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06 07:22:28| 人氣1,284| 回應1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希望變失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會兒「希望地圖」一會兒「寧靜」一會兒「抱抱」,何不「無欲無望」「不動不靜」?

民主政治又非宗教修行,沒幻想那來群眾動力?

政教都差不多吧,君不見「慈濟大愛」「人間淨土」橫行?

別讓「希望地圖」變「失望城國」>中國時報 2008.03.21高有智

「我們的希望地圖」網路運動不到三星期就湧入八千八百多個希望,每天平均有兩百八十個希望,雖然未必能直接衝擊選情,但是,公民行動就是需要不斷累積,不只是選前對總統候選人施壓,而是選後轉化為持續監督與關心公共事務的力量。
 網路許願其實對網友充滿新鮮與趣味,利用web 2.0的互動技術,網友上網許願可以化為一個光點,甚至與他人的願望連結,共同打造希望拼圖。
 這場實驗性的公民運動,希望藉此號召公民在總統大選前對台灣未來的關心,拒絕成為政治綁架的藍綠選民,從構想發起迄今,雖然已經號召八千多個希望,創意十足,但若要成為具體的政治力量仍嫌不足,充其量只是展現網友的心聲。
 雖然這場行動短期內難以影響選情,網友參與許願的熱情高於付諸行動的力量,不過,從公民反映的心聲中,卻是看到總統大選的選戰焦點與民眾脫節的情況。藍綠總統候選人交鋒激戰設定的議題,包括一中市場、綠卡等,並沒有引起網友的關注。
 除了公民許願運動,此次選戰也有其他不少公民或社運團體發聲,包括外省台灣人協會等團體關心「台灣民主紀念館/中正紀念堂」爭議,期待未來處理能透過公民參與減少族群衝突;記協等團體也發動「反對置入性行銷」的連署,不過,始終沒有得到總統候選人的高度重視。
 在「向前行」或「逆轉勝」的選舉口號中,公民團體的心聲或許顯得微弱,但是,依舊選擇在總統大選中不缺席,公民力量惟有不斷累積,選前施壓政治人物,選後持續監督兌現,才能讓希望不會落空。

曾志朗等發起「全民寧靜運動」【聯合報╱記者陳宛茜08.03.28

總統大選落幕,不少人仍無法平復心情,得了「選後症候群」。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漢寶德、亞都麗緻集團總裁嚴長壽、中研院副院長曾志朗等人發起「全民寧靜運動」,邀請全民加入「跟自己、自然對話」的心靈禪修。
該活動源自靈鷲山佛教基金會舉辦的「萬人禪修」。「萬人禪修」過去四年在羅東運動公園、東北角山區舉行,聚集上萬信眾一起靜坐禪修,今年首度移師台北市中心,四月二十六日在大安森林公園舉辦九分鐘的禪修,並結合全球關切的環保議題,實踐「減音、減碳、減食」的環保主張。
活動發言人盧奕旬表示,過去的「萬人禪修」屬宗教活動、參加者多為信眾;今年則希望將宗教活動擴大為社會運動,邀全民參加,讓他們了解「跟心靈對話便是一種修行」。
靈鷲山選在大選後,成立「全民寧靜運動委員會」,並邀得漢寶德、曾志朗、嚴長壽、南方朔、王榮文、胡因夢等各界人士參與發起。活動場地也移至位於台北市中心、經常做為「政治場子」的大安森林公園,讓宗教走進一般人的生活。
盧奕旬表示,「全民寧靜運動」呼籲大家正視寧靜的力量,如同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心道法師所言:「心平安了,世界也就平安了」希望藉此讓台灣社會擺脫過去紛亂、對立的情緒,藉由禪修活動回歸自己的心靈,讓你我觀照自己,關懷居住的土地。
「全民寧靜運動委員會」今天舉行成立記者會,漢寶德、曾志朗、王榮文、客家歌手謝宇威等人將出席,邀請全民一起體會「禪修改變世界」的驚人能量

天主教、基督教 邀藍綠「抱抱」【聯合報╱記者廖雅欣08.03.28

宜蘭地區的天主教、基督教團體,卅日首度合作辦禱告會,融合兩個宗教儀式,並安排聖經故事的「洗腳禮」。禱告會邀請藍綠陣營人士參加,希望兩黨放下身段,攜手合作;不過,考量被邀請的政黨人士不習慣,將只擁抱,不洗腳。
名為「國家安定、族群共融」的聯合禱告會,由長老教會蘭陽區牧傳會、宜蘭縣天主教會、基督教宜蘭縣聯禱會等團體籌畫,幾名牧師有感於兩黨因選舉相互攻訐,憂心選後台灣如何撫平傷口?於是拜訪天主教靈醫會神父高國卿,決定舉辦禱告會。
「天主教與基督教,在歷史上對立幾世紀,能相互合作,是很難得的!」吳俊雄牧師說,籌備時,兩教都有人反對,但吳牧師認為唯有宗教先合作,才能做政黨合作的典範,後來得到大家認同。
禱告會原希望與會兩黨代表共行「洗腳禮」,相互洗腳,像聖經故事裡,耶穌為猶大洗腳,以示「放下身段,傾聽別人的聲音」;但擔心非基督徒不習慣,最後決定由神父、牧師為信徒洗腳做示範,兩黨代表只要相互擁抱,由牧師、神父按肩祈禱。
「活動立意很好,我會參加。」國民黨宜蘭縣黨部主委沈銀成、民進黨宜蘭縣黨部主委宋岫書,異口同聲地說。
禱告會也突破以往,融合天主教、基督教儀式,由基督教牧師吳恩懷主持禱告會,天主教司祭團持香爐、十字架、蠟燭等,神父、牧師並肩入場,再邀請台灣四大族群代表,以台語、客家語、泰雅語及國語,恭讀「愛的誡命」,再由神父、牧師、修士及修女們合唱。
禱告會定三十日下午二時到三時卅分,在羅東聖母醫院外科大樓十一樓大禮堂舉行,歡迎各界人士參加。

台長: 阿楨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1,284) | 回應(1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時評政客 |
此分類下一篇:台電賣官案
此分類上一篇:特赦?大赦?

亂轟
「政策暴衝」挨轟 馬辦統一發言【聯合報李明賢08.04.05
 
國民黨智庫永續發展組召集人陳世圯連日來公布兩岸周末包機規畫,引發外界兩極化評價,馬蕭發言人羅智強昨緊急澄清說「這僅是智庫的規畫案」,強調未來任何政策將統一發言口徑,「未經授權的談話,絕不能代表馬蕭兩人或辦公室」。
由於前國安會秘書長丁渝洲受訪時批評馬辦在政權交接工作上「還未準備好」,甚至質疑馬「說了很多未經深思熟慮的話」,加上智庫公布「未定案的周末包機內容」,讓馬辦面臨沉重壓力。
據透露,為避免內部再度出現「政策暴衝」,馬辦未來將統一發言口徑,除馬蕭兩人與發言人羅智強這三個發言管道,其餘內部談話都屬未經授權的談話,不能代表馬蕭。馬英九本人近期也會減少對媒體公開談話。
為兌現馬英九開出的七月開放周末包機政策支票,國民黨智庫早已展開規畫,前天並由陳世圯向馬報告。馬辦表示,昨天媒體大幅報導周末包機定案,包括航線、航點都有詳細規畫,「馬英九昨天看到報紙也大感詫異」。
至於丁渝州批判馬辦「話講太多」,據指出,馬辦對此頗有微詞,強調馬選前、選後兩岸政策主張一致、從未改變,反質疑丁的動機令人懷疑。
馬英九昨天在接受中央社專訪時澄清,強調「周末包機是過去幾年與對岸談過的東西,陸委會也有腹案,我只是推動前政府該做的事」。有關航點部分,桃園與小港機場仍是最優先,松山機場須待通關、移民、檢疫、安全設備建置完成再說,是否開放其餘國內機場,由市場機制決定。
馬認為,周末包機不是新東西,只是拖太久沒有做。專訪中,馬並未多談周末包機的時程與航線等細節,僅強調「我面對兩岸議題的態度是審慎的」。
據指出,對於智庫拋出周末包機截彎取直方案,馬辦昨已透過管道與陳世圯本人聯繫,表達高度關切,陳昨下午受訪時態度轉趨低調,頻頻要求媒體「到此為止」、「不要再寫了」。
馬辦表示,依照馬謹慎的個性,一切政策必須成熟後,才會正式對外公布,尤其類似周末包機如此重大政策,更不可能草率,坦言智庫「話講太快了些」。

訪美被拒? 馬辦有最壞打算【聯合報╱記者李明賢
 
總統當選人馬英九在哈佛大學的恩師孔傑榮透露,國務院已婉拒馬訪美申請,連到紐約都不行,馬辦發言人羅智強昨強調「訪美仍在磋商中,目前沒有最新進度」,但據悉,由於美方不願破例,馬辦已有最壞打算的準備。
有關是否訪美一事,馬英九昨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他想訪美是表達善意,希望藉此修補八年來受損的台美關係。馬也說,他是接受訪問才被動說明訪美意願,「不是我召開記者會宣布要去美國」。
他認為,這樣的說法是表達善意,想到八年來台美關係受到這麼多的挫折與傷害,互信可說到有史以來的最低點,因此想要努力修補受損害的關係,恢復台美互信。
至於訪美是否遭逢阻力,馬強調,大陸並沒有表達反對的意思。
不過,根據藍營內部得到的訊息,美方顧慮若同意馬英九訪美,未來台灣總統當選人將可以循例辦理,因而美方不願開例,換言之,馬訪美極有可能觸礁,但馬營仍在做最後的努力。
至於就職演說講稿,馬英九在專訪時也證實正在草擬中,但目前不願多談,免得「明天又會有人要我少說話」。馬強調,他非常重視這篇演講,因為不是只有台灣人在看,全世界都在看,尤其有關兩岸關係的部分。
馬也說,他已分別訪問過美日,兩岸政策輪廓已非常清楚,「到現在為止,美方還沒有關切就職演說的東西」。
馬英九表示,作為兩岸包機的航點,松山機場本身沒有問題,七三七以下的飛機機型都沒問題,七四七機型也可以飛,只是因跑道因素不能滿載油料。
國民黨智庫指出,目前已作好週末包機的航路規畫,並計畫在七月四日先開放北京、上海、廣州與廈門四個航點。

智庫明說包機時程 業界:多曝底線不利協商>中廣

國民黨總統當選人馬英九承諾將從七月一號起,開放兩岸週末包機,近來國民黨智庫頻頻對外說明規劃構想。
對此熟悉兩岸事務的人士表示:目前正值政權輪替的空窗期,太早將談判的底線曝光,似乎不是明智之舉。
此外,談判首重「授權」,現階段沒有任何機構獲得授權,也就無法進行接觸或協商。馬蕭團隊似乎應該先統一口徑,否則,有關兩岸事務,很容易讓外界有「多頭馬車」的感覺。
七月一號兩岸開放週末包機,七月四號首航成為各大媒體的標題,但七月四號就一定飛得成嗎?
對此,熟悉兩岸事務的人士表示:從政見到政策,如果不涉及兩岸事務,當選人當然有高度的自主權,但是一旦涉及兩岸,恐怕就沒有這麼單純。
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代價。以目前的情勢而言,週末包機要開始飛航,一定會涉及談判,更不是我方一相情願的看法可以決定。
相關人士說:可以理解總統當選人對於政見兌現的壓力以及期待,但是如果把答案帶上談判桌,恐怕就只能任人宰割,要不要出發談判前,就將自己預設的底線刊登在報紙上?恐怕需要審慎面對。
他呼籲應該要留給負責談判的代表,多一點彈性及空間。因此,把時間,內容通通提前透過媒體曝光,實在不是「明智」的做法。至於談判,最重要的就是授權以及代表性。
相關人士表示:國民黨智庫與馬蕭未來的執政團隊,能否劃上等號?智庫的規劃構想是否就代表未來執政團隊的政策?這些恐怕都需要釐清,其次,在目前政府處於「看守」的狀態下,如果要提前啟動協商,究竟由誰代表?由誰授權?誰說了算,恐怕都是問號。

總統的第一課>中時08.04.05中時小社論

     選舉才過了兩個星期,馬英九大概就已經學到了當總統的第一課:來自四面八方的嚴格檢驗與要求。
     前國安會祕書長丁渝洲指出,從最近的言行看來,馬英九已違背了當選後會謙虛的承諾,說了很多未深思熟慮的話,不利於政權交接及新政府上路,離「準備好了」還有一段距離。這番話引起不少共鳴,尤其是有關兩岸政策開放及出訪美日,馬英九話真的講得太多又太早了。
     也許大家對未來一夕間有了可以樂觀的理由,因此很容易把馬英九現在提出的藍圖當成確定會發生的事實,但未必真會如此。兩岸問題,很大部分是卡在中共那邊。比起一點好處也不肯給陳水扁,中共也許對馬英九會願意釋出一些善意,可是仍然有其上限。
     例如聯合國附屬組織的世界衛生組織(WHO),中共的防線就沒有動搖。即使馬英九改用「中華台北」之名稱,恐怕難度還是很高。兩岸需要處理的問題還很多,一時間無法解決的主權爭議,不需要還沒上任就談那麼多,尤其是先揭自己的底牌。
     馬英九應該了解,他能有的蜜月期會非常短。對他有期待的人,希望盡早看到國家有具體改善;反對他的人,會等著看他有多厲害。他將從此面對全方位的嚴密檢驗,也將成為挑剔批評的目標。第一步,是先收斂起自滿,更審慎地面對未來的責任。
2008-04-06 07:49:26
沉默才失責
講太多? 沉默才失責【聯合報╱楊泰順/文大教授08.04.06
 
一個八年前被擊敗的政黨,卻能以百分之廿的差距擊敗執政黨的總統候選人,並同時獲得國會四分之三的席次,在民主發展史上並不多見。然而,面對選民如此高度的期待,重新取回執政權的政黨,又是否做好了準備?馬英九說:「我準備好了。」但至少國安會前秘書長便對此表示存疑。
丁前秘書長認為,總統就職前應該謹言慎行,因為治國遠較馬英九所想像的更為複雜。或許受了此一意見的影響,馬在公開行程中顯然話少了許多。但筆者對此並不認同,話講得少反而表示當選人沒有執政的準備。
丁的意見應該是針對威權時代被提拔的政治人物,由於不瞭解政策的背景與人事的複雜,故就任前當然最好謹言慎行。但馬及其政黨乃因民意的試練而當選,如此高度的肯定,顯然不會只是為了選出一個帥哥。
馬如果不能在就職前反覆重申他的選前訴求,選民難道不會疑慮他是否放棄了原先的堅持?當然就職前所說的,就職後並不見得能夠達成,但選民立即想看到的,則為當選人是否前後一致?而在正式執政前,選民也只能卑微的期盼聽到口頭承諾。
事實上,筆者認為,若觀察這當選後的兩周,馬的問題是「講得太少」而非「講得太多」。
當看守政府以各種醜陋方式在下台前積極卡位時,一個即將概括承受這些後果的領導者,難道不應該對這些作為提出一些嚴正的警告?但媒體都已罵翻天了,迄今卻沒看到總統當選人為此說過一句話。
當選人或許認為,這些都是現有法制下的「不違法」行為,但現在說了話豈不能為未來的處理留下更多的空間與合理性?當年美國總統當選人傑弗遜警告卸任總統,如果利用下台前任命法官便得自籌法官薪水,未來新政府不付。聽起來很是霸道,卻因此使美國憲政體制更為完備,也使傑弗遜穩居歷史上偉大總統的第三名。沉默難道必然是金?
就職前的總統也許沒有實權,但不要忘了,這可是一個擁有國會四分之三席次政黨的總統當選人,就職前難道不能透過國會做些事?當共和黨以「與美國有約」為競選口號,贏得一九九四年國會大選後,在就職後的短短百天之內,便為了履行競選承諾而通過了上百個法案,讓美國選民眼睛為之一亮。當年的共和黨領袖金瑞契今天必然會羨慕死了國民黨,因為當時主導通過這些法案時,總統是民主黨,而國會的席次比也不及今天的國民黨。馬既已當選,難道還真以為總統不能領導立法?
當民間團體發表報告,指責國民黨立委問政不認真時,馬英九的沉默便顯得有些失責。畢竟,當初立委選舉時,有許多選民便是衝著馬的站台助講,而把票投下去的。馬就算無意兼任黨主席,至少也應協調自己的黨整飭國會的運作。現在不講話或刻意與國會保持距離,未來就職後就休怪國會拿喬不能配合總統的政策。
筆者並不認為馬已準備好了,如果真的準備好了,也不至於如丁渝洲所言:「連內閣人事都還沒有搞好,就急於對各項國家大政發言,怎能說是準備好了?」詹春柏目前正銜命與陳唐山進行交接,但在所有的交接中,總統府的交接也許最不重要。
現在油價凍漲問題吵得沸沸揚揚,馬陣營已表示五二○後將一次漲足;請問,有沒有專業人士到經濟部或中油看過這本石油帳?如果沒有,將來果真有一次漲足的條件?
馬應及早公布行政院長與重要閣員人事,並立刻責成與看守內閣進行對話。一旦察覺不當施政,除了立即譴責交由社會公評,也應備妥資料於就職後移送監院或檢調。現在不講話、不處理,不僅就職後必須概括承受,有必要追究時,也難免被炒作為「秋後算帳」,對社會的合諧並無助益。
2008-04-06 08:43:51
希望迷圖
網路希望地圖 匯集1萬5千心聲>中時08.04.21顏瓊玉、

 藝文界發起「我們的希望地圖」網路許願運動告一段落,發起人、資深出版人郝明義周二(廿二日)將召開記者會,提出總結報告給準總統馬英九參考,盼馬英九上任後不超過三個月可以回應。馬辦公室發言人羅智強已受邀並答應出席記者會。
 郝明義表示,他們將前廿名希望抽絲剝繭,加以分類為環境、教育、司法等六至八領域,並提供各分類學者專家建議,供政府思考。
 「我們的希望地圖」共收集了一萬五千多個希望,未來將由出版書籍、拍攝紀錄片等加以呈現,郝明義表示,希望「我們的希望地圖」可以持續作為民間與政府對話的平台,「至少提醒政治人物,你曾有一個政見,這個政見需要兌現。」
 在「我們的希望地圖」名列前十大的希望,有不孕夫妻希望政府補助,還有馬路騎士「希望馬路是平的」等,郝明義表示,每一個希望真要實現,牽涉層面廣泛,譬如不孕症與生育、人口結構問題有關,和其他希望如「希望幼兒補助」也有關聯。
 他強調,提出總合報告給新總統,是希望新總統可以檢視,是否自己的競選政見中,和這些希望有共同之處,那些可以做到,還是政見仍有不足。
 郝明義等人原本希望彙整所有的希望成為政府政策的建議,送交給新總統圈選未來將兌現的承諾,不過,現在方向有點轉變,他表示,制訂政策本來就是政府的責任,他們現在是要發聲,希望政府正視希望地圖上不同的聲音。
 觀察選舉以來的希望地圖,郝明義發現,參與者有別於對政治與選舉熱情的支持者,希望地圖上絕大部分人對社會與自己的生活另有關注的重點,並且提出自己的價值觀,他們十分冷靜、理性,不輕易受別人情緒的挑動。
 郝明義籲公民社會持續監督政治人物的政見,不要只是一次期末考,還要有期中考,定期檢視每年打考績。此外,他也以自身經驗呼籲新任總統馬英九,應該將政見白皮書放在網頁上「容易找到的地方」,未來也不該隨選舉結束就消失。
2008-04-21 11:33:32
政治禪
全民寧靜 6000人禪修觀內心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08.04.27

靈鷲山「全民寧靜運動」萬人禪修大會昨天在台北大安森林公園登場,吸引逾六千人參與。
副總統當選人蕭萬長也到現場加入九分鐘禪修,並且與靈鷲山住持心道師父,一起象徵性地種下許願樹。
昨天這場盛會除了一般民眾、信眾外,也有各教派參與,包括天主教、基督教、一貫道、天帝教等都有代表出席,有「瑜珈至高無上師」之稱的印度瑜珈上師古儒吉也到現場,和大家分享呼吸之道。
蕭萬長在心道師父教導現場禪修時,也到台上學習,隨扈則在舞台兩端站著,戒備神色和全場的放鬆氣氛大異其趣。
蕭萬長事後表示,自己在禪修時「體會到減碳、減衣、減食的重要,也感覺到地球的危機是大家共同面臨的困境」,此次代表馬英九參與盛會,期待國人也能體會「三減」的重要,好讓地球永續發展、心靈環保、身體健康。
2008-04-27 09:19:22
馬上失望?
馬接受希望地圖 內閣將回應實踐【聯合報╱陳宛茜08.06.15

台灣人許下的一萬八千四百四十個願望,昨天化為「我們的希望地圖」一書,送給馬英九總統,期許他協助實現。馬英九表示,這個活動顯示台灣是一個「愈來愈成熟的公民社會」,他希望民意代表和政府官員都能好好閱讀這本書。
「我們的希望地圖」是台灣第一個網路行動藝術,透過網路與實體留言版,在短短四十三天內,蒐集近一萬九千個希望,送給政府做為施政參考。發起人大塊董事長郝明義表示,「希望地圖」希望在網路時代,建立一個公民對政府溝通與監督的新平台。
昨天的新書發表會上,馬英九親自出席接受贈書。他指出,這些願望和社會主流意見、民意調查的結果不大一樣,卻真實反映了個別市民的心聲。郝明義則說,這些希望看似「基本、卑微、不足一提」,卻是許多人探索內心對未來期待的「許願練習機」。
「我希望有一天,很多人只要聽到你住在台灣,會露出羨慕的表情!」郝明義特別挑選這個願望放在書本第一頁,表示這是他最大的心願。
書中將願望分為七大類。馬英九舉例,他的主要政見之一是在四年內,將癌症病患減少百分之十,便是呼應「生理心理健康類」。
馬英九指出,「我們的希望地圖」讓他看到台灣公民社會的日漸成熟。他也提到這次四川大地震,大陸很多人自動自發募捐、不少民間團體對災區進行設計規劃,「這是一個公民社會出現的徵狀」。
這個「許願運動」並不因成書而停止。郝明義表示,馬總統允諾把這些希望交給內閣閣員研究,最遲在八月二十日之前,回應他們如何以政策來實踐。未來四年、每年的五月二十日,「我們的希望地圖」將邀請全民上網給政府打分數
2008-06-15 07:01:05
溝通不良
民意不滿? 政院分兩路找問題【聯合晚報╱李濠仲08.06.20

針對內閣執政滿月滿意度不佳的情況,新聞局長史亞平上午表示,他們會虛心檢討,並根據各方數據,以確認民眾不滿意的,是政策本身,還是閣員間的表現,找出問題的關鍵著手改善。
史亞平表示,就政策部分,他們會進一步瞭解確認劉內閣所推動的政策,是否為民眾肯定、喜歡;至於不滿意部分,如果是因為閣員發言不當,部會間缺乏一致性,彼此步調不協調造成的,找出原因後,他們會立即改進。史亞平表示,如果是印象、觀感出問題,那比政策出問題好解決。
政院官員表示,根據內部交換意見,主要問題應該是出在和外界溝通不良,行政院長劉兆玄已指示朝三方面加強,包括民眾、媒體、立委,接下來都要更積極建立溝通管道。
官員表示,根據研考會進行民調,民眾對劉內閣政策面的表現,其實滿意度都在6成到7成之間,亦即工作內容本身,相當程度得到民眾的肯定,但外界對劉內閣還是多所批評,問題應該就在溝通的工作沒有做好,這是今後必須加強的地方。
2008-06-22 08:52:09
馬上漸漸好
劉兆玄:馬上好改「漸漸好」【聯合報╱記者李明賢08.06.29
 
油價飆漲、股市「跌跌」不休,讓新政府上台至今飽受外界批評,行政院長劉兆玄昨公開表示,這一個月來備受「馬上好」的壓力,儘管「這是很好的選舉訴求」,但是選舉已經結束了,「馬上好」就應該調整為「馬上漸漸好」。
劉揆昨率秘書長薛香川、內政部長廖了以、交通部長毛治國、經濟部長尹啟銘出席國民黨縣市長協調會報,這也是黨政平台架構上首次大型會議,共有十一位黨籍縣市長與五位代理人出席。
劉揆公開致詞將「馬上好」微調成「馬上漸漸好」,是否代表「外界對新政府有過度期待」?政院高層私下表示,下半年陸客來台與擴大內需方案展現成效,經濟就會好轉,這就是「馬上漸漸好」。
黨主席吳伯雄昨也公開聲援政院,認為「劉揆接到滿目瘡痍的爛攤子」,但新政府已經盡最大努力,「有些確實需要一些時間處理」。
吳伯雄也說,儘管國際環境不利的因素,但新政府仍會漸入佳境,會以實際行動向人民證明「兩次投票沒有投錯票」。

【聯合晚報╱記者蔡佩芳/台北報導】  
內政部預計7月1日上路的「馬上關懷」急難救助加強照顧弱勢族群措施,因財源、追加減預算案仍在立法院審查中,確定將至少推遲半個月實施。
原本規畫直接授權村里長核發關懷救助金,但引發地方反彈,內政部次長賴峰偉表示,因是溝通不良產生誤解,救助金發放並非授權村里長而是讓村里長參與審查,近日已加強與地方政府溝通。
包括「馬上關懷」急難救助加強照顧弱勢族群措施在內,內政部於追加減預算中追加編列急困家庭紓困、關懷救助金等經費共10億4400萬元,因預算案仍在立法院朝野協商中,估計可能需至7月18日才能完成審查。賴峰偉表示,財源未通過前不可能執行,一切就等立法院完成預算審查。
賴峰偉強調,內政部是讓村里長參與核發審查,未來以訪視小組來進行審核,不只村里長,包括地方政府,以及社福團體等社會公正人士,都會納入小組成員,共同來審查。

少說馬上 少拍馬屁 少創名詞【聯合晚報╱記者張明慧/特稿
 
馬政府推出第一道社會福利大菜─「馬上關懷」急難救助新方案,原是政府照顧弱勢的利多,但沒獲得掌聲,反從中央到地方一片咒罵、反對,良法美意窒礙難行,未考量基層執行實際面是最大敗筆。
社會福利政策最重要是貫徹與執行,才能真正落實照顧弱勢,偏偏每位執政者要凸顯政績,一上任就自創「新名詞」;民進黨阿扁時代由行政院長謝長廷推的「六星計畫」,及蘇貞昌喊「大溫暖」,現在馬政府又另立「馬上關懷」。每項新措施有不同審查與補助標準,若加上既有的急難救助及低收入戶濟助,名目繁多,搞得基層執行者都暈頭轉向,申辦的貧弱勢者更霧煞煞,如此一來怎能期待成效有多卓越?
其實在縣市政府裡原本就有一套急難救助方案,行之已久,馬政府認為不夠快速,想在第一時間救急救窮減少因貧困走上絕路個案,立意甚佳。但可就原有制度為基礎,由更有力的中央挹助經費與人力讓制度運轉順暢、效率提高,而非疊床架屋,另立名目,讓良法反陷入「萬事起頭難」困境。
照顧弱勢者本來就是政府職責,若被當成政黨自吹自擂的政績績,甚至是拍馬屁工具,不僅貧弱者感受不到政府的誠意,執行起來也會困難重重。馬政府有心做好事,應揚棄短視的留名迷思,站在更高度視野,做出適當的決策。
2008-06-30 07:18:37
阿楨
研考會公布 馬政見落實比例高達9成 2011-05-21 中時(另參本館:政見不必兌現? 馬周年 臺灣人要騎那種馬? 縣升格 重北輕南

 馬英九總統就職三周年,行政院研考會公布馬總統政見落實最新調查結果,「已完成」一百七十三項、「執行中具階段性成果」一百九十八項,總和共三百七十一項。立委朱景鵬表示,政見落實比例達到八十九.六%,相信民眾已有感受,並有效提升了我國國家整體競爭力。
 在經濟產業農業落實部分,研考會指出,包括民國九十九年全年經濟成長率達到十.八二%、觀光客來台人數達五百五十六萬人次。而在兩岸交流方面,完成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及「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議」,開放陸資投資國內股市、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及開放兩岸海空直航。
 在國防外交方面,逐年提高軍事科技研發預算、國人免簽證國家或地區增加為一百一十三個。在教育文化方面,擴大辦理「五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計畫」、推動「青年安心成家方案」。此外還包括《社會救助法》、勞動三法、《原住民族基礎建設方案》、《促進原住民族就業方案》及公布《客家基本法》等。
相關新聞
綠營五縣市:馬忽視南方 府:勿分南北
宜蘭綠營批馬總統跳票9成 藍嗆黑白講
馬英九拚連任 打造綠能輸出國
評論/理性對話 台灣才有競爭力

讚賞馬是很棒的領導人 大前研一:想進口馬英九到日本2011-05-21 中時

 馬總統就職滿三年,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昨天來台演講,他讚賞馬英九總統是一位非常棒的領導人,很想「把他進口到日本來」。大前研一表示,日本沒有像馬總統這樣的政治人物,馬總統知道很多日本政治人物不知道的事情,並且,馬總統是可以用邏輯與數字溝通的人,但日本的政治人物不懂邏輯。
 大前研一說,馬總統領導的其他政治人物都非常聰明,他很想把日本政府的人換成台灣政府的人。他表示,有人批評馬總統是哈佛畢業生、菁英出身,甚至有人批評馬總統太帥,只有女性喜歡他。可是這就是馬總統,他無法改變自己背景與長相,大家也不能批評一個人的背景與出身。
 他說,在兩岸ECFA加持下,大陸的經濟成長連帶帶動台灣經濟的成長,且「後勢看好」。他強調,現階段台灣的經濟表現,早已突破各國的期待,等過了幾年,大家就會了解這才是正確決定,「身為台灣好朋友的日本,也可從中獲利」。
2011-05-21 10:05:20
版主回應
明年此時馬總統能否連任【聯合報╱社論 2011.05.19

明天五二○是馬英九總統就職三周年。明年一月十四日就要舉行下屆總統大選,幾乎所有的民調皆顯示,馬總統的連任之路十分艱難,這會不會是他的最後一個就職周年紀念日?
馬英九在二○○八年總統選舉大勝,主要是得自選民的兩大令狀(mandates):一、清洗政治貪腐;二、調整兩岸政策。就這兩點而言,馬總統三年來已經做到,可謂不負選民的託付;然而,即使如此,他仍陷於可能競選連任失敗的危機之中。
就清洗政治貪腐言,今日像扁政府時代高捷案、龍潭購地案、南港展覽館案、司法黃牛案、巴紐案、鐽震案那類匪夷所思的大案已不復見,馬團隊的困擾在立委選舉賄選,而鮮有中央政務官或地方行政首長涉及貪腐案件。三年來,馬總統自身操守清正,而國民黨團隊「最轟動」的「案子」,竟儼然是花博的「空心菜案」,由此可徵政風較扁政府清廉。
再就調整兩岸政策言,馬政府三年來將李扁二任近二十年的兩岸亂局,導入「和平發展」的競合關係,可謂是旋乾轉坤、起死回生的功業。扁政府的台獨操作,非但使兩岸瀕於戰爭邊緣,台美關係亦反目成仇,國際也以「麻煩製造者」看台灣,至於因台獨操作引致的社會撕裂及痛苦更不必贅言。馬政府掌握了歷史機遇,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不統/不獨/不武」、「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等政策原則,開放直航、開放陸客來台、外交休兵、簽署ECFA等十五項雙邊協議,將兩岸關係從仇恨、破裂導向和平發展、雙贏共生。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司徒文說,現今的兩岸關係是「上帝的恩賜」(godsend),是「一個成功的故事」。
然而,即使馬總統有這兩大事功,為何仍陷於可能競選連任失敗的危機?主要原因,一方面三年來他幾乎未能轉化吸收任何綠營的選票,另一方面藍營支持者對他的熱情亦告流失。
三年前,蔡英文打著「帶領民進黨進入沒有陳水扁的時代」之口號出任民進黨主席,如今則與「扁李謝辜獨」等原班人馬並肩合體,且在貪腐問題上不道歉,在特赦扁上不否認,在台獨議題上不退卻,而儼然已有超越馬英九的聲勢;想像中,二○○四年那百分之五十點一一的選票可以支持當時的民進黨及陳水扁,二○○八年那百分之四十二的選票可以支持當時的民進黨與謝長廷,如今似乎更有理由支持今日的民進黨與蔡英文。馬英九在清洗貪腐上與扭轉兩岸上的表現,對這百分之四十二起跳的綠營支持者並無意義。他們不會投票給馬英九,其實不必任何理由,也不怕找不到理由。
馬總統三年來使他原本的支持者失去了光榮感與失去了熱情,則是他連任之路的另一危機。三年前,百分之五十八的選票,應是在支持一位守法、清正、自我節制,不屑民粹權謀操作的總統候選人馬英九;但馬英九成為總統後,其實是出自同一人格特質的表現,在支持者眼中,卻成了呆板、保守、綁手綁腳、瞻前顧後,甚至懦弱無能。這樣的落差,有些是出自馬總統的錯咎(像此次大法官提名)(楨:?另參本館:總統的大法官),有些則出自民眾扭曲的期望(為何扁案審判拖那麼久?);但總歸一句,人民似乎還是欣賞手法靈活俗麗甚至反覆自如的政治人物(楨:自作孽的呆歹彎的霉體酩嘴血手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對拘謹又淡如白開水的風格沒有興趣,甚至疏離或鄙視。馬英九拉不住因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流失掉的支持者,激進者不喜歡馬英九的溫吞,首投族覺得他不如蔡英文有新鮮感;此時的馬英九,猶如再大的山體也禁不起東一片西一片落石的消損。支持者失去了熱情與光榮感,馬英九的選情也就欠缺動能。
然而,馬總統三年來的政績,已經超越了換屆選舉;他已將兩岸關係帶過了不可折返點,即使他不能連任,接手者也無可能另闢蹊徑,且若愈抵拒,災禍愈大。至於馬總統相對素樸的人格特質與操作手法,對內不致引發「正名制憲」或「太平洋沒加蓋」的痛苦撕裂,對外不致引發「麻煩製造者」或「迷航」的動盪;這樣的風格,自我節制,不興風作浪,不以人民為政治工具,即使有時顯得呆板,卻是國家領導者不撕裂國家及維持兩岸與國際和平的應有修為。馬總統若未連任,接手者亦須獲得國人、兩岸及國際之信任,非此不能保全大局。
三年來,馬總統已將蔣經國總統在二十三年前的「解嚴/開放」政策完整體現,他將兩岸和平與台灣的民主機制作了正面結合,跳脫了李扁二任將台灣民主的另一面(台獨)與兩岸敵對鬥爭作了負面結合的覆轍。
就當下選情看,馬總統未必能贏得連任,但繼任者若脫離了馬英九所定下的兩岸政策,又在國內、兩岸及國際不具馬英九一樣的人格信任度,即絕無可能安邦定國。
我們的結語是:馬總統三年來的領導表現,雖爭議不斷、缺陷不鮮,令人恨鐵不成鋼,但大政無虧、大德無虧,即使不能連任,其成就已超越了再一次的總統選舉,而可能是未來多任總統所難以違離及超越的。
2011-05-21 10:09:49
阿楨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 公路正義系列登場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一連五天推出「公路正義」專題,讓我們共同關心台灣的行路安全在哪裡,希望透過提倡駕駛「禮讓文化」,一起找回台灣的公路正義。 圖/聯合報提供
去年一年,全台有二千一百十七人死於公路上,其中有二百五十二人是行人,超過一成。
根據交通部道路安全委員會及警政署的統計,近五年來,每年都有兩千到兩千五百條性命,死在汽機車駕駛自私與輕忽的違規行為中,平均每四小時就有一人因此喪命,這個數字,一直沒有明顯下降。
天大地大,行人最大。可惜,在台灣顯非如此,美國、加拿大、日本今年都在官方網站上公告旅遊警訊,提醒該國來台的遊客要注意交通安全:因為台灣的駕駛不禮讓行人。
大陸媒體曾形容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可是美加日這樣的警訊真的讓台灣人不只沒面子,更危及寶貴的生命安全,而且每條生命的背後,都是一個悲慘的破碎家庭。
數字會說話。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首次針對全國民眾做出超過兩萬個樣本的大型民調,發現平均每三人就有兩個人過去一周看到車輛或行人違規,比率直逼七成。警政署的統計,近十年來死亡車禍的原因,第一名是酒駕,第二名就是駕駛人未依規定禮讓,這排名從沒變過。可見駕駛不禮讓的問題,有多普遍、有多嚴重!
多踩一下煞車、多增加一米人行道、多加強一點執法,可以每年都幫台灣留住更多條寶貴的生命,挽救好幾個可能破碎的家庭。
繼「關鍵兩年,台灣快轉」、「還鄉幸福」專題獲得社會廣大回響與共鳴之後,聯合報系願景工程今起再推出「公路正義」專題,分現象篇、對策篇、酒駕篇、借鏡篇,讓我們共同來關心台灣的行路安全在哪裡,我們更希望透過提倡駕駛「禮讓文化」,一起來找回台灣的公路正義。
為了製作這個專題,記者還實地走訪了交通安全表現排名世界前十名的荷蘭、日本、新加坡,看看在類似的地理與人口條件下,人家是如何實現公路正義、怎樣實踐禮讓行人。
  相關新聞
酒駕、不禮讓 找回台灣的公路正義
民調/6成6國人 1周內目睹交通違規
全台用路安全大調查
大逼小 未依規讓車肇事第二高
全台1500萬輛機車 公路最大隱憂
公路亂象直擊─汽車亂竄不禮讓、不守法篇
公路亂象直擊─機車蛇行、闖紅燈篇

(楨:幻想工程下正義滿街跑!詳參【圖博館】:希望變失望 搶錢政府 機車有兩種 單車vs機車 單車橫衝直撞)
2012-09-24 12:55:44
版主回應
車不讓人 美日對台發交通警報 聯合報

任何時候在台北捷運,搭電扶梯、候車、車廂裡,都可感受到禮讓文化,成為陸客津津樂道、台北人引以為豪的「台北驕傲」。但這樣的城市文明,僅限於捷運站內,一出站,禮讓似乎也跟著「下車」,立刻讓人「回到現實」。
  坐捷運會讓 坐上駕駛座不讓
「為什麼台灣人坐捷運會讓、坐公車會讓,但唯獨坐上駕駛座就不讓?」這是一位新加坡人在媒體上對台灣交通提出的質疑,也道出許多人的疑惑。台灣公路上,大欺小、強壓弱,公路霸凌無處不在,公路正義被輾壓得奄奄一息。 去年全台有二千一百十七人死於A1類交通事故(廿四小時內死亡者),行人有二百五十二人,十年來的比例都沒有明顯下降。
  政府不作為 行人死在斑馬線
加拿大、日本與美國官方今年紛紛對台灣交通發出「旅遊警報」,提醒來台旅遊的國人,要特別注意台灣交通狀況。一時間,台灣交通似乎成了「全民公敵」。這些國家分別提到不同的交通亂象,但都共同提到一點:台灣駕駛人不尊重行人路權。
把路還給人 不要再以車為本「台灣的交通思維還是停留在以車為本,」曾在法國高鐵任職的成大副教授鄭永祥說,在歐洲步行很舒服,因為「路是給人走的」。在工程面的設計上就是「路還給人」,就是以人為本,台灣的交通管理者必須改變過去習慣的「以車為本」思維。他認為,台北市捷運文化已形成,「是該時候upgrade到駕駛文化了」,尤其台北大眾路網成熟,具有這樣的條件。
駕駛禮讓文化還必須靠警方的執法來建立。台北市二○○九年聽奧舉辦期間,警方在路口強力取締汽機車不禮讓行人,成功降低行人死傷事故;但隨著聽奧落幕,數字又年年上升。
駕駛的禮讓文化不會憑空出現,一如台灣早期透過強力宣導與教育才能養成排隊文化;但不排隊,頂多引起紛爭,但駕駛不禮讓,卻可能奪人性命。
台灣亟需公路正義,不要公路霸凌,這須靠三E—教育(Education)、交通工程(Engineering)及執法(Enforcement)同步落實。人命關天,實現公路正義,台灣刻不容緩。

外國客:客氣的台灣人 開車就變了 聯合報

神明也保佑不了交通違規。很多首次到台南的遊客,都會驚訝發現,幾乎各路口都供奉神明,釋迦牟尼、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等,不少牆上柱上都漆有「南無阿彌陀佛」。
陳清泉每月都來路口祈福,還是感嘆,「神明庇佑敵不過民眾違規」,民眾習慣闖紅燈,只把號誌當參考,車禍不斷根據警政署統計,去年台南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二百零五,居個別縣市的第三名,可是較前年增加了四十六條冤魂,增加數全國最多,增加率也將近三成。
文史工作者詹伯望解釋,台南每天都有大小車禍,卅幾年前,就開始有市民將神明請到路口供奉,「但風氣延續至今,有用嗎?」
記者在下午二點實際到赤崁樓前的中西區民族、永福路口觀察,短短半小時,至少十輛機車紅燈右轉,還有人騎腳踏車「慢條斯理」地闖紅燈,一旁遊客全看傻了,還拿起相機「拍照留念」,視為奇景。「台灣人很有禮貌,對人很客氣;可是一旦握到方向盤,就完全變了一個人!」澳洲籍的何克仁說,很多外國朋友都有相同看法,他每次開車上街,都感覺到「快要嚇死了」,「完全看不見台灣人的禮讓。」
  高雄/遇見綠燈 先停下來看一看
高雄市幾十年來都流傳一則提醒外地客的笑話:「高雄到了!深夜駕車的朋友,看見綠燈,別忘了先停下來看一看!」卅多年了,市民遵守交通規則的觀念仍普遍不足,更別說禮讓行人。
住在漢神百貨商圈的老婦黃陳晚,每天走路到市場買菜,她說每次過馬路都提心吊膽,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汽、機車闖紅燈衝過來,「活了八十多歲,不曾見過禮讓行人的車輛,就連公車也一樣!」高市去年大、小車禍高達六萬多件,A1類(廿四小時內死亡))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二百五十一人,居各縣市第一名。交通大隊交安組警務員陳致宏說,轉彎車不讓直行車、支線車不讓幹線車,「不肯禮讓」是車禍發生件數居高不下的原因,印證了何克仁、黃陳晚的說法。
  台中/爭先搶快 好像路是你家的
台中市去年車禍死亡人數達二百一十人,與高雄、台南市包辦前三名,馬路亂象,比起台南、高雄,也不遑多讓。
在大賣場上班的徐姓女子,母親今年被醉醺醺的駕駛撞上,當場慘死。提到交通亂象,她感慨:「許多人平時知書達禮,一旦手握方向盤,整個人就變了樣。」汽機車駕駛闖紅燈、任意變換車道、想轉彎就轉彎,彷彿「人在駕駛座,此 路是你家開的。」
大眾運輸協會理事長李文傑說,爭先搶快是駕駛通病,機車騎士遇紅燈,不肯停在停止線前,總要催油門停在機車待轉區,「多幾公尺真的比較快嗎?」每次公車靠邊停,機車騎士搶著從公車與人行道間鑽過去,讓人捏把冷汗。
2012-09-24 12:58:42
圖博館
看問題/竹北台大夢碎 地方喊詐騙 2015-6-7 聯合報

台大校長楊泮池昨天宣布全面停止開發竹北校區、停止參與生醫園區醫學中心設置案,新竹縣爭取台大設校及合作,前後20多年,當年遙想有一天孩子可就近讀台大,如今孩子早過應屆上大學的年齡,就近讀台大的夢,仍難實現。
台大設分校募款不順利,校方將容納萬人的分校縮減成2700人規摩,設校經費由102億元削減為45億元,甚至迄今僅建一棟碧禎館,面對著是少子化,大學走向國際競爭,不少學子往國外甚至大陸、香港就讀的挑戰,台大也有苦處。
但地方感受到的是,設校一再拖延,大片土地被雜草雜樹霸佔,台大雖拋出設學士學分班、碩士在職專班,但與當初設管理學院、工學院、公衛學院、電機學院和5百張病床醫學中心的藍圖大相逕庭,地方人直覺「答應了卻沒做到,就是詐騙!」
民代贈上「全國最大詐騙集團」帽子,台大視為難以承受之重,卻是地方直覺觀感,但只是形容,並非實罵,期許的仍是早日設校,不要讓大好土地養雜草;「鼓不打不響」,雙方發了怨聲,也正是坐下檢討商談的時機。面對少子化、國際競爭、新竹產學需求,到底需要多少校地能符實際需求?應計較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未來發展來解決紛爭才是。
  相關新聞
被罵「詐騙集團」 台大停建竹北校區
校地「鍍金」 市值估逾300億
  回應
依我猜測,竹北土地每秤近百萬元,議員想借題發揮,收回土地,操作地產,中飽私囊,回收選舉費用。

另詳參【圖博館】:流浪教師 博士生 10年後將供不應求? 大專自生自滅 市長排名的迷思 希望變失望
2015-06-07 11:06:40
圖博館
張維為:台灣民主——從希望到失望 2014-5-10

反服貿風波已告一段落,由此引出的台灣民主和西方模式卻成學者討論焦點。 5 月 9 日,復旦大學中國發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作者張維為教授受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之邀,對台灣民主的困境進行了探討,闡述台灣的民主如何從希望到失望。
  以下是張維為教授《台灣民主:從希望到失望》演講全文,以饗讀者:

  之所以我的基本結論是從希望到失望,是因為在台灣民主化剛開始的時候——比方說從1987 年解除戒嚴開始,到今天將近 30 年——當初我記得很清楚,台灣的領導人也好,美國的領導人也好,都說台灣的民主像一個燈塔,照亮台灣,也將照亮中國大陸的未來;現在 20 多年過去了,坦率地說,它有點昏暗,能夠照亮台灣自己的未來就不錯了。
  我總結一下就是:經濟是下滑的,社會是分裂的,政治是衝突的,這就是我講的一個基本觀點,從希望到失望。
  台灣的這種困境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第一是台灣選舉制度的設計,半總統制。
第二是國家認同危機。
第三就是意識形態的對抗。
第四是法制權威的困境。 建立民主制度,法制必須要有公信力。
第五是公民文化不夠。台灣的一切都泛政治化,不能進行理性的溝通和討論。
第六是美國和美國模式的過度影響。
  反思西方民主
一個非西方社會,採用西方民主模式,基本上是兩種結局:從希望到失望,從希望到絕望。 實際上背後是一個西方模式的困境,我總結為三個基因缺陷,民主的三個預設:人是理性的,權利是絕對的,程序是萬能的。
  台灣民主的未來
台灣為什麼不至於到絕望,因為很多國家都是絕望的。 伊拉克、阿富汗、海地、利比里亞等等,你可以列出很多。 我覺得有幾個原因。
一個就是台灣畢竟是在蔣經國時期初步完成了現代化,然後再進入這個所謂美國模式的民主社會。另外就是中國文化的影響。還有,我覺得就是中國模式的作用。
http://opinion.m4.cn/2012-09/1182362.shtml

另詳參【圖博館】:希望變失望《中國模式》台灣人要騎那種馬? 蘇花糕係啥米碗糕 藍又惡鬥? 民粹亡台 馬主席!(二) 啥是一黨獨大 二馬二監聽二後果 君子的下場 攻占馬桶府 私督盟 2009大選 2012大選 連柯台北之爭 果然是暴力黨 民進黨路線 小龍女神話 藏疆港台獨之毒藥 民主的烏坎之路 民主形式萬歲 假民主自由之名 民主就是挑爛蘋果 《民主的類型》
2015-06-07 11:33:5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