葬送在無效的醫療裡。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到博客來購買這兩本書,『發明疾病的人:現代醫療產業如何賣掉我們的健康』,『無效的醫療—— 拆穿用藥與手術的迷思』
http://cgs0.pixnet.net/blog/post/21083264
珍惜健保資源 減少醫療浪費 / 中央健康保險局
「民眾到醫療院所看病、醫療院所向健保局申請醫療費用」,因為由第三者付錢而不是從自己口袋直接支出,在心理上很容易造成醫師跟民眾雙方同時增加不必要的醫療服務。
為何會有醫療浪費?
第一是醫療保險的特性
「民眾到醫療院所看病、醫療院所向健保局申請醫療費用」,因為由第三者付錢而不是從自己口袋直接支出,在心理上很容易造成醫師跟民眾雙方同時增加不必要的醫療服務。
第二是醫療院所的因素
目前全民健保雖以實施總額支付的方式,將每年的整體醫療費用成長控制在固定額度內,但個別醫療院所或醫師如果多看病、多給藥、多做檢查,仍然有助於提高收入,所以有些醫師可能提供較多不必要的醫療服務。
第三是民眾看病太方便
全民健保提供的醫療服務範圍很廣、部分負擔也低,而且幾乎沒有就醫限制,因為太方便,也就難以節約醫療資源。
疼惜健保,正確就醫
珍貴的健保資源,來自你我所繳的健保費,疼惜健保,大家必須瞭解下列健保就醫權益,並落實正確的就醫行為:
1.看病要帶健保卡:民眾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看病,請記得攜帶健保IC卡和國民身分證,或其他足以證明身分的文件。
2.要求自費不應該:只要是健保列入給付的項目,特約醫療院所不可以要求病患自費或自購藥劑、治療材料,或做自費的檢查。
3.健保病床優先住:民眾接受住院診療時,健保特約醫院應優先提供保險病房(不收取病房費差額的病房),無法提供保險病房時,應經病人的同意,才可以安排非保險病房,並事先告知應自付的病房費差額;隨後保險病房有空床時,醫院並應依病人請求,轉入保險病房。
4.病床資訊須公開:健保特約醫院應在住院櫃檯及病房護理站標示包括總病床數、病床類別、健保病床數、健保病床比率、各類病床的每日占床數及空床數、收取差額病床數及費用等資料。
5.部分負擔看仔細:民眾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就醫,除了掛號費外,還要繳交健保的部分負擔,包括門診或急診部分負擔,其中門診負份負擔還可區分為基本部分負擔(依「轉診」及「非轉診」2種方式計收)、藥品部分負擔及復健傷科部分負擔;而部分負擔依醫療院所層級也會有所不同。
6.用藥安全要留意:民眾領藥時應核對藥袋或藥劑容器上的姓名、性別、藥品名稱、數量、天數、劑量、服用方式、調劑地點、名稱、調劑者姓名及調劑年、月、日等資料;若有疑問或用藥問題,應詢問診治醫師或藥師。
7.索取收據別忘記:民眾看完病後,不要忘記向醫療院所索取收據,上面會記載健保醫療費用明細及自行負擔的費用,同時請特別檢視收據上面是否正確列印您的健保IC卡可用次數。
減少醫療浪費,大家一起來
1.不隨便打針吃藥:像感冒等小病痛,打針、吃藥不見得會好的快,反而可能有過敏的副作用,通常靠充分的休息及水分的補充,感冒就會自然痊癒,不必要的打針、吊點滴和用藥,反而傷身體。
2.落實轉診,看病更安心:民眾得請醫院提供病史、檢查等資料,平時就近由社區基層診所或所屬家庭醫師定期追蹤檢查,如診治醫師認為需為進一步診療檢查時,再持轉診單轉診至醫院就醫,就可適用轉診減收部分負擔。
3.善用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對於病情穩定的慢性病病患,經診治醫師專業判斷,適合長期服用相同藥品時,可請診治醫師開立有效期3個月的健保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可以減少就醫次數,並免繳部分負擔。
4.個人健康管理、小病自我照護:平時多運動,做好個人的健康管理,注重均衡飲食與適量運動,絕對不要有像喝酒、抽煙、嚼檳榔等不良的生活習慣。而對於一些輕微可自我照護的症狀(像感冒、流鼻水等),不要直接跑去大醫院看門診,可先到住家附近的藥局接受專業藥師、藥劑生的指示來服藥,以確保您及家人的用藥安全。
5.選擇好品質的醫療院所:民眾可利用健保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nhi.gov.tw)的「快捷查詢系統」及「健保醫療品質公開查詢」功能,查閱全國健保特約醫療院所的服務項目、診療科別、醫療品質及聯絡地址等資訊,做為就醫選擇的參考。
6.全民監督,為健保資源把關:特約醫療院所醫療服務作業如有不符健保相關規定,民眾可以提供就醫收費明細、繳費收據等資料,交健保局轄區分局處理或利用健保申訴專線電話(0800-212369;0800-030598)及檢舉申訴信箱臺北郵政117-900號信箱反映。
http://media.career.com.tw/health/health_main.asp?no=362p030&no2=74
節制醫療浪費 鬆綁公立大醫院
(自由時報2000-05-07郭正典╱榮總醫師、陽明大學醫學院副教授
全民健保面臨開辦以來最大的資金調度危機,持續六年的現行健保費率即將往上調整,健保局內部已提出最新費率精算報告,如果保費費基不變,未來五年健保平衡費率應由現行四.二五%調高至五.三八%,調幅達二十六%,但若立法院通過健保局提出擴大費基方案,最新費率則為四.七五%,調幅為十一%。已有許多人針對健保的財務危機提出許多對策,例如調整投保薪資上限、實施部分負擔、實施總額預算制、增加菸酒捐等,卻少有人針對醫院的經營方式提出改進之道,以節制醫療浪費。近幾年來醫療費用支出的成長率大抵皆在兩位數,其中應有一部分是來自醫學中心裡越來越多的長期佔床病人,包括使用呼吸器及不使用呼吸器的病人。據統計,國內需長期使用呼吸器的病人有五千多人,佔用大醫院約十三%的加護病床,為了紓解大醫院呼吸器一機難求的問題,衛生署自八十七年起推動慢性呼吸照護病患轉介系統,初步成效已看得見,但仍有許多病人抗拒轉離,把醫學中心當作安養中心,一住數年!這些久佔醫學中心床位且已無積極治療意義的病人,不僅浪費寶貴的健保資源, 也使得醫學中心的資源無法有效地運用在急需醫療救助的病人身上。至於那些期佔用醫學中心床位的不使用呼吸器病人,通常是有原因的,例如有醫療糾紛、人情關說、家屬拒絕轉介、無人照顧等。如果衛生署及醫院當局能設法將這些病人轉往慢性病照護中心,一定對健保財務及醫療資源的有效運用大有助益。健保的財務危機越來越嚴重,但不少財團大醫院卻大賺其錢,問題可能出在公立大醫院。每個人都知道公立醫院不管規模大小,都有來自政府的層層法令束縛,導致人事僵化及營運欠靈活,此外,來自上級單位及民意機關的壓力也使得公立大醫院無法拒絕某些特殊病人的長期留院療養,成為呆床,這些負擔都是公立大醫院無法與財團大醫院競爭的原因。雖然有這些負擔,多年來公立大醫院卻能自負盈虧,大家稍想一下即知,這種情形下的公立大醫院若能自負盈虧,損益平衡,則財團大醫院豈有不大賺其錢之理?換言之,加諸公立大醫院的層層法令束縛、僵化人事及床位關說 等,是健保財務吃緊的因素之一,也是財團大醫院賺錢的最佳保證,因為政府不可能任令公立大醫院倒閉。如果政府能鬆綁公立大醫院所受的法令束縛,活化其人事及營運,且讓公立大醫院有能力拒絕及處理呆床,則對健保財務將有助益。全國八家醫學中心一年即用掉四分之一的健保資源,要節制不當的醫療浪費,豈能不注意這些大醫院的營運狀況,尤其是公立大醫院?再說,如果這些大醫院的營運狀況不理想,健保換成總額預算制或其他制度,還不是照樣會有醫療浪費的情形,不是嗎?
中國每年醫療浪費超過政府每年衛生支出
醫療資源嚴重浪費,是中國醫療行業來的“惡性腫瘤”。
一、中國醫療資源浪費嚴重到什麽程度
從微觀方面看,中國醫療資源浪費主要表現在公立醫院對就診病人進行過度檢查、過度用藥、過度治療,造成病人醫療費用虛高。如某沿海城市三甲醫院生育一個嬰兒的醫療成本約爲1500元,但實際費用在7500元以上,虛高的醫療費用幾乎是醫療成本的500%;又如某城市社保機構對所轄腫瘤醫院檢查,被隨機抽查的10個病例中,都不同程度存在過度檢查、過度用藥、過度治療。其中一個腫瘤病人總醫療費用11萬元,其中與病情直接有關的費用0.5萬元,其余10.5萬元屬于過度醫療。由此可見某些公立醫院浪費醫療資源的嚴重性。
從宏觀方面看,中國每年醫療資源浪費的比例沒有一個權威的數據,但據有關專家估計,被浪費的醫療費用占每年總醫療費用的比例在30%--50%。下面我們按最保守的30%的比例來分析2002年來的醫療資源浪費情況,結果大大出乎我們的意料。
2002年中國醫療衛生統計數據分析
項目 金額(億元) 比例
衛生總支出 5790 100%
政府衛生支出 908.5 15.21%
社會衛生支出 1539.4 26.45%
個人衛生支出 3342.1 58.34%
醫療費用(門診、住院) 4755 ————
醫療資金缺口 1062 ————
醫療資金浪費 1426.5 30%
資金缺口/資金浪費 ———— 1:1.34
政府衛生支出/資金浪費 ———— 1:1.57
備注
1、資金缺口:居民個人衛生支出占比超過40%以上,應該由政府承擔、而政府暫無力承擔的資金;
2、醫療費用浪費比例,按按當年醫療費用的30%計算
根據以上數據,可以推測:
1、資金缺口/資金浪費比例爲1:1.34,說明在目前的中國醫療體制下,如果醫療資金每短缺1元,將造成1.34元的醫療資金的浪費。如果有效地解決醫療資源短缺問題,將有助于緩解醫療資源的浪費;
2、政府衛生支出/資金浪費比例爲1:1.57,說明目前政府每年直接的投入,還沒有每年浪費的資金多。如果不改變目前資源浪費的局面,政府的投入難以達到政府預期的目的。
二、中國醫療資源浪費的原因
通過分析中國醫療資源浪費的過程,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公立醫院是造成中國醫療資源浪費的絕對主體;
2、導致公立醫院嚴重浪費醫療資源有兩大機制:一是醫院內部的獎勵機制(指醫院根據科室的檢驗費、治療費和藥費多少給醫務人員進行提成);二是醫院外部的賄賂機制(指藥商和醫療器械商通過給有關醫務人員回扣,來提高業務量)。
3、公立醫院浪費醫療資源,是政府主管部門對公立醫院錯誤實行市場化的必然結果;
4、政府對公立醫院無限的期望、過度的責任與政府有限的資金投入的矛盾,使得默認公立醫院市場化是政府無奈之舉。
總之,中國醫療資源的嚴重浪費,源于政府對公立醫院“僞市場化”的改革。而公立醫院“僞市場化”的改革,源于政府對公立醫院在改革中的錯誤定位;政府對公立醫院在改革中的錯誤定位,源于政府對公立醫院無限的期望與政府有限的資金投入的矛盾。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10/26/141153.html
另參本館:中國醫療體制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