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04 06:05:52| 人氣1,214|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城市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評《城市社會學》雖很中國,但內容仍嫌學術乾枯,還是詹宏志的一本老書《城市人》(天下,1989,詹氏城邦集團的麥田也出)較具人文性尤其台灣本土性,更少見地為城市辯護如下:
 
有人以為城市基本上是不可能快樂的,只有回歸田園才有快樂。這個流傳頗廣的「田園之樂主義」其實是為害不淺的。因為,城市是一件不得已的事,住在城市也是身不由己的,那有人人從城市撤退的可能呢?既然住在城市情非得已,我們當然得為城市之樂辯護,尋找城市的快樂基礎,讓平凡的城市人可以安身立命。(p.184)
城市,在文學作品中,經常被設定扮演「罪惡之源」的角色;在現實生活中,有人詆毀,有人眷戀;然而無論詆毀或眷戀,大部份人又都離不開它。
城市,生活於其中的人多,真正去了解的人卻很少。
《城市人》是一本企圖了解城市的書,但不是文學作品。「它介乎感覺與現實之間,介乎文學與科學之間,介乎描述與呼籲之間,介乎方法與主題之間。」它用嶄新的形式與創意語彙進行特殊的思考,冀求探觸真實,以尋找新的理解方式和內涵,尋找新的心情,在城市中,新的生活方式。
《城市人》是一本自由的書,其中舉證判斷雖有其自成一格的邏輯推衍,卻不盡依循嚴謹的學術規則,而主要借助生活觀察與紀錄,加以概念化並作綜合式的分析,副標題「城市空間的感覺、符號和解釋」頗能呈現這種技巧的特色。然而也正因如此,其中對現象的解釋、判斷與推測反而充滿想像力,並且到處洋溢著意想不到的機趣。
‧ 高低寬窄決定了街道的基本性格,但樹燈溝橋加上店招,卻帶給街道個別的風情面貌。
‧ 逛街的成本:時間和交通費用。
‧ 尋找新商店(及其新商品)來窮盡光陰,是一種城市人的生活特色。
‧ 因為快樂是態度,你不必改變事實,只要改變想法。
‧ 「專業店」只賣「一種東西」(這種東西可能有幾萬種),使得尋找這個領域商品的消費者得到很大的方便。……它不是賣一種東西,而是賣東西給「一種人」。
‧ 各種商品已經成為干預我們生活最深、糾纏最緊的機制;它們甚至超過了政府、學校或警察。陳列並販賣商品的商店也因此成為意涵最豐富的生活符號,處處透露我們生活型態與價值觀念的真貌。
‧ 你在鬧區的轉角,摩天大樓的地面樓層,找到一家面積不大的咖啡店。它裝潢精緻小巧,惹人喜愛;服務有特色,咖啡香醇獨到──即使某天你遠離居住的城市千里之遙,有一個晚上突然會回想到那個乾淨、明亮的角落,覺得城市是你的家。

總之,《城市人》是本有所啟發的書,比如它說:「夜市是城市裡有趣的人群蝟集心態…它像是癌細胞一樣不斷生長…但當夜市進入規劃抑制成長,夜市本身就會逐步衰落(p.121)」,就蠻預告了北高夜市整治規劃的下場。《城市人》整体上比詹近著 《人生一瞬》佳。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5304479/20070920054712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4787856/20070423094844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3256619/20070819055144

可惜《城市人》中所介紹的台灣城市內容大都已過時(故讀者邊讀可邊補充),還是卡爾維諾的《看不見的城市》、帕慕克的《黑色之書》《我的名字叫紅》等文學名著較永恆經典。

未必吧!記得本台曾評仨如下:

卡爾維諾的《看不見的城市》更多的是賣弄支離破碎的中亞的中古城市(野)史,還有忽必烈和馬可波羅無趣的對話,以及看似具體其實是抽象的城市之記憶、欲望、符號、眼睛、名字、死亡、貿易、隱匿~等。
http://www.xiaoshuo.com/jsp/bookcomment.jsp?id=0015331

《黑色之書》比起前評《新人生》書中反覆講的抽象式書呆話,更多的是賣弄支離破碎的土耳其近代史尤其是伊斯坦堡的政治和城市史之具體知識,當然還有三流的追殺情節、以及蹩腳的愛情故事,整本厚達五百頁的《黑色之書》連《新人生》三百多頁中前幾頁的文字魅力也沒。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5554585/20070924060932/

《我的名字叫紅》更多的是賣弄支離破碎的土耳其中古(野)史、伊斯坦堡的政治和城市(野)史、尤其是細密畫之具體知識,當然還有三流的追殺情節、以及蹩腳的愛情故事,整本厚達五百頁的《我的名字叫紅》難得下列較具文字魅力的引文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5690507/20070926063235/

台長: 阿楨
人氣(1,214) | 回應(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社會政治 |
此分類下一篇:《城市社會學》
此分類上一篇:《都市社會學》

阿楨
城市的憂鬱

作者:胡晴舫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09月01日
  內容簡介
在土星的坐標下,在憂鬱的城市裡
欲從中窺探城市的肉身,他人的面孔,但鏡像中出現了卑微狂妄的自己。
一本關於繁華和腐爛、毀滅和復活的城市之書。
  《城市的憂鬱》是當代華人作家裡少見的城市書寫,富有睿智和洞察力。她延續了西方作家,如波德萊爾、班雅明,以及卡爾維諾的系列城市觀察,但更具當下氣質,再現了我們自己這個時代的城市現代性。
  這不是《巴黎的憂鬱》,胡晴舫在書中沒有明確點出哪一座城市的名字,雖然你一定可以從中看到蹤影。從企圖活在過去的城市,到想要擺脫過去的城市,再到未來之城,我們可以從它們的不確切身世中,看到橫流的慾望或普世的哀傷,還有幾些難得的快樂。
  這不只是《看不見的城市》,胡晴舫讓我們換了一副眼光,在熟悉的場景中尋找陌生,在無處無家的所在不安於室,在窺視別人的時候看到了自己,從最不起眼的細節,偵探出城市寓言的最關鍵拼圖。
  這不是一篇<都市的生理學研究>,胡晴舫除了診斷街道的健康狀況、塞車人生外,更去分析了在其中人們的所有心理徵候,從強迫性精神官能症、躁鬱症到文青的憂鬱症,還有對世界抗議的歇斯底里,不一而足。
  這也不僅僅是某一段的<歷史哲學論綱>,胡晴舫行文中,除了以「新天使」之眼在從未來俯望著過去,更多的時候她化身為一個潛水採珠人,跳入大藍之深海中,告訴我們City Blue的千年繁華與百年孤寂。
  這是一個多年來隱居、遊走於城市裡的作家,出沒於城市周而復始的繁華和淒涼裡,熱心冷眼,慨然又漠然,在斷章中洞察,在片刻間領悟,在風景外感想,呈現給我們的畫作和散文詩。城市的隱秘內心,潛伏和淪落在忙碌倉促的現代生活中。城市的末日和復活,周而復始,在一瞥之間,胡晴舫點化出城市人自己那具既迷戀又鄙棄的的肉身。城市好像一頭巨大怪獸,誘惑我們沉溺其中,迷失其中。然而,寂寞、孤獨、憂鬱的我們都無可奈何的愛上了它。
2011-10-09 11:41:27
版主回應
  作者簡介 胡晴舫

  一個旅人,作家、文化觀察家,多年遊走在城市的邊緣和內心,尋找它的秘密和現代性。
  出生於台北,畢業於台大外文系,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戲劇學碩士。1999年從台北移居香港,但目前居住在東京。
  她撰寫文化評論、散文,也寫小說,筆鋒簡潔銳利,富有洞察力、冷靜和睿智。在兩岸三地以及新加坡的中文媒體上發表各種評論、隨筆或其他形式的專欄文章。
  已出版《旅人》、《濫情者》、《我這一代人》、《辦公室》、《她》等等。

目錄

VII
而未來在我面前破滅
VI
我慾望一座城市
這些人
看見以及看不見的城市
街道
一天到晚游泳的魚
都市人的表情
V
肉體的救贖
女店員
乞丐
大人物先生
醜聞小姐
誰都是魔鬼
公園哲學家
閒人悖德
瘋子
城市通魔殺人事件
IV
愛情並未結束
我還能如何說愛你
寂寞的幸福
一個人吃飯
美麗陌生人
III
美術館
慢車

互換地址
戀人之濱
巷子
II
失業
約哪裡
當我們討論食物
找房子
塞車人生
換季
笑話裡的孔子
神明遊街
等待
異國
因分類而同類
進廠維修
I
末日
復活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16305
2011-10-09 11:41:59
阿楨
PChome股價兩年大漲九倍奇蹟 2010/10/22林宏達 商業周刊第1196期

 從虧損兩年到獲利轉佳 今年EPS上看七元以上
 今年下半年,PChome股價(以網路家庭掛牌)創下上櫃五年來的新高,股價最高衝上一百九十一元。這是第一次,PChome股價超越網路股價泡沫前的募資價格。現在從高處往下望,O九年二月的時候,PChome的股價還在二十元上下打滾,短短不到兩年,股價居然上漲近九倍。
 今年上半年,PChome每股盈餘較去年同期增加一倍,根據大華證券的最新報告,PChome今年每股盈餘上看七.二五元,是去年的三倍,今年營收更上看百億元。
 這也是第一次,台灣的資本市場開始注意到電子商務題材,十月十三日,PChome旗下的子公司商店街在興櫃公開發行,第一天,股價就飆漲一.八倍,每股衝上二百二十九元。連日本伊藤忠商社都破例來台投資網路公司,也認購七%股份。
 獲利、股價紛紛開出紅盤,來自於消費者在PChome網站上購物,網站所開出的承諾:全台灣保證二十四小時到貨!就是這個承諾,讓PChome的體質做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從入口網站到電子商務 首創五百免運、七天鑑賞
一開始,PChome只是企圖走上電子商務的路,一路上也經歷過任何一家網路公司都會經歷的路,例如:消費者如何相信給了錢你會交貨、錢怎麼賺、貨怎麼交....,一堆問號。
 詹宏志堅持一條路,「只有全部在網路上完成的,才叫做網路事業,任何一點點出去都不算,」詹宏志把這些網路交易的障礙稱為「摩擦力」,「我們下定決心,要take(承擔)摩擦力,」詹宏志說,這一做就是十年。
 PChome第一個消滅摩擦力突破,是率先發明「轉單模式」,用最少的資源,降低「摩擦力」。
 這個階段,他們掌握的核心是資訊,他們不直接購買庫存,一接到消費者訂單,就透過網路把訂單轉發到合作的中盤商、大盤商,由他們把貨品裝上PChome的紙箱出貨。
 接下來,比較經典的做法包括:五百元以上免運費、網路購物七天鑑賞期、線上寄出電子發票,這些都是PChome第一個做出的創舉。推出七天鑑賞期的時候,當時PChome決定,不論退貨的理由,退貨運費由PChome負擔,同業紛紛傳言,「這怎麼可能賺錢,PChome會倒啦,」有一段時間,供應商還抵制PChome,甚至醞釀漲價,才願意出貨。
2012-01-29 09:28:33
版主回應
 從轉單模式到自建倉庫 交貨時間由三天縮為一天
 二OO五年,詹宏志卻提議推翻自己的創意。他的計畫是,由PChome自己蓋倉庫,掌握庫存,提供全台灣保證二十四小時內到貨的網路購物服務,取代原有的轉單模式,把網購的時間從三天縮短到一天。
 他提出想法的時候,「全辦公室只有我和總經理李宏麟相信,」員工紛紛反對,因為蓋倉庫需要鉅額投資,估計PChome投資至少上億元。先建立第一期九百坪的倉庫,主打兩千項生活用品,這裡存放價值超過四千萬元的貨品,超過PChome一年稅後淨利總和。
 二OO四年PChome一年獲利七千七百萬,剛經歷有史以來最高速成長,沒人認為非得花大錢投資,公司才有錢途。
 「那個時候,業界只是覺得PChome的做法『很有趣』,不知道網家又要推出什麼新招,」PChome前副總經理林文欽觀察。
 更令人失望的是,剛開始推出的業務,並沒有帶來成長,「只是新業務吃掉舊業務,」詹宏志說。網家的每股盈餘,二OO五年是賺一元,接著因此連兩年由盈轉虧,變成賠四元和賠兩元。
 詹宏志說,當企業經營者,你必須相信自己。他願意這麼做,是因為舊的轉單模式沒有門檻可言。供應商倉庫裡推滿不同網站的紙箱,不同的訂單,就換不同的箱子出貨。一視同仁,誰都沒有競爭力。如果供應商缺貨,出貨不準時,PChome也無可奈何。建倉庫,才能真正掌握出貨的時候和品質,「這才是真正take(承擔)摩擦力。」
 PChome找了兩個物流專家分析,「第一個專家說,全台灣二十四小時送達,不可能,」詹宏志回憶,「第二個專家認為有可能,但一定賠錢。」
 PChome的團隊只好自己用系統方法去想,「頻率不是重點,訂單處理的速度才是,」詹宏志說,只要訂單處理得夠快,就算一天只出貨一次,也能送達全台灣。
 從訂購下單到倉儲出貨 取貨動線佳,半小時搞定
經過了一年討論,投資兩年,PChome二十四小時到貨的服務,二OO七年正式上線。以他們位在五股的倉庫為例,這裡就像是個不對外開放的大賣場,面積超過一萬坪,有三十一萬個品項,比五個家樂福還大。
 當你在網路按下「訂購」鍵的同時,倉庫裡的印表機就開始列出訂購單,上班時間一到,理貨人員就會按照訂貨單,推著購車到架上取貨,再到出口的結帳櫃台「結帳」,不用半小時,東西就準備出貨。你上午訂的產品,下午就已經出現在你家門口。
 這個階段,PChome的核心,是如何讓網路和倉儲無縫結合。在這個倉庫裡,產品都是廠商「寄賣」的商品,是廠商的財產;對供應商,PChome須隨時能讓供應商在線上或到現場盤點貨品,保證妥善保管供應商的貨;對消費者,PChome必須隨時掌握三十一萬個品項的狀況,任何一項商品在貨架上被拿光,PChome就必須即時停售,只要一步做得不精確,讓缺貨商品在網站上出售,就不可能做到二十四小時到貨。連理貨人員都須精確規畫路線,才能在倉庫即時找到貨品。
 有兩年時間,詹宏志除夕都是在倉庫度過,他坐在倉庫結帳櫃台旁的小鐵桌旁,「讀」每一輛手推車的商品,想像這些人的背景,哪幾車是年輕上班族女性,哪幾車又是宅男工程師。
 「除夕夜沒有人在賣東西,我一個晚上卻看到十四、五部四十六吋以上的液晶電視賣出去,」他說,「你能想像,多少人是回到家裡,才發現父母的電視已經舊的不像話;在網路上下單,你能想像那天他們家裡的氣氛,」有些人早有計畫,人還沒回到家,就先上線把要給父母的東西都買齊。
 消費者喜歡上網購物,這是成長的重要轉折點。
「這些結果,其實是兩年前,我做這個決定時就知道的,」詹宏志淡淡的說,這幾年,他還布局做房仲的樂屋網,做開店平台的商店街,和eBay合作露天拍賣,和skyper合作網路電信,「現在我手上已經有三、四個賺錢的事業。」
 他們的下一步.... 賣生鮮食品,拚實體超市
他正在考慮,把生鮮食品變成網購的品項之一,和實體的超級市場競爭,或是把到貨的時間從二十四小時再縮短,目前是做台灣的亞馬遜,張口吞進整個網路購物市場。
 十二年前,和PChome同期的網站,像夢想家媒體、資訊人,早已消失,回首過去十年,學到最重要的一堂課,詹宏志只淡淡的說,「要有耐心,」「一分鐘能知道的事,兩年才能做得出來;五分鐘能知道的事,五年才會實現,」從趨勢大師變網路經營者,他認知到,如果看到對的方向,就必須不計代價的堅持下去。
http://blog.udn.com/taisun222/4523426

(另參本館:《人生一瞬》 《網路淘金》 宅經濟 )
2012-01-29 09:29:08
阿楨
資本的空間:批判地理學芻論 (群學 2010)

  內容簡介
  大衛.哈維無疑是他那一代人裡,最具影響力、最廣受徵引的地理學家。他的聲望遠遠超越了地理學,延伸到社會學、都市規劃、建築、人類學、文學研究和政治科學。這本書首度將過去三十年來的原創性文章彙整在一起,關注地理知識和政治權力之間的張力,以及資本主義的空間生產。
  大衛.哈維對於科學及地理學倫理中立宣稱的堅定質疑,像是一條線索貫穿了全書。他嘗試解釋資本主義的地緣政治,並將空間理論奠基於社會正義中。在這個過程裡,他處理了地理學史上遭受忽視或誤解的人物,將他們安置在知識史的脈絡之中。本書出現的人物有康德、凡邱念、洪堡德和拉提摩爾,伴隨了馬克思、黑格爾、海德格、達爾文、馬爾薩斯、傅柯和許多其他人,顯示了地理思想的深遠根源和意蘊。同時,哈維針對當前社會、環境與政治趨勢的生動觀察,顯示了這種思想對於認識世界的現況和可能未來,有多麼重要。
  大衛.哈維(David Harvey)紐約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研究院人類學講座教授。曾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地理系教授,以及牛津大學霍福德麥金德(Halford Mackinder)講座地理學教授。他於1980年獲美國地理學家學會頒贈卓越貢獻獎;1989年獲瑞典人類學暨地理學社頒贈安德斯瑞特祖斯(Anders Retzius)獎章;1995年同時獲頒皇家地理學會的派特榮(Patron)獎章,以及法國的法崔盧德(Vautrin Lud)獎。
  目錄
1. 重新發明地理學:與《新左評論》編輯對談
第一篇 地理知識?政治權力
2. 哪一種地理學對應哪一種公共政策?
3. 人口、資源與科學的意識形態
4. 對抗馬克思主義的迷思——芝加哥風格
5. 歐文.拉提摩爾:追憶錄
6. 地理學的歷史與現況:歷史唯物論宣言
7. 資本主義:片斷化的工廠
8. 聯邦丘觀點
9. 戰鬥性的地方主義與全球雄心:雷蒙.威廉斯著作中的地方、空間與環境之概念政治
10. 城市與正義:城市裡的社會運動
11. 製圖學認同:全球化下的地理知識
第二篇 資本主義的空間生產
12. 資本主義積累的地理:馬克思理論重構
13. 馬克思的國家理論
14. 空間修補:黑格爾、邱念與馬克思
15. 資本主義的地緣政治
16. 從管理主義到企業主義:晚期資本主義都市治理的轉變
17. 階級力量的地理
18. 地租的藝術:全球化與文化的商品化
2012-05-29 12:18:45
版主回應
城市社會學文選 (復旦大學 2006)

本書為西方城市理論文選,選錄了過去 100年歐美最重要的城市理論流派和分析範式,按學科史進程,包括第一個經典的城市社會學芝加哥學派、主要發源于歐洲的城市政治經濟學學派、興起于全球化時代的洛杉礬學派等。按研究領域,涉及城市生活方式、城市規劃、城市社會問題、城市空間設計、城市可持續發展等。所選文獻既有城市社會學的奠基之作、馬克思主義傳統的經典文本、各式典範的建築與規劃學說,還包括新近十年來正大領風騷的種種新潮學說。本文選旨在為中國的城市研究提供“他山之石”,進而對中國城市的規劃和建設發揮積極功用。本書可作為城市社會學、城市管理、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城市社區發展、建築學等專業本科生與研究生的英語教材,並可作為一種城市經典讀本,適于一切與城市發展、管理、規劃及城市文化有關的專業人士。

城市化度與生活結構 (張雲武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1)

本書的研究從社會結構的微觀層面(社會交往、關系網絡、社會信任、政治參與)考察社會結構的宏觀層面(城鄉關系或者城鄉一體化的程度)的變遷,這是與傳統社會學的研究視角不同的。迪爾凱姆(E.Durkheim)、帕累托(V.Pareto)、帕森斯(T.Parsons)等社會學大家,考察的問題都是社會制度、社會文化、社會群體等社會結構宏觀層面的變遷對于人們的社會行為、關系網絡、價值觀念等社會結構微觀層面的影響,而我們的研究一改傳統社會學的研究範式,從社會結構的微觀層面管窺社會結構的宏觀層面,是一個很新穎的研究視角。
  目錄
第一章 工業化、城市化與生活結構
第二節 中國人的生活結構︰一個尚未明確的問題
第二章 國內外學者的相關研究
第三節 城市化與社會信任
第四節 城市化與政治參與
第五節 社會流動與社會關系網絡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調查地區
一 蓮花鎮
二 鳳城鎮
三 廈門市
四 福州市
五上海市
第四章 統計分析
第一節 地區的城市化度與人們的社會交往
第二節 地區的城市化度與人們的關系網絡
第三節 人際信任與社會交往
第四節 社會關系網絡與人際信任
第五節 地區的城市化度與人們的政治參與
第六節 社會流動與流動者的關系網絡
第五章 研究發現及原因分析
第二節 國外理論的局限性
第三節 原因分析
一 獨特的社會歷史文化
二 獨特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
三 獨特的社會現實
四 研究發現的產生機制

大城市衛星城研究 (王聖學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

本書探討了在我國城市化迅速推進的條件下,我國飛速發展的大城市,特別是那些人口規模在200萬人以上的特大城市衛星城的開發機制、建設模式、管理機制,尤其是在發展理論、人口城市化理論、現代化理論、有機更新理論、經濟學理論和公共行政理論的指導下,將城市社會學、城市規劃學、城市經濟學、城市交通學、人居環境學、房地產經濟學和建築學等學科結合起來,分析衛星城開發建設和管理中的諸多問題。 此外,本書還在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背景下,就如何統籌城鄉發展、疏解老城過多的壓力、促進城市郊區快速發展、和諧的居住區空間環境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轉型期中國城市內部空間重構 (馮健 科學出版社 2004)

本書是國內外第一部系統運用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反映中國城市內部結構最新動態的研究專著。在綜述了國內外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研究動態的基礎上,本書以北京和杭州作為主要實證城市,運用最新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千份問卷調查數據以及大量的實地調研資料,重點從城市人口、經濟和社會3個方面探討了轉型期中國城市內部空間重構的過程和特征,詳細研究了重構的機制、模式,並從理論上進行中西比較。
書中提供了近20年來北京和杭州各街區的變遷關系和空間範圍圖,是研究中國城市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資料。

經濟發展中的大國城市化模式比較研究 (徐和平 人民出版社 2011)

本書采用城市經濟學、城市社會學、城市規劃學及地理學等多學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從社會及經濟變遷的角度,深入研究美國、歐盟、日本、俄羅斯、印度等大國城市化演進的規律,並對各國城市化模式及其政策進行全面的比較,希望為當今我國城市化理論與政策提供寶貴的經驗。
2012-05-29 12:41:53
阿楨
為什麼很多人不爽李子柒的“農村古風”? 2019-09-12 觀察者網

李子柒的作品題材來源於中國人真實、古樸的傳統生活,以中華民族的美食文化為主線,圍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展開。到後期,她的視頻古風意味慢慢減弱。唯一不變的是,她總是試圖身體力行去詮釋一樣東西從何而來。她曾溯源到西漢,用麻皮和樹皮手工造紙。做洗漱台時,她還想過切割鵝卵石、挖坑做面盆。提到她,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是:“沒有李子柒不會做的。”
  不過,圍繞著她的除了讚譽,還有許多爭議。
最近,因為一些“大V”的質疑,李子柒又陷入了輿論的漩渦裡,還登上了微博熱搜。
有人抨擊她是“擺拍”,將田園生活描繪得過於精緻美好,誤導大眾。
還有人認為她都是團隊在運作,她不過是又一個“立人設再行銷變現”的網紅罷了。
  其實在她火了之後,她自己就承認過現在有團隊運作。想想也是,要種糧食、做美食、製作家用,還要開淘寶、拍視頻,各平臺運作,一個人怎麼忙得過來?
大多數觀眾其實都是默認並支持她有團隊這件事的,這其實算不上一個“黑點”。
重點在於“是否擺拍”以及“美化甚至過分虛假化了農村生活”,這是李子柒應該被指責的地方嗎?
  其實也不必那麼嚴苛。
支持她的人認為,李子柒是以“視頻博主”的身份紅起來的,她在自己的視頻裡的確為大家展現了很美好的田園生活,多數人只是為了“看一個感覺”。
再者,她做農活時動作都非常標準,並不會“誤導”不諳農事的城裡人。
農村生活的確不如她描繪的那樣美好,但誰規定農村婦女就不能“擺拍”?
將美好有趣的一面挑出來給觀眾看,有什麼不對呢?
關於李子柒再說最後一條。那些罵李子柒把農村生活拍得做作的,建議去看下美國那些90年代的Midwest bakery shows. 那裡面把中西部大農村的田園生活拍得要多lofty有多lofty,怎麼不去罵做作?
2019-09-16 08:26:42
阿楨
退一萬步說,就算視頻裡那不是中國目前真實的農村,但李子柒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現在活在農村,農村生活該什麼樣還不比你我這些城市精緻人更有話語權?人家努力靠自己組建起了團隊,賺得起高檔裝修的錢,把自己生活過起來了,重新定義了一種新的農村生活方式。
  更諷刺的是,天天想著與國際接軌的城市人,怎麼也沒想到,人家李子柒恐怕才是真正意義上活躍於當今國際互聯網的中國第一代表。前段時間,我中午去YouTube總部吃飯,他們餐廳每天都會精選一些全球最火YouTube up主的視頻輪播,當天放的是李子柒。李子柒現在YouTube資料標準的國際一線視頻博主,數個視頻都在30 million播放量以上,這是很多知名華人明星的MV也很難達到的資料。我國為數不多的、實打實的文化輸出。
  李子柒在油管有623萬訂閱,兩年時間發佈了92個視頻,視頻播放量最高的3400萬次,有22個視頻上了1000萬播放量。
在下面的評論裡你都很難翻到中文,評論區被來自全世界各地的人們瘋狂的示愛所佔領,李子柒在他們心中就是仙女,仿佛天使一般,有愛上她的,有被她激勵的,有被中國文化感染的,有因此要學習中文的,你可以從各個方面深刻感受到這些外國人有多麼的喜愛她。
有外國網友說,“她讓我有了改變生活的衝勁,讓我變成最好的自己。”
有人甚至說,這是油管裡正面評論最多的頻道。
從這一點來說,不論是在文化傳播還是在正能量傳播上,李子柒都做得很不錯。
目前,這場爭論還在持續中,不過據觀察,支持李子柒的人還是占多數的。
說點個人看法吧。
  回應
 對我來說李子柒有沒有團隊、是不是擺拍其實都無足輕重。我喜歡的是她整個視頻裡流露出來的那種接地氣卻又很詩意的感覺,而且所有的事情她的確都做了:劈柴,砍竹子,生火做飯,醃鹹鴨蛋,春耕秋收……
 我們從小就學習田園詩,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誰能說自己從來沒有嚮往過想像中愜意、閒適、返璞歸真的田園生活呢? 我覺得,她的視頻中傳達中華傳統文化中詩意田園的這個部分,簡直太成功了。
 我也是農村長大的,也幫忙幹過農活,但是完全比不了李子柒幹活那個麻利勁,人家確實很能幹,尤其那個做沙發的視頻,看完我真心瑞思拜,多看幾個視頻,你會發現她真的什麼都會,就沖這點我就黑不起來
2019-09-16 08:29:5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