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香港分紅,台灣呢?當然是分贓,不過別搞錯了,是<偷竊國家>的<A錢共犯結構>才有資格分贓,一般台灣人呢?只能替製造 《一兆元黑洞》和<蚊子館再啟>的權貴 《搶救國庫》!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6121503/20071004064413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5119730/20070917060851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0447817/20070711063734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5740324/20070927062642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075/20060323071301
還有別再議論啥「xx能,台灣不能」,更<也別再搞排名了>,不然會令一般台灣人陷於絕望,還有一堆違背現實的自欺欺人之辯護。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5974997/20070510123346
新加坡分紅,我們呢?【聯合晚報╱社論】2008.02.18
新加坡政府把去年相當於台幣404億的盈餘,分紅給了該國民眾。很新鮮吧?我們只聽過企業分紅給員工,很少聽過政府也分紅給國民。政府有盈餘也分紅給國民,那國家不就像是公司嗎?沒錯,新加坡這個國家就像是一個企業,執政者就像是企業裡的CEO,賺了錢就分紅給國民,公務員領高薪就是替大家賺錢。
有人認為,分紅給國民,有錢人不在意,而對沒錢的人來說卻終究是杯水車薪。也有人認為,新加坡的通貨膨脹達到新高,是新加坡經濟的隱憂。更有人認為,把這些財政盈餘的錢留下來做更多社會福利,照顧需要照顧的人,才是更妥當的作法。這些說法也許言之成理,但新加坡在這次的分紅行動中,其實有些部分的錢,的確是用在社會福利方面,照顧弱勢者。但問題不在於應不應該分紅,或者應該怎麼分紅。而是這種分紅制度,讓全體國民有一種「共同體」的感覺。政府財政有盈餘,不是被揮霍掉,或者拿來照顧公務員自己。這個才是重點。
當然最重要的,要能夠分紅,必須政府財政有盈餘。政府財政想要有盈餘,必須把經濟搞好,這是最基本的道理。經濟如果不好,不但政府稅收減少,不可能有盈餘,而且失業率升高,需要照顧的人變多,政府支出也變得沈重,不但不可能分紅,而且政府財政也將陷入惡性循環境地。所以,404億分到每個國民手中,也許只是幾千元,但是國民的感受一定是窩心的,而且感覺這個國家有成長、有希望。就好像員工拿到公司的分紅,對公司的向心力會更提高,一樣的道理。
我們常說公務員是人民的公僕,可是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常說「責任政治」,真的是這樣嗎?由內閣帶領的國家公務員,真的有把經濟搞好,讓大家賺錢、甚至分紅嗎?做不好的執政者,除了下台換人,拍拍屁股走人,有承擔過什麼責任嗎?
看著新加坡開開心心分紅,我們呢?也分紅啊,不過分的是財政「赤字」,而且分得還比新加坡多得多呢!每個國民早就背負了幾十萬的「分紅」哩!只是,這種「分紅」你要嗎?
人家分紅,我們臉紅【聯合報╱黑白集】 2008.02.19
新加坡「公司」有財政盈餘,全民一起分紅。這件事讓台灣老百姓羨慕極了,但政府官員的反應卻是酸溜溜。經建會主委何美玥說,把國家當成公司來經營,要「小國」才較易辦到。主計長許璋瑤則說,全民分紅,對弱勢族群只如「杯水車薪」。
面對國民平均所得是台灣兩倍的新加坡,官員們有何資格自認「大國」?政府官員不爽新加坡,卻非自今日起。李登輝時代即不斷冷嘲熱諷新加坡不夠民主;陳唐山更曾直指新加坡「鼻屎大」的國家,語驚東南亞外交圈。如今人家分紅,我們臉紅,台灣官僚難道毫無「有為者亦若是」的企圖心嗎?
新加坡政府以「公司」概念治國,成果斐然。星國政府主導的淡馬錫控股公司,在全球金融市場南征北討,美國次貸風暴時大手筆入股紓困美林銀行,引起四方矚目。樟宜機場經營績效在亞洲數一數二,進而擴大成立機場國際公司,向中國、印度等新興國家提供營運諮詢及人員訓練等民航服務,甚至投資取得國外機場長期經營權,生意頭腦及執行力令人驚嘆。政府生財有方,人民分紅有理!
新加坡的成就,台灣望塵莫及,而問題猶在政府完全失去了急起直追的志氣和夢想!台灣人以前還不時發點「日本能,為何台灣不能?」之類的牢騷,如今連自欺欺人都免了,直接說穿「政府沒錢,老百姓想什麼分紅?」的真相。
以星國故事借鏡,此間沒聽到半個作官的自稱愧對納稅人,反而有候選人誇口稱符合自己提倡的「CEO治國」精神;和「鼻屎大」比起來,台灣的政客只有臉皮厚勝人一籌了!
再一次的「新加坡能,台灣就是不能」>中時社論2008.02.20
網路上流傳著一則笑話:同樣一個問題「請問你對世界糧食短缺有什麼個人意見?」用來問不同國家的人民,會得到截然不同的答案。面對這個問題,生活富裕、浪費成習的美國人會回答「什麼是短缺」?久處飢荒、生活赤貧的衣索匹亞難民會回答「什麼是糧食」?至於一黨獨大、一元領導盛行的新加坡人則會回答「什麼是個人意見」?這笑話當然是諷刺新加坡對言論與思想之不夠開放;但是不必諱言,思想言論之封閉是一回事,該國過去數十年所展現的經濟實力,卻是台灣所無法望其項背的。
就經貿大環境而言,新加坡與台灣一樣,都面對中國大陸的投資磁吸、都面臨上海與香港的運輸競爭、都想成為亞太營運中心。但是新加坡人將這些挑戰視為當然,沒有怨天尤人、也沒有將中國大陸市場視為千萬不能去的禁地。新加坡雖然華人居多,但民族組成極為複雜;馬來、印度人都為數不少,然而他們卻沒有整天在吵嚷誰愛星洲誰不愛、誰有綠卡誰沒有。終於,在中國崛起的過去十年間(一九九六﹣二○○五),新加坡創造出五.一六%的平均經濟成長率,令台灣相對汗顏。這一次,星洲出現財政盈餘,能夠將金錢退給人民,頗為令人豔羨。另一方面,該國主權基金(sovereignfund)在外頻有斬獲,也令人印象深刻。其實,每個國民分財政盈餘數十萬還算小事,畢竟那只是一年的意外之財。我們所不能小覷的,是這財政盈餘背後所呈現的潛在社會與經濟實力,那才是他們將來年復一年創造潛在全民利益的基礎。
據《經濟學人》雜誌最近某一期的報導,新加坡的「主權基金」是國際間極為大尾的資金作手,經常在國際間尋找獵物、下手投資。不久之前,台灣的彰化銀行要賣,新加坡的淡馬錫還來台投標,國人應該還記憶猶新。《經濟學人》報導,新國的主權基金為數約在三千三百億美元之譜,次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八千七百五十億美元與挪威的三千八百億美元。中國大陸基本上仍是極權國家,由政府授權設立主權基金,未必有值得稱道之處。但新加坡成立主權基金,卻表示其國家有若干傲人的特質,令台灣難望項背。
首先,主權基金要在國際間盡情揮灑,表示其政府基金管理極富彈性,才能不輸給國際上的職業作手。授予政府部門基金經理人彈性其實不難;能夠在彈性授權之下還保留法制監督,那才是可貴之處。新加坡多年來行政效率奇佳,雖然是一黨獨大,但執政黨的監察系統卻能充分發揮效益,鮮少有貪汙舞弊的新聞。反觀台灣,民進黨當年以打倒國民黨貪腐以為口號,卻在八年執政期間爆出前所未有的貪腐劣跡。台灣即使有千餘億外匯存底,又怎麼敢把千億基金交給這樣的執政當局去操作?不但八年執政貪瀆不斷,即使在政權可能移轉的最後半年,都還吃相難看地成立什麼鐽震公司,意圖逃避國會監督,染指數百億的軍火回扣利益。這一群政客如此邪惡的嘴臉、如此不知羞恥地撈好處,若是台灣人民再將數千億主權基金交到他們手上,那真不知道會鬧出什麼樣的醜聞。
其次,新加坡政府公務人員的素質奇高,經營政府絕不比經營民間企業遜色,如此才會有財政結餘、才能有效率的營運鉅額主權基金。反觀台灣,我們的教育部長整天不務正業,盡搞些大中至正匾牌、教科書去中國化、華文取代中文等無聊至極的政策。我們的財政部長對政治環境一片茫然,三天兩頭要降這個稅、改那個稅,完全理不出施政方向。我們的經濟部長則是曲意配合當局的種種閉鎖、扭曲政策,只能在辦公室撮合台視公司買賣、在能源危機中不敢堅持油價調整。我們的金管會則是大力主張二次金改,卻又不敢開放業者登陸的兩面人。台灣若真有主權基金,交給這一群唯諾無能之輩去操作,又怎麼可能玩出什麼好結果呢?
總之,看看新加坡以財政盈餘向全民發紅包、再看看他們以主權基金在國際間披荊斬棘,一葉知秋,我們就能看到台灣當前的問題與挑戰。經過八年的折騰,我們的機會正在快速流失。新政府要如何因應困局,那真是個極大的挑戰。
看見新加坡分紅 別急著羨慕>中時08.02.19 黃詩凱/北市(媒體工作者)
據報載新加坡政府因為去年財政盈餘,分紅逾四百億台幣給四百萬人民,若概算平均數,一人可得一萬台幣。
先不論新加坡長期沒有新聞及言論自由,二大媒體集團皆由政府百分之百持股,且政權長期由李光耀家族主導人民行動黨把持。前年五月國會大選,八十四個席次當中,雖然在野政黨合計得到三三%選票,但因選制關係,竟只獲得二席,其餘全由人民行動黨候選人出線。
長期一黨獨大的國家,自然不能說是民主自由模範,但也如同台灣,經濟成長神主牌,不斷被提及作為壓制多元社會發展的理由。然而,在亮麗經濟成長和效率政府的各項數據之外,另項少被人提及的事實,則是新加坡驚人的貧富差距。根據世界銀行統計,○五年新加坡前二○%家戶所得,是後二○%家戶所得的三十一倍!同樣統計,台灣是六.○一倍、韓國是五.四三倍,即使是落實新自由主義最力的英美二國,也只不過各是七.七八和一○.七倍;「花園城市」美名背後,其實是中下階層新加坡人民長期處於政治和經濟弱勢不堪。
我們的媒體在欣羨新加坡政府分紅、韓國的CEO治國之餘,最好也花費同樣時間,觀察報導前述國家的社會樣態,例如韓國公共廣電和另類媒體的發展,或者是激進工會以及數字背後中下階層人民無能發聲、靜默生活甚至起而團結的力量,或許有了這些見樹又見林的資訊之後,才是真正開闊本地人民視野、邁向國際的第一步。
還富於民 香港宣布退75%稅款【聯合報╱記者劉雲龍08.02.28
繼新加坡後,香港昨天也宣布向全港納稅人退還七成五稅款的「還富於民」措施,每人最多可獲退稅2萬5000元港元(約10萬台幣);低收入、長者和受援助家庭,還可收到多項現金津貼或補助。
港府財政司長曾俊華昨天在立法會報告年度預算案說,07/08年度港府的綜合盈餘達1156億港元,是歷來最高,也是去年預測的四倍半。
他說,為回饋市民,港府決定實施稅務寬減,納稅人可獲減免07/08年度七成五的薪俸稅和個人所得稅課稅,最高上限為二萬五千港元。全港一百四十萬納稅人受惠。
當局還會提高個人免稅額門檻,減輕納稅人負擔,此舉可讓9萬7000人免稅。同時也將免收下年度全年(房屋稅),每戶每季以五千港元為上限。
預算案還建議對老年人額外發放一次超過三千港元的高齡津貼,收入人士一次將可獲得6000港元補助。另外,全港每戶用電家庭亦可獲全年1800港元電費津貼。
在受援助家庭(低收入戶)部分,因應物價上漲,港府將額外發放一個月援助標準金額外,也會儘早調整援助金額標準。
在身心障礙人士部分,每月額外發給200元補貼;同時也會增撥資金,增加婦女庇護中心安置及加強日間寄養和託兒服務等。
曾俊華說,各項還富於民措施會令明年減收300多億港元,額外支出四百多億,但他相信香港財政健康、儲備豐裕,市民可以接受數十億財政赤字。
曾俊華說,香港市民在亞洲金融風暴、SARS及禽流感爆發時,共同度難關,目前經濟好轉,是與市民分享財富的時候。
曾俊華還計畫免收飯店房間稅,免收葡萄酒、啤酒及其他非烈酒的稅項,以增加香港在會議展覽業、旅館、餐廳的競爭力,港府也在研究興建香港機場第三條跑道,因應愈來愈多的旅客。
緩和通膨衝擊 港各界支持稅務寬免【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08.02.28
香港特區政府扮「耶誕老公公」提出稅務寬免措施後,香港各界普遍對此預算案相當支持。
香港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認為,這份預算案能讓香港各階層的民眾都受惠。香港自由黨主席田北俊表示,預算案提出寬減七成五的薪俸稅,造福了廣大的中產階級。
香港工業總會主席陳鎮仁說,特區政府在審慎理財、量入為出的前提下,回饋部分財政盈餘給市民,可以緩和通膨的衝擊,有利於社會和諧。
香港中華總商會表示,新的財政預算案除考量香港的社會狀況外,也因應全球和中國經濟的發展趨勢,具有前瞻性。
國際債務評比機構標準普爾評論,香港08/09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的多項寬減措施,由於多屬於一次性措施,不會削弱政府中長期的財政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