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只媒體殺人,還有品德操守比被罵者更爛的政客、民代、媒體、名嘴、嗜血的閱聽觀眾、以及亂訴判的檢調司法。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1485071/20080107061455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8635161/20080704060546/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7068230/20070526061211
失蹤37小時 白文正遺體尋獲>中時08-07-05陳可文、蔡旻岳
身價不菲的證券界強人、寶來集團總裁白文正,在出走澎湖失蹤卅七小時後,四日清晨五時五十分許,被漁民發現浮屍澎湖大倉海域。檢警研判是三日凌晨兩點多投海身亡,暫時排除他殺。白文正的妻子魏明春認屍後強忍悲慟,包機運送丈夫遺體回台北。
警方目前掌握白文正生前手機通聯紀錄,確定二日下午六時二分打出了最後一通電話給寶來公司林姓幹部。
二日傍晚六時 最後一通電話
與澎湖幾乎毫無淵源的白文正,最終選擇在澎湖結束生命,一直令外界不解。根據間接友人、澎湖日報社長鄭隆正指出,白文正曾經於民國八十四年間獨自飛來澎湖旅遊,當時租用越野車四處遊蕩很愉快,對澎湖有很好的印象。也有說法指出,白文正與一群友人原計畫六月廿八日周休假期跨海澎湖透透氣,無奈突然捲入政壇風暴臨時取消行程。或是補償心理,所以白文正才會在一日當天倉卒往返澎湖。
依照潮汐資料,二日深夜十一時是大漲潮,澎湖警方根據目前各方掌握的資料,配合屍體尋獲地點、潮差水流速度等,初步研判白文正應是在西嶼鄉橫礁村海邊落海,落海時間應是三日凌晨二時許。
為了釐清失蹤原因,澎湖警方調閱白文正於六月卅日至七月二日通聯紀錄,撥出或撥入的總數不超過十通電話,每通都只有短短一百多秒數,顯示通話過程很簡短。最後一通電話是二日下午六時二分打給公司林姓幹部,內容只交代了一些業務。
大倉島海域現浮屍 漁民拖回
白文正的遺體昨日下午從澎湖運回台灣後,法醫在三軍總醫院太平間直接解剖採樣進行化驗,初步研判並無他殺之嫌。
昨日清晨五時許,大倉島漁民莊萬等十多艘小漁船出海作業捕撈石?章魚。五時五十分,在大倉島西北方、通梁南方約一浬海域,發現一具面朝下的屍體漂浮海面。在報警後,確認是白文正。
莊萬說,他第一個看見海面上漂浮著黑影不明物載浮載沉,趨前仔細一看,確定是一具屍體。莊萬指出,屍體泡水多時,已呈現泛白色略有發脹,他當場默默地向屍體說:「船太小了,沒辦法拉你上船,如果你願意,就靜靜地跟著我回去。」隨即拿著兩具大魚鉤掛著屍體,緩緩地拖回漁港,運送往跨海大橋西嶼橋頭的漁翁島遊客服務中心前沙灘。
橫礁安檢所接獲報案,立刻通報警方及白文正妻子魏明春、弟弟、特助等人趕往現場指認。從屍體長褲右側口袋內尋獲一只黑色萬寶龍皮夾,內有健保卡、現金一萬多元、幾張名片、發票等。
家屬指認無誤 遺孀跪倒痛哭
健保卡身分是白文正,家屬也確認無誤,魏明春幾度悲慟跪倒痛哭失聲,親友攙扶著不斷焚燒紙錢,口中喃喃祝禱著一路平安順走。澎湖地檢署檢察官相驗,發現衣物完整,頭部、背部、手部等多處些微割傷擦傷,初步研判應是落海死亡,迄今尚未尋獲的白文正隨身手提包、外套等物件。
陳志賢/台北報導
寶來集團總裁白文正死亡,台北地檢署昨天表示意外與遺憾。有關白文正生前涉及的寶來投信背信案,檢方將加速調查、結案;白文正因死亡,依法將不起訴處分,並退還當時繳交的二千萬元保釋金。
媒體殺人? 鉅子嚴厲控訴>中時08-07-05呂紹煒
是什麼樣的情境、壓力,竟讓身價近百億的金融集團老闆,義無反顧的跳海而亡?在憑空凌虛的那一刻,他想的是龐大的事業、傳奇的人生、家人的親情,還是那讓他終而走上絕路的媒體?未來,後人要如何看這麼一個「離奇」事件?是單純的社會事件,還是「媒體殺人」負面教材?
不論從那個觀點看,白文正都算是成功的金融家─白手起家,一手打造出的寶來金融集團,在國內金融商品創新路上獨佔鼇頭,是多少大型金控「思慕」的對象。目前身價,保守估在六十到八十億之間,有人則更估到百億元之譜;現有的事業亦穩定而上軌道。
這樣的人,不論從那個觀點看,都沒有自殺的理由!五月的搜索官司案件,雖然對其聲譽有傷害而讓白文正大受打擊,不過,這種案件終能藉著司法判決還其清白。但,媒體對他「買學位」的影射,卻永遠沒有那個「單位」能還他清白。
白文正的選擇,就是找媒體作「最後的申訴」,落寞但條理分明的陳述他的反駁。申訴完後上飛機到澎湖,搭上計程車直赴大海旁,一去不復返。最後,仍不忘打電話回公司交代最後的公務後事。
一個百億金融鉅子,如此鎮靜、堅定、理性的走上跳海自殺之路,在全球金融史上,大概是破天荒的一遭。
悲涼的是,即使身擁百億,也只能以跳海証其清白,這也是白文正最嚴厲的控訴吧!對那些持續以廣告、購買刊物「供養」這些謀殺人的媒體的企業,是否能從這件悲劇中得到一些反省與教訓呢?
壹週刊:沒影射白文正【聯合報陳宛茜08.07.05(楨:無恥的爛蘋果)
寶來證券總經理黃古彬昨天表示,周三壹週刊報導白文正供養前交大校長張俊彥,並影射白文正用錢買名譽博士,讓白文正情緒跌落谷底。壹週刊社長兼總編輯裴偉表示,壹週刊的報導內容,並未提到白文正的學位是用捐款買來的,外界的揣測對壹週刊「不公平」。
名譽重於生命 他以死明志>中時08-07-05王宗彤
白文正遺體尋獲的噩耗傳來,白文正的員工、友人,全都無法置信,甚至都替他惋惜,覺得非常不值得。「他重視名譽甚至於重視他的生命!」白的幕僚如此感嘆。但在當前這個扭曲的媒體生態下,幾乎沒有人相信,這個社會還有重視名譽更甚於生命的人。
其實,當三日下午寶來證上網公佈總裁失蹤的重大訊息後,相關的內部主管,已經有了最壞打算。只是,在還沒真正確定前,不方便對外透露,甚至希望只是鬧劇一場。
追溯到二日下午五點半,白文正到了澎湖後,就打了通電話給發言人翁健,交待他「要召開董事會換董事長」。隨後翁健又把電話交給總經理黃古彬,黃問:「老大(黃對白的暱稱)你還好吧?」黃古彬說,「白總用一種慎重、開朗,出乎我意料的語氣交待我說:假設我(白文正)不在了,你要穩住公司,還有,明天趕快召開臨時董事會推選董事長。」語畢,白文正的電話就關機。黃、翁倆人察覺有異,就緊急派員前往澎湖找尋白文正。
至於他有無對家人通電話,或是留有遺書,公司方面表示不清楚。外傳律師與秘書在三日晚間還有接到白總的電話,都被當事人澄清、否認。據公司方面的了解,白文正那通交代公事的電話,就是最後的遺言。
通常,於公於私,白文正總是會帶著特助在身邊。二日下午他特別支開跟了他多年的特助,搭機到澎湖,特助也察覺有異,等到黃、翁兩人也接到電話後,就派同仁坐下班飛機到澎湖。
黃古彬說,二日當天傍晚,當確定白文正沒有入住旅館時,大家的心都涼了,驚覺,完蛋了!
幕僚回想,其實五月中檢調搜索過後,白文正就變得異常鬱悶,也好幾次透露不如死了算了,但身邊的人也只是勸勸他而已。加上官司纏身後,他就想卸下董事長的位置,也屬意好接任人選,甚至,他生前最愛並且入股的義大利高級餐廳,巧合地也在六月底結束營業。他們壓根兒想不到,白真的這樣做。
近一個月,白文正有機會,就會交代公司的事情,種種環節扣在一起,幕僚才驚覺,白文正似乎已經有了尋死的念頭,並且,已經逐步在交代後事。而《壹周刊》的報導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但現在再如何回想也為時已晚,親近的幕僚都非常自責,「如果當時他身邊有人陪就好。」
最讓外界不解的,就是白手起家的白文正什麼大風浪沒見過,非走上絕路不可?黃古彬表示,《壹周刊》報導白文正「供養」考試院長提名人張俊彥,名嘴影射白文正花錢買學位,讓他覺得屈辱,他的情緒跌到谷底,應該是造成他崩潰的關鍵。
其實,相關報導出刊前,曾致電寶來證求證,白文正也知道會刊出這報導,他只不斷地問身邊幕僚,「為什麼要問這個?」幕僚知道事態嚴重,不斷與周刊協調,一位幕僚說「只差點沒跪下來哀求」,但周刊認為他們主要是「打張非打白」,所以仍照常出刊。隔天,出刊後,知道全文,白文正的心情低到谷底。重視聲譽的白文正,立刻找來《工商時報》作「最後的申訴」,而這個申訴,也真的成為最後的申訴。
據當天採訪白文正的記者表示,現場可以感受到白文正相當沮喪、落寞,但仍能相當有條理的陳述事件原委。在結束採訪離開前,白文正還輕輕擁抱多年來一直協助寶來對外公關的負責同仁,感謝她「近日的辛苦」。在這最後的擁抱之後,白文正就走上澎湖的死亡之路。
黃古彬說,其實打從收購投信股權引爆爭議以來,白文正的心情一直不太好,一向親自主持主管會報的白文正,周三當天也反常地缺席了。
翁健也認為,媒體影涉他的學位是假的,這對他的影響真的很大,「他重視名譽甚至於重視他的生命。」
黃古彬說,白總做事是很衝的,尤其在創業的過程中,他遇到不少困難,但反而是越困難越想去突破,所以,可以說在他字典裡幾乎沒有困難兩個字。但這次的事攸關名譽,「名譽被抹黑,是無法彌補的」。所以才會過不了這關,選擇以死護清白。
榮譽博士推荐人 痛哭澄清>中時08-07-05馬瑞君
張俊彥事件是不是導致寶來總裁白文正在澎湖墜海死亡的「最後一根稻草」?交通大學四日下午緊急召開記者會對外澄清,記者會前還先向白文正默哀。
交大EMBA執行長陳安斌在記者會上哭紅了眼。他說,五年前他舉荐白文正與前工研院院長史欽泰、安藤忠雄三人成為交大榮譽博士,還出示一張張泛黃的剪報資料,強調白文正過去對金融、學術界的貢獻,被授以榮譽博士,絕對是實至名歸。
「他是我所仰慕的巨人,怎會如此脆弱?」面對白文正突然死亡,陳安斌禁不住痛哭。
董事長之死 司法憾事何時了>中時08-07-05劉明哲(銀行信託部副理
寶來證券集團董事長白文正疑似因背信遭起訴,以及近日來張俊彥的風波,致選擇自我結束生命,顯示該等事件對其造成極大的精神負擔。白文正是否違法仍難論斷,但卻凸顯出國內檢察官制度的問題。
近幾年來許多老闆因涉嫌內線交易、炒股、背信等案遭檢調單位搜查、偵訊,乃至聲押、限制出境等手段,最後遭起訴並求處重刑,每每造成公司股票暴跌,營運遭受重大衝擊。另有許多政治人物也因貪汙、背信或瀆職等弊案,面臨相同命運。但真正定罪率及定罪罪名及刑度常有極大差異,根本不符比例原則。
今有些檢察官選擇性辦案,抱著辦大案,抓大放小的心態,將小案變大案,塑造個人的英雄形像。甚至將無辜或論據不足的人具體求刑。因被告身分特殊,引起媒體爭相報導,炒的沸沸揚揚,當事人可能因此丟掉工作。面對漫長訴訟,惡夢一場。
我們當然尊重司法獨立審判,並支持檢察官毋枉毋縱。但有些檢察官專業度不足,若干論點似無直接證據,或以臆測推論來認定犯罪事實,這就有違無罪推定的精神,對司法造成莫大傷害。國內檢查官制度應重新檢討,除貫徹偵查不公開原則外,並應建立不適任檢查官的退場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