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6-17 10:00:00| 人氣2,002|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群》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上下兩集,總共九百多頁的科幻小說《群》,雖和前評《恐懼之邦》一樣在賣弄科學,但《群》的寫作方式較有文味(《海》則是旣乏文味又不如海洋學科普讀物)。
  《群》的寫作方式較有文味?怕也是在賣弄作者薛慶的布爾喬亞品味吧:
  《群》的男主角西谷.約翰遜——黃金單身漢、魅力中年型男、都會雅痞、無可救藥的品味狂和美食家,就算遠赴海上鑽油平臺、也要隨身帶著高級紅酒跟搭配下酒的起士;這些描述,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是作者自己的投射。
  難怪《群》會左批原住民的激進環保主張,右鬥官商共犯的可燃冰開發。連《群》中的眾女人最後也成約翰遜迷。還有只許自己搞「群」之海洋異形玄學,不准別人探索太空生物。更好笑的是,開采可燃冰最怕的是井噴造成海嘯、海底滑坡、海水毒化等災害,《群》卻科幻出啥異形冰蟲才是主「兇」(還有所有海洋生物全成了有殺人意識的聯合部隊)。
  不如此還叫科幻嗎?詳參【圖博館】:《史尼茨勒的世紀》BOBO族》《全球中產階報告》《窮得有品味》《資本金融球化 《賭場本主義》《綠色資本主義》 假科 科幻?魔幻?神怪?小說改編與影視編劇 《語言力》

Heart of the Swarm(蟲族之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u9DxXSLELA

法蘭克.薛慶Frank Schtzing著《群》The Swarm(臺北:野人,2007)

狂銷300萬冊的德國出版史奇蹟!連續104週排行榜冠軍!即將開拍電影
最厚,也最賣的小說!
.2004年,《群》獲頒國際柯林書獎文學類 Buchpreis Corine in der Sparte Belletristik
.2005年,《群》獲頒Kurd-Lawitz獎(相當於美國的星雲獎),年度最佳科幻小說
.2005年,《群》獲頒德國科幻小說獎 Deutscher Science Fiction Preis
.2005年,《群》獲頒德國出版界金羽獎 Goldene Feder
.2005年,《群》獲頒德國犯罪小說獎 Deutscher Krimi Preis
  當大海有了智慧,第一個念頭竟是殺人……
  在秘魯,一名漁夫從海上消失。法國頂級餐廳「三個胖子」的廚房裡,鮮美的龍蝦用牠黑色的眼睛盯住大廚,然後,自己爆炸了。來自海底的訊息,從都市下水道流瀉蔓延……  加拿大沿海的鯨群遲到了好幾個星期,受到賞鯨民眾歡喜相迎時,竟反常地聯手展開攻擊。
  蚌類開始擁有導航的本領、湧向行駛中的貨輪,直到船舵被絞碎成堆的蚌殼堵到動彈不得為止;墨西哥梭子蟹引發了中毒恐慌;一群群劇毒的水母聚集岸邊,威脅著澳洲和印尼。
  交織在深海中的電纜被扯斷了,大西洋兩岸完全失去連繫,電話、網路頓時成了廢物;直布羅陀海峽、麻六甲海峽和英吉利海峽,地球上最重要的貿易命脈一一癱瘓。
  這一切之間似乎沒有任何聯繫,但身為生物學家,西谷.約翰遜不相信巧合,他意識到,有什麼在利用大海來反撲人類。鯨魚研究員李奧.安納瓦克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他不得不面對鯨魚旅遊業的瓦解、狂熱的環保分子,和掩蓋真相的美國軍方。
海的世界裡,似乎有了什麼聯盟。策略。有計畫和智慧。但,究竟是什麼樣的計畫?又是「什麼」導演了這一切?科學家們不得不承認,人類對這顆自以為統治千萬年的星球,了解的程度並不比太空多……
  法蘭克.薛慶(Frank Schtzing)
  1957年出生,在科隆過著多采多姿的生活: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作曲家、音樂製作人,同時也是熱情的業餘廚師和受過訓練的潛水員,1990年起又多了一個身份:作家。
  1995年,薛慶出版了他首部小說《死神和魔鬼》,以十五世紀為背景的歷史懸疑小說,二十五萬本的銷量讓薛慶不只是作家,而是暢銷書作家。2000年的政治驚悚小說《悄無聲息》則被媒體譽為「對這即將結束的世紀,所捕捉到的精采瞬間」。2002年薛慶獲頒科隆文學獎 Koln Literatur Preis,2004年,《群》的成功讓薛慶在德國的地位與麥克克萊頓、丹布朗等國際作家平起平坐。
  《群》始於薛慶數年前的夢境;而《群》的男主角西谷.約翰遜——黃金單身漢、魅力中年型男、都會雅痞、無可救藥的品味狂和美食家,就算遠赴海上鑽油平臺、也要隨身帶著高級紅酒跟搭配下酒的起士;這些描述,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是作者自己的投射。
  薛慶為了《群》這本書花了三年閱讀相關資料,包括海洋生物學、地質學、海底探勘等,並花了兩年時間書寫。這期間有三十一位科學家協助薛慶完成了這本一千頁的小說,當中有些人被薛慶寫進了《群》當中,像是德國基爾大學的海洋學家們,他們以本名在書裡過著英雄般的光采生活。不過經歷最奇幻的角色,莫過於SETI(搜尋地球外高等生物計劃)的一位負責人Jill Tarter教授,茱蒂佛斯特才剛在《接觸未來》中扮演她,接下來她又被派到《群》當中與海底高等智慧生物溝通,讀者會在《群》讀到她的化身大顯身手,目前Jill Tarter在拯救地球的副業之餘,依然在忙著聆聽來自外太空的聲音。
  而薛慶本人,在《群》裡描寫的水母毒殺遊客、鯨魚攻擊船隻之後,仍舊不怕死的保持著潛水的嗜好。
  2006年,烏瑪舒曼買下電影改編版權,將於2008年上映。製作人是《人魔崛起》等一系列驚悚片的名操盤手Martha De Laurentiis,編劇為《沈默的羔羊》獲頒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的Ted Tally。至於,這票人要怎麼將這樣一本「以好萊塢之道,諷刺好萊塢電影」的小說,拍成好萊塢電影,已有千萬書迷引頸期待中!‧至今售出25國版權
  書評
  ★本書充滿了刺激和懸疑,主題是這麼的富有原創性和挑釁意味,但其中夾雜的科學資料又紮實無比。堪稱是杯由事實、驚悚和科幻特調出來的雞尾酒。《群》具備了一部暢銷作品的所有條件,會讓讀者持續繃緊到最後一刻。 —德國新書報 New Books in German
  王若帆,臺中女中311。第62屆臺中女中編輯社主編、2006中一中中女中
  聯合文學獎散文組首獎得主、第一屆全國U19科幻小說獎第二名得主:
  第一次閱讀時,吸引我的是小說中的驚悚和懸疑;看第二次時,我注意的是書中劇情的連貫性和科學層次的合理性;第三次時,我轉而思考作者的哲學觀和看待自然的方式。最後我闔上書,重新讓目光聚焦於書本之外,我發現自己正以新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
  《群》的寫法是最近蔚為小說風潮的「多視角觀點」,分述主角們在不同時刻、不同地點所發生的事,或是面對同一件事情時的不同態度,此一寫法出現於名作家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裡,以及新銳作家茱迪皮考特的《姊姊的守護者》中,而我卻在《群》裡,看到另一精采的表現……
  陳重達,建中117:
  充滿知識、疑惑和驚悚:知識在書中與有趣的內容合而為一,使讀者能獲得一番特別的趣味。書中內容啊,也有出現推理的手法,先讓讀者走進大大的問號中,再抽絲剝繭的解答讀者的疑問,一步步領導讀者走向答案的大門。
  刺激!充滿知識、充滿疑惑,再加上刺激驚悚就大功告成啦!沈浸在知識的懷抱中,思索著問題的答案,突然一個轉折!來個刺激的畫面,使整個情緒達到最高點,哇啊,好趣味啊,這種段落還真讓人回味無窮。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78304

萬宗歸一、海洋的殺意與反撲──群

德國小說家法蘭克薛慶歷時三年完成這部小說,2004年推行上市,同年獲得國際柯林文學類書獎,2005年獲頒德國Kurd-LaBwitz獎年度最佳科幻小說、德國科幻小說獎、德國出版金羽獎、德國犯罪小說獎等殊榮,2007年9月,《群》飄洋過海來臺灣,書裡,它驚濤駭浪地簡直快把地球給掀了、甚至每一輪喪命者可用百萬來當做記算單位,但此時的它,仍悄悄地淹沒在一片新書書海之中,或許要等到2008年電影上映後,才會開始真正的興風作浪一番了。
不過,我個人不太看好電影,《群》基本概念其實非常清楚,卻因裡頭塞進了太多要傳達的觀點與大量的冷知識,電影能拍出小說二分之一的精神就算不錯了,更別提這類很熱鬧的大眾通俗劇本,看似很好拍,實際上拍砸的機會還挺大的。再者,薛慶血淋淋的點出冷戰過後強國維持優勢的獨大心態,現實與書裡皆顧人怨,我很難想像美國愛國人士看了《群》不會有跳腳的衝動,這麼一來,好萊塢更動劇情的機率相對會激增吧,劇情會不會在更動後破壞原來緊密的結構,現在全都是未知數啊。
《群》是部警世鉅作小說,原先以為陸地生態的破壞性最大,還是接觸這本小說後才瞭解,海洋被蹂躪的程度已遠遠超過我們可以想像的地步,經濟權力戰爭至今仍持續上演,政府立場節節敗退、甚至成為幫兇,各國政府再也養不起科學家與生態研究專家,他們改而被企業集團所束縛,在人類便利性與環境保護的勢力消長之下,地球生態持續失衡。
法蘭克薛慶並非以製造莫虛有的恐慌與焦慮來恫嚇讀者而已,在書裡,你會看見印象中高文明與人文薈粹的歐洲各國仍普遍存在著污染源的問題,最顯而易見的是建立容易拆除卻難的挪威油井鑽探平臺,當石油枯竭、改而探測海底甲烷水合物,一座座平臺如同孤魂野鬼般地聳立於海岸線上、持續在它勢力範圍內滅絕所有海洋生物,再例如日立公司建立的採鹽場,抽清水、排廢水,造成生態破壞,卻無法可制止,像這種將海洋當成化學廢棄場作法,透過薛慶的走訪與記錄,似乎是全球處處可見的景像,看到後來很難不毛骨悚然。
《群》的【序章】,挑明了當大海有了智慧,第一個念頭便是殺人;第一章【異常】,則採用兩條主線做為災難劇情開端的舖陳,一是遠在挪威,生物學家西谷約翰遜受聘國家石油公司鑑定食用甲烷水合物的怪蟲子,另一地為加拿大,海洋生物研究專家李奧安納瓦克遭到鯨魚連續攻擊、並且協助海運公司調查貽貝入侵貨輪事件;第二章【災難城堡】,整合了上冊中所有異常海象、及導出可怕結論,全球政府一致無異議通過,授權美國領導此項救援地球行動;急轉直下的第三章【獨立號】,科學家已準備好接觸並認同海洋生命,美國則主張應以武力制服,內外皆失控下,在這一章裡,被徵召的學者與科學家們幾乎全數罹難;接著的第四章【下潛】,法蘭克薛慶賦予漫步太空、如夢境般的奇妙寫法,來說明第二類接觸的迷幻歷程;【終章】則是事件後,生還者之一、執行太空鳳凰計劃的克羅夫教授,大略交代這一整年後續情況的日記文章,「人類生活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需要去適應各式各樣的失落感。」
除了融合海洋生物學、海洋地質學、海洋與地球物理學、宇宙學、海底探勘、能源危機之外,薛慶尚帶至受到迫害的愛斯基摩人他們的哀與愁和對神靈/大自然的共生共存信念,法蘭克薛慶點出一項我們早已清楚卻漠視的重要概念── 「萬宗歸一」,只要地球上的某一處生態繼續被破壞,生活在同一個食物鏈的任何物種皆無法獨善其身,而自然災害的問題根源往往是人類所造成。他明白表示,有些東西在天秤上確實很難做出取捨,例如能源危機與環保浩劫,兩者永遠是畫不上等號的無解問題,但人類若沒有就解決途徑尋求共識,隨之而來的問題將會更棘手,實際的如地球景觀、無形的如愛斯基摩人被奪取的信仰,一旦崩壞就難以再恢復原貌,書末基督教的全面崩盤就是一例。
《群》是以全球性偏向歐洲的環保觀點來寫這場虛構的海洋災難,雖然薛慶詳實記述各地污染海洋的共罪事實,而我們皆難辭其咎,但讀起書來卻能很投入其中。所以說,難得有一位歐洲作家想像力與文字可以和麥克克萊頓相媲美,卻沒站在美國立場說話,書這麼精彩、又這麼容易閱讀,塞了太多我們應該要瞭解這片土地的常識,寫了如此多我們該自省的事實,那麼,我們又怎麼能不靜下心來閱讀今年最重量級、最讚的科幻中譯大作──《群》呢!
http://blueskytalk.blogspot.com/2007/11/blog-post_8003.html

據稱是最厚也是最賣的小說,分成上下兩集,總共九百多頁,一個融合海洋科學知識的奇幻故事 
雖然網絡上好評如潮,但,我卻覺得這本言過其實,或許,是我個人一些看書的缺點,才令我覺得這本書難看吧
首先,這本書的出場人物太多,再加上用外國姓名,即在第三人稱用的是姓氏,但兩人對話人互稱是名字,我經常不能將兩者搭上邊,也經常弄混了一些人物,而且,每個人物的出場描寫總是匆匆略過,根本不能讓我留下印象,投入度已經大減
第二,是書中的專業知識好像有點氾濫,我不否認作者在搜查資料中作出的努力,但,可否用一些簡單易明的手法去讓讀者明白,就算我讀理科,我也不太明白那些什麼化合物啦、單細胞啦,而且書中又是以一堆專業名詞弄得我頭昏腦脹,有點討厭
可取的是,作者沒有拖戲,整個故事發展迅速流暢,也能給予讀者一定的緊張刺激感
雖然如此,但卻不能再吸引我去看這一套書的系列作-<海>
http://ivyyi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198717

《群》、《海》與老帥哥薛慶

厚達九百頁的德文小說《群》能在臺灣成功出版,真要給野人出版社一個掌聲,當然他們也從這本書的銷售中獲得利潤,但他們應得的。
《群》這本小說,是要歸為那一類呢?裡頭有科幻、推理、懸疑、驚悚、災難、科普、哲學甚至是成長與認同,簡而言之就是好看的厚小說那類的。
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上,總對這星球和佔這星球百分之七十的海洋瞭解不多,即使國中時有上了地球科學和生物,卻依然不太懂這和我們的生活有多大的關係。老帥哥薛慶就寫出這樣一本小說,告訴大家怎會沒有關係。
人類吃海也玩海,挖石油從陸上挖到海底,丟垃圾也是從陸上丟到海底,卻很少想過海洋會如何;總想著反正海那麼大,卻很少想過海裡頭的生物感受會如何。海裡的生物不就是餐桌上的魚蝦蟹貝等等嘛,但我們確定嗎?其實我們不確定,甚至說我們根本不知道,因為海實在太大了。《群》這本小說就這樣寫出了海洋生物的反撲,以及人類對於這反撲近乎無知而無助的應對。
通常在好萊塢的電影裡,這樣大的災難一定由資源強大的美國政府來統籌處理,並由美國人來做最後拯救世界的英雄,一如《ID4星際終結者》、《世界末日》之類的影片。小說是虛構於真實世界之上,當然也要由資源強大的美國政府來統籌應對,但是薛慶可不住在好萊塢,他寫出了好萊塢的美國做法(或真實的美國做法)並非一定能成功,這結果留待大家去看書吧。
據說薛慶小說裡的專家學者角色有不少都直接取樣真實生活中的學者專家,但我是一個也不認不出。不過最後那個美國英雄(雌),我倒明顯看得出來,對美國政治有些接觸的也應該知道這號響噹噹的人物。或許薛慶是想傳達出高智商不等於高智慧吧?!
看完《群》,我私心從臺灣的出版市場找出書中主角的代言人,著名的海洋學者方力行、寫海寫鯨豚的廖鴻基,再加上寫海的達悟人夏曼.藍波安,這陣容應該也蠻強的,呵呵~(自high...)
在讀完《群》後,大家心裡難免會想,這有可能發生嗎?海底會有這樣的生物存在嗎?只是海底大陸棚邊緣的崩塌就能造成毀滅性的海嘯嗎?那些海底鑽探和什麼機器人、水下探測是真的嗎?疑問一定很多,薛慶大概也被問煩了,即然出版社提了,那就把研究資料整理整理再寫一本吧。於是,《海》出現了。
《海》,它不是一本小說,它算是科普人文故事書,或像吳明益推薦序中所講的「海的演義」。談海的歷史就必然先談地球的形成與變動,談海底生物就得談細胞、食物鏈、物種演化,就是中學課堂上的地球科學、生物、物理、化學、地理和歷史統合一起講。會很硬很難讀嗎?其實不會,薛慶就很輕鬆寫意地把地球的歷史、海洋的歷史、生物演化的歷史、未來可能的發展像說個長長的故事般地講完了。四百多頁的書算厚的,但他可是講了一個長達四十五億年的故事呀。
以學術界來說,薛慶可能只是個有水準的業餘愛好研究者;但對我們尋常百姓而言,在街坊鄰裏酒館PUB中,不可能遇到比他更強的海洋知識家,而他願意為我們說故事耶。這故事說得精彩,也讓人不斷省思,人類存在真有這麼了不起嗎?地震、海嘯、殞石撞擊其實是地球歷史的常態,我們真的只是運氣還不錯而已。關於未來、關於現在、關於生命,這本書會讓人多想一想啊。也許,薛慶會在下一本書提出一些想法讓我們參考吧。(我覺得薛慶的筆是不會停下來的,賺了些錢出版社也是。)
http://tw.myblog.yahoo.com/ccc-ryan/article?mid=286&sc=1

《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维基百科

《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德文原標題Nachrichten aus einem unbekannten Universum的意思是「來自一個未知宇宙的訊息」,附標題則為「穿越海洋的時光旅行(Eine Zeitreise durch die Meere)」)是德國作家法蘭克·薛慶(Frank Schätzing)將其為了撰寫小說《群》耗時五年所收集的資料彙整並改寫而成的一本非小說類書籍。
  據作者本人表示,撰寫《群》時所收集的資料僅使用了大約二成,應德國科學雜誌《PM》主編之邀而將剩餘的八成資料改寫成冊。原訂計畫為「方便攜帶」約一百五十頁左右的小書,但因為內容龐雜,最後的成書竟厚達六百多頁(德文版,中文版為四百多頁)。本書以幽默而輕鬆的筆調描述了從古至今乃至於未來的海洋世界,為薛慶的第七本著作。[1][2]
內容概述
  本書以海洋為主題,行文則按照時間的演進來安排,將全書依序分為〈前天〉、〈昨天〉、〈今天〉、〈明天〉與〈後天〉等部,書末則有專有名詞解釋及地質年代表等附錄。
〈前天〉主要敘述本書的寫作緣起、動機與全書大綱,可視為本書的序文。
〈昨天〉闡述地球海洋的起源,並描述地質時代中海洋生物演化的歷史。
〈今天〉提及各種海洋物理學現象(波浪、潮汐、海嘯、洋流),以及現今世界由微觀到巨觀的海洋生態。
〈明天〉介紹關於海洋的各項科技:仿生學、醫藥、能源、深海探勘、海上建築甚至於探索外星球的海洋。
〈後天〉為作者對於人類之於海洋世界的影響所提出的評論與結論。
  參考文獻
1.^ 作者訪談網頁(德文)
2.^ 本書〈前天〉部分(中文版第14-17頁)
  外部連結
本書簡介(德文)
薛慶的個人網站(德文)
《群》的官方網站(德文)

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
NACHRICHTEN AUS EINEM UNBEKANNTEN UNIVERSUM
作者:法蘭克.薛慶
原文作者:Frank Schatzing
出版社:野人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28日
  內容簡介
  「昨天」清晨,下了一場傾盆大雨!
  沒有任何一家電視台有膽量播放這樣的天氣預報。大雨溫度超過攝氏300度,在100個大氣壓力下,水在這樣的高溫下才能凝結成雨。原始海洋出現了,但裡面沒有任何生命,沒有人能在那樣的海洋中游泳。大雨持續下著,持續了幾千年。
  「昨天」中午,優雅的進化女神拎著手提包出現。她的包包裡充滿了生命,單細胞生物開始佔據海洋。由於她貪睡了30億年,進度嚴重落後,上帝不滿地抱怨:「我的訂單上寫著,寒武紀初期就該有霸王龍。什麼?妳才造出貝殼和蝸牛?還不快幹活去!」
  「昨天」下午,一群年輕時髦的藍綠藻,竟在光天化日下大肆繁殖,還到處亂扔氧氣。直到傍晚,原本對「性」不太感興趣的進化女神,為了讓地球免於「人口」爆炸的災難,不得不規定,有些生物不能使用細胞分裂的方式來繁殖,而必須兩兩相遇幽會,再共同製造下一代。
  飢腸轆轆的小三葉蟲發現了蠕蟲美食,正要享用大餐,忽然一個龐然大物從天而降,遮住它的視線,兩根魔爪鉗迎面伸來。但三葉蟲命不該絕,使勁各種花招,一再死裡逃生,安然活過了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撐到二?紀,終於還是完蛋啦!
  進化女神越來越忙,她所訂的遊戲規則也越來越複雜,但無論如何,她總算趕在「今天」天亮前,把魚龍、龍王鯨、巨齒鯊和人類,都一一造了出來……。
  愛海成癡的薛慶,以一貫創作驚悚小說的大膽手法、閒話家常的幽默筆調,細數海洋的古今大小事。全書以前天、昨天、今天、明天、後天為軸,帶領讀者搭乘時空客機,上天下地觀賞地球、海洋和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故事,一路盡是「薛慶式」風趣淵博又發人深省的導覽解說:「『請把我碾成藥粉吧!』海藻背上的說明書應該這麼寫,『這樣就可以把我用在你的面膜、敷泥和沐浴乳中。』」「當鯊魚聽到人的慘叫聲時,牠知道獵物的痛苦嗎?還是牠們會把這種慘叫視為獵物新鮮的信號,就像我們把檸檬汁滴在牡蠣肉上,愜意地看著牠戰慄一樣?」薛慶說故事的才華在此書盡情揮灑,各種比喻和觀點出神入化,在在令人拍案叫絕!
  得獎紀錄
  ★新書上市未滿月,各大媒體爭相報導。2006年3月甫出版即躍居《焦點》雜誌及《明鏡》雜誌非小說類排行榜第三名。
  ★德意志廣播電台(Deutschlandfunk)譽為比爾.布來森(Bill Bryson)版的《萬物簡史》(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It’s not a novel,but it,s still a thriller. 這不是一本小說,但卻是一本驚悚小說。-─漢諾威日報
  ★2007年,薛慶獲頒德國地理學會「Stein im Brett地理知識推廣貢獻獎」。
  ★德國暢銷35萬冊,至今售出13國版權。
  作者簡介
  法蘭克.薛慶(Frank Schatzing)1957年出生,歷任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作曲家、音樂製作人,也是業餘廚師和受過訓練的潛水員。1995年,首部小說《死神和魔鬼》即讓他成為暢銷作家,2000年的政治驚悚小說《悄無聲息》則被媒體譽為「對這即將結束的世紀,所捕捉到的精采瞬間」。2002年獲頒科隆文學獎。
  2004年,《群》的大放異彩,讓薛慶與麥克克萊頓、丹布朗等國際作家平起平坐,也讓德國人首度學會了「海嘯」這個字眼。無巧不成書,《群》出版後九個月,震驚世界的南亞海嘯發生,世人紛紛追問他如何能「預測」此事。
  薛慶為了寫《群》,費時三年蒐集相關資料、採訪了31位科學家後,又花了兩年時間,才寫出這本近千頁的巨著;儘管如此,仍有超過80%的資料沒用上!於是,某天深夜,在一個小酒吧裡,薛慶在編輯的鼓勵下,做出「男人的承諾」,答應善用所有資料寫成一本跟海洋有關的「150頁,方便攜帶的一本小書」。然而,在伏特加的催化下,餐巾紙上的目錄也愈排愈長,凌晨四點,編輯和薛慶乾下當天的最後一杯酒時,《海》已注定了篇幅比預計厚上四倍的命運。
  2007年薛慶又因《群》和《海》,獲邀擔任德國電視台ZDF未來紀錄片《2057》節目主持人。同年獲頒德國地理學會「Stein im Brett地理知識推廣貢獻獎」。
  薛慶目前在閉關寫他的下一本書,無論是什麼題材,總之內容一定驚悚。
   推薦
  陳正昇(台中市.台中女中.物理科教師)
  只要耐心看完這本《海》,你會恍然大悟以下這個非常明顯的事實,那就是:物理、化學、生物、地科等這些在我們的功課表上分門別類的科目,在大自然的真實懷抱中並沒有明顯的分隔虛線。法蘭克-薛慶以其非凡的巧筆以及驚人的想像力將這些看似獨立的科目變成一幅渾然天成而且緊密貼合的大拼圖。如果你已經讀過《群》,那你一定要看看《海》。
  《海》是《群》的一條漏網之魚,而且是一條會讓你拍案驚嘆的大鯨魚。相信我,在時光機還沒有發明之前,如果你想要回到40億年前,來一趟地球的生態演化之旅,看看這本「海」絕對是比較安全而且物超所值的方法。
  陳嘉音(台北市.景美女中.國文科教師)
  西方文學中有關海洋的作品,內容大體包括細膩的自然生態課題、歷險故事以及對海的愛戀情懷,其中,最負盛名的當推畢爾羅逖的《冰島漁夫》、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和梅爾維爾的《白鯨記》,然而,在這些作品中,海洋終歸只是表現人性的舞台。
  這本書結合科普知識性、自然書寫的書,因為故事性十足、文字中帶有畫面的小說敘述方式,而大量削減專業說明的瑣碎單調、環保議題的教條式宣告,使得閱讀成為充滿趣味與意義的旅行。隨著作者旁徵博引、詼諧幽默的筆調,非但由小見大、觀微知著,更縱看古今、俯察東西,例如:談鯊魚,他是從中國人嗜魚翅料理說起,繼而搬出電影《海底總動員》來,帶讀者見識了德國燻鯊魚麵包、因高利潤而掀起的魚翅黑幫,最後又頓轉筆鋒,來到鯊魚的習性研究。
  台灣四面環海,對於海洋,但一般人對海洋生物與環境的認識卻極淺薄。有了這本取材多元化、寫作風格鮮活巧妙的百科全書,要窺探海洋神秘面紗下的另一個世界,何患不能?
  王皆富(高雄市.高雄女中.圖書館主任)
  《海》這本書架構於豐富的知識性資料,再透過有別於傳統教科書的敘述方式,作者以輕鬆活潑的口吻帶領讀者暢覽生命的起源──海。從閱讀的過程中,除了驚嘆作者在生物領域學識的淵博外,也讓我們獲得生物在演化過程的概念。而作者在最終章所提的過度捕撈以及海洋污染等問題,更能引人深思,在演化的過程中,我們人類要追求「人定勝天」呢?還是「天人合一」?總體而言,個人認為《海》和「群」都是值得一再閱讀的好書。
  汪惠玲(台北縣.新莊高中.地球科學教師)
  《海》這本書不只是談海,它談的是水、大氣、地球、天體與生物之間的纏繞糾結,是地球系統數十億年演化的史詩。法蘭克.薛慶以深入淺出的文字讓眾多科學家的研究心血得以披露給一般大眾,它讓我們對於生我、育我的地球有追古溯今的認識,了解地球的獨特性,也指出生物與人類在這個環境中共處的問題,他留下了問題與線索,讓我們自己去尋求答案……。是身為地球人不得不看的好書。
  王光正(台北縣.板橋高中.地球科學教師)
  目前的國內教育常把各種學科知識分門別類教給下一代,但這樣卻破壞了學習的完整性及延續性。《海》這本書不但融合了自然科學領域內的各種知識,同時也以淺顯的文字,談天般的語法,像歷史小說型式地敘述繽紛的自然界,不斷地滿足好奇心,也激發出新的好奇心,可以說高中生必讀的優良課外讀物,也是一般大眾認識地球環境歷史的好書。
  曹奕翔(花蓮縣.海星高中.物理科教師)
  因為喜歡海,所以從台北搬來了花蓮。每次看海,都有不一樣的感覺,而這本書更讓我以一個面對生命的態度去了解海洋。《海》這本書以科學的知識為架構,而用故事的方式敘述它的演進,內容充滿了人與自然的關係及倫理,頗值得一讀。
  目錄
  前天
柏林酒館
  昨天
雨季
看得見的土地
進化女神的手提袋
一個細胞的成就

雪球和氣墊
嚴陣以待!
冷熱交加
瘋狂的地質學家!
新鮮的魚
死亡
歡迎光臨侏羅紀公園 
岡瓦納古陸之前的潛水艇
群雄逐鹿
災難+災難
鯨的一日
海洋消失之日
殺手之死
  今天
月亮背後
海面的坑窪
海浪沙拉
對一場災難的觀察
好望角的交通堵塞
?什?細菌有姓無名
小角色
城市中的一日
大嘴一族
被獵捕的獵人
大吊燈的帝國
在造物的深海宮殿
有人嗎?
智慧野獸
X檔案
  明天
帕迪與虛擬羊羔
幸福之「藥」
小小的瓦特之旅
技術進化
深海考察隊的旅行
兩棲動物的回歸
水世界
  後天
未知  

導讀  行走在海洋大道上
◎方力行(海生館前館長,現任正修科技大學講座教授)
  你可以想像這本《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是一對科學精神和文學浪漫緊緊擁抱的連體嬰,你也可以想像它是兩條紅、綠花色完全不同的蛇,相互纏繞,難捨難分的攜手前進,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讀它的時候,腦中要有一個非常想知道海洋中古今往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的求知渴望,心中卻要懷著文學家說故事時,無拘無束,飛揚跳脫的輕柔情懷,才有辦法從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
  我自己看這本書時,則猶如走在法蘭克、薛慶為世人所搭建的一條「配有玻璃的水下林道蔭」上,從遠古海洋的誕生開始,一直聯接到將來未知的世界,邊走邊看著窗外眾生的發生與幻滅,一路上有驚訝,有感歎,但更多的是慶幸自己能進入這條海洋大道中,看清來路與前程,並在喜歡的場景前,徜徉踱步。
  從書一開始時,在「前天」,薛慶就為科學書籍下了一個謙遜但真實的註解:「科學中從來不存在絕對之說,它只是無限接近的藝術」,我則覺得「書」本身就是一種生命體,讀者,甚至作者,都應該瞭解,書中的資訊原本就會再成長、進化、變形(重新詮釋),甚至淘汰,就像生物一樣,它通常是以最適合當時環境的面貌呈現,但絕不是「最好」的。也正因為如此,當我看到這本書中許多資訊的表達有不同角度時,產生的反應或許不再是批判,而是更進一步求真的好奇。
  生命從「昨天」開始,當偶然形成的有機分子突然開始「故意而重覆」複製自己時,海洋中無法遏止的演化史詩就壯麗地往前寫了,它其實進一步衍生出了全球的歷史,因為主流論述還是認為陸地上的生物源自海洋中;不過薛慶努力收集了各家學說,再加上他文學筆觸的渲染性,給了我們莫衷一是的炫爛與迷惑,這種風格在一般講究知識傳遞的科普書籍中是極為少見的。不過那又如何呢?他引用的理論基本上都是有證據、有所本的,其中的真實性或不真實性,和許多主觀的、自戀的、自以為是的「簽名裝飾著我們文憑的人」一般無二,只是後者以道?岸然的口吻說出,以衛道者的心情辯護自己,但卻忘記了知識的本質並不是在創造信仰,而是在喚起人們對更多知識的好奇、探索與追求。
  我並不希望讀者全盤接受薛慶的所言所述,就個人看法而言,他其實有蠻多論點是加了許多想像和太遠的、不夠嚴謹的連結;不過,我真的很喜歡他對古代海洋生態的描述,三葉蟲、海蠍、菊石、奇蝦,盾皮魚、腔棘魚、蛇頸龍、滑齒龍、依拉絲莫龍、龍王鯨、巨齒鯊……等等,以及這些生物之間相互逃避、捕食的驚奇故事。在這之前鮮少有人對牠們的生態習性、生活行為立書作傳,頂多就是學術期刊中對放在博物館裡一堆冷冰冰化石所做的科學論述。為此,我曾花了十年的時間發展虛擬實境的展演技術,好在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的世界水域館裡,重現世界第一次做出來、觀眾可身歷其境、體驗遠古海洋生態的海底劇場。唉!可惜叫好勝於叫座。而今看到薛慶在這本書中講述活靈活現的故事,許多主角都和海生館中每天演出的角色系出同門,真是心有??焉。這不正是真正的海洋古生物教育嗎?觀眾歡天喜地的逛博物館!讀者愛不釋手的翻科普書!
  「今天」的世界真實多了。潮汐、海浪、洋流、海嘯,甚至貫穿各大洋間的溫鹽環流,清楚說明了海洋的律動,以及它所孕育的大千世界裡,千千萬萬生命間環環相扣的生態脈絡,其中的珊瑚礁是現知海洋中生物多樣性最高的生態系,多采多姿,也最為大家耳熟能詳。
  倒是有關深海的描述,值得多放些心上去。深海是近十年來在海洋生物研究方面進展最快,也收穫最多的領域之一,誠如書中所言,海洋佔地球面積三分之二,其中五分之四是深海,但所有人類和潛水機器人實地考察過的海底地殼加起來只有五平方公里,不過千萬分之○?一六,就好比外星人只看到人的一根汗毛,卻要描敘整個人的樣子一般,真是所知有限,更是潛力無窮。不過我非常希望人們在探索了這個尚是「無限未知」的深海世界,獲得了豐盛的生命知識饗宴之後,不是另一個掠取和滅絕的開始,而是如何保護、合理利用永續共存的美麗新世界。
  薛慶在「今天」的章節中,透露了許多人文的情懷,或許真正發生在自己身邊、看得見的事,更能讓人有所感觸吧!他說浮游生物隨波逐流,就像追逐虛榮的人在「美元的潮流」中沉浮,現在可能要改成「歐元潮流」了;他說「只要我們永遠希望在異類身上發現人性化的東西,我們就永遠無法理解外星人或虎鯨」,真是對許多不自覺、濫用同理心、自以為是萬物之靈的人一個當頭棒喝。對自然界的萬事萬物,我們必須有人性,必須有責任感,必須同情,必須寬容,但千萬不是自以為是,自我中心的主觀判斷表現。
  他說「我們得學會區分智慧的行為和機智的解答」,真有見地!智慧是寬廣高遠,洞濁機先,創造幸福,防患未然,機智或許只能找眼挑錯,逗趣搞笑,左閃右躲,讀到這裡,你會不會覺得和現今自己周遭所見所聞的人,頗有似曾相識之感?
  努力再努力,我們終於來到了「明天」。明天是什麼樣子呢?薛慶給了讀者許多的希望,從海洋中找到能源,從海洋中找新藥,從海洋中找到食物,從海洋中找新的居所,甚至到其他的星球上去尋找海洋!但是我覺得他一直想傳達兩個想法:科技和夢想會給我們新的希望,而自然和演化,則永遠會給我們意外,真是兩條無法融合,紅、綠各異,但一直相互纏繞著前進的,詭異的蛇呀!
  「後天」在這本書中已是餘韻了。經過了前面溯古貫今,波瀾壯闊的大風大浪,後天的文字只是讓我們在收斂沉澱,回歸現實時,再做一些提醒似的反省和洗滌,並且努力地想在最後一分鐘,為讀者保留下一盞希望的火種。
  真有趣呀!一本這麼大部頭的海洋科普文學,遍搜了古往今來有關海洋物理、化學、生物、地質、工程、環保資訊的書籍,卻用如此多的文人情懷、人文關懷,以及若有似無的科幻想像情節,如纏七彩雜色的絲縷般,絞合在一起,的確給人全然不同的閱讀經驗;或許作者在寫這本書時不自覺地反映了他自己的人生,多采多姿,充滿驚奇,不循舊規,卻不虛此行。

推薦序  海的「演義」
◎吳明益(東華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去年我讀到薛慶的《群》,撇開對小說的具體評價,薛慶將真、偽知識(偽知識並非貶詞,人類神話史和小說史上都創造了為數可觀的迷人偽知識)交替運用,使得我在閱讀時,享有大量「平行的閱讀樂趣」。做為一個也是寫作者的讀者,我很清楚知道無論成功與否,一部小說要對治「海洋」如此複雜的空間,作者的想像力勢必與現實知識拉鋸,絕非一件輕鬆的事。誠然每個人閱讀小說的要求不一,我倒是在讀到小說裡像是海的知識百科全書的段落讀來特別有興味,甚而常常闔上書,去打開架上另一本可以啟發我對話的海洋相關書籍。
  如果《群》中的「非小說」部分,獨立衍生出另一本書呢?畢竟,小說的讀者和非小說讀者的期待與口味都大不相同,作者要面臨的也幾乎是兩種敘事技藝。因此,當我收到這部直譯應為《來自未知宇宙的訊息》的《群》姐妹作時,備感好奇,一開始翻閱不免就想起過去曾讀過的類似海洋「科普」作品。
  「科普」並非是將科學知識轉化為一般讀者所能接受的文字而已,它擺明了就是寫作者將科學用文字包裝成可消化、消費的閱讀模式,因此擇材、用字,敘事技巧,甚至行銷方式,乃至於出版的時機,對像我這樣的讀者來說,無一不是有趣的觀察點。「科普」是一種橋樑性的讀物,它並非專業材料的「業餘版」,而是一種要求「得兼」(專業背景知識與說故事技藝)的獨門功夫。
  海的科普書向來比海的研究要少,原因不只是人類對海洋的認識還極其有限,還因為這極其有限的認識中已經容納了非常大量的資訊與難解的疑點。我以為卡森(Rachel Carson)女士的「海洋三部曲」或許可以說是某種典範。卡森的筆下博學、睿智,而且還「迷人」,從《海風下》(Under the Sea Wind, 1941)、《周遭之海》(The Sea Around Us, 1951)到《海之濱》(The Edge of the Sea, 1956),無一不是如此。《海風下》先以虛構筆法寫海濱生物,藉這些生物視野的變換,從潮間帶、極地之海、海底、河口……不斷流轉,呈現出海濱生態、海中生態以及海底生態的複雜面貌。整本書的文字風格似有所依循,又像是隨興所之,一如海風。《周遭之海》則強調信而有徵的自然史敘事,卡森強調她試著把一九五一年以前人類對海洋「最重要的新資訊」,都寫在此書裡。從海洋的形成、深海生態寫到海底火山、島嶼生態以及波浪與洋流,最終談到海洋與人類的關係,其間大量引用研究者的論文、航海日誌,以及關於海的文字文本(從達爾文到康拉德),使得整本書就像一部豐富的海的自然∕文化史。《海之濱》則貼近了人的視野,在形式上,這是一本通篇用「我」為敘述的傳統散文,卡森稱海岸為「我們祖先起源的朦朧之地」,書中以塑造和決定海岸生命的力量為敘述主體:大浪、洋流、潮汐、波濤、岩岸、沙灘和珊瑚礁的世界,她描述不同海岸的生物相,並以晨昏、朔望、高潮、低潮為界線進行觀察,呈現出所有生命相互依存的概念。
  讀過「海洋三部曲」,我一方面覺得海的科普書寫的「技藝」幾盡於此(事實上,日後出版的海的科普書,知識量與新穎度容有過之,但寫法恐怕都不出這三本書),一方面又清楚地知道,海是一個無窮無盡故事的疆域:海既虛構又寫實,既有力量又抽象,既是舞台也是演出者。海不只創造生命,她甚且創造了傳說、神話、詩人、漁夫、小說家和海洋學家;她是《金銀島》、《白鯨記》、《吉姆爺爺》……,足以囊括人類文化所創造出來的無數形容詞與想像力。因此,在讀過形形色色海的作品而重新面對海的時候,讀者已然不是一個純粹的「看海的人」,而是帶著這些複雜的視野去認識我眼前的「未知宇宙」。
  而為《群》花了三年的時間,訪問三十餘位作者,讀過許多海的專門論著,自己也深愛海洋活動的薛慶,將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一本「海之書」?
  薛慶本身既非海洋學者,也並未投入時間進行海洋研究,因此這部作品顯然不能和海洋學家卡森所寫的「三部曲」用同樣標準來觀察。而我在讀過之後,感覺這本書恐怕也不能算是典型的「科普」。不是科普,那又是什麼?我以為它的角色較接近於人類建構出的「海學」的「傳」,或者是王道還先生在評論薛慶也引用過的「水猿假說」(這個假說也有諸多疑點)時所使用的「演義」。它依循某種「正史」,但手法多元,旁通各種資訊,成功與否的重點在作者蒐羅了豐富資訊的基礎下,如何藉由「說故事技巧」帶給讀者知識震撼卻又不摧折他們的閱讀興致?如何提出假想又讀來看似言之成理?
  這點恰可說明薛慶何以在這部「非小說」中反其道而行,使用許多小說手法的可能性。薛慶除了用「全知式鏡頭語言」來演出海的「過去」(讀者注意,這個「過去」從未有人類目睹),以史詩語法來旁觀演化史,有時則穿插和朋友之間的談話與切身經歷,或扮演導覽者,帶領讀者上天入地,甚且把讀者當作談天對象閒話家常。《海》以一種近乎「散焦」的方式剪輯、鋪展,卡森在「三部曲」裡用到的寫作手法薛慶幾乎都用上了。(請容我再次提醒,這並不是把兩書並置評價的意思)讀者在這部書中或許應注意的不是學術上的邏輯性(當然有這方面喜好的讀者,也可從其中豐富的引書循線閱讀),也不是質疑時而「述而不論」,時而「夾敘夾議」的寫作模式,而是去享受一個善長說故事人所帶來的一齣精彩的海洋演義。
  薛慶在這本書中展示了他散文寫作的功力,和說故事的魅力,以及偶爾出現的,在小說中不那麼應該出現的「提示忠告」……,這點在非小說裡顯然自然得多,也動人得多。於是這樣的一部「衍生之書」終究展示了它獨立的生命,就像演化小姐不動聲色所創造出的一切,如此精彩,值得展卷。

內容連載
  【前天】 柏林酒館(代序)
  前天。
  前天發生了什麼事?
  凌晨四點,有三個男人在柏林萊蒂森酒店的酒吧裡喝酒。掐指算來,這已是一年前的事情了,但下面的一段對話又似乎剛在兩天前發生。
  「你為《群》做了那麼多調查研究,後來都用上了嗎?」漢納斯問道。
  漢納斯是科學雜誌《PM》的主編。他端著酒杯,心裡帶著一個要求。
  「其中一部分,十%到二十%。」我答道。
  「那就是說其中的八十%都沒用上,真可惜。你有沒有興趣為我們寫點什麼?很簡單的工作,只需翻翻你的資料就行了,寫一些關於海洋的精采文章。」  
我的手裡也端著一個酒杯。男人們舉杯時通常慷慨大方。
  「當然,」我說,「寫點什麼呢?深海技術?水電站?洋流?巨浪?珊瑚礁?進化、生命的起源、微生物、寒武紀時期的物種多樣性?還是鯊魚?」
  「對,就寫這些。」
  「寫多少呢?」
  漢納斯猶豫了片刻。「不一定只寫一篇文章。我的想法是連續三、四篇,寫一個系列。」
  我在腦子裡將這個建議思忖了一番。
  「好,」我說,「為什麼不呢!」
  「算起來也不過五十到六十頁稿子,」赫爾格出神地喝著馬丁尼伏特加,一邊說道。赫爾格經營基彭霍爾&維馳出版社。「這堆稿紙,篇幅夠出版一本書嗎?」
  赫爾格說話的樣子,彷彿他依然在深思熟慮。但我瞭解自己的朋友,我知道,此刻他的想像早已結出了美麗的花朵。「你想把它做成《群》的姐妹篇?」
  「差不多。」
  「一本小書,薄一點,方便攜帶。」
  「對,因為經常有人提問:《群》中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虛構的?這本書寫出來的話,我可以回答一部分問題;然後,參加下屆萊比錫書展。」
  「你知道萊比錫書展是什麼時候嗎?我們想給你一年的時間。」
  「不就只是一本小書嘛,頂多一百五十頁,沒問題。」
  我們又喝了點酒。伏特加是一種奇怪的東西,它的成分包括稻穀、酒精和解決問題的良方。這一夜,我們的思緒所向披靡。
  漢納斯覺得這個主意很好,赫爾格也覺得不錯,我也這樣認為。接著,我就開始在啤酒墊和餐巾紙上勾勒這本書的目錄。
  目錄很長。
  而且愈來愈長。
  我原本想解釋一下,海洋裡的生物如何產生,如何從單細胞發展成多細胞,再從多細胞發展到今天的程度,然後就能……
  不對,錯了。首先要說明水是怎樣到地球上來的。也就是說得從這顆行星的形成開始,然後談到生命的變化和效應、進化和環境的彼此影響,以及其他……直到人類開始活動的時代。這本書第一部分講述過去,第二部分描述現在,第三部分展望未來。關鍵是,我得分毫不差地繪出當今海洋生物的全景圖,釐清牠們之間錯綜複雜的依附關係,但這些關係在一滴水中就……
  對,考察「水」是首要之務,還有洋流,以及受到月球影響的潮汐活動……
  有趣。如果沒有月球,地球會是什麼樣子?它也許會有另外一種大氣層,因為……
  關鍵是大氣層。無論如何我都得寫一個關於微生物的章節,牠們會借助陽光釋放出氧氣……
  太陽。宇宙。銀河系。其他行星上是否也有海洋呢?那裡也會有生命體嗎?地球之外的生命體看起來說不定像寒武紀的生物……
  寒武紀!必須寫一章寒武紀。那時可有貨真價實的怪物:比如奇蝦,那可是寒武紀時期的大白鯊……
  哦,對了,鯊魚……
  「這可不是本小書,」赫爾格評論道,「這是一部史詩。」
  「沒關係,我能寫出來。」
  「你確定嗎?我們說的是一年。書展幾乎就是後天。」
  「他已經做過研究了。」漢納斯溫和地說。
  「正是。我能寫完!我寫!到後天還有不少時間,我明天就開工。」
  「好,乾杯!」大家都很開心。
喝了這杯酒也就等於蓋了章,跟簽字畫押一樣。前天我做了一個承諾,而這種承諾,是只有凌晨四點還坐在酒吧裡的人才會做出來的承諾。

  【昨天】 雨季(節錄)
  進化女神必然心滿意足,否則她不會沉睡了漫漫三十億年。
  或許進化女神已對自己的成就深感驕傲,覺得無需再上一層樓。當然,大分子的細胞膜的確是一大發明,頗能令人浮想聯翩。然而漫漫三十五億年中,她為何只造出了單細胞生物?沒有任何更複雜的生命形式,沒有腿,沒有牙齒、眼睛,哪怕是一些勉勉強強分出了上下身的爬行生物?為什麼進化停滯了這麼久,才繼續著手生命的試驗——衝勁十足地創造出愈來愈複雜的有機體,似乎她此刻才意識到自己已誤了完工的期限。
  上帝抱怨道:「請你看一下訂單,我的訂單上寫著:寒武紀初期就應有霸王龍。什麼?你只造出了貝殼和蝸牛?還不趕快幹活去!」
  生命歷史中並不存在什麼進化訂單。
  或許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來提這個問題。為什麼進化女神創造的生命日趨複雜?其實大自然的發展並沒有呈現一種明顯的「進步」趨勢,雖然我們一廂情願地以偏概全。當然,人類比單細胞動物要聰明,然而人類也更為脆弱。複雜性令我們身心虛弱,只要氣溫稍有變化,或股市稍稍低潮一些,我們就已不堪負荷。然而細菌卻不畏嚴寒酷熱,能經受火山爆發、彗星撞地球式的大災難,無論是在滾燙的深海溫泉還是南極的冰天雪地,無論是在岩石中還是在你的麵包裡,細菌都能隨遇而安。總之,細菌比人類活得更瀟灑。牠們其實才是完美的進化終極產品。然而出於某種原因,進化還是選擇了繼續向前走,一直走到細胞生命開始寫作、閱讀為止。
  天氣預報──攝氏三百度的傾盆大雨
  地球剛誕生時曾有一層薄薄的大氣,然而當時的地球又小又輕。它的引力還不足以使大氣層與不斷干擾地球的太陽風暴抗衡。年輕的大氣層很不穩定,在產生月球的那次大衝撞中,大氣層被甩入了太空。而現在的形勢則好多了。行星已擁有足夠的重量,能夠防止新生的炙熱蒸氣層遁入太空。由於流星雨變少,地球漸漸擁有了一個固定的表層,氣候也漸漸涼爽,也因此產生一種陌生的新現象——下雨。
  傾盆大雨!
  然而,稱之為雨或許並不恰當。
  沒有任何一家電視台膽敢播放這樣的天氣預報。大雨溫度超過攝氏三百度。在一百個大氣層壓力、這樣的溫度下,水才能凝結成雨。大雨持續下著,這一終極惡劣氣候持續了幾千年。
  大氣層中的所有水分都落到了地球表面,一.五億兆噸的雨水轟轟烈烈地傾瀉下來。第一次大降雨之後,地球冷卻了,雲層產生,新的雨水又降下來。然後又有了雲,又有了雨。雲,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就這樣過去了幾百萬年。
  水是一種罕見的分子聚合物,其内部一片混亂,彷彿羅比.威廉斯演唱會的前幾百排歌迷。水的誕生多虧了氧缺少兩個電子。因此氧進入原始雲層後,得找到兩顆氫原子,從而變成了一個兩極分子,一端陰性,另一端陽性。這便是水分子,其質子對和電子對喜歡吸引其他水分子中自己的對立面,並互架橋樑。這種氫鍵橋很微弱,遠不如分子中原子之間的吸引力。單是高溫便能擊潰這種橋樑。然而在適當的條件下,水分子之間能夠發生一觸即斷的短暫結合,每一秒鐘的結合次數高達幾十億次,這是一場無窮無盡的分子輪舞,一片混亂,卻綿綿不斷,結果便是產生流動的水。
  當時還沒有可觀的山脈,地球就像月球一樣,渾身布滿火山口,整個行星的地表漸漸全部沉入水下,只有最高的火山頂才露出水面。
  一片原始海洋出現了,這片海中沒有任何生命。
  水不停地澆灌著地球……

  【昨天】 死亡(節錄)
  生命的歷史同時也是一部死亡的編年史。我們可以從正反兩方面來看待這個問題。死亡或許是生命的結束,或是生命的開始。進化女神告訴我們:兩種說法都很正確。最撫慰人心的想法是,我們並非真正地結束了,而是為新來者讓出一些位置。演出結束後,我們就得離開舞台。其他人——我們的子孫,或是新型生命,會接替我們的演出,如果我們一直霸著舞台不走,新人根本無法上台。
  三億六千萬年前,泥盆紀在一個大蒸籠中結束了,這個蒸籠幾乎導致了一半海洋生物的滅亡,熱帶地區的生命甚至折損了四分之三。
  最著名的犧牲者便是盾皮魚,牠們完全從生命的地圖上消失了。剩下的生物們如履薄冰。奧陶紀的大災難曾令節肢動物差點遭滅頂之災,然而牠們後來還是慢慢恢復了元氣,結果又在泥盆紀中再次遭難。身為礁石的建築師,珊瑚也驚險無比地逃脫了滅族的厄運,筆石動物卻從此消逝了。菊石類也遭受了很大損失,無頷魚只剩下一個種族——牠們的後代發展成了今天的八目鰻或盲鰻。
  我們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敗壞了泥盆紀的盛宴。當時岡瓦納大陸的大部分區域都覆上了冰層,一些證據顯示,問題來自太空。地球極有可能撞上了一顆隕石。又一次。然而情況還會更糟。
  驚愕!來到巨蟲國──石炭紀多氧時代
  直到兩億九千九百萬年前的那一階段被稱為石炭紀。正如前文所言,這個時期的名字得自於當時儲藏了地球上第一批碳資源。地球的這一段歷史以及後來的二疊紀有兩個典型的發展特點。
  一方面,所有的陸地最終聚集一起,構成了盤古大陸,四周被一片唯一的海洋「原始大洋」所包圍。唯獨東邊的忒修斯海像一把楔子一樣釘在大陸上,忒修斯海是一片大洋,其中點綴著星羅棋布般的島嶼。
  這場地質角力導致了日本群島、南極山脈,以及烏拉山脈的誕生。此時,地球的北部形成了一些內海和湖泊,隨著陸地的融接,脫離海洋的水域則漸漸乾涸。南部盤古大陸的大部分區域都被冰山覆蓋,而西部——尤其是今天的南歐和北美區——則出現了大規模的乾燥荒漠。
  古老的山脈漸漸風化、消逝……
  赤道附近則形成四十公尺高的熱帶雨林,那裡泥沼遍布,蕨類和松類植物蔥蔥郁鬱,最早的針葉植物、石松植物也誕生了,鱗木尤其繁盛——多虧當時豐富的植物,才有現在豐富的碳資源。
  在這個炎熱潮濕的世界中,植物長得枝繁葉茂,令人眼花繚亂。當時還沒有開花的植物,也沒有鳴鳴啾啾的禽鳥,只有昆蟲享受著幸福的生活。陸地漸漸變得茵茵綠綠。隨著南部冰川的日益增多,海平面下降了,很多熱帶的淺水域變成了乾地,留下了大範圍的鹽質荒漠。直到石炭紀行將結束時,地球的溫度才緩緩回升,冰川再次融化,水位重新升高。
  第二個值得一提的進步是,氧的含量升高到了三十五%,原因可能是當時數量迅速增長的植物的功勞。因此,一切都隨之欣欣向榮。在石炭紀,漫步森林或許並非一件美事。你不時會踩到幾隻兩公尺長的蜈蚣,或在翅翼長達七十公分的蜻蜓前望而卻步。如果不幸遇到野豬般大小的蜘蛛,整個森林可能都會迴盪著你的驚吼聲。這一時期的所有生物都得了巨人症,後來蜥蜴也得了這種病,由於長得太重,跑都跑不動。然而氧氣含量的增加也有好處,不僅促使生物新陳代謝率加速,也提高了昆蟲氣管的擴張能力。飛行的夢想——或噩夢——終於變成真。想一想翅翼七十公分長的蜻蜓……
  海洋中的霸主則是古烏賊──菊石。貝類生物四處可見,鈣藻和海綿辛辛苦苦地建起了無數礁石。新的物種不斷湧現,軟骨魚類、硬骨魚和其他有機物首當其衝地進駐了淡水區。河流中則潛伏著很多棘魚綱生物,因此建議大家暫且放棄泛舟遊湖的打算。這段時期,魚類的進化可圈可點,牠們將在二疊紀繼續進化。二疊紀是中生代之前的時期,而中生代承接古生代而來,起始於兩億五千萬年前。二疊紀持續了大約兩億九千萬年,繼寒武紀的物種大爆發之後,二疊紀開始得如夢如幻,結束得也轟轟烈烈。
  那是一個可怕的結束。
  其實,石炭紀之後的地球發展得很不錯。烏賊們長得非常結實,占領了盤古大陸的海岸和忒修斯。節肢動物和珊瑚一樣也是辛勤的建築師。一切蓬勃待興。甚至連單細胞生物都對自己的身材有所不滿,進化成了五公分長的有孔蟲目。長啊,長啊,長啊。如果一切這樣順利繼續的話,或許今天上班的人們會乘坐雙層蜈蚣上下班,而上流社會則會騎毒蜘蛛出門散步。傍晚時分,家裡養的壁虱會牽狗出門散步,人們還可以坐噴射機大小的蜻蜓去馬洛卡,這種交通工具不需要跑道,就能夠垂直升降。而蚊子會長得像蒼鷹一樣,不怕任何殺蟲劑,而機智的旅行社則會組織滅蚊特警團,用大口徑武器來消滅這些可惡的傢伙。獵人的小屋中將不再掛著鹿角,而是觸鬚和複眼,龍蝦可用來拆除房屋,而人們得用捕鯨的魚叉來對付鯡魚。
  誰是肇事者──二疊紀物種第三次滅絕
  二疊紀的巨人症突然痊癒了。
  這一變故的「罪魁禍首」是西伯利亞的火山,本來那裡的氣候就不怎麼怡人。
  兩億五千萬年前,盤古大陸的東北部有一個大冰櫃。那時的地球,火山爆發頻頻,就像今天的反恐主義行動一樣。西伯利亞一直是熔岩滾滾,炙熱逼人,就像魔戒之王索倫占據的黑暗魔多一樣。火山的黑暗之王深覺自己遭到不公平待遇,一直怨氣沖天。為什麼那些愚蠢的生物只在雨林裡打打鬧鬧?或在海洋裡?為什麼牠們不去別的地方,比如來我這裡?我們這些西伯利亞的火龍難道配不上牠們嗎?沒什麼生物願意加入我們?那好,我們也不讓你們有好日子過:誰也不許活!就這麼辦。哈哈哈哈。

  【昨天】 失手?!恐龍全軍覆沒(節錄)
  這時,某件事發生了,一場從天而降的災難。
  幾乎沒有一個問題像恐龍滅絕的原因一樣,激起了古生物學家如此熱烈的討論。不過這個問題本身就是錯誤的。因為除了恐龍之外,還有其他動植物曾大量死亡。
  六千五百萬年前,一個時代結束了,長時間以來,我們一直心高氣傲地將牠看作是親愛的進化女神的一次失手。我們說,恐龍太胖太笨了,看上去很土氣,不惹人喜愛,牠們必須捲鋪蓋滾蛋。直到幾年前人們才開始認識到,恐龍是地球歷史中的久客,至少有一億五千五百萬年,因此這絕對不是進化女神的失敗。古生物學家認為,不管是在水裡還是在陸上,蜥蜴都是極為成功的物種。倘若沒有那場悲慘的變故,那麼牠們一定能夠進化成一個能與人類媲美的物種──高智商蜥蜴。某一天牠們會踏上月球,然後大吼一聲:「一隻蜥蜴的一小步,是整個蜥蜴類的一大步。」令人不寒而慄的是,一個流光溢彩的時代最後竟落得如此悲劇性的收場。
  十九世紀初,法國科學家喬治.居維葉(Georges Cuvier)第一次找到了清楚證明恐龍大量死亡的跡象,當時他仍相信那是上帝的意旨。居維葉是這樣猜測上帝的,「上帝定期拿走市場上的貨品,然後用新貨取而代之,而這些後代就得強迫自己適應環境」,差不多就像我們現在習慣比爾.蓋茲的產品一樣。居維葉認為,因為這個目的,上帝總是一再給萬物降下巨大災難,順便提一下,其中一場災難也沖走了智人——原始洪荒時代來臨。
  然而正像我們所看到的那樣,情況恰恰相反。物種滅亡是因為不能適應變化了的環境,只好為那些能勝任環境的新物種騰出空間。有時物種自身也能改變其周圍的環境,就像製造氧氣的細菌一樣。兩者其實是一體的兩面。正如我們之前所說,死亡也意味著新的開始。我們的星球上有不斷漂移的板塊,有劇烈變化的氣候,有亞熱帶的炎日當空,也有兩極的寒冷刺骨,再加上勤奮的火山運動——這樣的星球也不斷要求進化女神隨時調整思路。這一點我們也得時時銘記在心,因為一方在製造氧氣的時候,還有人在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從表面看來,白堊紀時期的世界猶如伊甸園。溫度適宜,物種豐富,植被迅速生長。菊石精心裝扮其螺旋狀外殼的紋飾,我們完全可以說這是一種頹廢。也在這一時期,讓所有小學生心驚膽顫的粉筆儲量大大增加——都是浮游生物惹的禍──死亡的單細胞動物的外殼在海底大量沉積,並且在那裡累積了密密麻麻的一層碳酸鈣。嚴格說來,今天我們用來塗寫黑板的粉筆其實是微生物的殘骸,但這種事還是不要告訴孩子為妙。
  然而第二眼看過去,地球其實並沒有那麼漂亮。盤古大陸已分裂,岡瓦納也已在解體。印度向北遷移,南美向西,澳大利亞大陸與南極大陸業已分手,洋流只得另外取道,全球海平面上升,淹沒了大片陸地,落磯群山合為一個完整的山脈,安地斯山脈成形,非洲推擠著歐洲,擠壓忒修斯海,這使得地中海的前身更具吸引力,因為此時海岸之間已不再遙不可及。當然,地質構造的壓力使地球動盪不安。可以想像一下,幾百萬年間,地球一直很不安分,蜥蜴堅持了如此之久,幾乎是一個奇蹟。
  另一種觀點同樣要修正。當我們說蜥蜴活了一億五千五百萬年時,給人的印象是每一個物種都驕傲地存活了一億五千五百萬年。事實上,中生代的若干物種均只堅持了幾百萬年,然後就被其他物種接替了。生活在三疊紀初期的類哺乳四足動物水龍獸與上白堊紀時期巨大的兩足肉食龍鮮有相似處。
  單單談論蜥蜴存活的時間並不能切中問題的要害。我們還得花些功夫研究一下那些鮮少被提到的其他物種:地底下是尖鼻哺乳動物經常活動的地方;天空屬於會飛的蜥蜴類,但中生代晚期已有大量的鳥類在森林上空盤旋了;而且如果那時的人們打算造一艘方舟,就不得不再多造三艘給昆蟲﹔鯊魚抗議了:我們也存在!蟹、腕足類、貝類、菊石、箭石以及有孔蟲,都有權利要求至少和蜥蜴同等重要的地位。憑什麼叫恐龍時代?其他物種群起抗議了──
  難道只有死後才能出名嗎?一隻腕龍跟五百五十億隻跳蚤相比算得上什麼?

  【今天】 對一場災難的觀察(節錄)
  二○○二年,我開始著手寫《群》的時候,發現自己面對著這樣的幾個問題:
  按照進化論的思路,深海是如何產生出與陸地並行的智慧生物?
  牠們的生化結構如何形成?彼此間又如何交流?
  人們應如何去理解這群名叫Yrr的高智慧單細胞生物的內心生活、牠們的邏輯,以及價值觀呢?
  Yrr要爆發出什麼樣的力量才能徹底摧毀人類、海洋和海岸呢?
  在此之前,我所瞭解的只有海嘯,海嘯總是驟然出現,將擋在面前的住宅區全部夷為平地。可以確定的是,海嘯很能傳播恐懼與災禍,因此我把海嘯定義為Yrr群武器庫的一部分,然後開始瞭解它的形成過程。
  僅僅在書出版後的九個月,一場真正的海嘯襲擊了整個南亞。世界震驚了,海嘯大大超出人們的承受能力。事實證明,大多數遭受災害襲擊的地區,以及中歐和北美的人們,對於海嘯這個概念並不熟悉。
  我變成了預言家──南亞海嘯
  我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你是怎麼預料到那場海嘯的?」這個問題每次都讓我火冒三丈,每次我都嚴正聲明:我的境界離神機妙算還差之甚遠。我並非預言家,不過是一個恰好在研究海嘯的人而已,就像那些風箏專家、火山專家或養蠶專家一樣。然而在那段時間,搜集的材料愈多,我就愈相信,此生或許會見證一場巨型海嘯。
  人類的大腦就像是儲存量有限的硬碟,因此我們在儲存資訊時總會有所取捨。什麼是我們想知道的?什麼又是我們應該知道的呢?
  首先,海嘯(Tsunami)這個字源於日語,其本身就包含了這種自然現象的特點。Tsu意為「港口」,Nami則是「波浪」的意思,因此海嘯就是指在港口或在海岸附近形成的波浪。日本漁夫經常在出海捕魚安然歸來後,卻發現家園已成了一片廢墟,這就是這個名稱的由來。
  很長一段時間裡,沒有人能解釋為什麼在極好的天氣裡也會出現這種大浪。如今我們知道,搗蛋的並不是神的孩子—風,也不是風暴引起的,而且它也不像風暴那樣只停留在海水表面。風所捲起的浪最快移動速度只能達到每小時九十公里,海嘯則會以每小時七百公里、甚至更快的速度呼嘯著飆進,海嘯的速度與高度取決於它的形成原因。
  這種類型的海嘯通常是板塊活動造成的。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之前,南亞區域的海底世界並無異樣。
  然後,眨眼之間,地球開裂了。
  引發這次災難性海底地震的原因或許不在蘇門答臘島附近,而是藏在印澳板塊的另一端,也就是它與南極板塊交界的地方。南亞海嘯爆發前兩天,這一地區發生了強烈地震,震波穿過了整個印澳板塊,使之失去平衡,於是造成印尼附近五百公里長的地殼破裂,導致海洋板塊向上急衝三十公尺,後續的衝撞又接踵而至,使震動地區擴展至一千公里,大量海水瞬間受到排擠,一道海浪呼嘯而起,能量貫穿整條水柱。
  由於海嘯的誘因產生於海底深處,所以從海水表面無法看到任何跡象,而且初期的浪高大概只有一公尺,加上斜度極小,所以此刻站在船甲板上的人也很難意識到大難將近。
  想像一道巨浪並不難,然而要想像海底深處的活動竟然可以翻江倒海,這就太難了,這一幕已經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力。
  有多少海水隨著第一波襲擊印尼及其周邊地區的浪潮到達陸地呢?大概有一百萬噸吧。請想像一下,這些海水是以每小時七百公里的速度衝向陸地,靠近海岸的海底地區立即受到了衝力,這些受到衝力的海水該往哪裡走呢?在此之前,海水仍有幾公里的前進空間,但頃刻間這個空間只剩下幾百公尺,且仍在繼續縮減,於是勁道十足的海水只好衝破水面,飛向空中。
  於是海浪開始疊加,但由於受到海底的阻力,它的速度愈來愈慢。海浪像一個不斷長大的巨人,愈拔愈高,隨著速度的降低,它的寬度也在迅速收縮。當巨人勃然而起的時候,會在下方形成一個塌陷,海洋於是出現一個洞,這種現象也出現在畸形波的形成過程中。海嘯帶給我們的是一個巨大的塌陷,因此最先到達陸地的並不是海浪,而是它所製造的深淵。
  此時,人們看到海平面迅速下滑,以閃電般的速度出現退潮,從未露出廬山真面目的海底第一次向人們展示了自己的面貌。當時只有少數人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很多不瞭解情況的人好奇地走進退潮區,驚奇地看著那些活蹦亂跳的魚,他們根本沒想到潮水會捲土重來。
  很不幸的是,海嘯帶來的並不僅是一波浪潮。在外海,前浪與後浪間還相隔數百公里,愈接近陸地,它們的間隔就愈小。儘管如此,兩波浪潮襲擊陸地的間隔時間足足有數分鐘,甚至一刻鐘,很多人因為不瞭解這一點而命喪黃泉,這些人都是在第一波浪潮過去後,跑到事發地點察看自己的房子,有一部分人則死於海浪撤回大海的時候,兩種情況的罹難者數目相當。當海浪重回大海時會形成漩渦,面對這種漩渦,即便是出色的游泳運動員也只能束手無策,如果你有幸在海浪的重擊下逃過一劫的話,會希望可以找到堅固的堤壩或大樹求生。假使你幸運地找到了,那麼緊接著又得展開另一場較量—漩渦力量與肌肉力量的較量,而在這場較量中,結局通常是後者敗北。

  【今天】 被獵捕的獵人(節錄)
  如果沒有獅子,塞倫蓋提國家公園會變成什麼樣子?
  羚羊們放聲歌唱:天堂來了。羚羊、角馬和斑馬也會一起唱:天堂,天堂!統治者下台後,犀牛和河馬們也會很高興,因為國王曾吃過牠們的孩子。
  塞倫蓋提國家公園的獅子、獵豹和豹子數量正在急劇減少,但牠們仍然統治著這個有蹄類哺乳動物的王國,但這些哺乳動物的更大威脅還是來自於偷獵者的卑鄙圈套。大型貓科動物只關心一個問題:素食者的數量不能過度增加,否則會引發災難,但如果把這話告訴一隻有蹄類動物:
  羚羊們會說,我們肯定不會這麼做的,把這些愚蠢的獅子弄走吧。
  好的,把獅子弄走。
  這時,羚羊、角馬、長頸鹿和斑馬先要大吃一頓,以示慶祝。牠們吃啊吃啊,胃是愛情的催化劑,於是牠們在盲目的愛情中拚命繁殖,但已經沒有大傢伙來吃牠們,牠們的數量立刻迅速增長,小傢伙們也開始大嚼草稈和樹葉,直到沒有可吃的東西為止。在這些貪吃鬼的瘋狂增長下,其他的物種受到了威脅,植物開始瀕臨絕跡,植物消失後,重要的昆蟲也完蛋了,然後是鳥類,塞倫蓋提公園變成了荒漠。
  漸漸的,大家開始呼籲儘快弄些獅子回來。犀牛認為,這些大貓其實也沒有那麼可惡,我們可以和牠們達成協定。角馬說,好吧,你們當然會安然無恙,我們卻會像從前一樣被吃掉,恕我無法答應。角馬反對犀牛的提議時,牠們的聲音是那麼低,因為牠們已非常虛弱,死亡遠比獅群離得更近。
  這樣的話,犀牛說,只有一個辦法:你們必須死,死的愈多愈好。不然大家都得完蛋。
  不,不,好吧!獅子在哪裡?
  最後,所有動物都希望獅子回來,可是,糟糕!離開了就是離開了。動物們困惑地面面相覷:什麼,再也不會有獅子了?眾人悲嘆,牠們沒想到會這樣,這裡不是樂園,大自然沒有生態管理者後,一切都糟透了。

  【今天】 鯊魚吃人?其實牠是不小心的(節錄)  
  的確,有些鯊魚會吃人,我們沒必要掩蓋這一事實,但落到鯊魚嘴中的風險和連續兩次中彩券頭獎的機率差不多,然而即便落到牠的嘴裡,你也不一定會死或少幾斤肉。每年全球有將近一百起鯊魚攻擊事件,其中只有不到十起是有人死亡的;兇手是鯨鯊、鯖鯊、雙髻鯊或平滑真鯊,大白鯊、長鰭真鯊和牛鯊的襲擊也會造成人員死亡,虎鯊尤其喜歡瞬間截肢手術,並不是因爲牠們比別的鯊魚更有攻擊性,而是牠們的牙齒更鋒利,牠們咬一切活動的東西,包括人類。
  爲什麼?是不是因爲鯊魚吃人,牠們就很兇殘呢?是不是因爲人類吃牡蠣,我們就很兇殘呢?當被鯊魚吃掉的生物發出慘叫時,鯊魚能感受到牠們的痛苦嗎?牠們會把這種慘叫視爲獵物新鮮的信號嗎,就像我們把檸檬汁滴在牡蠣肉上,然後愜意地看著牡蠣戰慄一樣?
  不是。可以肯定的是,鯊魚並不比掉在我們頭上的椰果兇殘。牠們的行爲並非有意,而是爲了生存,而生存意味著必須吃東西。牠們既沒有科技手段,也沒有遺傳基因,先麻醉自己的獵物,然後再吃掉牠們身上發育良好的部分,鯊魚吃得毫無顧慮。
  其次,人類並不在鯊魚的菜單上,這是公認的事實,卻一直遭到反駁,葬身魚腹的游泳者和衝浪者就是反例。設想一下,假如鯊魚喜歡人肉,那麼我們的海灘上會發生什麼事情?是的,什麼也不會發生。那時,海灘會荒無人煙,因爲所有游泳者都害怕在鯊魚的胃酸中結束生命。那種認爲海灘附近沒有很多鯊魚的觀點也是完全錯誤的,證據顯示,海灘勝地的岸邊有許多鯊魚在游動,但牠們吃了多少人?如果我們真的是牠們目標,那麼鯊魚的數量會在短期內增加十倍,因爲所有食肉動物都會優先前往牠們最喜愛的獵物那裡,只有神經錯亂的鯊魚才不會迅速撲食。
  說到這裡,人們還得改正一種錯誤的印象:鯊魚是寂寞的獵手。大家知道,某些鯊魚是獨行客,例如大白鯊,但更多鯊魚都是成群出沒的,「BBC藍色星球系列」就有上百隻雙髻鯊在海面附近的圖片,假設鯊魚對人類有一定興趣的話,那我們的海灘將會和聖經中的景象一樣:水將會變成鮮血。
  至於鯊魚爲什麼會咬人,我們現在也沒有完全弄清楚。許多被鯊魚攻擊的衝浪者都存活下來,而且沒有受傷。鯊魚對廚師帽和餐館的星級不感興趣,但牠們會喜歡衝浪板嗎?
  人們之所以會受傷,是因爲某些因素的作用,例如在大量淡水浮游生物湧入海裡的河口,經常會發生鯊魚攻擊事故。這些地區本身就很吸引魚類,因此許多鯊魚都來到這裡,或許牠們在獵捕中看花了眼,咬了一口衝浪板,但立刻又棄之而去。有時候食物豐富的水域裡能見度太低,鯊魚們只好完全依賴自己的「耳朵」,閉著眼睛吃飯。
  鯊魚視力差並非自然界的錯誤,而是牠們生活方式的合理結果,許多鯊魚因此成爲夜間獵手,視力在這裡起不了作用,只有在靠近獵物的時候,鯊魚的眼睛才會發揮一點識別作用。鯊魚要想用上自己的眼睛,就必須貼近獵物。
  這一行爲被很多潛水者所誤解。
  在業餘的潛水者眼中,這種親密接觸是一種發動攻擊前的訊號,如果這樣的話,那豈不是每隻嗅來嗅去的狗都滿懷敵意了嗎?其實不然,牠們只是短短地問了一句「你是誰?」有時鯊魚會用鼻子輕輕碰一下對方,這裡提一個小建議:你不要也禮尚往來,畢竟你不是在足球場上,如果你把牠視作友好的歡迎姿態,那麼相信你會經歷一次永生難忘的潛水故事。
  毫無爭議的是,鯊魚對進食的興趣極大,但食欲只有在吃飯時間才會出現。在許多潛水勝地,遊客都會餵食鯊魚,當然,這個過程很刺激。一九八○年代的獅頭山就常見這種景象,雖然許多潛水嚮導很謹慎,但很多人會玩一些危險的花樣,他們把魚的屍體夾在牙齒中間,鼓動鯊魚去咬牠們。咔嚓,他們的鼻子一下子就沒有了。
  人們不能去指責鯊魚,牠只是被邀請來吃飯的客人,糟糕的是,鯊魚學會了在人類和食物之間建立聯繫。一般人認為印度虎不會傷人,除非牠曾經吃過一個人,然後養成了一種習慣,鯊魚也是如此。

  【今天】 幸福之「藥」(節錄)
  你知道獨角獸嗎?
  一種奇特的生物,當你走近看時,牠可能會是一隻獨角鯨。但是獨角獸,甚至牠的一部分,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呢?牠能吸出河流、食物和人身體中的毒藥,馴化野獸,為心臟充血。這聽起來是不是太離奇、太危言聳聽了呢?
  是的。但有些人說,效果非常好。
  中世紀的西方醫生們也認為,將海馬與玫瑰油混合後能夠退燒。菲律賓人認為,喝海馬湯可以治療呼吸困難,前提是要用海馬的嘴熬這種湯。還好不是用牠那蜷曲的小尾巴!而它據說可以消除腎結石和膽結石。至於疲倦的人要是吃了海馬的脊骨,一定會鼾聲頓起,安然入睡。它還能產生催奶的作用,這是十八世紀英國醫生的觀點。此外,醫生們還認為海馬血可以治療痛風,比剛剜下的金絲雀心臟更有效。在德國和法國,人們認為瘸子吃了海馬腦袋後,立刻可以健步如飛,要是吃了黃色的海馬,前列腺就能煥然一新。在台灣,海馬被稱為海裡的「紅牛」。人們只需把尾巴割掉,然後就像喝這種能量飲料一樣,把海馬身子一吮而盡。
  如果你知道,全世界每年有二萬五千萬隻海馬被製成藥材,你一定會問,進化女神為什麼不直接把牠裝到藥品包裝裡送給我們呢?大約有三十多個國家的人們,每天都會把海馬當成蜂王漿那樣的補品服用。在香港的夜市,海馬被倒掛在小攤上,每隻賣十二美元。可以想想:十二美元就可以買到能治百病的神藥!誰又問過海馬的意見呢?
  但是,人們現在已有了一些擔憂。是嗎?為什麼?這些小傢伙會滅絕嗎?牠們在世界瀕危物種名錄上排名如何?我們其實只是出於科學研究的目的才……呃……而且由於我們的文化……不管怎麼說……
  算了吧。
  另一個問題:吃了海馬以後到底有效果嗎?孱弱的中國人經過這番治療後,也許真的生龍活虎了,但是德國遊客吃了海馬後,竟出現胃痙攣、冒虛汗、臉上出水痘、腎絞痛等各種症狀。卡門.托馬斯煞有介事地說,人的尿也是一種仙丹。就算哪個歐洲人對亞洲醫術佩服得五體投地,大概也想像不出,東方人曾在他們的藥酒裡撒尿:童子尿也是一味藥引。
  你必須容忍這些事情,並且相信它們。堅信不疑!只有這樣,瘸子才能像小馬駒一樣健步如飛。
  信則靈,現代醫療學也講究這一套。但這裡指的不是那些不可思議的、從頭到腳都可入藥而且十二萬分靈驗的神奇祕方。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傳統醫學的很多說法都是無稽之談。所謂的海馬文化,其實還是因為人們自己的抵抗力發揮了效力。歐洲的生物醫學業收集了來自亞洲、非洲、美洲的各種藥酒、藥膏、油膏、藥粉,並在放大鏡下進行仔細研究。
  傳說從來不重調查,有些人以為一切長的東西都可以壯陽,事實證明這只不過是意淫罷了。令研究者們感到驚奇的是其他的東西:雜亂無章的分子中或許存在著某種能夠抗癌的物質。目前可以肯定的是,自然界的確是一個大藥箱。人們要做的,就是睜大眼睛去發現,當然必要時還得戴上潛水鏡。
  新發現的藥材寶庫──海洋生物的生存祕方
  那些自稱是生物勘探者的冒險家們在藥材的天堂──熱帶雨林、西伯利亞大草原和大海裡不斷尋找,也不斷有令人振奮的發現。樂土果然存在,但不能說是「土」,而是水面以下那個充滿未知的世界。
  為什麼偏偏是海洋成為尋找藥材的焦點呢?威廉.凡尼克(William Fenical)教授以極大的耐心和熱情對此作了一番解釋。凡尼克領導著位於加利福尼亞拉赫亞的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他有足夠的理由心情愉快。每年化妝品巨頭雅詩蘭黛在他的帳戶打入七位數的款項,資助他進行假蕨素C(Pseudopterosin)的研究,這是一種從軟珊瑚蟲體內提煉出來的物質,發現者正是凡尼克教授。採用它精製而成的潤膚膏不僅可以緩解日曬性皮炎,而且還能夠治療牛皮癬。
  「海洋裡的生物一定進化出一種完全不同於陸地生物的生存法則,」被稱為神奇生物探勘者的凡尼克說,「海洋裡絕大多數都是共生體,尤其是與微生物的共生體。所以那裡的生物所形成的化學物質遠比陸地上的要多。道理很簡單,因為牠們生活在水環境中,而水是一種有效的分配劑。」
  沒錯。但沒有任何人會因而同意使用化學武器。海洋中的很多動物,比如海綿,就是活體毒藥工廠。化學物質是它們唯一的防衛武器,因為牠們不會逃跑。牠們也沒有鋒利的牙齒和爪子,或者堅硬的外殼、尖銳的螯針,能夠抵禦來自海螺、螃蟹乃至各種魚類的襲擊。人們也沒有在牠們身上找到骨骼結構。在敵人把它吞進肚子之前,牠的毒液就足以讓敵人倒盡胃口了。海綿本身是不會產生毒液的,牠只是為上百萬隻細菌提供一個很舒適的居所,而細菌則為牠提供防禦武器。海綿不僅用這些武器自衛,也用牠們來覓食。牠就像一個篩檢程式一樣,對靠近身邊的物體進行篩選。因為浮游生物在水中不停移動,而且游動得非常快,所以海綿必須擁有這種本領,否則就只能餓肚子了。牠不是透過接觸來捕食,而是用毒液麻醉自己的獵物。還有很多其他生物也採用類似方法,比如珊瑚蟲、海鞘、苔蘚蟲和海葵等等。總而言之,都是一些定居海底的生物。
  幾乎所有海綿體內都蘊含著珍貴的有效物質,牠們具有抗濾過性病原體和抗菌的作用,而且在臨床試驗中能夠成功地抑制腫瘤。西班牙的科學家們目前已經發現超過四十種新型海綿和海藻,並用牠們製成防火材料。僅從海綿身上,人們就萃取了兩千多種有效物質。
  這一切都是進化女神的傑作。也許熱帶海綿身上應該空出一塊地方,用來存放詳細的使用說明。每種海洋生物的身上都應該有這樣的設計,當然也包括鯊魚。也許應該放在魚鰓中間,當人們把牠捕撈上來時就能一目了然:啊,肝裡富含魚油!骨膠原可以製成運動員使用的軟膏,或者製成能夠激發潛能的藥劑。體內的有效物質MSI-1436有減肥作用,因為它能夠抑制胃口。這肯定是一條星鯊—呵,那就別吃了!
  目前看來,大海裡遨游的鯊魚並沒有隨身攜帶說明書。竽螺(Conus Magnus)是一種錐形螺,牠的硬殼上也沒有標明:我的八十種毒素中,有兩種可以製成鎮痛藥,療效要比嗎啡強一千倍。其他五百種海螺也有各式各樣的毒素噴射器官,牠們體內也都蘊含著各種神奇的祕方,但誰也沒有帶著說明書在深海裡穿行。海藻們似乎也不怎麼配合。沒錯,它們太小了。難道但它們就不能把說明書印在微縮膠捲上嗎?如果那樣的話,至少人們在放大鏡的幫助下就可以看到:紅藻可以降血脂,綠藻可以製造多醣,從而抑制胃潰瘍,褐藻具有抗凝血作用,而所有藻類都具有抑制風濕和抗感染的作用。「請把我碾成藥粉吧!」海藻背上的說明書應該這麼寫,「這樣就可以把我用在你的面膜、敷泥和沐浴乳中。」
  但現實並非如此。一切都需要人們自己去探索。這樣就只有一種方法:試驗、試驗,再試驗。
  有時候我們也會歡呼雀躍。
  「每平方公尺的熱帶礁石上都會有上千種物種」,威廉.凡尼克為我們解釋生物探勘者所遇到的困難,「估計海洋裡共有上千萬種海藻,而我們只研究了其中的十分之一。除此之外,還有三百萬種細菌和五十萬種動物,我們未來的路還很長。」
  化妝品業也沉浸在狂熱之中。「來自海洋的美麗」,岱蔻兒公司向人們許諾。在蔚藍海岸,人們忙著將海藻製成粉末,以便從細胞核中完全萃取維他命、礦物質、蛋白質和胺基酸。岱蔻兒公司不斷推出各種使皮膚緊致、淨化、充滿活力的產品,而且一直強調,所有產品都是純粹的生物製品,可以確保不會產生副作用。
  它們可以讓四十歲以後的肌膚保持平整光滑。不過,前提是它們能為公司帶來利潤。
  正當人們把熱帶稱為動物界的藥箱時,位於德國不來梅的韋格納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卻希望能在地球上冰雪覆蓋的區域中找到寶貴物質。受漢高集團的委託,「極地之星」考察船正致力於從極地生物體內提煉出高效的防曬祕方──在北極的夏天,這些生物一直在強紫外線的環境下生存。當然,人們也對南極生物自行生產的天然防凍劑展開研究。很多生活在這裡的魚類,尤其是鱸魚,都能夠在體內對多達八種物質進行合成,從而產生降低冰點的作用。北極的微生物還能被加工製成「功能食品」,這是一種透過添加某物質,提高或改變食品中的自然營養成分。優酪乳中的菌類就是一個例子,雞蛋裡的魚油,混合在麥片裡的鈣,都屬於這個範疇。海洋裡的產品似乎無所不包,藥品、化妝品、殺蟲劑、船漆,甚至效果更好的洗衣粉。
  讀者書評
1.許\菀庭/ 台灣雲林縣2011.04.23 評鑑等級:5顆星
書局或許\會把<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分類為科普讀物,其實它不只有著科學知性的美,也有文學浪漫的美。可以說,這是一本以海洋為主要舞台的史詩鉅片,其架構由科技人文、自然生態、想像文學、神秘傳說、歷史與未來和人文關懷等多方面向錯綜交織而成。全書以時間為綜觀主線,以<前天>、<昨天>、<今天>、<明天>、<後天>五大章帶領讀者從過去走到未來。直到讀了這本書,我們才發現,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地球科學,文學小說傳說哲學和破壞與省思,從來就不是分割而獨立的,它們之間彼此緊緊環環相扣,這才是我們真實的世界。薛慶以大膽的手法,幽默的筆觸,在書中從大海的角度細細審視這世界。同一個世界,不一樣的視界,然後重新發現我們的世界原來是如此複雜,也如此迷人。
2.許\菀庭/ 台灣雲林縣2011.04.23評鑑等級:5顆星
書局或許會把<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分類為科普讀物,其實它不只有著科學知性的美,也有文學浪漫的美。可以說,這是一本以海洋為主要舞台的史詩鉅片,其架構由科技人文、自然生態、想像文學、神秘傳說、歷史與未來和人文關懷等多方面向錯綜交織而成。全書以時間為綜觀主線,以<前天>、<昨天>、<今天>、<明天>、<後天>五大章帶領讀者從過去走到未來。直到讀了這本書,我們才發現,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地球科學,文學小說傳說哲學和破壞與省思,從來就不是分割而獨立的,它們之間彼此緊緊環環相扣,這才是我們真實的世界。薛慶以大膽的手法,幽默的筆觸,在書中從大海的角度細細審視這世界。同一個世界,不一樣的視界,然後重新發現我們的世界原來是如此複雜,也如此迷人。
3.金魚眼/ 台灣台北2010.09.07評鑑等級:5顆星
這本真的花了很久的時間才看完,畢竟是有459頁厚度的巨作。 從一開始一無所有的地球,就像昨天一樣,然後聚集外太空的水分,然後開始有了新生命,然後從單細胞變多細胞,然後植物.魚類.昆蟲.鳥類...,慢慢的演化.生機蓬勃,相對的也慢慢的步向滅亡。畢竟在怎麼厲害的生物,活的在怎麼久,也免不了滅亡的地步(不過好像都是動物說...)。到了今天,人類是唯一一個有思考模式的動物,故成為萬物之靈,但是相對上也因此自豪.自滿,甚至自大。故對各式物種展開獵殺,進而破壞自然的生物鏈,殊不知人類也是循環的一部分呀!當人們將大海資源濫捕,將廢棄物往大海倒,與大海爭地,大海都黯然的承受了...但是當大海不承受了呢?畢竟我們對於大海的了解,可能不及外太空的了解...這反而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所需思考的問題吧
4.勳/ 台灣新竹2009.02.18評鑑等級:5顆星
看了一段時間,終於把這本書看完了,再看前幾章的時候,真的有點像在為海
洋寫編年史的感覺,從大爆炸開始,地球的形成,海洋出現,生命的誕生,作
者用一種小說的敘述口吻,講述一個有關海洋的故事,它既不像是硬梆梆的教
科書,一味的灌輸你知識,也不像小說般的天馬行空,而是以一個有趣的方式
讓我們了解海洋除了是提供我們食物的來源之外,還孕育著無數的生命,正當
人類不斷地向外太空尋找其他生命時,我們卻對地球三分之二的海洋卻沒有太
多的了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95882

  甲烷水合物即可燃冰

  甲烷水合物(methane hydrates)作爲替代能源的行動。甲烷水合物也稱“ 可燃冰”,是甲烷氣體和水分子形成的籠狀結晶,將二者分離,就能獲得普通的天然氣。這種外面看起來像冰一樣的物質是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也就是說,它通常存在于大陸架海底地層以及地球兩極的永久凍結帶。
    “可燃冰”是未來潔淨的新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分子與水分子。它的形成與海底石油、天然氣的形成過程相仿,而且密切相關。埋于海底地層深處的大量有機質在缺氧環境中,厭氣性細菌把有機質分解,最後形成石油和天然氣(石油氣)。其中許多天然氣又被包進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溫與壓力下又形成“可燃冰”。這是因爲天然氣有個特殊性能,它和水可以在溫度2~5攝氏度內結晶,這個結晶就是“可燃冰”。因爲主要成分是甲烷,因此也常稱爲“甲烷水合物”。在常溫常壓下它會分解成水與甲烷,“可燃冰”可以看成是高度壓縮的固態天然氣。“可燃冰”外表上看它像冰霜,從微觀上看其分子結構就像一個一個“籠子”,由若幹水分子組成一個籠子,每個籠子裏“關”一個氣體分子。目前,可燃冰主要分布在東、西太平洋和大西洋西部邊緣,是一種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能源,但由于開采困難,海底可燃冰至今仍原封不動地保存在海底和永久凍土層內。
  【可燃冰的發現】
  早在1778年英國化學家普得斯特裏就著手研究氣體生成的氣體水合物溫度和壓強。1934年,人們在油氣管道和加工設備中發現了冰狀固體堵塞現象,這些固體不是冰,就是人們現在說的可燃冰。1965年蘇聯科學家預言,天然氣的水合物可能存在海洋底部的地表層中,後來人們終于在北極的海底首次發現了大量的可燃冰。
  【形成和儲藏】
  可燃冰由海洋板塊活動而成。當海洋板塊下沈時,較古老的海底地殼會下沈到地球內部,海底石油和天然氣便隨板塊的邊緣湧上表面。當接觸到冰冷的海水和在深海壓力下,天然氣與海水産生化學作用,就形成水合物。科學家估計,海底可燃冰分布的範圍約占海洋總面積的10%,相當于4000萬平方公裏,是迄今爲止海底最具價值的礦産資源,足夠人類使用1000年。
  “可燃冰”的形成有三個基本條件:首先溫度不能太高,在零度以上可以生成,0-10℃爲宜,最高限是20℃左右,再高就分解了。第二壓力要夠,但也不能太大,零度時,30個大氣壓以上它就可能生成。第三,地底要有氣源。因爲,在陸地只有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層才具備形成條件和使之保持穩定的固態,而海洋深層300-500米的沈積物中都可能具備這樣的低溫高壓條件。因此,其分布的陸海比例爲1:100。
  有天然氣的地方不一定都有“可燃冰”,因爲形成“可燃冰”除了壓力主要還在于低溫,所以一般在冰土帶的地方較多。長期以來,有人認爲我國的海域緯度較低,不可能存在“可燃冰”;而實際上我國東海、南海都具備生成條件。
  東海底下有個東海盆地,面積達25萬平方公裏。經20年勘測,該盆地已獲得1484億立方米天然氣探明加控制儲量。爾後,中國工程院院士、海洋專家金翔龍帶領的課題組根據天然氣水化物存在的必備條件,在東海找出了“可燃冰”存在的溫度和壓力範圍,並根據地溫梯度、結合東海地質條件,勾畫出“可燃冰”的分布區域,計算出它的穩定帶的厚度,對資源量做了初步評估,得出“蘊藏量很可觀”結論。這爲周邊地區在新世紀使用高效新能源開辟了更廣闊的前景。
  【儲存量和前景】
  1立方米可燃冰可轉化爲164立方米的天然氣和0.8立方米的水。科學家估計,海底可燃冰分布的範圍約4000萬平方公裏,占海洋總面積的10%,海底可燃冰的儲量夠人類使用1000年。
  隨著研究和勘測調查的深入,世界海洋中發現的可燃冰逐漸增加,1993年海底發現57處,2001年增加到88處。據探查估算,美國東南海岸外的布萊克海嶺,可燃冰資源量多達180億噸,可滿足美國105年的天然氣消耗;日本海及其周圍可燃冰資源可供日本使用100年以上。
  據專家估計,全世界石油總儲量在2700億噸到6500億噸之間。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再有50-60年,全世界的石油資源將消耗殆盡。可燃冰的發現,讓陷入能源危機的人類看到新希望。
  【聯手勘測】
  今年6月2日,26名中德科學家從香港登上德國科學考察船“太陽號”,開始了對南海42天的綜合地質考察。通過海底電視觀測和海底電視監測抓鬥取樣,首次發現了面積約430平方公裏的巨型碳酸鹽岩。
  中德科學家一致建議,將該自生碳酸鹽岩區中最典型的一個構造體命名爲“九龍甲烷礁”。其中“龍”字代表了中國,“九”代表了多個研究團體的合作。同位素測年分析表明,“九龍甲烷礁”區域的碳酸鹽結殼最早形成于大約4.5萬年前,至今仍在釋放甲烷氣體。
  中方首席科學家、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總工程師黃永樣對此極爲興奮,他說,探測證據表明:僅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儲量,就已達到我國陸上石油總量的一半左右;此外,在西沙海槽已初步圈出可燃冰分布面積5242平方公裏,其資源估算達4.1萬億立方米。
  我國從1993年起成爲純石油進口國,預計到2010年,石油淨進口量將增至約1億噸,2020年將增至2億噸左右。因此,查清可燃冰家底及開發可燃冰資源,對我國的後續能源供應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意義重大。
  黃永樣介紹,在未來十年,我國將投入8.1億元對這項新能源的資源量進行勘測,有望到2008年前後摸清可燃冰家底,2015年進行可燃冰試開采。
  【雙刃劍】戰略性與危險性共同打造的“雙刃劍”
  迄今,世界上至少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進行可燃冰的研究與調查勘探。
  1960年,前蘇聯在西伯利亞發現了第一個可燃冰氣藏,並于1969年投入開發,采氣14年,總采氣50.17億立方米。
  美國于1969年開始實施可燃冰調查。1998年,把可燃冰作爲國家發展的戰略能源列入國家級長遠計劃,計劃到2015年進行商業性試開采。
  日本關注可燃冰是在1992年,目前,已基本完成周邊海域的可燃冰調查與評價,鑽探了7口探井,圈定了12塊礦集區,並成功取得可燃冰樣本。它的目標是在2010年進行商業性試開采。
  但人類要開采埋藏于深海的可燃冰,尚面臨著許多新問題。有學者認爲,在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20倍。而可燃冰礦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壞,都足以導致甲烷氣體的大量泄漏。另外,陸緣海邊的可燃冰開采起來十分困難,一旦出了井噴事故,就會造成海嘯、海底滑坡、海水毒化等災害。
  由此可見,可燃冰在作爲未來新能源的同時,也是一種危險的能源。可燃冰的開發利用就像一柄“雙刃劍”,需要小心對待。
  “可燃冰”是深藏于海底的含甲烷的冰。它是由于處于深海之高壓低溫條件下,水分子通過氫鍵緊密締合成三維網狀體,能將海底沈積的古生物遺體所分解的甲烷等氣體分子納入網體中形成水合甲烷。這些水合甲烷就象一個個淡灰色的冰球,故稱可燃冰。這些冰球一旦從海底升到海面就會砰然而逝。
  可燃冰是一種潛在的能源,儲量很大。據國際地質勘探組織估算,地球深海中水合甲烷的蘊藏量足以超過2.84×1021 m3,是常規氣體能源儲存量的1 000倍。且在這些可燃冰層下面還可能蘊藏著1.135×1020 m3的氣體。有專家認爲,水合甲烷一旦得到開采,將使人類的燃料使用史延長幾個世紀。
  爲開發這種新能源,國際上成立了由19個國家參與的地層深處海洋地質取樣研究聯合機構,有50個科技人員駕駛著一艘裝備有先進實驗設施的輪船從美國東海岸出發進行海底可燃冰勘探。這艘可燃冰勘探專用輪船的7層船艙都裝備著先進的實驗設備,是當今世界上唯一的一艘能從深海下岩石中取樣的輪船,船上裝備有能用于研究沈積層學、古人種學、岩石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學等的實驗設備。這艘專用輪船由得克薩斯州A•M大學主管,英、德、法、日、澳、美科學基金會及歐洲聯合科學基金會爲其提供經濟援助。
  海底可燃冰的存在很可能使海床不穩定,常會導致大規模的海底泥流,對海底管道和通訊電纜有嚴重的破壞作用。更嚴重的是,如果地震中海底地層斷裂,遊離的氣體和水合甲烷分解産生的氣體就會噴出海面,或在海水表層及水面上形成許多高度集中的易燃氣泡,這不僅會對過往行船有危險,也會給低空飛行的飛機帶來厄運。有學者認爲,近幾個世紀,在位于佛羅裏達、百慕大群島和波多黎各之間的百慕大三角區海域發生過的許多船只和飛機神秘失蹤事件,即所謂百慕大之謎就可能與此有關。
  由于可燃冰是在深海處低溫高壓條件下形成的,氫鍵是一種弱作用,冰狀的水合甲烷一出水面就會自動融化分解成氣體,故我們沒有必要在分解水合甲烷上費神,只要用專用設備將這些氣體收集起來就可利用。值得注意的是,可燃冰作爲一種新能源雖具有開發應用前景,但甲烷是一種高效的溫室效應氣體,可燃冰的開采如果方法不當,釋放出的甲烷擴散到大氣中,會增強地球的溫室效應,導致地球上永久凍土和兩極冰山融化而使地球變曖。安全合理地開發可燃冰,必須同時考慮環境保護。
  【開采、利用可燃冰】
  可燃冰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氣,成爲21世紀的新能源。科學家估計,海底可燃冰分布的範圍約占海洋總面積的10%,相當于4000萬平方公裏,是迄今爲止海底最具價值的礦産資源,足夠人類使用1000年。但在繁複的可燃冰開采過程中,一旦出現任何差錯,將引發嚴重的環境災難,成爲環保敵人—— 首先,收集海水中的氣體是十分困難的,海底可燃冰屬大面積分布,其分解出來的甲烷很難聚集在某一地區內收集,而且一離開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發生噴井意外。更重要的是,甲烷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厲害10至20倍,若處理不當發生意外,分解出來的甲烷氣體由海水釋放到大氣層,將使全球溫室效應問題更趨嚴重。 此外,海底開采還可能會破壞地殼穩定平衡,造成大陸架邊緣動蕩而引發海底塌方,甚至導致大規模海嘯,帶來災難性後果。目前已有證據顯示,過去這類氣體的大規模自然釋放,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地球氣候急劇變化。8000年前在北歐造成浩劫的大海嘯,也極有可能是由于這種氣體大量釋放所致。
  開采方案主要有三種。第一是熱解法。利用“可燃冰”在加溫時分解的特性,使其由固態分解出甲烷蒸汽。但此方法難處在于不好收集。海底的多孔介質不是集中爲“一片”,也不是一大塊岩石,而是較爲均勻地遍布著。如何布設管道並高效收集是急于解決的問題。
  方案二是降壓法。有科學家提出將核廢料埋入地底,利用核輻射效應使其分解。但它們都面臨著和熱解法同樣布設管道並高效收集的問題。
  方案三是“置換法”。研究證實,將CO2液化(實現起來很容易),注入1500米以下的洋面(不一定非要到海底),就會生成二氧化碳水合物,它的比重比海水大,于是就會沈入海底。如果將CO2注射入海底的甲烷水合物儲層,因CO2較之甲烷易于形成水合物,因而就可能將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分子“擠走”,從而將其置換出來。
  但如果“可燃冰”在開采中發生泄露,大量甲烷氣體分解出來,經由海水進入大氣層。甲烷的溫室效應比CO2要大21倍,因此一旦這種泄露得不到控制,全球溫室效應將迅速增大,大氣升溫後,海水溫度也將隨之升高、地層溫度上升,這會造成海底的“可燃冰”的自動分解,引起惡性循環。因此,開采必須要受控,使釋放出的甲烷氣體都能被有效收集起來。
  海底可燃冰的開采涉及複雜的技術問題,所以目前仍在發展階段,估計需要10至30年的時間才能投入商業開采。其實,中國、美國、加拿大、印度、韓國、挪威和日本已開始各自的可燃冰研究計劃,其中日本建成7口探井,期望在2010年投入商業開采,美國近年也急起直追,希望在2015年在海床或永久凍土帶進行商業開采。
  可見,“可燃冰”帶給人類的不僅是新的希望,同樣也有新的困難,只有合理的、科學的開發和利用,“可燃冰”才會真正的爲人類造福。
http://baike.baidu.com/view/1171817.html?tp=0_11

另參本館<馬能源政策>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8973177/20080717060253/

海洋學

  海洋科學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現象、性質及其變化規律,以及與開發利用海洋有關的知識體系。它的研究對象是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包括海水、溶解和懸浮于海水中的物質、海洋中的生物、海底沈積和海底岩石圈,以及海面上的大氣邊界層和河口海岸帶等。
  海洋科學的研究領域十分廣泛,其主要內容包括對海洋的物理、化學、生物和地質過程的基礎研究,海洋資源開發利用,以及海上軍事活動等的應用研究。
  由于海洋本身的整體性、海洋中各種自然過程相互作用的複雜性和主要研究方法、手段的共同性而統一起來,使海洋科學成爲一門綜合性很強的科學。
  在太陽系的行星中,地球處于“得天獨厚”的位置。地球的大小和質量、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地球的繞日運行軌道以及自轉周期等因素相互的作用和良好配合,使得地球表面大部分區域的平均溫度適中(約15℃),以致它的表面同時存在著三種狀態(液態、固態和氣態)的水,且絕大部分是以液態海水的形式形成一個全球規模的含鹽水體——世界大洋。因此,我們的地球又稱爲“水的行星”。
  全球海洋總面積約3.6億平方公裏,約占地表總面積的71%。全球海洋的平均深度約3800米,最大深度11034米。全球海洋的容積約爲13.7億立方公裏,占地球總水量的97%以上。如果地球的地殼是一個平坦光滑的球面,那麽就會是一個表面被2600多米深的海水所覆蓋的“水球”。
  世界海洋每年約有50.5萬立方公裏的海水在太陽輻射作用下被蒸發,向大氣供應87.5%的水汽。從海洋或陸地蒸發的水汽上升凝結後,又作爲雨或雪降落在海洋和陸地上。陸地上每年約有4.7萬立方公裏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或沿地面注入河流,或滲入土壤形成地下水,最終注入海洋,從而構成了地球上周而複始的水文循環。
  海水是—種含有多種溶解鹽類的水溶液。在海水中,水占96.5%左右,其余則主要是各種各樣的溶解鹽類和礦物,還有來自大氣中的氧、二氧化碳和氮等溶解氣體。世界海洋的平均含鹽量約2.5%,而世界大洋的總鹽量約爲4.8億億噸。假若將全球海水裏的鹽分全部提煉出來,均勻地鋪在地球表面上,便會形成厚約40米的鹽層。
  目前在海水中已發現的化學元素超出80種。組成海水的化學元素,除了構成水的氫和氧以外,絕大部分呈離子狀態,主要有氯、鈉、鎂、硫、鈣、鉀、溴、碳、鍶、硼、氟等11種,它們占海水中全部溶解元素含量的99%;其余的元素含量甚微,稱爲海水微量元素。
  溶解于海水中的氧、二氧化碳等氣體,以及磷、氮、矽等營養鹽元素,對海洋生物的生存極爲重要。海水中的溶解物質不僅影響著海水的物理化學特征,而且也爲海洋生物提供了營養物質和生態環境。
  海洋對于生命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海水中主要元素的含量和組成,與許多低等動物的體液幾乎一致,而一些陸地高等動物,甚至人的血清所含的元素成分也與海水類似。研究證明,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海洋,而且絕大多數的動物生活在海洋中。在陸地上,生物集中棲息在地表上下數十米的範圍內,可是在海洋中,生物棲息範圍可深達一萬米。因此,研究生命起源的學者把海洋稱作“生命的搖籃”。
  海洋作爲地球水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大氣圈、岩石圈以及生物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成爲控制地球表面的環境和生命特征的一個基本環節。
  由于水具有很高的熱容量,因此世界海洋是大氣中水汽和熱量的重要來源,並參與整個地表物質和能量平衡過程,成爲地球上太陽輻射能的一個巨大的儲存器。在同一緯度上,由于海陸反射率的固有差異,海面單位面積所吸收的太陽輻射能約比陸地多25~50%。因此,全球大洋表層海水的年平均溫度要比全球陸地上的平均溫度約高10℃。
  由于太陽輻射能在地球表面上分布的固有差異,赤道附近的水溫顯著地高于高緯度海區,因此,在海洋中導致暖流從赤道流向高緯度、寒流從高緯度流向赤道的大尺度循環。從而引起能量重新分布,使得赤道地區和兩極的氣候不致過分懸殊。
  海面蒸發産生的大量水汽,可被大氣環流及其他局部空氣運動攜帶至數千公裏以外,重新凝結成雨雪降落到所有大陸的表面,成爲地球表面淡水的源泉。由此可見,海洋對全球天氣和氣候的形成,以至地球表面形態的塑造都有深遠的影響。
  海洋中的動物約16~20萬種,植物一萬多種。海洋中的生物,如同整個生物圈中的生物一樣,絕大多數直接地或間接地依賴于光合作用而生存。海洋生物由海洋光合植物、食植性動物和食肉性動物逐級依賴和制約,組成了海洋食物鏈。
  海洋作爲一個物理系統,其中發生著各種不同類型和不同深度的海水運動和過程,對于海洋中的生物、化學和地質過程有著顯著的影響。海水運動按其成因,大致分爲:海水密度變化産生的“熱鹽”運動,如海面蒸發、冷卻和結冰,以及海水混合等;海面風應力驅動形成的風生運動,如風海流和風生環流等;天體引力作用産生的潮汐運動;海水運動速度切變産生的湍流運動;各種擾動産生的波動,如風浪、慣性波和行星波等。
  海洋是生物的生存環境,海水運動等物理過程會導致生物環境的改變。因此,不同的流系、水團具有不同的生物區系和不同的生物群落。海水運動或波動是海洋中的溶解物質、懸浮物和海底沈積物搬運的重要動力因素,因此,海洋中化學元素的分布和海洋沈積,以及海岸地貌的塑造過程都是不能脫離海洋動力環境的。反過來,海水的運動狀況也與特定的地理環境、化學環境有關。這就是海洋自然環境的統一性的具體表現。
  大洋地殼作爲全球地殼的一個結構單元,具有不同于大陸地殼的一系列特點。陸殼較輕、較厚,比較古老;洋殼較重、較薄(缺失花崗岩層),相對年輕。在地殼的均衡作用下,陸殼質輕而浮起,洋殼質重而深陷。地球之所以存在著如此深廣的海洋,是與洋殼的物質組成有關的。
  由于海水的覆蓋,海底地殼是難以直接觀察的。近半個世紀以來,深海考察發現了海洋中有深度超過萬米的海溝,長達上千公裏的斷裂帶以及衆多的海山:而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存在著一條環繞全球、縱貫大洋盆地、延伸達80000公裏的水下山脈體系。這條水下山脈縱貫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洋盆中部,所以稱爲大洋中脊。在大洋中脊頂部發育有一條被斷裂帶錯開的縱向的大裂谷,稱爲中央裂谷。
  20世紀70年代以來,海洋學者乘坐潛水器考察大洋中脊和裂谷,發現從裂谷底噴湧出來的熱泉。原來,冷海水沿裂隙滲入熾熱的新生洋殼內部,變成熱海水,熱海水和洋殼玄武岩之間發生強烈的化學反應。玄武岩中的鐵、錳、銅、鋅等被淋濾出來進入熱海水,從而噴出富含金屬的熱泉。由河流帶入海洋中的鎂、硫酸根,在上述過程中也大部分被中脊軸部的洋殼所吸收。據估計,沿著八萬公裏長的大洋中脊只需800~1000萬年,與世界海洋等量的海水就可以經過脊軸洋殼循環一遍。這對于海水化學成分的演化,産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
  總之,海洋中發生的各種自然過程,在不同程度上同大氣圈、岩石圈和生物圈都有耦合關系,並且同全球構造運動以及某些天文因素密切相關,這些自然過程本身也相互制約,彼此間通過各種形式的物質和能量循環結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具有全球規模的、多層次的海洋自然系統。正是這樣一個系統,決定著海洋中各種過程的存在條件,制約著它們的發展方向。
  海洋科學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通過觀察、實驗、比較、分析、綜合、歸納、該繹以及科學抽象方法,去揭示這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認識海洋中各種自然現象和過程的發展規律,並利用這些規律爲人類服務。
  海洋學簡史
  人類認識海洋的曆史,是在沿海地區和海上從事生産活動開始的。古代人類已具有關于海洋的一些地理知識。但直到19世紀70年代,英國皇家學會組織的“挑戰者”號完成首次環球海洋科學考察之後,海洋學才開始逐漸形成爲一門獨立的學科。20世紀50~60年代以後,海洋學獲得大發展,形成爲一門綜合性很強的海洋科學。
  從古代到18世紀末是海洋知識的積累時期,也是海洋學萌芽時期。
  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人們對海洋自然現象的認識和探索,主要依靠很不充分的觀察和簡單的邏輯推理。雖然當時只限于直觀地、籠統地把握海洋的一些性質,但也提出了不少精彩的見解。例如,公元前7~前6世紀古希臘的泰勒斯認爲,水是萬物的本源,而大地則浮在浩瀚無際的海洋之中。公元前11~前6世紀中國的《詩經》中,已有江河“朝宗于海”的記載。公元前四世紀,古希臘思想家中知識最淵博的亞裏士多德在《動物志》中,已描述和記載170多種愛琴海的動物。公元一世紀,中國東漢王充曾科學地指出了潮汐運動和月亮運行的對應關系。
  從15世紀到18世紀末,自然科學和航海事業的發展,促進了海洋知識的積累。這時的海洋知識以遠航探險等活動所記述的全球海陸分布和海洋自然地理概況爲主。
  1405~1433年中國明朝鄭和率領船隊七次橫渡印度洋;1492~1504年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4次橫渡大西洋,並到達美洲;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等完成了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1768~1779年英國庫克在海洋探險中最早進行科學考察,取得了第一批關于大洋表層水溫、海流和誨深以及珊瑚礁等資料。
  這些活動和成果,不僅使人們弄清了地球的形狀和海陸分布的大體形勢,而且直接推動了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爲海洋學各個主要分支學科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如1670年英國玻意耳研究海水含鹽量和海水密度的變化關系,開創了海洋化學研究;1674年荷蘭列文虎克在荷蘭海域最先發現原生動物;1687年,英國牛頓用引力定律解釋潮汐,奠定了潮汐研究的科學基礎;1740年瑞士科學家貝努利提出潮汐靜力學理論;1772年法國拉瓦錫首先測定海水成分;1775年法國拉普拉斯首創大洋潮汐動力學理論,等等。
  19世紀初到20世紀中,機器大工業的産生和發展,有力地促進了海洋學的建立和發展。
  英國科學家、生物進化論的創始人達爾文在 1831~1836年隨“貝格爾”號環球航行,對海洋生物、珊瑚礁進行了大量研究,于1842年出版《珊瑚礁的構造和分布》,提出了珊瑚礁成因的沈降說;于1859年出版《物種起源》,建立了生物進化理論。
  英國生物學家福布斯在19世紀40、50年代提出了海洋生物分布分帶的概念,出版了第一幅海産生物分布圖和海洋生態學的經典著作《歐洲海的自然史》。美國學者莫裏爲海洋學的建立作出了更爲顯著的貢獻,其1855年出版的《海洋自然地理學》被譽爲近代海洋學的第一本經典著作。
  1872~1876年,英國“挑戰者”號考察被認爲是現代海洋學研究的真正開始。“挑戰者”號在12萬多公裏航程中,作了多學科綜合性的海洋觀測,在海洋氣象、海流、水溫、海水化學成分、海洋生物和海底沈積物等方面取得大量成果,使海洋學從傳統的自然地理學領域中分化出來,逐漸形成獨立的學科。
  1925~1927年,德國“流星”號在南大西洋的科學考察,第一次采用電子回聲測深法,測得七萬多個海洋深度數據等資料,揭示了大洋底部並不是平坦的,它像陸地地貌一樣變化多端。同時,海洋物理學、海洋化學、海洋地質學和海洋生物學等各基礎分支學科的研究也取得顯著進展,發現和證實了一些海洋自然規律。
  1957年,海洋研究科學委員會(SCOR)和1960年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IOC)的成立,促進了海洋科學的迅速發展。美國的深潛器“的裏雅斯特2”號1960年曾深潛到10919米的海洋深處,美國核潛艇“鸚鵡螺”號1950年從冰下穿越北極,表明海洋的任何部分都能爲人類所征服。但是,1963年美國潛艇“脫粒機”號和1960年“蠍子”號失事,全體乘員喪生,又從反面證明海洋環境仍然是難以掌握的。事實上,從技術的角度來說,人類要在深海海底上行走比在月球上漫步還要困難。
  現代海洋學對于具體的海洋自然現象或特定海區的研究,普遍地從傳統的靜態定性描述和簡單的因果分析向著動態定量分析發展,重視基礎理論、現場實驗和功能模擬研究。
  海洋科學各分支學科之間、海洋科學和相鄰基礎科學之間的相互結合、相互滲透,並逐步形成了一系列跨學科的有高度綜合性的研究課題。例如,海洋-大氣相互作用和長期氣候預報、海洋生態系統、海洋中的物質循環和轉化、洋底構造以及有關海洋與地球的起源,海洋生命起源這樣一些根本問題。
  深海鑽探和海洋地球物理探測技術的發展,使海洋科學(特別是海洋地質學)以及地球科學的研究方法和理論出現新的突破。例如,被譽爲20世紀地球科學最重大成就之一的板塊構造理論,主要就是通過對海洋地質和地球物理探測成果的研究建立起來的。
  20世紀60年代以來海洋科學中所有的重大進展都同新的觀測儀器、研究手段和方法的研制成功,以及廣泛而密切的國際合作有關。例如,卓有成效的海洋觀測,數據傳輸、處理系統的應用,航天遙感、遙測技術和水聲技術的應用,國際地球物理年、國際印度洋考察、黑潮及鄰近水域的合作研究、國際海洋考察十年、全球大氣研究計劃大西洋熱帶實驗、深海鑽探計劃,以及世界(海洋科學)資料中心的建立等國際性海洋科學合作研究。
  海洋學研究的特點
  海洋科學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特征,即使是同一區域,海洋、水文、化學要素及生物分布也是互相各異、多層次性的。因此,很難在實驗室裏對各類海洋現象和過程,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精細的實驗,也不能只靠數學分析和數學模擬來進行研究,而是要充分利用科學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進行觀察研究。
  直接的觀察研究,既爲實驗室研究和數學研究的模式提供確切的可靠資料,又可以驗證實驗室和數學方法研究結論的可靠性。因此,在自然條件下進行長期的、周密的、系統的海洋考察是海洋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在海洋科學研究中,海洋觀測儀器和技術設備起著重要的作用,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海水深而廣,具有大密度和流動性,給人們的直接觀測帶來極大困難。從海面向下大約每增加10米,壓力就要增加一個大氣壓,在萬米深處,海水的壓力作用可以把潛水鋼球的直徑壓縮幾個厘米,人類很難在這樣大的深處活動。即使在海洋上層,海水處于不斷的流動和波動狀態,依靠一個點上的觀測資料,也很難說明面上的情況。因此,只有大力發展海洋觀測儀器和技術設備,才能取得所需要的大量海洋資料,以推動海洋科學的發展。
  20世紀60年代以來,海洋科學的發展表明,幾乎所有主要的重大進展都和新的觀察實驗儀器、裝備的建造,新的技術的發明和應用,觀察實驗的精度,以及數據處理能力的提高有緊密關系。例如,浮標觀測技術、航天遙感技術和計算技術的應用,促成了關于海洋環流結構、海-氣相互作用、中尺度渦旋、鋒區、上升流、內波和海洋表面現象等理論和數值模型的建立;回聲測深、深海鑽探、放射性同位素和古地磁的年齡測定、海底地震和地熱測量等新技術的興起和發展,對海底擴張說和板塊構造說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貢獻。
  海洋科學的觀察主要是在自然條件下進行的,因而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各種海洋現象和過程,有的“時過境遷”,有的“浩瀚無際”,有的因時間尺度太長,短時間的觀測資料不足以揭示其曆史演變規律。加之其中各種作用相互交叉、隨機起伏,因此在自然條件下的觀察只能獲得關于海況的一些片斷的、局部的信息。即使獲得某一海區近百年的海況和海洋生物種群動態的觀測序列,那也只是整個海洋生態環境和生物種群動態總體中的一個小小的樣本。
  所以在海洋科學研究中比較著重于從信息論、控制論和系統論的觀點,研究海洋現象和過程的行爲與動態,並根據已有的信息,通過系統功能模擬模型進行研究,對未來海況作出預測。
  分支學科
  海洋科學研究和科學理論呈現出日益增強的整體化趨勢。隨著海洋科學的發展,揭示的海洋現象越來越多,因此學科的劃分也就越來越細,研究領域也越來越廣。近幾十年來對海洋現象和過程的深入研究發現,各分支學科之間是彼此依存、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的,每一分支學科只有在整個海洋科學體系的相互聯系中才能得到重大發展。
  現代海洋科學的研究體系,大體可以分爲基礎性學科研究和應用性技術研究兩部分。基礎性學科是直接以海洋的自然現象和過程爲研究對象,探索其發展規律。應用性技術學科則是研究如何運用這些自然規律爲人類服務。
  海洋中發生的自然過程,按照內秉屬性,大體上可分爲物理過程、化學過程、地質過程和生物過程四類,每一類又是由許多個別過程所組成的系統。對這四類過程的研究,相應地形成了海洋科學中相對獨立的四個基礎分支學科:海洋物理學、海洋化學、海洋地質學和海洋生物學。
  海洋物理學是以物理學的理論、技術和方法研究發生于海洋中的各種物理現象及其變化規律的學科。主要包括物理海洋學、海洋氣象學、海洋聲學、海洋光學、海洋電磁學、河口海岸帶動力學等。
  物理海洋學主要研究海水的各類運動(如海流、潮汐、波浪、行星波、湍流和海水層的微結構等),海洋同大氣圈和岩石圈的相互作用規律,海洋中聲、光、電的現象和過程,以及有關海洋觀測的各種物理學方法。
  海洋化學是研究海洋各部分的化學組成、物質分布,化學性質和化學過程的學科。研究的內容主要是海洋水層和海底沈積以及誨洋一大氣邊界層中的化學組成、物質的分布和轉化,以及海洋水體。海洋生物體和海底沈積層中的化學資源開發利用中的化學問題等。海洋化學包括化學海洋學和海洋資源化學等分支。
  海洋地質學是研究地球被誨水淹沒部分的特征和變化規律的學科。主要研究內容爲:海岸和海底地形,海洋沈積的組成和形成過程,大洋地層學、洋底岩石的岩性、礦物和地球化學,海底地殼構造和大洋地質曆史,海底的熱流、重力異常、磁異常和地震波傳播速度等地球物理特性。海洋地質學當前研究的重大課題是海底礦産資源的分布和成礦規律,大陸邊緣(包括島弧——海溝系)和大洋中脊爲主的板塊構造,以及古海洋學等。
  海洋生物學是研究海洋中一切生命現象和過程及其規律的學科,主要研究海洋中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海洋生物的分類和分布、形態和生活史、生長和發育、生理和生化、遺傳,特別是生態的研究,以闡明海洋生物的習性和特點與海洋環境之間的關系,揭示海洋中發生的各種生物學現象及其規律,爲開發、利用和發展海洋生物資源服務。海洋生物學包括生物海洋學、海洋生態學等分支學科。
  如同自然科學中的其他學科一樣,海洋科學的各個基礎分支學科不僅互相聯系,互相依存,而且互相滲透,不斷萌生出許多新的分支學科,如海洋地球化學、海洋生物化學、海洋生物地理學、古海洋學等。
  另一方面,海洋科學的研究,特別是在早期,具有明顯的自然地理學方向,著重于從自然地理的地帶性和區域性的角度研究海洋現象的區域組合和相互聯系,以揭示區域特點、區域環境質量、區域差異和關系,形成了區域海洋學。
  由于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很快,海洋資源開發技術與日俱新,因此需要專門研究如何把基礎理論研究成果應用到實踐中去,解決生産技術問題。這樣,在海洋科學研究中就逐漸分化出一系列技術性很強的應用學科和專業技術研究領域。
  如海洋工程,它始于爲海岸帶開發服務的海岸工程。到了20世紀後半期,世界人口和經濟迅速增長,人類對蛋白質和能源的需求量也急劇增加,因此海洋工程又增加了深海采礦、經濟生物的增養殖、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海洋能的開發利用、海洋水下工程、海洋空間開發等內容。
  海洋科學研究成果的應用,由于服務對象不同,還相應地形成一些相對獨立的應用性學科,如海洋水文氣象預報、航海海洋學、漁場海洋學、軍事海洋學等。
  但是,如同其他自然科學研究一樣,任何學科分類和體系都不是最終的封閉系統,隨著對海洋研究的深化和擴展,海洋科學的學科分類和體系將不斷地有所更新和發展。
  海和洋的區分
  廣闊的海洋,從蔚藍到碧綠,美麗而又壯觀。海洋,海洋。人們總是這樣說,但好多人卻不知道,海和洋不完全是一回事,它們彼此之間是不相同的。那麽,它們有什麽不同,又有什麽關系呢?
  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體。世界大洋的總面積,約占海洋面積的89%。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處可達1萬多米。大洋離陸地遙遠,不受陸地的影響。它的水溫和鹽度的變化不大。每個大洋都有自己獨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統。大洋的水色蔚藍,透明度很大,水中的雜質很少。世界共有4個,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海,在洋的邊緣,是大洋的附屬部分。海的面積約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較淺,平均深度從幾米到二三千米。海臨近大陸,受大陸、河流、氣候和季節的影響,海水的溫度、鹽度、顔色和透明度,都受陸地影響,有明顯的變化。夏季,海水變暖,冬季水溫降低;有的海域,海水還要結冰。在大河入海的地方,或多雨的季節,海水會變淡。由于受陸地影響,河流夾帶著泥沙入海,近岸海水混濁不清,海水的透明度差。海沒有自己獨立的潮汐與海流。海可以分爲邊緣海、內陸海和地中海。邊緣海既是海洋的邊緣,又是臨近大陸前沿;這類海與大洋聯系廣泛,一般由一群海島把它與大洋分開。我國的東海、南海就是太平洋的邊緣海。內陸海,即位于大陸內部的海,如歐洲的波羅的海等。地中海是幾個大陸之間的海,水深一般比內陸海深些。世界主要的海接近50個。太平洋最多,大西洋次之,印度洋和北冰洋差不多。
  海洋的形成
  海洋是怎樣形成的?海水是從哪裏來的?
  對這個問題目前科學還不能作出最後的答案,這是因爲,它們與另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同樣未徹底解決的太陽系起源問題相聯系著。
  現在的研究證明,大約在50億年前,從太陽星雲中分離出一些大大小小的星雲團塊。它們一邊繞太陽旋轉,一邊自轉。在運動過程中,互相碰撞,有些團塊彼此結合,由小變大,逐漸成爲原始的地球。星雲團塊碰撞過程中,在引力作用下急劇收縮,加之內部放射性元素蛻變,使原始地球不斷受到加熱增溫;當內部溫度達到足夠高時,地內的物質包括鐵、鎳等開始熔解。在重力作用下,重的下沈並趨向地心集中,形成地核;輕者上浮,形成地殼和地幔。在高溫下,內部的水分汽化與氣體一起沖出來,飛升入空中。但是由于地心的引力,它們不會跑掉,只在地球周圍,成爲氣水合一的圈層。
  位于地表的一層地殼,在冷卻凝結過程中,不斷地受到地球內部劇烈運動的沖擊和擠壓,因而變得褶皺不平,有時還會被擠破,形成地震與火山爆發,噴出岩漿與熱氣。開始,這種情況發生頻繁,後來漸漸變少,慢慢穩定下來。這種輕重物質分化,産生大動蕩、大改組的過程,大概是在45億年前完成了。
  地殼經過冷卻定形之後,地球就像個久放而風幹了的蘋果,表面皺紋密布,凹凸不平。高山、平原、河床、海盆,各種地形一應俱全了。
  在很長的一個時期內,天空中水氣與大氣共存于一體;濃雲密布。天昏地暗,隨著地殼逐漸冷卻,大氣的溫度也慢慢地降低,水氣以塵埃與火山灰爲凝結核,變成水滴,越積越多。由于冷卻不均,空氣對流劇烈,形成雷電狂風,暴雨濁流,雨越下越大,一直下了很久很久。滔滔的洪水,通過千川萬壑,彙集成巨大的水體,這就是原始的海洋。
  原始的海洋,海水不是鹹的,而是帶酸性、又是缺氧的。水分不斷蒸發,反複地形雲致雨,重又落回地面,把陸地和海底岩石中的鹽分溶解,不斷地彙集于海水中。經過億萬年的積累融合,才變成了大體勻的鹹水。同時,由于大氣中當時沒有氧氣,也沒有臭氧層,紫外線可以直達地面,靠海水的保護,生物首先在海洋裏誕生。大約在38億年前,即在海洋裏産生了有機物,先有低等的單細胞生物。在6億年前的古生代,有了海藻類,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産生了氧氣,慢慢積累的結果,形成了臭氧層。此時,生物才開始登上陸地。
  總之,經過水量和鹽分的逐漸增加,及地質曆史上的滄桑巨變,原始海洋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海洋。
http://baike.baidu.com/view/61796.html?tp=0_11

宇宙學  

  宇宙學是從整體的角度來研究宇宙的結構和演化的天文學分支學科。
  在中國古代,關于宇宙的結構主要有三派學說,即蓋天說、渾天說和宣夜說。蓋天說認爲大地是幹坦的,天像一把傘覆蓋著大地;渾天說認爲天地具有球狀結構,地在中心,天在周圍;宣夜說則認爲天是無限而空虛的,星辰就懸浮在空虛之中。
  在古代希臘和羅馬,從公元前六世紀到公元一世紀,關于宇宙的構造和本原有過許多學說。如畢達哥拉斯學派的中心火焰說(設想宇宙中心有一團大火焰);赫拉克利特的日心說;柏拉圖的正多面體宇宙結構模型等等。
  進入中世紀後,宇宙學被納入經院哲學體系,地心說占據正統的地位。十六世紀哥白尼倡導日心說。到十七世紀,牛頓開辟了以力學方法研究宇宙學的途徑,建立了經典宇宙學。二十世紀以來,在大量的天文觀測資料和現代物理學的基礎上,産生了現代宇宙學。
  從曆史上看,隨著時代的發展,作爲宇宙學研究對象的天體系統,在深度和廣度上不斷擴展。古代自然哲學家所討論的天文學的宇宙,不外乎大地和天空。哥白尼在《天體運行論》一書中說“太陽是宇宙的中心”,意味著宇宙實質上就是太陽系。
  十八世紀天文學家引進“星系”一詞,當時這個詞在一定意義上說只不過是宇宙的同義語。二十世紀以來,天文觀測的尺度大大擴展,達到上百億年和上百億光年的時空區域。現代宇宙學所研究的課題,就是現今觀測直接或間接所及的整個天區的大尺度特征,即大尺度時空的性質、物質運動的形態和規律。
  現代宇宙學包括密切聯系的兩個方面,即觀測宇宙學和理論宇宙學。前者側重于發現大尺度的觀測特征,後者側重于研究宇宙的運動學和動力學以及建立宇宙模型。
  觀測宇宙學已經發現,在目前觀測所及的天區上,存在著一些大尺度的系統性特征,比如:河外天體譜線紅移;微波背景輻射;星系的形態;天體時標;氦豐度等。
  除了幾個近距星系之外,河外天體譜線大都有紅移,而且絕大多數是一致紅移,即各種譜線的紅移量是相等的。此外,在星系團尺度上,對于不同類型的星系,在各自的紅移量與視星等之間、紅移與星系角徑之間存在著系統性的關系。它們反映著紅移量與距離之間的規律。
  在整個背景輻射中,微波波段比其他波段都強,譜型接近溫度爲3K的黑體輻射。微波背景輻射大致是各向同性的。這種輻射的小尺度起伏不超過千分之二。三:大尺度的起伏則更小一些。
  河外星系的形態雖有多種,但絕大多數星系都可歸納爲不多的幾種類型,即橢圓星系、旋渦星系、棒旋星系、透鏡型星系和不規則星系。而且,各種類型星系的物理特征,彌散範圍不算太大。
  從球狀星團的赫羅圖形狀可以判斷,較老的球狀星團的年齡差不多都達到100億年左右。按照同位素年代學計算,太陽系中某些重元素是在50億到 100億年前形成的,即最老天體的年齡都不超過200億年。
  在宇宙中,氫和氦是最豐富的元素,二者豐度之和約占99%。而且氫和氦的豐度比在許多不同的天體上均約爲三比一左右。
  這些大尺度上的現象,反映出大尺度天體系統具有特別的性質。它的結構、運動和演化並非小尺度天體系統的簡單延長。現代宇宙學正是以研究這一系列大尺度上所固有的特征而與其他天文分支學科相區別的。
  宇宙模型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問題,即大尺度上天體系統的結構特征、運動形態和演化方式。關于大尺度上天體系統的結構,有兩種不同的模型。一種是均勻模型,另一種是等級模型。前者認爲在大尺度上天體分布基本上是均勻各向同性的,或者說,在大尺度上沒有任何形式的中心,沒有任何形式的特殊點,這種假定常常稱爲宇宙學原理。等級模型則認爲在任何尺度上,物質分布都具有非均勻性,即天體分布是逐級成團的。
  河外天體的系統性紅移現象與大尺度的運動形態有密切關系。說明紅移現象的各種理論,都要涉及這個問題。大致說來,這些理論分爲兩種類型:
  第一種理論認爲系統性紅移是系統性運動的反映,各種膨脹宇宙模型都屬于這一類。第二種理論認爲紅移現象不是系統性運動的結果,而是由另外的機制形成的。例如假定光子在傳播過程中,能量慢慢衰減;或者假定紅移是由天體本身結構不同而引起的,等等。
  演化問題的探討自從紅移發現之後就開始了,但是大量的研究還是在微波背景輻射發現之後才進行的。根據微波背景輻射的黑體譜,可以用某個溫度來標志大尺度天區的性質。問題是:背景輻射從何而來?這個溫度是怎樣變化的?溫度變化對天體系統的狀態有什麽影響?這就是宇宙模型要回答的問題。
  按照大尺度特征變化與否來區分,有穩恒態宇宙模型和演化態模型。前者認爲大尺度上的物質分布和物理性質不隨時間變化;後者則認爲隨著時間的推移基本特征有明顯變化。
  按照與溫度有關的演化方式來區分,則有熱模型和冷模型。前者主張溫度是從高到低,後者主張溫度是從低到高發展的。
  按照物質組成來區分,有“正”物質模型和“正—反”物質模型。前者主張宇宙全由“正”物質組成,後者主張由等量的“正”物質和“反”物質組成。
  在已有的各種宇宙模型中,以熱大爆炸宇宙模型最有影響,因爲與其他模型相比,它能說明的觀測事實最多。  
http://baike.baidu.com/view/44837.html?tp=0_11

外星生物簡介

  外星生物是指區別于地球生物以外的、存在于地球以外星球上的生命物質。外星生物即包括最簡單的構成生命的最基本的氨基酸、蛋白質,還包括一些在某些流星上發現的不知名細菌,甚至包括至今爲止沒有發現的外星人。
  EBE 是 Extraterrestrial Biological 或 Entity,Extraterrestrial的英文縮寫。在1947年羅茲威爾墜 毀事件的相關官方文件,其中用以指稱外星生物的官方用語。
  ET這個用語被用在史蒂芬史匹柏所拍的電影之後,就成爲外星人的通俗稱呼了。
  外星生物是否存在
  UFO以充滿神秘的方式存在,數以千萬計的地球人聲稱看見過UFO。究竟這些“目擊者”是幻想家還是騙子?抑或在謊言與真實之間存在著某些東西?答案是在太空中的星球,還是來自人類對神秘的崇拜?
  在世界範圍內第一次掀起UFO研究的熱潮,始于UFO研究史上最著名的“阿諾德事件”。UFO是英文縮寫,意思是“不明飛行物”,也稱“飛碟”或“幽浮”,是指一種會移動的飛行物或天文景象,可由肉眼觀測或雷達監測到,而人類目前尚無法解釋的現象。對UFO感興趣的人,不僅推測這是來自比地球更進步的文明,並以現代人可能面臨的問題,心理學上的推斷來解釋此現象。對UFO的描述有:快速地移動或盤旋;移動時悄然無聲、飄忽不定或轟鳴異常;外形如碟子、雪茄、球形、環形或橢圓形,據目前統計,已達100多種不同的形態。
  在世界範圍內有關UFO的記載自古就有。但是,1947年6月24日,美國新聞界以首創的“飛碟”一詞大篇幅地報道阿諾德目擊飛碟事件,才把今世人都感到好奇的天外來客展現在人們眼前,而轟動全球。
  然而,在對宇宙的探索中,對外星人的探索,最能激起人們的興趣。雖然科學家鑒于星球間存在著巨大的距離,認爲即使有外星人,也不可能飛抵地球,但他們並未否定外太空存在智慧生命的可能。
  探索外星生物
  最近有兩位科學家發現太陽系外有兩顆行星可能有生命存在的條件,更激起一陣“地外文明”熱。一些科學家認爲,外星人肯定存在,但要找到一個像地球這樣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很不容易的。有行星不一定就有生命;有生命不一定就有高等生命,它要求行星到母恒星的位置必須恰到好處。根據這樣的條件,在銀河系中,大約只能有100萬顆行星才有可能。而在這100萬顆之中,還必須有形成生命的一系列條件,包括水、氧氣和各種化學元素。而假如那些行星的外星人,已有高度發達的文明,其具有向高空發送無線電信號的曆史比地球早得多,已有100萬年了(我們地球才100年),那麽算下來,有可能做到的星球只有250顆,若它們均勻地分布在銀河系中的話,離我們最近的也有4600光年。而宇宙中,像銀系中這樣的河外星系,就有10億個。
  人類爲了與可能存在的外星生物進行聯系,迄今爲止,已進行了50個搜尋外太空電波訊號的計劃,雖均以失敗告終,但人類尋找外星文明的另一種方式,即利用人造宇航器對外太空進行直接探測的努力,仍在進行之中。1966年,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吳丹曾讓UFO研究者馮.凱維茨基,研究如何才能把UFO列入聯合國的議事日程。1978年,聯合國第33屆大會第一委員會通過也格林納達政府提出的商議草案,建議各成員國協調包括UFO在內的外星生命的科學研究和調整。1979年,聯合國第43屆大會通過把UFO作爲世界性課題進行研究的提案,在第47次會議綱要中指出:“對涉及到整個人類的UFO的研究,應當是人類爲解決世界的社會、經濟、政治等問題所作出的努力的一部分。”1977年討論UFO的第一屆國際大會在墨西哥召開。1983年二屆UFO 代表大會在巴西舉行。
  1972年和1973年美國先後發射了“先驅”10號和11號、“旅行者”1號和2號宇宙飛船,探尋遙遠的外太空。“先驅者”10號和11號各帶有一封“寫”在鍍金盤上的問候信。“旅行者”1號和2號各攜帶了一張直經30.5cm名爲“地球之音”的鍍金唱片,並有放音設備,上面錄有60種語言的問候語、113幅描繪地球風土人情的編碼圖片(其中一張有萬裏長城)、35種地球自然音響、27種世界名曲。“旅行者”宇宙飛船攜帶的“地球之音”還有美國總統卡特簽署的給宇宙人的一份電文:“這是一個來自遙遠的小小星球的禮物。它是我們的聲音、科學、形象、音樂、思想和感情的縮影。我們正在努力使我們的時代幸存下來,使你們能了解我們生活的情況。我們期望有朝一日解決我們面臨的問題,以便加入到銀河系的文明大家庭。這個“地球之音”是爲了在這個遼闊而令人敬畏的宇宙中寄予我們的希望、我們的決心和我們對遙遠世界的良好祝願。”
  旅行者1號,2號的飛行速度約爲每年5億公裏,如一切順利的話,在2015年之前仍會把有關宇宙的資料送回地球。之後,它們便會因電力用盡而關閉所有的儀器,但仍舊默默地向著太陽系外的太空深處飛去。最後的希望來自于對未知的期待。如果旅行者1號,2號碰到具有智慧的外星人,或許他們能夠明白:在遙遠的一顆恒星旁圍繞著9顆大行星,從中心數起第三顆,上有許多寂寞的智慧生命,他們衷心希望能在浩瀚的太空中找到一些”宇宙親”。
  關于外星人存在的假設
  外星人的報道時常見諸報端,很多人聲稱見過飛碟,甚至見過外星人,同時他們也拍到了各種各樣的有關飛碟的照片。這一切到底是真是假,外星人真的存在麽?
  據自稱見過外星人的人們描述,他們所見到的外星人大多是一些個子矮小,腦袋圓大、嘴巴窄長如裂縫、身穿緊身衣的類人生物。但也有人聲稱他們見到的外星人是高大的巨人、機器人狀怪物、滿身長毛的怪獸甚至美麗的裸女。對這種現象,有人認爲這些外星人不止來自一個星球。另一些人則認爲,地球上絕不可能有這麽多不同種的外星人同時光臨,這種混亂的描述正說明外星人的說法是不足爲據的。還有一些人認爲,這些確有相當一部分不足爲信,但仍有一些可以確認是真實的。
  另一些人則熱心于尋找外星人在古代留下的痕迹。他們認爲撒哈拉沙漠壁畫上人物的圓形面具、複活節島和南美的巨石建築以及金字塔等種種無法解釋的史前奇迹都與外星人有關。還有的學者提出人類是外星人的後裔,或人類中一些民族(如瑪雅人)是外星人與地球人交配的後裔等種種觀點。但這些也只能作爲猜測和假說,其中大多數仍缺少足夠的證據。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曾指出,在整個銀河系中差不多有二千億顆恒星,這些恒星中有相當一部分帶有行星。在這些行星中,與地球環境近似的,估計可能多達一百萬顆。既然生命能夠在地球上産生和演化,那也就可能同樣在 這些行星上産生和演化,並發展出智慧生物。而其中必定有一部分,要經現在的人類文明更爲先進。因此,這些天文學家們認爲,在地球以外的別的星球上出現智慧生命,完全是可能的。
  但薩根卻對世界各地常常有人遭遇外星人的消息嗤之以鼻。他認爲,這些都是把一些人類掌握的科技加到所謂外星人身上,所描述的外星人形象也大多是人類的變形。而在別的星球,生命進化過程千差萬別,外星智慧生命的演化形態很可能與人類完全不同,其掌握的科學技術也會與人類完全兩樣。而且這些可能産生智慧生命的星球,離地球的距離都在幾千或幾萬光年。因此以爲每年甚至每天都有外星人來訪的說法,更是完全不現實的。
  薩根的看法,大致可以代表嚴肅的科學家們的意見。這就是說,外星智慧生命的存在,從理論上講是完全可能的。但各種發現外星人的消息,卻大都不足爲信。然而仍有一些被認爲可靠而目前科學界尚無法解釋的事件,以至某些不可理解的史前奇迹,又是否與外星智慧生命有關呢?這一切仍然是個謎。
  對于目前外星人的存在情況,科學家們提出了種種可能的設想,這些設想很大膽,現在看來也很離奇,但是誰又能責怪人類的想象力呢,也許這些幻想有一天會變成可觀的存在。
   平行世界說
  我們所看到的宇宙(即總星系)不可能形成于四維宇宙範圍內,也就是說,我們周圍的世界不只是在長、寬、高、時間這幾維空間中形成的。宇宙可能是由上下毗鄰的兩個世界構成的,它們之間的聯系雖然很小,卻幾乎是相互透明的,這兩個物質世界通常是相互影響很小的“形影”狀世界。在這兩個疊層式世界形成時,將它們“複合”爲一體的相互作用力極大,各種物質高度混雜在一起,進而形成統一的世界。後來,宇宙發生膨脹,這時,物質密度下降,引力衰減,從而形成兩個實際上互爲獨立的世界。換言之,完全可能在同一時空內存在一個與我們毗鄰的隱形平行世界,確切地說,它可能同我們的世界相像,也可能同我們的世界截然不同。可能物理、化學定律相同,但現實條件卻不同。這兩個世界早在200-150億年前就“各霸一方”了。因此,飛碟有可能就是從那另一個世界來的。可能是在某種特殊條件下偶然闖入的,更有可能是他們早已經掌握了在兩個世界中旅行的知識,並經常來往于兩個世界之間,他們的科技水平遠遠超出我們人類之上。
  四維空間說
  有些人認爲,UFO來自于第四維。那種有如幽靈的飛行器在消失時是一瞬間的事,而且人造衛星電子跟蹤系統網絡在開機時根本就盯不住,可以認爲,UFO的乘員在玩弄時空手法。一種技術上的手段,可以形成某些局部的空間曲度,這種局部的彎曲空間再在與之接觸的空間中擴展,完成這一步後,另一空間的人就可到我們這個空間來了。正如各種目擊報告中所說的那樣,具體有形的生物突然之間便會從一個UFO近旁的地面上出現,而非明顯地從一道門裏跑出來。對于這些情況,上面的說法不失爲一種解釋。
  對于外星生物的大肆渲染
  既然天體間的距離極其遙遠,既然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既然宇宙航行困難重重,爲什麽書報雜志,電視臺廣播電臺以及因特網上會有那麽多飛碟和外星人的報道呢?不明物體在天上飛行的事情,古代就有記載。但是,真正引起注意的不明飛行物的報道,始于1878年1月,當時美國德克薩斯州一個農民在田間勞動時,看見空中有一個圓盤狀的物體在飛行。當時飛機還沒有問世,這一奇特的現象在報紙上發表後,引起了社會的轟動。有150多家報紙刊物轉載了這條消息,成爲現代不明飛行物報道的最早事例。不明飛行物在英語中是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取三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組成它的縮寫就是UFO。香港和臺灣有的書上,把UFO三個字母的發音直接用漢字寫出,叫做“幽浮”,這就使它帶上了神秘的色彩。
  第一個UFO的報道出現在1947年6月24日,這篇報道說,民航機飛行員肯尼斯?阿諾德在華盛頓州雷尼爾山谷附近搜尋一架莫名其妙失蹤飛機的時候,突然發現空中有9個碟狀的閃光飛行物,每個的直徑大約有30米左右,像在水面上打漂的碟子一樣,正在以每小時2000公裏的超高速跳躍著向前飛行。記者在報道中使用了“飛碟”這個詞。從此“飛碟”和“UFO”一起成爲不明飛行物的代名詞。
  然而飛碟竟是地球底部的來客,是地球黑子導演出的一種假象!地球黑子A中産生的鎂,它是最易失去外層的2個電子,變成正鎂離子Mg+ ,它是一種銀白色的金屬,在粉末狀態下也保持著金屬光澤。在常溫下,與空氣裏的氧緩慢氧化,在地面空氣中放久後,就會慢慢發暗並失去原有的金屬光澤。鋁在表面氧化後,産生一層氧化膜,仍能保持一定的金屬光澤,在陽光照射下會銀光閃閃。當黑子A接近地底的時候,地殼電位由0變正,因同性相斥,帶正電荷的金屬粉塵被斥出地縫。有的散落在大氣層中,慢慢氧化爲塵埃,有的一團團粉塵被斥向地表,在旋轉著的黑子電場作用下,粉塵在空中成團地旋轉,在風的影響下,時而旋成球形,時而旋成草帽形、碟形、圓錐形、圓柱形、橢圓形等,見者便給它一個形象的名字——“飛碟”!
  由于這個事件影響很大,爲了查明真相,1950年4月,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著名記者愛德華R莫羅又采訪了阿諾德,采訪中阿諾德聲明,1947年關于他看見不明飛行物的報道“沒有正確地引用我的話。各家報紙對我的話誇大其詞……我當時說,這些物體在上下波動,就像,啊,我看就像是漂泊在波浪洶湧的水面上的小船。當我形容它們怎麽飛行的時候,我說它們的飛行就像在水面上抛出一個碟子。大多數報紙誤解了我,並且錯誤地引用了我的話。報紙說我說這些物體就像碟子一樣。而我是說,它們飛行的樣子像碟子。”阿諾德說他看見了一連串9個物體,其中一個發出了“可怕的藍色閃光”。阿諾德得出結論說,它們是一種新式的帶翼飛機。莫羅在采訪報道最後總結說:“1947年的報道是一個曆史性的錯誤。阿諾德先生最初的描述被人們遺忘,而‘飛碟’卻成爲家喻戶曉的詞彙。”
  最早把飛碟和外星人聯系起來的,是美國亞利桑那的氣象學家麥克唐納和美國西北大學的海克兩人。他們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提出,有些飛碟是外星人造訪地球所乘坐的宇宙飛船。這個觀點非常符合一般人愛幻想、愛獵奇的心理,立即成爲新聞炒賣的熱點,至今長盛不衰。
  半個多世紀以來,媒體對UFO的報道已經超過100萬次,現在光是美國,平均每天就有200多起關于飛碟或外星人的報道,其中有10起左右抓住外星人、或者與外星人直接接觸的報道。全世界就更多了。這些報道都有非常具體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經過,很多還有目擊者的照片、錄音和訪談的錄像等等。如果我們都相信這些報道,那麽我們這個世界上外星人就太多了。隨著我們國家一步步融入世界大家庭,我國的飛碟和外星人報道也逐漸多了起來,市面上現在有的書籍,多半還是翻譯或編譯或改寫外國人的,其中相當多的故事是外國報紙上4月1日“愚人節”所編的愚弄人的“新聞”,我們有的作者不知道是真愚蠢,還是真想發財,竟把它當做真事推銷給我們。多數科學家都承認,我們現在的文明還是一個很幼稚的文明,宇宙、地球、人類……還有很多很多的奧秘是我們所不了解的,這就是我們還需要科學研究和科學家的原因。但是如果把我們不了解,不知道的事都歸結到外星人頭上,都用外星人來解釋,那就離科學太遠了。
  在新聞自由的國家裏,出于商業目的,什麽“新聞”都是可以制造的。飛碟和外星人常常被作爲新聞題材進行炒作,半個多世紀以來,已經爲各種報紙、電臺、電視臺、電影制片商、出版商創造了豐厚的利潤,同時也把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引導到了完全背離科學的歧路上。
  截至目前爲止,世界上還沒有哪一個嚴肅的科研機構或者嚴肅的科學家(注意,不是帶引號的“科學家”)聲稱發現了外星人或者外星人的宇宙飛船——飛碟。
  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和科普專家、美國天文學會行星科學學會主席、美國地球物理學會聯合會行星研究會主席、美國科學促進協會行星協會主席、宇宙生物學的創始人卡爾?薩根,在著名的科普著作《魔鬼出沒的世界》一書中專門講到各種有關外星人和飛碟的報道的起源,他說:“我們經常被那些支離破碎、吹噓得嚇人的UFO(英文“不明飛行物”的縮寫)的傳說所纏繞,卻很少聽到編造者所受到的懲罰。這並不難理解:什麽能夠推銷更多的報紙和書籍?什麽能夠得到人們更多的關注?什麽能使人感到更有趣?什麽能使我們打發令人難熬的時間?是真的墜毀的外星飛船,還是那些經驗豐富的騙子在騙那些傻瓜兜裏的金錢?是威力無邊的外星人在耍弄人類,還是有人根據人類的軟弱和缺陷而總結出的看法?”
  2001年03月10日,美國中情局首次大規模解密了859份秘密情報文件。這些時間橫跨1947年至1991年的秘密文件,內容五花八門,但其中最讓人感興趣的卻是美國中情局從20世紀40年代末一直到現在對UFO現象的研究。美國中情局對UFO現象50余年的研究結果證實:前期的UFO現象可能是前蘇聯政府爲了制造美國社會混亂的陰謀;後期的UFO現象則是中情局絕密間諜飛機秘密實驗導致的。一句話,UFO迄今爲止尚沒有證據表明其存在!
  2001年4月22日,英國《泰晤士報》報道,成立于1953年,鼎盛時期在全球各地擁有1500名會員,最多時每星期可以接到30份UFO目擊報告的英國UFO(不明飛行物)部門,由于可供調查的線索日趨減少,日前已被宣布撤銷。這從另一方面說明,隨著公衆科技素質的提高,人們對UFO事件的關注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人不再把它和外星人聯系在一起,而是更多的用自然科學觀點看待它。
  爲探索宇宙奧秘的工作的一個部分,科學家也在積極地探索地球以外的生命,也在積極地搜尋有沒有外星人的信息。這種科學的探索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開始了。
  1959年,科可尼和莫裏森兩人合寫了一篇文章,登在英國著名的《自然》雜志上。文章說根據他們的計算,如果宇宙中別的地方有智慧生命,而且它們的科學水平和我們1959年的水平相當。那麽,它們應該可以收到地球人發射的無線電信號。同樣,如果它們想向我們發射無線電信號,我們也可以收到。盡管距離極其遙遠,需要幾千、幾百年才能交談一句話,但是畢竟是可以交流的。他們倆還研究了進行星際無線電波交流的最佳波長,這個波長是氫原子的21厘米波長。因爲,氫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而且它的21厘米波長也容易探測到。
  這篇文章大大的激發了人們探測地外文明的熱情,增強了人們的信心。因爲它告訴我們,只要有外星人,只要外星人的科技水平和我們差不多,我們之間就可以互相交流。這篇文章是科學的探測外星人的開始。
  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約兩三百萬年。從前,人類以爲自己是萬物之靈,宇宙間唯一有智慧的生命,甚至認爲地球是整個宇宙的中心。後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的眼界開闊了,才懂得宇宙的廣大無邊,它遠遠超越了我們的想象,而地球實在是太小了,當然更不是宇宙的中心。于是人們想象:宇宙這樣寬闊,或許其它星球上會生活著一種與人類相似的智慧生物--外星人。這樣的想法深深地吸引了一些熱哀于尋找外星人的人們。
  十六世紀,有人用望遠鏡觀測火星時,發現了許多互相交錯的網紋,便以爲那是"火星入"開鑿的"運河"。1935年,美國一家電臺廣播說火星人來到了地球,引起了一場虛驚。而英國一位作家創作了一本名爲《大戰火星人》的科幻小說,其中對火星人作了許多繪聲繪色的描述,更引發了一系列有關"火星人"的小說和電影的誕生。
  到底有沒有火星人?在只有望遠鏡的時代,它一直是個謎。到了六十年代,探測飛船終于上到了火星,解開了這個一直困擾人們的謎:火星比地球冷得多,表面到處是泥土石塊,經常狂風大作,飛沙走石,上面沒有任何生物,當然更沒有火星人。
  這個謎解開以後,天文學家進一步分析認爲:在太陽系裏,除地球外,其他行星都沒有生物生存所必須的環境條件。因此,地球上的人類是太陽系裏唯一有智慧的生物,要找外星人,必須到太陽系之外。
  1972年,美國發射了"先驅者10號"飛船,它于1987年飛出了太陽系,飛船上的金屬片刻畫了人類的形象、人類居住的地球以及太陽系的位置。1977年,美國的"旅行者一號"又給外面的世界帶去了更豐富的信息,包括一部結實的唱機和一張鍍金的唱片,唱片上收錄了幾十種人類語言和多首音樂作品(其中有中國的古曲)。人們熱切地期望外星人會收到它。
  爲了和外星人取得聯系,科學家們甚至還制造了龐大複雜的設備,試圖向外星發射信息和接收來自外星的信息。但是,經過了許多努力,人們依然沒有找到外星人。一些見到外星人的說法也僅僅是傳說,難以得到有力的證實。
  值得一提的還有飛碟。許多人看到了它。也猜想它就是外星人駕駛的飛船,可這也僅僅是一種猜想而已。
  那麽,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呢?科學家分析,宇宙間象地球這樣這樣的行星肯定還很多,某些與地球環境相似的行星確實很可能有外星人,但是由于我們的航天、通訊技術尚未足夠發達,要找到他們我們還必須加倍努力才行。
http://baike.baidu.com/view/18751.html?tp=0_01

 

台長: 阿楨
人氣(2,002)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視賞析(綜藝、戲劇、影集、節目) | 個人分類: 書評影評 |
此分類下一篇:《異形總動員》
此分類上一篇:《不願面對的真相》

阿楨
青海祁連山 發現「可燃冰」【聯合報2011.08.27

面對石化能源逐漸枯竭,各國均在積極尋找新的替代能源。青海祁連山盆地近年發現一種新型乾淨能源「可燃冰」,初估蘊藏量至少有三百五十億噸油當量。大陸今年將投入人民幣六千萬元(新台幣二點七億元)研究經費,預計十年後可開始生產。
據專家預計,大約在二○二○至二○二五年大陸能源資源需求將達到最高,因此必須尋找新替代能源;科學家估算,世界上可燃冰總資源量相當於全球煤、石油和天然氣的二倍。
長期倚賴能源進口的台灣在高雄與恆春外海也發現可燃冰蘊藏量,也陸續進行長期的研究工作。
新華社報導稱,二○○八年大陸地質工作者在祁連山凍土區發現可燃冰。科學家粗略估算,大陸可燃冰蘊藏量至少有三百五十億噸油當量。
為挖掘祁連山可燃冰資源,大陸擬訂為期十一年的計畫,擬分三個階段實施:從二○一○年起三年內,開展挖掘區域研究、施工鑽探試驗井,藉此可發現產地處;並同時展開勘查技術研發工作。
二○一三年起三年內,展開資源勘查工作,同時進行生產試驗先期研究;二○一六年起,用五年時間繼續進行資源勘查,同時展開生產試驗研究。
報導稱,為挖掘可燃冰資源,青海省政府與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在去年六月簽署資源合作戰略框架協議。由青海省發改委主導,中國海洋石油公司、青海省發展投資公司、青海西部礦業集團、中國煤炭地質總局青海煤炭地質局四家單位聯合成立可燃冰研究中心。
該研究中心決定今年下半年進行高精度三D地震勘探,了解區內裂隙情況以及可燃冰的成礦原理。接著試著開挖試驗井,探索可燃冰的綜合勘查技術。
一些大陸的大型煤炭企業也對可燃冰的研發表示出極大的興趣,神華集團已與有關方面密切協商,如協議達成,將參與到可燃冰的勘查與研發之中。
2011-08-27 11:24:55
版主回應
《7號禁地3D》英勇女戰士 文:Joey

《7號禁地3D》在視覺特效上是有目共睹,對於一部怪物電影,我們可以聯想到深海攔截大海怪、水深火熱等異變動物電影,特效進步劇情不是也該有所長近。
自異形到異底洞等各式各樣怪物電影大概都有一個基本模式,一群人前往人煙稀少之地,遇上變種怪物,這其中可能包括人為因素,同伴之間為了利益生存自相殘殺等可預料的發展,《7號禁地3D》雖然來自韓國,但無論特效與模式幾乎與好萊塢電影如出一轍,描述一群人前往深海採探石油,不小心遇上深海怪物,在基地上與怪獸作生死搏鬥。
韓國和其他國家一樣紛紛跟風採用3D形式拍攝,《7號禁地3D》也不例外,在特效上不算是太差,尤其是劇中怪物的造型,從幼蟲到後來長大隨著攻擊後來逐漸剩下血肉模糊的模樣製作不俗,但電影太過著重特效尤其電影過度強調3D之下讓很多動作場面變得刻意,除了為了特效,編導為了製造狗血效果、騙取淚水,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怪物隨時可以攻擊到人類卻始終打不到,不但沒有製造出緊張用意,反而自曝其短。
不過電影刻意的不只是視覺特效,還有那八股的劇情是常見的公式化發展也可以說得詰屈聱牙。就拿最簡單的怪物身世來說,雖然人為因素會帶來些許驚訝,但很多地方都說的語焉不詳,怪物既然不吃人為什麼要攻擊人,一堆類似卵的不明物體都說得不明不白,縱然編劇想要杯弓蛇影,觀眾其實比主角還清楚究竟所作所為是誰,所有的主角明明是幾個壯漢,卻各個手無腹肌之力,兩三下就被解決,武器太過陽春,這一切都是為了襯托女主角河智苑,電影太過強調河智苑這個角色,其他毫無路用可言,把她塑造成有如雪歌妮薇佛的銀幕女英雄形象,開場沒多久騎重機戲碼一看就是知道只是單純在耍帥,對劇情僅展毫無幫助,高潮女主角與怪物孤軍奮戰不但不緊湊其實拖沓無比,恨不得女主角跟怪物都該葬身火窟。
《7號禁地3D》在視覺特效上是有目共睹,對於一部怪物電影,我們可以聯想到深海攔截大海怪、水深火熱等異變動物電影,特效進步劇情不是也該有所長近,不過河智苑今年收視率極高的偶像劇秘密花園角色就是由此而來,是一段意外的插曲,因為這樣我們才可以看見河智苑在小銀幕上嬉笑怒罵也是一樁美事。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315/33151908/
2012-08-19 10:18:27
美國黑金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2 21:18:3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