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斯‧顧安奇,隆‧阿丹斯主編的《太平洋文化史》(麥田,2000)不只雜亂,且多是澳洲各大學的學者觀點:
在這本文集裡,將分別以歐洲人和島嶼居民的角度來述說這一場屬於太平洋文化接觸的奇遇。
在航海家一連串迷思(Myth)、航行(Voyage)、奇遇(Encounter)的行動中,太平洋群島在古地圖遼闊的海洋裡,一一浮現且有了命名。熱情的航海家在探險的世紀裡,浪漫地揭開了太平洋文化的神祕面紗。
好奇(Curiosity)、初步探索(Explore)、交換物品(Exchange)到殖民、傳教、衝突,這片外人眼中的處女地,從與世隔絕的靜謐中,成為殖民帝國競爭掠奪的是非地。直到近百年來,政治上一直處於被動狀態的太平洋各群島,在自由民主風氣的引領下,終於起而爭取自己的獨立自治。島嶼人民從較原初的狀態到跟上世界文明的腳步,這過程壓縮在短短的三、四百年的時間裡,其中一連串的變遷、驚異與適應,相信是外人所難以想像與理解的。
有啥辦法,臺灣政客只關心金援外交,學者呢,忙於証明臺灣是南島語族之源:
臺灣南島民族
臺灣島上的原住民民族,系屬於南島語族。
南島語族包含800多種語言,可分爲東、西兩支︰大洋洲玻裏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美拉尼西亞三大群島的語言,及新幾內亞東部的語言,屬東支;馬來亞語、印度尼西亞語、爪哇語、菲律賓語等,則屬西支。臺灣南島民族的語言,傳統上歸屬西支,但亦有學者認爲︰可以獨立爲福爾摩沙支。
南島語的使用人口,大約兩億;分布于東至複活島、西迄馬達加斯加、南達紐西蘭、北到臺灣之間廣大洋面的島嶼上,約占地球表面的2/3地區。臺灣不僅是南島語族分布的最北端,語言學家甚至認爲︰南島語族的起源地是臺灣,因爲他們是在遷到臺灣以後才開始分化並對外擴散的。從距今約5,000∼6,000年前起,南島語族的祖先分批由華南或東南亞先後遷移到臺灣定居,並逐漸形成今日所知的族群與分布型態。此外,透過考古資料的建構,臺灣史前史可以上推到15,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既延伸了臺灣住民活動時間的上限,亦連結、拉長了南島民族在臺灣棲息的可能時間。
島上的南島民族,因曆史緣故,被外人大別爲高山族和平埔族兩類,前者即現存的雅美、泰雅、布農、賽夏、鄒、阿美、卑南、排灣、魯凱等所謂的高山族;後者則爲已漢化的噶瑪蘭、凱達格蘭、道卡斯、拍瀑拉、巴布薩、巴宰、和安雅、西拉雅諸族,另有史稱水沙連六社的邵族。
雖然,各族基本上都是屬於馬來-玻裏尼西亞文化系統,但在體質、語言、文化等方面,卻有極大的差異。盡管他們大多采行狩獵、采集與山田燒墾並行的生計,但隨自然環境、聚落型態的不同等,各族自行發展出獨特的社會文化,並大多擁有雕刻、編織、制陶、築屋等精美的工藝。
近幾百年,各族相繼在島內進行小型的民族遷徙,族群間的文化接觸,使族群語言、勢力、空間分布等,産生各種變化。17世紀開始,經曆外來的荷蘭、西班牙、清朝、日本及國民政府的統治,南島民族的傳統社會,在漢人社會與急速工商業化的沖擊下,已崩潰解體、文化流失。
此一生存危機,造成錯綜複雜的社會變遷,是南島民族適應當代社會過程中的重要課題。目前臺灣原住民人口約有43.9萬(2003),只占臺灣人口總數的1.9%,但分布面積幾近全島的一半,使南島民族的問題與臺灣社會有更大層面的糾葛。至於平埔族的真確人口,則不易估算,惟其與漢人社會的長期混融,不但豐富了臺灣社會的族群內涵,亦使臺灣文化憑添難以計數的平埔質素。
http://baike.baidu.com/view/1461867.html
另參本館<外交大醜聞>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6657229/20080505060927/
南島語族
南島語系是世界上唯一主要分布在島嶼上的一個語系,包括1200種以上的語言。其分布東達南美洲西方的複活節島,西到東非洲外海的馬達加斯加島,南達新西蘭(一說不含澳洲,亦有說澳洲原住民的語言亦應歸入本語系之內),臺灣則是該語系分布的最北端。其東西的延伸距離,超過地球圓周的一半,說該語系的總人口數大約兩億五千萬之多,絕大多數居住在東南亞,至于新幾內亞以東只有一百多萬人。
南島語言屬粘著型語言,主要構詞和構形手段是詞根添上附加成分和詞根的重疊或部分重疊。常用詞大多爲雙音節,音節構造較簡單。大多數詞根既能作名詞,也能作動詞。人名、普通名詞、方位名詞分別用不同的冠詞。代詞第一人稱有“我們”和“咱們”的區別。數詞有十進位的,還有五進位甚至四進位的。動詞有式、時、體、態的範疇。詞序往往隨謂語的性質而變動,有的語言動詞出現在主語之後,有的語言動詞出現在句首。
南島語系分爲4個語族 。 ①印度尼西亞語族分布在臺灣(高山族語言)、菲律賓(他加祿語、比薩楊語等)、中南半島圏占語、馬來語等)、南洋群島圏印尼語、爪哇語等)、馬達加斯加(馬達加斯加語)。②密克羅尼西亞語族分布在菲律賓以東 、赤道以北的馬裏亞納 、關島 、加羅林 、帛硫、馬紹爾、瑙魯、吉爾伯特等地。③美拉尼西亞語族分布在印尼以東、赤道以南的新幾內亞、俾斯麥、所羅門、聖克魯斯、新赫布裏底斯、新喀裏多尼亞、斐濟等地。④波利尼西亞語族分布在上述兩個語族以東的廣大區域,包括赤道以北、國際日期變更線右側的中途島和夏威夷,赤道以南、國際日期變更線兩側的菲尼克斯、托克勞、薩摩亞、法屬波利尼西亞、皮特凱恩島、複活節島以及湯加和新西蘭等地,共有100多種語言和方言。
【南島語系主要分布區域】
所謂的「南島」(Austronesia),是由兩個希臘文字的字根austro-與-nesia 所合組而成,前者爲南方之意,後者意指群島,所以我們將「Austronesia」翻譯成「南島」(Wikipedia 2004;丁榮生 1999)。
使用南島語系的區域包括臺灣、菲律賓、婆羅洲、印尼、馬達加斯加、新幾內亞、新西蘭、夏威夷、麥克羅尼西亞、美拉尼西亞、波裏尼西亞等各地島嶼的語言,外加馬來半島上的馬來語、中南半島上越南與高棉的查姆語(占婆語)和泰國的莫肯語(Moken/Moklen)
南島語系分布的區域很廣,語言的數目也頗多,根據「Ethnologue(民族語)」這個世界語言資料庫的資料,其總數有1262種之多(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2004)。 值得注意的是,在劃分爲南島語系的區域內,部分的島上也有使用非南島語族的語言。以臺灣爲例,除了有隸屬于南島語族的平埔族語言和高山族語言以外,同時也有存在不同的漢語,比如說鶴佬語和客語.
【南島語系內的再分類】
根據「Ethnologue(民族語)」這個網站上的分類,南島語系可以再分爲兩大次語系,一個叫做「臺灣原住民語」(Formosan languages),另一個叫做「馬來-波裏尼西亞語」(Malayo-Polynesian languages)。前者有23種語言,可以再分成泰雅語(Atayalic)、排灣語(Paiwanic)、和鄒語(Tsouic)三大系統。後者則有1239種語言,可以再分成「中東部馬來-波裏尼西亞語」(Central-Eastern Malayo-Polynesian)、「西部馬來-波裏尼西亞語」(Western Malayo-Polynesian)、以及兩種尚無法歸類的語言(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2004)。
有趣的是,關于「南島語」(Austronesian languages)和「馬來-波裏尼西亞語」(Malayo-Polynesian languages)的關系,除了以上引自「Ethnologue」的說法以外,似乎還有其他的說法。Diamond(2000)的說法是「南島語」有十種次語系,其中有九種是在臺灣,最後一種則是「馬來-波裏尼西亞語」。也就是說,雖然其分類方式和「Ethnologue」所列舉的並不一致,但一樣是將「馬來-波裏尼西亞語」當成是「南島語系」的一個次語系(另見Wikipedia 2004)。
但是,臺灣多數的相關文獻,卻似乎是將「馬來-波裏尼西亞語」等同于「南島語系」。比如說臺灣中央研究院(1996)就有以下的陳述:「南島語系(Austronesian)又稱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Malay-Polynesian)(sic),是世界上唯一主要分布在島嶼上的一個大語系」。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nd, b)也說,「生活在臺灣的土著民族,即平埔族和高山族,他們所使用的語言,不僅自己相互之間有很深的關系,而且跟太平洋、印度洋島嶼上的許多種語言都有親屬關系,形成學術界所稱的「南島語族」(Austronesian 或稱 Malayopolynesian)」。
某些語言學者相信泰語可能也可以算是擴大定義之「南島語系」的一部份,雖然多數學者似乎仍舊將其歸類爲「臺-卡岱語系(壯侗語系)」。還有一些人試著要在「南島語系」和「南亞語系」以及「臺-卡岱語系」(壯侗語系)之間的關系作文章,而爭辯說兩者應當形成一個更大的「南方大語系」(Austric languages)。不過,這兩種說法似乎都還未得到多數語言學家的同意。
【南島語系的起源和擴散】
關于南島語的起源問題,是學界上還算熱門的一個研究題目。比較早期的說法,包括該語言起源于麥克羅尼西亞、中國長江之南、中南半島、西新幾內亞等不同說法(關于這些說法的簡單回顧,可以參考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不過,自從Shutler and Marck在1975年發表了一篇論文,並論證說臺灣是南島語最有可能的發源地以後,國際學界就逐漸接受這種說法(Shutler and Marck 1975)。尤其是在Peter Bellwood于1991年在《Scientific American》這本期刊上關于這個問題的論文發表以後,「南島語的發源地在臺灣」這一個陳述,就幾乎已經是多數學者的共識(Bellwood 1991;另見Diamond 2000)。不過,近年來又有新的說法,認爲該語言的發源地有可能是在東南亞,特別是印尼或附近的島嶼(見Microsoft 2004)。
如果根據Bellwood的說法,操南島語的南島民族是由亞洲大陸而來,可能與侗傣(Kam-Tai)民族或南亞(Austroasiatic)民族原是一家,分家後到臺灣來,年代大約是6000年前。大約5000年前,才開始從臺灣南下擴散到菲律賓群島,主要是北部呂宋一帶。然後到婆羅洲、印尼東部,時間大約是在4500年前。然後往東、西兩方擴散,東至馬利安那群島(關島、塞班島一帶),也到了南太平洋部份地區,往西到馬來半島、蘇門答臘等,時間約在3200年前。再下一步才擴散到中太平洋美拉尼西亞區域的加洛林群島一帶。然後往東,到波裏尼西亞去,約在西元300年左右。今天在新西蘭的毛利族(Maori),是最晚的移民,約在西元800年.。
【南島語系和其他語系的關系】
關于南島語系和其他語系的同源關系,學者議論紛紛,目前有四個不同假設:
1、南島語系和其他語系沒有同源關系(傳統的觀點)。許多曆史語言學家持這個看法。
2、德國傳教士Wilhelm Schmidt 1904年提出南島語系和南亞語系同源。
3、美國學者Dahl 1970年指出南島語系和印歐語系同源。
4、法國學者沙加爾1990年提出南島語系和漢藏語系同源,在中國獲得邢公畹教授的贊成。
【南島語系語言分類系譜】
說明:根據《民族語》現時的記載,南島語系共有1268種語言,最後面的數字是該語族或語群所包括之語言的數目。以下爲最新的分類。留意原來的臺灣南島語族 (Formosan)的17種語言及婆羅語群的139種語言被分拆成多個新的語族,並提升至與馬來-波裏尼西亞語族的地位相同。
南島語系 (Austronesian,1268)
東臺灣南島語族 (East Formosan,5)
中部語群 (2)
北部語群 (2)
西南部語群 (1)
泰雅語族 (Atayalic,2)
布農語族 (Bunun,1)
臺灣南島語族 (Formosan,2)
排灣語群 (Paiwanic,2)
西北臺灣南島語族 (Northwest Formosan,1)
賽夏語 (Saisiyat)
排灣語族 (Paiwan,1)
排灣語 (Paiwan)
卑南語族 (Puyuma,1)
卑南語 (Puyuma)
魯凱語族 (Rukai,1)
魯凱語 (Rukai)
鄒語族 (Tsouic) (3)
未分類
凱達格蘭語 (Ketangalan)
臺灣西部平原語族 (Western Plains,2)
臺灣中西部平原語群 (Central Western Plains,1)
貓霧語 (Babuza)
邵語群 (Thou,1)
邵語 (Thou)
馬來-波裏尼西亞語族 (Malayo-Polynesian) (1248)
Bali-Sasak (3)
Barito (27)
中東馬來-波裏尼西亞語群 (Central-Eastern) (708)
中馬來-波裏尼西亞語 (Central Malayo-Polynesian) (168)
東馬來-波裏尼西亞語 (Eastern Malayo-Polynesian) (539)
未分類之中東馬來-波裏尼西亞語群 (1)
西北馬來-波裏尼西亞語群 (Northwest Malayo-Polynesian) (84)
Melanau-Kajang (13)
北沙勞越語 (North Sarawakan,37)
Rejang-Sajau (5)
沙巴語 (Sabahan,29)
Punan-Nibong (2)
馬來語群 (Malayic,70)
未分類之馬來-波裏尼西亞語族語言 (1)
中菲律賓語群 (Meso Philippine,61)
中部菲律賓語 (Central Philippine,47)
北菲律賓語群 (Northern Philippine) (72)
北呂宋語 (Northern Luzon,56)
卡拉米阿語 (Kalamian,3)
巴拉望語 (Palawano,7)
South Mangyan (4)
帕勞語群 (Palauan,1)
薩瑪-巴兆語群 (Sama-Bajaw,9)
南民達納娥語群 (South Mindanao,5)
南菲律賓語群 (Southern Philippine,23)
爪哇語群 (Javanese) (5)
Kayan-Murik (17)
Lampungic (9)
Land Dayak (16)
Madurese (2)
蘇拉威西語群 (Sulawesi,114)
蘇門答臘語群 (Sundic,12)
巽他語群 (Sundic,2)
查莫洛語群 (Chamorro) (1)
Gayo (1)
http://baike.baidu.com/view/122219.html
太平洋島國論壇
1971年8月5~7日,斐濟、薩摩亞、湯加、瑙魯、庫克群島和澳大利亞在新西蘭首都惠靈頓召開南太平洋7方會議,正式成立“南太平洋論壇”,並決定每年召開一次會議。2000年10月,正式改稱“太平洋島國論壇”。
宗旨
加強論壇成員間在貿易、經濟發展、航空、海運、電訊、能源、旅遊、教育等領域及其他共同關心問題上的合作和協調。近年來,論壇加強了在政治、安全等領域的對外政策協調與區域合作。
成員
16個成員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斐濟、薩摩亞、湯加、巴布亞新幾內亞、基裏巴斯、瓦努阿圖、密克羅尼西亞、所羅門群島、瑙魯、圖瓦盧、馬紹爾群島、帕勞、庫克群島、紐埃。
2個觀察員:新喀裏多尼亞、東帝汶。
【主要負責人】
格雷格?厄爾文(Greg Urwin,澳大利亞人),2003年8月當選,2004年2月上任。副秘書長約瑟法?邁亞瓦(Iosefa Maiava),1998年12月就任。
【總部】
論壇秘書處設在斐濟首都蘇瓦。
網址:http:// href="www.forumsec.org.fj'>http://www.forumsec.org.fj">www.forumsec.org.fj
【出版物】
《年度報告》(Annual Report);《論壇回顧》(Forum Review),月刊。均爲英文。
【組織機構】
1972年建立常設機構——南太經濟合作局(SPEC),1988年改稱南太論壇秘書處。設論壇秘書長,由論壇成員政府代表投票産生,對論壇成員國負責;設副秘書長,系合同聘用,協助秘書長工作。下設政治、國際和法律事務司、貿易和投資司、發展和經濟政策司、協同服務司(行政),各司設司長。論壇秘書處總部共有約70名官員和職工。在悉尼、奧克蘭設有貿易專員署,在東京設有太平洋島嶼中心,2002年在北京開設駐華貿易代表處,2003年底在日內瓦設立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處。
秘書處財政預算由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各支付1/3,其余部分由其他島國成員分攤。目前向秘書處提供捐助的國家、地區和組織有15個:中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歐洲聯盟、法國、法屬波利尼西亞、德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西蘭、菲律賓、英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臺灣。
秘書處和9個相對獨立的機構組成太平洋地區組織理事會(CROP),由論壇秘書長擔任主席。這9個組織爲:斐濟醫學院(FSchM)、論壇漁業局(FFA)、太平洋島嶼發展署(PIDP)、南太平洋教育評審委員會(SPBEA)、南太平洋區域環境署(SPREP)、南太平洋應用地學委員會(SOPAC)、太平洋共同體秘書處(SPC)、南太平洋旅遊組織(SPTO)、南太平洋大學(USP)。
【主要活動】
論壇首腦會議
論壇一般每年召開一次政府首腦會議,在各成員國或地區輪流舉行。迄今,已舉行了34屆論壇首腦會議(1972年召開了兩次)。
2001年8月,第32屆論壇首腦會議在瑙魯舉行,會議通過關于地區自由貿易與經濟合作安排的《太平洋緊密經濟關系協定》(PACER)和《太平洋島國自由貿易協定》(PICTA);決定于2003年召開第3屆太平洋島國論壇與日本領導人會議(PALM);呼籲有關國家盡快批准和實施《京都議定書》。
2002年8月,第33屆論壇首腦會議在斐濟舉行,會議通過關于地區安全的納索尼尼(Nasonini)宣言;決定在下一年論壇首腦會上討論“地區領袖准則(Regional Leadership Code)”等良政問題;重申希有關國家履行《京都議定書》,呼籲各成員國派高級代表出席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WSSD);敦促地區各國盡早批准PICTA和PACER兩協定;同意接納印度爲論壇對話夥伴、東帝汶爲觀察員。
2003年8月,第34屆論壇首腦會議在新西蘭舉行,會議討論了地區安全、良政、環保、經濟和社會發展、地區合作與一體化、論壇職能審議等議題,發表了《論壇公報》以及《論壇關于所羅門群島的聲明》《論壇良政原則》《第十二次小島國領導人會議聲明》和《美拉尼西亞先鋒集團聲明》等四個附件。會議選舉澳前外交官厄爾文爲論壇新任秘書長。
論壇會後對話會
從1989年起,論壇決定邀請中、美、英、法、日和加拿大等國出席論壇首腦會議後的對話會議。1991~2002年,論壇先後接納歐盟、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印度爲對話夥伴。目前,論壇共有12個對話夥伴。
論壇經濟部長會議
爲了協調和支持各成員間的經濟改革,從1997年起,論壇每年在首腦會議前,召開經濟部長會議。
論壇貿易部長會議
爲協調和推動地區貿易自由化,從1999年起,論壇每年在首腦會議前,召開貿易部長會議。
論壇與日本領導人會議
由日本倡議和推動,旨在密切日本與論壇國家關系。始于1997年,每三年舉辦一次。2003年5月,在日本沖繩舉行了第3屆會議。
1989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成立時起,論壇即爲觀察員。
1994年起,論壇成爲聯合國觀察員。
【同中國的關系】
1988年2月,中國駐斐濟大使徐明遠應邀參加論壇地區機構協調委員會在蘇瓦召開的關于建立對話關系的討論會。1990年起,中國連續14次派政府代表出席了第2~15屆論壇會後對話會,加強了中國同論壇及其成員國的合作關系。會上,我闡述了對南太地區政策,提出將“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開放、共同繁榮、協商一致”原則作爲我發展與包括南太國家在內的亞太國家友好合作關系的根本方針,受到論壇各方贊賞。
論壇前三任秘書長亨利?納薩利(1991年4月)、耶雷米亞?塔巴伊(1992年9月)、諾埃爾?萊維(1999年5月、2002年9月)以及前兩任副秘書長威廉?薩瑟蘭(1994年3月)、安東尼?斯萊切耶(1997年7月)均曾訪華。2001年10月,論壇秘書長萊維率觀察員代表團出席了在上海舉行的APEC外交外貿雙部長會議。
2000年10月,中國政府代表、外交部副部長楊潔篪與論壇秘書長萊維換文,中國政府捐資設立中國—論壇合作基金,用于促進雙方在貿易投資等領域內的合作。基金設立後,已先後資助了論壇駐華貿易代表處、投資局長年會、論壇秘書處信息存儲系統更換、論壇進口管理等項目。
2003年8月,外交部副部長周文重率團出席在新西蘭奧克蘭舉行的第15屆論壇會後對話會,與論壇方就雙邊關系、貿易投資、可持續發展、海洋資源管理、地區安全等問題交換了意見,並達成廣泛共識。中方提出了加強與論壇關系的五項倡議,即:中國加入南太旅遊組織、舉辦南太島國外交官培訓班、資助論壇石油問題咨詢服務項目、歡迎南太島國繼續派團參加在廈門舉行的“中國投資貿易洽談會”和在昆明舉行的“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以及歡迎論壇島國新聞代表團訪華。此舉獲得論壇方的高度評價和歡迎。周與會期間會見了論壇秘書長萊維。8月底~9月初,應中國外交部邀請,論壇秘書處首次組織南太島國新聞代表團訪華,增進了中國與南太島國媒體和人民間的相互了解與友誼。
2003年8月,第34屆太平洋島國論壇首腦會議在新西蘭的奧克蘭舉行。與會的16國領導人在關于向所羅門群島派遣維和部隊和在斐濟設立地區警察訓練基地等問題上達成共識。
2004年8月,第35屆太平洋島國論壇首腦會議在薩摩亞首都阿皮亞舉行。與會島國領導人一致表示支持島國領導人2004年4月在新西蘭奧克蘭舉行的特別首腦會議上提出的太平洋計劃,以促進區域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加強成員國在安全領域的合作。
2005年10月27日,在巴布亞新幾內亞首都莫爾斯比港舉行的第36屆太平洋島國論壇首腦會議通過了旨在推進地區合作和一體化的“太平洋計劃”。根據這項計劃,南太平洋國家將在未來10年中推動在經濟增長、可持續發展、良好的行政管理和安全等領域的合作。
2006年4月,溫家寶總理出席在斐濟舉行的“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並發表主旨講話。中國同8個太平洋島國“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上簽署了經濟發展合作行動綱領,中國與三個太平洋島國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本次會議決定,論壇部長級會議通常每4年召開一次。“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第二屆部長級會議將在北京舉行,主要任務是檢查和評估首屆部長級會議的成果。此後的會議將在“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與會國中輪流舉辦。
2006年10月,第37屆“太平洋島國論壇”領導人會議在斐濟舉行。與會領導人指出,旨在推動地區合作的“太平洋計劃”實施一年以來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他們呼籲加強本地區在能源、運輸和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合作,豐富計劃內容,號召各成員國加緊落實計劃。會議確定了本地區今後一年中在經濟發展、可持續發展、良好行政和安全等方面合作的主要工作。
【駐華代表機構】
太平洋島國論壇駐華貿易代表處。2002年9月正式開館。宗旨是“爲太平洋島國和中國創造更多機會”,主要工作是促進太平洋島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投資和旅遊合作。代表處設立迄今的主要活動有:在北京和廈門召開第六屆論壇投資局長年會,赴國內十幾個省市、論壇多數成員國進行招商活動,在京不定期舉辦名爲“太平洋俱樂部(Pacific Club)”的島國招商引資介紹會等。
貿易代表:艾伯翰(Rohan Ellis),庫克群島人,2002年1月抵京就任。
代表處地址:北京塔園外交人員公寓5號樓1單元3層1號。電話:65326622。電子信箱:answers@pifto.org.cn。網址:http://www.pifto.org.cn
http://baike.baidu.com/view/98424.html
南太平洋委員會
1948年7月,當時在南太平洋地區有屬地和托管地的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荷蘭等6國政府根據1947年2月6日簽署的《堪培拉協議》,宣布成立南太平洋委員會(South Paicific Conference, SPC)。其宗旨是促進南太平洋各國(地區)的經濟發展、社會福利和進步的非政治性組織,與其他國際組織合作,向南太平洋島國提供經濟技術援助。
南太平洋國家和地區的區域性國際組織1947年2月,在南太平洋地區有屬地和托管地的英國、美國、法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荷蘭 6國簽署了堪培拉協議,宣布成立南太平洋委員會。協議于1948年 7月生效。1962年,荷蘭把西伊裏安移交給印度尼西亞後退出。1964年以來,這一地區新獨立的國家以及一些屬地、托管地相繼加入,到1988年共有27個成員。
南太平洋委員會的宗旨是促進本地區的經濟發展、社會福利和進步。主要活動是在海洋資源開發和研究、醫療衛生、青年和社會組織、鄉村發展、文化交流、專業訓練等方面提供技術咨詢和顧問。該組織的最高決策機關是南太平洋委員會整體委員會。它有權任命南太平洋委員會的主要官員,每年召開一次會議,下設各國政府和地區行政單位代表委員會及秘書處。
1950年該委員會決定每 3年召開一次有該地區所有國家和屬地參加的“南太平洋會議”,1967年後改爲每年一次。1974年起南太平洋委員會和南太平洋會議每年舉行一次聯席會議,通稱“南太平洋會議”。當時僅有13個成員國有選舉權,1983年規定所有成員都有選舉權。該委員會活動範圍內有 500多萬人口。自成立以來,對于促進該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和加強各地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起著積極作用。
1998年1月1日,更名爲“太平洋共同體”(Pacific Community, PC),總部設在新喀裏多尼亞首府努美阿。
太平洋共同體的成員國有:美國、英國(曾于1995年退出,1998年1月重新加入)、法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湯加、薩摩亞(1964年加入)、斐濟(1971年加入)、巴布亞新幾內亞、基裏巴斯(1980年加入)、瓦努阿圖(1981年加入)、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帕勞、庫克群島、所羅門群島(1978年加入)、瑙魯(1969年加入)、圖瓦盧(1978年加入)、馬紹爾群島、美屬薩摩亞、關島、法屬波利尼西亞、新喀裏多尼亞、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紐埃、托克勞、皮特凱恩群島、北馬裏亞納自由聯邦。智利正在申請加入。
【宗旨】 促進南太平洋各國(地區)的經濟發展、社會福利和進步。與其他國際組織合作,向南太島國提供經濟技術援助。
【成員】 27個(2003年):美國、英國(曾于1995年退出,1998年1月重新加入)、法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湯加、薩摩亞、斐濟、巴布亞新幾內亞、基裏巴斯、瓦努阿圖、密克羅尼西亞、帕勞、庫克群島、所羅門群島、瑙魯、圖瓦盧、馬紹爾群島、美屬薩摩亞、關島、法屬波利尼西亞、新喀裏多尼亞、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紐埃、托克勞、皮特凱恩群島、北馬裏亞納群島。
荷蘭曾爲南太平洋委員會創始成員,1962年在把西伊裏安移交給印度尼西亞後退出。
【主要負責人】 現總幹事勞迪斯?潘吉莉南女士(Lourdes Pangelinan,關島人),1999年12月就任。總幹事下設2名副總幹事。吉米?羅傑斯(Jimmie Rogers,所羅門群島人),常務副總幹事,負責項目和財政,並主持駐斐濟的“太平洋共同體土地資源部”工作。伊維斯?科貝爾(Yves Corbel,法國人),副總幹事,負責行政事務和部分經濟與社會發展項目。
【總部】 設在新喀裏多尼亞首府努美阿。
【出版物】 《活動月刊》(Monthly News of Activities);《南太平洋會議報告》(Report of the South Pacific Conference),年刊。兩刊均爲英、法雙語。
【組織機構】
下設3個主要部門,分別負責土地、海洋資源和社會事務。在斐濟蘇瓦設有地區辦事處,在多數島國設有辦事處,負責具體實施既定項目。此外,還有一個行政小組,負責協助總幹事和2名副總幹事工作。
太平洋共同體自1998年改名以來,定爲每兩年召開一屆會議,制定相關政策並決定總幹事人選。閉會期間,政府及行政機關代表委員會(The Committee of Representatives of Government and Administrations)有權就重要事項作出決策。
資金來源分3部分:一、會員費,總額700萬美元,90%由澳、美、英、法、新5大國繳納,其余10%由22個島國和地區負擔;二、澳等5大國提供的項目援助;三、歐盟、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各國通過多邊組織或直接向太平洋共同體秘書處提供的援助。20世紀90年代以來,澳等主要援助國提供的項目援助呈遞減趨勢。
【主要活動】
在醫療衛生、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方面提供培訓、咨詢服務和協助,側重落實各國和國際組織對南太地區的經援項目。在1976年舉行的第16屆會議上,共同體的活動範圍擴大到鄉村發展、青年和團體事務、特別專家協商、文體、教育交流以及海洋資源的開發和研究等。1995年10月,第35屆會議在努美阿舉行,選舉羅伯特?鄧恩爲總幹事。1996年10月,第36屆會議在北馬裏亞納群島的塞班舉行,鄧恩連任總幹事。1997年9月,第37屆會議在澳首都堪培拉舉行,會議決定每兩年舉行一次“南太平洋會議”,並決定南太平洋委員會于1998年1月1日起更名爲太平洋共同體。
1999年12月,太平洋共同體首屆會議在法屬波利尼西亞舉行,通過了規定該組織機構設置和工作規則的《塔希提宣言》,任命勞迪斯?潘吉莉南女士爲首任總幹事。2001年11月,第2屆會議在努美阿舉行,制定了2003~2005年期間的5項重大戰略規劃,即人力資源開發、在太平洋地區實現國際開發目標、在經濟社會領域進行政策分析與建議、與相關國際機構加強溝通與協調、提升機構自身計劃與執行能力等,其中人力資源開發被定爲核心任務。
2003年11月,第3屆會議在斐濟蘇瓦舉行,會議主題是“太平洋島嶼應對傳染病”,主要討論了防治愛滋病、瘧疾、肺結核全球基金;法國和新西蘭資助的“太平洋地區妥善應對流行病計劃”(PREPARE);太平洋海洋戰略;共同體就執行“千年發展目標”向島國提供援助;在帕勞舉辦太平洋藝術節等。
【同中國的關系】
該組織與中國接觸不多。1998年中國向該組織“南太森林保護”項目捐款5000美元。
http://baike.baidu.com/view/1210630.html
復活島>百度百科
英文:Easter Island
[1]玻裏尼西亞文:Rapa Nui(大地方之意,Rapa = Place),Te-Pito-o-te-Henua(世界之肚臍或中心之意)。
西班牙語:Isla de Pascua
常誤譯爲複活島(複活:Resurrection ,尤指耶穌之複活),亦稱拉伯努伊島(Rapa Nui)。
智利在東太平洋的屬島,是玻裏尼西亞群島中最東端的島嶼。以其巨大的石雕像馳名于世。該島孤懸於海上,西距皮特肯島(Pitcairn Island)1,900公裏(1,200哩),東距智利西岸3,540公裏(2,200哩)。島長23公裏(14哩),寬11公裏(7哩),呈三角形,面積163平方公裏(63平方哩);其最高點特雷瓦卡山(Mount Terevaka)海拔600公尺(1,969呎)。
世界遺産,曆史上最隔絕的有人居住小島之一該島最早的居民稱之爲「拉伯努伊島」(Rapa Nui, 意即「大拉伯」)或「赫布亞島」(Te Pito te Henua, 意即「世界之臍」)。最早登上該島的歐洲人是荷蘭人,他們爲該島取名「帕賽蘭」(Paaseiland, 意即「複活島」),以紀念他們到達的日子。島上居民混雜,以玻裏尼西亞裔爲主;幾乎全居住在有屏障的西海岸的安加羅阿(Hanga Roa)村莊中。人口3,304(2002)。
曆史變遷
現島上居民約2000人,都屬波利尼西亞人種,在西方人未到這個島上之前,這裏還處于人類的石器時代,他們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因爲島上都是石塊,不長農作物,只能種些易生長的甘薯。島民原來都靠捕魚,種少數甘薯爲生,現在大多從事旅遊服務業。島上的土著波利尼西亞人,稱這個小島是“世界的中心”。這個島的首先發現者,是英國航海家愛德華?戴維斯,當他在1686年第一次登上這個小島時,發現這裏一片荒涼,但有許多巨大的石像豎在那裏,戴維斯感到十分驚奇,于是他把這個島稱爲“悲慘與奇怪的土地”。
1722年4月5日,荷蘭海軍上將雅各布?羅格文航行經過這裏再次發現了這個島,因爲那天是耶穌複活節,于是被命名爲“複活節島”,這個小島的名稱就這樣沿用了下來。
1805年起,西方殖民者開始到島上抓拉帕努伊人當奴隸。起初還只是偶爾爲之,1862年,秘魯海盜乘八艘船只而來,抓走了一千多名拉帕努伊人,男性拉帕努伊人幾乎被一網打盡,這些人被運到秘魯,賣給了當地奴隸主。在國際輿論的譴責下,秘魯政府不得不命令奴隸販子將這些拉帕努伊人放回,但這批拉帕努伊人已死得只剩下100人左右了,在返回複活節島的途中,又染上了天花,在旅途中紛紛病死,只有15人回到家鄉。這15人也把天花帶到了複活節島。傳說中的創始酋長霍圖?瑪圖阿(Hotu Matu'a)的最後一批後裔死去了,所有的酋長、祭司也都死去了。島上居民只剩下了數百人。
第二年法國傳教士踏上複活節島,輕而易舉地就把災難中的拉帕努伊人都改造成了基督徒,同時也徹底地消滅了島上的文化。他們下令燒毀所有刻有朗格朗格的木板。現在幸存的25塊朗格朗格板是拉帕努伊人偷偷藏下來的。
在19世紀70年代幸存的拉帕努伊人紛紛搬到塔希提島,到1877年,島上人口只剩下了111人。
1888年也是複活節這一天,智利政府宣布吞並複活節島,將島上大部分土地租給牧羊公司,一直持續到1953年,牧羊使島上土地更加貧瘠。今天的島上人口上升到2千多人,但只有5%的學齡兒童講拉帕努伊語。
在複活島登陸的第一個歐洲人是荷蘭商船隊長洛加文(Jacob Roggeneen),他在1722年在該島逗留了一天。他和他的船員發現島上有居民,據他們說這些居民有著各種各樣的體型,他們對升起的太陽匍伏在地,用火來崇拜巨大石像。其中有些人,據說是白人,把耳垂穿洞垂挂飾物,使之垂至肩上,這顯然是非玻裏尼西亞人的習俗。
西班牙駐秘魯總督派出的一支遠征隊于1770年再次發現該島。他們估計島上居民約3,000人。在英國航海家科克(James Cook)上校於1774年到達該島之前,看來島上已發生了一場內戰。英國人發現了慘遭殺戮、貧困不堪的玻裏尼西亞居民,男人只有600∼700人,女人不足30人。他們還看到巨大石像不再是崇拜對象,多數已被推倒。1786年法國航海家拉佩魯茲伯爵(Jean-Francois de Galaup,Count de La Perouse)到達該島,發現島上有約2,000人,他企圖引入家畜,未成功。自1792年以後,一些帆船,包括捕鯨船,訪問該島。至1860年,人口爲3,000人左右。1862年來自秘魯的奴隸販子曾在島上大肆擄掠,後天花流行,人口至1877年減至111人。19世紀末人口再度增加。1864年法國天主教司鐸耶烏勞德(Eugene Eyraud)來到此島,爲在島上第一個定居的外國人;至1868年,居民信奉基督教。1870年來自塔西提島的移民開始養羊。1888年該島並入智利版圖,智利幾乎租賃了全部土地以養羊。1954年智利海軍當局接管養羊的牧場。1965年智利政府指派一位文職總督,島民成爲智利正式公民。僅30年間,複活島民完全適應了大陸的文化標准,但並未忘記尊重他們自己的祖先及祖先們的工藝和習俗。每年2月,男女老少均參加競技活動,重溫該島以往的藝術及習俗,包括:雕刻、敲擊、編蘆葦船,以及傳統的歌舞。
考古
通過考古,我們還是可以大致了解複活節島上的曆史變遷。語言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發生緩慢的變化,通過比較同源語言的差異,可以估算它們分離的時間。前面說過,拉帕努伊語是一種波利尼西亞語的方言,通過與其他波利尼西亞語的比較,語言學家們推測這種方言誕生于大約公元400年。根據放射性同位素法的測定,島上大約在公元400到700年間開始有人類活動。1994年,生物學家從12具古拉帕努伊人的余骸提取出DNA,確定他們的確是波利尼西亞人。島上的風俗習慣,種植的植物(香蕉、甘薯、甘蔗、芋、櫧),養的動物(雞),也都是波利尼西亞人的特征(這些動植物除了甘薯最初起源于南美,又都可以追溯到波利尼西亞人的起源地南亞)。因此,現在考古學界普遍認爲,拉帕努伊人是在大約公元400年漂流到複活節島的一批波利尼西亞人的後代。
當這些波利尼西亞人剛移居到複活節島的時候,這裏的確是個小天堂。我們通過花粉分析可以推測古代的植被情形。池塘或沼澤地中的沈澱物是按時間遠近沈積的,越上面的年代越近,越下面的年代越久遠。每一層沈澱物的絕對年齡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法測定。在顯微鏡底下分析沈澱物所包含的花粉,鑒定其種類,計算其數量,就可以知道當時的植物分布情況。據此我們知道,複活節島在早期並不是一塊荒地,而是一片茂密的亞熱帶森林。在森林中,生長著一種刺蒴麻屬植物哈兀哈兀(hau hau),其纖維可以用來制造繩子。還有一種特有的樹木名叫托羅密羅(toromiro)樹,木質堅硬,可以用于燒火和制作木雕。而數量最多的是一種大棕櫚樹,這種樹在複活節島上早已滅絕,但是與智利酒棕櫚樹很相近,也可能是同一種。這種大棕櫚樹樹幹筆直,可以長到25米高,直徑2米粗,是用于運輸、樹立石像和制造大船的良好材料。而且,這種棕櫚樹結的果子可以食用,樹漿可以生産糖漿和釀酒,是重要的食物來源。
動物的情況又如何呢?考古學家們可以通過挖掘、比較地層裏古代遺留的垃圾堆中的動物骨骼加以推測。一般來說,魚類是波利尼西亞人的主要食物,魚骨頭一般會占垃圾的90%以上。但是,複活節島位于亞熱帶,與熱帶相比氣候過于寒冷,不適于魚類聚集的珊瑚礁生長,其險峻的海岸線也不適合于淺海捕魚,因此魚類一開始就不是拉帕努伊人的主要食物,從公元900年到1300年,魚骨頭在拉帕努伊人垃圾中的含量少于四分之一。相反的,在所有的骨頭中,幾乎有三分之一是海豚骨頭。在其他地方波利尼西亞人的垃圾中,海豚骨頭在垃圾中的含量從來就沒有達到1%。不象其他波利尼西亞島嶼,複活節島上沒有大型的動物,連家養的豬、狗也沒有,因此海豚是拉帕努伊人能抓到的最大的動物,成了他們的食物蛋白的重要來源。但是海豚只生長于深海中。這意味著拉帕努伊人曾經能夠建造大型的船只用于到深海捕捉海豚。這些船只顯然是用大棕櫚樹的樹幹制造的。
考古學家還發現,海鳥也是早期拉帕努伊人的重要食物。在人類到達之前,複活節島沒有鳥類的天敵,成了海鳥最適宜的繁殖地。曾經至少有25種海鳥在這裏築巢繁殖,可能是整個太平洋中最繁盛的鳥類繁殖地。貓頭鷹、鸚鵡等陸地鳥類也是早期拉帕努伊人的食物,考古學家在古代垃圾中發現了至少6種陸地鳥類的骨頭。同時,跟著拉帕努伊人移民的波利尼西亞老鼠也是拉帕努伊人的盤中餐。此外,垃圾中還有一些海豹骨頭,表明複活節島可能曾經也有過海豹。
總之,早期拉帕努伊人發現的是一塊物産豐富的豐饒的土地。他們的人口快速地增長,在大約1680年人口膨脹到了大約8千到2萬人。他們無節制地開發、使用資源。在公元1200-1500年間,他們大量地建造摩艾。然而,花粉分析表明,早在公元800年,森林的毀滅已經開始。從那時候起,地層中的大棕櫚樹和其他樹木的花粉越來越少。進入15世紀後不久,大棕櫚樹最終在島上滅絕了。大棕櫚樹的繁殖相當緩慢,其種子要過六個月到三年才能發芽,發芽後的生長也非常慢。甚至在最好的自然條件下,一個大棕櫚樹林的再生也需要很長的時間。流竄來的老鼠對大棕櫚樹的再生起到了破壞作用,在島上洞穴中發現的幾十個大棕櫚樹果實都是被老鼠吃過而無法發芽的。但是毫無疑問,人類要對樹林的消失擔負最大的責任:它們被砍伐用于制造船只、房屋,用來運輸摩艾,用來燒火取暖,或被燒毀用來做耕地。哈兀哈兀樹雖然沒有滅絕,卻變得極其稀少,以至不能再用來做繩子。至于托羅密羅樹,在海爾達爾于1956年訪問複活節島時,全島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一株在垂死掙紮,只結了幾個莢果。在1962年這最後一株托羅密羅樹也死亡了。幸好海爾達爾把它的種子帶到了瑞典讓植物學家培育。托羅密羅在花園裏生存了下來,並在1988年重返複活節島。
到15世紀時複活節島上的森林已經消失,絕大部分樹木已滅絕。動物類群的變化同樣觸目驚心。所有的陸地鳥類和半數以上的海鳥種類全都滅絕了。在1500年左右,海豚骨頭突然從垃圾堆中消失了。原因很簡單:隨著森林的消失,人們已找不到木頭建造船只,也就再也無法出海捕捉海豚。他們只能在淺海捕魚,使得淺海的生態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甚至連海貝也基本被吃光,而只能吃些小海螺。拉帕努伊人從漁民變成了農民:他們開始注重養雞,雞成了主要的蛋白來源;他們種植甘薯、芋、甘蔗,但是産量越來越低,因爲森林的消失必然造成水土流失,在風吹雨打日曬之下,土壤變得越來越貧瘠。人們普遍處于饑餓之中,吃他們所能找到的任何東西,這除了老鼠(波利尼西亞老鼠在島上也已滅絕,現在島上的老鼠是歐洲的),還包括島上最大的動物:人。在後期垃圾堆中,人的骨頭變得很常見。島上最惡毒的罵語是“你媽的肉沾在我的牙齒上”。雖然其他地方的波利尼西亞人也有吃人的惡名,但這是出于宗教或迷信的原因,只是在特殊場合下才發生的。而拉帕努伊人的吃人卻有非常實際的用途:爲了補充蛋白質。
食物的産量已無法維持那麽多的人口,也沒有富余的食物供應制作、搬運摩艾的工人,大批摩艾半成品被抛棄。也很難有食物能上供酋長、祭司們。原來頗爲複雜的社會結構崩潰了,整個社會處于戰亂之中。戰爭在17世紀和18世紀時達到了頂峰,那時候制造的石矛、石刀,還遺棄在現在的地面上。在1700年左右,曆經饑饉、戰亂,島上的人口只剩下了兩千人左右。大約在1770年,拉帕努伊人開始互相推倒屬于敵人的摩艾,砍下摩艾的頭。當庫克船長在1774年訪問該島時,已發現許多摩艾都從祭壇上倒在地上,以至他推測島上一定發生了什麽災難。到1864年,當西方傳教士抵達該島時,發現所有的摩艾都已被推倒。
http://baike.baidu.com/view/4818.html?tp=0_00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