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可看性、政治正確性和科學性而言,《不願面對的真相》和《明天過後》(前評)勝《恐懼之邦》(前評)。(另參本館:氣候政治學 氣候峰會 政治科學人)
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2006)
不願面對的真相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XMarwAusY4&list=PL1A6E2D304D264F58
《±2℃》全球暖化台灣版紀錄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BaAtU1E2cI
導演:戴維斯古根漢
主演:艾伯特高爾
《難以忽視的真相》(英文:An Inconvenient Truth 港譯:絕望真相,臺譯:不願面對的真相)是一部有關氣候變遷的紀錄片,其中特別關注全球暖化現象。電影由戴維斯古根漢執導、前美國副總統戈爾主演。這部紀錄片是根據高爾研究多年的多媒體簡報所攝制,這份簡報是關于全球暖化教育活動的一部份。此片獲得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由Melissa Etheridge演唱的主題曲I Need To Wake Up獲得最佳歌曲獎。
《難以忽視的真相》也是一本由高爾編寫之書籍的名稱,這本書曾在2006年7月2日和8月13日成爲《紐約時報》的銷售排行榜第一名,並在數個月後再次登上冠軍。
電影在2006年的聖丹斯電影節首映,接著于2006年5月24日在美國紐約和洛杉磯上映。此片在美國是至今以來票房成績第三高的紀錄片。高爾和發行商派拉蒙經典影片(Paramount Classics)都保證將會繼續進行關于氣候變遷的教育活動。香港及臺灣和則分別在同年的10月5日和10月13日上映。
此片的DVD由派拉蒙家庭娛樂公司發行,已于2006年11月21日在美國推出。
概要
《不願面對的真相》是一部紀錄片,其中揭露了氣候變遷的資料並對此做出預測,同時也在電影中穿插了高爾的個人活動。透過巡回全球的簡報發表,戈爾指出全球暖化的科學證據、討論全球暖化經濟和政治的層面,並闡述他相信人類制造的溫室氣體若沒有減少,在不久後全球氣候將發生重大變化。
電影包含許多段落是爲了反駁認爲全球暖化不明顯或尚未被證實的人。例如,戈爾探討了格陵蘭或南極洲冰床溶解的風險,可能使全球海平面升高近6公尺,沿海地區將會被淹沒,也會讓約一億人因此成爲難民。格陵蘭冰雪融化後的水鹽分含量較低,可能會中斷灣流而造成北歐地區氣溫驟降。
爲了解釋全球暖化現象,電影引用了對南極洲冰層中心樣本(ice core samples)在過去六十萬年間的溫度和二氧化碳含量數值的檢測。颶風卡特裏娜也被用來推論9-14公尺高的海浪對沿岸地區造成的破壞。
戈爾在紀錄片的最後說到,若是盡快采取適當的行動,例如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並種植更多植物,將能阻止全球暖化帶來的影響。高爾也告訴觀衆如何能幫助減緩暖化現象。
同名的書籍也在電影上映後不久推出,其中包含了更詳細的附加內容、科學分析,以及戈爾對于紀錄片中探討之議題的評論。
起源
戈爾在就讀哈佛大學的課程時,開始對全球暖化産生了興趣。這個課程是由羅傑?瑞維爾——第一個測量在環境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科學家主持。
不久之後,戈爾進入美國國會,他開始成爲第一位關注全球暖化問題的議員,戈爾請了一些氣候學家到國會向政治人物說明這個議題。他認爲只要國會議員們聽到了具有說服力的證據,他們將會立刻展開對策行動;但最後行動的過程卻是相當緩慢。戈爾于1992年推出《瀕危的地球》(Earth in the Balance)一書,其中探討各種環境議題。這本書也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
在擔任副總統期間,爲了促進減少使用化石燃料和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戈爾推動征收碳稅(carbon tax),並在1993年進行部份實施。他也居中協調《京都議定書》的簽訂,這是一份爲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而制定的國際協議書。但最後因爲參議院的反對,這份協議在美國並沒有被接受。戈爾也幫助建造名爲“崔雅娜”(Triana)的人造衛星,這顆觀測衛星能提升環境問題的預防與警戒,並且首次直接測量地球反射太陽光的程度。戈爾在2000年參選美國總統時表示,當選後他將致力推動《京都議定書》的簽訂。
在2000年總統選舉失敗後,戈爾繼續關注全球暖化議題。他編輯並調整了數年前完成的一段幻燈片,並開始加入關于全球暖化的多媒體簡報內容。在電影中高爾表示他已經展示這段簡報超過一千次了。
制作人勞瑞?大衛(Laurie David)和勞倫斯?班德(Lawrence Bender)在2004年電影《明日之後》的首映典禮後,觀看了戈爾的簡報。這份簡報爲他們帶來了靈感,于是找來導演戴維斯?古根漢討論將簡報改編爲電影的可能性。起初古根漢抱持懷疑的態度,但在親自看過這段簡報後,他表示自己感到“極爲震撼”,他說“一個半小時之後我離開,想著全球暖化就是最重要的議題……我不知道你們要怎麽拍這部電影,但我想要試試看。”
科學論點基礎
由旅行者1號從40億英裏外拍攝的地球照片戈爾表示全球暖化是確實發生的現象,並且大部分是因爲人類而造成,而這個結論是根據目前許多研究所做出。
戈爾提出了許多數據來支持電影中的論述,其中包括:
(1) 用照片的前後差異說明許多冰原的邊緣正在後退。
(2) 根據伯爾尼大學(University of Bern)物理機構和歐洲南極冰核鑽探計劃(EPICA)的研究,來自南極洲冰核(ice cores)中的數據顯示,當地的二氧化碳濃度是過去65萬年以來最高的。
(3) 1993年至2003年間出版了多份關于全球氣候變遷的科學性文章,是由 Naomi Oreskes 博士進行觀察,並經過了928次的同行評審。觀察報告以社論的方式刊載在《科學》雜志上,其中表示沒有一篇文章認爲人類行爲不是地球暖化的主因(全部都是贊成這個論點,或是沒有任何意見)。
美聯社連絡了超過100位的頂尖氣候研究學者,並詢問他們此片的論述是否真實。這份訪問是在電影公開上映前所調查的,很多學者並未看過這部電影和書籍,但是在看過電影的19位學者中,所有人都表示高爾在片中表達的科學觀念是正確的。美國參議院環境委員會(U.S. Senate Committee on Environment and Public Works)對于全球暖化抱持著懷疑態度,並在2002年間收受了來自石油與瓦斯公司超過100萬美元的參議員吉姆•因何夫(Jim Inhofe),發表了一篇新聞稿駁斥《華盛頓郵報》的這篇文章。宣稱“全球暖化是對美國人民的最大謊言”,而這段話也被收錄在電影中。
“RealClimate”是由11位氣候科學家共同維護的部落格群組,認爲此片中的科學觀點是“非常的新穎,並引用了許多最新的研究”。
科學曆史學家麥可•雪莫(Michael Shermer),同時也是“懷疑者聯盟”(The Skeptics Society)的創辦人在《科學美國人》雜志中提到《難以忽視的真相》“讓我震驚到不再抱持懷疑”
而在2006年6月26日,一篇由氣候學家兼全球暖化質疑者理查•林森(Richard Lindzen)在《華爾街日報》發表的社論中,對電影中宣稱的事實提出質疑,並批評了這部電影。而一篇回應這篇社論的文章認爲,林森提出的論點並沒有任何資料可以佐證。
戈爾探討了當主要冰原融化時,全球的海平面將可能瞬間上升約6公尺。至于非災難性的冰原融化和水中暖流的膨脹,所造成較爲緩和、逐漸的海平面上升情形,則不應該與全球暖化造成的結果混淆。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評估,在2100年海平面將會上升約0.1-0.85公尺,但這個範圍並不包含西南極洲冰原可能發生的劇烈變化。若是整個南極洲的冰原完全融化,將會造成海平面上升近60公尺,而南極洲的冰原內部底層的融化,則會讓海平面上升5-6公尺。
宣傳
此片的首映是在影展中舉行,並使用標語進行宣傳,例如“全球的警訊”、“我們的狀況岌岌可危”、“將是你至目前爲止看過最恐怖的電影”和“在這個夏天最嚇人的電影中,你是凶手也是英雄”
票房
電影在2006年5月24日在美國紐約市和洛杉磯上映。在陣亡將士紀念日(Memorial Day)的周末,電影在每間戲院的票房平均爲91,447美元(約人民幣71萬元),是該周末所有電影中最高的票房,也創下了紀錄片票房的新紀錄,而此片在當時僅在四個影廳播放。
在2006年的日舞影展上,此片獲得觀衆三次起立鼓掌。此片也在康城影展中上映,並且是第27屆德班國際影展(DIFF)的開幕片。《難以忽視的真相》也成爲2006年布裏斯班國際影展(BIFF)最受歡迎的一部紀錄片。
至2006年9月6日爲止,此片累積票房爲2,300萬美元(約人民幣1.8億元),是目前美國所有紀錄片中第三高的票房數字(僅次于《華氏911》和《小企鵝大長征》)。
此片在臺灣于2006年10月13日上映,截至11月12日爲止,臺北地區的票房累計收入爲新臺幣355萬元(約港幣84萬元,約人民幣85萬元),最高的票房名次爲第8名。
戈爾表示“我和妻子將得到的電影及書籍營收,完全投入在傳遞全球暖化訊息的教育活動中”。 派拉蒙經典(Paramount Classics)也捐出了5%的票房收入給新成立的氣候變遷行動團體“氣候保護聯盟”(Alliance for Climate Protection)。
評論
不論左派或右派的媒體,對于此片的評價都極爲正面。在爛番茄網站中,此片獲得92%的好評,而“Cream of the Crop”網站的評論者也有94%給予此片好評。影評人羅傑•艾伯特(Roger Ebert)和裏察•洛普(Richard Roeper)評價此片爲“極佳”(two thumbs up)。艾伯特寫到:“39年來,我從未在影評中寫過這些字,但我必須要說:你一定要去看這部電影。如果你沒看,而你又有孫子的話,你必須向他們解釋你爲什麽不去看”
而少數的影評沒有如此正面的評價。例如自由意志主義雜志《Reason》的記者羅納德•貝利(Ronald Bailey)認爲“雖然戈爾在科學方面的正確大于錯誤,但他誇大了全球暖化的風險”。
此片也獲得人道主義獎(Humanitas Prize)追認的特別獎,這是該機構在過去10年內首次頒發的特別獎。
英國Telegraph報導英國高等法院法官爲此片做出判決,提出片中的九個錯誤。
政治反應
• 美國總統喬治•W•布什被問及會否看這出電影時回應:“Doubt it.”,其後補充說“我認爲我們須辯清這些溫室氣體是由人類活動,抑或是自然現象造成,專注發展可改善我們生活,同時又保護環境的技術。”。戈爾回應說:“全球的科學家組織都同意人類須爲全球暖化負責,而(布殊)如今卻對此事實表示個人的質疑。”白宮助理發言人帕裏諾表示,“布殊總統在2001年已經知道氣溫在過去100年在上升,而且知道這是因人類活動造成的。”
• 2006年9月,戈爾到澳洲悉尼替此片進行宣傳,當時澳洲聯邦政府仍拒絕簽署認同《京都議定書》。時任澳洲總理約翰•霍華德表示他不會因爲這部電影而與戈爾見面,也不會因此贊成《京都議定書》:“我不會從電影中取得施政建議”。工黨領袖金•比茲利和其他議會成員則與戈爾會面,並參與了當周在澳洲國會大廈(Parliament House)舉行的特別放映。
• 在英國,保守黨領袖甘民樂極力促請民衆觀看此片以了解氣候變遷的議題。
• 在比利時,對抗全球暖化的社會行動者—瑪嘉莎•古伊頓(Margaretha Guidone)成功說服整個比利時的政府官員去看這部電影。
• 西班牙首相何塞•路易斯•羅德裏格斯•薩帕特羅會見戈爾後,宣布政府會使學校看到這出電影。戈爾也獲得2006年阿斯圖裏亞斯親王國際合作獎。.
http://baike.baidu.com/view/416769.html?tp=0_01
《不願面對的真相》有九個爭議點
〔編譯羅彥傑綜合報導〕剛出爐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美國前副總統高爾,主導拍攝的全球暖化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不僅榮獲今年奧斯卡獎,也得到環保團體肯定。但英國倫敦高等法院法官柏頓十日裁決說,這些真相包含「九個錯誤」。
打這個官司的是英國肯特市某學校的董事狄莫克。英國教育部官員在今年初開始分送這部紀錄片到各公立學校,作為中學生教材。有兩個兒子在念公立學校的狄莫克對於政府此舉大表不滿,認為是在對學童洗腦。他宣稱這部影片不正確,充滿政治偏見與「情緒性的廢話」,要求予以查禁。
柏頓法官在判決書中指出,高爾的影片犯了九個不符合主流科學共識的錯誤,譬如暗示格陵蘭或南極西部可能會在不遠的將來融化,造成海平面升高達六公尺,進而導致從舊金山到荷蘭、再到孟加拉的廣大區域毀於一旦。柏頓說,紀錄片純粹是危言聳聽,科學家的共識是,如果格陵蘭真的融化,是會釋放這麼多的水量,但這已是數千年後的事。
柏頓也提到,高爾主張低窪的太平洋環礁居民已因全球暖化而被迫撤退到紐西蘭,但此一說法並無實據。另外,高爾說「科學研究顯示他們首度發現北極熊為了找浮冰而長泳一百公裏,以致溺死」。但柏頓表示,或許未來北極熊會因浮冰倒退而溺死,但目前有關北極熊溺死的唯一一項研究,卻將死因歸咎於暴風雪。
柏頓說,學校還是可以播放這部紀錄片,但是必須將他所提到的九個錯誤提醒學生。
【評論】:
我必須先說,當我們看完一篇文章時,絕對不能先判斷對錯。因為我們還不能確定寫這篇文章的人或是發布者有什麼用意,尤其是新聞,新聞是不是盡力的在保留事情最原本的樣子,而不是經過渲染與修飾的? 新聞能不能詳盡的列出事情內容,而不是虛晃一招,帶過就算了?為了比較和求真確,我再尋找了其他平臺的相同報導:
《不願面對的真相》被裁定九處謬誤>中時2007.10.13黃文正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主導拍攝的全球暖化危機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榮獲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不過,英國高等法院法官麥可.波頓十一日裁定,該片計有九處謬誤,悖離科學事實,要求中學教師針對爭議及錯誤部分,對學生們詳加解釋。
今年二月英國政府將三千五百套《不願面對的真相》DVD與其他四種氣候變化多媒體教材,發送至英格蘭各地的中學做為教材。但英國卡車司機史都華.狄莫克卻不以為然,他批評該片充滿政治偏見,偏離科學事實,不應讓學生成為政治宣傳工具,並向倫敦高等法院提出訴訟,要求回收這批教材。
法官麥可.波頓表示,該片雖對呼籲全球正視氣候變遷議題,貢獻卓著,但確有九處無法通過主流科學檢驗。例如,片中言及若持續暖化,未來南極西半部和格陵蘭的冰山恐將消融,海平面將上升廿英尺,淹沒孟加拉、舊金山、荷蘭等地。但科學家認為,格陵蘭冰山若真的融化,且要釋出這麼多的水量,至少是一千年後的事。
此外,高爾所謂「根據最新科學報告,有北極熊首次因找不到靠岸的浮冰,長泳六十英裏後體力不支溺水死亡」,但只有一份科學報告提及此,而且,那四隻北極熊是因碰上暴風雨才溺斃。至於非洲吉力馬劄羅山峰頂積雪消融,以及查德湖水逐漸乾涸,也不全然是地球暖化造成。
法官並未裁定回收這部紀錄片,但要求老師須特別對謬誤片段詳加說明。法官也裁示,狄莫克打官司花費的廿萬英鎊,英國政府須分擔三分之二。狄莫克本人對裁決表示「欣慰」,但無法阻止紀錄片在學校放映,仍感到有些遺憾。
另外,高爾的發言人克雷德女士表示,高爾本人很感激英國法院的指正,但該片提出千百個科學論證,法院只挑選其中較爭議部分出手,似乎有欠公允。
………………
就事件本身來談,法官所謂的「主流科學意識」究竟是什麼?
科學有所謂的主流我是不清楚,但是主流不就是代表大多數人的意見,而大多數人的意見就是正確的嗎? 真正的科學精神不就是一直在推翻大多數意見的學問? 實驗的精神不就是尋找各種可能嗎? 試想西方當初受到教廷控制的情況下,宗教的主流壓制了多少科學對真實世界的研究,而科學研究者始終用堅定信念豎立起他們的旗幟,建立對世界的貢獻。
所以科學應該是處在主流邊緣的戰鬥,怎麼會形成了主流呢? 若科學有其主流,那麼會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為一旦他將一件錯的事情視為對的,那麼會越來越多人相信,而一旦所有人都相信了,那麼這個錯誤如果將使地球毀滅,每個人還是都會去做!!!(全球經濟與工業無節制的發展,或許就是這麼一回事?)
而格陵蘭如果融化是在千年後的事,那豈不表示還是一樣會發生!? 難道我們就該注意眼前的事情,而不必預防未來發生的事情?
我想到前幾天在淡水有河Book播映的影片:《滅頂家園》,這部影片是紀錄一群印度村民寧願守著被淹沒的家園,也不願接受政府的安排遷離的故事。這是一場現代最大的反水壩運動,但是印度政府仍然執意施工並堅稱水壩事成將造福更多人,片裡試圖揭穿政府的謊言以及華而不實的想像,而儘管幾萬受難民眾絕食、不肯離去、組成團體、和政府協調,但因為這個工程而受惠的利益集團卻不肯放手。於是水壩繼續蓋,人們被驅離家園、神廟被淹沒、想和家園共生死的人政府還不准死。然後發現先蓋好的水壩在淤積,缺水的地方還是缺水,於是又決定水壩蓋的更高,並且再蓋更多水壩。一個印度水壩就牽扯出許多利益掛鉤與環境破壞、人民失所,那麼一個地球呢?
我不能斷言法官在裁決此案之前,是不是有受到利益集團的幹擾。但是在全球暖化會議上,我記得最不承認暖化災害的便是發展中的中國還有經濟大國美國,他們之所以反對,我感覺就像蓋水壩的利益集團一樣,不肯放開手中已經握著的利益。已經握住的東西,要他們放開不知道有多難。如果每個人都是放下利益來對談,我想暖化問題便能夠很快的舒緩吧?
法官不知只是翻翻數據和資料,找科學家來談談而已,還是真的親自去這些區域(吉力馬劄羅山、查德湖、格陵蘭)看看? 既然不全然是暖化的原因,便是說暖化的確有部分影響到這些地方,部分的影響就不必解決了嗎? 而其他原因會是什麼? 過度開發? 地層移動? 如果是牽扯到人為的影響而改變,就算不是暖化的原因,難道就不該保護這些區域了?
中國時報在最後多了一段高爾方面的回應,並且比自由時報多提到吉力馬劄羅山和查德湖兩個錯誤,中廣則是多提到吉利馬劄羅山這個錯誤,還多了環境專家一段要觀眾省思的話。比較起來,我認為中廣最後的那句話,最能為這則新聞收尾,雖然沒說環境專家是誰。
然後,既然要報導裡面有九個錯誤,怎麼只提到兩個? 如果列出九個錯誤,然後讓觀者來了解或試著思考一下除了影片內容之外,這些錯誤的可能原因? 這樣也能再更清楚的來看這件事情。這點三個報紙都沒提到,有可能是國外報紙也只提供這些資訊。
我有點懷疑,這九點還有爭議的地方,當學校播映時,老師該怎麼向學生說清楚。但我們不能否認英國學校願意將有關地球永續的影片推廣給學生,至少這是一個教育後代如何關懷環境、與環境共存的契機。
而教育上我覺得一個要點便是:「如何面對媒體與如何分辨,如何不盡信盲從又不拒絕溝通」。從這點出發,我想學生在觀看這部片子將會有更多思考和討論的空間。
一部片子、一篇文章等,一個人為所建構成的東西,絕對並非顛撲不破的,必定有許多可以懷疑的地方。但我覺得不該使用各種質疑來偏離原有的重心,因此光只是從新聞看,我想法官算是公正的,因為法官並沒有隨著起訴者起舞,而是找出可能有爭議的地方,拋出來要人們思考。
至於那個起訴者(到底是學校董事、卡車司機,還是行政主管?居然沒有定論?),居然會因為一部提醒大家注意地球變化的影片而跳腳,我真不知該怎麼揣摩他的想法了。最後我想提問,一個英國,一個英國法官能定奪地球的生命和未來嗎?
http://blog.roodo.com/drugthelife/archives/4307095.html
用圖像來說故事,最有說服力,高爾就是善用影像的演說家。
若非主角是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這部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未必能從去年坎城影展一路熱炒,紅到今年的奧斯卡獎, 甚至臺灣的美商公司還排除萬難排出兩個星期的黃金檔期來映演這部紀錄片。
好萊塢影人多數對於布希政權是有意見的,《華氏911》能在坎城和奧斯卡獲獎,甚至到臺北上映,
也是美商罕見的發行策略,從攝製、行銷和推廣的實績來看,《不願面對的真相》和《華氏911》都可以說是少數獲得臺灣發行商青睞,而且能夠盛大上映的紀錄 片(《麥胖報告》、《柯倫拜校園殺人事件》和《灰熊人》則是獨立片商單廳上映的辛苦力撐),不管背後是不是有政治考量,發行一部讓人思考的電影,有如人間 做功德,都是值得鼓勵的。
值得探討的是,做為一部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的敘事邏輯與手法,究竟好不好呢?
這部紀錄片基本上是高爾在總統大選落敗後,轉而投向環保生態志工,在世界各地演場上千場的演講精華集,他善用多媒體平臺,有圖有影片地滔滔陳述生態危機,影像既多且精,確實相當有說服力,偶而離題地帶出高爾參選美國總統,一度還差點當選的往事追憶,以及憶述家族往事和姐姐抽菸致癌的個人崇拜手法,難免會給人他不甘雌伏,還有可能重返政壇的猜測,讓這部《不願面對的真相》無可避免地帶有濃烈的輔選工具可能。
電影從田野溪流開場,再以同樣的河床畫面做終結,以蟲鳴鳥叫聲開場,以子孫會不會問你:「當時你在想什麼?有機會的時候有沒有醒悟採取行動?」的感性喊話 做結語叮嚀,再在上片尾字幕時教你:「少開車,多坐大眾運輸工具,多走路或騎單車…」等最簡單可行的基本環保行動,這些都是類似傳統環保生態紀錄片的作 法,只能說中規中矩而已,談不上感動的力量。
真的讓我思考的是兩張地球的照片,一大一小,相差數萬倍,卻碰撞出無限感歎。
第一張是1968年的耶誕節前夕,第一批乘坐阿波羅八號太空船登陸月球的太空人,在奔月途中回首一望,拍下了一張只有半張臉的地球照片,那是人類第一次知 道地球長成什麼樣子的影像傳真,看到那顆有雲有海的美麗藍色星球照片,你很難不感動,高爾說:「地球生態環保運動就在世人看到這張影像照片時在全球各地風 起雲湧而生。」
身為地球人,關心地球事,是簡單至極的生命邏輯,然而,短視近利也是人類天性,活在地球上,不知地球相,這等情境就等同「不見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近代版,一旦脫離地球,回首美麗家園,還不知珍惜,那就真的是癡魯愚人了。
第二張照片則是朝宇宙邊緣飛去,想要解開太空星雲奧秘的太空船,回首故鄉時所拍到的星河照片,照片中繁星點點,高爾告訴我們右上方那顆白亮亮的小點就是地 球,高爾說:「你看到那個蒼白的藍點嗎?那就是我們生活的地球,所以人類歷史上的故事就發生在那個小點上,所有的勝利、悲劇、戰爭、家庭、進步…那就是我 們的家園。我們生活的地球,正面臨著文明存續的危機考驗,這是個道德議題,這是你該出面來消除危機的時刻,這是我們必需挺身而出掌握未來的時刻了。」
講地球,講人類,其實都太龐大遙遠,講家園,講子孫,每個人都會在心中浮現起血肉親人的身影,做為一位演講家,高爾在《不願面對的真相》中的表現是極有說服力,但是我更相信,若非那顆藍色星球,若非那顆渺小到只剩一丁點的地球畫素,你或許不會有HOME,SWEET HOME的感動,看完一齣能讓人動容和動心的紀錄片,剩下的就是行動了。
http://blog.yam.com/tonyblue/article/8949005
環保的「政治」宣傳-《不願面對的真相》觀後感
今日,一位好友約我一同到電影院裡觀賞《不願面對的真相》。是的,就是那部以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為主角,向世人告誡著全球暖化危險性的紀錄片。
若就一部環境保護為探討之議題的紀錄片而言,這也許是一部得以發人省思的紀錄片。高爾口中的一字一句,在在顯示他的學識與專業,以及他對於地球暖化與環境保護議題的公共知識份子關懷。高爾以相當科學化的實證數據比較與實際的影像證據比較,一一說明了人類短短兩百年所製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逐漸的影響了地球的大氣層的厚度,快速的腐蝕了南北兩極的永凍冰層,並且危及地球與人類的生命與未來。就教育意義的層面而言,是的,有耐心聽高爾演講兩小時的觀眾將會學習到很多知識,並且深深體認全球暖化的危險。在片尾,亦提出了各種個人即能做到的方法,希望大家一起來發揮力量!
但是,本片卻也不是個那麼好的環保紀錄片。高爾在片中數度提到此全球暖化議題為一「政治問題」,他亦透過數據與實證資料批判了大小布希政府環保政策的錯誤,但是,高爾卻未清楚說明,布希政府的環保政策是什麼,以及其如何而錯?美國政府與企業財團如何,以及用了什麼樣的惡劣手段,在全球各地製造污染?他用了幾項數據,說明美國與其他國家比較,整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確高過其他各個國家,但,整部片子對於美國跨國企業財團為了追求利益而造成錯誤,遠小於對於布希政府的批判。就此,《不願面對的真相》沒有完全面對與批判的,是美國政府與其跨國企業,如何在全球各地造成全球暖化的傷害?以及,他們藉以所得的利潤為多少?高爾批判了,卻沒有完全擊中要害,這是較為可惜之處!
然而,本片最高超的地方,在於其「政治宣傳」的能力,而這裡的「政治」包含著兩種意義:
其一,是環保的「政策」與「國際政治」問題。是的,環保政策的如何訂定與執行,是一項政治問題,而全球暖化環境污染對於全球所造成的影響,關乎著全球生命與資源的生存與分配問題,其亦為「國際政治」的「政策」問題。這個意義上,該片的內容的確能夠喚醒觀眾對於環保政策議題的關心與關注。
其二,便是高爾的「政治宣傳」意圖。很抱歉,因為高爾曾經或者未來仍有可能是「政治人物」,看過這部片子後,無法不讓人產生此一聯想!這部片子,兩個小時,從頭到尾都是高爾一人的獨白秀,過場畫面並且不時穿插高爾在任的工作情況,以及2004年競選美國總統失敗的畫面。甚至,在片尾打出提醒人們可有何種作為的字幕上,寫道:「你也可以選給具有環保意識的候選人。」的字幕畫面。當看到此一字幕時,讓筆者與筆者的朋友都不經噗嗤一笑了一下。整整兩小時的影片,高爾個人政治宣傳的隱喻處處浮現,但不可思議的是,這種「政治宣傳」卻並不令人生厭!
回頭想想,就在昨日。夜裡吃了一頓由裏長請客的「政治辦桌」。正當此時,是臺灣基層裏長、直轄市市長與市議員的選舉開跑日。政治人物來回在各種婚宴、裏民聚會晚宴的聚會場所,高聲呼喊著「在地人要選在地的弟子」、「臺灣人要挺臺灣人」、「眷村子弟要相挺」、「我們不能讓獨(統)派得到政權」…等等選舉語言。我所看到的,臺灣的民主,是投票的表面民主;臺灣的政治候選人,是以省籍種族劃分你我,以便擡高自己打擊對手!然而,我們卻「極少」看見,政治人物用「自己的政策專業」提出對社會對民生有意義的政策議題,來包裝自己、關心社會。
我很認同工頭堅在其blog上的評論。《不願面對的真相》所帶來的,對於臺灣政治人物與民主政治的激盪,也許可以有更深的認識與影響。「政治」,不該只是請客吃飯;也不該是極盡挑撥民眾的歷史傷口與情緒。民主「政治」,應該是對於民生政策議題的關心。高爾值得稱許的地方,在於他讓我們看到其用自己的專業,用盡心力關心環保議題,並據以行動之。這部片子在政治宣傳的同時,亦能同時召喚人民環保意識的覺醒,從而鼓勵人民積極參與公共事務,一舉數得之作為,在某方面來說是值得臺灣人民與政治人物學習的!
從此部影片亦可看見!媒體的力量極為強大,無論其到底是萬能效果論、有限效果論、中大效果論,還是長期潛移默化論,都支持著一種預設立場;「媒體對於人心具備神奇的影響」。對照來看,臺灣媒體替政治宣傳的技倆,相較而言卻是如此的極為拙劣且卑鄙。《不願面對的真相》好歹能夠以深入的環保議題作為政治宣傳的包裝,從而公眾可以藉由對民生議題的討論與參與,在以民生政策為基礎的前提下,進行民主的代議政治運作,民眾甚至可透過親身行動影響政府政治作為。這不就是成熟的民主與公民社會嗎?事實上,若要說來,《不願面對的真相》也不算是部好的民生政策紀錄片,但也可以作為臺灣媒體的最低要求了!那麼作為媒體,到底又該扮演著何種角色?這不證自明。
http://www.bigsound.org/attemborough/2006/10/post_2.html
不願面對的真相"的觀影心得:學習令人為難的事實的說服方式
站在簡報場中的高爾搭上滋滋作響的昇降手臂以指出未來可能破紀錄的氣溫曲線一幕,戲院全場觀眾莞爾大笑至今令人印象深刻。這部傳聞已久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的力作「An Inconvenient Truth(中文官方譯名為「不願面對的真相」)」,若要用一句話形容:「比起平常人用Powerpoint簡報,高爾用這部電影示範什麼是豪華的動態立體影像簡報風格!」這部又像是紀錄片又有超高難度影像資料來源的置入性行銷的宣導片,一方面有效整合全球暖化與近年發生在各城市的重要天災議題,透過超華麗而動人的簡報方式狂銷全球暖化的警訊,卻也有人開玩笑是否高爾已經先為下次競選開跑?
姑且不論認同這片的拍攝動機,9月26日星期二的晚上,還是很開心地與臺灣環境資訊協會志工們一起看了試映會,看完後整場起立鼓掌起來(這是我十多年前在金馬獎外片觀摩展誤闖一部看不懂的紀錄片後有人大聲稱讚並鼓掌後,第二次遇到有人在看完電影鼓掌的狀況),其實還真的蠻好看的,只是...老實說,部分片段我還是有點打瞌睡,醒來後只希望後面觀眾不要發現這窘境。而與這比起來,有關科學家與社會輿論之間的微妙互動關係更是尷尬,只因為永續發展這個超大的世紀概念群當中,全球氣候變遷絕對是關鍵詞,地球會不會愈來愈熱以致整個人類社會滅絕?早有部分學者批評少數科學家與政治人物藉由這種環境政治正確的說法奪取政治與學術利益,自認自己是高爾批評的所謂「懷疑論者」。但我也保留對於環境威脅論的批評,主要是全球暖化論對於地球人的生態系仍有警訊與環境教育的效果,也有可能對各種專業思考產生革命效果。於是,對於高爾這樣費心拍出來的「不方便的事實」,不管是不是事實,我就因此保持樂觀其成的態度。
讓我們回顧懷疑論與環境威脅論的對戰歷史,不得不提一個著名案例:一位本來是環保激進份子的Bjørn Lomborg,在踏入丹麥太空研究中心後,卻一反之前的激進環保立場,透過學術界最仰賴的統計專業與各種文獻分析,提論辯論世界的環境狀態在相對之下會變愈來愈好。當初Lomborg認為四大環境問題如自然資源愈來愈少、人口漸增以致糧食短缺、物種滅絕與森林消失、水污染等問題並未如主流專家學者所說有變糟的趨勢。我推測其更大企圖在於反抗一些學術界對永續發展的價值論現象,例如身兼經濟學家與環保大將的Lester Brown過度透過《看守世界》出版的《世界現況報告》與《誰來餵飽中國》等影響廣泛的期刊與媒體渲染地球環境危機的論點,而Lomborg則借用經濟學家Julia Simon等人觀點,認為「自然資源的供給應該是無限的,都是由於人類的才智才創造出來,而人的聰明才智是可更新而無限的」說法拆解環境危機嚴重性,這種對立價值當然容易遭致韃伐,只是想想,很多時候的所謂學術文獻回顧不是常見這種相互引用構築出同夥論述陣營的防火牆?不論趨勢是否為事實,我佩服Lomborg在科學研究領域用352頁篇幅與2930註腳提出懷疑論的勇氣,此外,可以引用生態學家O’Neill提醒社會大眾所應有的反省也許較為中肯為此辯論作一註腳:「一些生態學家過度推銷生態的危機!」就像是致力全球環境變遷研究的美國家科學院院士史奈德(Stephen H. Schneider)史奈德,因整合詮釋全球氣候變遷而於1992年榮獲生態學界的重要榮耀—麥克亞瑟基金獎(MacArthur Fellowship),但史奈德卻也因為在媒體(Discover)中對全球暖化的極端觀點被認為危言聳聽而遭致批評。
與上述案例相比,美國前副總統高爾這些年的堅持的環保路線與全球遊說行動,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件事?高爾有幸在美國有一位全世界最不得民心、對環保事務最愚昧、卻總是在全國大選獲勝的小布希作為最耀眼的敵人,益發突顯本片的攻擊份量。請原諒我這樣比喻只是調侃環保人士的無奈,先忘記我是全球暖化懷疑論者的角色吧,不論你有沒有立場,我都鼓勵你與身旁朋友來看看此片,這是本世紀初的重要個人必修功課。
「你後面坐的是王文華ㄝ!」
那晚試映會散場時,身旁同事這樣跟我說。
「是喔~我沒注意到…」
另一位同事發現後,立即上前請這位近年來呼籲大家多投身公益與志工工作並關懷環境、鼓勵樂活態度的明星簽名。王文華將此電影的英文片名簽在筆記本之際,即將揮手離去前,同事隨手從背包拿出名片主動遞給王文華說道:「你好,我在臺灣環境資訊協會工作,希望有機會請你來代言環保活動!」晶晶旗艦影城內只剩三兩人,現在回想那時情境,若更主動地說:「我可以上你的廣播節目介紹我們協會正在努力的事情與臺灣重要的環境議題可以嗎?!」
這樣的提議應該會更令名人印象深刻而有機會找到宣揚環境資訊的管道吧?我想著下一次在電影院看到名人時,要如何吸收高爾的簡報技巧傳達我們所關心的環保領域…這時,我們從高爾這部片談論的是否是「事實」可能就變成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從他1000場巡迴演講的經驗中找出甚麼感動人心的說服方式與生活態度吧。
http://ecoindustrial.pixnet.net/blog/post/21772046
高爾
姓名:艾伯特戈爾
生卒:1948年3月31日~
描述:美國第45屆副總統
大事件表
1948年3月31日出生于卡塔基,童年在田納西州的卡塔基和華盛頓特區渡過。夏天他在父親的農場裏幹活,大清早就起來喂牲畜,准備草料,開墾農田。有時他前往華盛頓特區看望在那裏當參議員的父親。
1965年戈爾在一次學校舞會上遇見了他未來的伴侶蒂柏。
1969年6月,戈爾以優異成績畢業于哈佛大學,同年8月進入陸軍服役,任美國陸軍航空兵學校的情報軍官。
1970年5月19日,戈爾與蒂柏完婚。
1971年戈爾前往越南,以軍事記者的身份開始了他的越南之旅。他被派往駐西貢東北20英裏處的一個空軍基地的第二十工兵旅。
1971年,這個基地被撤消後,他被派往西貢附近的一個大型陸軍後勤基地。1971年戈爾從陸軍中退役,返回美國。他和提普爾在納思維爾定居,在那裏他開始了任納思維爾田納西人報的記者,並參加維德比特大學宗教研究生院的課程的學習,後來又在維德比特大學法學院學習。
戈爾在任納思維爾田納西人報記者期間,揭露了納思維爾市政委員會主席傑克?克拉迪的作弊醜聞。當時,傑克?克拉迪在與市政有業務關系的兩家公司裏都擁有股票。另外戈爾還揭露傑克爲了獲得開發商的好處,支持爲一商業中心擴建下水道。傑克?克拉迪後因在這一交易中獲得好處而被判有罪。
1976年11月2日,戈爾當選爲國會衆議院議員,他在1976年的大選中以90%多的支持率獲得了田納西州第四國會選舉區的勝利。
1978年8月16日,戈爾主持了有關制藥業控制物價的國會聽證會。在有傳聞稱制藥公司將一些一般通用藥品都貼上了品牌商標,這使消費者要花更多的錢來購買普通藥品。戈爾在聽證會上對記者們說:"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家制藥公司只是用將一般藥品貼上品牌商標就可獲得近5000%的利潤,那些需要這些藥品的家庭被這些欺詐手法騙慘了。"
1984年10月6日,戈爾以超過60%的選票當選爲美國參議院議員。
1988年,作爲民主黨1988年總統候選人,他在大選中共贏得了300多萬張選票;還在阿肯色州、北加利福尼亞州、田納西州、俄克拉荷馬州、納華達州、懷俄明州獲得了初選的勝利。
1992年11月3日,戈爾當選爲美國第45屆副總統。
大選惜敗
200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是曆史上結果最接近的幾次之一,兩個主要的參選人是得克薩斯州州長、共和黨候選人喬治?沃克?布什,以及當時的美國副總統、民主黨候選人艾爾?高爾。最終的選舉結果經過一個月的爭議後才最終定案,最主要的爭執焦點是佛羅裏達州的選舉結果,雙方在這個州的得票數異常接近。佛羅裏達州的25張選舉人票最終可以決定選舉的勝負,而爭議是在經過多次的反複點算普選票以及司法判決後才最終結束的。在布什對戈爾一案中,最高法院以7票對2票決定重新點算選票的過程違憲,因爲選票重點沒有在佛羅裏達州全州展開,5票對4票決定禁止進行任何新一輪的選票重點工作。戈爾對法庭的判決表示強烈不滿,但是“爲了我們人民的團結與民主的力量,我作出讓步”。選舉結束後由美國多家媒體主辦的選票重點結果顯示,即使最高法庭決定重新點算選票,布什仍然會贏得佛羅裏達州的勝利。但是如果采用其他方法點算選票,則戈爾有可能獲勝。
從返政壇
美國前副總統戈爾表示,自己未來可能重返政壇,不過他再次重申不打算參加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他說:“因爲我僅僅59歲,所以我在未來的某個時間可能重返政壇。”
據美國媒體報道,戈爾稱自己重返政壇意在使環境成爲此次總統競選中的焦點議題,他說:“還沒有一個候選人就環境問題做出全面闡述或者將應對氣候變化作爲首選議題……我將繼續工作,致使公衆輿論促使所有總統候選人優先考慮氣候問題。”
最受人尊敬的人
10月12日當地時間上午11時(北京時間下午17時),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將2007年度諾貝爾和平獎授予美國前副總統戈爾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家小組(IPCC)。
戈爾現年59歲,是一位堅定的環保主義者,在白宮任職期間,他積極推動克林頓簽署《京都議定書》。離職後的戈爾仍然周遊列國宣傳環保觀念,戈爾的另一項“環保大手筆”是投資並參與拍攝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在影片中,戈爾一改過去刻板的政治外表和略顯木訥的個性,以地球村普通公民的身份向人們展示全球變暖的危害:長此以往,冰川將融化,洪水將泛濫,人類的家園將遭遇毀滅性破壞。影片出乎意料地獲得高票房和好評,令他名利雙收,並一舉獲得了第79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BEST DOCUMENTARY FEATURE)
http://baike.baidu.com/view/688282.html?tp=0_01
盧貝松之搶救地球 Home (2009)
導演:約翰梅登(Yann Arthus)
自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的二十萬年以來,這個星球歷經近四十億年演化所建立起的平衡,不再井然有序。我們為此付出的代價太過高昂,但現在不是悲觀的時刻--人類還有十年能扭轉這股趨向、了解過去我們巧取豪奪地球豐饒資源的完整真相,並改變人類的消耗模式。
國際攝影大師亞祖貝彤(Yann Arthus-Bertrand)為我們帶來他走訪超過五十個國家,全由空中俯瞰所拍攝的獨特畫面,分享他的驚奇與憂心,他的作品,立下一個我們必將共同重建的浩大工程基石。
走遍超過60個國家,以客觀的角度闡述地球的誕生、演變以及地球現今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國際知名攝影大師以一幕幕自然漂亮的畫面帶觀眾認識美麗的地球,並藉此宣揚環保的重要以及迫切性。
盧貝松要搶救地球還是搶救人類 2009-11-07
這些年來有許多國際知名人士或國內偶像明星不斷表達對環境問題的關切,真是一則以喜,一則以優。喜的是因為這些人的投入,對於媒體的報導以及社會大眾的瞭解是有幫助的,但憂的是,如果連這些平常只關心時尚的偶像都注意到環境問題了,表示情況真的是非常嚴重了!
近兩年,連最商業的好萊塢電影工業,接連推出有關全球環境變遷的影片, 從這裏也可以看出人類文明的危機與挑戰真的是無法再忽視了!
法國大導演盧貝松監製,由著名的攝影師亞祖貝特杭導演與拍攝的影片「盧貝松之搶救地球」,今年六月五日世界環境日,在全球數十個國家同步上映。
這部長達近二個小時的影片與過去我們看過的紀錄片完全不同,因為有將近百分之九十五是從空中拍攝的鳥瞰鏡頭,從高高的角度,由遠而近,讓我們得以看見「全貌」的視野,體會到地球上萬事萬物原來是相關的,地球不再有人為國界,所有生命是如此的休戚相關,彼此依存,相互連結。
而且畫面美得令人疼惜贊歎,但是旁白所敘述的事實卻又令人心痛惶恐,似乎不斷地提醒我們:「我們住的這個地球是多麼美麗,可是我們正在破壞它!」希望透過這種對美好事物的珍惜之心,鼓舞我們產生保護它的行動。
中文電影名稱搶救地球其實是有問題的,我們的行動其實搶救的是我們人類本身!電影原名是叫「家園」港版的中文翻譯是「地球很美有賴你」,雖然文法怪怪的,也不符合台灣命名的習慣,不過倒是比較能夠符合影片採取以美的訴求為策略。
而且台灣的片名掛上盧貝松,大概是因為台灣民眾比較認識盧貝松,可是在國際上,導演亞祖貝特杭也是赫赫有名的,他是聯合國的環保大使,以自然保育為終身奉獻的職志,前幾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贊助下,拍攝了「從空中看地球」的攝影集,並且在全世界巡迴展出,已有數千萬人參觀過這個攝影展。
影片非常美,但是呈現出的地球現況卻非常沈重,看著豐富美麗的世界,卻不斷地丟出問號,如此的情景還能持續多久?
影片中強調我們還有十年的時間能扭轉邁向滅絕的趨勢,時間真的是很緊迫,也想起在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羅斯福總統曾經這麼說:「我們從來沒有像現在一樣,時間極少,該做的事情卻極多。」
我想,面對戰爭的傷亡、破壞以及戰後的復建,千頭萬緒的事情與時間壓力,是很容易理解的,可是,對於目前正處於人類文明是否能存續的關鍵時刻,卻沒有多少人願意面對,但是相信只要對於全球環境變遷與能源及經濟問題稍有涉獵的人,應可以理解到,要解決文明遭遇的困境,我們的「時間真的非常少,該做的事真的非常多。」
目前全世界的永續發展,有兩個最大挑戰,其一是地球暖化形成的全球環境變遷,另一個更為迫切的問題是「石油即將達到供不應求的產油顛峰值」。事實上,處理兩個問題方法幾乎是一致的,也就是節約能源消耗,發展再生能源,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影片都是大尺度,難免也會有人會想,渺小的人類真的有能力改變了地球嗎?的確,有不少人對於全球暖化是否是人為引起持保留的態度。對於地球是否暖化以及與暖化的成因與影響因素,也就是有關大氣和海洋生態,都是非常複雜的系統,也是「非線性」的系統。所謂非線性就是你對這個系統施以某一程度的改變時,它的反應不會和你的施加的力量成比例的反應,換句話說,有時候只有一點點改變卻產生很大反應,有時給它非常大的力量,它反而沒有多少反應,甚至會和原先預期的方向相反。
這種非線性的系統,是因為有太多正回饋與負回饋互相的干擾消長,很不容易去預測,因此,在全球暖化的研究與觀察中,可以看到許多矛盾的數據或現象,因此也會落入「數據會說話沒錯,但是一個聰明的科學家會讓數據說他想要說的話」這樣的陷井。
或許大概就是如此的考慮,去年十月,在日本最賦盛名的科普雜誌「牛頓」,就以「探究地球暖化真相」為專題,徹底驗證「原因」與「影響」。這是繼去年四月份,聯合國發表的正式報告後,再一次嚴謹的檢視最新證據與研究。在聯合國四月份的這份公告中,推斷地球不但真的在暖化之中,而且罪魁禍首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可能性是由人類造成的。
當然,我們除了必須瞭解地球暖化會帶來什麼結果,以及我們能為未來做些什麼之外,對於「懷疑論者」而言,我想重提在一九八○年代歐洲因環境議題論戰所發展的觀念「預防原則」。
所謂預防原則就是指面對環境議題時,即使科學證據還沒有得到百分之百肯定的因果關係,就應該採取行動。因為歷史告訴我們,對於環境危機,一旦發展到十分肯定「就是這個罪魁禍首」時,往往情況已糟糕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再以通俗一點的方式來講,我們搭飛機買保險,顯然不是因為「確定它一定會失事」,所以我才花錢買保險,而是只要有會發生的可能風險,後就會付出一定的代價來預防吧!
對於生長的台灣的我們而言,全球環境變遷的確是一場迫切的危機,很希望大家能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後,能更真實的理解這議題,並且進而採取一些行動。
其實解決目前的困境早已有解答,關鍵是各國的領導人願不願意面對問題,投入心力與資源來行動?
準備好替代以及能夠永續供應的能源,至少需要數十年,要花費的工夫與資源也非常驚人,等於打一次世界大戰,因此,除非我們現在立刻開始行動,否則成功機會相當渺茫。能讓民選的政府領導人下定決心改變的動力就是民眾的聲音。連署或遊行是讓有權力的人可以看到感受到的方式之一,因此,每一個人的參與及行動都是有意義的。
當然,從某個角度來看,對於氣候會怎麼變,以我們個人的力量,或是政府,甚至對於全人類來說似乎都是艱困的挑戰,但是無論如何,我們的確必須增強我們面臨危機的應變能力!縱觀歷史,人類社會敗亡的原因,大致來說,自殺的成分多於他殺!
而一個社會的應變能力取決於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以及文化價值觀,這些的確都是我們每一個人,每個團體或機構都可以努力而加以改變或塑造的。
只要我們願意改變生活方式,願意給政客們壓力,當然,還要祈禱,祈禱我們有改變的力量,並且一邊祈禱,一邊行動!
http://blog.chinatimes.com/sow/archive/2009/11/07/446875.html
15部環保電影,招待全民線上免費看
據說,經濟越不景氣大家越喜歡看電影,身為電影迷的桃園縣環保局長陳麗玲,要跟大家分享好康囉!環保署特別推出15部國內外的環保電影,要免費提供給喜歡看電影的您。
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影響人類的生活,從哪裡知道:
-要了解環境危機,可以看【極地熊寶貝】、【企鵝寶貝】、【白色大地】、【雪山上的孩子】;
-要了解大自然生態請看【蝴蝶】、【小人物征服大世界】、【春去春又來】、【夢想起飛的季節】、【塞爾柯(沙皇的小馬】;
-要過環保的生活非得學【佐賀的超級阿嬤】、【有你真好】、【老師你好】;
-而再生資源如何利用就要看【花宅五十三號】、【種樹的男人】、【淨湖人】。
環保局長陳麗玲原本十分熱衷環保電影及相關著作,不論記錄片或環保電影,都會帶孩子一同觀賞,還會大力跟同事及朋友推薦,十足的電影迷。她和就讀小六和小三的兒女,推薦最喜愛的兩部電影一是「企鵝寶貝」,從小企鵝在南極嚴酷的環境中生長,了解到全球暖化將對可愛企鵝造成嚴重的影響;二是「佐賀的超級阿嬤,要過清平生活可以學學超級阿嬤,當用則用、當省則省,身體力行做資源回收,節約用電、節能省碳的生活,片中還有綠建築的生活概念,傍水而居真得可以省冷氣喔。
陳麗玲局長表示,要符合時代潮流,就要看最夯的環保電影,同時還要身體力行,保護地球,大家一起來。線上看電影也符合環保概念,隨時連上網路即可觀看,可以24小時隨時觀看,夜族若戴上耳機,也不會吵到家人。
目前環保署因應世界地球日,在EPA環保頻道精選15部叫好又叫座的環保電影,包括「佐賀的超級阿嬤」、「蝴蝶」、「極地熊寶貝」和「有你真好」等賣座電影,透過中華電信Hichannel於網路放映中,歡迎大家踴躍上網觀賞,另外點選EPA環保影展旁的環境危機、自然生態、環保生活及資源再生等主題,另有其他共15部相關的影片。
http://tnews.cc/03/Newscon1_77638.htm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