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寒的《大陸新聞特殊用語》(正中書局, 1994)也過時了。
同樣無妨(當然,如果要溫故:書中有關中共政治術語尤其改革開放前的,仍具參考性),網上也易找到兩岸用語對照表:
食品與用品
教育文化
稱呼
國名翻譯
電腦網絡
http://www.taihainet.com/news/intercoastal/lasthw/layy/
另參本館<兩岸軍語>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8152776/20080618060631/
眾所周知,兩岸雖然同樣使用中文,但由於長期隔離不相往來(1949-1987年),加上意識形態教育(三民主義 vs. 共產主義),政治、經濟、社會體制不同,對外開放或閉鎖,以及受到不同的外國影響(台灣受美、日影響,大陸受蘇聯影響),結果造成了兩岸語言上的很大差異。自台灣開放探親以來,一方面,兩岸用語因為密切往來而互相滲透,有助於縮小差異,增進對彼此用語的認識;但另一方面,兩岸又在同時間各自「生產」了新的用語,一加一減,差異仍然很大。
我們如果比較兩岸用語的差異,可以列出長長的清單(對照表),比如台灣的「飛彈」大陸叫「導彈」,台灣的「貨櫃」大陸叫「集裝箱」。但如果只是對照比較,頂多只是熟悉了對方的用語。更重要的是,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看,兩岸不同的用語,其實正反映了各自特有的心態,如大陸在改革開放前的怕「冒尖」、「槍打出頭鳥」,改革開放後特別突出的「紅眼病」;台灣前些年出現的「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愛拚才會贏」等。兩岸為什麼會有這些特殊用語,應該是很值得分析的。
另外有些用語,則反映了兩岸社會不同的特殊喜好,如台灣棒球興盛,便有許多棒球術語流行,如「封殺出局」、「安全上壘」、「紅不讓」;而大陸女排很出色,就喜用排球術語,如「二傳手」(指辦理一些事情的過程中起中介、聯繫作用的中間人)、「短平快項目」(指投資少,科技商品化周期短,與地方中小企業技術發展相適應,並取得較高經濟效益的技術開發項目);「短平快」還用來形容老年再婚(認識時間短、感情平淡、離婚快)。
再如大陸的乒乓球運動很興盛,便有一個相應的「打擦邊球」的社會用語,指的是在政府法令限制邊隙遊走,因而取得行動的空間。「打擦邊球」有一個很好的例子: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之前的四月,北京有三十三名知識份子聯名上書要求特赦著名的異議份子魏京生及其他思想犯。當時上海《世界經濟導報》很關心這事,但礙於政府對新聞的管控,不能刊登有關消息,以免被追究,就找來學者寫文章,從法律角度討論了特赦制度,結果明眼讀者一看便知。
隔著一條台灣海峽,數十年來兩岸互不來往,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與生活方式,一邊說著普通話,另一邊說著國語,可能指的都是一回事,但不說開來,誰曉得啥是啥,雞同鴨講,夠嗆﹗台灣人來一句「夠嗆速(是)什麼?」,大陸人還不得不連說帶演,嗆給他看。
兩岸的習慣用法不同,交流起來,「笑」果十足,在玩笑中促進彼此瞭解。但恐怕嚴肅大人袞袞諸公會因為這些莞爾差異引起誤會進而造成兩岸風暴亞洲風雨世界風波,所以在此把一些可能會造成兩岸誤會的習慣用語列舉出來,為兩岸和平相處略盡棉薄心力。
如果台灣人一見面不是說「你好嗎?」或是「早安午安晚安」,而是問你「呷飽未(吃飽沒)?」你可千萬不要以為他馬上準備要與你一起去吃飯,或帶了什麼東西要給你吃,這只是台灣人的一種打招呼的方式。由此也可以看出,台灣人好像很喜歡吃,連見面招呼也跟吃有關。
當然兩岸百姓在一起聊天侃大山時可能也是三句不離吃喝,民以食為天嘛﹗說著說著肚子餓了,「來包方便麵吧﹗」大陸人提議。「什麼?﹗『方便』 麵?﹗」台灣人會瞪大眼睛,一副無法置信的樣子,因為在台灣,上廁所的文雅說法是「去方便一下」,那「方便」 麵不就是……愕……了老半天,終於恍然,「原來是泡麵呀﹗」「啥?泡饃?」這下輪到大陸人摸不著北了,不知方便麵和泡饃有啥關係。
大陸人說土豆,台灣人會以為指的是花生米;台灣人叫馬鈴薯的東西,可能還得通過外語翻譯的確認,才能讓大陸人知道原來就是土豆。酒店在大陸或香港是餐廳或飯館的同義詞,但在台灣卻多是風月場所或旅館的代名詞,動輒說要上酒店可是會引起誤會的。
廁所在台灣有另一種說法叫「化妝室」,廁所當然分男女了,女化妝室還好說,女士如廁完順便補補妝挺正常的,但「男」 化妝室……不知會不會讓男子漢大丈夫三過其門而不入?後來有些台灣餐廳的廁所標示很詩意的換上了「觀瀑樓」與「聽雨軒」,讓先生女士們在孰可忍孰不可忍的十萬火急下還得先玩個猜謎遊戲,猜對時,輕鬆方便不言而喻,不幸猜錯時,尖叫聲與巴掌聲齊飛,也只能自認倒霉,當作個人聯想力或應變能力不足的代價吧。
大陸人說麵包車,台灣人會以為是專門載麵包或賣麵包的車子;而台灣人說的貨櫃,就是大陸人的集裝箱。大陸人舉起手說要「打的」,可能台灣人先會誤以為要打弟弟,後來才會反應過來是搭計程車的意思。大陸人說的自行車,台灣人叫做腳踏車或鐵馬。德國大眾汽車的甲殼蟲車款,在台灣叫做福斯汽車的金龜車。
在兩岸剛開始接觸的時候,介紹親人給對方認識常發生些尷尬的情況。例如當台灣人介紹自己的配偶︰「這是我內人」,「這是我外子」或「這是我牽手」時,可能會有人搞不清楚這種含蓄的叫法而私下納悶︰「內人是你的什麼人?」,「外子是妳的第幾個兒子?」或「你牽他的手為什麼要告訴我」等等問題。
相反的,大陸人習慣稱自己的配偶為「愛人」,聽在台灣人耳裡可真有點不知所措,因為在台灣,「愛人」是指地下情人的意思,既為地下,可沒有光明正大介紹出來的道理;雖說近來世風日下,連流行的「二奶」也公開化起來了,但在台灣,「細姨」仍是很少拿到檯面上說嘴的。
稱呼大陸女性時,千萬注意使用「小姐」一詞,不要單叫「小姐」,最好是連姓一起稱呼「李小姐」,「王小姐」等,以免被對方回以白眼。因為「小姐」一詞在中國已經成為貶義詞,是應召女郎的代名詞。
如果告訴台灣人你「下海」了,卻沒有解釋給他聽,原來下海在大陸是指經商的意思,那麼不要怪他以後換上一副有色眼鏡瞧你,因為在台灣「下海」是指從事色情行業,當妓女或牛郎去了的意思。一說避孕套兩岸都明白,避孕用的,但台灣的「保險套」可不是用來保險的,也不像保險絲是用來防止電線走火的,說白了也是拿來避孕的。
兩岸用語的差異似乎不因為現代資訊的全球化而有所改變,有些用法很類似,稍微想一下就通了,例如數碼相機與數位相機,超聲與超音波,塑料與塑膠等。但有些用語差異可真像腦筋急轉彎似的,例如大陸人口中的「台式計算機」會讓台灣人狐疑半天︰怎麼自己住台灣這麼久,還不曉得有專門為台灣設計的運算加減乘除的機器?若你不告訴他「台式計算機」其實就是「桌上型電腦」的話,他可能還真會到處找人問清楚,到底「台式計算機」長什麼樣?
同樣的,台灣人說的「雷射」,大陸人可能會竊笑︰只聽過雷是用霹的打的,還沒聽過雷是用射的。原來「雷射」是從英文Laser直接音譯過來,在大陸則翻譯為激光。台灣的列表機就是大陸的打印機,部落格就是博客,症候群等於綜合症。
在上網視窗的工具列裡有個Favorit,簡體版的視窗寫成「收藏」,在正體版則叫做「我的最愛」,這麼一招,讓面對電腦也可以擁有浪漫的感覺,而不需要老守在電視前看韓流來襲時才能浪漫一下。
大陸人幾乎做啥都用「搞」字訣︰搞工作,搞衛生,但在台灣「搞」是個非常不文雅的貶義詞,通常用在亂搞男女關係或責怪語氣上。在中共如火如荼地大搞「文化大革命」時,台灣大力推行「復興中華文化」運動。在中國開口必稱毛主席,全民瘋狂破四舊時,在台灣則是提倡仁義禮智信,將「請,謝謝,對不起」掛在嘴邊。
影響所及,大陸人覺得台灣人說話文縐縐的,好像在演瓊瑤阿姨的文藝片一樣,台灣人則覺得大陸人言行不夠禮貌,像演火爆動作片似的。其實這些都是歷史造成的啦,逝者已矣,來者可追,但願大家在相互交流中,可以互相截長補短,找回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共演一部歷史大戲。
http://clie.ws/bbs/index.php?showtopic=128937
兩岸用語對照表
食品與用品
臺灣用語 /大陸用語
機車、摩托車 /摩托車
儲值卡 /充值卡
國際電話預付卡 /IP卡
柴油、機油 /柴油
塑膠 /塑料
捷運 /城鐵
影印 /複印
雷射打印機 /激光打印機
列印 /打印
雷射 /激光、雷射、死光
網路、網際網路 /網絡、互聯網、因特網、萬維網
電腦 /電腦、計算機
傳銷、直銷 /傳銷
滑鼠 /鼠標
原子筆 /圓珠筆
打火機 /火機、打火機
瓦斯、天然氣 /煤氣、燃氣、瓦斯、天然氣
有機食品 /綠色食品、有機食品
醬油 /老抽、生抽
便當 /盒飯
宵夜 /夜宵
鮪魚 /金鎗魚、吞拿魚
蕃薯、地瓜 /白薯、紅薯
蕃茄 /西紅柿、蕃茄
洋芋片 /土豆片
馬鈴薯 、洋芋 /土豆、馬鈴薯
落花生、土豆、花生 /花生
芭樂 /番石榴
高麗菜、甘蘭菜 /洋白菜、圓白菜
白菜 /小白菜
豬腳 /豬手
瓦斯爐 /燃氣竈
鳳梨 /鳳梨、菠蘿
錄音帶 /磁帶、錄音帶
半導體 /晶體管
螢幕 /屏幕
錄放影機、錄影機 /錄影機、攝像機
CD/光牒 /光盤
吹風機 /電吹風
電動刮胡刀 /電動剃須刀
刮胡刀 /剃須刀
電鍋 /電飯煲
發夾 /發卡
化妝水、收斂水 /化妝水
去光水 /洗甲水
洗面乳 /洗面奶
洗發乳 /洗發水
行動電話、手機 /手機、移動電話
教育文化
短劇、獨幕喜劇 /短劇、小品
國樂 /民樂
歌仔戲(臺灣、閩南地方戲) /薌劇
國術 /武術
國劇、平劇 /京劇
卡通片 /動畫片
閱聽人 /受衆
康樂活動 /文娛活動
簡體字 /簡化字
國文 /語文
組織、部門、機關 /單位
文法 /語法
臺語、閩南語、福佬話 /閩南話
國語 /普通話
教育程度 /文化程度
履曆 /簡曆
姊妹校 /兄弟院校
研究所學生 /研究生
大學生 /本科生
大學 /本科、大本、大學
聯考 /高考
國中 /初中
國小、小學 /小學
幼稚園、托兒所 /幼兒園
劇情片 /故事片
兩岸語差研究與《當代港臺用語辭典》
1994年權威的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了朱廣祁先生的編著《當代港臺用語辭典》,這部辭典無論是所收語詞的規模和析義的准確,無論是裝幀印刷還是編輯水准,無論是編排的科學性還是實用性,都有後來居上的架勢,成爲已有的幾部類似的編著中佼佼者。該辭典在1997年4月能梅開二度第2次印刷的事實本身也已說明其令人羨慕的業績。我本人曾經在同一領域進行了長達十年的研究,以過來人的身份就更能體會到編者多年辛勞的付出。
我是1977級的大學本科生,1982年分配到廈門大學臺灣研究所從事專業研究,特殊的工作環境、地域環境和閩南語言環境使我即刻著手兩岸語詞差異的資料收集和研究,並在1985年第7期的北京《翻譯通訊》(即後來的《中國翻譯》)上發表了《淺議臺灣對外國影片片名的翻譯》;在1987年第3期的山西《編輯之友》上發表了《中國大陸、臺灣、香港三地譯名談》等。爲了適應海峽兩岸交往的新情況,廈大臺灣研究所于1987年動員全所力量突擊編出《今日臺灣100問》一書,其中兩岸語詞差異的條目自然非我莫屬。該書1988年5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首版2萬余冊,即刻銷售一空,後又再版。當時發行量居全國之首的《讀者文摘》(即現在的《讀者》)1989年第6期還特意轉載了我寫的兩岸語差一文。同時我的這一研究還引起國外的注意,日本《國際貿易》1988年第5期以《海峽兩岸的“語差”》爲題介紹了我的研究成果。
兩岸語差研究的首戰告捷給了我很大的鼓舞,此後直至1992年我有關這一領域的長文短論從未停過,散見全國各地的報刊。其中有《海峽兩岸用語差異》(《編輯之友》1988年第5期)、《海峽兩岸用語差異初探》和《海峽兩岸用語差異再探》(《臺灣研究集刊》1989年第1期和1992年第2期)、《海峽兩岸人名譯名的差異》(《出版工作》1989年第7期)、《海峽兩岸地名譯名的差異》(《地名知識》1989年第3期)等等,共計十余篇,其中之一曾被上海《報刊文摘》(1989年8月8日)摘介過。在這基礎上,我又馬不停蹄編寫出《海峽兩岸用語差異》(收入臺灣差異語詞1000條)一書交由福建人民出版社于1989年11月出版;1990年編寫出《臺胞探親旅遊用語手冊》(收入臺灣差異詞條1300條和一篇萬字的文論《海峽兩岸用語差異縱橫談》)一書交由四川辭書出版社1992年7月出版。
1988年底南京大學中文系的邱質樸教授著手主編《大陸和臺灣詞語差別詞典》(國家教委重點科研項目),盛邀我加盟。經過邱質樸、陸柏年、芮月英和我四人共同艱苦的努力,該書收入臺灣差異語詞2700余條,于1991年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首印5000冊,即刻在海峽兩岸引起反響,當年即在內地有關評比中獲獎;臺灣《中國時報》1992年1月18日稱此書是“一部幫助兩岸人民溝通語言隔閡、摒除交流障礙的必要出版品”,“最值得臺灣注意”。幾天後,祖國大陸家喻戶曉的《參考消息》轉載了《中國時報》這篇文章。
1992年元宵節期間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召開了閩臺文化研討會上,我提交了《海峽兩岸用語差異分析》的專論,受到與會的海峽兩岸的各高校及社科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的好評,該文被《同祖同根源遠流長》一書收入,于隔年由海峽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
綜上所述,在朱廣祁先生的《當代港臺用語辭典》(收入港臺語差詞條5000余條)定稿和出版之前,有關兩岸語差的研究文論及編著的普遍存在是一個不能否認的客觀事實。誠如爲《當代港臺用語辭典》作序的殷煥先教授所說的港臺用語的研究,近來已漸受到語言界的重視,已有“爲數不少的述作”。但是朱廣祁在其自序中提及了香港語言學者的論作時,卻對內地學者同行的研究成果只字不提;在強調自己先後閱讀上千萬港臺語言資料,制作了上萬張資料卡片的同時,對圈內圈外業已廣泛客觀存在的成果閉口不談,這就有欠妥當。我們的《大陸和臺灣語詞差別辭典》列出的兩岸參考書目光是辭典就多達14部,參照或引借了別人的研究論作或文字成果說一聲謝謝這是理所當然的!也許這只是朱廣祁先生禮貌意識的偶爾淡漠,也許這只是因爲他閱讀參照了他人的某些成果又完全消化成自己的東西後的一時疏忽,也許他還有某些難言之隱或多余的顧慮,爲此筆者給朱先生去了一信,在充分肯定他的《當代港臺用語辭典》編著業績之後,要求他在今後如果貴辭典再版時,請在序言或後記中對我等的著述帶上一筆。
但朱廣祁先生斷然拒絕了我這一近乎象征性的要求,他在複信中寫到:“讀了您的信,我十分驚訝。恕我孤陋寡聞,到今天爲止,我還不知道您在港臺詞語研究方面有哪些論文和專著,更說不上引用和參考了。拙著《當代港臺用語辭典》中所收詞條,都有語料卡片,每條最少有三個例句,也都一一注有出處。……我沒有‘參考’您什麽。至于前言,因爲已有業師的序,本來我不想寫,出版社建議我寫,是最後定稿時在出版社的招待所裏急就的,我沒有拜讀過大作,到現在也不知道那些地方跟您的‘排比與表達’有何‘近似’。……但願這只是您的敏感與誤會。”
畢竟我在兩岸語差這一領域辛勤耕耘了十年,心血長流,感情很深,捫心自問,的確也無力完全排除“敏感與誤會”的些許可能,在此我將自己的幾點“敏感”和盤托出,敬請朱廣祁先生三思,也請旁觀者公斷:其一,國內從事兩岸語差研究的人屈指可數,我的成果廣泛公開問世的1985至1991年剛好是朱廣祁積極收集與整理有關詞條的年份,朱先生以“孤陋寡聞”爲由,聲稱對我的成果一無所知,我對此無可奈何,只能表示遺憾。其二,朱先生在“自序”中寫到:《當代港臺用語辭典》“1991年初大體定稿時,有幸見得一兩種性質相近的詞典出版。拜讀之後,覺得本詞典也還有些特點……”盡管是一種還是兩種朱先生含糊其辭,但也恕我孤陋寡聞,只要是一兩種就至少有一種是我的或我參與的編著!其三,既然朱先生是在“大體定稿”時“有幸拜讀”了別人“性質相近的詞典”,這就使他有可能在最後定稿的諸多環節的各環或某環,如語詞的擴充和修訂、外來語詞源表和譯名對照表的增補、前言的撰寫等等有了參照借鑒或接受某種啓發的可能。其四,筆者最初在1987年曾將兩岸語差分爲四類,即于“新詞差”、“舊詞差”、“譯語差”和“方言差”;1990年又將其擴爲“新詞之異”、“引申比喻之異”、“詞類之異”、“譯語之異”、“方言之異”等七類。而朱廣祁先生在帶有編研總結性質的7000余字的自序裏,提出了六類差異分別爲“新詞的産生”、“舊詞的保留”、“詞義的引申變化”、“方言的影響”、“行業語進入普通詞彙”及“外民族語詞的引進”,與我的著述大同小異。其中屬于“小異”的“行業語進入普通詞彙”其實在我的“引申比喻之異”下的幾個小類中已有,朱廣祁在這一類裏所舉的差異示例,即排球用語“短平快”、“二傳手”等進入內地日常用語,棒球用語“封殺”等進入臺灣日常用語等等;與我寫的“體育用語”小類如出一轍或不謀而合。
我們從事社會科學工作的同仁都清楚,無論是寫論文或編詞典,廣泛收集研讀圈內同仁的成果,知此知彼,是十分正常的事。記得在一次學術會議上,《人口研究》的主編喬曉春教授不無誇耀地說,他編發的不少論作附錄的參考書目和論文的索引的篇幅都超過了論文本身。編詞典與寫論文盡管有些不同,但廣泛的參考絕對是必不可少的,也正是因爲如此,詞典才大都是“編著”而非“創作”。朱先生既然已經爲《當代港臺用語辭典》的編著付出了四、五年的心血,在這其中或其後參照了一些同仁的論作或編著,完全是光明磊落的事,根本沒有必要含糊其辭或矢口否認。參照和抄襲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不要因爲辭書界出了某一個抄襲大王而搞得人人自危。我以過來人的身份可以十分負責任地說,朱廣祁先生的《當代港臺用語辭典》絕對是他心血的編著,但在一些或個別環節上參照過同仁的成果也是難以否認的事實。實事求是地列出參照的篇目非但無損于編著者的業績,反而更能說明編著者的君子之風和負責任的嚴謹學風,並在某種程度上顯示其脫穎而出的自信或有別于衆人的獨到。
本人在1988年編寫開拓性的《海峽兩岸用語差異》一書時,曾在該書的後記中這樣寫到:“動筆之初,我雄心勃勃,覺得自己是海峽兩岸語言差異研究領域的一條初生的牛犢,然而完稿之時,我卻已深感自己是頭筋疲力盡的老牛了。兩岸溝通的木橋,失修39年之後又重新開放,我願自己這本用‘牛血’塗出的文字能幹結成一塊小小的橋板,讓千人踩,萬人踏,撐一天算一天,一旦踏裂,就讓人們順手抽掉吧。相信會有新的!”可見寫書伊始,我就很清醒,以一己的能力搞出的編著疏漏很多,將來一定會被別人更好的編著取而代之。就目前來看,朱廣祁的《當代港臺用語辭典》已經牢牢地處于取而代之的位置上。這也正是當初我所預見和我所希望的。我在對朱廣祁先生表示祝賀的同時,再次要求朱先生在該辭典再版的時候,能坦然地羅列出他所參考的篇目的索引。無論是從國內外的慣例來看,還是從尊重知識産權的角度來看,朱先生和上海辭書出版社都理當如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c808401000b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