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24 06:40:22| 人氣5,964| 回應2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分裂的一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迷惘的一代?還是垮掉的一代?在我看來,這是分裂的一代:

(美)理伯卡·E.卡拉奇《分裂的一代》(社科文獻,2001)是本講述並研究了美國20世紀“60年代”的分裂成新左翼(簡稱SDS)和新右翼(簡稱YAF)的一代青年人的故事。但是,本書不僅僅是要關注60年代的歷史,也不是要僅僅關注美國青年爭取自由組織(簡稱YAF)和美國學生爭取民主社會組織(簡稱SDS)。而是要講述有關這代青年人的左右兩翼的故事:他們的關係、他們的緊張和衝突、他們的融合乃至他們的命運。
目錄  
引言;代的問題;相關題目:認同、性別與融合;研究方法
第一章新的一代;變化的緣起;同一代人的兩翼
第二章背景;社會背景;父母的信仰和價值觀
宗教教養
第三章行動主義者的形成;起催化作用的人們;起催化作用的社區因素;起催化作用的經歷;起催化作用的中學經歷;作為催化因素的歷史;加入SDS/YAF;政治化的團體
第四章傳統主義者、無政府主義者和激進分子;對社會運動的責任感;社會聯繫的狹窄化;傳統主義者的道路;激進化的歷程;激進化的結果
第五章反主流文化:左與右的接觸;SDS與反主流文化;YAF與反主流文化
第六章女性問題;女性行動主義者所受的教養;YAF和SDS中女性的客觀地位;女性角色的主觀感受;女性看法不一致的原因
第七章天堂的失落;SDS內部的緊張;政治就是一切;撤離 SDS;1969年SDS全國大會;YAF內部的緊張;左翼與右翼的融合;個體的轉變;大會之前的清除運動;1969年YAF全國大會;大會的結局
第八章拾起碎片:20世紀70年代;70年代SDS成員之路;70年代YAF成員之路
第九章成人生活;成人生活中的競爭性身份;信仰的延續:過去、現在與未來
附錄1 檔案與基本來源
附錄2 姓名與訪談日期
附錄3 沙倫宣言

「他們的關係、他們的緊張和衝突、他們的融合乃至他們的命運」是嗎?
那「他們」可不只美國20世紀“60年代”的新左翼(簡稱SDS)和新右翼(簡稱YAF),應說是史上所有左(改革)右(保守)派均會發生的。比如前評《學運世代》就是台灣版的「分裂的一代」,只是台灣的褒(改革派)貶(保守派)二分,其代價是得勢後的學運世代(比美之YAF世代)迅速貪腐。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5022246/20080325062147

湯姆.海頓(TOM HAYDEN)1962年,積極投身民權運動與和平運動的大學生們創建了實現民主社會學生同盟。該同盟代表當時被人們稱爲新左派的力量。在密西根州休倫港舉行的成立大會上,該同盟正式通過了由密執安大學研究生湯姆.海頓(1939─ )起草的一篇宣言。休倫港宣言對美國社會進行了廣泛的批評──涉及種族歧視、核戰爭危險、無法和平發展原子能、冷戰、財富分配不公、大學生的政治冷漠以及自由主義思想的枯竭,等等。以下所載爲休倫港宣言的引言。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該宣言在學生激進分子中是一份頗有影響的文件。湯姆.海頓於1982年被選入加利福尼亞州立法機關。
湯姆.海頓(TOM HAYDEN)休倫港宣言The Port Huron Statement
我們是當代人,在至少是小康的環境中長大,目前住在大學校園裏,正忐忑不安地注視著我們所繼承的世界。
當我們還是幼童時,美國是世界上最富裕、最強大的國家,當時唯有它擁有原子彈,它最少受到現代戰爭的侵害,而且它是聯合國──我們認爲該組織將把西方的影響擴散到全世界──的一個發起國。人人自由平等.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我們那時覺得這些美國價值觀念很好,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原則。我們中許多人在自滿情緒中成長。
然而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舒適安逸被一個又一個不能不令人憂慮的事件所打破。首先是南方反種族偏見鬥爭所昭示的無所不在、令人痛苦的人格貶黜的事實,迫使我們大多數人從沉默變爲積極行動。其次,由原子彈的存在所象徵的冷戰籠罩世界的事實,使我們意識到:我們自己、我們的朋友以及千百萬我們因共同的危險更加瞭解的抽象的“其他人”隨時可能死去。對別的人類問題我們可以故意忽視、回避或麻木不仁,但這兩個問題則不然,因爲它們的衝擊太直接太猛烈,它們對我們提出的要求太富有挑戰性──要求我們每個人爲衝突和問題的解決負起責任。
當這些和其他問題或直接壓在我們身上或折磨我們的良心,成爲我們自己關切的事,我們也開始看到我們周圍的美國複雜而令人不安的自相矛盾現象。在南方及北方大城市中黑人生活的現實面前,“人人生而平等……”的宣言顯得何等虛僞。美國所宣稱的和平意圖與它在冷戰現狀中的經濟和軍事投資互相抵觸。
我們已親眼目睹,而且將繼續看到其他自相矛盾的種種怪事。依靠核能很容易向一座座城市提供全部電力,然而那些佔據支配地位的民族國家似乎更有可能發動人類戰爭史上規模空前的毀滅性戰爭。雖然我們自己的技術正摧毀舊的社會組織形式,創造新的社會組織形式,人們仍在容忍徒勞無功的工作和懶懶散散,無所事事。三分之二的人類正苦於營養不良,而我們自己的上流社會卻窮奢極欲,紙醉金迷。雖然世界人口預計在四十年後將增加一倍,各國仍聽任無政府主義成爲國際行動的一大原則,而不加節制的開採正耗盡地球的自然資源。雖然人類亟需革命的領導,美國卻安於國家的僵局。它的目標模糊不清,模棱兩可,受傳統框框束縛;它的民主制度與其說是“民有,民治,民享”,還不如說是冷漠無情的,爲權勢所操縱擺佈。
不僅我們關於美國人美德的意象蒙上了污點,不僅因美國理想的虛僞性被揭穿引起幻想破滅,而且我們開始感到,原來我們心目中的美國黃金時代其實是一個時代的衰落。在世界範圍爆發的反對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革命、極權主義國家的牢固確立、戰爭威脅、人口膨脹、國際秩序混亂、超技術等等──這些趨勢正考驗我們自己爲民主和自由承擔義務的堅韌性,考驗我們在一個動亂的世界實現民主和自由的能力。
我們的工作遵從這種觀念的引導:我們可能是進行生存實驗的最後一代人。但我們屈居少數──我國人民的絕大多數認爲我們社會和世界的暫時均衡是永恆的功能要素。或許這又是件自相矛盾的咄咄怪事:我們自己感到形勢逼人,時不我待,但我們的社會卻發出這種資訊,即沒有什麽可行的方案能取代現狀。在政治家寬慰人心的語調後面,在認定美國將“馬馬虎虎對付過去”的一般觀點後面,在那些拒不考慮未來的人們的呆滯遲鈍後面,有著一種彌漫於社會的想法:根本就沒有什麽選擇的餘地;我們的時代不但已目睹了建立烏托邦的嘗試以失敗告終,而且也看到了任何新方針走向窮途末路。人們感覺到社會的複雜壓迫著空虛的生活,擔心事情隨時隨地會失去控制。人們害怕變革本身,因爲變革可能擊碎眼下似乎爲他們遏制住混亂的任何無形的框架。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一切社會運動的參加者都可疑,都很危險。每個人在他的同輩人身上看到的都是冷漠,這一情況使得不願組織起來實行變革的普遍心態永久存在。占統治地位的制度和機構紛繁複雜,足以挫損它們的潛在批評者的銳氣;而且它們森嚴壁壘,足以迅速驅散或徹底擊潰抗議和改革的力量,這樣便限制了人們對未來的期望。此外,我們是個物質生活已得到改善的社會,通過自己狀況的改善我們似乎已削弱了進一步變革的理由。
有些人希望我們相信,美國人在繁榮昌盛中感到心滿意足──把這稱爲他們對自己在新的世界中的作用內心深處的憂慮外表塗上的一層釉彩豈不更好? 如果說這種憂慮造成對人類事務更不關心的冷漠態度,難道它不也會引起對以下信念的渴求:現狀有可替代的東西,人們能夠採取行動以改變學校、工廠、官僚體制和政府的狀況。這種渴求既是變革的導火線又是變革的動力,我們正是向人們的這種渴求發出呼籲。爲現狀尋求真正民主的替代物,承擔對它們進行社會實驗的義務,是有價值、能充分發揮才能的人類事業,這項事業今天推動我們前進,我們也希望它推動別人前進。正是在此基礎上我們提出這份關於我們的信念和分析的檔,作爲二十世紀後期理解和改變人類狀況的一種努力,它植根於這樣一個古老的、至今尚未實現的設想──人獲得左右自己生活環境的力量。
http://www.wretch.cc/blog/mhikaruteh&article_id=10255399
 
一切都是因為愛《胡士托風波》  文:小智
 
如果您要問《胡士托風波》到底好不好看?不用懷疑,直接去看就對了!李安身為揚名國際的華人導演,縱使作品並非量產,不過每有新作推出,總是受到各界矚目。對我來說,這雖然不是李安最好看的作品,但他卻也交出一張保持水準的成績單。或許身在台灣,只要批評李安的電影就會被公幹,但我可是真心誠意給予本片好評,因為整部電影的製作成果真的就是很好!如果各位有興趣知道我對本片的其他感覺,請別介意我透露劇情,就接著往下看下去吧…
從胡士托看生活
今年是胡士托音樂節四十週年,李安應邀拍攝此片,可謂喚醒人們對那個美好時代的集體記憶。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音樂節歷史,Google很威請自行使用,但不了解這段歷史也沒關係,因為李安並沒花太多篇幅去建構這項議題。音樂節不過是推動全片劇情的「誘因」,且壓根沒出現近距離的演唱會場景,更不見任何一位搖滾巨星登台。
說本片在美國的評價普通,部分歐陸媒體更在坎城撥映時給予無情惡評,痛批李安對音樂節避重就輕,只講家庭卻不彰顯活動背後意義。其實他們的看法是可以被理解的,畢竟對西方人而言,胡士托音樂節是一個時代性象徵,更是一個愛與和平的社會運動,但李安所呈現的「成果」,卻是從平凡人的生活出發,講述男主角艾略特(狄米崔馬丁演)在音樂節前後的親身經歷,抑或是一個平凡人堅持理想,並在最後達成目標的勵志劇情。完全推翻媒體們原先的預期,也因為高度期望下的失望,讓他們開始撻伐。不過李安何辜?如果他們真因如此去作批評,顯然對李安的認識是不夠的!其實「個體」及「親情」才是李安他真正的拿手好戲,這部份有待最後詳加說明。
李安的喜劇面向
李安作品向來嚴肅,這回難得輕鬆,誠如他表示是他拍完《色,戒》之後,用來放鬆自己的一部喜劇小品。其實很難把李安跟喜劇聯想在一塊兒,縱使《囍宴》有一定的輕鬆層面,《臥虎藏龍》有一定的娛樂特性,但從我觀賞這場的觀眾反應看來,不絕於耳的笑聲絕對是他破天荒頭一次。明快的影片節奏,成功牽引觀眾情緒;輔以多處分割畫面表現出的不同視角,讓觀眾透過一件事去看待多處面向。奔放的創作形式,無疑與胡士托音樂節的自由主義互通聲息。多處笑點也不會像美式幽默那般粗俗誇張,縱使偶有狂野,也在李安節制的掌控之中,保留他那溫文儒雅的書生氣息,以那睿智的幽默感,其實更能引發東方觀眾深刻共鳴。透過劇情,也感受李安他刻意「美化」胡士托音樂節的概念,並未刻畫音樂節所帶來的犯罪亂象,就連警察面對嬉皮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頂多只把活動結束後的髒亂擺在觀眾眼前,無疑將音樂節塑造成一個和平主義的烏托邦象徵。
豐富外放的角色
李安個性內向,連同他片中的角色也挺含蓄,不過比起前作角色們的隱忍(尤其是《色,戒》),本片真的已經外放許多。片中有三位讓我印象深刻的角色,一是艾略特的守財奴老媽(伊梅達史丹頓飾演),其剽悍的角色個性真是引人發噱,但相對也讓害羞憨傻的艾略特相形失色。二是具有變裝癖好的薇爾瑪(李佛薛伯飾演),他的角色反差最大,女性扮相的他竟然打過越戰?!片中有段他回憶過往的橋段,在那搞笑台詞之中,編劇似乎也想透過台詞,去暗渡「反戰」及「和平」觀點,再度與胡士托音樂節的立意互相謀合。第三位則是「身騎白馬」的邁可(強納森葛洛夫飾演),他扮演胡士托創投公司的人。之所以讓我印象深刻,在於他的表演真的很有魅力,而且眼神很會演戲,長得更像本季「超級星光大道」的踢館魔王倪安東。女性觀眾請小心啊,說不定您會因為本片而喜歡上他!而且配合片中嬉皮文化,本片擁有一大群沒名沒姓的嬉皮配角,他(她)們在片中的大膽解放也讓人印象深刻。
淺淺勾勒同志情
李安說過他欣賞同志故事,儼然是位「Gay Friendly」的華人導演,也是他繼《囍宴》、《斷背山》之後,又一部講述同志情誼的影片。但如果將本片定義為「同志電影」又太言過其實,畢竟同志情結只是本片的一小部份。
李安維持他一貫的含蓄低調,透過三場戲去暗示艾略特的同志傾向。第一場以一眼瞬間及曖昧微笑,傳遞他對暗戀之人的仰慕之情。緊接在夜店與愛人的往來親吻,以及之後的同床共枕,簡直都被李安像白開水般輕描淡寫帶過。隱諱勾勒主角性向,預設「留白」空間讓觀眾自行想像,這更像李安在《斷背山》時的作風。
含蓄性愛伊甸園
某種程度來說,胡士托音樂節凌駕音樂本質之上,體現更多層次的肉體及性愛解放,也是李安繼《色,戒》之後,角色脫最多露更大的一次嘗試。當然內向害羞之於李安,即便片中有諸多人物全裸嬉戲,李安也吝嗇不給特寫鏡頭。不過在這些畫面之中,多場男女全裸畫面也頗有伊甸園般的美妙意象。再者,如果您期待看到像《斷背山》或《色,戒》那樣的激情戲碼,這回可能就要失望。全片雖有多處跟性愛扯上關係的畫面,有的遮遮掩掩,有的非常短暫,有的非常含蓄,李安啊李安…。
豔麗的迷幻色彩
劇情有兩段大麻,一段迷幻藥的毒品使用情景。隨著艾略特的心路歷程,從一開始對藥物敬謝不敏,直到最後半推半就之下接受,一方面表現他心態上的轉變(隨波逐流?!)另方面也表現當地民風從拘謹直到開放的過程,都是音樂節對當地所帶來的影響。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段,則是艾略特跟一對嬉皮男女服用迷幻藥後的橋段。李安在這邊運用鮮豔色調及魔幻寫實,去表現他們嗑藥後的主觀想像,以其繽紛濃烈的色調,簡直美麗到要將人溺斃。雖然李安坦承有過一次呼麻經驗(之後就昏睡過去了),但我還真不確定他是否也嗑過迷幻藥?如果沒有的話,想必他在這段上面做了不少功課,就影像的藝術表現性來說,也絕對讓人滿意。光是回想起那個片段,就足以讓我頭皮發麻,渾身起雞皮疙瘩,絕對有潛力成為影史經典畫面之一。不過回頭想想,李安或許也把嗑藥後的世界描繪得太美好、太夢幻、太高潮,是否會對年輕觀眾帶來不良示範?這可能就要靠我們的教育來作導正了。
不變的親情主題
李安鏡頭下的人物,總是無法脫離家庭而獨立存在,就像艾略特父親對他老婆的愛,或是艾略特面對父母時的親情羈絆。也因為這樣,讓艾略特回到老家整頓旅館業務,並在無意之中促成胡士托音樂節的誕生。雖說音樂節「看似」是影片重點,但艾略特一家人的情感互動卻更加動人。李安其實沒花太多筆墨去勾勒這個家庭,不過每有互動都是切中鵠的。像片中有場一家三口的步行畫面,只見母親走最前面,兒子居中,父親殿後,光是這個簡單畫面,李安就輕易表現三人的家庭地位。
一個家庭總要有白臉黑臉,而在東方人傳統觀念之下,父親的形象總是威嚴,像李安的「父親三部曲」(《推手》、《囍宴》、《飲食男女》) 當中,總是存在一位「嚴父」形象,又或是李安不斷透過他的作品,去省思、去尋找父親所該具備的形象。不過來到本片,扮黑臉的人卻從父親易位成為母親,破天荒賦予觀眾一個善良的「慈父」形象。片中有兩場動人的父子互動,尤其第二段的父子擁抱戲碼,讓親子之間的隔閡泯滅了,取而代之反而是李安招牌式的親情和解,更是讓人揪心。
以上是我的小小拙見,提供各位作為參考。片中有對音樂的愛、對親人的愛、對情人的愛、對和平的愛;因為有愛,讓大家相聚在一塊兒;也因為有愛,於是造就《胡士托風波》這部溫暖人心的喜劇佳構。雖說演員清一色是西方人,但內斂的人物情感,絕對得以打動更多東方觀眾。影片觀畢,真是心情大好,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胡士托,回想片中一群人在泥漿中打滾,雖是他們選擇的另一種生活態度,卻又是那樣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令人悠然神往當年那個百花齊放的年代。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40&eid=v240109
 
《胡士托風波》愛與和平的Rock   文:J.J.
 
「愛與和平」…會不會太空洞老套?「做愛不作戰」…這還差不多!
如果要問嬉皮的口頭禪是什麼,那麼八成是這兩句;如果要問何時是他們如夢似幻心神嚮往的時刻,那百分之百會說1969年8月的「胡士托音樂節」(Woodstock Music & Art Fair),一場50萬人幸運參與、100萬人擠破頭但進不去的搖滾狂歡嘉年華會。
▲眼神十分迷人,總是隨遇而安,還會因地制宜變換交通工具的麥可藍恩。XD
胡士托音樂節究竟有什麼魅力,讓後世如此讚揚、甚至神化它?胡士托音樂節標誌著一個烏托邦的開始與結束,今年是「胡士托音樂節」40週年,李安也拍了一部關相關電影《胡士托風波》,這是李安甩開《色,戒》的沈重鬱悶,重回輕鬆幽默路線的作品。
從電影來看,胡士托音樂節的舉辦的確是風波不斷,音樂會本身彷彿一場裸奔嗑藥樣樣來的性愛雜交派對,然而,這其實是一場亂中有序、活力四射的嘉年華,而在裸體嗑藥露鳥狂歡的表面下,其實骨子裡是一部很有李安風味的電影,怎麼說呢?
▲最搶戲的就是劍齒虎李佛薛伯!飾演經歷韓戰已經當祖父的變裝癖薇爾瑪。
這部電影改編自同名自傳「胡士托風波」,主人翁艾略特泰柏(Elliot Tiber)面臨著人生低谷與家庭危機,回到故鄉的他,肩負著振興家族事業與小鎮經濟的使命,而靈機一動包下「胡士托音樂節」便是扭轉一切的契機!艾略特沒料到的是,這場音樂會不僅為他帶來財富,也讓他認識了許多不一樣的人,更重新認識父母,此後的人生軌跡也和胡士托再也分不開了。
▲越戰歸來心理受創,時而瘋癲、時而緬懷過去的比利(艾米爾賀許 飾)。
從人物及劇情來看,《胡士托風波》說的還是他擅長的「家庭親情」與「同志情誼」題材:一個抵得過千軍萬馬卻缺乏安全感的的媽媽,一個對老婆兒子有滿腔的愛但不善於表達的爸爸,還有同志戀情蠢蠢欲動的孝順兒子,三位一體,不都是李安的拿手好戲?
▲頑固碎碎念老媽、夾心餅乾兒子和無可奈何的老爸。
因此,說《胡士托風波》是小人物的成長故事並不為過,但「胡士托」本身的時代意義不僅於此。1969年的美國,是一個混亂又充滿活力的年代,阿姆斯壯登陸月球,尼克森就任總統,越戰打得如火如荼,嬉皮世代反骨地蔑視一切,高喊著「愛與和平」,一切事物顯得混亂又充滿活力。雖然,以後見之明而言,胡士托終究是烏托邦一場,不過胡士托所引領的風潮仍影響了後世,而李安的電影,讓我一瞥「愛與和平」的甜蜜幻影。
▲嗑藥high翻天的音樂會幾乎沒有發生暴力事件,見證了愛與和平。
看電影前的我,有的是對於嬉皮文化的刻板印象,看完電影後的我,卻看到了嬉皮世代的時代意義:戰後嬰兒潮的年輕人蔑視一切固有價值,不在乎種族,不在乎衣著,不在乎性向,不在乎外界的異樣眼光,在對什麼都不在乎的前提下,當所有人都坦承相對時,胡士托音樂節包容接納了各種可能性:反戰意識、環保訴求、同志運動、擁抱異國文化,這一代的年輕人對現狀不滿,渴望擺脫束縛,在這一場如夢似幻的嘉年華會,他們身體力行「做愛不作戰」,內心深信著「愛與和平」,在美國四處流浪並追逐夢想。
▲音樂會期間,男女在河邊洗澡裸裎相見,作風大膽旁若無人。
甜蜜時光總是短暫,泡沫總有破滅。胡士托的精神並沒有立即影響後世,音樂會後的美國並沒有產生結構性的質變,這時的美國彷彿深陷泥沼:尼克森因為世紀醜聞水門案下台一鞠躬,一場發生在國土之外的越戰,打得美國死傷慘重、精神受創,當初高喊著「愛與和平」狂放不羈的年輕人,進入社會也進入家庭,成為李安鏡頭下《冰風暴》描寫的、崩解中的中產階級家庭一份子…。當初那些在白湖鎮飲酒作樂、引吭高歌、快樂無憂的年輕人,消失得無影無蹤。
烏托邦不是因為真的存在,才顯得可貴而值得追求,胡士托也一樣。對於無法躬逢其盛的我們這一代人,胡士托的精神遺產確實傳到後世,於是,有文人墨客撰文遙想胡士托請點我,有導演李安拍電影側寫這一場風波,誠如作者艾略特泰所說:「也許這個音樂節沒能改變世界,但卻已徹底改變我的人生。」
如果和艾略特一樣覺得生活被壓得喘不過氣,就讓這部細膩又不失幽默的李安式電影洗禮一下吧!看《胡士托風波》如何影響主人翁及一代人,一起高喊愛與和平的Rock'n roll~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40&eid=v240113
 
另參本館:《十年一覺電影夢》 《斷背山》
 
 美國分裂論
 
《華爾街日報》2008年12月28日報道,俄羅斯知名學者伊戈爾?帕納林近日在接受俄羅斯多家知名國家媒體采訪時預測,由于受移民、經濟衰退和道德淪喪等問題的影響,2010年的美國將不可避免地分裂爲“六大塊”,中國、俄羅斯和日本等國將分得多杯羹,而阿拉斯加州屆時也將回到俄羅斯的“懷抱”。帕納林教授深信自己的預言會成爲現實,他表示法國政治科學家埃馬紐埃爾?托德早在1976年就曾預言前蘇聯必將解體,當時人們紛紛嘲笑托德的理論,但事實證明他是正確的。帕納林堅信自己也會跟托德一樣。    
帕納林教授對美國黯淡未來的預言難入美國的“法耳”,但卻廣受克裏姆林宮和諸多俄羅斯學者的歡迎。在接受 俄羅斯知名學者伊戈爾?帕納林(Igor N. Panarin),是俄羅斯外交學院的教授俄羅斯國家媒體采訪時帕納林表示,在大量移民湧入、持續經濟衰退和道德淪喪等問題的影響下,2009年秋季時美國將不可避免地爆發內戰,屆時美元必會大幅跳水貶值,而在2010年6、7月左右,美國將分裂爲“六大塊”,而阿拉斯加州定會重歸俄羅斯所有。
帕納林一臉嚴肅地對記者說:“分裂發生的幾率大概在55%至45%之間,當然肯定有人爲此感到高興,不過如果客觀理性的來看待這個問題的話,分裂的美國對俄羅斯來講也不全是好事……雖然到時俄羅斯可能會變得比現今更爲強大,但由于目前我們嚴重依賴美元和對美貿易,因此經濟很可能會受到美國的影響。” 
美國分裂論-成形       
帕納林教授的“美國分裂論”早在1998年便已成形,多年來他一直在完善自己的理論,並積極向外推廣,雖然招致了一些反對和嘲笑之聲,但在俄羅斯近年廣泛流行的“反美主義”的推動下,帕納林的理論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同和贊賞。
美國分裂論-分裂       
在上述諸多社會經濟等問題的共同作用下,美國的富州將不再向聯邦政府繳納各項經費,從此“自立門戶”;社
 資料圖:美國擴張史會將變得越來越動蕩不安,暴動頻起,最終引發內戰,這時美國就會按照不同族裔分裂開來,屆時外國勢力將不可避免地進入美國國內。
加利福尼亞州
帕納林表示:“加利福尼亞州會成爲核心,並最終建立‘加利福尼亞共和國’,而且很可能會成爲中國的一部分,或至少受到中國的影響;得克薩斯州將成爲‘得克薩斯共和國’的‘首都’;還有一些州會歸于墨西哥旗下,或受到墨西哥影響;華盛頓州和紐約州會成爲被稱之爲‘亞特蘭大美洲’的一部分,未來很有可能加入歐盟;美國北部的一些州將成立‘中北美洲共和國’,而加拿大到時候一定會有所染指;夏威夷州則可能會成爲日本或是中國的海外屬地。”
阿拉斯加州
在提到阿拉斯加州的歸屬時帕納林教授狡黠地笑道:“俄羅斯想要收回阿拉斯加州可以說是合情合理的,因爲曆史上阿拉斯加長期是俄領土的一部分,像現在這樣歸于美國羽翼下反而不合情理。”
http://www.hudong.com/wiki/%E7%BE%8E%E5%9B%BD%E5%88%86%E8%A3%82%E8%AE%BA
 
美國會分裂嗎?(2009-02-02 ) 
 
    有些人可能看到本文標題就會不舒服。繞一個較大的圈子,這個題目牽涉到一個有點複雜的問題。當我們說中國人應該向西方學習的時候,我們同時也知道,西方也有很多問題。那麽,我們向西方學什麽?是全部都學,還是挑著學?一般只能是後者。如果是挑著學,那麽,挑哪些學?誰來決定挑哪些學?比方說,美國經常對其他國家長期從事挑撥離間,要麽制造別人的分裂,要麽制造有利于美國的政變。美國的這種慣常手段,中國人該不該學?除了講大道理之外,真正地向西方學習,其實都落實在這樣的細節上。
    美國分裂別國或制造政變的手法,伊拉克就是一個例子。兩位英國作家在他們共同撰寫的《新美帝國主義》一書中介紹說,薩達姆22歲的時候,搞了一次暗殺活動,但沒有成功。這次暗殺活動的幕後策劃就是美國CIA。薩達姆暗殺失敗逃亡期間,連房租都是CIA替他付的。後來薩達姆到了埃及上大學讀法律,也經常去駐埃及的美國大使館。薩達姆所在的阿拉伯複興黨1963年、1968年兩次發動政變,美國中央情報局給薩達姆提供了一份黑名單,由薩達姆動手將美國看不慣的人一一鏟除。1979年薩達姆從複興黨前領導人手中接過政權,大權獨攬,被譽爲第三世界最和平的一次權力交接,也是由美國中情局暗中操縱的。(《新美帝國主義》[英]瓦西裏斯-夫斯卡斯、比倫特-格卡伊著,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第151-153頁)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薩達姆在美國的幫助下與伊朗打了8年,發現美國背信棄義,薩達姆便有了二心。當初被美國大力栽培的薩達姆,後來被美國描繪成惡魔,最終將薩達姆吊死了。在這個期間,伊拉克北部的庫爾德人一會要獨立,一會被鎮壓,都與美國有關。因此,當我們說美國是人類先進文明代表的時候,我們不得不問:美國這種先進手段,我們要學嗎?
    伊拉克離中國比較遠,說點中國的事情。美國一直阻撓臺灣與大陸的統一,是中國人都知道。不僅如此,美國還想方設法地給中國制造分裂,比方說西藏叛亂。上個世紀50年代,美國中情局招募了一批西藏農奴主,在世界上好幾個地點建立軍事培訓基地。其中一個地點在美國境內,有雪山,有草地,氣溫較低,目的是模仿西藏的氣候和地理條件,培訓叛亂的特種部隊。然後,他們帶著美國武器、美國軍需、美國電臺進入我國西藏邊境地區,從事武裝搶劫和破壞。新疆的東-突分子也受到美國的具體支持,“法什麽功”在美國人那裏領工資領經費,已是公開的事實。還有一些人叫囂著中國應該分裂成七塊。
    面對美國對中國的這種“不友好”舉動,中國人應該如何對待?有一個精英當著美國總統諂媚地說:中國就應該分裂。他們學美國確實學得很到家。要我說,這些美奴精英應該更加徹底一些,強烈要求中國與美國合並,把中國變成美國國旗上多增加的小星星,那樣的話,學美國豈不更徹底?但只怕美國人堅決不會同意,美國只想讓中國分裂,讓中國實力減弱。于是乎,我們便看到受文化種族主義毒害的美奴們,對于美國“不友好”的溫情解釋:因爲美國就是好,所以美國做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可以原諒的;因爲中國就是壞,所以中國所遭受的一切都是活該,沒什麽可喊冤的。所以,美國要中國分裂,中國就應該分裂。
    我與這些美奴們的不同是,我不希望美國要我們學什麽,我們就老老實實地學什麽,美國不讓我們學的,我們就不學。我希望,在我們對美國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後,由我們自己決定什麽該學,什麽不該學。比方說,美國一直試圖分裂中國,那麽我們就想一想:美國會不會分裂?這個問題,美奴們是不會考慮的,因爲美國人根本就不希望在他們的頭腦中産生這樣的念頭。美國多強大多美好啊,美國萬世永昌啊,還會分裂?有這種念頭的人精神分裂吧?
    但我真的認爲,美國確實有可能分裂。首先是美國本土之外的飛地,比方說夏威夷。夏威夷原來有自己的土著國王,至今還有後裔,還一直在尋求夏威夷獨立,當然不被美國允許。然而,這確實是美國分裂的一個小裂口,說不定哪天會擴大。其他如阿拉斯加,離著美國那麽遠,哪天愛斯基摩人覺醒了,要求獨立,估計美國也得鎮壓。其次是在美國心髒地帶的印第安人保留區。當年美國政府與印第安人首領簽訂協議,從法理上說有點混亂,既像是國與國之間的協議,又像是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協議。如今,也確實有印第安人的後代要求印第安人獨立建國。現在印第安人比較窮,這個獨立要求響應的還不多,等到哪天美國窮了,說不定印第安人就真的獨立算球了。美國分裂的第三種可能是地區經濟不平衡。美國南北戰爭的原因並不是解放黑奴,事實上就是南北經濟不平衡。現在美國比較富裕,中央政府還有能力調節經濟水平不一的地區。等到美國窮了,個別富裕的州,很可能就會産生強大的獨立願望。本來美國就是靠經濟利益結合起來的,沒有了利益,分裂也很正常。
    按照美國的榜樣,從美國這些潛在的分裂勢力入手,給美國制造一點小麻煩也沒什麽不可。那樣的話,美國肯定要跳起來抗議。到那時,我們的美奴精英們是否會甜甜地、柔柔地對美國人說:我們是向你們學的!還是站在美國一邊憤怒地譴責中國?當然,我提出這個問題,也只是一個智力遊戲,估計中國人也不會像美國一樣,抓住這些可能分裂的小裂口,拼命刺激將其擴大,如同專叮雞蛋的蒼蠅,想方設法要找出一道裂縫。真要像美國那樣毫無愧疚地使出這種招數,還真有點下不了手。可能這也算學美國沒有學到家,好好學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34ba900100d54o.html
飛地是指
  ①一個單位所有的、與其成片土地相分離而坐落在其他單位範圍內的土地。
  ②屬于一個行政區管轄,但不與本區毗連的土地。
  ③土地的實際坐落,同土地證書上所載坐落不一致的土地。
  飛地是一種人文地理概念,意指在某個國家境內有一塊主權屬于他國的領土。根據地區與國家之間的相對關系,飛地又可以分爲“外飛地”(Exclave)與“內分地”(Enclave)兩種概念,其關系如下:
  外飛地(Exclave) — 某國家擁有一塊與本國分離開來的領土,該領土被其他國家包圍,則該領土稱爲某國的外飛地。
  內飛地(Enclave) — 某國家國境之內有塊地區的主權屬于別的國家,則該地區是這國家的內飛地,也同時是握有主權國家的外飛地。
  外飛地與內飛地雖然是相對的名詞,但互相之間卻不見得是可以互換的關系。如果與母國分離的孤立飛地是夾在兩個以上國家的邊境之間,那麽它雖然是個外飛地,但卻不是任何國家的內飛地。
 
美學者:“美國分裂論”反映俄羅斯自身危機   人民網
 
俄羅斯學者帕納林語出驚人地預言,美國最快今年秋天就會爆發內戰,導致美元體系崩潰,2010年六、七月間美國將分裂爲六塊,然後並入其它國家或淪爲附庸。但美國學者卻斥之爲荒誕無稽,只反映了俄國人對自家帝國崩解的曆史情結。
  據大公網援引中國時報報道,這項預言去年12月29日登上美國《華爾街日報》頭版之後,引發各界議論紛紛。雖然帕納林的說法圖文並茂、言之鑿鑿,並因此在俄羅斯大受注目,美國學者卻認爲是異想天開之說。
  稱今秋爆發內戰美元體系將瓦解
  簡而言之,帕納林認爲,美國在移民湧入、經濟衰退與道德敗壞的三重壓力下,將爆發內戰,美元體系因而瓦解,美國旋即分裂成六個區塊,分別是:加州共和國(並入中國)、德州共和國(並入墨西哥)、大西洋美國(並入歐盟)、中北美共和國(並入加拿大)、阿拉斯加(並入俄羅斯)、夏威夷(並入日本)。
  這番奇談怪論自然是讓美國專家學者嗤之以鼻,《時代》雜志專欄作家福克斯說:“帕納林對美國的地方差異一無所知…我懷疑他可能根本沒到過美國。”
  美國地理學家學會(AAG)前任主席貝爾瓦德指出:“帕納林可能誤以爲,美國民衆看待自己國家的心態,與前蘇聯體系的民衆一樣。”美譏帕納林預言投射俄尊嚴危機

  美國企業研究院(AEI)榮譽學者佛科夫則認爲,要分析一個國家的行爲,可以從它的曆史觀著手。看看過去廿年來俄羅斯的發展,不難理解爲什麽會有俄羅斯學者一廂情願地將美國描述成一個七拼八湊的脆弱帝國。
  坦白講,俄羅斯周邊的國家沒有一個樂意被它並吞,從東歐的波蘭、波羅的海三小國、烏克蘭、外高加索的格魯吉亞到中亞的哈薩克,都是千方百計要與它保持距離。只有古巴會想投入俄羅斯的懷抱,只可惜它遠在加勒比海。帕納林的預言背離了美國的現況,也投射了俄羅斯自身的國家尊嚴危機。
  帕納林近來在俄羅斯國營媒體大受歡迎,爲感歎國家地位今不如昔的民衆提供慰藉,滿足他們“俄羅斯帝國崩潰了,但美利堅帝國也不會幸免”的幻想。然而佛科夫指出,俄羅斯人口日漸萎縮,經濟命脈所系的油價一路滑落,如果帕納林之流真的能夠預言危機,恐怕得先替自己的國家看看水晶球。
http://mil.huanqiu.com/world/2009-01/333598_2.html
 
美國「精神分裂」與世界新鼎立格局    譚  中(旅美退休教授)
 
 伊拉克戰爭 (或稱「海灣戰爭二號」) 造成了美國精神分裂。認為這次戰爭「師出無名」的知識分子卻對美國的「勝利」表示喜悅。他們中許多都覺得﹕既然奧薩馬賓拉登和他的信徒矢志不渝要把所有美國人都殺死,布希到世界各地去打擊他們以保證美國人的安全的任何不擇手段都可以原諒,雖然他的某些做法顯然太蠻不講理。這種精神狀況是感性向背和理性是非的離異。「九一一」以後,美國對國際局勢的討論只聽見「現實主義派」(realists) 的聲音,「自由主義派」(liberals) 變得萬馬俱瘖。芝加哥大學反對布希「先發制人」政策的學者多半是「現實主義派」,以著名安全戰略專家米爾商牟 (John Mearsheimer) 為首。可以說,隨著海珊政權在強大的美國「威懾」火力轟炸下不堪一擊,美國國內由克林頓政權辛苦經營起來的「新自由主義派」(neo-liberals) 也被布希和他的「新保守主義派」(neo-conservatives) 打垮了。在和芝加哥大學校內與外來講演的學者攀談時,我的這種想法得到共鳴。「自由主義派都被電視討論節目消滅掉了」,一位哈佛大學教授這樣附和我說。布什發動的「打恐戰爭」(war on terror) 被形容為「唇槍舌戰」(rhetorical war),一方面行政機關以「打恐」為名封鎖信息,另一方面開動宣傳機器把「不愛國」的標籤貼到所有批評「布希主義」的人臉上。美國向來是「自由民主國家」(liberal democracies) 的領袖,如果在這個國家中自由主義派都變成啞巴了,美國也會無法以「自由民主國家」自居,美國的「民主」也會貶值。
 美國霍普金斯大學退休教授﹑著名國際關係專家屠克爾 (Robert Tucker) 在紀念「九一一」慘案一週年時寫道,美國公眾已經作了這樣的思想準備﹕「同意(政府)不擇手段地追求美國強權使一個分裂的世界建立起秩序來」(參見華盛頓《民族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 雜誌二○○二年秋季刊﹑總六九號六頁)。 這兒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二○○一年美國本土受到恐怖襲擊後世界出現「分裂」,布什政權在遭受挫折以後決心不但要使美國變得安全 (最近美國政府宣佈:現在美國實際上是四十年來最安全的),而且要更進一步去鑄造新的國際秩序;二是「新保守主義派」任何時候以「安全」為藉口、動用武力都會得到美國公眾支持。911以前,美國統治精英總是斤斤計較這樣做是否代價太大。911以後,這個矛盾不復存在。(家鄉的紳士,海外的流氓)
 十八世紀英國殖民主義出了個英雄叫克萊夫 (Robert Clive),本是沒多大出息的東印度公司職員一舉成為征服印度的急先鋒,是個典型的「gentleman at home, scoundrel abroad」(家鄉的紳士,海外的流氓)。這次伊拉克戰爭充分顯露了美國這種道義上的橫向分裂。每一個戰死在伊拉克的美國生命都被布希和他的宣傳機器描寫成莫大損失,但美國各大電視上展現了和隱瞞了的千百萬噸美國「致命炸彈」(lethal bombs) 在伊拉克遍地開花所殺傷的伊拉克生命卻沒有引起傷感。布希政權把至今找不到證據的海珊政權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說成洪水猛獸、不消滅不得安寧,但美國那可以把全世界毀滅無數次、已經造成千萬外國無辜傷亡的武器卻被吹捧為「阿喀琉斯之矛」(Achilles' spear)。這次以海珊政權沒有遵守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消滅武器為藉口的進軍巴格達正是和聯合國安理會多數成員的意旨相違背的。布希說﹕「自由是上帝給人類的禮物」,但他用武力到外國去「改變政權」﹑破壞別國的秩序與穩定,實際上是掠奪別人生活的自由。這一筆帳是算不清的。
 當然,一切都可以歸罪於恐怖,是911事件使布希恐怖活動變本加厲政權意識到世界的暗中「分裂」,華盛頓像一頭六百磅的大猩猩威脅利誘世界各國站到美國「打恐聯盟」這邊來,並且以兇惡的眼光注視那些所謂「失敗國家」與一角已被摧毀的「無賴軸心」。然而,布希要對付這個「分裂的世界」必須先解決杭亭頓發明的伊斯蘭世界與美國之間的「斷層線戰爭」問題。剛寫到這兒,電視上正展現「九一一」後又一次由奧薩馬‧賓拉登派出的十九名恐怖分子執行的襲擊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西部外僑高級住宅區,造成兩百人傷亡,八個美國人喪命。此前,布希政權 (包括他自己) 在慶幸「勝利」時說過基地組織已再無力量反撲,現在的發展證明米爾商牟等人預言的打了伊拉克只會使恐怖變本加厲。布希的「打恐戰爭」好比一個沒有後半部的括弧,越擴大範圍越收不了場。美國已經在道義上喪失了文明世界領袖的資格,在實際上從全球發展的帶頭羊降低到一心一意在中東一帶建立「帝國」的「超高強權」(hyperpower)。換句話說,美國的影響與控制能力將從地球其他部份逐漸消失,現在這一發展的苗頭已經出現在歐洲大陸,將來也會出現在亞洲。這一趨勢在下一屆美國總統任內可能穩定下來。如果小布希仍然主掌白宮,他肯定變成21世紀的曹操 (無法制止挑戰魏國的蜀國和吳國的崛起)。即是民主黨總統取代他,也不能改變這一趨勢。
 聽說本來是要把這次伊拉克戰爭定名為「解放伊拉克軍事行動」(Operation of Iraqi Liberation) 的,但這英文名字的縮寫是「OIL」(石油),才避嫌而改名。布希政權原來估計伊拉克人民會歡迎美國「解放軍」去「替天行道」,因此把派去擔任戰後管理的退休中將加爾納掛牌為不傷害伊拉克愛國主義尊嚴的「建設與人道援助辦公室」
   (Office of Reconstruction and Humanitarian Aid )。加爾納本著這種精神,儘量少露面而幕後操作,結果一個多月來使伊拉克變成「無法無天」。現在美國在安理會的提案中正式以「佔領強國」(occupation power) 自居,又由布希任命堂堂皇皇的「行政長官」布勒梅,他在五月十二日到達巴格達以後就馬上下令軍警對擾亂治安者開槍,使人不禁想起殖民時代英國駐印度的罵名「總督」。筆者最近在印度報紙上看到一則新聞,南亞各首都流傳著小道消息說,加爾納中將曾經向印度和巴基斯坦政府提出最後通牒,如果二○○四年底不達成和平協議,美國就會出兵到南亞「改變政權」。消息傳開,使得華盛頓忙於闢謠。一貫批評布希打伊倒薩的米爾商牟教授曾經警告這「佔領強國」是不好當的,以色列早就嚐到苦頭要想方設法卸掉「佔領」包袱。他估計美國今後在相當長一個時期中只有精力在中東一帶建立新秩序,在其他地區只能設法維持原狀,布希政權會注意和歐亞兩洲的大國 (法國、德國、俄國、中國等) 保持「軟」關係。國際形勢正在向三足鼎立的方向發展。歐洲擺脫美國控制的進程已經被席哈克總統領導的法國啟動了。已經有美國專家把美法雙邊關係 (甚至大西洋兩岸美歐關係) 形容為新「斷層線衝突」,出現了一個奇怪現象:以天主教為主的歐洲大陸越來越變得「超宗教化」(secular) 而美國社會卻發展了「基督教受包圍、受攻擊」的危機感。美國和歐洲脫節的表現之一就是歐洲輿論普遍認為「九一一」並不是大不了的事,從英國到印度,歐亞大陸西部早就習慣了一方面警惕恐怖活動、另一方面照常生活,誰也不覺得有像布希政權這種大驚小怪的必要。專家評論美法之間矛盾的特點是:法國人並不反對美國﹑只是反對布希,美國人卻不是反對對美國發難的席哈克﹑而是反對法國。行家認為,伊拉克戰爭以後,美國大企業和歐洲大企業之間將進行激烈的競爭。歐洲國家已經開始以歐元取代美金作國際貿易記帳單位 (中國購買「空中巴士」也開始這樣做了)。不要以為這只是個技術問題。美元長期作為國際貨幣大大幫助了美國玩弄財政資本主義剝削,即通過轉帳﹑信貸 (不見現錢) 而為美金創造虛構價值 (等於變相剝削)。如果將來歐元最終取代美元,美國就不再財大氣粗了。如果中國大陸﹑臺灣等政府再不用外匯儲備去買美國國庫券,歐洲人每年數百億的外國投資轉向其他目的地,美國經濟的領導地位也就完蛋。看樣子,布希政權目前還看不到這一危機,但歐洲已經有人看到了。將來歐盟與美國並駕齊驅﹑甚至超過美國之上並非空想。東亞將有可能成為鼎立的另一隻腳,中國當然會擔任領導角色。布希政權當前對東亞的局面還不及對南亞的擔心。南亞兩個核武器國 (印度和巴基斯坦) 如果大打出手,基地組織和塔利班就會東山再起,穆沙拉夫可能被推翻,巴基斯坦可能塔利班化,巴國的核武器可能落入反美「聖戰」者之手。這些後果遠比小小朝鮮對美國進行「核訛詐」來得嚴重。布希政權必然緊緊依靠中國﹑韓國﹑日本來使用外交﹑收買等手段解掉金正日造成的疙瘩。反過來看,這正是東亞團結一致﹑爭取地區穩定而增進繁榮的契機,千載難逢。
 在這一國際形勢發展的大前提下,臺海兩岸應該如何配合就提上議程了。法國駐芝加哥總領事最近到芝加哥大學講演,描寫美法關係是「冰凍」﹑美德關係是「冷」﹑美俄關係是「涼」,美中關係是「暖﹑越來越暖」。北京當局儘量利用這一大好形勢當不在話下。臺北當局呢﹖布希推行「新保守主義」,美國變成社會學家形容的「液體模式」(liquid model)﹕以美國為代表的「拋棄社會」(throw-away society),人們為了奔向前程不斷遷移,總是把買起來容易﹑運起來昂貴的「身外之物」丟掉而輕裝上陣去到未來崗位﹔物質財產可以丟,精神價值也隨時拋棄。那些一向以為美國看重臺灣「自由民主」的聰明人物將會在美國新戰略產生的新國際形勢前感到渺茫。當然,美國目前仍然有人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將是美國頭號敵人,但他們已把這一設想的時間推後到二十一世紀的下半葉。那就是說,今後四十多年中,東亞在五角大樓戰略熒光屏上不至於是顯眼的目標,凡是有志之士,與其被時代的車輪輾得粉碎,倒不如「識時務者為俊傑」呀﹗ (二○○三年五月十四日於芝加哥海德公園)
http://www.haixiainfo.com.tw/FF/150-136.html
 
大分裂時期美國社會的信任問題探析 鞠惠霞 2009-1-23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這一時期是大分裂時期,以美國爲代表的大多數工業化世界的社會價值觀出現了大分裂,社會狀況嚴重惡化。犯罪和動亂開始上升;核心家庭衰落,離婚率上升;人口出生率降低;人們對組織機構及其制度的信任和信心持續下降。特別是人們相互間的信任感降低,交往的性質也發生了變化。“雖然尚無證據表明人們之間的聯系變少了,但相互間的關系卻不及以前那樣持久和緊密,而且相聯系的人數也比以前少了。”“這些變化本身使20世紀中葉工業社會中流行社會價值觀念形成了大分裂。”[1]令人不解的是,在物質日益發展的時代, 美國社會使人們團結在一起的那種社會聯系和普遍價值觀念特別是人們之間的信任卻正在變弱。我們應該如何解釋物質發展與人們相互之間的信任發展不同步的現象?信任是社會合作的基礎和社會發展的巨大動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社會資本,人們相互之間的信任感下降的後果又是什麽呢?在信任感降低的時代,人們爲什麽仍能夠實現又應如何實現社會信任的重建呢?
  造成這一時期社會的信任感降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首先,以信息爲基礎的較爲複雜的經濟導致的個人主義的盛行。“任何一個在50年代和90年代期間生活過的美國人和西方人都會清楚地認識到這一時期價值觀發生的巨大變化。這些價值觀和准則方面的變化非常複雜,但卻可以歸納到日益增長的個人主義這一大標題之下。”[2]以信息爲基礎的社會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性質和生活方式,諸如避孕丸之類的醫學技術的創新及人們壽命的延長也削弱了生育和家庭在人們生活的作用。家庭、宗教等社會義務帶給人們的束縛逐漸變少,個人的選擇空間日益增多。但這種個人享有空前多的自由選擇社會的危險在于,“人們忽然發現自己在社交方面比較孤立,雖說可以自由地與人交往,但卻不能做出道義上的承諾,將自己在真正的社團中跟其他人聯系起來”[3]。其次,犯罪的急劇增加加劇了人們相互之間的不信任。犯罪的增多往往會增加人們的不安全感,加之新聞媒體對犯罪的報道有時過于誇大,這易使“犯罪的受害者或者觀看地方電視新聞臺播出的一個又一個可怖的犯罪故事的觀衆,很可能除了至親好友外,對世人不會信任了。因此,犯罪似乎是1965年之後不信任有增無減的一個重要原因”[4]。再次,離婚率的上升和家庭破裂的增多可能也是不信任增多的一個重要因素。對經曆過父母離異的孩子來說,家庭的破裂可能給了他們痛苦的經曆,這使他們一般會對大人持懷疑態度。
  二十世紀後半期美國社會信任度的降低産生了負面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團體的小型化趨勢加強。這一時期人們從家庭、鄰裏、宗教的聯系中解脫出來,個人主義盛行。日益膨脹的個人主義導致了人們對權威特別是大型機構權威的懷疑,“他們對于任何可能限制其選擇自由的政治或道德方面的權威越來越不信任,但他們同時又想要一種團體感以及來自團體的好東西,比如相互認可、參與、歸屬感和同一性。團體只能在別處找到,在那些忠誠和成員資格部分上一致且進出的代價相對都比較低、規模較小而又比較靈活的群體和組織中找到。這樣,人們也許能夠使自己對團體和自主這一自相矛盾的向往和諧起來。”[5]這導致了團體的小型化。其次,不利于社會合作的形成和社會資本的增加。“社會資本可以簡單地定義爲一個群體之成員共有的一套非正式的、允許他們之間進行合作的價值觀或准則。”[6]而信任既是實現社會合作不可或缺之要素,也是衡量社會資本的一個重要標准。一個人們之間相互猜忌,互不信任的社會,社會合作是無法實現的。正如阿蘭?佩雷菲特所說“‘作爲進步社會起源的信任品性是否爲進步社會的長存永固所必需?’回答只能是肯定的。抽去我們置于信任旗下的所有精神稟性,別說經濟發展,就連我們的社會都難以維系,還能剩下什麽呢?”[7]
  在信任感降低的時期,人們仍能夠實現信任重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人類社會正是在不斷確立規範,推翻規範,然後再建立適合人類發展的新的規範的過程中不斷進步的。社會在不斷變化,人們也在不斷適應社會。而且從采集狩獵社會人們一起打獵到現代社會人們之間的相互合作,信任在其中一直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雖然二十世紀後半期美國社會的信任感降低,但人們是能夠適應這一變化並做出反應,重建社會信任的。其次,人們需要他人對自己的認識來完善自我。“沒有他人的感受作爲我們品格的‘反射’,相應的自我感受及自我認識、建設性的自我批評和個人的持續發展幾乎不可想象。”[8]在這一別人認識自己的過程中信任起到了重要作用。因爲只有表現出真正的自我,才有助于別人對自己的認識。再次,人們有一種沒有風險地向他人表達情感的意願。“即人們通常有本能的、同虛榮心無關的自我表現的需要,惟有通過不加修飾地表達自己的品格,例如性格、偏好、強項、弱處、願望、需要、情感及感受才能獲得‘內心的寧靜’”[9]。“無論什麽時候,如果心情不幸失去控制的話,那麽與人交際和交談是恢複平靜的最有效的藥物;同樣也是寧靜、愉快心情的最好保護劑,這對于自足和歡樂來說是不可或缺的。”[10]而要沒有風險地且毫不修飾地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情感,人們相互之間的信任是不可或缺的條件。如果不能信任傾聽者,人們便不得不忍受有選擇的表達自己的情感所帶來的孤獨感。
  在有了實現社會信任的可能性之後,具體應該采取哪些方式實現社會信任的重建呢?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政府應當加強法治的透明度。信任半徑一直局限于家庭和朋友之間,而“一種普遍的公正實施的法治,給不相關的陌生人提供了相互合作和解決爭端的基礎,以此便可大規模地擴大信任半徑。”[11]其次,增加相互間的交往。既然人們之間的不信任大多時候可能是因爲相互間的不了解,那人們可以通過反複的社會交往,觀察其行爲,盡可能多的搜集對方的信息,進而對其行爲傾向進行有效的限定。此外,“了解一個人是否可靠,除了直接觀察其行爲以外,最重要的信息來源就是與他共過事的人對他的評價,也就是他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這一綜合印象代替了反反複複的社會交往。”[12]總之,“蓋凡人類社會都始終存有信任成分,就連我們所說的疑忌社會也不例外。問題只不過在于信任是否成爲占主導地位的要素。”[13]人類曆史的早期階段使我們堅信,重新對人們進行教化,重建社會信任,使信任成爲占主導地位的要素可能的。   
  參考文獻
  [1][2][3][4][5][6][11][12][美]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類本性和社會秩序的重建,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5、53、54、110、115、18、305、226
  [8][9][德]米歇爾,鮑曼,道德的市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396、396-397.
  [10][英]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九州出版社,2007.39-41
  [7][13][法]阿蘭,菲雷菲特,信任社會論發展之緣起商務印書館,2005.566-567,567
http://www.govyi.com/lunwen/2009/200901/291063_2.shtml
 
且看布什如何統合一個分裂的美國    花俊雄(旅美評論家)
 
勝之不武   敗者不甘
 十二月十二日聯邦最高法院以五對四裁決佛州停止人工計票,共和黨佔絕對多數的佛州議會投票任命二十五個選舉人,至此,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高爾知道大勢已去,終於在十三日晚上九時認輸,布什於同晚發表當選講話。美國第四十三任總統選舉終於定出勝負。
 勝負固然已經決出,但是,布什勝之不武,高爾敗之不甘。在聯邦最高法院下令佛州停止進一步人工計票之際,布什只多高爾二百八十八票。按常理判斷人們心裡有數,如果沒有發生種種意外,如果嚴格人工計票,高爾應該贏得佛州全民投票及佛州的二十五張選舉人票而當選。美國媒體根據《資訊公開法案》,自行展開委託計票工作證明高爾領先布什。《邁阿密先鋒報》委託一組政治分析家和民調專家,根據各郡的投票情況得出統計學的數據認為高爾在佛州領先布什二萬三千票。非黨派研究組織編纂的投票數據顯示,高爾普選票比布什多出五十四萬,但卻因在佛州以美國歷史上最微小的差距喪失二十五張選舉人票而落敗。有人認為高爾輸得冤,布什贏得不光彩;當然也有人認為高爾以兩任副總統的豐富經驗及執政黨龐大的政治資源,頂著連續八年的經濟榮景,竟然無法順利贏得大選,甚至輸掉田納西州和阿肯色州,還有何話可說?布什固然有他爸爸老布什的「遺蔭」,但以從事公職僅六年的時間,竟能步其父親的腳步入主白宮,正顯示虎父無犬子,不可小覷!
 布什的競選名言:「我是統合者,不是分裂者」(I am a uniter, not a divider)。這次的總統大選,男性、高收入者和白人選民多投布什;女性、中低收入者和少數族裔多擁護高爾。從政治版圖看來,正如孟加拉國獨立之前南亞次大陸分成印度及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一樣。民主黨掌握了東北海岸和西海岸以及大湖區的二十一個州,對共和黨佔優勢的廣大中間地帶,太陽帶、中西部大平原、洛磯山區的三十個州造成兩面包抄的形勢。
 從表面上看來,這次大選的結果是共和黨自一九五二年艾森豪入主白宮以來首次掌控總統席位及參、眾兩院。但假如認為他們因此就能暢所欲為可是大謬不然。共和黨在眾議院只有九票多數;在參議院,兩黨是五十對五十,充其量,錢尼在相持不下時,可以以副總統作為參議院主席的身份投下決定勝負的關鍵一票。
話都說得很漂亮
 這次美國大選殺得難分難解,最後鬧到兩造對簿公堂,由聯邦最高法院裁決決定勝負。由於佛州的普選票雙方差距甚微,根據佛州選舉法,必須重新計票。十一月十日,機器重新計票結果,布什僅領先三百二十七票,民主黨遂要求在有嚴重爭議的邁阿密--達德、布羅沃德、棕櫚灘和沃魯西亞等四郡人工重新計票。十一月十一日布什入稟佛州聯邦地區法院企圖加以阻止。此後兩造在法院的告訴互有勝負。十二月八日佛州最高法院以四對三作出有利於高爾的裁決,下令立即人工重計機器無法判別總統一欄誰屬的四萬五千張懸疑票。十二月九日布什上訴聯邦最高法院,十二月十二日聯邦最高法院以五對四推翻佛州最高法院的裁決,勒令停止進一步人工重計有爭議的總統選票,佛州議會投票將二十五張選舉人票給布什。
 在美國歷史上,法院一般不太願意捲入選舉糾紛,這可能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次由聯邦最高法院裁決判定總統大選的勝負。佛州最高法院和聯邦最高法院的裁決,黨派立場涇渭分明,由民主黨州長主政時期任命的佛州最高法院法官都採取有利於高爾的立場,而由共和黨總統任命的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則都採取有利於布什的立場。經過這場選舉官司,司法獨立蒙上一層陰影,使人民對聯邦最高法院的信心受損。
 高爾在他的輸誠演說中明白表示,他堅決不同意聯邦最高法院的裁決,但是為了全民的團結,為了民主體制的完整,他願意接受這個結局,他願意認輸。布什在當選演說中申明,總統是不分種族、不分背景、每一個美國人的總統;總統是為整個國家,而不是為一黨服務的。他選擇在德州眾議院發表演說,因為它是佔多數的民主黨和執政的共和黨兩黨合作的典範。話都說得很漂亮,但人們心裡鏜亮,美國政治絕對沒有這樣的溫良恭儉讓。十九世紀三個普選票落後而以選舉人票領先入主白宮的總統亞當斯(一八二四)、海斯(一八七六)和哈裡遜(一八八八)湊巧都是共和黨,他們都只作了一任,而且任內諸事不順,難有卓越政績。
有合法性 無正當性
 約有百分之四十的美國民眾認為布什的當選有合法性,但無正當性(legal but not legitimate)。超過百分之五十的民眾認為美國仍將處於分裂之中,布什難有太大作為。布什喜歡標榜德州兩黨合作的經驗,但問題是德州經驗是否適用於華盛頓。在德州共和黨和民主黨議員的意識形態非常接近,他們所要照顧的地方利益也相去不遠。兩黨都主張政府不要多管「閒事」,都堅持低稅負。高爾批評布什在德州的施政政策,許多都是在民主黨議員支持下獲得通過的。治理全國和治理德州的任務複雜性和艱巨性相距何止千裡!而華盛頓參議院和眾議院的黨派鬥爭和利益分歧也遠非德州議會所能比擬。
 五十年前在艾森豪總統時代,參議員大多數都是國之大老,都認同羅斯福總統的「新政」。其時艾森豪以絕對多數贏得大選(一九五二年和一九五六年分別以普選票多出六百六十萬和九百五十萬,選舉人票多出三百五十三和三百八十四票擊敗民主黨候選人史蒂文遜),並以第二次世界大戰英雄廣獲民眾愛戴。但即便如此,共和黨佔微小多數(共和黨四十九席,民主黨四十七席,共九十六席,其時夏威夷和阿拉斯加還未成為美國的兩州)的參議院也無所作為。如今布什以歷史上罕見的弱勢入主白宮,參議院兩黨旗鼓相當,任何議案要順利通過必須至少六十票,而在湯姆‧達紹領導下的民主黨參議員甚至比林登‧約翰森時代更為團結,要十個民主黨參議員跨越黨派界線支持共和黨的提案談何容易?更何況共和黨參議院領袖特蘭特‧洛特一口回絕達紹兩黨分享參議院權力,委員會召集人兩黨各佔一半的請求。因此,布什主政下的參議院要有所作為並不樂觀。
 眾議院要達成兩黨合作就更加艱難。在一九九四至一九九七年共和黨眾議院議長牛特‧金格裡奇強力推行《美國契約》並迫使聯邦政府兩度關閉,及一九九八年十一月至一九九九年二月共和黨眾議員罔顧民意以陸文斯基案強力推動彈劾克林頓總統以來,兩黨勢成水火。然而,布什的燙手山芋卻來自黨內。眾議院共和黨黨鞭德州眾議員湯姆‧迪萊認為既然共和黨掌握了白宮和參、眾兩院,兩黨合作當然是民主黨向共和黨靠攏。他主張利用行政資源比如拉幾個民主黨入閣,對民主黨進行各個擊破、分化瓦解。布什如果要推動兩黨合作,就必須在某些意識形態的差距方面起到橋樑作用。但是眾議院內共和黨的保守派,為防止布什「投降」,已經開始集結牛特‧金格裡奇《美國契約》的核心份子,組成「議題管理中心」,就各項主要議題,迫使布什堅持保守派的立場。參、眾兩院在近十年來黨派惡鬥成風,布什以一個弱勢總統要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恐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更何況民主黨中有不少政客心有不甘,正等著布什出紕漏,好在二○○二年的中期選舉報一箭之仇。
「溫情的保守主義者」
 布什以「溫情的保守主義者」(Compassionate Conservatism)自詡,且讓我們看看他在德州的施政紀錄。德州可能是美國執行死刑最多、最頻繁的一州。它有數量龐大的兒童沒有任何健保。它的環境政策允許設備老舊、過時,污染嚴重的工廠自己決定要不要遵守,而不是強制執行環保規定。布什競選的三大主軸:教育、保健(全美有四千二百五十萬人沒有健保,比一九九二年多七百五十萬)和社會保障。他的當選演說強調「和解與改革」。他主張通過私有化進行教育、保健和社會保障改革。這種作法在德州或許還行得通,但在國會要過關恐怕就不容易。況且教育、保健和社會保障私有化的改革,是否有利於窮人也頗堪質疑。在此次大選中,競選籌資改革是一大熱門題目。布什黨內初選對手亞利桑納州參議員約翰‧麥凱恩聲稱他已經掌握足夠的票數讓他即將在國會提出的競選籌資改革方案順利獲得通過。果如此,這將是布什上任之後所將面臨的第一大難題。布什在競選開始的頭四個月所籌到的錢,超出任何候選人在兩年內所籌到的。他之所以能擊敗麥凱恩,荷包充裕是一大主因。如果麥凱恩的提案順利過關並送到布什的桌上,簽或不簽都將頗費思量。
 布什最需要修補的是他與黑人選民的關係。布什在全國僅獲得少於百分之八的黑人選票,是自高華德以來共和黨候選人的最低得票率。布什在佛州表現出人意外的差勁主要原因是今年黑人投票比一九九六年多百分之六十五,而喬治‧布什僅獲得百分之七的黑人選票,相對而言,他的弟弟傑布‧布什一九九八年競選州長還獲得百分之十四的黑人選票。在這次佛州的總統大選中,投票的黑人有百分之四十是第一次投票,許多人懷疑他們的選票是否被計算在內。因此,黑人對於佛州計票特別關切,對於聯邦最高法院的裁決特別感到憤怒。布什對於黑人選民的情緒顯然相當敏感,因此當選後不久即致電傑西‧傑克遜,並隨即任命前參謀首長會議主席科林‧鮑威爾為國務卿,史坦福大學教務長康多莉莎‧賴斯為總統國家安全顧問。鮑威爾是第一個擔任國務卿的黑人;賴斯則是第一個擔任國家安全顧問的黑人和婦女。這兩項任命雖然不完全取決於他們的族裔背景,但毫無疑問有助於布什改善與黑人社區的關係。
布什團隊中的冷戰思維
 布什比近年來任何新上任的美國總統更足不出「戶」,他對國際事務所知有限,人們擔心他會像克林頓總統第一任那樣,在外交事務上舉棋不定。在國際事務方面,延續性是非常重要的。歐洲主要盟國對高爾個人及其國際觀比較熟悉,對布什則完全不摸底。它們更擔心在彈劾克林頓之後,已經受損的總統一職的權威性,經過這次的爭議,進一步削弱。這可能是布什不得不起用老布什甚至是福特總統時期的元老重臣,以安定國內外人心的主要原因。目前已經任命的外交和國家安全團隊,對於布什新政府今後的走向大體上已經有個輪廓。他們之間還需要進一步的磨合,面對現實情況外交政策肯定也需要進一步的修正。
 鮑威爾具有實戰經驗,尤其是曾經兩度在越南戰爭服役,這使得他在處理外交事務方面會趨於穩重、務實。在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任內,他主張不打沒有把握的仗,主張調動絕對優勢的兵力,來保衛美國主要的關鍵利益。他更清楚即使美國是世界唯一的超強,也不能為所欲為,輕舉妄動。因此主張與俄國和中國合作。國家安全顧問康多莉莎‧賴斯是俄羅斯和東歐專家,曾任老布什白宮國家安全事務官員兩年,是小布什競選期間的主要外交政策顧問。她主張美國逐步撤出波斯尼亞和科索沃,改由歐洲承擔維持巴爾幹半島安全秩序的責任,並建議減少美國軍隊在世界各地的維持和平任務。她的主張引起了北約組織和歐洲盟國的緊張。當然歐洲盟國對此早已未雨綢繆,成立了一支六萬兵員的快速反應部隊。
 布什在國防和外交方面勢必引起軒然大波的是他積極主張修改反彈道導彈(ABM)條約,發展和部署國家導彈防衛(NMD)系統。十二月二十八日他任命的國防部長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是冷戰老將,他放言將優先發展NMD系統。國家安全顧問賴斯的副手,老布什時代曾經擔任助理國防部長的斯蒂芬‧哈德利也高唱此調。對此,俄羅斯和中國都已明白表示堅決反對。德國總理施樂德和法國總統席哈克支持俄國和中國的立場,因為,這勢將引起新一輪的軍備競賽,導致全世界的動盪不安。面對全世界各大國的反對聲浪布什和其他鷹派冷戰思維者,可能不得不三思。
面臨全球經濟放緩局面
 老布什因為沒有處理好一九九二年經濟衰退的問題,以贏得冷戰,擊垮伊拉克的侯賽因的空前聲望競選連任,竟然敗在無藉藉之名的阿肯色州州長克林頓的手下。當年克林頓的競選口號:「是經濟,蠢蛋!」(It's Economy, Stupid!)小布什面對的第一個課題仍然是經濟。
 老布什認為如果當時聯儲會主席格林斯潘盡快降息,他可能不會輸掉總統大選。十二月十八日小布什與格林斯潘見面後,大家期望格林斯潘在翌日聯儲會上會宣布降息,但大失所望,造成股市連續重挫。股民原先盼望聖誕節前後會發生的所謂聖誕老人回升(Santa Clause Rally)也落了空,年關收盤三大指數齊落,造成道瓊指數自一九九○年以來首次年關下挫,今年共下跌了百分之六點二,是自一九八一年以來表現最糟的一年。納斯達克指數自一九七一年以來首次年關下挫及三十年來最大的跌幅,全年跌幅達百分之三十九點三,若與今年三月十日高峰相比,納斯達克已跌落百分之五十以上。史坦普五百綜合指數今年跌幅為百分之十,是自一九七七年以來最大的年度滑落紀錄。各種重要指標,包括消費者信心指數和各大公司的裁員人數都明顯表示,經濟已經放緩。今天布什新政府所面臨的問題不是美國經濟是否已經放緩而是如何應付全球經濟放緩的問題。
 看來日本經濟已經陷入衰退,歐洲期望縮減長期失業問題也可能落空,過去幾個星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必須籌集四百億美元為阿根廷解困,並需籌集一筆較小數額的資金使土耳其免於破產。這次經濟放緩之不同於上次,正在於它的全球性特徵。過去十年來由於經濟全球化,國際經濟聯繫比老布什主政時更加緊密,全球任何一個角落的經濟崩盤將很快蔓延到世界各地。例如一九九七年泰銖崩盤,引發亞洲金融風暴,香港市場跟著下沈,從而引起美國市場的巨大賣壓。一九九八年俄羅斯發生同樣的問題,隨即引發華爾街和整個拉丁美洲的金融緊張。美國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這八年來一直以高速前進,一旦放緩,它所將引起的連鎖反應不堪設想。這正是美國經濟學家所擔心的以及布什新政府所面臨的挑戰。此外,克林頓主政的八年內,最大的國際經濟挑戰來自一九九五年墨西哥的金融危機,克林頓行政當局動用了四百億美元拯救墨西哥,當時共和黨堅決反對,事後證明,克林頓行政當局的舉措完全正確,墨西哥不到兩年的時間就獲得恢復,並且提前還清了美國的借款。人們懷疑布什新政府在遇到相同問題時,是否有同樣的魄力,迅速採取明快的措施。
布什一再強調要走中間路線
 美國經濟開始放緩,華爾街股市一片愁雲慘霧。布什新任的財政部長保羅‧奧尼爾對股票市場並不熟稔,他堅決支持克林頓行政當局緊縮開支並用歲餘減低國債的政策。這一政策是前財政部長羅伯特‧魯賓和格林斯潘堅決擁護,並認為這是美國經濟健全及維持八年經濟榮景的主要政策。大量減稅是布什競選的最主要政綱之一,減稅政策和計劃是由老布什任命的聯儲會成員,前哈佛經濟學教授勞倫斯‧林賽擬定的。林賽在聯儲會中一向與格林斯潘意見相左,兩者之間如何調和,頗費周章。如果美國經濟保持強勁成長,布什的財政金融智囊團認為將有足夠的財政資源可以兩者兼顧。一旦美國經濟放緩甚至開始衰退,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就會陷入取捨兩難的局面。如果布什堅決進行大量減稅,同時又推動耗資龐大的NMD系統,歲餘就可能大大降低,甚至恢復裡根時代的赤字開支。如此,克林頓預計到二○○九年完全還清國債的設想就不可能實現。
 面對美國歷史上最接近的總統大選,選舉人票和參、眾兩院幾乎從中對分的情況,共和黨的大老小霍華德‧貝克和約翰‧丹福思及民主黨的薩姆‧納恩和羅伯特‧斯特勞斯聯合呼籲兩黨認清事實,即美國人民都沒有賦予任何一黨以「天命」執行任何一黨的黨綱和政見。兩黨都必須告訴黨內的勢力集團,為了體現人民的政治意志,新的行政當局和國會參、眾兩院必須本著兩黨合作的精神化解這次選舉所帶來的傷痕。布什本人也一再強調,他將盡力遴選民主黨精英加入他的內閣,使他的行政當局能夠力行中間路線,並建立兩黨合作的氣氛。
國會山莊戰火可能延燒下去
 到目前為止,除了勞工、能源和運輸三部的部長人選尚未確定外,布什的內閣成員已經底定。在組閣的過程中,民主黨的人選時有所聞,但最後都未能落實。以目前剩下的職位,要吸引有份量的民主黨政治人物入閣恐非易事。這樣一來,布什所標榜的兩黨合作,將流於徒託空言。這固然是共和黨內保守派堅持臥榻之旁豈容他人安睡,重要的硬把子當然要掌握在自己所能信任的人的手裡所致。但民主黨重量級人物不願撿人家吃剩的骨頭也是主要原因。布什在當選後就曾經會見路易斯安那州聯邦參議員約翰‧布勞克斯,並徵詢他是否有意入閣,卻被布氏婉拒。因為民主黨不願意輕易放棄目前他們在參議院所享有的五十對五十的權力平衡。當然也有人認為布什的「誘餌」不夠迷人,此次大選中共和黨與民主黨壁壘分明,在投票日後三十六天的「延長賽」中更傷和氣,更何況布什並沒有像羅納德‧裡根一九八○年和一九八四年那樣獲得所謂的「裡根民主黨人」的熱烈擁護,以壓倒勝的絕對優勢擊敗民主黨的吉米‧卡特(普選票多八百餘萬,選舉人票四八九對四九票)和沃爾特‧蒙代爾(普選票多一千六百餘萬,選舉人票五二五對十三票)所帶來的強烈信息讓民主黨人心悅誠服。民主黨雖然輸掉總統大選,但卻化悲憤為力量,士氣高漲,正摩拳擦掌準備在二○○二年奪取參、眾兩院的多數,甚至在二○○四年奪回總統寶座。因此並沒有太多的誘因吸引民主黨加入共和黨行政當局。布什的內閣有婦女、非洲裔及西語裔,雖然保守派居多,但也不乏溫和穩健派,基本上照顧到多樣化的要求。因此,可以預言,布什今後最大的政治挑戰仍將來自黨派鬥爭,近十年來國會山莊的戰火可能繼續延燒下去。
 在美國歷史上,承平時期的總統大體上均為泛泛之輩,政績亦乏善可陳。布什固然可能面臨經濟放緩甚至衰退的挑戰,但美國經濟基本面良好,並沒有產生重大危機的危險;在國際上美國也沒有面臨任何重大的威脅。布什既沒有林登‧約翰森幕後操縱國會的本錢,也沒有羅納德‧裡根所能給人的鼓舞,更沒有比爾‧克林頓過人的慧黠。布什完成了他的「王子復仇記」,但他要作為統合一個分裂的美國的「大統領」前途多艱,他四年的政績能得個「B」就算不錯了!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星期日)清晨五時完稿
http://www.haixiainfo.com.tw/FF/122-1763.html
 
余萬裏:美國在走向分裂嗎? 2005年8月4日 余萬裏(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
 
2004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束後,幾乎所有的美國報刊媒體都打出了一個奪目的標題:分裂的美國、兩極化的政治!布什在贏得連任後的第一次公開講話中特地強調說:“我們擁有一個國家、一部憲法和一個將我們緊密相連的未來。”顯然是在呼籲團結。美國究竟是不是在分裂?所謂的分裂究竟意味著什麽? 
紅色的美國和藍色的美國 
人們關于美國分裂的最直觀的印象來自美國媒體標志大選結果的紅藍兩色,紅色代表共和黨而藍色代表民主黨。在大選計票的晚上,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專門在紐約民主廣場上畫了一張大地圖,用顔料噴塗紅藍兩色。在2000年和2004年兩次總統大選中,新聞媒體的這種直觀化傳播手段在人們頭腦中留下了鮮明的分裂印象,因爲美國的版圖被相當完整地切割出了兩大板塊:西部、東北部沿海和五大湖區沿岸是支持民主黨的藍色美國,而從廣闊的中西部腹地直到南方沿海都是共和黨的紅色美國。 
媒體的這種簡單化的做法顯然有誤導的嫌疑,因爲這種根據贏家通吃規則劃分出的紅州或藍州並不能准確地反映出選民票的分布狀況。本次大選,布什僅以13萬張選民票的微弱多數把俄亥俄州塗成了紅色,但是如果把該州的地圖放大,人們會就看到支持克裏的藍色區域依然存在。筆者所在的蒙特格默裏縣位于政治和價值觀比較保守的俄亥俄南部,卻以138262對134716的微弱多數支持克裏,成了被一片紅色包圍的藍色孤島。因此,也有媒體以縣爲單位標注紅藍兩色,結果是紅藍混雜,很難找出純色的紅州或藍州。如果把這種塗顔色的做法進一步精確到以投票站爲單位,所謂美國分裂的印象就更加模糊了。 
黨派政治和價值觀的兩極化 
所謂的美國分裂並不能從地理上得到印證,美國當然不可能真的在地圖上分裂成兩個國家。透過兩次大選,人們真正擔憂是美國黨派政治的兩極化和價值觀念的極端化。所謂的分裂與其說發生在地理上,不如說發生人們的頭腦中。 
共和黨此次大選成功,秘訣就在于極大動員了本黨的基礎力量,提高了本黨支持者的投票率。媒體把布什的競選顧問卡爾?羅夫的策略概括爲簡單的一句話:“忘掉中間選民,取悅基礎選民。”共和黨基礎選民的特征很明顯:保守、已婚、擁有槍支、住在郊區或者鄉村、經常上教堂。本次大選後的民意調查也再次證實:87%的傾向保守的選民、56%的已婚選民、61%的槍支擁有者、60%經常上教堂的選民、51%的郊區選民和56%的鄉村選民都投了布什的票。 
美國政黨制度的特點是十分松散,沒有什麽黨紀黨規來約束自己的黨員必須去投票,因此競選顧問們的任務是通過設計特定的競選議題和策略營造出一種氣氛,讓本黨的支持者感覺自己不能不去投票。卡爾?羅夫的策略就是打道德牌,在同性戀、墮胎、槍支等社會道德問題上大做文章。其中最巧妙的一手就是在某些州的選舉投票中捆綁關于同性戀結婚問題的公投,包括“重中之重的”俄亥俄州。這一招的效果非常明顯,共和黨的投票率明顯上升,平均高出民主黨5個百分點左右。 
選後的調查還顯示:“影響選舉的最重要的議題”是“道德價值觀”(22%),超過了人們先前普遍認爲的經濟(20%)和反恐(19%)。這個令人感覺有些意外的事實也從另外一個側面印證了共和黨的成功,因爲重視道德問題的選民都出來投票了。不過,這種“取悅基礎選民”的策略必然導致共和黨的競選綱領出現極端化的傾向,因爲只有一邊倒才會讓自己人滿意。而這樣做的後果是在社會中造成了分裂和對立的緊張情緒,民主黨人認爲布什的減稅、伊拉克戰爭等政策正在將美國導向一條錯誤的路線;而共和黨人則感覺自己的選擇不僅是個政策問題,而且關系到自己的道理和原則:“因此,那些不同意自己的人不僅是觀點的不同,而且是在威脅自己的核心價值和生活方式。” 
精英的分裂和公衆的冷漠 
美國政治學家安東尼?唐斯曾經創造過一條著名的“唐斯定律”:在一個兩黨競爭的選舉結構中,越靠近中間的候選人取勝的希望越大。這條定律認爲,在任何一個政治社會中,居中的溫和派的人數最多,因此候選人的政治立場越向中間移動就可以覆蓋越多的支持者。然而,在最近兩次的美國大選中,布什的成功策略恰恰同這條定律背道而馳,有人因此慨歎“唐斯定律”已經死亡了,美國政治正在走向分裂和兩極化。 
也有政治學家不同意美國政治分裂的看法,他們認爲所謂的分裂不過是少數政治精英人爲制造出的一個現象。《文化戰爭?兩極化美國的神話》一書的作者莫裏斯?菲奧瑞納說:“我認爲只有10%的人是高度兩極化的,這種情況一直都存在。”這些學者認爲,所謂的分裂實際上是政治精英、積極分子和媒體造成的,他們總是用“是/非”、“對/錯”這種兩分法的思維結構來提問,給人造成了兩極分裂的印象。因此,所謂的分裂最多體現爲上層精英的政治鬥爭,而民衆的觀點還是共識互容的。這就像冬天的池塘,表面上結了厚厚的堅硬的冰,而底下仍然是溫和一體的水。 
不過,關于美國政治究竟有沒有分裂的辯論畢竟只是一個表象,美國的民主面臨的真正的困境是公衆對政治和公共生活的冷漠,對政治事務毫不關心,也不願意參加投票。這也是“唐斯定律”失效的真正原因:居中的溫和派都不參加投票,他們也就失去了政治上的意義。卡爾?羅夫的高明之處就在于他發現,討好中間選民的難度顯然高于發動自己的基礎群衆,與其四平八穩,不如劍走偏鋒。因此,最近十多年來,我們看到美國政治中同時存在著兩種趨勢:一是公衆繼續保持對政治的冷漠;二是精英政治變得越來越黨派化,兩者實際上是相輔相成、互爲因果的。2004年的美國大選無非是再次印證了這兩種趨勢,而且在可預見的將來,它們還將對美國的國內政治和公共事務發生作用。 《環球時報》2004年11月29日)
http://www.ciapl.com/news.asp?Newsid=6611&type=1001
 
分裂的美國  2009/09/06
 
.美國歐巴馬總統這半年來一連串的改革,已經造成美國內部嚴重的分裂,其中最重要的兩項是健保跟教育,後面轉貼了幾篇新聞,在暑假期間 民主黨推動的一些健改說明會,都幾乎有暴力跟失控的情形遍及許多地方,支持者跟反對者相互咆哮 暴力相向,嚴重摧毀美國的民主價值
我住所在的的國會眾議員還特別留兩次電話給我
要我鼓勵認識的華人去參加健改說明會,因為暑假忙著辦夏令營,我實在沒有空去參加這些說明會,所以實際的混亂情形 我也是看了報紙才知道
不過這幾天參加社區的華人領袖會議,討論地方的華人活動與中文教育,才聽到一個讓我震驚跟訝異的事情,我前幾天就知道歐巴馬打算跟所有中小學學生發表演說
本來沒有特別覺得有什麼問題,因為歐巴馬就職時,兒子跟女兒的學校跟許多學校,都讓學生全程聽完聽完歐巴馬的就職演說,畢竟這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黑人總統,他的演說具有特別的意義
這次歐巴馬想利用學校開學後的中午,對學生發表一個簡短的演說,鼓勵學生好好唸書,這應該是非常好的事情,從來沒有美國總統如此重視教育,但居然引起非常大的抗議,本來以為這也只是報紙說說而已
在社區華人領袖會議上,學校工作人員說這幾天接電話接到手軟,沒有想到有許多家長強烈抗議要求,不準學校讓她們的小孩聽到歐巴馬的演說,一句話也不准聽,我兩個小孩就是在這些學校裡唸書,這下子學校就難做人了,只好把學生分做兩組 各放在不同的區域,大家都在說 沒有想到美國內部因為黨派分裂的這麼嚴重
我說除了黨派之爭外,還有種族的意識作祟,到現在還有許多白人根本不承認美國總統是由一個黑人來當,所以是為反對而反對,反對任何歐巴馬說的話
這真的美國的一大悲哀,難得有一位總統看到美國真正的問題,卻因為黨派跟種族問題,無法推動改革
我覺得現在的美國跟清朝實在是很像,小布希總統就像乾隆皇帝 好大喜功,對內放任寵信專權 對外戰爭連連,下臺後國庫空虛 債築高臺,這個歐巴馬像總統是嘉慶皇帝甚至像光緒皇帝,有改革的心,但是遇到舊勢力嚴重反撲,自己的地位還可能不保
歐巴馬當選總統後,才讓世人了解到美國內部原來是如此對立,許多積習是如此難改,現在的美國真是令人擔心啊
http://tw.myblog.yahoo.com/taiwan-usa/article?mid=2771&prev=2809&next=2770
 
 
另參本館:
 
歐巴馬《布希的戰爭》《60年代》 《反文化》 《分裂的一代》 《文化戰爭》 美國的自由主義、保守主義與外交政策《第一個新興國家》 《美國的民主》 《美利堅帝國的衰落》 《美國時代的終結》《流氓國家》 《權力與恐怖》 《霸權還是生存》 《美國的霸權泡沫》 《霸權體系與國際衝突》 《真替美國操心》 《布希的戰爭》 《美國的危機與轉機》 《美國實力的衰落》 《新美帝國主義》

台長: 阿楨
人氣(5,964) | 回應(2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思想文化 |
此分類下一篇:《文化戰爭》
此分類上一篇:美國的自由主義、保守主義與外交政策

修倫港宣言
改變時代的青年宣言:修倫港宣言>2007-08-26

1962年,二十二歲的他寫下了一篇宣言。這篇宣言塑造了一個世代對那個激烈變動時代的想像,提出了一個參與式民主的理論雛形,並開展了新左派的政治行動綱領。
為了討論當時最重要學運組織「民主社會學生聯盟」(Students for Democratic Society,簡稱SDS)的前景,幾十名代表來到修倫港小鎮,交付這個年輕人起草一份屬於他們行動綱領的宣言。
這份宣言叫做〈修倫港宣言(Port Huron Statement):一個世代的議程〉。
這個年輕人是湯姆海頓(Tom Hayden),六零年代學生運動中最重要的領袖。他是SDS的創始人一,並且在南方參與黑人民權運動。當越戰開始灼傷每個年輕的生命後,他比誰都積極投入反戰運動,並且在1965年的戰爭初期就去了北越的河內。1968年,他和同伴們在芝加哥的民主黨總統提名大會外,和她們痛罵為「法西斯主義豬」的警察激烈對幹,而後遭到審判,被稱為芝加哥七君子(Chicago Seven)。
無疑的,修倫港宣言是六零年代最重要的一份文件;或者,世界學生運動史上最著名的一份宣言。
宣言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們是屬於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我們是在舒適中成長,但是我們卻不安地凝視著這個環繞我們的世界。
是什麼讓他們如此不安呢?
外在是冷戰結構加上核武威脅讓他們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與戰爭機器的醜惡,內在是五零年代以來南方的黑人民權運動,血淋淋地揭發了美國做為一個「生而平等」國家的虛偽。他們不得不行動。
縱然有人說五零年代的美國已經是個一切美好的、意識形態終結的時代,但是他們拒絕認為這個時代沒有其他的可能性,拒絕相信年輕人是無力改變社會的。
這份宣言更重要之處在於他們提出了全新的概念:參與式民主。個人應該要能參與決定他的生活方式的各種制度,所以民主不能只是政治場域中的選舉,而必須落實在社區、工作和學校場域。這是對右派的意識終結論的反彈-----這個理論主張現在已經沒有什麼重大的意識形態爭論,應該是讓專家和技術官僚來做決定,也是對傳統左翼的挑戰----老左派只把重點放在經濟領域的民主,只把改革行動者放在勞工。所以他們自稱是新左派。
這份宣言啟發了無數美國青年投入對戰爭、種族壓迫、社會貧窮和官僚政治的抗爭。
曾懷抱著理想主義與革命熱血的青年們,誰不知道「修倫港宣言」呢?
在台灣,一代代憤怒青年也認真地讀著這份英文的宣言,並思索著如何寫出這一代台灣青年的修倫港宣言----能夠分析島嶼的壓迫與冷漠,能夠提出一套具體的行動綱領。
2006年春天,這份修倫港宣言重新印行出版,當年二十二歲、現在已經一頭白髮但看來依然精神奕奕的湯姆海頓,在紐約一家最大的二手書店舉辦了發表會。
海頓從來沒有停留在六零年代的光榮與憤怒。過去四十年來他始終是活躍的運動份子。從八零年代開始,他擔任加州州議員十多年,並積極參與各種社會運動,最近幾年更把關注焦點放在拉丁美洲的發展,可以說是很少數至今仍在美國左翼界活躍的六零年代學運領袖。
他相信,六零年代的精神從未死去。
但這場發表會不是向六零年代的鄉愁致哀,而是一個關於當前社會實踐可能性的討論會:伊拉克戰爭、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委內瑞拉和玻利維亞的左翼政治路線,政治與社運的關係,以及學生運動在二十一世紀今日的實踐。
已經在紐約參加過許多次這種左派討論會,然而我始終只能在熱情中帶著疏離:熱情是因為這些社會改造是一種普遍關懷;但這裡畢竟不是我的土地,也沒有我們的歷史啊!我只能認真地苦思如何連結國外的實踐經驗和台灣。
於是,最後當我仍不能免俗地請海頓幫我在書上簽名時,我請他寫下:「給一個台灣的進步份子(a Taiwanese progressive)」。
(本文最早版本登於人間副刊,修改後收於「反叛的凝視」一書)
http://blog.chinatimes.com/soundfury/archive/2007/08/26/192070.html

保守主義的社會運動指保守派思想家從象牙塔走入社會,通過指導和建立政治組織和宗教組織、利益集團/政治行動委員會、基金會、思想庫等來擴大保守主義思想在社會和政治上的影響。這場社會運動內容比較廣泛,涉及經濟/財政保守主義運動、社會/文化的保守主義運動、聯邦主義運動、自由意志運動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社會/文化的保守主義運動,主要有&quot新右派&quot和&quot宗教右派&quot運動。&quot宗教右派&quot 雖然與&quot新右派&quot關系密切,但由于它的領袖主要是各教派的布道者,既有福音派,又有新教原教旨主義;既包含天主教正統派,又有猶太教正統派,因而它比&quot新右派&quot具有更多的神學色彩 。此外,&quot新右派&quot與&quot宗教右派&quot所處的時代不同,&quot新右派&quot主要活躍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 ,而&quot宗教右派&quot則更加活躍于八九十年代和21世紀的當前 。
正如20世紀四五十年代的&quot老右派&quot是三十年代的&quot老左派&quot的對立面一樣,七八十年代的&quot新右派&quot是六十年代的&quot新左派&quot的對立面。&quot老右派&quot與&quot老左派&quot的對立主要是由于經濟問題而産生的;而&quot新右派&quot與&quot新左派&quot的分歧則是由一系列的社會文化問題而引起的。新右派本來在六十年代就已開始醞釀,但它在七八十年代才崛起,它對社會和政治的影響比&quot新左派&quot滯後。自1962年在校園中成立的&quot民主社會的學生&quot(Students forDemocratic Society,簡稱SDS)組織開始,&quot新左派&quot在六十年代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社會運動,如民權運動、女權運動、反戰運動、反文化運動、性解放運動,他們對社會的批評及這些運動的發展,促使民主黨控制的國會通過了一系列改變曆史的法律,如民權法案、戰爭授權法案等;他們支持的總統候選人休伯特*漢弗萊、喬治*麥戈文分別在1968、1972年兩次大選中獲得民主黨的提名,然而,他們的影響在70年代後日漸式微。而在保守主義思想家如小威廉*巴克利指導下、于1960年在校園中成立&quot爲自由的美國青年&quot(Young Americansfor Freedom, 簡稱YAF)的右派學生組織,直到80年代才解體;這一組織的學生大多出身于是共和黨人的家庭,他們對共和黨沾上自由主義不以爲然,認爲共和黨內的自由主義沒有&quot保守&quot古典自由主義所尊奉的自由、傳統和秩序;而華盛頓的集權制正是民主黨式的自由主義發展過頭的結果,政府職能的擴大使其在給予一部分人自由的同時奪走了另一部分人的自由,如在南方實行新的強制性的種族融合、肯定性行動等。這一組織爲七八十年代新右派保守主義運動培養了不少幹部,如新右派的核心領袖:曾任YAF首任執行主任的理查德維格裏成爲保守主義政治運動的直郵籌款專家、YAF的老戰士霍華德*菲利普建立了&quot保守主義核心會議&quot組織、保守主義活動家保羅*韋裏奇發動了&quot基督教右翼&quot的保守主義運動。
一般認爲,&quot新右派&quot和&quot宗教右派&quot主要通過四類組織來進行活動:
(一)政治行動委員會。政治行動委員會是指對競選公職的候選人進行捐款的利益集團的政治組織,它的活動主要是籌款和捐款;目的是幫助幫助保守派人士進入領導階層,從而使之同情保守派的主張,如1974年,韋裏奇領導成立了旨在幫助保守人士當選國會議員的&quot爭取自由國會生存委員會"1975年,菲利普斯領導建立的保守派核心會議主要在基層活動,在全國每個國會議員選區均設分會,約有30萬會員;1974年,特裏多蘭領導建立的全國保守派政治行動委員會等已成爲美國最大的保守派政治行動委員會。
(二)單議題的利益集團。反對墮胎的全國生命權利委員會聲稱有1000萬會員;主張取消最低工資法的全國工作權利委員會號稱有150萬捐助者;反對高賦稅的全國納稅者同盟有45萬名會員,號稱全國最老最大的納稅者組織;反對槍枝管制的美國持槍者協會,也擁有186萬名會員。
(三)宗教組織。七八十年代興起的宗教保守集團對政治的影響越來越大,先是羅伯特*格蘭特1978年建立的基督教之聲、愛德華麥卡提爾、詹姆斯*羅賓遜牧師1979年建立的宗教圓桌會議、羅伯特比林斯建立的全國基督教行動聯盟、傑裏福韋爾1979年建立的&quot道德多數&quot,其中道德多數派聲勢最大,有40萬名成員、6萬名牧師,在全國各州設有分部,年度預算超過600萬美元;後是帕特*羅伯遜的&quot宗教右派"前者聲稱曾使12位自由派的民主黨議員在1980年的選舉中失敗,後者聲稱它對共和黨在1994年重新取得國會的領導權有功。事實上, &quot宗教右派&quot不斷壯大,現在已擁有170萬成員。自1992年起,它已成爲共和黨內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某些州(如在阿拉斯加州和明尼蘇達州),&quot宗教右派&quot的分支機構福音基督教和生命權運動事實上已控制了州的共和黨組織。這類政治性比較強的宗教集團在共和黨最近三次的總統選舉提名程序中非常活躍。與大多數利益集團一樣,宗教集團也采用新技術來進行政治活動,如電話庫、傳真、衛星電視、電子布告、收音機講話和直接郵遞等。&quot宗教右派&quot每隔兩年公布一次它對國會議員在有關議題上的打分,它最關注的是家庭道德,因此它反對任何墮胎、同性家庭等提案。
(四)思想庫和出版物。1973年,保羅韋裏奇創辦了新右派的思想庫--傳統基金會,在進入80年代前,傳統基金會很少超越共和黨保守派的活動,因而不太引人注目,80年代後,隨著裏根的當政,傳統基金會的活動範圍漸漸擴大,現在以內政、外交、經濟和社會問題爲研究對象,經常舉辦研討會,提出政策建議,特別是90年代以來,傳統基金會對政策的影響尤爲明顯,1994年,共和黨的新議員一改常例,不去哈佛大聽取有關立法方面的報告,而是去傳統基金會,這反映出新右派對共和黨的影響。小布什上臺以來,傳統基金會的影響大大加強,布什內閣的許多提名都是由傳統基金會人才庫推薦的。新右派的出版物主要有維格裏1975年創辦的月刊《保守文摘》,現在已成爲&quot新右派&quot的機關刊物。此外,&quot新右派&quot的許多組織都有自己的出版物,如傳統基金會的《政策評論》季刊和《今日傳統》月刊。
與四五十年代的保守主義思想運動相比,&quot新右派&quot和&quot宗教右派&quot的社會運動是右的平民主義運動 ,它的影響深遠而且巨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其組織不斷發展壯大,美國社會中自稱是保守派的人數穩步增長,到1993年幾乎與自稱是溫和派的人士持平(40%)。宗教右派在南部、中西部影響很大,這些地方因而被稱爲&quot聖經帶"
(二)對共和黨的影響越來越大,保守主義在80年代後日益成爲共和黨的主流:人們大多傾向于認爲,70年代末的保守主義運動高漲是裏根上臺的重要原因 ,而1994年中期選舉中共和黨以壓倒性勝利奪回國會的控制權也與得到&quot宗教右派&quot的大力支持分不開的。
(三)80年代後,對美國公共政策的影響越來越大,譬如&quot新右派&quot利用草根組織直接將政策主張付諸實踐:菲利斯*施拉芙萊領導的擁有5萬名會員的&quot鷹論壇&quot 通過在州議會作證、舉行集會、聚衆請願、遊說等方式&quot成功&quot地使國會在1972年通過的&quot平等權利修正案&quot于1983年失效 ;在反對墮胎的&quot新右派&quot和&quot宗教右派&quot的衆多組織 的壓力下,自1976年開始,共和黨的政綱連續四次寫入支持通過一項憲法修正案,&quot以恢複保護未出生孩子的權利&quot ,1981-1982年,&quot新右派&quot還在31個州提出了118項議案,其中&quot人類生命權利修正案&quot規定:除挽救母親生命外,禁止以任何理由墮胎;禁止使用宮內避孕器,因爲生命始于受孕。90年代中期,宗教右派希望共和黨控制的保守的第104屆國會能通過禁止墮胎的法案,但並未完全實現,他們在1995年通過了《與美國家庭的契約》以表示對共和黨議員的不滿 。
(四)對全體美國人政治觀念或公衆哲學的影響。根據芝加哥輿論研究中心的一般社會調查的研究,自1974年後,人們在一系列議題上的立場越來越趨于保守 。在1988年大選中,自由主義更是成爲一個&quot髒詞&quot,成爲大手大腳、沒有節制的代名詞。1996年即使是民主黨的克林頓總統也聲稱&quot大政府時代一去不複返了&quot 。這表明,保守主義思潮不僅成爲共和黨的主潮,而且已對民主黨的政策觀念已然産生影響。
冷戰結束以來,保守派加強了&quot搶占&quot思想庫和大學的努力,企圖使美國的保守主義社會運動繼續發展,並在社會政治中産生更大影響。&quot全國富有同情心的慈善機構委員會&quot的調查發現,自1992至1994年,美國12個主要的保守基金會向研究所、大學、思想庫、媒體和利益集團提供了2.1億美元的資助, 其中標榜&quot自由市場&quot的傳統基金會得到的資助最多,爲890萬美元,其次是美國企業研究所,690萬美元;卡圖研究所,390萬美元,赫德遜研究所330萬美元,曼哈頓研究所210萬美元。韋裏奇的自由委員會得到500萬美元,威廉*克裏斯托爾的《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雜志得到190萬美元,《新標准》得到170 萬美元,波多霍羅茲的《評論》得到100萬美元,另外320萬美元給了小威廉*巴克利和本*瓦 騰伯格的電視節目。在著名大學中,保守思想的堡壘芝加哥大學獲得的資金最多,達1000 多萬美元,其次是哈佛大學,960多萬美元,喬治*梅森大學,800多萬美元,耶魯大學590多萬美元 。這些思想庫和大學對十年來美國的社會政策(如福利改革、肯定性行動、 社會保障、教育改革)、經濟政策(如平衡預算、減稅等)、外交/防務政策(如北約東擴、 新日美安全條約的重新修訂、NMD的提出)等産生過重大影響。保守派清楚地知道:思想産生影響,因此在思想方面的投資更加咄咄逼人。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2771594.html?fr=qrl
2008-04-24 09:08:04
新左派
新左派是在1960年代各先進國家的大學中,主要以積極的革命為方向的大學生所組成的左派政治勢力;德國法蘭克福學派及英國倫敦學派左派歷史學家,是世界知名理論代表,1990年代後,中國北京學派(Beijing circle)陸續提出嶄新觀點,杭州學派(Hangzhou circle)則提出學術質問與補述;上述學派皆可視為歐亞學派分支,自20世紀起長久以來與美國—太平洋學派分庭抗禮,互有辯駁交鋒。
他們對於舊有的共產黨和社會主義政黨,掌握權力之後緊緊抱住不放的左翼批判為既成左翼,於是他們選擇和議會政治左派的不同的道路,以戰鬥左派為方向進行積極的革命,為了區別則稱為新左派。他們基本的思想體系是基於反對溫和的專制主義(en:paternalism)的反共主義、反史達林主義或是無政府主義、馬克思主義(托洛茨基主義)、毛澤東主義等,擁護少數(男女差異問題等)成為兩個中心支柱。
中國的新左派
「新左派」與「新自由主義」在中國語境中都是論戰中常用的意識形態標籤。新左派被用來描述有別於執政黨意識形態的其他左翼思潮的代表人物或同情者,以區別於新自由主義派學者,如張五常、龍永圖、朱學勤等。 被認為屬於新左派的郎咸平,實際上稱自己為「資本主義經濟學家」。
論題
尋求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汪暉)
市場系統不是萬能,應該強化國家的財政體質(胡鞍鋼)
社會政策應該遵從效率與公平並重原則(胡鞍鋼)
亞洲有亞洲的價值觀,西方的民主主義對中國的發展不重要
國內的高附加價值產業應該保護
資本工業發展對生態環保及健康破壞應予重視、批判對抗與防治改善
中國的新左派代表人物或同情者:胡錦濤/韓德強/左大培/揚帆/高梁/何新/張廣天/黃紀蘇/胡鞍鋼/韓毓海/王紹光/汪暉/崔之元/甘陽/鞏獻田/老田/李昌平/郎咸平/劉富貴
日本的新左派
日本戰後的左派運動發端於1958年,學生群體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朝鮮戰爭爆發前,一些學運領導者已認為日本政府已淪為美國「戰車」的走卒,並準備與美國在東亞發動戰爭,當時的全國性學生組織「全學連」因而確立了「反帝和平鬥爭」的主軸。在1958年至1960年間,美日安保條約引發戰後日本社會運動的高峰,當時學生與工人、農人一起發動了抗爭。1960年6月19日,20萬人的反安保示威遭警方鎮壓,日本政府和國會強制通過美日安全保障條約,左派運動也暫趨消沉。
1966年,社會主義陣營內部發生路線爭論,日本共產黨決定脫離所謂「中國路線」,同時積極與蘇聯修好。反對蘇聯路線的左派人士因此另起爐灶,發起所謂的新左派運動。
1968年至1970年間的第二次反安保運動帶來了新左派的另一高峰。在70年代,日本的新左派發動了反越戰、反美軍基地與成田機場等等抗爭,與政府的「機動隊」爆發多次衝突,造成許多學生被捕,甚至遭機動隊毆打致死的事件。另一方面,新左派內部出現了「赤軍派」、「ML派」(中國文革派)等主張激烈手段的派別。
然而此時新左派內部的分歧也愈演愈烈,派系林立,因而日益脫離群眾與知識界。隨著越戰告終、中日建交與日本經濟的起飛,日本新左派進入了低潮時期。日本民間除原有的「社會主義協會」、「東京唯物研究會」等左翼學術團體在堅持活動外,山口勇等左翼人士於1988年成立了「社會主義理論協會」,廣松涉與飯田桃等人在90年代又成立了「論壇90」,其下分化為「結構改革派」與「市民派」。這些現象是蘇聯與東歐的劇變對日本思想界的衝擊所致。
2007年1月1日日本憲法新修訂:自衛廳升格為防衛省,擴大增兵條款,日人支持軍國主義為日本新左派的挫敗。
英國的新左派
由於赫魯曉夫對史達林的批判及1956年的匈牙利革命,許多英國共產黨黨員退黨,並加入各托洛茨基主義團體或英國工黨。
英國新左派聚焦於反核武運動與全球正義運動。一些英國新左派分子加入國際社會主義者組織,此組織即後來的英國社會主義工人黨,另一些人則參加諸如國際馬克思主義者群體之類的團體。托洛茨基主義者 Tariq Ali 在其著作 Street Fighting Years 中述及他當年參與新左派抗爭的情形。
馬克思主義史學家 E. P. Thompson 在英國共產黨內發起異議刊物 Reasoner。他在被開除黨籍後,開始從1957年起出版雜誌 New Reasoner。此雜誌在1960年與 Universities and Left Review 合併為《新左評論》。這些刊物試圖從正統馬克思主義出發,兼容修正主義、人道主義與社會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由於他們的努力,即使是一名大學生讀者,也能觸及文化導向的理論家之想法。《新左評論》普及了法蘭克福學派、安東尼奧·葛蘭西、路易·皮埃爾·阿爾都塞及其它各種形式的馬克思主義。其它新左派雜誌尚有1964年起刊行的 Socialist Register 與1972年起刊行的 Radical Philosophy。
隨著美國新左派在1960年代中晚期漸顯其校園導向,英國新左派的學生部份開始採取作為。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成為英國學生運動的中心(Hoch and Schoenbach, 1969)。法國的五月風暴也對英國新左派產生強大影響。
美國的新左派
在美國,「新左派」泛指1960年代的基進政治運動,主體為大學生。此名源自社會學家 C. Wright Mills 在1960年發表的一封公開信 Letter to the New Left。Mills 主張與關注勞工運動的傳統左派區別,建立一個新的左翼意識形態;這個新的意識形態應該關注較個人化的問題,例如異化、失範、權威主義及其他現代富裕社會的病徵。換言之,Mills 主張偏離傳統左翼,面向反傳統文化的價值。
新左派反對社會中無所不在的權力結構,他們稱之為「機構」,而反對這種結構者就被稱為「反機構」。新左派專採積極行動主義的組織方式,不與產業工人結盟。許多新左派人士自認能發起一種較好的社會革命。
美國的新左派思想家或多或少都受到越戰與文化大革命影響。一如英國新左派,他們也相信赫魯曉夫的批判點出了蘇聯的問題;不同之處在於:他們並未因此轉向托洛茨基主義或社會民主主義。許多美國新左派認為,既然蘇聯不再是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中心,須有新一代的共產革命思想家取代其位置——例如毛澤東、胡志明與菲德爾·卡斯楚。
美國新左派的其它成份還有無政府主義者,他們上承美國的基進左派傳統,並審視世界產業工人組織與先前的工聯運動。此群體以歷史期刊 Radical America 相聯繫,分成數個小群。美國的自主馬克思主義也源於這股潮流,例如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者 Harry Cleaver 的主張。美國新主義也與黑人基進主義交互影響。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6%B0%E5%B7%A6%E6%B4%BE&variant=zh-tw
2008-04-24 09:09:41
左右派
左派和右派兩詞是相當廣泛的形容用詞,用以作為一種廣泛的辯證法解釋方式,可以用作形容或區分一種政治立場、一種政治意識形態、或是一個政治黨派。除非是將其套用至多維的政治光譜上,否則這兩詞通常是用以描述兩種完全相對的立場。
儘管對這兩詞的使用相當普遍,然而這兩詞一般並沒有準確的定義。也因此對這兩詞的使用往往是根基於輿論上。對於這兩詞的區分也有許多不同的看法:
公平的結果是左;公平的程序是右
古典自由主義強調程序的公平,自由市場便是例子之一。自由意志主義學者羅伯特·諾齊克便是強調區分「歷史過程」和「最後結果」兩者的20世紀知名理論家之一[1]。但另一方面,現代自由主義的支持者如約翰·羅爾斯則主張左派的政策也是使用以過程為根基的推論[2],而一些新保守主義者傾向使用軍事手段建立民主才是屬於最後結果。
反對自由市場造成的不均等為左;而接受之則為右
通常,政治上的爭論都是聚焦於政府究竟應該(干涉主義)或不應該(自由放任)介入經濟以救濟貧窮的問題上。諾蘭曲線將這個差異作為左派和右派兩大差異的軸線之一。不過,政府的干涉並不一定就代表重新分配財富或平等主義的政策:一些形式的干涉是為了滿足某些財團公司的利益,例如社團主義的政策。
偏好一個「更大的」政府為左;偏好一個「更小的」政府為右
政府的大小在這裡可以視為是政策和立場的差異,雖然政府雇員的數量通常被用以作為主要指標。不過,一些人也注意到某些政治流派如無政府共產主義、自由社會主義的存在與這種政治光譜不相合,反而如同諾蘭曲線一般垂直於左右派之外。
平等為左;自由為右
提出這種區隔的是哲學家諾貝托·波比歐(Norberto Bobbio)和Danielle Allen。波比歐主張唯一準確的左右派差異是有關人們對平等理念的態度,因為只有左派會想要保護或促進平等,而右派則會想要維持或增加不平等。左派和右派也同樣都宣稱同時追求平等和自由兩者,然而他們對這兩詞卻又有不同的解釋方式。
一個現世政府為左;一個宗教政府為右
這種差異在美國、印度和歐洲的天主教國家特別明顯(這些地方也是反教權主義代表左派的區域),有時候也包含中東。
集體主義為左;個人主義為右
不過,1960年代的反文化浪潮便是以強調個人自由為特色,而這波浪潮主要則被歸類為左派,而在宗教/現世的衝突上,現世主義者往往更傾向於強調個人的自由和宗教自由超越集體的信仰價值。不過,被許多人視為右派的法西斯主義也強調「國家的組織概念」,抱持著集體主義的概念,將國家看作是一個集體的實體。
革新為左;保守為右
雖然在一些國家裡「右派」和「保守派」往往被視為同義詞,但這一區分在討論左派右派的光譜時很少獲得重視。
法律支配文化為左;文化支配法律為右
這個公式是由美國的參議員丹尼爾·派屈克·莫尼漢(Daniel Patrick Moynihan)提出才為人所知的,但最早則是由埃德蒙·伯克所構想的。
支持跨國家團體為左;僅支持獨立國家和政府為右
一些左派團體可能會被右派視為恐怖份子、但卻可能被左派視為自由戰士。右派的運動通常支持他們自己國家的主權並反對其變動。在歐洲,支持歐盟者通常來自左派,而支持國家主權至上者則來自右派。
國際主義和世界觀為左;國家利益為右
經濟民族主義或貿易保護主義在左右兩派都可以發現,左派的保護主義是以確保國內的工作機會為目標,而右派的保護主義則是為了保護本國的公司和經濟。
認為人性和社會為可變性的為左
認為它們為固定性的為右:這是先天與後天之間的爭論例子之一。最先以此定義左右派的是美國經濟學家湯瑪斯·索威爾(Thomas Sowell)。
認為人性本善為左;認為人性本惡為右
在這裡左派認為邪惡和痛苦是由社會的不公平所造成的,修正此問題便能使人性向善。而右派認為邪惡是人性必然產生的。可是,人性本善說有人必須因為好保護這樣的保守的側面,一方的人性本惡說有人必須因為壞改變這樣的革新性的側面。
社會主義為左;資本主義為右
這是近代最廣為所知的分法,多數媒體中提到左右派時也多半是指此種分法。

歷史起源
左派和右派的稱呼最初起源於18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在大革命期間的各種立法議會裡,尤其是1791年的法國制憲議會上,溫和派的保王黨人都坐在議場的右邊,而激進的革命黨人都坐在左邊,從此便產生了「左派」、「右派」兩種稱呼。
在剛開始,這個政治光譜的定義是以人們對「舊政權」(Ancien Régime)的態度為判斷標準,「右派」也因此代表著支持貴族、或教士利益,而「左派」則代表反對這些階級的利益的人。在當時,支持自由放任資本主義的人也被視為是左派,然而這樣的立場在現代大多數西方國家則被視為是右派。不過即使是在法國大革命時,極端的左派也會要求政府幹預經濟以支援貧窮人民。
而在大不列顛的同時,埃德蒙·伯克(他在現代通常被描述為保守派)也抱持著和法國大革命中自由市場左派類似的觀點,不過,他也強烈批評他們的反教權主義立場以及他們鼓吹暴力革命推翻長期政權的傾向。伯克在他的《對法國大革命的反思》(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in France)一書中批評左派的理性主義過於極端、以及對於傳統智慧的侮蔑。
在法國大革命中,左派和右派的定義往往在不到一年內便完全轉變。最初,在制憲議會上,安東尼·巴納夫(Antoine Barnave)和亞歷山大·拉梅特(Alexandre de Lameth)等主張限制君主權力和建立一院制議會的領導人被視為是左派,而那些希望建立和英國類似的君主立憲政體的保守派領導人、以及徹底反對革命的人則被視為右派。到了1791年的立法議會,前述的這些黨派—現在被稱為斐揚派(Feuillant)由於支持君主政體和有限的選舉權而被改視為右派。而在僅僅一年之後的國民大會上,原本因為支持透過戰爭將革命散佈至國外、以及厭惡國王而在立法議會上被視為左派的吉倫泰黨人,現在則因為他們對於推翻君主政體的矛盾心理、反對處決路易十六世、以及對於巴黎市的厭惡而被視為右派。
應該注意的是,在法國大革命當時,各形各色的政治黨派都很少有經濟政策上的差異。被視為左派的山嶽派(Montagnards, 1792-1793)和右派的保皇派(Monarchiens, 1789)在經濟政策上都是屬於正統的自由主義者,儘管在1793年山嶽派的確比其他黨派更為願意支持(暫時的)經濟控制以爭取群眾支持、而且在山嶽派內部也有一些左派的經濟激進主義者以Egalité—重新分配財富作號召。
相反的,在大革命中的意識形態差異主要是針對革命本身的態度:將革命視為是一場毀滅上帝和自然的可怕災難、而這一切應該被結束才能恢復好的政府,又或者將革命視為是法國政治生活的必然特徵。就大部分時候而言,幾乎所有革命中的法國政治人物都對此抱持接近中間派的立場,但卻在應該何時發起革命的問題上有不同意見。
1794年,在羅伯斯庇爾於熱月政變中被推翻後,法國大革命終於穩定下來,這時更為清晰的政治光譜開始浮現—在左派的是之前支持羅伯斯庇爾和恐怖政治、並希望恢復1793年民主憲法的雅各賓派;而在右派的是希望君主復位的保王派—包括立憲派和專制派;而被歸類為中間派的則是熱月政變中的發動者,也是他們寫下了1795年的憲法、並希望建立有限制的督政府共和制。督政府的失敗並沒有改變基本的政治生態—雅各賓派和保王派繼續存在,而大多數最初支持督政府的人則改變為支持獨裁者,最後導致了皇帝政權—拿破崙·波拿巴的誕生。
也是在這個時候,法國國內有關左派和右派的政治光譜概念開始流傳至歐洲各地。由於法國的大軍不斷攻克並強佔法國之外的領土,左派和右派的分界再次改變為對法國大革命的態度,這大部分是由在政治上的結盟所判定。隨著拿破崙的崛起,左派和右派的區分也變的更為複雜,因為這代表了在國外支持革命的黨派也必須決定他們是否支持拿破崙的獨裁政權。在同時,歐洲其他國家的傳統統治者—無論是拿破崙在奧地利和普魯士的敵人、或是在德國的附屬統治者如巴伐利亞,通常都選擇吸收拿破崙和大革命中的某些經驗,希望藉由吸收那些中央集權的改革,能使他們的老舊政權轉變為和拿破崙一般的強大,而無需經歷大革命中的混亂和恐怖暴力。
在拿破崙於1814年被擊敗後,歐洲的政治家們齊聚維也納會議以商討如何重組歐洲。會議並沒有全盤恢復之前的舊政權,維也納的保守派政治家們(例如克萊門斯·文策爾·馮·梅特涅)所希望的政治制度是以保持秩序為目標,如果必要的話也可以謹慎的採納法國大革命中的改革。而在法國,類似的潮流促成了波旁王朝路易十八世的復位,而他本人也認知到,要徹底恢復以往的舊政權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名稱的發展
左派和右派的稱呼隨著時間不斷發展;從原本僅限於法國的用詞傳遍至整個歐洲(至少在歐洲大陸)、乃至於全世界的常用稱呼。
在19世紀早期的歐洲,各種政治生態都很容易套用左派-右派的政治光譜。極右翼的反動派勢力期盼完全恢復舊政權,包括傳統的特權以及中央集權的界線。雖然各地的政府經常會利用這些政治勢力以保持政權,但卻很少有政府會(最值得注意的例外是薩丁尼亞王國)真的採納反動派的政策。在反動派左側的是來自於溫和派的保守派,他們更願意接受法國大革命的結果,尤其是那些會造成國家權力擴大的的成分,同時也支持獨裁的中央集權統治—無論是以犧牲傳統階級或是自由派議會為代價。而在他們更左派的則是自由主義者,自由主義者希望一個代議制的政府以及對於公民自由的尊重。不過在實際上,自由派和保守派的界線往往相當模糊,尤其是在議會制的國家裡,保守派在必要時通常會樂意和代議制的政府合作。而在自由派左側的則是各種形式的激進主義者和共和主義者,他們希望徹底推翻君主政體,並建立普遍的選舉制度—要不是類似1812年的西班牙憲法、便是如同1793年的法國憲法一般。
隨著時間的發展,左派裡的某些「左派」成分逐漸浮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原始的左派、以及他們的激進主義和共和主義分支都堅持某些抽象的權利平等,依然被視為是左派的明確主張。不過,隨著社會主義成分的逐漸增加,尤其是馬克思的共產主義政策在接下來一個世紀裡的不斷的轉變為左派的中心,也因此到了俄國革命的時候,許多人已經將「左派」一詞限定為稱呼共產主義者、或至少社會主義者。而在另一方面,尤其是在經濟上,曾經被定義為左派的自由放任的觀點則改被視為右派。而右派裡的極端君主主義和神權政治成分則越來越罕見,並且在今日的西方國家幾乎已不存在了。
布爾什維克毫無疑問是在「左派」,而史達林主義、蘇聯式共產主義的支持者也將他們自身視為「左派」。大多數西方國家的左派份子會爭論道史達林主義和毛澤東主義都只是表面上的左派,因為他們在實踐上毫無經濟的自由、而且也製造了嚴重的不公平現象。不過,許多歐洲的左派政黨依然會與那些共產主義政黨結盟以對抗右派。
在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時間點,左派和右派通常都有不同的涵義,這種現象通常起源於19世紀末期的歐洲,自從那時開始,左派和右派的稱呼就越來越少有明確的定義了。舉例而言,當談到1930年代的歐洲時,除了對於布爾什維克的反抗外,人們很難對「右派」的定義產生共識。雖然德國的阿道夫·希特勒和英國的溫斯頓·邱吉爾在他們自己的國家都被定義為右派,但很顯然這兩位政治領導人之間有著巨大的差異,而且他們兩人的反共主義也都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表達。
同樣的,在冷戰中的美國,很少有社會主義的黨派能浮上檯面,而且即使是社會民主主義也很少出現。相反的,美國自由主義—混合了自由主義和社會民主主義的意識形態,成為了選舉中被稱為左派的勢力。而右派在原先歐洲的定義裡,是與那些傳統政治秩序的支持者相連結的,但在美國這卻從來不曾存在過。在冷戰期間裡,幾乎每個當選的政治人物都是採取反共主義的姿態;唯一的例外是在1960年代中旬,當反越戰運動如火如荼時,一群新左派就此浮現,在某些場合下還宣稱他們是「反反共產主義」,但他們在大多數情況下也沒有主動擁抱共產主義。
同時在西歐,社會民主主義在這些西歐國家往往有極大勢力、或甚至成為執政黨,而共產主義政黨在政治光譜上依然是重要的一個環節,簡而言之,在美國被視為「左派」的選舉政策在歐洲往往會被視為「中間派」。
從1970年代末期開始、特別是1980年代,共產主義的支持度戲劇性的大為下跌,不只是在已開發的資本主義國家,在其他開發程度較低的國家、甚至是共產主義國家亦然。尤其是在1991年蘇聯的徹底解體後,「左派」一詞就很少再用作形容那些支持寮國、北韓、中國的人了。不過這一詞依然可以用作稱呼許多社會主義的分支,這一詞也經常用以稱呼某些形式的參與型經濟或甚至是綠色政治的支持者,而非中央集權的社會主義形式。
如同左派一樣,「右派」一詞的涵義也不斷改變。在19世紀末期的西歐,幾乎沒有任何人會支持要回復法國大革命之前的舊政權式社會架構,相反的,右派一詞通常被用以稱呼那些想要維護任何形式的君主政體或貴族政治的人、以及那些抱持保守派宗教觀點的人、或者是那些僅僅想要防衛自1789年以來產生的中產階級利益(而這在現代早已根深蒂固)的人。在20世紀前半期,革命性的右派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勢力—尤其是法西斯主義也與傳統的右派政治勢力產生差異,直到今天這種差異依然存在。右派一詞也被一些人用以形容極端的民族主義或種族主義政治勢力。
在近年來,新崛起的全球化和新保守主義被歸類為右派,而「古保守主義」(Paleoconservatism)—或「老右派」一詞在近年來則出現用以稱呼地方主義、孤立主義、以及古典自由主義。
對於當代稱呼的質疑
諾蘭曲線的政治光譜與傳統的左派-右派區分不同,同時考量了經濟自由和個人自由兩者。
一些當代的政治立場,例如在美國被稱為「自由意志主義」的立場,是很難以左派-右派稱呼加以定義的。自由意志主義者在社會議題上屬於「自由派」,但他們反對左派對於政府管制經濟的支持,或反對右派對於貿易保護主義的支持。他們的政治立場可以說是最相似於所謂的古典自由主義—也就是1789年那時的左派。
許多現代的思想家質疑左派-右派的區分法在21世紀是毫無意義的。當前大多數國家的左派-右派差異顯然都是和當地的歷史經驗以及地區政策有關,而不是任何一致的原則理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為了保持政治上的適當性,大多數西歐國家的右派都接受了大多數「左派」對於政府幹預社會的觀點。同樣的,許多左派也在雷根-柴契爾時期開始支持私有化和反共主義;而在最近,在後共產主義的中歐和東歐,即使是被歸類為左派的政黨似乎也支持限制國家在經濟上扮演的角色。我們也可以見到一些運動如綠黨和女性主義的浮現,這些運動毫無疑問是更接近於傳統的左派而非傳統的右派,但通常是以他們對左派經濟思想的排斥態度定義的。
無論如何,政治的本質意味著兩極的差異永遠不會消失,至少地區性的政黨通常會出於自身的利益考量而強調政策選項的兩極—亦即非此即彼的左派-右派區分。將對手政黨貼上左派或右派「激進份子」的標籤也是經常出現的政治手段,也能用以劃清或呈現出某人的立場、和某人所反對的為何。也因此,即使這左派-右派的稱呼區別並不如以往一樣有意義,但他們在可預見的未來依然會是相當重要的政治術語。左派-右派的區別肯定也會被一些自稱輿論取向立場的團體所批評,例如激進中立派、第三種道路等等。這樣的團體通常宣稱自己「超越」了歷史的區分界線,並堅持他們不屬於左派也不屬於右派。不過,他們還是經常被其他人劃分為政治光譜的某一部分,無論他們反對與否。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7%A6%E6%B4%BE%E5%92%8C%E5%8F%B3%E6%B4%BE&variant=zh-tw
2008-04-24 09:10:39
阿楨
咖啡黨不聊是非 美國新興草根政2010/03/09東森新聞記者詹珝榕

Coffee or Tea這可不是餐廳裡面的對話,而是美國最近崛起的「政治口味」。咖啡黨其實是一個上個月才在美國網路上興起的草根團體,有別於美國時下很夯的茶黨,咖啡黨主張政府不是人民的敵人,全民應該更參與政治。而它的創辦人還是名韓裔美國人。
喝咖啡聊是非,不過這群人聊得可不是八卦,而是正經八百的國家大事。咖啡黨的成員原本只是一群人,透過臉書抒發對政治的不滿,沒想到這名韓裔美國人朴安娜登高一呼,民意迅速串聯,短短3星期就累積了9萬名粉絲,從華府到聖路易斯,全美各大城市每星期就有一次咖啡黨聚會。
為什麼要叫咖啡黨,而不是可樂黨或是其他飲料的名字,原來是衝著這兩年逐漸擴大的茶黨而來,「茶黨」起源於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當時美國人為抗議英國殖民者的苛捐雜稅,把茶葉倒進波士頓灣,如今美國人因為金融危機也面臨稅負增加的處境,因此茶黨勢力大增。
相較於茶黨反大政府的態度,咖啡黨不主張跟政府對抗,反而希望民眾積極參政一起來解決問題,但是咖啡黨創辦人遭人踢爆,曾經在2008年大選時擔任歐巴馬的義工,立場根本就不超然,對於這樣的疑慮,咖啡黨回應說,他們的成員也不乏政治立場不同,他們將在這個月13日正式召開咖啡黨大會,不管是喝茶還是咖啡,歡迎大家一起來共商國事

另參本館:美國價值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10603138
美國振興方案 姓資姓社 五鬼搬運去了 美國詐騙集團
2010-03-12 08:29:23
版主回應
茶葉黨人的妄想2010-03-11 中國時報 張鐵志

 根據《紐約時報》二月的民調,有五分之一的人認同茶葉黨運動。NBC的民調指出,有百分之四十一民眾對茶葉黨是肯定的,而只有百分之三十五的人肯定民主黨。
 茶葉黨的組織方式比「歐巴馬更歐巴馬」。他們主要是透過網路來串聯,且是徹底去中心化,沒有黨中央、沒有主席,而是各地自發性底成立。當然有許多重要的意見領袖和一些組織在後面策動。○八年總統大選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莎拉裴林就是他們的明星之一。
 這個運動之所以迅速崛起的原因是因為美國的經濟衰退、失業率高漲、聯邦赤字不斷攀升,導致巨大的民眾不滿。許多人因為親友在金融危機中失去了工作、失去了房子,因此被激進的右翼政治人物或媒體名嘴的言論吸引。問題是,要怪誰呢?他們怪政府。
 一九六四年,在美國同樣興起一個激進右派運動,並支持極右派候選人高華德代表共和黨參選總統。美國知名歷史學家Richard Hofstadter說,這個運動體現了「美國政治中的偏執狂想症」;這種偏執狂想症在歷史上不斷出現,他們相信陰謀論,喜歡用啟示錄般的語言,並且認為他們和敵人是不可妥協的:敵人必須被消滅。
 在茶葉黨運動領導人的言論中,也再度出現這種偏執狂想和激進語言。運動最有影響力的名嘴貝克就不斷說,歐巴馬要製造經濟危機來摧毀美國經濟,以建立他的社會主義和獨裁專制。(茶葉黨人也常指涉政治小說《一九八四》,卻不知作者喬治歐威爾是民主社會主義者。)明尼蘇達女議員說要明尼蘇達人武裝起來準備對抗歐巴馬政府。前副總統候選人裴林在茶葉黨大會時也說:「我會為美國人民而死。」也難怪史塔克願意為了廢除國稅局而飛向政府大樓。
 茶葉黨運動也是一種右翼的民粹主義。事實上,金融危機和歐巴馬政府的措施導致了兩種民粹主義的興起;左右翼都批評大企業的利益,批評華府的兩黨政治精英。但是當左翼是要求政府做更多時,右翼的茶葉黨運動卻認為不論是財政刺激措施或是健保改革和社會福利,都只是利維坦巨靈的擴權。他們拒絕信任政府可以幫他們解決問題。
 於是,茶葉黨運動的平民只能在那些名嘴和政客的虛妄謊言中,繼續他們的無奈。或者像史塔克先生用巨大的悲劇寫下個人的絕望與悲憤。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01x112010031100163,00.html

茶叶党_互动百科
http://www.hudong.com/wiki/%E8%8C%B6%E5%8F%B6%E5%85%9A

中產階級為何變成了戰神?【聯合報╱南方朔 2010.03.01

一九八○年代末,美國出現了一個新辭彙以及配對的新政治社會現象,那就是中產階級這個社會的中堅主力階級,愈來愈覺得蒙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及不滿,甚至開始憤怒,於是他們自稱「中產美國激進派」(Middle American Radicals)其縮寫就是「戰神」(MARs)。這些戰神及他們的後輩,就是今天在美國日益受到注意的「茶黨」;以及最近在歐洲德法英西以及希臘等國蔓延的罷工示威人群。
無論任何社會,中產階級都是最主要的穩定力量,他們由於多半是有點技術的上班及上工族,而且經濟條件尚可,他們的價值觀遂比較個人傾向,他們不會去煩人,也不希望被政府煩。他們權利義務分明,多半都希望就這樣平安幸福的終其一生。但這種卑微的願望,現在卻已變得愈來愈遙遠:
———目前全世界絕大多數政府,都早已形成「政—商一體」的再封建化體制,政府圖利財團及超級富人已無所不用其極,而無限擴大的政府債務,或者即由中產者的後代來背負,或者就是因此而搞壞的經濟惡果由中產者承擔,當今歐洲各國罷工示威潮不斷,所反映的就是這種憤怒。
———一九八○年代末起,美國債務暴增,美元持續貶值,中產階級受害意識開始出現,「戰神」形成;後來這股不滿力量凝聚在裴洛旗下,現在形成的「茶黨」則是它的新表現。
從「戰神」到「茶黨」,有人認為他們是一種中產階級新右派,也有人認為它是一種新的道德公平運動,甚至還有人認為它是一種溫和的法西斯主義或新民粹主義。這些說法各有其理,反而顯示出它其實是一種模糊不清的中產階級受到傷害後的憤怒運動,它有些會駕著飛機去撞政府的國稅局,有的會搞罷工示威。當中產階級一旦變成「戰神」,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都會發生。
http://www.udn.com/2010/3/1/NEWS/OPINION/OPI4/5440778.shtml
2010-03-12 08:29:54
阿楨
反媒體壟斷遊行 中時:誰可怕? 2012-09-02 工商時報

 記協與民間團體昨(1)日舉行「反媒體壟斷大遊行」,大約數千人組成的隊伍從時報大樓出發,遊行至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遞交陳情書,發起單位表示,主要訴求是要新聞專業、要旺中道歉、要NCC監督。
 面對抗議的學生及群眾,中時媒體集團採取理性態度,在大樓外掛上布條回應:「蘋果、中時,到底誰可怕?」,盼外界公評到底「誰好大?誰可怕?」。
 旺中集團指出,從今年起,反旺中案相關報導,《蘋果日報》400則,《中國時報》有關旺中案報導92則,呼籲民眾用相同的公平標準,檢視壹傳媒集團和中時媒體集團,過去、現在及未來,到底誰對不起台灣?誰真愛台灣?
 昨天遊行隊伍主要有3部份,包括傳播學者、記者,為數最多的學生團體,以及部份非營利社團,同時也吸引了台獨及反共團體的參與。隊伍在出發前,由活動總指揮台灣記協會長陳曉宜向旺中集團遞交抗議書,旺中由公共事務處長李宜軒接下抗議書,並拿出集團聲明多次欲遞給對方,但被陳曉宜拒絕接受。
 遊行群眾配帶「你好大,我不怕」的黃色抗議布條,並自製各式看板或海報表達抗議訴求,指揮車沿途高喊「新聞要專業,旺中要道歉,NCC要監督」等抗議訴求,現場並由歌手林生祥及黑手那卡西樂團演唱,一路由艋舺大道經西門町走到仁愛路上的NCC大樓,最後由NCC官員出面接下陳情書。
  相關新聞
學者:談壟斷 是對新科技的無知
惡搞坐大 壹傳媒腐蝕媒體文化
集中度計算公式 須有新思考 陳耀竹:應鼓勵數位匯流發展
建立媒體公約 避免勞資不對等 NCC:肯定公民運動 配合修法
不敢報導反旺中? 衛星電視公會:沒寒蟬效應這回事
董智森:自由、蘋果難道不是財團
NCC:旺中案沒重審空間
  回應
  這可見台灣這些青年學生的白癡智障程度,台灣的媒體壟斷絕對是來自民進黨 一方的媒體
  用完全暴力式的語言來限制其他媒體自由,也只有自由亂報做得出來,蘋果日報在旁邊只是打雜的
  是誰在反旺中?不是民進黨在主導嗎?看看遊行的隊伍中那麼多的民進黨不就明白了嗎?民進黨爲什麽要反旺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旺中拒絕支持台獨,。
  打成民進黨就不用檢討了,民進黨還真是好用。
  打成民進黨?這個活動就是民進黨的政治活動,不用打成
  眼中只剩政治對抗,毫無省思空間
  我也覺得壹傳媒比較邪惡
2012-09-02 12:13:15
版主回應
這就是為什麼韓國能台灣不能的原因。三星、現代、大宇....等前十大卡就佔韓國80%產值.嘻....這個什麼壟斷的中時集團佔中華民國gdp多少啊?以後還要拿別人來比嗎?小鼻小眼,封島不是更好?

  聯合報相關新聞
  郭台銘缺席記者會2012.09.02聯合報黑白集
(回應:要講旺中就直接講旺中扯郭台銘做什麼?聯合報別只講別人,你自己也好不到那裡去啦,多反省自己才是!)
  中時掛紅布條反嗆 「誰是媒體怪獸」2012.09.02聯合報黑白集
(回應:以前媒體管制時,報導起碼是中規中矩。自從所謂媒體開放後,台灣媒體就走樣了,評論成為罵街,和街頭小混混已沒什麼兩樣。看看三民自和聯晚,就有這種感覺。是不是台灣人天生命賤,只能被管?「誰好怕?誰可怕?」壹傳媒登台十年,摧毀的政商演藝人士不計其數,媒體是社會公器,中時媒體集團會持續追查真相,絕不鬆懈,也請社會各界用公平的標準檢驗中時媒體集團和壹傳媒的表現,從過去、現在未來,到底誰真愛台灣?誰又對不起台灣?誰才是真正的媒體巨獸?媒體之間有不同立場打筆仗不是新聞,但鎖定對手發動版面攻勢,並藉外力動員街頭抗議以打倒對手為目標,在媒體史上確實聞所未聞。其實中時應該掛的是 : 「叫獸們,請勿將偏見, 強加予人」!)
  諷旺中 馮光遠遊行中示範發走路工2012.09.02聯合報黑白集
(回應:馮光遠在壹週刊有專欄.我最討厭馮光遠這種跳樑小丑,披著文化人的外衣搞政治鬥​爭,我唾棄他!標準的民粹 我不喜歡旺中 但反旺中的人根本就是民粹 三民自你怎不去反?反中罷了?「旺中」改名「旺日」,倭日綠鳥眉更開眼笑,抗議遊行也沒有了,一批出賣台灣、出賣中華民國的小丑!該反的是三民自及蘋果亂報、壹傳媒!這是一場比氣長的鬥爭,只要旺中撐下去,這些傢伙必然再而衰,三而竭!)

習賢德:學生是社運最大受害者 2012-09-02中國時報

 輔大新傳系系主任習賢德說,每一個社運的出發點都不單純,但清純的學生在古今中外的每次社運中都有角色;民國八年「五四運動」以來,學生上街就被當成清純、訴求真理的表徵;歐美國家大概也是同樣的基調,一九六八年哥倫比亞大學學運,學生占據校長室,警察也不敢有任何動作。就連共產黨也一直把學生當成社會良知、進步的象徵,學生一向最有理想、最好利用,也往往是運動中最大的受害者。
 習賢德說,他肯定發動此次運動學者的理想,但也懷疑如果過程中發生損害,這些學者能承擔多大的社會責任,又有多少人能享受運動的光環?習賢德反問,過去有多少社運發生後,是有私校師生受惠的?「私校學生都是爬在地上演行動劇、沒有五官的人;只有國立大學背景的,才能躍居國會殿堂」!
 「任何人都有權利上街,但不見得聲音大才是真理!」習賢德反問,「一個多元的社會,是否只能追求一個答案?請讓多元的聲音出來!」習賢德對於日前剛宣判的蘇建和案頗有感觸,宣判無罪時學界、團體一片掌聲,但這個社會誰能證明他們無辜?
 習賢德表示,即便像「占領華爾街」那樣的運動,最後也還是回到原點;在遊行之後,雙方都要思考,要不要回到多元對話平台;如果只有顏色、沒有是非,國家的未來也令人堪憂。
  回應
  只想說:想想你們畢業後能找到什麼樣的工作先吧!帶著你們上街頭的老師,可都有工作的。
  嗯!據說,這些帶頭的老師,有些103之後,逐漸要失業了!!
  財團間的爭鬥,無知者的被利用和參與.......

另參本館:《學運世代》 自作孽的中時
2012-09-02 12:14:58
阿楨
(楨:一場「抹黑+政策買票」的民主鬧劇!詳參【圖博館】: 天下民主一般黑 歐巴馬 民主形式萬歲 台灣買票文化 民主就是挑爛蘋果 美國民族大熔爐 《美國總統是天使還是惡魔》 《分裂的一代》 《第一個新興國家》 《美國的民主》)

歐巴馬大勝! 首位高失業率仍能連任總統【聯合報 2012.11.08

美國選舉史上最花費、最激烈的總統大選六日畫下句點,美國總統歐巴馬拿到過半數的三百零三張選舉人票,大贏對手羅姆尼的二百零六張選舉人票,順利獲得連任。
  回應
  選舉人票大幅滑落,普選選票平分秋色,這樣的結果叫歐巴馬大勝?聯合報的水準越來越差,還好意思登頭版?總編該換人了。
  滿腦子社會主義財富重分配, 齊頭式平等的經濟政策. 搞的就是顛覆美國立國憲法精神的社會主義.如果您期待他會改善聯邦赤字? 改善經濟? 創造就業機會? 減少國債? 繼續做夢吧!
  歐巴馬勝選 只有一大關鍵 – 針對選票族群,政策買票. 1. 大學生給學貸款.2. 女人免費的避孕, 補貼流產.3. 移民給大赦.4. 窮人給食券給救濟金. 5. 工會給利益給退休金津貼.免費的午餐人人都愛, 反正納稅人買單.
  歐巴馬的當選行情: 道瓊大盤大跌312點(-2.36%). NASDAQ大跌74點 (-2.48%)「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各位投票給奧巴馬的選民, 好自為之了.和在臺灣希望歐巴馬當選的人有什麼關係? 明天臺灣開市你就知道了.

美股盤中大跌332點 總統當選日歷來最大【聯合報 2012.11.08

歐巴馬當選連任,使美國股市擔心未來白宮與國會間對租稅及削減支出的爭議更難解決,經濟可能掉入「財政懸崖」,加上歐債危機出現新的變數,使美國股市在選前連漲兩天後,於七日開盤後即大幅下跌,道瓊指數一度重挫三百三十二點到一萬兩千九百一十三點,創歷來美國總統當選日的最大跌點,跌幅約百分之二點五一;標準普爾五百指數及那斯達克指數也都下跌逾百分之一點八。歐洲三大股市也全面下跌。
  回應
  人民當家,人民執政,人民做主,人民決定,自然就人民無悔。民主國家,人民就是老大。能獨立思考的人民,國家才有未來!=== 美國底子厚,文化強,影響力深遠。美國有知識,有科技,有制度,有見識,有資源,有土地,有人才,有盟友,有武力,更有自信。另外,美國還有人民在背後挺!
2012-11-08 13:04:07
版主回應
  能獨立思考的人民? 42%的美國人因為颶風珊迪投票給歐巴馬.幾張在報紙上巡視災情的照片, 加上所有的親歐巴馬媒體絕口不報導災民的憤怒抱怨,美國人就忘了過去四年歐巴馬帶來的真正災難. 美國人獨立思考? 民主制度取決於一人一票, 多數人都想要免費的午餐, 政客用選民私利交換選票. 「民主」搞到最後必然變成「民粹」.余秋雨說過:「民粹」對「民主」的傷害更勝於「專制」. 因為「專制」使人響往「民主」, 「民粹」使人誤會「民主」.
  能獨立思考的人民? 美國早已不是20 世紀的美國人了. 投票當天52%的美國人認為美國是在錯誤的軌跡上, 然而, 他們仍然選擇奧巴馬. 獨立思考的人民? 不, 民主制度只有開支票的政客和保護這些政客的媒體.

經濟低迷國會續僵歐巴馬再拚4年 2012-11-08 中國時報

 舉世矚目的二○一二年美國大選七日揭曉,民主黨籍現任總統歐巴馬擊敗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而連任。歐巴馬繼四年前成為美國首位非裔總統之後,再創美國史上第一位連任的非洲裔總統新猷。歐巴馬也是繼柯林頓之後,二戰後第二位連任成功的民主黨籍總統。聯邦國會則由民主黨續掌控參議院,共和黨主導眾議院,僵局未解。
 在全國五百卅八張總統選舉人團票中,歐巴馬至少拿下三百零三票,羅姆尼二百零六票,勝差遠較二○○八年上屆大選擊潰共和黨對手麥肯遜色。而歐、羅兩人全國普選票得票率方面,預估分別為五○.三%與四八.一%,堪稱旗鼓相當。  
 歐巴馬的第二個四年任期職責艱鉅。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首位在失業率逾七.四%慘境下贏得連任的美國總統,預料未來美國經濟復甦仍緩慢,而由於兩黨分掌國會兩院,黨派之爭勢將再陷拉鋸。今年底至明年初,政府減支與增稅機制將同時啟動,如何儘快化解與國會針對削減預算與稅制改革的僵局,以免墜入「財政懸崖」,將是歐巴馬最大考驗。
  相關新聞
白人多愛羅姆尼 其他族裔挺歐巴馬
治理美利堅「分裂」國 歐巴馬大挑戰
國會之爭》國會現狀不變 對立將更加劇
歐巴馬大選勝出 促兩黨合作迎挑戰
解決財政懸崖 美共和黨提條件
緊扣「庶民VS.金牛」 歐陣營策略文宣立功
搖擺決勝 多數選民像局外人
世界元首齊賀 都喊加強合作
經濟影響》沒有慶祝行情 道瓊指數 開盤跌逾2百點
歐巴馬激勵亞洲貨幣 漲聲響起
美選舉落幕 陸股小跌 台股見紅

緊扣「庶民VS.金牛」 歐陣營策略文宣立功 2012-11-08 中國時報

歐巴馬陣營成功營造「庶民對金牛」的形象,從一開始就猛打廣告,把羅姆尼描繪成企業禿鷹。這個策略把兩人轉化為「你是那一%,我是九九%」,「你是不知民間疾苦的財主,我是捍衛平民百姓的鬥士」。偏偏羅姆尼拒絕公布海外稅務資料,讓人覺得必有隱情。一來一往,使選民在潛意識上認同「歐巴馬代表著普羅大眾」。
 美國海軍特種部隊成功擊殺恐怖組織首腦賓拉登,使民主黨有了最佳宣傳口號:「賓拉登死了,汽車工業活了」,具有重大的加分效果。歐巴馬實現了承諾,結束伊拉克戰爭,都是有目共睹的政績(楨:?詳參【圖博館】:伊戰越戰化 賓拉登 阿戰越戰化 )。他全力以赴改革健保,念茲在茲的推動兩黨和解,以柔軟身段追求國際和平,盡管成效與評價不一,但選民能夠理解他的苦心與付出。  

不景氣仍連任 歐巴馬勝選的關鍵【經濟日報 2012.11.08

美國史上少有總統能在不景氣時連任,歐巴馬不但做到,而且讓他保住總統的正是經濟因素:汽車業紓困讓他在關鍵的俄亥俄州贏得人心;選戰一開打就把羅姆尼這個成功的商人塑造成有距離感的富豪,更為勝選奠定基礎。
20世紀以來,只有羅斯福和雷根在失業率升破7%時連任成功,而雷根任內的美國經濟正要開始起飛,由此看來,美國現況原本對歐巴馬不算有利。雖然民眾對當前經濟不甚滿意,但他們更傾向把問題歸咎於前共和黨總統小布希。
此外,歐巴馬避免美國經濟陷入大蕭條的努力,似乎獲得一些肯定。他當年紓困汽車業、拯救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進而改善當地經濟的努力,幫自己在俄州贏得不少選票,甚至可能幫他彌補流失的白人男性選票。俄州過去是共和黨票倉,當地每8個工作就有1個與汽車業相關。
在選戰之初,歐巴馬利用一連串負面廣告,把羅姆尼這位私募股權界的成功商人,塑造成掠奪企業、不知民間疾苦的富豪。
其實羅姆尼原本在經濟議題占上風,但歐巴馬巧妙利用去年與共和黨協商舉債上限失敗的機會,重新以中產階級捍衛者的形象自居,主張對富人徵稅。
Potomac研究集團分析師范里爾說:「很多沒有大學學歷的中產階級白人,覺得羅姆尼跟自己是不同世界的人。」
2012-11-08 13:08:43
阿楨
看懂中共十八大眉角 2012-11-09 旺報短評

 中共十八大昨開幕,總書記胡錦濤在報告中為未來路向定了調。他強調「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革易幟的邪路。」既不左也不右;但是他也明確回應了社會對於政治改革的呼聲,獲得5次熱烈的掌聲。可以看出,未來中國將在平穩的道路上逐步推進體制改革。
 薄熙來唱紅打黑曾一度蔚為風潮,薄熙來去職,象徵黨中央揚棄文革思想,黨內左右兩派路線歧異似乎隱隱浮現,各界充滿好奇。但十八大會議不但沒有揚棄毛思想,相反的,胡錦濤兩度提及毛主席,而且在提及「科學發展觀」理論時,仍然重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江澤民「三個代表」,強調「這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顯示中共建政60年後,雖然不會再回到僵化的過去,但歷史的傳承不能中斷。
 不左不右並不代表不知改革,針對經濟發展後衍生的種種社會矛盾現象,胡錦濤提出明確的政治改革方針。在民主方面,要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監督;在法治方面,要深化司法改革,「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在權力運作方面,要公開化、規範化,讓權力在陽光下進行。
 現代化民主國家體制應有的規範,幾乎已全數納入胡錦濤的政改報告中,但仍需要有完善的規畫、認真的執行才能奏效,才能回應中產階級參與權力的需求、舒緩社會的集體壓力,平安度過國家轉型的挑戰。
 胡錦濤這項報告,既總結了十七大以來所完成的歷史使命,也為十八大後的政治定出了路向,在這個平穩的大方向之下,「胡溫體制」順利交棒「習李體制」後,如何落實政治改革將是習近平的課題。
  相關新聞
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胡八個堅持
政改列專章 胡推行陽光政治
黨代會常任制 擴大基層民主
場邊觀察-不要期待「中國曼德拉」大刀闊斧
新聞分析-政改 正面訊號成亮點
中共元老出席 突顯影響力
習近平謹慎低調 老低頭看報告
缺奧援 習近平前路多風險(楨:?)
8年建成小康社會 GDP翻倍
觀察站/向盲目追求GDP 說拜拜
周小川:大陸經濟 緩中趨穩
大陸CPI控制在4% 今年安啦
大陸自主品牌練功 苦盡甘來
2012-11-09 12:59:40
版主回應
胡錦濤:堅持一國尊重兩制 防外力干預港澳
胡錦濤:兩岸應啟動政治對話 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
台灣回應》馬:時機未到 不會邀習訪台
觀家觀點-軍事互信機制倡議 我方宜正面回應
馬英九:簽和平協議 待商榷
綠營談十八大:對台態度相同
綠:胡提「特殊情況」 展現善意
國民黨中央電賀中共十八大

2050中國可能成唯一強權 2012-11-09 旺報

 美國《僑報》11月5日文章,釣魚台形勢正朝著有利於中國的方向發展。但現在還不是中國攤牌之時,原因與台灣問題類似,因為二者背後都有美國的勢力,而中國還不具備與超級強國美國攤牌的實力。
 過去10年,中國最大的收穫,就是被譽為「全球最成功的國家」。目前已經成為世界第2經濟體的中國,事實上在積累著解決台灣,和釣魚台問題的實力。世界銀行曾預測,估計中國GDP在2020年左右趕上美國,2020年以後差距進一步拉大,到2050年中國GDP將超過7萬億美元,接近美國的一倍,屆時中國GDP將占世界的40%,成為唯一超級強國。「時間是站在中國這一邊」,當中國真如世界銀行所言成為「唯一超級強國」時,台灣、釣魚台問題之於中國將會成為「不是問題的問題」。
 以這樣的視角來看待釣魚台糾紛,需要將中日島爭盡可能納入和平解決中,不讓局勢惡化,尤其是防止戰爭,因為戰爭會擾亂中國的和平崛起,讓美國得到圍堵中國的口實。
 回應
 中國的問題不在外部,而在內部。如果還是維持一黨專制的政治,是否能持續成長進而超越美國,令人不敢樂觀;相反的,進行政治改革,同樣有動盪的風險。
 人類至今尚未發明十全十美的政治制度,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各有優劣點,不能盲目的站在歐美立場把一黨專政說的一文不值,起碼,對經濟而言是有利的,你把一黨專政和經濟不振畫上等號是大錯。
 1 堅持主權 擱置爭議 2 看 誰先動手 先動手必輸 3 看 誰能等待 日本的極右派必定按捺不住

分裂的美國靠什麼維繫團結?【聯合晚報社論 2012.11.08

歐巴馬一人之力,難以扭轉多年累積而且愈演愈烈的兩黨對立狀況,但他勢必得想出方法和國會中的反對黨溝通,和社會上接近半數人口的共和黨支持者溝通,否則他將很快就陷入跛鴨的困境,也會使美國亟需進行的結構性改革停滯,這當然是個巨大的考驗。
不過換另個方向看,美國畢竟是個成熟的民主國家,許多基本的政治運作機制,還是有助於修復社會和諧。選戰的激烈程度無以復加,但沒有人會擔心美國因此而動亂不安,尤其政治人物深明社會分裂的潛在破壞力,因此一選完就主打「團結」牌。
這令人更加體會民主之可貴,以及民主機制之迫切必要。台灣很多社會亂象被歸咎於「太民主」,但多半是誤用民主精神所致。民主仍然是人類組織社會,解決彼此差異衝突,最安全的一種制度。美國大選落幕,緊接著中國共產黨的接班大戲就要上演,十八大會議所在的北京戒備森嚴,如臨大敵,完全失去了平日的城市風采。沒有民主,沒有開放的程序,沒有透明的資訊,領導人的更替就充滿了神秘與危機的色彩。這樣的政治制度,要如何扮演創造社會共識、解決社會緊張的角色呢?
分裂的社會可以在民主原則下繼續運作,倒過來,不民主的社會卻不斷升高內在的分裂。從美國看到中國大陸,這樣的歷史教訓再清楚不過了!
  相關新聞
美國源自國內的外交挑戰…聯合報副總編輯郭崇倫
美媒洛杉磯時報:中國經濟政治危機比美國更嚴重
  回應
  憑空想像, 不知所云.
  美式民主,社會分裂,是必然的事,台灣是最佳示範
  美國投票行為看似分裂也不是一天了,遠的看林肯當選時的投票行為,近的小布希鬧了一個月才底定,都沒有怎麼樣嘛 (楨:造成:南北戰爭/如今之分裂!)
  對中國社會與政治情勢缺乏深刻了解分析,只會幼稚地套上美國式民主的八股論調,這種人有甚麼資格寫社論!?
  靠印美元營造"普世價值"來維持團結, 就這麼一回事. 沒錢了, 富人跑了,一樣怨聲載道,.
  靠強大的軍警情治力量呀!! 不然你們以為美國靠什麼維持聯邦制...
  北京警衛森嚴和民主不民主沒有必然關係. 開票當晚, 羅姆尼把競選總部設在波士頓的會議中心, 一樣是警衛森嚴, 沒有邀請函不得接近, 因為有可能幾個小時後, 他就變成美國的下一任總統, 維安系統疏忽不得. 此刻全中國的政治菁英都在北京, 警衛能不森嚴嗎? 我們批評人家, 要批評的有道理. 不要凡事想當然爾.

(詳參【圖博館】:中共十七大 《和諧社會導論》 《中共政治體制改革研究》 中國崛起(二) G2 歐巴馬 《分裂的一代》)
2012-11-09 13:01:20
阿楨
OECD預言:中國經濟 2016稱霸全球【經濟日報 2012.11.10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9日發布預測說,全球經濟勢力在未來半個世紀會出現大洗牌,中國最快將在2016年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而2025年前中國和印度的經濟產值合計可能超越7大工業國(G7)的總和,並在2060年前超越所有已開發國家加總。

與霍布斯邦談共產主義2012-11-11 中時 江靜玲(另參本館:《革命的年代》)

 英國歷史學家霍布斯邦(Eric Hobsbawn)今年十月一日在倫敦辭世。
 猶太裔的霍布斯邦十四歲參加共產黨,十六歲跟著叔父逃避納粹,從柏林輾轉到倫敦,在劍橋大學完成歷史學業後一直在倫敦的柏貝克大學任教,終其一生都是一位共產主義者,即使在一九九一年英國共產黨解散後,他仍堅持自己是一名獨立共產黨員,「那是我的少年夢,我想保留著它。」
 中共十八大本週在北京揭幕,當年訪談中,霍布斯邦有關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共產黨,以及中國有成為世界強權潛能的講述分析,再次在我腦海中迴盪,昨日重看訪談筆記,益發懷念並佩服這位史學大師。  
 他指出,在廿世紀中,俄共垮台,歐洲共產國家也瓦解了,中國共產黨已走上另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與中國共產黨政府建立之初的政策大不相同,「因此,我不相信這個企圖改變社會的運動是成功的。」但是,霍布斯邦對此解析又十分清楚,他把以「工人運動」和「解放運動」為根源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失敗與共產主義執政質變聯在一起,「當『共產主義』演變成為『政府』的那一刻開始,共產主義已完全變質了。」
 霍布斯邦指出,馬克思主義歷史學者可以把「共產主義」和「共產黨政府」闡釋得更好,「我們應該把共產主義做為一個社會解放、民族解放,或混合兩者的解放運動,興共產主義取得政權後,嚴格區分開來。」
 霍布斯邦早已預言,中國具有成為世界強權的潛能,甚至可能與美國競逐世界超強地位。在那次訪談中,他再次提到中國在毛澤東時代結束後的急速發展,一直到廿世紀未的表現,都令人覺得中國將會很快的邁向先進國家,「中國在廿世紀,建立了強烈的國家定位和民族主義,甚至可說,是一種強權式的民族主義,因此,我認為,中國有極大的可能在未來發展為世界主要強權。」霍布斯邦並指出,從歷史的角度而言,中國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家之一,中國人民勤奮和才能各界有目共睹,「我不相信,也不同意一些人的主張,即中國將會開始分裂的說法。」
2012-11-11 13:11:01
阿楨
覺悟吧!政治無力化 時勢所趨【聯合報╱陳永峰2012.11.10

近來的台灣政治,全在關心小事,只是,連小事都已處理不了。
這種奇妙的景象,經常會讓人忘了這才是馬總統第二個任期的第一個半年。上星期在課堂上提醒同學這件事時,引來的竟是驚嘆。擁有投票權的大學生,大多「誤認」馬政權已至任期的最後,忘了大家在今年初才剛剛投票給他。
當大家驚覺馬總統至少還有三年任期時,有人說那至少換換行政院長,改變一下氣氛也好。不過,我也只好對天真的同學們據實以告:「政治的無力化,是時代的趨勢,台灣不是特例。換誰都一樣,必須覺悟。」
也就是說,民主國家政治裂化的速度,遠遠超過選民的想像。不管那裡,政治能決定的事情愈來愈少,最常用的招數,竟叫「以拖待變」,然而情勢總是惡化,而非好轉。
三年多前的日本,和四年前的美國一樣,單單為了「改變」,讓民主黨上了台。三年多來,該變的沒變,不該變的全變了。
政治的裂化或政治的無力化,在比較政治學界討論已久。而且是在通過了立憲、民主和高度經濟成長的國家,緊接著又歷經選舉型民粹主義洗禮的新興近代國家,特徵最為顯著。例如,東亞的日本、南韓、台灣都非常顯著,幾乎成為比較政治學的基本教材。
最近,連作家都關心起政治裂化的議題。日昨,作家胡晴舫於名人堂專欄所寫的「政治為什麼讓我們失望?」一文便是一例。「因為缺乏雄心視野,少了社會目標,政策便失去了準頭,法案順序輕重不分,政治陷入爛泥,整個社會都沉淪下去。」作家對於事物特有的穿透力,令人拍案。(楨:?)
文學對政治學界的貢獻,雖然並不明顯,但是一直是政治學研究的主題。尤其是在政治思想的領域中。例如,一九四九年喬治.歐威爾的近未來小說「一九八四」,當然是以大人物為核心政治小說。相反地,二○○九年村上春樹一樣以一九四九為題寫成的近過去小說「IQ84」,則是強調大人物的消逝,以及小人物的橫行。無疑,這就是今天日本政治,或所有新興民主國家的寫照。
殊不知,連那一黨執政,民眾都已經不太在意的狀況下,何況是黨內的競爭。政黨的普遍弱化與裂化,才是台灣政治的病灶,不是嗎?當然,第三勢力之崛起無力,也是台灣政治的另一悲哀。(楨:?詳參【圖博館】:第三黨的末路?)
2012-11-11 13:28:09
圖博館
美國警員針對黑人事件持續發生 2015-4-28now新聞台

在過去一年,美國多次爆發涉及種族歧視問題的騷亂,雖然奧巴馬政府高調介入事件,試圖修補警民關係,但有分析指出,美國種族歧視問題由來已久,而現時問題急劇惡化,可能有助伊斯蘭國等組織在美國招兵買馬。
  過去一年,類似示威場面持續出現,由抗議密蘇里州弗格森市黑人青年布朗被警方射殺,到紐約黑人加納被警員箍頸致死,但警員未獲起訴,還有最新在巴爾的摩悼念黑人青年格雷引發的騷亂,都顯示非洲裔美國人被以白人為主的警方針對,並非子虛烏有。
  數據顯示,黑人青年遭警員射殺的比率比白人青年多21倍。美國總統奧巴馬上台後,曾試圖改善種族歧視,但情況反而每況越下。
  雖然奧巴馬政府積極介入,好像在布朗被殺後派時任司法部長霍爾德到弗格森,及後又發表調查報告,批評當地警方日常執法中存在歧視少數族裔及違憲,但類似黑人男子斯科特被白人警員開槍打死的事件仍然時有發生。有評論認為,現時美國種族問題的嚴重程度,是自民權運動以來最嚴重。
  有心理學學者分析,種族歧視問題是愈來愈多非洲裔美國人患上創傷後壓力症的原因,如果不加以處理,可能令人變得激進,甚至傾向暴力,成為美國社會的計時炸彈。
  在去年弗格森市示威時,伊斯蘭國就又利用示威畫面製作宣傳片段,試圖招募非洲裔美國人,顯示種族歧視問題,有可能演變成國家安全威脅。
  相關新聞資料
從佛格森事件,談談美國的「黑人犯罪」 苦勞網
美国黑人运动_互动百科
美国分裂论_互动百科
國家分裂- 維基百科
底特律破產和美國的分裂
歐巴馬連任,分裂的美國走向何處? - 天下雜誌
美国会分裂吗? 百度贴吧
美国为什么不怕分裂? 万维读者网博客
2015-05-28 21:40:29
圖博館
程亞文:撕裂的美國還能破鏡重圓嗎2017-01-04環球時報

摘要:隨著時間進入2017年,特朗普上任的日子越來越近。蓋洛普2日的調查結果顯示,有逾半美國民眾在多項議題上對特朗普沒信心,這一支持度是20多年來歷任總統中最低。黑人奴隸的數量,在19世紀上半葉隨著蓄奴州的增多不斷增長,這使得非蓄奴州異常緊張,擔心失去在美國經濟、政治生活中的主動地位。
  隨著時間進入2017年,特朗普上任的日子越來越近。但是,美國民眾似乎對這位新總統沒有多大信心。蓋洛普2日的調查結果顯示,有逾半美國民眾在多項議題上對特朗普沒信心,這一支持度是20多年來歷任總統中最低。
  這一結果其實繼續反映出總統大選所暴露的美國社會嚴重撕裂,這個世界上許多人覺得最“靠譜”的美國,如今政局卻顯得最為撲朔迷離。許多人在問:美國會不會拉美化,內部種族、階層對立會不會引發重大衝突?
  南北戰爭前的美國大分裂
  可以把19世紀60年代南北戰爭前夕的狀況,來與今天的美國做個對比。在去年總統大選即將投票之際,特朗普曾到葛底斯堡發表演講,而在150多年前,林肯也曾在那裡發表過著名演講,他們演講的收尾一句話,都是一樣的。林肯當年站在葛底斯堡的時候,也是美國處於最危險的關頭,但自此之後,美國又走向了新的起點。特朗普選擇同樣的地方發表演講,也是想藉此提醒美國人,又到了美國歷史的新的嚴峻時刻。真的有那麼嚴峻嗎?
  美國在南北戰爭前夕走向內部衝突的五個現象值得注意:
  一是美國異質人口的擴大。黑人奴隸的數量,在19世紀上半葉隨著蓄奴州的增多不斷增長,這使得非蓄奴州異常緊張,擔心失去在美國經濟、政治生活中的主動地位。
  二是地區間不斷強化的經濟發展差別。內戰之前,南北方不僅在經濟形態上迥然有別,一方奉行工商業資本主義經濟,另一方面奉行奴隸制種植園農業經濟,而且在經濟聯繫上也高度分化,北部與西部合流、成為全國性經濟體系,而南部的棉花主要輸往英國,與北部的經濟往來稀少,也就是說,南北方當時缺少共同的利益聯繫。
  三是存在核心爭議。在奴隸制問題上,南北方不僅在價值觀上道不同難相為謀,而且出於經濟利益的考慮,也為之尖銳對立。
2017-03-25 21:44:29
圖博館
四是產生了不可通約的政治理念,身份認同發生分裂。美國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國家?當年的美國南方和北方產生了不同的認知,其實這個問題在美國建國時就存在,“自由”的北方與蓄奴的南方通過談判達成了相互妥協,在1790年前後,美國南北方經濟與人口大致維持均衡,而到19世紀60年代之際,這個均衡已被完全打破,政治觀念上的差異已無法彌合,不同的身份認同已不可妥協。
  五是形成了完全對立的地域性政治集團。到19世紀50年代後期,美國的兩大全國性政黨輝格黨和民主黨都發生了分裂,新出現的兩大政黨共和黨和民主黨都是地方性的,分別代表北方和南方,美國內部出現了有組織的對抗力量。
  今天的美國分裂比看到的更嚴峻
  將這五個現象與今天的美國進行對比,可以發現有諸多相似:
  一是傳統白人人口成為最大少數族裔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在人口構成上,19世紀上半葉黑人奴隸的擴散,演變成美國政治中的焦點問題,如今拉丁裔等非傳統白人人口的大量增長,將打破傳統的盎格魯-撒克遜白人人口的主流地位,也正在美國國內引來越來越強的不適應,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正是將移民作為主要話題。
  二是在經濟形態和經濟聯繫上發生了顯著變化。20世紀絕大部分時間,美國都是以製造業為主,在國內大規模組織工業生產,於是中產階層興起並與產業資本形成共生和利益共享關係。而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製造業大量轉移到世界其他地方,經濟日益虛擬資本主義化,金融資本不再依靠往昔的中產階層提供勞動創造價值,中產階級成了全球化的失意者,與產業資本的經濟聯繫逐漸喪失,美國社會以往在資本和勞動之間的合作和利益共享體系趨於瓦解。
  三是在重要政治議題上意見極為對立。在移民、福利制度、同性婚姻等等議題上,美國社會的不同“意見分子”們“尿不到一個壺”的狀況已出現板結化。以往美國有足夠大的經濟體量,可以將這些問題消化掉。現在美國居於頂層的金融和高科技群體,大部分利益已經不是通過美國內部,而是通過外部去獲取,美國已經沒有以往那樣大的經濟彈性去消化內部的問題。這次美國大選,特朗普跟希拉里的政策主張路線差異明顯:希拉里對內強化政府乾預,在“多元化”旗號下進行國民種族群體細分和進行立足於此的財政轉移支付;對外繼續堅持大規模干預,擴大海外存在,堅持“價值觀外交”。
2017-03-25 21:46:14
圖博館
特朗普則立足於美國傳統主體民眾的經濟社會政策和傳統價值觀,主張減少經濟干預,放棄“多元文化主義”;對外主張戰略收縮、減少承擔聯盟責任,“美國優先”。這兩種路線,反映了繼續推進全球化和從全球化中退縮的兩種不同意願和利益需求。
  四是在身份認同上也在發生裂變。即對“美國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國家”問題再次出現認知分裂,這主要是人口結構變化引起的。這次美國總統大選中的各種鬧劇,可謂是“老美國”與“新美國”難以調和狀況的一次大暴露。“老美國”是指以傳統白人人口及其文化占主流地位的美國,“新美國”是不問種族出身且允許多種語言、宗教和文化體係並存的美國。
  相關新聞
歐巴馬連任,分裂的美國走向何處? - 天下雜誌
從佛格森事件,談談美國的「黑人犯罪」 苦勞網
美国黑人运动_互动百科
美国分裂论_互动百科
國家分裂- 維基百科
美国会分裂吗? 百度贴吧
美国为什么不怕分裂? 万维读者网博客
特朗普贏下的美國,已越來越像羅馬
分裂的美國 反川普 全美掀抗議潮
民主黨票倉加州高喊獨立

南北戰爭-維基百科

南北戰爭,或稱美國內戰(英語:American Civil War),是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內戰,參戰雙方為北方的美利堅合眾國(簡稱聯邦)和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簡稱邦聯)。據估計約有10%的20-45歲北方男性和30%的18-40歲南方白人男性在戰爭中死亡。
  目錄
1 內戰起因
2 國家分裂
3 戰爭過程
7 後世影響
9 文藝相關
  內戰起因
於1828年與1832年,國會通過了提高對歐洲工業產品的關稅以利北方各州的工業。南方農業州擔心歐洲各國會報復美國而提高對美國農產的關稅,因此強烈反彈。
在內戰前夕,美國是由四個截然不同的區域組成的國家:
東北部(即今新英格蘭)—成長中的工業與商業及相應之人口密度增長;
西北部(即今中西部)—自由農民於此迅速發展,拜西北條例所賜此處無奴隸制度;
上南方-墾殖農場,但部份區域經濟衰退;
西南方-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的棉花經濟區。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97%E5%8C%97%E6%88%98%E4%BA%89
2017-03-25 22:06:32
圖博館
南方與北方North & South (2004)
  劇情簡介
  成長於英國南部田園風光中的瑪格麗特(Daniela Denby-Ashe飾)因為作為牧師的父親辭了工作,一家人搬到了全然陌生的北方小鎮米爾頓。不同於南方的溫暖舒適,處於工業革命時期的米爾頓陰冷又髒亂。路上不再是芳香花草,取而代之的是粗魯的工人,棉絮飛舞的紡織車間。除了新環境的不適應,還有來自紡織廠的廠主——年輕的實業家約翰桑頓(Richard Armitage飾)的盛氣凌人及對工人的苛刻,這讓瑪格麗特對桑頓的第一印像極其糟糕。
  隨著米爾頓生活的加深,瑪格麗特漸漸認識到工人粗魯暴脾氣背後的溫柔和疾苦,堅定的站在他們一邊。和其立場相反的雇主桑頓則對瑪格麗特一見鍾情,但不善表達的他似乎在無形中把瑪格麗特越推越遠。二人如同南方與北方,截然相反但又緊密相連
  評論
BBC系列系列劇中最出名的當算95年的《傲慢與偏見》,《南與北》有一點不同,影片放在英國工業革命的歷史背景中,著墨於工人的境遇,英國工業的掙扎和成長。相似之處在於,人物充滿張力,愛情與自尊總是對立。

英國人身體健康的南北分野

英國跟很多其他國家一樣,都存在著南方和北方地區之間的大分別。南方天氣比較好,財富充裕,而北方則比較寒冷,人們的生活環境都比較差。
  這次《英格蘭健康剖釋》調查報告比較駭人的結果是,平均計算,在英格蘭北部地區生活的男性的壽命比較生活在南部地區的男性的壽命短兩年。在英格蘭南部的女性的壽命平均比較在北部地區的女性的壽命長一年。這與生活在北部的人身體超重的情況比較多以及較多吸煙導致的疾病有關。
2017-03-25 22:13:09
阿楨
金燦榮:美國優秀的“三權分立”為何只剩下“兩黨鬥爭” 2019-03-03 環球時報

【當美國總統特朗普跨越半個地球,在河內和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舉行歷史性會談時,美國國內正在舉行一場針對他的“大批判”:先是眾議院否決了特朗普的“緊急狀態令”,緊接著特朗普的前律師、“通俄門”重要證人科恩在眾議院聽證會上大肆“揭發”特朗普的種種不堪。——甚至有推測認為這正是美朝會談沒有達成共識匆匆收場的原因之一。自上任以來,特朗普就一直受到國內政治精英的排擠,攪動美國政壇亂象不斷。一場場黨派爭鬥的鬧劇不僅讓美國人民感到糟心,更讓人們開始思考美國被稱為“能夠確保民主制度有效運行”的三權分立體制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三權分立”一直是美國政治制度的最主要特徵之一,也被美國政治精英認為是其民主政治的先進之處和優勢所在。不過,最近美國國內政治卻出現了不小的問題。
  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在民主黨依靠其多數優勢控制的眾議院通過一項取消國家緊急狀態的決議後,佩洛西等人正尋求參議院也能通過這一決議。不過,特朗普對此表示他將毫不猶豫否決議會的這個決議,而這似乎仍不是“終點站”。
  從“緊急狀態”的宣佈,到這一連環“否決”,不少美國議員認為政府在搶奪憲法賦予國會的權力。而佩洛西等民主黨人士則認為,特朗普行政當局破壞了“三權分立”,呼籲議員們維護憲法。那麼,以“三權分立”為代表的美國政治制度如今遇到了什麼問題?這些問題是否是由美國政治制度建立之初的“基因”決定的?
  三權分立初衷是什麼
“三權分立”在不少人印象裡像是由三個原點組成等邊三角形,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各司其職,互相不干涉、獨立運轉,從而保證公正、民主。但“三權分立”的運行現實更像是三個各有重疊的圓環,互相擠佔對方的權力,力圖提升自己的存在感,擴大自己的權力地盤。
  美國聯邦政府成立後的頭一百年裡,政爭主要發生在國會內部,主要圍繞的是州權力與聯邦權力之間的鬥爭。而進入20世紀之後,聯邦政府的權力(尤其是行政權力)擴張越來越明顯。例如希歐多爾•羅斯福上任執政後,就提出了自己的反托拉斯政策,並要求國會立法,對美國國內各大集團的壟斷經營活動給予限制。此外,在佛蘭克林•羅斯福執政期間,“羅斯福新政”的推行,實際上也是擴大行政權力的一種表現。而自二戰結束之後,在聯邦層面的“三權分立”中,行政權力已經佔據更強勢的地位。
2019-03-04 08:16:47
阿楨
此外從歷史上看,由於政治極化,導致三權分立體制曾經多次暴露出問題、遭遇考驗。從最初的聯邦黨與反聯邦黨之爭,到安德魯•傑克遜執政時期的國內對立,以及南北戰爭的爆發,越南戰爭令美國陷入泥潭,美國人對自己的政治體制這座“大廈”也做了很多次修修補補。
  從“基因”上看,很多人有著模糊的認識,以為從建國之初開始,追求“自由民主”的美國天然就是個民主國家。但早就有美歐等西方學者指出,美國的政治制度並不是為民主而設計。民主應該是以多數人的意志來決定,但美國最初的政治精英和制憲者們,在制度安排上最大的目的恰恰是為了避免“多數的暴政”。為此,美國“國父”們設計了三權分立、相互制衡的精密機器,後來又逐漸產生了兩黨制,直至今天已經變成了一個否決政體,目的就是讓精英而不是人民來控制國家政治。
  政治運行出問題的原因
  首先,國家經濟基礎出現了問題,說白了就是經濟競爭力相對下降。導致這種局面的形成,背後有許多因素。一是美國的金融業如今過度發達,這導致一部分產業離開美國。而這些金融從業者在這個過程中賺得盆滿缽滿,而其他行業的中產家庭卻一點一點被掏空。2008年的金融危機是這一問題嚴重到一定程度後的總爆發。二是在產業鏈不再完整之後,美國的技術創新因為沒有產業的支撐和應用,導致運行的“車輪”沒了軌道,所以大受影響。與之對應的是,新興國家在這方面的快速發展對其帶來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其次,內部社會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近些年來,由於少數族裔人口的上升速度超過白人人口,以及少數族裔在名牌大學上學和高端行業就業的人數越來越多,傳統的美國白人愈發覺得這對自己是一個挑戰,而且威脅越來越大。而且,美國白人認為自己的新教文化優勢地位也正受到侵蝕。因此,我們看到當前美國白人右翼團體與少數族裔之間的衝突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激烈。
  第三,美國國內各種矛盾增多了。除了以上提到的矛盾外,美國精英與民粹之間的矛盾,經濟全球主義者與本土主義者之間的矛盾,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兩大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左右之間的矛盾等等都在加劇。特朗普當選就被認為是美國民粹與精英矛盾的產物。選民們之所以要選一個完全是體制外的人擔任總統,就是要表達對美國政治精英的不滿。
2019-03-04 08:21:56
阿楨
根子在黨派利益至上
  好的民主政治,一個重要基礎和保障,是需要有強大的主流民意,如果缺乏這個基礎,社會就將出現分裂,甚至是撕裂。
  如今在三權分立之下,兩黨制並沒有促進主流共識的形成,反而因為政黨的政治競爭,讓上述各種社會分裂的態勢愈發轉向極端化。簡而言之,就是把黨派利益,放在了為民眾謀取更大利益及促成主流共識之上。
  在這種背景下,我們看到美國政治精英在言語上對另一黨派對手的攻擊,在用詞上已經空前激烈和低俗,而且在行動上也無所顧忌,這在以前很少出現。這種狀態造成了三權分立下美國政治運行的效率大打折扣。一個政策在經過黨派鬥爭和“否決政治”後雖然出臺,但已經走樣,偏離了老百姓的實際需要。
  所以,政治運行的品質下降,一個重要原因是黨派利益衝突變得赤裸裸。這在美國“國父”們最初設計政治制度時可能並未考慮到,一方面當時這種政治組織並不發達,另一方面當時華盛頓等人並不喜歡政黨,認為黨爭會影響國家利益。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出於協調利益的需要讓黨派集團越來越根深蒂固。
  民主只是一種形式和手段,國家治理的根本,其實是通過發展來服務民眾,為民眾帶來更大的利益和更多的權益。所以政治中的協商和妥協,才能凝聚主流共識,提高決策效率。但是冷戰後,西方的政治精英更加意識形態化,更重視價值觀的傳播和意識形態話語、標準的建構,遺忘了民眾的利益。用中國的一句成語來形容,就是買櫝還珠。而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我們一定要認識到,讓經濟變得更好,老百姓吃飽飯、有好的生活,才是最大的主流共識,也是最重要的政治。(作者是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
  回應
任何制度都可以制定的很完美,但現實不是按想像中的來進行。我國隋唐三省制之三權分立, 明朝在省級設制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揮使司三權分立,最後都因爭論不休而解體。
民主只是一種形式和手段,關鍵是落實到最後的結果,民眾幸福感提高,生活水準提高,講的天花亂墜,最後結果一塌糊塗,那都是花架子。
美國所有的黨派,都只是代表某一部分大資本利益的代言人。美國的深層問題,是大資本攝取了極端的利益,導致國家和普通民眾的利益極大受損。
高曉松這樣的人如果在公共場合大放厥詞,請同志們勇於當面質疑!
從特朗普上臺開始,高曉松就一直在被打臉,聽說現在又跑回美國求愛撫去了,這種人理他都怕髒了自己的嘴,只希望有關部門給點力,別讓這種貨入境了,畢竟人家可是美國人!
2019-03-04 08:23:55
阿楨
中國崛起與全球左派抬頭 2022/06/29 旺報社評

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峰會舉行前,中國大陸與俄羅斯、印度、南非、巴西等「金磚五國」領導人視訊峰會先登場,西媒解讀,中俄兩國試圖拉攏金磚國家,以增加對抗西方的籌碼。重點在這5個總人口占全球40%、橫跨歐亞非美各大洲的國家,對世界秩序及未來全球發展路徑的看法。
  中國模式吸引金磚國家
俄烏戰爭僵持,金磚五國高峰會不免讓人聯想有替俄羅斯壯膽撐腰的味道。在美歐國家對俄羅斯嚴厲經濟制裁下,印度仍低價大量購買俄羅斯石油,巴西與南非在聯合國譴責俄羅斯的投票中棄權,在反制裁俄羅斯的立場上,金磚五國是一致的。但印度之前才參加在東京舉辦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而且這5國在地緣政治利益差異極大甚至對立,若說是形成對抗西方的集團勢力,未免誇大。
習近平主持金磚國家領導人會議時指出,要摒棄霸權主義、冷戰思維和集團對抗,除了呼應普丁日前所說,美國單極霸權時代的結束,也提醒西方國家不負責任的經濟政策與金融武器化,正在反噬西方國家,同時也危害全球。
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已凸顯,G7集團已經無法面對全球性的經濟危機,而必須擴大參與國家,因而有G20的出現。當前全球面臨經濟衰退的風險,少了金磚五國的合作能否成事,很多國家都表示懷疑。
  拉丁美洲開啟粉紅浪潮
中國的成功經驗,即所謂的「中國模式」或「北京共識」將對許多發展中國家越來越有吸引力。最近哥倫比亞大選結果出爐,重視環保與社會正義的左派總統候選人佩特羅當選,這在長期右派執政的哥倫比亞意義非比尋常。它標誌著拉丁美洲新一輪「粉紅浪潮」(pink tide)的開始。而在西方國家,嚴重的通膨也開始在社會上發酵,英國鐵路工人發動30年來最大規模的罷工,要求加薪以應付高漲的物價,法國國會大選,左翼政黨以31.6%得票率成為第二大黨,馬克宏執政聯盟僅贏6.97個百分點。全球左派似有抬頭趨勢,這個世界可能不只是單極霸權走向消逝,依附在單極霸權上的意識形態也將改變。
2022-06-29 08:32:30
阿楨
“羅訴韋德案”被推翻後,美避孕藥生產商股價暴漲240%,商超限購

在美國最高法院2022-06-24裁定取消憲法規定的墮胎權,推翻1973年“羅伊訴韋德案”的裁決之後,美國緊急避孕藥需求激增,多家藥店實行緊急避孕藥限購。避孕凝膠生產商Evofem Biosciences的股價兩天暴漲了240%。
  回應
哈哈!資本家,真會玩…美利堅這個偽裝成國家的兩黨合資公司,不管出什麼樣的政策,都會讓一部分資本家撈一筆…過幾年換個執行總裁,又出個新政策,又讓別的資本家撈一筆…如此往復迴圈,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美媒《國會山報》承認:隨著社會分歧加深,美國已不再被視為世界燈塔2022-06-28觀察者網
  回應
不怕不怕,讓好萊塢多拍幾部美國拯救世界拯救宇宙的大片宣傳一下就好了
不會的,在中國公知的嘴裡,你們永遠是世界燈塔。
美國是什麼時候被視為世界燈塔的?
這是很多年前,美國的一個神棍自己吹自己說的
能吸到血的時候就是皿煮燈塔,茲油女神,吸不到血了就露出吸血鬼的原型。

“得州慘劇”背後:美國黨爭與千瘡百孔的美墨邊境

2022-06-27,美國警方在得州聖安東尼奧市郊區的一輛卡車內發現46具移民屍體,22名墨西哥人、7名瓜地馬拉人和2名洪都拉斯人。悲劇發生後,共和黨和民主黨互相指責。而事實上,美墨邊境也早就成為了兩黨黨爭的“戰場”,在政治博弈中千瘡百孔:執意建牆的特朗普下臺後,拜登上任首日就承諾全面改革移民法案,但受制於黨爭,至今沒什麼成效……
  回應
雖失去了生命,但得到了自由,周圍都是美國香甜的空氣。美國,永遠是你們值得以身相許的天堂!
2022-06-29 08:43:50
阿楨
美最高法院兩重大裁決「挺擁槍、反墮胎」,前總統川普任命3名保守派大法官影響深遠

美國最高法院上週一連做出兩項重大裁決。先是在2022-06-23以6比3裁定紐約州一項存在超過一世紀的法律違憲,此法規定民眾須證明有合法自衛需求或「正當理由」,才能獲得攜帶手槍出家門的許可。
24日美國最高法院又以以5票贊成、4票反對,推翻1973年「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保障墮胎權裁定,結束近50年來對墮胎的憲法保護,賦予全美各州禁止墮胎的權力。
批評者抨擊,最高法院的立論基礎互有衝突。在擁槍權方面,最高法院大法官認為各州無權限制民眾自由;但在墮胎議題上,卻又擴大各州對民眾自由的權限。
外界批評最高法院一方面同意民眾擁槍殺人,另一方面卻又限制女性對自己身體的自主權。
這兩大具里程碑意義的裁決引發全美譁然,共和黨陣營可謂大獲全勝,民主黨籍總統拜登(Joe Biden)雖然痛斥這兩項判決結果,但也因為三權分立,行政部門幾乎是無力捍衛立場,這也可以看到美國總統的大法官任命權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美國採取三權分立,行政部門不得干預司法獨立,大法官採取終身制,不受政黨輪替影響。但最高法院判決影響深遠,上述兩項裁決推翻的都是超過半世紀的裁決結果,影響的是千千萬萬一代又一代人。
得以決定大法官人選的是美國總統,大法官提名人還得經過參議院聽證會洗禮,也因此,一旦任內有大法官出缺時,時任美國總統總會使盡全力選擇自身陣營的候選人,並全力在參院護航。因為總統最多8年任期,但他所提名的大法官將能終身在最高法院影響美國法律與社會。
以現任美國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為例,川普(Donald Trump)短短4年任內就提名戈蘇奇(Neil Gorsuch)、卡瓦諾(Brett Kavanaugh)與巴瑞特(Amy Coney Barrett)3名大法官,讓最高法院的天秤明顯朝向保守立場傾斜,6位大法官屬於保守派,自由派僅有3人。
這3名由川普提名的大法官也確實在這兩項裁決上捍衛保守派立場,給予民眾擁槍權卻又推翻墮胎權。更有甚者,這3人才都50出頭,如無意外,未來20、30年仍能在最高法院發揮影響力。
也難怪有志在2024年捲土重來的川普,在最高法院推翻墮胎權裁決後,立即透過聲明表示:「這項歷史性裁定是『因為我履行所有承諾才可能實現』」。畢竟正是因為他在任內任命3名保守派大法官,讓美國司法有了截然不同的面貌。
2022-07-07 05:20:38
阿楨
美獨立日假期超220人死於槍擊案 美媒悲歎無一處安全 2022-07-07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5日報導,統計資料顯示,獨立日假期期間,全美槍擊暴力事件激增,幾乎各州都發生槍擊事件,造成至少220人死亡,近570人受傷。
  報導援引美國“槍支暴力檔案”網站數據稱,從7月1日至4日,全美發生槍擊事件超過500起,僅有5個州沒有報告槍擊事件。
  這些槍擊慘案中,有11起屬於大規模槍擊事件。其中發生在伊利諾州海蘭派克市的一起槍擊案,造成7人死亡、20多人受傷,受害人中包括兒童。“槍支暴力檔案”所統計的大規模槍擊事件,是指造成除槍手外至少4人死傷的槍擊事件。
  報導還稱,槍擊案在獨立日前後驟增,並不鮮見。2021年美國獨立日假期期間發生的槍擊案,造成180多人死亡,516人受傷。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5日發文稱,發生海蘭派克市獨立日的一起大規模槍擊案,令原本喜悅的愛國巡遊活動充斥著死亡和恐懼。這起悲劇還表明了一個毛骨悚然的現實,即美國無一處安全之地,美國槍擊慘案頻發,已成發達國家中的“異類”。
  回應
美麗風景線
2022-07-08 07:36:4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