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歷高失業要怪誰呢?
前教改?現政府?大環境?父母?學生?
怪人易怪己難!
4萬個頭路 搶救大學生失業【聯合報記者李順德08.10.19
失業問題嚴重,大學生畢業生找不到頭路,劉內閣展開搶救失業大作戰。行政院長劉兆玄指示經建會,在本周四行政院會提出「促進就業措施」,預計提供近四萬個就業機會,為期一年,並自十一月開始實施。
劉揆並指示內政部研議,在推動第二階段「近貧補助專案」時,加聘大學生協助普查、統計,增加就業機會。
據透露,在劉揆指示後,經建會已加速會商,日前邀集內政部、交通部、勞委會、經濟部等相關部會,就各部會業務,可以由年輕人擔任,且不需要太多專業的工作進行協調分配。
據了解,勞委會獲分配一萬個名額,勞委會目前正研議利用就業基金,補助中小企業主,讓中小企業主增聘勞工,勞委會估計有近一萬人獲得短期就業機會。交通部分配了數千人,負責橋梁工程等交通建設的調查工作。
至於內政部分配的人數近六千人,主要包括地政司分配二百五十人,戶政司一千五百人,警政署也有分配,並且增加一梯次的替代役。在地政司提供的短期工作,是分配到各地方地政事務所清理倉庫檔案,戶政司分配「一親等血源」調查工作。警政署部分,則是協助維持交通。
據了解,劉兆玄日前在行政院內部會議中強調,依主計處所提數據,今年一至八月的失業率已攀升到百分之三點九三,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特別偏高,他希望經建會儘速於本周四院會提出促進就業方案,並請勞委會就補貼企業照顧邊際勞工提出可行方案。
失業潮 衝擊年輕高學歷【聯合報記者許玉君08.10.19
全球金融風暴重創個別產業,包括職場新鮮人找不到工作的人數、失業超過一年的「長期失業人口」,以及整體失業率等指標,都出現惡化。
主計處最新資料顯示,八月分的初次尋職者失業人數高達十一萬七千人,追平歷年新高紀錄;就連失業超過一年的「長期失業人口」,八月分也高達六萬三千人,創下近三年同月新高;勞委會已預警,年底前國內恐出現一波大量解雇潮。
長期失業者中高達百分之五十六集中在三十歲以下,並非一般人所想像的中高齡族群,更有近三成具大學以上的學歷,顯示這一波不景氣不僅衝擊藍領勞工,年輕一族的高學歷者也受創。
另外,經建會公布今年一至八月平均失業率百分之三點九三,若加計第四季預期會發生的大量解雇潮,今年全年失業率恐會逼近百分之四,失業人數將比去年大增一萬五千人。
主計處官員擔心,這一波失業狀況,有點像民國九十年那一波,主要是由於景氣趨緩所引起,特別是因為關廠歇業而失業者的人數不斷攀高,八月分數字已經多達十三萬三千人,同樣也是近三年來新高,這表示國內就業市場已經出現結構性變化,勞動市場動能逐漸趨緩。
官員說,如果九月分的數據繼續升高,這一波失業問題可能比想像中嚴重。
民國九十年時那波不景氣,國內長期失業人員從不到四萬人到了九十一年的十一萬人,失業率也在短短十個月內從百分之三點三升至百分之五點三,一直到九十四年十月後,才低於百分之四;去年八月國內的長期失業人數不過五萬三千人,一年後卻大增一萬人,不禁令人擔心失業潮再現。
勞委會:外勞核配不變 補助僱用本勞【經濟日報記者陳亮諭08.10.23
面對失業率攀高,景氣不佳,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今(23)日將與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會商,業者希望廢除基本工資規定、取消本勞及外勞雇用比率限制,降低用人成本,解決缺工問題;但勞委會昨日重申,目前外勞核配制度不會改變,仍然採有限度開放,並呼籲業者多僱用本國勞工,以降低失業率。
面對國內失業率攀高,王如玄今天將發信給各民營事業單位,信中告知企業若有「新進用人力的需求,無論是由勞委會推介或由企業聘雇符合規定者,每僱用一名失業勞工,勞委會將補助企業1萬元」。疾呼產業界提高聘用本國勞工率,搶救攀升的失業率。
王如玄表示,今天要向工總、商總等大老「拜託」,達到立即上工計畫協助1萬個失業者的目標。王如玄也在信中表示,韓國雇主團體自發性發起「一企業增聘一人」的作法,呼籲國內企業可以共體時艱。
工總今天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工業團體負責人與政府首長午餐座談會」,產業公會代表將與王如玄共進午餐,提出建言及意見交流,工總彙總產業建言的27案中,大多緊扣外勞議題。
工業總會業務處長劉志棟表示,部分業者提出取消本勞及外勞僱用比例限制。他舉例,勞力導向的工作常僱用不到本國勞工,假設一條生產線至少要50人開工,依法可僱用30位本勞、申請20位外勞,但若本勞只能找到25人,剩下五個本勞名額因湊不到或無法以外勞代替,因而無法開工,卻讓原本的25位本勞失業。
劉志棟說,產業界也呼籲外勞薪資跟本國勞工的基本工資脫鉤,甚至有人提議取消基本工資的規定,因目前聘用員工起薪都比基本工資1.72萬元高,很多國家也無規定基本工資,應該回歸市場機制。
勞委會官員表示,目前對各產業聘請外勞的總額限制政策不會改變,但勞委會與工業局正在進行協調,將會重新研究各產業所需,明年1月公布最新核配結果。
學者指出,目前不贊成政府針對外勞政策做調整,因為外勞負責的都是比較辛苦的3K的工作,這種工作需要外籍勞工來補充,如果看到失業率的數字,就馬上要去調整外勞政策,操之過急。建議政府外勞政策可以不再放寬,也不宜因這兩三個月的失業率數字就緊縮,如果要緊縮外勞政策,事前必須先評估其結果及對工商業界的影響
立即上工計畫 1萬個飯碗 工總出5千>中時08-10-24黃馨儀
為了維持勞工基本生活,勞委會推出「立即上工計畫」,協助一萬名勞工找飯碗。昨日勞委會主委王如玄與全國工業總會代表餐敘時,理事長陳武雄當場宣布,將號召企業界認養五千個就業名額,讓勞工朋友不再為下一餐煩惱。
至於剩餘的五千個名額,勞委會職訓局昨上午與科學園區、工商團體等代表見面後,也獲得與會團體大力支持,勞委會有信心在三個月內、年底前達成一萬個工作機會的目標。
勞委會近日宣布「立即上工計畫」,優先協助連續失業三個月以上的勞工朋友找飯碗。未來只要企業每雇用一名本國籍勞工,就可獲每個月一萬元的補助,以一年半為期限,即日起各年齡、性別的勞工皆可申請,預估將可協助一萬人就業。
面對居高不下的失業率,馬英九總統昨日承諾政府會擴大投資,再度呼籲有能力者適度消費。他表示,讓商家有生意做,才會雇用員工,增加就業機會,如果大家都不消費,只有越來越蕭條。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范良銹昨日也表示,「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方案」目前發包率為三二.七九%,今年底整體發包率可達九成,預估屆時將可提高經濟成長率○.二五%,增加五萬六千個就業機會。
9月失業率暴增…最大失業潮來了?【聯合報記者許玉君08.10.23
金融風暴衝擊國內外經濟,主計處昨天公布,九月分失業率暴增至百分之四點二七,不但是近四年同月新高紀錄;比上月大增零點一三個百分點,漲幅是歷年最大。主計處擔心,如果不預作因應,未來恐將爆發史上最大一波失業潮。
九月失業率一反過去暑假結束後就下降的現象,反而持續攀高。主計處第四局副局長黃建中說,這是歷年來第六次發生九月分失業率不降反升,勞動市場快速惡化程度是史上首見,觀察各項供需指標,未來失業狀況恐將「相當嚴峻」。
黃建中解釋,失業率飆升,主要是「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的人數激增,比八月增加一萬四千人,總數達十四萬五千人,創下近五年來的同月新高。這一萬四千名失業人口中,有近八成者是中高齡失業,顯示受景氣趨緩影響,勞動市場產生結構性變化,「循環性失業者」有逐漸增加趨勢。
所謂「循環性失業」,是指因景氣衰退使得勞動需求減少導致的失業,這種現象會延續一段期間,景氣復甦後才會逐漸消失,與多為短期現象的摩擦性失業及季節性失業不同。
黃建中說,九月間,四十五歲到六十四歲的中高齡失業者增加速度最快,政府應該重視後續效應,因為這些人多半是家庭主要經濟支柱,一旦失業,背後是無數家庭的衣食無著。所以九月雖然失業人數為四十六萬四千人,但受失業波及的人數卻高達九十六萬人。
此外,主計處也指出,今年以來國內平均就業人數為一千零四十萬五千人,較去年同期增加十三萬人,增幅僅為百分之一點二七,幅度為近五年來同期最低,顯示整體勞動市場成長動能明顯趨緩。
為降低失業率,行政院要求經建會推出「短期促進就業方案」,經建會高層官員說,目前希望可以釋出六萬個工作機會,希望控制今年全年的平均失業率維持在百分之三點九附近,相關方案下周四報行政院會。
另參本館<馬勞動政策>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9098373/20080722070056/
另參本館《教改錯在哪裡?》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072/20060317074146
《搶救大學》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312/20061108065827
擴大內需 將創5.6萬個就業機會【經濟日報記者蘇秀慧08.10.24
工程會主委范良銹昨(23)日表示,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方案目前發包率為33.65%,希望今年底整體發包率可達九成,預估共可提供5.6萬個就業機會,對降低失業率將有所幫助。
行政院會昨天聽取工程會「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方案及工程物價調整款執行情形」報告,行政院長劉兆玄裁示,擴大內需補助地方款的撥款比率已逾三成,相關資金均已到位,各部會應督促把握時效,積極檢討尚未發包工程。
劉兆玄指示,擴大內需方案及工程物價調整款執行,將納入各縣市政府預算執行年度考核成績,作為審核下一年度預算補助參考。
范良銹會後表示,擴大內需方案經費為583億元,共計有8,800餘件標案,自9月底10月初起全面推動,目前已發包2,900百餘件,發包率達33.65%。
不過,范良銹對逾三成的發包率仍不滿意,認為雖然有的縣市進度很好,包括嘉義縣達到80%、台中市72%,合計有六個縣市發包率在五成以上,但另有十餘個縣市發包率未達45%,希望這些縣市要快馬加鞭。
其中屏東縣因縣議會審查程序遲未通過,幾乎沒有發包率;不過,范良銹說,屏東縣議會已表示下午要再開會審查,工程會希望盡快有結論。
【記者蘇秀慧/台北報導】行政院長劉兆玄昨(23)日邀集財經首長會商「緊急促進就業措施」,劉兆玄指示財政部、經濟部主動掌握可能面臨關廠歇業的企業,協助度過難關,避免企業關廠後,造成勞工失業,並由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負責督導。
劉兆玄表示,一旦企業關廠、歇業後,勞工勢必失業,屆時政府想幫助勞工找工作,更不容易,因此財、經兩部應主動掌握面臨關廠、歇業企業,協助度過難關。
行政院會下周將通過「緊急促進就業措施」,劉兆玄昨天再度聽取經建會報告「緊急促進就業措施」規劃情形,並作成上述指示。
經建會主委陳添枝說,緊急促進就業措施預計明年元旦實施,方案是以整體角度規劃促進就業等措施,例如勞委會提出短期立即上工計畫,藉以鼓勵中小企業新聘員工,幫助弱勢及失業民眾共度難關。
陳添枝說,從當前的失業率數字可感受到職場工作的險峻,企業受到國際金融風暴衝擊,難免會有裁員動作,也會對新聘員工較為保守,特別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對此,政府必須採取措施,減緩失業情況。
陳添枝說,重點仍置於促進就業、職業訓練,讓結構性失業現象的民眾獲得工作機會,跟過去安定就業市場的例行作法「不會有很大改變」。
另參本館<擴大內需>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8214498/20080620055255/
搶救失業 政院創造13.8萬個工作機會【經濟日報記者蘇秀慧08.10.26
搶救失業大作戰,經建會已研擬完成短、長期促進就業方案,其中短期促進就業措施自11月起至明年6月,合計將「加碼」創造高達13.8萬個就業機會,比原先規劃的4萬個,大幅增加。經建會委員會議明 (27)日通過後,將送交行政院會拍板定案。
為了搶救不斷攀升的失業率,經建會上周一向行政院提出短期促進就業措施,原規劃公、私部門提供3萬至4萬個就業機會,不過,劉揆並不滿意,指示各部會積極思考、盡最大努力「加碼」,送交經建會彙整。
上周四劉兆玄再邀集內政部、交通部、經濟部、教育部、勞委會、人事局、環保署等部會正副首長,聽取經建會主委陳添枝簡報「短期促進就業方案」,就業機會由3至4萬個大幅擴增到13.8萬個。
劉兆玄指示,短期促進就業措施「不能為湊人數而湊人數」,必須落實執行,且不能有類似民國92年實施的擴大公共服務計畫,有所謂抄墓碑等情事,除了幫助民眾解決失業問題外,工作後也要得到實質的訓練,以利再就業。
有關短期促進就業措施,主要是由各部會認養名額、工作項目,除最大宗的勞委會「立即上工計畫」提供1萬人就業外,交通部、經濟部、內政部、教育部等十餘個部會分別提供數百至數千個不等的工作機會。
至於財源有三大部分:一部分由各機關相關業務經費支應,如年度剩餘款;一部分則由就業安定基金、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支應,不足部分再由行政院第二預備金支應。
經建會希望透過短期就業措施,讓今年失業率降至3.91%以下,長期促進就業措施,則是自明年起至101年實施,目標是2012年能達到馬蕭政見的失業率降至3%以下。
另外,年關將屆,嚴防中小企出現裁員、關廠或歇業,引爆失業潮,行政院長劉兆玄已指示副院長邱正雄出面協調、督導,盡力協助發生經營困難的企業度過難關。
邱正雄昨日表示,近期內將協調中小型銀行,對經營有困難的中小企業不要緊縮融資,並配合展延貸款、到期票據。
邱正雄指出,9月底行政院成立協助企業經營資金專案小組,對經營有困難的企業紓困,展延貸款、到期票據六個月,但部分中小型銀行因欠缺資金,無法配合辦理,政府將想辦法解決。
拚消費救失業 府院採克魯曼藥方【經濟日報記者 蘇秀慧08.10.26
面對世紀罕見的金融海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日前提出兩帖藥方救經濟,發失業津貼和刺激消費;克魯曼的話,行政院似乎是聽進去了,年底前已鎖定力拚刺激消費和促進就業,放手一搏。
昨天起至年底,從中央到地方,台灣頭到台灣尾,每個周末政府都要舉辦系列「台灣製造尚讚」活動,卯起來促銷國產品,從水果、小吃、農漁產品到任何可能,絞盡腦汁讓民眾掏腰包花錢。
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劉兆玄和政府官員,昨天更是帶頭示範「拚消費,救台灣」,從水果、花卉買到農漁產品,還要分贈親友一起享用。劉揆一口氣買了6萬餘元,火龍果就買了3萬元,「海角7號」當紅的「馬拉桑」小米酒也買了50瓶,真可謂血拚。
劉揆無非是希望刺激買氣,讓目前已低迷到谷底的消費市場,能夠激起一些漣漪,不要成為一灘死水,造成景氣惡性循環。
另一方面,11月起行政院也要投入大筆經費,創造13.8萬個就業機會,除了幫助失業家庭度過難關外,這些失業勞工領到的薪水,也一定會投入日常生活所需,換句話說,會投入消費市場。
這和克魯曼說的發失業津貼,有異曲同工之妙,發失業津貼是將錢交到可能會消費的人們手裡,讓政府花出去的錢沒有白花。
救經濟,克魯曼主張現在要做的是給予經濟需要的協助,而不是煩惱赤字。除了拚消費、搶救失業大作戰,行政院恐怕還要想想如何挽救「信心問題」,讓大家把「定存」的錢領出來,投資股票,或消費,一起來拚台灣的經濟。
聯合國:明年全球失業人口 增加2000萬>中時08-10-22王良芬
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二十日表示,全球金融危機將使世界失業人口增加兩千萬,當前急需採取迅速且相互協調的政府行動,以避免嚴重而持久的全球社會危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十月初調低了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國際勞工組織以新的預測為基礎估算,二○○九年末全球失業人口將增至兩億一千萬,比二○○七年的一億九千萬大幅增加。
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說,生活費不足每人每天一美元的貧困勞工數量,將增加四千萬;生活費不足每人每天二美元的勞工數量,則將增加一億以上。
勞工組織總幹事索馬維亞說,受到這波金融危機影響最嚴重包括建築、汽車、旅游、金融、服務和房地產等行業。他指出,如果不採取措施扭轉經濟緊縮的影響、擺脫經濟衰退的陰影,未來失業人口和貧困勞工的數量可能比估計的還要高。
索馬維亞強調,目前需要一個針對勞工家庭以及實體經濟的解救計畫。他表示,美國總統布希和法國總統薩科奇提出舉行金融危機高峰會,預料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和為勞工提供就業機會,將成為金融高峰會的核心議題。
索馬維亞表示,全球採取的應對措施不應僅限金融領域,遠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前,全球就已經處在大規模貧困以和社會不平等的危機中,相關國際組織必須共同採取行動,建立一個新的多邊框架,以實現公平的、可持續的全球化。
金融海嘯 明年底全球2.1億人失業【聯合報08.10.22
全球性金融海嘯,已由美國華爾街波及全球經濟的其他層面,對失業問題的影響將陸續浮現。國際勞工組織(ILO)總幹事索馬維亞20日警告,金融危機可能使明年底前的全球失業人數增加兩千萬人,失業總人口達到2.1億人。
索馬維亞估計,全球失業人數可能由去年的1.9億升至明年底的2.1億。每天生活費不足一美元的超低收入階層,在這期間可能增加4千萬人,不足二美元的更會暴增一億人。
索馬維亞稱,若目前經濟萎縮和將發生衰退的威脅未能迅速妥善因應,情況可能會更嚴重。雖然金融海嘯源頭的華爾街已很多人失去工作,但ILO指裁員潮會波及普通上班族,當中以建造業、汽車業、旅遊、服務業和地產界所受打擊最大。
索馬維亞說:「這不單純是衝擊華爾街的危機,這是衝擊所有行業的危機。」全球各地失業率攀升,但ILO稱,內需市場龐大的國家毋須高度依賴出口,應付金融海嘯的能力較強。
他表示,希望有關解決危機的討論可著重創造就業機會和推動「實質經濟」,將資源集中於小型企業等工作機會較密集的範疇。
他指出,美國金融機構利潤占全國公司的比率,由1980年代的5%升至去年的40%,銀行寧願投資於金融交易,也不借錢給具生產力的行業,導致非金融企業承受跟金融機構看齊的壓力,削減開支,裁員,卻不進行長遠投資,他建議銀行應重返以往借錢給企業的傳統角色。
失業率(Unemployment Rate)
失業率:是指失業人口占勞動人口的比率(一定時期全部就業人口中有工作意願而仍未有工作的勞動力數字),旨在衡量閑置中的勞動産能。在美國,失業率每月第一個周五公布,在臺灣,則于每月23日由行政院主計處公布。失業數據的月份變動可適當反應經濟發展。大多數資料都經過季節性調整。失業率被視爲落後指標。
通過該指標可以判斷一定時期內全部勞動人口的就業情況。一直以來,失業率數字被視爲一個反映整體經濟狀況的指標,而它又是每個月最先發表的經濟數據,所以失業率指標被稱爲所有經濟指標的"皇冠上的明珠",它是市場上最爲敏感的月度經濟指標。 如何解讀該指標 一般情況下,失業率下降,代表整體經濟健康發展,利于貨幣升值;失業率上升,便代表經濟發展放緩衰退,不利于貨幣升值。若將失業率配以同期的通脹指標來分析,則可知當時經濟發展是否過熱,會否構成加息的壓力,或是否需要通過減息以刺激經濟的發展。
另外,失業率數字的反面是就業數字(The Employment Data),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非農業就業數據。非農業就業數字爲失業數字中的一個項目,該項目主要統計從事農業生産以外的職位變化情形,它能反映出制造行業和服務行業的發展及其增長,數字減少便代表企業減低生産,經濟步入蕭條。當社會經濟較快時,消費自然隨之而增加,消費性以及服務性行業的職位也就增多。當非農業就業數字大幅增加時,理論上對彙率應當有利;反之則相反。因此,該數據是觀察社會經濟和金融發展程度和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
失業的分類
1周期性失業 就業水平取決于國民收入水平,而國民收入水平又取決于總需求,周期性失業是由于總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周期失業,一般出現在經濟周期的蕭條階段
2自然失業 消滅了周期性失業時的就業狀態就是充分就業,實現了充分就業時的失業率成爲自然失業率
3隱蔽性失業 表面上有工作,實際上對生産並沒有做出貢獻的人,即有“職”無“工”的人
造成失業的原因
造成失業的原因很多,因此失業的結構與變動情況是觀察重點。失業可分爲:
1.摩擦性失業(Frictional unemployment):是指人們在尋找工作或轉換工作過程中的失業現象。增加職業訓練計劃與提高信息溝通(使失業者能確實掌握就業機會)可降低這方面的失業。
2.結構性失業(Structual unemployment):指市場競爭的結果或者是生産技術改變而造成的失業。結構性失業通常較摩擦性失業持久,因爲結構性失業常表示人員需要再訓練或是遷移才能找到工作。
3.季節性失業(Seasonal unemployment):農業,營建業與旅遊業特別容易受季節性因素影響。
4.殘余性失業:因無就業能力而失業者。
5.周期性失業(Cyclical unemployment):由于總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業,一般出現在經濟周期的蕭條階段
自然失業率
自然失業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指充分就業下的失業率。
爲摩擦性失業率及結構性失業率加總之和。由于人口結構的變化、技術的進步、人們的消費偏好改變等等因素,社會上總會存在著摩擦性失業和結構性失業。就長期而言,景氣循環帶來 的失業情形常會消弭無蹤,社會上只留下自然失業現象,"自然"的定義並不明確,沒有人能明確的指出一個社會的自然失業率是多少,它會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技術進步、産業升級而變化,以臺灣地區而言,一般認爲自然失業率是介于1.5%~2.5%之間。
http://baike.baidu.com/view/140198.html?tp=0_11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