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3-01 07:01:42| 人氣1,280|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蒲公英的記憶》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順著前評《植物的欲望》,被「蒲公英」誤導了、誤以為《蒲公英的記憶》(貓頭鷹,2001)是本探討植物感知之科普書。

那、這回你太輕視書商的下面文宣了:

只有人類是萬物之靈,會思考、會做夢、會戀愛、會悲傷嗎?
讓本書作者用無可否認的證據回答這個問題,透過各種動物、植物到微生物與環境互動的研究,我們終於認識到一向不為人知的生物感官世界。
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不只擁有豐富的感受,能與環境和其他生物互動,甚至還擁有許多人類無法感受也無法想像的感覺。有些能感覺出地磁的變化,有些能看到我們看不到的光波改變,在黑暗中能看到熱源的輻射線,或是靠收集超音波來勾勒出物體的形象。海洋生物能靠著水波的壓力變化,對周圍環境有詳細的認識,或是藉由水中的電流,偵測出躲起來的獵物;昆蟲每天都要解決一堆問題;植物在夜晚轉動葉片,為迎接清晨的陽光做好準備;生物族群或多或少都藉由情感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並會使用精密複雜的語言。

從各種動物、植物到微生物啊!太多了,為扣緊植物的主題,補上國家地理播過的<好戰的植物>,其餘自己去讀《蒲公英的記憶》。

好戰的植物2004-2國家地理
大約在1970年代,人們開始對盆栽說話。他們認為如果讓植物接受言語的滋潤和多一點二氧化碳,它們就可以長得更好。甚至還有一種更誇張的誤解:植物是溫和、愛好和平、寬大為懷的有機體。(顯然是嬉皮的想法,楨:現可加素食者了!)
但是我們現在已經知道醜陋的事實:有些植物是無情的殺手。
就拿美國西部那可惡的入侵者斑紋矢車菊來說吧。根據生態學家的見解,入侵的外來物種之所以能夠繁殖茂盛,是因為它們不再受到原生地那些疾病、昆蟲與其他天敵的制衡。
然而,矢車菊有個秘密武器:它的根部會分泌一種能殺害其他植物的化學物質。這就是所謂的抑他作用,但我們很難證明這種作用,因為土壤是一種稠密的混合物,夾雜了許多微生物、螨、線蟲、以及各種化學物質。你要怎麼將毒素從土壤中挑出,如何知道他從哪裡來、又有什麼作用呢?
最近科學家已成功地找出矢車菊所分泌的致命化學物質。他們將植株栽種於無菌溶液中,然後檢驗從植株根部釋放到溶液中的化合物。當其中一種化學物質─兒茶素─被塗敷在其他植物的根部時,兒茶素會促使植物產生自由基,而這些自由基會從根部往上傳遞,導致細胞死亡。可以說,只要一點點兒茶素就能誘使其他植物走上自殺之路。
「人總以為植物是無害的。但我們的實驗顯示出,植物也可以跟動物一樣壞。」研究團隊的領導人霍爾黑維凡克說。
植物也會利用化學物質來「溝通」。以矢車菊而言,它傳遞的訊息很簡單:「去死吧!」但若是傳給相同物種,訊息有時會像這樣:「螨來襲!準備抵抗!」
舉個例子,當萊豆植物遭受葉螨攻擊時,它們會釋放出一種化學求救訊號,吸引吃葉螨的肉食性螨類前來。這種訊號會激發附近未受攻擊的萊豆也做出相同的反應。
由於人類主要關注視覺和聽覺訊息,不會東聞聞西舔舔,因此我們也不會意識到周遭世界充滿了多少化學警訊。植物可不會犯這種錯誤。如果收到什麼訊息,它們絕對會採取行動。所以下次到花園散步時,也許應該小心點。
──喬爾‧阿肯巴克《華盛頓郵報》專任作家
http://blogtw.com/blog.php?user=hila&pg=2

上述皆太擬人化了吧!還是看下生命科學如何說:

生命科學概論 第二章 生命之運作 第九節 控制系統(control system)
小小的豆芽如果培養得當會長成一株會結豆子的植物,嬰孩從出生時只不過三、四公斤,健康成長後變成幾十公斤的成人,沒有一位成年人的樣子行為會和他小時候一個模樣的。我們要問究竟如何控制調節他們的成長、思想、感覺和軀體的活動呢?
植物的控制系統
在植物來說,它們的成長,除了本身的遺傳因素外,他會向著陽光向著水源生長,環境能改變他們的方向與大小,他們如何接收環境的訊息呢?植物、動物、微生物都有能接收光線的分子,植物來說跟著就產生激素(或稱賀爾蒙)或更新分佈激素,而導致枝體生長上的變化,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等都不是煞然間出現的。常你觸動含羞草時,它枝葉收垂可快得多,這不就類似動物神經反應?比較起來,還是比動物神經傳導慢得多。植物是沉默的,他們不會聒噪,蓮開並蒂也只是人類想像中的植物身體語言罷!花蜜的香氣不也是他們和動物溝通的訊息罷?蜂蝶才為他們傳遞花粉。
內分泌系統
小型的動物如眼蟲、草履蟲、水螅等都有眼點、纖毛、觸角、神經線等做為感應和運動用,其他動物如人類就遠較複雜。人類自胚胎發育起都受著激素的控制,激素一方面受先天遺傳,而另一方面亦受環境影響,那要視種類而定。…… 激素不是單純單一類型的化合物,人類的激素有些是固醇類,有些是蛋白質或類似胺基酸物質,有大有小。從內分泌腺生成滲進血液而周遊全身,在適常的地點發生作用,神經細胞或有些組織亦能產生某些激素。激素的作用可能在接受細胞的膜上或核內,直接或間接調整細胞的生理變化。有一類激素稱為費洛蒙(pheromones),就是指分泌到體外的激素,如昆蟲的費洛蒙會吸引昆蟲,現在可用合成的昆蟲費洛蒙去誘捕害蟲,保護作物,減少使用農藥。
神經系統(nervous system)
跟激素比較起來,神經反應便迅捷得多,看光聽聲音或飽以老拳,假使神經正常,連最鈍的人都會立即感到光、聲音和痛苦的。每一個神經細胞稱為神經元(neuron),長線形,多有磷脂膜包裹,有細胞核、樹狀突等,可以個個相連,傳遞訊號。…人類可接受刺激的神經接收器遍佈全身,如在皮膚,膀胱等有感受壓力的接受器,在皮膚裏可感受冷熱的接收器,舌頭上的味蕾可感受味道,鼻腔的嗅覺細胞可感香嗅,眼裡的桿狀及錘狀細胞可感受光暗顏色,耳朵裡有感受聲音與平衡的接收器等。不同的刺激都造成相似的微弱電流反應,經連接的神經元送至大腦各部才會產生不同的感覺,如視神經連接大腦視覺區,產生視覺。大腦是感覺、思想、記憶與指揮的中心,由無數的神經細胞集結而成。…微小的動物如水媳、蛭、蚯蚓等,亦有神經細胞和由神經細胞組成的神經結,但並無腦部組織。昆蟲就有簡單的腦組織。
http://microbiology.scu.edu.tw/lifescience/wong2/ch02-9.htm

台長: 阿楨
人氣(1,280)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社會政治 |
此分類下一篇:《花朶的秘密生命》
此分類上一篇:《植物的欲望》

悠悠
會咬人的狗不會吠
2008-03-01 12:34:42
版主回應
咬人貓呢
2008-03-02 07:23:33
阿楨
染上「超憶症」 生活細節忘不掉【聯合報2012.09.25

你能記起2006年每一天做過什麼事嗎?英國青年海曼可以。不僅如此,20歲的他還能告訴你,從他大約11歲以來,任何一年的某一天他吃什麼、穿什麼、當天的新聞,甚至是當天的天氣!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海曼患有「超憶症」(hyperthymesia),包括他在內,全球到目前為止僅有20例。大多數人回憶時,過去每一年裡最多只能想起11件事,海曼卻能想起所有細節,無論是聽過的對話內容或看過的節目,都難不倒他。
海曼對童年早期的印象很模糊,就跟多數人一樣,不過大約11歲起,事情有了變化。他說:「我並沒有立刻察覺記憶力變好,直到14歲時,我才發現自己能很快想起好幾年前發生事情的細節。」
一般人回顧過去時,是從大腦右額葉的長期記憶中提取資訊。海曼也是如此,但他連負責語言的左額葉及大腦後方負責儲存圖像的枕葉區也兼用來儲存長期記憶,所以記性特別好。
海曼說:「回憶的過程非常依賴視覺,就像可以快速從檔案櫃中拿東西一樣,過去的每一天都是圖片,所有日子合起來就是一連串圖片。」不過,目前在英國德倫大學主修英國文學的海曼說,只能記住生活大小事,超強記憶力對學業沒有太大幫助。

詳參【圖博館】:《計算機與人腦》 《蒲公英的記憶》 《記憶裂痕》 《明日的記憶》
2012-09-25 11:41:33
版主回應
長期記憶研究 有助治療失智症【聯合報 2012.09.12

美國科學家對人類記憶的研究有了重要進展,認出能將短期記憶轉換成長期記憶的主要分子,有助於開發失智症與帕金森氏症的更有效療法。
研究人員在透過「臨床研究」期刊發表的報告中指出,認出這些蛋白質就能研發適當藥物,以增強記憶力,減輕精神分裂症、憂鬱症、帕金森氏症與失智症的部分認知症狀。
研究由賓州大學生物學系博士生霍克主持,他與同系教授艾伯共同執行。艾伯說:「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治療精神分裂症部分症狀的藥物,但都不能治療病人的認知症狀,包括記憶障礙。這項研究就是要針對認知症狀找出精確的原因,好對症下藥。」
研究的焦點是稱為「細胞核受體」的蛋白質。科學界已知這些蛋白質可控制許多生物功能,包括形成記憶。為了解這些蛋白質在記憶形成的過程中有什麼作用,研究團隊訓練老鼠以普通的方法記住地點與事件,記憶會轉譯到老鼠大腦的海馬迴,同時觀察49個細胞核受體基因的表現。結果發現,訓練的前2個小時,大腦海馬迴中有13個基因活動力增加,包括代號Nr4a的3個細胞核受體基因。
研究人員又培育出基因轉殖鼠,可以選擇性限制Nr4a的活動。研究人員再次訓練這些老鼠時,發現與正常老鼠相比,牠們海馬迴中的記憶比較少。
艾伯說:「基因轉殖鼠對於事件的記憶受損,代表海馬迴受到影響。這也就是失智症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記憶狀態。」
研究人員表示,基因轉殖鼠的短期記憶不受影響。他們也證實,Nr4a基因對於儲存長期記憶扮演重要角色。
艾伯說:「找到這些目標就有可能研發新藥物。目前治療精神分裂症、憂鬱症與其他神經障礙的大部分藥物,主要針對神經傳送素系統,也會影響人體的其他系統。我們希望能針對特定對象改變基因表現,越是精確,藥物就越有效。」


科學家發現「消除記憶」的方法 精神疾病防治福音 今日新聞網 2012-9-21

電影《MIB星際戰警》中,稍微照一下便會消除對方記憶的雷射筆,有可能化為真實?國外學者研發出可消除短期記憶的方法,預料可用作精神疾病的醫療。
瑞典烏普薩拉(Uppsala)大學發表劃時代得新研究,以簡單方法即可消除人類的短期記憶,主持人Thomas Agren表示,希望未來能將它用於治療焦慮症、恐懼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精神疾病。
研究人員說明,人類在聽聞某事物時,會先將它放在短期記憶中,其後經過不斷的體驗與練習等「鞏固過程」,即可將它納入長期記憶。因此,「人很難記住事情怎麼發生,卻能清楚記住最後的結果」。
藉由打斷鞏固過程這個動作,研究團隊找出修改記憶的方式。他們規劃一套實驗:給受試者看一張圖片並施予電擊,在受試者對於該圖片與恐懼連結之前,秀出該圖片時,不施加電擊。之後,研究者用MR腦波斷層掃描檢查受試者腦波時發現,並沒有該圖的反應。顯示如適時打斷鞏固過程,便能使受試者不再恐懼該圖片,對該圖片態度保持中性。

日立新技術 玻璃存檔「能保留好幾億年」【聯合報 2012.09.25

日立公司24日公布一種在石英玻璃薄片上儲存資訊的方法,這種材料耐得住極端溫度和惡劣條件,不會損壞,幾乎可永久保存,用一般光學顯微鏡即可讀取。
(法新社)
美國歌手鮑伯狄倫和滾石樂團已證明好音樂歷久不衰;如今日本高科技巨擘日立公司表示,資料的壽命可以更長,能保存好幾億年。
日立公司24日公布一種在石英玻璃薄片上儲存數位資訊的方法,這種材料耐得住極端溫度和惡劣條件,不會損壞,幾乎可永久保存。
對於將黑膠唱片轉錄成CD保存,後來又發現得把CD音樂放到MP3上的人來說,這項永遠不需要改變儲存裝置的技術很吸引人。
日立研究人員表示:「每天製造的資料量急遽增加,但就保存資料給後代而言,我們從開始在石頭刻字的那天以來,就一直沒有改進。」
他說,「遺失資料的機率可能增加」,目前現有的CD和硬碟等數位媒體,都只有數十年壽命,最長一世紀。
日立的新技術將資料以二元方式儲存在石英玻璃薄片內,用一般的光學顯微鏡即可讀取。這個儲存裝置原型由石英玻璃製成,長寬2公分,厚度僅2毫米。
這塊薄片耐抗許多化學物質,且不受無線電波影響,還能直接暴露在高溫火焰中,加熱到攝氏1000 度至少2小時而不受損。
這個裝置能防水,能倖免於自然災害,例如火災和海嘯。
2012-09-25 11:50:44
阿楨
老馬迷途:馬反諷詩27/34

老馬是識途
可也要馬迷肯跟隨

馬迷是肯隨
可也要馬肯給利頭

人是萬物之靈
人是理性動物
君子喩於義
小人喩於利
改革方向正確
藍君子就得跟
老馬豈能迷途

禽獸不如人虛偽
(「偽」=人+為)
馬會依演化之理
跟隨識途的老馬
藍偽君子則相反
嘴說要理性要改革
但改革若損及屌絲
還會合理化其反對
自己不跟識途老馬
還反批老馬迷途了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7144371
2014-03-13 09:28:5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