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0-26 06:37:56| 人氣6,061| 回應93 | 上一篇 | 下一篇

高學歷高失業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高學歷高失業要怪誰呢?
前教改?現政府?大環境?父母?學生?

怪人易怪己難!


4萬個頭路 搶救大學生失業【聯合報記者李順德08.10.19 
 
失業問題嚴重,大學生畢業生找不到頭路,劉內閣展開搶救失業大作戰。行政院長劉兆玄指示經建會,在本周四行政院會提出「促進就業措施」,預計提供近四萬個就業機會,為期一年,並自十一月開始實施。
劉揆並指示內政部研議,在推動第二階段「近貧補助專案」時,加聘大學生協助普查、統計,增加就業機會。
據透露,在劉揆指示後,經建會已加速會商,日前邀集內政部、交通部、勞委會、經濟部等相關部會,就各部會業務,可以由年輕人擔任,且不需要太多專業的工作進行協調分配。
據了解,勞委會獲分配一萬個名額,勞委會目前正研議利用就業基金,補助中小企業主,讓中小企業主增聘勞工,勞委會估計有近一萬人獲得短期就業機會。交通部分配了數千人,負責橋梁工程等交通建設的調查工作。
至於內政部分配的人數近六千人,主要包括地政司分配二百五十人,戶政司一千五百人,警政署也有分配,並且增加一梯次的替代役。在地政司提供的短期工作,是分配到各地方地政事務所清理倉庫檔案,戶政司分配「一親等血源」調查工作。警政署部分,則是協助維持交通。
據了解,劉兆玄日前在行政院內部會議中強調,依主計處所提數據,今年一至八月的失業率已攀升到百分之三點九三,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特別偏高,他希望經建會儘速於本周四院會提出促進就業方案,並請勞委會就補貼企業照顧邊際勞工提出可行方案。

失業潮 衝擊年輕高學歷【聯合報記者許玉君08.10.19
 
全球金融風暴重創個別產業,包括職場新鮮人找不到工作的人數、失業超過一年的「長期失業人口」,以及整體失業率等指標,都出現惡化。
主計處最新資料顯示,八月分的初次尋職者失業人數高達十一萬七千人,追平歷年新高紀錄;就連失業超過一年的「長期失業人口」,八月分也高達六萬三千人,創下近三年同月新高;勞委會已預警,年底前國內恐出現一波大量解雇潮。
長期失業者中高達百分之五十六集中在三十歲以下,並非一般人所想像的中高齡族群,更有近三成具大學以上的學歷,顯示這一波不景氣不僅衝擊藍領勞工,年輕一族的高學歷者也受創。
另外,經建會公布今年一至八月平均失業率百分之三點九三,若加計第四季預期會發生的大量解雇潮,今年全年失業率恐會逼近百分之四,失業人數將比去年大增一萬五千人。
主計處官員擔心,這一波失業狀況,有點像民國九十年那一波,主要是由於景氣趨緩所引起,特別是因為關廠歇業而失業者的人數不斷攀高,八月分數字已經多達十三萬三千人,同樣也是近三年來新高,這表示國內就業市場已經出現結構性變化,勞動市場動能逐漸趨緩。
官員說,如果九月分的數據繼續升高,這一波失業問題可能比想像中嚴重。
民國九十年時那波不景氣,國內長期失業人員從不到四萬人到了九十一年的十一萬人,失業率也在短短十個月內從百分之三點三升至百分之五點三,一直到九十四年十月後,才低於百分之四;去年八月國內的長期失業人數不過五萬三千人,一年後卻大增一萬人,不禁令人擔心失業潮再現。

勞委會:外勞核配不變 補助僱用本勞【經濟日報記者陳亮諭08.10.23
 
面對失業率攀高,景氣不佳,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今(23)日將與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會商,業者希望廢除基本工資規定、取消本勞及外勞雇用比率限制,降低用人成本,解決缺工問題;但勞委會昨日重申,目前外勞核配制度不會改變,仍然採有限度開放,並呼籲業者多僱用本國勞工,以降低失業率。
面對國內失業率攀高,王如玄今天將發信給各民營事業單位,信中告知企業若有「新進用人力的需求,無論是由勞委會推介或由企業聘雇符合規定者,每僱用一名失業勞工,勞委會將補助企業1萬元」。疾呼產業界提高聘用本國勞工率,搶救攀升的失業率。
王如玄表示,今天要向工總、商總等大老「拜託」,達到立即上工計畫協助1萬個失業者的目標。王如玄也在信中表示,韓國雇主團體自發性發起「一企業增聘一人」的作法,呼籲國內企業可以共體時艱。
工總今天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工業團體負責人與政府首長午餐座談會」,產業公會代表將與王如玄共進午餐,提出建言及意見交流,工總彙總產業建言的27案中,大多緊扣外勞議題。
工業總會業務處長劉志棟表示,部分業者提出取消本勞及外勞僱用比例限制。他舉例,勞力導向的工作常僱用不到本國勞工,假設一條生產線至少要50人開工,依法可僱用30位本勞、申請20位外勞,但若本勞只能找到25人,剩下五個本勞名額因湊不到或無法以外勞代替,因而無法開工,卻讓原本的25位本勞失業。
劉志棟說,產業界也呼籲外勞薪資跟本國勞工的基本工資脫鉤,甚至有人提議取消基本工資的規定,因目前聘用員工起薪都比基本工資1.72萬元高,很多國家也無規定基本工資,應該回歸市場機制。
勞委會官員表示,目前對各產業聘請外勞的總額限制政策不會改變,但勞委會與工業局正在進行協調,將會重新研究各產業所需,明年1月公布最新核配結果。
學者指出,目前不贊成政府針對外勞政策做調整,因為外勞負責的都是比較辛苦的3K的工作,這種工作需要外籍勞工來補充,如果看到失業率的數字,就馬上要去調整外勞政策,操之過急。建議政府外勞政策可以不再放寬,也不宜因這兩三個月的失業率數字就緊縮,如果要緊縮外勞政策,事前必須先評估其結果及對工商業界的影響

立即上工計畫 1萬個飯碗 工總出5千>中時08-10-24黃馨儀

     為了維持勞工基本生活,勞委會推出「立即上工計畫」,協助一萬名勞工找飯碗。昨日勞委會主委王如玄與全國工業總會代表餐敘時,理事長陳武雄當場宣布,將號召企業界認養五千個就業名額,讓勞工朋友不再為下一餐煩惱。
     至於剩餘的五千個名額,勞委會職訓局昨上午與科學園區、工商團體等代表見面後,也獲得與會團體大力支持,勞委會有信心在三個月內、年底前達成一萬個工作機會的目標。
     勞委會近日宣布「立即上工計畫」,優先協助連續失業三個月以上的勞工朋友找飯碗。未來只要企業每雇用一名本國籍勞工,就可獲每個月一萬元的補助,以一年半為期限,即日起各年齡、性別的勞工皆可申請,預估將可協助一萬人就業。
     面對居高不下的失業率,馬英九總統昨日承諾政府會擴大投資,再度呼籲有能力者適度消費。他表示,讓商家有生意做,才會雇用員工,增加就業機會,如果大家都不消費,只有越來越蕭條。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范良銹昨日也表示,「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方案」目前發包率為三二.七九%,今年底整體發包率可達九成,預估屆時將可提高經濟成長率○.二五%,增加五萬六千個就業機會。
 
9月失業率暴增…最大失業潮來了?【聯合報記者許玉君08.10.23  

金融風暴衝擊國內外經濟,主計處昨天公布,九月分失業率暴增至百分之四點二七,不但是近四年同月新高紀錄;比上月大增零點一三個百分點,漲幅是歷年最大。主計處擔心,如果不預作因應,未來恐將爆發史上最大一波失業潮。
九月失業率一反過去暑假結束後就下降的現象,反而持續攀高。主計處第四局副局長黃建中說,這是歷年來第六次發生九月分失業率不降反升,勞動市場快速惡化程度是史上首見,觀察各項供需指標,未來失業狀況恐將「相當嚴峻」。
黃建中解釋,失業率飆升,主要是「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的人數激增,比八月增加一萬四千人,總數達十四萬五千人,創下近五年來的同月新高。這一萬四千名失業人口中,有近八成者是中高齡失業,顯示受景氣趨緩影響,勞動市場產生結構性變化,「循環性失業者」有逐漸增加趨勢。
所謂「循環性失業」,是指因景氣衰退使得勞動需求減少導致的失業,這種現象會延續一段期間,景氣復甦後才會逐漸消失,與多為短期現象的摩擦性失業及季節性失業不同。
黃建中說,九月間,四十五歲到六十四歲的中高齡失業者增加速度最快,政府應該重視後續效應,因為這些人多半是家庭主要經濟支柱,一旦失業,背後是無數家庭的衣食無著。所以九月雖然失業人數為四十六萬四千人,但受失業波及的人數卻高達九十六萬人。
此外,主計處也指出,今年以來國內平均就業人數為一千零四十萬五千人,較去年同期增加十三萬人,增幅僅為百分之一點二七,幅度為近五年來同期最低,顯示整體勞動市場成長動能明顯趨緩。
為降低失業率,行政院要求經建會推出「短期促進就業方案」,經建會高層官員說,目前希望可以釋出六萬個工作機會,希望控制今年全年的平均失業率維持在百分之三點九附近,相關方案下周四報行政院會。

另參本館<馬勞動政策>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9098373/20080722070056/
另參本館《教改錯在哪裡?》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072/20060317074146
《搶救大學》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312/20061108065827

擴大內需 將創5.6萬個就業機會【經濟日報記者蘇秀慧08.10.24
 
工程會主委范良銹昨(23)日表示,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方案目前發包率為33.65%,希望今年底整體發包率可達九成,預估共可提供5.6萬個就業機會,對降低失業率將有所幫助。
行政院會昨天聽取工程會「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方案及工程物價調整款執行情形」報告,行政院長劉兆玄裁示,擴大內需補助地方款的撥款比率已逾三成,相關資金均已到位,各部會應督促把握時效,積極檢討尚未發包工程。
劉兆玄指示,擴大內需方案及工程物價調整款執行,將納入各縣市政府預算執行年度考核成績,作為審核下一年度預算補助參考。
范良銹會後表示,擴大內需方案經費為583億元,共計有8,800餘件標案,自9月底10月初起全面推動,目前已發包2,900百餘件,發包率達33.65%。
不過,范良銹對逾三成的發包率仍不滿意,認為雖然有的縣市進度很好,包括嘉義縣達到80%、台中市72%,合計有六個縣市發包率在五成以上,但另有十餘個縣市發包率未達45%,希望這些縣市要快馬加鞭。
其中屏東縣因縣議會審查程序遲未通過,幾乎沒有發包率;不過,范良銹說,屏東縣議會已表示下午要再開會審查,工程會希望盡快有結論。
【記者蘇秀慧/台北報導】行政院長劉兆玄昨(23)日邀集財經首長會商「緊急促進就業措施」,劉兆玄指示財政部、經濟部主動掌握可能面臨關廠歇業的企業,協助度過難關,避免企業關廠後,造成勞工失業,並由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負責督導。
劉兆玄表示,一旦企業關廠、歇業後,勞工勢必失業,屆時政府想幫助勞工找工作,更不容易,因此財、經兩部應主動掌握面臨關廠、歇業企業,協助度過難關。
行政院會下周將通過「緊急促進就業措施」,劉兆玄昨天再度聽取經建會報告「緊急促進就業措施」規劃情形,並作成上述指示。
經建會主委陳添枝說,緊急促進就業措施預計明年元旦實施,方案是以整體角度規劃促進就業等措施,例如勞委會提出短期立即上工計畫,藉以鼓勵中小企業新聘員工,幫助弱勢及失業民眾共度難關。
陳添枝說,從當前的失業率數字可感受到職場工作的險峻,企業受到國際金融風暴衝擊,難免會有裁員動作,也會對新聘員工較為保守,特別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對此,政府必須採取措施,減緩失業情況。
陳添枝說,重點仍置於促進就業、職業訓練,讓結構性失業現象的民眾獲得工作機會,跟過去安定就業市場的例行作法「不會有很大改變」。

另參本館<擴大內需>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8214498/20080620055255/

搶救失業 政院創造13.8萬個工作機會【經濟日報記者蘇秀慧08.10.26
 
搶救失業大作戰,經建會已研擬完成短、長期促進就業方案,其中短期促進就業措施自11月起至明年6月,合計將「加碼」創造高達13.8萬個就業機會,比原先規劃的4萬個,大幅增加。經建會委員會議明 (27)日通過後,將送交行政院會拍板定案。
為了搶救不斷攀升的失業率,經建會上周一向行政院提出短期促進就業措施,原規劃公、私部門提供3萬至4萬個就業機會,不過,劉揆並不滿意,指示各部會積極思考、盡最大努力「加碼」,送交經建會彙整。
上周四劉兆玄再邀集內政部、交通部、經濟部、教育部、勞委會、人事局、環保署等部會正副首長,聽取經建會主委陳添枝簡報「短期促進就業方案」,就業機會由3至4萬個大幅擴增到13.8萬個。
劉兆玄指示,短期促進就業措施「不能為湊人數而湊人數」,必須落實執行,且不能有類似民國92年實施的擴大公共服務計畫,有所謂抄墓碑等情事,除了幫助民眾解決失業問題外,工作後也要得到實質的訓練,以利再就業。
有關短期促進就業措施,主要是由各部會認養名額、工作項目,除最大宗的勞委會「立即上工計畫」提供1萬人就業外,交通部、經濟部、內政部、教育部等十餘個部會分別提供數百至數千個不等的工作機會。
至於財源有三大部分:一部分由各機關相關業務經費支應,如年度剩餘款;一部分則由就業安定基金、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支應,不足部分再由行政院第二預備金支應。
經建會希望透過短期就業措施,讓今年失業率降至3.91%以下,長期促進就業措施,則是自明年起至101年實施,目標是2012年能達到馬蕭政見的失業率降至3%以下。
另外,年關將屆,嚴防中小企出現裁員、關廠或歇業,引爆失業潮,行政院長劉兆玄已指示副院長邱正雄出面協調、督導,盡力協助發生經營困難的企業度過難關。
邱正雄昨日表示,近期內將協調中小型銀行,對經營有困難的中小企業不要緊縮融資,並配合展延貸款、到期票據。
邱正雄指出,9月底行政院成立協助企業經營資金專案小組,對經營有困難的企業紓困,展延貸款、到期票據六個月,但部分中小型銀行因欠缺資金,無法配合辦理,政府將想辦法解決。
 
拚消費救失業 府院採克魯曼藥方【經濟日報記者 蘇秀慧08.10.26
 
面對世紀罕見的金融海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日前提出兩帖藥方救經濟,發失業津貼和刺激消費;克魯曼的話,行政院似乎是聽進去了,年底前已鎖定力拚刺激消費和促進就業,放手一搏。
昨天起至年底,從中央到地方,台灣頭到台灣尾,每個周末政府都要舉辦系列「台灣製造尚讚」活動,卯起來促銷國產品,從水果、小吃、農漁產品到任何可能,絞盡腦汁讓民眾掏腰包花錢。
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劉兆玄和政府官員,昨天更是帶頭示範「拚消費,救台灣」,從水果、花卉買到農漁產品,還要分贈親友一起享用。劉揆一口氣買了6萬餘元,火龍果就買了3萬元,「海角7號」當紅的「馬拉桑」小米酒也買了50瓶,真可謂血拚。
劉揆無非是希望刺激買氣,讓目前已低迷到谷底的消費市場,能夠激起一些漣漪,不要成為一灘死水,造成景氣惡性循環。
另一方面,11月起行政院也要投入大筆經費,創造13.8萬個就業機會,除了幫助失業家庭度過難關外,這些失業勞工領到的薪水,也一定會投入日常生活所需,換句話說,會投入消費市場。
這和克魯曼說的發失業津貼,有異曲同工之妙,發失業津貼是將錢交到可能會消費的人們手裡,讓政府花出去的錢沒有白花。
救經濟,克魯曼主張現在要做的是給予經濟需要的協助,而不是煩惱赤字。除了拚消費、搶救失業大作戰,行政院恐怕還要想想如何挽救「信心問題」,讓大家把「定存」的錢領出來,投資股票,或消費,一起來拚台灣的經濟。

聯合國:明年全球失業人口 增加2000萬>中時08-10-22王良芬

     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二十日表示,全球金融危機將使世界失業人口增加兩千萬,當前急需採取迅速且相互協調的政府行動,以避免嚴重而持久的全球社會危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十月初調低了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國際勞工組織以新的預測為基礎估算,二○○九年末全球失業人口將增至兩億一千萬,比二○○七年的一億九千萬大幅增加。
     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說,生活費不足每人每天一美元的貧困勞工數量,將增加四千萬;生活費不足每人每天二美元的勞工數量,則將增加一億以上。
     勞工組織總幹事索馬維亞說,受到這波金融危機影響最嚴重包括建築、汽車、旅游、金融、服務和房地產等行業。他指出,如果不採取措施扭轉經濟緊縮的影響、擺脫經濟衰退的陰影,未來失業人口和貧困勞工的數量可能比估計的還要高。
     索馬維亞強調,目前需要一個針對勞工家庭以及實體經濟的解救計畫。他表示,美國總統布希和法國總統薩科奇提出舉行金融危機高峰會,預料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和為勞工提供就業機會,將成為金融高峰會的核心議題。
     索馬維亞表示,全球採取的應對措施不應僅限金融領域,遠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前,全球就已經處在大規模貧困以和社會不平等的危機中,相關國際組織必須共同採取行動,建立一個新的多邊框架,以實現公平的、可持續的全球化。

金融海嘯 明年底全球2.1億人失業【聯合報08.10.22 
 
全球性金融海嘯,已由美國華爾街波及全球經濟的其他層面,對失業問題的影響將陸續浮現。國際勞工組織(ILO)總幹事索馬維亞20日警告,金融危機可能使明年底前的全球失業人數增加兩千萬人,失業總人口達到2.1億人。
索馬維亞估計,全球失業人數可能由去年的1.9億升至明年底的2.1億。每天生活費不足一美元的超低收入階層,在這期間可能增加4千萬人,不足二美元的更會暴增一億人。
索馬維亞稱,若目前經濟萎縮和將發生衰退的威脅未能迅速妥善因應,情況可能會更嚴重。雖然金融海嘯源頭的華爾街已很多人失去工作,但ILO指裁員潮會波及普通上班族,當中以建造業、汽車業、旅遊、服務業和地產界所受打擊最大。
索馬維亞說:「這不單純是衝擊華爾街的危機,這是衝擊所有行業的危機。」全球各地失業率攀升,但ILO稱,內需市場龐大的國家毋須高度依賴出口,應付金融海嘯的能力較強。
他表示,希望有關解決危機的討論可著重創造就業機會和推動「實質經濟」,將資源集中於小型企業等工作機會較密集的範疇。
他指出,美國金融機構利潤占全國公司的比率,由1980年代的5%升至去年的40%,銀行寧願投資於金融交易,也不借錢給具生產力的行業,導致非金融企業承受跟金融機構看齊的壓力,削減開支,裁員,卻不進行長遠投資,他建議銀行應重返以往借錢給企業的傳統角色。

失業率(Unemployment Rate)

  失業率:是指失業人口占勞動人口的比率(一定時期全部就業人口中有工作意願而仍未有工作的勞動力數字),旨在衡量閑置中的勞動産能。在美國,失業率每月第一個周五公布,在臺灣,則于每月23日由行政院主計處公布。失業數據的月份變動可適當反應經濟發展。大多數資料都經過季節性調整。失業率被視爲落後指標。
  通過該指標可以判斷一定時期內全部勞動人口的就業情況。一直以來,失業率數字被視爲一個反映整體經濟狀況的指標,而它又是每個月最先發表的經濟數據,所以失業率指標被稱爲所有經濟指標的"皇冠上的明珠",它是市場上最爲敏感的月度經濟指標。 如何解讀該指標 一般情況下,失業率下降,代表整體經濟健康發展,利于貨幣升值;失業率上升,便代表經濟發展放緩衰退,不利于貨幣升值。若將失業率配以同期的通脹指標來分析,則可知當時經濟發展是否過熱,會否構成加息的壓力,或是否需要通過減息以刺激經濟的發展。
  另外,失業率數字的反面是就業數字(The Employment Data),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非農業就業數據。非農業就業數字爲失業數字中的一個項目,該項目主要統計從事農業生産以外的職位變化情形,它能反映出制造行業和服務行業的發展及其增長,數字減少便代表企業減低生産,經濟步入蕭條。當社會經濟較快時,消費自然隨之而增加,消費性以及服務性行業的職位也就增多。當非農業就業數字大幅增加時,理論上對彙率應當有利;反之則相反。因此,該數據是觀察社會經濟和金融發展程度和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

失業的分類

  1周期性失業 就業水平取決于國民收入水平,而國民收入水平又取決于總需求,周期性失業是由于總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周期失業,一般出現在經濟周期的蕭條階段
  2自然失業 消滅了周期性失業時的就業狀態就是充分就業,實現了充分就業時的失業率成爲自然失業率
  3隱蔽性失業 表面上有工作,實際上對生産並沒有做出貢獻的人,即有“職”無“工”的人

造成失業的原因

  造成失業的原因很多,因此失業的結構與變動情況是觀察重點。失業可分爲:
  1.摩擦性失業(Frictional unemployment):是指人們在尋找工作或轉換工作過程中的失業現象。增加職業訓練計劃與提高信息溝通(使失業者能確實掌握就業機會)可降低這方面的失業。
  2.結構性失業(Structual unemployment):指市場競爭的結果或者是生産技術改變而造成的失業。結構性失業通常較摩擦性失業持久,因爲結構性失業常表示人員需要再訓練或是遷移才能找到工作。
  3.季節性失業(Seasonal unemployment):農業,營建業與旅遊業特別容易受季節性因素影響。
  4.殘余性失業:因無就業能力而失業者。
  5.周期性失業(Cyclical unemployment):由于總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業,一般出現在經濟周期的蕭條階段

自然失業率

  自然失業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指充分就業下的失業率。
  爲摩擦性失業率及結構性失業率加總之和。由于人口結構的變化、技術的進步、人們的消費偏好改變等等因素,社會上總會存在著摩擦性失業和結構性失業。就長期而言,景氣循環帶來 的失業情形常會消弭無蹤,社會上只留下自然失業現象,"自然"的定義並不明確,沒有人能明確的指出一個社會的自然失業率是多少,它會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技術進步、産業升級而變化,以臺灣地區而言,一般認爲自然失業率是介于1.5%~2.5%之間。
http://baike.baidu.com/view/140198.html?tp=0_11

 

台長: 阿楨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6,061) | 回應(9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時評政客 |
此分類下一篇:近貧關懷專案
此分類上一篇:經營之神的神話

顯示全部93則回應

圖博館
日媒:在日研修生講述日本“大班長”眼中的中國變遷

  日本新華僑報網2017.2.18文章,原題:一位日本“大班長”與中國研修生的交流 一位中國研修生講述自己在日本生活期間的故事,特別提到公司裡有位元老級人物,講述了他與研修生的日常交流及他對中國的一些看法。文章摘編如下:
  多少年過去了,我還是難忘研修生生活期間遇到的日本公司的那位“大班長”。
  這位“大班長”是這家小縫紉公司裡面的元老一級人物,從18歲開始就在這里工作,而且一直是前沿陣地的骨幹。有人告訴我,如果“大班長”是個男的,可能早就當上公司的常務、專務這類管理幹部了。但是,日本社會講究“男尊女卑”,她就是一直升不上去,圍著縫紉機轉了不知多少年。
  那麼,為什麼喊她“大班長”呢?因為她“個頭大,嗓音大,脾氣大”,與日常所說的“大和撫子”完全不是一回事。她只要一聲喊起,整個車間就都知道“大班長”在鬧脾氣了。不過,“大班長”雖然脾氣是大了一點,但在男人面前還是會“裝嫩”的,其撒嬌本領也是公司裡面一個看點,有時連日本員工都感覺要起“雞皮”了。
  “大班長”每天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檢查做出來的衣服質量,還要看著中國研修生的干活情況。心情好的時候,她會誇獎中國研修生心靈手巧,雖然日語說的不好,但活干得不錯。心情不好的時候,她也會把中國研修生找出來撒氣,把這個中國研修生負責的工序地方都找出來,讓其一個一個去修改。所以,那時我們中國研修生每天進入車間工作,第一件事就是先看看今天“大班長”的心情如何,如果感覺是陰天,都會躲的遠遠的。
  “大班長”以前沒有去過中國。在她的腦海裡,中國就是一個落後的國家,沒有高樓,沒有汽車,甚至還沒有家用電器。所以,她總感覺中國研修生一個個都是太窮的人,都是沒有見過世面的人,經常和中國研修生說的一句話就是:“還是日本好吧,什麼都有,你們在這裡是不是感覺很幸福?”說完,還會露出那不屑的小眼神。
2017-02-21 23:21:38
圖博館
2009年,公司老闆派“大班長”到中國大連出差三天。回來以後,她對中國的印象全變了。她告訴日本同事:那裡有高樓大廈,一點都不比日本的矮;那裡有小汽車,在馬路上跑得歡著呢,動不動就堵車;自己在酒店吃自助餐,要什麼有什麼,真的是眼花繚亂。不過,她回過頭來又對中國研修生說:“你們中國太亂了,人太多了,車太多了,樓房也太高了,文明程度不好,還是日本好”。但是,那小眼神裡,已經比不屑多了一點羨慕的感覺。
  我們幾個中國研修生聊天的時候說到她,原來是覺得中國“落後”,後來是覺得中國“文明程度不好”,對於她來說,這已經是認識上的進步了。我們還知道後來她多次找公司老闆,說是還想去中國出差,但不知為什麼老闆就是不同意。於是,我們就主動向她介紹中國。有的人把家里通過微信傳來的照片給她看,告訴她我們的家鄉發生了什麼變化;還有的人給她播放小視頻,還有日語比較好的中國研修生給她講各種各樣的中國事情,還有的中國研修生休息的時候給她包餃子。
  慢慢地,這位“大班長”變了,有時會跟我們說:“我退休以後,一定要去中國旅遊,因為我開始喜歡中國了。”(蘇靜)
  回應相關新聞
外媒:超萬名中國研修生在日“失踪”成黑市勞動力2017-02-16
日媒:赴日研修生近5千人“失踪”大多咋是中國人?2015-12-21
2017-02-21 23:22:40
圖博館
赴日大陸研修生命案 疑男傷者單戀死者2017-08-23 中央社

據報導,日本靜岡縣富士市一間公司宿舍21日發生命案,一名中國大陸女子死亡,一名中國大陸男子重傷,日本警方已朝殺人事件調查。兩人同事指男傷者明顯喜歡死者,卻未獲對方接納。

南非吃人魔 吃膩人肉自首2017-08-22 中央社

南非警方表示,一名男子走進警局說他「吃膩了人肉」,連帶爆出共3名連續吃人魔。目前已知一名女子遭性侵殺害後,遭分屍分食,警方持續追查究竟有多少人遇害。

中國研修生在日遇害 日本網友:扭曲人性制度該廢了2017.8.22新京報

  什麼是研修生?為何日本研修生屢屢曝出負面新聞?
  研修生,通俗來講,就是在日本學習勞動技能順便打工的外國人。
  外國人研修制度可追溯至1981年。為了把日本企業在海外僱傭的外國人送回日本短期受訓,日本政府制定了這項製度,作為一種工作簽證依據。1993年,更名為技能實習制度。
  目前,通過研修制度赴日方式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日本企業在海外分公司的職員去日本總公司研修。一種是日本的商會、工會等監管機構與海外研修生輸送機構簽約,由海外輸送機構通過招聘考試等方式決定人選,並將其輸送至日本監管機構,然後將研修生們分配至下屬企業。
  據日本法務省公佈的資料,以“技能實習”資格滯留日本的外國人呈逐年上漲的趨勢。
  截止2016年年底,這一數字達到228588人,比前一年增長了18.7%,佔留日外國人總數的9.6%。
  研修生主要幹什麼?
  研修生大多在日本農、林、牧、漁、工業的中小企業中從事“3K工作”(骯髒、危險、艱辛的工作),其人權問題長期以來備受關注。
  剋扣和拖欠工資是常態,上交護照被限制人身自由、長時間勞動、性騷擾和歧視現像也屢見不鮮。
  美國國務院2007年發布的一份報告曾指出,日本接收研修生、技能生的情況實際上是屬於驅使奴隸般的“強制勞動”。
  2016年,一名叫喬伊菲律賓男子因一個月加班122個多小時引發心髒病後死亡,曾引發輿論爭議。
  但這並非個例。
2017-08-23 12:21:58
圖博館
據日本法務省今年公佈的資料,2016年,日方企業或團體拒付研修生工資等行為共計383起。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數據也顯示,發生傷亡事故的外國勞動者逐年增加,其中,研修生傷亡事故每年大約會發生500起,部分事故甚至致人死亡或留下嚴重後遺症。
  為了保護研修生的人權,日本政府近年來也在採取各項措施。
  去年11月,日本國會通過了《外國人技能實習制度規範化法》,設立相關機構監督僱傭研修生的企業,改善外籍勞工人權受侵害的現狀。
  日本人怎麼看待研修生?
  一方面,研修生在日本過著地獄般的日子,另一方面,大量研修生的湧入也給日本社會帶來了一系列問題。
  比如,“失踪”問題。
  一部分研修生由於無法忍受苛刻的勞動環境逃走,還有一部分研修生滯留期限到期後為留下來掙錢而逃走,成為非法滯留人員。
  NHK曾報導說,2011年1月至2016年9月,在日“失踪”的外國研修生達21492人。
  許多日本企業為了填補嚴重不足的勞動力而僱傭非法滯留人員。
  居日本媒體報導,去年,日本一家公司職員因將“失踪”的300多名研修生派遣至食品加工公司工作,從中獲取6000多萬日元(約300多萬人民幣)中介費而被捕。
  但對於部分企業和地區而言,研修生正在從“廉價勞動力”轉向“不可缺少的戰鬥力”。
  很大一個原因是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日漸嚴重,日本勞動力越來越缺乏。
  2015年以後,日本政府將部分行業研修生的滯留年限從3年延長至5年。其中,最早延長期限的是日本的建築業,這背後還有一個原因:
  東京奧運場館建設大量缺人。
  日本人不愛做施工方面的工作,建築公司只能啟用研修生。大阪一家建築公司負責人稱,外國人(研修生)十分有乾勁,什麼都可以做,充滿戰鬥力。
2017-08-23 12:23:04
圖博館
這次再發生中國研修生命案,不少日本網友表示應該廢除這一落後的製度。
  研修生留日期限一般是3年,現在也有5年了。據說研修生經常加班,一個月只能休一天,一個房間內住2~4人,月薪大約1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7300元),還要扣除食宿開銷。
  如果日本人的話,早就不干了。像這樣過三五年,不少人會逃走變成非法滯留人員,然後又引發其他社會問題。
  沒有研修生,日本製造業好像就無法自立似的,希望廢除。但可能因為日本國力下降了,監督機構也睜隻眼閉隻眼吧。
  一些企業惡意利用這項製度來支撐日本的製造業。如今,只有少數日本人才能忍受這樣的“黑企業”。
  (研修生)拿著最低的薪水乾著最多的活,假期也加班,勞動環境和奴隸無異,簡直無視人性。
  想要應對由於老齡化和少子化引發的勞動力減少問題,必須抓住轉變產業結構的契機。
....
  回應
小編已經黑的有新華社水平了,此貼值100.
打死也不敢對比研修生和國內打工仔誰賺錢,哈哈
在祖國能掙7800元肯定不會去日本
一個月7300還要扣除食宿開銷,剩不了幾個錢哈哈
日本勞動力嚴重缺乏,為啥機器人還沒有應用起來?中國人多但是機器人都開始搶占工作崗位了!
http://news.sina.com.cn/c/nd/2017-08-23/doc-ifykcirz3867213.shtml
2017-08-23 12:24:53
圖博館
美媒:中國是最適合工作國家之一美英聲譽走低

  據彭博新聞社網站2017.9.6報導,根據一項針對來自16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3萬名旅居國外者的調查,自去年美國總統選舉和英國脫歐公投以來,美國和英國對外國人的友好程度下降,兩國的政治穩定性也下降。
  2017年位居榜首的國家是巴林,受國內經濟問題拖累,希臘位居末位。去年位居前十的澳大利亞下降位次最多,居第34位,旅居國外者對澳大利亞就業、職業前景、工作時長以及工作與生活平衡程度的評分均有所下降。
  報導稱,這些旅居國外者認為最適宜工作的國家之一是中國,中國境內三分之二的受訪外國人聲稱對自己的職業滿意,但因環境污染因素(工作=生活?),中國在65個國家中整體排名為55。
  經過去年6月的脫歐公投,英國今年位居第54位,比去年下滑21位。美國在65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43,比去年下滑17位。不過,在美國大選結果出爐前,美國的聲譽就已經下滑。
  回應
不錯,最適合工作,但不知道是不是適合生活居住生存?
你可以參照伊拉克等國家再來回答這個問題

俄媒:烏克蘭軍工專家舉家來華,俄在這事上輸了

  俄羅斯《獨立報》2017.9.8文章,原題:俄羅斯輸掉爭奪烏克蘭專家的競爭
  烏克蘭不久前還是有著航天、核能、飛機和化工企業的工業國家。烏總統波羅申科禁止與俄羅斯軍工合作後,許多烏軍工企業到了關門邊緣。例如“馬達西奇”失去近85%的訂單,數千名員工被解僱。俄羅斯曾呼籲烏國防領域專家赴俄工作,承諾提供高工資和住房。中國也開始吸收烏克蘭專家。
  陝西省建設了面積120多平方公里的生產區,數千名“安東諾夫”公司的工作人員將攜家眷在這里工作、生活。為此,中國做了大量工作,不僅建設新企業,還建造新城鎮。來自烏克蘭的專家馬上就能領到新房鑰匙,還可獲得高收入和舒適的生活條件。這些人到來之前,中國已從烏購買了感興趣的技術資料。
  目前有多少烏克蘭專家去俄羅斯國防領域工作並沒有準確數字。若俄不能為本國專家提供有競爭力的條件,不排除俄專家會像民航飛行員一樣大規模前往中國的可能性。
2017-09-09 10:53:10
圖博館
無望的掙扎...教育也難脫貧 窮孩子怎敵「資」優生2017-10-04聯合報

近年不少學者觀察到,「教育」很難幫貧窮兒脫貧,因為貧窮結構性問題強大,非孩子一己之力可以掙脫;且教育陷入「家與家的競爭」,富者越富、貧者越貧,階級世襲情況嚴重。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吳齊殷分析,貧窮兒最難被翻轉的是「價值的內化」,貧窮涉及的不僅是經濟與社會地位,還包括價值觀,也就是在貧窮過程中,孩子如何看待自己、與別人如何看待他。當貧二代認為自己的努力是「無望的掙扎」,便會與環境妥協,對翻轉未來失去信心。
幾十年前,貧窮人家的孩子可以靠教育脫貧,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表示,那是因為當時受大學教育的人較少,學歷可成為晉升之階,這也給孩子一種動力,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如今,卻是人人都有大學可念,學歷再也不是打破階級的工具了。薛承泰指出,過去聯考靠個人的奮鬥,現在免試升學則是「家與家的競爭」。
  收入愈高 教育愈多
尤其主計處的家庭收支調查顯示,收入愈高的家庭,教育支出愈多;收入愈少的貧窮家庭,支出最多的就是三餐生計,拉大貧富教育資源差距。
現在的「資優生」,簡直可說是「資本優厚」的學生。
勞陣工作貧窮研究室主任洪敬舒也指出,高度競爭的教育反而造成貧窮兒成為「雙重弱勢」,他強調,過去貧戶撐到孩子國、高中畢業就能找到工作、補貼家計,但現在撐到讀完大學也還不能脫貧,因為就業薪資不一定與學歷成正比。
  回應
 以往陳水扁家是「三級貧戶」,有機會翻身。現在民進黨統治下,「三級貧戶」只有世襲,不可能翻身。
 以前的教育的確可以脫貧,但現在的教育不可能,因為除了几所大學外,私立大學畢業的平均程度比以前高中還差!教育程度提高,但國民素質不見得提高,而現在很多人不比以前人吃苦耐勞,反而追求小確幸者較多,民進黨執政,只會讓更多人變貧窮!
 教改最大的成就貢獻,沒幫助孩子減少補習,沒有增加玩樂時間,只有限制貧窮人家翻轉的可能
 腦殘的台灣人就相信教改、多元化入學這些鬼東西,怪誰!
 不恢復低錄取率的聯考,窮人不可能翻身的!
 政治干擾教育,害死學生,以前文言文必修,現在閩南語必修,沒有選擇的彈性,課綱一改再改,吵吵鬧鬧,浪費時間讓學生學一些沒有競爭力的廢課,只為了意識型態鬥爭,有辦法的父母只好利用晚上載小孩去補習有競爭力的課程。民進黨不倒,臺灣不會好。
2017-10-04 11:39:54
圖博館
調薪真能解決缺工問題?2017-10-29 經濟日報社論

行政院長賴清德大聲呼籲,政府明年給軍公教人員加薪3%,現在台灣的經濟表現非常好,希望企業界跟進給員工加薪,因此可以吸引更多的就業,也同時解決缺工問題。其實台灣的平均薪資已經十多年沒有上漲,而且,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只有2.11%,明年可能也只會略高而已,不能算好。在台灣經濟表現並不突出的情況下,要說服企業加薪並不容易。
  長久以來,台灣的就業市場存在著幾個很特別的現象:第一,失業率很低,尤其最近以來失業率一直下降,現在維持在3.7%左右;第二,當失業率降低,表示工人不足,因此薪資應該要上升,但是我們看到近20年來,台灣的名目薪資上漲很少,實質薪資甚至出現負成長。以軍公教人員的薪資來說,從2001年到現在只調過三次,每次3%,加上明年再調3%,18年共上調12%。扣除每年約1%左右的通貨膨脹率,其實軍公教人員的實質薪資是負成長的。其他私部門勞工的情況也很類似;第三,失業率很低,但是缺工問題卻一直存在,尤其是技術性工人更為缺乏。也就是說,台灣現在需要的是更多的技術工人,卻不容易找到。當大多數的就業屬於非技術工人的工作,其薪資比較低,自然就會拉低整個產業的平均薪資,這才是造成低薪的最主要原因。
  有兩個很重要的數據可以佐證,其中之一是外籍勞工人數由2013年的48.9萬人,快速增加到2017年9月的66.7萬人,其中絕大多數屬於非技術工人。另外,非典工作者(包括部分工時、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者)的人數,由2012年的55.9萬人大幅增加到2016年的79.2萬人,這些人的工作絕大多數都屬於非技術性工作,其薪資也是偏低的。
  上述兩種工作者人數增加超過40萬人,應該占這幾年新增工作的絕大多數,由於其平均薪資較低,當然拉低了整體水準。
  如果整個社會中所增加的工作都屬於這些非技術性且低生產力的工作,如何期待企業去提高他們的薪資?經濟學基本理論告訴我們,企業對於生產要素(包括勞工與土地)的需求屬於衍生性需求,也就是,企業會去僱用員工是因為他們需要員工生產產品來賺錢,如果企業生產產品的利潤很高,他們支付員工的薪水就會比較高;反之,如果企業無法賺取利潤,也就無法支付較高的薪資。換句話說,員工薪資的高低決定於他們的生產力,生產力高的員工就可以領較高的薪資;生產力較低的員工當然只能領較低的薪資。
2017-10-29 10:19:52
圖博館
所以,要調高員工薪資的最好政策,就是協助企業擴大賺錢的機會,讓他們可以享有更大的市場,有更多的顧客,只要企業有錢可賺,自然就會提高薪資,爭取更優秀的員工。當台灣的經濟一直停滯不前,而且國外的市場一直打不開,企業無法賺取更多利潤,當然很難支付較高的薪資。而現在政府只想一廂情願的要求企業提高薪資,卻無法協助開拓更大的市場,企業又如何去支付更高的薪資?
  所以,我們建議政府,首先必須更大幅度的協助企業打開國際市場,包括推動兩岸經貿、新南向政策及參與國際經濟整合;其次,政府應該更大幅度的開放技術勞工進口,讓企業更容易取得技術性工人,這才是提升台灣薪資最根本的方法。
2017-10-29 10:21:00
圖博館
李長安:“學歷膨脹”是知識浪費2017-12-09 環球時報

  近日,哈佛商學院發布的一份報告揭示了美國勞動力市場存在的一個怪現象:“學歷膨脹”。美國不少企業在招聘時對學歷的要求越來越高,本來只需要高中學歷的崗位,卻明確要求只招本科生。“學歷膨脹”現像在中國也普遍存在。明明中等文化程度就能勝任的簡單工作,卻非大學生不招。在一些知識密集型的高校和科研單位,這種現象更嚴重,許多擁有博士碩士學歷的人只能從事普通的辦公室工作,而且不被允許轉崗成為教師。
  之所以會出現“學歷膨脹”現象,與高學歷供給短期內大幅增加不無關係。自1999年開始,我國的大學生數量出現急劇增加的勢頭。當年我國大學畢業生不足百萬,如今即將突破800萬人。1999年畢業的研究生只有5.5萬人,如今接近60萬人。高等教育供給的迅速增加,在給經濟發展儲備人才的同時,也產生了就業難的問題。用人單位之所以對求職者的學歷要求越來越高,也是高學歷供給過剩後出現的所謂“買方市場”,話語權掌握在用人單位手裡。
  但如果將“學歷膨脹”都歸咎於高校,顯然有失偏頗。雖然我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於經濟結構相對滯後,產業調整尚未到位等多種因素,勞動力市場上出現農民工“招工難”和大學生“就業難”這種看似悖論的現象。大量產業集中於勞動密集型的相對低端產業之中,一方面對以農民工為代表的普通勞動力有著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對大學生卻需求不足。大量大學生“擁擠”在較為狹小的產業部門中,“學歷膨脹”就不可避免。
  從本質上來說,“學歷膨脹”是一種知識浪費。因此,要消除“學歷膨脹”,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首先,應該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人才培養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大力提高職業技術教育水平。其次,要加大供給側改革的步伐,大力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為更高學歷者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最後,進一步完善勞動力市場的信息發布機制,提高求職者與就業崗位之間的匹配率。如此,勞動者才能盡其才,用人單位才能盡其用。(作者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回應
這種現象就是教育產業化的後果。
2017-12-10 09:52:00
圖博館
北京今年高校畢業生72.54%已就業:專科生就業率最高

2017.12.28,北京市教委發布《2017年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截至10月31日,2017屆北京92所普通高校(不含科研院所)共有畢業生230290人,就業率為97.46%,其中,已就業167055人,已就業率72.54%;深造57384人,深造率24.92%。未落實的畢業生5851人,占到2.54%。
  專科(含高職)畢業生34055人,占到14.79%,本科畢業生119087人,佔51.71%,碩士畢業生63268人,佔27.47%,博士畢業生13880人,占到6.03 %。
  專科生就業率最高,達到98.28%。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的就業率分別為96.98%、97.89%和97.60%。
  2017年高校畢業生去各類型企業就業的比例為61.16%,遠高於事業單位的15.52%和機關的6.67%。從就業行業來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教育業以及製造業是畢業生就業人數最多的三個行業。
  此外,共計有1425名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佔0.62%,其中,本科生比例最高。他們選擇創業的門類集中在財經大類、公共事業大類和藝術設計與傳媒大類。
  回應
 就業就看對自身能力的定位,專科生估計比較能認清現實吧,不做夢
 就業率這東西,水分有點大
 沒有就業憑證延遲發放畢業證書啊,當初看學校的時候發現不管什麼類型的畢業生就業率就沒有低於90%的,等到畢業才知道其中的彎彎繞繞。
 只有農民能保證自己就業率百分百!其他行業都弱爆了!
 就業容易,但工資不高,累成狗
2017-12-31 10:04:38
jsoujsou
想實現“美國夢”?上大學可能對你有害無利……2018-05-27

一年一度的中國高考即將開始,這是一場牽動了無數中國學子和家長的考試。因為人們知道,這場考試可能將會改變自己的一生。
 中國社會一直推崇教育和讀書,認為一個人只要好好讀書就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但是在美國,讀書這件事本身,可能已經成為摧毀一個人改變命運機會的罪魁禍首。
 美國夢有一個簡單的理念就是自己只要努力,就會過上比父母更好的生活。曾經推動美國社會上下流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高等教育。
 而在今天的美國,上大學已經失去了曾經的光環。它不單不能夠成為促進社會流動的助推器,還可能成為自給自足路上的絆腳石。
 其中,學費越來越貴,學位通貨膨脹,社會學科越來越不接地氣成為美國高等教育問題的核心原因。
 1、學費越來越貴
眾所周知,在美國讀大學越來越貴了。過去30年間,美國公立大學學費上漲了213%,而過去30年的通貨膨脹僅為111.8%。
 而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來自於助學貸款。目前美國有4千萬人背負著助學貸款的壓力。目前全美的助學貸款總額已經達到了1.4萬億美元,是美國2018年聯邦政府預算的1/3。
 1993年,平均每名助學貸款持有者背負9400美元貸款。而今天這個數字已經超過35000美元。
 而且有研究表明,很多學生在申請助學貸款的時候,壓根不去計算他們要還多少。有超過一半的助學貸款負債人都擔心自己可能一輩子都還不完貸款。
 有一些專業容易找工作,有一些專業不容易找工作。但是學生在申請助學貸款的時候,政府並不幫助他們做考量。
 2015-2016學年,美國聯邦政府總共給讀心理系的學生派發了40億美元的助學貸款,給表演系學生派發了35億美元助學貸款。
 助學貸款債臺高築,也影響了美國政治文化的走勢。很多保守派人士就認為,助學貸款的存在導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變成了社會主義者。這也成為2016年總統大學中伯尼•桑德斯異軍突起的原因之一。
2018-05-28 08:57:38
jsoujsou
花了這麼多錢,那至少美國接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應該素養很高了吧?很可惜,也沒有……
 2003年,美國教育部對1800名接受過大學人文教育的美國成年人進行了一次調查,只有不到1/3可以達到優秀水準。
 而哈佛和麻省理工也對接受自然科學教育的美國成年人進行了一次調查,調查報告稱:
 在大學物理課中獲得尖子生(honor grades)分數的學生通常難以解決基礎物理問題,而且一旦試題和他們課本上的形式稍作改變,他們就無法解答。
 花了大價錢卻出現這樣的結果也並不意外,因為已經有大量調查研究顯示,美國普通大學生平均每天花在學習上的時間不超過3小時。也就是說,其實送小孩去上大學,對於很多家庭來說,就是花大價錢送小孩兒去度假。
 2、大學文憑“通貨膨脹”
目前美國大學正在面臨一場學術領域的“通貨膨脹”,課程越來越簡單,分數越來越高,學位越來越不值錢,只好多學去競爭更高的學位。
 目前美國大學本科教育正在面臨嚴重的下滑。
2011年,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出版了《學漂:大學沒咋學》。這本書由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教育學院院長Richard Arum根據自己的調查研究撰寫。作者針對24所大學2300名大學生從大一入學到大二結束的表現進行了調查。
 調查發現45%的學生兩年學習後,在思辨,綜合推理和寫作領域沒有絲毫進展。而40%的學生在大學4年後,也沒有學到任何東西。
 《華爾街日報》調查發現,15-24歲的美國人每天平均花費在跟學習有關的活動上的時間僅為2.24個小時。但是他們會在購物,吃喝和娛樂上總共花費7個小時。
 另外在過去20年中,美國人的平均文化水準也有嚴重的下滑。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旗下的國家成人識字能力評估項目發現,多數大學畢業生的識字素養低於專業水準。很多人無法對不同新聞媒體的報導進行比對,缺少基本的生活數學能力。
 2005年研究顯示,31%的大學畢業生無法順利閱讀並理解一本專業書籍。
 《美國大學調查》顯示美國大學畢業生的文化素養比在所有發達國家中墊底。甚至有許多大學畢業生的通識考試成績和其他發達國家的高中生一樣。
2018-05-28 08:58:34
jsoujsou
面對這樣嚴峻的情況,理論上講高等教育機構應該提高自己的學術嚴格程度。但是恰恰相反。
 調查發現,僅有9所高等院校要求學生在畢業前接受經濟學教育,僅有5所高等院校要求學生必須接受歷史教育。雖然越來越多的學校都強調多元文化,但是只有很少的學校要求學生修習一門外語。
 更多的注意力都被投入到了自由派歡迎的學科中,比如“性別研究”(Gender Study)。根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報告顯示,較之1990年代,“性別研究”專業吸引的學生已經上漲了300%。
 本文並不想對專業本身進行評判,但是“性別研究”絕不是一個容易就業的專業。
 大學課程變得越來越簡單,而大學畢業生也變得越來越低能。但是這一點卻無法反映著學習成績上。因為大學生的成績越來越好。
 1983年時,大學畢業生平均GPA為2.8,而2013年時這個數字已經超過3.1。全美高等院校的“GPA通貨膨脹”都十分明顯,但是最明顯的是在私立大學中。
 根據《紐約時報》研究顯示,目前全美高等院校課程中,給出最多的成績就是A,只有不到10%的成績是D和不及格。
 換句話說,越來越多的美國大學生在卷面及格的表像下,是學習能力的不及格。學生學的越來越少,而學校讓他們看起來學到了很多。學校教學能力下降,但是學費連年上升。
 試想這樣的高等教育機構是一家公司,這種行為可能會被政府起訴為欺詐行為。但是美國高校卻都在這麼做,每年還能獲得大量來自納稅人的財政補貼。
 3、大學錄取猶如密室政治
如果進入名牌大學代表著能力和光明的未來,那麼在美國進入名牌大學卻是一個不那麼光明的事兒。
 你可以試著詢問一個美國人或者任何一個中國的留學仲介:進入美國名牌大學的標準是什麼?
 他們可能會說,高GPA,高SAT分數,盡可能多參加社會活動,有漂亮的推薦信,最好有一兩項少見的技能……
 但是如果你再問:有這些就一定可以進入美國名牌大學嗎?
 答案是不一定……
對於多數人來說,名牌大學的錄取辦公室簡直就是一個密室。名牌大學一直拒絕為招生設定明確標準,甚至有的時候人們需要將大學告上法庭來揭露他們的錄取程式。
2018-05-28 08:59:23
jsoujsou
其實,錄取本身就是大學不願言明的巨大權力。不過在大量的抱怨和司法訴訟中,我們可以管窺一些錄取的標準,而這些標準並不好看。
 首先,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名牌大學絕對不是成績最好的學生就能去。雖然哈佛大學裡頭很少能看到成績很差的孩子,但是並不代表成績最好的學生就能被錄取。更遺憾的是,成績最好的學生多數時間壓根無法進入哈佛。
 那麼進入名牌大學到底有哪些潛規則?讓我們來聊一聊。
 首先就是傳承式錄取。如果你的父母去了某名牌大學,那麼你進入這所名牌大學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
 2011年,高等教育研究專家Michael Hurwitz針對30所美國精英大學進行調查後發現,父母是校友的學生,比父母不是校友的學生,獲得錄取的幾率高了45%。
 另外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家Thomas Espenshade的研究發現,如果父母是名校校友,那麼申請該名校的學生就相當於高考加了160分。
 背後的原因是大學清楚,錄取校友的孩子可以提高他們籌款的能力。因為多數大學的主要籌款對象就是成功的校友。
 第二就是“平權法案”(Affirmative Action)造成的優惠型差別待遇。也就是你的種族將會影響你的錄取率。
 “平權法案”始於20世紀60年代,當時左翼思潮認為“誰成績好誰有權優先升學”對“少數族裔”(黑人、拉丁裔為主)不公平,因此該“適當照顧”這些他們。
但由於亞裔是美國學習最刻苦的群體,這種“平權”讓亞裔成為最大受害者。
 統計顯示,普林斯頓大學亞裔申請者SAT成績需要分別比白人、拉丁裔和黑人高50分、235分和280分,而哈佛則要分別高出140分、270分和450分才行。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已不止一次公開表示,“平權法案”是合理的、有效的、公平的,而針對這種“實質上的不公平”進行的多次法律訴訟挑戰(多數是自感遭受不公的美國白人發起的),也大多不了了之。
2018-05-28 09:00:09
jsoujsou
可以說,在美國的大學錄取程式中,“種族”這一概念滲透到各個層面上。
 美國醫學院協會發佈過一份報告顯示,非洲裔考生雖然平均分數較低,但是醫學院錄取率為56%。而如果一個亞洲學生的考試分數僅達到非洲學生的平均值,那麼該亞洲考生的醫學院錄取率僅為6%。
 很多大學都宣稱自己在錄取中絕對沒有考慮種族因素,但是將兩所精英大學進行對比便可以得出看到真相。
 加州理工是受到“平權法案”影響較小的學校,該校亞裔學生數量占到學校人數的43%。而在哈佛大學,雖然亞裔學生申請數逐年上升,但是亞裔學生占比只有18%,人們普遍認為哈佛大學歧視亞洲人就像他們當年歧視猶太人一樣惡劣。
 那麼“平權法案”保護的非裔和拉丁裔美國人是否就得到了更多的錄取機會呢?其實也沒有……
 那麼他們的就學機會被誰搶走了呢?
國際學生。根據《美國教育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2007年資料表示,國際學生在美國高等院校中的比例遠遠超過他們在全美人口數量的比例。
 在美國常春藤盟校中,41%的黑人學生其實並不是美國黑人。
 根據《哈佛大學黑人生活指南/Black Guide to Life at Harvard》2004年資料顯示,在哈佛大學,超過60%的黑人學生都是國際學生或者新移民。
 也就是說,這些精英院校中看起來好像是“少數族裔”的學生其實壓根不是美國人。他們跟這個國家沒關係,他們的祖先跟這個國家也沒關係,他們的祖先也沒有受到過白人奴隸主的迫害。但是他們卻享受到了“反迫害”運動帶來的優惠政策。
 也就是說“平權法案”其實壓根沒有保護多少美國人……
這公平嗎?
當然不公平。
所以美國大學的招生辦公室索性從來不給出明確的錄取標準。
2018-05-28 09:00:54
jsoujsou
回應
 美國名牌大學的宗旨,就是培養盎格魯.撒克遜白人精英,以統治世界,當然也培養白人貴族。入學門檻那麼高,這是他們挑選人才的條件,把“非白人”“非貴族”“非財閥”淘汰出局。只要進入美國名牌大學,非貴則富,他們那些校友會集聚成小團體,有共同的意識形態和行為準則,對外會排斥“他者”。校友就是人脈資源,對以後的發展大有裨益。配偶可能是同學,子孫可能也是讀同一大學的
 坦率說,中國目前也在朝這個方向發展,學費越來越貴,文憑越來越不值錢,不是985,211的大學都不好意思說。
 文憑不值錢?國家正規考試卡文憑卡的非常嚴重,公職、國企、等入職考試哪個不卡文憑?再說了,國內公立大學裡面對貸款上學的學生會欺負到用一生去還貸款嗎?各項減免償還額度的政策都在那擺著呢。現在一本學費加住宿費才5000多,不說其他,就一個住宿費,你在哪找這麼便宜的地方?再加上這種論文搜索,實驗學習,你在學校消費的資源恐怕很容易超過5000塊錢,這你都還不滿意?而且文憑怎麼就不值錢了?能拿高薪的人有幾個不是重點大學的?學生能進入的每一所大學都是你高中時的努力付出換來的,高中時候不努力,現在才抱怨自己進入的學校不太好,不是985不好意思說,怪誰呢?
 任何東西都是物以稀為貴。985也好,211也好,98年高考招生改革以後,都在拼命擴招,現在國內大學的毛入學率都快60%了,而且研究生也在瘋狂擴招。但優秀學生的比例永遠都是有限的,加上近年很多優秀的高中生看不上國內的高校,直接出國讀本科,所以985、211的文憑自然也就越來越不值錢了。
 一流大學、研究所招人,都要求雙985,大學本科、碩士都是985。你說的那些看不上國內高校的高中生已經被淘汰了,其實大多數去國外讀本科的高中生根本就考不上國內211院校。
2018-05-28 09:01:44
圖博館
問下觀網的大家認為考研的意義是什麼? 2018-12-21

大三年在思考畢業去向的時候,我也曾經在就業和考研中糾結過。但當時覺得自己之後不會走學術道路,也不想為了考研而考研,所以最終還是選擇了就業。
就我周圍同學的情況而言,有人考研是真的出於熱愛,不管是對學術、對專業還是對興趣的熱愛。我一個同學跨專業考了英國文學的研究生,就是因為自己的興趣。
還有人單純的就是為了逃避就業,她還暫時不想走上社會工作的道路,所以選擇了讀研,現在正在期末考複習中。她的原話是,對工作感到害怕,還是想在學校多待幾年。
但絕大多數,都是為了鍍金。不管是認為研究生比本科好找工作,還是想要靠考研去個排名更高的學校,都是為了之後的就業鋪路。
但就目前整體的就業形勢而言,研究生也沒有之前吃香了,文憑也不再代表著金飯碗了,就想問下大家覺得考研過程中吃的苦,和最後回報相符嗎?現如今考研的意義大嗎?
主要是,我媽最近嫌我本科學歷低了,還攛掇我考研來著,正好是考研日,想來觀網問問大家的意見。
——來自週末加班、且暫時沒有辦法辭職的我
對了,這裡有篇文章一定要分享給大家——《對不起,北大畢業的我還是失業了,除了文憑,我一無所有》。我想說的是,這個作者除了文憑,還有矯情啊!
  回應
 對於考研的,原因很多了,想搞科研,但保不上本校/外校;專業太爛,想換;學校太爛,想換;不想找工作,找緩衝...有個萬金油說法,“嗯,當研究生好不好,關鍵是是否適合你”,這完全廢話好嘛,因為一般都是入學一、兩年後才能看出自己是否適合當研究生(有沒有成果)。
 其他科我不知道,我只說一下理工科 2018年:本科生四千到六千,碩士生八千到一萬二,博士生一萬二到兩萬。一般情況下,本科生六千,碩士生一萬二,博士生兩萬。住房補助碩士生三萬,博士生十萬。從工作性質上來說,本科生一般進車間,主管機器的正常運行,研究生進科研樓,開發新產品,且每申請一項專利獎勵二十萬元。你們自己覺得,讀碩有用嗎?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65592&s=syfwjxbt
2018-12-23 10:39:50
阿楨
政協委員建議:禁止將“雙一流”作為高校畢業生就業門檻

澎湃新聞2019-3-5消息,自2017年教育部公佈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以來,“雙一流”已然繼“985”、“211”後,悄然成為人才選聘的新標準。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南通大學校長施衛東對澎湃新聞表示,此次他帶來了多個提案,其中就有一條關注雙一流的人才就業選聘。他認為,這會帶來比以往更為嚴重的就業不公平,因此建議禁止將“雙一流”作為高校畢業生就業門檻。
  我國現有高校數量2914所,其中原211、985和“雙一流”高校僅占總數的3.4%,而這些高校大學生數量之和僅占全國高校大學生總數的不足8%。因此,支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大量專門人才仍然是非“雙一流”高校的畢業生。
  當前多地以“一刀切”的方式在政策制定中只關注“雙一流”高校;多地機關僅僅面向“雙一流”高校招納畢業生作為黨政儲備人才,拒絕了其他高校畢業生參與公平競爭;多地政府僅僅為“雙一流”高校畢業生的配偶就業、子女入學、人才綠色通道等方面設計各種優惠措施,剝奪了其他優秀人才享有良好待遇的權利。
  回應
 用雙一流這種標準來選擇人才就是懶人的做法。愛迪生、法拉弟、愛因斯坦、馬雲、馬化騰等都不是名校畢業的,但他們對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相反,近年來,一些名校畢業的官員坐牢的倒是不少。
 企業沒你們想的那麼傻,不然早死了。不要把快樂教育擴展到快樂招工上。
 即使沒有“雙一流”“211”“985”,社會也會自行找一套方法對高校劃分檔次的
 人才不應分等級,應該是分工。不能所有崗位都一個調。
 只能說是現實,一個崗位,應聘的太多,用人單位只能先按學歷排個檔,雖然不能說好學校的人一定是牛的,不好學校的人就是不牛的,但是概率上還是好學校出優秀的要大一些。雖然應聘最後看的還是能力,但學歷已經很大程度上成為一塊敲門磚。另外,中國學校太多了,有的我都沒聽過名字,上哪兒辨別。只能說,你說的確實對,但對企業來說,制定新標準所消耗的代價太大,況且,也沒那麼高的需求。又不是大規模招聘,只要招來的人他能用就行了。
2019-03-06 09:35:47
阿楨
董向榮:人均3萬,韓國人為何高興不起來 2019-03-18 環球時報

  根據韓國統計廳最新發佈的資料,2018年韓國人均GDP達到31370美元,人均GNI達到31349美元,首次突破3萬美元大關。在韓國,有“5030俱樂部”的說法,即世界上人口超過5000萬、人均GNI超過3萬美元的發達國家俱樂部,成員有美德法英日義等六國。
  韓國是如何實現人均3萬美元的
  一是韓國經濟崛起的起點低。1945年,朝鮮半島剛剛擺脫日本殖民統治,卻又陷入美蘇單獨佔領而帶來的南北分裂,南北在1948年單獨建國。1950年到1953年,在全球冷戰的大背景下,一場慘烈的熱戰把朝鮮半島變成了戰爭的廢墟。韓國正是在戰爭的廢墟上,在美國、日本的援助下,融入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拉開了經濟增長的序幕。韓國充分利用一切發展機會,走上一條通過出口導向型增長實現經濟起飛的道路。從1962年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韓國經濟開始數十年的快速增長。1996年,韓國躋身OECD “富國俱樂部”。2006年,人均GNI達到2萬美元;2018年,人均GNI達到3萬美元。
  二是韓國經濟發展之艱難。韓國只有約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資源稟賦條件非常有限。韓國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實現國家發展。舉個例子,關注韓國的人可能看過電影《國際市場》,其背景就是韓國向德國派遣礦工和護士,賺取當時緊缺的外匯。韓國在1963年至1977年先後向德國派遣了7936名礦工、11057名護士。1964年12月,韓國總統朴正熙與夫人陸英修訪問西德,他們特意去魯爾煤礦看望韓國同胞,大家齊聲唱起國歌。朴正熙感謝他們為了家人遠離故鄉來到西德辛苦工作。第一夫人陸英修也不禁暗暗拭去淚水。1965年至1975年派德礦工、護士,向韓國匯款的金額共達1.15億美元。
  韓國發展的國內因素,在於大企業的增長模式。大企業在現代經濟增長中,企業組織的發展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農民從農村分離出來—大量的個體企業出現—民營非個體大企業出現—技術升級—壟斷大企業向國外擴展空間。在政府的選擇、扶持和刺激下,韓國大企業的發展已經完成這一過程,成為國際市場上的為韓國利益征戰的騎士。這是韓國獨特的發展戰略的結晶。儘管其對韓國經濟的控制已經觸及國民經濟安全,但毫無疑問的是,大企業是韓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是韓國人的驕傲。
2019-03-18 08:20:00
阿楨
為什麼韓國人對經濟進步無感
  韓國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韓國在環境、就業、社會分配等生活品質方面還不盡如人意。普通人“壓力山大”,很難體會到人均收入3萬美元時代應有的幸福感。
  原因是:工作時間長、社會福利少。“5030俱樂部”跨入3萬美元門檻時,平均年工作時間1713小時,而韓國2017年是2024小時。在社會福利支出占GDP的比重方面,“5030”平均數據是20.7%,韓國2018年只有11.1%。
  普通韓國人的收入也增長緩慢。韓國著名經濟學家張夏成在他的《韓國式資本主義》一書中提出一個概念叫“三無增長”,即無就業、無工資、無分配的經濟增長。從2002年到2012年的十年間,韓國的平均經濟增長率為3.8%,但居民實際工資收入的增長率僅為2.1%。勞動收入分配率從1998年的80.4%下降到2012年的68.1%。
  觀察韓國的中下層社會時會發現,韓國就業領域的一個重要問題是非正規職的問題,類似於我們所說的“臨時工”問題。在韓國,有大約1/3的工資性勞動者屬於非正規職,他們的月平均工資只有正式工的一半。雇用非正規職是企業降低成本的重要方式,也是普通國民收入難以很高的重要原因。
  在韓國,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2018年韓國總體失業率為3.8%,但20-29歲的青年失業率高達9.5%。與青年就業問題相關的原因是,前些年韓國出現了“拋棄”戀愛、結婚、生孩子的所謂“三拋世代”,近年來升格為“N拋世代”甚至是“全拋世代”。這些年輕人對未來感到不安,沒有上一代韓國人的奮鬥和吃苦精神,對未來都不抱憧憬,進入“低欲望社會”。與之相對應的就是,韓國的出生率急劇下滑,少子化、老齡化發展迅速,發展前景不容樂觀。(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回應
韓日本質上還是資本主義一個縮影
2019-03-18 08:24:41
阿楨
中央社/北京清大教授批習近平被下課 數百人士具名聲援 2019-04-05 聯合

中國法學者、北京清華大學教授許章潤先前發文批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突遭撤職、停課。北京清大的校友(楨:海外校友?)近日發起公開信,要求校方恢復許章潤的工作,獲得數百人士具名聲援。
許章潤去年7月24日發表「我們當下的恐懼與期待」一文,斥中共極權政治回歸、批評習近平大搞造神運動及個人崇拜;並要求在2019年的「兩會」,再度修憲以恢復國家主席任期制度、「平反六四」等。
紐約時報報導,許章潤日前在手機簡訊中說,北京清大的幾名官員3月25日命令他停止所有的教學科研工作,並告訴他,學校將大幅削減他的工資,「工作組」將對他進行調查,重點是他自去年7月以來寫的文章。
許章潤「被下課」的消息傳出後,引發中國知識圈的重視,北京清大校友更在網路上發出要求校方立即恢復許章潤工作的公開信,並開放外界連署。
這封公開信提到,對於許章潤教授因言被撤銷所有職務、停止一切招生、授課和科研活動的遭遇,感到震驚、不解、憤怒。
公開信表示,許章潤對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現象進行研究,發表評論,實屬大學教授的本職,也是他憂國憂民的體現。
公開信批評,北京清華大學剝奪許章潤的工作權利,不僅有違學術自由的傳統,也違反「憲法」和教師法。此舉令廣大清華學子和知識界、學術界扼腕嘆息,並為中國的學術和人文環境深深擔憂。
公開信反問,不知許章潤做出何種「嚴重的錯誤行為」,導致校方祭出停課停職、審查。這種未有結論先有處分的做法,是對一位獻身教育、學術嚴謹、深切關注國家和民族命運的學者的極大的不公。
公開信堅決反對北京清大所做的決定,並要求立即恢復許章潤工作,停止一切迫害,並向社會說明事實真相。盼校方保護許章潤及其他教師、學生的研究、學術和思想的獨立和自由。
  相關新聞
吳釗燮/陳明通力挺許章潤
  回應
中央社/聯合/吳釗燮/陳明通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特別是對一些6.4美特餘孽滲入各階層,姑息不得!當年鄧小平如果沒有果斷處置,南斯拉夫就是榜樣!
2019-04-07 07:19:32
阿楨
程式師們揭露“996ICU” 互聯網公司:華為阿裡等上榜 2019-04-05 全天候科技

在最近兩年,“996”這個以往用於專案緊急趕工時的加班制度,正在被一些公司理所當然地當成日常工作制度。2019年1月,杭州有贊CEO白鴉在年會上公開宣佈公司將實行“995工作制”,專案緊急時增加為“996”,引發大量吐槽。不滿情緒在程式師之間蔓延,從一個部門到另一個部門,從一家公司到另一家公司。快速發展的互聯網產業這個湖面下,暗流湧動。
  回應
勞動保障部門視若無睹,要不是這次996icu的反抗,弄不好真成固定制度了。
如果從陰謀論視角看這事,社會主義國家的互聯網公司快速崛起甚至超越,資本主義國家的互聯網公司管道廣泛,但顯得相對遲緩。如果資本主義公司不能給自己提速,那麼把社會主義(中國)公司降速也是很好的選擇。PS:我從99年開始工作基本一直處於796或797的工作狀態,今年才稍微輕鬆點。(這句是給要懟我不知勞動辛苦的人準備的)
這就是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必須要市場以外的力量來干預。

我不相信抱怨996會像西方人所希望的那樣“產生政治意義” 環球時報胡錫進

近日有互聯網公司的員工抱怨所謂“996工作制”,有的外媒挺興奮的,把這看成或許“有前途”的中國新社會衝突。我覺得他們想多了。也覺得自己有必要說幾句了。
  高科技公司、尤其是創業階段的高科技公司,年輕的程式設計員們工作時間長,這是事實。它是市場激烈競爭的產物,最終也只有通過市場競爭手段逐步解決。當工作時間長導致優秀人才紛紛離職時,大公司就要進行減少工作時長的反向競爭了。
  高科技公司、尤其是創業階段高科技公司裡工作時間長,這是世界性問題。我記得很清楚,十幾年前我讀到一篇描述美國矽谷的文章,說那裡的人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收入也高,那是矽谷的一種時代現象。
2019-04-07 07:40:11
阿楨
中國全社會的加班現象比較普遍,員警行業、部分其他公務員、媒體行業、的哥,都工作時間長。老胡本人的工作時間要比996更嚴重,我認識的有的公務員比我還慘。
  不光中國大陸,東亞發達經濟體都經歷過很猛的加班潮,直到現在,在東亞的公司裡,加班常常被視為“積極表現”,老闆不走,很多員工不敢走。
  高科技公司的程式設計員們有一定選擇工作的能力。除了勞動法保護,他們還有辭去勞動時間長、工資不成比例工作的較大主動權。他們在與雇主的博弈中比產業工人和最基層的公務員要相對強勢一些。
  總體看,整個中國社會很勤勞,中國的現代化有很大一部分是加班加出來的,這個階段的中國人民做了比西方社會更大的付出。如果煽情一點說,中國現代化也是一個“心酸的故事”。
  我支援中國社會做這樣一種努力:不僅要實現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而且這個過程中要讓平均勞動強度逐漸降下來,讓大家多有一點休息時間,這個過程我相信會逐漸發生,包括一些人抱怨996,未必就沒有積極的意義。
  但我不相信這種抱怨會像一些西方人所希望的那樣“產生政治意義”,形成對中國競爭力的“衝擊”。中國年輕的精英們聰明能幹,而且肯吃苦,讓一些西方人挺怵頭的。他們不希望與中國人開展“勤勞的競賽”。他們的這個心態也可以理解哈。
  這篇文章是老胡在一位環球時報正在外地休小長假的編輯幫助下寫成的。佔用編輯的休息時間,老胡覺得很愧疚。我們除了付加班費,還會讓這樣的打擾儘量減少。
  回應
 學習一下西方國家的8小時工作制是怎麼來的?三八婦女節是怎麼來的?工人的所有的權利都不是通過市場得到的。
 沒有996,怎可能有中國互聯網的崛起,現在996為了未來665或者664,也充分說互聯網是充分競爭的行業
 加班不怕,一個是加班有沒有合理報酬,另一個是加班猝死有沒有合理賠償,第三個是歲數大了加不動班了公司會不會直接裁掉了事。
 老胡沒有指出的一個區別在於,公務員雖然收入不如程式猿,身心也很累,但是飯碗是有保障的,而這個保障是絕大多數IT公司無法提供的,包括華為。20、30郎當歲的時候體會不到這個,等你40、50,上有老人需要贍養,下有子女需要供學,沒准還要背一套房子,你就知道飯碗穩定的寶貴了。有的時候,我是很羡慕吃完飯去跳廣場舞的大爺大媽的。
 不加班拿來競爭力,想什麼呢,你還真以為咱們比美國人聰明多少啊。
2019-04-07 07:47:25
阿楨
創新高!台90%大學生暑假選擇打工 2019-07-09 環球時報

  暑假來臨,也是島內學生打工最旺的季節。有統計顯示,今年高達90%的大學生暑假都有打工計畫,創歷史新高。但也有專業人士擔憂,很多學生並非是為了增加工作能力、累積職場經驗,而只是單純為了賺錢。
  受到物價上漲、父母薪資增長不易等因素影響,臺灣大學生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中國時報》8日援引“yes123求職網”的調查稱,高達90%的大學生今年暑期有打工計畫,比例創調查以來新高。他們打工多半沖著“錢”去,平均每週工時達33個小時,希望在短短兩個月能拼到5.5萬元(新臺幣,下同)收入。有學生直言,暑假打工就是為了賺取生活費、學費、零用錢或降低學貸壓力,辛苦工作兩個月要吃半年。
  該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觀察發現,大學生暑假找工作,真正為了累積職場經驗、替未來履歷加分的比例少之又少。他建議大學生工讀若能與未來職業生涯規劃有關係,有錢賺又積累工作經驗,才是創造雙贏的機會。不過,臺灣政大勞工所教授成之約認為,學生打工值得鼓勵,尤其男性服役期縮短,而企業最在乎的條件之一就是求職者的工作態度,即使只在超市、速食店打工,對客戶應對、人際溝通以及配合度上,履歷表都有加分效果。
  《環球時報》瞭解到,一些技術門檻低的工作,如賣場、加油站打工等,幾乎只能領到基本時薪。在臺灣的加油站和超市,經常能遇見一些大學工讀生,他們每小時大概只能賺150元(新臺幣,下同)。為了賺取高時薪,一些新興打工職業也陸續出現,如才藝家教、陪讀、展場模特或直播銷售員成為熱門行業,像才藝家教的時薪一般在500-1000元,學科家教250-550元,直播銷售員250-1000元,另外還有提成。本月初,跨國軟體公司趨勢科技更宣佈推出“2019暑假最強打工計畫”,年滿16歲的高中職或大專院校在校生都歡迎報名。他們將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防護軟體及遊戲測試工作,表現優異者,薪資加獎金最高上看10萬元。
  楊宗斌提醒,打工賺學費之餘也要小心陷阱,當雇主要求預繳保證金、訓練費、材料費等,統統不合法,更不要輕易簽署奇奇怪怪的合約或留下個人證件等,以免得不償失。(張雲峰)
2019-07-10 08:08:06
阿楨
陸大畢生薪資2.6萬 超過台灣 2019/09/20 旺報

大陸互聯網招聘平臺BOSS直聘近日發布《2019年應屆生求職趨勢報告》顯示,2019年大學畢業生的平均招聘薪資為5909元人民幣,較去年成長多達10.2%,換算新台幣接近2.6萬元,超過台灣最低工資2萬3100元。若是「雙一流高校」(大陸137所頂尖大學院校)畢業生,平均薪資更達6721元,逼近新台幣3萬元。

兩岸大學畢業生薪資 台灣領先 2019-09-20 聯合報

今年大陸大學應屆畢業生平均起薪為人民幣五九○九元,約新台幣二萬六千元;而若是「雙一流」大學的畢業生,平均薪資更達到人民幣六七二一元,將近新台幣三萬元。而台灣勞動部日前公佈,近五年台灣大專以上畢業生薪資行情,去年大專畢業生全時工作者,平均勞退提繳工資為三萬四二七八元。顯見台灣大學生的平均起薪仍高於大陸。
  回應
大陸慢慢追上來
沒事的我們現在和越南比
也要看城市,大陸差異很大的。如果你在中國東部沿海一帶出沒,會覺得大陸年輕人的工資高出臺灣一截。
2019年大陸畢業生近4成往「新一線」城市發展 ; 台灣畢業生去新加坡餐館發展 ,或澳大利亞工廠切牛和豬。
2019-09-20 08:58:51
阿楨
外送員暴增背後的經濟悲歌 2019/10/16 中時社論

  送餐員年收破百萬? 1天最高接45單 網曝:拿命在換
國慶假日中3天發生兩起外送員死亡事故,假期過後又發生1起外送員撞死陸上老翁事故,肇事的年輕外送員或付出自己的生命,或需要負擔賠償、甚至刑事責任。
  事故之後,外界焦點放在外送員與平臺業者之間的關係,到底是「僱傭」還是「承攬」。勞動部很快的宣佈此兩個案為「僱傭」,但業者認為公司與外送員為承攬而非僱傭關係。
  不過,更值得探討與關注的是:外送員暴增代表的經濟與社會涵義,以及未來可能的改變與政策。
  根據勞動部的統計,國內目前有7家食物外送平臺業者、共計聘用8萬名外送員。外送員的數量是近兩年開始暴增,以7年前就進軍台灣、目前國內市占率最高的外送平臺Foodpanda為例,今年平均每日訂單數量較去年同期成長高達25倍、合作餐廳也倍增,活躍使用者更整整成長了20倍之多,用人則較剛到台灣時多了35倍,外送員大部分為20到30歲的年輕人。
  但換個角度看,外送員工作辛苦、風險高、前景有限,實在不像是能讓年輕人趨之若鶩的工作。一般外送員接1份單的收益大概是70到90元左右不等,為了搶單、搶時間,外送員幾乎是披星戴月、總是奔馳在馬路上,1天要接超過4、50張單,而且幾乎全月無休,才能有所謂的「月入10萬元」。除了辛苦,更重要的是風險極高,不論對外送員或其他人而言,都是如此,這由外送員車禍案例增加可看出來,此外,長期暴露在市區汙濁空氣中,身體健康也必然受影響,網上形容「用命換錢」並非虛言。再看工作長期前景,外送員很難有太多所謂的「成長、升遷」前景。
  這樣的工作能吸引眾多年輕人投入,其實就是台灣長期低薪的結果。根據勞動部今年8月公佈一份近5年大專畢業生薪資資料,大學畢業生平均月薪只有30422元,如果以行業看,吸收較多年輕人的住宿及餐飲業平均薪資更僅有28030元而已。年輕人起薪如此低落,當然讓拚老命、拚爆肝後月入可破10萬元的工作,顯得如此美好又吸引人。
2019-10-17 08:02:35
阿楨
澳工會報告:8名台灣女遇惡雇主 性交才准增工時付租 2019-12-05 聯合報

每日郵報4日報導,8名台灣籍女背包客赴澳洲一個果園工作時,被迫以性行為交換雇主容許她們提高工作時數,以便支付房租等費用。
這篇報導引述澳洲工會聯盟(United Workers Union)的報告指出,這8名台灣女性持澳洲雇主擔保工作簽證(457 visa),受雇於南澳河地區(Riverland)一個果園摘水果,時薪16澳幣(約新台幣340元)。
她們的男性主管兼房東,租給她們一棟三間臥室的房子,這8人每人每周需支付120澳幣的房租、20澳幣的網路費、25澳幣的租車費。這些費用加總起來若換算成月租,大約是每人660澳幣。
為負擔上述支出,主管期待她們當「債奴」,即以性行為交換獲准工作更多時數。工會聯盟的報告中說,那位主管期待這8人「如果想工作,負擔得起所有開支,就以性行為換得更多工時」,且她們處在這環境下長達6個月,才把此事說出來。
8名台女後來向主管的上司投訴,威脅若不開除主管,就將此事告知媒體;她們還要求替代住所及其他交通工具。
每日郵報說,這8人已離開澳洲。
  回應
到底是高尚的純打工,還是去做雞!悲哀啊!
洋男老是喜歡玩弄黃種女性,有這些案例,仍無法改變黃種女崇洋的觀念。
逢白人必舔其陰 --- 毫無民族尊嚴的自甘墮落雜碎洋買辦!
澳洲好有人權....喔,呆丸人自我作賤,去打奴工,變成性奴隸! 接下來看呆丸國黑心蔡阿斗民進金光黨政權,如何顧主權,引渡澳州強姦犯,為呆丸郎討公道?
聽說它們的祖先是被流放的醉犯嗎 ?
2019-12-06 08:18:52
阿楨
互聯網公司的裁員,能玩出多少種花樣? 2020-01-08 觀察者網

從2019年下半年到現在剛開始的2020年,一股“裁員風潮”似乎席捲整了個互聯網產業。
前幾年高歌猛進的互聯網公司們接二連三開始踩刹車,祭出“花式裁員大法”,讓熬得了996、闖過了35歲中年職業危機的互聯網人,再也不敢說自己就高枕無憂了。
在這波潮流下,有網友整理出一套各大互聯網企業的裁員惡搞口號,瘋狂傳播的同時引發不少討論。
華為:放棄平庸員工
騰訊:結構性優化
百度:鼓勵狼性、淘汰小資
蔚來:局部優化,提高運營效率
科大訊飛:提前吃飯的員工需要被優化
京東:淘汰掉身體原因不能拼搏的員工
馬雲:未來每年將向社會輸出1000名在阿裡工作10年以上的人才
  相關新聞
年會特等獎“免裁券” 360:只是幽默
  回應
老闆真的要裁你,別說免裁券了,老闆老婆勸都沒有用!
這波互聯網公司的裁員潮,主要還是那些在前幾年互聯網爆發增長後產生的大量冗餘,現在互聯網經濟大潮由於國際環境的情況下資本退潮大家都不好過,於是就要把之前多招、超招的冗余給清理,縮小企業用人成本和規模。
勞動法形同虛設
現在企業單方面裁員需給員工補償金,所以用各種辦法逼你自己走:1、降職降薪。2、遠途上班。3、調崗升職。工作中不放權給你,讓你工作開展困難重重,你受不了自己走了。
工人們把它們養肥了!把技術科研搞上去了,一切都機械化了,智慧化了。就不在需要工人了,工人們像是在自掘墳墓!
市場經濟的核心就是“減員增效”、“末位淘汰”。私有制社會,蛋糕做大之後,蛋糕師傅肯定會餓死!因為蛋糕是屬於資本家,不是屬於勞動者的。
2020-01-09 08:29:19
阿楨
人大就業所長曾湘泉:中國1億人“隱形失業”?有人嚴重誤解了我的資料 2020-07-06

按照統計局已經公佈的資料,有6%受疫情影響退出了勞動力市場,我判斷大部分是農民工。18.3%的人是有職業未上班,按照國際標準,這還算處於就業狀態,不算失業,他領工資,當然工資水準和工時長短受很大影響了。
也有人覺得統計局調查失業率6%太低,自己琢磨計算一個20%的調查失業率,或者這幾天又有人把我本人計算出的1.02億說成是“隱形失業”,其實都是錯誤的,這都是對勞動經濟學就業-失業-退出勞動力市場,所謂存量和流量模型不知曉的外行判斷和認識!比如,4月份有工作沒上班的這個比例大幅度下降了,從3月份的18%已下降到3%,5月份已降到1.2%了。
  回應
 其實「真實失業多少人」是各國一個都很灰色也不敢講明的問題,長期來經濟學上「失業統計遊戲」可說不可說的明顯荒謬遊戲規則至少就兩個,一是所謂自願失業與是不是勞動力問題,很多國家用的統計,你必須有意願找而找不到才算失業,這最大遊戲成果就是巨量純家庭主婦不算失業~ 然而這些家庭主婦真是家裡優渥太爽而不想工作,還是找了很久都受挫最後放棄? 這種內心戲是無法統計的所以也是一謎團。第二是農村是個巨大灰色型態,屋裡住了8個人有一塊農田,但兩人耕就夠。所有農民工都是農村過剩勞力所以他能出來打工,沒工打回村裡,他是農業有工作。
 我曾多次失業,從來沒有安全感,也沒有享受過失業保險金(雖然社保都交了),低谷時都是自救,沒有任何政府性保障,全憑自己學了一身過硬的專業熬了20多年。
 你這就屬於國家有好多政策,不去瞭解。失業保險金要自已去申請,不會有人主動聯繫給你送上門。我申請失業是為了辦理靈活再就業,這樣社保每個月只交一百多元,剩餘應交納部分由國家補貼。我是自由職業,這樣已經十年了。單就社保一項,我感覺就享受了國家發展的紅利。政策一直有,要學會去利用。
2020-07-08 07:40:47
阿楨
大學畢業生最新起薪曝光 網友一看噓爆回這句 2020/07/12 中時

台灣近年來大學畢業的起薪有微幅調漲,近期勞動部發布的調查顯示,2019年大學畢業平均起薪有29K,對此,有網友在PTT上分享這項數據,卻意外引起熱烈討論,不少網友都狂噓,「現在拿29000大概跟以前拿24000差不多」、「29k 在台北差不多是吃土」。
但似乎南部數字更慘,「那我怎麼看到中南部一堆比這個低的..?」。
  回應
歡喜選甘願受,呵~南部薪水低那是台灣價值~
加入民進黨,前途無限,也可吃人夠夠。
趕羚羊!綠共的數據能信?

年輕人沒有最苦 只有更苦 2020/07/12 中時社論

全球新冠疫情更惡化,今年全球經濟將衰退3到5%,各界已有共識,今年是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後經濟表現最差的一年,情況比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還差。不少國家的股市卻展現強勢上漲格局,台股上周站上30年來新高。
金融海嘯後,全球主要央行將利率降至零到負利率之外,也大推特推所謂的QE(量化寬鬆),其思維是支持股市就能保有財富效果,讓企業繼續運作,最後對經濟及一般民眾(就業者)都會有好處。
全球經濟表現最好、被稱為「黃金年代」,是在上世紀戰後到70年代,當時各國所得差距較小、經濟成長較高。但80年代後,美國雷根與英國柴契爾夫人上台,自由化與鬆綁成為流行名詞。雷根把個人最高稅率從70%降到28%,英國幾乎所有公營事業都走上私有化、民營化。
這一套「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認為富人受惠後會增加投資與消費,讓窮人也受惠終而全體民眾都能獲利,也有人稱此為「滴漏式經濟」(或下滲經濟),經過30多年試驗,這套經濟政策已出現所得差距嚴重擴大的後遺症,川普上台後又推動大減稅,疫情也讓政府負債大增,未來所得差距必更惡化。
台灣的所得差距如根據官方公布的五等分法比較,最高級跟與最低級距的差距大致在6倍多,已較早年的4、5倍惡化。若就財政部財稅中心資料,最高所得的5%對比於最低所得5%的倍數,1998年時只有32倍,2013年已飆到99倍。
疫情時代經濟,政府負債加重、所得差距拉大、年輕人陷低薪困境,蔡政府若應揚棄新自由主義的思維與政策,讓高所得者繳更多稅,同時壓制可能再上揚的房價。
2020-07-13 09:03:27
阿楨
早稻田校友驚爆 大陸人不再嚮往赴日本工作 2020/07/19 中時

早稻田大學畢業的獨立記者出井康博驚爆,由於大陸經濟成長,薪資水準提升,大陸民眾不再想去日本工作賺錢,日本職場的魅力已經逐漸消失,日本從「夢想之國」變成「便宜之國」。大陸民眾去日本不再是為了賺錢,而是花錢。
出井康博在《絕望工廠 日本》一書中指出,由於日本法律不允許外籍人士以「體力勞動者」的名義前往日本,但是日本少子化造成勞動人口減少。因此,外籍勞工偽裝成「實習生」、「留學生」取得簽證,但實際上從事單純體力勞動工作。他舉例,全日本帆立貝漁獲量最高的北海道猿払村(猿拂村),人口不滿3000人,卻雇用100多名大陸「實習生」,在作嘔的腥味中默默剝殼。
他表示,用「實習生」或「留學生」的名義吸引外國人到日本,把他們當搖錢樹,當發現真相時,這些人由親日變成反日,愈來愈厭惡日本。即使是「日裔巴西人」,回到日本也是被當成「派遣工」,當金融海嘯爆發後,開始資遣日裔巴西人,雖然提供約新台幣8萬元協助返回巴西,卻被批判是「把日裔巴西人趕回巴西的分手費」。
他破國王的新衣,指出實習制度表面上是讓開發中國家年輕人到日本學習技術,再返回故鄉貢獻所學,但實際上就是開放外籍勞工到日本工作,但假裝是在實習。
他指責日本政府,到底要欺騙外國人到什麼時候?又想利用外國人到什麼時候?根本是國家帶頭當黑心企業。
  相關新聞
日本製造的競爭力削弱
  回應
日本近十年來積極引進東南亞的人到日本從事低階工作
長期錯誤的移民政策使日本很快就淪為二流國家
台湾(南向)招收東南亜學生也是如此
清末民國初年的時候,中國知識份子都說要學日本的明治維新.
日本是中國留學生第二多的國家,去日本玩到處都是中國籍的服務生,中國人哈日本哈得要死 .
我在大陸上大學的那些同學。現在最少的也月薪過萬人民幣。大部分是2-3萬月薪。最高的有20萬月薪。看看鬼島,真是可憐。島蛙傻逼自作自受無話可說
島蛙傻逼不要錢也願意去日本做奴隸。
由於邪悪中共不守國際公約,連帶使百姓也不受歡迎了。
你所謂“國際規則”就是為西方國假和傲慢、嫉妒恨的白種人跪舔和搖尾乞憐的公約吧!
日本是個極度排外的國家,只有臺籍倭奴餘孽喜歡日本。
日本人根本瞧不起有色人種,他們自認是亞洲的白人
脱亞入歐,已經百多年了,日本人就是這種鳥性。
2020-07-20 06:48:43
阿楨
區街道辦招8人,全是清北碩博!屈才了?先看看待遇... 2020-08-26

  這幾天,杭州市余杭區的一份招聘公示火了,這份長長的公示名單裡,清一色是來自清華、北大的碩士和博士,其中有8位的入職崗位是最基層的街道辦事處。
  有人質疑,基層的街道工作需要招清華北大的碩士和博士嗎?
  其實,余杭早在2017年就開始向清華北大畢業生拋出橄欖枝,定向招聘高層次人才,而且待遇優厚,真的優厚。政府中級雇員年薪博研約38萬元,碩研約35萬元。海外招聘,政府高級雇員年薪約50萬元,政府中級雇員博研約38萬元,碩研約35萬元。此外,提供生活安家補貼、人才公寓使用、租房購房補貼等方面的優惠政策。目前,在崗清北人才76名、海外‘雙十’雇員20名,他們在各個崗位上都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事實上,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科研的興趣,也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選擇科研的條件,尤其是支撐自己的經濟實力。而且,我們國家每年有那麼多的碩士和博士畢業生,如果都留在高校做學術,高校系統也無法消化這麼多人。
  大學教給本科生、研究生的除了專業能力之外,更多的是一種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學生們帶著這些內化于心的素養、知識和技能走向社會,走向適合自己的每一個崗位。所以,這些清華北大的學生選擇去余杭的基層崗位工作完全沒有問題。
  相關新聞
哈佛博士到深圳當街道辦副主任引關注:系選調人才、處級領導
  回應
 街道需要高科技人才嗎?這是一個嚴重浪費!國家培養一個碩士要多少錢?在現在國際形勢下國家現在多麼急需科技人才,許多難題需要科技人才破題呀!
 急需?沒看到。不然為什麼科研機構會競爭不過一個街道辦呢?
 人家是博士,去哪裡工作、做什麼崗位肯定會有自己的想法,我們就沒必要為她操心了吧。
 這些人才都是重點培養對象,是浙江的儲備幹部,他們現在在基層是為了歷練自己,有了好成績隨時晉升,現在在街道過幾年可能去市里甚至省裡工作了。
2020-08-28 08:23:11
阿楨
美日德那些老牌製造企業的"工匠神話" 為何最終破滅

  2019年8月初,Canalys公佈2020年第二季度美國智慧手機出貨3190萬台,其中70%是中國製造,高於上一季度的60%。
  同樣在8月,美國《財富》全球500強企業,中國首次超過美國躍居第一。
  如若將目光投向歷史,不難發現曾經輝煌的日德美製造都在發展中遇到了困境。這些困境折射出了哪些問題?又給崛起中的中國製造提供了哪些經驗?下文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
  文章節選自作者新作《工匠革命:製造業的精神與文化變遷》。
  質的壓力:向日本學習
  1980年代,日本製造在全球市場所向披靡,品管成為歐美企業向日本學習的重要內容。然而,品管也不是日本本土產物,也是二戰後日本從美國引進的。……..即使日本經濟在1990年代陷入蕭條,由於豐田公司等日本製造仍然表現強勢,世界各地對日本製造的學習也沒有停止。
  量的壓力:工匠神話的破滅
  但是,日本製造的黃金時代在1990年代便結束了。進入21世紀後,若干醜聞的曝光也宣告了工匠神話的破滅,德美的老牌製造企業亦未能倖免。究其原因,量的壓力所導致的殘酷市場競爭,侵蝕了質的原則,而人的惰性與投機性,以及由此帶來的制度的不穩定性,如歷史上反復出現過的那樣,再一次產生了不良的結果。
……
  小結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化,2001年以後,中國逐漸取代日本,成為全球製造業新的發動機。各國對於智慧製造的探索下,工匠精神也發生著新的變化。
  神話終究含有虛構與誇大的成分。近年來,以神戶制鋼、東麗公司等為代表的日本大企業曝出的品質造假醜聞,大眾汽車和波音公司的品質醜聞又表明,工匠精神的衰退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實際上,從數百年前的東西方案例已經可知,人具有惰性與投機性,由人構成的制度也因此存在著衰敗的可能性。
  相關新聞
中國首家高端裝備5G工廠:省75%人力,效率提升超三成
  回應
 高端製造業推智慧化不需要太多工人,低端又大量外移,剩餘的勞動力不能全部去送外賣吧。
 不用杞人憂天,幾千年來生產力不斷提升,並未出現過沒處就業的情況,學歷越高就越少生是常態,中國現在大力發展AI智慧型機器人,人代替那些勞動力空缺!
 這些國家製造業若不能產生較中國幾倍的生產率,自然就沒法維持發展。
 這就是印度無法崛起的原因,他們已經錯過了人力紅利原始積累的時間視窗
2020-09-18 07:57:27
阿楨
港媒:創紀錄“海歸”回國就業

香港南華早報2020-09-21,80多萬近來從海外大學畢業的中國學生已回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加入原本就已擁擠的國內就業市場。在新冠疫情和海外收緊移民及就業規定的雙重影響下,今年從海外回國的中國學生人數同比增加70%,還須與國內的874萬應屆大學畢業生進行競爭。
海歸中,約28.6%曾留學美國,英澳留學占26.3%和13.2%,碩士學位60%。 40%在金融或科技行業找到工作,僅有3%從事製造業,5.7%就職於學術界或政府機構。約5%獲得了30萬元或以上年薪,近40%年薪不到10萬元。2020年中國國內大學畢業生的月薪7839元,年薪9.36萬元。報告顯示
近年來,選擇畢業後回國的中國留學生已大幅增加,從2011年的18.62萬驟增至2015年的40.91萬,又上升到2018年的51.94萬。

德媒:中國學生的“美國夢”正在消退

德國《法蘭克福彙報》2020-09-21,中國學生到美國大學“朝聖”已有40年的歷史。如今,許多人更喜歡留在自己的國家。
自1978年以來,已有近600萬中國人到美國學習。去年,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達到了創紀錄的36萬人。
但自從美國的大學陷入美中兩國的地緣戰略衝突以來,“美國夢”已經破滅。
一家留學諮詢公司的調查顯示,40%的受訪學生有這種打算。
2020-09-23 07:18:49
阿楨
浙大高豔東:數字經濟下勞動法需與時俱進 2021-01-14 環球時報

在工業社會,機器生產統一、勞資關係簡單,《勞動法》不分崗位、工種推行8小時工作制等保護制度。然而,平臺經濟改變了工業時代的勞動模式,如勞動報酬即時提成而非按月發放、勞動者自帶生產資料(車輛、手機)而非由平臺提供、勞動者自己安排工作場所和時間而非由平臺決定。在勞動方式靈活化的年代,《勞動法》的一些強制標準需適應經濟形勢。
首先,平臺經濟重新定義了勞動方式,生活、娛樂與勞動常混在一起,網紅、遊戲主播等的勞動方式無需適用8小時工作制的剛性標準。其次,數字經濟很難強制執行8小時工作制。計件工作的從業者希望延長勞動時間以獲取更多報酬。互聯網企業員工,績效獎金、股份激勵遠高於基本工資,在以項目、業績為主的考核體系下,即便強制要求互聯網企業下午5點關燈,大量員工仍會回家加班。

我國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通信網路 2021-01-12 央視

   十三五期間,我國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固定和移動通信網路,行政村通光纖和4G比例均超98%,5G正式商用,數字經濟迅速發展。
  十三五初期,我國仍有約5萬個行政村沒有寬頻,15萬個寬頻接入能力不足4兆,目前,全國行政村、貧困村通光纖和4G的比例均超98%,提前超額完成寬頻網路覆蓋90%以上的目標。
  2015年,國家推行提速降費以來,取消了手機國內長途漫遊費、流量漫遊費。五年來,固定寬頻和手機流量平均資費下降超過95%,寬頻平均下載速率卻提升了7倍。
  這五年,我國移動通信技術實現了從2G空白、3G跟隨、4G並跑到5G引領的重大突破。目前,在全球5G專利占比前列,我國5G基站超過70萬座。2019年數位經濟規模達35.8萬億元,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7.7%,較2015年提升36%。
  回應相關新聞
外媒:中國確立5G優勢 已佔據全球70%的5G網路連接
中國超七成用戶每天使用移動支付
2020年中國手機出貨超3億部同比下降20.8%,不過5G手機占比過半
5G手機價格繼續下滑 中國2021年5G手機占比將快速提升
狂增 10 倍!今年全球
2020全球手機受疫情衝擊,年減11%僅12.5億部。2021年預估成長9%至13.6億部,5G上看1.99億。
2021-01-14 09:10:51
阿楨
文科生太多會掉進中等收入陷阱?歷史的無知! 2021-04-16 任大剛

最近,四名文科博士發表《關於我國人口轉型的認識和應對之策》論文,得出:應全面放開和鼓勵生育,切實解決婦女在懷孕、生產、入託、入學中的困難。
論文中提到,文科生收入低,甚至找不到工作,。東南亞國家之所以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中國不重視理工科教育。
四位不知,中國高等教育脫胎于蘇聯模式。上世紀50年代,中國成了全世界文科生比重最小的國家:1949年33.1%,1953年14.9%,1957年剩8%。
其實,粗通地理的都知道,東南亞地處熱帶,穿衣吃飯和居住也要比溫帶和寒帶易解,熱帶基本都不是工業發達的地帶,更應發展旅遊度假等第三產業,需要更多的文科生,而不是理工科生。
  回應
要辯駁四博士說法,需要看採用的資料和推論的邏輯是否合理。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中國是否適用。
四博士說的是文、理科比例不太合適,文科比例偏大莫非文科能直接種出糧食、造出機器、建設成世界工廠?
中國古代科舉,100%文科生,還不是搞舊中國搞得GDP全球第一。

中國教育改革必須建立跨學科,才能克服文理分科的工匠體制 2021-04-17 陳平
  回應
沒有一個擅長的學科,跨十個都沒用。

優生優育,最終結果是不生不育 2021-03-30 風聞

無論任何政策,都無力扭轉中國生育率日益下滑的現實,很多東西不是單純靠政策激勵所能實現的,太多的人把生育率低歸結於種種物質性因素,比如說:房價高,育兒負擔重,收入低,過度競爭等問題,實際上這些東西很難成為生育率中決定性的因素。以房價高為例,即便是全世界房價最為低廉的新加坡,生育率全世界倒數第一。
  回應
生育降低的主要原因:
(一)社會要求更高,延長了受到教育年限,推遲了婚育年齡,造成生育能耐困難。
(二)社會福利保險制度建立,養兒防老的傳統需求消失。
(三)思想解放,個人的發展擺在第一位,主觀生育意願大幅下降。
(四)高度的專業化、分工、客觀減少了婚育年齡男女一起的時間。(長期加班、出差,兩地分居。)
結論:除非劇變,人口就這樣,慢慢的下滑。
2021-04-20 07:38:51
阿楨
年薪破十萬美元的「亨利族」年輕世代 經濟也有壓力 2021-07-26 世界日報

年紀在20多歲到30多歲之間,擁有令人羨慕的好工作而年薪破十萬美元的高收入族群,因為「高收入,但還算不上富有」(high earners, not rich yet)的財務特點而獲得「亨利族」(HENRY)封號。不過,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身為「亨利族」的千禧世代年輕人承受學貸、房租等負擔,其實經濟條件沒有外界想像那般寬裕,朋友之間相互比較的社交壓力,買房、買車、買名牌,也讓「亨利族」備受壓力。
2019年美國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為7萬元,相較之下,年紀輕輕的「亨利族」年收入便有六位數,經常被認為是「美國夢」願望成真。千禧世代年輕人當中超過70%是「月光族」,比例之高超過任何世代。
住在紐約的30歲投資顧問柯列斯便說,年薪雖有10萬5000元,但絕大部份薪水都拿去繳學貸。
美國人均負學貸4萬元。不過,「亨利族」,約8萬元,原因是進修更高等的學位、就學時間拉長等。
許多「亨利族」居住的地點,近年來生活開銷一路走高,年輕人希望在工作之外追求舒適生活,偶爾購買奢侈品,難免在社交區面臨與朋友相互比較的壓力。
  回應
對這些人說要省吃儉用,他會跟你說為什麼省這小錢。說要減少出國旅遊,他會跟你說出國是要國際化。說先不要買奢侈品,他會跟你說人生要及時行樂。說到底,這些人就是自討苦吃而已,可憐。
人性是可以被抑制的,叫作"自律",
結論:大部分亨利族=“高級”月光族
2021-10-28 11:37:00
阿楨
打工人的末日,不是996,而是AI監控 2022-02-22

天下烏鴉一般黑,放眼全世界,把人工智慧和大資料應用於榨幹打工人最後一滴血的資本家,都不在少數。早在此之前,美國最大的互聯網線上零售商——亞馬遜,就構建了一套AI系統,來追蹤每一個物流倉儲部門的工作效率。一旦有人離崗時間太長,AI會自動生成解雇指令,還會追蹤發貨倉庫的揀貨工人們的工作速度,規定員工必須每小時包裝120件商品。亞馬遜真的用該系統解雇了900多名員工,很多員工不敢在工作時間上廁所,只好在過道或者車間格子裡用塑膠瓶解決排泄問題。
在AI系統的“工作效率統計”和“末尾淘汰制”的壓迫之下,人類最基本的尊嚴都得不到保障。
  回應
工具本身是沒有好壞善惡的,沒有人工智慧,就真的治不了工人?無論是奴隸、失地農民、包身工,他們甚至連生命都不由自主朝不保夕,還想什麼跳槽?付給你8小時工資,你不幹滿8小時怎行?“用指標來考核”是“壓榨”?那麼,發展下去是不是“不幹活白拿錢”才是政治正確呢?“全景監獄” 流水線的打工仔沒時間上廁所,不是過於久遠。兩百年前,工人砸機器;兩百年後,我們不要“AI”——有什麼本質區別嗎?
朋友,你說的對,但是我坦白點說,觀網在涉及資本之類的話題的時候很難進行有效討論,大部分話題最後都會終止在資本該死以及一切交給國家管就好了這兩個結論上。
2022-02-22 09:47:35
阿楨
全球反詐騙組織拒救赴柬台人 原因曝光網友一面倒支持 2022/08/08

近期頻傳國人受高薪工作吸引,被拐騙到柬埔寨、緬甸等國「打工」,卻反遭囚禁、凌虐、剝削等慘況,不料過去營救陷入柬埔寨騙局各國人士的「全球反詐騙組織」,卻發公告表示即起不再救援台灣人,並稱被救出的60人沒有人說過一句謝謝,網友得知原因後也一面倒支持。

台灣人騙台灣人《角頭》演員驚傳從事柬埔寨詐騙! 3個月拐82台人削5000萬

檢警日前偵破一起詐騙台灣年輕人赴柬埔寨淘金的不法集團,曾在國片《角頭》擔任臨時演員的竹聯幫東堂東新會要角李振豪,涉嫌與柬埔寨人蛇集團勾結,誘騙有出國淘金夢的男女,一旦到柬埔寨後,即被詐騙集團控制行動,被迫擔任「假交友」「假投資」的機房話務人員,李振豪案經檢察官複訊後依《人口販運防治法》等罪聲請羈押獲准。
2022-08-11 08:52:4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