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嘉明的《觀念代差:轉型社會的背景1991-1994》(上海社科,1997)怎跟下文及後貼文一般所言的「代溝」不同?
《觀念代差》是以四千份問卷,調查上海地區四代人(14-18,19-34,35-50,51-)的職業勞動價值觀、生活消費價值觀、婚戀社交價值觀、社會文化價值觀之轉變。
原來似<略論我國社會轉型時期的價值觀>(後貼)是在談整個社會價值觀的轉變,可惜《觀念代差》不像一般問卷調查研究、在書的總結有略述四代人價值觀有那些轉變,即使通讀還是不易簡明。
又何妨?反正多在驗証一代比一代開放之常識。
代溝
代溝是指子女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背棄父母原有的觀點,有了新的見解而造成的。代溝通常産生于青春期。環境的影響使當代青少年很少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問題。認爲父母思想陳舊,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所以,代溝的主要責任在子女。
一是沒有任何一個父母願意和子女産生代溝。子女從小不爲生計擔憂,很少體味人間疾苦,時間長了導致自我中心傾向。而父母一直含辛茹苦、受苦受累卻又不被子女所理解。這種痛苦的心情,又有誰能體會?盡管父母在主客觀上都有消除代溝的意願,可同學們捫心自問,我們有幾個人真正給了父母機會呢?
二是我們常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子女長期處于父母的教育下,很容易産生抵觸情緒,代溝也因此形成。
三是父母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會有一定的影響,然而正所謂外因無法決定內因,根本問題還是在子女身上。子女受到社會上各種各樣思想的影響,思想又不成熟,很難正確地把握自己,而又對父母的話又不以爲然,這是導致代溝産生的最主要的原因。
所以,代溝的主要責任在子女,正是由于代溝隨年齡的增長有不確定性,要父母來適應和消除它很不恰當。 同學們,我們常說與時俱進,其實真正做到這句話的不僅有我們,還有我們的父母啊!只是他們在接受新觀點之前總是要經過一番仔細的篩選,可這並沒有錯啊!
代溝的産生是由于父母一代和子女一代人不同的知識構成,使他們的思想不同,但是父母和我們處于同一時代,這個社會的主力軍還是我們的父母。因此,可以說我們的自以爲是,使我們認爲父母對新事物了解太少,用我們不成熟的觀點來評價父母這公平嗎?
代溝怎樣産生?
一是青少年身心狀態的劇變。劇變促使我們發現自我,追求獨立,對童年的觀念進行顛覆,對事業,友誼,愛情和人生價值開始選擇和追求。而現在的獨生子女家庭,父母在知識和經驗上的缺乏,使得他們對子女的變化准備不足,只能按照以前的方式應對。青少年只有讓父母明確這種突變,才能帶來他們觀念意識上的相應變化,才能消除誤解和隔膜。
二是時代的烙印。出生于五、六十年代的父母對今天世界大融合的觀念需要一個漸進的認識理解接受的過程。家庭中,思想文化更新最快的當然是子女,所以,引導父母接近,認識,理解和接受時代的任務,責無旁貸需要子女來承擔。
三是時代迅猛發展爲父母帶來的緊張,疲憊,焦躁的情緒態度。緊張,疲憊和焦躁的情緒態度是子女反感父母,形成代溝的重要原因。不要讓父母在惡劣情緒下作決定,幫助父母消除惡劣情緒,本身是子女的義務。
四是子女的浮躁,賭氣和自以爲是。見多識廣的父母當然不買賬了。
代溝解決的途徑在于雙方。父母應該努力學習文化知識,預先了解子女的特點並努力把握時代特點和時代觀念;不斷學習進步;同時調整好身心狀態,爭取以樂觀開朗和信任的面貌對待子女;子女要體諒,關心父母,采用合適的辦法引導父母了解自己,了解時代觀念;同時,對自己的年輕和膚淺需要有清醒深刻的認識。但是,父母首要責任是養家;而子女的社會任務是學習。在代溝問題上,父母和子女雙方都有責任;子女在關心父母,尊重愛戴父母,承擔家庭責任上做的遠遠不夠。所以,我方認爲,代溝責任主要在于子女。
http://baike.baidu.com/view/1330.html
社會轉型時期代溝的特征與解決問題的對策
代溝是一個很普遍、時代性很強的問題,它不僅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普遍存在,而且隨著時代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情況。由代溝而引發的問題也是方方面面的,最直接的就是代際關系問題。代溝是無法避免的,但是,代際關系問題是完全可以處理好的。本文立足于社會轉型即社會老齡化這一現實,對代溝現象特征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並力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引子
代溝問題是一個永恒性的社會問題,只要有人類社會存在,代溝問題就不會消失,而且,社會越是發展得快,代溝問題就會越嚴重,代群的分離就會越頻繁,所以說,研究代溝問題是一個具有永恒性意義的。而且,代溝問題的研究根本做不到一勞永逸,因爲隨著社會的發展,不同的代之間的代溝會呈現出不同的特征和現象,故而代溝又是一個常變常新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不僅要不斷地對代溝問題進行持續的研究,而且還要把代溝問題的研究放到特定的時代和社會背景中去。本文就是立足于現實,立足于當前的社會轉型時期的具體情況,立足于當前的社會老齡化問題,在對實際作了調查之後而寫的。
社會轉型時期研究代溝問題的意義
根據國際人口數據和國內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表明,當前國際和國內正面臨著社會轉型,這個社會轉型主要指社會人口結構從中年型社會向老齡社會轉變。
2000年全世界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達到6億。2020年將達到10億。
人口的迅速老齡化也是中國本世紀必須面對的具有長遠戰略意義的社會問題。到目前爲止,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達到1.3億。根據預測,到2005年,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數也將超過1億,占總人口的比重爲7.63%。到2010年,65歲的老年人口總數將超過1.1億,占總人口的比重將達到8.18%。
中國老年人口比例與世界老年人口比例相比較,2000年世界60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10%,2050年可達15%,2050年達到最高峰值時可達21%。2025年,中國老年人口的比例比世界平均高出3.9個百分點;2050年達到最高峰值時比世界高出4.5個百分點。可見,中國的社會老齡化現象比國際上更加嚴重。
各種數據表明,無論是現實狀況還是將來的發展趨勢,人類都面對一個老齡化的問題,即社會人口結構由成年人社會向老齡化社會轉變。社會老齡化這一特殊的社會轉型現象會對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造成巨大的沖擊,而首當其沖的自然就是代溝問題。社會老齡化會使得代溝問題更加普遍、更加突出、更加重要。代溝問題也會出現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由此而使得當前即社會老齡化時期研究代溝問題不僅迫在眉睫,而且具有時代意義、現實意義和前瞻性的意義。
第一,代溝是造成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代溝問題有利于解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
老年人問題多種多樣,而筆者認爲,無論什麽問題都可以歸結爲心理問題,因爲一切行爲無非是心理的體現。社會老齡化就會使得老年人的心理問題更頻繁、更普遍、更突出。
老年人的心理問題比一般人的心理問題要複雜得多,引起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但在調查中發現,影響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作用最大的是老年喪偶,而緊隨其後的就是代溝問題。筆者在調查時,針對那些自己感覺到晚年境況不好的老人進行進一步調查,發現兩際關系不好的人最多,達到40%。由此可見代溝問題在社會轉型時期的影響力,尤其是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響。故而,爲了適應社會轉型,爲了盡可能解決老年人問題,就必須研究和解決代溝問題。
目前,我國的家庭雖然仍然以兩代和三代同住的家庭占大多數,但是年齡結構有了重大的變化,家庭結構呈現“四二二”型和“四二一”型,即家中有四個祖輩人、兩個父輩人和兩個第三代人,或是四個祖輩人、兩個父輩人和一個第三代人。這樣一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與否對家庭的影響力會加大,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問題在家庭中就顯得更爲重要、更有影響力了,也使得研究和解決代溝問題顯得更有意義。
第二、研究代溝問題對社會現代化和政治、經濟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人口的老齡化勢必會造成勞動人口數的相對減少。這個問題的出現會給現實提出了三個挑戰。第一個挑戰是挑戰社會如何盡可能減少人口老齡化對社會現代化和經濟發展造成的阻力;第二個挑戰是挑戰社會如何盡可能提高生産力,加快現代化和經濟發展,以提高社會對老年人的承載力;第三個挑戰是挑戰社會如何在政治、法律等制度性的問題上作出相應的安排。毫無疑問,認真研究代溝問題是絕對有利于解決上述問題的。
就我國的現實情況而言,我國是一個政治、經濟尚不發達、社會現代化程度不高、人口又相當多的國家,就我國的政治的完善性、經濟實力而言,還不能負擔起龐大的老年人口數規模。這就需要我們超前地研究代溝問題,迎接“銀色浪潮”的沖擊。
第三、研究代溝問題對個人而言,也有重大意義。
社會轉型時期研究代溝問題,不僅如上述的能利國利人,而且還利己。
首先,研究代溝及其相關問題,可以對不同代的不同人之間的差距有一個了解,使社會對不同年齡的人的生活、工作進行妥善管理,使不同代的人都能獲得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的保健和治療。在社會老齡化時期,尤其表現爲使社會對老齡人的生活、工作進行妥善管理,使老年人都能獲得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的保健和治療。
其次,在生活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與不同代的人交往,只有了解不同代的人的心理感覺、心理需求行爲特征以及彼此的差距,才能處理好代際關系,溝通不同代的人的思想、情感,使彼此都能順利、愉快地工作、學習和生活。
再次,對于每個人來說,人必然會經過每一個年齡階段。研究不同代的人,研究代溝及其相關問題,其實就是爲了更好的了解自己,對自己進行自我調節和糾正,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處理好家庭關系、代際關系。
社會轉型時期代溝問題的新特征
我們在前面說過,代溝問題是一個常變常新的問題,代溝會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環境、在不同人之間存在不同的現象,那麽,社會老齡化時期代溝又會呈現什麽特征呢?或者說社會轉型時期的代溝問題與以前的相比有什麽變化呢?
在此,筆者將社會老齡化時期的代溝問題總結爲“三化”。一是複雜化,二是多層次化,三是激化。下面我們將對這“三化”逐一進行分析。
一、多層次化。
(一)代溝的涵義多層次化。
我們先來考查一下代溝涵義的淵源。代溝的概念來源于代群的概念。匈牙利社會學家曼海姆在研究個人與社會的時候,他發現每一代人(大約30年)都以自己爲中心形成一個同代單位,即同代的一群人,稱之爲”代群”。每個代群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受的教育以及經曆基本相同,因而,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也基本相似,這使得同代人之間交流起來比較容易。。但在研究一個代群和上下各代群之間的代際關系時,就發現代際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分歧,社會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爲代際差距,後來簡稱爲”代溝”,並普遍被接受。
在周怡的《代溝理論:跨越代際對立的嘗試》(《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科版》1995.2.47-52,58)一文中,對代溝是這樣一來定義的:代溝是指不同代的人在社會擁有方面和價值觀念、行爲取向的選擇方面所出現的差異、隔閡以至沖突的社會現象。
《辭海》中則這樣一來解釋代溝:代溝亦稱“代差”、“世代隔差”。不同代的人群之間在思想意識、生活方式、社會行爲等方面的差異和隔閡。産生的原因在于所處的時代和社會環境不同。社會變化越快越大,價值觀念差異越懸殊,則代溝越明顯。群體之間的代溝在個體之間表現出來,但個體之間的差異並不都是代溝。
綜喝上述種種代溝觀,我們應該肯定,它們把代溝界定爲存在于代群與代群之間的一現象是完全正確的看到代溝應該包括代際之間的差異也是對的。但它們又有局限性。這種局限性就是,它們只看到代溝是代群與代群之間的對立,只看到了差異、沖突、隔閡,沒看到代溝其實還是代群與代群之間的一種統一,沒看到代際磨合、代際角色置換和代際溝通等。但是,我們不能因這些局限性而完全否定了以前對代溝的界定,一是因爲當時代溝是新建的理論,一下子很難面面俱到,二是因爲可能當時的代溝問題確實比較單一化。
隨著社會轉型即社會老齡化的到來,代溝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顯然我們不能再局限于以前對代溝涵義的歸納,我們應對代溝重新進行歸納,對它作一定的拓展和補充,以適應代溝問題研究的需要。
當今代溝涵義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代溝涵義的多層次化上面。
首先,我們當前應從對立和統一兩個層次來理解代溝。以前講的代溝只注重對立層次,即只看到代群見的差異、沖突、隔閡,如曼海姆、周怡和《辭海》所說的代溝觀,而忽略了代溝的統一層次。其實代溝也可以說可以從統一層次來理解,一是因爲對立統一原本是一對不可分割的範疇,考慮任何問題不可能厚此薄彼;一是因爲代溝確定不僅指差異、沖突、隔閡,代際磨合、代際溝通也應在代溝研究的範圍之內。
其次,我們應從靜態和動態兩個層次來理解代溝。當代溝作爲一種既成事實,它是靜態的,它確確實實存在于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但當把代溝看成是與人類社會的發展相聯系、相制約的問題時,它又是動態的,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不止,永遠沒有一個定形。故而,代溝不僅是一種狀態、一種現象,還是一個過程,是動態的過程。我們更多的應從動態層次來看待代溝問題。
再次,我們應從有形和無形兩個層次來看待代溝問題。代溝的有形是指代溝總是體現在生理、行爲之上,如年齡不同、言行舉止不同。代溝的無形是指代溝歸根到底是人的思想和觀念問題。真正造成現實的代溝問題的還是思想觀念,生理和行爲只是表現和載體而已。所以,我們更主要的是應該把代溝看成思想觀念層次的東西,代溝沖突也就是思想觀念的沖突,代際溝通也就是思想觀念溝通。
(二)相關問題的多層次化。
事物都是普遍聯系的,代購問題也是與社會的其它相關問題緊密在一起的,代溝在社會轉型時期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會引起其它多個層次問題的變化,甚至由此而引起社會某些方面的嬗變和轉型。
與社會老齡化時期的代溝問題相關的問題,首先一個層次問題是老年人問題。以前出現代溝的代群中年輕的代群人口數比較多,而如今是老年人代群人口居多,所以老年人的問題會比以前多。老年人的心理會發生變化,因爲家庭的子女忙于工作,“空巢家庭”增多,老年人大多會存在苦悶、孤獨、抑郁、煩躁、多疑、健忘,甚至幻覺和厭世,老年人的心理障礙日益會成爲普遍的社會問題。老年人的贍養問題會發生變化,以前老年人的贍養主要靠家庭,隨著代溝的變化,家庭在贍養方面的功能會弱化,社會的養老功能會發揮更大的作用,以彌補家庭養老功能的不足。與此相關的還有社會老年消費、老年服務等等。
與代溝相關的進一個層次是社會法律、經濟、政治。由于代性問題引起的新的代際關系,法律法規相應會作出反映,如養老制度、贍養制度等,多時與代溝問題密切相關的。進而由于養老和贍養制度改變,社會經濟同樣會受到很大的沖擊,老年性消費、老年性投資、老年性儲蓄等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會日趨明顯。最後,代溝問題會波及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同樣會影響代溝。政治制度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劇和緩解代溝,而代溝也會在政治制度的變革中起促進和阻礙作用。很簡單的一個表現就是在政治制度領導人中,年輕人與老年人的比例不同,會形成所代表的對抗力量不同。
與代溝相關的最深層次的是倫理道德和傳統觀念問題。社會的小變化很難引起倫理道德和傳統觀念的改變,但是大的社會轉型和嬗變則會輕而易舉的做到這一點。毫無疑問,社會老齡化、代溝問題就是較大的社會轉型和嬗變。在以前通行的倫理道德和傳統觀念,或者是在現在已經不通行,或者雖然通行但內容和形式卻已完全改變了。如當今的“生育觀”、“家庭觀”、“幸福觀”、“敬老觀”等發生的改變就說明了問題。
二、複雜化。
(一)代溝類別的複雜化。
由于以前代溝問題相對而言不那麽嚴重,又因爲代溝問題是一個新興的領域,所以在以前對代溝進行論述的文章中,幾乎沒有對代溝進行過分類或者分類太粗糙、太籠統。這種情況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情況的需要。爲了適應社會轉型代溝問題研究的需要,和針對于當前存在的種種代溝現象,我們可以按照不同的標准,對其進行分類。
首先,我們可以將代溝分爲一般性代溝現象和特殊代溝現象,然後再針對一般性代溝和特殊代溝進行進一步的分類。
1、一般性的代溝現象。
按代溝的範圍大小來分,可以將目前的代溝現象分爲社會代溝、家庭代溝和個人代溝。社會代溝表現爲社會老年階層、中年階層和青年階層等不同年齡階層之間的代溝。家庭代溝表現爲祖輩、父輩和孫輩等輩分之間的代溝。個人代溝表現爲個人與某個年齡階層的代溝,或個人與某個年齡階層的個人之間的代溝,或不同個人對同一年齡階段的不同代溝,比如,某個年輕人與社會上的老齡階層的人存在代溝但是對社會上其他年齡階層的人不存在代溝;又比如,某個年輕人與某乙老人之間有代溝,而同與某乙老人同處一個年齡階層的其他老人沒有代溝;再比如年輕人與老人之間存在代溝,而年輕人乙卻與老人之間沒有代溝,等等都屬于個人代溝。
按代溝的表現形式,可以將目前的代溝現象分爲心理代溝和行爲代溝。心理代溝表現在代群之間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方面,直接表現爲在考慮問題時所取的角度不同,對同一事物的感覺和看法不同。比如我們現在的老年一代人認爲平安無禍就是幸福,而我們現在年輕一代人卻認爲物質生活豐富才是幸福。行爲代溝表現在代群之間的吃、穿、住、用、行等直觀行爲上、表現在爲人處世上、表現在待人接物上的代溝。
按代溝所引起的社會後果來分,可分爲良性代溝和惡性代溝,甚至可以加上中性代溝。所謂良性代溝,能促進社會的發展、能正常地完成文化之間的傳承。所謂惡性代溝,其存在阻礙代群之間的正常交往、阻礙社會的發展、影響文化的正常的傳承,對社會造成不良的後果。中性代溝表現在其存在對社會發展各方面不起負作用也不起積極作用。一般來說,當代溝出現時,如果代溝存在的雙方的代際沖突不是十分激烈的話,這樣一來的代溝還是有利于社會發展的。
按代群關系的複雜程度不同,我們可以把當前的代溝現象分爲單重代溝、雙重代溝和多重代溝。單重代溝表現爲前後直接相繼的上一輩與下一輩之間的代溝,如祖輩父輩代溝、父子代溝等。雙重代溝表現爲隔代代溝,即中間跨越了一代,最典型常見的雙重代溝爲祖孫代溝。雙重代溝是代溝中一個很特殊的現象,其特殊表現在代際關系上,一般來說雙重代溝的代際關系要比單重代溝的代際關系好,也就是常見的”隔代親”現象。這是很值得研究的。多重代溝表現爲跨越三代或三代以上的代群而形成的代溝。
按代溝的關系緊密程度分,我們可以把當前的代溝現象分爲直接代溝和間接代溝關系。直接代溝就是在兩個不同代群之間的人的行爲、思想和觀念直接接觸時表現出來的代溝。間接代溝則是不同代群的人的觀念、行爲和思想通過間接關系主要借助于比較等手段而表現出來的代溝。比如在同一個年齡階段的人,一部分人受的是傳統教育,一部分人受的是現代教育,那麽在這兩部分人之間就會出現間接代溝問題;又比如有些人從小就是祖輩撫養,因而受祖輩的熏陶,形成與同齡人截然不同的觀念,而與同代人之間形成了間接代溝。間接代溝還表現爲兩個不同代群對第三代群的看法和觀點不同而形成的代溝,如由于第一代人和第二代人與第三代人形成各自不同的關系而造成第一代人與第二代人之間的代溝。
按地域的不同,還可以把目前的代溝現象分爲農村代溝、城市代溝。農村代溝即農村中不同代人之間的代際差距,城市代溝即城市中不同代人之間的代際差距。由于農村與城市的文化、經濟發展不同,各自的代溝形式表現出不同特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城市的代溝現象要比農村的現象更明顯,代與代之間的代溝也更頻繁,對于這一點,在接下來的討論中將專門論述,在此先不贅述。
當然,從其它角度還可將目前的代溝現象進行不同的分類,隨著對代溝問題的研究深入,代溝的分類也將會更加的細致。如按性別可分爲男性代溝,女性代溝。按代溝的指向性分,可分爲指向性代溝,非指向性代溝,指向性代溝還可分爲雙指代溝和單指代溝。在此就不一一述及了。
2、幾種特殊的代溝現象。
在以上的討論中,我們只是對目前的代溝現象進行了一般性的分類,在現實中還有幾種特殊的代溝現象,如父子沖突,婆媳沖突,隔代親現象、忘年交。
父子沖突。
父子沖突是在農村比較常見的老年人與子女矛盾沖突模式,父子之間的矛盾沖突主要是由于父親對兒女薄厚不一,對某個兒子有所偏愛,在土地、房産、財物等方面分配不均,使得認爲自己吃了虧的兒子對父親不滿、怨恨,從而與父親發生矛盾沖突,不再孝敬、贍養老人,甚至于虐待老人,沖突擴大爲父母與子女的代際關系沖突。父子沖突應該是一個個別性問題,但由于普遍出現導致而這樣一個特殊的兒子群體與父親群體,具有社會性,也屬一個特殊代溝現象,是一個特殊的代際關系問題。其實,父子關系首先是一個利益關系問題,進而才導致的代際關系問題。
就利益關系而言,父子沖突這種特殊的代溝現象,隨著計劃生育獨生子女的出現會相應的減少。因爲獨生子女使得家庭中的老人除了家中唯一的兒子或女兒無法對後一輩的利益有所側重,他只能依靠這唯一的兒子或女兒。但事情也不是絕對的,當老人對自己的子女無望時,並不排除他寄希望于別人的兒女。筆者就在調查中發現,不少老人見自己的兒子不孝順,就轉而投靠別人的兒女,寧願把自己的遺産留給別人也不留給自己的兒女。如果要是兒女多的話,老人還可以在比較孝順的兒女之間有個選擇的機會。
婆媳沖突。
婆媳沖突是家庭和社會問題中的一個老大難問題。除了造成代溝問題的共同原因也導致婆媳沖突之外,造成婆媳沖突還有其特殊原因。産生婆媳沖突的主要原因是由姻緣而成的“母女”關系易形成心理隔閡。媳婦雖然也管婆婆叫“媽”,但這是沒有血緣關系的,感情上不易交融。一旦有磨擦、誤解或矛盾,彼此也很難開誠布公、坦率交流或相互容忍。正是這點,使得婆媳關系比一般的代際關系問題更難以處理。處理好婆媳關系,比處理一般代際關系需要更多的雙方調整、適應和容忍,以彌合非血緣關系的裂縫。
父子沖突與婆媳沖突又是緊密相關,密切影響的。而且往往是婆媳沖突導致或加深父子沖突。由于婚姻的關系,兒子勢必對妻子偏聽偏信,公公對婆婆也會偏聽偏信,一旦婆媳有矛盾,就很容易波及父子。所以,處理好婆媳關系在家庭關系中、在代際關系中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另外,由于計劃生育,男女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當男女結合時,就以爲著雙方的老人作出選擇,要麽就是雙方的老人住一塊,要麽就是有一方的老人放棄自己的兒女。這個問題如何處理呢?能否處理好呢?這使得本已複雜的父子沖突、婆媳沖突這兩種特殊代溝現象更加複雜。
隔代親。
老人與孫輩的關系從血緣上講,隔了一代,不如老人與子女關系直接,但事實上,老人與孫輩的關系普遍性地遠比父親與孫輩的關系融洽,形成了”隔代親”的現象。爲什麽呢?首先,孩子的父母忙于工作,無暇顧及孩子的生活,而老人正好有的是時間,對于孤獨寂寞的老人來講,照看孫兒是天倫之樂。這使得在時間上,老人與孫輩有更多的相處時間,交流也更容易。其次,老人一般比兒子的父母更加的慈愛,更能全心全意地照顧孩子,所以孩子認爲爺爺奶奶在他們的生活中占了頗爲重要的地位,他們可以與其傾吐小秘密,不用擔心發大。尤其是一些婚姻關系不穩定的家庭,祖父母成了孫兒們的“救生圈”。再次,人進入老年,性格上會出現回歸現象,即人越老性格越像小孩,成了“老小兒”、“老頑童”,這爲與小孩相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隔代親”現象是一把雙刃劍,既有積極作用,又有不利影響。首先,“隔代親”有利于祖孫兩輩人的身心健康,解決了父母對子女照顧不周和老年人孤獨寂寞兩在問題;其次,可以促進兩代人思想行爲和觀念的融洽。但同時,由于孫輩對老人的依賴,相對就會加大子女與父母的溝通困難;由于老人對孩子各方面的影響,可能使孩子與同年人“不合群”。再者,如果把照看孩子成爲老人的硬性任務的話,又會加大老年人的負擔。所以一定要正確適當地看待“隔代親”
“忘年交”。
“忘年交”是一種更爲特殊的代溝現象,其特殊就特殊在這種現象並不多,其次是特殊在“忘年交”這種關系本身。如甲老人對某代年輕人有代溝,唯獨與其中的乙能很好相處,成了“忘年交”,一是年輕人向老年人趨向的“忘年交”,一是雙方互趨的忘年交。
一般來說,老年人普遍喜歡同年輕人交朋友,即建立”忘年交”,他們十分願意與年輕人交往,在與年輕人的交往聊天中,仿佛自己年輕了,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年輕時代。所以,只要年輕人願意與老年人交朋友,在與老年人相處時,擺正自己的位置,是很容易結成“忘年交”的。
青年人和老年人各有所長,一般來說,老年人經驗豐富,知識廣博;而年輕人朝氣蓬勃,進取心強,老年人與青年節之間結成”忘年交”可以相互取長補短,互相受益。
(二) 造成代溝問題原因的複雜化。
社會轉型時期代溝類別的複雜化,歸根到底又是造成代溝原因的複雜化。針對于當前的代溝現象,我們可以把導致代溝的原因歸結爲以下幾個方面:
1、 起代溝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存在思想、行爲和觀念差異的代群與代群之間缺乏思想、行爲、和觀念的傳承和更新。
我們在現實中發現,在同代人之間,一般來說都比較容易交流,相處比較融洽,多數是在與不同代的人接觸時,才較多地出現交流困難的現象。爲什麽呢?有人說年齡問題唄。問題不那麽簡單。我們已經說過,像這種生理方面的差異並不是造成代溝的實際原因,真正造成代溝的還是思想觀念。同代的人之所以容易交流,是因爲他們之間有共同的思想和觀念,至少要認同同樣的思想和觀念。所以沒有或不認同共同的思想和觀念是引起代溝的基本原因。而造成彼此沒有或不認同同樣的思想和觀念的原因就是群觀念之間缺乏傳承和更新。
首先是缺乏傳承。傳承就是傳播和繼承。缺乏傳承,打比方說就是上一代的思想和觀念沒有及時地、完全地傳播給下一代,下一代沒有及時地、完全地繼承上一代的思想和觀念。當然傳承關系遠遠不止上一代與下一代的傳承這一種,還有隔代傳承、同代等。傳承主要傳承的也是內涵而不時外延。沒有傳承,使得存在差異的彼此雙方互不了解,從而造成了隔閡。這種隔閡進一步造成沖突,爲代溝産生造成了可能性。
其次是缺乏更新。更新就是在自己原有的思想和觀念的基礎上進行改造,使本身的思想和觀念要推動至少要不阻礙社會發展。缺乏更新就是存在舊思想、舊觀念的一方固執己見,不願改造自己的思想和觀念,使自己從根本上落後于甚至于阻礙了社會的發展。
更進一步考查,造成缺乏傳承和更新的原因就是缺乏交流、交流困難和交流滯後。交流是根本上沒有交流或交流太少,交流困難是沒有正常或流暢的交流,交流滯後是指交流的進行落後于代溝的出現。隨著社會發展步伐的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增大,使得代群與代群之間沒有時間去進行交流,這就是社會越社發展代溝越嚴重的結症
2、缺乏共同認可的交往規則。
在此,將交往規則定義爲所有能從行爲上對人起規範和限制作用的條文和習慣。如法令制度、行爲准則,小到家規,班級的班規。
爲什麽交往規則會引起代溝呢?因爲交往規則規範和限制的是現實的人的行爲,既有現實性又有普遍性。而交往規則一般都是在過去的時間裏形成的,而且免不了帶上規則制定人的個人色彩,既有局限性又有滯後性。事實上就難免會出現交往規則與現實行爲的沖突。
一個國家的法律、政治制度對一個國家的代溝現象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涉及到代際關系方面的法律,如養老制度、贍養制度、財産繼承制度等等。如:在過去的一段時期裏,國有企業實行的是“現收現付”的養老金籌措制度,即從正在工作的職工手裏籌集資金,轉而又發給已退休的老工人,這就造成了“我付錢爲他人養老”的一種假象,這種假象引起的心理作用極不利于代際關系的處理。這是法令制度導致代際關系的典型例子。法令制度是要在比較廣泛的地域實用的,很容易引起比較普遍的代際關系問題。這種來自制度因素的問題具有很強的強迫性,但是解決起來比較容易,只要我們在制定制度時慎之又慎,全面考慮,就盡可能杜絕來自制度方面的代際關系問題。
再比如,我國長期以來認爲對父母言聽計從是丟父母的最大尊重,即所謂的“三孝不如一順”。這種觀念在老一輩那裏已經根深蒂固,並且他們還要一次作爲下一代人的交往規則。而年輕一代普遍認爲提供給老一輩豐富的物質生活是對他們的最大尊重。這種矛盾又是造成代溝的一個實際原因。相類似的問題還有“養兒防老”的觀念等。相對于制度而言,這類代際關系問題不那麽具有強迫性,但是解決起來卻比較的難,因爲觀念的形成是在潛移默化之中,一旦形成就比較的穩定,影響久遠,觀念的改變也很難實現。
筆者在進行社會調查時還發現,某校的老師訴苦說,他們用同樣的方法管理班級,以前能管理得很好,能管理出優秀班級,而現在卻管理得一塌糊塗,于是他們就說現在的學生素質越來越差,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難管。而學生則說,現在時代不同了,老師還以老方法管理他們,他們當然不願意。這種問題初步看來只是老師和學生的關系問題,是一個班級的紀律問題,實則是一個代際關系問題,而問題就出在交往規則不同上。調查中同時也發現,這種問題多出現在年老的班主任和學生之間,越是年輕的班主任與學生之間這種問題就越少,這不正說明了問題的所在麽?
3、環境因素。
不少人就納悶,爲什麽生活越來越好,代溝現象卻越來越嚴重?爲什麽城市的代溝現象要比農村的嚴重。其實就是一個環境問題。
首先從生活條件來說。現在的生活水平高了,但是生活的周圍都是一些冷冰冰的東西。住的是鋼筋混凝土加鋼絲網防盜門的高層建築,這固然安全,但是也太封閉了,極大地阻礙了交往。電氣化給人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讓人失去了與人直接交往的機會,人其實是處在一個孤獨的環境中。兒子給老人買電視、買洗衣機、買什麽機等,老人的生活是方便了,但是見兒子的機會也少了,因爲電器使老人的生活簡便,使得老人基本能自理,兒女管得也少了,見面的機會就更少了。有時一家人雖然在一起看電視,但都閉口不言,看完電視各自回房,有些條件更好的家庭幹脆每個房間一臺電視,幹脆不在一起看。在這種生活條件中,別說鄰居交流不容易,就是家庭成員也極其缺乏交流,這就難免會出現代溝了。
其次從社區環境來說。城市裏的代溝比農村更嚴重是因爲城市社環境更容易産生代際隔閡。迫于工作的壓力和強度,迫于生計,城市裏的年輕人不得不一門心思地工作,否則競爭不過人家,就會失業,就會難以維持生計。而且,除非你是老板,否則時間根本不是自己安排,沒有自己選擇的余地。而工作越忙,在家的時間就越少。這一切使得家的觀念本已淡薄的城市年輕人更加沒有家的感覺。而城市的老年人相對于年輕人則幾乎完全處于空閑狀態,時間特別多,特別無聊,就更加希望有人陪。這“南轅北轍”似的矛盾能不産生代溝?而農村則不同,農民勞動雖然很累,但是完全是自己安排自己,家的觀念也比城市的人要強得多。而且農民無所謂退休不退休,只要無病,不管老人還是小孩,都在一起勞動,這一方面減少年輕人的勞動強度,另一方面不至于使老年人無所事事而無聊,並且在勞動中加深了不同代人之間的交流,加深了感情。從各方面考慮,所以農村的代溝現象比城市輕。
引起代溝問題的原因的複雜化,還在于以上幾三方面的原因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以城市和農村爲例。由于農村的發展速度遠遠趕不上城市,所以農村的思想和觀念的更替也不那麽快,又由于環境的影響,使農村比城市更容易交流;在交往中,由于農村人比較純樸,比較注意他的感受,這使得農村的交往規則比城市也容易趨于一致。一方面是思想和觀念更新不那麽頻繁,一方面又由于交流容易而有利于思想和觀念的繼承和更新,交往規則也趨于一致,在這各方面因素一起作用下,就使地農村的代溝比城市要輕。
(三) 代際關系的複雜化。
代際關系是代溝的具體表現,代溝的現狀如何,都是通過代際關系一一表現出來。所以,代溝現象的複雜化,也體現在代際關系的複雜化上。
由于以前在研究代購時,只看到簡單的代際關系,或代際關系當時確實還很簡單,所以對代際關系內容進行的概括覆蓋面狹窄。如由吳方桐主編由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社會學》(1996年6月)對代際關系的內容是這樣概括的:代際關系是指一個世代的成員同他們上下各個世代成員之間的直接關系。在這裏,就把代際關系簡單地概括爲代群之間的直接關系。如果我們稍微仔細的研究一下,就發現,其實代際關系不僅包括代群之間的直接關系,還有代群之間的間接關系。這就是代際關系複雜化的一個體現。原因就在于,其一,因爲有間接代溝的存在;其二,代群與代群之間的交往不僅有直接交往,還有間接交往,當代群與代群直接交往的發生的代際關系是直接代際關系,如不同代的人面對面的交談,討論問題等;當代群與代群間接交往時發生的代際關系稱間接代際關系,如中年人與老年人形成的代溝同青年人與老年人形成的代溝,這代溝與代溝之間又形成了一個代溝,這反映了不同代群對同一代群的態度,而這種代際關系則表現爲間接代際關系。
代際關系複雜化的另一個體現是,代群與代群之間既相趨合、相協調又相背離。代購存在的雙方,首先都有一種向對方趨合試圖與對方協調的要求,以求能容入對方,與對方相處和諧。正由于此,使得代溝問題始終不至于太嚴重,不至于嚴重阻礙社會的發展或造成社會的混亂和失控。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雙方又確實是獨立的,是相互排斥的,正是在這種獨立和排斥中不同代群顯示自己的存在和突出自己的作用。要處理好代際關系,固然千萬不可向相互背離而努力,但是要達到代群之間完全的協調與融合也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在相互協調與相互背離之間找到一個最佳的平衡點。
基于以上兩點,我們可以將代際關系重新概括如下:代際關系是代群與代群之間的行爲、思想和觀念直接或間接接觸時,所表現出來的既相認可又相背離的趨勢和過程。
代際關系的複雜化具體地可以從代際關系的分類表現出來,在前面我們按什麽標准對代溝現象進行過分類,在這裏也可以按同樣的標准對代際關系問題進行一一分類。在此就不重複論述了。
三、激化。
代溝的激化我們可以歸納爲量和質兩個方面,從量上說,代溝的激化表現爲代溝的分離更加頻繁、更快;從質上說,代溝的後果更加嚴重,或者說惡化。
(一) 量的激化。
匈牙利社會學家曼海姆當時發現的是代與代之間的人大約以30年爲一個階段,以自己爲中心形成一個代單位。也就是說,在年齡相差30歲左右的人才存在明顯的代溝。但是我們就現在的情況看,代溝存在的代群之間的年齡差距一般在10歲左右,也就是說相差10歲左右的人就存在代溝問題。以30年與10年相比,代溝分離的頻率明顯加快。原因就在于(如上所說)社會發展加快了,觀念的更新頻率加快了。每代人有自己的觀念,這觀念本身就帶有排它性,就算願意更新自己的觀念,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改變。而觀念更新頻率的加快,使得本身難以改變的觀念層次的東西,在時間上也得不到更多的時間去更改,就容易出現代溝,加快了代溝的分離。隨著社會發展節奏的加快,將來代溝分裂的頻率會更快。
與社會老齡化相聯系的代溝量的激化,就表現在社會老年年齡階段的人與其它年齡階段的人之間矛盾的增多。以前存在代溝問題,或許是以年輕人和中年人的人數占多數,而傾向于年輕人和中年人,使年輕人和中年人的問題顯得突出;而今,老年人口的增多,代溝問題就傾向于老年人,使老年人問題變得突出。
(二)質的激化。
從總的方面說,我們可以把代溝性質分爲兩種情況:一種是不同觀念,不同思想,不同行爲發生沖突後,不能正確處理問題而引起的代溝;一種是不同代群對待同一種思想,同一種行爲,同一種行爲有不同的看法而發生沖突,從而引起的代溝。社會轉型時期,前者多表現爲傳統人與現代人的代溝,老年人與青年人的代溝,中年人與老年人的代溝;後者多表現爲對待同一事物時,老年人與青年人,中年人與老年人對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和觀點。
代溝性質就是“群不合”與“不合群”。“群不合”就是代群與代群之間缺乏認同感,不能正常的交流,各爲陣營各自獨立,甚至導致直接的利益爭奪和沖突。如當今的多數年青人不願與老人一同居住,原因就是因爲慊老年人脾氣古怪,吃、穿、住、用、行等生活習慣與自己不一樣,由此而選擇小家庭的生活方式;還有些老年人盡管希望有年青人陪伴自己,但怪年青人的生活習慣不同,太吵太鬧而打破自己的生活節奏,無奈之下故而選擇獨居。“不合群”則表現爲個別人因受到的文化觀念熏陶不同而獨立或孤立與同代人之外,與同代人發生沖突與對抗。“不合群”現象容易被人誤認爲是“孤癖症”,其實“孤癖症”與“不合群”是完全不同的,“孤癖症”是根本上與周圍的人溝通障礙,而“不合群”的人雖然不能與同代人很好相處卻能與其他代的人友好相處。如某老年人與自己同代的老年人“不合群”,卻發現其與年輕人或中年人能很好的相處。
代溝也可以說就是社會文化的斷層。傳統文化的繼承是要通過交流來實現的。作爲傳統文化的載體有兩種,一種是書籍,另一種便是人,所以與傳統文化交流就分與人交流與書籍交流兩方式。而與人交流比與書籍交流更加有利于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因爲人不僅既可包容書籍的內容,又可包容書籍中沒有的東西,而且在時間上要比書籍信息更替要准,要快,更具體。如果出現代溝的話,代與代之間缺乏交流,使文化信息不能及時、准確、全面的交流到下一代,甚至完全斷絕了交流,難免就會産生文化的斷繼現象,青黃不接。象我國當今的文化就出現這樣一種現象,老一輩的文學家們都相繼而去,而青年一輩能起代表的人物幾乎沒有,青黃不接。原因就歸結在代溝上。我們前輩的文學家是從戰爭年代走出來的,文學色彩多半呈革命性,而這種革命的熏陶在年輕一代找不到,他們出生和成長于和平時代,追求一種與以前不同的叛逆。而二者之間又缺乏交流,沒有互相及時彌合代溝帶來的裂縫,而是相互分離越來越遠。而與年輕人失去了老一輩的指導和扶持之後,陷入了迷茫和無奈之中,從而迷失了方向,爲追求個人的個性而失去了時代的個性,從而很難樹立起代表形象。
但是從性質上說代溝帶來的並非都是不良的後果,還要看代溝的原因出現在哪一方面。比如,如果要是年輕人能很好地尊重老年人,能接受並更新老年人的思想、行爲和觀念,而是老年人自己太固執,不能很好地接受年輕人的思想行爲和觀念並進行更新,或者完全做不到,由此而造成的代溝並不會給現實帶來多大的問題。
解決代溝問題的對策
解決好代購問題最關鍵的就是處理好代際關系。處理好代際關系就是彌合代溝所帶來的代際之間的感情差異,使雙方相互認同,友好相處,實現代際認可。處理好代際關系就是彌合代溝所帶來的代溝現象,實現代際認可。代溝的出現是正常的、合乎規律的,因而代溝的出現也在情理之中。但我們應多協調代際之間的矛盾,多進行代際沖突溝通,盡量避免客觀現象即代溝的存在由于主觀處理不當帶來的情感裂縫。社會轉型時期之所以對代溝問題進行研究,就是爲了彌合代際沖突,實現代際認可。
解決好代溝問題,我們要從認識上和實踐上兩個方面去努力。
一、觀念上
從認識態度來說,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應該認識到事物出現新陳代謝是很正常的事,在新陳代謝中自然也會出現明顯的斷繼現象,故而,代溝的出現完全是正常的,完全符合自然和社會發現的規律。
面對代溝,年輕人和老年人都要客觀全面地對待。一方面要看到代溝是社會進步的表現,社會不進步或進步很慢就不會産生代溝。比如傳統農業社會,社會發展很慢,多少代人的生活經曆幾乎都是一樣的,代溝就少。由此也可看出城市代溝比農村代溝要嚴重的原因,因爲城市比農村發展要快,時代更新要快,從而造成觀念的更新更快更頻繁。代溝小並不是好事。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代溝也回引起文化傳遞的中斷,影響保留和發揚一個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這是其不利的一面。故而對代溝問題不應逃避,更不能惡意地激化,應努力處理好代際關系。雖然我們無法消除代溝,但我們可以盡力消除代溝出現時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發揮代溝的積極作用。
從認識上解決好代溝問題,還要求每一代人都要正確地認識人生,人不能永遠年輕,老了之後更不能返老還童,生老病死,新陳代謝是大自然的規律。年輕不是完美,年老不完全是醜陋。“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年輕也並不一定表現在年齡和生理功能之上,代溝是一種觀念,年輕更重要的也是一種心態。歲月可以在人的額頭上刻下皺紋,但無法在心上留下絲毫痕迹,只要心態不老,保持活力,人永遠是年輕的。
二、從實踐上。
從實踐來說,當代溝出現時,我們應該采取面對而不是逃避。比如,代溝存在的雙方應主動接觸對方,加深交流,和家中的老人一同居住。在調查中發現,從年輕人方面來說,願意和老人一起居住的人占80%,能友好、平等對待老人的占85%;從老年人方面來看,願意與年輕人一起居住和能友好、平等對待年輕人的比例更高。另外,有一部分老年人,想和後輩住在一起,但是後輩不願與他們住在一起,無奈之下,他們願意選擇住在後輩的附近。
要實現代際認可或要想實現代際認可,必須從幾方面努力:
從大範圍來講,鑒于造成代溝的原因就是缺乏思想、行爲和觀念的繼承和更新,缺乏共同的或共同認可的交往規則,缺乏良好的環境。要實現代際認可就要做好思想、行爲和觀念的繼承和更新;要完善制度,要改善環境,從大局上營造有利于代際認可的氛圍。這既爲代際認可提供必要的前提,也提供了實現的可能。這就要求每一代人要面向現實,積極地投身于社會實踐。只有在實踐中,我們才能懂得什麽是社會上真正恰當的,什麽是不恰當的;只有在實踐中,不同代的人才能加深理解,增進感情;只有在實踐中,我們才能看清別人和認識自己;只有在實踐中我們才能體現我們自己的思想和觀念並理解和接受別人的思想和觀念;只有在實踐中我們才能融入環境;只有在實踐中我們才能形成現實的、共同認可的交往規則。
有了大前提之後,還要注意幾個小問題。
1、相互理解。有人僅把了解當成理解,其實,我以爲代與代之間不是缺乏了解,其實了解得很,缺乏的是理解。了解僅滿足于知道是怎麽樣的,而理解不僅要知道是什麽樣的,還要做到容忍對方是什麽樣的。當代際存在分歧時,不同代的人首先應該能理解對方,即了解和容忍對方有與自己不同的分歧。特別是年青人要正確對待老年人的特點,要理解老年人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不可求全責備。
2、相互尊重。老者倚老賣老,少者自命不凡,誰也瞧不起誰,自然無法處理好代際關系。代與代之間應相互尊重,尊重對方的生活方式,尊重對方的社會地位;老年人要尊重青年人的血氣方剛,青年人也應尊重老年人的人生經驗。切不可一方認爲另一方淺薄,另一方認爲一方頑固。
3、接納與謙讓。存在意見分歧時,兩代人不要以自己定對錯,應慮心地聽取對方的意見,接納對方的意見。實在接納不了對方的意見時,就應采取謙讓的態度。切不可夜郎自大,不顧對方的感受,更不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立要犧牲他人的原則之上。接納和謙讓是人的美德,不僅在處理代際關系,在處理人際關系時都是極有益的。
4、相互折衷。各代人都要求同存異,互補而不要互克,相互折衷。比如,青年人往往更強調實惠(物質),老年人則更強調理想價值(精神),那麽,能否在實惠與理想之間找到一個結合點呢?在自己的世界裏給別人留一點空間,在別人的世界裏也給自己爭點余地。
最後,要實現代際認可,教育界也有大文章可做。教育是形成人的思想觀念和行爲的重要途徑,尤其是青少年的教育,一般來說,青少年時期形成的思想觀念和行爲也就成了終身的思想觀念和行爲。教育可以利用好這一點,很好地把老一輩的思想觀念和行爲向下一代傳播,發揮好媒介作用。在教育過程中,不僅要加強尊老愛幼的教育,更要明確什麽才是符合現實的尊老愛幼。在教育過程中,要使每個人都知道一些心理學和社會學方面的知識,以利于人們之間的交流。
結束語
代溝是無法避免的,這是社會現代化的必然結果。由此,由代溝而引起諸多社會問題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所以我們現在所能做的,不是抱怨代溝及其相關問題,不是抱怨代溝及其相關問題帶來的諸多問題,不是抱怨代溝及其相關問題現象、原因和工作的煩瑣,我們所能做的只有接受現實,然後積極努力,發動社會所有的積極因素,去解決代溝及其相關問題。
當前正是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也是研究代溝 問題的關鍵時刻。之所以說關鍵,是因爲,第一我們已經面臨著社會老齡化的問題,問題的解決要求我們必須馬上解決好代溝問題;第二代溝問題的影響力太大,解決不好就會影響社會建設的全局,阻礙社會的現代化和經濟發展;第三是因爲代溝問題的解決並不是一時半刻可以實現的,工作量很大,難度很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總而言之,代溝問題的研究是社會轉型的當務之急,代溝及其相關問題需要全社會的重視;代溝及其相關問題全社會的理解和尊重;代溝及其相關問題的解決需要全社會的參與。
http://www.lunwentianxia.com/product.free.8809808.6/
略論我國社會轉型時期的價值觀
每當社會大變革的時代,價值觀念的轉換必然被提上日程。當代世界正處在一個價值大革命、價值觀念大震蕩的時代。就西方來說,早在19世紀,就有一位先知式的哲人尼采提出“重估一切價值”的口號,本世紀60年代興起而現在影響日盛的後現代主義思潮,就對啓蒙運動以來的以工業文明爲標志的現代性價值進行了全面的批判和解構;就中國的情況來看,鴉片戰爭以後,面對歐風美雨的沖擊和洗禮,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即陷入深刻的危機之中,並層層深入,在五四時期終于形成了激烈的反傳統主義。
本文不准備涉及如此廣泛的問題,而只集中地探討一下我國當前價值觀念的現狀及其變革趨勢,因爲這是一個引起熱烈討論而又衆說紛紜、具有很強現實意義的理論課題,也是我國價值哲學研究中的熱點問題之一。
一 社會轉型和價值觀念的概念界定
考察我國價值觀念的現狀和變革趨勢,不能忘記一個總的大背景:我們正處在深刻的社會轉型的現實進程之中。價值觀念變革的走勢,離開這一背景,就無從得到說明。
這裏所說的社會轉型,是指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從生活實際中感受到,短短20余年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已經使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特別是1992年明確提出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爲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之後,這種變化無論在廣度上還是深度上都比以前更迅速更深刻了。現代化將引導我們的國家和民族走向偉大的複興。中國現代化實現之日,將是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時!
爲什麽說現代化的過程就是我國社會轉型的過程?這需要從曆史的大尺度上,加深對社會轉型的理解和認識。
所謂社會轉型,從社會發展的意義上看,是指社會形態的根本變革。這樣的變革在人類曆史上曾發生過多次,如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的發展,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發展等。不過,這些曆史上發生的社會轉型,就其意義來說,遠不及近代以來所發生的人類有史以來最深刻的一次變革棗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對人類的前途命運産生如此深遠的影響。
馬克思在《1857?/FONT>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依據作爲主體的人的生存發展景況,把人類社會的曆史發展劃分爲依次更替的三大形態:人的依賴性社會、物的依賴性社會、個人全面自由發展的社會。他指出:“人的依賴性關系(起初完全是自然發生的),是最初的社會形態,在這種社會形態下,人的生産能力只是在狹窄的範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著。以物的依賴性爲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態,在這種社會形態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交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産能力成爲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個階段。第二個階段爲第三個階段創造條件。”[1] 馬克思在這裏所說的三種社會形態的依次更替,都可以看作是社會轉型的過程。
用這一框架來分析我國的實際情況,所謂社會轉型,就是指我國從傳統型社會向現代型社會的轉變和過渡。那麽,什麽是傳統型社會,什麽又是現代型社會?這是我們面對的問題所在。
所謂傳統型社會,在這裏主要是指以“人的依賴關系”爲特征的社會;所謂現代型社會,主要是指“以物的依賴性爲基礎的人的獨立性”社會。當然,現代型社會中也包含著“自由個性”的萌芽和因素,但作爲第三種形態,它主要是社會發展的未來趨向。
具體地說,從傳統型社會向現代型社會的轉變是傳統性的消解和現代性的生成過程,它表現在社會的各個方面:從經濟形態看,是從自然經濟社會向以市場爲導向的商品經濟社會轉變;從政治形態看,是從各種以卡裏斯瑪式(charismatic)的權威控制爲特征的集權專制型社會向建立在個人自由平等基礎上的民主法治型社會轉變;從社會關系看,是從各種以身份爲特征的依賴性關系向以個人獨立自由爲基礎的契約性社會關系轉變。以上三條,用帕森斯(Talcott Parsons,1902-1979)的現代化理論來概括,就是現代性具有三個標志性特征: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和個人自由。凡具備這三個特征的,就是現代型社會;不具備這三個特征的,是非現代型社會,就我們現在所知,也就是傳統社會及其變種。比如建立在小農生産和自然經濟基礎上、家國同構、依靠自上而下的絕對權威對社會進行超強度控制的中國封建社會,是典型的傳統社會,而我們過去所理解的那種以計劃經濟爲基礎、高度中央集權的社會主義,則是傳統社會的變種。由此不難明白,我國的現代化過程,就是一個實現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變遷和轉型的過程,這是中華民族振興的契機和希望所在。
把視線往回追溯,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現代化是一個發端較遲而又充滿曲折坎坷的艱難曆程。即使把明朝末年江南等地資本主義的萌芽看作中國現代性發軔之迹兆,但它根本不成氣候。中國基本上是在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進攻和侵略之下,才不得以被動地提出自己的現代化(當時叫做“近代化”)任務,但滿清政府根本沒有能力實現這一任務,它只能窮于應付種種不時來臨的內憂外患,最終也挽救不了走向覆滅的命運。推翻清朝建立民國後,中國又很快陷入內戰之中,一直沒有贏得在統一的民族國家內、在統一的政府主持下實施現代化任務的充分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實現現代化的政治條件已經具備,而且我們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取得了很大成績,初步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爲實現現代化打下了較爲堅實的基礎。可是,從50年代後期起,我們就陷入不斷的政治運動之中,現代化事業嚴重受挫。直到1978年開始撥亂反正以後,我們才重提現代化的目標,並在排除各種幹擾的基礎上,逐步走上了一條健康發展的道路。
明確了社會轉型的概念,我們再來分析價值觀念。平常所說的“價值觀”,是“價值觀念”的簡稱。
價值觀念,顧名思義,就是指人們頭腦中有關價值追求的觀念。具體地說,它是人們心目中關于某類事物的價值的基本看法、總的觀念,表現爲人們對該類事物相對穩定的信念、信仰、理想等等,是人們對該類事物的價值取舍模式和指導主體行爲的價值追求模式。價值觀念的內容,一方面表現爲價值取向、價值追求,凝結爲一定的價值目標;另一方面表現爲價值尺度、評價標准,成爲主體判斷客體有無價值及其大小的觀念模式和框架。從微觀角度說,價值觀念是人心中的一個深層的信念系統,在人們的價值活動中發揮著行爲導向、情感激發和評價標准的作用,構成個人人生觀的重要內容,制約著人生活動的方方面面,是一個無形而有力的世界;從宏觀角度說,價值觀念是社會文化體系的內核和靈魂,代表著社會對應該提倡什麽、應該反對什麽的規範性判斷,社會通過各種手段把這些觀念灌輸和傳遞給個人,內化爲個人的行爲規範;從水平上看,價值觀念可分爲日常的價值觀念和哲學的價值觀念兩個層次,前者是人們在世俗生活中自發形成的觀念,後者則是理論化、系統化的觀念體系。
學理的探討免不了會帶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思辨性。其實價值觀念是生活氣息最濃的概念。它就是直接指導人們人生活動的那些觀念,滲透于人們日常的飲食起居、婚喪嫁娶、爲人處世、待人接物、工作娛樂、旅遊購物等等活動之中,成爲人們活動的目標定向和判斷事物的取舍標准。
人生活在一個充滿價值的世界上,人的每一活動中都包含著價值追求。在實際生活中,人們總是有所選取有所舍棄,有所喜好有所憎惡,贊成什麽反對什麽,認同什麽抵制什麽,總要有個一定的態度。這裏就有價值觀念在起作用。人們對一定事物的具體追求和評價,本身不是價值觀念,但它一定是受價值觀念制約的。比如,人們對某人是否人才的評價,本身不是價值觀念,但這種評價的背後,必然隱藏著或暗含著一定的人才觀念,即評價者對什麽是人才、按什麽標准判斷人才以及如何選拔和對待人才的看法。這就是價值觀念。可見,價值觀念是人們對一定的事物(或人)喜歡不喜歡、關心不關心、追求不追求、看好或看壞、褒揚或貶抑等等的前提和依據,是隱藏于具體的追求和評價背後的深層態度或潛態度。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對某一類事物的價值的基本觀點,都可以形成一定的價值觀念。經濟觀念、政治觀念、文化觀念、消費觀念等等,都是具體的價值觀念。這些具體的價值觀念經過抽象、概括和提煉、升華,就形成總的一般價值觀。社會生活的每一領域中都存在著由一種總的價值觀具體化而形成的價值觀念。
個人的價值觀念大都來源于他所生活的社會,特別是來自他所屬的那些群體,是社會環境、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社會輿論等等因素濡染和教化的結果。同時,個人的價值觀念也形成于個人的價值活動中,來自于個人在價值活動中多次實踐反饋的觀念積澱和內化。價值觀念一經形成,就成爲主體頭腦中一種相對穩定的觀念模式,左右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爲。在社會文化系統中,一定社會的價值觀念經過長期的曆史傳遞和文化心理積澱,就形成一定的文化傳統,長期占據人們的頭腦,不會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迅速改變,從而成爲一種“巨大的保守力量”、“一種可怕的力量”。這是價值觀念的惰性。
價值觀念的惰性或穩定性是相對的,因爲價值觀念畢竟是社會的産物和表現,它必然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革,這是一定的。在社會變革時期,價值觀念的變革也會隨之被提上日程。通常的情況是:起初,社會價值觀念的紊亂和多元並存使許多人茫然而無所適從,發生種種困惑;繼之,維護舊秩序的價值觀念和反映曆史進步要求的價值觀念發生激烈的沖突,舊的價值觀念暴露出嚴重的缺陷,呈現出深刻的危機,而新的價值觀念則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最後,經過時實踐的探索和理性的論證,人們選擇和接受新的價值觀念,完成價值觀念的新舊交替。這種情況不僅出現在曆史上社會形態發生重大變革的曆史時期,即使在同一社會形態中,當社會生活發生巨大變革的時候,價值觀念的變革也會成爲緊迫的時代課題。
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是一場帶有根本性的社會變革。這場變革不僅要改變落後的、不能促進生産力發展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科技體制、教育體制、管理體制等等制度層面,而且也必然要求、必然帶來整個社會在價值觀念、情感心態等文化心理層面的一系列變革和更新。價值觀念變革不僅是改革的重要內容,而且是改革得以順利進行的精神前提。不難理解,要是不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否定“以階級鬥爭爲綱”的錯誤路線,提出“以經濟建設爲中心”、“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和以“三個有利于”爲核心的價值觀念,就不可能開創我國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新局面。所以,鄧小平同志特別提出要“換腦筋”。所謂“換腦筋”,主要就是指變革舊的、落後的價值觀念,形成新的、先進的、適合于社會發展新趨勢、新特征的價值觀念。這是生活實踐向我們提出的挑戰。
由此可見,面向現實,縱觀古今,橫看中西,站在當代的高度,來描述和探討一番我國社會轉型時期價值觀念的現狀及其變革趨勢,是理論工作者不能回避的任務。
二 我國社會轉型時期價值觀念的基本特征
我國的社會轉型從遠處說可以追溯到一個多世紀前在西方列強堅船利炮轟擊下被動提出和實施的近代化戰略上。這一戰略的實施後來與到了嚴重的阻礙,直到1978年以後才又重新提出“現代化”目標。現代化作爲有計劃的社會變遷,在我國具有後發、外生的特點(區別于西方國家的先發、內生型現代化)。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也就是中國社會轉型的過程。因此,我們在這裏主要討論近20年來價值觀念變化的情況。無疑,這一變化過程將隨著我國社會轉型的發展日益深入地進行下去,因此也呼喚著理論上的跟蹤研究。
回顧20余年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過程,追蹤這一過程中價值觀念變革的軌迹,人們最容易直觀地捕捉到社會上順次流行的熱點熱潮,象當初的“知識熱”、“文憑熱”、“考大學熱”,後來的“出國熱”、“經商熱”、“股票熱”、“房地産熱”、“二職熱”等等。社會流行的各種“熱點”,反映了人們情趣口味和關注焦點的變化,代表著相當一部分人的價值取向,是我們觀察價值觀念變革的窗口。
但是,觀察“熱點”不能停留在表面上,而要透過“熱點”挖掘“熱源”,才能把握價值觀念變革的真實情況和深層信息。用這樣的方法來分析,我們就會看到,雖然社會上出現的各種“熱點”,數量之多、變化之快、追逐者之衆,足以令人眼花繚亂,但其間除有些人的價值觀念確實有所改變外,多數人只是盲目從衆隨大流,其深層的價值觀念並沒有改變。所以觀察這類問題不能被表層牽著走,而要從深層去看問題。
從深層的價值觀念變革來看,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化也日益凸現出來了。這是一種帶有實質性、根本性的觀念更新。比如,按照過去傳統的價值觀,“老”就是“好”,資曆深的、官當的大的,在價值的等級上就排的高;而現在這一點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表現爲年輕人要占主流,“官”的觀念有淡化的趨勢等。又如,傳統的價值觀倡導“重義輕利”,“正其誼(義)不謀其利”,某些時候甚至宣揚以窮爲榮,以富爲恥,“爲富不仁”、“富則修”等等;現在這一點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人們可以理直氣壯地憑借正當勞動發財致富而不再引以爲恥了,倒是“貧窮”越來越沒有市場,“窮人”越來越沒有顔面。再如,在價值選擇和評價上,人們的主體意識明顯增強了,追求和取向日趨多樣化了,人們用自己的好惡判斷事物,不再盲目聽從同意的評價,個人的價值取舍也不再盲目服從同意意志的安排。如此等等。
面對轉型時期價值觀念變革的種種表現,人們議論紛紛,評說不一,表現出尖銳的分歧,爭論十分熱烈。歡呼者有之,擔憂者有之,迷茫者更有之。就拿道德狀況和社會風氣這兩個人們最關心、談論得最多的話題來說,就有兩種完全相反的評價。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道德狀況及其發展趨勢到底怎樣?人們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大體可歸納爲“滑坡論”和“爬坡論”兩種對立的觀點。一些人根據社會上某些風氣墮落、貪污腐敗盛行、黑暗勢力上升、犯罪現象增多等情況,較多地看到社會轉型時期道德上的失落,驚呼“道德滑坡”,甚至認爲正在走向“道德衰退”。與之相反,另一些人則從現實生活中發現了某些深層的道德進步因素,並把它們概括爲:“人們的道德心理和行爲正在由‘假’向‘真’,由‘虛’向‘實’,由‘懶’向‘勤’,由‘依賴順從型’向‘獨立爭取型’,由‘封閉’向‘開放’,由‘單一’向‘多元’變化等”,認爲道德失控只是一種暫時的表面現象,從長遠看,從本質和趨勢上看,我們的道德正在“爬坡”。
對社會風氣的看法也是如此。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風氣究竟是在普遍地變好,還是在變壞?據一項調查顯示,認爲風氣越來越變好和認爲風氣越來越變壞的人幾乎相等,由此而有“世風”是否“日下”的爭論。
認真分析一下雙方的爭論,就會發現,無論對道德狀況和社會風氣的評論,說好說壞的背後都有潛臺詞,即評價者的價值觀念和評價標准。大體說來,認爲道德正在“爬坡”,風氣越變越好的人,大多采取經濟的、日常生活的、個人自由的和曆史進步的標准來看問題;而認爲道德正在“滑坡”,風氣越變越壞的人,所取的則多是政治和道德、道義的標准。要是雙方聚在一起,具體的結論分歧就會讓位于評價標准的論戰。應該說,這種標准的分歧才是根本的,也是特別值得我們關注的。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分歧只是我國社會轉型時期價值觀念變革過程中的兩個特例,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社會生活是複雜的,同樣的事物和現象,有人“叫好”,就有人“說壞”。這也說明了價值觀念變革的複雜性。
我國社會轉型時期價值觀念的總的特征,可以概括爲“多元並存,新舊交替”八個字。就是說,當今中國的價值觀念正處在古今、中西的時空交彙點上,表現出多種因素同時並存和除舊布新、推陳出新的特點。這八個字是從靜態和動態兩個不同視角考察所得出的概括。這裏先說“多元並存”的特征,“新舊交替”的動態變化,後面再討論。
所謂“多元並存”,是指在共時態上,今天的中國社會中同時存在著多種複合的價值觀念的因素,面臨著傳統與現代、落後與先進、中國與西方、舊的與新的等一系列尖銳的矛盾和沖突,呈現出一幅“激蕩的價值觀念世界”圖景。在這幅激蕩的價值觀念世界圖景中,既有舊的、傳統的、保守的價值觀念的頑強沿襲及其對確立新的價值觀念的阻抗,又有新的、先進的價值觀念伴隨著社會結構的整體轉型過程的富有生機的成長;其中還包括因舊的、傳統的、保守的價值觀被破除,新的、現代的、與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相適應的價值觀念體系尚未完整確立而留下的價值真空。這種情況使我們面臨著“變革”和“建設”的雙重任務。
無論在社會的宏觀背景上,還是在個體的精神世界中,今天的中國都同時存在著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念,從西方傳入的價值觀念,過去“左”的一套價值觀念,以及在改革開放實踐中形成的新價值觀念等多種因素。爲了在錯綜複雜的局面中認清我國價值觀念的真實狀況,有必要對這些因素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念
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念,並不等同于封建主義的價值觀念。它還包括反映我國人民在不同曆史時期的利益、願望、理想和需要的觀念,如剛健自強的觀念、艱苦奮鬥的觀念、“等貴賤、均貧富”的觀念等等。但是,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只能是封建主義的價值觀念。在我國,封建專制的社會制度早已被推翻,作爲完整體系的封建主義價值觀念也已成爲昨天的曆史,但作爲在長期的曆史演進過程中積澱而成的文化傳統,封建主義價值觀念的影響不會隨著封建制度的消亡而馬上消失。事實上,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還有不小的影響,在一些人頭腦還根深蒂固,象夢魘一樣糾纏著許多人的靈魂,成爲我國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思想障礙。中國封建社會的曆史特別漫長,我們因襲的傳統包袱也特別沈重,即使在今天,我們也應時時警惕封建主義的價值觀念在新的形式和外衣下的死灰複燃。
封建主義價值觀念的核心是“家族本位”、“家長主義”和“君權至上”。“家有百口,主事一人”,“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就是這種價值觀念的真實表白。在這種價值觀念支配下,個人在人格上對“家長”和“君主”處于從屬地位而無從獲得獨立;大小官僚則對上對下表現出兩幅面孔、兩幅嘴臉:對下擺出一幅“尊長”面孔,儼然民之“父母”,對上卻俯首聽命,自甘爲奴仆,造成普遍的人格分裂。封建主義價值觀念表現在社會規範上,是宗法等級制和各種“綱常”、“禮教”,講究“尊卑有別,長幼有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綱”、“五常”,不得有違;“存天理,滅人欲”,以“禮”殺人。封建主義價值觀念中的“本位價值”,是封建等級制度中的“權力”,即“權本位”。“權”是最高的價值,一切價值最終都要以“權”來換算和衡量。唯“權”是聽,有權就有一切,喪失權力就喪失一切。人們在生活中所享有的種種待遇和好處,都嚴格對應于相應的官位、官級,具有森嚴的等級性。更兼這種“權本位”的觀念與封建宗法制相結合而時代相襲,傳之子孫,旁及左右,以至“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個人的社會地位不取決于個人的能力和業績,而主要取決于他蒙受和承嗣“祖蔭”的有無與多寡。
封建主義的價值觀念,是建立在封建專制制度和自然經濟、小農生産方式基礎之上的,因而從根本上說是與現代化的大生産和商品經濟的社會基礎不相適應的落後、保守的價值觀念。即使反映廣大小生産者利益、意志和生活方式的觀念,于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也是不相適應的落後觀念,比如平均主義、“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觀念,封閉守舊、滿足現狀、害怕革新的觀念,生活散漫、不重效率的觀念,重義輕利、安貧樂道的觀念,缺乏主體意識、習慣于順從和依賴的觀念,等等。我國社會轉型時期價值觀念的變革,首先和最沈重的任務,就是破除這些由曆史因襲而來的傳統的、保守的、落後的價值觀念。
(二)西方傳入的價值觀念
由西方傳入的價值觀念,並不完全等同于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念,但主要是近代西方資本主義興起和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價值觀念,因爲正是這種價值觀念在近代以來的文化較量中顯示出強大的優勢,並強有力地影響了我國的社會發展進程。西方列強在近代對我國的入侵,帶來了我國空前的民族危機和文化危機,西方文化,包括西方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念也乘勢大量湧入我國。中國雖然沒有經曆過完整的資本主義社會形態,但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利用外資、吸取資本主義國家一些先進的經營管理經驗以及對外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必然附帶産生和引入一些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念。
資本主義價值觀念體系的核心,是“個人本位”或“個人主義”。它肯定個人與生俱來的生命、自由、私有財産等,是不可侵犯的“天賦人權”,認爲社會的一切權力都導源于個人對自己生活的基本權利。只有個人才是實在的,整個社會的結構和關系通過個人之間的交往,特別是通過商品交換來形成。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念表現在社會制度和社會規範方面,是反映私有制基礎上的商品自由競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觀念和功利主義觀念。政治、法律、道德等規範,都以經濟利益爲核心。資本主義國家重視政治體制建設和完善法治,也是把它們作爲調節經濟利益的手段。由于利益主體的多元化,只有訴諸法律才能找到調節利益糾紛的共同准繩。資本主義價值觀念中的“本位價值”,是作爲商品交換中利益的貨幣形態的“金錢”,即“錢本位”,它集中地體現了資本主義價值觀念的實質和特征。一切都可以換算成金錢,一切都可以做現金交易;有錢就有一切,喪失錢財就喪失一切;賺錢是最大的成功和歡樂,賠錢是最大的痛苦和失落。這導致了“一切向錢看”、“金錢拜物教”的普遍盛行,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和角落。
資本主義價值觀念的某些因素,特別是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的某些野蠻和粗鄙現象,在我國現實生活中有一定的表現,如唯利是圖、損人利己、坑蒙拐騙和假冒僞劣商品的泛濫,拜金主義、奢侈腐化現象的盛行等。而更多的則是封建主義的價值觀念和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念相互糾纏,集中表現爲以“錢”“權”交易爲特征的各種腐敗現象。
對于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念,我們首先應該看到,它與封建主義的價值觀念相比,有其巨大的曆史進步性。看不到這一點,早在一百多年前就爲馬克思所肯定的一個基本事實,即資本主義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發展中所創造的生産力,比以往一切世代所創造的生産力的總和還要多,還要大,就難以解釋,也無法說明爲什麽現在的資本主義國家在許多方面仍有其先進性和合理性。其實,資本主義所創造的成果,包括它的某些價值觀念,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對此要有大膽吸收的胸襟和氣度。過去“左”的思想把資本主義視爲主要危險,是忽視了中國國情。應該看到,資本主義作爲目前世界上尚被普遍實行的社會制度,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念作爲目前世界上尚被普遍奉行的價值觀念體系,在現階段仍有一定的現實基礎。這些觀念中的某些方面不僅同資本主義的經濟基礎相聯系,而且同一般商品經濟和現代化大生産也有一定的聯系。在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中,是可以經過創造性轉化拿來爲我所用的。
(三)過去“左”的一套價值觀念
建國後,由于我們長期在“左”的思想指導下建立了一套以計劃經濟體制爲基礎的社會運行體制,相應地也形成了一套“左”的僵化的價值觀念。雖然改革開放以來,這一套“左”價值觀念已經受到很大沖擊,但在現實生活中、在一些人的頭腦中仍有一定的市場。
過去“左”的一套價值觀念,是建立在“以階級鬥爭爲綱”的指導思想和計劃經濟體制基礎之上的。它的基本特征表現爲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社會價值體系的重心高度政治化、道德化。把社會主義首先和主要地當成一個政治的、意識形態的體系,習慣于從政治和道德角度提問題,隨便什麽事情都胡亂上升到政治上去,亂貼政治標簽,搞“泛政治化”。“政治挂帥”與“道德至上”結爲一體,居于至尊地位。忽視經濟建設,“不算經濟帳,算政治帳”,結果是經濟與政治、經濟與道德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成爲不少人自覺不自覺的思維習慣,“窮則革命,富則修”是它的極端表現。這種高度政治化和道德化的價值體系,還造成意識形態領域一系列“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不是西風壓倒東風,就是東風壓倒西風”,使整個社會被籠罩在高度緊張的空氣中。二是價值主體的單一化和價值運行機制的單向化。在計劃體制下,國家是全社會計劃的決策者和代表者,是社會最高的,也是唯一的主體。國家依靠至上而下的行政命令、直接指令來維系社會的協調和統一。全社會各地區、各層次的行爲者(單位和個人),都在統一的行政管理體系中執行一致的計劃,向同一個主體和計劃負責。基層單位和個人只被當著“零部件”,只能隨著國家機器的大系統運轉,而不是獨立的主體。單位和個人價值的實現,主要表現爲完成國家的計劃、符合國家和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得到國家體制系統的承認、肯定和支持等等。
這樣,被強化起來的就是下對上的服從和依賴意識,責權利相分離的意識,“等、靠、要”成了它的最極端表現。國家計劃對社會生活自上而下的調節不僅是單向的,而且是靜態的,它以計劃本身保持相對穩定爲前提,讓實際操作服從計劃,其結果必然窒息社會的活力和效率。
在這一套僵化的體制下,形成了一系列保守、落後的價值觀念,如“以窮爲榮,以富爲恥”的觀念,“一大二公”、“平均主義”的觀念,“大鍋飯”、“鐵飯碗”的觀念,“恥于經商”、“無商不奸”的觀念,權力過分集中、忽視民主和法制的觀念,思想僵化、“唯上”、“唯書”、“唯風”的觀念,輕視知識、鄙薄技術、無視人才的觀念,因循守舊、不思進取的觀念,不重效率、輕視管理的觀念,等等。不難看出,這些觀念並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的價值觀念,而是封建主義和小生産的落後觀念。改革開放,首先就是要破除這些陳舊、落後的觀念。
(四)改革開放實踐中新生的價值觀念
改革開放實踐中新生的價值觀念,是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發展過程相適應的價值觀念。這種價值觀念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相結合的産物,鄧小平理論,特別是其中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爲旨歸的價值觀念,是它的典型代表。由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社會主義制度本身都是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改革的事業,這一新型的價值觀念體系還有待于在實踐探索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因此,這裏只能對我國社會轉型過程中應該確立的新型價值觀念體系的基本內容和原則要求作些概略的表述。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和鄧小平理論,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念體系的核心,應該是“人民本位”或“人民主體論”。人民群衆是曆史的創造者,也是一切價值的創造主體和享用主體。社會主義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它使人民群衆真正成爲社會的主人和價值的主體,成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根本宗旨和依歸。毛澤東所概括的“一切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衆的最大利益,爲最廣大人民群衆所擁護爲最高標准”,集中地體現了“人民主體論”的價值觀念。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念體現在社會制度和社會規範上,是新型的社會平等和效率、新型的社會公正和正義原則,它使規範的制定、執行和遵循在人民主體上達到了高度的和諧和統一。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念的“本位價值”,是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即“人本位”。它只有在生産力高度發展、物質産品極大豐富的、社會政治制度高度完善、人民思想道德覺悟和精神文化水准空前提高的共産主義社會高級階段,才能充分實現。在目前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妨把鄧小平“三個有利于”中的最後一條,即“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爲判斷我們一切工作的最高標准和“本位價值”,而把前兩條,即“是否有利于生産力的發展”,“是否有利于綜合國力的增強”,看作達到這一最高目的的手段。
以上四種因素的交織並存,是我國社會轉型時期價值觀念方面的基本國情。當然,它們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如果說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念屬于“曆史”,以前“左”的一套價值觀念屬于“過去”,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念屬于“西方”,那麽,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念就屬于我們,屬于“中國”,屬于“現在”和“未來”。
三、轉型時期價值觀念變革的主要趨向
從動態變化的角度看,我國社會轉型時期的價值觀念呈現出“新舊交替”的特點。所謂“新舊交替”,是指在曆時態上,我國社會轉型時期的價值觀念變革的總體走勢和發展方向是除舊布新、推陳出新,實現從傳統的或過去僵化的價值觀念向與市場經濟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相適應的新型價值觀念的轉換。隨著社會轉型過程的深入,這種觀念轉換的趨向已日漸明顯和突出。
爲了把握這一轉換過程的進展和特點,有必要從價值觀念結構的角度對我國社會轉型時期價值觀念變革的趨向進行具體的分析。
價值觀念到底包括一些什麽內容,其基本結構如何?這在我國理論界還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從有利于說明問題的視角,這裏擇取幾個基本方面進行考察。
(一)社會秩序觀念(社會理想)
中國的社會轉型首先是社會結構秩序的轉型,表現爲中國社會正在從自給半自給的産品經濟社會向市場經濟社會轉型從,鄉村社會向城鎮社會轉型,從封閉半封閉社會向開放社會轉型,從同質的單一性社會向異質的多樣性社會轉型,從倫理型社會向法治型社會轉型,等等。[2] 與社會結構秩序轉型相伴隨的,是社會運行機制轉軌、利益調整和觀念轉變等。
中國傳統社會結構的特點是家國同構、國家(政府)與社會沒有嚴格邊界的政治全能主義結構。這種結構建立在人對自然的直接依賴關系和人對人的從屬、支配關系的基礎之上。家族是中國傳統社會的基層組織和細胞,也是中國傳統社會結構最深刻的底層。可以說,中國傳統社會是在以家庭爲生産單位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基礎上、以血緣關系爲紐帶建構起來的宗法社會。與這樣的社會結構相適應的社會秩序觀念,就國家政權結構秩序觀念而言,是以君主高度集權和專制爲特征的制度理念;就一般社會結構秩序觀念來看,則主要是以“禮治”爲特征的觀念體系。前者上文已有涉及,這裏著重探討後者。
關于傳統中國社會結構秩序的定位,費孝通先生載0年代出版的《鄉土中國》一書中提出了“禮治秩序”的概括,今天看來,這一概括還是較爲准確的。“禮治秩序”是“鄉土社會”的秩序特征,與現代社會的“法治秩序”相區別。鄉土社會是依靠“禮”來作爲維持社會秩序的規範的,“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爲規範。“禮”與“法”的不同是維持規範的力量,法律是靠國家的權力來推行的,而禮卻不需要這有形的權力機構來維持,維持禮的規範是傳統,即社會所累積的經驗。禮治的可能必須以傳統可以有效地應付生活問題爲前提,鄉土社會滿足了這個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禮來維持;但是在一個變遷很快的社會,傳統的效力是無法保證的,也就是說,傳統的禮治秩序必然爲現代的法治秩序所取代,中國今天就處于這一轉變過程中。
雖然還不能說今天的中國社會已從“鄉土社會”中完全“蛻變”出來,但中國社會的從主流上講畢竟已步入現代社會的行列;同時要看到,傳統社會的“禮治秩序”仍在現實中發生著影響。這是因爲,作爲一種文化遺留,它以觀念的方式在現代的“法治秩序”中起作用,而更重要的是,由于中國社會發展的不平衡,城鄉二元結構很難在短期內打破,因此在狹義的“鄉土社會”(農村社會)中,它還實際地發揮著維持社會秩序的規範作用。只是這種情況不可能改變我國社會秩序從“禮治秩序”向“法治秩序”轉變的總趨勢。現代社會應該是一個法理的社會,是一個依靠法律來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社會,亦即“法治社會”。在致力于現代化的過程中,“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略,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它要求一系列的制度建設和觀念變革與之配套。
(二)主體意識
從主體意識看,我們可以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的主體意識的變化描述爲從“身份意識”向“契約意識”的運動。
所謂“身份”,是指自然人在團體或社會體系所形成的穩定關系中所出的地位。穩定性的社會關系是團體或社會體系造成的。如家庭、民族、政黨、等級等,就屬造成穩定社會關系的團體和社會體系。因此,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親屬,監護人與被監護人,某個等級的成員、官員、平民等等,都是身份。而所有人與非所有熱、債權人與債務人、代理人與被代理人、作品的作者、專利技術的發明人等等,均不屬于身份。
在中國傳統的宗法社會中,身份關系是最基本的社會關系,因爲人們生活在層層密密的宗法關系網之中。在這個關系網中,父對于子,夫對于妻,君對于臣,貴族對于奴隸,身份不同,地位有異,身份高貴者可以奴役、蔑視、侮辱、遺棄身份低賤者。“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這種狀況,到了近代社會才有了改觀,並逐漸被身份平等、契約自由的法治觀念和制度所取代。這一過程,在一個多世紀前被英國法學家亨利梅因(Henry Maine,1822-888)在他的《古代法》中概括爲“從身份到契約的運動”。
中國傳統社會是一個身份社會,這一點不用說。我們要說的是,即使是改革開放前,在計劃體制下,“身份”在人們的生活中也還是發揮著極大的作用。極端的例子,如“苦大仇深”、“根正苗紅”到“地、富、反、壞、右”、“階級敵人”,不同的出身具有特殊的決定人一生的意義。一般的例子更是俯拾皆是像城裏人與鄉下人、幹部與群衆、國營與私營、單位與個人,不同的身份具有不同的權利和義務。往往是“公”身份具有主宰力和特權,而“私”身份(私人和個人)卻不被承認,或是恩賜和限制權利的對象。那時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現代階級,只有各種身份等級,因爲現代階級主要是經濟上市場分化的作用的結果,而等級卻是由國家權力通過各種手段直接或間接地硬性規定下來的。等級之間存在著不可辨的權利不平等、等級身份也較固定。中國的三大身份群體:幹部、工人和農民的劃分,顯然不是經濟方面分化的産物,而是國家政策、血緣地緣關系和一系列相關政策,如幹部人事制度、勞動用工制度、戶籍管理制度等綜合作用的結果。所有制身份(全民、集體、個體),社區身份(城市、鄉鎮、農村),單位身份和行政身份主要出自各項制度和社會體制所引發的不平等,而非有社會自然分化所造成。
中國近20年的改革開放過程,就是一個沖決“身份”網羅的過程,就是一個確立身份平等、契約自由、誠實信用、自負責任的法治原則的過程。
所謂“契約”,就是一種合意,合意是訂立契約的雙方當事人意見一致的狀態。契約的訂立,以當事人的獨立、平等爲前提。在“身份社會”,一切都是被決定的,並不存在契約關系。1978年湧起的改革春潮,開始融化身份觀念的堅冰,隨著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的發展,契約關系正在成爲基本的社會關系,身份主體意識正在讓位于契約主體意識。戶籍制度的松動,新型勞動關系的確立,單位所有制的變更等等,使契約關系越來越普遍;而《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行政處罰法》的頒布實施,標志著公民與國家權力機關的關系也契約化了。當然,這一過程尚未有窮期。
(三)人生理想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價值觀念的變化體現在人生理想上,是從“君子”型的人生理想向“能人”和“真人”型人生理想轉變。
關于中國傳統理想人格性質和類型,學術界有不同的看法,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看法,是認爲中國傳統的理想人格是“君子”人格。這種人格是由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內容儒、道、墨、法、佛諸家人生哲學相互碰撞、相互滲透而熔鑄出來的。其中,儒家的聖賢人格是其根基,但就“君子”一詞的褒義性而言,諸家又具有通約性。所謂“君子”,按照經典的解釋,是有才德者之稱。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君子”人格既爲專制王權所容許,又爲全社會所認同,形成爲普遍的人格理想。關于“君子”人格的內涵,如孔子的一句話棗“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它表明這種人格具有重道德、重氣節,輕物欲、輕功利的特點。
無可否認,與建國後的經濟、政治體制相適應,中國人過去的人生理想也是這種不重功利而中氣節的“君子”人格。改革開放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這種“君子”型的人格風範正在受到挑戰,人們轉向更加重視“能力”的人格理想,追求真實的人生。社會調查的結果能夠說明這一點。1994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轉型課題組”在北京、石家莊兩地進行的城市居民抽樣調查,頗能說明這種人格理想的變化:
“說老實話、做老實事、當老實人”向來是許多人做人的座右銘,也是完美人格的表現。但調查顯示:在評價“規規矩矩做人,老老實實做事,是現代人應有的品質”這句話時,有三分之一強的人不再把“規矩”、“老實”作爲自己敬仰的人格。調查者在問卷中設置了這樣一個問題:“有大學生甲、乙、丙三人同時去參加某公司的招聘面試,招聘人員給三人的評語分別是:甲:知書達禮,老實本分,待人謙和;乙:熱情大方,思維活躍,精力充沛;丙:沈穩幹練,不卑不亢,精明靈活。如果只需要錄取其中一位,你認爲會錄取那一位?”調查結果顯示,右48%的被調查者認爲將會錄取丙,居第一位;29.2%的人認爲將會錄取乙;只有12.5%的人認爲將會錄取甲余者(10.3%)表示“說不清/不知道”;認爲將會淘汰甲的占55.2%,居第一位。這種結果發人深思,因爲甲的人格教符合中國傳統社會的“君子”要求,似乎應該受到人們的欣賞,但人們卻認爲他被淘汰的可能性最大;相反,具有“能力”和“活力”的人,卻被普遍看好。
(四)本位價值
中國傳統的本位價值是“權力本位”,它正在被“實力本位”的觀念所取代。
中國封建社會中占主導地位的價值觀念是“權力本位”的觀念,這一點在前面已經說過了。有必要補充說明的是,在過去計劃經濟和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下,“權本位”的觀念仍有很大的市場。在高度政治化和單一化的體制下,政治是整個社會生活的中心,國家(政府)是社會最高的、也是唯一的主體。國家代表社會,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直接指令來維系社會的協調和統一。全社會各地區、各層次的行爲者(單位和個人),都在統一的行政管理系統中執行一致的計劃,向同一個主體和計劃負責。基層單位和個人被當作“零部件”、“螺絲釘”,只能隨著國家機器的大系統運轉,而不是獨立的主體。單位和個人價值的實現,主要表現爲完成國家的計劃,符合國家或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得到國家體制系統的承認、肯定和支持等等。這樣,必然誘發“向上看”的心理,把各種“升官”、“升級”作爲個人價值實現的主要標志。相應的一套制度設置也以“行政級別”的高低來對應一定的差別待遇,使“級別”成爲一個人是否可以獲得某種資源、享受某種待遇的惟一標尺,乃至出現“科級和尚”、“處級和尚”之類的笑話。
轉向以市場經濟爲基礎的社會變遷過程,使我國的社會結構、社會秩序狀態、社會控制方式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社會生活各領域的相對獨立和分化日漸明顯,政治全能主義失去市場。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軌,使每個自主生産和經營的單位、自主活動的個人,都成爲相對獨立的實體和主體,而不再是國家機器大系統上的“零部件”、“螺絲釘”。他們有自己的責權利體系和生長發展規律,不再是簡單隨國家機器大系統機械運轉的附屬物。這使得個人的活動領域空前寬廣了,他們不再把眼睛只盯在政治上,也不再把“升官”、“升級”視爲實現個人價值的惟一通道;社會提供了多種多樣的實現價值的機會和舞臺,只要自己有“本事”,有“實力”,就不難找到實現價值的途徑。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我們在前面已經指出過的,“官”的觀念有淡化的趨勢,而“實力”正在成爲人們追求的目標模式。當然,這是就總的趨勢而言,在現實生活中,“官本位”的現象還比較突出。
總的來說,我國社會轉型時期價值觀念的變革,是要實現從傳統的和過去僵化的價值觀念向與市場經濟和現代化建設相適應的新型價值觀念的轉換。對于這一變革的前途,“自由主義”高揚西方的價值觀念,認爲西方的昨天就是我們的今天,西方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在精神世界裏一味跟著人家跑,缺乏自主的選擇和創造;“現代新儒家”致力于發掘傳統的價值資源,試圖以之來“接引”現代性,其用心可謂良苦,而其藥方卻不能“治病”,不能解決中國今天面臨的問題;我們認爲,與市場經濟和現代化建設相適應的新型價值觀念,更多的要依靠今天的中國人在實踐中創造出來。
http://www.lunwennet.com/thesis/2005/9632.html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