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9-17 18:49:32| 人氣2,821| 回應47 | 上一篇 | 下一篇

《所謂的知識分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所謂的知識分子》所謂的妙

一連三天批判教改、文人、及媒改的知識分子,可能讓人誤以我很激進,其實我是很平和的,這下就讓他們有反批的機會。

讀者別上當了,館長這個傢伙老是正言若反,小心點為妙!不然讀下去便知。

妙啥?人家原書Intellectuals的譯名、本來就是大陸原簡體字版的《知識分子》、根本沒有「所謂的」,會加成《所謂的知識分子》(究竟,2003)、是台灣出版社常玩的聳動標題促銷法。

你不也一樣,書評正式的<評xxx>你不要,老在標題上作怪。

我又沒賣文,再說標題本要起畫龍點睛之效。

那就對了,加上「所謂的」不正表示了作者的保守主義的立場,他根本對批判性「知識分子」的定義很不以為然,要來個「去神話」(污名化?)

拜推薦人卜大中之賜,他將作者分散在書中各處的觀點,整理成「本書作者用五項標準檢這些知識分子:道德、對周圍親友的態度、對自己理念實踐的行動力、表裡一致的誠實,以及知識分子對暴力的態度。結果,那些大哲沒一個及格。」(p.6)

會嗎?盧梭、雪萊、馬克思、托爾斯泰、羅素、沙特、喬姆斯基~等不只不及格,還美化暴力、依附而非批判權勢?怎和一般人對「獨立思考且具批判力」的「知識分子」認知不同?
所以卜氏才會說:「再讀這本《所謂的知識分子》,會不由得有如五雷轟頂。」卜氏還將中國古代大哲朱子、現代統派,打入沒道德、合理化中共殺害了七千萬中國人的史實。

看來賣文為生的卜氏非但不質疑作者,反給它添油加醋,問題是作者和卜氏又經得起上述標準的檢驗嗎?我想連東西方四大古聖人孔子、釋迦牟尼、蘇格拉底和耶穌也不行吧。

卜氏就行!

是嗎?那標準這檔事是隨人加的,再加它個千百條,要能都合,非得變神──神經病的「神」。你想想有完美傾向者本易得躁鬱症了,要達絕對完美那絕對變神經病。所以吾人只能依「知識分子」自己的判準──批判性,來檢驗那些人是否能一貫地保持批判,有無換了屁股就換了腦袋。

什麼自己的判準,那作者所批評的五大罪狀,那些人都不用負責了?

假使能時時自批尤其在批他時能警覺到藉批他而可能會掌權的新勢力,那麼可能就會減少些罪責。太抽象?聽沒!

那我舉寫<導讀>的南方朔為例,假使他能如本館《台灣共犯體》對他的析判,十幾年前他能不要迷信只要推翻了國府便能生出自主的民間社會,結果來了個任南方朔再怎麼批評也如「狗吠火車」的「陳‧李政權」。如今他還在迷戀對社政經大公大義批判的「大論述」,而批評後現代知識分子的冷漠無能、耽溺於虛擬瑣碎的文化和文本的「小聰明」(p.13)。何必呢,人各有志,依自己性情去從事批評工作即可,又何必分大小,大可能不當,小也可能是一般人的日常生活所及。

另參本館:學者老矣  產官學之恥日  選擇性失聲  委員會打手  學官兩棲  名嘴生存之道  名嘴伶牙利齒  院士之怒  吃飯配電視  邪者叫獸名嘴  秀才遇到文氓  名嘴治國  斷章取義的媒體 媒媒相護  媒體殺人  產學勾結  偽君子之死  自作孽的偽君子  偽君子評論
 
 
另參本館:《台灣共犯體》第七章,三、知識分子與台灣共犯體
 
 (一)自由派所界說的知識分子及其批判
 
   1、知識分子的界說
 
  葉啟政界說:「『知識份子』所指涉的『人』的性徵不是『人』所直接顯示的具體外在形象,而是由其人格特質,長期而持續地表現在許多不同場合的不同面相的行為中抽離出來的基本特徵」(八一九p12)。這種特質(指「批判精神」及「不滿現狀」)是「超越時空、普遍具備而且有效的」(p15)。
  依此界說葉認為原型的知識分子是「從事文化象徵的建構、修飾、詮釋、與批判」的人文知識分子(p16),其特質是批判與不滿。相對的在科層組識下販賣知識為生的科技或組織知識分子,其特質是:「於組織之功利實用目的下推動效率與致用之理性的工具」(p19),由於不具批判與不滿故非原型的知識分子。
  文崇一依此界說,認為中國傳統知識分子雖然「對社會道德或社會風氣的批評,通常都非常徹底,真做到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境界。但對政治的批評,無論古今,都相當保留」。亦即現今「多的仍然是企圖向權力中心靠攏的知識分子」(八二0p38)。
  自由派之謬不在其原型界說(一三一p223),而在於他們言行不一(了是保守主义所謂的行為與道德不一﹝一三七七﹞而是指來能用同一標準批評所有對象尤其有權者﹝一三七八﹞),他們的不滿及批評只用於敵對體,而未能反求諸己。比如他們以知識的客觀及價值中立來批評他人,但卻未反批客觀及價值中立之「價值性」。又比如他們批評知識分子不能為政經服務,可是一旦反對運動興起,又開始合理化,認為投入反對運動為其政經服務,只要不失知識的自主性,仍合原型(八二一),難怪不少反國府的學者會不斷地以兼職名義來合理化自己的「黨官學多棲」(到陳政權時甚至將任官時的資歷可転成當教授時的年資)。
  所以他們(含中研究及台大在內的學者共129名)在78年縣市長選舉中,才會以民進黨的尤清在監立委任期中未與利益團體掛鉤、不搞特權、不包工程,而國民黨的李錫錕平日徒以博士頭銜自居,不教學不專業,當縣長後只能以黨意為民意等為由,大力支持尤清,並替尤清開出了包含交通、環保、住宅、文化教育等後來幾乎全跳票的建設計劃。這些學者並未盡到基本的學術良知,就個人所知所讀(八二二)李錫錕是滿專業的,他們只為了反國民黨而不顧自己的判準。結果尤清當選之後,從強迫老師參加民主講座、企圖組織國民兵、81年台北縣選委會成員全由尤清決定,及垃圾、住宅、交通,到引用林玉體、張國龍等,全皆背離承諾及判準,難怪尤清縣治的民調在各縣市中次於彰化縣長周清玉倒數第二名(尤在二任縣長下台後選立委又敗),但吾人不見自由派力批之。這為何?只能說在分析知識分子和革命關係時常見的,為了扳倒自己不悅的政權而不擇手段。
  以上並非偶發,而是常例,這只要翻翻當時的自由時報如何以各種專欄籠絡自由派,而自由派又如何賤踏自己判準而為李登輝及大金牛林榮三說話或成共犯,便可知。以下析判以澄清觀念自居的自由派大本營「澄社」(八二五)在78、81年兩次選舉如何「客觀」地評鑑候選人。
  民78年立委縣市長選舉前,澄社發表一分自認是以:一、過去問政施政成績。二、一般風評印象如知識、能力、操守、人品等。三、主觀判斷其當選行使職權能否公正及貫徹責任政治、是否與利益團體或地方派系掛鉤等為判準,而評鑑出的排名順序名單。由於澄社缺乏一客觀的衡量標準而又自誇是獨立客觀的,結果幾乎所有國民黨籍候選人均被澄社,以國民黨本身黨政不分、選舉不公為由而評為劣等(八二三)。但無論當時或後來,被評鑑的國民黨籍者有不少應是優等,反之民進黨籍者常是劣等。
  到81年立委選舉,澄社換個花樣,以所謂客觀地反映弱勢團體及國會記者聯宜會的調查為由,公佈「立委評鑑」。但澄社並不反批自己,忽略了這些團體本來就有反國府反現狀立場的,怎可做為客觀的標準(八二四)。
  澄社會如此之因除了一貫地反國府立場使然及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外,這些人將客觀的知識(即普遍必然的真理)和主觀的價值(如自由、平等、民主、人權、正義、品格、操守)結合而一,而後做盡自以為很客觀的評鑑。所以楊國樞才會說出言行不一的:「澄社的基本取向是現代的自由主義,以促進與實現自由、公平、民主、多元、及均富的現代社會為宗旨……自創社以來,澄社同仁努力以獨立而客觀的立場批評時政,並針對社會上不公、不平、不義之事,加以分析與呼籲,進而提出積極的改革竟見……為了保持超然的論政立場,澄社同仁試著在朝野兩黨各走極端的紛擾中,發出獨立思考與批判的呼聲,以供社會大眾判斷兩黨說詞或作為是否得當的參考……澄社成立已滿兩年,總是懷著戒慎恐懼的心情,不斷改進表達意見的方式」(四0九p15)。(所以澄社之墮落不是要到陳政權時而是一開始就種下了墮因。)
 
   2、知識分子的激進化
 
  知識分子的激進化在二十世紀是普遍的現象。
      Aron在《知識份子的鴉片》批評「知識分子往往不把當前的現實跟其他的現實比較,而寧可以一種理論上的理想來比較當前的現實……沒有任何一種人為設造的制度可以經得起這種試驗,而不遭受某些的損害」(八二六p266)。其中「道德的批評論」以事物的應然反對實然、反對資本主義的異化、反對主奴對立、反對奢靡貧窮並存,而不思考可能的結果及所要採用的行動方法。而「意識形態的批評論」則以未來的社會來批評現存的資本主義社會(p267)。他認為吾人應以懷疑及批判的眼光來看待這些知識分子,但這並不表示不再渴望建立一個較公共的社會,以及期望減少人的暴行、緩和人悲苦的命運(p408)。
  《政治的朝聖者》作者Hollander也認為西方自由派及左派知識分子以竭求正義、平等、無異化及全人的理想,對社會主義革命充滿幻想,並對一些追隨資本主義者如國府下的台灣等持雙重標準,其因是看不起後者的成就(八二七p51,61,65)。
  Lipst認為美國自由派及左派激進化原因之一是,相對於歐洲重視知識分子及知識分子有自己特殊地位的傳統,美國知識分子在高度商品化的資本主義及大眾社會民主政治背景下,感到自己的權力、收入、聲望低於政經精英(一三一p228-230)。
  相形之下,中國五四以來知識分子激進化的原因就更複雜,除了傳統自以為不是爭權奪利,而是替天行道、憂國憂民、學而優則仕等之外,更加入了近代自由主義的知識自主性、民主、自由、多元、現代人格,及左派的平等、正義、無異化、全人等理想。故自然隨著台灣反對運動的激進化,在民間學者激進的評論市場走向驅使下,不斷地激進(八二八p196-7)。只是這些人卻不知自己存在著理想背後的自利性的權力、名望及財富等之欲求(p207)。
  台灣知識分子的激進化使得他們不斷以能否迎合自己評論而更換寄主,最明顯的例子是,當聯合報及中國論壇以一貫的社會公器、國家利益及言論自由為立場(八二九p8-10),而不賣自由派賬時,自由派便以聯合報「抹黑」79年319學運、與中共「通聲息」為由,展開一波波的拒絕投稿、退出中國論壇、退報運動等的打擊,而投向投其所好的媒體。自由派怎不反思自由時報等刊了多少道聽塗說的抹黑新聞,不但未見批判,反辯之以此乃新聞自由並可打破兩大報靠特權壟斷市場。由此可知自由派有行新白色恐怖、戴紅帽子之嫌,且不以同樣標準批判自立、自由等報不但靠國府、李政權的特權,更靠金權、台灣情結來壟斷市場,自立最後甚至被自由的林榮三大金牛大財團併購。自立不可避地會重蹈,不論在消息來源或新聞價值均偏向李政權的自由時報(一0四三)之覆轍。
  在自由派共犯下壯大的自由時報,不但成為李政權的傳聲筒,在86年5月的多次人民反李示威遊行中,更擔負起「抹黑」及「打手」的重任,可自由派又如何?這一切均是知識分子的無知及愚昧所導致。
  故吾人研究的面向不能像陳重生一樣,以是否支持或投入黨外民進黨、是否反國府,做為論斷《中國論壇》與自由派關係的判準(一0六二p412-424)。因為時空轉換,被陳氏當時認為改革、前進的李鴻禧等自由派,與民進黨台獨共犯後,下場如何?反倒是胡佛能一貫地以內閣制憲法做為評論朝野政黨的判準。至於李胡二者的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並無優劣之別,反倒是台灣意識成了李政權搞「民粹威權」共犯體的基底,使得台灣民主發展步入歧途。
  以下析判三位因激進化而前後不一的台灣自由派元老。
  楊國樞在《中國人的性格》(61年)階段,以實證論、行為科學為立論,判定中國人性格乃背離了現代人性格的權威性格。到民69年《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時則認為不能「淪為西方社會及行為科學的附庸」,而必須將西方各種的研究發現、理論及方法予以中國化,亦即以中國人的觀點及中國社會的特色為研究基點,而後共同為全世界唯一的社會科學做出貢獻,但非「妄圖建立中國的社會及行為科學」(八三0序)。到75年隨著本土意識高漲,楊在〈人文學及社會科學研究的台灣經驗〉開頭就批評陳紹馨的「中國社會文化研究的實驗室--台灣」之意思乃「台灣主要是無法直接研究大陸的中國社會文化以前的『代用品』,透過台灣研究可以促進與光耀中國研究」(八三一p4)。楊並批評第一代來台學者有「還鄉意識」,以後幾代才能「不再奢望以大陸的社會文化做為自己從事學術研究的課題,而改為專注於台灣的社會文化問題的探討」(p7)。楊在民八八年更赤裸地以少見的自我學術批判(不知何時会做自我政治批判?)認為「经由國內外的英美心理學的訓練,我已被徹底洗腦变成了一位百分之一百的西化華人心理學者(一二五0p.2),但经由兩年(1974-1976)的內心矛盾、挫折、失落及幻滅……決定將推动及創造一种貨真价實的華人心理學作為自己終生的職志p.3……[但]當時我仍堅持科學心理學只有一个,而在科學心理學內不必談什麼本土心理學……﹝絰1988年在哈佛大學演講的經驗﹞我益發感到將美國本土心理學視為全人類的心理學,是非西方心理學者所犯的最大錯誤p.5。」
  楊的批評不但簡單化且扭曲化,比如凌純聲以民族誌及史學為基礎研究台灣早住民與大陸百越族的關係,由張光直的研究(四五一p17-22)可知是有洞見的,而非如黃應貴所言:「雖可滿足國人的自尊心,卻呈現太多文化傳播的缺失」(八三二p402)。更何況一代學者看不出有何表層的還鄉意識影響到其學術研究,相反的更積極地推動早住民的田野研究(p404)。另外被看成「代用品」的陳紹馨,依黃的分析,陳研究台灣的「終極關懷」是為了了解台灣社會由部落、俗民、到現代的過程。陳認為唯有透過與中國傳統、世界文化、及其他海外華人社會等的對比研究,而後才能真正了解台灣社會的發展(p407-410)。陳做為一台灣土生土長的學者有此見識,可知第一代的研究者可能反較不受本土化、中國化或世界化等之時潮所限。
  類似的,葉啟政在66年認為精英的精緻文化由於原創性藝術性高,要有長期的培養才能產生興趣懂得欣賞,故與大眾流行文化脫節,不被大眾接受,當時他主張加強精緻文化提升大眾文化(八三三)。但到78年的「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研討會」,葉在激進化風潮中以左派觀點,批評台灣中產階級「是建立在生產過程的宰制性或剝削性上,而是被意識形態所壟斷和矇蔽」,是種「異化、腐化」(八三四p109)。將精緻文化透過「精緻的、現代化的、文明的」外表,導致「外化、物化、客化」(p110-1,117-120)。葉從早先理性的不滿及批判,激進到後現代的「商業和雅緻也只不過是一種嘲諷」,故沒必要蔑視及嘲笑中產階級的物化(p120)。但又仍忍不住以現代性的嚴肅心態批評中產階級已遭資本主義宰制,並稱台灣資本政經聯合支配體所創造出的精緻生治品質乃中產階級的鴉片,藉以麻醉其反叛意識(p121-2)。
  另外瞿海源本著澄社三權分立內閣制的立場(八三五p26-36),在79年批評國是會議總結報告中所說的總統民選已為大多數民意所歸,瞿認為就民調的結構而言是有問題的,不能做為憲改的依據,所以應採「虛位總統」(p617-9)。但81年第二階段修憲時卻說總統直選已是民意大勢所趨(見當時的中國時報)。由此可知澄社並無固定的憲政體制,當要扳倒國府時便主張內閣制,要支持李登輝及民進黨時便倡和總統制。
  由於上述的激進化,所以墨子刻才會以陳其南為例,說明中國知識分子基於西方的理性主義夾雜著中國傳統的客觀主義,樂觀地認為「政治目標是大公無私的國家,認識論是一種強調人有能力超越所有偏見的這種『客觀主義』,而世界歷史觀是強調人類的一部分(即西方)已經進入了一個以『理性』為基礎的理想階段」(八三六p148)。墨認為這背離了西方英美傳統的「經濟性、思想性、政治性」的多元主義(八三七上p69)。而中國知識分子的完美、樂觀、平等、正義、無私、不爭權奪利等背離現實的烏托邦(八三七下p68-72),是異於西方英美式做為民主化及現代化基礎的上述三種多元主義的市場性格,因它充滿了政客、市儈及庸俗的大眾文化。難怪他們會對國府台灣的各種社政經文化的多元化持負面評價,且蔑視官方及工商百姓的理論,而自認是「站在天下為公代表人民的群體意識」(八三七下p77)。墨在反駁陳對他的「保守派代表」批評後(八三六p133),認為知識分子的批評預設是尚待批判的(八三七上p58)。其实猤只預設而是陳根本就是个言行不一的知識分子,不然他怎会如此不具批判地當官。
  自由派知識分子如此「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地附和民進黨對抗國府;打擊非主流支持李政權,從85年開始自食惡果了。到86年順著民間反李風潮,繼所謂「保守派」學者江炳倫、胡佛等反國、民兩黨的「總統擴權、有權無責」修憲之後,包括李鴻禧在內的自由派學者紛紛跟進,卻被李鴻禧長久來支持的民進黨、黨主席許信良反批為「保守、反改革、無恥」。至此,「保守、自由、改革、反改革」全皆異化了,而始作俑者便是知識分子的無知與愚味。而李只能徒嘆「無力感」「後悔」「很痛苦」「不知如何教學生」,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知識分子可能會以此乃改革的代價來自我合理化,其實未必,因為知識分子如果能堅持理性的話,在改革過程中便會也應清楚明確地支持那些改革(如民主、自由、人權),反對那些混雜過關的(如李登輝情結、台灣情結、政治權謀、黨內不民主……等),但知識分子卻被政客的理想和謀略所蒙蔽,以致要後來要付出代價。更不幸的是,不論改革或革命,知識分子後來的反對幾幾乎無效,反被戴上反改革反革命的帽子。這一切在本書始撰之初及其他文章上,便已呼籲過,奈何歷史一再重演,徒呼奈何!所以不只百姓,連知識分子都無法從歷史教訓中得到理性的啟蒙與成長。所以到陳政權時才会有許知多讖分子附和當局的丑態出現。
  最後再以極少數能反台灣主流「民主轉型論述」而提出「民粹威權主義」反思的王振寰和錢永祥之論為例來析判,王錢認為國府的中國意識和威權統治,經1970-80年代黨外的台灣意識和民主政治的衝撞,至90年代在李政權和民進黨的合作下,發展成民粹統治而非民主政治。王錢之論據是認為西方近代以來的民族國家之形成過程,均兼具著精英操控人民,並打造一國族,此時民粹威權便與民主政治混為一體,但王錢又認為吾人無法判斷到底是誰造成了這些(一0六一)。王錢此論其實是精英尤其知識分子的自我推卸責任,不然不論從歷史經驗或理論批判,均可預知會如此發展。
 (二)知識分子所謂的民間社會及社會運動
………………………
 

知識分子>百度百科  
 
關于知識分子的定義,國外的主流看法是,知識分子是受過專門訓練,掌握專門知識,以知識爲謀生手段,以腦力勞動爲職業,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的群體,是國外通稱“中産階級”的主體。目前,國內學術界一般認爲,知識分子是具有較高文化水平的,主要以創造、積累、傳播、管理及應用科學文化知識爲職業的腦力勞動者,分布在科學研究、教育、工程技術、文化藝術、醫療衛生等領域,是國內通稱“中等收入階層”的主體。知識分子作爲一個政治性的概念和一個相對獨立的社會階層將長期存在,最終將隨著生産力的高度發展以及工農之間、城鄉之間、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之間差別的消失而消失。
  1)知識分子是中國社會中四大勞動者之一:工人、農民、士兵、知識分子,即知識分子是腦力勞動者、專業技術勞動者。如:教師、醫生、工程師和科學家都是典型的知識分子。
  2)知識分子是古代讀書人,或古代“士”的現代延續。古代讀書人的抱負是要以天下爲己任,爲國(帝)分憂,爲民請願,並且皇帝也確實會禮遇和尊重他們。從這個角度,現代中國社會已無知識分子。
  3)現代社會仍然有喜歡以知識分子自居的人,或以知識分子爲敬語的習慣,一般指學曆較高、讀書較多的人。
  4)知識分子的別名是臭老九,反映在元、文革及以後時期知識分子政治和經濟地位的低下。
  5)黨外知識分子
  知識分子是指在同時代社會勞動者中具有較高程度文化專業知識,並以創造、積累、傳播文化專業知識爲專門職業的腦力勞動者。知識分子是一個曆史範疇,它是社會分工和文化教育、科學技術的不普及而在特定曆史階段形成的一個社會腦力勞動者階層。
 
  知識分子條目補充

  知識分子是一個曆史的文化的範疇。作用一個社會階層,它是在人類發展的一定曆史階段和一定的文化條件下産生的。在不同曆史時期和文化背景下,人們對知識分子的理解和界說頗爲不同。在我國特定的曆史文化背景和政治語境中,知識分子又是中國共産黨的特殊政策的對象,其中的黨外人士還是統一戰線工作的對象,除了一般理論上的界說外,還有特定的操作性界定。
  理清“知識分子”這個概念,可以從三個不同層面入手:第一,“知識分子”這個詞指稱的對象是什麽?第二,典型的知識分子具有那些基本特征?第三,在現實生活中,知識分子實際上包括那些人?

  一、“知識分子”這個詞指稱的對象是什麽?

  不少中國學者認爲“知識分子”這個詞是西文的譯語。臺灣大學社會系的葉啓政教授對此有比較詳盡的討論。按照葉啓政的看法,“知識分子”這個概念來自西方。歐洲有關知識分子的概念有兩個,就現行較常用的英文來說,一個是intelligentsia, 另一個是intellectual。這兩個詞分屬東歐和西歐,含有不同的曆史意義。intelligentsia來自俄國,1860年由作家波波裏金(Boborykin)提出,專指19世紀30到40年代把德國哲學引進俄國的一小圈人物。當時的沙皇俄國相當落後,留學生帶回西歐社會思想及生活方式,不滿當時俄國的狀況,或者滿懷烏托邦的理想高談闊論並模仿西歐上流社會的生活方式,或者著手實際的社會改革,他們當中後來産生出不同的思想群體,如民粹主義、馬克思主義、自由主義、新康德主義等。另有學者認爲,intelligentsia這個詞源于波蘭,1844年即由李貝爾特(Karol Libelt)使用。當時的波蘭有一個文化上同質性很高的社會階層,他們的心理特征、生活方式、社會地位、價值體系都獨具特色。這個階層是擁有土地的城市貴族,與正在興起的中産階級有別,爲了維持其獨具特色的生活方式,設立了一套自己的教育體系。在此體系中,學生學習各方面的知識,突出培養強烈的領導意識與社會責任。由此環境培養出來的人非常重視自己的學曆並以此爲榮。後來這種貴族式的精神爲波蘭受高等教育的人所繼承,他們勇于批判社會,以國家大事爲己任。當波蘭被列強分割時,這批人成爲救國和反抗統治者的主要力量。因此,從intelligentsia這個詞的曆史含義來看,知識分子是一群受過相當教育、對現狀持批判態度和反抗精神的人,他們在社會中形成一個獨特的階層。這個階層及其傳統特性在十月革命後已經逐步瓦解消失。蘇聯時代以及在十月革命影響下先後發生無産階級革命的社會主義國家,都把知識分子定義爲從事腦力勞動的專業人才,不再指具有強烈社會意識及批判態度的特殊階層。西歐“知識分子”一詞的來源與東歐不同。Intellectual來自法國,起源于1898年的德雷弗斯(Dreyfus)案件。左拉在1898年1月13日以《我控訴!》爲題給總統寫了一封公開信,呼籲重審德雷弗斯被誣案。第二天,這封公開信在《曙光》報上刊出,主編克雷孟梭用“知識分子宣言”(Manifeste des intellectuels)幾個字來形容它。此後,只要一提intellectuels,人們就理解爲主張或同情爲德雷弗斯平反的作家、教授、新聞記者們,他們對時政和時局多所指陳訾議,是政治上激進色彩很濃的人。因此,法文中的intellectuels專指一群在科學或學術上傑出的作家、教授及藝術家,他們批判政治,成爲當時社會意識的中心。這種傳統淵源于法國大革命後一批受過教育的人。他們反抗當時社會既有的標准及措施,談論、鼓吹實證哲學,具有相當濃厚的革命氣息。這些人大都不在學術界,而是長年逗留在咖啡館中高談闊論,帶有波西米亞聖徒(Messianic Bohemians)式的精神,以天下爲己任。就此傳統來看,intellectual沒有社會階層的含義,而注重個人心態及其在社會上所扮演的角色。由于這兩個詞的曆史含義有所不同,因而在現代英語中通常intellectual泛指“知識分子”,而intelligentsia則專指“知識階層”。
  在中國古代,與近代西方“知識分子”涵義相近的概念是“士”或“士大夫”。“士”在中國傳統社會結構中占據著中心位置,位居士、農、工、商“四民之首”。荀子有“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的說法,道出了“士”的政治和社會文化功能。中國曆史上,自秦漢以降,在比較安定的時期,政治秩序和文化秩序的維持都落在“士”的身上;在比較黑暗或混亂的時期,“士”也往往負起政治批評或社會批評的任務。通過漢代的鄉舉裏選和隋唐以降的科舉制度,“士”可以通過考試進入官僚集團,即所謂“學而優則仕”,整個官僚系統大體上是由“士”來操縱的。通過宗族、學校、鄉約、會館等社會組織,“士”成爲民間社會的領導階層。因此,在一般社會心理中,“士”是“讀書明理”的人;他們所受的道德和知識訓練(以儒家經典爲主)使他們成爲唯一有資格治理國家和領導社會的人選。
  余英時指出,中國知識分子來自一個與西方截然不同的文化源頭。從孔子開始,知識分子就以“道”自任,而這個“道”是中國所特有的。先秦三大學派——儒、墨、道——盡管各道其所道,但他們在代表“道”說話這一點上卻並無例外。西方近代知識分子基本上是脫離中古宗教的“俗世”(Secular)人物。他們盡管多少都有宗教背景,但是他們批評社會則不必根據宗教信仰或神學理論。相反地,他們的憑藉往往只是個人的“理性”或“知識良心”。另一方面,西方中古的“道”寄托在基督教。這是上帝所啓示的“道”;其代理人是教會僧侶與神學家——和世俗政治權威並立的精神權威。因此,近代西方知識分子不肯自承源于這個宗教傳統,因爲他們已不複遵守“凱撒之事歸之凱撒,上帝之事歸之上帝”的原則,他們要管的正是凱撒的事。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直接承三代的傳統而起。春秋戰國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禮樂已不再出自天子,而出自諸侯,故孔子斥之爲“天下無道”。統治階級既不能承擔“道”,“道”的擔子便落到了真正了解“禮意”的“士”的身上。在這個意義上,孔子可以說是中國史上最先出現的第一位知識分子。孔子以前的“士”只是古代貴族社會中的一個固定階層,孔子以後,士的處境開始變化。孔子首先便對“士”重新加以界說。他說:“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裏仁”)又說:“士而懷居,不足以爲士矣。”(同上“憲問”)這種新的“士”就是我們所說的知識分子的原型。上古的“道”具有宗教性(“天道”)的成分,這個傳統到了孔子手中卻並沒有走上“天道”的方向而轉入了“人道”的領域。孔子以後,百家競起,雖所持之“道”不同,但大都以政治社會秩序的重建爲最後歸宿。所以,中國知識分子的曆史性格受到他們所承繼的文化傳統的規定:就要管凱撒的事這一點來說,接近西方近代的知識分子;但是就代表“道”而言,則又接近西方中古的僧侶和神學家。
  中國近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是鴉片戰爭後,在西方文明的影響下,伴隨著廢科舉、興新學而出現的,是在中國從封建社會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轉變過程中,從封建士大夫中脫胎而來的。他們或傳播新思想、新知識,或從事近代學術研究,或創辦近代企業,或致力于現代化建設。嚴複,梁啓超,張謇,詹天佑等人可以算作中國第一代知識分子的代表。
  今天我們在使用“知識分子”這個詞時,它的涵義早已遠遠超出中國古代的“士”,與西方的用法也不完全相同,通常是指受過一定程度的專門教育、具有專業知識、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並具有相應職稱的腦力勞動者。

  二、典型的知識分子具有那些基本特征

  根據馬克思的唯物史觀,知識分子是社會曆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産物。恩格斯指出:“當人的勞動生産率還非常低,除了必需的生活資料只能提供微少的剩余的時候,生産力的提高、交換的擴大、國家和法律的發展、藝術和科學的創立,都只有通過更大的分工才有可能,這種分工的基礎是,從事單純體力勞動的群衆同管理勞動、經營商業和掌管國事以及後來從事藝術和科學的少數特權分子之間的大分工。”這就是說,知識分子是社會分工即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分離的産物。由此而論,知識分子的基本特征就是“腦力勞動者”。
  當代社會學大師帕森斯(T.Parsons)從結構功能主義出發,揭示了知識分子産生的文化根源。按帕森斯的看法,知識分子的産生有賴于兩個條件:一是文字的出現,一是“哲學的突破”。所謂哲學的突破是指人對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宇宙世界有了一個概念化的掌握,即意識到人之自我與世界的關系。人不只是一個生物性的存在,他除了生物性的需求之外,還有心理性的需求,即對于生命意義的追求,對終極價值的追求,同宇宙世界接觸的追求。一言以蔽之,他有一種了解“爲什麽”的需求。爲了滿足這種需求,出現了文化事務專家即某種意義上的知識分子。知識分子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思索解答這些問題。這就是知識分子的起源幾乎都是教士、先知、哲學家的原因。因此,知識分子的功能主要是文化性的,他們所從事的是有關價值、觀念、符號等文化性的活動,爲社會建立一個文化性的意義系統。在社會發展的早期,文字是極少數人能夠掌握的象征符號,因此具有“神聖的”性質。在一個文字被社會大衆崇拜的社會裏,知識分子才能成爲一個階層,一個身份集團。從這個角度看,知識分子應當是“文化事務專家”,而不僅僅是一般的“腦力勞動者”,或者說知識分子是“腦力勞動者”中關心並從事創造、闡發、傳播文化價值的那一部分人。
  知識分子的功能既然在解釋外在世界,自然總是傾向懷疑與批判,他的想法和看法與社會現狀總有距離。沒有一個現實社會是圓滿的,因此知識分子總是對社會現狀不滿足,總是批判他身處其中的社會,總是企圖按照理性和自己的理想改造或改良社會。這也許是古今中外最典型的知識分子的形象。由于這個形象,他們被浪漫地認同爲社會的良心。馬克思和恩格斯可算是典型代表,他們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學說,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發生、發展以至最終滅亡的客觀規律,號召無産階級充當資本主義的掘墓人,敲響舊制度的喪鍾。馬克思和恩格斯被尊奉爲“無産階級革命導師”,但是他們並非來自無産階級,其真正的社會成分是知識分子。就此而言,知識分子又是社會的自我批判力量及大衆的代言人。
  由于知識分子總是批判他身處的社會,因此,他與政治權威總是具有先天性的緊張關系。一方面知識分子要與政治權威保持距離,以保持他特殊的批判者的身份;另一方面政治權威也不喜歡知識分子,害怕自己的權威受到懷疑和批判。就這點說,知識分子又具有同政治權威疏離的傾向。
  因爲知識分子僅僅掌握知識而不占有生産資料,所以在社會生産關系體系中並不占有獨立的地位,不是一個獨立的階級,在某些社會的特定曆史時期,甚至也不同任何一個社會階級或階層充分整合。毛澤東曾把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的知識分子比作毛,認爲他們附在帝國主義者、封建階級、官僚資産階級、民族資産階級和小資産階級五張皮上,民主革命革掉了前三張皮,社會主義革命革掉了後兩張皮,“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結果只能附在無産階級身上。知識社會學的創始人曼海姆(Karl Mannheim)則認爲,知識分子的一個基本特征是自由飄遊、無所依附(free-floating)。從這裏看,知識分子本身不是一個獨立的社會階級和階層,也不與其他社會階級或階層充分整合,而是一個社會中相對自由飄遊的集團。
  大體說來,在現代西方語境中,知識分子有三個基本特征:第一,受過專門訓練,掌握專門知識,懂得使用象征符號來解釋宇宙人生;第二,以知識爲謀生手段,以腦力勞動爲職業,形成一個與社會中其他階級不充分整合的、不依附于現存體制的、“自由飄遊”的、相對獨立的社會階層;第三,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對時政采取批判態度,對現狀往往不滿。對于第三個特征,以色列的康菲諾(Michael Confino)綜合各家的意見,歸結爲以下的五點:①對于公共利益的一切問題——包括社會、經濟、文化、政治各方面的問題——都抱有深切的關懷;②這個階層常自覺有一種罪惡感,因此認爲國家之事以及上述各種問題的解決,都是他們的個人責任;③傾向于把一切政治、社會問題看作道德問題;④無論在思想上或生活上,這個階層的人都覺得他們有義務對一切問題找出最後的邏輯的解答;⑤他們深信社會現狀不合理,應當加以改變。
  康菲諾綜合出來的五點,大體和中國知識分子的傳統相符,特別在責任感和關心世事方面。從曾參的“仁以爲己任”到範仲淹的“以天下爲己任”,都顯示出中國知識分子對道德、政治、社會各方面的問題具有深刻的責任感。談到關心世事,更有到明末東林黨顧憲成的一副對聯的下句爲證:“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直至新中國成立後,這種“關心”的傳統精神仍然躍動在中國知識分子的生命之中。鄧拓在《燕山夜話》中便寫過一篇“事事關心”的雜文。他在一首名爲“歌唱太湖”的詩中更寫道:“東林講學繼龜山,事事關心天地間。莫謂書生空議論,頭顱擲處血斑斑。”這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傳統延綿不絕的明證。
  代表“社會的良心”的知識分子無論在西方社會或中國社會都是存在的。但是從曆史的角度來觀察,這個傳統在西方是一個現代的現象。一般地說,其形成不早于十七、十八世紀。西歐啓蒙運動中的“思想家”(philosopher)大概可代表西方知識分子的原型;俄國的intellegentsia的遠源也只能上溯到18世紀。與西方相對照,中國知識分子的傳統可算是源遠流長,至少要從春秋戰國時代算起,足足有2000多年的曆史,而且幾乎可以說是沒有中斷過。
  中國自古以來一直存在一群爲數不多、基本上是處理文字的人,即通常所說的“讀書人”或“士”,他們在儒學的熏陶下具有一套傳統。根據錢穆的意見,早期的“士”由習禮而至批評當時貴族的一切非禮,孔子是典型的代表。諸子百家可說是第一次最明顯地表現出“士”在思想上對社會對貴族的不滿。科舉制度建立以後,中國的“士”在制度化的晉升渠道引誘與君權至上的政治體制高壓下,顯得十分軟弱無力。在這種情況下,“士”的特性在于以人文精神爲指導,以內發式的個人道德成就爲基礎,講求個人修養,以成就普遍的道德倫理規範,進而推演到政治設施,而不以成就知識爲主題。因此,中國古代的“士”在精神追求上始終忘不了政治,即使是老子和莊子,著書講學也對政治抱有很大的興趣。
  大致上講,中國古代的“士”與西方近代知識分子有二點基本差異:第一,中國的“士”不象西方知識分子那樣追求知識,而是以儒家思想爲核心,注重倫理道德,追求以內化的道德力量來約束自己、塑造自己的人格,通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內聖外王”之道,“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王者師”,以儒學教化天下。第二,西方近代知識分子資本主義的産物,他們以“市民社會”爲其生存環境,可以依靠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在民間立足,從事自由職業,獨立謀生,在這種環境中相對自由漂遊,與現存占支配地位的體制及統治階級沒有多少內在的必然聯系;中國古代的“士”則制度性地依附于、服務于現存體制,他們既是現存體制的産物又造就並維護了現存體制,並且只有作爲統治階級的一員或者後備軍才有存在的價值,“學而優則仕”正是這種依附性的典型表征。盡管中國的“士”也講求“弘毅”,講求“以天下爲己任”,但只是當處于順境時,才表現出儒家的積極進取精神,一旦處于逆境,則轉向老莊,退隱田園,即所謂“儒道互補”。

  三、在現實生活中,知識分子實際上指的是哪些人

  根據知識分子的基本特征,典型的的知識分子可包含哲學家、科學家、作家、藝術家、音樂家等等。在這裏,知識分子並不是通常所理解的腦力勞動者,而是指腦力勞動者中關心人類文化價值、具有社會責任意識的那部分人,大體上相當于“思想家”。如果一個傑出的科學家竭其一生,不辭辛勞的發明了原子彈,爲人類文化添加了重要的內容,但是他卻沒有在發明過程中,探究原子彈可能帶來的後果,那麽,這樣的科學家是創造者,但不屬于典型的知識分子。由于社會分工,人們的社會功能日益細化,使得人與社會的關系趨向以單純的職業關系爲核心,科技的發展帶來了職業的專業化。我們有的是學有專長的專家,他們可以爲社會大衆帶來更便利的生活方式、更豐盛的物質生活,但他們對社會的認識可能是淺薄的,對生命的了解可能是單純的;他們關心的是如何把自己的才幹發揮在專業上,往往忽視了他們所創造出來的文化內容。因此,一個科學家或學者不一定就是知識分子,除非他關注事關社會乃至整個人類的大問題(如戰爭、貧窮、可持續發展等);一個小說家或電影導演也不一定就是知識分子,除非他寫作、導演的東西不純爲感官娛樂而或明或暗地觸及到較爲廣泛深入的社會問題。與此相關,知識分子有一個被認爲是基本界說的特殊涵義,即知識分子是一個關心他個人身處的社會及時代的批判者與代言人。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典型的知識分子畢竟只是極少數,通常我們所說的知識分子並不是指這種理想化的知識分子形象。在現代漢語中,通常把知識分子解釋爲“有一定文化科學知識的腦力勞動者。如科技工作者、文藝工作者、教師、醫生等”。 照羅森塔爾和尤金主編的《簡明哲學辭典》“知識分子”條目,知識分子是“由腦力勞動者所構成的社會階層。”“工程師、技師及其他技術人員的代表、醫生、律師、藝術工作者、教師、科學工作者和大部分職員都屬于這一社會階層。”在具體操作中,我國長期以來是把具有中專以上學曆並從事腦力勞動的人劃定爲知識分子。在有關知識分子的實際工作中,各部門使用的概念不一樣,組織部稱“科技幹部”,人事部稱“人才”。各部門對概念的界定也往往根據自己的工作範圍確定,例如統戰部就把自己知識分子工作的對象界定爲有代表性、有影響的黨外知識分子。
  有一點需要明確,並非凡是受過一定教育、具有專業知識、從事腦力勞動人都是知識分子。例如,在我國,國家公務員就不屬于知識分子的範疇。國家公務員即通常所說的黨政幹部。由于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實行幹部知識化、專業化,這支隊伍中相當多的一部分人現在已經具有大專以上的學曆,其中碩士、博士也不在少數。如果僅從他們的教育背景和掌握的專業知識水平來看,無疑同知識分子沒有什麽差別,而且許多人原來就是知識分子。但是,我們所說的知識分子有一個重要特征,即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就是說,知識分子的工作是以創造、闡發、傳播或者運用知識爲核心內容的。國家公務員雖然在工作中也要運用各種專業知識,但他們主要是管理社會,同知識分子在工作的內容和性質上有根本的區別。另一方面,我國的知識分子主要是作爲政策對象而被界定的特殊社會階層。就此而論,國家公務員是政策的制定者和執行者,他們本身自然不能成爲政策的對象。目前,我國在幹部組織人事管理中,已經將公務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分類管理。因此,就我國目前的情況而言,凡是黨政機關納入公務員序列或參照公務員來管理的幹部,無論其具有多高的學曆,也無論其在工作中涉及多少專業知識,都不在知識分子範圍之內。
  在文革時期,知識分子被看做一種底下的標志,國家大搞“知識分子下鄉”運動,他們,也叫“知青”。
  知識分子的品格特征:正直、務實、寬容、謙遜、聰慧、睿智;富于同情心,知恩圖報;富于責任感,忠于事業;富于愛心,會接受別人的愛,也會愛別人;充滿感情色彩,能以性情之心去對待周圍的一切;不乏理性色彩,能以達觀的心態待人處世;有自知之明,能以謙和的態度看待自己的成績。知識分子的迂腐與頑固有時候也是一種嚴重的錯誤,同時知識分子往往循規蹈矩,沒有膽略,不具侵略性,甚至過于民主,不願意影響別人也固執地不被人影響,自己沒有紀律性也不想用紀律約束別人。這些鮮明的特征是知識分子沒有成功的原因,如果能克服這些弱點,也許知識分子對社會的影響會更大。
  “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這個命題是一個政治命題。實際上,工人階級和知識分子是從不同的角度講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22129.html?tp=0_11
 
 
 
 

台長: 阿楨
人氣(2,821) | 回應(47)|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思想文化 |
此分類下一篇:沒有批評的《文化批評》
此分類上一篇:《高級迷信》

顯示全部47則回應

圖博館
不看職業,也不看才能,看什麼?這正是我們要討論的問題。但可以肯定,文人作為“類型”,有特定的含義,並不等於“文字工作者”或“文化工作者”。因為人家寫文章,就管人家叫“文人”,是沒動腦子,含糊慣了。
  所有類型,都是士的變體
什麼是“文人”?文人是士人的變體。當然,其他類型,除了藝人,也都是。藝人在古代,多由“賤人”充任。社會地位,與士人不可同日。這當然是歧視。但藝人不是士(士人),而是庶(庶人),總歸是事實。
  士在春秋戰國,是最低一等的貴族。他們沒有封建領地(諸侯之國,大夫之家),但有學問本事,或一技之長。其中,有文化的是“文士”,有武藝的是“武士”。這是最早的分野。但這是“分工”,不是“分類”。文士和武士,都要靠自己的本事找飯吃。
  這就跟後來所謂“知識分子”一樣,也是“毛”,必須依附在一張“皮”上。不過那時皮很多,毛也值錢。幾乎所有的皮,都希望擁有更多的毛。稍微有點頭腦的諸侯和大夫,都爭相“養士”,甚至不計成本。比如齊之孟嘗,楚之春申,魏之信陵,趙之平原,這“戰國四君子”,便都是愛才如命,求賢若渴,網羅天下,執禮甚恭。
  反過來,士人則可以挑肥揀瘦,朝秦暮楚,愛理不理,愛來不來,端足了架子擺足了譜。反正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爺去投八路。於是,他們不但是中國最早的“文化工作者”,也是中國最早的“自由職業者”。
但從秦漢開始,士就不自由了。因為這時,“皮”只剩下一張,就是皇帝,或皇權。出路,也基本上只有一條,就是“讀書做官”。所謂“士人”,也一般不再包括武士,而主要指文士,即“讀書人”。讀書而做官,由士而大夫,所以叫“士大夫”。
  不過,做官這事,也非人人有份。有的做不了,也有的不願做,還有人心裡很想偏說不。這些人,便有的去做學問,這就是“學人”;有的去吟風月,這就是“詩人”。所以,學人和詩人,都是士人的變體。士的分野、分流和分類,自此開始。
  士人做了官,就是“官人”。官人是“幫忙”的。部分學人,修官史,設教席,注經典,搞意識形態,也算幫忙。偌大一個王朝和帝國,總要有人做事。這也無可厚非。何況士人來做官,總體上要比其他人好。外戚專政,宦官擅權,藩鎮割據,都是“禍源”。
2017-03-25 10:49:37
圖博館
於是從秦漢到明清,“文官制度”就越來越完善,越來越成熟。官員的主體,必須是士人(讀書人);讀書人的“正道”,則是做官。甚至還有世世代代讀書做官的大家,叫“士族”;而某些有一定社會地位的讀書人,即便還沒做官,也叫“士大夫”。總之,官人,是秦漢以後士人的主要組成部分。只不過,不能算作文化類型。
  文人是士人演變的末流
然而皇帝或皇家,不但要有人幫忙,還要有人幫兇、幫閒、幫腔。這不僅是帝國政治的需要,有時也是皇帝本人的需求,比如附庸風雅,裝腔作勢,顯擺賣弄。
  幫兇的,有打手,有鷹犬,有廠衛,有酷吏。幫閒和幫腔,則不是他們的活,也乾不了。靠藝人同樣不行。舊社會的藝人,並不像新社會這樣受到尊重。所謂“王八、戲子、吹鼓手”,哪裡上得了檯面?沒有話語權,如何幫腔?幫閒都難。
  於是所謂“文人”,便應運而生。文人,最早指“有文德的人”。這是古意,見於《書經》和《詩經》,後世不用。漢代的說法,是“採掇傳書以上書奏記者為文人”(王充《論衡• 超奇》)。但這是“文秘”,不是“文人”。而且,也應該算是“幫忙”的。
  漢魏以後的“文人”,俗稱“筆桿子”。他們是為皇權或當局服務,幫閒、幫腔甚至幫兇的讀書人。歌功頌德,是幫腔;吟風弄月,是幫閒;為文字獄提供“證據”,深文周納,羅織罪名,上綱上線,則是幫兇。沒有文人,單靠皇帝,根本就實現不了“文化專制”。《韓詩外傳》說,君子要“避文士之筆端”,並非沒有道理。
  顯然,文人這一品種或類型,實乃古士演變之末流。事實上,有士人“擔負起天下的興亡”,學人傳承文化延續文明,詩人(包括一切真正的藝術家)創造文藝作品,再加上哲人啟迪智慧,藝人豐富生活,也就夠了,要文人做甚?可見是怪胎。
  幫腔和幫閒,也有等級或品級。高級的舞文弄墨,中級的插科打諢,低級的溜鬚拍馬。但無論哪種,都是“御用”。有人主張分為“御用”和“非御用”的,這是犯糊塗,或想當然。其實,凡文人,皆御用,只有“在崗”和“待崗”之別,頂多再加“求之不得,惱羞成怒”的一種。這就正如執政黨和在野黨,都是政黨。凡政黨,都希望執政。如果連在野黨都做不成,就變成黑手黨。黑手黨如果做了總統,其實也很樂意“放下屠刀”的。
2017-03-25 10:49:55
圖博館
文人也一樣,幾乎無不盼望“上書房行走”。就連某些詩人,也如此。否則,何必抱怨“不才明主棄”,說什麼“奉旨填詞”?可見吟詩作賦,原本退求其次。如果連這條出路都沒有,便只好“落草為寇”,給“山大王”去當“狗頭軍師”。
  所以,文人其實有多副面孔,或為“文丑”,或為“文痞”,或為“文賊”,或為“文匪”,甚至“斯文掃地,潑婦罵街”,我們以後再說。那些從來就不想御用的,則決非文人。因此,有風骨的文化人,千萬別以為文人稱號是桂冠,隨便戴在自己頭上。
  總之,秦漢以後,士人就分化了,產生出各種類型。其中,學人和詩人是“正變”,文人是“異變”,哲人是“異數”。還有“匪人”,則是“異類”。匪人也有兩種。原本是匪,然而儒雅,是“儒匪”;畢竟是儒,但有匪氣,是“匪儒”。儒匪的特點,是“君子動口也動手,該出手時就出手”。匪儒的特點,則是離經叛道,呵佛罵祖,非文武而薄周孔,比如嵇康和李贄。這也是極少數,故不列為一種類型。
2017-03-25 10:50:49
圖博館
徐實:我面試的美國大學生,知識量還不如中國高中生2017-06-09

  高考帷幕剛剛落下,幾個月後,將有幾百萬新生心懷著對未來的憧憬,走入大學校園。近年來,我國的高等教育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國家在財政上的大力支持和青年千人計劃等人才引進措施可謂功不可沒。然而,中國大學究竟辦得怎麼樣,卻是眾說紛紜。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先生可能算是一個“悲觀派”。鄭先生在6月6日的《聯合早報》上發表了題為《中國知識的悲歌時代》的文章,在文中寫道:“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稱中國還沒有建立起近代大學,這話是很有道理的。可以補充的是,不僅沒有建立起近代型大學,而且也遠遠落後於傳統書院制度。實際上,無論是近代大學還是傳統書院,重要的並不是大學制度或者書院制度本身,而是大學和書院的主體,即知識人。”
  類似觀點在國內輿論場其實並不少見。耐人尋味的是,某些文科學者覺得中國大學越辦越爛,而這與企業界和理工科人才的觀感恰恰相反。這種巨大反差得用“立場不同、觀點不同”來解釋了。某些文科學者從自身立場出發,覺得自己作為“知識人”缺乏話語權,覺得大學距離“教授治校”的理想過於遙遠,覺得學術自由的氛圍還不夠濃厚,覺得國家和社會給予他們的還太少,所以有許多悲觀的看法。然而,要評價“中國的大學辦得怎麼樣”,就必須先有一個評價標準,要先弄清楚“中國辦大學的目的是什麼?”
  舊中國與新中國的高等教育完全不具備可比性。在兵荒馬亂的舊中國,中央政府從未對高等教育做出系統的規劃並付諸實施。所以早期中國大學的發展是“各行其是”——國立大學、私立大學、教會大學各唱各的戲,也可以說是漫無目的。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裡,1931年全國專科以上在校學生數僅為44167名,而整個民國時期理工科大學生的比例從未超過10%。所以說,舊中國的高等教育對工業化、現代化沒什麼顯著的貢獻。
2017-06-10 12:19:58
圖博館
新中國的高等教育則具有鮮明特色,從1952年的中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開始,高等教育就有了非常明確的規劃。辦大學的現實目的主要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1. 滿足中國工業化、現代化的社會需求。
2. 大批量培養人才,產生足夠的規模效益。
3. 提供公平的上升渠道,使年輕人能夠通過自身努力改善社會經濟地位。
  那麼中國大學究竟做得怎麼樣呢?我們用數據來說話。
  按照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16年的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國居世界第25位,與澳大利亞和挪威等發達國家的得分非常接近。中國企業2016年專利申請數量激增了45%,專利申請數量有望在兩到三年內超過美國。
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2014年發布的《國家創新藍皮書》指出,我國研發人員總量占到世界總量的25.3%,居世界第一。
  根據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2015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2011屆畢業生3年來月收入漲幅比例為98%,遠超過城市居民同期平均薪資漲幅(17.4%),大學教育的長期回報是明顯的,讀大學比不讀大學在收入的長期提升中有較大優勢。
  由此可見,中國大學很好地實現了上述三方面的目的,就整體而言辦得相當成功。
  辦大學當然還有其他方面的目的,例如培養受教育者的人文情懷等等。但是凡事有主次,只有在主要目的得到滿足的前提下,才能去兼顧其他的次要目的。大學當然不能只談功利性,但更不能不顧及投入產出比。辦大學本身要消耗大量資源,其中國家佔大頭,學生家庭佔小頭。國家和學生家庭對大學的產出當然會有強烈的期待。
  作為主要投資方,國家有權利要求大學提供必要的產出(高素質人才和學術成果),在這個大前提下才談得上“學術自由”。
2017-06-10 12:21:01
圖博館
大學生的學費和生活費對多數中國家庭而言是一筆可觀的支出。許多農村家庭是舉全家收入供養一個大學生,甚至可能犧牲其他孩子接受教育的機會。學生家庭出錢購買教育服務,當然有權利要求大學傳授有價值的專業知識和勞動技能,畢業生總要吃飽飯才能談理想和情懷吧?在大學裡培養“獨立之思想,自由之靈魂”固然是好事,但比這更重要的是培養勞動能力。勞動創造人類文明,如果畢業生連起碼的勞動能力都沒有,必然淪為家庭和社會的累贅。倘若連自己都養不活,連家人都照顧不了,“自由而無用的靈魂”豈不可恥?
  某些學者之所以悲觀,是因為僅從自身狹隘的立場去看待中國的大學制度,而完全忽略了中國社會的現實需要。從歷史的宏觀視角來看,為工業化、現代化提供技術和人才上的支持,才是中國大學最重要的使命。反過來說,倘若不能有效服務於工業化、現代化,再多的“近代型大學”又頂什麼用?
  還有些“悲觀派”總覺得中國大學和世界水平有極大差距。放在十幾年前,這或許是實情;放在現在,還真不是這麼回事。
  拿中國大學和國外大學進行比較,首先要選擇合適的比較方式。倘若非要拿國內不知名的二本三本和世界一流大學去比較,那豈不成了“田忌賽馬”?舉例來說,美國與中國的體量相近,那麼兩國大學之間合適的比較方式應該是:
985大學vs 美國排名前40名的精英大學(包括常春藤聯盟、加州大學系統等等)
其他211大學vs 美國排名40-100名的名牌大學(佛羅里達大學、普度大學這個級別)
國內二本vs 美國排名100開外的普通大學
國內三本vs 美國的社區學院
  如果按照上述方式比較,那麼中國大學在研究成果上與同等美國大學尚有差距,但是差距在迅速縮小;而中國大學的本科生教育質量並不比美國同等大學遜色。
2017-06-10 12:22:00
圖博館
985大學的理工科畢業生有很多到美國精英大學讀碩士、博士,其學業水平完爆美國同學,從本科專業知識的紮實程度就能明顯分出高下。211大學的理工科畢業生在美國名牌大學過得也不錯,以致這些大學的許多專業已被中國學生“霸占”。在過去的十幾年間,985和211大學的畢業生從相當程度上改變了美國人對中國人的印象,讓美國教授和學生都覺得中國是個人才輩出、不可小覷的國度。此外,但凡在美國做過助教的朋友,對美國本科生的水平應該深有體會吧?助教自然有義務回答學生們的問題,不過70%以上的問題屬於很低級的問題,要是放在國內大學會被噴死的。
  美國排名100開外的普通大學的教學水平如何呢?我經歷的真實案例倒是能說明些問題:幾年前我在美國企業主持面試,招收化學實驗員。加州州立理工大學波莫納分校離公司挺近,當時有不少學生前來面試。從學校排名來看,這個大學對應的應該是國內二本。我心想,實驗員又不是一個要求極高的職位,報名應聘的也都是化學相關專業的學生,招個合適的新人應該還算容易吧?
  可是,接下來的面試讓我大開眼界:我在面試中只問了一些高中普通化學的基本問題,比如滴定法和酸鹼平衡的基本原理,連續好幾個學生都回答不出來——這些人咱哪敢用?最後有一位學生勉強答出幾個問題,算是過關。可是她在接下來的測試中,配不平化學方程式,還能把摩爾濃度算錯,這可是國內高中一年級化學課的內容啊!這位學生的本科GPA在3.5以上,在學校裡應該還算個“好學生”,但我真想不明白她是怎麼在食品化學專業讀到大四的。不管怎麼說,國內二本的教學質量也沒有“放水”到這個地步。
2017-06-10 12:22:44
圖博館
而且我們更應該強調一個事實:中國大學的性能價格比遠高於同等美國大學。例如,清華大學和斯坦福大學大致對等。清華大學每年學費5000元,食宿費用約8000元;斯坦福大學每年學費4.8萬美元,食宿費用至少2萬美元。在本科學到的東西差不多的前提下,讀斯坦福大學的成本是讀清華大學的35.6倍。對於一個出身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清華大學就是最好的大學,沒有之一;這也是他通過自身努力改變命運的最佳機會。至於清華大學在某些文科學者眼中算不算“近代型大學”,對這孩子而言沒有絲毫意義。
  我國大學建設固然還存在許多問題,但不宜妄自菲薄。某些學者一說起外國大學就是“高大上”,一說起中國大學就是痛心疾首,這種心態明顯有問題。理工科人才對中國大學的建設水平倒是持比較積極的看法,因為近年來的學科建設成就是顯而易見的。在計算機、電子工程、自動化、建築等理工科專業領域,清華、北航、中科大等985大學已經不遜色於美國精英大學。2016年,清華大學在美國專利授權量名列全球大學第5位。
技術和人才的積累,再加上研究經費的增長,使得211  大學的科研實力也在迅速增強。以中國藥科大學為例,15年前要是有教職員工申請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那真是要好好慶祝一番;可是現在,全校一年少說獲得四五十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項目,司空見慣。當然,對於教職員工的考核也水漲船高:15年前發個影響因子為3的科技論文就算“重大科研成果”;現在這樣的小文章還好意思拿出來說?那些競聘教授的副教授們,哪個不是手裡攢著一堆高影響因子的科技論文?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我國的公立大學是屬於全體人民的,當然要為人民服務。中國大學辦得怎麼樣,象牙塔里一小撮學者說了不算,還是要看人民群眾的口碑。而且,建設更好的大學絕不等於建設更精緻的象牙塔——傳統書院沒法強國,學以致用才是王道。
2017-06-10 12:23:48
圖博館
回應
 中國大學總體上重理輕文。當然,這些文科的不滿啊。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這幫文科學者當然最希望現在能變成19世紀的民國啊,這樣的中國才是他們的天堂。
 作為一個文科生,一個在美國的985高校讀博的中國文科生,我基本上完全贊同作者的說法。在文科生圈子裡,能這樣反思自己的太少了。幸虧我在讀歷史、語言和某些理論之餘,一直喜歡和科技、城建有關的新聞,小時候還算是半個軍迷,才讓自己三觀最終是比較正的。只補充一點:發展文科,不只是為了陶冶情操,那個不是第二位,是第三位。大學第二位的作用是爭奪自己國家和文化在現實和理論界的話語權,理清中國自己的發展脈絡和方向。知乎這個答案就是我想表達的意思,當然這知乎這個平台上應該是不受歡迎的吧: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690702/answer/148207176
 是啊,美國大學生,知識量還不如中國高中生,但美國許多領域科技水平卻大面積領先中國,是怎麼搞的?為什麼iPhone、微軟、IBM都是美國的,為什麼世界名牌大學前10名好多都是美國的?為什麼?
 這個一點不矛盾。中國學生基礎紮實,這些和學校是否擁有高水平的科技文化成果無關,只和教育水準有關;人才的後期培養和能否出成果,就和師資、科研環境這些條件有關了,而是否擁有這些條件有和經濟實力有很大關係。美國之所以比中國在科技領域大面積的領先,完全是憑藉強大的經濟實力支撐起來的。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這種局面在不久的將來將會被大大的扭轉,這點已經在目前中國很多科研項目已經都在赶超美國的大量事實中得到證實。當中國的人才待遇和科研條件都超過美國時,美國優勢就會被中國優勢所取代。這也是美國害怕和遏制中國的原因所在。
2017-06-10 12:24:58
圖博館
洪光:高考是“指揮棒”,不該反被考生指揮2017-06-09

剛剛結束的全國高考無疑牽動著很多人的心,而高考語文科目作文部分又是毫無疑問的焦點所在,網絡上有關作文題的討論鋪天蓋地。其中,全國一卷的作文題因其緊扣時事政治而反響最為熱烈,但是有關這個題目的評論也最為兩極分化:一方認為,作文題緊扣時事是進步,相比之前各類高度務虛、空洞無物甚至出現科學性錯誤的作文題更能考察學生的思想深度和寫作能力;另一方則認為,緊扣時事的作文題對於信息獲取與分析能力比較弱勢的農村考生不利,不如以往務虛類作文題“公平”。
  那麼這道引起巨大爭議的作文題到底內容是什麼呢?根據網絡上流傳出的試卷截圖,題乾為:
據近期一項對來華留學生的調查,他們較為關注的“中國關鍵詞”有:一帶一路、大熊貓、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享單車、京劇、空氣污染、美麗鄉村、食品安全、高鐵、移動支付。請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
  應當說,這十二個關鍵詞確實都是熱度極高的詞彙,被出題人選來出題無可厚非。但是我們也應當承認,對於農村考生來說,這其中一多半詞彙也確實是他們很可能從未親身接觸過的,甚至有些連含義都不大清楚,反對者對於此題不利於農村考生髮揮的擔憂確實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僅僅是“對農村考生不利”,並不構成否定這道題的充分理由。
  首先,由於城鄉二元結構、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以及觀念保守落後等因素,農村,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的農村的考生確實消息比較閉塞,容易出現“雙耳不聞窗外事”的問題。但是這種問題不是只針對“共享單車”“一帶一路”等“城里人的事物”才發生的,即便對於農村的新事物,恐怕農村考生也同樣知之甚少。
2017-06-10 12:25:50
圖博館
試想一下,如果考題中出現“雜交水稻”“轉基因作物”“綠色種植”“退耕還林”“新農合”“精準扶貧”等農村考生的身邊詞彙,難道農村考生就能答得和城市考生一樣好嗎?筆者個人認為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略微悲觀地講,農村的現狀決定了,除非考怎麼種地和怎麼外出打工,否則只要考察稍微“高大上”一些的時事話題,就總是對農村考生不利的,不論這個時事發生在農村還是城市。既然如此,如果沿著因為“對農村考生不利”就要廢掉這道題的邏輯走下去,只怕整個文科高考都要被砍掉,即便不砍掉也要大幅閹割刪減考點。畢竟,歷史、地理和政治哪個與時事聯繫不緊密?
而且,理科考試命題在實施新課標後也強調了與科技前沿結合的要求,物理考試的迴旋加速器與粒子對撞機類題目就是典型一例,這些題是不是也得刪掉呢?當然,也不是沒有人對於高考考綱提出過系統性質疑,一位左派人士就曾撰文批評稱“理科指向現代工業,文科指向體制內的宣傳話語體系,這一切都與農村考生無關”——只怕真的是要考怎麼種地和怎麼外出打工才能滿足這類人的需求了。
  退一步講,拋開時事題不談,單純只看課本知識本身,“對農村考生不利”的現象就消失了嗎?
  還是以史地政為例,在很多很多縣以下地區的農村初中,整整三年是不會開設任何史地政課程的,儘管史地政明明白白地寫在初中課程大綱裡。這些學校最多在會考(學業水平考試)之前安排學生突擊複習一下,有時甚至組織、協助考生作弊以通過會考。
  再加上農村地區的家長因為教育觀念落後,動輒禁止孩子看“閒書”,最終導致農村地區高中生的史地政基礎往往非常薄弱。
  如果說中學的史地政知識是一座金字塔,高考考察的綜合運用能力是塔尖,那麼初中所學以及個人文史修養就是塔基,而很多農村地區學生的塔基與其說是塔基,不如說是巨石陣——有限而零碎,不成體系。
2017-06-10 12:26:51
圖博館
這種“有限而零碎”能夠到達什麼地步呢?以天津市某年的中考英語二模題為例,其中一道選擇題為“Jilin province is in the ( ) of China. A.northeast B.northwest C.southeast D.southwest”。也就是問吉林省在中國的哪個方向上,出題本意是要考察學生對於東西南北方位詞的理解,基本屬於一道送分題。
  但是就是這麼一道送分題,在考後的試題分析中發現,相比其他選擇題,這道題農村考生的正確率遠低於城市考生。原因就是,由於很多初中不開設地理課,學生又缺乏課外閱讀,導致很多農村考生不知道吉林省在哪,不是看不懂題,而是看懂了也不會選。既然如此,高考文科考試是不是應該干脆廢掉,以避免“對農村考生不利”呢?
  當然,筆者舉了這麼多農村考生“先天不足”的例子,不是為了落井下石幸災樂禍。而是希望提醒那些動輒因“對農村考生不利”而批判試題的人,高考是一個中國公民所接受的十二年基礎教育的終點,指望靠改變終點來解決起點、中間點和轉折點不平等所導致的問題,無異於捨本逐末,同時也是在自欺欺人。因為改變些題目很容易,但農村考生基礎知識和課外知識雙重薄弱的問題依然存在,只不過被“更公平”的高考題掩蓋掉了。當農村考生進入大學、走向社會,又有誰為其薄弱的基礎和狹窄的眼界買單呢?
  回應
 作者說的確實是公允的,農村的教育落後是全方位的。農村地區分數線適當降低就夠了,而不是把福利發給在大城市裡享受了充分教育資源,卻又打著素質教育旗號給自己降分的垃圾們。
 今年浙江試點“改革”,高考成績只佔一部分,還有高中學業考試成績,綜合素質考評,“亮點”是“素質”的30%由老師評,70%由同學評。以後“素質”高的人有福了。
 好吧,以後高考分成城市捲和農村卷,怎樣? 明洪武三十年科舉會試北方舉人因成績不佳全部落選而鳴冤狀告主考“地域歧視”。為維持長江南北的政治平衡和打擊江南地主,朱元璋不惜冤殺考官和狀元,並將榜單中原先的南方人全部換為北方人,並在此之後分設“北榜”與“南榜”,是為明初著名的“南北榜案”。此舉開啟了為禍整個明朝時期的“朋黨之爭”的惡習。 難道現在要開歷史倒車?
2017-06-10 12:27:49
圖博館
伊麗莎白·米切爾:美國的公共知識分子怎麼啦?
曾任《紐約每日新聞》記者,作家2017-09-09

國家總是需要這些重要人物給我們指導,但他們還與我們同在嗎?如果在,他們是誰?
在英國脫歐和特朗普總統選舉之後,能提出極具影響力觀點的專家和評論家,試圖找出令許多人大感意外的民粹主義狂熱的原因。在眾多的評論文章和書籍(比如《專家之死》)中,人們的共識似乎是:書呆子們都死了。
當今美國公共知識分子有很多,往往形成不同的星簇,我們或許可以將其置於不同的類別。
如果我們回顧歷史,公共知識分總是出現在國家陷入嚴重分裂的時刻:內戰時、越戰時、爭取民權和女權鬥爭的時候等。在意識形態嚴重分歧的當今時刻可能看到公共知識分子的回歸,就在我們需要他們的時候,會出現那些能夠溝通情感壁壘的思想家和評論家。不過這次,他們有可能出現在在線論壇上,並可能攪動起更多的播客視頻。
  回應
面對國難,該國公知集體失聲,真相令人震驚!
2017-09-09 11:03:21
圖博館
如何看羅振宇2019年跨年演講? 2019-01-01 王若愚

一覺醒來,朋友圈裡鋪天蓋地都是羅胖子“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的消息。有的人曬了去深圳灣春繭體育場現場享受“知識跨年”的喜悅,有的是第一時間發出了四個多小時跨年演講的全文實錄版,有的則是怕信息量太大、讀者接受不了,貼心地推出了跨年演講的精華版。
實際上,現在以個人演講方式來跨年的人越來越多,據說個個場面都很火爆,似乎有取代那種又唱又跳“闔家歡”式晚會的傾向。
比如,2018年12月30日,以“預見2019:國運70”為主題的吳曉波年終秀,在廣東珠海橫琴拉開帷幕;
12月31日,在深山科技園,公子義第一次與世界對話精彩上演,本來只邀請了5000人,結果來了15980慕名而來的觀眾。
  說實話,我是挺佩服這些能夠做跨年演講的哥們。別的不說,光一個人站在那兒喋喋不休地講四個多小時,就得消耗多少的腦細胞呀!而且光說就算了,還能吸引這麼多人花上不菲的門票錢,過來聽你喋喋不休,也確實很牛掰了!而且吸引這麼多人就算了,還能夠讓電視和網路直播,又可以賺得盆滿缽滿,那就更加厲害了。
  從這個角度說,羅振宇以及那些做“知識跨年”的同行們,是十分成功的。而且這些演講,主場大多在珠三角,這也是中國經濟最為發達、最能接受新鮮事物的地方。
  不可否認,羅振宇的演講是下了很大功夫和精力的,籌畫準備花了很多時間,主題十分鮮明,能夠從大家可知可感的內容切入,拿出很多概念,提出很多有意思的觀點,配合很多精美的PPT,確實有一種“知識盛宴”的感受。
  今年羅振宇演講的主題是“小趨勢”。如何抓住並踐行小趨勢?羅振宇用“紮心五問”做了回答。分別是:我能看到事實嗎?我能感知“非共識”嗎?我的時間夠用嗎?我的力量從哪來?時間願意和我做朋友嗎?
  透過這五問,羅振宇從五個層次進行了演繹:首先,抓住小趨勢,要先認清事實。其次,小趨勢來自於“非共識”。第三,把握小趨勢,要以整個人生為尺度。第四,落實小趨勢,需要從系統中汲取力量。第五,奉行長期主義。
2019-01-02 09:44:23
圖博館
聽完了又啥感受?其實萬變不離其宗,羅振宇的套路就是那麼幾個:
  一是製造概念。羅胖最擅長以一個聽起來很牛掰的概念,把聽眾唬得一愣一愣的。這些概念必須逼格要高,要讓人聽得雲遮霧繞、似懂非懂,要讓人在腦袋裡轉幾個彎後才能想明白他到底在說啥。比如說,今年的“小趨勢”,既不是“大趨勢”,但又是實實在在的“大趨勢”。
  二是販賣焦慮,尤其是中產階級的焦慮。正如羅振宇開篇演講裡說的那樣,“等待信號,個體命運好像不由自己做主”,讓中產階級感受到這個時代的殘酷,感受到那麼多曾經風光一時的企業都紛紛倒下。如果抓不住這個大趨勢,就有被時代拋棄的危機感。怎麼把握時代呢?必須聽胖羅指點人生呀。
  三是模糊預測。前幾天,有媒體做了一個有意思的總結,就是把那些大證券公司關於2018年的預測進行了盤點,據說中金的預測是錯了九個半。那麼,如果有人把羅胖前3年的演講拿出來作個盤點,究竟會對了多少、錯了多少呢?但我相信,沒有人能夠做出這麼準確的評價。因為羅胖講的都是感覺,都是趨勢,無所謂對錯,沒有硬邦邦的標準。這些模糊的預測,聽了很過癮,聽後能留下多少印記呢?恐怕也不好說吧。
  四是冒充全能。一個人就算是再博學,也不可能懂得所有的知識,除非他是上帝。在自己熟悉的領域指點江山是沒問題的,但要是跨越了自己的知識積累,在陌生領域口若懸河,恐怕只會留下笑柄。其實,與其說硬充“專家”,還不如老老實實承認某些領域我也不知道,純粹是瞎講的。
還有就是,羅胖的演講中,有很多不同形式的廣告,這或許也讓他的講解與分享的客觀性、公正性,有了一定的偏差。
羅胖說他一共要做20個跨年演講,剛剛結束的這個是倒數第17個。未來的16年,這樣的娛樂大戲還會繼續上演,希望羅胖能夠有更多的乾貨,讓數以萬計的觀眾願意為“知識分享”埋單。
2019-01-02 09:47:23
持久液
2020-01-13 06:39:26
阿楨
底層網文作者:過半月入2000元,“賣身契”已簽到去世後50年 IT時報

中小網文作者舉起“苦霸權合同久矣”的旗幟,中小作家們維護眼前可見的付費閱讀的分成,但平臺開始向免費閱讀、IP多元化運營轉移。
2020-04-27,閱文集團宣佈管理團隊調整…
5月5日,閱文作家集體斷更,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平臺自發舉行“五五斷更節”,抗議閱文免費政策。
隨後,閱文集團發佈公告稱,文章對網上流傳的“作者被收走著作權”、“作者所有社交帳號全部歸閱文”等說法不屬實,並且再次明確“全面免費不可能”。
5月6日,閱文集團如期舉辦了作家懇談會,懇談會上閱文新管理層改革舊合同,明確著作人身權歸屬作者,而著作財產權的收益規則在經雙方協商後,在自願的情況下授予,並且免、付費模式由作者選擇。
中小網文作者的自由:“我們只有簽與不簽的自由,只有大神才有議價權。”他們擔心,免費閱讀會動搖他們的收入。
免費閱讀洩洪之勢
據2018年網路文學作家收入排行顯示,創作者已達1755萬人,日均更新8000字。“唐家三少”以1.3億元斬獲第一。但新入局的以兼職居多,月收入高於5000元者僅占15.4%,過半低於2000元。
讀者看一章2000字,要花1毛錢,作者賺5分,網站賺5分,看完一部動輒800萬字的網文作品,至少要花400元。高企的閱讀費用,給盜版滋生了空間,2019年網路文學盜版損失39.3億元,比2018年上升10.4%。
閱文每年處理侵權案件近2000起,僅2019年就發起民事訴訟1500餘起,下架侵權盜版連結近2000萬條。
從2018年8月開始,連尚讀書、米讀小說、七貓、番茄等主打免費閱讀的App相繼殺入,閱文旗下QQ閱讀等付費閱讀App首當其衝,平均月付費用戶由2017年的1100萬減至2018年的1080萬,付費比例也由5.8%下降至5.1%。
  回應
 一個人只要還有點本事可以賺到錢,有誰會去靠敲鍵盤寫小說?
 李杜,柳永,徐渭,羅貫中,施耐庵,吳承恩,曹雪芹,蒲松齡等人表示羞愧難當。
 那些人寫的小說真的沒賺錢。大把公務員在起點寫小說,只要爬到中上層,一個月(每日6000字)賺到的錢,做公務員一年也比不上。免費大旗一開,再也沒機會了,所以寫手們暴動了。
2020-05-12 08:51:55
阿楨
中原大學副教授招名威與民進黨立委何志偉05/11召開記者會,痛批中原大學只要陸生不要尊嚴踐踏國格,原因在於招在課堂上點名陸生「武漢肺炎」(回應:大學是講求學術自由的地方,就算不接受對方的談意識形態,也要有民主修養一笑置之,畢竟台灣是民主自由的社會,不是大陸一言堂的專制社會。 在綠獨下媒體、校園更是變相的獨言堂!有怎樣的817+1450學生,就有怎樣的老師.)

    瘟疫哲學

釋曰佛無分別心,眾生皆有佛性。老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病毒自然對人類也一視同仁,不分國族、政體,都會演化出肆孽之道。但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以2020肆孽全球的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為例,由下列相關新聞資料可知,愈有正知(病毒的肆孽之道)正信(知恥近乎勇)正行(勇於普查與隔離)者如中韓星,愈能違抗天孽,此乃真佛系防疫也。反之,愈是無知無恥(造謠信謠國族歧視政體鬥爭)無能(普查隔離很能歧視鬥爭)者如義英美日印(台港獨),不查當沒事、一查嚇死人,此乃假佛系真自孽也。

  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相關新聞資料
.......
2020-05-14 07:14:53
阿楨
張維為:這次疫情把中國公知虛構出來的美國打回原形 2020-07-06 觀察者網

  這次中美抗疫模式的最大差別就是,中國模式從一開始就明確,人民的生命高於一切,用習主席的話說就是,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所以我們把疫情防控作為全黨全國頭等大事來抓,實行拉網排查,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相比之下,美國乃至整個西方國家的做法,都是經濟利益和商業利益高於一切,抗疫結果也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次疫情大戰襲來,把中國公知們虛構出來的西方世界、特別是美國,一仗打回原形。美國不是所謂的“民主社會”嗎?不是最強調人權嗎?他們編出美國人命是世界上最值錢的,美國護照上印著:不管你到哪裡,美國政府和軍隊永遠保護你。
  回應
方方之流出來走兩步繼續對你祖宗美爹歌功頌德
公知,就是吃了美國狗糧的賣國賊
公知多少天都不敢出來說句話了

頻批習近平 清大教授許章潤被捕 友人:被官方誣為嫖娼(楨:?) 2020-07-06 中央社

中國知名自由派學者許章潤今天被警方帶走,引起外界關切。他的友人透露,許妻事後接到四川警方來電,指許是因為「在四川成都嫖娼」被捕,中國官方這種作法是「毫無下限的誣陷」。
過去3年來,許曾多次公開發表文章,點名抨擊中共乃至於總書記習近平。其中,他在2018年7月發表題為「我們當下的恐懼」的文章,批評習取消國家主席任期制,讓中國向毛澤東時代倒退。2019年3月,許便遭任教的北京清華大學停職、停課。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不久,許以「憤怒的人民不再恐懼」為題發表文章,直指中國處於「壟斷一切、定於一尊的組織性失序」,並直指習「疫癘猖獗當口,所謂『親自』云云,心口不一,無恥之尤」。
2020-07-07 10:16:01
阿楨
相關新聞
順我者昌、逆我者被嫖娼?中國警方公佈鄭文傑「嫖娼證據」
港版國安法7.1實施,英國駐香港領事館前僱員獲英國政治庇護
"香港眾志"解散醜聞:黃之鋒等3人卷錢跑了
港媒爆料:黃之鋒曾謀劃卷款逃到美領館求庇護
  回應
人家都公佈錄影帶了,鄭還掰?無恥漢奸洋奴走狗
來台灣啦!在台灣嫖妓,817會讓你高票當選議員哦!

一不小心,《紐約時報》把美國政府反華陰謀給說漏了 2020-07-06 環球時報

  雖然咱們中國人都知道美國政府一直在保護和資助著許多年前被我們政府取締的邪教法X功,讓這個謀財害命的邪教組織給其充當反華宣傳的馬前卒,但一直缺少一些更充分的證據。
  不過,一貫反感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紐約時報》,在其最近一篇攻擊特朗普政府的文章中,卻“不慎”將美國政府和這個邪教組織進行噁心交易的實錘給抖了出來…原來,在1個月前,特朗普給這個機構任命了一個新的領導人,而此人一上臺便開始對這個美國政府的“外宣喉舌”進行了“人事清洗”,將四個下屬部門的領導都給撤掉了。這四個部門中包括常年與美國多個反華勢力勾結,為美國政府進行反華宣傳的“自由X州電臺”;在中東和歐洲為美國政府進行宣傳工作的另外兩家電臺,以及一個名為“開放科技基金”的組織給了法X功840萬美元的政府經費。另外,“美國之音”這個同隸屬於“美國國際媒體署”的反華外宣喉舌,也發生了領導層的變動。
2020-07-07 10:18:48
阿楨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王家範:晚明江南士大夫的歷史命運 2020-07-12

晚明江南的社會經濟已躍居全國首位,經濟的發達,城鎮的繁榮,都為該地區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越環境。不用說富有資產的官僚、地主,即使僅有瘠田十畝的一般農家,也總勉力讓子孫入泮,冀望其跳躍龍門。明代各地有府學、州學、縣學以至社學、私塾,江南又盛行書院,實則都是科舉預備學校。書院轉向科舉,學校與科舉並為一途,使明代學校教育更是走進死胡同。
江南生員舉子眾多,在顧炎武看來,何以不是文化繁榮、歷史進步的標誌,反成了社會公害呢?
中國生員的唯一出路是科舉——仕途,產生“人才過剩”現象,大量生員被擯斥於仕途之外,又皓首白髮以待“金榜題名”,別無所事。它既是文化教育方面的一種病態,又成為加深政治惡化的病灶,惡性循環,幾成不治之症,到晚明竟成了深伏著亡國滅族的一個禍患。
晚明科場的競爭,已經不純是個人間的命運之戰,而是擴大波及為集團間的廝殺肉搏。為此,晚明江南士大夫的結社之風極盛,這種以文會友的結社或明或暗正與科舉——官場的角逐緊相攀染。
…..
  回應
宋朝通過完善政治制度,早就完全解決的問題!
正是宋朝“完善政治制度”導致政府被士大夫階層利益裹挾,土地兼併嚴重,社會階層貧富差距嚴重。而王安石變法所採取的極端做法又招致士大夫階層的報復,終兩宋均是在這種溫水煮青蛙的態勢裡緩慢自殺。

1946年三名女孩考清華落榜,真相竟然是?

2020-07-08,有“大V”發佈微博稱“這三位大學者大專家的女孩因為差幾分沒有考上”,並配上一張四名女性圖片標注為“【教育的公平】1946年有三個女孩考清華落榜,這讓人看到了那個年代中國教育的公平和良心。”有“大V”附和“看這些也感動不了那些今天的高考腐敗者”。
  民國時期的教育真的是這樣嗎?
  一、照片中的女性並非梁再冰、馮鐘璞、梅祖芬,而是林徽因(右一)和她的表姐王孟瑜、王次亮和曾語兒。
  二、三名女性落榜清華的真實情況是抗戰勝利後大學第一次招生,考生眾多,競爭激烈。大後方和收復區的應屆高中生,加上多年抗戰積壓下來的往屆沒有考學的高中生,還有大量的復員軍人,使得考生一下子變得特別多。清華不得不擴招新生八百七十人,錄取率也不足5%。
2020-07-14 07:35:36
阿楨
三、誰在美化民國教育
大多數是作家、業餘的歷史愛好者等。他們對於民國教育充滿著想像、浪漫描述,但那些是否就是民國教育的真相呢?
  舒新城1924年曾就內地湖南所見聞的教育行政的混亂情形做過批判:內亂對於教育顯明的影響列下:(一)省教育經費積欠至十個月;(二)指定為省教育經費的鹽稅附加稅為軍人提去四十余萬;(三)地方教育經費隨時被軍人提取,致各地欠費自數月至十餘月不等;(四)地方教育機關,隨時被軍人佔據,學校常不能如期開學;(五)內地交通權完全為軍人佔據,學生不能按期到校,甚至於被危險;(六)教會學校特別發達。
  進入國民政府時期,教育的情形並未得到根本改變。教育社會學家盧紹稷在1931年出版的《教育社會學》一書中曾說:我國教育,因承數千餘年“偏重個人”積習之故,所以近年以來,雖嘗聞有“適應社會”之呼聲,而學校畢業生尚未能皆為社會上實際有用之人物。試觀我國現今學子,除少數外國留學生與國內中等以上學校畢業生講求實學外,大都徒冒虛名,以“文憑”為目的,學非所用,用非所學,無所裨益於社會。小學畢業生,知識幼稚,姑置勿論。中學畢業生,往往學農不農,學工不工,學商不商,甚至有在家賦閑,成為社會上之寄生蟲。至大學與專科學校畢業生,對於學問雖算有一點門徑,但嘗見有畢業於紡織專科,而為普通中學圖畫教員者;有以畢業於農業專科,而為普通行政機關助理員者,甚至有以留學歐美各國大學與專門學校畢業,歸而應考試於書業機關,充普通編譯員者。所用非所學,滔滔皆是。
  1931年國民黨中央機關報《中央日報》的主筆陶希聖感歎說:“從小學到大學的幾層等級,逐漸把貧苦子弟剔除下來,最貧苦的農工子弟們沒有受初等教育的機會,其中升入中學的少數青年,大抵出於中資或富裕的工商業、地主、官僚家族,大學則是所謂的上層社會,即大地主、金融資本家、工業資本階級的領域,他們的子弟是最能住進大學的。”
  回應
民國吹的主要是灣灣和其出資支持的要麼裝傻要麼壞的阿貓阿狗。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45497
2020-07-14 07:37:53
阿楨
大學畢業生最新起薪曝光 網友一看噓爆回這句 2020/07/12 中時

台灣近年來大學畢業的起薪有微幅調漲,近期勞動部發布的調查顯示,2019年大學畢業平均起薪有29K,對此,有網友在PTT上分享這項數據,卻意外引起熱烈討論,不少網友都狂噓,「現在拿29000大概跟以前拿24000差不多」、「29k 在台北差不多是吃土」。
但似乎南部數字更慘,「那我怎麼看到中南部一堆比這個低的..?」。
  回應
歡喜選甘願受,呵~南部薪水低那是台灣價值~
加入民進黨,前途無限,也可吃人夠夠。
趕羚羊!綠共的數據能信?

年輕人沒有最苦 只有更苦 2020/07/12 中時社論

全球新冠疫情更惡化,今年全球經濟將衰退3到5%,各界已有共識,今年是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後經濟表現最差的一年,情況比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還差。不少國家的股市卻展現強勢上漲格局,台股上周站上30年來新高。
金融海嘯後,全球主要央行將利率降至零到負利率之外,也大推特推所謂的QE(量化寬鬆),其思維是支持股市就能保有財富效果,讓企業繼續運作,最後對經濟及一般民眾(就業者)都會有好處。
全球經濟表現最好、被稱為「黃金年代」,是在上世紀戰後到70年代,當時各國所得差距較小、經濟成長較高。但80年代後,美國雷根與英國柴契爾夫人上台,自由化與鬆綁成為流行名詞。雷根把個人最高稅率從70%降到28%,英國幾乎所有公營事業都走上私有化、民營化。
這一套「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認為富人受惠後會增加投資與消費,讓窮人也受惠終而全體民眾都能獲利,也有人稱此為「滴漏式經濟」(或下滲經濟),經過30多年試驗,這套經濟政策已出現所得差距嚴重擴大的後遺症,川普上台後又推動大減稅,疫情也讓政府負債大增,未來所得差距必更惡化。
台灣的所得差距如根據官方公布的五等分法比較,最高級跟與最低級距的差距大致在6倍多,已較早年的4、5倍惡化。若就財政部財稅中心資料,最高所得的5%對比於最低所得5%的倍數,1998年時只有32倍,2013年已飆到99倍。
疫情時代經濟,政府負債加重、所得差距拉大、年輕人陷低薪困境,蔡政府若應揚棄新自由主義的思維與政策,讓高所得者繳更多稅,同時壓制可能再上揚的房價。
2020-07-14 07:39:59
阿楨
老梁怒懟金燦榮| 公知汙名化是社會反智現象的代表 2020-06-2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sSrFdJZDl0
  回應
金症痿真是無恥到極點!垃圾五毛狗!
金老師說著沒錯啊,公知之所以汙名化,主因是公知失去民心。
拿公知和明末東林黨比的人最無知
在中國5000年歷史上,公知從來沒有發揮過任何健康的作用。公知的問題是什麼?就是這幫人覺得自己代表知識,別人都無知,進而要求特殊的社會地位和利益,沒得到就覺得社會出問題了,那就是政府的錯,所以就恨共產黨。
老梁不懂什麼叫反智。所謂公知,是那些「專業能人,由於並不專心致志,擔心喪失職業頭銜,便自貼公知標籤來魚目混珠。平成以來,公知電視藝人化←知識異化,當職業來做。在利己驅動下,把大義名分與私心相雜交,借煽乎危機來攫名漁利,陷入自欺欺人的困境。」(「知識人とは何か」,《福田恒存全集》第六卷)。中國公知的“知識異化”比日本厲害,知識異化即反智。

崔永元2020-05-13我是公知。我永遠是公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eA3sK9K0xI

公知崔永元的“愛國方式”

所謂的公知,是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和文化底蘊。這些公知在年輕時代,被美國所扶持的漢奸進行誘導和洗腦教育,最後被成功的培育成新一代的漢奸優等生。他們身上所承擔的責任,就是在網路的各種平臺對新一代的學生和社會上的城市居民進行誘導和洗腦,宣揚美國優秀理念,以及國內哪哪都不行的思想。導致的後果就是廣大的線民對於中國的現狀越來越不滿,對於政府的政策越來越不擁護,對於民族的前途越來越沒有信心。到最終,這些公知所營造出來的令人絕望的黑暗氛圍會彌漫到整個互聯網上。被這樣氣氛籠罩的國人,在精神上會被徹底的摧毀。在精神上被瓦解的國人,在文化上又被拆掉了地基,這就是可怕的沒有硝煙的文化戰爭的後果。而在這場戰爭中,這些中國公知充當了急先鋒的角色。

“後公知時代”的中國輿論市場 2020-07-20

2009年時,新自由主義和恨國黨在網路上整體佔據上風,並隨著此後爆發的移動互聯網而一度蓬勃發展,甚至曾經形成了“政治正確”。
2020年一月份面對疫情初期的慌亂,曾經一度讓對中國制度貶低的有些人又興奮起來,又始談論“西方制度優勢”、“‘自由民主‘’面對疫情的優勢”。但令人沒想到,光環在身的西方世介面對疫情竟然能表現出這個樣子。官員竟然能這樣自私、無能、無恥,民眾竟然能這樣愚昧、反智、落後。
  原本以為是一次反擊,結果變成了迴光返照。
2020-07-23 08:07:16
阿楨
公知過去二十年為什麼能佔據輿論優勢,歸根到底是西方的實力優勢在中國輿論場上的映射。西方是神,公知就是傳教士,是具有對神諭做出解釋權的人。而中國的經濟發展使得更多民眾也能親身接觸到“神的國度”,這導致公知對“神”的壟斷解釋權不復存在了,而近距離觀察所發現的“神”的醜陋和陰暗,更使得傳教士們的話語權和“道德高地”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
  特朗普上臺後的一系列潑皮無賴賤招,加上抗擊疫情和治國理政的無能、甩鍋、膚淺甚至滑稽的面孔,讓美國勉強表面維持的“神性”光環全無,即使拜登上臺,也很難重新建立起來了。
  世界充滿矛盾,矛盾無處不在,舊的矛盾消失往往意味著新的矛盾開始,或者原先的次要矛盾的地位上升。
  比如說公知的對立面裡,其實從“極左”到左,到右,到“極右”,各個政治光譜都是存在的。從最左邊的原教旨主義革命派,到最右邊的極端民族主義,以及諸如國家主義者、中華傳統文化捍衛者等等,彼此之間其實並不完全是一路人,而只是由於公知對整個民族、共和國歷史的否定,分別觸碰了這些人群中不同的厭惡點,因此使得他們團結起來反抗公知的話語權。
  對於民族主義者,他就意識到中華民族不比西方白人差;對於激進革命派,他也會覺得資本主義國家不是不可戰勝;對於部分毛派,他會覺得前三十年打下了基礎;對於國家主義者,他會覺得只有一個強大團結的國家才能更好的生存……
  但是,這些厭惡點實際上不是完全一樣的。這使得一旦對立面消失或者式微,由主要矛盾蛻變為一般矛盾,那麼這些人內部的不同見解的衝突也會逐漸浮上水面。
  過去,當公知很容易,只要把“體制”、“專制”、“民主”、“自由”、“獨立思考”、“普世價值”等等幾個詞翻過來覆過去的排列組合,你就是“公共知識份子”了。無論你是高中畢業,還是教授博導,當起公知來,都是半斤八兩。
  回應
市場上的公知(茅於是、高曉松、袁騰飛等人)很容易辨別和提防,體制內的公知(張維迎、柴靜、方方之徒)才是更要警惕的。
  相關新聞
哈佛大學13年研究:中國民眾對中央政府滿意度超過了93%
相比之下,蓋洛普2020年1月發佈報告稱,美國人對聯邦政府的滿意度僅38%。
2020-07-23 08:12:12
阿楨
錢鍾書對老師吳宓的愧悔

錢鐘書才華蓋世,但其爭議也頗多,他與老師吳宓、陳寅恪的恩怨和他短期執教西南聯大後離職等往事間流傳很多,那到底是怎樣一段往事?
學者孔茂慶《錢鐘書傳》據說年輕氣盛的錢鐘書在西南聯大任教時,曾評價:“西南聯大的外文系根本不行,葉公超太懶,吳宓太笨,陳福田太俗。”但錢鐘書夫人楊絳同時在《人民日報》與《文匯報》,公開替錢鐘書辯白,說錢氏根本沒說過這句話。
此外,他不選陳寅恪的課,並幾次公開批評陳寅恪的著作,在《管錐編》、《宋詩選注序》以及與外國學者交流的信函中,均有直接或間接的指責陳氏治學之語。
28歲的錢鐘書海外留學結束後,經馮友蘭等力薦,回國執教西南聯大,但幾個月後就“不辭而別”,離開昆明轉赴湖南藍田師範學院任英文系主任,關於錢鐘書為何離開西南聯大,學術界有許多說法,有代表性說法是錢鐘書年輕氣盛,得罪了人,只能離開西南聯大。
錢鐘書在離開聯大後,輕狂的性格與心態有了很大收斂,逐漸藏而不露,正是得益於這一轉變,才使他躲過了後來的“反右”與“文革”劫難。
1993年春,吳宓女兒吳學昭開始整理吳宓日記和遺著,發現有許多關於錢鐘書的記載。
他給吳學昭回信時自我譴責檢討:“先師日記中道及不才諸節,讀後殊如韓退之之見殷情,‘愧生顏變’,無地自容。”稱自己“少不解事,又好諧戲,同學複慫恿之,逞才行小慧,以先師肅穆,故尊而不親。且先師為人誠愨,胸無城府,常以其言情篇什中本事,為同學箋釋之。眾口流傳,以為談助。”錢鐘書深悔自己隨眾而對老師恭而不尊,以致“弄筆取快,不意使先師傷心如此,罪不可逭,真當焚筆硯矣!”但事已至此,“內疚於心,補過無從,惟有愧悔”。
後來這封“請罪信”就成了由三聯書店出版的《吳宓日記》的代序。
2020-07-25 09:09:56
阿楨
北大國發院教授:諾獎再次提醒中國經濟學家 研究要多務實 2020-10-15 觀察者網

  2020年諾貝爾獎頒給了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兩位教授——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B. Wilson),以獎勵他們對拍賣理論做出的貢獻。
  今年與201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都強調了——市場設計理論和應用。
……..
  對中國經濟學研究的啟示
  中國擁有著其他國家難以比擬的制度優勢和海量資料,理應有更強的設計市場的能力。然而,國內只有很少的經濟學家像“工程師”一樣注重將理論應用於具體市場。
  事實上,中國目前的市場交易之所以存在很多弊端,原因之一是我們對“什麼是市場”及“什麼是現代有效市場”缺乏認識,認為政府不干預市場就能自動有效,於是一放就亂,一管就死。
  回應
 什麼叫務實?諾貝爾評委員會從來就對中國有強烈偏見的,中國面對挑釁,一直是克制為主,拿不到和平獎;中國發展成為第二經濟大國,拿不到經濟獎;中國在抗擊新冠病毒的過程中,做到了舉世矚目的輝煌勝利,拿不到醫學獎。但北大教授還在責難中國….
 屁,如果聽西方經濟學家的,自由市場理論,充分競爭理論,中國經濟早就崩潰了。
 今年是中國”公知“崩潰年,這幾個北大教授卻蹦出來裝逼,想告訴中國人什麼叫”務實“,怎麼越看越像小丑?
 清華、北大仰望西方的教授還是務實的移居美國吧!
 2020和平獎頒發給了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WFP)
 務實?什麼經濟理論比得上讓世界1/5人口從貧困走上富足還務實?諾獎就是歧視性的獎!中國人想獲得這個獎,首先得是親西方的,或者抹黑/醜化中國的,否則對世界貢獻再大也沒用,比如說袁隆平!

西方對外援助了這麼多年,為何總失敗? 2020-10-15

10月9日,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糧食署的工作主要分為幾大方面,緊急援助、救濟與重建、發展援助和特別行動。他們活動於戰爭衝突和自然災害的一線,為受害者提供糧食援助。今年新冠疫情蔓延,糧食計畫署更是受到了挑戰。
 西方各國在二戰後,對於第三世界援助力度非常大,有糧食、有錢、有物、有教育、有建設,為什麼援助效果還是不明顯?
…….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95196&s=fwzxhfbt
2020-10-16 08:35:20
阿楨
葛劍雄: 反常的“歷史熱”, 正變成誤導民智的權錢工具2020-10-15文化縱橫

【導讀】葛劍雄教授認為,當前日益流行的“歷史熱”現象背後,除了純粹的史學愛好者外,出現了一種史學民粹化的發展傾向,一些非專業人士、商業人士積極爭取歷史的解釋權,其身後則有著特定的政商利益。他指出,這一趨勢,與“公共史學”的現代發展並不是一回事——事實上中國歷史研究一直都有濃郁的公共性的傳統。公眾參與歷史演繹,是知識生產體系日益多元化的表現,是歷史知識普及與傳播的重要工作,但是一些人對歷史解釋的肆意歪曲和片面理解,無形中干擾了嚴肅歷史知識的傳播。葛劍雄教授認為,在歷史研究上,歷史學研究者責無旁貸,要成為研究的引領者。歷史學界有責任引導公眾歷史興趣,而非片面迎合;一方面要繼續發揮歷史研究的公共功能,另一方面仍需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避免歷史研究陷入“民粹化”、商業化的泥潭。
……..
  回應
 說實話,中國自九十年代末以來開始的傳統文化回潮,以及2000年後開始的本土意識回歸。這兩次重大社會人文潮流裡,中國的專業文史學者幾乎沒有發揮什麼太大的作用,也沒有起到引領社會潮流的功能。這些社會思潮我們的相關學者絕不是不知道,而是自我設限太多。私下裡牢騷滿腹,公開出來大多是P話廢話。
 這些貨不敢硬懟袁騰飛之流,老是拿一些無關痛癢的事情來說說,自己研究脫離了人民群眾,現在媒體走偏了又大呼小叫地說歷史不應該被消費,真不知道拿那麼多公糧養這些人幹嘛?
 網路上議論良莠不齊是真的,但有些專家自己最好首先端正心態,要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澄清事實循循善誘,不要動輒給他人扣帽子。其一,網上議史之人,年齡、專業、目的極為不同,除搗亂的敵對分子外,大多還是對歷史研究有興趣的人,認識水準有限也正常,以專業知識説明他們提高認識,本就是社科工作者的重大責任,而不是先否定他們。其二,由於教育的普及,一些非史學專業出身的歷史愛好者有自己的獨特思考,也應該允許。其三,歷來思想大家,包括基於歷史研究的思想家,非學術專業出身的多了,難道非得科班出身嗎?不要太狹隘了
2020-10-16 08:39:38
阿楨
話語權的世紀角力:從TED、論壇到智庫,公共知識分子及意見領袖面對「思想產業」的理念拉鋸與道德考驗
The Ideas Industry:How Pessimists, Partisans, and Plutocrats are Transforming the Marketplace of Ideas
作者: 丹尼爾•德雷茲納 Daniel W. Drezner
出版社:麥田 2020/07/30
  【精華看點】
► 作者其實並不讚賞思想領袖的存在,甚至處處擔心思想領袖淪為壞心人士的棋子,大力強調公共知識分子在政策監督上的存在價值。與其說公共知識分子和思想領袖是兩條路線,不如說領導者仍須以知識分子做為主心骨,思想領袖適時鞭策碰撞,避免古板專斷,提醒知識分子世界的需求和聲音。如同一個生態圈,知識分子總會面臨定期的失寵衰退,如何與社會、創作者、閱聽人互利共生,才是永續關鍵。
► 我們正處於外交政策上「思想產業」的微妙時間點,這是屬於「思想領袖」的最佳時期,卻也是「公共知識分子」的寒冬時刻。「公共知識分子」,意指專家、學者等能夠對廣泛的公共政策問題發表意見的傳統社會評論家、政治學者、社會學者。他們極容易被政客或騙子藉民粹輿論擊垮,畢竟專業人士與普羅大眾的連結薄弱。相較來說,「意見領袖」更為小清新,如果說知識分子說的是文謅謅的之乎者也,思想領袖便是文言文的轉譯者,運用其獨特視角解釋世界,並傳播給一般民眾。兩者都從事知識創造,但風格迥異。知識守門人功能衰弱,以思想領袖為首的新貴大幅增長,得以挑戰傳統權威,加上民主化加持,人們普遍看好相對更為親近的思想領袖。
2021-01-28 09:25:53
阿楨
► 從歐巴馬到川普,從一個精英知識分子領導人到善用推特的民粹主義者,美國政治似乎不再青睞傳統精英學者治國風格,川普蠻橫、多變、蔑視傳統、充滿爭議,但他也傾聽那些保守派領導人不曾在乎的「底層之聲」。川普他沒有傳統精英團隊,缺乏智囊專家,發言刁鑽偏激,不屑於根深柢固的政治風格,零世界觀,非主流,但為何他那似乎不合乎當代邏輯的「美國第一」口號,得以在不少美國人的內心深處激起共鳴?歐巴馬和川普的故事讓我們得出結論:「思想產業」崛起,確實對傳統政治角色造成不小影響。

贏家全拿:史上最划算的交易,以慈善奪取世界的假面菁英
Winners Take All: The Elite Charade of Changing the World
阿南德‧葛德哈拉德斯 Anand Giridharadas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2020/07/03
  內容簡介
  民粹主義者所鄙視的富人,往往高談闊論要矯正社會,卻總是對自己與問題的關係保持沉默。他們是一群虛偽的思想領袖,假裝為了改變世界而努力,實際上,都是為了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布局。只要略施小惠,所有的罪行都可以被掩蓋抵銷!
  在《贏家全拿》中,葛德哈拉德斯帶領我們進入一個新鍍金時代的密室,讓我們一窺有錢有權者想方設法為平等和正義努力,但絕不考慮會威脅社會秩序與他們高高在上地位的事。本書赤裸地揭示了經濟體制的建構者如何將自己塑造為窮人的救世主;菁英如何大方獎賞對贏家友善的方法,重新定義「變革」的「思想領袖」;以及他們如何不斷尋求做更多善事,但卻完全忽略減少對他人的傷害。
2021-01-28 09:29:51
阿楨
新冠疫情正改變全球智庫格局?德媒:中國智庫數量躍居世界第二

德國《焦點》週刊2021-02-02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2020全球智庫報告》控制疫情較好、經濟復蘇較快的亞洲地區智庫數量首次超過歐洲,其中中國全球智庫數量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
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智庫研究專案”(TTCSP)列出的1.1萬家智庫中,亞洲智庫共有3389家,歐洲和北美則分別有2932家和2397家。亞洲此次超越歐洲也與中國入選該榜單的智庫數量大幅增加有關。
以國別來看,美國以2203家智庫遙遙領先。但就像在經濟、科技等領域一樣,中國正在追趕美國。中國上榜智庫數量達到1413家,比前一年(507家)增加近兩倍。智庫發展水準被視作一個國家軟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標誌。中國近年來加大了對智庫的投入。今年,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等8家智庫入選全球百強智庫榜單。24家中國智庫入選“亞洲大國(中、印、日、韓)智庫百強榜單”。
這份報告還列出50個細分榜單,中國智庫大多“榜上有名”。今年還新開設了“全球最佳政策及系統性應對新冠疫情”榜單,有5家中國智庫上榜。
2021-02-04 09:01:24
阿楨
文科生太多會掉進中等收入陷阱?歷史的無知! 2021-04-16 任大剛

最近,四名文科博士發表《關於我國人口轉型的認識和應對之策》論文,得出:應全面放開和鼓勵生育,切實解決婦女在懷孕、生產、入託、入學中的困難。
論文中提到,文科生收入低,甚至找不到工作,。東南亞國家之所以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中國不重視理工科教育。
四位不知,中國高等教育脫胎于蘇聯模式。上世紀50年代,中國成了全世界文科生比重最小的國家:1949年33.1%,1953年14.9%,1957年剩8%。
其實,粗通地理的都知道,東南亞地處熱帶,穿衣吃飯和居住也要比溫帶和寒帶易解,熱帶基本都不是工業發達的地帶,更應發展旅遊度假等第三產業,需要更多的文科生,而不是理工科生。
  回應
要辯駁四博士說法,需要看採用的資料和推論的邏輯是否合理。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中國是否適用。
四博士說的是文、理科比例不太合適,文科比例偏大莫非文科能直接種出糧食、造出機器、建設成世界工廠?
中國古代科舉,100%文科生,還不是搞舊中國搞得GDP全球第一。

中國教育改革必須建立跨學科,才能克服文理分科的工匠體制 2021-04-17 陳平
  回應
沒有一個擅長的學科,跨十個都沒用。

優生優育,最終結果是不生不育 2021-03-30 風聞

無論任何政策,都無力扭轉中國生育率日益下滑的現實,很多東西不是單純靠政策激勵所能實現的,太多的人把生育率低歸結於種種物質性因素,比如說:房價高,育兒負擔重,收入低,過度競爭等問題,實際上這些東西很難成為生育率中決定性的因素。以房價高為例,即便是全世界房價最為低廉的新加坡,生育率全世界倒數第一。
  回應
生育降低的主要原因:
(一)社會要求更高,延長了受到教育年限,推遲了婚育年齡,造成生育能耐困難。
(二)社會福利保險制度建立,養兒防老的傳統需求消失。
(三)思想解放,個人的發展擺在第一位,主觀生育意願大幅下降。
(四)高度的專業化、分工、客觀減少了婚育年齡男女一起的時間。(長期加班、出差,兩地分居。)
結論:除非劇變,人口就這樣,慢慢的下滑。
2021-04-19 08:44:01
阿楨
馬修•羅簡斯基:為什麼美國智庫越來越不受尊重? 2021-06-09
【文/馬修•羅簡斯基 譯/觀察者網】

上個世紀,智庫被認為是一種能將科學原則和嚴謹規範引入政策制定過程的機制。各種各樣的智庫將相互挑戰,創造出一個競爭性的、甚至是對抗性的、但仍然是基於事實的政策審議過程,以開發政策理念。
智庫的所有這些職能直到今日仍在不同程度上發揮著作用。但現在已沒有一項智庫的職能可以真正反映出智庫的主要作用。事實上,智庫的商業模式已經在朝著令人不安的方向發展,一些智庫變成了遊說組織。政黨需要的是忠誠的宣傳者,而不是吹毛求疵、模棱兩可的學術跟班。潛在的捐贈者希望老練的神槍手們能在正確的時間將他們的政策子彈射向正確的目標。
《紐約時報》在2014-2017年進行的調查顯示,智庫的商業模式令人不安地向出售准入權和影響力的方向漂移。這是一樁明目張膽的買賣,而且早就司空見慣了。過去30年來,隨著私營部門、富人、甚至外國政府求助於那些華盛頓的“旋轉門權力掮客”,以幫助他們在對自己重要的議題上購買影響力,華盛頓的遊說業務迎來了爆發期。
當一些機構無時無刻不在販賣影響力和搞遊說宣傳,而幾乎所有機構又都會在某一時刻從事這些活動時,那普通的民眾就不可能把誠實的智庫和不誠實的智庫區分開來。因此,政策圈就變成了一個大沼澤,在這個沼澤裡,影響力販子的胡說八道甚至能影響到最博學和最獨立的政策研究專家。這就是為什麼智庫存在一個形象問題。(譯自美國《外交政策》)

鄭永年:中國正在面臨西方的知識圍堵 2021-06-05

現在美國全方位圍堵中國,在政治、經濟、技術、軍事等等方面圍堵中國。但還有一個甚至更為重要的“圍堵”,即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知識界對中國的知識圍堵。
最近西方尤其是美國利用新疆問題、宗教和民族問題詆毀和妖魔化中國,這對中國國際形象損害是非常大的。反華力量希望借此使越來越多國家的政治人物、社會組織參與抵制中國的冬奧會。歐盟也已經推遲表決中歐投資協定。臺灣問題上,西方一些國家紛紛試圖把臺灣塑造成一個民主的形象,企圖用“民主臺灣”的名義讓臺灣成為一個實際上的主權體。
2021-06-10 08:08:59
阿楨
在去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我們從武漢封城、湖北封省,很快就將疫情控制下來,控制下來以後我們復工複產,並且給很多國家提供醫療物資,到現在為止我們對將近20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醫療物資。儘管西方污蔑我們是搞“疫苗外交”,但我們強調的是“人道主義外交”,對此很多國家都是非常正面的反應。但是,現在中國跟西方之間互相叫駡、互相妖魔化,各種民調都顯示中西方各自的軟力量都在下降,美國的軟力量在下降,中國的軟力量下降得更快。新冠疫情以來我們行動上做得非常好,但言論上做得不夠好,。我們辛辛苦苦從行動上得來的分都在這種互相對罵和妖魔化中被抹掉了。

鄭永年:假裝100%中立不可能, 做智庫的關鍵是說真話
(本文摘自2017年上觀新聞對鄭永年的採訪稿)

【導讀】近期,在中南海召開的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香港中文大學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等9位專家代表先後就中國“十四五”規劃編制等提出意見和建議。鄭永年提出:
其一,不盲目相信教科書,因為中國的現實和書上說的東西,相差太大。其二,在學術研究中,即使沒有政治影響,也會有文化差異,假裝100%中立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儘量爭取價值中立。其三,做智庫的關鍵是要說真話,否則就可能誤導決策,更重要的是自己不能是利益相關者,否則就會屁股指揮腦袋。其四,中國的大學有時比美國的還美國,我們的學術不能照搬西方,更不能比西方還西方,否則我們的學術研究就沒有自己的聲音了。其五,中國歸根到底最核心的問題還是政治問題,事實上,探索好的政治體系,並不只有中國在做,西方也在探索制度重建。

鄭永年:我對中國所謂的智庫很悲觀 2017-01-31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在其最新兩本著作《中國模式:經驗與挑戰》和《未來三十年:改革新常態下的關鍵問題》中,對中國學界的現狀及發展做了深入的探討。在談到智庫的時候,鄭永年認為,中國當然需要大量的智庫,而且現在有幾千家機構自稱為智庫,但對那些所謂的智庫他並不樂觀。鄭在2015年12月接受FT中文網採訪時談道:我最失望的就是知識界。改革開放30多年來,有沒有提出某種自己的思想。左派、右派整天照抄照搬西方的概念,有沒有自己的東西。
2021-06-10 08:15:50
阿楨
迴紋針等科普大V“不讓中國人吃海鮮”的背後… 2021-06-20 觀察者網

  一群科普大V紮堆發表“中國人對海鮮貪得無厭”的奇怪言論,沒想到竟意外引發科普圈“大地震”。
  18日晚,科普博主@賽雷話金 稱自己也曾收到過一家“公益組織”發出的合作意向,邀請他製作關於“中國海洋保護”主題的科普短視頻。但進一步查詢後,他發現這個組織實則是個境外NGO組織,創始人和顧問表面是研究中國的專家,實則多年幹的都是抹黑、污蔑中國環境事業的勾當,其中甚至還出現了被斥為“千古罪人”,末代港督彭定康的身影。
  由此他表示,此類境外NGO組織花鉅資找大把國內媒體宣傳所謂“環保”,以科普海洋漁業為名,實則不懷好意地傳播一些“未來吃不上魚”的恐怖資訊,讓蛋白質攝入量遠低於發達國家的中國人不要吃海鮮。
  視頻中,他還直接掛出了博主@EyeOpener 疑似收錢做科普視頻,並點出另一科普大V@迴紋針PaperClip 的兩名編輯,分別存在任職於美國軍方機構、在境外社媒發佈大量反華言論等問題。
  相關新聞資料
德媒:全球暖化因中國人愛吃肉
美國時代周刊:“中國人愛吃肉會導致世界毀滅”
“中國人吃肉毀滅世界!”外媒雙標抹黑中國,還偽善勸咱全民吃素…
2021-06-21 08:27:39
阿楨
龍應台的「黑白無常」 又刷一波仇恨 2022/11/22 雁默

近日,因「團團」離世,輿論刷了一波溫情,兼刷了一波「蔡英文冷血」,龍應台也將貓熊說成「黑白無常」,令各界錯愕。
龍對台灣社會的最大誤導,即「請用文明說服我」。但問題在於,以此嚴以律人,卻寬以待己,就很噁心,這便是台灣自由派的病根。而此病根,使社會墮入「雙標」陷阱,反噬了價值自身,以致立基於此濾鏡的論點,不但全然無效,還造就了一個理盲的社會。
龍嬸批評對岸無言論自由,不夠重視人權,並據此引申為「不文明」,這是她個人詮釋,不過,自由與人權在台灣社會造成了方方面面的惡果,龍應台卻對此閉口不談,這才可憎。換言之,龍應台的濾鏡,默認了台灣在網軍橫行與民粹主義下的顛倒是非,侵害人權,限縮自由,造謠生事,和凡事政治化操弄,以掩蓋政治腐敗的亂象,卻很有興致指責對岸,好烘托自己的「文明」高度。
白話說吧,台灣現在又不歸中共管,你太閒去管別人的問題,卻漠視自己社會的問題,難怪中國自古冷潮「百無一用是書生」,就更別提龍嬸那些令人尷尬的爛情文筆,有多虛無了。
民智已開,少數自由派菁英已無法壟斷「價值的排序」,在見慣了各種噁心說詞後,至少我們應有所覺悟,什麼才是台灣社會最高位的價值觀,不是自由派說了算,特別是那些將雙標當日常的低級自由派。
周玉蔻對社會的負面示範,正常人都會對其表現「倒彈」;龍應台是另外一種負面示範,正常人往往不會覺得其言說有何大錯,甚至頗能煽動部分情感掛帥的民眾,然而,「真小人 vs 偽君子」何者危害較大?讀者可以自評。
  相關新聞
補壹刀:龍應台的“口誤”,圖窮匕見!
  回應
我們應該警惕台獨文人對中華文化的破壞和對中華民族的傷害。
老妖婆當年在港大演講,慘遭打臉的視頻還記得
應該把圓圓要回來。
  相關新聞
爸爸「團團」過世了 臺北動物園將積極替女兒圓仔找對象(回應:不是熊貓幼崽四歲就得送回中國大陸嗎? 兩岸互贈保育類動物 - 維琪百科)
為什麼國外接受熊貓成年後回國?
美國一議員試圖阻止大熊貓返回中國
付費租借熊貓不是那麼黑白分明的一件事 – BBC
2022-11-23 09:58:29
阿楨
王文:中國智庫需要什麼樣的鬥爭性? 2022-12-17 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

【導讀】王文在《智庫理論與實踐》2022年第1期發表《論中國智庫鬥爭性:以十問美國民主研究報告為例的實踐研究》一文,羅列美國智庫對“鬥爭性”的看法及中國智庫“鬥爭性”的建議。
第一,中國學者需要認識到20世紀中葉以來美國智庫“鬥爭性”與其霸權護持密切相關的客觀事實。
第二,中國學者需要吸取美國智庫為過度追求“鬥爭性”而導致美譽度與國際口碑急劇下降的慘痛教訓。
………
  回應
我從來不相信,那些在美國哈弗,耶魯大學喝了點社科洋墨水的人,回到中國就能解決中國本土問題。
中國智庫最好的鬥爭性就是自己敢於鬥爭,別一邊怕的要死,有什麼鬥爭性?只有投機性。
中國有智庫嗎?熱衷解讀、喊話、表決心的不是智庫...
2022-12-21 09:48:31
阿楨
中國駐法使館:當西方一些人談論“普世主義”時,他們在談論什麼?

據微信公眾號“中國駐法國大使館”2023-01-10消息,日前,法國《世界報》刊登了一篇文章《自由,戰鬥繼續》,大談西式民主(亦稱自由民主制)的“普世性”,為有關國家“人民反抗威權統治”搖旗呐喊,呼籲歐洲作為“自由和法制堡壘”肩負起自身責任。文章竭力渲染“民主對抗威權”敘事,打著“普世主義”的幌子鼓吹“西方優越論”,企圖霸佔民主自由定義權。
  西式民主並不“普世”,將其同“普世價值”劃等號本身就是偷換概念。從時間上看,西式民主脫胎於17-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和資產階級革命,距今不過300年,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長河中只是倏忽一瞬。即使我們根據流行觀點,將民主的起源追溯至古希臘,那麼自古羅馬帝國建立到中世紀結束的漫長歲月裡,古希臘城邦民主制在西歐早已湮滅。從空間上看,根據《世界報》文章引述的瑞典研究機構V-Dem統計,當今世界只有34個“自由民主制國家”,僅占全球國家總數的不到五分之一,世界總人口的不到13%。
  西式民主也不“民主”。近現代的西方民主隨著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及資產階級取代封建階級統治而逐步確立起來,是資產階級的民主,即為實現和保障資產階級利益、保護資本主義私有制而創制的政治制度。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就指出,民主共和更有利於資本的統治。歷史上,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對本國勞動者的剝削和對殖民地國家人民的掠奪實現了資本積累和工業化,又試圖用“民主自由”來洗白其罪惡。1840年,英國議會正是用投票的“民主”方式決定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實踐中,無論在英國、美國或其他任何西方國家的民主政治發展史上,民主制度下的選舉權都長期被刻意地限定在“某一群有資格的人”中。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前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才實現了18歲以上男女公民平等擁有選舉權的普選制度,而這也不過是“金錢代替刀劍成了社會權力的第一杠杆”。
  縱觀當今西方世界,社會撕裂、貧富分化、中產墜落、金錢政治、極端思潮等亂象疊出。就在這幾天,西方民主世界發生了兩件令人震驚的事件。一件是美國國會經過15輪投票才選出眾議院議長,另一件是在美國國會山暴動兩周年之際,在實行西方民主制度的巴西也發生了幾乎一模一樣的國會山暴動。
2023-01-12 07:27:00
阿楨
有識之士紛紛反思西方民主失靈的根源,這時候一些人居然還在聲嘶力竭地鼓吹西方“民主自由”的“普世性”。明明自己得了病,為什麼不趕緊去看病,反而以醫生自居,給全世界開藥方?
  自然是因為別有用心。長期以來,他們打著“普世主義”旗號,大肆輸出西方資本主義價值觀和社會政治制度,大搞文化同化運動和意識形態洗腦,甚至公然策劃政權更迭、“顏色革命”。他們以專制的手段推銷自由民主,千方百計“普世化”那套由自己牢牢把控、服務一己私利的制度和規則,試圖建立起一個“等級世界”和“中心—週邊”體系:三十幾個“自由民主制國家”永遠居於這個世界的頂端和這個體系的中心,而其他國家則永遠被壓制在發展的中低端和國際體系邊緣,淪為西方予取予求的物件。這不就是披著“皇帝的新裝”的種族主義和殖民主義麼?
  事實反復證明,經歷過西方“民主改造”的發展中國家並未得到被許諾的自由、民主和繁榮。“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並未幫助撒哈拉以南非洲擺脫貧困和戰亂,反令其陷入逢選必亂的怪圈。“阿拉伯之春”沒給西亞北非帶來繁榮和穩定,反而成為阿拉伯國家的嚴冬和噩夢。
  在21世紀的今天還能聽到這些譫語,說明西方一些人人陷在所謂“西方中心論”“普世主義”敘事中難以自拔,拒絕甚至是無力客觀看待、理性分析自己所處的世界。各國人民摒棄傲慢和偏見,在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攜手推動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這才是真正的普世主義。
  回應
世界最搞笑的是一個霸權國家天天喊民主!
應該把democracy改譯得魔可拉稀,freedom佛戾得魔,美國黴國,大眾容易被這些美文帶偏。
郭正亮曾說:不要以為民調民意在決定歷史的大勢,歷史的進程不是群眾決定的,而是5%的政治精英在塑造思維跟認知。按郭說法,西方所謂“民主”,只不過是被政治精英塑造的群眾,有投票權便以為自己可以作主的一種幻覺。
2023-01-12 07:44:56
阿楨
央視網評年輕人越來越反感“專家”,問題出在哪兒? 2023-02-09

近一段時間,一些專家頗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意味,比如“年輕人沒工作可以先結婚生子”“專家建議年輕人不要為了錢而工作”“拿出三分之一存款買房子”“懲罰不生孩子的年輕人”“給00後增加工作強度”等。這些觀點,看似為年輕人好,實則惹年輕人厭。
“專家”作為一種身份,帶有“知識權威”屬性。專家之所以能讓年輕人信服,除了深厚的理論知識,還有共情心理和堅定的職業操守,他們的建議在客觀上起到了普及知識、彌合矛盾、引領輿論的作用。
但有的“專家”很不瞭解年輕人的生活狀態,從未考慮過年輕人的經濟壓力、健康壓力、就業焦慮和婚戀焦慮,每每以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紙上談兵”“站著說話不腰疼”“何不食肉糜”的姿態指點江山。
專家群體本身構成複雜,一些草根“偽專家”、“三無”研究機構的“專家”通過包裝,戴著五花八門的頭銜,湧向互聯網平臺,冒充權威之聲,甚至“跨界”對自己專業領域外的現象大肆評議,目的是為博知名度、最終實現“影響力變現”。還有個別專家,過度為商業利益代言。
“建議專家不要建議”,不是讓專家閉口不言,而是希望專家“從年輕人的利益出發”,少一些嘩眾取寵,多一些人文關懷,在理性溝通的基礎上,建立相互尊重的“公眾—專家”關係,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真知灼見。
  回應
媒體和資訊的亂象,很大程度是媒體和自媒體過度追逐流量、製造焦慮,製造對立,以謀求生存。
媒體和自媒體是沒有匹配的能力從專業上進行吹毛求疵的,只能通過斷章取義甚至是歪曲和誤導才能引起爭議。其他包裝出來的“專家”,說話好聽,通俗易懂,或者語出驚人,能夠激發受眾的各種共鳴和情緒,這恰恰是媒體和大V的最愛。於是,所謂的“專家建議”,很多要麼是媒體加工出來吸引眼球的,要麼是包裝出來的“專家”。久而久之,專家已經被汙名化。
2023-02-10 09:06:4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