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目前的彈藥增程計劃有“遠射”(LONGSHOT)、“鑽石背”(DIA-MONDBACK)等,其中“鑽石背”計劃是發展比較快,而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低成本、高性能增程組件。它將使現在的大部分“傑達姆”(JDAM)系列炸彈可以滑翔飛行,使其從“空中殺手”變成一定意義上的“空中獵手”。“鑽石背”是英文DIAMONDBACK的直譯,還有一種更形象、更准確的名稱爲“菱形背”,這是因爲“DIAMOND”也有“菱形”之意,而由于“鑽石背”的稱謂已爲大多數人接受,因此也就一直這樣叫了下來。
“鑽石背”計劃發展進程
美國航空彈藥近期越來越向“生産低成本、裝備通用化、打擊專業化”的方向發展。這一發展方向源于現代戰場對武器彈藥的苛刻要求:一方面武器的高性能使彈藥成本居高不下,而另一方面新武器的層出不窮,使戰場上的彈藥種類龐雜繁多,加之對附帶損傷的嚴格要求和戰場目標的多樣化,也要求彈藥性能能夠不斷變化。在經曆了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等幾次局部戰爭後,財大氣粗且的美國也對彈藥成本和彈藥使用的難度有些吃不消,于是在彈藥發展上推出了“低成本計劃”“小彈徑炸彈計劃”“新型制導應用計劃”和“增程計劃”等。“鑽石背”就是“小彈徑炸彈計劃”“增程計劃”和“低成本計劃”的解決方歸案之一。
美國空軍在1998年爲“小彈徑炸彈”(SDB)和“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的增程計劃進行了公開招標,同年10月,馬可尼公司(AMSI)贏得了該項合同,很快就完成論證和地面試驗,拿出了試驗組件,並將其命名爲“鑽石背”。這是一種串式聯動彈翼組件,包括折疊彈翼、可以彈出彈翼的機械機構及飛行控制單元。2000年4月7日,阿利尼亞?馬可尼公司與生産小彈徑炸彈和聯合直接攻擊彈藥的美國波音公司,在佛羅裏達英格林空軍基地用F-16攜帶裝有“鑽石背”的小彈徑炸彈進行了首次試驗,這也是美國“小型智能增程炸彈”(SSBREX)的首次飛機攜帶試驗。2000年4月21日,“鑽石背”組件被安裝在波音公司改裝的JDAM BLU-109炸彈上,成功進行了“鑽石背”增程滑翔翼組件的第一次飛行試驗。2000年5月又進行了小彈徑炸彈的飛行試驗。在這一年的4月到12月間共進行了7次“鑽石背”滑翔組件的試驗。
以上這些試驗都是由美國空軍F-16投放的,分別使用了908千克JDAM和113千克SSB兩種型號,而加裝“鑽石背”後這兩種炸彈就變成了增程型的JDAM-ER和SSBREX。這一階段飛行試驗的目的是驗證炸彈在投放後與投放飛機安全分離、彈翼展開、炸彈巡航飛行可控制性、下滑距離、轉彎性能及最終擊情況。試驗證明,在保持JDAM或SDB彈藥原有打擊精確度的情況下,按照投放高度的不同,“鑽石背”可將武器的覆蓋區擴大20多倍。
2001年7月,歐洲MBDA公司和波音公司簽署了一組研制並在全世界範圍內銷售JDAM和其增程型(JDAM-ER)武器及美國小彈徑炸彈(SDB)的協議。美國的小彈徑炸彈(SDB)項目的系統發展和驗證(SDD)階段到2006年9月完成,然後進入生産階段,而“鑽石背”彈翼組件也會隨小彈徑炸彈共同銷售。按照目前計劃,美國空軍在今後10年內將購買2.4萬枚采用“鑽石背”彈翼組件的小彈徑炸彈,2005年10月開始交付産品。“鑽石背”將隨小彈徑炸彈首先裝備F-15E,隨後將裝備F/A-22、F-35、聯合空中無人戰鬥系統,以及其它美國空中武器平臺。同時,按照MBDA導彈系統公司同波音公司簽訂的協議,MBDA還將繼續改進“鑽石背"彈翼組件,以適用于各型JDAM。
“鑽石背”的特點
雖然“鑽石背”只是一種組件,不是某種直接殺傷的彈藥,但它可以使現有彈藥的某些性能成倍提高,與“鋪路”等制導炸彈和“遠射”等其它增程模塊相比,有著與衆不同的特點。
飛行距離遠 “鑽石背”計劃的最基本目的就是增大彈藥的投放距離。一般來說,普通航空彈藥爲增大打擊距離,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采用滑翔彈翼。“鑽石背”與其它制導武器采用的滑翔彈翼最大的區別就是其結構較爲新穎,采用了獨特的校接型串式聯動彈翼,投彈之後彈翼展開,形成菱形的滑翔翼,具有很好的機動性和滑翔性能。這種彈翼不僅折疊起來占用空間小,重量也較輕,而且這種結構彈翼的升力比同等面積的彈翼升力要大,可使被改裝武器的打擊覆蓋區域擴大20多倍。JDAM裝上“鑽石背”組件後,如果從7600米高空投放,打擊距離可以從18.5千米擴大到65千米。加裝彈翼後的“小彈徑炸彈”射程可達到以前的3倍。當它從9000~10000米空中發射時,其順方向發射射程、兩側離軸發射射程和逆方向發射射程分別達到56、36和18千米。較大的投放距離使飛行員可以在防區以外瞄准投擲,因此提高了生存性。
成本低 與“鋪路”系列制導組件相比,“鑽石背”僅僅是一種滑翔飛行組件。雖然它可以在飛行覆蓋區域內機動,但主要是利用JDAM或小彈徑炸彈自身的制導功能,因此生産成本比“鋪路”系列中的制導滑翔一體組件要低許多。
輕便小巧 “鑽石背”折疊在盒內的滑翔翼在投放後可以向後展開,從而擴大了彈翼的長度和面積。以前,美國發展的900千克“鋪路”III(GBU-24)就是由于采用固定彈翼,而很難裝入空間狹小的F-117彈艙,因此不得不又專門設計了能折疊彈翼的改進型“鋪路”III—GBU-27。現代隱身飛行器的一個較大缺點就是其機體內彈艙空間較爲狹小,而爲了保持隱身,又不可能采用外挂方式,這也是美國將小彈徑炸彈作爲彈藥發展的一個主要方向的原因,而折疊彈翼也是解決彈藥外形小型化的一種有效方法。
兼容性好 爲了減少設計成本和場彈藥管理的複雜性,美國在彈藥發展中,在追求彈藥品種多樣性的同時,十分重視彈藥的通用性。“鑽石背”可與包括JDAM、SSB和鳳偏修正彈藥撒布器在內的美國衆多新型低成本、GPS制導武器兼容。這種良好的兼容性使“鑽石背”的潛在市場十分巨大。
飛行軌迹靈活 由于“鑽石背”滑翔彈翼較大,可爲改裝的炸彈提供較長的滯空時間。這一方面可使炸彈在較大範圍內機動飛行,從而具備了一次出航,從一個投放點對多個目標進行打擊的能力。另一方面,還可以使炸彈在接近目標的時候調整飛行姿態,以事先設計好的彈道撞擊目標。這一點對打擊堅固目標特別重要,因爲在打擊堅固目標或需要彈藥鑽地打擊時,彈藥撞擊目標的方向與速度,與鑽地或侵徹深度有直接關系,因此如果能在撞擊目標前,調整彈藥姿態,並加速飛行,無疑將大大提高炸彈鑽入目標的深度,增加打擊效果。例如,美國空軍與波音公司聯合研制的小彈徑炸彈采用了動能鑽地技術,編號GBU-39/B,目的之一就是獲得與874千克重的BLU-109相當的鑽地深度(1.83米厚的混凝土層)。其鑽地效果一部分就源于“鑽石背”提供的優化碰撞彈道。
“鑽石背”的應用
“鑽石背”的設計使其應用範圍十分廣泛,但從美軍目前透露的情況來看,它主要應用在以下三種典型武器上。
讓“小彈徑炸彈”鑽得更深 小彈徑炸彈(SDB)的重量僅爲113千克,全長1.8米,直徑爲15厘米,裝有約23千克高能炸藥,殺傷能力很強。過去需要908千克重的炸彈方可摧毀的目標,1枚這種小型靈巧彈就可摧毀85%,2~3枚就可完全解決問題。該炸彈配用可由駕駛員座艙選擇裝定時間的電子引信,該引信具有空爆、觸發或延期起爆功能。小彈徑炸彈外形細長,殼體采用硬度極高的材料制造,並采用了先進的抗幹擾GPS/INS制導裝置。配用MBDA公司的“鑽石背”彈翼組件後,最大設計射程可達到74千米。在已進行的27次投放分離試驗和10次制導飛行試驗中,有3次在樣彈上加裝了“鑽石背”彈翼。F-35和F/A-22戰鬥機能夠在每一側武器艙中各挂載4~8枚小型靈巧炸彈,這使它們有充裕內彈藥完成各項任務。
從目前試驗來看,“鑽石背”可以幫助炸彈在經過長途飛行後攻角仍然爲零,這樣能以最佳彈道鑽入目標。由于這種炸彈還加裝了“多次硬目標智能引信”,可使炸彈在穿透一層層障礙後爆炸,因此“鑽石背”可以使小彈徑炸彈的鑽地打擊效果更好。另外,美軍還在考慮爲這種炸彈加裝傳感器(很可能是激光雷達)。這種自動目標識別系統可使炸彈具有可靠的目標確認能力,從而適用于攻擊移動目標。美軍對113千克小彈徑炸彈精度的最新要求是使95%的炸彈打擊精度在3米以內,這就使攻擊移動目標成爲可能。而“鑽石背”爲跟蹤移動目標提供了保證。
讓"傑達姆"飛得更遠 1999年11月,在美國海軍的敦促之下,美空軍開始對JDAM進行改進,使JDAM的命中精度從10米提高到3米左右。按照計劃,JDAM將裝備“鑽石背”組件,使JDAM的打擊距離從18.5千米增加到110千米(試驗距離爲65千米)。“鑽石背”組件適用于227、454、908千克級的JDAM。在保證“傑達姆”原有的精確、抗幹擾、廉價等優點的前提下,使其射程更遠,能與成本比更高的“鋪路”系列激光制導炸彈相媲美。
此外,美國空軍從2001年年初就開始研究增程型風偏修正彈藥撒布器(WCMD-ER),以使其射程由56千米增加到72千米。現有兩種彈翼組件方案:一種是Leigh航空系統公司的“遠射”(LONGSHOT),另一種就是“鑽石背”。究竟選用何種方案,將由該炸彈的制造商洛馬公司決定。
http://www.airforceworld.com/weapon/diamond_back.htm 歐洲導彈集團對地精確攻擊武器發展(組圖)
裝有鑽石背彈翼組件的美制JDAM聯合直接攻擊彈藥
爲阿聯酋生産的F-16E戰鬥機翼下挂載的4枚PGM精確制導彈藥
PGM精確制導彈藥宣傳畫
法國空軍幻影-2000戰鬥機正在投放阿帕奇巡航導彈
美國JASSM聯合空對面防區外導彈擊中目標瞬間
E-LGTR“外科手術刀”超小型制導航空炸彈裝機准備進行空投試驗
美軍F-16戰機攜帶AGM-65小牛導彈巡航
美國潛艇發射潛射型“戰斧”巡航導彈
挂載在美國海軍艦載機上的哈姆反輻射導彈。
美國雷聲公司爲哈姆反輻射導彈設計的尋的吊艙。
以色列IMI公司在2009巴黎航展展示GAM全球定位系統輔助制導彈藥
以色列IMI公司在2009巴黎航展展示ATALD精確攻擊彈
以色列IMI公司在2009巴黎航展展示新型攻擊彈藥
以色列IMI公司在2009巴黎航展展示MPR500多重任務炸彈
如果說1991年第一次海灣戰爭拉開了精確制導武器大規模使用的幕布,那麽世紀之交的數次局部戰爭則宣布了防區外打擊時代的到來。美國空軍爲此專門開發的聯合防區外打擊武器(JASSAM)標志著以往精確制導的空地導彈+普通無制導航彈的裝備使用模式的終結,近幾年來美國空軍的裝備動態表明,美國空軍試圖將其裝備的大量無制導航彈改裝爲可防區外發射的精確打擊武器。普通航彈要實現防區外發射並准確命中,必須解決制導方式和增程方式兩大問題。GPS全球定位制導模式的出現爲廉價改裝普通航彈提供了一條可行之路;而增加射程主要通過增大彈翼面積來實現,畢竟安裝發動機不僅會使成本上升,而且會使炸彈結構面臨大的改動,失去了改裝的意義。
歐洲北約國家多年來一直依賴于美國的空中支援,加上經費有限的客觀條件,他們在空地精確制導武器方面一直不太重視。但隨著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歐洲國家有需求也有能力來研制自己的空地精確打擊武器。作爲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導彈生産商,歐洲導彈集團(MBDA)責無旁貸。近幾年來,除了推出“風暴之影”巡航導彈外,歐洲導彈集團在無動力制導炸彈方面也屢有新作。其中最重要的研制項目有三個——鑽石背滑翔彈翼套件、PGB精確制導炸彈和PGM精確制導彈藥。
鑽石背——空地武器滑翔套件
對擴展了射程和機動性的制導炸彈或滑翔炸彈的需求在數年以來不斷增長。但歐洲國家的國防預算使他們無法像美國那樣專門研制JASSAM或JADM,歐洲導彈在這樣的背景下推出鑽石背滑翔彈翼套件不能不說是一個十分討巧的商業行動,通過在普通航空炸彈上加裝一個滑翔彈翼套件,將其射程提高數倍,不僅實現了防區外發射,而且成本極爲低廉。鑽石背的市場前景不可估量。
鑽石背彈翼組件采用獨特的鉸鏈串聯彈翼設計,一對可折疊的骨架式彈翼平時狀態時收攏在炸彈下部,在炸彈被投放後,鑽石背彈翼套件將會自動彈開,炸彈會由于升力面積的增加而立即獲得更好的空氣動力性能,進而增大射程。這組近似菱形的彈翼組件可提供若幹的好處:首先,增加的彈翼套件增加了翼面積,使炸彈擁有了更好的空氣動力性能,從一枚普通的航空炸彈變成一枚滑翔炸彈,機動性和射程也相應獲得大幅度增加;其次,由于彈翼套件結構非常緊湊,不會影響炸彈氣動外形;再次,用如此簡單的方法即可擴大射程,其價格僅在10000美元以內,改裝成本十分低廉而作戰效率倍增(當然,要想實現真正的防區外發射,還需要在制導上下工夫);彈翼結構堅固,關節機制可靠性高,不會因此而導致炸彈投放條件的變化(如果彈翼結構不夠堅固可靠,過大的風速可能會吹斷彈翼,嚴重影響作戰使用,在投放炸彈時就肯定會考慮風速等問題的影響);骨架式的彈翼將組件重量降至最低限度,不會對炸彈本身重量造成影響。
鑽石背彈翼套件最大,也是最根本的一個優點就是提高了飛行員的戰場生存率,因爲安裝鑽石背滑翔彈翼組件的普通航空炸彈的射程獲得了極大的擴展,最大射程可達65公裏(高空投放)。這樣的射程顯然已在大多數防空武器的射程之外,飛行員無須駕機飛臨目標上空投彈,極大降低了載機被防空武器擊中的概率。這也是鑽石背作爲一種防區外發射武器改裝方案存在的根本意義。
歐洲導彈集團宣稱,這種低成本,高性能的增程彈翼套件是專門設計用來與低成本的GPS制導空地武器相容的,而全球最大的GPS制導空地武器的制造者和擁有者就是美國,因此鑽石背彈翼組件的目標客戶主要針對:美國海空軍裝備多年並經曆了實戰檢驗的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正在進入研制關鍵階段的小直徑炸彈(縮寫爲SDB),供戰機、轟炸機和無人機投放使用的250磅炸彈,可打擊70公裏外的目標,並能穿透1.2米厚的加固混凝土防護層)和風偏修正子母炸彈。根據歐洲導彈集團公布的數據,一枚GPS制導的炸彈,譬如聯合直接攻擊彈藥,在25000英尺(7600米)高度投放時,其最大射程可達65公裏,最小射程也在18.5公裏以上。
2001年7月,MBDA和波音達成協議,共同在全球銷售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武器家族極其衍生型號,譬如其增程型號(JDAM-ER)。協議還包括美國小直徑炸彈(SDB)項目,後者最近已經被列入波音的下一個2年降低風險計劃。JDAM-ER和SDB都決定使用MBDA鑽石背彈翼套件以進一步增大其射程。
在美國空軍的贊助下,MBDA和波音已經成功地進行了JDAM和SDB的增程項目演示,2000年4月和9月,5套鑽石背彈翼套件參加了測試。佛羅裏達州伊格林空軍基地和新墨西哥州白沙靶場的F-16戰鬥機被用來投放炸彈。測試中使用的炸彈是2000磅的JDAM-ER型和250磅SDB。飛行測試項目包括:安全分離、彈翼展開、控制的巡航飛行、目標跟蹤鎖定和末段俯沖,炸彈均准確命中預定目標。其中SDB炸彈由F-16挂載,完成了27次分離試驗,10次制導飛行試驗,其中3次加裝了歐洲導彈集團生産的鑽石背彈翼組件。而在JDAM上的測試表明,鑽石背彈翼套件幾乎將JDAM的射程提高了5倍,且完全不影響炸彈的精度。
SDB項目系統研制與演示階段定于2006年9月結束,隨後將簽訂生産合同。在隨後10年內,美國空軍預計將采購約2.4萬枚配用鑽石背彈翼組件的SDB,首批炸彈定于2005年10月交付。SDB首先將裝備F-15E戰機,隨後將裝備F/A-22、F-35 、聯合空中無人戰鬥系統,以及幾乎其它所有的美國武器平臺。其它可能購買SDB的客戶有包括英國在內的其它F-35戰機用戶。
鑽石背滑翔彈翼的推出堪稱歐洲導彈集團的一次巨大商業成功,簡單的設計,極低的研制風險將其成本降到了最低限度,而美國空軍的青睞使鑽石背彈翼套件成功實現了平臺依靠,以後只要買出一枚SDB,歐洲導彈集團就可收一套鑽石背彈翼套件的錢,簡直穩賺不賠。
PGB——英國版JADM
英國皇家空軍長期以來沒有裝備精確制導炸彈,這嚴重限制了皇家空軍對地攻擊能力的發揮。因此,近年來,英國國防部對于可全天候使用的高精密度、自主制導武器的需求與日俱增。爲此,歐洲導彈集團研制了PGB精確制導炸彈滿足皇家空軍的需求,它被稱爲英國版的JDAM。
由于歐洲導彈集團與波音公司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因此實際上,歐洲導彈集團幾乎是將美國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直接拿了過來,只不過采用的是其小型化後的成果,即戰鬥部爲500磅的MK-82航空炸彈。
美國波音公司研制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制導的全天候、自動尋的常規炸彈,全稱“聯合直接攻擊彈藥”,是在現役普通炸彈上加裝慣性/衛星定位(INS/GPS)制導裝置而成。1991年海灣戰爭之後,美軍開始實施“惡劣天氣用精確制導彈藥”(AWPGM)計劃,目的是針對第三代激光制導炸彈在戰爭中暴露出來的各種缺點,發展具有全天候、防區外、投射後不管、多目標攻擊能力的第四代制導炸彈。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就是最先研制成功的第四代制導炸彈,在1999年北約空襲南聯盟的戰爭中首次使用。
JDAM制導炸彈系列現有多種型號,代號爲GBU-29/30/31/32,前兩個爲通用爆破型,後兩個爲專用侵徹型。還有一種彈重2270公斤(5000磅)的專用侵徹型,代號爲GBU-37/B。上述型號僅是該制導炸彈系列中的第一階段産品,采用了衛星定位/慣性導航組合制導作爲全程制導,其設計的圓概率誤差爲13米,在靶場投彈時圓概率誤差達到了10米。
考慮到美國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ADM)的制導組件已經在美國三軍服役多年,經受了實戰考驗,技術相對成熟可靠。因此,歐洲導彈集團直接將JDAM的制導組件幾乎未作改進就移植到了MK-82低阻通用航彈上。其GPS/INS制導控制尾部裝置在外形和尺寸上,與所取代的現役航空炸彈的尾翼裝置相同。GPS/INS制導控制尾部裝置由制導控制部件、炸彈尾錐體整流罩、尾部舵機、尾部控制舵面和電纜組件等構成。制導控制部件是制導炸彈的核心部件,包括GPS接收機、慣性測量部件(IMU)、任務計算機和電源模塊。各集成電路裝在截頭圓錐體內,外部裝上錐形保護罩,以防止電磁幹擾和其他環境因素影響。GPS接收機采用2個天線,分別裝在炸彈尾錐體整流罩前端上部(側向)和尾翼裝置後部(後向),以便在炸彈離機後水平飛行段和下落飛行段時截獲並持續跟蹤飛機上GPS接收機所跟蹤的4顆衛星。
慣性測量部件由2個速率陀螺和3個加速度計以及相應電子線路構成,是一種低成本的捷聯式慣性測量裝置。在結構上,IMU與GPS接收機采用緊藕合的結合方式,適用于具有較大機動過載和立體彈道的高動態使用環境,以保證獲得更高的制導命中精度,從而使飛機具有多目標精確攻擊能力。
任務計算機根據來自GPS接收機和慣性測量部件的炸彈位置、姿態和速度信息,完成全部制導和控制功能的解算,並輸出相應的控制舵面偏轉信息,控制炸彈飛向預定攻擊的目標。
而久經考驗的MK-82低阻通用炸彈作爲戰鬥部;先進的引信賦予其觸發延時和近炸功能。
PGB精確制導炸彈幾乎就是美國JDAM的翻版,只是在一些次要方面依照英國國防部的要求做了改動。直接移植美國的組件在節省成本,降低研制費用上有重大意義。
歐洲導彈集團沒有公布PGB的具體性能數據,包括作爲防區外發射武器關鍵性的射程和圓周命中誤差的數據,但根據JDAM制導炸彈現有型號的數字,我們可以大致做一個推測:PGB的高空投彈時的最大射程在75-110公裏之間。而其圓周命中誤差在13米左右。
英國國防部已經訂購了54000套PGB精確制導炸彈,其中20000套已經交付英國皇家空軍。
智能彈藥——PGM
無論是在兩次海灣戰爭,還是巴爾幹半島的沖突中,有兩個趨勢都越來越清晰的顯現出來,那就是武裝部隊裝備的炸彈和導彈必須具備很高的精度和一擊必中的能力,盡可能的減少附帶傷害。另一個明顯的趨勢是防區外打擊武器將大行其道,戰鬥機和飛行員都希望能在敵軍的防空武器射程之外發射導彈和炸彈,以獲得最高的戰場生存率。
歐洲導彈集團顯然意識到了這個趨勢的存在,在通過鑽石背滑翔彈翼套件和以JDAM爲藍本爲英國皇家空軍研制成功PGB精確制導炸彈後,歐洲導彈集團已基本掌握了防區外武器的一些基本技術,在此基礎上,他們在90年代中期開始研制在技術上超越美國JDAM的防區外發射精確制導炸彈——PGM。
PGM精確制導彈藥在技術上最重要的創新之處在于引入了寬頻大流量數據傳輸技術,這使得PGM擁有了前所未有的任務彈性和高度的智能化。
對于制導空地武器而言,如果載機有一條數據總線,那麽目標資料信息就可以在開火前的任何時間輸入武器的制導系統。PGM使用的這一項觀念提供二個好處:首先是提供彈性交戰能力,可以在開火前對預先輸入的目標信息進行修改,重新編程作戰預案。其次,載機如果確認了新的目標並且在跟蹤中獲取了足夠的參數,飛行員可將這些目標參數發送到PGM的制導系統內,轉換攻擊目標,執行新的攻擊任務。
考慮到有些載機沒有數據總線,PGM武器系統能在載機起飛執行任務前使用一個手提式的數據載入組件將任務信息預先輸入。這個能力使那些沒有數據總線的飛機也可以裝載和發射PGM武器系統。
PGM高精度空地彈藥性能數據
PGM-500(激光、電視、紅外) PGM-2000(激光、電視、紅外)
彈重 404公斤 1060公斤
彈長 3384毫米 4623毫米
彈徑 355毫米 457毫米
戰鬥部 500磅高爆戰鬥部 2000磅高爆戰鬥部
引信 碰炸和近炸 碰炸和近炸
圓周命中概率 +/-1米 +/-1米
射程 低空 15公裏 中空 30公裏 高空 超過50公裏 低空 15公裏 中空 30公裏 高空 超過50公裏
此外,PGM精確制導彈藥沒有采用GPS/INS複合制導,而是設計了三種不同的高精度、可互換的導引頭模塊(激光、電視和紅外),提供24小時的全天候作戰能力。激光制導型PGM的激光導引頭可與包括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內的所有標准地面或空中激光指示器兼容。電視和紅外導引頭可以向距離超過100公裏的後方載機發送導彈飛行過程圖象,直到命中目標。這使得載機和後方指揮部可以精確的評估殺傷效果。作爲選擇,圖像也能傳到第三者飛機或地面管制中心,由他們控制PGM武器系統的作戰,而載機飛行員則可集中精力處理其他任務。這一點對于應付複雜作戰環境的飛行員而言尤其重要,對他而言,在這種模式下,PGM是發射後不管的。投放炸彈後飛行員可交炸彈的控制交由地面控制中心或其他飛機處理。但當他認爲需要重新恢複對炸彈的控制時,又可以通過一個切換程序重新恢複對PGM武器系統的控制——選擇新的攻擊目標或使其自爆。
無論如何,PGM武器系統的彈道末端性能始終保持不變。PGM武器系統由大威力的PGM戰鬥部和三種可互換的制導模塊(激光制導、電視制導和紅外制導)組成,可確保全天候使用。由于擁有三種不同模式的制導方式和二種不同的戰鬥部(500磅和2000磅)選項,PGM在寬範圍的現代戰場上擁有戰術優勢。PGM可提供絕對的精確度,其圓周概率誤差在1米以內(這比美國的JDAM要高的多)。這意謂著摧毀每個目標所必要的武器數量更少。
PGM武器家族
PGM武器家族目前已經可以由F-16戰鬥機和最新型的幻影-2000戰鬥機裝載使用。它還是這一級別武器中唯一可以整合到輕型戰鬥機上的——A-4、鷹式攻擊教練機和F-5戰鬥機都可以發射PGM精確制導彈藥。這對于開發第三世界國家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因爲這些國家的空軍裝備了大量的輕型戰鬥機。
所有的PGM家族各個型號都被設計成有相同的操作界面,這極大的降低了其使用成本——各種不同型號的載機無須對現有硬件進行改裝即可裝備PGM。而且相同的界面也使飛行員的訓練變得更加簡單。
由于PGM武器系統在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了攻擊不同目標的能力、由不同載機攜帶的能力,因此廣泛引入了模塊化設計概念。在使用中通過更改任務模塊使其可以被不同載機運載,具備不同的戰術特性。PGM的模組化使得新的次系統能很快地被吸收擴充並符合客戶的新需求。
PGM精確制導彈藥能用來摧毀各種地面目標,包括橋梁、建築物、防空系統、雷達站、主戰坦克、裝甲人員輸送車、指揮控制系統、通信設施和軍隊集結地等等。PGM對海軍目標也非常有效。PGM擁有500磅或2000磅高爆破片戰鬥部。引信有觸發和近炸兩種。
PGM-1A/2A/3A系列,使用固體火箭發動機,中途飛行由慣性制導系統導引,末端導引則有半主動激光(SAL)、電視或紅外導引頭可供選擇。PGM-1A/2A/3A彈長3.6米,彈徑0.35米,彈重300公斤,彈頭爲227公斤高爆彈,射程約20公裏。PGM-1B/2B/3B系列仍采用固體火箭發動機、慣性導引系統與激光/電視/紅外導引頭,但其彈頭換裝爲907公斤的高爆彈,彈重爲1.12噸,彈長與彈徑分別爲4.6米與0.43米,射程提高到40公裏。
PGM-4A/B系列仍在發展中,准備換裝飛馬座或人馬座渦噴發動機,射程較原先提高7.5倍,分別爲150公裏或300公裏,其中途制導使用GPS/INS系統,末端導引則使用雙模式主/波動毫米波雷達導引頭。
AS-30北方激光制導空地導彈
該彈是法國原北方航空公司、現宇航公司研制的北方超音速導彈系列中的第二代超音速多用途空地導彈型號,是由相應的AS-20第一代超音速空地導彈改進而來。北方航空公司根據法國導彈技術局的要求研制一種近程戰術空地導彈,用來攻擊地面點目標和水上艦船目標,其主要技術指標爲射程不小于10公裏、載機不必進入離目標3公裏、圓概率偏差CEP=10米。該彈基本型命名爲北方AS-30、編號爲Nord-5401,1959年開始研制,1962年9月投産,隨後開始服役;其改進型1968年開始研制,1973年投産,隨後開始服役,除裝備法國空/海軍外,還向英國、聯邦德國、南非、瑞士、以色列和印度等國出口,1977年停産,共生産3855枚,其中3000枚出口。
該彈基本型采用與AS-20完全相同的、按比例放大的無尾式氣動外形布局和劃分爲前、中、後3個艙段的彈體內部結構,以及采用目視瞄准跟蹤、無線電指令人工制導體制。因此,在作戰性能水平上,仍屬第一代近距戰術空地導彈範疇。
該彈改進型則采用完全不同的正常式氣動外形布局,除彈翼和內部艙段結構保持不變外,主要改進之處是1.在尾部2個水平配置的助推發動機尾噴管的兩側,加裝4片小切梢三角形控制舵面,4片舵面在初始助推段處于向後折疊狀態,在巡航段向前彈出,受燃氣舵機操縱,用作巡航段飛行時控制導彈飛向目標,而原裝在尾噴口處的4片燃氣擾流片,則用作助推段飛行時控制導彈飛行方向。
2.將尾部目視跟蹤瞄准用的曳光管改爲紅外曳光管,使得載機上的紅外跟蹤裝置能對其實施自動跟蹤。因此,該彈的改進型在性能水平上,才是名副其實的第二代超音速近距空地導彈型號,即采用目視瞄准、自動跟蹤、無線電指令半自動制導體制,飛行員只需目視瞄准目標,即保持瞄准具十字線對准目標,由機載紅外跟蹤裝置自動跟蹤飛行中的導彈尾部的曳光管,一旦導彈偏離目標就産生相應的角偏差修正信號,並自動經機載火控雷達的發射機將控制指令傳輸給導彈,使其飛向該目標。
該彈采用X-12和X-35大型戰鬥部,重量240公斤,約占導彈全重的一半,分別爲爆破和半穿甲爆破戰鬥部,前者裝觸發引信,後者裝觸發延時引信,能穿透2米厚的混凝土牆,在其內爆炸。中艙段內裝1臺固體火箭發動機和1臺固體火箭助推器,前後串聯配置,主發動機在前,采用澆鑄雙基裝藥,藥柱長584毫米,直徑329毫米,裝藥重73公斤,工作時間21秒,使導彈獲得450米/秒(M1.32)的巡航速度,其長噴管穿過其後的起飛發動機和制導控制艙。起飛發動機在後,采用聚氯乙烯、高氯酸銨、鋁粉複合裝藥,藥柱長540毫米,直徑330毫米,裝藥重57公斤,工作時間2秒,總沖10700千牛,使導彈獲得200米/秒的離機速度,其2個噴管對稱配置在主發動機尾噴管的兩側。主發動機在助推發動機點火1秒後由其燃氣點火工作。主發動機尾噴口處的4片燃氣擾流片在初始助推段爲導彈提供氣動控制力,在巡航段則由4片全動式尾翼爲導彈提供氣動控制力。
阿帕奇巡航導彈
阿帕奇防區外撒布器是法國研制(由于瑪特拉公司已並入歐洲導彈集團,因此阿帕奇的後續研制和銷售工作均由歐洲導彈集團接手)的新一代遠距防區外通用戰術空地武器,取代現役各種子母炸彈、制導炸彈和空地巡航導彈,攻擊戰區縱深堅固設防的固定和活動目標,如通信樞紐、指揮中心、機場跑道、防空導彈陣地、坦克和裝甲戰車,以及有生力量等,裝備法國、德國和其他北約國家所有現代化作戰飛機。其名稱“阿帕奇”爲“抛射子彈藥的動力推進武器”(Arme Propulsee A Charges Ejectables)的法文縮寫的音譯。
阿帕奇基本上是一種介于巡航導彈和撒布器之間的空地武器,發射全重1230公斤,全長5.1米。由于整合了全新的彈頭、制導系統、動力系統和抗紅外線、電磁波隱身技術,堪稱世紀之交的空對地武器典範。
阿帕奇擁有長方形截面的彈體,采用獨特的上單翼、5尾翼氣動布局和推力矢量控制方案。一對向後折疊、向前展開、後掠矩形、窄翼弦平板彈翼位于彈體中部上表面;一對切梢三角形、常規後掠水平安定面及其升降舵位于彈體尾部兩側正中處;一對切梢三角形、常規後掠垂直安定面及其方向舵位于彈體尾部上表面;一對後掠矩形、8字型配置尾翼位于彈體尾部下表面。隱身設計是阿帕奇的技術特點,特殊的外型能夠分散雷達波的反射,彈體采用雷達波吸收材料制造,動力系統加強抑制熱信號技術,加上攻擊過程采用超低空突防,本身微弱的雷達反射波容易被地面雜波掩蓋。
阿帕奇內部爲模塊化艙段結構,分爲前、中、後3個艙段:導引頭艙、戰鬥部艙和發動機艙。前艙內裝導引頭、制導計算機和雷達高度表。該彈采用中、末段複合制導體制,基本型采用慣性導航+航路點修正中段制導、主動毫米波雷達末段制導。中段艙內裝戰鬥部,頂部有加強硬背,其上裝彈耳和折疊式上單翼,內部裝多種類型的戰鬥部,包括帶多種類型小彈的子母式/單一式戰鬥部。多類型的彈頭使得阿帕奇擁有極佳的任務彈性,可攻擊機場、防空導彈陣地、指揮通訊中心、雷區和裝甲車輛等軟硬目標。
阿帕奇基本型采用KRISS反跑道戰鬥部,由馬特拉公司和TDA公司研制,用來攻擊機場跑道,使之癱瘓而不能迅速修複。每一枚阿帕奇基本型可裝10顆KRISS反跑道子彈,其彈體呈圓柱形,頭尾鈍平,戰鬥部爲錐孔空心裝藥,采用可變延時引信,內裝1臺固體火箭發動機,帶穩定用降落傘,雖然彈重僅52公斤,但其破壞威力與185公斤重的迪朗達爾反跑道炸彈相當。此外,還將采用反坦克型、反地下掩體型和布雷型等小彈。單一式戰鬥部爲攻擊地下堅固掩體和指揮部等重要目標。後艙前段內裝動力裝置,采用由微渦噴公司研制的TRI60-30渦噴發動機,其進氣道設計成流線型,從中艙段開始融入後彈體,減少雷達反射面積和紅外信號特征,其進氣口爲三角形,發射前罩上堵蓋;後艙尾段外裝5片尾翼,內裝伺服舵機。
由于具備精密導航系統和極佳的終端精確性,使得阿帕奇成爲一種高效率的機載空對地武器,而在經過周密的任務安排後,這種武器更能以最佳彈道有效避開敵軍的防空火網,其超過140公裏的射程也能保障載機和飛行員的安全。阿帕奇是馬特拉公司迎向新世紀的重要武器,是歐洲制造的第一種實用化防區外撒布器,在過去13次試射中達到百分之百的命中率。法國空軍已經在1997年簽訂一份15億法郎的合約,采購約100枚阿帕奇撒布器,將配備在幻影-2000D和陣風戰機上。
AS-30基本戰鬥技術性能
最大射程 12公裏
最小射程
最大速度 M1.5
使用高度 50-10000米
最大過載
制導系統 半主動激光制導
引信 觸發引信
戰鬥部 高爆炸藥,重240公斤
動力裝置 2臺兩級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
工作時間 22秒
彈重 520公斤
彈長 3.84米(裝X-12戰鬥部) 3.89米(裝X-35戰鬥部)
彈徑 342 毫米
翼展 1000 毫米
命中率 對10米X10米目標命中率99%
http://mil.news.sina.com.cn/2005-05-14/1153288686.html
精確制導武器>百度百科
精確制導武器是采用高精度制導系統,直接命中概率很高的導彈、制導炮彈和制導炸彈等武器的統稱。通常采用非核彈頭,用于打擊坦克、裝甲車、飛機、艦艇、雷達、指揮控制通信中心、橋梁和武器庫等點目標。
簡介
精確制導武器(Precision Guide Weapon)這一術語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在越南戰爭中大量使用了精確制導炸彈。由于它具有精確的制導裝置,在戰場上取得了驚人的作戰效果,因而引起人們的極大注意。我軍對精確制導武器的定義是:采用精確制導技術,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武器。主要包括精確制導導彈、制導炮彈、制導地雷等。 直接命中指制導武器的圓概率誤差(也叫圓公算偏差,表示符號CEP,即英文Circular Error,Probable的縮寫)小于該武器彈頭的殺傷半徑。
1972年,美國在越南戰爭中大量使用激光和電視制導炸彈,作戰效能約比無制導武器高百倍,西方稱之爲“靈巧炸彈”。在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埃及使用的蘇制雷達制導SA-6地空導彈和有線制導AT-3反坦克導彈,以色列使用的美制電視制導的“小牛”空地導彈和有線制導“陶”式反坦克導彈,作戰效果引人注目。自1974年以後,西方軍事界把這些導彈和制導炸彈統稱爲“精確制導武器”或“精確制導彈藥”,西方國家爲抵消蘇聯在坦克、裝甲車、飛機等武器裝備上的數量優勢,非常重視發展精確制導武器。美國裝備的電視和激光制導炸彈, 命中目標的圓公算偏差均已減小到2米左右。1981年裝備的“銅斑蛇”激光制導反坦克炮彈,由155毫米口徑榴彈炮發射,最大射程17公裏,直接命中概率達80%以上。
隨著光電器件、微波半導體器件、集成電路和信息處理等技術的迅速發展,相繼制成了各種小型化、高精度、低成本的制導系統。它們可裝在彈體很小的導彈、炮彈和炸彈上,使打擊面目標的無制導彈藥變爲能攻擊點目標的精確制導武器。其制導方式,已精確制導武器采用的有:有線指令制導、電視制導、紅外制導、激光制導和微波雷達制導等。射程較遠的則通常采用複合制導,先用精度較低的制導系統把武器引導到目標附近,後用高精度末制導系統引向目標。80年代初使用的精確制導系統,在全天候、自主尋的制導、抗幹擾能力和制導精度等方面,還存在一些缺陷,今後將在改進現有制導系統的同時,發展綜合性能較完善的由紅外成像、毫米波和合成孔徑雷達探測器等構成的制導系統。精確制導武器武器的發展,對未來戰爭的戰略、戰術運用,武器系統的發展和裝備體制均將産生深遠的影響。
特點
一、精確制導武器的作戰特點
直接命中概率高,這是精確制導武器名稱的根本由來,也是精確制導武器最基本的特征。目前,一些有代表性的精確制導武器其命中概率可達80%以上,激光制導炸彈和電視制導炸彈,其圓概率偏差約在2米以內。如海灣戰爭中,美國空軍在100千米外向伊拉克的一個水電站發射了兩枚“斯拉姆”空對地導彈,結果是兩枚導彈先後從同一個洞穿入發電廠,徹底摧毀了目標。現在已經出現了完全依靠彈體的動能直接撞毀目標而根本就不需要裝藥戰鬥部的精確制導武器。例如,英國宇航公司研制的高速防空導彈,其飛行速度可達4馬赫,導彈沒有爆破戰鬥部,它靠彈體高速飛行的動能來擊毀目標。
二、具有自主制導能力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高性能的毫米波制導系統、精確制導武器紅外探測器以及人工智能計算機的采用,精確制導武器不僅具有較高的直接命中概率,而且還通常具有“發射後不用管”的自主制導能力,它可完全依靠彈上的制導系統獨立自主地捕捉、跟蹤和擊中目標,不需要人工或其它輔助設備進行幹預。例如,美國的“黃蜂”空對地導彈,由于采用了人工智能技術和先進的信號處理技術,已經具有了初步的智能化特征。它可在複雜的地物背景中鑒別出是否是要攻擊的目標。如果不是,則繼續搜索目標;如果是,則作進一步信號分析,鑒別和判斷所探測目標是真實目標還是背景或假目標。如果不是真目標,彈上探測器便重新進行目標搜索;如果確認是真目標,則進一步判斷目標是否處在戰鬥部殺傷範圍內。如果是在殺傷範圍之內,則自動估算出最佳爆炸高度,將戰鬥部引爆,從坦克頂部將其擊毀;如果不在殺傷範圍之內,則繼續對目標進行鎖定跟蹤,直到進入有效殺傷範圍爲止。如果發現有兩枚以上導彈同時跟蹤同一個目標時,後面跟蹤的導彈就立即自動離開,探測器重新進行目標搜索、捕獲、跟蹤和攻擊新的目標。
三、作戰效能好
精確制導武器雖然技術較一般武器複雜,制造成本高,但由于精確制導武器具有較高的直接命中概率,因而它的作戰效能好、經濟效益高。同無制導的武器相比,精確制導武器在完成同一作戰任務時,其彈藥消耗量小,所需作戰費用遠遠低于常規彈藥。在英阿馬島戰爭中,阿根廷空軍僅用一枚價值25萬美元的“飛魚”導彈,就擊沈英國海軍一艘造價近2億美元的“謝菲爾德”號驅逐艦。此仗阿軍不僅取得軍事上的勝利,而且在經濟上的效益也十分可觀。
精確制導武器對作戰的影響
據資料統計,在北約對南聯盟的空襲中,所使用的武器,有98%是精確制導武器,並且顯示出優異的作戰效能。西方專家認爲:精確制導武器是一種能夠代替戰術核武器,對戰爭勝負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新型武器,它爲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或不使用核武器打一場具有核戰爭威力的戰爭提供了新的手段。精確制導武器給戰爭行動帶來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精確制導武器使作戰樣式發生深刻變化
1、使超視距、多模式、多目標精確打擊成爲可能
巡航導彈的打擊距離達千公裏以上,可從陸地、空中、海上多方式發射,自行打擊各種重要戰略目標。如美國“愛國者”地空導彈就配備了相控陣雷達和100萬次/秒的計算機,可同時跟蹤50~100個目標,或同時控制9枚導彈攻擊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的目標。
2、曠日持久的局部戰爭將被速戰速決取代
精確制導武器最本質的作戰特點是快速、敏捷、高效,具有精確制導武器速戰速決的能力。在過去發生的局部戰爭中,據統計,戰爭持續的時間與精確制導武器的投入量成反比,例如1986年4月,美國空軍從英國本土出動機群繞過歐洲數個國家偷襲非洲國家——利比亞,傾瀉了大批激光制導炸彈和帶“眼睛”的集束炸彈,摧毀了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裏的阿齊齊耶兵營和利軍總參謀部、恐怖活動總指揮部 (美國認定的重點目標)、亞迪比拉勒港海軍突擊隊訓練基地、的黎波裏軍用機場以及斑加西的軍用機場和卡紮菲備用指揮部民衆國兵營等6個地方的重點目標。有趣的是美國的飛機已經空襲完畢返航時,利軍才組織火力還擊。且正當利比亞炮火打得異常熱鬧的時候,美國白宮發言人已在記者招待會上宣告空襲成功,空襲時間僅爲30分鍾,一場戰鬥就結束了。
3、遠程火力襲擊的突然性空前增大
精確制導武器由于不斷采用高技術,可在遠距離上發現和識別目標,並實施准確攻擊。遠程精確制導武器和遠距離立體偵察定位系統的結合使用,將使在後方集結的預備隊、指揮控制中心和後方基地,處于遠程精確制導武器的直接威脅之下,遠程火力襲擊的突然性將空前增大。由于精確制導武器具有准確的遠程作戰能力、牽連損傷 (也稱附帶殺傷)有限、作戰持續時間短和軍事行動的國際影響度也相對降低,使得某些大國敢于“說出手時就出手”,對遠離國界的敵對勢力的要害目標實施“外科手術”。阿富汗的軍事訓練基地、蘇丹的“化學工廠”和波黑的彈藥庫被毀就是最好的例證。這一新情況,就連美國自己也擔心:如果核武器或遠程精確制導武器一旦落入不負責任的國家或恐怖分子手中,“情況將是十分嚴重的”。
4、傳統重型兵器受到嚴重威脅
坦克、飛機、軍艦等大型武器將成爲精確制導武器打擊的首選目標
5、長處和弱點
綜述
精確制導武器優點突出,弱點也很明顯。它命中精精確制導武器度高,可有效摧毀點狀目標;殺傷威力大,作戰效費比高;種類型號多,作戰範圍廣;可實施非接觸打擊,減少有生力量損失。但它對目標的偵察定位要求高,其電子系統易遭幹擾破壞,容易受不良戰場環境的影響,技術複雜,保障維護難度大。精確制導武器已成爲高技術戰爭的主要兵器,對現代作戰的戰略戰術、兵力兵器對比乃至戰爭結局都産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但任何一種武器都不可能盡善盡美,不可戰勝。只要我們避其所長,攻其所短,也可以叫精確制導武器精確不起來,大失准頭。這已經爲實戰所證實。
制導技術
(一)自主制導
自主制導就是指導彈的控制完全自主,在飛行中不依賴于目精確制導武器標和制導站,由導彈的制導裝置按預定過程控制其飛行軌迹,保證導彈命中目標。屬于自主式制導的有慣性制導、方案制導、地形匹配制導和星光制導等等。 比如慣性制導系統:它的慣性測量裝置是由陀螺儀和加速度計所組成的,慣性制導系統就是利用慣性測量裝置測量導彈運動的加速度,通過解算裝置,計算出導彈的運動加速度及運動速度,經過與原設定的參數進行比較,形成制導指令,由執行機構控制導彈飛向目標。
自主制導的特點是: 把飛行方案,也就是飛行程序儲存于彈上,不與目標和制導站發生聯系。因此隱蔽性好,抗幹擾能力強,射程遠。但是它的缺點是:發射後無法改變彈道,而且制導精度隨飛行時間(或距離)的增加而降低。
(二)尋的制導
尋的制導就是依靠彈上設備,接受目標輻射或反射的能量(紅外輻射、光輻射、無線電波、聲波等),確定目標位置和運動特性,自動控制導彈飛向目標。通常按有無照射目標的能源,可分爲主動尋的、半主動尋的、被動尋的三種: 主動尋的——導彈上的能源照射目標,接收機根據回波信號,完成對目標的捕捉、跟蹤和攻擊。
半主動尋的—能量照射來自指令站,導彈接收回波信號,自動跟蹤並攻擊目標。
被動尋的——就是導彈依靠感受目標的能量(比如飛機發動機的熱輻射),自動跟蹤並攻擊目標。
尋的制導的最大特點是: 精度非常高。但是它的作用距離較近,識別敵我能力差。
(三)遙控制導
遙控制導是以設在地面、水面或飛機上的指令站,來測定目標和導彈的相對位置,並向導彈發出制導指令進行的制導。
比如目視瞄准、手控有線指令制導:在導彈發射後,通過瞄准鏡跟蹤目標和導彈,測量它們的運動參量,並形成制導指令,通過操縱控制盒,把制導指令通過導線傳送到彈上,彈上接收設備以收到的制導指令爲依據,在彈上經過信號變換和功率放大等環節處理後,操縱執行精確制導武器機構改變導彈的飛行彈道,使其飛向目標。
遙控制導的特點是: 導彈受控于指令站,因此彈道可以隨目標的運動而改變,適合攻擊運動目標。但是這種制導方式比較容易受幹擾,且有線制導受導線長度和強度的限制,作用距離近。
(四)複合制導
采用兩種以上制導方式的制導。它可以綜合利用幾種制導方式的優點,彌補弱點,提高命中精度。比如:
美“斯拉姆”遠程空地導彈: 慣性制導+紅外成像自動尋的末制導
法“飛魚”反艦導彈: 慣性制導+主動雷達尋的末制導
俄SA-12(鬥士)地空導彈: 無線電指令遙控制導+主動雷達尋的末制導
美“先進巡航導彈”: 慣性導航+地形匹配+主動尋的末制導
複合制導可以綜合利用幾種制導方式的優點,但是它的缺點是:系統複雜,體積大,設備比較昂貴。
精確制導武器從總體上可以分爲兩大類
1、導彈
(1)按作戰任務分:戰略導彈、戰術導彈。
(2)按射程分:近程導彈、中程導彈、遠程導彈、洲際導彈。
(3)按彈道特性分:彈道導彈、飛航式導彈。
(4)按發射點和目標位置分: 通常發射點和目標的位置有四種:地面、空中、艦艇(水面)、潛艇(水下)。因此,導彈又可分爲地對地、地對空、岸對艦、空對地、空對空、空對艦導彈等。
2、精確制導彈藥可分爲末制導彈藥和末敏彈藥。 末制導彈藥通常分爲制導炸彈、制導炮彈、制導魚雷三種。 末敏彈藥主要包括制導地雷等。
本世紀50年代以後,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十分迅速。從總體上講,精確制導武器多數已發展到第三代,個別品種已發展到第四代。
1、巡航導彈 又稱飛航式導彈。
世界上第一枚巡航導彈是納粹德國在二戰中研制成功的V-1型導彈。二戰後,美、蘇、英、瑞士等國,在50年代相繼研制成功第一代巡航導彈,如“天星獅”、“沙道克”等;70年代誕生了以“戰斧”巡航導彈爲代表的第二代巡航導彈。目前世界上先進的戰略巡航導彈有:美AGM-86B、“先進巡航導彈”、俄AS-15等。 1991年的海灣戰爭,就是以1枚“戰斧”巡航導彈擊中伊拉克的通信指揮大樓而拉開戰幕的。海灣戰爭,也是美第一次使用“戰斧”巡航導彈,共發射288枚,第一天就發射100多枚,其中,首次突擊使用了52枚,命中率高達98%,初次顯示了遠程精確制導武器的威力。
95年9月10日,爲打擊波黑塞族機場,美國海軍夜間從“諾曼底”號巡洋艦上發射13枚“戰斧”布羅克III型巡航導彈,也全部命中了目標。
2、防空導彈
包括地空和艦空導彈。最早研制的也是納粹德國,在二戰期間研制的“龍膽草”、“萊因女兒”等,但未投入實戰。現在有14個國家研制了100多種防空導彈,迄今已發展到第4代。防空導彈按射高可以分爲4種,較先進的分別爲:
高 空:美“愛國者”、俄S-300等
中 空:美“霍克”、俄SA-6、法SA-90等
中低空:美“小槲樹”、“複仇者”、俄SA-13、英“長劍”、 “星條”、法德“羅蘭”等
便 攜:美“紅眼睛”、“毒刺”、俄SA-7、SA-18、英“吹管”、“標槍”、法“西北風”、《瑞典的“RBS-70”等 。艦空導彈:美“宙斯盾”、“標准”,英“海標槍”、“海狼”,法“海響尾蛇”等。
1959年10月7日,我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用蘇制SA-2導彈擊落了國精確制導武器民黨的美制RB-57D高空偵察機,成爲世界上第一次使用防空導彈擊落飛機的實例。
1960年5月1日,蘇聯防空部隊使用SA-2導彈擊落一架從巴基斯坦起飛,飛越蘇聯上空進行偵察的美軍U-2高空偵察機。
在阿富汗戰爭後期,阿富汗使用美制“毒刺”防空導彈,擊落蘇聯飛機近300架 第四次中東戰爭阿拉伯使用蘇制SA-6導彈擊落了以色列飛機47架;而以色列發射22枚美制“霍克”地空導彈竟打掉阿拉伯25架飛機,可以說是創下了一個奇迹。
海灣戰爭中美國“愛國者”導彈多次成功攔截伊拉克“飛毛腿”導彈。(“愛國者”導彈是如何攔截“飛毛腿”的呢?當伊拉克的“飛毛腿”導彈發射升空90~120秒以後,美國布署在太空的預警衛星就可以測出其發射點的位置、射向和落點的範圍,並向空中的雷達預警飛機發出警告,由雷達預警飛機將情報傳送給地面的指揮中心,指揮中心在接到雷達預警飛機的情報後迅速向“愛國者”導彈系統下達指令,在“飛毛腿”導彈飛至距落點約90秒的位置時,“愛國者”導彈系統的雷達開始搜索、跟蹤目標,當發現目標後“愛國者”導彈發射升空,“愛國者”導彈初段采用的是自主式制導進入一定高度,這樣可以快速反應,爭取時間,中段則采用遙控式制導接近目標,而末段采用尋的制導捕捉、跟蹤、攻擊目標,將“飛毛腿”導彈擊毀在空中。)
3、反坦克導彈
被稱爲坦克的“克星”。法國55年研制成功SS-10,成爲第一個裝備反坦克導彈的國家。迄今反坦克導彈已發展到第三代,共有30多個型號,總數量突破200萬枚大關。目前性能較好的第二代反坦克導彈成爲許多國家主要的反坦克武器。如《美“龍式”、“陶式”,法SS-12,俄AT-4、AT-5,德法共同研制的“米蘭”、“霍特”、“小羚羊”,日“超馬特”、瑞典“比爾”(RBS-56)、“卡爾庫斯塔夫”等。
第三代“打出去不用管”的反坦克導彈現在正在發展,它可以對付90年代的多種裝甲目標。如美“海爾法”、法“阿拉克”、俄AT-6(螺旋)、AT-7(混血兒或薩克斯管)、“短號”,法德英“崔格特”等。美、瑞士共同研制的“阿達茨”既可對付低空飛機,又可打坦克。
第四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損失坦克800輛,有80%是被反坦克導彈擊毀的。其中,190裝甲旅的120輛M-60坦克,全部被埃軍的反坦克導彈擊毀。最後的85輛在與反坦克導彈的對陣中僅僅3分鍾就全部化爲焦鐵。
在海灣戰爭100小時的地面戰鬥中,多國部隊使用反坦克導彈共擊毀伊軍前線部署的4000輛坦克中的3000輛、2870輛裝甲車中的1900輛和3110門火炮中的2100門。其中美軍一個“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營的36架直升機曾一舉擊毀伊拉克共和國衛隊一個坦克縱隊的84輛坦克和裝甲車輛、4個防空系統、8門火炮和38輛輪式車輛。
4、空空導彈
被譽爲現代空戰的“殺手鐧”,迄今世界各國已研制成60種左右,已經發展到第4代。空空導彈在發展過程中命中概率提高較快,50年代僅爲10%,60年代爲30%,70年代達到50%,80年代提高到88%,到了90年代已經達到了95%。 空空導彈分爲攔射導彈和格鬥導彈:
攔射導彈是指射程在20公裏以上的:它又可以分爲遠程攔射和中程攔射。遠程攔射導彈,射程在100公裏以上:比如美國的“不死鳥”(AIM-54C)空空導彈,射程可以達到150公裏,俄AA-9(毒辣or阿摩斯);中程攔射導彈的射程爲20~100公裏:比如美國的“麻雀”,俄AA-7(尖頂)、AA-10(時髦 )、AA-12,英“空中閃光”,AIM-120先進中距空空導彈(阿姆拉姆)。
格鬥導彈是指射程在20公裏以內的:比如美國“響尾蛇”的12種型號,英德AIM-132先進近距空空導彈(阿斯拉姆),俄AA-8(蚜蟲),AA-11(擊箭手),法“瑪特拉”(R.530),以色列“怪蛇”(聲稱是世界上第一種“瞄准即可擊中”空空導彈)。
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空軍使用空空導彈擊落敘利亞等國飛機220架,占擊落總數的60%,命中率爲50%。
在82年的黎巴嫩空戰中,敘利亞兩天損失戰鬥機81架,其中94%是被以色列空軍使用空空導彈擊落的,而以色列的飛機則無一損傷。
在海灣戰爭,多國部隊使用空空導彈,擊落伊拉克固定翼飛機35架、直升機4架,占擊落伊飛機總數41架的95%。
5、反艦導彈
迄今已研制50余種,世界上有70多個國家裝備。
反艦導彈最主要有艦艦導彈和空艦導彈(另外還有少量的岸艦和潛艦導彈)。艦艦導彈:最早是蘇聯在50年代針對西方國家海上優勢研制的SS-N-1型。空艦導彈,最早是德國在43年7月就研制成功的HS-293A-1空艦導彈。67年10月21日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埃及用“蚊子”級導彈艇發射蘇制“冥河”式第一代反艦導彈,一舉擊沈了以色列“艾拉特”號驅逐艦,創下小艇擊沈大艦的範例,也引起西方國家的警覺,促使其加快研制步伐。先後研制出的有:法國“飛魚”、美國的“魚叉(捕鯨叉)”,以色列的“迦伯列”等。80年代各國又發展第二代艦艦導彈,如法國和德國共同研制的“安斯”、美國的“先進反艦導彈”、英國的“海鷹”、意大利的“奧托馬特”、俄AS-17近程超音速空艦導彈等。
73年10月進行的第四次中東戰爭,雙方損失的59艘軍艦,全部是被導彈擊沈的。
在馬島海戰中,阿根廷發射法制“飛魚”導彈,擊沈了英國的“謝菲爾德”號驅逐艦、“大西洋運送者”號運輸船、擊傷了“考文垂(一說:“格拉摩根”)號驅逐艦。
6、反輻射導彈
又稱反雷達導彈。迄今已發展到第三代。
世界上第一種反輻射導彈是美國研制的“百舌鳥”空地導彈,它在越戰中有突出的戰績。68年美國又研制成功了“標准”第二代反輻射導彈,70年代中後期反輻射導彈發展到第三代:如美國的“哈姆”、“默虹”、俄羅斯的AS-12、英國的“阿拉姆”、法國的“阿瑪特”等。
海灣戰爭中,機載的“哈姆”和“阿拉姆”反輻射導彈,充當了空襲的先鋒,爲摧毀伊軍預警雷達和火控雷達發揮了十分突出的作用。
7、空地導彈
空地導彈分爲戰略和戰術兩類,共90余種,現已發展到第三代。
美“斯拉姆”遠程空地導彈、“小牛(幼畜)”空地導彈、AGM-130防區外空地導彈、俄AS-13(kh-59M)中程空地導彈、以“突眼1”中程防區外對陸攻擊導彈。 海灣戰爭中,美國兩架飛機從“肯尼迪”號航母上起飛,奉命去轟炸伊拉克一座水電站。A-6E攻擊機飛到距目標100公裏處,發射了一枚“斯拉姆”導彈,這枚導彈由A-7E控制,命中水電站的保護外層,炸開了一個直徑近10米的洞;2分鍾後,A-6E又發射第二枚導彈,這枚導彈竟然從第一枚導彈炸開的洞中飛進去,徹底摧毀了水電站的內部設施,令人叫絕。
精確制導彈藥
1、制導炸彈
又被譽爲“靈巧炸彈” 世界上最早的制導炸彈是德國30年代末40年代初研制成功的HS-293,二戰中取得一定戰績。60年代相繼出現了電視、紅外、雷達波束制導的炸彈。1965年美國研制成功“寶石路”激光制導炸彈,並于67年用于越南戰場,首次使用就取得了驚人的戰果:美國爲了轟炸河內附近的一座清化大橋,曾出動600多架次飛機,投下數千噸普通炸彈,損失飛機18架,仍未能將橋炸毀;改用剛剛研制成功的“寶石路”激光制導炸彈後,僅出動了12架次飛機,而且無一損傷,就炸毀了該橋。據統計美國在越戰中共投下制導炸彈約2萬5千顆,摧毀堅固目標1800個。在海灣戰爭中,多國部隊共投下制導炸彈10300枚,命中概率高達90%。至今,制導炸彈已發展到第三代。
2、制導炮彈
制導炮彈是利用自身制導裝置,發射後能在彈道末段實施控制、引導的炮彈。主要對付坦克、裝甲車輛、艦艇等目標。制導炮彈主要有三種類型:
激光制導炮彈,如美國“銅班蛇”制導炮彈。
毫米波制導炮彈,如法國研制的“灰背隼”81迫擊炮彈;美“薩達姆”系統。
紅外制導炮彈,如瑞典的“斯特勒克斯”制導炮彈。
對作戰影響
1、使超視距、多模式、多目標精確打擊成爲可能
巡航導彈的打擊距離達千公裏以上,可從陸地、空中、海上多方式發射,自行打擊各種重要戰略目標。如美國“愛國者”地空導彈就配備了相控陣雷達和100萬次/秒的計算機,可同時跟蹤50~100個目標,或同時控制9枚導彈攻擊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的目標。
2、曠日持久的局部戰爭將被速戰速決取代
精確制導武器最本質的作戰特點是快速、敏捷、高效,具有速戰速決的能力。在過去發生的局部戰爭中,據統計,戰爭持續的時間與精確制導武器的投入量成反比,例如1986年4月,美國空軍從英國本土出動機群繞過歐洲數個國家偷襲非洲國家——利比亞,傾瀉了大批激光制導炸彈和帶“眼睛”的集束炸彈,摧毀了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裏的阿齊齊耶兵營和利軍總參謀部、恐怖活動總指揮部 (美國認定的重點目標)、亞迪比拉勒港海軍突擊隊訓練基地、的黎波裏軍用機場以及斑加西的軍用機場和卡紮菲備用指揮部民衆國兵營等6個地方的重點目標。有趣的是美國的飛機已經空襲完畢返航時,利軍才組織火力還擊。且正當利比亞炮火打得異常熱鬧的時候,美國白宮發言人已在記者招待會上宣告空襲成功,空襲時間僅爲30分鍾,一場戰鬥就結束了。
3、遠程火力襲擊的突然性空前增大
精確制導武器由于不斷采用高技術,可在遠距離上發現和識別目標,並實施准確攻擊。遠程精確制導武器和遠距離立體偵察定位系統的結合使用,將使在後方集結的預備隊、指揮控制中心和後方基地,處于遠程精確制導武器的直接威脅之下,遠程火力襲擊的突然性將空前增大。由于精確制導武器具有准確的遠程作戰能力、牽連損傷 (也稱附帶殺傷)有限、作戰持續時間短和軍事行動的國際影響度也相對降低,使得某些大國敢于“說出手時就出手”,對遠離國界的敵對勢力的要害目標實施“外科手術”。阿富汗的軍事訓練基地、蘇丹的“化學工廠”和波黑的彈藥庫被毀就是最好的例證。這一新情況,就連美國自己也擔心:如果核武器或遠程精確制導武器一旦落入不負責任的國家或恐怖分子手中,“情況將是十分嚴重的”。
4、傳統重型兵器受到嚴重威脅
坦克、飛機、軍艦等大型武器將成爲精確制導武器打擊的首選目標
發展趨勢
當前,精確制導武器的發展幾乎融入了當今信息時代所有最新的科學技術, 特別是以信息技術爲核心的高技術發展成果。近年來,世界一些地區的武裝沖突 中幾乎到處都有精確制導武器的身影,它正在將人類戰爭推向一個新的曆史階段 。然而,精確制導武器並沒有發展到頂峰,主要軍事大國都在總結經驗教訓,力爭進一步改進。
系列化
精確制導使用上的系列化,如反坦克導彈形成了近程單兵攜帶型和中、遠程車載式及機載型體系。美軍“空地一體”的空中反裝甲作戰中安 排了三個梯次的火力:4公裏以內用 A H— I S“眼鏡蛇”直升機發射陶式導彈; 5公裏左右用 A H—64“阿帕奇”直升機發射“海爾法”導彈;距離遠時由空軍的 A—10攻擊機發射“小牛”導彈。其二是同類精確制導武器的系列化,如防空導 彈已經形成了便攜式、低空近程、中高空遠程的系列。其三是精確制導武器自身 形成了不同型號的家族系列,如美軍“寶石路”空地炸彈的導引頭已經發展了三代,空軍的“響尾蛇”導彈發展改進了11個型號,“小牛”發展了7個型號,並廣 泛采用了電視、激光、紅外三種制導技術。
智能化
其實,目前的精確制導武器仍不如想像得高,只有50%—60%命中率 ,而提高其智能化水平後情況便大不相同了。主要做法是:(1)紅外探測方式從點源探測向成像探測方向發展,以進一步提高目標探測的精度;(2)探測元件從 單元向多元方向發展;(3)采用多種制導頭,以對付不同目標或者軟件可調,以適應打擊不同目標的需要;(4)采用複合制導技術;(5)信號處理電路由模擬式向數字化處理方向發展。
遠程化
目前,國外市場正在發展各種遠射程的精確制導武器,目的之一便 是提高發射平臺的生存概率。如美軍正在研制“聯合防區外發射武器”,並計劃 將現有的“陸軍戰術導彈系統”( ATACMS)的射程提高到150至250公裏, 同時改進現有的“戰斧”巡航導彈,增加射程,並采用GPS輔助制導等。其他 國家正在研制的防區外發射武器有:以色列的RAFACPOPERY(HAVENAP)導彈,射程100公裏;法國射程爲150公裏的 A P A C H E子彈藥散布器等。
隱身化
爲提高精確制導武器的突防能力,隱身化是重要途徑,如美國正在 研制的“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和“三軍防區外攻擊導彈”(TSSAM)等。然而,法國專家等認爲,提高精確制導武器突防能力,與其花很大力 量研究隱身措施,還不如采用現有的超音速攻擊,使對方防禦系統來不及反應, 同樣可以達到提高生存能力的目的。因此,提高精確制導武器攻擊速度也成爲一 大發展方向。
通用化
對一種導彈進行改進,使其適應其他各種作戰任務需要。當前通用 化的渠道至少有3種:將精確制導某個分子系統改裝成按模塊化制導,如美“陸軍 戰術導彈系統”( ATACMS)爲攻擊不同目標,可以攜帶反裝甲、攻擊硬目 標、反跑道彈頭、地雷、反軟目標彈藥等幾種彈頭中的任何一種;將一種導彈經 過改造滿足另一種作戰任務要求。如美“麻雀”空空導彈,經過加裝高度表,改造彈翼,重新設計發射裝置,就成了“海麻雀”航空導彈;同一種導彈經改進後 可由不同平臺搭載,但仍完成同一種任務。例如“飛魚”導彈和“戰斧”巡航導 彈均可航載,也可以由潛艇發射。目前,大批導彈經改進後,戰鬥力水平均産生了新的飛躍。
制約因素
在21世紀只使用常規毀傷武器的武裝沖突中精確制導武器無疑將唱主角。交戰雙方誰在精確制導武器方面占據了優勢,誰就將掌握戰場上的主動。但擁有了高精度武器並不等于贏得了戰爭,其作用的發揮還受著許多因素的制約。
第一,高質量的偵察信息必不可少
只有及時獲取了目標的可靠和准確信息,並在突擊發起前不斷進行補充偵察,才能對目標實施精確打擊,特別是高速目標、無線電輻射目標、小型目標及防護嚴密的目標。另外,精確制導武器的發展對目標數據的完整性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即不僅要知道集群目標中每一個子目標的坐標,還必須掌握每個子目標的型號、對所使用精確制導武器的抗毀能力、隱蔽性等信息。與使用傳統彈藥不同的是,使用精確制導武器“摧毀目標”的含義更多地側重于“精確” 、有選擇地打擊目標的特定部位,以使其徹底或長時間癱瘓(不可恢複)。
第二,火力計劃人員必須熟知精確制導武器
火力毀傷計劃人員不熟悉每一種具體型號的精確制導武器的技術特點是影響其作戰效能發揮的又一重要因素。比如,在“沙漠風暴”行動中,美軍曾使用“戰斧”巡航導彈襲擊行進中的坦克連。結果只摧毀了一些靜止的、防護較差的目標,而所要摧毀的坦克縱隊卻逃之夭夭。在打擊一個車輛縱隊時,9輛汽車只擊中了2輛。
第三、武器操作人員訓練不夠
影響精確制導武器毀傷效果的另一個不利因素是武器操作人員訓練不夠。精確制導武器造價昂貴,這限制了平時舉行實彈演習的數量,從而導致了武器操作人員的訓練不足,致使其在實戰中經常犯一些低級的錯誤。
由于受上述因素制約,在實戰條件下精確制導武器的作用並沒有媒體宣傳的那麽大。現在公布的許多數據大多來自和平時期的研究和靶場實驗。這些數據並不總是與實際情況相吻合,因此在確定使用精確制導武器期望值時就會出現一些明顯的誤差。比如,國外專家認爲,美國F-117戰鬥機的作戰效能只有60%,而不是對外公布的90%,而“戰斧”式巡航導彈的命中概率只有50%,而不是85%。而AGM-84E“斯拉姆”巡航導彈戰鬥部的殺傷力比預想要差得多。即便在制定了正確使用計劃的情況下,其殺傷效果也達不到預期值。
中國的精確制導武器
(一)中國戰略導彈發展概況
1960年9月10日,仿制蘇聯P-2導彈,造出中國自己的第一枚地地近程彈道導彈DF-1號;
1964年10月,成功試驗發射自行設計和制造的DF-2號中程戰略導彈; 1966年成功發射DF-3號地地中程戰略導彈;
1969年成功發射DF-4號地地遠程戰略導彈;
1980年成功發射DF-5號洲際彈道導彈;
1981年實現“一箭三星”;
1982年用潛艇從水下向預定海域成功發射固體潛射戰略導彈“巨浪2號”;
1995年5月,成功試射了新型洲際導彈DF-31(圖:1999年8月2日DF-31導彈再次進行發射試驗)。
(二)中國戰術導彈發展概況
1、防空導彈
中國從50年代後期開始研制地對空導彈,現已發展爲HQ-1至HQ-9等紅旗系列車載、艦載防空導彈。主要型號有:中高空的“紅旗2”、中低空的“紅旗61”、低空超低空的“紅旗7”(“飛蠓80”)等。
便攜式等防空導彈:中國研制單兵防空導彈的最初型號爲“紅櫻5號”,此後于90年代初又發展出“前衛1號”,其很多指標都超過了美國的“毒刺”。 “ET2000”地空反輻射導彈:這是世界上第一種大型地空反輻射導彈,專門對付敵人的雷達預警機和電子幹擾機。
2、空空導彈:
中國于1959年開始研制空對空導彈,現已發展霹靂系列等空對空導彈系列。 “……實際上,在一些關鍵領域,如短程空對空導彈技術方面,中國已經領先于美國……”(美亞太研究中心主任詹姆斯•普裏斯特•《外交與威懾•美國對華戰略》•1997年)這就是指“霹靂”系列空空導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霹靂5E”和“霹靂9C”。
3、反艦導彈:
岸艦導彈:海鷹系列。HY導彈是中國60年代末研制的反艦導彈。主要有HY-1-2-3-4,其中HY-3爲超音速岸艦導彈,HY-4爲中程反艦導彈。
艦艦導彈:
上遊系列。主要有SY-1-2。
空(潛)艦導彈:鷹擊系列。主要有YJ-6和YJ-8(C-801)。YJ-8被譽爲“中國的飛魚”,采用固體發動機和箱式發射等先進技術,具有超低空掠海飛行、突防能力強、命中精度高、一彈多用和小型化等特點。
C701反艦導彈:該彈長度2.5米,不足YJ-8的一半,性能相當于美國的“小牛”導彈。不過C701可以從艦上和飛機上發射,這是“小牛”導彈所不及的。
4、反坦克導彈:紅箭系列-73-8
中國于50年代末開始研制反坦克導彈,70年代初研制成“J-201”型反坦克導彈。1978年研制成功“紅箭-73”型第一代反坦克導彈。80年代中期又研制成功“紅箭-8”第二代反坦克導彈,該彈既可由步兵攜行,又能裝在各種車輛和直升機上。其與美國主要裝備的“陶”式反坦克導彈性能相近,作戰效能更是全面超過德、法的“米蘭”反坦克導彈。
5、地地戰術導彈:
東風系列:主要有DF-11、DF-15和DF-21。
1995年7月和96年3月份,我地地導彈部隊在臺灣海峽進行了舉世矚目的彈道導彈發射訓練,兩次演習共發射十枚導彈,全部導彈都准確命中千裏之外的預定彈著區,其精度之高令一旁觀望的美、臺軍方“心驚良久”。
6、巡航導彈:
中國已經研制成功了自己的巡航導彈,並已開始向部隊進行裝備。這種巡航導彈的性能與美國“戰斧”巡航導彈類似,最大射程近2000公裏,采用複合制導,在海平面或沙漠等地形平緩的地方最低飛行高度可低至15至20米,可攜帶各種常規彈頭或核彈頭,對固定目標的射擊精度可達5米。
http://baike.baidu.com/view/19921.htm
詳解航空炸彈
航空炸彈常被戲稱爲“鐵疙瘩”,一方面指航彈外殼通常由鑄鐵鑄鋼制成,另一方面恐怕是指普通自由落體炸彈與如今鋪天蓋地的精確打擊武器相比,頗讓人有一種呆板遲滯的感覺。世界各國轟炸機、戰鬥機等作戰飛機都裝備了航空炸彈,軍事愛好者們對這種武器可以說是見慣不怪了。但也許靜心一想,到底航彈內裏是怎麽一回事呢?本文將爲讀者們詳細剖析這一令人熟悉而又陌生的武器:航空炸彈。
一枚航彈,小則幾十千克乃至幾千克,大則重達若幹噸,還可采用核裝藥。因此航空炸彈即可用于戰術用途,也能勝任戰略任務。通常我們稱重量在50千克以下的航彈爲小型航彈,100~500千克爲中型航彈,以上爲大型航彈。在結構上,航彈一般包括彈體、彈翼、引信、裝藥等。航彈還可以加裝制導裝置、升力翼面、減速裝置等實現特定功能的附加部件。一般來說,航彈彈體通爲兩頭尖銳的流線型圓柱體,尾部一般有各式各樣的尾翼。作戰時,作戰飛機將航彈投擲向目標,命中時以沖擊波、破片、火焰等各種殺傷效應實現對目標的毀。
起源身世
航空炸彈由哪國誰人發明,已無從考證。據稱19世紀中葉,奧地利人就已開始從氣球上向意大利威尼斯城投擲爆炸性武器,這可能是航空炸彈最早的實戰應用。1911年11月1日意大利飛機攜帶手榴彈改造的炸彈,轟炸了利比亞地區的土耳其軍隊,這被認爲是世界上首次轟炸行動。另一種說法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俄羅斯設計師B?B?奧拉諾夫斯基于1909到1914年專門設計了系列化的航空炸彈,包括殺傷、爆破等型號,重量從幾千克到幾百千克。1916年A?雅科夫列夫又研制了最早的航空燃燒彈。德國人則聲稱1912年德國人研制了世界第一種航空炸彈,代號M?APR。可以肯定的是,真實意義上的航空炸彈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隨著作戰飛機的出現而面世的,估計一戰期間各國共投放了5萬多噸炸彈。
基本構造
從本質來看,2003年的航彈和1909年的航彈沒有大的區別,但其中的技術含量已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我們來探討一下航空炸彈的基本構造。
規格
我們常把航空炸彈的重量作最基本的分類標准,例如美國航彈通常分爲100磅、250磅、500磅、1000磅等不同級別。1磅等于0.454千克,我們常在新聞報道中看到908千克炸彈等帶零頭的數字,就是英制重量單位換算爲公制單位所造成的。采用公制的國家,其航彈多數分爲50千克、125千克、250千克、500千克等規格。但航彈實際重量總是與其規格並不相等,而且在儲存狀態時因不裝引信、彈箍等部件,重量又有少許變化。例如,我國250-3型航彈實重216千克,500-2型航彈實重473千克。一般來說,250千克級別航彈長1到2.5米之間,直徑250到350mm不等,同樣隨引信、彈箍等部件的拆裝而發生變化。特殊航彈則一般不歸入特定規格級別,例如美國有6800千克的BLU-82“滾球”超大型炸彈,以及近期研制的10噸級“炸彈之母”。我國也有重達2.84噸的3000-2型航彈,剛好能裝在轟-6的彈艙裏,並曾隨轟-6出口國外。
BLU-82B
“炸彈之母”
彈體
彈體最主要的作用是容納裝藥。單單看容器這一職能,彈體理論上應盡量薄、輕而容積大,而圓柱體容器正具有上述優點,因此彈體一般都近似圓柱體。如我國500-2型航空爆破炸彈使用10mm厚的鑄鋼圓柱形彈體,250-1則爲8mm。
彈體雖功能簡單,但它要承受各種外來力量,設計上必需消滅空中解體、觸地過早崩裂、侵徹深度不足等問題,因此精心的設計不可或缺。美國在多次局部戰爭中大量使用的Mk-84航彈,其鑄鋼彈體按空氣動力學設計,薄而輕,裝藥量多達全彈重的45%(這一比值的學名叫“裝填系數”),從而增大了殺傷力。普通航彈大部分重量都耗在彈體上,例如我國老式的250千克航彈,裝填系數僅38%。當然,這不是說要一味追求高的裝填系數,彈體太輕可能令航彈強度不足,而且要考慮産生最優殺傷效能的彈體破片的實際需要。
航彈外形上可大致分爲低阻力和高阻力兩種。低阻航彈具有流線的紡錘外形,或呈球端圓柱體,彈翼小而後掠,適合高速的戰鬥機、攻擊機攜帶。高阻航彈(如俄制ФАБ-М54系列、我國250-1型等)外形粗鈍,空氣阻力大,不適合高速飛機外挂。低阻航彈在同等速度下的阻力,一般爲同重量級高阻航彈的幾分之一,乃至1/10。但高阻航彈能充分利用機體內部炸彈艙的容積,仍有較大實用價值。應當指出的是,高阻航彈一般比同一重量級的低阻航彈要更重(指實重),裝藥更多,威力更大。有意思的是,從資料圖片上看,俄軍的高速飛機(像蘇-24)也常攜帶高阻航彈。美軍的普通航彈已實現全面的低阻化。我國還將部分航彈劃分爲中阻航彈,顧名思義是阻力在高低兩者之間。
國產250-1高阻通用航彈
國產250-2低阻通用航彈
蘇軍使用的高阻航彈
有的航彈表面前端有防跳彈裝置,假如沒有這一裝置,在低空高速投彈時,炸彈有時會出現跳彈現象,在目標上打水漂,偏離目標。解決跳彈問題除了使用防跳裝置,還可以使用瞬時觸發引信。此外像我國3000-1、俄ФАБ-М62等高阻航彈的頭部還裝有保證下落彈道穩定的彈道環。
航彈的頭、尾部分,表面上看與彈體似乎是一個整體,實際上多數航彈的頭尾部分都是與彈體相互分離的獨立部件。爲了裝填炸藥,彈體頭尾一般有開孔,裝好後用一個螺接的金屬蓋封好。鑽地彈的彈體前蓋(或頭錐)要使用高強度材料,如美軍曾使用203mm榴彈炮炮管作爲鑽地彈彈體。
在材料方面,鋼鐵具有堅固、成本低、加工簡易的優點,因此航彈彈體常用鑄鐵或鑄鋼制造,尤其是球墨鑄鐵。因此彈體往往呈現明顯的鑄造特征,帶有粗糙的波紋狀花紋。總體來說彈體制造技術,還是相對簡單的。但是,這裏面仍有著很多學問,特別是大型航彈的彈體,沒有一定的冶煉、機械加工、氣動力等技術積累是造不出來的。例如我國3000-2型航彈的彈體中段、尾錐制造問題,就曾困擾廠家多時。有的彈體還采用刻槽等預制破片的設計,以改善爆炸産生的破片的各種特性。近年高強度鋁合金也開始應用到彈體上,産生的破片更多、更輕、更快,且彈體總重較小。南非就采用過內嵌鋼珠的玻璃纖維材料制作彈體。特殊航彈(如反坦克炸彈、子母彈的子彈)的彈體作用不盡相同,可以使用輕金屬、塑料等材料,外形也不一定是流線型。彈體上以字符和彩色條紋標注重量、用途、編號等信息,美軍網站上常常有碩大的新聞圖片表現出這些細節。美軍訓練彈一般塗爲藍色。
彈體上有稱爲“彈耳”的環狀部件。往炸彈挂架上挂炸彈時,把兩個彈耳卡進挂架上的挂鈎裏,炸彈就牢靠的挂好了。彈耳之間的距離、彈耳孔的直徑應盡量標准化(北約標准的雙彈耳間距爲356mm、762mm等,俄羅斯標准則爲250mm),或爲炸彈配可更換的彈耳適配組件。彈耳標准化問題,對于依賴或曾經依賴進口航彈的國家來說,往往是一個老大難問題。因爲航彈儲存期長,裝備後很長時間都未淘汰或耗盡,庫存的各種新老航彈的標准又多不相同。隨著時間推移,標准本身也會發展改進,我國的圖-4轟炸機要求的挂耳距離就與轟-5轟炸機不一樣。爲此部分型號的航彈必須同時滿足新老飛機的特定情況,于是250-1型等航彈既有適用于圖-4的老標准挂耳,也有適用于轟-5等的新型三耳式挂耳。當然,“新型”是指當時而言。
一些航彈的構造較爲特殊,如俄ЗБ-500燃燒炸彈(下圖)呈橄欖形,有一個很薄的金屬外殼,僅在彈耳處有加強結構,側面開有加注口蓋,引信在彈體正中央,沒有尾翼。ЗБ-500彈體設計的“特立獨行”,正符合其燃燒彈的特性。
彈翼
彈翼常指安裝在彈尾的尾翼,用于穩定航空炸彈下落時的飛行狀態,確保航彈以正確姿態命中目標,通常不提供升力、控制力(滑翔彈翼組件只適用于制導炸彈,本文不涉及)。彈翼還可以阻止炸彈自身旋轉,從而提高精度。有的航彈沒有彈翼。尾翼的結構、片數、形狀和面積按氣動力學設計,二戰時不少航彈的尾翼是較複雜的圓筒狀結構,甚至是雙圓筒結構,翼片多達十幾片,有的還分主副翼。種種複雜設計都是爲了保證彈道穩定,提高命中精度。隨著低阻航彈的崛起,彈翼也逐漸改爲小面積後掠薄翼片,固定在彈尾模塊的表面,能迅速拆裝。通常彈翼采用與彈體類似的金屬材料制造,但也有使用塑料等輕質材料制造的(適用于重量輕的航彈或子母彈的子彈),不過使用塑料就必須考慮低溫發脆等問題。
在航彈低空投擲及制導化的技術浪潮中,先後誕生減速彈翼、起旋彈翼、滑翔彈翼等特殊的彈翼。減速彈翼能減慢炸彈下落速度,從而保證投彈飛機在以50米甚至20米高度進行超低空突防時,能有足夠的時間完成投彈、脫離等動作,而不爲自己投下的炸彈所傷,同時保證炸彈盡可能以垂直姿態命中目標。美國MK15彈翼組件是典型的減速彈翼,平時折疊在Mk82炸彈彈體後半部分,投下後四片彈翼像雨傘一樣撐開,借助空氣阻力減緩炸彈下落速度。
F-104投擲“蛇眼”炸彈,“蛇眼”就是Mk82+Mk15
目前航彈尾翼一般設計爲模塊化組件,可以根據使用環境更換合適的尾翼組件。某些炸彈甚至可以讓飛行員通過外挂管理系統設置減速尾翼組件工作模式,令減速炸彈在高空投擲時不張開尾翼,以免大幅增加投彈誤差。通過聯動保險裝置,還可以保證如果彈翼沒打開,炸彈就不起爆,避免炸傷投彈飛機。我國又把攜帶減速彈翼的低阻航彈稱爲“低空彈”,當年研制250-3低阻航彈時就是先設計了“低阻彈”,再設計出了低空尾部部件,使得250-3進一步成爲了“低空彈”。
上圖:250-3高速燃燒彈下圖:250-3高速低空彈
除了減速尾翼外,現代航彈還使用了減速傘和減速氣囊。在伊拉克電視新聞中,伊軍曾高舉美軍航彈的減速傘歡呼雀躍。減速傘是加裝在彈尾上、用于減速的小降落傘。在一些航彈上,要靠一個較小的引導傘拉出較大的主減速傘。傘又有十字形、旋轉形等多種樣式。
減速氣囊像一個開口很小的袋子,炸彈下落時釋放出氣囊,氣流從氣囊四個角上的開口處沖進氣囊內部,氣囊增大進而增阻減速。有的氣囊使用火藥燃氣完成吹鼓的工作。減速氣囊和減速傘也可以設計成飛行員可控制,高空投彈時無需開啓。典型的減速氣囊包括美軍BSU-85氣囊彈尾組件等。減速氣囊和減速傘的制造工藝,比減速尾翼要簡單。更重要的是它們受橫風的幹擾小,因此對精度影響較小。同時,氣囊和傘展開時占據的空間較小,因此對投彈高度、連續投彈間隔等方面的限制更少一些。
起旋彈翼常見于子母炸彈的子彈,其用途是驅使彈體高速旋轉借以解脫引信保險。有的子彈利用彈體刻槽、凸肋乃至不對稱的彈體起到同樣作用。
BSU-85氣囊彈尾組件
引信
現代航彈的引信和保險緊密融合在一起。引信的主要用途,是在符合起爆條件時令炸彈起爆,反之則令炸彈處于安定狀態。根據其工作原理,可分爲定時、定高、碰炸、壓力等等。例如中高空投擲的核航彈可以使用大氣壓力引信,通過測量氣壓,判斷是否到達了起爆的高度;又如采用上抛甩投的低空投擲核航彈,其特殊引信可測量垂直方向上的速度分量,一旦到達彈道最高點即解除保險。目前航彈引信最普遍的工作方式是 “碰炸+延時”,引信在彈體撞擊目標時被觸發,經預先設置的時間延遲,引爆雷管、傳爆管,進而使裝藥爆炸。引信一般以螺接等方式和彈體連接,可以方便的更換。由此又引申出航彈引信的標准化問題,其螺口尺寸、引信尺寸等必須統一,美軍將這一尺寸定爲50mm。爲了讓航彈在距離目標一定高度時發揮其最大威力,有時要把引信裝在適當長度的探杆頂端,如俄ФАБ-250航彈。
引信保險要確保炸彈的安全,通常有三種方法:一、令引信與引爆主裝藥的雷管分開,比如儲藏時不裝引信,或用可拔除的鋼銷分隔開引信、雷管;二、引信必須受到足夠的外力作用才會觸發,如封裝在金屬外殼裏面,只有強烈的撞擊才能觸動殼內的引信;三、采取延時、遠距保險措施,只有當炸彈的飛行狀態滿足了特定條件後,引信才能起作用。第三種方法,一個較爲簡單的實現方法使用風車渦輪:彈體下落時,風車渦輪開始工作,在相對氣流作用下旋轉,達到一定轉數後才允許炸彈起爆。低空投擲的航彈往往裝有負過載引信,當尾傘打開航彈減速時解脫保險。
部分航彈裝有一根連接著挂架和引信的保險鋼繩,炸彈投下時拽緊的鋼繩把引信扯到解除保險的狀態,這樣炸彈只有離開挂架後才能起爆。爲確保安全,一枚航彈要至少采用兩種保險方式。在引信上通常設有小窗口,裏面標示了引信當前的狀態,搬運或安裝時應特別注意。
引信還可以分爲機械式和電子式兩種。機械式引信在撞擊時,內部的活動撞針會在慣性作用下猛烈沖撞雷管,雷管起爆,進而引發主裝藥。電子式引信原理和機械式引信近似,但通過電氣元件之間的電流脈沖來實現動作。引信需要長期儲存,用普通電池供電的話容易失效,因此很多電引信配有鋰電池等長壽命電池,或者幹脆裝上微型空氣渦輪、火藥燃氣渦輪或慣性式發電機,在彈體下落時發電提供引信所需電能。總的來看,電引信比機械引信複雜些,但設置工作方式、延時等方便靈活,不僅可由地勤手動設置參數,還可以在飛行中由飛行員通過外挂管理系統進行設置。電引信還包括近炸引信,通過發射/接受無線電波,在彈體接近目標時起爆。
如果引信加上定時機構,可以延時幾毫秒到幾十小時後,才引爆炸彈。延時裝置可以采用機械或電子鍾表原理,也可以燃燒延時藥盤實現。對于鑽地彈來說,少許延時有利于炸彈借助動能鑽進堅固目標的內部起爆。如果需要殺傷地表上的軟目標,可以把延時時間設得很短(約50μs),炸彈則完全在地表上方爆炸。延時另一個作用是阻礙敵方行動,美軍曾在朝鮮大量使用延時炸彈阻礙志願軍排彈。延時引信也可令航彈定時自毀,以免被敵人繳獲。
爲確保可靠起爆,航彈經常用兩個以上的引信。這裏以美軍M117/118通用爆破炸彈來進一步說明。該彈彈尾裝有FMU-54機械引信,保險渦輪裝在尾錐的側面。也可以在彈頭采用M904電引信,彈尾用機械引信。還可以換成FMU-113空炸引信,或FMU-139A/B觸發/觸發延時引信,後者用FZU-48/B渦輪供電。如果使用Mk-75引信組件,還可以作爲空投觸發地雷使用。對于飛行時可重新設置的引信,彈體上還會留有一些專門的信號接口。
引信工作正常與否,關系到作戰任務能否完成,以及載機及機組成員的性命安全。每當作戰飛機投彈方式發生變革時,它也必須隨時變革以適應新的需求。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當我軍開始試用低空投擲的低阻航彈時,原本以爲能夠沿用老式引信,結果出現了過早觸發的問題,炸彈在空中早炸,最終的解決方法就是研制了全新的低空航彈引信。
裝藥
裝藥是航空炸彈彈體內裝填的炸藥或特殊物質,是航彈發揮作用的核心部分。普通航彈裝普通炸藥或煙火藥。主裝藥應盡量選用對撞擊、摩擦不敏感的炸藥,以保證安全。這些炸藥用錘子敲也不一定會爆炸,正因爲如此,引信必須借助“敏感”而威力小的雷管,加上傳爆管,去引爆“遲鈍”而威力大的主裝藥。
最爲廣泛采用的航彈裝藥是成熟、便宜的TNT,也可使用混合多種化學成分而成的混合裝藥,例如Tritonal(特裏托納爾,TNT/鋁混合炸藥)、H6、RDX、NTO等更先進的炸藥品種。采用高能量、低敏感度的新型炸藥是航彈發展的趨勢,但發展中國家出于成本考慮仍大量采用TNT裝藥。較早期的混合裝藥,像Tritonal的威力比等重的TNT高50%左右,先進得混合裝藥威力就更加大了。特殊航彈,例如美軍BLU-82大型航彈,使用的裝藥一樣“特殊”,該彈主裝藥爲硝酸銨和硝酸鋁混合物。
在工廠裏,常用澆鑄的方法把熔化的炸藥裝入彈體內部。如果炸藥熔點高(比如RDX),那就將它和低熔點物質(蜂蠟、TNT等)混合起來熔化澆鑄。不過混入低熔點物質,如蠟,將會降低炸藥的威力。另一種方法是用機械壓縮方式進行裝填。下圖爲美國廠家在爲Mk82型航彈澆鑄裝藥。(mk82.jpg)
細分下去,常規航彈又可以分爲爆破、殺傷、燃燒、反坦克、反跑道、子母彈和特殊航彈等等。爆破、殺傷航彈依靠裝藥爆炸的沖擊波和彈體碎片殺傷目標。其他種類的航彈稍微複雜些,舉例來說,燃燒彈一般采用凝固汽油、白磷、鋁粉(或鎂)、煙膠片、四氧化三鐵等可燃物質,一般呈粉末或膠狀,在擴爆裝藥的作用下能四處飛濺引火。反坦克航彈可利用聚能射流戰鬥部攻破坦克頂部,也可依靠彈體高速破片貫穿較薄的坦克側裝甲(如法國BAT120)。特殊航彈包括照明彈、煙霧彈、訓練彈等,使用更特別的裝藥。訓練彈裝藥較少,僅生成閃光或煙霧以標示命中點,或者幹脆就沒有裝藥。
如何評測航彈的爆炸威力呢,一般可用距離爆心若幹米處(如10米、100米,按炸彈大小適當取值)的沖擊波超壓值來衡量,這一數值越高顯然威力越大。此外,抛土量也是重要的指標,這是因爲使用觸發引信的航彈能産生巨大的彈坑,彈坑的容積能夠較好的描述航彈的威力。3000-2型航彈抛土量高達300立方米,250-3型航彈則爲56立方米。對于燃燒彈、破甲彈或者主要依靠高速破片進行殺傷的航彈,則有各種具體數值,例如平方米內的有效火種數等等。非常規航彈主要指裝填核生化物質、具有大規模殺傷力的航彈。
航空炸彈的總重一般較大,其中30至40%是裝藥,因此航彈的威力是相當驚人的。一般的裝甲輸送車,只能抵禦10米外爆炸的155mm榴彈破片,這些榴彈一般重30到45千克。假如250千克普通殺傷航彈在距裝甲車目標10米處爆炸,輸送車內部的人員將被殺死或重創。采用專門設計的航彈能夠更爲有效的殺傷其預期目標,例如我國老式的100-2航殺爆彈的破片能在10米處貫穿30mm的均質裝甲鋼板,而大多數坦克的側面、頂部裝甲的防護水平都低于這一數值。因此在當前來說,影響航彈效能的最主要因素是投彈精度,而不是航彈本身的威力大小。
定型裝備
航彈與其它各種軍用武器一樣,從客戶方提出需求,到最後定型裝備部隊,要經過嚴格的設計、測試驗證過程。假如是測繪仿制的話,那麽設計工作會簡單一些。一般最初的試驗是由樣品彈完成的,有的樣品用于在地面靶場進行靜止狀態下的靜爆威力試驗,以檢驗航彈威力是否與設計值相符。另一些樣品沒有裝藥(可用砂土等填充物代替),用于裝機和空投試驗。裝機試驗可以發現飛機挂載使用這種航彈時會否出現問題,例如彈本身與彈艙、挂架、運輸挂載車輛的適用性;空投試驗檢驗氣動設計是否能保證航彈飛行穩定、誤差在可接受範圍內、彈體強度是否足夠等等。此時要考慮上選擇適當地貌地質的場地作爲試驗靶場,過于松軟的土質無法給予彈體真正的考驗,選擇過硬的土質則變得“吹毛求疵”。上述試驗完成後,經過修改優化,可進行實彈空投試驗,檢驗實彈彈道穩定性、炸藥安定性、爆炸完全性、沖擊波等威力數值、下落時間等重要指標是否符合要求。如均符合要求,則可轉入定型生産。
也有許多航彈,並未經曆上述周密的研制試驗過程就已經投入實用。例如美國的5000磅GBU-28激光制導炸彈,就是在海灣戰爭期間由美軍緊急提出試制要求,本土廠家趕工制造了兩發樣彈,立即空運沙特,由F-111攜帶攻擊了伊軍目標。據稱炸彈到達沙特時,澆鑄不久的裝藥還在透過厚厚的彈體散發熱量。當然,因爲這種炸彈彈體就是203mm炮管,制導/控制等部件是成熟的産品,這才能如此“倉猝上陣”。
GBU-28激光制導炸彈
航彈不算是高技術裝備,生産簡易價格低廉,戰時消耗量較大,對于擁有一定數量作戰飛機的中等國家來說,其航彈總儲備量往往達到以十萬爲單位。就中小重量級航彈來說,單一個型號往往儲備幾萬枚之多,發一個生産訂單至少得生産幾千枚。引進外國作戰飛機及相關航彈武器時,常常也是一個型號的航彈就引進幾千枚。像美國這種“世界警察”,航彈的裝備數量就更爲驚人了。
淺析投彈
在當前各國裝備的較爲先進的綜合火控系統中,航彈的准確投放,是由平視顯示器、大氣數據計算器、火控計算機、測距雷達等組成的複雜火控系統,加上飛行員及時准確的決策處置所完成的。火控系統中常用的航彈攻擊模式,包括“炸彈連續計算命中點”(Continuously Computed Impact Point,CCIP) 和“連續計算投放點”(Continuously Computed Release Point,CCRP) 兩種模式。這裏做一些粗淺的介紹。
在CCIP模式下,綜合火控系統將不停歇的計算連續時間段內炸彈最終的命中點。系統能夠根據本機傳感器測出的高度、速度、航向等數據,以及預先輸入的該型航彈彈道參數,連續的計算出假設當時投彈,炸彈將落在目標所在水平面何處。這一個點的位置,以命中點的特定標示輸出到平視顯示器上。這樣,飛行員需要做的,就是透過平顯盯住疊加了命中點的目標景象,不斷*縱飛機,令命中點與目標重合,並投放炸彈。
CCRP 的瞄准原理,就是火控系統在接近目標過程中連續計算每一瞬間,假如投彈時在地面上的命中點位置,並同時計算飛機同一瞬間相對目標的位置,將兩者在計算機裏自動對比,將命中點與目標的位置之差作爲距離和方位*縱信號顯示在平顯上。此時飛行員根據這一信號指示駕駛飛機到達預定的投放點。當命中點與目標重合時,表明飛機到達了投放點,此時火控系統自動投彈。
無論理論上還是實踐中都已證明的一個事實是,即便同樣使用無制導的自由落體航空炸彈,裝備綜合火控系統的作戰飛機,其投彈准確度遠遠優于沒有相關系統的老式作戰飛機。兩者轟炸特定目標所需的架次、投彈總數幾乎有著數量級的區別。因此對于一些較爲落後的作戰飛機來說,進一步改進其火控系統,仍能顯著提高其作戰效能。
擴展改進
我們可以發現,盡管航空炸彈有一定技術含量,但稍有一點工業基礎的國家都能夠大批量生産。因此航彈是一種多快好省的航空武器,有作戰飛機的國家必定會裝備航彈。
單個航空炸彈威力始終有限,一戰開始不久就出現了集束炸彈。集束炸彈是把多個航彈捆綁、連接在一起,投擲以後散開,能覆蓋面積較大的目標區域。集束炸彈和達姆彈(擊中人體膨脹變形的槍彈)都被視爲“不人道”的武器,國際公約規定禁止使用,但美國在空襲南斯拉夫、伊拉克等戰爭中仍大量使用了這一類型的航彈。
子母彈可以看作是有密閉外包裝的集束炸彈,天女散花般的子彈特別適合對付面積目標,換裝或混裝不同的子彈則能對付不同類型的目標。子母彈一般要裝遙控裝定引信,以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恰當的抛撒子彈高度。子母彈有著精巧的抛撒措施。許多子母彈投擲後先炸開彈體尾部,然後頭部的抛撒裝置産生火藥燃氣把子彈推出去。也可以在彈體上布置炸藥索,起爆時把彈體炸開,子彈在相對氣流或彈體中軸抛射裝置的作用下抛出。英國BL755型250千克反坦克子母彈,就利用燃氣發生器吹脹各個子彈旁的氣囊,把子彈推出去。該型航彈的子彈雖小,但數量多,覆蓋面積廣,一枚子彈的破片多達1050片,破片穿甲深度超過180mm,足以擊毀或重創各種裝甲目標。由于性能先進,該彈爲我國仿制並裝備。下圖爲美國BLU-63B人員殺傷型子彈,曾是屠殺中越軍民的一種惡毒武器。
國產250-3反裝甲集束炸彈
爲控制航彈的速度,減速/增速火箭應運而生。法國“混凝土破壞者”反跑道炸彈同時裝有減速/增速火箭和減速傘,減速火箭令炸彈改爲垂直下落,減速傘延緩下落時間,保證投彈飛機安全脫離;然後增速火箭燒掉減速傘,並令炸彈加速到160m/s,高速侵入跑道水泥層內部,隨後起爆。更出名的法制“迪蘭達爾”反跑道炸彈則采用“雙降落傘+增速火箭”的布局,裝備了法國、美國以及我國。不過近年由于精確制導炸彈的發展,美軍已能夠准確的“點射”敵軍躲藏在機庫、掩體內的作戰飛機,“迪蘭達爾”反跑道炸彈有了點“雞肋”的味道。
國產200KG反跑道炸彈,外形與“迪蘭達爾”類似
航空炸彈最具革命性的改進,是以“白星眼”電視制導炸彈、“寶石路”激光制導炸彈等爲代表的“靈巧炸彈”浪潮。各國在普通航彈基礎上,加裝電視、紅外、激光或GPS導引頭,以及氣動舵面等裝置,使得自由落體航彈變成了精確制導武器,在此不做詳細描述。應強調的是,當航彈加上導引頭、助推增程火箭後,它與空地導彈已沒有本質區別了。而以現役航彈作爲制導武器的戰鬥部,要比研制全新的導彈戰鬥部便宜而可靠。
輔助設備
航空炸彈的使用,還需要一些輔助的設備。例如飛機上要有挂架、挂鈎以吊挂航彈,目前一般都使用能適應多種武器、具有標准性的複合挂架。挂架不僅起著吊挂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是機載火控系統和炸彈間的中介。以某型殲擊機爲例:該機機翼下的複合挂架呈流線型,底部有挂彈鈎、前後限位器、電源插頭和前後脈沖輸出機構。挂彈鈎由挂鈎、解脫/閉鎖裝置、投放爆炸機構組成。當挂彈時,彈耳卡進打開的挂彈鈎內,這時投放爆炸機構的觸片被彈體頂起,處于安全狀態。飛行員決定投彈時,打開火控系統的相關開關,接通“射擊”開關,選擇“投彈”*作,按下投彈按鈕。挂彈鈎接到投彈信號,通過電磁鐵驅動解脫裝置打開挂鈎,炸彈在重力或慣性作用下墜落或甩脫。如果使用可遙控的電引信,挂架必須有相關的接口。有的挂架借助氣壓、爆炸、電磁等彈射裝置強制投擲炸彈。
進入強調飛機隱身性能的時代之後,航彈及懸挂設備設計有了新的要求。美國人走的道路是盡可能在機體彈艙內攜帶航彈,以保證隱身性能,在低威脅(或已壓制敵方防空力量)的情況下也可外挂部分航彈。外挂物,特別是能挂載多枚航彈的挂架系統,其多個方向的RCS比一架具備先進隱身能力的戰鬥機要高得多。因此使用內部彈艙攜帶航彈也成爲了必然的潮流。這進而導致航彈必須在保證足夠威力的條件更多的減小重量、縮小體積,以適應容積有限的新型戰鬥機彈艙。美軍的“小直徑炸彈”SDB就是這一形勢下的新産物,它僅重250磅,通過先進的制導技術提高精度、保證毀傷效果,一架F/A-22能內帶8枚SDB。而該機的部分機體部件已經到了當前技術的極限,例如機身鈦合金隔框是世界上最大的類似産品,機體容積短期來說不可能再有增大空間。可以說不縮小航彈體積,勢必導致新一代隱身戰鬥機對地攻擊能力急劇下降。
炸彈在地面存放時有專門的倉庫、支架、拖車或挂彈車,這些設施設備都是專門設計的。拖車、挂彈車一般都很低矮,避免與機身、機翼碰撞;經過特殊處理的懸挂系統能保證運送航彈時不産生過大的振動;有的帶有液壓/電動的起重臂等吊挂、卸裝設備。
部隊還需要裝備與航彈相關的各種檢測設備,以檢查航彈的各個部分是否處于正常可用狀態,特別是引信這一容易失效的部分。
展望未來
從提高航彈威力的角度看,繼續研制先進的炸藥技術,例如分子間炸藥,能有效提高航彈的殺傷力。電磁炸彈等新體制的航彈也是重要的發展方向。常規電磁炸彈已在伊拉克參與了實戰。這種炸彈多數采用爆炸磁壓縮發生器 (MFCG)原理:炸藥爆炸的能量作用于金屬爆炸管,迅速壓縮磁通量,從而將爆炸化學能轉化爲電磁能,獲得高功率電流脈沖,殺傷敵方的電子設備。另一個方向是光殺傷航彈,利用爆炸化學能産生巨大的光脈沖,幹擾、殺傷戰場上大量的光學設備。從結構上看,“模塊化”將成爲新一代航彈的重要特點,裝藥、彈翼、引信等可以快速拆裝組合,適應各種用途。
中國空軍早期航空子母彈 現代兵器 第4期 江雨
中國空軍從建立開始就一直是以國土防空作爲主要作戰任務,而且曆次戰鬥都以爭奪制空權爲主,所以早期戰機執行對地攻擊作戰的能力並沒有得到過實戰檢驗。中國空軍所裝備的殲5、殲6戰鬥機雖然都具備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但是這些戰鬥機一直以來廣爲人知的對地攻擊武器,基本上都局限在航空火箭和常規炸彈的範圍之內。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中國戰鬥機在早期軍事作戰體系中,戰術上始終被作爲對地面部隊進行火力支援的“超級大炮”來使用。可以說中國的戰鬥機和強擊機在抵抗外敵入侵作戰中是一個重要的戰術支援力量,也比較重視戰術戰鬥機在近距支援作戰中的使用。
中國戰鬥機的早期型號基本仿制于蘇聯空軍前線戰鬥機,而強5強擊機同樣是在殲6戰鬥機的基礎上改進設計的機型。雖然中國空軍部隊所裝備的戰鬥機在保持了對空作戰能力的前提下,都具備攜帶和使用多種對地攻擊武器執行作戰任務的能力,而且在機載對地攻擊武器中也有幾種頗爲有效。但是,飛機本身的性能局限性決定了其缺乏足夠的載彈量和對地攻擊設備。
航空炸彈是中國戰鬥機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時所使用的主要武器。因爲小直徑常規航空炸彈對地面目標的殺傷和破壞能力比較有限,所以各軍事技術強國普遍裝備具有較大殺傷範圍和多用途能力的子母彈。常規航空炸彈的殺傷範圍是以炸彈本身的爆點爲中心,而能夠在空中散開的子母彈的殺傷範圍卻是以每個子彈的炸點爲中心,由幾個甚至幾百個子彈所構成的一個較大的殺傷區域。在炸彈直徑相同的情況下對暴露的地面目標進行攻擊,子母彈的殺傷範圍和裝藥利用率都要明顯超過常規炸彈。中國空軍戰鬥機部隊在組建初期就裝備了多種從蘇聯引進並仿制的航空子母彈。這些航空子母彈的技術水平雖然在總體上並不出色,但是其明顯改善了中國空軍戰鬥機挂架少和載彈量小的缺陷,加強了殲5、殲6、殲7、強5這類輕型戰機在進行對地攻擊作戰時的作戰能力。
100-1航殺彈束
嚴格說來,該彈並不符合子母彈的標准,而是一種結構相對簡單的集束炸彈。但是100—1航殺彈束在使用中所能夠獲得的效果卻類似于子母彈,所以本文也將其列入中國早期航空子母彈的介紹之中。100-1航殺彈束的重量和尺寸規格與普通的100—1航殺彈基本相同,但是彈體卻是
由3枚重量各爲33公斤的小直徑殺傷炸彈組合而成。100-1航殺彈束仿制的是由蘇聯引進的RBS一100航殺彈束,該彈從飛機上投擲後在空中分解成三個小彈以提高殺傷效果。
100一1航殺彈束所使用的33公斤小直徑殺傷炸彈仿制的是蘇聯AO一25—33殺傷炸彈,依靠炸彈爆炸後的破片和爆轟波對目標進行殺傷和破壞。AO一25—33全彈重量爲33公斤,長度爲982毫米,直徑122毫米,翼展122毫米,裝藥量5.5公斤,裝藥系數17%。33公斤炸彈的彈體采用了鑄鋼材料制造,爲了保證炸彈在爆炸時可以産生大量的破片以提高殺傷威力,鑄鋼彈體外殼的內側呈鋸齒形狀以構成半預制破片結構。單枚AO一25—33炸彈的殺傷半徑爲54米,殺傷面積可以達到3630平方米,在殺傷人員的同時對于近距離的輕裝甲目標也可以形成比較大的破壞效果。100—1航殺彈束的集束器由大型的尾翼和中心集束杆組成,3枚33公斤小彈圍繞集束杆被頭、尾兩端的固定器聯接構成一個整體彈束。100—1航殺彈束從飛機上投放後經過6秒左右短延時後,彈束頭部集束器中的啓動藥包被延時引信啓動,藥包裝藥燃燒後所産生的大量火藥燃氣依靠壓力頂出集束器上的連接銷,使固定子彈頭部的集束器與中心固定杆分離,3枚33公斤殺傷彈從集束杆上分離後分別下落以殺傷目標。
250—1航空子母彈
中國空軍早期使用的子母彈主要是250—1航空子母彈。該彈的中央彈體爲一個空心簡體,各種規格的小炸彈按照不同數量安裝其內。250—1航空子母彈的彈體由彈頭和殼體兩部分組成,其中半圓形的彈頭內部填充有配重用的11公斤幹沙,彈頭通過3顆鉚釘將與彈體連接在一起。彈體爲鋼板壓制的帶中心傳火管的空心圓柱形,安裝有延時引信的後段錐形彈體與穩定尾翼連接在一起。250—1航空子母彈從飛機上投擲後經過預先設定的延時時間,彈上延時引信啓動點燃裝藥以産生大量燃氣,火藥燃氣通過彈體中心的傳火管將壓力傳導到彈頭後方,彈頭連接的鉚釘在火藥壓力下被切斷而使母彈頭、體脫離。脫離後的彈頭依靠火藥推力和本身重力的作用與彈體分離,失去彈頭的彈體受空氣阻力的作用而減速,彈體內部安裝的子彈依靠重力和慣性的作用從彈體前端下落並逐漸分散以形成大面積散布殺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