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1-10 05:52:31| 人氣1,388| 回應6 | 上一篇 | 下一篇

《蘇格拉底咖啡館》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蘇格拉底何時從平民的市場、向上提升到咖啡館了?不然菲利普斯怎會取名《蘇格拉底咖啡館》(麥田,2005,三刷)?

別望文生義,克里斯多佛‧菲利普斯Christopher Phillips是個帶有使命的男人,那就是復興蘇格拉底久遠以前在古雅典所啟發的問題之愛。受到魅力領導式的樂觀主義與熱情理念的驅使,他在美國各地旅行,在書店、老人中心、小學、大學與一間監獄裡聚集民眾參與蘇格拉底的咖啡館。他是個教育家、自由作家,同時也是非營利哲學探問學會的創辦人(www.philosopher.org)。
《蘇格拉底的咖啡館》混合了哲學與故事情節,他激勵了每一個好奇的心靈開始去問問題,並啟發每一位讀者更全然地過著受到審視的人生。本書生動地描述了菲利普斯的旅遊,他在書中回想是什麼促使他展開這場傳播理念的熱情,並重建其中一些最激勵人心的時刻。這些哲學性的交流時時顯露出驚人的,常常是對愛、友誼、工作、老化的意義,以及人生大哉問的深刻醒思。

又來了,如同前評《評三種圖解漫畫哲學書》《蘇菲的世界》,每當看到這類「掛懸疑小說頭,賣哲學史皮」的媚俗作品及其文宣,我就本能直覺性地敏感起來。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5984/20051223073327/

你才是如傅佩榮在《蘇格拉底的咖啡館》<導讀>所言:「離開人生,哲學是空洞的;離開哲學,人生是盲目的。」

的相反吧!「親近這類人生哲學導師,哲學才是空洞的;親近這類追求真理的哲學,人生才會被盲導。」

你怎可如此批判哲學之父蘇格拉底及其徒子徒孫?

甩開對殉道者迷思吧!讀過我在《緣現論》對蘇格拉底的析判,便知我為何在非《蘇菲的世界》會說:蘇氏所自認的「神諭我是雅典最聰明的人」「智者上課不但收費還自以為無所不知,我是哲學家上課不但不收費還自以為一無所知。」根本就是假仙講反話,蘇氏是雅典帝国的共犯,當然不必收費謀生也不可能去質疑帝国的价值觀,智者則相反。
http://www.jslm.twmail.net/Data/Paper/Philosophy/ZXYuanXianLun.mht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5987/20051224074414/

看來你不只不爽菲利普斯言必稱蘇格拉底了,對其美化美國獨立宣言(p165)和不能沈默以對「屠猶」(p131),亦然了?

那當然,菲氏沒同時(如本館多處所)析判美國的獨立宣言、革命和憲法,以及沈默以對「猶屠巴」,《蘇格拉底的咖啡館》算啥哲學反思?

人家不是說「咖啡館」還是了嗎?如同,《藝術治療》《兒童故事治療》,當哲學想成為如下文的療傷安慰劑時,哲學還能反思啥?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268/20060927065608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0732578/20070715070454

如此地反思豈非與人己過不去?還是當療傷安慰劑較有市場!

<哲學諮商理論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初探> 楊淑婷
    摘要: 
   人生中諸多疑難、困頓、不安、恐懼等遭遇,人們身處諸如此類的困境時,通常直覺地求助於心理治療,藉此找出「病因」並「治療」之;事實上,解決這些困境的根本之道,是改變錯誤的思考方式、去除遭錯置的信念,改以哲學深刻的思考角度,反思問題的各面向,培養正確的思考方式,此正是1980年以來,由德國哲學家Gerd B. Achenbach所發起的哲學實踐運動,此後經傳播至歐美各地,則以「哲學諮商」(philosophical counseling)一詞稱之,取其「忠告」(counsel)之意,企圖提供人們哲學的慰藉。  
  本文將辨明哲學諮商與心理治療、哲學實踐之關系,進而論析哲學諮商之起源、理論基礎與方法,複次試圖將哲學諮商帶入教育場域中,希冀達到以下預期功效:其一、以哲學的角度幫助教師、學生在教育情境中、生活中遭遇的困境,針對問題進行究極性、原則性的探討,協助教師及學生解開問題之症結。二爲由 實際的教育場域中發現實質的教育問題,並將之帶回教育哲學的研究領域,進行辯證式的思考,以使教育哲學生機沛然,扭轉教育哲學走向純然玄想式思考的可能危險,希冀透過哲學諮商以結合教育哲學的理論與實踐,發揮教育哲學的行動力量,開創教育哲學的新紀元。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人生有各種困境與兩難,在在考驗人的智慧與勇氣,諸如婚姻觸礁時,該如何處理?面臨工作或學業的選擇時,如何在他人期望與自己興趣間下決定?親友自殺時,該如何面對自責與悲傷的情緒?我們面臨疑惑、兩難時,經常感到受挫、沮喪或茫然,一般人通常向朋友、師長、心理諮商師或其他可信賴者尋求思慮 的澄清及問題的解答,希冀獲得支持的浮木,克服當下的難題並繼續規劃、進行其人生;但關於人生問題的解決,是否有其他更深刻、更核心的選擇?  
   羅素(Bertrand Russell)在《幸福之路》(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 1930)書中,討論不幸福與幸福的原因,舉述不幸福的原因有競爭、疲勞、嫉妒等,幸福的原因如情愛、家庭、工作等(Russell, 1930/1991),並以哲學角度分析各個問題,以深刻的哲學觀點剖析造成幸福與不幸福的概念,重新反省錯誤的偏見與先前假定,厘清思想的盲點,進而邁 向幸福之路,此正是人生追求之鵠的。哲學爲愛智之學,透過智慧的詰問、分析、統合等方法,提供人們更究極、更統觀的思考方式,藉由思想指導行動的力量,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生理想;哲學諮商是爲致力於實踐智慧的活動,具有豐富、專業哲學素養的哲學諮商師,協助困惑的人們由哲學觀點思考問題的本質,層層檢視本身持有的信念、習俗、習慣,全面且深入地詮釋其人生觀,分析各種人生抉擇之可能後果,使當事人自行選擇最合宜的道路。   
   簡而言之,哲學諮商系以哲學爲根柢,透過具有專業哲學素養的哲學諮商師,與當事人一同針對主題或其世界觀進行互爲主體的哲學對談,於哲學諮商的的過程中, 哲學諮商師協助當事人思考問題的核心本質,雙方一同尋找解決問題之道,以獲得心靈的平靜,因此可謂哲學中關懷心靈之傳統的具現。   
   或有人認爲「關懷心靈」並非哲學諮商的獨門專賣,心理治療、心理輔導早已在心靈的園地中耕耘有時,哲學諮商的必要性受到質疑與挑戰。心理治療雖已行之有年,並被視爲一種可以解除人類心靈苦痛的專業,其專業性已得到公認,但心理學諸多預設均有待深入地再檢驗。首先,就心理學發展史而言,心靈問題原屬哲學範疇,直至1879年德國心理學家馮德(Wilhelm Wundt, 1832-1920)模仿自然科學成立心理學實驗室,追求科學心理學,至此心理學方從哲學旁出,自成一門學科,此後,心理學爲求其專業性,愈發強調科學的特性,直至1970年到斯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1904-1990)倡導極端的行爲主義而達到高潮,而人性的價值與尊嚴亦在此時受到空前的貶低,與白老鼠、狗等動物不相上下。物極必反,在不甘於人性價值遭受貶低,人本主義心理學提出反動,重新倡導人性的可貴,強調尊重、關懷、真誠、同理等特質。然而,雖然心理學將聚光燈放置於人身上,但不可不留意的是 心理學所謂的「人」,呈現何種樣貌?心理學對人的基本預設爲何?在在會牽涉到心理治療如何處理人的問題。
   心理治療的基本預設,是將前來求助的人均視爲帶著精神方面的疾病,因此需要加以治療,透過這副有病的眼鏡,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心理健康」這個本應爲平常的狀態,反成爲高懸的目標。曾有報導指出,南部大學生有憂郁傾向者達53%,意指兩人中便有一人有憂郁傾向,但事實上那些「不正常」的人,確實有精神方面的問題嗎?抑或是衡量正常與不正常的尺規出現 問題?不可否認地,某些人確實需要精神治療的協助,藉由醫藥使其生理狀態恢複至平衡的狀態,但無論精神治療或心理治療,均系以「正常」與「不正常」之二分,評定個體是否爲心理健康的主體;若暫且摒棄正常與不正常的判准,直指問題的本質進行探問(inquiry)和分析,探尋造成當下問題的思想症結爲何, 或許可以更實際地檢視人生面臨的困境,而此正是哲學諮商的旨趣所在。
第二節 哲學諮商與教育
「哲學諮商」究指爲何,目前處於衆說紛紜的狀態,Lahav(1995)認爲諸多學科亦對其學問無一致的定義,因此哲學諮商不盡然需要統一的定義與觀點。然而爲求後續研究能有一致的觀點與基礎,研究者初步認爲哲學諮商系一種將哲學付諸生活指導的活動,當人們對生活、心靈、情感、做抉擇等問題難以得到思慮上的澄清時,哲學諮商師(philosophical counselor)以其專業的哲學諮商訓練,與當事人(client)一同由哲學的探問厘清問題,並討論可能的選擇與結果,使當事人做行動的決定或情感的安置,最後希冀在哲學諮商的過程中,使當事人習得哲學思考的技巧,並透過哲學的觀點改變其人生觀,以臻獨立自主的境地。
  然而哲學諮商除對心靈與行動具指導功能外,哲學與教育原無法分離,教育系源於哲學的需要,而哲學更是教育的普遍理論。哲學諮商旨在解除一般人的心靈苦痛,然身處教育場域的教師、學生及行政人員在面臨心靈難題時,亦需哲學觀點的支撐與啓發;以下分別就「哲學諮商的功能」與「哲學諮商與教育的關系」進行闡發。
  一、 哲學諮商的功能—心靈與行動的指導
  蘇格拉底之傳世警句「未經檢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仍言猶在耳,如暮鼓晨鍾般警惕我們需不斷地回省自身持有的信念、價值等,以追求幸福的人 生,而此正是哲學的目標。英國倫敦大學哲學計畫主任迪波頓(Alain de Botton)引用伊比鳩魯在兩千多年前針對哲學於人生的效用之闡發:「無法解除身體疾病的醫學,可謂毫無助益;同樣地,無法去除心靈苦難的哲學,亦是毫無用處」。此外,以蘇格拉底咖啡館形式實踐蘇氏對話的哲學家菲力浦(Christopher Phillips)戲和Imm. Kant(1724-1804)名言,提出「脫離人生,哲學是空洞的;脫離哲學,人生是盲目的」之言,哲學本意乃在關切人的心靈,然而原與生活臍帶相連的哲學,在中世紀時卻淪爲「神學的婢女」,爲神學而服務;二十世紀初邏輯分析盛行,哲學落入語言分析、邏輯解析的遊戲中,與人類的生活脫節,演變爲純然抽象的符號運算,被大衆視爲艱深、枯燥、玄奧的文字遊戲,甚至使人對哲學冷感或無感,哲學成爲高懸於學術殿堂的冰冷材料,失去原有的熱情及引導生命的功能,實非哲學的原意。
  哲學家體察艱澀玄奧的哲學語言使人們怯於親近哲學,於是力圖使哲學落實人間,發起哲學諮商之運動,令哲學重新扮演指導心靈與行動之角色。哲學諮商並非源自於心理學,而是從哲學的傳統及根源轉變而來,是「重返古代實踐哲學的根源」。諮商(counseling)的原意爲「忠告」,是當人們面對問題無所適從時,給予中肯、有效的建議,研究者在此並不將諮商二字狹義地限 於心理輔導或心理諮商的脈絡下,選擇回歸諮商之原意:忠告。Lahav認爲諮商的哲學方法,便是從不同的角度表達對自身及世界之觀感,因此哲學諮商是世界觀的詮釋。哲學諮商是將哲學付諸實踐的有力途徑,人們透過與哲學家的對談,了解自己的世界觀、預設及偏見,在哲學探究的過程中澄清思慮,找尋適合解決問題的哲學思考方式,並培養哲學探究的傾向,以使哲學成爲心靈及行動的指導,動態地保持心靈的平衡(equilibrium),而此正是哲學 帶給人們的慰藉(consolation),一如蘇格拉底於兩千四百余年前對雅典人民所做一般—協助人們檢視其人生。然蘇格拉底已遠,吾人對當代的處境卻需要更多反省與思考,哲學諮商正提供哲學與實踐對話的空間,使哲學於人生發揮功效。本文意圖透過探求哲學諮商理論的發展背景、理論內涵及應用方式,以求深 入了解哲學諮商理論之全貌並加以分析,進而探討哲學諮商與教育的關系,希冀在教育方面得以發揮哲學諮商之實踐力量。
  二、 哲學諮商與教育的關系
  哲學與教育間的關系本便密不可分,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在《民主與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 1916)中討論教育哲學時,將哲學界定爲「教育的普遍理論」(the general theory of education),並認爲「除非哲學只是少數人在符號或文字或情感上的奢侈品,或只是獨斷的教條,否則它對過去經驗和價值的評定必定會對行爲産生影響」(Dewey, 1916:383-384)。廣義而言,教育系以啓發受教者思考爲目的,哲學正爲人類發揮智性功能,進行思考的活動,兩者切無法分離,可相輔相成、相互爲用。
  哲學諮商與教育的關系可分以下兩點更進一步加以討論:
  首先,由哲學諮商的過程及目的而言,其本身已含有明確的教學意涵,Tillmanns(1998:22)更明確指出哲學諮商系以教育爲基礎 (education-based),強調學習;哲學諮商師教導人們適切的哲學思考技巧,以此爲工具,抽絲剝繭地厘清問題的脈絡、根由,進而覓得解決之道,以從現有的困境中自我解放,並導向更美好人生的可能;在此互爲主體的過程中,哲學諮商師與當事人以平等對話夥伴的地位,相互學習、共同成長,故哲學諮商的活動本身極富教育性。
  其次,就哲學諮商在教育上的應用而言,透過教育哲學家於教育場域中進行哲學諮商,可達到兩點預期之功效:其一、以哲學的角度幫助教師、學生解決在教育情境中、生活中遭遇的困境,針對問題進行究極性、原則性的探討,而非僅停留於具體、膚面層次的思索。其二、哲學諮商希冀藉由在實際的教育場域中, 發現實質、現有的教育問題,並將之攜回教育哲學研究領域,進行辯證式的思考,使教育哲學以實然的教育問題爲養分,扭轉教育哲學走向純然玄想式思考的危險, 希冀透過哲學諮商以結合教育哲學的理論與實踐,發揮教育哲學的行動力量,開創教育哲學的新紀元。
  總結而論,哲學關懷人類心靈苦痛,而其爲人生指引方向的遺風在當代之複興,以及哲學諮商方法之逐步成熟,不啻爲人類幸福生活注入活水源頭。在 教育活動中的主體—教師及學生,處於變遷快速、競爭劇烈的環境中,無數的人正面臨困頓不安的狀態,亟需教育研究者伸出援手以傾聽、分析、解決他們的問題。 而研究者認爲,在教育場域中引進哲學諮商,以其哲學的統觀與諮商的方法,也許不失爲打開師生心靈之窗、迎向健康未來的一個終南捷徑。
  第二章 哲學諮商理論初探
   哲學諮商並非嶄新的活動,而是意圖返回哲學根源,重新賦予哲學爲「愛智之學」之實質內涵,並以其實踐之行動力量指示一條哲學與人生密切結合的途徑。本章就目前所涉獵之哲學諮商相關文獻,進行初步的闡釋與分析。
  第一節 重返哲學之傳統 …… 玖、小結   
   哲學本由日常問題出發,由西方哲學的根源—希臘哲學觀之,確有許多豐富的人生智慧,如以自律作爲克制欲望的方法、重視社會脈絡下的榮譽等,而今重拾古代哲人之智慧,更可作爲今日生活的指引。Martha C. Nussbaum認爲希羅時代的哲學家,如伊比鳩魯學派、懷疑學派及斯多噶學派,並沒有將哲學實踐視爲「專注於展現聰明的超離智識技巧」(detached intellectual technique dedicated to display of cleverness),而是一種處理人類生命中痛苦問題的方法」,這些古代的哲學家是做爲「人類生活的醫生」,針對人們心靈的不適提供慰藉、治療。Richard Shustermen指出希臘時代的哲學家追求知識,但是將知識視爲追求更高德行或幸福的工具,因此總而言之,在希羅時代哲學與 人生切無法分離,美好人生與完美德行系哲人中生冀求的目標,而非僅將人生要義置於追求知識的格局。
   邇後的中世紀哲學、近代哲學與當代哲學均對人生問題有所關切,其討論主題圍繞著價值、意義、倫理、道德、幸福等人生要事,哲學諮商正是探索關於「人」的課題,深切地關懷身心靈的整全。哲學諮商運動意圖重返哲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實質角色;當代實用主義之目標在於解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真實問題,並重新建立「更高 哲學實踐的有用工具:有智慧及良善的生活藝術」。Pierre Hadot更將哲學視爲生活的方式,檢視哲學如何成爲一種治療式的情感(as a therapeutic passion)而對人的所見所爲産生深刻的轉化作用。
   總而言之,哲學是由人類生活之必須而生,哲學問題亦起於人生問題,哲學必須以解除或減緩人類生活之苦痛爲職志才有意義,因此重探哲學之傳統根源,能幫助我們明了哲學於人生之真正意義,進而促發良善美滿的生活。

第二節 當代哲學諮商之起源與發展
當代許多哲學家曾論及哲學與真實生活場域的關系,如維根斯坦問及「如果哲學僅能讓你以邏輯討論抽象的問題,而不能增進你對日常生活重要問題的思考技巧,那麽學習哲學的用處爲何?」杜威亦認爲「哲學問題源於廣泛的社會實踐之難題的事實已經被掩飾了,因爲哲學家變成使用技術性語言的特殊階級,而非對問題本身的情況加以描述探究」。顯見哲學逐漸脫離真實生活而産生「空無」之危機,哲學諮商的實踐力量或足以使哲學重新對人類生活産生實際且深刻的貢獻。
壹、心理治療的哲學視角
哲學諮商與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難以截然區分,心理治療亦關注到哲學在心理治療中的價值,因此在1950年代及1960年代間發展出許多方法,Corey舉出如當事人中心療法、理情療法、溝通分析法(Transactional Analysis)、存在主義治療法及完形治療法等方法,這些方法均宣稱其心理治療方法中,采納哲學觀點。Raabe指出 1978年哲學教授Peter Koestenbaum意圖整合哲學與心理學,Koestenbaum認爲臨床心理學需要堅實的哲學基礎,他界定臨床哲學是以深度心理治療與存有的現象學模式(phenomenological model of being)及存在人格理論(existential personality theory)做結合,並認爲哲學系附加於治療之上,無法取代之。Koestenbaum認同當下接受心理治療的人,事實上是遭遇哲學問題而非心理疾病,若心理治療師能深層地檢視心理學方法所呈現的,則會發現人類存有的核心答案,因此依Koestenbaum看法,只要在心理學方法之內,對哲學層面加以關注,實以足夠處理當事人的心靈苦痛問題,而未曾思及以「哲學諮商」作爲另類選擇,「也沒有稱自己爲哲學諮商師」。此種想法事實上接近於「哲學心理學」,系以心理學作爲基調,而非以哲學爲其立基,與植基於哲學傳統的哲學諮商仍大異其趣。
貳、當代哲學諮商的正式起源
當代哲學諮商作爲一種專業之起源,一般而言公認由德國哲學家Gerd B. Achenbach在1981年開始其哲學實踐,並於1982年成立「德國哲學實踐協會」(German Association for Philosophical Practice),亦出版刊物。繼德國開始哲學實踐運動後,荷蘭隨之跟進,由Hoogendijk在1987年所開啓。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University of Amsterdam)的學生監於社會變遷、哲學家角色的轉變以及大學的壓力,於是開始探索哲學諮商的領域,在經過數年哲學諮商的探究及訓練後,開始進行實踐、諮商的工作,並於1989年成立「荷蘭哲學實踐協會」(Dutch Association for Philosophical Practice),出版相關期刊。
法國則在巴黎組成哲學討論的組織,於周日時在咖啡館進行實踐哲學的討論,並出版與諮商相關的通訊;美國則有「美國哲學、諮商、心理治療協 會」聚焦於哲學諮商;其他諸如在以色列、挪威、南非、加拿大等國家,均有類似的組織。
國內哲學諮商運動亦漸成形,目前有天主教團體進行哲學諮商運動,大學內亦開設有「哲學諮商」課程,天主教輔仁大學哲學系更設有「哲學諮商學群」,有計畫地培養專業哲學諮商師,大力地推動、促成哲學諮商之蓬勃發展。
第三節 哲學諮商的對象
關於哲學諮商對象的討論,向來有數個著眼的面向;首先,對於是否將當事人視爲待治療的對象方面,稍有共識。哲學諮商運動的首發者Achenbach認爲哲 學諮商不具治療的兩個功能,分別爲:一、當事人有病狀,並等待被醫治;
二、治療師要「改變」當事人的作風,因此哲學諮商並非治療。而其他哲學諮商家如 Marinoff、Raabe、Lahav、Schuster等人均普遍認爲哲學諮商不同於治療,因在哲學諮商的過程中,並不將當事人的問題視爲「病徵」,亦未預設當事人所應「痊癒」的水准,故不符合「治療」的目標,此爲哲學諮商與心理治療區別之一。然而,哲學諮商雖非治療,但卻有治療的功效,此治療的功效亦普遍受到哲學諮商師與當事人的認同。
哲學諮商與心理治療之分野雖非尖銳對立,兩者間仍存有許多交會融通的地帶,有待日後深入進行探討,但兩者對「人」之基本形上預設有異,因此而其所關注的焦點便不盡相同,形成哲學諮商與心理治療之區別所在。以下精要討論哲學諮商之適用對象的特性。Marinoff(2001)認爲「對於無法滿足心理或精神治 療、甚至持反對態度的人來說,現在還有另外一個選擇,那就是哲學諮商」,它可提供當事人另一種思考方式、另一種視角(perspective),進而改變想法,甚或改變情緒。然而,誰適用哲學諮商?亦即哲學諮商的對象是誰?
其次,關於哲學諮商適用的對象方面,根據Raabe(2001)及Marinoff(2001)的闡述,哲學諮商的對象可以是婚姻或愛情中的伴侶、學校情境下的學生或教師、監獄裏的囚犯、吸毒或酗酒者、受虐者、失業者等各種遭逢人生難題而心靈困頓者,均可求助於哲學諮商,得到思考上的協助,習得「思考技巧」以察覺錯誤的前提及假設,並改變世界觀,進而達致「心靈的轉向」。然而,哲學諮商與心理治療並非對立的面向,哲學諮商認爲某些人的確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諸如多重人格、躁郁症或強迫症等,需要藉助心理治療或精神治療進行醫療上的診斷及協助,但絕大多數人的問題是起源於思考上的症結,心理治療或精神治療的醫藥診斷並沒有辦法正中鵠的解決問題,透過哲學諮商師與當事人互動的哲學探究下探問問題的本質,改變錯誤的思考方式,除可協助當事人解決當下的問題外,另培養其哲學思考的技巧,使當事人日後有處理問題的能力,此亦爲哲學諮商之首要目標—當事人的獨立自主。
在哲學諮商的各種對象中,研究者最關切的莫過於哲學諮商於教育場域中的應用,Susan Elinor Wright(2001)將哲學諮商應用於輔導學生方面,她結合諮商技巧與哲學技巧,認爲諮商技巧有助於學生托出心中所思,哲學技巧則有助於使學生澄清自己對情境的觀點。Wright並用封閉性及開放性的問題使學生暢所欲言、解釋及摘要學生所談論的內容並對其想法加以挑戰,而她最常問的問題便是:「你能告訴我你的意思嗎?」或「你認爲這裏跟你先前所說的有沒有沖突?」藉由這些問題,使學生以哲學式的論理澄清問題本質。Wright認爲自己在此扮演教師(tutor)的角色更甚於諮商師,哲學諮商可協助她在輔導學生時,協助學生更容易澄清問題的本質。
哲學諮商除應用於學生輔導外,更可關懷教師。教師在教育情境中面臨許多難題,如面對家長無理的要求、教學日久産生無力感、處理學生問題時的自 我調適、自我角色沖突等各種問題,均是教師無論在學校情境或生活中常遭遇的矛盾。然而傳統以來教師總被視爲「全知全能」,教師在背負著「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的重擔底下,自己內心的困惑卻鮮少有管道可供抒解,長久壓抑的結果,對問題習以不思不想的態度敷衍應付,或以約定俗成的方法處理之,缺少反省思 考的習慣,更甚之則失去對教育、對生活的熱情,變成冷漠的人。試問,一個冷漠的教師如何帶給學生熱情?此外,若教師缺乏哲學式深思反省的態度,則對教學情 境中的隱含意識型態、偏見、錯誤假設均習焉未察而直接傳達、教導給學生,如此便失教育的本質,容易淪於另一種「灌輸」而不自覺。哲學諮商能提供教師的協助 主要爲兩面向,其一爲當教師面臨教育場境的問題時,能以哲學的觀點助其解決當下的難題;其二爲協助教師發展哲學探究的技巧,培養哲學傾向 (philosophical disposition)以對日後或周遭的問題進行深刻的省察。
第四節 哲學諮商的方法
哲學諮商旨在透過當事人習得哲學探究的技巧後,達到獨立自主的狀態,因此哲學諮商師與當事人間的關系並非依賴性,而是「平等的哲學對話夥伴」,而如何協助當事人達到平衡自適的心靈狀態,則有賴於哲學諮商方法之使用。
Raabe將哲學諮商方法劃分爲四個階段,每個階段並依當事人的需要及諮商師的觀察進而設定不同的情境。研究者暫以Raabe所提出之方法爲基礎,輔以采用其他哲學諮商方法加以說明,期對哲學諮商方法有概要的認識。
壹、 自由漂浮(free-floating)
諮商師與當事人在初始階段時,首要之事便是雙方均對此關系感到舒適而不具壓力。哲學諮商師必須先了解當事人的需求與願望,諸如希望以哲學的方式解決問題, 或擺脫當下的困境等,但通常當事人難以明確表達他們的想望,諮商師必須加以鼓勵、引導,使用「助産術」的方式使當事人的問題浮現。
第一階段是開放性、無方向性的,哲學諮商師應使用現象學及詮釋學方法,對當事人本身及其困境有全然的了解,切勿意圖探究現象背後的意義。此時諮商師的傾聽應是不帶判斷、接納、同情的,並使當事人放松使當事人能暢所欲言,表達所欲表達之事。Raabe的第一階段類同於 Marinoff的P階段(述說問題)、Prins-Bakker的第一階段(告訴我…),均強調讓當事人自由表達,使當事人問題的焦點逐漸明晰,並且諮商師在此階段應扮演好聽衆的角色,不帶任何判斷與批評,其任務僅在於協助當事人闡述問題,以利接續問題的處理。
Raabe認爲第一階段的結果可能有四點:一、當事人藉由暢所欲言而發泄情緒;二、當事人可能會要求學習「如何在生命中以哲學家的方式思考」,由此則導向 第三階段;三、當事人可能會表達對哲學問題的好奇,或以更整全的方式看待生命;四、當事人要求討論當下的問題,開始聚焦於特定的議題,而此便進入第二階段。值得注意的是,每個階段並沒有明確的時程,而是在哲學諮商師與當事人互動的過程中,決定接續的進展。
貳、 即刻問題的解決(immediate problems solution)
當事人與諮商師在第一階段使問題浮現後,接續進入解決問題的第二階段。哲學諮商師必須從當事人於第一階段所描述的各種問題或情境中,在當事人言說的內容中 找尋線索,並將焦點置於某一問題或面向。諮商師於此階段以哲學的觀點協助當事人解開問題的結,厘清生活中問題的各種層面,並檢視其交互關系,使問題以容易 了解的方式重新擺置。哲學諮商師與當事人在此階段尚未達到「平等的對話夥伴」,諮商師被賦予較大的「權威」(authority),而權威的來源一爲諮商 師優於當事人的論理能力(reasoning abilities)與其哲學洞見,另一個權威的來源爲諮商師能采取較客觀、完整的角度解析問題。
此時哲學諮商師不僅在幫助當事人澄清問題,有時甚或要挑戰之,讓當事人探索思想與意向的對立,並知其何以如此。現象學方法於此階段相當有助益,它能幫助當事人准確地描述其經驗、問題、挂念而不帶任何成見或預設立場(Raabe, 2001:144)。諮商師與當事人在針對問題的推論過程中,可使解決問題的方法漸漸浮現,但推論的進程必須在完善的前提或理由之上,以謹慎的推理獲致結論,但此過程並非直線性的,當事人可以接受或反駁諮商師的想法,雙方由不同的角度檢視問題。
另一個有用的哲學方法是概念分析法。使用分析哲學的探究方法,可以將問題化爲數個掌握的議題,並可檢視當事人的個人理論及世界觀,使當事人容易掌握問題的本質並加以處理。此外,哲學諮商師在此階段不應急於給當事人明確的答案,如此會失去哲學諮商的主要目標—當事 人之獨立自主;亦即若此一來,則無法培養當事人的哲學思考與論理能力,則日後遭遇其他人生問題時,容易陷入相似困境。
參、 教學爲意向性的行爲(teaching as an intentional act)
Achenbach認爲哲學諮商師不應有改變當事人的企圖,但 Raabe認爲哲學諮商之目的在於透過提供思考工具使當事人原有錯置的思考對象、價值觀等産生轉變,因此若堅持哲學諮商的企圖不在改變當事人,那哲學諮商的目的又該爲何?於是諮商師有意向地教、當事人有意向地學,便使哲學諮商含有教學的意味。
哲學諮商師教當事人思考方法或提供當事人思考工具,但問題在於何時教、哪裏教、及如何教?事實上哲學諮商曆程中並不直接包含教學,正如同從諮詢醫師的過程中不會學到醫學專業技術一般。當事人本身需要對諮商曆程中的想法全神貫注,並向諮商師解釋其困境、想法及感受,而教學僅在當事人將關注的焦點由特定的問題上抽離,並將注意力置於學習諮商師使用的技術時才有可能,因此在哲學諮商的過程中,十分強調當事人的主動性及積極性,並肯定當事人之理性能力,對人性本質抱持樂觀的態度。
然而,哲學諮商的教學有三個規准:第一、意向性(諮商師有意向地教,當事人有意向地學)第二、呈現主題(諮商師必須積極地呈現哲學推理的技巧,而非僅談論當事人的問題)第三、當事人必須在認知及情緒上,做好於討論時超越當前問題的准備,此時當事人習得自我診斷的能力,因爲他能發掘、學習哲學探究的技巧和策略,如分辨推論(reason)的好壞、建立推論、評估論點等,均有助於當事人理性能力及智性勇氣的發展。
Raabe認爲第三階段的教學,突顯出哲學諮商與心理治療的不同點。心理諮商在對當事人「教學」方面,有兩個問題:一、當事人不了解自己「被教」;二、心理治療師並不協助當事人在論理方面變得更獨立自主,而哲學諮商並不希望諮商師與當事人成爲互爲依賴的關系,也不將當事人視爲無力無能運用理性進行理性論證的人;協助當事人最終達到獨立自主,正是哲學諮商所意欲達成自我解放的目標,亦即康德對啓蒙所下的注解,「啓蒙就是勇敢地運用你的理性吧!」
肆、 超越(transcendence)
在第四階段,當事人必須更清楚其生命情境的獨特性,並將生活置於更大的社會、曆史及普遍脈絡下予以審視,超越現實經驗的想像與記憶。它使當事人不受未經反省的經驗或習慣所拘束,並提高其辨別好壞的能力及知識,繼而選擇最合於良善生活的信念及行動。在此間必須找尋倫理問題的實踐答案,並考量其後 設倫理基礎。質言之,當事人於此時已經具備論理能力,足以與哲學諮商師成爲「平等的對話夥伴」,對事物的本質進行深刻的探討,擺脫表象的束縛,而達到自我解放。
但並非人人都能達到第四階段,有兩個可能因素促成當事人達到此階段:一、當事人希望以更整全的態度達到問題的減緩,二、當事人希望挖掘事物普遍的抽象概念或意義,超越實用問題的哲學探究,進而關注人類或個人的存在。由是,當事人必須主動積極才能促成第四階段的進行,哲學諮商師無法也不能單面地加以強迫。當事人於此時已是自主的行動者,能以富哲學洞察力的思考方式對自身的世界觀、前提、偏見等進行檢視,並進行實質行動的改變,而此便達成哲學諮商的最終目標。
第三章 結論
本研究預期之成效,可分以下五個向度進行加以說明:
壹、哲學諮商理論之釋明
透過本研究對哲學諮商理論的解析與闡釋,希冀一一厘清哲學諮商理論的背景、意義、內涵、性質、對象及方法,此一方面有助於國內各界對哲學諮商的理解,二方面在概念厘清後,則可對哲學諮商理論進行統觀地評析,進而爲此新興實踐理論找尋合宜的定位。
貳、教育哲學新方向之指引
教育哲學應以「教育」爲關照的主體,成爲真正的「教育哲學」(educational philosophy),因此教育哲學必不能脫離教育情境,否則便流於空泛、虛無;在教育上哲學諮商之應用或可在教育與哲學間搭起互爲融通的橋梁,透過哲學諮商可使教育哲學家在與教師、學生互動的過程中發現真實的教育問題,並將之攜回教育哲學領域進行深入的探討,爲教育哲學提供新的主題及發展方向,可免於教育哲學陷入固定、僵化的危險。
參、教育哲學實踐意識之建立
哲學必須從不食人間煙火的學術殿堂重返人間,方能對人生有所助益;教育哲學亦複如是,必須藉由實踐才能對教育有所貢獻;哲學諮商內蘊的行動力量,或能提供教育哲學一條可行的道路,希望透過本研究,喚起教育哲學之實踐意識,走向實踐的教育哲學。
肆、 教導學生具體可行的哲學思考方法
現今學校場域中,許多學生問題系出自於學生缺少哲學反省的習慣,其實學生並非不具學習哲學的能力,而是哲學經常以艱深的樣態出現在他們面前,使他們望而卻步。若在學校中能以哲學諮商對學生進行團體哲學諮商,除能激發學生思考的面向外,亦可從團體諮商的過程中,安排教授思考謬誤的種類與方法,使學生擁有明確具體的哲學思考技巧,以解決現有的問題。如此一來,除可減輕學校輔導人員的負擔外,亦可創造教育與哲學融通的另一可能,亦即將哲學融入於學校教育,相信必 對學生的生命視野多有助益與拓展。
伍、 生命教育的實踐進路
學校中向來不乏與生命教育相關的問題,包括學生的生涯規劃、生活目標、生命意義等項,一般而言均歸由輔導室辦理,多由讓學生填寫量表或與輔導人員面談,作爲處理的手段。然而生命問題實爲哲學問題,人唯有清楚自己的世界觀、辨清自己所持的觀點,方能理出生命所應行的途徑。因此研究者認爲透過哲學諮商師與學生的對談,可幫助學生理清自己哲學架構與觀點,進而尋出生命的出路,實爲生命教育的具體實踐。
陸、小結
我們身處於變動不居的世界,隨時面臨令人痛苦、焦慮、憂傷、恐懼、憤怒的各種人生難題與困境如潮浪般襲來,有時讓人幾近窒息,但仍須選擇去面對它、處理它、或放下它,然而在作行動的選擇之前,尚有更必要的選擇,便是選擇哲學作爲思考支柱,提供行動前深思熟慮、覺察、抉擇的依據,不致陷入進退維谷的窘境;哲學諮商或是一種明確可行哲學實踐的方式,爲人生的困境找尋出路。然而國內目前對哲學諮商進行學術性探究的著作或文章尚付之闕如,希望透過研究者的抛磚引玉,使教育哲學或哲學界重新關注真實生活場域中的哲學實踐,發揮哲學的實質功能。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033606/

台長: 阿楨
人氣(1,388) | 回應(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思想文化 |
此分類下一篇:《西方語言學名著選讀》
此分類上一篇:《桑塔亞納美學箋註》

圖博館
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偽專業哲學史觀察筆記
作者: 林欣浩 楓書坊 2015

  自由撰稿人。喜歡讀書,相信一切外表高深的知識都要遵守簡單的邏輯,希望能用最淺白的話講清楚最複雜的道理。作品涉及哲學、宗教、歷史、心理學等多個領域。
   本作者以似極補教名師的口吻,以有梗有料有邏輯的口白語式言剖析自己對哲學發展的觀察,無論社會、歷史、科學、宗教、地理皆信手捻來,靈活地與哲學家們 的風流韻事合併論述。在偽專業哲學觀察者的世界裡,牛頓是學術霸凌王,叔本華是言行不一的偽君子,羅素是記者熱愛的花邊人物,康德則是宅男的祖師爺!  
   在林欣浩的妙語談笑下,從蘇格拉底到笛卡爾,從休謨到康德近兩千多年的哲學史,化為與網路世代毫無隔閡的立體景象,眾多哲學家探索真理,相互詰問的過 程,串聯成一條取經之道,以宛若章回小說般的形式呈現,添上作者插科打諢的譬喻式講解,讓你不時拍腿狂笑、無奈攤手,閱讀過程就像在與作者嗑瓜仔談天,在 閒扯的輕鬆氛圍間,不知不覺走完一趟哲學取經之旅!  
  【偽專業哲學史觀察筆記】
  ★歷史上有一個規律,在鬥爭中,哲學總站在弱者的一方。因為哲學講思辯、講道理。只有弱者才會去講理,強者不需講道理。
  ★基督教征服羅馬有兩個武器:對知識份子,用的是希臘哲學;對下層人民,用的是眾生平等的概念。
  ★哲學史上有個不難理解的現象,生活越是困苦的哲學家,他的學說就越關注個人幸福;反之,生活富足的哲學家,學說越容易脫離現實。
  ★哲學家大多都信仰上帝,不是無神論者,而上帝足以解決人生問題。當這些哲學家根據自己的哲學理論,推導出上帝存在,他們的人生問題也就都解決了。
  ★哲學和宗教在根本上是無法協調的,宗教要求信仰,而哲學要求懷疑,要是宗教和哲學結合在一起,只能淪為宗教宣傳的幌子。
  ★縱觀我們介紹的這些哲學家,有長壽的、有短命的;有富貴的、有貧窮的;有溫和的,有激情的。什麼樣的人都有,似乎沒什麼共同點。除了一點:哲學家中單身的人出奇的多。不過,羅素一個人的結婚次數就能把整個哲學史的平均結婚次數拉回到正常水平了……  
【讀者熱評】
  絕對的深入淺出類型,一半八卦一半學術,非常適合入門閱讀,讓我驚奇的是,這麼一本口吻吊兒郎當思維天馬行空的書居然非常有邏輯章法,路線很清晰,讀完之後很簡單地就可以敘述出來哲學的發展路徑(當然還順帶一些有的沒的亂七八糟的八卦傳聞)——自娛者小五
2015-09-09 10:06:18
圖博館
在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y_CIO6H00Q

和平戰士Peaceful Warrior (2006)
  劇情簡介
  在比賽中,丹•米爾曼(斯科特•麥克洛維茨Scott Mechlowicz飾)完成了一組高難度的吊環動作,卻在落地時把左腿摔得粉碎。他猛然驚醒。原來是南柯一夢。凌晨三點,受驚的米爾曼出去散心,意外在加油站結實了一位身懷絕技的老者蘇格拉底(尼克•諾特Nick Nolte飾),兩人成了忘年交。米爾曼外形俊朗,成績優異,所以總有女孩子圍繞身邊,然而因為跟好友的女友上床而惹得兄弟反目。另外,他一直希望完成一個高難度動作,卻遭到教練的強烈反對,因為後者怕他受傷。由於困擾的時候,他就會來加油站跟蘇格拉底交談。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似的米爾曼喪失一切,雙腳骨頭碎了近100處,他的體操生涯遭到毀滅性打擊。病床上的米爾曼這時想起了蘇格拉底。在蘇格拉底的指引下,米爾曼通過集中全部精神創造了奇蹟……
  短評 · ( 全部1273條 )
美國佬的唯心主義還真是簡單,與《少年派的漂流人生》相比,就像是用盡了所有優美詞藻但欠缺靈魂個性的刻意作文
  影評 ( 全部100 )
這是一部需要用心靈去閱讀的作品... 練習一切--“你練習的只是體操,而我練習的是一切!”練習一切-吃飯、睡覺、孤獨、獨處的時候、讀書的時候、打坐的時候、看電影的時候、鬱悶的時候、都是在練習,而非僅僅在體操訓練場地的時候。知識與智慧--知識和智慧是不同的,記憶造就前者,哲學造就後者,智慧就是行動!全神貫注--扔掉垃圾-扔掉頭腦中的垃圾,在正確是時間,正確的......
  拋開可見直至真理內現
在寺院修行小住,一位同修推薦我此片。或許時間未到,它在我的硬盤內躺了足足3個月。直到今天我們遇見。就向老蘇說的不是我來找你,是“你”來找我的。一切所見的表象皆由深處的“我”實現構造。很多時候就是這樣時間不到只有擦身而過,就算相遇也無法相知。或許沒有此前老師對我的教誨和特殊訓練我也無法更好的理解此片,我不知道我的老師是不是有看過此片,但他正如影片......
  語錄
“知識與智慧是兩碼事。”“大家都怕聽到內在的聲音,但只有在那裡才能找得到平靜。” “......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772560/
2015-11-28 22:50:26
圖博館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UV1QnllD3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jn0P3psI4E

相約星期二Tuesdays with Morrie (1999)
  劇情簡介
  米奇·艾爾邦(漢克·阿扎利亞Hank Azaria飾),一位疲於奔命的體育解說員和新聞記者。他每日都陷入無止境的工作中拼命賺錢,卻弄得身心疲憊。米奇不但忽略了他的女友,更忘記了當年初出校門時的熱情和理想。直到某天,米奇在電視中無意間看到自己大學時代的教授莫瑞·施瓦茲(傑克·萊蒙Jack Lemmon飾)的電視採訪。莫瑞教授在訪談中說出自己罹患了“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每天都掙扎在死亡的邊緣,痛苦不堪。為了見上一面不久於人世的老師,米奇開始了每週二下午的最後十四堂課。
  本片榮獲2000年第57屆金球獎電視類-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男主角提名,第52屆黃金時段艾美獎迷你劇/電視電影類-最佳電視電影等多項大獎。
  短評( 全部901條 )
看了卜有亮和金士傑的舞台劇,很感人很溫馨.
一個害怕老去的人,每天都過著沒有意義的生活。
對白完胜。富有哲理,句句箴言。行將就木的莫里充滿了智慧又那麼的可愛。
  影評 ( 全部37 )
  學會如何施愛於人,增長給予愛的能力,同時學會...
關於孤獨,在孤獨的一刻去體會它,然後告訴自己:好了,這就是孤獨,我還有其他的需要體會。關於財富,財富並不能帶給你幸福和滿足,更多的幸福來源於內心。關於衰老,衰老不只是年齡的增加,而是閱歷的豐富,心智的成熟,你會因此而活得更好。關於婚姻,最重要的是共同的價值觀。是愛,但更重要的是守護。關於原諒,學會原諒別人更要學會原諒自己,原諒自己應該做而沒......
  學會生活
在看影片的過程中,忽然腦海裡冒出一個念頭:我該如何生活,讓隨時都有可能冒出的任何意外突然終止了我的生命的那刻了無遺憾?人的生命被存在的世界的諸多條件供養,可以說因此它是一種聚合力,它十分的堅韌,它十分的頑強,它如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竹一樣在各種磨難的千錘萬鑿之下依然燦然如花。而也正因為人的生命被存在的世界的諸多條件供養,每一根觸角都像靠岸的航......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438746/

另詳參【圖博館】: 非《蘇菲的世界》 越老越聽不懂笑話 《蘇格拉底咖啡館》 哲學家的生日派對
2015-11-28 22:53:39
圖博館
古希臘辦事基本靠神,才不是什麼邏各斯 2015-12-11
by阮煒 深圳大學外國語學院西方研究所所長

  今年是新文化運動一百週年,一百年以來,我們一直有這種看法,即古希臘人是一個非常理性的民族,一個為知識而知識的民族,甚至為了真理不惜犧牲寶貴生命——就像蘇格拉底那樣。這裡存在很大的誤解。事實表明,希臘人固然有理性的一面,但求神問卜即“封建迷信”的習慣與其他古代民族相比,實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法國思想家庫朗熱在《古代城邦》一書中說,斯巴達人“絕對不會在月圓前出征,他們不厭其煩地殺牲祭祀,以觀可否開戰。......雅典各類神祗的香火如此旺盛,以至於古典世界的頭號哲學家,非常開明、非常理性的柏拉圖也驕傲地宣稱:“要說祭神次數之多,迎神賽會之矚目神聖,當推我們雅典!”
  雅典人最熱心的宗教,莫過於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人和神的轉變隨時可能發生,且人變神的例子非常多。
  除此之外,雅典人在收穫,初雨,初晴時要祭神;在病癒,飢荒,瘟疫退去時也要祭神。希臘社會還有忌日。.....
  在雅典街頭,隨處能看到巫人、祭司、占卜者和釋夢者。
  在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雅典人在是否出兵遠征西西里島的敘拉古問題上遲疑不決,猶豫再三,自然又得靠求神問卜來做決定。當時極有影響的“溫和派”代表尼基阿斯在公民大會上發言說,他家的巫人所看到的預像不利征戰。同樣極有影響的“主戰派”代表​​亞西比德卻說,他家的巫人看到的預象卻是利戰的。雅典民眾無所適從了。這時,忽然有人從埃及來了(注意,在古代地中海西亞世界,埃及長期以來是文化最發達之地,希臘文化從埃及文化借鑒頗多,如數學、雕塑、繪畫;連城邦名也會用埃及的),說他們請示過那時在雅典已有不少人信仰的埃及太陽神阿蒙,阿蒙神曰“雅典人將克敘拉古人”。於是公民們又情緒高漲,立即重新投票,決定開戰。尼基阿斯雖不同意這一決定,卻得遵守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甚至不得不率領遠征艦隊前往西西里。
  在希臘軍隊中,照例養著大量巫人、佔人和照看犧牲的人。在一場戰事的每個環節,都必須求神問卜,而求神問卜就必須使用犧牲。
  事實上,古希臘文明的精神水平,與同時代其他文明大體上處於同一個層次;古希臘人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理性,甚至可以說很迷信。即便在被很多人視為高度理性的希臘“哲學”中,也不難發現大量“怪力亂神”的東西。
2015-12-15 17:51:09
圖博館
柏拉圖著述中一方面有大量可稱為“哲學”的東西,有精深的理性思維,影響了後來整個西方文明的演進,另一方面卻又非常神秘主義,有大量可視為神學的東西。他的老師蘇格拉底更是如此。蘇格拉底總是宣稱心中有個神靈在不斷跟他對話,不斷向他發出指令,他完全是聽從這個神靈的。更何況他開口宙斯,閉口阿波羅,這神那神的,很像是一個神學家。
  回應
 希臘自詡自由人,視波斯為東方野蠻人。我懷疑是葺爾小邦在波斯大帝國煌煌陰影下,躲在小角落中的意淫而已。一如古代的日本,私下自稱中華一樣。希波大戰可能是希臘人眼中的大戰,也許對波斯人來說,不過是不經意的小小遭遇戰而已,好比唐徵朝鮮一樣。再者,對希波關係,只是希臘人的一面之詞,而不了解波斯的文獻記載。波斯帝國當時遠遠比希臘人先進、文明!
 其實各大文明之間的水平都相差不大,文明的發展都是類似的。希臘之所以被吹得如此神乎其神,並非因為它本身有多神,而是因為西方的掘起需要一種文化支撐,放大和吹噓希臘文化中優勢內容並向世界傳播,正是為了同化異民族和統治世界的需要。
 西方沒有西門豹,也沒有孔夫子不與怪力亂神,至今還是要毀於宗教紛爭。而毛反對封建宗教,所謂的衍聖公不正是赤裸裸的血統繼承製的宗教圖騰嗎?!       
 天道信仰才是我們民族的核心特徵,而不是什麼祖先崇拜,道是什麼,就是陰陽互動,否極泰來,生生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毛的辯證哲學就是矛盾的對立統一,生命在於運動,鬥爭哲學。你們看,毛澤東思想不正是中國古典思想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光大嗎。再說一句,鬥爭哲學被污名化了。其實,鬥爭哲學正是我們民族永不屈服,永遠進取的精神寫照。
 這話說的欺心,就算要以神學角度理解,希臘也是樹立許多專業神。而即便今天的中國人,哪怕中國專家也不停地試圖用馬克思主義、或自由主義去解釋遇到的各種問題,這和當年以倫理綱常解決家國天下所有問題又有什麼區別呢?
 多神教本源自眾多事務不明規律而來的圖滕崇拜,怎麼成了專業分工?那後來1神論的時代豈不是倒退?華夏向來崇禮制拜人道.多宗教一直和諧同化不占主流,華夏希臘完全兩個境界.
http://www.guancha.cn/RuanZuo/2015_12_11_344315.shtml

另詳參【圖博館】:蘇格拉底:哲學家1 緣現論(2) 《蘇格拉底咖啡館》 《所謂的知識分子》 《高級迷信》 《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2015-12-15 17:55:11
圖博館
博古睿:我為什麼要給哲學家設一個“諾貝爾獎”
尼古拉斯·博古睿 資深投資家,21世紀理事會創始人 2016-09-03

  從柏拉圖、孔子,到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成立大會上提出“和​​平與戰爭都源自人之思想”的奧登(WH Auden),思想的重要性被廣泛認知且一路傳承。
  歷史長河中,新的概念框架都源於想像,並在人類條件允許的時候影響現實世界。民主、道家、儒家、大革命、啟示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新政、存在主義、華盛頓共識、結構主義及生態學等等的例子不勝枚舉。
  不幸的是,當今的高等教育,往往是孤立於社會現狀之外的象牙塔。在自然科學之外,尤其是人文科學方面,這一斷鍊導致了各文化之間缺乏互動和溝通。
  基於這樣的使命召喚,博古睿研究院於2015年下設了哲學與文化中心。該中心旨在打破藩籬,整合薈萃西方和亞洲現有的研究和教學中心來研究不同文明的思想。其合作夥伴包括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紐約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等。
  此外,為了使重要的哲思能夠衝破大眾化信息,脆弱不堪的精英以及墨守成規的學術界的束縛,他們需要一個助產士,而博古睿哲學獎,就有意擔任這個角色。
  諾貝爾獎(Nobel Prize)涵蓋了自然科學、文學以及和平等等領域。普利茲克獎(Pritzker Prize)涵蓋了建築等領域。然而,沒有任何一個重大獎項是專注於對我們生命有著重大影響的思想所帶來的貢獻。
  基於此,博古睿哲學獎(Berggruen Philosophy Prize)應運而生。該獎項將於2016年年底首次頒出,旨在獎勵一位在世的,其思想理念對當今社會和未來生活都產生了深遠影響的思想家。
  回應
那個啥和平獎,文學獎早就被政治污染了。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急躁、輕薄與浮淺的時代之症真要傳染漫延到哲學界了嗎?!
孔孟老莊/蘇格拉底/柏拉圖/康費謝黑老馬....領過獎?哪個大哲學家思想在世不都是爭議極大,拿什麼標準來評判?拿金錢和虛名來激勵是對哲學的侮辱,真想對哲學家致敬就老老實實看幾本著作,比亂搞什麼么蛾子要強的多。哲學只需要思想助產,需要錢和獎來助產的是智術師。做投資的還是老老實實去做投資吧,哲學不需要你幫倒忙。
2016-09-04 09:02:1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