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03 06:30:27| 人氣1,484|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都市社會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怎會評一本老舊且與台灣都市不相干的台(裔美)人所著《都市社會學》(巨流,1984)?

沒啥辦法,順著前評《都市傳奇》但手邊又欠新版以台灣都市為基礎寫的《都市社會學》,不過也無妨,反正台灣也沒啥城市史、且台灣學術界一直是美國殖民地。

中國就有幾千年城市史了?看下對岸的「都市社會學 」或「社會學流派」下文吧,不也是西方學術殖民地。頂多加個「中國的社會學者根據馬克思主義關于城市的理論觀點,聯系中國城市的實際情況,並借鑒西方都市社會學的有關理論和方法,正努力創建有中國特色的都市社會學」尾巴而已!

都市社會學 urban sociology

  社會學的分支學科之一。是以都市的區位、社會結構、社會組織、生活方式、社會心理、社會問題和社會發展規律等爲主要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又稱城市社會學。
  研究的內容主要有:①都市社會的産生、形成和發展規律,世界各地區的都市化過程。②都市環境。主要指都市的自然環境,如地域、水源、氣候、綠地、自然資源等。也包括都市的人工環境,如都市區位形成的過程,都市人口地域分布的過程,都市土地的利用狀況等。有些社會學家將都市環境的研究稱爲都市生態學或都市區位學。③都市的社會結構。主要指都市的經濟結構、勞動結構、職業結構、家庭結構以及階級和階層結構等等。都市社會學還探討影響都市社會結構變化的社會因素。④都市社會組織。都市社會組織十分複雜,大體可分爲經濟類、行政類、文化類、政治類、社區類、家庭類以及其他類型的社會組織。諸種類型的社會組織構成許多不同的網絡系統,它們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共同推動都市社會的發展。都市社會學著重研究都市社會組織的運行機制。⑤都市生活方式。包括都市生活方式的構成要素、特點以及影響都市生活方式變革的社會因素等。⑥都市社會心理。都市社會學很重視都市社會心理的發展變化對都市社會的影響。⑦都市問題。包括都市的社會問題,如都市建設、人口、住宅、交通、治安、環境保護等等。根據都市問題制定治理的對策和規劃,是都市社會學和其他科學所要共同完成的任務。都市社會學還從宏觀上研究都市社會關系的發展、變化,探討都市發展的過程、特點和規律性。
  發展曆史  
都市社會學經曆了一個孕育的過程。18世紀60年代工業革命後,加速了都市發展的進程。19世紀,是歐洲都市大發展的年代。英國、法國、德國等西歐國家,都市人口成倍增長,大都市相繼出現。人口的急劇增加,一些都市出現了住房、食物、交通、職業、衛生設施和醫療保健及社會秩序等方面的問題。都市的發展和大量都市問題的出現,引起了許多社會學家的關注。他們對都市的各種社會現象逐步進行系統的研究,發表了大量的論著。其中,影響最大的研究者有F.滕尼斯、É.迪爾凱姆、G.齊美爾和M.韋伯。
德國社會學家滕尼斯1887年發表《社區和社會》(又譯《禮俗社會和法理社會》)一書,對都市社會與農村社會作了系統的比較和研究。禮俗社會與法理社會分別指傳統的農村社會與都市社會。滕尼斯認爲,在農村,家族和鄰居維系著人們的關系,居民具有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生活目的。他們重視家庭和鄰裏關系,對內真誠友善,對外則有排他性。而都市的情況和農村相反,都市居民沒有維系彼此關系的共同紐帶。他們沒有共同意識,家庭和鄰裏關系淡漠,人與人之間互不關心。滕尼斯還將禮俗社會視爲富有生機的整體,認爲法理社會只不過是機械的集合體。他的這一理論對孕育中的都市社會學産生了深刻影響。
法國社會學家迪爾凱姆親眼目睹了都市社會的發展變化,提出了與滕尼斯相對立的觀點。他認爲,農村社會的基礎是一種機械聯合。因爲傳統的農業經濟是一種自給自足的經濟,農村居民從事著大體相同的勞動,每個家庭、每個村莊基本上都自給自足,彼此間互不依存,在這個基礎上的聯合是真正的“機械聯合”。而都市的情況則恰恰相反,都市內分工複雜,居民分別從事不同的職業,彼此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形成一種不可分割的整體。在這個基礎上的聯合是真正的“有機聯合”。都市內盡管有各種矛盾,但與“機械聯合”相比較,都市則是巨大的進步。迪爾凱姆的都市觀對孕育中的都市社會學具有重大的影響。
德國社會學家齊美爾系統地考察了大都市的精神和心理生活。他在《都市與精神生活》(1903)一書中提出,個人應學會使自己適應都市。認爲都市生活環境複雜,生活節奏較快,社會組織嚴密,時間觀念強,感官刺激強烈。爲了應付紛繁複雜和變化萬千的現象,都市居民要善于對主要的和次要的現象加以區分,以便全神貫注于主要的事情,對次要的現象則應漠然視之,這種冷漠是對都市的適應和自我保護。據齊美爾考察,都市裏的精神異常和越軌犯罪行爲遠遠高于農村,認爲大都市始終是金錢經濟的地盤。金錢在都市生活中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發達的勞動分工要求有普遍化的交換手段,金錢恰恰發揮著這個至關重要的作用。德國社會學家韋伯潛心研究了歐洲、中東、印度和中國的城市史。他認爲,只有對不同時期、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城市進行全面而縝密的研究,才能得出有價值的結論。
韋伯的《論城市》一文在他去世後的1921年發表。在這篇論文中,他提出了“完全的城市社區”的定義,指出城市應該具備貿易、軍事、法律、社交和政治等多方面的功能。韋伯主張全面地、具體地研究城市,對都市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影響。
滕尼斯、迪爾凱姆、齊美爾和韋伯的都市觀以及關于都市的許多理論觀點和研究方法,爲都市社會學的産生奠定了基礎。
都市社會學正式創建于 20世紀 20年代。系統地研究都市社會學的是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社會學家R.E.帕克、E.W.伯吉斯、R.D.麥肯齊和L.沃思等人,通稱他們爲芝加哥學派。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工業和都市高速發展,各地的移民大量湧入都市。芝加哥的發展則具有代表性。1803年芝加哥建立要塞後,在四周建立了若幹居民點,至19世紀末,人口達到110萬。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已擁有300萬人口。由于擁有地理、資源、交通等方面的優勢,芝加哥迅速發展成爲美國的特大都市之一。居民中四分之三以上是從歐洲各國移入的。民族、種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風俗習慣各異,貧富懸殊驚人,社會問題較多,工人運動蓬勃發展,“五一國際勞動節”、“三八國際婦女節”均源于芝加哥。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芝加哥學派以芝加哥城爲主要研究對象,對都市現象展開了全面的、系統的研究。他們走上街頭,對都市進行實地調查,突破了主要從理論上研究都市的歐洲社會學傳統。1916年,帕克發表《對都市環境中人類行爲進行考察的建議》一文,從都市社會學的角度對都市建設和都市發展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都市要把它的人口和機構安排成一種井然有秩的和諧圖,要按商業、工業、交通和住宅劃分區域,並按種族、社會和文化的不同自然地分區居住。帕克重視對都市的實地調查,他對都市的産業工人、官員、季節工、無業遊民、流浪藝人、娼妓和舞廳職員等各部分社會成員作了深入的研究。他還對都市的勞動分工、組織結構、傳播媒介、心理因素作了仔細的考察。伯吉斯也對都市社會學的研究做出了傑出貢獻。他和帕克于1925年合編了《都市》一書,這是一本都市社會學的論文薈萃。1926年伯吉斯又編纂《都市社區》一書,作爲《都市》的補充本。這兩本書是最早系統研究都市社會學的著作。美國社會學學會1926年年會確定以都市社會學爲研究的重點。伯吉斯在古典都市區位學的基礎上,提出了解釋都市內部結構的同心圈假設。麥肯齊是芝加哥學派的又一位重要社會學家。他的博士論文《鄰里》于1921年出版,成爲都市社會學的重要文獻之一。該書指出,在大都市裏,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經濟收入的人,往往居住在不同地區。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將經曆競爭、淘汰、分配、順應的過程。競爭力、順應力強的向富裕地區遷移,競爭力、順應力弱的則被淘汰。在這個競爭過程中,會出現犯罪、暴動、自殺等社會問題。麥肯齊的學說對都市社會學産生過重大影響。沃思是芝加哥學派的後起之秀和較有影響的都市社會學家。他于1938年發表《都市性狀態是一種生活方式》一文,提出都市性狀態有三種主要因素:人口規模、人口密度、人口異質性。即一個地區裏人口規模越大,密度越高,異質性越強(成分越複雜),則這個地區的生活方式越表現爲都市狀態。根據這一觀點,沃思將都市定義爲:規模大、人口密度高、衆多具有社會和文化異質性的人群的永久聚居地。他的論文將芝加哥學派長期進行的描述性研究提到理論性分析的高度。
  主要流派  
都市社會學經過長期發展,已經分化出許多不同的流派。主要有:①都市化派。該派認爲,都市的主要特點在于角色分化、次屬關系、價值觀的世俗化以及規範秩序解體。他們主要研究與農村生活方式相聯系的社會機制如何被都市取代。②亞社會派。該派的基本觀點是競爭,把人視爲自然界的組成部分,認爲人類在生物亞社會的壓力和動力下被迫作出種種反應,人類行爲就是這種亞社會壓力和動力共同作用的結果。③生存學派。該派主要研究居民如何組織自己以保證人類生存的需要。他們認爲,都市化是居民創造出來的,用以容納大量居民的組織形式;都市化的進程直接取決于生存活動的分工程度,分工又取決于社會技術發展水平。④經濟學派。該派主要從經濟角度分析都市化和都市社會問題,認爲都市化是市場和經濟活動的重新組合,原來單一的第一産業逐漸派生出第二、第三産業;與此同時,整個社會,特別是都市的社會組織也隨之變化。⑤環境學派。該派認爲,都市表現了人類在生存鬥爭中的適應性,都市問題基本上是由于都市生活背離了人性的尺度和大自然環境,工業都市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都市污染正威脅人類生存。他們主張徹底改造都市結構,以達到與自然和諧一致的目的,並且提出了許多都市規劃和都市改造的意見。⑥技術學派。該派主要從技術角度研究都市位置、都市間的相互依賴關系、都市人口和經濟活動的空間模式。他們往往忽視非技術因素對都市化的影響。⑦價值學派。該派強調非經濟的、非技術的價值觀對都市結構和土地使用模式的影響,認爲社會文化制度對都市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居民價值觀和感情上的差別造成都市的差別。⑧權力學派。該派主要研究都市中各個利益集團之間的競爭能力,權力在都市規劃中所起的作用。以上各種流派的觀點也常相互影響,相互滲透。
中國的社會學者根據馬克思主義關于城市的理論觀點,聯系中國城市的實際情況,並借鑒西方都市社會學的有關理論和方法,正努力創建有中國特色的都市社會學。他們認爲,城市是中國經濟、政治、科學技術、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現代化工業和工人階級集中的地方,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起著主導作用。他們還對中國城市的曆史發展和社會改造、改革開放中城市社會結構的變化、各類城市在現代化建設中的社會功能、城市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社會問題以及社會主義城市的管理等,進行了多方面的調查和研究,有關城市社會學的論著也相繼問世。
 http://www.soouo.com/baike/2246.htm

台長: 阿楨
人氣(1,484)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社會政治 |
此分類下一篇:《城市人》
此分類上一篇:《謠言》

社會學流派
<社會學流派> 08.1.12 吳飛

一、形式社會學

19世紀末形成的社會學的重要派別。主張社會學對社會現象的研究可以集中研究社會關系的形式,而忽略其內容。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國社會學家F.滕尼斯、G.齊美爾和L.von維澤。
滕尼斯提出了“社區”(又譯共同體)和“社會”兩個概念,認爲“社區”是通過血緣、鄰裏、朋友關系建立起來的人群組合。它由其成員的嗜好、習慣、道德規範、審美價值等本質意志所決定。成員依靠共同的群體意識來保持其親密的自然關系,而不計較個人的利益。“社會”是靠人的理性權衡即選擇意志建立起來的人群組合。它的成員各有其目的,由人的選擇意志所決定。“社會”成員因利益不同而決定其分工的差異,他們雖相互依賴,但由于各自的利益沖突而喪失了自然的親密關系。滕尼斯對“社區”與“社會”這兩種社會結構一般形式的分析,樹立了社會形式(理想類型)研究的範例。
齊美爾認爲,社會學應該脫離社會關系的具體內容,專門研究社會關系的形式或人類交往的形式。社會關系産生于一定的社會條件,社會條件雖有不同,但形式卻具有共同性,統治、順從、競爭、交換、模仿、沖突、協作、分工、隔離、聯合、接觸、反抗,以及派別的形成、社團的持續、社會分化與整合等都可以看成是社會關系的一般形式。事物的形式與內容結合的密切程度有所不同,人的行爲的形式,如交換、個人愛好、模仿等同內容結合密切,變化較快;經濟組織與政治活動的形式與內容結合程度較低,其固定性較強,變化較慢;結合最不密切的是儀式形式如節日,經常脫離其原來內容而成爲一種抽象形式。
維澤提出了關系社會學。他認爲,社會學是研究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科學,人與人之間的交互行爲構成社會關系與社會結構。關系社會學著重于關系的變化,認爲社會關系不是社會有機體論所想像的實體或有機整體,而是在時間、空間中變化發展的。變化的過程由人與人之間的聯合、接近、適應、同化、調和、分離、競爭、反對和沖突等關系形成;這種人與人的關系的變化也受到人的外在條件的制約。關系社會學考慮到人的行爲與外界條件的關系,比較注意實際的社會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形式社會學的理論。
形式社會學對以後社會學各學派重視研究人際關系和群體之間關系産生了重要影響。當代的形式社會學已轉化爲群體網絡關系分析的學說,並借用數理統計知識建立起各種嚴格定量操作的形式模型。

二、符號互動論

一種主張從人們互動著的個體的日常自然環境去研究人類群體生活的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理論派別。又稱象征相互作用論或符號互動主義。
符號互動論的派別 該理論源于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W.詹姆斯和G.H.米德的著作。但最早使用符號互動這一術語的是美國社會學家H.G.布魯默,1937年,他用這一術語指稱美國許多學者諸如C.H.庫利、米德、J.杜威、W.I.托馬斯、W.詹姆斯、R.E.帕克、F.W.茲納尼茨基等人的著作中所隱含的“社會心理狀態”。西方學術界曾有人把符號互動分爲兩派,一是以布魯默爲代表的芝加哥學派,一是以M.庫恩爲首的艾奧瓦學派。1930~1950年間出版的一系列布魯默及其同事、學生們的著作中確定了該理論的主要觀點。
從哲學上看,符號互動論與美國的實用主義、德國和法國的現象學聯系最爲密切,與邏輯實證主義、結構功能主義、文化決定論、生物決定論、刺激—反應行爲主義、交換理論以及均衡理論的各種形式相對立,而與心理分析理論、現象學社會學、民俗學方法論、角色理論、戲劇理論,以及人本主義和存在主義的心理學、哲學,具有某些相容性。E.戈夫曼是符號互動論在當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符號互動論的基本假定 主要有:①人對事物所采取的行動是以這些事物對人的意義爲基礎的;②這些事物的意義來源于個體與其同伴的互動,而不存于這些事物本身之中;③當個體在應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時,他通過自己的解釋去運用和修改這些意義。
符號互動論的觀點 主要觀點有:
①心靈、自我和社會不是分離的結構,而是人際符號互動的過程。心靈、自我和社會的形成和發展,都以符號使用爲先決條件。如果人不具備使用符號的能力,那麽心靈、自我和社會就處于一片混亂之中,或者說失去了存在的根據。
  ②語言是心靈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機制。人與動物的區別就在于人能使用語言這種符號系統。人際符號互動主要通過自然語言進行。人通過語言認識自我、他人和社會。
  ③心靈是社會過程的內化,事實上內化的過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動”過程,人通過人際互動學到了有意義的符號,然後用這種符號來進行內向互動並發展自我。社會的內化過程,伴隨著個體的外化過程。
  ④行爲是個體在行動過程中自己“設計”的,並不是對外界刺激的機械反應。個體在符號互動中逐漸學會在社會允許的限度內行動,但在這個限度內,個體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處世行事。
  ⑤個體的行爲受他自身對情境的定義的影響。人對情境的定義,表現在他不停地解釋所見所聞,賦各種意義于各種事件和物體中,這個解釋過程,或者說定義過程,也是一種符號互動。
  ⑥在個體面對面的互動中有待于協商的中心對象是身份和身份的意義,個人和他人並不存在于人自身之中,而是存在于互動本身之中。
方法論特征 符號互動論者傾向于自然主義的、描述性的和解釋性的方法論,偏愛參與觀察、生活史研究、人種史、不透明的被脈絡化了的互動片斷或行爲標本等方法,強調研究過程,而不是研究固定的、靜止的、結構的屬性;必須研究真實的社會情境,而不是通過運用實驗設計或調查研究來構成人造情境。符號互動論者不運用正式的數據搜集法和數據分析法,而代之以概括性的和一般的方法論的指令,這些指令要求對被調查的對象采取“尊重”態度。布魯默曾聲稱,這種研究需要或至少應該分爲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考察”,調查者著重了解他想要研究的社會情境的第一手資料。目的是把在其中生活的人們所理解、所適應的世界照樣描繪出來,主要用參加者的語言來表達。第二階段,即“檢驗”階段。研究者集中注意環境中的“分析因素”,這些因素要在理論指導下進行觀察才可能獲得。對于多數符號互動論者說來,這一階段在辨認、描述和解釋基本的社會過程如社會化、整合、協商時已開始了。
應用符號互動論有助于對許多問題的理解,如對社會越軌、精神疾病、集體行爲、兒童社會化、死亡和掙紮、老年、疾病與痛苦和藝術社會學(見文藝社會學)的理解等等。

三、芝加哥學派

20世紀初至30年代,圍繞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形成的社會學學派。1892年美國社會學家A.W.斯莫爾在芝加哥大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學系,開設了第一個社會學研究生班,與G.E.文森特合寫了第一部社會學教科書《社會研究導論》(1894),並于1895年創立了美國第一個社會學刊物《美國社會學雜志》。社會學系創立後,斯莫爾先後聘用了文森特、W.I.托馬斯、R.E.帕克、E.W.伯吉斯等人,形成了該系強大的師資陣容。到20年代,在帕克等人的努力下,該系日臻完善,每年招收 200余名研究生,300余名本科生,開設 40多門課程,成爲同期美國及世界上最成功的社會學系。以後影響日益擴大,逐步形成了芝加哥學派。
在美國當時占統治地位的實用主義哲學思潮影響下,芝加哥學派對新興的芝加哥城市的社會問題開展了一系列的實證研究,從而使這個學派總體上具有重視經驗研究和以解決實際社會問題(特別是城市問題)爲主的應用研究的特征。托馬斯和F.W.茲納尼茨基合著的《波蘭農民在歐洲和美國》(1918~1920)是該學派最有影響的代表作。芝加哥學派對人文區位、鄰裏關系、人口、種族、犯罪、貧民窟等問題的研究,是都市社會學研究的範例。這一時期芝加哥學派的主要學術成果有:帕克等人著的《城市──對都市環境研究的提議》(1925)、《都市社區》(1926),伯吉斯的《家庭──相互影響的個性之統一體》(1926),L.沃思的《都市生活是一種生活方式》(1938),H.佐巴夫的《黃金海岸和貧民窟》(1929),F.R.思雷舍的《團夥》(1927),等等。芝加哥學派的經驗社會學方向對後來美國社會學研究方法的發展産生了重要的影響。
到了30年代,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相繼形成了自己的社會學研究中心。1935年美國社會學會創辦了《美國社會學評論》,不再以芝加哥大學的社會學刊物爲全美社會學會刊。這一變更標志著芝加哥學派在美國社會學界統治地位的減弱。

四、社會行爲主義

當代美國社會學中的一種激進的自然主義理論。又稱行爲主義社會學。它以英國功利主義經濟學的個人主義和自由放任原則以及美國行爲主義心理學爲理論基礎,主張社會學應用經驗方法測算具體環境對行爲的刺激因素,以解釋個人的外顯行爲,然後再將個人行爲擴大到人際交換領域,使之成爲能解釋社會現象的理論。代表人物有心理學家B.F.斯金納和社會學家G.C.霍曼斯。
以斯金納爲代表的激進的行爲主義爲社會行爲主義提供了心理學基礎和認識論依據。行爲主義心理學主張心理學的對象是人的外顯行爲,認爲人的行爲與動物行爲並無本質差別。斯金納把研究鴿子和老鼠時獲得的實驗資料用到對人的研究上,認爲個人的外顯行爲並非對外部刺激的首要反應,而是在外部環境各種刺激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一種反射的複雜總體。他認爲,人類行爲和動物行爲都可視爲旨在獲得報償和逃避懲罰;人們在互動過程中彼此提供積極或消極的外部因素,從而形成各自的外顯行爲。這一原理爲社會學交換理論奠定了基石。
霍曼斯把行爲心理學對人的行爲的解釋與功利主義經濟學把人的行爲解釋爲在成本和利潤中選擇最合算的行動路線的思想結合起來,目的在于把對人的行爲的心理學解釋和經濟學解釋納入對社會交換的解釋之中。在他看來,社會贊許的社會現象如貨幣一樣可被視爲一種報償,而人所處的從屬地位同樣也可當作一種成本;而經濟學的“報償”和“成本”概念分別與心理學的“強化”和“懲罰”概念相對應。據此,霍曼斯把社會行爲視爲一種至少在兩個人之間發生的、爲獲取報償或付出成本的有形或無形的交換活動,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他的社會交換論。
霍曼斯的分析策略與社會學傳統中的集體主義、功能主義的社會唯實論傾向不同,在他看來,解釋行爲需要理解人的動機和情感,而不是認識某種假定的需要或理解某種社會的要求。與社會學唯名論傾向對個人行動中的主觀意義的理解不同,霍曼斯的心理學類型的解釋在于強調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情感是相同的,盡管不同民族在文化曆史上存在差異,但作爲社會學理論在認識和解釋普遍存在的社會制度和社會過程上應該是普遍適用的。他認爲,□.迪爾凱姆主張社會事實具有的客觀性、強制性和普遍性太抽象,而M.韋伯倡導的理解人的主觀意義又太主觀。
社會行爲主義從個人主義和客觀性出發,目的是在社會學傳統中的個人—社會兩種研究策略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

五、社會沖突理論

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形成的西方社會學流派。以率先反對當時占主導地位的結構功能主義而著稱。它強調社會生活中的沖突性並以此解釋社會變遷。
形成 作爲社會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沖突現象,曾受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許多社會理論家的廣泛關注。20世紀40年代中期以後,以T.帕森斯爲代表的結構功能主義,強調社會成員共同持有的價值取向對于維系社會整合、穩定社會秩序的作用,將沖突視作健康社會的“病態”,努力尋求消除沖突的機制。50年代中、後期,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短暫穩定的消退和沖突現象的普遍增長,一些社會學家開始對帕森斯理論的精確性産生懷疑。他們吸取古典社會學家,特別是K.馬克思、M.韋伯、G.齊美爾等人有關沖突的思想,批評和修正結構功能主義的片面性,逐漸形成繼結構功能主義學派之後有重大影響的社會學流派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國的L.A.科瑟爾、L.柯林斯,德國的R.達倫多夫,英國的J.賴克斯等。
科瑟爾的沖突理論 科瑟爾在《社會沖突的功能》(1956)中最早使用了“沖突理論”這一術語。他反對帕森斯認爲沖突只具有破壞作用的片面觀點,力圖把結構功能分析方法和社會沖突分析模式結合起來,修正和補充帕森斯理論。科瑟爾從齊美爾“沖突是一種社會結合形式”的命題出發,廣泛探討社會沖突的功能。他認爲,沖突具有正功能和負功能。在一定條件下,沖突具有保證社會連續性、減少對立兩極産生的可能性、防止社會系統的僵化、增強社會組織的適應性和促進社會的整合等正功能。
達倫多夫的沖突理論 達倫多夫認爲,社會現實有兩張面孔,一張是穩定、和諧與共識,另一張是變遷、沖突和強制。社會學不僅需要一種和諧的社會模型,同樣需要一種沖突的社會模型。爲此,社會學必須走出帕森斯所建構的均衡與和諧的“烏托邦”,建立起一般性沖突理論。在《工業社會中的階級和階級沖突》(1957)中,達倫多夫主要吸取了韋伯關于權威和權力的理論,以此爲基礎建立其階級和沖突理論。他認爲,社會組織不是尋求均衡的社會系統,而是強制性協調聯合體。社會組織內部的各種不同位置具有不同量的權威和權力。社會結構中固有的這種不平等權威的分布,使社會分化爲統治和被統治兩大彼此對立的准群體。在一定條件下,准群體組織表現爲明顯的利益群體,並作爲集體行動者投入公開的群體沖突,從而導致社會組織內部權威和權力的再分配,社會暫時趨于穩定與和諧。但權威的再分配同時也是新的統治和被統治角色的制度化過程。和諧中潛伏著沖突的危機,一旦時機成熟,社會成員就會重新組織起來,進入另一輪爭奪權力的沖突。社會現實是沖突與和諧的循環過程,而“權力和抵制的辯證法乃是曆史的推動力”。
賴克斯的沖突理論 賴克斯從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出發,反對帕森斯以價值規範爲重心的秩序理論,強調物質生活手段的分配應該在建構社會模型時占據優先地位。在《社會學理論中的關鍵問題》(1961)中,賴克斯描述了“統治階段的情境”:統治集團支配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並運用強制性權力迫使社會整合。在這種情形中,經濟分配體系向不同群體分發一定量的物質生活資源;政治權力體系分配權力以“防範任何破壞經濟分配體系的行爲發生”;終極價值體系確認“這種政治權力體系的合法性”;宗教儀式則具有“促使人們遵從終極價值體系的功效”。他認爲,這種貨幣→權力→價值→儀式的一體化社會結構,是爲統治階級的利益服務的。生活手段分配上的極端不平等,必然造成被統治階級不滿情緒的日益增長,促使其成員將個人利益置于群體利益之下而結成集體行動者。一旦統治和被統治階級之間的權力對比發生變化,社會就會由“統治階段的情境”向“革命情境”運動,最終導致統治階級的倒臺。沖突的雙方即使認識到激烈的沖突比適度的讓步將會付出更高的代價,從而彼此作出妥協,但這種“休戰情境”也是極不穩定的。沖突雙方繼續尋找能夠滿足自己單方面利益的手段,一旦找到了這種手段,權力的平衡立即被打破,沖突隨即重新取代暫時的和平。
柯林斯的沖突理論 1975年,柯林斯的《沖突社會學:邁向一門說明性科學》一書出版,標志著沖突問題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早期沖突論者只是對結構功能主義進行補充和修正,認爲秩序理論和沖突理論同是有用的理論工具。柯林斯認爲,社會沖突是社會生活的中心過程,僅僅提出一種補充性“沖突理論”不足以說明這一過程,必須建立一門以沖突爲主題的社會學。早期沖突論者主要關注宏觀社會結構問題,並把社會結構視作外在于個人的強制性力量。柯林斯則認爲,社會結構是行動者的互動模式,是在行動者不斷地創造和再創造中産生並得以持續的。對宏觀社會結構的理解不能脫離建構這些結構的行動者。他吸取了現象學和民俗學方法論的研究成果,力圖爲宏觀社會學奠定微觀基礎。與早期沖突論者注重理論和意識形態問題不同,柯林斯強調必須建立假說—演繹的命題系統,並從經驗上加以驗證。唯有如此,才能使沖突社會學真正成爲一門說明性科學。柯林斯爲沖突問題的研究打下了新的基礎,標志著狹義上的“沖突理論”作爲一個流派已經式微。
影響 沖突理論産生後,在西方社會學界引起了巨大反響,它很快滲透到社會學各分支學科的經驗研究中去,在政治社會學、組織社會學、種族關系、社會分層、集體行爲、婚姻家庭等領域出現了大量以沖突概念爲框架的論著,在當代社會學發展中有重大的影響。

六、社會現象學

20世紀60年代後在美國興起的一種反自然主義的社會學理論。代表人物是移居美國的奧地利哲學家和社會學家A.舒茨和倡導民俗學方法論的美國社會學家H.加芬克爾等人。在舒茨之前,德國社會學家A.菲爾坎特曾嘗試用現象學方法研究社會。但作爲一種社會學理論,現象學社會學的學術思想來源是德國哲學家E.胡塞爾的先驗現象學、M.舍勒的知識社會學和M.韋伯的理解的社會學。
基本問題 舒茨早年研讀現象學,他批判地接受了胡塞爾的意向性理論,嘗試著把生活世界、主體間性等概念引入社會科學,並把它與韋伯的“理解”概念相結合,主張社會學回到生活世界的基本事實上,開辟了當代社會學理論中的一個新方向。現象學社會學在理論上提出的基本問題,是怎樣使按照自然科學方式建立起來的“社會學”在整體上不致成爲一樁錯誤的事業,以及怎樣選擇一種研究社會現象的方式使之更富成效。它力求選擇一種使自己植根于社會現象獨特性的基礎,強調這一獨特性要求使用有別于自然科學的方法。這種方法論使它關注社會現象的意義特征,但不流于無法檢驗的直覺。正是在這一點上,現象學社會學把胡塞爾的先驗現象學與韋伯的理解的社會學聯系起來。
生活世界和主體間性 在理論上,舒茨通過對生活世界、主體間性、行動、設計與角色、多重實在等概念的論述,描述了日常生活世界的結構及其基本形式。他的整個學術活動的主要部分用于研究每天運轉不息的日常世界的意義構成。在他看來,每個人都是這個日常生活事件構成的、不斷發展的世界的組成部分,人們在很大程度上認爲世界的實質性存在是不言而喻的。人們的常識使他們預先設定的共同參與和分享的世界是存在的,進而設定人的所有行動在其中發生的日常世界是外在于人們的“彼在”。舒茨在對自我—他人自我、此在—彼在以及它們在空間視野—時間坐標的描述性分析後指出,所謂的日常世界或生活世界從一開始就是由多重實在構成的主體間性的世界;人們關于這個世界的日常知識從根本上就具有主體間性的特征。這意味著,這種知識在對他人具有什麽意義的同時,也對我同樣具有什麽意義;既與他人的世界有關,也與我的世界有關;歸根結柢都植根于人爲了生活而創造的解釋圖式之中。在這個意義上,日常知識恰恰是使主體間性成爲可能的人們觀念中的類型化,而日常的生活世界中的一切,從本質上看都是主體間性的。從現象學社會學的觀點來看,由常識和日常生活構成的人類世界是最高的實在,這個世界的本質特征在于它的一切都是主體間性的。
自然態度的懸置 
在方法上,現象學社會學對按自然科學理想建立的傳統社會學持批判態度,認爲這種社會學曆來忽視人們日常生活賴以建立的基質構造,輕信自然觀點把社會現象視爲自然事實而加以研究,其根本弊病在于它混淆了自然科學對象和社會科學對象之間的本質差異。從學理淵源上看,R.笛卡爾哲學曾對世界是實在的信念提出過懷疑,胡塞爾則進一步發展了這種懷疑論,他用“懸置”概念把對世界實在的信念放入括號內存而不論,並以此作爲克服自然觀點錯誤的手段。舒茨借用了現象學這一概念,提出“自然態度的懸置”方法,但他的用意與胡塞爾相反,並不是把對外部世界及其客體的信念存而不論,而是把對這個世界的懷疑“懸置”起來存而不論,以便社會科學研究者更接近于生活世界本初的、最高的實在,從而理解這個由多重實在組成的日常世界的意義結構。
理解 
舒茨認爲,用自然科學方法研究的對象無論多麽複雜,都是存在于觀察者的世界中的客體,屬于第一級構造。而社會科學的對象是人及其活動,人不僅是研究者所觀察的客體,也是具有他自己在先解釋的世界的存在,他與研究者之間的關系是共處于社會實在中的同伴,每個人既是觀察者,又是被觀察的對象,屬于第二級構造。據此,舒茨把W.狄爾泰、韋伯闡述的“理解”看成社會學研究應使用的一種主要方式:把社會行動解釋爲行動者賦予其行動的意義,即在行動者看來他的行動所具有的意義。但舒茨與韋伯把“理解”當作社會科學方法論的規範原則不同,把解釋主觀意義視爲生活世界在觀念上的類型化,認爲它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解釋他們自己的行動以及人際互動所實際運用的方式。“理解”有可能在運用觀察方法和研究方法之前就已把握了純粹的或絕對的事實。在這個意義上,包括對主觀意義的解釋在內的全部“理解”問題,涉及3個既相互有別又彼此聯系的不同層次問題。
①“理解”首先是一個哲學認識論問題。“理解”植根于胡塞爾的“生活世界”之中,它包含個人通過其具體存在所經曆的日常經驗的豐富整體性;它在認識中從純粹事實裏排除了知覺、感覺因素,強調感性事實以純粹事實爲基礎,並隨著後者的變化而變化。
②“理解”是關于人類事件的日常知識的經驗形式。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從一開始就把世界解釋爲屬人的、充滿意義的世界。理解他人除了把他人存在的軀體理解爲心理—生理統一體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外,還要把他人的各種行動作爲一個具有意圖的創造活動來看待。
③“理解”是社會科學特有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向傳統的科學觀所崇尚的感覺至高地位、認知必須從感覺出發、用自然科學的理想模式建構社會科學等觀點提出了嚴重挑戰。它強調自然實在與社會實在之間的本質區別,要求人們審慎地鑒別以下事實:人不僅是科學家觀察領域中的一個要素,也是他自己的行動領域的先在解釋者;人的公開的外顯的行爲只是他全部行爲中的一個片斷;試圖理解社會實在的人,必須面對的首要問題是,通過領會一種行動對于他、對于社會世界的坐標軸所具有的意義來理解行動者的主觀性。
舒茨把重新建構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解釋自己世界的方式規定爲現象學社會學的任務。他把自己的觀點稱爲“自然態度構成的現象學”,實際上它是一種用自然觀點研究社會的“社會學的社會學”,即關于人類社會怎樣才是可能的知識的社會學。
民俗學方法論 加芬克爾試圖從經驗研究上證實舒茨的觀點。按照他的界定,民俗學方法論是指“研究作爲有組織的、人爲的日常生活實踐的持續實現之表征性表達和其他實踐行動的合理性質”。他還解釋說,“民俗學方法論把日常生活當作使這些活動成爲明顯合理的和對一切實際目標而言都能成立的社會成員們的方法加以分析,亦即當作平凡的日常活動的組織而應該加以闡釋的方法加以分析”。它關心人們使用什麽手段賦予日常生活世界以意義,即關注人們怎樣使用語言和其他符號爲日常生活實在添加秩序和各種模式?加芬克爾認爲意義的表達通常被分爲兩種:一種是人們爲把發生的事件置于時空範圍內所做的“表征性表達”,雖不精確但可起到索引提示作用;與之相對的是在特定情景下需要精確描述事件的“客觀性表達”。表征性表達和客觀性表達分別指向舒茨所說的實踐實在和理論實在,前者適合于反映日常生活的實踐活動,後者則是一種適用于科學領域的表達方式。民俗學方法論針對當代社會學中科學主義盛行的狀況,集中論述了 3個密切相關的問題:①不滿足用客觀性表達取代表征性表達。在他看來,作爲一門科學,社會學力求用客觀性表達,但社會學的對象是由人們互動造成的社會世界即日常生活世界,它的一切都是人爲的,人們是通過表征性表達賦予它秩序的。因此,他對以使用表征性表達的互動爲基礎來建立科學實在的現存社會學方式持懷疑態度。②忽視實踐行動的理由在本質上的可反思性。加芬克爾認爲,社會學研究的是自我的日常活動,這一點具有重要意義。它既包含作爲行動者的社會學家的資源、目標、動機、理由、機會和任務,也包含與他的研究程序是否合理、規定是否可靠等有關的理論前提預設問題。他主張對這種實踐活動作系統的考察,以探明從一開始就發生了什麽。在論述“實際的社會學推理”時,他在“職業的社會學”、“凡俗的社會學”和“實際的社會學推理”與“理論的”或“形式的社會學推理”之間作出區分,論證了職業的社會學研究是在凡俗的社會學基礎上,理論的社會學推理是在實際的社會學推理之上實現的。作爲一個社會學家在用客觀性表達研究社會時,總離不開他作爲一名社會成員的經驗和從前的經曆來指導自己的行爲。③行動在特定情景中的實際完成具有可分析性。他主張對行動的研究要追溯到個人經曆和曆史背景,日常生活世界具有曆史的連續性,這就使舒茨所說的對實在懷疑的懸置成爲可能。
現狀 現象學社會學作爲一種反自然主義社會學的理論觀點,它針對傳統社會學方法和程序中的可疑之點,提出了人的主觀意識、體驗和時間等問題,強調描述世界的語言和意義問題,對人們有啓迪和借鑒作用。但它本質上具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即在社會認識中片面誇大意識、意義主觀因素的作用,必然導致主觀唯心主義的唯我論。70年代以後,現象學社會學逐漸失去了它原來的現象學本質和特征,開始走上與其他各門社會科學相互融合的發展道路。這主要表現在:
①出現了與語言學、社會語言學和文化人類學合流的趨勢。民俗學方法論的另一位代表人物A.西庫雷爾,在70年代以後關注點由社會學理論和方法論問題轉向社會結構問題;而結構本身在他看來就是加芬克爾所說的社會成員爲把互動說明是合理行爲的解釋程序的總和;研究社會結構就是要考察社會文化群體怎樣創造自己的語言,以及不同語言的描述形式怎樣賦予人的活動的意義。于是,民俗學方法論便成了文化人類學的方法論的依據;作爲一門知識社會學的一般取向,它把研究者的興趣吸引到語言這個知識的發生和發揮功能的載體上。正是在這種意義上,美國社會學家P.菲爾默認爲民俗學方法論,.A.喬姆斯基的語言學和C.列維—斯特勞斯的結構主義人類學相互融合。
②英國哲學家L.維特根斯坦的語言哲學滲入現象學社會學。P.溫奇在後期維特根斯坦哲學基礎上闡發現象學社會學的社會認識觀點,認爲在社會學中拒斥自然主義態度必然會把語言分析放在首位,因爲關于實在的概念是在使用的語言中呈現出來的;實在的結構是語言結構的反映。這樣,他就把社會結構研究完全歸結爲對日常語言的分析問題即語言哲學問題。
③與某些自然主義流派也有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的趨勢。如P.萊斯曼認爲有可能在越軌行爲社會學(見異常行爲社會學)研究中應用民俗學方法論的個別理論結論,屬于新行爲主義的J.湯姆遜的《行爲主義》(1970)一書中也可以看到加芬克爾的“實踐活動的形式特征”概念的影響。

七、結構功能學派

功能結構學派(Fuctionalism School) 現代西方社會學中的一個理論流派。它認爲社會是具有一定結構或組織化手段的系統,社會的各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關聯,並對社會整體發揮著必要的功能。整體是以平衡的狀態存在著,任何部分的變化都會趨于新的平衡。
思想淵源 社會科學中的功能主義有著長期的曆史。A.孔德和H.斯賓塞在其著作中都有所論述。□.迪爾凱姆、A.R.拉德克利夫—布朗和B.K.馬林諾夫斯基對功能主義也作了較爲系統的闡述。現代社會學中的結構功能主義是在以往的功能主義的思想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較爲重視現實,而不注重曆時性研究。這既是功能學派的特點之一,也成爲該學派最大的缺點。
馬淩諾夫斯基(Malinowski)曾在特羅布裏恩德島他特別強調入類學田野調查的長期性相必要性、認爲民族志工作者要了解當地人的規則相行爲,通過參與觀察,在當地人文化持有的框架中去判斷,1922年,馬淩諾夫斯基發表了《西太平洋航海者》;同年,拉德克利夫—布朗的《安達曼島民》出版。自此之後,田野工作成爲人類學學者的基本功,建立在田野工作基礎上民族志在人類學研究中得以建立起權威。
  馬淩諾夫斯基既反對進化論關于人類物質文化的起源與發展過程的學說,也反對曆史學派關于重新理構文化史的見解。他認爲文化的功能是滿足個人的心理和生理需要,或滿足由文化衍生出來的包含著許多層次的制度需要。研究人類學的目的在于教會殖民當局和企業主如何更適當的對待殖民地民族、將直接統治轉變轉變爲間接統治。
  英國人類學家A.R.拉德克利夫—布朗構建的人類學理論體系被視爲功能學派,但許多人也將其稱爲結構—功能主義(structural funtionlism)。他不把文化視作可以直接考察的具體實體。他認爲可考察的是實際存在的錯綜複雜的社會關系網,也就是“結構”。社會結構是個有機整體,社會行爲的各個方面之所以存在,是爲了保持某個社會的結構,而不是爲了滿足個人的需要、集團成員個人的曆史終結、並不中斷仕會結構的連續性,這是因爲,由個人活動和相互作用構成的社會生活過程維持著這種結構,在這種情況下,集團的社會生活就使社會結構功能化了,即:集團成員個人對社會整體運行的員獻,其作用是維持、延續社會結構的平傷性。因此,可以說社會與生物體極爲接近。拉德克利夫—布朗也就把社會(文化)人類學稱作“社會的自然科學”。
  帕森斯的結構功能主義 美國社會學家T.帕森斯在20世紀40年代提出了結構功能主義這一名稱,他在以後的許多論著中,爲形成結構功能主義的系統性理論作出了很大努力,並成爲結構功能分析學派的領袖人物。帕森斯認爲,社會系統是行動系統的4個子系統之一,其他3 個是行爲有機體系統、人格系統和文化系統。在社會系統中,行動者之間的關系結構形成了社會系統的基本結構。社會角色,作爲角色系統的集體,以及由價值觀和規範構成的社會制度,是社會的一些結構單位。社會系統爲了保證自身的維持和存在,必須滿足4種功能條件:①適應。確保系統從環境中獲得所需資源,並在系統內加以分配。②目標達成。制定系統的目標和確定各目標的主次關系,並能調動資源和引導社會成員去實現目標。③整合。使系統各部分協調爲一個起作用的整體。④潛在模式維系。維持社會共同價值觀的基本模式,並使其在系統內保持制度化。在社會系統中,執行這 4種功能的子系統分別爲經濟系統、政治系統、社會共同體系統和文化模式托管系統。這些功能在社會系統中相互聯系。社會系統與其他系統之間、社會系統內的各亞系統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具有輸入—輸出的交換關系,而金錢、權力、影響和價值承諾則是一些交換媒介。這樣的交換使社會秩序得以結構化。帕森斯認爲,社會系統是趨于均衡的,4種必要功能條件的滿足可使系統保持穩定性。
  默頓的經驗功能主義 美國社會學家R.K.默頓是結構功能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發展了結構功能方法。默頓認爲,在功能分析上,應該注意分析社會文化事項對個人、社會群體所造成的客觀後果。他提出外顯功能和潛在功能的概念,前者指那些有意造成並可認識到的後果,後者是那些並非有意造成和不被認識到的後果。進行功能分析時,應裁定所分析的對象系統的性質與界限,因爲對某個系統具有某種功能的事項,對另一系統就可能不具這樣的功能。功能有正負之分,對群體的整合與內聚有貢獻的是正功能,而推助群體破裂的則是負功能。默頓主張根據功能後果的正負淨權衡來考察社會文化事項。他還引入功能選擇的概念,認爲某個功能項目被另外的功能項目所替代或置換後,仍可滿足社會的需要。社會制度或結構對行動者的行爲影響是默頓著述中的主題之一。他認爲,社會價值觀確定了社會追求的目標,而社會規範界定了爲達到目標可采用的手段。如果文化結構(目標與社會結構(制度化手段)之間發生脫節,就會出現社會失範狀態,導致越軌行爲。
  影響和評價 結構功能主義在50年代美國的社會學中曾占主導地位。其代表人物還有K.戴維斯、M.J.利維、N.J.斯梅爾塞等社會學家。結構功能主義的研究涉及面很廣,包括社會理論探討、經驗研究和曆史研究,其學術觀點涉及人類學與政治學等社會科學領域,並對現代化理論有很大影響。從60年代中期開始,結構功能主義受到相當多的批評,其中有的直接針對它的功能邏輯前提,特別是對它采用唯意志論和目的論的解釋方式,即把系統各組成部分存在的原因歸之于對系統整體産生的有益後果,進行了猛烈的抨擊。還批評它只強調社會整合,忽視社會沖突,不能合理地解釋社會變遷。   
結構—功能主義理論在20世紀中朗曾風糜于西方學術界。但70年代後,由于在解釋社會變遷和沖突上存在許多局限性,引起越來越多的批評,面臨影響減小的趨勢。
http://linkwf.bokee.com/viewdiary.22678268.html
2008-04-03 07:35:14
阿楨
資本的空間:批判地理學芻論 (群學 2010)

  內容簡介
  大衛.哈維無疑是他那一代人裡,最具影響力、最廣受徵引的地理學家。他的聲望遠遠超越了地理學,延伸到社會學、都市規劃、建築、人類學、文學研究和政治科學。這本書首度將過去三十年來的原創性文章彙整在一起,關注地理知識和政治權力之間的張力,以及資本主義的空間生產。
  大衛.哈維對於科學及地理學倫理中立宣稱的堅定質疑,像是一條線索貫穿了全書。他嘗試解釋資本主義的地緣政治,並將空間理論奠基於社會正義中。在這個過程裡,他處理了地理學史上遭受忽視或誤解的人物,將他們安置在知識史的脈絡之中。本書出現的人物有康德、凡邱念、洪堡德和拉提摩爾,伴隨了馬克思、黑格爾、海德格、達爾文、馬爾薩斯、傅柯和許多其他人,顯示了地理思想的深遠根源和意蘊。同時,哈維針對當前社會、環境與政治趨勢的生動觀察,顯示了這種思想對於認識世界的現況和可能未來,有多麼重要。
  大衛.哈維(David Harvey)紐約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研究院人類學講座教授。曾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地理系教授,以及牛津大學霍福德麥金德(Halford Mackinder)講座地理學教授。他於1980年獲美國地理學家學會頒贈卓越貢獻獎;1989年獲瑞典人類學暨地理學社頒贈安德斯瑞特祖斯(Anders Retzius)獎章;1995年同時獲頒皇家地理學會的派特榮(Patron)獎章,以及法國的法崔盧德(Vautrin Lud)獎。
  目錄
1. 重新發明地理學:與《新左評論》編輯對談
第一篇 地理知識?政治權力
2. 哪一種地理學對應哪一種公共政策?
3. 人口、資源與科學的意識形態
4. 對抗馬克思主義的迷思——芝加哥風格
5. 歐文.拉提摩爾:追憶錄
6. 地理學的歷史與現況:歷史唯物論宣言
7. 資本主義:片斷化的工廠
8. 聯邦丘觀點
9. 戰鬥性的地方主義與全球雄心:雷蒙.威廉斯著作中的地方、空間與環境之概念政治
10. 城市與正義:城市裡的社會運動
11. 製圖學認同:全球化下的地理知識
第二篇 資本主義的空間生產
12. 資本主義積累的地理:馬克思理論重構
13. 馬克思的國家理論
14. 空間修補:黑格爾、邱念與馬克思
15. 資本主義的地緣政治
16. 從管理主義到企業主義:晚期資本主義都市治理的轉變
17. 階級力量的地理
18. 地租的藝術:全球化與文化的商品化
2012-05-29 12:18:08
版主回應
城市社會學文選 (復旦大學 2006)

本書為西方城市理論文選,選錄了過去 100年歐美最重要的城市理論流派和分析範式,按學科史進程,包括第一個經典的城市社會學芝加哥學派、主要發源于歐洲的城市政治經濟學學派、興起于全球化時代的洛杉礬學派等。按研究領域,涉及城市生活方式、城市規劃、城市社會問題、城市空間設計、城市可持續發展等。所選文獻既有城市社會學的奠基之作、馬克思主義傳統的經典文本、各式典範的建築與規劃學說,還包括新近十年來正大領風騷的種種新潮學說。本文選旨在為中國的城市研究提供“他山之石”,進而對中國城市的規劃和建設發揮積極功用。本書可作為城市社會學、城市管理、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城市社區發展、建築學等專業本科生與研究生的英語教材,並可作為一種城市經典讀本,適于一切與城市發展、管理、規劃及城市文化有關的專業人士。

城市化度與生活結構 (張雲武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1)

本書的研究從社會結構的微觀層面(社會交往、關系網絡、社會信任、政治參與)考察社會結構的宏觀層面(城鄉關系或者城鄉一體化的程度)的變遷,這是與傳統社會學的研究視角不同的。迪爾凱姆(E.Durkheim)、帕累托(V.Pareto)、帕森斯(T.Parsons)等社會學大家,考察的問題都是社會制度、社會文化、社會群體等社會結構宏觀層面的變遷對于人們的社會行為、關系網絡、價值觀念等社會結構微觀層面的影響,而我們的研究一改傳統社會學的研究範式,從社會結構的微觀層面管窺社會結構的宏觀層面,是一個很新穎的研究視角。
  目錄
第一章 工業化、城市化與生活結構
第二節 中國人的生活結構︰一個尚未明確的問題
第二章 國內外學者的相關研究
第三節 城市化與社會信任
第四節 城市化與政治參與
第五節 社會流動與社會關系網絡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調查地區
一 蓮花鎮
二 鳳城鎮
三 廈門市
四 福州市
五上海市
第四章 統計分析
第一節 地區的城市化度與人們的社會交往
第二節 地區的城市化度與人們的關系網絡
第三節 人際信任與社會交往
第四節 社會關系網絡與人際信任
第五節 地區的城市化度與人們的政治參與
第六節 社會流動與流動者的關系網絡
第五章 研究發現及原因分析
第二節 國外理論的局限性
第三節 原因分析
一 獨特的社會歷史文化
二 獨特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
三 獨特的社會現實
四 研究發現的產生機制

大城市衛星城研究 (王聖學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

本書探討了在我國城市化迅速推進的條件下,我國飛速發展的大城市,特別是那些人口規模在200萬人以上的特大城市衛星城的開發機制、建設模式、管理機制,尤其是在發展理論、人口城市化理論、現代化理論、有機更新理論、經濟學理論和公共行政理論的指導下,將城市社會學、城市規劃學、城市經濟學、城市交通學、人居環境學、房地產經濟學和建築學等學科結合起來,分析衛星城開發建設和管理中的諸多問題。 此外,本書還在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背景下,就如何統籌城鄉發展、疏解老城過多的壓力、促進城市郊區快速發展、和諧的居住區空間環境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轉型期中國城市內部空間重構 (馮健 科學出版社 2004)

本書是國內外第一部系統運用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反映中國城市內部結構最新動態的研究專著。在綜述了國內外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研究動態的基礎上,本書以北京和杭州作為主要實證城市,運用最新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千份問卷調查數據以及大量的實地調研資料,重點從城市人口、經濟和社會3個方面探討了轉型期中國城市內部空間重構的過程和特征,詳細研究了重構的機制、模式,並從理論上進行中西比較。
書中提供了近20年來北京和杭州各街區的變遷關系和空間範圍圖,是研究中國城市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資料。

經濟發展中的大國城市化模式比較研究 (徐和平 人民出版社 2011)

本書采用城市經濟學、城市社會學、城市規劃學及地理學等多學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從社會及經濟變遷的角度,深入研究美國、歐盟、日本、俄羅斯、印度等大國城市化演進的規律,並對各國城市化模式及其政策進行全面的比較,希望為當今我國城市化理論與政策提供寶貴的經驗。
2012-05-29 12:42:1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