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9-17 18:55:33| 人氣1,792| 回應29 | 上一篇 | 下一篇

沒有批評的《文化批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又來了,你怎老是要強人所難,要人家自我批判,乾脆叫人家自盡自宮算了。

你才瞎了眼,我只是說文化批評論者對自己的研究對象旣然沒有批評,那又何必「掛批評頭賣贊許肉」,取名「文化批評」實在名實不符。

弦外之音、項莊舞劍你懂不懂,搞文化當然要有創意了,「文化批評」不是要批評文化而是要批評「批評文化」的人。

被你的繞口令繞的頭都昏了,講白一點是:起源於英國的「文化批評」、就是要批評、那些批判《哈利波特》是大英帝國文化工業對外侵略者。

說「侵略」太政治、太後殖民、太沈重了,不然改說藉魔幻販賣童真如何?與日本偶像劇藉纖膩販賣純愛有異曲同工之妙。

也不行,這是精英對通俗的貶抑,說穿了是酸葡萄,見不得人家暢銷。

不然要怎樣說才合「文化批評」之意?

這樣說吧,咱「文化批評」也不是一昧褊護自己的文化,像《哈利波特》這樣的文化產業雖然──「雖然」二字很重要──雖然有藉魔幻販賣童真使人逃避現實於幽靜書房床頭和幽暗電影院之嫌,但也發生了刺激人們尤其學童的想像力並啟發其對抗黑勢力的勇氣。

貂尾續狗,狗改得了吃屎的奴性嗎?什麼對抗黑勢力,還不是當白道的共犯。

咱狗抗議!狗不是奴才而是忠義。

真是條忠犬,可當十九王公的看門狗。不時丟給像《哈利波特》之類的狗食,長大後成為大英子民為大英帝國對抗伊拉克阿富汗等恐怖黑勢力,咱以前的仔、現在的老大──美國,魔法可強了,按个扭便能千里之外消滅黑勢力。

等一下,一頁A4快完了,你到底要評那本書?唉!怎不是正港的《文化批評》而是大雜燴的《通俗文化理論導論》(北京商務,2003)。你柿子挑軟的吃喲!

不是這樣的,從褒貶各派立論更可看出英國人的「文化批評」立場。你比如作者在反批「批判理論」的精英立場之專斷時,認為資本主義下的大眾不會是革命的無產階級而是有辨別力和批判性地在消費其大眾文化(p.87-8)。

好一个「辨別力和批判性」,但辨得過批得過文化工業的操弄嗎?相反,文化工業的製造者會不時地傾聽並收編消費大眾擾騷式的「辨、批」,以新瓶裝舊酒的方式繼續牽制的消費大眾。
話不投機啦!資本主義社会誰跟你幻想一个無宰制無異化的烏托邦,他們要的只不過是:「與通俗文化的製造者們相較,受眾即便不是更有權力,也會以某種方式有權力。」(p.59)

另參本館:《欲望城市》《恐怖偶像劇》 來去都快的韓流   甭《解讀瓊瑤愛情王國》《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哈利波特》《浴室的肥皂泡沫》破了  這樣的《思考電視》《文化很好賺》

伯明翰學派>百度百科  
 
1964年,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oggart)在英國伯明翰大學(Birminghan University)創立了當代文化研究中心(The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簡稱CCCS)。霍加特擔任該中心主任5年後,1968年,斯圖亞特?霍爾(Stuart Hall)接任主任。該中心第三任主任是1979年接任德理查德?約翰遜(Richard Johnson),第四任主任是喬治?洛倫(Jorge Lorrain)。20世紀80年代末,當代文化研究中心擴展爲文化研究系,擔負了向本科生講授文化研究課程的任務。
  伯明翰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宣稱其成立宗旨是研究文化形式、文化實踐和文化機構及其與社會和社會變遷的關系。其研究內容主要涉及大衆文化及與大衆文化密切相關的大衆日常生活,分析和批評的對象廣泛涉及電視、電影、廣播、報刊、廣告、暢銷書、兒童漫畫、流行歌曲,乃至室內裝修、休閑方式等。在這些衆多而分散的研究內容中,大衆媒介始終是其研究焦點,尤其是對電視的研究極爲關注。其研究方法最初受美國傳播學研究影響,但在霍爾領導時期,吸收了阿爾都塞和葛蘭西的觀點,轉向媒介的意識形態功能分析。
  當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員很少,據說同時期從來沒有超過三個人,但其影響卻是世界性的。文化研究自二戰後在英國逐步興起後,漸漸擴展到美國及其它國家,成爲目前國際學術界最富有活力和創造性的學術思潮之一。在追溯文化研究的根源時,盡管霍爾認爲並沒有一個絕對的開端,但大多數學者認爲,20世紀50、60年代出版的幾部著作堪爲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這些著作是:霍加特的《文化的用途》(1958年)、威廉斯的《文化與社會》(1958年)、《漫長的革命》(1961年)、湯普遜的《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1963年)。
  伯明翰學派是完全建立在馬克思主義基礎之上的,但它是相當正統的馬克思主義。在西方馬克思主義這張傘下融會著不同的馬克思主義傳統,所以,許多人盡管同歸于學術上的馬克思主義,但可能屬于不同的流派,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有一段曆史不能被忽略。1968年革命的年代,革命風暴席卷了西歐甚至美國。工人階級、普通百姓和大批學生走上街頭,他們異常地樂觀、積極和興奮,然而結果並非人們所想象的那樣,令他們非常失望。大學的學者、理論工作者不得不反思自己。我們的分析錯了嗎?我們擁有正確的理論和廣大的群衆,但我們還是失敗了。因此,這給我們留有巨大的思考空間,去思考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傳統,去思考如何適應現實的政治語境。
http://baike.baidu.com/view/2123113.html?tp=0_00
 
影視觀眾理論和大眾文化批評      by徐賁  2007年3月8日

  影視觀眾理論是大眾文化批評的一個重要部分。影視傳播所依賴的電子傳媒和這種傳媒對現代社會的表現以及對現代社會主體的塑造作用,一直就是大眾文化批評的關注點。影視作為「群眾文化」(mass  culture)是現代大眾文化(popular culture)社會影響最為廣泛的一部分。影視群眾文化徹底地改變了曾經是大眾文化主要表現形式的民間文化(folk  culture),深刻地影響著現代其它大眾文化形式(服飾、時尚、娛樂,等等)。對大眾文化批評來說,影視觀眾不僅是一種文藝門類的接受者,而且更是存在於實際社會中的人們。因此,影視的接受是觀眾主體與體現特定意識形態的文化產品之間的互相作用關係。我們把影視觀眾理論作為一個大眾文化問題,而不是一個純文藝讀者接受問題來討論,為的是探討一個根本的現實問題,那就是影視文化與社會主體以及社會變革之間究竟存在著怎樣的關係。 
  以阿多諾的群眾文化理論為代表的大眾文化批評曾經把影視文化當作是體現統治意識形態的文化工業產品,當作現代社會中的一種壟斷權力,把影視觀眾當作純粹被動的文化消費者,當作任由統治利益控制的社會主體。這樣的大眾文化批評一面把大眾描繪成受害人,一面卻宣判他們注定不能自己解放自己。影視文化真的只能是束縛社會主體解放和阻礙社會變革的力量嗎?影視觀眾真的注定要在大眾文化強大的影響下喪失自己的頭腦和判斷能力嗎?那些與大眾文化結緣的普通人真的與社會變革的需要和動力再也沒有積極聯繫了嗎?對這些問題,一些七十年代以後的大眾文化批評的回答是否定的。這些後起的大眾文化批評對先前悲觀的文化批評從許多方面作了徹底的檢討和批判,其中包括對影視文化的創造性和啟蒙性的肯定以及對影視觀眾能動作用的估價。這兩方面的理論工作對我們推動文化研究的深入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它使得我們能夠從大眾文化而不是高雅文化中去設想和探索當前普遍性社會改革所需要的啟蒙和思想動力。它更能夠使我們把文化消費大眾看成是社會變革的參與者和新的社會價值意義的共同創造者,而不只是一群仰仗少數文化監護人開啟智慧的心盲之眾。新的大眾文化批評在上述兩方面的理論成就,最值得一提的是現今很有影響的英國文化研究學派和新德國電影文化批評(後者在美國電影研究中的影響正在日益擴大)。〔注1〕在本文中我準備重點介紹前者的代表人物之一約翰.費斯克的大眾文化批評理論,特別是對阿多諾電影觀眾理論有批判意義的一些觀點。在進入對這位批評家的討論之前,有必要先對與影視的文化形式有關的一些概念和阿多諾的電影理論作簡單的說明和介紹。 
  一、「大眾文化」和「群眾文化」  
  影視首先是一種「群眾文化」,然後才是一種現代的「大眾文化」形式。為什麼這麼說呢?群眾文化這個概念是和「群眾傳播媒介」(mass media)聯繫在一起的。這種媒介也稱電子媒介,它包括電影、電視和廣播。群眾文化以電子交流手段為其媒介,是社會工業化、都市化,特別是技術化的產物。群眾文化是現代大眾文化的主要形式,但群眾文化並不就等於大眾文化。大眾文化早在群眾文化出現之前就已存在,其主要形式是「民間文化」(包括民間故事、民歌、占巫、慶典、戲曲說唱、繪畫裝飾),這就是傳統的大眾文化。即使是現代的大眾文化,也還包括了許多不以電子手段媒介的文化形式(服飾、飲食、時尚和現存的民間文化等)。我們之所以不宜將群眾文化籠而統之地稱之為大眾文化,是因為大眾文化是一個歷史更為久遠,內容也更為複雜的概念。群眾文化是現代大眾文化的一種形式,不等於就是大眾文化。 
  大眾文化不像群眾文化那樣容易作技術的界定。我們雖然能識別大眾文化的「現象」,但卻很難從紛繁龐雜的大眾文化現象中抽取出共同的理性特徵來。大眾文化的界定常常得依賴對它的對立面的界定,也就是說,在我們認定什麼是大眾文化的時候,我們也同時認定了什麼不是大眾文化。而且,在我們心目中的「大眾文化」和「非大眾文化」之間,總是存在著某種對立,某種高下之分或者某種相互排斥的關係。我們可以由此看到三種不同的大眾文化觀念。 
  第一種觀念是把大眾文化當作工業文化的對立面。這種觀念追懷傳統的鄉村型民間文化為大眾文化的典範和核心,並在這個基礎上把大眾文化同本土文化聯繫或等同起來。現代文化的工業化、都市化和國際化傾向便成為這種觀念的大眾文化的破壞和威脅力量。第二種觀念把大眾文化看成是民間文化在二十世紀的延伸,是老百性文化在現代環境中的文化需要和認同,大眾文化就是普通人的文化,無論它被褒義地描述為「通俗」,還是貶義地被描寫為「低俗」,它的對立面都是與藝術和思想聯繫在一起的「高級」或「高雅」文化。第三種觀念把大眾文化解釋為「庶民」的文化,它強調這種文化對於控制和約束的忍耐性,但也看到它對控制和約束的抵抗。這種文化的下層性決定了統治性文化是它的對立面。這種觀念的大眾文化雖遭受統治文化的控制和利用,卻不是沒有能力對控制進行顛覆,對利用進行反利用。它的反抗的困難和曲折使得它具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文化所不屑一顧也不能充分欣賞的特殊的創造性和自由性。 
  大眾文化不只暗指它外部的對立面,還常常因其歷史變化和各種成分的複雜性呈現出一些內部的矛盾關係,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現代的群眾媒介文化和傳統的大眾文化之間的關係。一些關心大眾文化的學人,一面譴責群眾媒介文化生產平庸雷同的社會主體,造成當前文化「滑坡」的現象,一面卻又讚美傳統大眾文化的民間本土性和對外來文化控制的對抗性。這樣做,分明就是把群眾媒介文化與傳統大眾文化對立起來。這種論調在文化轉型時期的第三世界國家常常可以聽到。在七十年代的拉丁美洲文化分析中,這種論調就曾風行過一陣。〔注2〕當時一些拉美國家面臨著本土民間文化和源自西方的現代大眾文化之間的矛盾,但是把這種矛盾簡單地轉化為傳統大眾文化和群眾媒介文化的對立卻是不恰當的。因為我們雖然可以就其規模、流通方式或傳媒方式將這兩種大眾文化形式加以認辨,但卻不能武斷地割裂它們在現代社會條件下相互結合的關係。傳統的大眾民間文化因電子傳媒而得以突破其區域影響,而群眾媒介文化則不斷地以傳統大眾民間文化為製作材料。傳統民間大眾文化的創造力並不會因為運用電子媒介而就此消失。僅從電子媒介文化產品的製作技術和接受方式來斷定它必然只能擁有沒有思考和判斷能力的消極觀眾,更是脫離第三世界具體歷史條件的附庸之說。阿多諾和霍克海姆的極具影響的悲觀傳媒文化理論把電影觀眾看成是群眾媒介文化的思想奴隸,這是以歐洲特定的文化環境為背景的。在歐洲,民族國家和以啟蒙思想為基礎的經典文化遠在文化工業出現之前就已經奠定。歐洲的現代化進程也在文化工業興起之前業已完成。在這種情況下,文化工業的興起成為資產階級上流文化,也就是現代經典文化的威脅力量。在許多第三世界國家裡,其中包括中國,情況就完全不同。現代化是隨著電視而不是啟蒙運動走向民眾的。以媒介文化為代表的現代大眾文化和社會啟蒙,工業化和現代化是同步發展的。中國傳統的士大夫文化在新文化運動的衝擊下,早已失去了經典傳統文化的權威。新文化正是打著民眾文化的旗幟崛起的。在中國,新文化的成就和權威都無法與啟蒙傳統的經典現代文化在歐洲的地位相比。群眾媒介文化與中國新文化的關係也就遠沒有它與歐洲經典文化那麼緊張和對立。在中國,啟蒙運動從來沒有能像媒介文化那麼深入廣泛地把與傳統生活不同的生活要求和可能開啟給民眾。群眾媒介文化正在廣大的庶民中進行著五四運動以後僅在少數知識分子中完成的現代思想衝擊。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群眾媒介文化在千千萬萬與高級文化無緣的人群中,起著啟蒙作用。當然,這種啟蒙作用和由精英監護的啟蒙是不完全相同的。 
  二、 作為群眾傳媒的電影
  阿多諾和霍克海姆完全是從群眾媒介文化的角度群眾去分析和評價電影和它對觀眾的社會影響的。他倆合著的《啟蒙的辯證》於1947年出版,真正產生影響則是在十年以後。在這部著作裡有一章,題為「文化工業:欺騙群眾的啟蒙」,專門把電影當作「文化工業」的首例加以分析批判。這兩位作者堅持,文化工業所產生的群眾文化助長了工具理性,而進一步削弱了在歐洲業已勢微的「個體意識」和批判理性。他們嚴厲地譴責群眾文化,一個基本的理論出發點就是群眾文化的單質性。他們認為,「文化如今在任何事物上都打上了相同的印記。電影、無線電廣播和雜誌構成了一個大系統,這個系統從整體到部分,都是一模一樣的……。一切群眾文化都是一個摸樣。」在群眾文化中,不同的話語形式之間根本不可能存在有意義的差別,因為「真正重要的差別……不在於題材,而在於消費者的類別、組合和標識」(123)。〔注3〕現代社會中的群眾文化的單質性之所以無可避免,是因為現代社會組織已經形成了一種高度集中的權威,能統籌整個文化系統各部分的運作。在現代社會的意識形態機器中,「各種執行的權威之間有一種協議,或者至少有一種共同的決心。他們不能允許產生任何與他們的規劃,與他們對消費的觀點和對他們自己的觀點相違背的觀點,即使產生了也必須禁除」(122)。阿多諾認為群眾文化對國家權力沒有對抗的能力,以為「那種對抗集中控制的需要,已經先被對個體意識的控制扼殺了」(121)。 
  
  阿多諾和霍克海姆在四十年代後期對群眾文化的悲觀失望,有著深刻的歷史政治背景。當時歐洲的許多左派知識分子都對民眾抱有不信任的態度,這是因為,至少在西方,最成功的右派勢力和政權(希特勒、墨索里尼)都是借助群眾運動而得以壯大的。現代社會的技術和組織能力使得國家政權在歷史上第一次能夠真正將社會個體「群眾化」,真正能以一種意識形態的標準和模式將不同的個人塑造成標準化的社會主體複製品。意識形態與現代國家機器和組織形式相結合,第一次能高效率地以各種形式對人們進行思想改造,不斷生產和再生產符合它需要的社會主體。一切社會反抗的可能早在出現之前就已經被集權意識形態所預見和扼殺了。英國左派作家喬治.奧維爾於1948年出版的《一九八四年》所描繪的正是這樣一幅可怕的現代集權社會的圖景。 
  1945年德國戰敗,納粹政權所控制的文化機器被摧毀。德國經濟崩潰,根本無力組織新型的文化生產,因而美國文化便佔領了德國的市場。當好萊塢影片和爵士音樂作為美式文化商品出現在歐洲市場上的時候,它們立即與歐洲傳統的古典藝術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而它們的缺乏「藝術風格」,便成為阿多諾和霍克海姆批判群眾文化的一個重要的依據。這兩位批評家否認好萊塢影片和爵士音樂存在風格的可能,並由此推及一切群眾文化。他們認定,「文化工業的風格不再需要經過難對付的材料和驗證,是反風格的風格」(129)。在他們看來,一切按配方程序製作的產品,都是沒有風格的,無論這種產品是電影、電視節目,還是汽車、衣服,都只不過是某種單質整體的樣品和複製品。他們把風格看作「偉大藝術家」的專有品質,因此把先鋒文化產品奉為圭臬和聖典。在他們看來,唯有高雅的先鋒藝術,才能夠對抗侵蝕一切的意識工業。藝術必須增加難度,必須用技巧和複雜性包裹起來,這樣才能保存由它所體現的人類僅有的自由。在阿多諾和霍克海姆那裡,文化批評事實上成了一種藝術鑒賞家的專利。後期的阿多諾在群眾文化問題上修正了先前的觀點,他在1966年的重要論文《電影的透明性》一文中,已經不再全盤否定作為群眾媒介的電影,但高雅和低俗的對立區分卻依然被保留了下來。他肯定電影的前提仍然是「藝術」和「非藝術」的分野,電影之所以值得部分肯定,是因為它能有一定的藝術審美價值。〔注4〕
  阿多諾的電影觀眾理論結合了馬克思《1844年政治經濟學手稿》中的自然唯物論和弗洛依德的衝動說,發展出一套關於人主體的社會化的理論。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文化消費者對於文化商品的自然認同。《啟蒙的辯證》一書中重點討論了現代社會對自然和人的全面控制和歷史趨勢,並把這些理論運用到文化工業的電影問題上。兩位作者直接指責電影對現代化社會控制的幫兇作用。電影的實在視覺形象複製了現實,肯定了世界的現狀存在,誘使並強迫觀眾與之認同。電影以其客觀描繪的假象來僵化觀眾的心靈,泯滅他們的個性,並將他們按這假象的模式塑造成千人一面的複製品。兩位批評家寫道:「如今已貶值了的深層心理學所規定的內在生命,它整個兒都向我們顯示人正在把自己變成無所不能的機器,(甚至在感情上)也與文化工業所提供的模式別無二致。人類最內在的反應也已經被徹底僵化,任何特殊個性都已完全成了抽像的概念:個性只不過是表現為閃亮的皓齒,清爽的身體氣味和情緒。這就是文化工業的徹底勝利:一種發生在消費者和文化商品間的不可抗拒的仿摹關係,那怕消費者能看透文化商品也罷」(167)。在這兩位批評家看來,群眾文化的娛樂性使消費者失去個性,泯滅了消費者和產品之間的區別,也泯滅了個人主體和社會之間的區別。這就是現代人的社會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文化工業的非個性特徵被觀眾吸收為他們自己的血肉。文化工業產品帶來的只是人性的壓抑而不是藝術的昇華。按照阿多諾和霍克海姆的行為刺激反應模式,社會通過社會個體得到複製再生,這是一個完美無缺、毫無損耗的輸出/輸入關係。其中社會個體純粹是被動的接受者。值得指出的是,阿多諾後來修正了這一全然被動的電影觀眾接受理論。1963年,在那篇答覆對他批評的題為《關於文化工業的再思考》的論文中,阿多諾雖然仍堅持他和霍克海姆對商品拜物的基本分析,但他已不再堅持消費者必須與文化工業產品完全認同。他承認,商品還不能完全扼殺「本能自然」,人的本能自然具有一種前社會的潛能,它能抗衡社會化過程中強行同一的壓力。
  「本能自然」這個概念在阿多諾那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既是審美經驗的來源,更是現代社會中社會主體批判和對抗現實的認識來源。阿多諾為此寫道:「唯有人類無意識中的不信任,唯有留在人類精神中區別現實的能力,才能說明他們還沒有完全屈服於由文化工業營造的世界景象。」〔注5〕儘管阿多諾的「本能自然」說使他為作為群眾文化消費者的電影觀眾最後留下了一點主體活動的空間,但這個空間既脆弱又狹小。阿多諾把高雅藝術和審美經驗看作是受壓抑的本能對抗社會控制的唯一表述渠道。藝術是本能自然和社會在衝突時迸發出來的思想能量。它具有一種阻遏社會集權控制過程的作用,因此具有批判和對抗價值。儘管如此,阿多諾對現代社會中群眾積極的思想對抗從不抱樂觀態度。把「本能自然」理論發展成一種積極的社會對抗模式的,實際上是法蘭克福的後起之秀馬庫斯(Herbert  Marcuse)。
  我在前面把阿多諾和霍克海姆(尤其是阿多諾)的群眾文化批評和電影觀眾理論概括了四個方面:同質社會主體(電影觀眾)論、群眾文化因無藝術風格而無思想價值論、電影觀眾與文化工業商品絕對認同論,以及社會批判以「本能自然」為基點論。這四個方面的理論在很長時期內影響著西方的大眾批評,而且也是我們國內現今一些大眾批評的主要理論依據。在大眾文化發展的歷史過程中,這些理論的局限性越來越明顯地暴露出來,它們不僅對七十年代以後的大眾文化現象和機制失去了適當的解釋能力,更因其悲觀消極的社會主體論,以理論的激進掩蓋了政治的保守。英國文化研究學派對上述理論的四個方面都有所批判。概括而言,他們認為任何一個社會中的民眾都不是單質的實在群體,而是異質復合的關係組合;大眾文化有其特殊的創造性和衡量標準;影視觀眾不是消極被動的消費者,而是意義生產和流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這種參與便是民眾社會批判的基本條件。   
  三、 作為文本的影視:活性文本和能動觀眾
  英國文化研究學派是七十年代發展起來的,它的主要研究對象是工業化社會中的文化。它的重要成員包括雷蒙.威廉姆斯(Raymond Williams),  思杜德.豪爾(Stuard Hall), 托尼.本尼特(Tony Bennett), 珍妮特.沃勒考特(Janet Wollacott)和約翰.費斯克(John  Fiske)。他們的批判理論繼承了以路易斯.阿爾圖塞(Louis Althusser)和安東尼奧.葛蘭西(Antonio Gramsci)為代表的新馬克思主義的傳統,同時也吸收了法國後現代和後結構主義的一些方法和觀點,對西方許多人文科學批判研究(影視研究、文學研究、女性批評、少數族裔和第三世界批評等等)都有廣泛的影響。這個學派的大眾文化理論是從「大眾」和「文化」這兩個基本概念的重新界定開始的。
  什麼是「大眾」或「民眾」(people)呢?這個問題已經包含在早期法蘭克福學派提出的什麼是「群眾」(mass)這個問題之中。阿多諾和霍克海姆指出,「群眾」是現代工業組織和社會組織將民眾非個性化、同一化的結果。這個過程就是「群眾化」(massify)的過程。在阿多諾和霍克海姆看來,現代社會中民眾的本質就是他們的固定不變的群眾性。這種單質的、固定不變的民眾觀受到了英國文化研究者的一致駁斥。他們認為「大眾」、「民眾」或「人民」這類概念的內涵並不是固定不變的,這類概念代表的是一種價值,一種相對的立場,而作為價值和相對立場,「大眾」應當首先理解為一種關係,而不是經驗性實體或固定本質。而且,「民眾」也並不是單質的整體,所謂的「民眾」實際上包含了各種各樣由具體利益關係、政治立場和社會聯繫形成的群體,是一個雜多異質的關係組合。 
  費斯克在《理解大眾文化》和《閱讀大眾文化》這兩部姐妹著作中從兩種主體特性來定義「民眾」這個基本概念:民眾是一種「集體性對抗主體」(collective  oppositional subjectivity)和「流動主體」(normatic subjectivity)。〔注6〕第一,民眾是一種「下層族類」身份,總是處在社會權力關係的弱者一端。儘管一切現代官方權力都必須以代表民意來爭取合理性和合法性,但就憑民眾總是只能被代表,他們就已經總是被放到了給權力墊底和壓迫(subaltern)的位置上。費斯克強調民眾的下層性,與法蘭克福文化批判把群眾看成受統治意識形態控制並不矛盾。與阿多諾的理論絕然不同的是,費斯克的民眾觀強調民眾並不注定是統治意識形態的奴隸。費斯克強調,民眾的下層性決定了民眾必然會有反抗意識,儘管這種意識是時發性的和非穩定性的。因此,他同意思杜德.豪爾的說法:大眾文化的基本結構就是民眾和權力集團的對抗(費斯克4,  8)。第二,民眾是一個由不同群體不斷變化的親疏離合的多層聯繫構成的關係總和。民眾間的各種關係極為雜多異質,具體的人群喜歡誰或不喜歡誰,與誰利益一致或不一致,總是處在不穩定狀態下。民眾的下層性決定了他們的反抗意識,但民眾間複雜交織的親疏利害關係,卻使這種反抗並不以簡單的「人民」和「人民的敵人」的對立關係出現。他解釋道:「日常生存的問題都需要放在高度複雜和綜合的社會結構中去協調,這就形成了(民眾)流動的主體性。流動的主體圍繞著這個大身份,因不斷變化的需要而構成各種不同親疏離合關係。這些關係都是在權力結構中形成的。它們不僅關乎與誰一致,而且關乎與誰對抗。我認為對抗的意義……要更關鍵一些。」(費斯克3,  24)
  費斯克對「文化」的定義同樣也體現了一種文化批判從推動社會變革著眼的取向。費斯克把文化定義為意義在特定社會中的產生和流通,並特別強調文化與社會和權力結構的關係。費斯克指出:「意義和意義的產生(文化即這二者合而為之)是和社會結構不可分割地聯繫在一起的。意義和意義的產生只能用社會結構及其歷史來解釋。基於這樣的聯繫,社會結構是靠由文化產生的意義(以及其它一些力量)所支撐的。這些意義不僅有關社會經驗,也有關人的自我。……生活在特定社會中的人們都有某種社會身份,使他們能理解自己和他們的社會關係。經驗的意義和具有那種經驗的主體(或自我)的意義,都是同一文化過程的組成部分。」(費斯克2,  254)在特定的社會中意義的生產不是自由的,由於統治意識形態的作用,人們對經驗和自我的理解和構意總是受到限制。而且,統治意識形態又是與統治權力和社會結構相輔相成的。所以,意義的生產必然會觸動社會結構中的權力關係,必然要麼是壓制性的,要麼是對抗壓制的。意義生產和流通是在權力結構中進行的,被這種結構認可並定為「高雅」的部分隸屬權力結構的上層,而低俗的那部分則處於下層。正因為如此,費斯克強調「文化研究」這個說法中的「文化」側重在政治,而不是美學或人文意義。對於大眾文化研究來說,文化的這一特徵尤為重要。費斯克明確指出,「文化不是指在藝術傑作中能找到什麼形式或美的理想,也不是指什麼超越時代、國界和永恆普遍的『人類精神』。」文化乃是「工業化社會中意義的生產和流動」,(費斯克2,  255)乃是「工業化社會中生活的方法,它涵蓋了這種社會的人生經驗的全部意義。」(費斯克2, 254)
  費斯克這個在英國文化批評中很有代表性的對「文化」的定義,對我們認識大眾文化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以往的文化觀是以「藝術成品」為核心的。那些偉大的、傑出的藝術成品被稱為「經典作品」,它們的創作者(作家、詩人、哲學家、政治家、畫家、音樂家)便成為經典作家、思想偉人、人類領袖、歷史人物。對於這些經典作品來說,意義是內在於作品之中的,有待於人們懷著崇敬至誠的心情去汲取體會。經典作品和他們的創作者是文化的代表、權威和監護人。一切與他們的價值標準不相符合的都不僅是粗俗平庸的,而且也是一種威脅和異己力量。 
  英國文化批評的文化觀與這種文化觀不同。它廢除了「藝術成品」在文化中的中心地位,而代之以意義的生產和流通。這樣,文化研究者就無須去比照經典作品的模式,把象影視、連環畫、通俗文藝這樣的文化工業產品界定為大眾文化的「藝術成品」。認識和理解大眾文化的關鍵並不在於這些文化工業產品有多高的「藝術價值」,因為這些文化產品本來也不需要先轉化為「藝術成品」才能擔負起它們自己特殊的社會功能。這種轉化本身就是一種貶值過程,用與之不相符合的模式來標明它,只能使它成為「贗品」。費斯克指出,文化工業的產品,並不代表大眾文化本身,文化工業產品不過是民眾進行意義生產和流通活動所需要的資源和材料。影視觀眾並不是只能消極被動地接受文化工業的產品及其所期許的意識形態內容。他們在觀看時可以,而且也不可避免地在生產和流通各種不同的意義。這種由民眾參與的社會意義的生產和流動才是大眾文化。 
  和法國著名的文化研究者德賽都(M. de Certeau)一樣,費斯克認為文化工業產品是否具有高雅文化所讚許的藝術品質是無關緊要的。大眾不只是在消費文化商品,也是在利用和改換它;文化商品不只是消極接受的對象,更是民眾可以利用的資源和材料。費斯克發揮了德賽都《日常生存實踐》一書提出的觀點,指出:「民眾雖然不能生產自己的文化商品,但這並不意味著不可能存在有創造性的大眾文化。……大眾只能利用他們所能夠得到的,而他們所能夠得到的就是文化或其它工業的產品。大眾文化的創造性不體現在商品本身的生產上,而是體現在大眾對工業商品的創造性的運用。大眾的藝術影視文化就是有啥用啥的藝術。對(現存)資源的創造性的有選擇的運用,這就是日常生存的文化。」(費斯克3,  27-8)〔注7〕
  大眾文化不只包括對文化或其它工業產品的運用,而且也可以包括對高級藝術成品,即所謂經典作品的運用。對大眾文化來說,這兩種材料之間的區別並不那麼重要。這是大眾文化與高級文化的重要不同之處,因為對高級文化的從事者或維護者來說,經典作品絕對要比文化工業產品優越。如果說大眾文化的特徵是把文化產品材料化,那麼高雅文化的特徵就是把文化產品經典化。經典化的形式多有不同,包括把對像藝術化、學術化、科學化。例如,它把通俗小說《紅樓夢》變成「紅學」,把一些本來是權宜之計的主張或意見變成「主義」。經典化既把對像神聖化,也使文化參與者與這對像保持一段距離,這是冷靜思考的距離,也是尊敬的距離。但大眾文化材料使用者和他們的材料之間不允許這道距離隔閡。沒有距離也就沒有敬意,因此,當經典成為大眾文化的對象時,往往顯得遭到褻瀆和貶損。(費斯克5,  154-5)經典只不過是許多材料中的一種,並不具有特殊的高級性。領袖像章和小石子對收藏者來說都一樣,語錄和俚語在搖滾樂手那裡也沒有太多的區別,《哈姆雷特》不過是王子復仇記。這些都使得高級文化人很容易把大眾文化看成是一種冒犯和褻瀆。阿多諾不能忍受用爵士音樂演奏巴赫,小說批評家指責王溯用調侃破壞性地使用文學語言,都是例子。 
  大眾文化不僅在處理對象的方式上不同於高級文化,而且在創造性特徵和選擇標準這兩方面也根本有別於高級文化。因此,用高級文化的標準無法適當地描述和評價大眾文化在這兩方面的特點。大眾文化所常用的文本和高級文化的文本是不盡相同的(當然不是沒有聯繫的)。費斯克在《電視文化》一書中詳細說明了這兩種文本的關係和不同。他稱大眾文化文本為「生產性文本」。這個概念是在巴爾特(Roland  Barthes)對於「讀者性文本」和「作者性文本」傾向的區別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巴爾特對這兩種文本傾向的區分不只是指文本的基本性質,而且也指文本所引發的閱讀方式。「讀者性文本」往往讓讀者被動地、單純接受式地閱讀,使讀者單向地從文本接受意義。相對而言,「讀者性文本」是一種封閉性的文本,易讀易懂,清晰明瞭。「作者性文本」和「讀者性文本」不同。它不斷地要求讀者積極介入,象作者一樣或者和作者一起建構文本的意義。這種文本將其構意結構展示在讀者的面前,要求讀者對文本進行再創作。巴爾特對這兩種文本的討論,是針對文學而說的,他認為,「讀者性文本」通俗易懂,比較大眾化,而「作者性文本」則比較深奧複雜,是少數人欣賞的先鋒文學。(費斯克1,  95-99)
  費斯克所說的「生產性文本」指的則是「一種大眾性的作者性文本,其閱讀並不一定很難,並不一定非要讀者絞盡腦汁方能理解,並不顯得……和日常生存有什麼明顯的區別。」費斯克所說的「生產性文本」指的是象電影電視這樣的文本,它既是大眾觀眾能懂的,但卻並不就是意義封閉的文本。相反,它具有「作者性文本」的開放性。與巴爾特所說的「作者性文本」相比,「生產性文本」具有這樣的特點:「它並不要求作者行為,也不提供規則。它只是為大眾生產意義所用。儘管它並不情願,但也還是讓觀眾讀者看到它設定意義的脆弱和局限;它包含著與設定聲音不同的其它聲音,儘管它同時又要淹沒那些聲音。它的雜多意義不是它所能控制得了的。它的文本間隙使觀眾得以從中生產新的文本--也就是說,它是一種受(讀者)控制的文本。」(費斯克3,  104)
  為什麼說大眾文本是「生產性文本」呢?這是因為這種文本是現代文化商品生產過程中的一個環節。觀眾讀者不只是消費者,而且和製作人一樣是這種文本的生產者。費斯克反對籠而統之地把現代社會中一切商品都放到金融經濟體制中去理解。他認為在現代社會中還存在著與金融經濟體制相平行的文化經濟體制,前者流通的是金錢,而後者流通的是意義和快樂。費斯克用電視來說明文化經濟體制的特點和電視觀眾在這個體制中的生產者作用。(費斯克3,  26)費斯克列了這樣一張示意表:
  金融經濟I 金融經濟II 文化經濟
  生產者 電視節目生產人 節目 觀眾
  商品 節目 觀眾 意義/快樂
  消費者 銷售者 廣告商 觀眾本人
  我們需要把電視這種大眾文化產品的生產和消費情況放到金融經濟和文化經濟這兩個互為聯繫但並不相同的體制中去理解。在金融經濟體制中,電視節目製作人投入資金製作出節目,那就是商品。商品被銷售給消費者--出錢購買節目的電視台。於是又開始了第二輪金融體制內的生產/消費關係:節目本身就是生產者,它生產的商品是觀眾,觀眾這個商品被賣給出錢作廣告的客戶。到此為止,流通的只是金錢。 
  文化商品的研究者一向很強調文化工業把觀眾轉化為商品這一特徵。例如,斯密思(D. Smythe)就說:「資本主義(商品經濟)把魔力從生產世界延伸到消費世界。專心看電視的人們,個個都是在努力為商品資本幹活,與在車間商店裡值班並沒有什麼兩樣。」〔注8〕費斯克不反對斯密思的說法,但他認為,僅在金融體制中看到觀眾,觀眾是完全消極被動的。為了真正瞭解觀眾與商品的關係,必須引入「文化經濟體制」這一概念。在文化經濟體制中流通的不只是金錢,還有意義和樂趣。原先是商品的電視節目在文化經濟中便成了「文本」。文本是具有意義和樂趣潛力的話語結構,是大眾文化資源的主要構成部分。在文化經濟中,不再存在別的消費者,只有意義的流通者。意義和快樂是觀眾自己生產,自己需要的。大眾文化是一種下層文化,大眾用兩種基本方式來對待自己的下層性(因種種生存壓迫而造成的無能為力的處境):一是逃避,二是對抗。費斯克指出:「逃避和對抗是相互連繫著的,二者互不可缺少:二者都包含著快樂和意義的相互作用。逃避中快樂多於意義,對抗中則意義比快樂重要。」(費斯克4,  2)消遣和社會意義探索在大眾文化中並不矛盾,消遣不僅是逃避,它本身就是一種社會意義的探索和新解釋,本身就是對某種強加於民眾的社會意義的對抗。 
  費斯克強調影視觀眾是大眾文化意義的生產者和流通者,這和阿多諾所說的群眾消費者必定認同文化工業產品是針鋒相對的。它充分肯定讀者和觀眾的能動作用。為了說明觀眾不是商品文化可以隨意拿捏的主體,費斯克提出,觀眾首先是社會的人,然後才是觀眾;也就是說,觀眾首先是「社會性主體」,然後才是「文本性主體」(textually  produced subject),後者是不能代替前者的。(費斯克1, 48-61)觀眾的社會存在和在交織的社會關係中所處的地位(階級、階層、性別、職業、年齡等等),決定了他們的社會主體性。社會主體性是觀眾對文本作出反應和解釋的認識視野和感情基礎。因此,費斯克特別強調「日常生存」經驗在大眾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他說:「大眾是在日常生存和對文化工業產品的消費的碰撞中製造大眾文化的。」(費斯克4,  6)社會關係是通過話語來建構和確立的,「話語主體」是由語言和符號系統建構的主體,所以社會性主體與「話語主體」並不矛盾。社會性主體具有特定的歷史性、社會性和個別具體性。「文本性主體」則不同,它是文本在建構時為觀眾造就和預留的主體位置。這些主體位置與觀眾的社會性主體位置不可能完全一致。具體的影視觀眾首先是社會主體。社會主體性比由文本產生的主體性更直接影響人們的構意活動。費斯克同意威爾曼(P.  Willeman) 的說法:在「真正的」讀者和由文本書寫、塑造和印記的讀者之間還有一道不可彌合的界溝。真正的讀者是歷史的主體,他生活在社會結構中,並不只是某一文本的主體。這兩種主體不能混為一談。(費斯克1,  62) 費斯克還同意思杜德.豪爾的看法:觀眾和文本的完全的認同或完全的不認同都是不常見的,最普通的情況是「一種在文本和具有確定社會性的觀眾之間的妥協閱讀。」(費斯克1,  64)〔注9〕由於觀眾各有各的具體社會性特徵,所以阿多諾所擔心的一種文化產品會將千千萬萬觀眾塑造成同一種社會主體的情況是不會發生的。
  日常生存不僅是觀眾對文本作「妥協閱讀」的根本,而且還是他們對文本進行選擇和評價的依據。以「藝術成品」為中心的高等文化的選擇和評價標準是審美的「品質」(「素質」、「質量」等等)。對大眾文化來說,更重要的卻是文化產品同使用者日常生存需要和經驗的現刻聯繫和相關性。這種相關性不是超時空的,而是受具體實在的社會和歷史的限定的。高等文化的代言人總是把他們看重的某些審美品質當作普遍正確的品味標準,強調他們所獨鍾的經典作品具有超時空的「內在價值」。這種恆定的品質模式注定不可能適用於芸芸大眾不斷變化的生存世界。高等文化人看不起大眾文化產品的朝生暮死和壇花一現,這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們也應當明白,大眾文化有它自己的選擇相關性標準,如果文化產品不具有這種相關性,大眾就在市場上拒絕它,讓它壽終正寢。文藝作品是「高雅嚴肅」還是「通俗大眾」,其界限並不在作品本身,而在不同接受方式(包括讀者對它的距離和態度、討論方式、評價角度、選擇標準等等)的區別。許多象「創傷文學」、「尋根文學」、甚至「新寫實小說」一類的作品能一下子有廣大的讀者及熱烈的反應,本來是一時一地的現象,條件正是其與讀者不斷變化的日常生存經驗的錯綜複雜的相關性。這樣的作品一旦搬進了大學課堂,或者到了文學專門家手裡,就在文學歷史中佔了一個凌駕於接受時空之上的位置。文學研究者對它們報以「超然客觀」的凝視,將它們典籍化,博物館化,努力在其中尋找某種「永恆的」、「真正的」藝術品質。這種研究有它自己的運作邏輯和規則,但它們並不是文化研究唯一可行的邏輯和規則,對大眾文化研究尤其不適用。 
  四、 影視的大眾文化批評
  費斯克指出,由於大眾文化的「生產性文本」的特點,我們對它的分析需要作「雙重聚焦」。對大眾文化文本的分析,一個方面是要注意它的意識形態內容。阿爾圖塞對意識形態的論述和葛蘭西對文化霸權的論述都為我們對大眾文化的分析提供了極為重要的理論和方法。法蘭克福學派對現代文化工業和意識形態的關係的論述,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這種意識形態分析的取向,也豐富了它的內容。這一層次上的分析可以揭示大眾文化配合主流意識形態,穩定現存社會,控制大眾的作用和機制。但是,僅僅在這一個層次上作意識形態分析,只會使我們「陷入一種完全無能為力的悲觀境地。它可以讓我們理直氣壯地譴責現存的制度,卻不給人們在這制度中求發展帶來任何希望,使人們因為需求改革而只能幻想一次徹地的革命。」(費斯克3,  105)
  因此,費斯克認為,大眾文化分析必須包括另一個重要方面,那就是「研究大眾如何與現存的制度打交道,如何閱讀它所提供的文本,如何利用它的材料資源創造大眾文化。它要求我們分析文本,找出它們的矛盾性,它們那些不受控制的意義,它們如何引發『生產性文本閱讀』,問一問它們到底為什麼具有大眾的吸引力。」(費斯克3,  105)這方面的工作要求我們關注大眾文本的特點和讀者觀眾對它接受的特徵,要求我們分析大眾對大眾文本有什麼選擇的標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標準。一般的學院式文化批評往往忽略了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學院式批評家往往以文化監護人自居,不恰當地用「經典」的標準去比量和挑剔作為材料的大眾文化產品。 
  其實,由於大眾文本的「生產性」特徵,它總是介於兩種不同傾向的張力之中,它既承受封閉意義的壓力(文本製作品意識形態性局限和設定意義),同時又提供意義開放的可能(不同的觀眾各取所需)。對於後一方面的大眾文化分析來說,關鍵正在於如何確認和闡述那些使大眾文本有可能成為開放的活性文本的策略和手段,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大眾文本都是能激發多元閱讀的「活性文本」(activated  text)。(費斯克1, 84)費斯克指出,大眾文本所運用的文本策略和手段與高雅文藝作品所遵奉的藝術手法是不完全相同的。如果僅以後者的審美標準作為衡量前者的尺度,就不可能認識它們的真正價值,因為這些策略和手段往往正是高雅文藝審美價值所鄙視和排斥的。例如,大眾文化產品有「誇張」和「淺顯」的特點,但我們不應當把這些特徵僅僅理解為高雅藝術所講究的「含蓄」和「深刻」的負面特徵。費斯克指出:「(大眾文化產品的)誇張被攻擊它的人指責為『庸俗』、『離奇』、『淺薄』、「膚淺」、『煽情』等等。這種自視甚高的批評往往看對了現象,卻作錯了評價。」(費斯克3,  114)誇張和淺顯在大眾文化產品中有它自己的積極功能。誇張是意義的過度和失控,它溢出某種壓迫性規範的約束。這種意義的過度並不以直接對抗來向那些規範進行挑戰,而是以過度的順從這種規範為手段來逃逸它們。這正是大眾文化對抗性的一個重要特徵。誇大其辭地談「愛情」或者談「為人民服務」,不只是造成肉麻滑稽的效果,而更是包含著對由這類觀念構成的現實生存世界的一種評價。 
  在大眾文化中,還有其它類似於誇張的文本策略和手法,它們因時因地地變化著,其價值因其與大眾日常生活經驗的相關性而定。這些策略和手段包括「似是而非」(它能使意義多重化,不受現有社會秩序的約束)、「粗俗趣味」(「趣味」本來是社會控制的手段和結果,「高雅趣味」只不過是自然化了的新禮數)、「戲仿」、「挖苦」、「戲謔」、「正話反說」等等。像「戲仿」、「調侃」、「正話反說」、「反話正說」等,是我們現今在大眾文化作品中比較常見的手法。王溯的小說和電視劇,可以說是一個例子。一些高雅批評家稱之為「侃」。在他們眼裡,「侃」是一種粗俗淺薄的市民現象和痞子作風。其實,「侃」就是聊天,象奧斯汀和契可夫這樣的小說家和戲劇家,不是也塑造了許多善侃的人物?不同的是,在象王溯這樣的大眾文化產品生產者那裡,「侃」應當放到一個完全不同的框架中去討論。這種文本策略和手段的價值是有特定的歷史社會條件(包括讀者的記憶、聯想、對社會現象的好惡等等)決定的。這和高雅作品所強調的具有普遍性、永恆性的審美品質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作為文本手段的「侃」,無論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深深地打上了特定社會意義的印記。「侃」是一種特殊的聊天方式,它在朋友熟人中進行。讀者如果沒有對冠冕堂皇的假大空官話的厭惡,也就覺不出這種聊天的親切。「侃」是一種幽默的忍受,也是一種含蓄的批評。「侃」使嚴肅話語淡化,使沉重話語輕鬆。「侃」變成了一種現今許多人能夠認同的生存方式和社會立場,因而成為對他們具有內在相關性的文本手段。 
  費斯克指出,對大眾文化產品相關性的研究是文化工作者的另一個課題。和審美品質不同的是,日常生存相關性並不絕對存在於文化產品之中,而是存在於觀眾的社會處境之中。對於文化產品而言,相關性「只是一種潛在可能,不是一種固定品質。」(費斯克3,  130)相關性是受觀眾的處境制約的,不是超時空的。對同一觀眾來說,今天相關的,明天可以變得不相關;今天不相關的,明天也許可以變得相關。如果說,商品社會所提供的文化材料和觀眾讀者的日常人生接觸而產生大眾文化,那麼這種接觸的可能性、方式、特徵、趨向都是值得文化研究者關注的問題。 
  文化批評不能把日常生存的相關性看成是純粹偶然的發生,或將它理想化為自然的「民意」。大眾把什麼看成與他們的日常生存相關或不相關是文化研究者和文化工作者(他們是大眾文化產品的主要生產者)需要認真研究思考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文化研究者和文化工作者還需要進一步考慮他們自己所處的兩難工作境地。他們必須同時擔負起前衛和後衛的雙重角色。一方面,他們不應當以他們自己心目中的重要人生問題去強行左右民眾去思考和關心什麼。另一方面,他們作為民眾的一部分,有責任告訴其他的民眾,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應當關心什麼。在民眾實際關心什麼和需要關心什麼之間往往存在著差距,這種現象後面往往隱藏著深刻的歷史和社會原因。例如,為什麼非觀念性、非政治性文藝,甚至言情、武俠文藝比有關人生、公德和革命理想的「嚴肅」作品更能見好於許多大眾讀者(不是所有的大眾讀者)?為什麼前一類作品反倒以較大相關性使這些讀者觀眾能生產和流通他們所需要的意義和快樂?難道中國大眾讀者觀眾從來就沒有過政治熱情和公德關懷?這僅僅是因為這些讀者品味低俗?還是因為某種意義的「理想」、「公德」、「真理」已經不再對他們有日常生存的意義?大眾目前對文化產品是不是真正有充分的選擇?如果他們真能有充分的選擇,是否仍然會保持目前的選擇和偏愛?究竟是什麼力量在限制著大眾對他們所需要的文化產品的選擇?我們一面聽人說現在的文化產品不能滿足大眾的需要,一面又聽人說大眾讀者的低級趣味是劣質產品充斥的主要原因,大眾究竟是現有的文化體制和政策的受害人,還是他們自己的加害人?看來,對於我們的大眾文化研究來說,這些問題都還有待提出和加以討論。 
  
  註釋:
〔注1〕 關於新德國電影文化批評的代表人物 Alexander Kluge 和 Oskar Negt  的觀眾理論,見本書《能動觀眾和大眾文化公眾空間》一文。
〔注2〕 見Armand Mattelart and S. Siegelaud, eds. Communications and Class  Struggle (New York, 1979).
〔注3〕 Horkheimer/Adorno,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New York, 1972), p.  123. 本文中其它引述該書處直接在括號中註明頁數。
〔注4〕 Adorno, "Transparencies on Film," New German Critique,  nos. 24-25 (1981/82).
〔注5〕 Adorno, "Culture Industry Revisited," New German Critique,  no. 9 (1975), p. 18.
〔注6〕 本文中引述了約翰.費斯克以下五種著作,按出版先後,分別是:1.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1987);  2. "British Cultural Studies and Television," in R. Allen (ed)  Channels of Discourse (Chapel Hill, 1987); 3. Understanding the Popular  (Boston, 1989); 4. Reading the Popular (Boston, 1989); 5. "Cultural  Studies and the Culture of Everyday Life," in L. Crossberg, et al.  eds. Cultural Studies (New York, 1992). 本文中其它引述費斯克處直接在括號中以此順序號和頁數標明。
〔注7〕 M. de Certeau,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Berkeley, 1984).
〔注8〕 D, Smythe, "Communications: Blindspot of Western Marxism,"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Theory, 1 (3), 1977, pp. 1-27. 
〔注9〕 P. Willeman, "Notes on Subjectivity: On Reading Edward Branigan's  Subjectivity under Siege," Screen, 19 (1979), p. 48. S. Hall, "Encoding/Decoding,"  in S. Hall et al (eds), Culture, Media, Language (London, 1980), pp. 128-39.
 http://intermargins.net/intermargins/TCulturalWorkshop/culturestudy/theory/06.htm
 
大衆文化>百度百科
大衆文化是以工業社會的發展爲背景,經技術革命特別是傳播技術革命而出現的一種文化。
  大衆文化不同于高級文化,因爲高級文化具有明顯的階層性;它也不同于鄉土文化和群衆文化,因爲後者具有明顯的自發性。
  大衆文化的特點
  1、商品性
  即它伴隨著文化産品大量生産和大量銷售,大衆文化活動屬于一種伴隨商品買賣關系的消費行爲;
  2、通俗性
  即大衆文化不是特定階層的文化,而是爲社會上散在的衆多“一般個人”的文化;
  3、流行性
  即大衆文化是一種時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變化趨勢;
  4、娛樂性
  5、依賴性
  即大衆文化主要是在大衆傳媒的引導下發生、發展和變化的,沒有大衆傳媒,也就沒有大衆文化。在這個意義上,大衆文化也是一種傳媒文化。
  大衆文化理論
  大衆文化理論滋養的土壤是現代工業社會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伴隨高科技生産而呈現紛繁的物質文化消費。文化消費是現象,不是文化本身;文化是精神産品,不是具體的物質。工業化生産解決的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要,即提供豐富的生活物質,文化解決的是人類生存的高級需求,即精神提升和美的建構,亦即人類如何實現自身價值、發掘自身潛力、實現對人性的終極關懷。大衆文化的倡導者顯然忽略了這個簡單的事實。社會生産所追求的是物質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並盡可能爲人類提供紛繁複雜的消費構成。大衆文化的平面化、批量複制是以消解文化個性和創造性爲目的的,物質追求的豐富多樣性與文化追求的簡單標准化顯然構成了一個人類生存的悖論。從某種意義上說,西方大衆文化思潮是一場反叛主流意識形態的思想運動。它是建立在西方經濟高度發達的基礎之上,工業文明發展到一定進程,大衆的自由意識、思想解放達到某種高度之後産生的。
  中國大衆文化的崛起
  中國的大衆文化崛起于20世紀後半葉。它伴隨著改革開放春風的吹拂而覺醒,植根于市場經濟的沃土而成長,在短短的不到20年的時間裏,便迅速壯大爲與來自官方的主流文化、來自學界的精英文化並駕齊驅、三足鼎立的社會主幹性文化形態。它的發展壯大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文化的傳統格局,積極影響了國民人格塑造和社會發展面貌,但也引發了多重社會效應和多種不同的評價和議論,這促使人們不得不去思考它的價值、效應及其發展控制問題。
  大衆文化從實質上說是在現代工業社會産生、與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一種市民文化。它一方面是同與其共時態的官方主流文化、學界精英文化相互區別和對應的,另一方面也是同傳統自然農業經濟社會裏的各種民間文化、通俗文化有著一些原則差異的,商業性、流行性、娛樂性和普及性可以說是其最主要的基本特征。
  中國21世紀大衆文化的主要發展方向
  1、人文化發展方向
  大衆文化在本質上是一種以最廣大人民群衆的生存、享受、發展需要爲出發點、歸宿點和最高價值目標的人文文化形態。縱觀其發生發展過程可以發現,大衆文化自始至終都體現著一種人文本質和人文精神、蘊涵著一種人文目標和昭示著人文價值理性。隨著人類的物質文明的不斷進化和主體意識的日益覺醒,大衆文化作爲人民自己的文化在21世紀將更加鮮明地凸現其人文本質、人文理性和人文精神。體現和反映21世紀中國大衆文化人文化發展方向的基本內容和要求就是:人類精神文化的發展必須貼近大衆文化生活、滿足大衆文化需要、尊重大衆文化權利、反映大衆文化理想和提升大衆文化人格。
  2、科學化發展方向
  21世紀是知識經濟世紀,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爲決定生産力、文化力和綜合國力的關鍵因素。大衆文化作爲一種精神文化形態要跟上時代步伐、獲得持續發展動力,就必須不斷地吸納新的科學知識、運用先進科學方法和整合當代科學精神,從而使自身呈現出一種科學化發展方向。否則,就有可能是虛妄和病態的,甚至有可能誤入歧途。
  3、國際化發展方向
  21世紀是全球經濟文化一體化的世紀,每一個國家和民族要保持生機、活力和先進性,都必須與整個世界保持全面開放、充分交流狀態,廣泛、及時地學習和吸收一切優秀的文化成果,與國際文化主潮流相接軌、與國際文化新進展相協同。具體到最貼近百姓生活、最能影響民衆精神的大衆文化來說,它要有效地發揮引導大衆追求、促進大衆發展的積極作用,同樣需要通過廣泛及時地吸收和借鑒國外的有益文化成果來豐富自己的文化內容和創新其表現形式。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水准,這樣才能更好地做到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
  4、民族化發展方向
  大衆文化在當代中國的發展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中斷,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植根于民族傳統文化土壤、反映民族文化思想、體現民族文化風格、優化民族文化人格和展示民族文化精華,這是確立中華民族的國際文化地位的基本要求和使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最先進民族之林的基本方略,也應當是21世紀中國大衆文化發展的基本方向。
http://baike.baidu.com/view/460449.html?tp=3_01
文化工業>百度百科  
文化工業是德國法蘭克福學派的學者西奧多?阿多諾及馬克斯?霍克海姆等人提出的概念,用以批判資本主義社會下大衆文化的商品化及標准化。這個概念是阿多諾的哲學理論的中心,它首次出現于阿多諾的《啓蒙辯證法》(1948年)。在這部著作中阿多諾稱文化工業是從上向下“有意識地結合其消費者”。這部著作標志著批判理論早期的結束。
  後來阿多諾用文化工業這個詞來描述文化事件和産品對社會的影響。阿多諾希望以此找到下面這個問題的答案:爲什麽從馬克思主義的、對立的文化角度來看自相矛盾的資本主義社會是俄穩定的。他的答案是文化工業是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社會膠”,它是統治和結合的工具。文化工業的結合作用在于其産品也不斷地調節著消費。這個調節作用不但是物質的,同時也是精神的。而文化工業本身就有相當高的物質性的趨勢。
  文化産物的商品特征
  阿多諾在分析文化産品時主要使用了兩個基本的分析商品的技術:
  按照卡爾?馬克思對商品的特征的分析分別其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
  在另一方面他對比文化産品與“真正的藝術品”之間的差別
  按照馬克思的理論一個物件有一個可以滿足人的需要的用途,這個用途決定著這個物件的使用價值。一個物件的使用價值是在這個物件內本來就存在的。而交換價值只有在人們對這個物件進行交換時才存在。只有在這個時候這個物件才成爲商品。馬克思稱交換價值是一個商品的基本特征。馬克思認爲資本主義的基礎是商品交換,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物件被生産的目的在于交換。而在另一方面,“真正的藝術品”是文化商品的一個對比。阿多諾使用這兩個技術對文化工業進行批評性的分析。阿多諾將他的分析分爲兩個部分,來體現文化在文化工業出現前和出現後的不同:
  市民-自由主義時期
  資本主義後期
  藝術和文化是解放的標志
  藝術和文化是關鍵的刺激的起點
  藝術和文化對當權的敵人始終是反對的
  藝術和文化相當獨立
  藝術和文化能夠突出社會現實,發展創新的思想
  通過文化工業文化的內容改變了
  文化的獨立性大部分消失了
  文化世界分裂成了兩個部分:
  大部分是文化工業的商品
  小部分是剩下的市民階級的真正的藝術
  文化工業的商品成爲了市民文化的繼承人,從而成爲了“真正的”藝術
  按照阿多諾的看法在市民-自由主義時期藝術雖然是一個優秀階級的産物——因此阿多諾在他的啓蒙辯證法中稱之爲市民藝術,從一開始它就與下層階級隔絕,但它總的來說是爲整個社會的福利服務的,而且是整個社會可以接觸到的。它的刺激導致了社會的發展。但在資本主義後期它的社會的發動機的作用改變了。阿多諾認爲在這個時期裏本來只具有使用價值的藝術(這個使用價值體現于滿足社會的正義感)成爲了一個市場商品,其價值在于它的交換次數。這個藝術喪失了它的獨立性,它的作用僅僅在于産生資本。爲了達到這個目的文化工業創造了一個全球化的網絡。這個網絡的基本結構在于文化生産、文化商品、及其在全世界的分售。此外它還制造了一個文化商場,這個文化商場成爲了商品與其消費者之間的連接,它是這個網絡中的第四個基本點。
  工業化的出現、通訊技術的提高和跨地區報紙的出現使得文化機關的性質改變了。沒有這些創新文化工業是不可能的。阿多諾認爲,任何文化産品,尤其傳播媒體都無法逃脫文化工業,相反地文化工業也離不開文化産品,尤其是傳播媒體。工業與産品總是分不開的,總是必須看作爲一個整體。媒體與其它文化産品一樣是文化工業的一個産品。阿多諾認爲文化工業的文化産品不按照其自己的需要而産生,而是按照其交換價值而被生産。整個文化工業將其利潤的需要強加在其産品的精神價值上。這樣一來文化工業的精神價值也完全成爲了商品。
  對象
  作爲商品文化當然要找到它的消費者。一個消費者只有在一個産品中看到其用處,或者以爲在一個産品中看得到用處的時候才會消費這個産品。一個藝術家,或者圍繞著這個藝術家的機構必須合乎這個消費者的口味才找得到他的産品的消費,因此他必須適應他的消費者的口味。這樣一來文化就喪失了它在這會兒中的批評作用,而成爲了社會的結合體。同時文化的對象對文化並不提出創新的要求,而是讓文化來爲他服務。阿多諾認爲這樣一來文化就成爲了消遣的一部分。而消遣只不過是一個人工作過程之間的休息恢複過程,因此是工作過程的一個服務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個人應該盡量少化力氣。文化也應該在這個過程中少化人的力氣。
  相互作用:對象<->大衆消費品
  阿多諾相信文化工業對其消費者有操縱的作用。不過這個操縱作用並不是有目的性的、受控制的、有方向性的,而是潛伏的。雖然如此這個潛伏的操縱對整個社會施加影響。阿多諾認爲這個操縱作用有兩個結果:
  個人被文化工業退化爲了消費者
  文化工業向其消費者提供通俗的、表面的無意義的事物
  因此文化工業是一個由上層階級領導的文化影響,而不是一個大衆文化,也不是一個民族文化。
  阿多諾認爲這個“上層社會”並不是一個陰謀的主導人。他們並不是因爲文化的批評作用而想要控制文化,將文化變成陳腐的瑣事,他們是資本主義的主導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試圖將一切變成商品。
  文化要成爲商品必須受到其消費者的歡迎,文化工業必須向他提供他所想要的、他明白的、不使他迷惑的貨物,比如簡單的、優美的旋律、簡單的偵探小說和電影。這是消費者與文化工業之間的相互作用。
  産生文化工業的思想對社會的影響
  文化工業對社會的影響不僅僅是思想上的停滯,而且還有許多其它的影響。它們可以分爲:
  對消費者的影響:文化工業在這裏是工業與觀衆之間的調解人。在這個作用中它也影響人的意識。不廣泛的,通過文化工業無法交換的物件無法存在
  在消費者內的影響:文化工業防止人産生批評性的思想。這樣人也無法抵抗文化工業了
  這樣一來文化工業穩定統治。這個穩定作用不是一個副作用,而是文化工業的本質。它向它的觀衆提供思想。通過這個方法它成爲人的基本原則的定義者。
  此外文化工業還使得人不再認識到關鍵點,而只注意不重要的東西。一個例子是將一場首演推進爲一個社會大事。這樣一來首演的交換價值成爲了看到和被看到。而首演的節目只不過是這個社會大事的原因。重要的不再是首演的節目(假如其內容是古典的話反正沒人能懂),而是在那裏和旁邊的閑談。想到的不再是藝術家想通過這個節目表達什麽,而是參加這個節目會怎樣影響到一個觀衆的社會地位,而是別人會怎樣想。這也是藝術喪失其獨立性的一個標志。阿多諾非常尖刻地說,過去人們不允許自由思考,今天人們允許自由思考,但不會自由思考了,因爲一個人只想他應該想什麽,而這個思想被感覺爲自由。
http://baike.baidu.com/view/644578.html?tp=0_11
文化産業>百度百科  
2004年,國家統計局在與中宣部及國務院有關部門共同研究的基礎上,制定了《文化及相關産業分類》,從國家有關政策方針和課題組的研究宗旨出發,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將文化及相關産業概念界定爲:爲社會公衆提供文化、娛樂産品和服務的活動,以及與這些活動有關聯的活動的集合。
  根據這一概念,文化産業的範圍爲:
  1、 爲社會公衆提供的實物形態文化産品的娛樂産品的活動,如書籍、報紙的出版、制作、發行等。
  2、 爲社會公衆提供可參與和選擇的文化服務和娛樂服務,如廣播電視服務、電影服務、文藝表演服務等。
  3、 提供文化管理和研究等服務,如文物和文化遺産保護、圖書館服務、文化社會團體活動等。
  4、 提供文化、娛樂産品所必須的設備、材料的生産和銷售活動,如印刷設備、文具等生産經營活動。
  5、 提供文化、娛樂服務所必須的設備、用品的生産和銷售活動,如廣播電視設備、電影設備等生産經營活動。
  6、 與文化、娛樂相關的其他活動,如工藝美術、設計等活動。
  文化産業是在全球化的消費社會背景中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産業 , 是全球化的消費社會背景中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産業。被公認爲 “21 世紀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的 “ 朝陽産業 ” 或 “ 黃金産業”。
  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提出了文化産業(Culture Industry)的概念。
  幾年後,英國首相布萊爾又提出Creative Industry的新概念。直譯爲創造型産業,新加坡開始譯成創意産業,甚爲確切。
  英國的創意産業特別工作組給“創意産業”(Creative Industry)做出了如下定義:
  “創意産業”就是源于個人創意、技巧和才華,通過知識産權的開發和運用,而形成具有創造財富和就業潛力的行業。
  按照英國政府和專家的意見,“創意經濟”的範疇包括13個行業,即:廣告、建築、藝術和文物交易、工藝品、設計、時裝設計、電影、互動休閑軟件、音樂、表演藝術、出版、軟件、電視廣播等等。
  文化産業更爲廣泛;文化創意産業又高于傳統文化産業。
  創意不是對傳統文化的簡單複制,而是依靠創意人才的智慧、靈感和想象力,借助于高科技對傳統文化資源的再創造、再提高,它是文化産業中真正創造巨額價值的部分。
  英國是最早提倡創意産業的,他們列出13個行業:廣告、建築藝術、藝術品與文物交易、工藝品制作、時尚設計、時裝設計、電影及影像制作、互動休閑軟件、音樂制作、表演藝術、出版業、軟件開發、電視廣播。
  美國將創意産業分爲6類:文化藝術、音樂唱片、出版業、影視業、傳媒業、網絡服務業。
  補充新加坡將創意産業分爲3大類13個行業。第1類藝術與文化:攝影、表演及視覺藝術、藝術品與古董買賣、手工藝品;第2類設計:軟件設計、廣告設計、建築設計、室內設計、平面産品及服裝設計;第3類媒體:出版、廣播、數字媒體、電影。
  我國現在的文化産業標准是國家統計局發的《文化及其相關産業分類》,在具體實踐中,各省、各市都結合各自實際,有所出入。但這是唯一的官方標准:
  第一部分 文化服務
  一、新聞服務
  1. 新聞服務
  新聞業
  二、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
  1. 書、報、刊出版發行
  ⑴ 書、報、刊出版
  圖書出版
  報紙出版
  期刊出版
  其他出版
  ⑵ 書、報、刊制作
  書、報、刊印刷
  包裝裝潢及其他印刷 *
  ⑶ 書、報、刊發行
  圖書批發
  圖書零售
  報刊批發
  報刊零售
  2. 音像及電子出版物出版發行
  ⑴ 音像制品出版和制作
  音像制品出版
  音像制作
  ⑵ 電子出版物出版和制作
  電子出版物出版
  —電子出版物出版
  —電子出版物制作
  ⑶ 音像及電子出版物複制
  記錄媒介的複制 *
  —音像制品複制
  —電子出版物複制
  ⑷ 音像及電子出版物發行
  音像制品及電子出版物批發
  音像制品及電子出版物零售
  3.版權服務
  知識産權服務 *
  —版權服務
  三、廣播、電視、電影服務
  1. 廣播、電視服務
  廣播
  —廣播電臺
  —其他廣播服務
  電視
  —電視臺
  —其他電視服務
  2. 廣播、電視傳輸
  有線廣播電視傳輸服務
  —有線廣播、電視傳輸網絡服務
  —有線廣播、電視接收
  無線廣播電視傳輸服務
  —無線廣播、電視發射臺、轉播臺
  —無線廣播、電視接收
  衛星傳輸服務 *
  3. 電影服務
  電影制作與發行
  —電影制片廠服務
  —電影制作
  —電影院線發行
  —其他電影發行
  電影放映
  —電影院、影劇院
  —其他電影放映
  四、文化藝術服務
  1. 文藝創作、表演及演出場所
  文藝創作與表演
  —文藝創作服務
  —文藝表演服務
  —其他文藝服務
  藝術表演場館
  2. 文化保護和文化設施服務
  文物及文化保護
  —文物保護服務
  —文化遺産保護服務
  博物館
  烈士陵園、紀念館
  圖書館
  檔案館
  3. 群衆文化服務
  群衆文化活動
  —群衆文化館
  —其他群衆文化活動
  4. 文化研究與文化社團服務
  社會人文科學研究
  專業性社會團體 *
  —文化社會團體
  5. 其他文化藝術服務
  其他文化藝術
  五、網絡文化服務
  1. 互聯網信息服務
  互聯網信息服務
  —互聯網新聞服務
  —互聯網出版服務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
  —其他互聯網信息服務
  六、文化休閑娛樂服務
  1. 旅遊文化服務
  旅行社
  風景名勝區管理
  公園管理
  野生動植物保護 *
  —動物觀賞服務
  —植物觀賞服務
  其他遊覽景區管理
  2. 娛樂文化服務
  室內娛樂活動
  遊樂園
  休閑健身娛樂活動
  其他計算機服務 *
  —網吧服務
  其他娛樂活動
  七、其他文化服務
  1. 文化藝術商務代理服務
  文化藝術經紀代理
  其他未列明的商務服務 *
  —模特服務
  —演員、藝術家經紀代理服務
  —文化活動組織、策劃服務
  2. 文化産品出租與拍賣服務
  圖書及音像制品出租
  貿易經紀與代理 *
  —藝術品、收藏品拍賣服務
  3. 廣告和會展文化服務
  廣告業
  會議及展覽服務
  第二部分 相關文化服務
  八、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産品的生産
  1. 文化用品生産
  文化用品制造
  樂器制造
  玩具制造
  遊藝器材及娛樂用品制造
  機制紙及紙板制造 *
  手工紙制造 *
  信息化學品制造 *
  照相機及器材制造
  2. 文化設備生産
  印刷專用設備制造
  廣播電視設備制造
  電影機械制造
  家用視聽設備制造
  複印和膠印設備制造
  其他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 *
  3. 相關文化産品生産
  工藝美術品制造
  攝影擴印服務
  其他專業技術服務 *
  九、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産品的銷售
  1. 文化用品銷售
  文具用品批發
  文具用品零售
  其他文化用品批發
  其他文化用品零售
  2. 文化設備銷售
  通訊及廣播電視設備批發 *
  照相器材零售
  家用電器批發 *
  家用電器零售 *
  3. 相關文化産品銷售
  首飾、工藝品及收藏品批發
  工藝美術品及收藏品零售
  中國文化産業的發展及預測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文化市場以“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的方針爲指引,基本形成了由娛樂市場、演出市場、音像市場、電影市場、網絡文化市場、藝術品市場等組成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文化市場體系,初步建立起以綜合行政執法、社會監督、行業自律、技術監控爲主要內容的文化市場監管體系。
  到2007年底,全國文化系統登記注冊的文藝表演團體達4512個,藝術表演場所2070個,演出經紀機構1024個,文化娛樂場所82174家,藝術品經營機構1112家,音像制品批發零售出租機構87137家,網吧13萬多家,其他文化經營單位11783家。文化市場形成多樣化、多層次、多渠道的文化産品供給新格局和傳播快、覆蓋廣、容量大的文化産品流通新網絡。
  2007年中國文化産品和服務進出口貿易總額爲166.4億美元,其中核心文化産品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129.2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26.6%,是2001年的3.7倍;文化服務進出口貿易總額爲37.2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39.9%,是2001年的6.1倍,中國文化産品進出口不平衡的局面有所改觀。
  截至2007年底,中國經營性文化産業機構已達27.2萬家。文化産業日益成爲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衆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文化産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上升。
  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國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開拓出文化産業新的發展空間;新聞出版媒體“整體上市”,標志著文化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技術進步醞釀突破,廣電和電信産業的融合穩步推進;促進文化産業發展的政策逐步成型,所有這些與産業發展密切相關的宏觀總體形勢都令人鼓舞。
  在金融危機從美國發端並蔓延全球之際,到2008年底爲止,中國文化産業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與感應最明顯的制造業特別是出口外向型企業相比,危機對文化企業帶來的影響還沒有呈現集中爆發勢頭,對于一些堅持創新的文化企業來說,風暴雖然潛藏風險,但更蘊含機遇。
  這次金融危機正好可以迫使中國下決心進行經濟結構的轉型,會加速文化産業轉型的步伐。國家拉動內需、拉動消費、減少收入差別程度等政策的實施,以及教育、衛生、文化等領域的改革,都會直接推動文化消費,直接推動文化産業發展。
  “十一五”規劃已經把文化産業作爲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舉措,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文化産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文化部明確提出在五年內文化産業要實現年均15%的增長。北京、上海、浙江、廣東、雲南、重慶、四川、河南、山西等諸多省、市提出建設文化大省、文化強省的目標,在規劃中都提出文化産業要高于GDP的增長速度。
  文化産業是投資回報最好的行業之一。當代社會各種産業利潤主要靠領先的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來實現,而文化産業正是自主創造和技術含量高的一個門類。加上政策因素和市場因素的作用,文化産業的資本盈利率比較高,文化産業方面投資熱將會長期存在。最後從消費角度看,文化産品是與日俱增的消費熱點。
http://baike.baidu.com/view/40273.html?tp=0_11
 
 

台長: 阿楨
人氣(1,792) | 回應(29)|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思想文化 |
此分類下一篇:《浴室的肥皂泡沫》破了
此分類上一篇:《所謂的知識分子》

消費的欲望
消費的欲望
Consuming Desires

作者:(美)麥吉本 等著
譯者:朱琳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04月01日

地球上有限的資源與人類對于“物品”的無限欲望——任意消費、奢侈消費以及不計後果的攀比消費——是相互矛盾的,結果使得地球上的一切事物都喘不上氣兒來——人類、植物、動物和地球本身。
我們應該用質量而不是數量原則來衡量經濟增長,以重新制度發表的標準。
“競爭性消費”滋生了一種新的現象︰即階級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人們一心想要達到和別人一樣的消費水平。滿懷希望的窮人們肯定會想效仿那些富人們的生活的,而這又有什麼錯呢?!
想要生活得更好是沒有錯的,錯的是那種以“擁有”而不是“生活”為目的的生活方式。在消費社會里,人們出于沖動而進行購買行為,期望能從中得到即刻的滿足。
在這樣的消費環境中,我們無法控制自己。但在這個毫無節制的消費社會里,如果人類仍不能控制自己的話,我們必然會在“全球經濟中經歷一次慘敗”。

為愛消費
消費社會到底怎麼了——競爭性消費和“新消費主義”
消費者的世界
精明的消費者
均衡
物種滅絕危機,陰霾不散
虛假的聯系
我們貪婪讀書時
新聞消費者《權利法案》
電影與欲望的銷售
消費的本質
生態學中的給予與消費
一切從實務事起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china/chinafile.php?item=CN10100246
2009-08-10 08:54:53
關的好
美1.4萬零售店關門【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09.01.02

零售業在舊的一年裡不好過,惡夢將深入2009年。專家警告,2008年假期季節賣況屬於災難級,將以骨牌效應導至無數店面關門。這對消費文化將帶來影響。Shop-’til-you-drop(血拼到不支倒地)的心態可能就要結束了。真正需要的才買,想要的,想想就好。
專家紛紛表示,零售業將會天地變色。2008年好些大店收攤後,許多帶狀購物中心已經出現不少缺口,這些缺口將會大幅增加,結果是小一點的字號吸引不到足夠的客人,客人不夠,生產就受影響,連帶利潤失血。根據估計,2009年,美國將有1萬4000個零售店面關門,打破紀錄。情況特別嚴重的可能是內華達州、加州和佛羅里達州。
零售業瀰漫著求生心態,想盡辦法掙扎多活一天,看看過不過得了一年,撐到2010。掙扎的法子包括收掉業績欠佳的店址,依照破產法縮小營業,以及變更店面大小:當然,是尋找小一點的門面。零售業沒有任何部門可以倖免:從衣飾、家具、家飾、電器,到奢侈品,都得努力存活。對消費者,意思是貨比三家變比兩家,甚至一家。貨架上供你挑選的品牌花樣也會減少。
客人挑了半天,可能還是沒下手,因為不管是財富真的變少了,還是充滿危機意識,人人摳緊荷包。專家說,零售業從高檔到平價,個個感受到客人少花錢、不花錢的影響。
消費從2008年初開始下降,導至Linens ‘n Things、Steve &Barry、KB Toys、Whitehall Jewelers、Shoe Pavilion關門。第二大電氣零售店Circuit City氣息奄奄,聲請破產保護,希望撈到救生索。至少12個連鎖零售店正在思索存亡問題。
售況下跌,牽動地租問題。零售業者的理想地租是營業額的10%,這是「舒適帶」,而售況長期欠佳,以及關門的店面增加,都推高地租,一旦租金成本達到營業額的20%到25%,業者就不可能活很久。營收看來不易提高。美國消費者從前動不動買50件T恤,十條牛仔褲,六雙運動鞋,都是想要就買,他們其實不需要那麼多
英國泰晤士報報導,微軟公司可能即將宣布裁員1.5萬人,其中負責網路的MSN部門預料將裁得最兇。
泰晤士報報導說,微軟全球9.1萬名員工可能將裁減10%到17%。如果成真,這將是微軟創立32年以來首度全球性的大裁員。泰晤士報沒有說明估計數目來源。
關於微軟將裁員的傳言最近甚囂塵上。
2009-08-11 06:30:28
阿楨
經濟衰退 女性更愛購物【世界日報 2009.05.24

雖然人們擔心經濟衰退、錢不夠用,但研究發現,經濟出現危機的時候,女性更可能瘋狂購物。不過,不只是女性,男性也會購物上癮。
據LiveScience.com網站報導,最新研究發現,將近一半的英國女性對經濟衰退感到恐懼,45%認為自己的財務狀況已經受到衝擊,75%表示會減少開支。但是,79%也說會好好揮霍一下,讓自己開心一點。
不過,不只女性會購物上癮。美國2006年的研究顯示,6%的婦女有衝動購物傾向,但也有5.5%的男性有這個問題。
該項英國研究調查700名婦女,40%表示沮喪是花錢過度的藉口;60%表示「心情有點不好」就已經是個好理由。
英國赫福郡大學(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教授、「女性經濟議題」(Sheconomics)作者凱倫‧派恩(Karen Pine)說:「補償性消費行為能控制強烈情緒。」
派恩認為,這種補償性行為在經濟衰退時可能更明顯。派恩指出,人們利用藥物和酒精控制情緒,而愈來愈多女性用購物來達到這個目的。而且矛盾的是,對金錢的擔心導致女性花更多錢。派恩說:「如果購物對女性而言是一種情緒習慣,她們可能覺得需要持續購物,儘管經濟不景氣。或者更糟,如果她們無法花錢,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心理健康問題,例如焦慮和憂鬱。」
2009-08-17 08:05:41
阿楨
古老帝國的創意巧思【聯合晚報社論 2012.07.29

倫敦奧運的開幕式,給人驚嘆號連連,其訊息很清楚,創意不見得要花大錢。英國以不到京奧三分之一的經費(楨:倫敦奧運史上最貴!),把倫敦打造成展示英國文化特色的國家劇場,也凸顯把文化創意當產業來經營的成功範例。
英國人雖然一向給人拘謹、木訥、甚至保守的形象,可英國人自有一套幽默邏輯。京奧若是雄壯傲人開場,那倫敦奧運便是以輕鬆幽默感性登場。
  回應
這篇社論的感想是,反正是外國月亮比較遠,先射箭再畫靶....。英國沒錢是事實,就算有京奧的經費我也很懷欵會有京奧的水準,文化深度有差,難怪之前美國政客很不客氣批評。
  為什麼我看起來像是小丑舞台戲,沒啥經過大腦創意的內容,找ㄧ些過氣藝人主題來做發揮,卻被主編吹捧成這個樣子?
  看不到十分鐘就想睡,奧運史上沒見過那麼爛的開幕式,還真驚嘆!?
  爛到爆的開場 一堆喪屍從地下跑出來﹐整場都是像煙霧彌漫的地獄﹐再來放一大堆病床在場中﹐老不死面無表情的出現,想起早代賣鴉片起家的爛國。還有些小丑在讚﹗
  有創意?我怎麽一點都看不到哦,用替身,如果按照4年前對北京的標準,是假的哦,欺騙大眾哦,當時北京不過用電腦視頻合成煙花,就被台灣媒體噴哦,現在一個大活人,假冒從空中跳下,怎麽沒人說話啊,整整一個騙局,女王沒上飛機,没跳傘,007也是,倫敦就是用這種創意來糊弄大家嗎?
  英國人也不是沒有大花費過。去檢索一下當年大英帝國為維多利亞女皇祝壽時列艦式的照片,何等的排場,爲何今日變得如此小家子氣?歸根結底還是因爲沒錢了,與聰不聰明無關。
  主筆可別自欺欺人 把一場乏味無聊 與我們半個地球隔格不入的倫敦奧運開幕 說得五光十色 如果台灣主辦奧運也走英國這種省錢~自閉~自賞~自樂~模式.大佈景演出全民客廳即工廠 加工出口區 河川土地戴奧辛污染. 然後轉場景 孫悟空率群猴吊鋼絲裝翅膀亂亂飛 歌仔戲空鏘空鏘殺大刀 三太子伊伊呀呀扭臀秀 布袋戲乒乒乓乓吐劍光 原住民嗚拉拉歌舞秀 再加一個老番癲替身跳傘秀 !我看西洋人一定看到滿頭黑雲 霧煞煞 然後罵到脫痔 !!
我實在看不出這些gimmicks有啥了不起的創意。女王以一國之尊又屆耄耋之齡 還來跨刀折騰 跟大眾文化的戲子相提並論 若在美國,那是渾樸自然。但在英國這個"去古未遠",其國人之自我了解中還沒脫盡帝國習氣,階級區隔仍然嚴重的國家,則顯得矯揉造作。
2012-07-31 09:49:25
版主回應
(楨:歐美及其奴的後現代瑣碎無聊之創意,連放個屁也香呢?!另參本館:《創意心理學》《賴聲川的創意學》《創意市集》《數位內容》 《文化很好賺》 《瞧這些英國佬》 《英語帝國》)反北京奧運 北京奧運 《奧林匹克的誕生》 台灣奧運症瘊群 高雄世運症瘊群 老共學聰明了 老共真學聰明了 三色旗的陰謀 賴皮黨 )

倫敦奧運的文化洗禮 2012-07-30 中時 趙哲聖(開南傳播系助理教授)

 比起上一屆北京奧運所營造的大國崛起氣勢美感,英國展現了另一種「時間與空間印記」,及「符號與空間經濟」的訴說及發揮。如同知名社會學者拉許Scott Lash所分析,組織化的資本主義,這些符號分為兩種方式侵入我們的感官。一為認知內容為主,後工業化與資訊化的商品氾濫(英國國旗附身的各類商品);另一種則為美感內容的後現代商品,例如流行音樂、電影、運動等符號湧現,如同此次開幕儀式的呈現。
  相關新聞
英倫的驕傲與自省【聯合報 林以君 2012.07.29
  回應
既然自省,別忘了鴉片戰爭,大英帝國有段,靠鴉片賺大錢的年代

倫敦不想比京奧【聯合報黑白集 2012.07.29

接在北京之後舉辦奧運,倫敦不免要承受被相提並論的壓力,策劃開幕式的導演丹尼鮑伊一開始就拋棄和中國比宏大、比排場的想法,實屬明智。就如首相卡麥隆駁斥羅姆尼的唱衰時所說的,這不是一場「國營」的運動賽事,這是「民營」的奧運會,也是意在清洗人們的京奧印象。
  回應
  那個倫敦奧運開幕式的表演, 說到底不過也是白人文化中心, 請問美洲紅人、非洲黑人就一定喜歡嗎?
  我闻到了一股很浓的酸腐味/葡萄酸味。
  倫敦奧運開幕典禮確實是很遜,但與北京奧運花那麼多錢搞蚊子館相比,倫敦的務實做法還是比較好(楨:京奧前後館費之效益比皆優於它國!另參本館:蚊子館再啟)
  规模和档次与北京奥运会相比还是有不小差距.已经有许多运动员抱怨比赛设施不能令人满意.
  開幕式乏味!boring !!
  卡麥隆應心知肚明: 憑英國人現有的懶散習性,就算有北京奧運開幕式的兩倍經費,也根本演不出類似「兩千響鼓 劃一齊鳴」的震撼場面。所以,僅說英國對舉辦理應宏大的國際盛宴,已「心有餘,而力不足」;算是客氣的了!

英人冷漠看奧運?是錯覺(楨:?) 2012-07-30 中時 吳育光

 奧運開幕典禮前,有媒體報導,英國人對他們第三次辦奧運已司空見慣,多半冷眼旁觀、冷漠以對;但事實並不盡然,正式比賽開始第二天,各地場館湧現人潮,幾乎到了座無虛席的地步。
  相關新聞
倫敦奧運開幕式門票仍未售完
倫敦奧運開幕式門票最高2012英鎊4倍于北京奧運
倫敦奧運開幕式:觀衆吐槽門票昂貴看不起
倫敦奧運開幕式門票遇退票潮
奇!場內空空 場外買不到票
場館現大面積空座 奧委會急征召軍隊填充場館
地主要發威 英國衝21金(楨:?)
京奧輸陸15金 美誓返金牌榜首 美媒預測:美40金險勝陸38金(楨:?)
亞洲奪牌率增 奧運越來越「全球」

倫敦奧運史上最貴 英國不指望賺錢 今日新聞網 2012-6-29

2005年,英國奧運申辦委員會提出的奧運預算是24億英鎊,但是奧運預算費用去年已增至92.98億英鎊,還有5.27億英鎊的緊急預算儲備以備不時之需,另外還有11.3億英鎊的反恐經費和44億英鎊的國家安全與情報經費未納入其中,遠高於2008年北京奧運約新台幣1,458億元的經費。
  相關新聞
奧運商機誘人 英國經濟卻降0.7%
倫敦奧運商機至少4,750億美元(楨:?)
奧運近七成商品 大陸貨
倫奧紀念品難買 正版貴山寨俗

國旗故事:攝政街撤旗 蘇貞昌護旗【聯合報社論 2012.07.29

倫敦攝政街上原本掛出的一面中華民國國旗被撤去換上會旗,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在臉書上主張「愛這個國家就要為這面國旗爭取尊嚴」;前者反映了國旗對外的處境,後者則顯現了國旗對內的糾葛,皆是發人深省。
奧會模式應以限於奧會官方程序為宜(楨:此即打著會旗打會旗、似民進黨打著國旗打國旗!);二○○九年高雄世運建立的默契,北京應努力維持,以累積善意,勿三不五時在這台灣人最痛的傷口上撒鹽。
回過頭來看蘇貞昌對此事的回應。他在臉書說:「國旗是國家的象徵,愛這個國家就要為這面國旗爭取尊嚴、爭取立足空間。」
蘇貞昌的這一段言語,令人驚異。網友說:「民進黨不是說『地瓜旗』才是『台灣國』國旗嗎?」「最好以後民進黨的活動都要有國旗,不然這篇(臉書)文章顯得有點怪怪的。」
但是,蘇貞昌的「護旗宣言」,仍是值得肯定與期待的。倘若民進黨真正心痛在攝政街的一面國旗被撤去,何不把國旗掛回民進黨黨部?何不讓國旗飄揚在民進黨的群眾集會中?
  相關新聞
蘇批馬不積極護主權
殷瑋批蘇 以批馬為目的噴口水
2012-07-31 09:50:13
阿楨
鐵一般的中國——關于倫敦奧運開賽以來的冥想 2012-07-31 自由電台評論員阿列克謝·庫茲涅佐夫

  開賽兩天以來,各國成績不盡相同。俄羅斯的成績暫時不算好也不算壞,而東道主英國在獎牌榜的名次卻十分不盡如人意。除了我一個腦袋有病的朋友希望俄羅斯隊敗走倫敦並認為這能夠重挫“普京制度的形象”以外,大部分的人都不懷疑,俄羅斯將同英國爭奪獎牌榜第三的位置。
  先把俄羅斯的問題放一邊吧。所有人目前都聚精會神的看著中國。十分明顯的是,這個世界最大的體育強國已經是第二次讓其他強國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場級別最高的體育競技的發展原則了。
  而中國做了什麼呢?遠在北京奧運之前?全面的國家監督體系?——這已經不是新聞了,蘇聯與民主德國的運動員也是如此訓練的。給奧運結果制定計劃?同樣不是新聞。培訓儲備人才?--蘇聯也不外乎此。難道中國有什麼獨有的東西嗎?我想,這也許是追尋同一個目標的理念吧。中國極力訓練其青年運動員,令每5-6個人同時爭奪國家隊的領先地位。這樣一來,原本占據領先地位的運動員就不會放松,能夠時刻感受到來自追趕者的灼熱呼吸。
  不過,人們對以上這些也比較熟悉了。中國的法寶也許是富有創造性的發展社會主義體育模式。中國領先的原因或許就是將這一模式同幾乎無限的中國商業機遇結合在一起。最終,國家獲得了最強的體育自主生產體系。是的,這是絕對強硬又強硬的體系。是基于民族能力、為了目標舍己為公的體系。當然,這並非民主的體系。但至少到目前為止,這個體系非常非常的有效。
  直接的講,俄羅斯或許也在追求這一體系。但似乎無論如何都無法達成。半數資源被陸續偷光,而另外一半則與民族特性有關,當然這絕非中國的民族習慣。這大概就是中國目前在西伯利亞與遠東的影響力逐步超越俄羅斯歐洲部分對該地區影響力的原因。
  好吧,不要如此嚴肅的對待金牌榜了。說不定,中國這種過于嚴格的體系對其本身有害?又或者,將商業元素加入國家運動體系正是在試圖軟化武士道式的中國體育基礎?(楨:更可能是兼二者之優!)
  相關新聞
陸金牌背後心酸事 引議論(楨:反中者之妒評!)
國旗事件:無可救藥的自卑感
2012-08-02 09:36:23
版主回應
倫奧何以更能打動世人的心 2012-08-02 中時社論

 二○一二年倫敦奧運盛大開幕,精采的片段讓人津津樂道,回味無窮;許多人拿它與四年前的北京奧運開幕式相比較,感受到兩個開幕式有各擅勝場的魅力,而倫敦奧運的開幕式似乎更能引發普世的共鳴
 留言
 倫奧至今錯誤百出,根本就沒打動人心,打動的是西方奴才台灣人,那是台灣人本來就是西方的奴才,可笑的奴才台灣人才會有這種拍馬屁的中時媒體。中國游泳女小將葉詩文年僅十六,這幾年來在國際游泳比賽橫掃歐美,拿金牌數都比她年齡還多,在本次倫敦奧運隨隨便便輕輕鬆鬆又是破世界記錄及奧運記錄拿了幾面金牌。此時心理變態自卑感極重的歐美就跟台灣黑心貪腐民進黨一樣輸不起就有了嫉妒心就以一個中國小女子怎麼可能游得比美國名將羅切特還快(即本次比賽擊敗在北京奧運八面金牌的美國飛魚水怪菲爾普斯)所以一定是吃禁藥,當然自甘為西方國家奴才的台灣媒體立刻跟進,台灣的媒體是黑心造謠媒體會跟著西方主子造謠不奇怪,這就是奴才嘛。

胡錫進談葉詩文事件:西方媒體心態畸形

英國奧委會主席莫伊尼漢31日在記者會上說,葉詩文通過了世界反興奮劑組織的檢查,被驗證未使用任何興奮劑。他說,“這就是故事的結局,她是清白的。”他還說,關于此事有如此多的炒作令人遺憾。我認爲,這件事再次反映了西方媒體在涉及中國時已經心態畸形,背叛了客觀性。只好我們中國人大度些了。

奧運的「中國崛起」 2012-08-02 中時 莊佩璋

 倫敦奧運第五天,中國大陸像開「金店」,已囊括十三金,把九金的美國遠拋在後。北京奧運,中國以五十一金大勝美國卅六金,歐美媒體冷嘲是「地主優勢」;現在,中國在倫敦「超英趕美」,英美如何說嘴?
 更讓洋人「情何以堪」的是,游泳向來是洋人天下,北島等東洋「忍者」踩進地盤,已是「曠古未有之變局」;現在竟連「東亞病夫」都侵門踏戶;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紐約時報》馬上酸酸地暗指中國金牌泳將葉詩文使用禁藥;「輸不起」的心態表露無遺。
 看到這樣的表現,全球華人都會振臂歡呼:「中國人站起來了!」不過,如果不自我陶醉,稍微清醒的人都知道,體壇的「中國崛起」也只是「讓少數人先『站』起來」而已;因為中國培養出全球最優秀的運動員,卻沒有多少運動人口。
  回應
作者有點不懂裝懂阿,奧運比的是競技體育,作者說的是全民體育,這其實是兩回事。競技體育就是為了取勝或商業利益(更多是兼而有之),而根本不是為了運動員的身體健康。其實競技體育運動員身上的傷病遠遠超過普通人。當然競技體育和全民體育最好是相輔相成,就像對岸在強大其競技體育的同時也應該提昇全民體育,而且相信他們也想這麼去做。但不論怎樣,絕對不能像這個蛋頭作者一樣把兩者混為一談。

鋌而走險為金牌 誰默許?【聯合報/黃煜/竹大學體育系主任 2012.08.02

進入第四天賽程的倫敦奧運,因中國大陸、南韓與印尼羽球選手「策略性」輸球引起譁然,即使中國大陸媒體對自家選手也有所批判;面對輿論壓力,國際羽球總會快刀斬亂麻地將八名選手判定失格。
  回應
  羽球一直都有這個問題在,那是規則出了問題,韓國印度也都是如此做,要檢討的是制度,而你是讀蔣介石教科書長大的,滿腦子停留在國共內戰冷戰思維,你當然就先想到去醜化中國嘛,誰人不知啊。西方醜化中國游泳女小將葉詩吃禁藥,台灣的媒體是黑心造謠媒體會跟著西方主子造謠不奇怪,這就是奴才嘛。
  別在那邊唱高調了,你是體育系主任,會不知道台灣很多體育競賽也都有類似情況?甚至在小學生的足球賽中也出現「技術性放水」,好好教導你們體育系的學生吧,不要為了名次而不擇手段就好了!
  我倒不同意作者得觀點和國際羽球總會的處理。運動場上的公平競爭指的是不能有外力造成不公平,但運動員自願的行爲,不應扯上公平不公平。例如決賽的冠軍,有時不是預賽的小組冠軍,可見他在預賽時未盡全力,算不算失格?猶太教或基督教信徒放棄在周六或周日的比賽,算不算失格?運動員參加比賽,目的就是在奪標。要奪標就要在主辦單位訂下的規則裏擬定戰術與戰略,而且團隊精神也是運動精神中重要的一部分。爲了團隊得標,有時個人也得隱忍。如果奧運只是爲了鼓勵凡事拼命傻帽,豈不失之偏頗?自己設計的規則有瑕疵,就不要怪人戰術有問題。

白岩松:對取消資格憤怒! 規則糟糕不合理 2012-08-01 CCTV
  
  央視著名評論員白岩松對此感到遺憾和憤怒。白岩松認爲,現在許多人開始用道德角度攻擊運動員,但實際上是不合理的。老舊的規矩、不合理的安排導致本國選手提前遭遇。對此,應該修改規則,而不是單純指責運動員。不贏卻可以獲利的規則是糟糕的!
2012-08-02 11:20:41
阿楨
「奧運精神」不容「消極比賽」【聯合報社論 2012.08.03

倫敦奧運第五天,發生了奧運史上最醜陋的「打假球」事件。細究事件原委,最該譴責的,是始作俑者的中國大陸隊。
  回應
  什麼是消極比賽﹖這次羽球被抓包只是作的太不漂亮而已﹐並不是創舉﹐韓印賽更是離譜﹐但這是奧運史上最醜陋﹖不﹐醜陋一直都在,「打假球」台灣已幾十年經驗了…
  這種八股文實在看到令人倒胃。
  蛙,真的很高贵耶,台湾人!人家BBC还在纪念他们的赛艇运动员战术性放水,你怎么不放个pi?
  我參加過小型羽球比賽,這種擺爛的打法也做過,這真的是賽制問題!策略性放棄比賽(或所謂擺爛、放水)已經是所有運動分組賽的常態!羽球在奧運出事,不代表出事球員(或國家)就沒運動精神,如果真要貫徹運動精神的話,奧運官方對所有分組賽可多要睜大眼睛才行!
  真爛,改成分組淘汱就要預期有這種結果,現在有分組比賽的有那個隊伍不搞這種戰術。更奇怪是南韓學中國? 你當人家韓國教練是膿包?
  假如奧運最後一名拿金牌,誰要拼命去贏球?這是制度問題。假如遊戲的規則是贏一場比賽不利拿獎牌,誰要去贏?  
  規則不出問題,比賽就不出問題,此社論者,旨在嘲笑中國而已。猶如台灣民主出問題,造成台灣沒前途,卻不敢批判民主體制同樣荒謬,祇怨天尤人。前幾日北京無預警降暴雨成災,台灣媒體嘲笑謂「北京奧運能辦,為何辦不了雨災?」果不出幾日,台灣就鬧風災。
  中國在奧運成績太好,就遭西方媒體嫉妒.中國女泳將葉詩文成績太好,超過男將,惹西方媒體嫉妒,謂「有吃藥」。台灣媒體始終站在西方媒體一邊,對祖國同樣有嫉妒,令人同情且厭惡,因為台灣選手拿出不好成績來之故,促使台灣媒體酸溜溜的寫出一大堆不利於祖國的言論。
  我們自己少笑別人了。去翻翻過去台灣"國球"參加國際賽,哪次沒有"策略性"安排出賽投手,以求最有利的複賽對手?
  如果輸球會贏得比賽,贏球會輸了比賽,你會如何選擇?很顯然,出現這樣的現象,羽總的責任絕對是最大,卻以坑殺球員來卸責。上述兩個問題,聯合社論看不到嗎?還是假裝看不到,玩「假球」?  
  從1F開始,許多發言都不是謾罵的讀者,可見聯合報在「奧運精神」不容「消極比賽」這篇報導上有多麼的迂腐。還有,給主編,妳們的社論的確有唱高調的趨勢。
  相關新聞
羽球放水司空見慣 倫奧瞎在裝的太不像了
運動場放水失格 國內也有
避免重演放水 羽總未來將改賽制
潛藏苦練 大陸游泳登頂
2012-08-03 12:05:39
版主回應
奧運獎牌數目反映國勢強弱 2012/08/13 鄭天佐

一個國家要強壯,除了人民要從內心熱愛自己的國家,對國家的發展有強烈的責任與使命感之外,人民本身更要有好勝、好強與堅毅、耐苦的性格。也因此一個國家在奧運所獲獎牌數量,大致上反映著那個國家國勢的強弱,與其在國際政經、軍事、文化、和科技的地位。
  我們來數一數倫敦奧運獎牌數目的排序:美國104枚,中國87枚,蘇俄82枚,英國65枚,德國44枚,日本38枚,澳洲35枚,法國34枚,韓國28枚,義大利28枚,……。特別值得提的是窮國家如哈薩克13枚,牙買加12枚和肯亞11枚;令人皺眉頭的是印度6枚,北韓6枚和台灣的2枚(排行第50之外)。
  每一位獎牌得主都有他或她獨特的奮鬥史,尤其是窮國家如肯亞、牙買加和哈薩克等,不靠自己的堅持很難克服萬難,終至於參加奧運,並爭得世界各國競相爭取的奧運榮譽。即使是有錢的國家,每一位選手的遭遇也不盡相同,有些國家如中國和一些專制國家,奧運選手是由政府從小選拔之後,經過殘酷的專業磨練培植出來的,民主國家則靠個人興趣和家人與私人機構的耐心培育。(楨:?)
  最令人驚奇的是中國政府如此的賣力並耗費大量國家資源訓練「職業」運動員,而且民眾對成功的世界級運動員也崇拜有加,但是仍然敵不過人口不到四分之一的美國。部分中國民眾自以為中國國勢早已超越美國(楨:?),但中國在奧運所獲獎牌數目卻顯示不同結論。不知如此一來,世界上還有多少人相信中國國勢現在就已經超越了美國。
如果我們看看美國奧運的業餘運動員是如何培養的,那麼大家只會更加驚訝。美國奧運選手多半來自一般國中和高中的學生,他們在正常課業之外接受課餘訓練,而不是專門集中在國家體育中心做專業磨練。當然有些學校聘請知名教練,主要目的在於培育傑出選手為學校和其體育課程在校外比賽爭光。 
……………
 回應
  按您的邏輯, 牙買加比擁有核子武器的印度還強, 看來全世界的政治學教科書要重寫了,
  金牌運動人才產生有幾個要素﹐激勵﹐發掘﹐培養﹐苦練﹐獎賞﹐缺一不可﹐而且要系統化持續化進行﹐美國和歐洲國家從二十世紀初就著手奧運獎牌爭取﹐起步早中國幾十年﹐長期布局和體育推廣系統都優於中國﹐眾所周知美國每年直接間接用在培養運動員費用是中國幾十倍﹐奧運參賽運動員決大多數是大中學生﹐美國在學校體育投入非常大﹐很多學校以出運動員為傲﹐學業成績很差但運動獎杯排滿滿﹐電腦沒錢更新但體育館設備齊全﹐體育教練比校長數學老師還種要﹐大手筆出獎學金爭取運動員﹐運動支出佔學校經費很大部份﹐民間對體育資助捐贈可減免所得稅﹐表面看美國政府沒直接出錢給奧運隊﹐但實際花費於運動員培養非常可觀。中國經濟比美國還差一段﹐加上中國傳統觀念運動員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所以對運動整體投入遠不及美國﹐只是中國採用效率較高的金牌運動員選拔和培養方式﹐所以能在奧運獎牌取得第二。
  大陸的選手是"國家從小以殘酷的訓練方式培養出來的"嗎?這一點請版主應該經過查證再行評論!或許部分是,但未必是全部.此外,大陸人對表現優異選手的崇拜是有的,但這在台灣又何嚐不是如此.況且,大陸對於金牌數不如美國,是早有自知之明的,京奧時因為是地主國,面子問題所以許多項目都以雙保險方式派多人參加,且以穩健的熟面孔為主,但本屆倫敦奧運則不是,大陸派出總選手人數只有約京奧的六分之四,且以新舊交替為主要目的,所以在體操及跳水等傳統強項上,年輕選手尚不穩健的表現以及不以雙保險保金牌下,丟失了不少金牌,大陸的整體國力本來就遠不及美國,居第二乃符合常理,運動場上,像各類田徑,游泳,籃球,手球等,都是西方人種或黑人佔體能優勢的強項,美國在游泳就拿了16面金牌,誰人能敵,版主應該反過來看看,身為黃種人的東亞國家中國大陸,韓國,日本,竟然能拿到如此多的獎牌,這是難能可貴的.況且大陸社會整體發展遠不如西方國家,改革開放才三十年,有此成就,已屬不易,未來期待大陸能更多元,健康性的發展國民體育
  版主提到我國運動表現下滑原因,是大陸開放後,台商前進大陸,賺錢容易,以致於養尊處優,這種推論好像有問題!這種推論,好像台灣年輕人的運動表現,都要怪大陸開放台商投資似的!從事專業運動人口的不足與意願低落,除了養尊處優,還有國家產業結構以及傳統升學主義吧!大家都罵政府沒作為,可是這是數十年的問題,政府砸錢也解決不了,因為沒有太多人願意放棄升學而全心投入.再談國旗問題,一個民間的倫敦街道商會要掛什麼旗,政府能拿人家怎麼樣?再者,我方參加國際奧會的條件,本來就是以會旗取代國旗,是當初同意我方重返國際奧會的條件,我們自己簽字同意的,人家依奧會規定掛回會旗,我們能說什麼?想為難地主國嗎?
http://blog.udn.com/tsongtt/6710721
2012-08-15 10:41:51
阿楨
奧運閉幕式… 有點歷史惆悵【聯合報╱朱立安/教2012.08.14

這屆奧運,不少選手都只中學年紀,閉幕派對卻彷彿曼谷夜店在每周留出一天當「復古之夜」!倫奧主辦單位大剌剌用退休的流行歌手去詮釋「英國味Britishness」,除了俗麗,更有點「日不落國」終成歷史的惆悵。這閉幕式說不上震撼,甚至算不上唯美嚴謹。整個倫奧花掉九十億英鎊,只帶來卅億英鎊收益。
奧運開幕、閉幕是否該當成show,見仁見智,但倫敦藉此表現英國文化的意圖明確,而台灣前陣子辦聽奧,賴聲川手法更細膩深刻!
英國想表達英式風格的平凡魅力,不過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電視噱頭卻很難說得上是真實的英國。而且,意義之表達停留在如此業餘的滿足。
倫敦奧運與先前京奧連在一起才更看出歷史文化之多樣性。京奧表演之流暢整齊、莊嚴精確的同步性有如「禪」,每個動作恰如其分地發揮最高段的集中力。
  回應
  國際的評價是京奧第一,倫敦奧第五
  英國的開閉幕節目,正是英國所謂傲人的文明只是在流行時尚,流行音樂,007和哈利波特一類賣座電影上,缺少深刻文化底蘊,這種節目,像是一場大型國際演唱會,很難與奧運這種概念連結在一起,我看了有點失望


2012倫敦奧運:美46金稱雄 中38游泳最亮 英主場優勢29百年來最佳

本屆奧運會,中國、美國的獎牌榜榜首之爭,幾乎貫穿了比賽的整個過程,雙方交替領先幾個回合後,中國軍團最終落居第二,但38枚金牌已經是除北京奧運會之外,他們曆屆客場參加奧運會的最佳戰績。
  美國是世界頭號競技體育強國。在之前實際舉行過的26屆夏季奧運會上,有15次高居獎牌榜第一。 (楨:美中金牌比 1984年83:15。1988年36:5。1992年47:16。1996年44:16。2000年37:28。2004年36:32。2008年36:51)
  六大王牌縮水10金
  北京奧運會,中國軍團的6支夢之隊──乒乓球、羽毛球、跳水、體操、舉重和射擊,絕大多數項目有超水平發揮,最終奪得36枚金牌,6大項目的金牌總數居然與美國軍團持平,為中國軍團突破50金大關作出了突出貢獻。
  時隔四年,中國軍團失去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加上一些項目優勢度縮小,使得6支夢之隊的金牌總數下降到26枚,比北京奧運會少了10枚之多。與歷史相比,這一成績屬於正常水平,2000年和2004年兩屆奧運會,6大強項的金牌總數分別為24枚、22枚。
2012-08-14 12:39:15
版主回應
   相關新聞

人民日報:淡化金牌不可取 佳績靠舉國體制支撐 (楨:在現今政經體制優勢之上,可再仿美大學以高金吸引世界頂尖、尤其第三世界/田徑游泳選手!)
缺乏養成機制 台灣體育失根
運動與政治:從國際體壇回顧冷戰兩陣營的共生關係
(葉詩文事件顯示西方為)為奪牌,更改遊戲規則! 中美較勁新戰略
人民日報 (評葉詩文禁藥/羽球打假球):故意抹黑阻擋不了中國體育
中國羽球首次包攬奧運5金 BBC:獨一無二壯舉!
美媒:中國奧運評論 反映被圍堵疑慮(楨:抹黑還不准人自白的白人至上觀!)
外媒:史上最激烈美中榜首之爭 中國算不上體育強國(楨:這顯示西很會酸)
長江日報:中美金牌之爭 勿自大也勿自貶
長江日報:爲什麽不是體育強國 (楨:這顯示中會自省)
外媒:倫敦正成爲史上最差一屆奧運 還是北京好
英國29金創百年紀錄 奧運財卻落空
倫敦騷亂事發地複興? 居民歎奧運設施爲誰而建
倫敦小偷最愛偷懷揣巨款中國人 神偷日收入2萬鎊
奧運盡是陸志工 台灣人呢? 2012.08.13聯合報
倫敦市長發布會現偏見一幕 14位提問者均歐美人
倫敦地鐵沒有空調無手機信號 乘客交談只能私語
央視正妹記者:倫奧生活如狗
(楨:還英國的軟實力呢!另參本館:《柔性權力》)
英國的軟實力
倫敦布50多萬攝像頭 每人每天被拍300次(另參本館:《誰在操縱我們》)
巴西奧組委承諾:裏約奧運會上座率將超倫敦

跆拳道吳靜鈺衛冕摘第36金
進攻狂人 4年僅2敗場均淨勝10分
謝教練用武術精髓教導 以上2012-08-09新浪奧運
跆拳改電子護具 節奏變慢難得分(楨:頭部應改用電子護具、現場只能有2台攝影機也要增加!)
別人日行千里 我們原地踏步 看看吳靜鈺 怎能不汗顏? 以下2012-08-10 中國時報
秋風掃落葉 吳靜鈺摘金
中國武術 助吳靜鈺跆拳衛冕
楊淑君:台灣踢法不夠開放
台灣無動力世代 拖垮體育競爭力
戰術保守 中華隊輸得不冤
戰術被破解 情蒐不扎實
總教練 論敗因 眼界封閉、打法保守 輸得不冤
金牌迷思 選手、奧運精神雙輸2012-08-11中時社論(楨:以下則顯示台灣忽而自貶忽而自大!)
美好盛會中若找不到自己身影 聯合報社論 2012.08.11
近4屆最少(楨:? 2008四銅,今年1銀1銅) 綠委砲轟戴遐齡 自由時報
體育當然是國力 2012.08.12聯合晚報社論(回應:臺灣極度自卑自大﹗楨:又在韓國行台灣不行了!另參本館:別再韓國行台灣不行了)

爭議! 陳一冰0.1分失金
中國體操隊總教練黃玉斌:體操史上黑暗一天 吊環裁判羞愧嗎
裁判談陳一冰稱無可奉告:找技術委員會去問吧
陳一冰:對手比完仍覺金牌歸我 這哥們沒站穩啊
意大利隊公開怒斥裁判不公:陳一冰應該是冠軍!
陳一冰:我已做到了最好 難道去跟裁判打一架?
鏈球張文秀遭改判痛丟獎牌 中國申訴遭駁回調查
張文秀教練:尊重判決 可能繼續進行申訴或抗議
荒謬判罰致公平于不顧!
張文秀震驚不理解 尿檢單上仍第三

劉翔被絆倒告別奧運 官方確認跟腱斷裂 將在倫敦接受手術
劉翔跟腱手術成功兩天後將回上海
醫生稱能參加2016奧運會 劉父稱劉翔想跑到35歲
劉翔還要跑? 網友:時代過了
劉翔跟腱傷 專家:不可能復原
總教:賽前沒想到會受傷 誰讓劉翔冒險上跑道
劉翔曾向團部彙報傷情:再重也跑
劉翔母親:如他不再優秀請原諒他 感動世界卻不能感動國人?
人民日報:劉翔的傷我們的痛 新華社:金牌留給曆史補發
BBC:英雄失敗了 京媒:本可退卻舍身取義
央視斥表演論:沒人拿跟腱表演
黨中央國務院代表贊揚劉翔 上海副市長深情賦詩 劉延東慰問
姚明:他盡力了 史冬鵬:罵的人太多他才堅持
張健:劉翔再跑2016是在學習姚明
金牌至上 劉翔只能傷害自己贏回尊敬
劉翔是在表演嗎? 不﹗(回應:劉翔不欠國人一塊金牌;反而是國人欠劉翔一個寬容和道歉﹗)
劉翔的痛與媒體的樂(楨:理盲濫情的霉體﹗)
劉翔假摔?大陸網友酸氣沖天(楨:憤/糞青﹗另參本館:中國式媒體監督 《人生的偶像崇拜》)
2012-08-14 12:40:48
圖博館
“萌文化”破壞了傳統語言秩序?2015-9-21 新京報

  萌源於日本動漫
  萌這個字眼本是源於日本動漫文化的一個故意的詞彙誤用,常被二次元熱愛者用於形容極端喜好的對象或對某一對象的極端喜好,比如眼睛佔臉一多半的可愛少女(蘿莉)角色。流傳到中文語境後,大致成了與可愛、喜歡接近的同義詞,其應用範圍,也大大超越了動漫領域,而泛化為年輕人的日常用詞。當一個人捨棄了可愛而用萌這個字眼來描述自己對某一對象的喜愛時,這個人是在表達一種強烈的主觀意願,而不僅僅是在描述對方可愛這個簡單的現實。因此,萌與萌文化在中國的流行,有一層文化政治的意蘊。
  創作者有意植入萌元素
  大約因為萌文化源動漫體系,因此動畫電影或帶有動漫色彩的電影的創作者時常有意識地植入萌元素,以迎合年輕觀眾的審美趣味。今年的國產電影也有兩部帶有鮮明的萌色彩的影片上映,均反響火爆。一是動畫片《大聖歸來》,二是《捉妖記》連同此前的小黃人在中國的全面走紅,或許預示著萌文化已經成為構成當代青年流行文化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文化工業體係按消費力旺盛的群體的需求進行針對性生產,這無可厚非。市場也確鑿無疑地給予這些影片的製作者以豐沃的酬賞。
  萌取代了可愛、喜歡
  首要的一個原因,當然就是“萌”對於“可愛”、“喜歡”的取替,體現了一種對傳統語言秩序的破壞,從而給使用者帶來了某種主動性、某種表達的快感。一般而言,對可愛和喜歡的判斷必須要遵循一些公認的客觀規律(比如人們普遍認為小白兔是可愛的,也是招人喜歡的,卻不會普遍對大灰狼做出這樣的理解),而萌則完全是一種個性的表達,不按常理出牌,不走尋常路。這也就是說,不同的人可以被不同的萌物吸引,也可以理直氣壯地去“萌”其他人完全不感興趣的東西。
  在萌中遁入無性世界
  百餘年來,文化工業高度仰賴圍繞著性的差異形成的二元結構來組織流行文化的生產,這就相應地形成了所謂的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以及全知全能的愛情的力量。
2015-09-23 17:30:39
圖博館
但在萌文化體系中,這個系統被破壞了,或者說被虛無化了。我們所接受的萌對象,或是無性別的,如從形像上不辨男女的小黃人(實際上導演在訪問中自述小黃人是男性)和胡巴,或即便有生理性別卻並無顯著的性別特徵(如全無情慾的孫悟空和喪失攻擊性的唐僧)。相應地,這些電影也並不以愛情作為組織敘事的線索或解決問題的終極路徑,而是更為強調個人奮鬥與自我拯救。
  這對於一直被流行文化所規制和壓抑的兩性氣質來說,無疑具有一種解放的作用。觀眾在欣賞和接受這些對象的時候,可以跳出性別的二元結構框架,獲得一種沒有心理負擔的快感。
  事實上,很多電影雖然聲稱是給小朋友看的,但二三十歲的大朋友也在貢獻票房,成為全年齡段作品。這在表面上是源於大朋友童心未泯,實質的原因則是他們在找尋遁入無性世界的可能。
  將對象寵物化去逃避矛盾
  在某種程度上,萌文化其實是在以將對象寵物化的方式去逃避真實的矛盾,從而也就逃避了藝術創作的批判性價值旨歸。我們很難想像一種成熟、健康的文化中會以氣餒充斥著天真爛漫、與世無爭、鉚足了勁扮可愛以求戳中盡可能多的人的萌點的奇怪生物為榮。也就是說,當我們把完全無害的萌視作一種天經地義的審美規則,萌的概念也就被泛化,其附加的進步意義和解放價值也會被稀釋。
  萌字在漢語中的本意,其實是描述一種本真的蒙昧狀態,佛經中說“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描述的就是這種狀態。
  所以說,情到深處自然萌,講求的就是彼時彼地的獨特心境。把對萌的情結視為對本真性情的回歸,要比將萌改造為普遍性的文化形式更有意義。
  回應
  社會的現實不可能是那麼萌的。現在都是國際化大都市,現在的孩子都出現“性早熟”,誰會那麼萌呢?在動物世界都是弱肉強食的,只有異次元空間大概有萌元素。
  其實單純的萌並沒有什麼錯,借萌物喻人的方式可以代替冷冰冰的說教,更容易讓大家接受。現在的很多政府機關乃至警察機構都藉萌物為大眾教育推廣,效果很好。而接受日系萌文化的受眾大部分是80-90後的人群,是很多眼中的宅一族,萌文化可以讓大家在同樣的平台擺脫那些面具,更好的交流,為什麼要批判呢?
  從另一個角度看萌可能是膚淺、無聊、裝嫩、裝可愛的代名詞

另詳參【圖博館】:真有哈台族?《恐怖偶像劇》 唱而劣則演CP值與小確幸 海龜與烏龜 來去都快的韓流
2015-09-23 17:32:55
圖博館
《動物方城市》登陸遭批 網:只配看喜羊羊?2016.04.07 邱芷綾

迪士尼動畫《動物方城市》(Zootopia)在中國大陸及香港等地上映,引起一陣熱潮,但近日《解放軍報》卻撰文狠批電影是美國的宣傳機器,當中隱含「兔子都可以逆襲,還有什麼普通人實現不了的美國夢」、「獅子老虎不可怕,綿羊才是邪惡軸心」等美國價值觀,替美方大搞「看不見的宣傳」。
  日前以「綿羊何以成為瘋狂的替罪羊」為題,指出《動物方城市》雖沒有刻意醜化中國大陸,但內容就有顛倒民眾價值觀的傾向。文章認為,在現實世界中永遠是狼吃羊,該道理連孩子都能明白,但該片就將該道理「輕鬆反轉」,欲以文化滲透,蠶食中國的文化版圖。
  該文章又提到,美國近年常以電影、動漫等途徑傳播美國的核心價值與全球戰略,又以之塑造國家和軍隊的形象;例如在遊戲中,將美軍軍隊美化成正義、強大的化身,又醜化其他國家。文章呼籲,中國大陸觀眾應擦亮眼睛,對相關電影內容作分析、批判,「讓看不見的滲透盡可能顯形」。
  在網上廣傳後,引起不少中國大陸網友狠批,認為該軍報心胸狹窄、無限上綱。有網友認為,該片只是普通的勵志動畫,認為當局「想太多」;又諷刺指該軍報有被害妄想,反問「中國大陸人就只配看喜羊羊是吧?」

動物方城市-維基百科

《動物方城市》(英語:Zootopia)是一部美國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製作、並由華特迪士尼影業所發行的3D電腦動畫動作喜劇冒險電影,也是第55部迪士尼經典動畫長片。電影上映後獲得的好評如潮,許多影評都稱讚其出色的配音團隊、劇本、幽默和動畫效果;此外,該片順應時勢地將偏見及刻板印象等主題融入劇情也成為其廣受好評的原因之一。該片上映之後,在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創下了當地的票房紀錄,其總票房收入更於2016年6月5日突破了10億美元,同時也是有史以來票房收入排名第26名的電影。亦獲得了不少榮譽,包括金球獎、評論家選擇獎、安妮獎以及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等。
2017-03-11 06:41:55
圖博館
故事
電影的背景設定於一個只有人類以外的哺乳動物所居住的世界,其居民又分為肉食動物(predator)和草食動物(prey)兩大族群。在數千年前,動物們仍過著野蠻的生活,而肉食動物也曾靠著獵食草食動物維生;但經過多年的演化後,動物們進化成能夠理性思考並以雙腳直立行走,而肉食和草食動物雙方也達成了和平協議,停止互相殘殺的生活方式。直到現今,「方城市」(Zootopia)成為了一個住著各類已進化哺乳動物的現代化烏托邦式大都市,肉食和草食動物間彼此和平相處;動物們也會使用各式各樣的科技產品,而肉食動物則以昆蟲、魚類等作為食物的來源。(楨:?另參【圖博館】:假吃素之名《偏好偽裝的社會後果》《柔性權力》《動物農莊》)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B%95%E7%89%A9%E6%96%B9%E5%9F%8E%E5%B8%82

如何評價解放軍報對《瘋狂動物城》的評論?

今年兩會期間,解放軍報融媒體重點打造了一個網評品牌——“南政兩會評論團”。這個評論團由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40餘名師生組成,每天定時召開選題會、改稿會,第一時間提供優質原創評論,開創了軍事新聞教學新模式。《王毅部長談南海問題為何如此硬氣》《妄測中國軍費增長20%是自己打臉》《軍人敢於維權也是一种血性》等評論,在網絡引起強烈反響。八一評論版從這期開始,將“南政評論團”作為常設欄目。
  近日上演的好萊塢動畫大片《瘋狂動物城》,最吸引眼球的莫過於兔子的“逆襲”與綿羊的“反轉”。單從藝術的角度看,這樣的手法並不新奇,但仔細琢磨似有兩層深意:一是兔子都可以逆襲,還有什麼普通人實現不了的“美國夢”?二是“獅子”“老虎”不可怕,“綿羊”才是“邪惡軸心”。“綿羊”何以成為“瘋狂”的替罪羊?在殘酷的現實世界中,永遠是狼吃羊,而不是羊吃狼。這個連孩子都能明白的道理,居然被好萊塢輕鬆“反轉”,而且還引來觀者如潮。
  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產業,歷來實力雄厚,且有穩定成熟的兜售價值觀手法。通過文化產品的超劑量輸出,既傳播了美國的核心價值觀,又塑造了國家和軍隊的形象。如《環太平洋》嵌入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徹底打敗怪獸的關鍵一役,似乎“不經意地”選在毗鄰香港的南中國海。這樣類似的手法,在美國電影中比比皆是。
2017-03-11 06:42:47
圖博館
好萊塢從來都是美國有效的宣傳機器,對美國戰略的領會深入骨髓。好萊塢許多大片在選材上下足功夫,不遺餘力地宣傳美國的價值觀和全球戰略。以好萊塢為代表的文化輸出早就引起了包括中國在內的諸多國家的警惕。這個看不見硝煙的戰場,最近出現了一些新變化,那就是在動漫、遊戲領域加大了製作和傳播的力度。一來這些領域更具有娛樂性,容易讓觀者、玩者移情,有強烈的代入感;二來手法更加隱秘,以遊戲的趣味性來掩護意識形態的輸出;三是這些產品,更容易引起年輕人的追捧。
  以遊戲為例。美國軍事遊戲分為官方軍用和民間商用兩部分。遊戲當中的美軍往往坐擁高科技軍事產品與強火力武器,一方面是對實際裝備的炫耀與展示,另一方面亦是一種無形的震懾。此外,在商用遊戲中,往往將美軍美化為“為全世界和平操碎了心”的形象。反觀遊戲中的其他國家軍隊形象,則大多數沒有遊戲裡的美軍那麼風光,要么裝備落後(如《使命召喚8》系列中的古巴),要么外觀可怖(如《戰地4》中的中國) ,要么無事生非(如《使命召喚9》中的俄羅斯與上文中提到的幾個國家)。總體而言,現實世界中美國想遏制的國家都成為其假想敵,且形象醜陋不堪。
  再以動漫為例。日本是動漫製作大國,其動漫作品在中國擁有龐大的受眾。以《月光之旅》《閃光的夜襲》《軍火女王》為代表的日本動漫作品,以看起來“無意”的設計,達到矮化醜化中國形象、瓦解中國青少年的目的。
  相比某些動漫和遊戲,《瘋狂動物城》的手法則要隱晦得多。它沒有明顯的敵對性宣傳,沒有刻意醜化,更容易讓人失去警覺。滴水穿石,百寒成冰。靠“看不見的手”搞“看不見的宣傳”,淡化了背景、掩飾了立場。試想,如果任憑《瘋狂動物城》等攻城略地,我們的文化版圖焉能不遭到蠶食?
  對這樣的“看不見的宣傳”,光靠抵制是不夠的。必須強化兩手:一是要讓觀眾擦亮眼睛,通過分析、批判,讓看不見的滲透盡可能地顯形;二是要加大文化產業的投入,盡可能地走出去,參與文化產品的競爭,講好中國故事和強軍故事,不斷增強廣大官兵對中國文化、核心價值觀的自信。
2017-03-11 06:44:00
圖博館
回應
軍報那篇文章雖然被噴的很慘,但是我覺得觀點上並沒太大的問題。我相信微薄上在噴的人有80%以上壓根連文章的前兩段都沒看完。
所有的強國(不光是西方,ZG其實也一樣)都在努力進行對外的意識輸出和對內的意識引導,這點應該沒有什麼太大的爭議。但是區別在於有些國家玩的高明,有些國家玩的不那麼高明。
文章主旨就是要警惕外來的文化輸出對本國造成不可控的影響,中間各種遊戲的例子舉得非常好,一個全世界千萬級銷量的遊戲是怎麼描寫中國的只要玩過的大多心裡有數吧?別跟我扯什麼架空歷史,我怎麼沒看到有哪個遊戲結局是美國被消滅後世界恢復和平的?
軍報呼籲我們要注意防止這些不太明顯的意識輸出(尤其是帶有惡意的),這點有問題?你不能說因為中國出的片子大多沒眼看就說這些事情是別有用心就是閉關鎖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203324/answer/94085036

動物方城市─美國電影工業就是這樣造就傳奇的 2016.03.18 網易科技

很久沒有看到這樣“零負評”的動畫電影了(楨:?),就像現在稱讚美女一定要加上“零死角”的定語一樣,這個世界上素來不會缺少苛刻挑剔的批評家,卻罕見讓非議蕩然無存的乾淨回敬。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出產於迪士尼的第55部動畫長片,本身已經不再帶有迪士尼的符號式桎梏,充滿自我革命的蓬勃氣色。
  商業市場就是如此奇妙,在經歷漫長的競爭與合作關係之後,迪士尼支付巨大的財務風險將皮克斯放入購物車,並挽留住約翰•拉薩特成為兩家公司共享的創意長,這種融合讓迪士尼和皮克斯都有了一些新的變化。
  比如迪士尼出品的《無敵破壞王》,無論是從設定還是劇情而言,其實有著皮克斯的《怪獸電力公司》的影子。而掛名於皮克斯旗下的《勇敢傳說》,則又隱隱透露出迪士尼擅長的女孩夢幻風情。
  當然,從結果出發,皮克斯尚在消化和適應的階段,2006年的《賽車總動員》作為迪士尼持續多年力主推進的一個合作項目,最終票房數字為皮克斯迄今為止的倒數第二,2012年的《勇敢傳說》更是災難,連《怪獸大學》都遭受牽連,沒能過皮克斯8億美元的歷史票房均線。
2017-03-11 06:45:02
圖博館
迪士尼的逆襲則有目共睹,這在2013年的《冰雪奇緣》上觸及頂峰。只是,這部勝於美術和音樂的“又一個公主的故事”依然沒有離開迪士尼的舒適區,儘管它用力吸取了皮克斯“用成人的視角構建童話,用孩童的語言娓娓敘事”的特長,票房及衍生品的成績也相當輝煌,但迪士尼的表現的確只能說是再度接近了自己的極限,而非超越了它。
  《動物方城市》的橫空出世,卻是自我革命的典型產物,它甚至擺脫了迪士尼在架空世界觀的建構上一貫的貧瘠,將政治寓言和童話故事合二為一,同時滿足家庭兩代觀眾的欣賞取向,而這正是好萊塢所推崇的“合家歡”電影的追求效果。
  第一個謊言:社會可以被設計
“Zootopia”顯然是“Utopia”的變體,這個起源於古希臘哲學時代的概念性名詞經過多年的解釋和演繹,已經如同應許之地那樣變得面目模糊而陰霾密布,以至於批判烏托邦轉而演變為近代文學的某種主流姿態,《駭客任務》亦道出眾人的共同憂慮:若有完美,必有謊言。
  動物方城市的理念“Anyone can be anything”則是《獨立宣言》“All mem created equal”的變體,或者說得更加直白一點,動物方城市的魅力和引力,與美國作家托馬斯•沃爾夫所定義的“美國夢”是一脈相承的:“任何人,不管他出身如何,也不管他有什麼樣的社會地位,更不管他有何種得天獨厚的機遇…,他有權生存,有權工作,有權活出自我,有權依自身先天和後天條件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這塊以移民建國並能持續吸引全球人才越洋奔赴的世外土地,正是基於“人人皆可成功”的普世信念而運轉自如。
  從十九世紀開始,當革命的暴戾火焰與階級的傳統枷鎖成為整個歐亞大陸僅剩的兩個選項,北美那塊以移民建國的世外土地,就被歷史託付了烏托邦的角色。
  於是,我們很快遇到了烏托邦的第一個謊言:它無法被設計。
以柏拉圖的《理想國》為起點,空想派學者的理論基礎之一就是“憑藉智慧,人類可以設計出一種沒有瑕疵的社會制度”,從傅立葉到歐文,從布朗基到馬克思,烏托邦的參數愈來愈具體,實現它的方式也愈來愈激進,而流星的隕落,也一個比一個聲勢浩大。
2017-03-11 06:46:52
圖博館
動物方城市及其藍本美國無法倖免於外。動物方城市賴以生存的“和平條約”—它使草食動物與肉食動物有了相處的共識,並維繫起了一個走出蠻荒時代的現代文明—像極了美國人念茲在茲的國父傑作,即《獨立宣言》及其衍生出來的合眾國律法體系。
  但是,一紙文本框架的偉大,並不能就此永葆子民的安康,就像機器圖稿的美妙絕倫,也要依賴每一顆零件的打磨和操作機器的手藝。《動物方城市》的矛盾和衝突所隱喻的,是那些經過設計之後的複雜運轉,你可以看到傲慢與偏見,也可以看到種族或是信仰歧視,還可以看到自由與權利的相互摩擦。
  兔子茱蒂和狐狸尼克的初次相遇,是在一間由大象開設的冰淇淋店裡,大象拒絕向名聲不佳的狐狸出售冰棒,並拿出一張寫有“每個動物都有權拒絕向其他動物提供服務的權利”的告示作為法律支撐。
  這並不是虛構的場景。在美國,許多商店都有“We reserve the right to refuse service to anyone(我們保留拒絕為任何人服務的權利)”的標語,這是憲法保障個人自由和私有產權的條文,比如一個醉漢,便利商店可以拒絕為他服務,一個衣冠不整的男人,也不被允許進入對穿裝有要求的高級餐廳。
  比如,美國曾發生過多起有著宗教信仰的蛋糕店店主拒絕為同性戀情侶製作婚禮蛋糕的司法案件,前者認為違背個人信仰去用雙手烹飪歌頌同性婚姻文案的糕點實在太過痛苦,他們有權不被強迫做這麼一件難受的事情,而後者則搬出《民權法案》指控蛋糕店的歧視行為,並在政治正確的語境下贏得了從勞工局到法院再到主流民意的支持。
  除非虛偽到自認為先知的地步,否則我們應當承認,在類似事件上做出價值判斷的難度之高,恐怕並不適合在短期內設立底線之上的規則。就像美國同性婚姻的合法化終在去年獲得最高法院的認可,但是他們仍然必須尊重“人們有討厭同性戀的權利”,而不是提出將保守主義者統統扔進監獄的主張。
  《動物方城市》的處理細節仍然令人讚嘆,它沒有讓身為警官的兔子茱蒂使用權力強迫大象把冰棒賣給狐狸,而是挑出了大象違規操作的行為,以和解交易的形式讓大象不得不配合這一次的例外要求。
  這就到了烏托邦的第二個謊言:救世主是必要的。
2017-03-11 06:47:32
圖博館
第二個謊言:救世主是必要的
  顯而易見的是,冰淇淋店的大象可以繼續“歧視”那些令他討厭的顧客,他並沒有被兔子茱蒂說服,以後進店的狐狸大概依舊會被他拒絕服務。而兔子茱蒂在幫助自己萍水相逢—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為自己誤解買單—的狐狸尼克之後,也不會繼續駐店設法解決大象的政治錯誤問題,這既非她的職責,也不在她的能力範疇之內。
  事實上,與超級漫畫英雄所代表的青年文化潮流不同,《動物方城市》缺少對於一招制敵的路徑依賴,兔子茱蒂從事警察工作也沒有多少懸壺濟世的初心,她只是恰好將這份職業作為個人理想並堅持始終,是自私早於無私的個人主義表率。
  兔子茱蒂之所以查收失踪案件,是因為她不甘心做交通管理的平庸工作—儘管這種預設職業不平等關係的心態本身就有些微妙的失語—但是當她成為這座城市的英雄時,她才發現自己其實搞砸了一切。
  只有身為“幕後黑手”的綿羊副市長,才絞盡腦汁的要為動物方城市樹立一個英雄,她以為上進而又積極的兔子茱蒂會毫不猶豫的接受這份遲來卻應得的嘉獎,卻算錯了這隻兔子的本性:她只是想加入這座理想中的城市,並沒有任何動力去改變這座城市。
  而讓草食動物凌駕於肉食動物之上的反派陰謀,則與《動物莊園》裡“所有動物生而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加平等”的黑色幽默遙相呼應。動物方城市絲毫沒有康帕內拉和莫里斯筆下那種扁平化、公有化的烏托邦結構,其反差之處更像是《美麗新世界》的設想:所有幸福都是被安排好的。
   喬治•奧威爾的一生其實從未去過蘇聯,但他卻是世界上最了解蘇聯的人之一
  因此,“蒙冤”的獅子市長也有著一張典型的政客面目:他囚禁那些失控的肉食動物,目的只是保住地位以及避免引起民眾恐慌。只是,這種心思過於好猜,才有羊副市長的精巧策劃,一步一步的製造對立,把獅子和其他肉食動物推下深淵。而身為“壞蛋”的羊副市長,則有著長期不被重視與尊重的職業生涯,她明白自己之所以被委以副市長的高位,只是因為獅子市長想要爭取草食動物的選票罷了。
  至於兔子茱蒂是如何掙脫成為一枚掉在棋盤之外的棋子,其實已經不太重要了,動物方城市恢復往昔的生機,卻不會將兔子茱蒂的雕像樹滿全城,這裡依然吸引著追求夢想的動物,也依然存在欺詐、犯罪和黑幫,你來或是不來,它都在那裡,不增不減。
2017-03-11 06:48:13
圖博館
如果說救世主意味著人們心存僥倖而不切實際的憧憬—盼望有種超越常規的力量能夠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那麼承認缺陷則是另一種現實層面的妥協和機智。就像維護一個多元性的城市—一個連兔子和狐狸都能當上警官的城市—說服性,要遠勝於一個有能力將歌頌多元性的偉大語錄貼遍大街小巷的領袖。
  機會平等,優於一切。
第三個謊言:人人皆為螺絲釘
  美國民權運動的歷史極其短暫,馬丁•路德•金高舉上帝的旗幟批判種族替換階級之後的種種不公,卻難以回答他所率領的民權團體中女性地位低下甚至遭到刻意忽視的現象。
  而這只是烏托邦的夢想難以收拾的爛攤子之一,當無孔不入的政治正確開始乾涉民眾的自由意志,這種難以自洽的邏輯矛盾反而顯得尖銳起來。
  烏托邦試圖安排每個個體的命運,而擊碎烏托邦的則是那些成為變數的小人物,從《重裝任務》到《飢餓遊戲》,撕開溫情和虛偽的無一不是那些原本的秩序服從者。
  比如狐狸尼克。
狐狸尼克的姓氏是王爾德,也就是那位英國有史以來最為傑出的毒舌詩人。王爾德的玩世不恭及其對於悲涼情結的情有獨鍾同時構成了狐狸尼克的自我屬性,他的結局更是響應了王爾德的名句:“我們都生活在陰溝裡,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兔子茱蒂和狐狸尼克擁有相似的童年陰影,只不過前者因而更加堅定了信念,後者則沒能獲得與偏見抗衡的勇氣。也正是基於這種差異,兔子茱蒂在《動物方城市》的劇情推進當中起到的是動力作用,沒有她的堅持和執著就沒有真相的水落石出,但是狐狸尼克則趨近於“關鍵先生”的角色,是他通過樹獺查到了大先生的線索,是他帶著差點就被革職的兔子茱蒂繼續查案,是他想到藉由交通監控尋找黑豹的下落,也是他消融了來自兔子茱蒂的無心傷害決意幫助後者完成使命。
  而狐狸尼克之所以能夠做到兔子茱蒂空有一腔熱血卻無法辦到的這些事情,是因為他在“破罐子破摔”的成長歲月裡始終混跡於社會的夾縫裡,他比熱愛這座城市的兔子茱蒂超出百倍的熟悉這座城市,所以他也是整場陰謀裡唯一一個置身事外的失控者。
2017-03-11 06:49:35
圖博館
這只習慣半睜雙眼、永遠一副懶洋洋的神情的狐狸,才是《動物方城市》迷倒眾生的靈魂。至於他和兔子茱蒂的“反差萌”,同樣可以用王爾德的俏皮語錄來做出精闢的評價:“任何人都能對朋友的不幸感到同情,但要消受一個春風得意的朋友,則需要非常優良的天性。”
  彷彿聽到了狐狸無奈的笑聲。
一個事實:學不會的美國動畫工業
  《動物方城市》的最大優點在於:觀眾其實毋須了解上面贅述的那些隱喻和背景,在抽離這些彩蛋式的文化景觀和寓教於樂之後,這部電影的流暢度和出彩度依然逼近滿分,足夠感染全年齡段的受眾。
  這也是迪士尼引以為傲的“生造IP”的本事,不需要冗餘的內容鋪墊和多次變現,一部作品即可奠定一條吸金不斷的商業鏈條。
  美式動畫與日式動畫作為ACG產業的兩極,分別代表工業模式與工匠模式的極致。
  儘管斯坦•李被譽為是超級漫畫英雄之父—X戰警、蜘蛛俠、綠巨人、神奇四俠均為他的創作—但是真正影響那些動漫形象的,是版權採購方僱傭的各個編劇,在美國推崇的市場競爭中,世界觀的分裂幾近平常,不同編劇締造不同宇宙的情況每天都在上演,哪個宇宙受到讀者的歡迎,那個宇宙的故事就會更加“正統”,亦更具商業價值。
  與美國的流水線叢林不同,日本講究創作者從一而終的主導,像《死亡筆記》這樣由編劇與畫家合作產生的作品實屬少數,而畫家執筆之外的同人作品很難形成版權。於是,日本的動畫產業對於IP的依賴更加嚴重,一部漫畫作品只由經過動畫化、電影化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回報,反過來講,沒有IP的基礎,很少有製片公司敢於獨立推出動畫電影。
  中國動畫電影長年游離於美國和日本之間,既垂涎美國大片生產機器的轟鳴,又鍾情日本作坊所具備的低成本和低風險,於是,《西遊記》這個免費的IP一再遭到濫用,卻始終缺少本土動畫的代表之作。
  《動物方城市》的創作過程十分曲折,在迪士尼原本的計劃當中,這部電影的劇情有些類似《飆風雷哥》這樣的公路及江湖色彩,狐狸尼克是一個被捲入陰謀的逃犯,而兔子茱蒂則是奉命捕捉他的明星警探,在這個設定裡,狐狸尼克有著雄心壯志,而兔子茱蒂則功夫一流。
  《動物方城市》的早期草稿
受僱於迪士尼的本片編劇菲爾•約翰斯頓—他也是《無敵破壞王》的編劇—堅持將劇本修改得更加貼近現實,並力主引入那些纏繞著美國人心頭的陰霾:藕斷絲連的種族問題、備受質疑的美國精神等。
2017-03-11 06:50:21
圖博館
在傳統的勞資模型裡,這種“夾帶私貨”的偏執很容易被視作冒犯和僭越,但是美國編劇的地位—以及美國編劇協會的後盾勢力—保障了他們有權決定一部影視作品的生殺大權。
  另一方面,好萊塢的編劇也遵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的遊戲規則,只要狀態不行或是創作遇到障礙馬上就能找到替換的人選,這種流動性固然有些不近人情的殘酷,卻保證了整體力量的均衡,或者換句話說,好萊塢樂於用高薪去武裝編劇,但從不締造大師,沒有哪個編劇可以依靠名聲保住飯碗。
  這在日本包括中國的同行看來實在難以效仿,尤其是宮崎駿這樣的造神運動已經為市場釀造出了難以否認的榜樣之後,再去轉換觀念在大師面前談論資本無疑就有些過於充斥著腐蝕性和侮辱性了。
https://www.stockfeel.com.tw/

喜羊羊與灰太狼-維基百科

《喜羊羊與灰太狼》是一部中國大陸動畫,屬於Flash平面動畫,由廣東原創動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奧飛動漫出品。該動畫以羊和狼兩大族群間的爭鬥為主線,劇情以輕鬆詼諧幽默風格諷刺社會弊端,並設計了眾多搞怪的科幻發明。然而深度卻常被批評不足,指內容過於低齡化取悅小學生,缺乏濃縮成人觀點的導入,不把他們當成大人將難以啟發孩童模仿成熟慎重的思考模式,不過也有部分嚴肅的內容被加入,有一集曾經播出過喜羊羊孤身站在坦克面前的影射畫面。觀看人群長大後,收視率逐漸減少,節目於2013年初進行改革,懶羊羊開始變成主角,而其他角色亦相繼間中成為主角,並加入教育意義,例如《開心方程式》加入交通安全意識,《百變小裁縫》暗中將小衣櫥形造為一個郵差。到2015年更開始正式將懶羊羊甚至紅太狼列入首席主角的行列,例如《羊年喜羊羊》,《媽媽樂瘋狂》。
  正面評價
  搜狐稱:無論是其影響力、製作集數、周邊、收視率、劇場版票房都位於中國的國產動畫前列。而一年一度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生肖系列大電影則是其高度體現,除第一部票房接近一億外,第二部到第五部票房都超過了一億人民幣,它帶領國產動畫電影在賀歲檔占領了一席之地。
  新浪網稱:《喜羊羊與灰太狼》在淺顯的故事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裡面的每一個角色都映射著現實生活中的一類人。在輕鬆詼諧中,詮釋著生活的真諦,看似是兒童片,卻反映著現實社會。
  負面評價
2013年,中國中央電視台批評喜羊羊與灰太狼與熊出沒存在暴力失度,語言粗俗的問題,個別暴力行為引發兒童模仿,一時間引發了社會爭論。
2017-03-11 06:51:21
圖博館
超越後殖民理論
作者: (美)小埃•聖胡安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01
  內容簡介
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審視后殖民主義理論,並反對建構后殖民主義的傳統,認為后殖民主義歸根到底是一種帶有鮮明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學術思潮,它所討論的核心問題是話語權力和解構主義。在論證過程中,廣泛引用馬克思、葛蘭西、巴赫金、阿爾都塞、弗雷勒,以及其他激進民主傳統中的代表理論。
  小埃•聖胡安(E.San Juan Jr),1938年生於菲律賓馬尼拉市,1965年於美國哈佛大學獲博士學位。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主要從事比較文學、種族等研究,后任職於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哈里•蘭莎姆研究中心(the Harry Ransom Center,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其作品已被翻譯成德文、俄文、法文、意大利文等。其代表作有:《批判與社會轉型》、《在菲律賓的帝國主義與革命》、《馬克思主義與人類解放:盧卡奇文選》等。
  目錄
  第一章 質問與干涉:誰為誰形象代表?
「后殖民主義」聖痕的概況
原教旨主義的「撒播」
讓法農目瞪口呆
探索說話主體
曼楚:對權力說真理
詹姆斯:去領土化的個人主義
巴羅斯:轉型的希望和意志
冷漠的標記
  第二章 相對於菲律賓革命實踐的后殖民理論
后殖民主義變革
「教化」話語的生產
鑄造反抗的形態
想象的抉擇:誰之危險?
  第三章 「無法言說」的庶民:來自葛蘭西、納瓦勒•厄爾•賽阿達維、
弗雷勒和西爾科的教益
歷史中的基本話語
階級「自殺」
庶民反抗的多種形式
教與學的辯證法
關於發源地
  第四章 多元文化的想象:挑戰種族主義的認同與意識形態
對種族主義的剖析
抑制多元文化
商品形式的冒險
超越國家與市民社會的分裂
干預的起點
  第五章 重溫「內部殖民」:美亞文化形式與種族話語質變
從泛族裔到全新的辯證聯盟
種族對話的價值形式:當前美籍亞裔的文學批判
  第六章 全球化,對話的國家,離散族裔
定位民族的形態
流浪的軌跡
「實踐意識」的武器
鑄造遣散
  第七章 超越后殖民理論:詹姆斯著作中的群眾路線
辯證法的化身
三足鼎立的新世界
社會主義抑或野蠻的資本種族主義?
權力歸於人民
  第八章 想象帝國的終結:危機與突圍
政治人物
重溫世界革命的夢想
暴風雨的前夜
進兩步,退一步
旅程的開始
2017-04-08 11:26:39
圖博館
文化翻譯:後現代、後殖民與解嚴以來的台灣文學
劉亮雅 中外文學 ; 34卷10期 (2006 / 03 / 01) , P61 - 84
  摘要
自一九八○年代中期以來,在台灣文學場域裡先是有後現代,接著則是後殖民引領風騷,兩者很長時間各擁一片天,彼此角力或合作,時而產生中間混雜地帶。參與後現代與後殖民熱潮者從學院裡的外文系、比較文學、中文系等科系學者,到新銳或重量級文學家、批評家,到主導文學風向的副刊、雜誌、期刊、出版社主編與編輯。後現代與後殖民理論都來自西方,引進台灣必然涉及文化翻譯問題,以及它們與台灣既有的思想和傳統的連結關係。尤其後現代,甚至引發移植方式適切性的論辯,廣泛來說後者也屬翻譯問題。本文試圖對後現代與後殖民的翻譯效應做歷史脈絡式的研究,並探索此文化翻譯如何主導解嚴以來台灣文學,兼及放到文化層面看待此文化翻譯。我將探討:翻譯的後現代與翻譯的後殖民涉及了哪些論戰、議題、效應和影響?兩者所激盪出的多元身分認同又包含哪些議題和交鋒?而媒體和出版生態在後現代與後殖民熱潮中扮演什麼角色?又如何影響了文學書寫?

機會主義的經典人物陳芳明 by古遠清 (中國新文學學會副會長)

曾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的陳芳明,2011年11月2日在台北舉行他的新書《台灣新文學史》上下卷(聯經出版公司)發佈會,引來一片掌聲和罵聲。陳芳明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學者?
  吃國民黨「文藝營養品」長大
陳芳明在大學讀書時,是「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所舉辦的「戰鬥文藝營」的風頭人物。他的老師啞弦在事後回憶時,含蓄地指出陳芳明是吃過國民黨「文藝營養品」成長起來的文藝青年。正因為如此,他年輕時堅守一個中國原則,心儀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學,最瞧不起的是所謂台灣文學,認為吳濁流主辦的《台灣文藝》是如此「瘦脊」和粗糙,遠遠比不上中國30年代文藝。基於對「台灣無文」的偏見,他對充滿中國意識的餘光中詩作高度迷戀,以至成了餘光中的「護院武師」和頭號餘光中研究專家。
1974年9月,陳芳明到美國華盛頓大學求學時,給自己定位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大中國沙文主義者」。這可從他1971年參加《龍族》詩社及由他起草的《新的一代新的精神》可看出,陳芳明所崇尚的是地道的中國作風中國氣派。
  高戰鬥性高焦慮性的台灣意識論者
正是這樣一位才華橫溢、批評的解剖刀「特別銳利而且偏鋒」的詩評家,自從在美國讀了外國人柯喬志宣揚台獨的書《被出賣的台灣》,和通過秘密通道結識了海外台獨精神領袖彭明敏,
2017-04-08 11:30:08
圖博館
並於1980年8月至1984年春以「放棄學位,放棄友誼,放棄國家」的代價加入許信良在美國辦的台獨雜誌《美麗島週報》陣營後,便迎來了生命中一場淒厲粗暴的大雪,由此告別長江黃河,改弦易轍從「文學評論」、「歷史重建」、「時事月旦」、「詩文創作」四路夾攻,以論戰的方式,並以從事歷史研究為名和超過百萬字的政論宣揚台獨的理論主張,大肆鼓吹台灣文學的獨立性,還由此剔除「餘光中情結」,並寄了一封「絕交書」給余氏,以至成了「高戰鬥性、高焦慮性的台灣意識論者」。
……..
  被自己的台獨戰友譏之為變色龍
………
  一種弔詭現象
……..
台灣戰後「轉折而多變」的特質,足以在對台灣文學的建構有重要貢獻的陳芳明的身上找到縮影。「也由於陳芳明個人相當完整而特殊的際遇,我甚至認為有必要更大膽地進一步預設:掌握了陳芳明各個時期的起承轉合,就能抓住戰後台灣社會的變遷脈動,特別是知識份子的浮游心影。」「是的,尤其台灣意識不明、國族認同不確定之下,陳芳明應該會是個『經典人物』」。

掙不脫學術依賴,文學史永無出路!

  評邱貴芬〈從戰後女作家的創作談台灣文學史的敘述〉
邱貴芬開頭第一句就令人哭笑不得:『許久以來,一部完整無瑕底台灣文學史的出現,是台灣知識份子共同的願望。』
  試問什麼叫做「完整無瑕底台灣文學史」?有哪一部歷史可以用「完整無瑕」來形容?難道邱貴芬對歷史的認知竟是如此天真到幾近無知的地步?實在令人匪夷所思,任何一個歷史系的大學生都可以指出此言之虛妄,我可以立刻在此保證:這樣一部「完整無瑕」的台灣文學史永遠不會出現。
  ………..

周寧:另一種東方主義:超越後殖民主義文化批判

摘要:西方文化傳統中,有兩種“東方主義”,一種是否定的、意識形態性的東方主義,另一種是肯定的、烏托邦式的東方主義。 前者構築低劣、被動、墮落、邪惡的東方形象,成為西方帝國主義意識形態的一種“精心謀劃”;後者卻將東方理想化為幸福與智慧的樂園,成為超越與批判不同時代西方社會意識形態的烏托邦。 後殖民主義文化批判只關注否定的、意識形態性的東方主義,遮蔽了另一種東方主義。 肯定的、烏托邦式的東方主義,在西方文化中歷史更悠久、影響更深遠,涉及的地域也更為廣泛。 它所表現的西方世界觀念中特有的開放與包容性、正義與超越、自我懷疑與自我批判的精神,是西方文化創造性的生機所在,也是我們在現代化語境中真正值得反思借鑒的內容。
2017-04-08 11:33:27
圖博館
台灣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文學專題
台灣的後現代主義研究史及其「再問題化」

後殖民表示著殖民的終結或者再延續,終結的是政治上的,然而文化、經濟是無法完全根除的,只能再延續,而後現代這樣的文化情境,正是後殖民情境中無法根除的文化現象,所謂的後現代,也不表示是現代的終結,而是將現代導向一種不確定的不確定性之中對現代進行抵抗,可說是現代的延續,而非終結。
  誠如廖炳惠的觀察台灣的後殖民和後現代都不是純粹的,這其中當然有複雜的歷史因素,使得台灣的後殖民和後現代形成一種難以區別的狀況,陳芳明認為,後現代文學一詞並無法概括八○年代以後發展出來的台灣文學,他認為,要討論今天文學的多元化現象,必須把文學作品放在台灣社會的脈絡中來閱讀。陳芳明將台灣的文學放入台灣殖民史的角度來觀察,認為台灣的文學應該是殖民文學,因此,他認為八○年代後的文學盛況,很難定位為後現代性格,所以他以後殖民文學來概括八○年代台灣文學百花盛放的現象。而劉亮雅則認為後現代及後殖民都是被譯介入台灣,本來並不屬於台灣的,而劉小新引用伊果頓《後現代主義的幻象》中對後現代主義所提出的重要疑問—後現代主義對快感、碎片、身體、無意識和大眾化的關注究竟能否指出一種新的政治前途?
  如果後現代是具有政治意涵的,那是否可以概括八○年代後期勃興的眷村文學、原住民文學、環保文學、同志文學這些多元多種多樣的台灣文學呢?這真是個大哉問,現實的情況就是,台灣曾經是被殖民的國家,這是怎樣也無法抹滅的符號,這樣的殖民不侷限於政治上的殖民,而在經濟、文化方面也宰制了台灣,這其中牽涉了意識型態的變造與馴化,知識的生產與文化再製也與殖民息息相關,就連後殖民主義理論的奠基之作《東方主義》亦是吸收了西方的文化養份的東方的邊緣知識份子薩伊德寫出來的,東方的知識份子能夠不靠西方的文化或是其它的支持而創造出一個新的理論嗎?並且被西方認可嗎?如果薩伊德的理論不是被西方鑑定過,並認可的,會有可能只靠邊緣如薩伊德這樣的知識份子就可以迅速傳播第三世界嗎?
  後殖民社會有一個重要的特色就創新、重建,但也有對於創新、重建可能失敗的焦慮與恐懼,也就是說獨立的期望同時也是一種沉重的歷史重擔。為了抗拒遺忘,所以就產生重建記憶的書寫,像是新歷史主義的大行其道會不會是為了遺忘或是抵抗過去而書寫的呢?
2017-04-08 18:26:28
圖博館
這是台灣異於西方沒有被殖民過的現代社會所產生的「後現代」情調所最大的不同之處,但值得注意的是,後殖民的興起很大的一方面在於解構霸權,從邊緣出發,去中心,所以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即使國家內部本身未被其它強權殖民過,但是其內部還是會有強權/弱權之間的內部歧異,譬如黑人與白人之間不對等的權力便會引發推翻霸權的邊緣聲浪,推翻之後的重建新的黑人秩序和曾被殖民的國家所面對的不正是相同的問題?我的疑惑是會不會其實西方也沒有真的純粹的後現代,其中也挾雜了後殖民的成份?而後現代或是後殖民這樣的問題,其實不是曾被殖民國的國家所專屬的呢?
  〈台灣:後現代或後殖民〉課程報告
授課老師:陳建忠 教授
報告者:白依璇
  ●題解
廖炳惠一文,主要是指出台灣文學有過度在意「後現代」還是「後殖民」的傾向,於是他由西方理論脈絡切入,認為「後現代」的理論框架,其實並未有一定的定義,因此我們不必有在「後殖民社會」中談「後現代」去中心的焦慮,而廖文本身亦有傾向「後殖民」的意味,只是如何開闊地看待台灣文學中「後現代」,是他更急欲解決的,換言之,包含多元文化的多中心,則是他所期望的願景。
  ●摘要
※ 一九八七年,台灣解嚴後,多元文化活絡,使用理論亦多元生發,然而在此過程當中,理論的詮釋、爭奪與使用,也就是形成發聲權力的競逐。
※ 這十年間來,以「後現代」傳播最為明顯。
※ 一個後現代主義生成的後蔣時代:八○年代末期,後現代在台灣走紅。
※ 進入八、九○年代,「後現代」受到「後後現代」、「酷兒理論」、「後殖民理論」及「後李登輝時代」的挑戰,而逐漸式微。
  ※ 在上述的背景框架下,論者提出五個問題:(頁四四─四五)
(一) 何以有人會認為「後現代主義」不再適用於環球與本土之文化評論中?
(二) 台灣是否屬於後殖民情景?
(三) 必須揚棄後現代,才能談後殖民的問題嗎?
(四) 有可能重建後現代之批評譜系,以便彌補種族中心論及認知條件之局限?
(五) 如果當前歐美的後現代與後殖民理論均不確切,無法具體描述台灣社會,這兩種思考方式,能提供什麼借鏡?
  ※ 多個後現代主義者,被互相指涉的狀況:如詹明信、李歐塔(Jean-Francois Lyotard)、布希亞(Baudrillard)或哈伯瑪斯(Habermas)的學說。
2017-04-08 18:27:43
圖博館
九○年代初期,許多論者指出後現代趨於疲乏,例如:諾貝爾文學獎帕茲(Octavio Paz)認為:「把目前的景況稱做『後現代』,還是依照現代定位;這樣就是掉進直線狀時間的陷阱,而這卻是我們已經擺脫的敘述形態。(轉引自頁八六)」等諸如此類的反思,在國外有多位學者提出。
  ※ 以台灣文學、文化作為切入點:陳芳明認為八○年代台灣才進入後殖民時期。廖炳惠指出自己有條件贊同,因為陳的主要批評對象是去主體中心的運動,他並未完全否定後現代主義的流動變異性及其美、法社會內外的詮釋空間。
  ※ 陳芳明的脈絡為:後殖民主義強調文化主體之重建,透過敘事去記憶、架構本土歷史,不容後現代主義加於此,乃至於造成涵納及淹沒的可能。
  ※ 廖炳惠的回應為:陳芳明的批評主要是針對台灣某種後現代主義的版本,簡化、去歷史脈絡的後現代通俗版。論者更進一步地認為,這種見解暗示了對於歐美歷史座標的批評,因為國內文化人士大多移植於此(即:美國,甚至中國),忽略了本土內外的殖民發展情境。
  ※ 廖炳惠再提問:「後殖民」是否也以歐美特定歷史為其座標?而且與新殖民主義(或文化帝國主義)產生錯綜的共謀與對話關係?台灣的「後殖民」情況能與印度、非洲、南亞、中南美洲的後殖民經驗相提並論嗎?如此一來,後現代主義的晚近發展是否可提供出路或至少某種程度的再思索?或者,換另一種方式來說,若台灣既不能用後現代也無法用後殖民的架構去適當描述,那麼我們如何對待這兩種理論陣營不斷修正的做法,勢必將揚棄,另起爐灶?或以寄居、挪用的方式,與之對質?並把「翻譯的後現代性」(translated postmodernity)此一未完成的計劃,針對翻譯於不同語文社群中的番易、變動,重新發明其文化對應物之政治意涵,再深入探討?(頁四八─四九)
  ※ 台灣後殖民情境的多重曖昧性:在「祖國」被視為漢奸,又有時也藉著「日本人」的名義通商,以獲得較大的利益。其次,台灣一直被視為邊陲位置,從清廷割讓到國民黨撤退來台,都是如此的,吳濁流《南京雜感》及其小說《亞細亞的孤兒》都表現了多重流離的失落感。
  ※ 孤兒意識的再延續:一九四七、一九七一年又更加複雜,二二八及退出聯合國是台灣邁向後殖民史的兩大障礙,加上政權不斷造成內部殖民的問題,使得台灣市民社會和公共文化的萎縮。
2017-04-08 18:32:10
圖博館
※ 由於上述狀況,在某特種特定範圍內,某些作家專注於修辭取巧、文類交混以及無法決定性別與國族認同等流動投機的面向上,去敘述眷村族群、政客言行、情色主體、書寫景觀、後設語言等片面真理,這也是陳芳明的批評對象。
  ※ 廖文指出了另一種面向的思考:一九四五年後,台灣未能真正進入後殖民,而後現代成為一種替換的思維方式。另一方面,台灣對於後現代的吸收與扭曲,基本上和殖民和後殖民是密切相關的。
  ※ 論者認為以台灣的狀況來說,「不同之現代性」可能更適用,這是為了凸顯出台灣各族群之間的差異,以展示台灣多元文化的圖像。
  ※ 日治時期,台灣留學生、藝術家、文化人士等東京等地旅遊,接觸到各地的中國現代經驗,以翻譯、挪用的方式,帶動台灣公共文化的發展。文化人士(如:吳濁流、江文也、劉錦堂等)的往返之間,構成台灣後現代、後殖民的前導,論者認為這部份可再深入討論。
  ※ 晚近學者提出「抗衡現代性」(counter modernity)及「多重現代情景」(multiple modernities)都可讓我們重新反省台灣的現代、後現代及後殖民經驗,並可延伸到其他地區的華人社群。
  ● 延伸思考:
(一) 就廖文的思考方式,我們會發現廖炳惠認為台灣沒有純粹的後現代主義,而是後現代和後殖民交混的狀況。置入台灣文學的立場來說,台灣文學之中有後現代主義的體,卻只得其體而不得其魂。或是,換一種問法來看待此問題,為何台灣不能有魂體兼之的後現代主義文學,是應該第三世界的身份問題,還是另有它因。
(二) 若如廖炳惠關心的視角切入,後現代和後殖民都必然考慮到現代性的問題。那麼,分開討論了話,在台灣語境下,什麼是後現代的現代性問題,什麼又是後殖民的現代性問題。兩者之間,又如何交混出當前台灣文學中的現代性問題。
(三) 從廖文的行文脈絡看來,台灣政治語境亦被他置入在現代性問題,亦及民主化過程被視為現代化的一環(或者,可以試著討論廖文為何要把政治納入考量)。由此,生成的論點是台灣其實是後殖民社會,但他對於後現代文學有相當包容。換句話說,台灣文學在他的論述下,應採取後殖民式的解讀路徑。那麼,要是我們要用後現代來詮釋台灣文學的後現代主義文學,如此研究將把台灣帶向何處?那麼,台灣:後現代或後殖民,顯然就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
2017-04-08 18:32:57
圖博館
台灣究竟獨或統,一直以來都是大家爭論不休的點,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中將陳芳明與陳映真關於後現代與後殖民之間認定的差異做了一個明確的解說,陳芳明將台灣新文學史上的分期作以下分隔:日治時期是殖民階段;光復後稱作再殖民時期;而解嚴後則是所謂的後殖民時期,再者,他認為後現代主義是舶來品,不適合解釋台灣的文學現況,只有後殖民才是台灣本土產物。關於這點,劉亮雅認為陳芳明沒有明確分開文化與政治上的後殖民。
  對於統派的人(諸如陳映真、呂正惠)而言,不認同陳芳明的說法。站在左翼統派的觀點,台灣文學分為諸多面向,實可視為後現代而非後殖民。對於國族上的認同差異度,自此可見。廖炳惠站在較中立的角度,融合雙陳觀點,明確點出認同中國的人自從1945年日本投降後,就是後殖民;而本土派以1987年解嚴開始視為後殖民階段。廖炳惠提出較有見地的是在眾多討論中,大家忽略了原住民這一環。
  總的來說,劉亮雅追隨廖炳惠說法,採取較中立的態度;後殖民主義有著本土反抗精神,其論文以日治時期臺灣文學就已經有後殖民主義,而後現代主義雖然是舶來品,在台灣有被誤用的情況,但是卻也挑戰著戒嚴體制的一元化為論述基準。
……….
  越談不清楚的問題越多人參與談論,對我來說,上次的混戰發生在王文興,而這次發生在後現代的討論又更為混亂。
  關於臺灣文學中後現代主義的內涵,每一個評論者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路脈絡,或有人相信臺灣已臻於後工業及高度資本主義化社會,將後現代在臺灣的發生及發展視為理所當然者,如:羅青;也有人認為臺灣的後現代主義因歷史背景與後殖民主義緊密糾葛,如:陳芳明、劉亮雅等,不過更為有趣卻不免令人眼花撩亂的是,即便是這些論者雖然都同意臺灣的後殖民與後現代之間具有複雜關係,但兩者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大家仍是各有見解,而這些見解有時還無可避免地挑釁了相同立場戰友們的論述。
  不過這些同中有異的現象出現倒是一點也不奇怪,畢竟不論是後現代主或是後殖民,在概念上都是舶來品,就算與臺灣的歷史背景或社會實況都能產生或多或小的肆應關係,但他們的原初概念多半都是引介而不是發自臺灣本身的,當然也就無可避免地產生了許多論者所提及的「翻譯」問題。但事實上,「翻譯」即「再造」,原本不屬於臺灣社會脈絡的概念在引介的同時必然與原初產生差異。
2017-04-08 18:33:56
圖博館
就認識論而言,為了使讀者了解這些外來的概念,譯者必須從自身的社會脈絡中找尋恰當的服膺物件,才能透過物件媒介使讀者對其所欲引介的想法有所想像及理解,因此,某程度來說翻譯是另一種創造,而讀者其實接收的是帶有相當翻譯者色彩的再現。這種情況或許可以用來說明現階段臺灣文學中,關於後現代的眾說紛紜,論者為了向讀者說明所謂的「後現代」,因此從「所身處的社會脈絡中」搜尋適合的解釋,論者當然無法跳脫自身經歷,也就無怪乎,羅青以為臺灣的經濟環境足以發展後現代,而陳芳明、劉亮雅、廖炳惠、廖咸浩等也各自演繹了後現代與後殖民之間的關係。
  更穿鑿附會地來說,這樣的翻譯現象某種程度上也算是演繹了臺灣的後現代及後殖民:論者在跨界接收外來概念的同時,臺灣的後現代及後殖民並未全然地嫁接理念原型,透過翻譯,論述(有意或無意地)偏離了原型中心;同樣地,透過翻譯,論述(有意或無意地)建構出更適合用於解釋臺灣的理論主體。然而,或許是因為論述的時間不夠充裕,即便參與的論述量極大,但是缺乏了時間的沉澱,許多討論仍就擺盪不明。當然也可能不是時間長短的緣故,很有可能不論花上多久的時間,理論只會更加繁雜而不是沉澱,畢竟臺灣社會結構在短時間之內快速更迭,擁有繁複的政治、經濟、族群等異質性,致使不同的論者將對後現代及後殖民進行不同的解釋,在去除理論原型的同時建構出不同的論述途徑,然後大夥將永遠離同一個討論平台越來越遠,這也無怪乎現今從理論到作品,各自展演出了絢爛多樣的景緻,但在他們之間對話的可能性似乎又不如各說各話,即便是最為明顯的諧擬、戲仿也未必提供了原典開口的機會,而這樣的情況,臺灣的後現代主義尤其如此。
  究竟何時可以結束這一場混戰呢?還是混亂(駁雜?!)就是後現代該有的樣子?(其實我比較想打句點。)
http://tai.tl.nthu.edu.tw/stu/viewtopic.php?CID=26&Topic_ID=19
2017-04-08 18:34:4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