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展題大不吉,一個「扇」(散)已夠孤單了,再加「傘」(散)豈不永別?
又不是玩送「鐘」(終)的文字遊戲。再說扇子(折扇)十七世紀從中國傳到西方後,從原先文人雅士的風雅之物成為巴黎上流社會的交際花們「吸引別人注意和賣弄風情的情趣用品」。
是「道具」吧!你篡改原著引文。
「道具」多死,「情趣用品」才活。
你自己去快活吧!「約定俗成」懂嗎,不然雲門舞集《白蛇傳》裡的「道具傘」豈不要改成「情趣傘」?
是「情趣扇」,依南宋話本小說《西湖三塔記》是「雙魚扇墜」,而且是男女通用的「團扇」(當時所傳「扇面」都是)。「折扇」是宋之後經高麗傳入中國的日本扇,到明成為「男折女團」。所以宋代的《白蛇傳》不可能有折傘,之後才改扇為傘。不論扇或傘,在《白蛇傳》《桃花扇》裡全都成了「團圓戲劇」,中國從沒「散」的悲劇,媚俗地很。
那王爾德的《少奶奶的扇子》呢,還不是以喜劇收場。
啥是喜劇懂嗎?反諷人生!那像中國,只有團圓鬧劇。
全是洋人說的算?扇的起源國反而沒發言權了?
別如此憤憤不平,又不是只有中國沒發言權,全世界只要洋人搞(研究?)過的都如此。
我偏不崇洋,經我研究,傘是中國的黃帝發明的,先是絲帛幡蓋,到春秋末年魯班之妻將竹子削成細條,在竹條上蒙蓋,形如亭、收如棍、張如蓋,紙發明後改蓋油紙,宋代稱之為「綠油紙傘」~
以上純屬虛構,難怪文建會不會找你寫「美濃傘」出書。
難道美濃人就一定要成為美濃「傘文化產業」的宣傳鼓手嗎?瞧瞧「美濃客家文物舘」裡頭的文物吧!簡直少的可憐~
這也不只美濃如此(臺灣其它為客家選票花了一二十億而蓋的一二十家「客家文物館」更慘,沒人去看只能養蚊子),全臺灣在文化產業、社區營造、本土化口號下,新設的博物館那家不是?你淡水家附近的「十三行」不就是了,外觀漂亮極了!觀光客多到交通堵塞,可都是去玩的,誰知其文化?
笨!什麼文化、反思的,難怪貴館不討人喜。
還是回來談扇,經我研究,日本的折扇也是中國傳過去的,有詩為證。西漢班婕妤的<怨歌行>有雲﹕「裁為合歡扇,出入君懷袖。」南朝樂府<子夜四時歌>又雲﹕「即贈合歡扇,疊扇放床上。」要不是「折扇」能入袖疊床嗎?
《桃花扇》裡的團扇不也在香君之懷?再說<怨歌行>的別名還是<團扇歌>。不要望文生義,以為~
那「扇」也不能有邊讀邊,誤以為扇子最早是由羽毛做的,而是「萐」「箑」造字在先,所以是先有竹扇或草扇了。
孔子面前賣父章,<爾雅>早就有「翣」(大扇),<說文解字>則是「萐」(蒲草扇),楊雄的<方言>說的好「關東謂之箑,關西謂之扇」。可見扇子本來用來搧風驅暑的,各地使用材料不同便有不同稱呼。
非也!扇子和服飾一樣,最先是用來裝飾,後來用來遮羞調情,最後才成為驅暑保暖。
又唱反調了!
是正調,你只要想一想,原始人本來無一物,何必扇驅暑?唐代李冗早有先見,在<獨異志>如下描述扇子起源:
昔宇宙初開之時,只有女媧兄妹二人,在崑崙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議以為夫妻,又自羞恥。只即與其妹上崑崙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為夫妻,而煙悉合;若不,使煙散。于煙即合,其妹即來就兄,乃結草為扇,以障其面。今時人取婦執扇,像其事也。
相反吧!是為當時的「執扇」婚俗所編的神話。
神話可能隱藏著原始亂倫禁忌。
也罷!就算豐富<扇與傘>文化吧!
桐油紙傘
撐著一把光亮刺鼻的桐油紙傘
客家婦人踩著一雙逃難的天足
沿著京杭大運河從中原往南逃
紙破骨散 終於來到嶺南做客
撐著一把光亮刺鼻的桐油紙傘
客家媳婦背著一包認祖的撿骨
沿著京杭大運河從南回到中原
紙破骨散 人事全非鄉音已改
撐著一把光亮刺鼻的桐油紙傘
客家孫媳抱著一缶歸宗的骨灰
再也找不回唐山過臺灣的歸程
紙破骨散 再久他鄉總是客鄉
什麼紙傘 藍衫 天足 撿骨
涯係新個客家人
認同布傘 綠衫 臺語 火葬
羽毛扇
拂穢清暑 魏晉名士的拂塵搖過
搖曳清談 可就趕不走身上跳蚤
遮羞藏恥 女媧伏羲的扇子遮過
遮遮藏藏 可就藏不住臉上紅暈
搨風納涼 諸葛孔明的羽扇搧過
彈琴退兵 可就退不了蜀國滅亡
字畫扇
自從王羲之書扇助老婦賣扇後
扇子就飛上枝頭變鳳凰
成了才子佳人的情趣品
傘則落架的鳳凰不如雞
非得紙破傘壞 一把火
燒出浴火鳳凰般藝術傘
另參本館: 我的相簿:扇與傘 南宋真的開始使用折扇了? 扇與傘
王爾德的《少奶奶的扇子》
《桃花扇》
扇>百度百科
扇 由扇面和扇骨組成。扇面爲絲、綢、絹、紗等制成,扇骨爲竹篾或鋼、鐵所制。扇子比一般兵器簡單、攜帶方便。可收攏藏于包內,也可插于腰間。輕便的也可插于後衣領之內,但真正能練好扇子功,卻非易事。用于武術技擊的扇子多以鐵扇爲主。 鐵扇子 長一尺二寸,扇骨爲鋼或鐵制,扇面爲絲或綢或短紗,其邊鋒有鋒利的刺刃。此扇合攏如鐵棍,可擊可打,展開似刀,可砍、可劈,亦可上遮下擋以防暗器。它的特點是一物多用,即可扇風祛暑,又可防身禦敵。技擊又能剛柔相濟,攻守兼備,變化多端。
少林天罡劈水扇 扇把長九寸,扇身長一尺二寸,寬六寸,全長二尺一寸,頭有纓尾。
武當太極金扇 是武當派練氣養生功法的一種扇子。太極金扇功源于唐代,由皇宮內桃花扇舞衍化而來,迄今已有千年之曆史。其扇功法有:摩扇、旋扇、穿扇、顫扇、雲扇、翻扇、點扇等。
中國扇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民族文化的一個級成部分,它與竹文化、佛教文化有著密切關系。曆來中國被譽爲制扇王國之稱。扇子主要材料是:竹、木、紙、扇、象牙、玳瑁、翡翠、飛禽翎毛、其它棕櫚葉、檳榔葉、麥杆、蒲草等也能編強或制成各種千姿百態的日用工藝扇、造型優美,構造精制,經能工巧匠精心鏤、雕、燙、鑽或名人揮毫題詩作畫,使扇子藝術身價百倍。中國扇文化起源于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在烈晶炎炎夏季,隨手獵取植物葉或禽羽,進行簡單加工,用以障日引風,故扇子有障日之稱,這便是扇子的初源。扇子在我國已有三、四千年曆史,經數千年沿革演變完善改進已發展成爲幾百種的扇子家族,但總的歸納爲二大類;一平扇(即是團扇、葵扇、麥草扇、玉版扇等)不能折疊,二折扇可自如敞開收疊。平扇來之于"障扇"(掌扇)"箑"(古代用竹片編制成的扇子稱"竹+捷")。戰國秦漢時期,一種半規形"便面"其形似單扇門,故又稱"戶扇"單門扇可遮面窺視成爲當時扇子的主流。"便面"一律用細竹篾編形制成,上至帝王,下至平民者使用它。
障扇
梁楷《羲之题箑图》
西漢時期,對稱"合歡扇"(又稱宮扇、紈扇、團扇),其形尚圓,合歡扇特點是面素白色以扇柄爲中軸,左右對稱似圓月,紈扇以竹木爲架,面成圓形或橢圓形,用薄絲絹糊成。當時以中原一帶所制紈扇最爲考究,有"齊紈楚竹"之說,即指用山東絹和湖南竹制作扇面的紈扇。漢時十分流行這種紈扇,並賦詩頌之,如班婕的扇詩,"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爲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此種對稱式團扇出現後,曆代沿用而不衰,並成爲我國傳統風格的扇型。
清代時,對稱類型的扇面除圓形外,有長圓、扁圓、方圓、梅花形、葵花形、瓜淩形、腰形、馬蹄形……這些扇形突出的特點是對稱、輕 盈、工藝性強。
折扇,古稱"聚頭扇",或稱爲撒扇,或折疊扇,以其收攏時能夠二頭合並歸一而得名。南宋時,折扇的生産已有相當規模。折扇盛行于明代,皇帝下召命宮內工匠仿制高麗扇,吸取外來工藝制作,促進國內扇子發展。
扇子起源于中國,在中國已有3000多年曆史。最早出現在殷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雞毛制成,稱之爲“障扇”,故“扇”字裏有個“羽”字。當時,扇子不是用來扇風取涼,而是作爲帝王外出巡視時遮陽擋風避沙之用。西漢以後,扇子開始用來取涼。三國時諸葛亮輕搖鵝毛扇,妙計橫生,運籌帷幄。羽扇出風緩軟,不入腠理。東漢時,大都改羽扇爲絲、絹、綾羅之類織品,以便點綴繡畫。一輪明月形的扇子稱之爲“紈扇”或“團扇”,也叫“合歡扇”。當時扇子有長圓、葵花、梅花、六角、匾圓之形;亦有木、竹、骨等材之柄;還有扇墜、流蘇、玉器之飾。扇面上常繡以山水花卉,款式爭奇鬥豔,閨閣仕女手搖團扇,清風徐來,不但可以平添主人嫻雅文靜的儀態,又能體現女性天真活潑的個性。
在扇子上題詩作畫第一次出現于三國。據唐代張彥遠的《曆代名畫記》載有曹孟德的主簿楊修與魏太祖“畫扇誤點成蠅”的故事。《晉書?王羲之傳》有一則王羲之爲老婦題扇的佳話。當時有位“老母”,“持六角竹扇,求書于王羲之”,“羲之爲書五字”,她售出時便由十二文漲至“百文”。今浙江紹興蕺山南邊有“題扇橋”,相傳便是王羲之題扇處。
北宋時,出現了攜帶極爲方便的折扇。折扇,亦叫“聚頭扇”、“撒扇”或稱“聚骨扇”。其扇骨有用牛角、玳瑁、象牙、翡翠、湘妃竹、檀香木等珍貴材料制成;形式有琴式、如意頭、竹節式、蚱蜢眼等;扇骨分七、九、十二、十四、十六、十八股之多。
到了南宋,畫扇、賣扇、藏扇之風盛行,並出現了扇鋪和畫商。明清文人墨客題扇畫扇成爲一種時尚。近現代的惲壽平、鄭板橋、金農、石濤、任伯年以及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傅抱石、李可染等都是題扇畫扇的藝術大師。眼下,這些名家的翰墨丹青扇子,每柄價值都高達數萬,乃至數十萬元.
扇面入字入畫,使人賞心悅目,給人以美的享受。欣賞扇面書畫務須細細品味,慢慢咀嚼其中的藝術意蘊。老舍先生平生熱衷于收藏書畫扇,幾十年來,他集得扇子有數百把,其中有明、清和現代書畫家題詩作畫的扇子,亦有戲劇界名流的書畫扇。鄭逸梅先生愛扇成癖,視扇爲“書畫皆絕的珍品”。他最珍愛章太炎的篆書扇和吳湖帆所繪綠梅的書畫扇。當代女作家葉文玲有藏古玩的雅好,書畫扇亦在她的收藏之列。她書房的書櫥中有把扇面,上有劉海粟題寫的“清風”二字;馮友蘭題寫的“明月”二字;裴豔玲書寫的“亂石崩雲”四字;華君武所繪的幽默畫,曹禺的題詩等等,葉文玲非常珍愛。
扇的曆史
扇,古稱箑(sha)。《說文》:“ 箑 ,扇也。”古代也有扇並稱的,揚雄《方言》曾說:“自關而東謂之 ,自關而西謂之扇。”這裏所說的扇 並非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拿在手中的扇子,而是懸挂在室中,用繩子牽蕩搖動取風的工具。直至今天,我們尚能在蘇、贛、皖的一些古代民居中看到這種拉動扇 取風的遺迹。
自商周以來,扇還有兩種功用,一是裝置在貴族出行乘坐的車上,形如傘蓋,借助車輛前行,氣流沖動而産生風,既可遮陽避雨,又能生風散熱。二是作爲天子貴胄出行的儀仗。晉代崔豹《古今注?輿服》中曾記載舜時做“五明扇”,以示廣開視聽,征求賢才,秦漢時公卿大夫皆可用,到了魏晉時代則只有皇帝專用。這種“五明扇”實際上也是一種傘蓋,與我們今天意義的扇已相去甚遠了。
至于拿在手中而又可攜、可搖的扇子,或雲始自于夏,到了周武王時期,就與我們今天看到的扇子差不多了。從字形看來,“ ”從竹,而“扇”從羽,最原始的扇子當以竹編羽輯爲之。從漢魏以來的辭賦中,我們都能看到多處提及扇,曹植有《扇賦序》,道及曹操得到皇帝賞賜的上方竹扇。晉代陸機有《羽扇賦》,專門頌詠羽扇。可見在漢魏時期,竹扇和羽扇已經十分流行。
竹扇的編織方法有很多種,或削竹如縷,編織而成;或劈竹爲片,展平以成,經過多種手法編織,再配以各種裝置,遂成竹扇。竹扇的主要原料是竹,此外類似竹扇而使用原料不同的,尚有棕扇、葵扇、蒲扇、蕉扇、麥扇、檳榔扇等等,都是以不同材質制成的拂暑工具,雖用途一致,但其工藝之繁簡、品質之優劣卻大有高下之別。
羽扇大多以禽羽制成,種類繁多,如雉尾、鳳羽、鵲翅、鶴翎、鵝毛、雕翎、孔雀尾、鷹羽等等,一般多用鵝毛、雕翎爲主要原料。扇柄可用竹、木甚至象牙制作。羽扇的曆史也很悠久,傳說三國時諸葛亮和晉代的顧榮都是執羽扇指揮千軍萬馬征戰廝殺的,所以“羽扇綸巾”曆來爲人稱道。江南水網稠密,飼養禽類環境優越,故而盛産羽扇。另一方面,羽扇來風輕柔和緩,自身體輕而便攜,更有種仙風道骨的意味。
如果說竹扇和羽扇本身是一種美的藝術品,那麽團扇和折扇則更是藝術的載體了。
團扇的出現大約早于折扇一千余年。《班婕妤歌》雲:“新制齊紈扇,皎潔如霜雪;裁爲合歡扇,團圓似明月。”王昌齡《長信愁》詩有:“奉帚平明秋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都是對團扇的吟詠。換言之,宋代以前的扇子,大都是指團扇而言。團扇的材質大多以羅、紗、綾、絹爲之,很少有紙做的團扇,但近代日本、韓國的團扇卻有很多是紙扇。前幾年我在威海的市場中就曾買到過韓國紙制的團扇,兩面作畫,也很別致。羅、紗、綾、絹等絲織品編制成的團扇總稱之爲紈扇,因此江淹有“紈扇入團月,出自機中素”。
團扇的形狀不一定都如圓月,也有腰圓、橢圓、六角形等,一般也統稱爲團扇。說到團扇,許多人會認爲是古代婦女的專用品,實際上在折扇出現以前,男人也是使用團扇的。唐代以前團扇的實物已經很難見到,我們在一些繪畫和墓室壁畫中僅能看到團扇的大體形式。新疆吐魯番曾出土過唐代絹扇,其扇柄很長,由此可以推斷這種長柄團扇有可能是侍者執來替主人扌扇拂的,因此團扇也稱爲宮扇。這種長柄宮扇在唐代周日方的《簪花仕女圖》中表現得最爲清晰,扇面還繪有牡丹花。宋代的團扇實物今天尚能見到,尤其是宋代的繪畫作品,保存至今有相當一部分是畫在團扇上的,且不乏出自名家之手。由于年代久遠,這種團扇畫多爲絹本扇頁的形式出現。直至明代以後,男人所用的扇子漸漸地被折扇取代,而團扇才在更大程度上爲女性專用,裝飾也就更爲繁複,如用彩帶沿邊,飾以扇墜,紈素的扇面上不僅可以繪畫,還能刺繡、緙絲、抽紗,而扇柄的材質除了竹、木之外,還有牙角之類,從整體來看,明代以後的團扇更趨向女性化了。
關于折扇何時在中國出現,曆來存在著很大的分歧,一般認爲是起源于宋代,或說是日本傳入,或說是高麗傳入。折扇在宋代已經出現,基本上是沒有疑義的,最具代表性的材料當屬宋人郭若虛的《圖畫見聞志》,對折扇做過較爲詳盡的描述:“以鴉青紙爲之,上畫本國素青,雜以婦人鞍馬,或臨水爲金砂灘暨蓮荷、花木、水禽之類,點綴精巧。又以銀泥爲雲氣、月色之狀,極可愛,謂之倭扇,本出于倭國也。”從這段文字來看,扇上繪畫的風格並沒有什麽特殊之處,唐五代之際的青綠金碧山水和人物也大抵如此,所不同的只是作畫于折扇之上。至于從高麗傳入說,多因記載高麗使臣進貢折扇的材料而推斷。這種由使臣進貢折扇的儀節,從宋代至明代皆有之,元代時有使者持聚頭扇,還爲當世譏笑,這也說明在宋元時期折扇並沒有被普遍使用和仿制。直到明代永樂中,“朝鮮進折疊扇,上喜其舒卷之便,命工如式爲之,亦謂之撒扇。”因此可以說折扇的普及當在明代初年才開始。而明以前的文獻中所提到的扇,基本上說的都是竹扇、蕉扇、羽扇和團扇之屬
以團扇爲載體的繪畫法書,自明代中葉開始轉向折扇,尤其是蘇扇工藝形成規模之後,吳門畫派、畫中九友直至四王吳惲等一系列畫家無不將折扇作爲創作的園地。除了職業畫家之外,文人士大夫也將題寫、書畫扇面作爲一種以文會友、交際應酬的風尚,甚至廣及僧道閨閣、商賈市井。縱觀明清繪畫史,扇面的比重不可忽視,雖然其創作空間受到一定的局限,但凡工筆寫意,皴擦點染無不展現其間,山水人物,花卉翎毛,無不傳神其上,由此成爲中國畫的一種特殊形式。
折扇的美學表現和技藝發揮更可以分爲兩個部分,即扇面和扇骨。
對于一把成扇來說,扇面與扇骨是不可分割的、珠聯璧合的藝術品。自明至清初,一般來說是文人畫家創作于扇面,而能工巧匠施技于扇骨,直到清中葉以後,藝術家才參與扇骨的繪畫、書法與鐫刻,于是扇骨身價倍增,甚至成爲可以脫離扇面而存在的獨立藝術品。扇骨的材質也更爲多樣化,從一般的方竹到棕竹、湘妃竹、鳳眼竹;從一般的紅木到黃花梨、紫檀、雞翅木、楠木、檀香木,直至金漆、螺鈿、掐絲等工藝和象牙、玳瑁之類的奇珍之品。其骨數的多寡與樣式,乃至扇頭的形制也是千變萬化。即便說折扇是舶來品,那麽一經中國文化的浸潤,也會發揮到極致。
正是由于折扇特有的藝術魅力,它的收藏與鑒賞自明代以來也一直是文玩中的一個重要的門類,上自宮廷、下至民間,都有收藏扇的嗜好。乾隆時的《石渠寶笈》中著錄的扇面集冊就有43種,成扇或扇頁多達數百種。民間收藏家的收藏數量也頗爲可觀。《紅樓夢》中有一節石呆子收藏古扇的故事廣爲人知,那位石呆子收藏古扇百余把(所謂古扇,估計也不過有明一代的折扇。一般來說,團扇多以“柄”記,文中以“把”記,自然是折扇而非團扇。)後爲賈赦覬覦,指使賈璉巧取豪奪,以致石呆子家破人亡。也由此可見當時折扇的收藏已成爲一時好尚。
古代扇子使用之普遍,成爲了夏天不可或缺的一項商品門類,唐人李綽的《秦中歲時記》載:“端午前兩日,東市謂之扇市,車馬特盛。”而遠在巴蜀的錦官城成都,每年五月也設有扇市,盛極一時。當然,這其中並無折扇,但五花八門的竹、羽、蒲、蕉制成的扇子,以及紗絹紈扇,都是可供不同階層選擇的消暑用品。而自明代中葉以來,折扇的廣泛應用,尤其作爲藝術載體的形式問世,坊肆之間經營曆久不衰,可以說一直延續到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一些著名的扇莊如王星記、舒蓮記等信譽卓著,産品極受青睞,除了一般檔次不同的扇骨、扇面之外,還能定制加工,如扇面的款式及加礬加金,扇骨也可請名人擬畫稿刊刻,以區別坊肆間的俗品。
扇子作爲藝術品,今天仍是收藏家求索的一個重要門類,而在現實生活中卻漸漸淡出,實在是令人遺憾。夏日炎炎,小輕舒,給人一種莊靜與安詳,或多或少會拂去一些浮躁和暑熱。見過不少曆史照片,印象最深的一張是七十年前盧溝橋事變的當日,北平各報記者趕赴宛平城采訪當時的宛平縣長王冷齋(解放後被聘爲第一屆北京文史館館員),照片上的王冷齋縣長一襲夏布長衫,手執一把折扇,神態安詳,侃侃而談,對記者披露盧溝橋事變真相,向全世界控訴日軍的挑釁行爲,在敵軍壓境、民族危亡之際,仍不失書生本色。那把折扇,那襲長衫,並沒有顯示文人的羸弱,卻令人感到一種民族文化的厚重,一種不可辱的氣質與精神。
空調時代,雖不知寒暑之切肌,但仍然企盼著扇能再回到生活中來。
http://baike.baidu.com/view/113818.html?tp=0_11
傘>百度百科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雨傘的國家,從發明之日到現在至少也有 3500 多年的曆史,當時被人們稱之爲“簦”。到了後魏時期,傘被用于官儀,老百姓將其稱爲“羅傘”。官階大小高低不同,羅傘的大小和顔色也有所不同。皇帝出行要用黃色羅傘,以表示“蔭庇百姓”,其實主要目的還是爲了遮陽、擋風、避雨。 傘在中國誕生之後,隨著對外開放和交流的日益擴大,也就逐漸傳到了國外。日本在唐朝時先後向中國派出了 19 批“遣唐使”,多 500 余人,其中有醫師、畫師、音樂家及各方面的學者,他們到中國專門觀摩和學習中國文化,不僅把中國的曆法,天文、音樂、美術等文化帶到了日本,也 包括制傘工藝在內的多種生産技術、制造工藝帶到了日本。 1747 年,英國一位叫祖納斯的商人到中國旅行,發現中國人打著油紙傘在雨中行走,雨停後把傘一收,隨身攜帶,甚爲方便,回國時便買了一把。回去後不久,正逢一個雨天,他便撐開帶回去的那把雨傘在倫敦街頭行走。按當時英國的宗教傳統認爲:天上下雨是上帝的旨意,用傘遮住雨就是違反天意,是大逆不道的。漢努威因此受到嘲罵和詛咒,甚至有些人向他投擲雞蛋。但是,雨傘的好處卻人人可見,終于在一片反對聲中逐漸盛行起來。到 19 世紀中葉,雨傘成了英國人的生活必備品,而且用傘也成了英國人的一種榮耀。
傘的發明
4000年前,一個孩子頭頂一片大荷葉,冒雨行走,雨珠從凸面的荷葉斜邊上滾下來,這啓發人們發明了傘。"頭頂荷葉,這種現象有可能使人從中受到啓發以至創造發明出傘,但也有可能是孩子模仿成人頭戴頭笠之類的天真童稚,這與孩子們腰揣木頭手槍,騎著一匹竹馬沒有多大分別。即使退一步,頭頂荷葉的啓示當在情理之中,但"4000年前"雲雲,又從何說起呢?其實,關于傘的發明,民間有種種傳說。流傳較廣而又有文字記載的還是那位神通廣大的"魯班先師"。據說魯班在鄉間爲百姓做活,媳婦雲氏每天往返送飯,遇上雨季,常常挨淋。魯班在沿途設計建造了一些亭子,遇上下雨,便可在亭內暫避一陣。亭子雖好,總不便多設,而且春天孩兒臉,一日變三變,夏季雷陣雨,說來就來,以至"迅雷不及掩耳"。雲氏突發奇想,"要是隨身有個小亭子就好了"。魯班聽了媳婦的話,茅塞頓開。這位本領高強、無所不能的中國發明大王依照亭子的樣子,裁了一塊布,安上活動骨架,裝上把兒。于是世界上第一把"傘"就這樣問世了。而據《玉屑》記載,傘是魯班的媳婦爲關心終日在外勞作的丈夫而發明的。看來,若要申請專利,還是魯班夫婦倆人共享比較合理,這傘的發明,是他們夫妻恩愛、相互關心的産物。
魯班是春秋時代魯國的巧匠,同時代的孔老夫子,周遊列國,難免碰上日曬雨淋,于是在他出行的車上便制作了一種固定的傘,既可遮風避雨也可遮陽避暑。這種隨車固定的"傘",在1989年發行的J162《孔子誕生2540周年》紀念郵票第二枚"周遊列國"上便可一睹風采。
傘在藝術作品和社會學上的意義
由于傘在社會學上的衍生意義,在中國古代,傘是帝王將相、達官貴人權勢的象征,這在《左傳》"備物典冊"《晉書輿服志》中有明確記載,而且等級森嚴。傘的用料、色彩、尺寸就象頭上的烏紗,身上的朝服一樣,也是區分官職大小,身份尊卑的一種標志。如漢代規定:食粟二千石以上的九卿、三公用黑傘,三品以上的官員用青傘,而宋代則天子用紅黃二色,庶僚一律用青色等。因此古時皇帝或高官出巡時乘座的轎子或車子都張著傘蓋,以示"庇蔭百姓"。因此這種傘又稱"涼傘"、"羅傘"、"萬民傘",書面語又稱"華蓋"。T151秦始皇陵銅車馬,T131千裏走單騎中的"華蓋",都是用傘人身份的標志。這種以傘入儀仗,氣勢最爲恢宏、表現最爲充分的可能要數臺灣省發行的"明人出警入蹕圖"。二個五連張還外加局部放大圖。僅入蹕圖第二枚,紅、綠、黃、蘭、白五頂"羅傘",異彩紛呈,在"出警圖"第三、第五枚中,既有左、右對稱暫時收攏,扛在肩上的,又有居中張開正在行進中的,沸沸揚揚,浩浩蕩蕩,可謂顯赫。正因爲傘有象征榮華富貴的作用,所以東方民間婚禮迎娶中亦有打傘的習俗。這在澳門、朝鮮發行的民間婚禮郵票中有著生動的描繪。
傘在當代藝術作品中,賦予社會學或政治象征意義的首推文革中劉春華創作的油畫《毛主席去安源》。在畫上烏雲蔽日,山雨欲來,毛澤東手執雨傘,踏著氤氳的山路走來。該畫自1968年7月1日隨"兩報一刊"發往全國,並印成彩色單張和搬上郵票,成爲世界美術史上印數最多(累計9億多張)流傳最廣的美術作品。1995年10月,中國嘉德拍賣公司以605萬元人民幣拍出該畫原作,再次在國內外引起轟動。
傘,不僅是一種古老的生活用品,也不只是官府的儀仗裝飾,還是戲曲、歌舞、雜技藝術中常用的道具。臺灣省1983年發行的《白蛇傳》郵票,第一枚反映的就是"西湖借傘"的情景,正是這把傘,一借一還便衍生出許仙和白娘子之間的曲曲折折的愛情故事。而直接以傘爲中心道具的民族民間藝術,中外郵票都多有反映。
我國特55《中國民間舞蹈》(第三組)中的"黎族三月三"描繪的便是一對黎族青年男女共撐一把傘,親密無間愛意纏綿載歌載舞,生動反映了黎族三月三民族風情,那種濃郁的鄉土氣息,民間風俗撲面而來。而越南在1962年、1972年發行的民間舞蹈的郵票中,分別都有一枚以"傘舞"爲題的郵票;新加坡1986年發行的民間舞蹈中亦有一枚"蘇門達臘民間傘舞";這些以傘爲中心道具的民間藝術,搬上各國名片,極富動感與美感。由柳洪平創建。
傘的家族
現如今,傘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僅爲遮風墚雨所用,它的家族可謂子孫繁衍,款式衆多。有置于案頭、茶幾上的燈罩傘,有直徑達兩米多的海濱浴場遮陽傘,有飛行員必備的降落傘,有折疊自如的自動傘,還有用于用于裝飾的小小的彩色傘 ……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傘的樣式、功能的追求也在不斷求新,因而一些多功能、新樣式的傘也不斷被發明出來。如日本現在已出現了一種十分別致的傘,傘柄上裝有收音機,傘一撐開,就可以聽到優美的音樂。另外,日本人還針對通常的傘不能避免鞋子被雨淋濕的情況,發明了一種鞋傘。這種傘立于鞋尖,下雨進撐開就可以防止鞋子和腳被雨淋濕,但在傘不撐開時,它在鞋子的頭部卻是一種裝飾。國外還有一種帶香味的傘,傘一撐開,芬芳濃郁,可以想象得到,在雨中打著這種傘,心情是何等舒暢
公元前1100年,中國人已經使用傘,那時已經用傘表示身份。傘骨用竹或檀香木制成,上面覆以樹葉或羽毛做的傘面。公元12世紀英語才出現“傘”這個詞。以前一直只有陽傘,到1733年代,巴黎人用油布做傘面,才制成雨傘。1750年,英國的漢威到外國旅行後帶了一把傘面回倫敦,轟動一時。1874年雪靠耳附近迪卡地區的金屬拉絲工霍克斯取得弧形鋼質傘骨的專利權。有了此傘骨,傘可以收緊,從此成爲英國紳士常用的雨具。1930年柏林人豪普特發明了伸縮傘。在學術界也有人說,公元4世紀三國時期中國人才發明了傘。
傘的發展史
唐朝的造紙業十分發達,社會用紙廣泛。有的工匠在紙上塗桐油,制成能防雨的油紙傘,作爲羅傘(即綾羅面料傘)的一個補充。誰知大受歡迎。一時間,下雨人人舉紙傘的情景,在長安各地隨處可見。明代皇帝朱元璋,明文規定庶民不得用羅傘,只可用紙傘。清代的民間,在廣東、福建等地大量制造黑布傘,行銷國外。
在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傘也曾經是莊嚴和帝王的標志。泰國國王外行,金色羅傘張立于後。緬甸君主的尊號是巨傘之王。日本天皇每次出遊,總有一持傘者恭敬陪同。這些傘都各有本國的特色。
傘在唐朝時由中國傳入日本。公元781年在京城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的大街上,有一天突然之間落下雨點。滿街來往的人都打著傘走過,只有一個前來中國留學的日本和尚沒有傘。他摸摸自己濕淋淋的光頭,好像明白了一件事。回國的時候,他買了許多傘,千方百計帶到日本,送給了親戚朋友。從此,雨傘便在日本流行起來。
1747年,英國的商人漢威到中國廣州辦貨。他看見人們撐著黑布傘在雨中行走,覺得挺好。臨回國前帶了一把傘回倫敦。1750年,當他在倫敦鍾塔下張開傘遮雨的時候,被過路人視爲怪物加以嘲笑:“哈,男士不尊重天意,躲在怪物下邊不出來,太不象話了。”還有人指責他,這是對上帝的不恭,應當受到懲罰。漢威不予理會,每天上街帶傘,宣傳使用傘的好處。
傘第一次在美國紐約出現,是在18世紀末葉,街頭上出現一片混亂。婦女們大呼小叫,認爲這個既能伸開又能縮小的怪物,簡直能把人嚇得半死。頑皮的小孩子跟在後邊,不停地朝打傘的人扔石頭……
由此可知,一件發明要得到社會認可,一件商品要能被人們接受,決不是件簡單、容易、輕松的事,有時要經曆不少的誤會、波折。
幾十年之後,羅馬教皇對傘發生了興趣。他以上帝的名義爲傘洗刷不白之冤。教皇出場有專人撐傘侍候,以顯示其莊嚴、鄭重。
傘不僅是人們使用的工具,也是一種收藏品。
法國有個名叫約索夫?哈姆的人,以專門收藏世界上各種傘而聞名。他藏有9個世紀以前的歐洲貴族用的陽傘,也有中國杭州出産的紙傘,以及日本制作的各種花布傘。其中最小的傘只有3.5厘米長;最大的傘傘面直徑長12米,撐起來足有半個籃球場那般大。
現在,傘的作用被廣大的人們所承認,它已經成爲日常旅行、外出的必帶物品。隨著制傘工業的發展,各具特色的傘:帶收音機的傘、有香味的傘、能照明的傘、防暴催淚傘、盲人探路傘等都相繼問世,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方便和樂趣。
隨著時代的前進,傘的品種越來越多,用途也越來越廣。自動傘、折疊傘早已不是什麽稀罕,無柄傘又返回到"頭頂荷葉"狀,戴在孩子們和女士騎車族的頭上。什麽收音機傘、太陽能傘、盲人傘、防暴傘等等也紛紛問世。在美國佛蒙特州的威努士城,人們用一種重量很輕、卻比鋼鐵堅固,又能透光的泡沫有機玻璃作傘面,用縱橫交錯的金屬制成大骨架,利用一個巨大的電動機來操縱一把高67米,面積達4000平方米的世界上最大的巨傘,這把傘已成了美國遊覽觀光的景點。由"門背一根竹子、撐起來一間屋子"的燈謎,到"風和日麗,功成身退,風雨關頭,挺身而出"的贊譽,既概括了傘的作用更稱頌了傘的風格。玲瓏花傘,旋開了江南的雨季。
傘的選購
一。根據選購者的年紀和性別來選購晴雨傘:
1.年輕姑娘可以選擇色彩鮮豔的裝潢精致的綢傘或尼龍傘;也可選便于在女式提包中收藏、攜帶方便的三節尼龍折疊傘。
2.男青年要求輕便、靈活,可選素色尼龍面的二節或三節折疊傘;
3.老年人行動遲緩,可選購55~65厘米不同規格的輕便尼龍面梅花骨長柄傘,晴天還可以傘代手杖助步。
4.兒童活潑、好動,可選購傘頂部爲球狀塑料帽、傘骨尾端有塑料套頭的兒童花布傘。其色彩最好配有一定的兒童保護色, 即黃色.因爲撐傘時, 傘面不透光而遮擋視線, 而黃色能見度較強, 兒童撐一把黃燦燦顔色的傘在外走動, 極易引起汽車司機的注意, 從而保證兒童行走的安全.另外, 盲人也宜選購黃色傘面的晴雨傘.
二。選購晴雨傘的重點檢查項目:
1.開關性能檢查.一把傘在手, 首先要開傘靈活, 一開到頂, 不受阻, 不下落;關傘輕便, 一關就好.傘柄 (杆) 上的傘骨關圈應有對傘骨穆頭自由地退開和鎖開.開關零件不失靈、不脫落.使用自動傘時, 鍵鈕不得自行開動.自開速度應快而不猛, 均而有力.收落時拉力不應過重.
2.傘面檢查.布傘應用有斜紋組織的專用傘布, 且平整緊密, 大雨不漏, 無污、無洞、無跳紗.線迹均勻細固, 色澤一致, 花形、條紋拼接相近.尼龍布傘表面應塗有一層防雨樹脂膠, 暴雨不漏, 不得有明顯的織造疵點與漏漿, 也不得有星點透光線的現象.傘面打開時, 傘型應飽滿美觀, 不得呈`盆碟狀'或`深碗狀'.
3.傘骨檢查.傘骨應不易生鏽, 富有彈性, 手感軟硬適度, 收落後應緊貼傘杆,鉚釘連接處應靈活適度, 光整無刺.
4.其它部件檢查.傘杆應圓而光亮、無毛刺, 無脫殼、脫焊、豁裂等異狀.外露頂端的端面應平而不尖, 光而無孔.傘柄應造型美觀、牢固不動、捍手舒造等.另外,開傘後, 搖晃不得有關節發松、發飄的感覺.
傘文化的核心是“愛”
一把小小的傘,不僅僅只是一把普通的雨具,更多的演繹了傘文化“愛”的真諦—親情之愛、溫情之愛、生活之愛、市場之愛、自然之愛......
驕陽之下,細雨之中,舉傘佇足的母親在等候她散學的小兒。這傘間浸透的是母親對小兒的涓涓愛意,眼中流露的是母親殷殷切切的希望。愛意和希望合奏出傘的母愛。
城裏的傘如同那流行歌曲一般翻來覆去著,綢傘、紙傘、黃油傘、黑布傘、折疊傘、圖案迷人的花傘、格子傘、防紫外線傘、紙傘……,這些不斷翻新的傘,不再是一把普通的雨具,是美的標志,讓人更年輕靚麗,是對生活的熱愛。
有一幅靈氣盎然的水彩畫:青山之間一泓碧淨的溪流,一個身著傣族服裝的窈窕少女手執一柄秀樸雅致的花綢傘亭亭嫋嫋從溪流間趟過,清純、古樸、亮麗、素雅的風情一下子淌進觀賞者的心田,那傘輕輕一轉動,被撥動的心弦也隨之彈奏出優美、古典的樂音,那是傘曲的韻律.....這樣的畫面,不僅我喜歡,很多人也喜歡,這是傘流露的古樸與自然之愛。
在中國古老的神話故事中,流傳得深入人心的,以傘爲媒的愛情故事“白蛇傳”當屬其中之首。許仙那把書生味十足的油紙傘撐上了白娘子頭頂的空間,由是演繹了一曲泣鬼神動天地傳千古的愛情故事來,許仙沒錢沒權沒家産,白娘子看重的是他油紙傘內的一腔溫情與愛憐,這是傘文化的真情之愛。
從電視屏幕上見過氣象萬千的海濱浴場:碩大的太陽傘下一對對著點式服飾的男女或躺或坐,陽光透過太陽傘精心地將他們的皮膚塗上健康並富有挑逗性的色彩,此時傘只過濾著陽光而不是道具,熱情開放無拘束的擁抱和接吻同傘一起點綴著沙灘,點綴出又一曲傘文化。有支歌兒唱道:打著情人花雨傘,藍天白雲多晴朗……乍聽時很費解:打著雨傘,天又多情朗?看傘的世界看多了也便有了答案:情人的傘撐起的,當然是朗朗晴空萬種風情了。
走在大街上,嫋嫋而過或大步流星的身影,紅、黃、藍花的傘上精心作的廣告詞亦往前行:“孔府宴酒醇香酥口”、“一品黃山天高雲淡”、“綠卡伴您走天下……這流動的風景一點不比電視熒屏差,柔情似水間輕而易舉地讓過往行人記下了産品,記下了産家,記下了産品的衆多好處,于是傘推動經濟發展,這是傘的“市場之愛”。
擴展閱讀:
中國油紙傘網傘文化篇 http://www.gdyzs.com/html/200918121533.html
http://baike.baidu.com/view/41959.html?tp=0_11
油紙傘>维基百科
北京頤和園中的長廊畫,表現的是《白蛇傳》中游湖借傘的故事。
雲門舞集《白蛇傳》
油紙傘油紙傘是源於中國(楨:折傘如折扇皆源自日本吧!)的一種紙製傘,亦傳至亞洲各地如日本、朝鮮、越南、琉球、泰國、寮國等地,並在各地發展出具有當地特色的油紙傘。隨著客家人遷移至台灣定居,也令中式油紙傘在台灣生根發展。油紙傘除了是擋陽遮雨的日常用品外,也是嫁娶婚俗禮儀一項不可或缺的物品,中國傳統婚禮上,新娘出嫁下轎時,喜娘會用紅色油紙傘遮着新娘以作避邪。日本傳統婚禮上,新娘也會被紅色油紙傘遮着。琉球古代婚禮上也有用到油紙傘。老人喜好象徵長壽的紫色傘,送葬時則要用白色傘。日本傳統舞蹈也會以油紙傘作道具,茶道表演時用的要用「番傘」。
在早期客家庄裡,由於「紙」與「子」諧音,故客家女性婚嫁時,女方通常會以兩把紙傘為嫁妝,一含「早生貴子」的意思,且「傘(伞)」字裡有四個人字,也象徵着多子多孫,而紙傘傘面張開後形成圓形,且「油」與「有」諧音,為祝福新人生活美滿圓滿的意思。男子16歲成年禮時,也會以相同理由贈予一對紙傘[1]。
宗教慶典中,也常看到將油紙傘作為遮蔽物撐在神轎上,此是取其圓滿的意思,作為人們遮日避雨、驅惡避邪的象徵。
現時日常所用的傘多是洋傘,油紙傘多作為藝術品和遊客紀念品售賣。
歷史
中国北京颐和园中的长廊画,表现的是《白蛇传》中游湖借伞的故事。傘相傳由魯班之妻雲氏發明:“劈竹為條,蒙以獸皮,收攏如棍,張開如蓋”,但初期的傘多以羽毛、絲綢等物料製作,在纸張發明之後絲逐漸為纸所取代。油紙傘實際出現的時間不明,約於唐朝傳至日本、朝鮮。宋朝時稱之為綠油纸傘,明朝開始於民間普及,《天工開物》提到:「凡糊雨傘與油扇,皆用小皮紙。」,沈括《夢溪筆談》也提到:「以新赤油傘,日中覆之。」江南地區由於氣候潮濕多雨,當時製傘業十分蓬勃。在一些文學作品如《白蛇傳》等也可以看到油紙傘的蹤影[2]。
一般製作過程
每個地區的油紙傘的製作過程以及所需要的程序步驟都不盡相同,但一般而言可分為以下四個主要的步驟:
1.號竹:即選竹
2.做骨架:削伞骨,並进行水浸、日光晾晒等必要的技术处理,然後钻孔、拼架、穿线、串联伞柄伞头製成骨架
3.上傘面:把裁好的紙黏上骨架,修邊、上油、曝曬,完成後已可以使用
4.繪花:於傘面繪上圖案
中國大陸的油紙傘
中國傳統油紙傘中式的油紙傘圖案以傳統國畫常見題材為主,如花鳥、山水等,也有以古典文學名著內容如《紅樓夢》、《西廂記》的情節為題材,亦有不畫圖而在傘面寫上書法的,傘柄和傘骨均保留素材原來的顏色,帶有古樸的韻味。
浙江餘杭油紙傘
歷史及沿革
浙江餘杭的纸伞制作至少230餘年历史,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董文远九房开设伞店。餘杭油紙傘有漁船傘、文明傘等多個品種,由於技術精良、用料上乘,做出來的傘经久耐用,日曬雨淋也不会散架和穿裂,很受歡迎。從前不少外地香客途径餘杭都會在半夜叩门购伞,作為禮物送給家鄉的親友[3]。
1951年,浙江省選擇餘杭纸伞为手工业合作化试点,组建“雨伞生产合作小组”,又在1952年底,建立“雨伞手工业合作社”,成为全省第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受國內媒體廣泛報導。随着市场上出现钢制骨架的晴雨两用伞,这种纸伞逐渐被淘汰,餘杭油紙傘技藝亦瀕臨失傳[4]。
直至2006年12月5日,餘杭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姜军在瓶窑塘埠村驻村入户时,製傘老師傅刘有泉向姜军表示想恢复餘杭纸伞,為當地当地山民开发旅遊商品致富,迎合近年農家樂旅遊的潮流。劉有泉於油紙傘開始被淘汰時就萌生了把这种传统工艺继承下去的念头,不久在富阳找到一个生产竹伞架的厂家,用几百元人民幣买回了100把竹傘架。但他當時没有掌握加工工艺,只能保管好这批伞骨架,保管了三十多年。《城鄉導報》於12月7日頭版頭條报道《寻找制伞师傅恢复“余杭纸伞”》,引起當地人高度關注。至12月19日,四位老师傅房金泉、陳月祥、沈麗華、孫水根於瓶窑镇塘埠村聚首,商议恢复餘杭纸伞[5]。他們在2007年1月憑着灵巧之手,成功恢复制作油紙傘。他們在瓶窑塘埠村传授技艺,带动山区一大批竹农致富。余杭区文广新局把纸伞作为民间手工技艺项目进行重点保护[6],浙江省文化廳也把餘杭油紙傘列入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年6月,餘杭紙傘於杭州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中展出[7]。
製作材料及過程
製傘手工技能要求高,製傘人要以自己的技巧经验来完成,技艺以师徒相承,靠师徒之间言传身教及个人的悟性、长期实践体会掌握,学徒须三年方可出师。所用的工具由鐵匠專門打製,傘的用料也很講究,以上好桃花紙為傘面,在柿子漆里浸透,一张一张黏贴在伞骨上。柿子漆是在油柿青的时候,把油柿捣糊榨出的柿子汁,既有黏性又不會把桃花紙黏住。以竹、木製傘柄和傘骨,用髮線紮好,傘面糊好後繪上圖案,塗上桐油,然後在室內吊起陰乾,至少要经过70多道工序,包括锯竹、刮青、平头、劈骨、锯槽、削骨、排伞骨、穿伞、糊伞、装柄等。
四川分水油紙傘
歷史及沿革
四川瀘州分水油紙傘起源於明末清初,有四百多年歷史,當地出產的油紙傘手工精巧,圖案精細、色彩鲜艳、花型美观,不但小巧精緻,而且挡风力强,既美觀又實用。1993年5月,江陽區分水嶺鄉的分水纸伞厂六位老艺人以四个月时间,用88根老松、52根楠竹、1800张皮纸、100公斤油料,经过70多道工序製成“二龙戏珠”伞,被誉为“中国伞王”,曾申报过健力士世界紀錄,並出口至多個國家如英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
洋傘流行後,瀘州油紙傘的工藝日漸式微,油紙傘工序繁複,製作成本高,利潤少,難以吸引年輕人入行,2004年當地只有三十多名老工匠繼續這門工藝,當時不少人擔心瀘州油紙傘會失傳[8]。2005年10月,上海吉尼斯大世界瀘州油紙傘再度寄邀請函給江陽區政府,當地油紙傘業就開始復蘇。
油紙傘業復蘇後,先在雲南、贵州及泸州古蔺县、叙永县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盛行,作為祭祀、恭贺、馈赠等礼仪用品。不久又出口到日本、新加坡、韩国、香港、澳门等地区[9]。
製作材料及過程
現時當地仍然以傳統古法製造油紙傘,70多道工序全手工操作,從削竹到描绘图案都是全手工,沒有使用機器。材质也固守传统,比如伞托,必须是从大山里砍伐下来的通木。製作工具也歷史悠久,如油墨石印就有450多年历史。品質控制嚴格,要求“四沟”平整不露接头、“牙子”不露口,“胚子”、“托子”不露“猪鼻孔”,塗桐油也要求均勻。圖案也很講究,切合不同喜慶場合。婚聘的油纸伞,图案是“龙凤呈祥”、“牛郎织女”、“天仙配”等;恭贺孩子新生的,是“二龙抢宝”、“宝莲灯”、“喜鹊闹梅”、“仙女散花”等;生日馈赠则是“百鸟朝凤”“不老松”、“八仙过海”、“彭祖老仙”等。
江西甲路油紙傘
江西婺源甲路村生產的油紙傘技藝古樸、造型美觀大方,堅固又輕巧,所謂「金溪斗笠甲路傘」[10] 。
歷史及沿革
相傳宋朝時當地人馬庭嵐被封為丞相,從京城带了一把油纸伞回鄉,甲路人便不断改进工艺,世代相传製伞。傳說清朝康熙年間,婺源當時屬安徽,康熙帝微服到了當地,看徽劇時忽然下雨,前排觀眾撐傘擋住後面觀眾的視線,有頑童就向前掉觀眾擲石,石子擊中其中一把傘卻反彈。康熙帝就派人那把傘產自何處,正是產自甲路,自以有了「甲路傘,甲天下」的說法,並收入《婺源縣志·貨屬篇》[11]。江南地區有一首民謠:「景德鎮的瓷器、甲路的傘、揚州的女子不用揀。」[12]讚賞甲路傘,又有「甲路紙傘甲天下」的美譽。
甲路傘於1936年曾獲得國際產品博覽會金獎,1943年為全盛時期,产量曾高达二十五万把,出口外销十七万把。2000年代初只有三名超過八十歲的老人傳授技藝,原材料之一油柿樹為瀕危物種,甲路油紙傘因此面臨失傳。有見及此,當地製傘業改良工藝,开发出天然树叶、恢膜纸等新品种,提高了油紙傘的質量,2006年工艺改进后年产50余万把,远销美國、日本、韩国等国家。该县鼓励农民学到技术後在家进行初加工,然後由伞厂进行深加工,進行大規模生產,現時中云、赋春、许村等多个乡镇形成了一大批专业加工村。全县规模工艺伞厂4家,年产值800万元,专业加工村达30多个,从业人员1800多人[13]。
製作材料及過程
甲路紙傘以優質优质木竹、皮纸、桐油等製成[14],主要工序为削伞骨、锯葫芦、组合伞架、煮晒伞架、装伞键、裱皮纸、伞面题画[15]、修卷伞页、漆桐油、穿饰线、套柄锤和结伞顶,共有近三十道工序[16]。
湖南長沙油紙傘
歷史及沿革
湖南長沙的油紙傘業有一百多年歷史,长沙有史可查的最早的伞店是陶恒泰纸伞店,由陶季桥於清朝咸丰年间創辦,几年后又在附近另组陶恒茂纸伞店。
1900年,梁敬庭在长沙市北正街梁宏茂伞店学艺后挂牌梁宏发伞号开业,生产老式明油、黑油纸伞和特制鸭棚用大伞,出產的紙傘做工精細,經久耐用,得到“湘潭木屐,靖港油伞”的美誉。1921年,潘馈清兄弟創辦菲菲傘廠生產紙傘,除了傳統的繪花外,還有噴花、印花和貼花,圖案亦多種多樣,遠銷香港、澳門和東南亞,並於1929年的中華國貨展覽會上獲優等獎 [17] 。當地生產的油紙傘最高年產接近三萬把,直至1975年2月,靖港雨伞社被撤销,靖港油紙傘停產,長沙其他地區的紙傘業亦式微。
製作材料及過程
長沙紙傘原料为皮纸、楠竹、棉纱、发绳、桐油、柿子水、颜料、牛角及木材。“陶恒茂”的伞做工精细,谨守祖传工艺,选料考究。以越冬老竹中筒、上等云皮纸製作,结边要用自纺的土纱。而且操作细严,用丝棉盖顶层,中骨用头发绳穿结,伞边用士纱夹頭髮绳,用粗丝线,伞胚制成后一律集中到三伏天用生桐油连续上油三次,品質優良,贏得信譽。
湖北漢口油紙傘
歷史及沿革
湖北漢口蘇恆泰傘店出產的油紙傘有百多年歷史。1864年,來自湖南的蘇文受积蓄了30串(1串为1000文),开始尝试投资在家製傘,他把學過的造傘技藝改良,成品經常总是供不应求。不久就在汉正街关帝庙魁斗巷口開了蘇恆泰傘店,雇工12人,带学徒3个,一个月能卖500把600把,並帶動了當地的雨傘市場。之後在大火路先贤巷开设了作坊,生產方式由一人生產整把傘轉為五人一組分工製造傘子。同治九年,苏恒泰月销雨伞700把,年获利接近200串文[18]。
蘇恆泰紙傘很受當地人歡迎,江漢平原曾經流行於結婚時買紅藍蘇恒泰傘各一把,男持紅、女持藍,以喻「紅男綠女,婚姻美滿」之意[19]。直至1970年,蘇恆泰油紙傘停產,這項民間工藝也在當地絕跡。
製作材料及過程
蘇恆泰的傘用料上乘,傘骨用湖南茶陵竹子,傘柄用湖南益阳木材,桐油用常德出產的,皮纸用陕西郧皮纸,柿油用湖北罗田县的,可用上8至12年。
福建福州油紙傘
油紙傘是「福州三寶」之一(另兩種是脫胎漆器和牛角梳)[20] ,在從前福建福州人的生活當中有重要的地位,當地有句俗語叫「包袱傘」,意思是出门人所带包袱中都有伞。
歷史及沿革
福州的油紙傘可以追溯至五代十國時期,王审知率兵南下入闽建立闽国,來自中原和江浙一带的人把造傘工藝带到福州。清朝进入了繁荣期,清末民初時全市雨伞店号最多时达300多家,辛亥革命後的抵制日货运动中,福州市民把传统的福州油纸伞称为“国伞”,大力提倡使用[21] 。
以中亭街上的杨常利伞店最为著名,有「选料精,上油腻,绘花雅」的特點,所用之竹材必須為青山老竹,傘面的紙必須為福建省特制的棉紙。1915年在巴拿馬舉行的萬國博覽會上,評委們檢測楊常利出產的「雙喜牌」紙傘,發覺它可承受1170次的反复收撑不起顶、不断线、不裂槽,以五级逆风吹20分钟伞柄不折、伞骨完好,长时间泡在沸水中,不脱骨、纸不烂,因而獲得優勝獎殊榮。1933年在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上也獲得獎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多次获福州市人民委员会授予名牌产品称号。
「大躍進」時,當地各傘廠合併為「福州雨伞总厂」,不久因為溫州仿綢傘的競爭,該廠就派出林永欽到溫州學藝,改良了福州油紙傘,並於當地和東南亞暢銷。文革後因為布傘流行,福州油紙傘就由實用品轉向工藝品發展。1985年,該廠生產的油紙傘遠銷日本、歐洲和東南亞,三年後先後退出歐洲和東南亞市場。近年又把紙傘原料和工藝改良,每把傘有72條傘骨,撐起來大,合起來小,狀似蛇腰,故名「蛇傘」[22]。
1990年代,福州市委领导林爱枝到美国西雅图参加全世界花伞艺术节,並展示一把紅色大傘,全場轟動[23]。 福州雨傘總廠於1997年倒閉[24],福州紙傘業也因此式微,現時只有福州西門的一個作坊繼續生產紙傘,出口至日本[25]。一些造傘工匠雖然已經轉業,仍然希望能振興製傘業,希望當地政府扶持[26]。
製作材料及過程
福州油紙傘用料必選當地或附近地區出產的優質材料,傘骨必用閩北五年以上,彈力強、韌性大的的青山老竹,一把伞必须经八十三道工序才算完成[27]。
福州的制伞传统工艺分有制伞骨、制伞、伞头、伞柄、绘花等五部艺,其中以“製伞”虽属主流,但也只是完成“伞胚”、“上油”、“装配”等工序,须由别处买进伞骨、伞柄、伞头等。做傘骨最好的是“后洲帮”,1950年代“后洲帮”张开绿所制伞骨如同一节麻竹筒,看不见缝隙,注水不漏。製“伞柄”最有名的是洋中亭王依犬家。伞画師以程家宝、林永钦、刘梦秋最著名,程家宝字画俱佳,林永钦擅畫花鸟、人物,刘梦秋的“洋山水”也颇有名气。
福建洋口油紙傘
福建南平洋口鎮油紙傘,是福建紙傘「三口」名牌之一(另兩個為水口、閩清口),於二十世紀初開始生產,最高年產量達五萬多把。贛東南一帶姑娘出嫁曾以有此隨嫁為榮[28],1970年代開始,傳統油紙傘逐漸被新式的布傘和摺疊傘取代,當地就由生產實用為主的傘改為生產小巧玲瓏、輕巧美觀的小花傘。傘面以手工繪製各種圖案,1980年代獲得福建省工藝美術百花獎。現時出口至香港、澳門、台灣、東南亞、歐美等地[29]。
雲南滎陽油紙傘
歷史及沿革
雲南騰沖滎陽村的製傘業有二百多年歷史,傳承了九代,又叫做「纸撑子」。相傳當時在腾越城县衙当师爷郑以公闲逛时结识了西街的姓张姓周的两个懂做纸伞的师傅,跟他们学到手艺並带回家乡,代代相传[30]過去當地生產的油紙傘供應整個滇西市場。當地很多客家人聚居,最喜愛油紙傘,村长郑传国指该村过去80%的村民都会做纸伞及其他编制品,而且是世传。如今村裏僅餘四家人仍然在製作油紙傘,會做的人共五人,其中三人已年逾古稀[31]。現時以鄭家朝一家的手藝最好,用料講究,塗料中的天然桐油和柿子水都要依古法調配,成品堅固美觀,一天只能做一兩把,他所製的油紙傘曾获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艺人三等奖。另有鄭映樓做的大紙傘,因為過去商家喜歡在店前擺放大紙傘,可以擋雨遮陽,招商引客,因此又有「照舖傘」之稱。現在他們都只是在農閒時才製傘[32]
該處製作的花纸伞做工精细、色彩鲜艳、式样美观,质量好,曾一度热销保山、大理、昆明等地[33]。1950年至1951年从业57户,年产雨伞4万把。1952年60户90人,年产量达3万把,其中大伞占10%,1953年走国营贸易、合作加工之路,提高了规格质量,围线由的四道加为六道,当年盈利(含税收)约1.3万元人民幣。1954年有62户,92人,产品大量销往少数民族地区,並销往保山、县城及出口缅甸。1958年至1960年,国营三化厂生产过油纸小花伞。1965年后由于布伞和尼龙伞取代了油紙傘作為日常生活用品,小油伞停产,仅有少量的大油纸伞賣給路邊攤使用用。近年當地紙傘業再度引起注意,又恢復了小花傘的生產,作為工藝品,但產量不大。2006年5月21日,騰沖縣文产办主任周特等人到當地纸伞制作基地视察,寻求纸伞产业化发展道路[34]。現在當地製傘主要是為了傳承民間工藝[35]
製作材料及過程
紙傘以雲華、古永等地出產的毛竹和當地的木料為傘柄、傘骨,傘面用界头买来的构皮纸蒙上、塗上坝子油或桐油,稱為「绿衣子」,工序包括削傘骨、繞線、裱紙、上柿子水、收傘、曬傘、繪畫、裝傘柄、上桐油、釘布頭、纏柄、穿內線等,平均製作一把傘約需半天時間[36] 。
習俗中使用的油紙傘
客家婚嫁嫁妝
舊時客家習俗婚嫁時包括聘金與嫁妝,其中油紙傘也是陪嫁妝奩中不可或缺的物品。「紙」與「子」諧音,有「早生貴子」之意,「傘」字包含5個人字,寓意「多子多孫」。油紙傘的傘軸意取中空正直,無私無邪。圓形的傘面則取其「圓滿」之兆,象徵婚姻圓滿成就;另外送傘陪嫁亦有表示用來遮日避風防雨,驅惡避邪之意[37]。其他的妝奩則還有五色衫褲、梳妝台、腳桶、尿桶、門簾席、木箱或皮箱等,較富有的人家的嫁妝則另有金銀首飾、綾羅綢緞及被褥毛毯等等。另外女方也會有送一些有吉祥諧音的蔬菜,如芹菜、大蒜、香蔥、韭菜等,以紅繩或紅布條捆綁後作為陪嫁。
用油紙傘作為嫁妝的習俗在現今台灣及東南亞等地的客家族群中,仍然廣被採用。
客家喪葬撿骨
由於中國大陸的客家人多居住於山區,死者多葬於山上,客家人初次埋葬死者時不立墓碑也不起茔,而是在「二次拾骨葬」時(通常為三年、五年或更長時間之後),再舉行隆重的改葬儀式。決定改葬時,在遣属選定改葬的墓地後,於農曆八月初一(或是大寒前後)請來安葬師傅,焚香祭奠之後掘墓開棺,並在油紙傘的遮蓋下撿拾遺骨,再用山茶油將遺骨拭擦乾淨。之後再將先人遺骨按「撿金」及「做地」等步驟重新隆重安葬[38]。
瑶族訂婚信物
油紙傘在湖南隆回小沙江一帶的瑶族中是一種訂婚的信物。如果男女雙方情投意合,男方家便按照傳统風俗請媒公去女方家提親。媒公第一次提親,不用準備禮物,主要是為徵求女方父母同意。訂婚當日,男方的媒公要携帶一把紅油紙傘去女方家,進屋時將傘放在堂屋神龕上,並由女方取下傘,若女方有意結親會將各色花布和以絲線所紮好的12個三角形的布球吊在紙傘的傘骨上並將傘收攏,傘的邊缘現出一寸多長的彩鬚。之後媒公再將繫有彩鬚的油紙傘帶回男方家,以作為定情的信物,表示訂親成功。在路上媒公不可打開傘觀看,若之後男女雙方離婚,則男方需將彩色絲線布球退還女方[39][40]。
傣族喪葬
聚居於雲南的傣族用緬紙(傣語稱「嘎拉沙」)做油紙傘[41],所用的油是芝麻油,傣族人相信傘可以引領死者到天堂,因此是陪葬的必需品。現時在勐遮镇能购买到用緬紙製成的傘[42]。
客家舞蹈
傘舞是傳統的客家舞蹈,演出時舞者必須手持紙傘,並穿着藍布長衫的傳統客家服飾[43]。客家民俗舞蹈與採茶戲、山歌等均為客家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台灣美濃油紙傘
油紙傘為高雄美濃特有的客家文化象徵之一。製作過程可分為製傘骨、製傘、傘頭、傘柄、繪花等五大部分,完成其中之一便可稱為「全藝」。
歷史及沿革
美濃的油紙傘製作技術引進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約在日治時期的大正年間,是由林阿貴和吳振興延請中國製傘師父來台傳授技藝,而另一種說法則是由廣東梅縣製傘師父郭玉琴渡海來台,落腳於高雄美濃定居,故而將技術傳入美濃[44]。早期美濃紙傘廠都以「廣」字命名,如廣振興、廣德興、廣榮興、廣美興等。1960年代前,油紙傘、菸葉和稻米為美濃地區的重要經濟收入。1960年代時,美濃紙傘業達到最興盛,美濃當地共有二十幾家紙傘廠且每年生產約二萬把以上。但之後由於台灣工業開始急速發展,機器所生產的洋傘價格低廉且耐用易於攜帶,台灣成為洋傘王國,使得洋傘逐漸取代油紙傘,造成不少傳統製傘廠被迫停業。
但在1970年代時,英文漢聲雜誌曾以廣進勝紙傘的創始人林享麟和他的油紙傘作為封面,大幅報導製傘的生活及製傘過程,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也曾到台灣製作紀錄片〈長遠的搜尋(Long Search)〉,拍攝美濃傳統油紙傘製作過程[45]。加上1983年時,客家導演林福地曾在美濃拍攝連續劇〈星星知我心〉。該劇在日本播放後,日本人對劇中的油紙傘印象深刻,並向台灣採購大批油紙傘,挽救了當時油紙傘工業逐漸式微的命運。1980年代之後,台灣民生經濟逐漸富裕,美濃旅遊觀光業也開始漸漸興盛,使得油紙傘逐漸由原本實用的生活目的轉變為與觀光結合的地區文化。
製作材料及過程
美濃油紙傘傘骨所使用的竹材,大部分來自台灣南投竹山、埔里以及高雄旗山所出產的孟宗竹。由於孟宗竹堅硬有彈性,不易折斷,故傘骨的製作多以孟宗竹為主,製作前將孟宗竹浸泡於水中一個月去糖分,之後曬乾竹材以防蟲蛀,經過鋸竹、削成傘骨,再製作傘頭、傘柄,鑽孔穿線組合。傘骨結構完成之後,再上膠裱紙修邊、上柿子油、曝曬、繪畫、裝傘柄、固定傘頭、穿內線等步驟之後,方始完成[46]。
日本油紙傘
和傘日式油紙傘(或稱之為和傘)常會把傘柄和傘骨髹上黑色,有時也有其他顏色,傘面圖案具有日本傳統特色,在江戶時代開始普及。
發展歷史
歌川国芳所繪的江戶時代的持傘女子。油紙傘是在飛鳥時代經由朝鮮半島傳入日本,原先是佛教儀式中所使用的法器。平安時代時由於造纸技術的進步和竹器工藝技術的改良,而室町時代在和紙上塗布油料的技術讓纸傘有防水的效果,因此現今所見的和傘開始廣為使用。
安土桃山時代,根据吕宋助左衛門從菲律賓引入使用傘鞘的傘,使得江户時代時和傘的使用開始普及。元祿年間,傘的不同用途開始被發現,僧侣和醫生們會用較粗短的蛇目傘,而各種商號也會在雨天時借給客人在傘面上繪製了商家廣告的傘,傘也成了歌舞伎的所使用的小道具之一。另外,江户時代失業的武士也會以製傘為副業糊口。最有名的例子是長野縣下伊那郡喬木村的阿島傘[47],時至今日該村出產的傘仍為當地特產。
但明治時代以後洋傘開始普及,和傘製傘業開始急速衰退。目前只剩在岐阜、京都、金澤、淀江和松山等少數地區仍有和傘製造業留存。
京都油紙傘
京都的油紙傘稱為「京和傘」,完全由手工製作,色彩、圖案都極具日本特色,用料也十分考究,傘柄和傘骨以龜岡的竹子製成,岐阜縣大田的美濃紙做傘面,在上面加上胡麻油製作,用細線緊紮[48]。一般而言,製傘師父兩個月才能生產約十到二十把。有一種在傘上留一個白圈的叫「蛇目傘」(蛇の目傘)。
岐阜油紙傘
岐阜縣岐阜市也有出產油紙傘,其歷史約起始於1750年左右。岐阜的一把油紙傘要經過超過一百個工序。昭和年間為全盛時期,年產一千五百萬把,現時年產數萬把[49]。
淀江油紙傘
淀江傘的起源為文政4年(1821年)的倉吉屋開始。明治年間,淀江傘的產量僅有數千把,但由於淀江附近的竹材品質優良且取得容易,大正時代時, 製造業者達到71家,每年生産量約17萬把,包括西日本一帶都大量使用淀江所生產的油紙傘[50]。
日本文化中的和傘
高田馬場邊作藝妓打扮的持傘表演者。除實用目的之外,和傘也在日本文化中大量出現,諸如藝妓、傳統舞蹈、茶道表演及日常生活上都可常見和傘的使用。而京都祇園的和傘老舖也對購買者的身份與色彩的選擇也將之分門別類:
“ 祇園的花柳界氣氛浪漫多彩,舞妓拿粉紅色,藝妓持紫色,到了中年反而喜嫩綠或鮮紅。男人與老人多選深藍,歌舞伎的演員傾向黑或茶褐。 ”
不同顏色的傘也有不同的象徵及涵義,在傳統婚禮上,出閣的新娘通常會被紅色油紙傘遮着,而紫色傘象徵長壽,白色傘則是用於送葬。
泰國清邁油紙傘
清邁市場中所販售的油紙傘。泰國北部的清邁的油紙傘工藝有二百多年歷史,以青竹製成,顏色鮮豔、圖案多樣,包括花草、动物、人物和風景[51],傘面除圓形外還有方形[52],極富有民族特色風格[53],吸引不少遊客購買,其中以「傘村」博桑村(Bo sang,又譯保山)出產的最著名,當地不少農民都會在農閒時製作油紙傘,也有專門的作坊。
歷史及沿革
相傳當地的製傘技術是由緬族人帶來。從前有一個叫Pra Inthaa的和尚在當地的博桑寺(Wat Bo Sang)禪修,並到處化緣。他走到北部接近緬甸邊境的地方逗留了多天,那裡有些緬族和泰族人施捨給他。有一天他吃早餐時,有一個緬族人給他一把傘子做施捨,和尚祝福他後,從那個緬族人口中得知傘子是他自己製造的,而那個緬族人就住在附近。緬族人走後不久,和尚撐起傘子,覺得很方便實用,既遮陽又擋雨,決定去緬甸看看傘子是怎樣做出來的。到了緬甸製傘的村落,和尚看見村民用桑樹皮做紙,以橡膠糊紙並在紙上塗油脂來防水。和尚問村民油紙傘的材料和製法,村民就把從製紙至完成一把傘的工序一五一十地告訴和尚,和尚把工序用筆記下,起程回佛寺。
回到佛寺,和尚就四處尋找需要的材料,游說當地的村民幫助他,並教村民們製傘。初時不是很多村民願意幫忙和製作紙傘。後來因為做出來的紙傘很實用,吸引其他村落的人來博桑村購買,成為一個收入來源,越來越多村民加入製傘行列,博桑傘也就出了名,村民們會帶一小部份的傘(20至30把)到市區出售。
1941年,博桑村村民組織了合作社,名為博桑製傘合作社有限公司(Bo Sang Umbrella Making Cooperative Ltd.),負責人是Jamroon Suthiwiwat。製造不同大小的紙傘(包括14吋、16吋、18吋、20吋,另有35吋和40吋的大傘)。約在1957年,泰國北部工業推廣中心(Center for Industrial Promotion for the North)協助村民,教他們改良技術[54]。
製作材料及過程
泰國慶典活動中的油紙傘當地以桑樹皮紙(sa)製作紙傘,把桑樹皮煮軟、清洗、搗爛、再洗、漂白,然後用布撈起多次增加厚度[55],再於陽光下晾乾。製傘工序以人手進行,包括削竹、組合傘架、上傘面、繪花、晾曬等[56]。博桑油紙傘以油彩繪花,全用人手繪畫。
花傘節
每年1月或2月均會舉行「花傘節」,是清邁最受歡迎的節目之一,吸引不少遊客參觀。節目於博桑村主要街道上演出,村內各處都會以油紙傘裝飾。有為製傘工匠和傘畫師而設的花傘比賽,勝出者會得獎[57]。另有當地女性表演「大傘舞」和撑傘腳踏車表演,同時舉行「博桑小姐」選美[58]。
相關文化
戴望舒的新詩《雨巷》以油紙傘入詩:「……撐着油紙傘,獨自徬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個丁香一樣地結着愁怨的姑娘。」
余光中的新詩《親情傘》也是以油紙傘為主線:「……是怎樣的雨勢和風聲,輪到該我送傘去,卻不見油紙傘,更不見那孩子。」
《白蛇傳》中許仙向白素貞借的傘就是油紙傘。
日本妖怪傘小怪(傘のおばけ)是一把破油紙傘。
由於人們相信鬼魂喜歡附於傘上,油紙傘的古舊造型也令人想起多年前死去的人化作孤魂野鬼,不少靈異故事都與油紙傘有關,也常用作電影、電視劇的題材,如香港無綫電視的《大鬧廣昌隆》。
参考来源
1.^ 〈浪漫的藝術-美濃油紙傘〉,客家生活天地。
2.^ 《中國國家地理》2007年第三期
3.^ 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余杭占八席
4.^ [1]
5.^ 4位制伞师傅相聚瓶窑议大计
6.^ 4位老师傅“救活”余杭纸伞
7.^ 余杭纸伞亮相市“非遗”保护成果展
8.^ 泸州油纸伞工艺面临失传
9.^ 泸州油纸伞 资深的时尚
10.^ 甲路傘
11.^ 國際金獎產品──甲路紙傘
12.^ 甲路紙傘
13.^ 婺源传统产业迸发新活力
14.^ 甲路纸伞:一伞多用
15.^ 婺源纸伞秀甲天下
16.^ 甲路工艺伞
17.^ 源遠流長的制傘業
18.^ 百年老店——苏恒泰伞店
19.^ 五百年漢正街
20.^ 工艺纸伞
21.^ 精美的福州纸伞
22.^ “杨常利”:福州油纸伞代表 油纸伞业春天在哪
23.^ 杨常利与福州纸伞
24.^ 福州將申報脫胎漆器之都
25.^ 福州紙傘最後"守護者":真心希望紙傘不要失傳
26.^ 福建民族民间文化报道·纸伞
27.^ 纸伞文化—福州精美的纸伞工艺
28.^ 南平當地特產
29.^ 南平旅遊 福建南平
30.^ 美丽荥阳纸伞
31.^ 騰沖
32.^ 撐把紙傘看皮影
33.^ 固东油纸伞
34.^ 萦阳纸伞
35.^ 八十老翁做伞忙
36.^ 撐着油紙傘的老人 雲南騰沖:最後的製傘人
37.^ 梅州客家的婚嫁习俗。
38.^ 〈我国传统丧葬习俗拾零—丧俗葬制〉,河北馆,2005年11月21日。
39.^ 瑶族婚俗趣无穷,2004年4月13日。
40.^ 回楚佳,〈花瑶婚俗〉,中国花瑶网,2007年3月24日。
41.^ 让傣族民间工艺绽放异彩
42.^ 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详细介绍
43.^ 楊怡儒、林玉珠,〈客家舞蹈—新威國小客家民俗舞蹈成果分享〉。
44.^ 林妤珊,〈專題 : 美濃紙傘風格獨特 實用與藝術兼備〉,《中正e報》,2004年12月15日。
45.^ 〈廣進勝油紙傘的起源〉,2007年5月。
46.^ 國立聯合大學全球客家研究中心,〈客家傳統技藝—油紙傘〉。
47.^ 喬木村〈たかぎむら〉
48.^ 戀物京都
49.^ 岐阜の伝統工芸—和傘につい。
50.^ 和傘伝承館(和傘作り見学)
51.^ 游泰国 魅力尽在其中
52.^ 色彩、造型各异的清迈伞
53.^ 泰國概况
54.^ A History of Umbrella Making In the Past
55.^ 清邁-吃喝玩樂
56.^ 工序圖片
57.^ Bo Sang Umbrella Festival
58.^ 享誉世界的泰北清迈工艺伞
參見
綢傘
唐伞小僧
外部連結
甲路龍鳳油紙傘
甲路伞
清邁紙傘
Bo Sang Umbrella Festival
http://zh.wikipedia.org/zh/%E6%B2%B9%E7%B4%99%E5%82%98
油紙傘《美濃紙傘的匠師技藝》 日創社(外交部)2006年
內容簡介
〈客家生活博物館系列叢書〉是一套以實地走訪、調查記錄為基礎的客家主題叢書。「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為保存並推介客家文化,選擇社會大眾熟悉的題材:「藍衫」、「紙傘」、「陶窯」 (工藝類),以及「菸樓」、「礱間」、「水圳」 (產業遺址類),邀請學者以其經年田野調查的珍貴資料,重新編撰並輔以大量圖像,期能探尋客家人的生活經驗與智慧。 客家文化中象徵多子多孫的「油紙傘」(諧音為”有子”),如何由生活實用逐步走向工藝創作;作者實地訪談美濃紙傘技藝傳承譜系中,重要的9位製傘匠師生平,詳細紀錄傳統紙傘手藝技法,並對於紙傘產業的發展歷程、狀況及發展趨勢加以探討。
作者簡介侯淑姿
現任國立高雄大學民族藝術系講師
曾任台北市文化局研究員,美國羅徹斯特理工學院影像藝術碩士,台灣大學哲學系。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