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8戰鬥機(請點文末網址有多圖)
殲-8戰鬥機是我國在殲-7,即米格-21的基礎上獨立進行重大改進研制而成的高空高速戰鬥機,北約編號“長須鯨”。當時,臺灣海峽的氣氛不像現在這樣寬松,臺灣連續派出U-2和無人駕駛偵察機“慰問”大陸,美國軍隊也經常派出高空偵察機入侵中國領空,尤其是核、火箭試驗基地上空,獲取軍事情報。而解放軍殲擊機的高空性能有局限,難以擊落敵高空偵察機。
1964年5月航空研究院提出在米格-21基礎上研制高空高速殲擊機。同年10月方案論證提出作戰對象爲美國空軍的B-58兩倍音速高空轟炸機和F-105戰鬥轟炸機。 此前黃志千等所在的沈陽飛機研究所,在對米格-21、殲-7的系統原理、成品附件及試驗方法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又對美國飛機殘骸中的附件進行了對比分析。這爲殲-7仿制、殲-8自行設計作了技術儲備。1963年7月,黃志千與徐舜壽一起作了“62式(米格-21型)飛機設計工作中的主要技術問題和研究計 劃”的技術報告,總結了“摸透”工作中的成果與經驗。這樣,我國的航空工業穩步地邁上了自行設計馬赫數爲2倍音速殲擊機——殲-8的新階段。
爲滿足高空作戰要求,沈陽飛機設計所提出殲-8的設計思想是:突出高空高速性能,增大航程,提高爬升率和加強火力。確定設計方案時,在采用“單發”(鴨式布局,後來發展成我們現在熟知的殲-9,用一臺新研制的渦扇發動機),還是采用“雙發”(用兩臺改進的現有渦噴-7發動機);是“機頭進氣”,還是“兩側進氣”等關鍵技術問題上存在著激烈的爭論。
航空研究院院長唐延傑認爲,由黃志千、王南壽等專家的意見符合“摸著石頭過河、初戰必勝”的思想,循序漸進的策略。決定采用“雙發”方案。這一方案在字面上落後于單發方案,但實際上單發方案過于超前,無法實現。因此“雙發”加大了飛機研制的可行性。根據以上意見,決定采用與米格-21類似的“機頭進氣”方案,外形則參照米格- 21,不作大的改動,采用大後掠角、小展弦比、薄三角翼、下平尾、雙腹鰭的空氣動力學布局形式。由于米格設計局在米格-21基礎上研制過E-152系列大型單發戰鬥機,西方一直猜測殲-8的設計源自E-152,但兩者其實並無大的共同點,出發點也不同。
方案選用兩臺渦噴-7甲(WP-7B)發動機,單臺最大推力43.15千牛,單臺加力推力58.8千牛。這裏還必須談及渦扇-6。1960年12月中央軍委決定組建航空研究院,1961年8月在沈陽組建航空 發動機設計研究所。知名發動機專家吳大觀被任命技術副所長,授予技術上校軍銜。該所對米格-21“摸透、仿制到自行設計”起了重要作用,對米格-21的發 動機摸透,形成了較爲成熟的渦噴-7系列。當時國家工業基礎薄弱,航空工業發展受到大國遏制和封鎖,走消化引進之路,是明智之舉。具體的說“消化引進”, 實際上就是第一步先搞殲-8,決策過程如上文所述;第二步搞殲-9,即高空高速全天候殲擊機,配套上加力式渦輪風扇發動機項目,編號渦扇-6。殲-8成功 服役,但殲-9後來下馬。隨著各種配套工作的確定,1965年5月17日,羅瑞卿總長批准新殲的戰技指標和研制任務,並正式命名爲殲-8。沈陽飛機設計所 (601所)承擔具體任務。
殲-8基型方案成功之後,再進一步施行兩側進氣方案(以上就是殲-8由來,其實簡單的說,就是把米格-21放大;而“再進一步的方案”就是殲-8II)。65年5月17日,總參謀長羅瑞卿批准了殲-8的戰術技術指標和研制任務。65年9月設計工作全面展開。總設計師黃志千于這年在國外因飛機失事不幸遇難後,新機研制的技術工作由葉正大領導,以王南壽爲 負責人的總設計師辦公室具體組織。同年12月,木質樣機通過審查,次年3月進行現場設計。67年初發出相應文件,工廠開始試制。1968年7月,首批2架 殲-8總裝完畢。1969年7月5日,原型機由尹玉煥駕駛首飛成功。1979年12月殲-8設計定型。翌年12月交付空軍試用,1981年開始裝備空軍部隊。
殲-8方案突出高空、高速、增大航程、提高爬升率、加強火力等性能。相比殲-7,各項性能指標均有改善。最大速度M2.2;最大升限2萬米以上;最大爬升率每秒200米;基本航程1500千米,最大航程2000千米;規定了在高度爲1.9萬米空中的作戰時間;安裝改進設計的航炮和空空導彈;安裝搜索距離較 大的雷達。殲-8采取機頭進氣,大後掠角、小展弦比、薄三角翼、下平尾、雙腹鰭的空氣動力布局形式。飛機的推重比爲0.89,優于殲-7飛機。上述指標中,除了雷達一項,殲-8設計均成功達到了要求。如美國“火蜂”無人機最大實用升限18300米,B-58超音速轟炸機實用升限19248米,殲-8均完全有能力將其擊落。而F-105的綜合作戰能力雖然遠超殲-8,但假如遇到殲-8高速攔截的話,也難以輕松脫身。但電子工業水平的落後導致火控系統中最關鍵的雷達沒有研制成功,因此導致殲-8戰鬥力大減。
高速是殲-8重要的指標要求。因此殲-8副總設計師顧誦芬主持測定了殲-7大馬赫數時的方向安定性及飛行品質,爲殲- 8設計提供了基礎。601所、沈陽飛機廠、氣動力研究試驗部門的技術人員與北京航空學院教授陸士嘉、徐華舫等做了大量風洞試驗與研究分析,確定了殲-8垂 尾和腹鰭的設計方案。最終定爲大面積單垂尾加雙腹鰭。
殲-8研制中遇到的翼面顫振是最危險的氣動彈性現象,也是制約飛機最大速度的一個重要因素。試飛員鹿鳴東不顧危險反複試飛,顧誦芬親自參加高速風洞飛機模型油流試驗、地面共振試驗等,查清這一振動乃是源于擾流,初步解決了問題。不料時隔八年之後又發生了跨音速時振動的現象。顧誦芬三次乘坐由鹿鳴東駕駛的殲教-6型超音速教練機升空,尾隨殲-8飛行,觀察拍攝尾部的飛行流線譜,進一步判明了氣流分流區。最後采取局部修型以 消除氣流分離的方法,徹底解決了問題。其超音速振動是在馬赫數爲1.24時,由助力器系統震動引起的。六〇一(沈陽飛機研究所)所設計人員參照國外樣機, 設計新的阻尼筒,加裝在方向舵上,消除了超音速振動。(本站站長注:不懂顧總這是幹了大好事,還是設計中的疏忽。)
另外1970年起,發現殲-8在高空大馬赫數時出現中後機身溫度過高的問題。經過改進強迫冷卻的方法,使問題獲得初步 解決。1976年,殲-8長時間大馬赫數飛行試驗後,發現後機身溫度過高,燒壞了阻力傘和傘艙。六〇一所的解思適、六〇六所的王乃緒、沈陽發動機廠的賀淑愛等人加大了冷卻通用活門開度、調整冷卻氣流流路,並采取降低發動機壁溫、對成品附件局部冷卻和隔熱等措施,較好地解決了過熱問題。
在發動機改進設計中,空心葉片的技術攻關也取得重大突破。爲增大發動機的推力,渦輪前的溫度必須提高約100氏度,但渦輪葉片承受不了這樣高的溫度。1964年,621所副所長、鑄造專家榮科提出采用空心氣冷葉片。當時這項技術國外剛搞出來,處于高度保密狀態。榮科與沈陽金屬研究所、六〇六所、沈陽發 動機廠通力合作,協力攻關。沈陽金屬研究所在師昌緒主持下,組織技術攻關,攻克了葉片鑄造的技術難點。首先進行了型芯選擇,在近100毫米長的葉片上均勻排出粗細不等的小孔,最小的孔徑只有0.8毫米。之後研制了相應模具,相繼解決脫芯、超聲測壁厚等工藝技術問題。66年研制出中國第一片鑄造多孔氣冷鎳基 高溫合金葉片,經安裝在發動機上試車成功,成爲世界上第二個在航空發動機上采用鑄造空葉片的國家。殲-8原型機還多次發生發動機空中停車的事故,最初采取 加裝油門限動卡的解決方法,之後又多次出現此類事故。六〇一所劉春義、六〇六所蔣一鶴、沈陽發動機廠劉繼承等采取加裝油門限動卡和攻角補償裝置,在發動機 上加裝反向節流層板、調整分圈分壓點等措施,最終解決了空中停車問題。此項改進獲得航空工業部科技成果二等獎。
殲-8的研制曆程由于處于特殊的曆史時代、指導思想和技術能力等原因,可謂一團糟。最初僅僅有一架原型機在試飛,發動機、成品經常出現故障,停飛的時間超過了 飛行的時間。調整試飛本應在制造廠試飛時就完成,但實際上沒有這樣做,拖長了試飛時間,增加了解決問題的難度。技術和行政指揮系統幾經變動,人員變動太 大,也影響了研制進程。等到殲-8實用化時,早已落後于形勢的需要,美軍作戰飛機全面轉向低空高速突防,殲-8立即成爲雞肋。而當時的研制體制制肘過多, 無數的論戰嚴重影響殲-8進度。20年後,有的人對顧總師的個人能力也提出了置疑,當然顧總師始終是好的總師,細節問題我們並不應該誇大。
從試飛過程來看,1969年7月5日,殲-8飛機由尹玉煥駕駛成功進行了首次試飛。“文化大革命”極大的阻礙了殲-8 的研制,首次試飛後試飛領導小組、聯合指揮部相繼被解散,規章制度遭到破壞,王南壽、顧誦芬、馮鍾越等先後被停止工作。殲-8一度處于徘徊不前的境地。因 此直到十年之後,在1979年12月31日殲-8方才設計定型,動力裝置定爲渦噴-7B(WP -7B)發動機。一年後,飛機開始裝備部隊。期間,在80年6月25日,沈陽飛機廠的殲-8發生燒毀事故,從而導致航空部門切實把航空産品的質量控制由原 來局限于生産過程推進到科研、設計、試制、生産和售後服務的全過程。武器采用兩門30-1型30mm機炮,可挂4枚空空導彈。下圖中可見,殲-8白天型仍 使用米格-21F的前開式艙蓋設計。
殲-8白晝型的空速管能夠向後折疊,以避免在地面停放時被車輛設備等撞擊而導致損壞。
盡管最初殲-8被定位爲全天候高空高速截擊型號,將作爲國土防空的主力,但由于交流電、火控雷達進度跟不上,不得不先行裝備直流電、測距器的白晝截擊型。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殲-8白天型。同樣,航炮和火箭導彈的選擇也有類似情況。原計劃使用847廠1962年開始仿制的30-2型30mm單管轉膛(四膛)炮, 射速高達1600發/分,是較爲理想的高射速航炮。無奈實際研制中故障頻繁,多次出現炸膛、炮管彎曲等重大故障。最終拖延之1979年,上級決定以兩門30-1型航炮取代30-2型作爲殲-8的航炮。殲-8的30-1航炮供排彈系統也是個設計難點,經過一段時間才得以解決。蘇聯一直對航炮供排彈系統進行 保密,最終中國設計人員和工人改裝了一門能模擬射擊的航炮,打了一萬發假彈,取得了設計的成功。而原本計劃配套使用的霹靂-4甲/乙型中距半主動雷達制導 導彈也無法按時研制成功,只好先用霹靂-2和霹靂-5近距紅外制導空空導彈系列。到頭來,仿自AIM-7B“麻雀”的霹靂-4一直就沒有研制成功,中距空戰能力成爲殲-8和解放軍空軍的致命弱點。進入80年代,由于殲-7的不斷改進和殲-8II的出現,殲-8逐漸被部隊冷落,于87年停産。
殲-8白晝型還可使用配套的照相偵察吊艙,外挂于機身中線下方。內裝兩具KA-112A型長焦距照相機,可完成高空全景傾斜式可見光偵察攝影,與地面機動戰術偵察設備組成一個完整的航空偵察系統。覆蓋範圍縱向3.5度,橫向30度,工作高度9200到15000米。攜帶610米的EK3412型膠片,分辨率爲 56線對/毫米,可攝影550張。
殲-8I全天候型
裝備後隨著部分新系統的研制成功,所有殲-8都改進爲殲-8I型,又稱殲-8全天候。與白天型相比,主要改進有:安裝殲雷-7甲改(JL-7AG)型火控 雷達、射瞄-8A改瞄准具、火控計算機、導彈隨控裝置等十一項電子設備;艙蓋改爲與殲-7II相同的向後開設計。座椅、氧氣系統和組合儀表重新設計;武器 系統改裝23-Ⅲ型雙管航炮、4枚霹靂-2乙導彈、4組火箭。後進一步加裝了霹靂-5乙導彈。I型1985年7月設計定型。殲-8和殲-8I飛機的研制成 功,標志著中國自行設計的殲擊機達到了一個新水平。85年10月,經國家科學技術進步評審委員會評定核准,授予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主要獲獎人是顧誦芬、王甫壽、葉正大、羅時大、趙沛霖、方文富、鹿鳴東、朱克昕。
殲-8和殲-8I裝備了空軍和海軍,産量不大。
殲-8I的研制也曆盡坎坷。六〇一所于1978年2月發出殲-8I飛機全部生産圖,由沈陽飛機公司(原沈陽飛機廠)試制。1980年5月總裝完成首架飛機。6 月25日原型機地面准備試車發生重大事故。第一次試車中發動機突然起火,燒毀整架飛機。直接原因是液壓系統導管破裂,液壓油噴射到發動機擴散段殼體上引起 火災。詳細原因是殲-8I液壓系統改用了YB-20B泵,承包的廠家在地面試驗中認爲出口動壓力小于規定值,但沒有按殲-8I的實際情況進行全系統試驗。事故後重複試驗結果證明泵的壓力脈動頻率與導管的自振頻率相同,其共振導致壓力急劇增大,因而破裂。六〇一所決定改用ZB-34泵。沈陽飛機公司趕工裝配了全新的一架殲-8I,1982年4月24日首飛。10月第二架殲-8I上天。1983年7月完成全機靜力破壞試驗,85年7月 27日,航定委正式批准殲-8I設計定型。
殲-8裝備的兩種雷達,上爲204雷達,下爲殲雷-7(JL-7)雷達。殲-8I型飛機火控系統的研制是關鍵項目之一,其中單脈沖體制的204雷達的性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使用的射瞄-8甲型航空瞄准具,是中國首次采用速率陀螺作爲殲擊機瞄准具的測量裝置,構成瞄准系統,射擊精度高。82年9月,殲-8I開始武器系統驗證試飛。裝有新型航炮的 殲-8I型戰鬥機順利進行了左右盤旋、俯沖拉起、平飛射擊、對地靶射擊和升限射擊等科目,空中發射炮彈300余發,試驗圓滿成功。85年7月27日,航空 産品定型委負會正式批准殲-8I型設計定型。
1990年前後,殲-8又發展出了“主動控制技術驗證機”(ACT)改型,用于驗證在飛行縱軸上的主動控制技術。1989年1月28日,殲-8飛機主動控 制技術驗證機模擬式縱軸電傳操縱系統完成試飛。90年6月24日,殲-8主動控制技術驗證機的數字式縱軸電傳操縱系統閉環首飛成功,標志著該機驗證獲得初步成功,其技術後來由殲-8IIACT驗證機繼續研制並推進發展。
1991年4月23日,殲-8ACT正常完成了例行試飛,著陸時輕跳起30厘米,飛行員推杆制止機頭上仰。但因動作稍猛,而試 驗中的飛行控制軟件存在缺陷,使得這一操縱動作超出了計算機的運算範圍,飛行控制軟件完全失效。飛機第二次跳躍至10米高度,傾斜35度,飛行員被迫跳傘逃生,飛機墜毀。
近年沈飛將殲-8A(即殲-8I)改進成殲-8E型,主要改善了部分機載設備,如垂尾頂部的兩個小黑點狀的全向告警天線等。改進均在現役的A型上進行。
技術數據
翼展:9.34米
機長:21.52米
機高:5.41米
機翼面積:42.19平方米
正常起飛重量:13850千克
最大平飛速度:M2.2(高空)
實用升限:20500米
http://www.airforceworld.com/pla/j8.htm
2001年4月1日,愚人節之際,南海上空發生了中美軍機碰撞事件。我軍飛行員王偉駕駛的殲-8Ⅱ在攔截抵近我領海的美EP-3E電子偵察機時,不幸與之相撞。王偉跳傘後下落至今不明。EP-3E飛機則降落我海南島機場,機上24名乘員在被扣審查後遣返美國。讓我們來關切一下我國自行研制的現役戰鬥機中最精銳的殲-8Ⅱ戰鬥機。七十年代後,世界各國戰鬥機設計思想出現轉變,不再追求“更高、更快”,而是著眼改進飛機的中低空機動性能,完善機載電子設備、武器和火控系統。這是因爲,十幾年來局部戰爭實踐表明,超音速殲擊機的空戰大多在中、低空和接近音速的速度進行,空戰要求飛機具有良好的機動性,即轉彎(即盤旋速率)、加速、減速和 爬升性能。
爲了適應這一潮流,部隊裝備新需要,沈飛公司在殲-8的基礎上研制了殲-8Ⅱ飛機。1984年6月12日,原型機首飛成功。88年3月18日,殲8Ⅱ設計定型,在沈陽召開隆重慶功大會。當時的中央軍委副秘書長劉華清和國防科工委,空、海軍領導參加了大會,可見軍方希望之高。同年10月15日,軍工産品定型委員會正式批准殲8Ⅱ飛機設計定型。
總設計師爲顧誦芬,他在殲-8的工作中也擔當了重要角色。發展重點是武器系統、火控系統、機載電子設備和動力裝置。爲給大口徑雷達天線提供空間,采用兩側進氣方式,這也是該機與殲-8最大的外觀區別。這一改進爲殲-8Ⅱ火控系統未來的改進留下了充足的空間。最終雷達采用了208型單脈沖火控雷達, 208型是在殲-8使用的204型的基礎上研制的,是我國第一種具有攔射能力的雷達,采用單脈沖體制,平面搜索距離爲40千米,配備有連續波照射器,理論 上可以導引超視距發射的雷達制導空空導彈。
208雷達具體由780廠研制和生産。研制任務于198O年由總參謀部提出,當時即明確指出可選用國産204雷達進行改進,目的是使殲8Ⅱ具有一定的攔射能力。1981年7月21日,空軍司令部等單位彙報了204改雷達戰術技術要求。9月,在北京召開了204改雷達方案審定會,後將204改雷達改稱208 雷達。年底780廠與601所、112廠簽訂了首批研制五部208雷達,提交兩部成品的協議書,開始了208雷達的研制工作。上級強調特別要在提高雷達的作用距離,降低使用高度以及在提高可靠性和可維護性上狠下功夫。1984年6月,由于有60多項元器件和材料無著落,175項元器件不能按合同期限交貨, 科研和定型試飛雷達樣機很難按計劃完成。1985年,鄭州航空兵十九師進行了208雷達的科研試飛,發現了截獲率低,且在跟蹤狀態易丟失目標等問題。 1986年5月19日,208雷達隨殲-8Ⅱ轉到630所,准備進行設計定型試飛,仍然存在空中掉高壓、截獲不穩和不能牢固跟蹤三個主要問題,未能進入定型試飛。到1987年5月18日,攻關試飛結束,終于解決了上述三個主要問題,隨即設計定型試飛。1988年3月24日,航定委以(1988)航定字第 13號文批准208雷達設計定型。實踐證明,“機載火控雷達在配套飛機上的調整試飛是不可少的階段,必須抓早,抓好,走捷徑是不行的。”
但實際上該雷達不具備真正實用的中距導彈火控制導能力,因此最早一批的殲-8Ⅱ戰鬥機的作戰能力仍沒有明顯提高,直接導致了該批戰鬥機未能裝備部隊。隨後,經過改進的殲-8Ⅱ02批次正式裝備部隊,按後來發布的命名規則定名爲殲-8B。
據傳中國機載雷達研究所(607所)爲殲-8Ⅱ研制了射雷-8脈沖多普勒雷達,總設計師爲朱克昕。由于當時中國電子技術落後,其性能不能滿足要求。此後空 軍寄望于了中美“和平典範”工程,但該工程後來因政治原因下馬,因此被迫再次對射雷-8進行改進,于90年裝備殲-8II,型號爲射雷-8甲,其平面搜索距離爲70千米。與208的情況相同,該雷達實際上不具備對地能力和中距導彈火控能力。實際上直到2000年,607所的公開報道中仍在講述“攻克脈沖多 普勒雷達××項關鍵技術、××項技術難點,已開始適應性試飛”,就充分說明我國自行研制的脈沖多普勒雷達在當時還尚未完全過關。
殲-8Ⅱ換裝了兩臺渦噴-13A雙轉子發動機,單臺推力6600千克。發動機推力的提高,可提高飛機的中低空機動性,也使起飛著陸性能得到改善;外挂增加至七個,可懸挂多種武器或副油箱, 使飛機具有全天候攔射能力並兼有對地攻擊能力,並裝備了雷達制導的中程攔射導彈。前起落架後裝一門23mm雙管炮。機尾下部安裝可折疊腹鰭,結構與米格- 23相當類似。殲-8Ⅱ單價約3500萬人民幣。
在殲-8Ⅱ的機體材料方面也有較大突破。625所按計劃在飛機垂尾和1至5框段前機身采用複合材料結構,這是我國首次在自行設計的殲擊機上大面積使用複合 材料。該所還爲批生産機種提供制件,使飛機減重近30%,同時配套的防雷擊、防靜電火焰噴鋁技術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爲此625所在1985年榮立首飛 集體功。
殲-8Ⅱ最初的研制目的就是執行空中截擊任務,當時針對的對象都是蘇聯高速的 “圖”系列轟炸機和各種戰鬥機,爲此殲-8Ⅱ優先配裝北方的空軍部隊。隨著蘇聯解體,世界局勢的轉變,殲-8Ⅱ的作戰方向逐步南移。近幾年殲-8Ⅱ在南海、東海頻繁與美軍偵察機對峙,險情不斷,終于在今年發生了撞機事件。此事中美評述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首要原因是美軍偵察機抵近中國沿海偵察。下圖就是美軍EP-3E偵察機在以往偵察活動中拍攝到的前來攔截的我軍殲-8Ⅱ飛機的照片,此照片在撞機事件後曾被美軍作爲“中國飛機飛得太近”的證據。據美軍 稱,在以往的攔截中,王偉曾經向EP-3E上的美軍飛行員舉起一張寫有自己EMAIL地址的紙張。這張照片還披露了我國仿自以色列“怪蛇”導彈的PL-8 近距空空導彈。注意下圖攔截EP-3偵察機的兩架殲-8Ⅱ的細節差異,下文將有相關描述。
于是我國也索性大量發表了殲-8Ⅱ攜帶PL-8的照片。到了21世紀,我國主力戰鬥機殲-8Ⅱ公開亮相時,仍只配有紅外近距格鬥空空導彈,鮮有攜帶中距雷達 制導導彈的圖片或者視頻公布,可謂中國空空導彈事業的悲哀。但相信中距彈已經部分裝備部隊,只是數量和保密制度的問題。但反過來想,由于殲-8Ⅱ的數量也不算太多,實際上國産戰鬥機超視距空戰能力仍處于起步階段。
近年沈陽飛機公司爲了更有效的發掘殲-8Ⅱ的潛力,打開外銷渠道,獨自出資研制了殲-8ⅡM。對比原型,殲-8ⅡM的技術水平有了大幅度的飛躍,其突出的標志是:先進的火力控制系統:殲-8ⅡM使用了俄羅斯ZHUK(即 “甲蟲”,下圖)火控雷達,還采用了GPS導航系統、新型任務計算機、雷達告警裝置等。據稱ZHUK雷達的搜索距離爲80千米,跟蹤距離50千米,具有多種工作模式和下視能力,可同時跟蹤10個目標,攻擊其中2個目標。火控系統采用1553B總線連接。該機可使用俄羅斯R-27半主動雷達制導導彈,這是公 開展示的第一種具有中距作戰能力的殲-8Ⅱ系列殲擊機。
到了2004年珠海航展,沈飛表示殲-8ⅡM已經改裝國産某型號脈沖多普勒火控雷達,可使用SD10等國産武器。該新型國産雷達比起以往的國産雷達,性能有大幅提高:對RCS爲3平方米的目標,上視大于75km,下 視大于45km。下視能力和對地能力比臺灣IDF的APG-67F“金龍”要強,海I方式大于100km(50平方目標),海II大于80km,而且該雷達能同時探測跟蹤10個目標。2005年北京航展,全新改進的殲-8IIM是在殲-8F的基礎上改進而來,雷達具體可選用JL-10A或者1492型,可發射SD-10主動雷達制導導彈以及反艦導彈。發動機采用渦噴-13最新改進型號,不考慮渦噴-14“昆侖”。指導思想爲走低成本路線,爭取盡快打開外銷市場。據稱沈飛人員表示該機還是不如臺灣的IDF,但是比F-16A作戰能力能好一些,但機動性不如F-16。站長認爲這主要是因爲早期的F-16並不具 備使用中距空空導彈的威力。
下圖爲WP-13B雙轉子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42.7kN,加力推力65.9kN,油耗0.101kg/N.h,加力油耗 0.224kg/N.h,大修壽命300h,直徑907mm,長度5150mm,重量1,201.4kg。目前兩臺殲-8ⅡM采用兩臺渦噴-13B發動機,加力推力68.670千牛(7007千克),使全機推重比達到0.981。
殲-8ⅡM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其性能在國際市場上不具備強大競爭力。如前所述,沈陽飛機公司完全是自費研制殲-8ⅡM的,這說明解放軍對此機並不感冒。這也是必然的,該機采用了大量的外國設備,對于解放軍來說,一來意味著受制于人,二來進口設備價格高昂,三來俄羅斯部分設備的性能實際上不比中國自己的好多少。 因此沈陽飛機公司將殲-8ⅡM完全定位于外貿機型,極力爭取外國客戶的訂購、投資。但據稱該機在爭取潛在客戶時,因爲種種原因而被國內其他廠家的産品奪去了訂單,導致至今未能賣出一架。
殲- 8Ⅱ系列除了本身不斷改進外,相關電子設備的改進也在緊張進行中。其中包括607所1998年初研制的國産“藍天”導航攻擊吊艙(右圖),該吊艙概念類似 于美LANTIRN吊艙,連名字都象。不同之處是帶有一個小型對地探測雷達,且沒有制導武器火控設備及功能。“藍天”吊艙將使我軍的夜間及惡劣氣象下的對 地攻擊能力大大提高。“藍天”是國防科工委“八五”重點課題,能爲飛機提供爬升/俯沖指令,控制飛機超低空飛行,完成全天候超低空突防。具體設備包括由地 形跟蹤雷達(TFR)、寬視角前視紅外(FLlR)、控制電腦(NPCC)、環境控制裝置(ECU)、電源(NPPW)五部份。地形追沿飛行間隙高度60 至400米,飛行速度500至900千米/時,過載限制+12g至-1g,低空飛行時間50分鍾,雷達探測距離15千米,紅外探測距離10千米,維修間隔 70小時。體積0.295立方米、重200千克。由于技術所限,“藍天”吊艙的體積明顯大于LANTIRN系統,而且缺乏攻擊火控功能。這可能影響到“藍天”載機的外挂布置。
在殲-8ⅡM半死不活的沈寂了兩年之後,殲-8ⅢACT型又轟轟烈烈的登上了珠海航展的舞臺。外界普遍認爲該機包含了未來中國先進戰鬥機的部分技術。
從現有公開資料來看,殲-8Ⅲ即以往傳說中的殲-8C,最初計劃是通過大幅的改進,裝備部隊使用,從而顯著提高戰鬥力。這裏還應指出,後來部隊中真正裝備的殲-8C,已經不再是這裏所說的殲-8Ⅲ了。這是因爲,殲-8Ⅲ的命運是淒慘的,代表著我國先進飛行控制技術水平的該機在試飛中不幸墜毀,草草了結了短暫的一生,未能批量裝備部隊使用。墜毀的原因衆說紛紜,即便在參與項目的各個專業單位之間,也存在的激烈的爭論乃至互相指責。無論如何,該機驗證的電傳等多項技術,是我國殲擊機發展的寶貴財富,大量成果被之後的殲-8B改型所吸收采用,某種意義上也算是“借屍還魂”了。據稱殲-8Ⅲ機身比殲-8II縮短40cm,在三角形機翼前方的進氣口上方安裝一對小前翼,使飛機的氣動布局由三角翼變爲三面翼。從理論上講,前翼與主翼應出現部分重疊,才能構成最佳的氣動上的近距耦合;但前翼與主翼過近也有不利的一面,即當主翼放襟翼增升時,前翼難以配平襟翼産生的低頭力矩和升力增量,因此主翼的增升勢必受到限制。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有兩種:一是修改部分氣動設計,如以色列的“幼獅”C-2飛機在安裝小前翼後,爲了平衡安裝前翼引起的全機重心移動,在其主翼半翼展的35%處加裝了鋸齒形前緣,增大了外翼段面的面積和前緣後掠角,並在機頭兩側安裝了小邊條,這些變化會使飛機的結構重略有增加,但飛行性能則大爲改善。另一種方式是放寬靜安定余度,以減輕全動式前翼的配平負擔,改善高機動性能,這一方法既不會增加結構重量,又可獲得最佳升力。
但采用這一方法的前提條件是,必須采用先進的數字式電傳操縱系統。有消息說殲-8Ⅲ的飛控系統采用了三軸數字式四余度電傳系統,飛控計算機采用容錯計算機技術,系統由有三部不同的32位RISC系統架構計算機組成。由于有殲-6變穩機、殲-8ACT的基礎,殲-8Ⅲ采用了相對成熟的數字式電傳操縱系統。殲- 8Ⅲ的發動機據說采用的是WP-13FII,與WP-13AII比,其最大推力增加爲78千牛(P=7960kg×2),推重比約7左右。爲了減輕飛機重量,殲-8Ⅲ的機體結構與材料大量使用新工藝、新材料,機翼采用了整體複合材料技術,機體壽命增爲6000小時。從操縱系統看,殲-8Ⅲ配備了三軸數字式四余度電傳系統。與F-16和幻影2000一樣,靜安定余度也是負值。無論何種氣動布局的飛機,只要放寬靜安定余度,其飛行性能都會有所改善。
殲-8C是在8II(8B)基礎上進行重大改進發展而來的新改型,1990年代末開始裝備,是我國2000年前後重要的防空武器裝備。
殲-8D型機是99年閱兵的重頭戲之一。D型機是殲-8Ⅱ系列的空中加油型,加裝固定空中加油管。首次公開亮相是在建國50周年閱兵上,當時兩架D型機跟隨在轟油- 6型加油機後方越過天安門廣場上空。在今年的國慶閱兵中加受油機編隊格外引人注目,其中的受油機就是剛剛爲人所知的殲-8D。殲-8D飛機是在殲-8Ⅱ基礎上進行改進設計的一種具有空中受油功能的高空高速殲擊機。該型機的機載設備有了一定的改進:加裝了563B慣導,JD-3II塔康,改善了導航性能;換 裝J8IIHK-13E平顯,並與慣導、塔康、定向儀等交聯,實現了綜合顯示;加裝了RKL800A組合電子對抗系統;換裝了YX5飛行員供氧系統;換裝了HTY-4A救生系統,可實現零高度,0-1100千米/小時速度的安全救生。但是,最爲關鍵的超視距空戰能力,仍沒有本質的改善,很多方面也不如原本的殲-8Ⅲ。殲-8D可通過空中加油增加航程和續航時間,可執行遠距離或留空時間長的作戰任務。以前的國産戰機的作戰半徑均很短,殲-8Ⅱ的半徑雖然增加到了800千米,但這需要外挂3個副油箱,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戰鬥力的發揮。殲-8D由于實現了空中加油,因此戰鬥力也得到了加強。殲-8D有兩種武器配置,一是空對空攔截作戰類型:翼下位于中間的2個挂架挂2枚霹靂-11半主動中距空空導彈,內側及外側的4個挂架挂4枚PL-8或PL-5B格鬥導彈,機 身下的挂架可挂1個副油箱。二是空對地作戰:機身下的挂架挂6枚250-3低阻炸彈,翼下內側和中側的4個挂架可挂4枚250-3炸彈或4枚格鬥導彈,翼下外側的2個挂架挂2個HF“火發”系列火箭發射器。該型號從96年起陸續裝備了空軍及海軍航空兵部隊。
應該指出的是D型並非只有一種,據稱因改裝或全新制造的不同,D型至少有兩種。部分D型的垂直尾翼上加裝了類似殲-8E型采用的導彈告警裝置。同時加油管的設計也經曆了一番波折,剛開始時加油管只有簡單的一個外形,後發現由其産生的氣流變化導致座艙噪音極大,被迫采用了隔音耳罩等補救性措施。之後通過多種手段的改進,最終方將噪音水平控制在了合理範圍之內。
2001年底,2002年初,殲-8Ⅱ最新的改型已經定型。官方傳媒說法主要有幾個要點:“由空軍裝備部科研部和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航空産品部對殲八系列某 新型機進行設計鑒定審查,認爲已按計劃完成研制任務,通過了定型試飛、設計鑒定試飛”、“自行研制的、全數字化綜合火控系統”、“配裝我國第一種完全具有 自主知識産權的發動機”。對此機的命名尚未有官方消息,據說爲殲-8H,也說是殲-8C,這一型號曾經爲中美合作“和平典範”計劃所采用。我們來詳細看看這幾點。
首先看看“自行研制的、全數字化綜合火控系統”。這是指80年代開始研制的第三代戰鬥機火控系統。第三代系統由火控雷達FCR、火控計算機FCC、慣導 INU、導航面板FCNP、平顯HUD、外挂管理SMS、大氣機CADC、雷達光電顯示REQ/MFD、目標傳感器識別TISL、任務計算機等組成,通過1553B總線聯結。該系統是我國自行研制的首個具有國際第三代戰鬥機水平的火控系統。與老型號所采用的第二代HUD/WACS相比,新火控的作戰武器種 類、武器投射方式、武器投放精度、機載傳感器兼容性、可靠性和可維護性上都有飛躍性的發展。飛行員可使用類似F-15、F-16等的操縱杆加油門杆操縱布局,加上頭盔顯示器,操縱性大有改善。新的火控可使用國內研制的多種先進傳感器吊艙。因此該火控具備綜合火力飛行控制系統IFFCS的某些功能和自動機動 攻擊系統AMAA的功能。上述改進的意義在于:攻擊占位時間縮短,反應時間縮短,精度提高;武器種類更加豐富——實際上以前殲-8Ⅱ也就只能用近距導彈、 炸彈加火箭彈,沒有任何靈巧武器;可以邊機動邊攻擊;攻擊自動化,減輕飛行員工作量;完成了80年代末提出的攔射火控、離軸發射和自動機動攻擊技術等火控 原理的實用化。說白了,如果上述要點都已經實用化,殲-8Ⅱ新改型將可以攜帶中距導彈、對地制導武器、反艦導彈等精確的發起攻擊。
發動機實際指我國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渦噴-14“昆侖”發動機,于1983年開始設計,1985年12月試車,1986年9月達到經證機的設計指標,可用于殲-7系列、殲-8系列飛機。可用于這兩種飛機說明了渦噴-14在外形尺寸上必然與渦噴-7極度相近,因此也與7的改型渦噴-13相同。渦噴-14最大推力7500千克,比渦噴-13要高900千克。正常推力4300千克,渦噴-13爲4100千克。加力耗油率是1.87,渦噴-13略超過2。渦輪前溫度1288度。推重比6.5。總而言之比7和13要更好。此外利用其核心技術,可發展成爲推重比爲7.5-8,推力爲8000-9000千克的小涵道比渦扇 發動機。之所以說“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産權”,是因爲這是我國完全獨立研制的第一種噴氣渦輪發動機,的特性完全爲我國科研人員掌握,和以往仿制、改進大不相同。這代表著我國噴氣發動機的研究水平已經進入了“知其所以然”的階段。
作爲解放軍夢寐以求二十年的超視距空戰武器重要型號,霹靂-11的研制過程極爲坎坷,甚至可以用屢戰屢敗來形容。要了解霹靂-11,應追溯至紅旗6號導彈 武器系統,這是上海航天局(8院)研制的一種中低空中近程地空導彈武器系統,從79年開始方案論證至今已有20多個年頭了。前後經曆了兩代(紅旗63和紅旗64),但由于種種原因到2004年初還沒有最終定型裝備部隊,如果空軍方面有其它更好的選擇恐怕早已放棄該項目。79年3月總參召開低空防空導彈選型 會,決定立即開展第二代中低空地空導彈的研制,上海機電二局(上海航天局的前身)接受了預研任務,暫定名爲紅旗63號。同時開展預研的還有二院的紅旗7 號。80年國務院、中央軍委將其列入重點預研型號。紅旗63系統方案在吸取了紅旗61號的經驗教訓基礎上,結合實際采用了如靜不穩定彈體、折疊式全動彈翼、單室雙推力固體發動機、箱式發射等新技術。85年的發射試驗取得圓滿成功。但同年國家針對在研項目過多、低層次重複過多的實際,決定調整防空導彈任務。由于二院的紅旗7號已取得重要進展,而上海航天局更新一代的紅旗64號預研也已經開始,根據國防科工委8月會議的精神,上海航天局于10月結束了紅旗 63號彈上産品和部分地面設備的研制。但上述工作爲紅旗64號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80年代中期,我國從意大利進口了少量“阿斯派德”(即“蝮蛇”)防空導彈,其性能不僅遠高于即將投産的紅旗61號導彈,甚至優于正在發展的紅旗63號, 這也是該彈下馬的一個原因。正是看中了它優異的性能,中央決定由上海航天局在其基礎上研制更新一代的中低空、中近程防空導彈,暫定名爲紅旗64號。這也就是霹靂-11最初的起源。新型號的發展采取一彈多型,三軍通用的模式,地空、艦空、空空三種導彈同時研制。紅旗64與紅旗63號仍有很強的繼承性,如制導 雷達(包括搜索雷達和跟蹤照射雷達)和大部分地面設備均采用了爲紅旗63號研制的設備,少數進行了適應性修改。這些設備大多采用了80年代的新技術,如動目標顯示、頻率捷變、動目標跟蹤等,這不僅保證了系統的先進性,還大大加快了研制進程。除此之外,紅旗64號最大的特點是其具備了處理器智能模塊技術,使全系統變成有人工幹預能力的指令控制系統,使其抗幹擾能力、目標識別能力、反應能力大幅提高。經過上海航天局多年的努力,紅旗64號外貿定型,並于同年以 LY-60的名稱對外公開,而後在與國外同類導彈的競爭中中標,獲得了巴基斯坦海軍21型護衛艦防空導彈換型的合同,開創了我國艦空導彈出口的先河。但是 自用型由于各種方面的原因進展並不順利,幾次定型試驗均告失敗,嚴重影響了它的服役前景。
1992年9-10月,殲-8II在我軍靶場首次成功發射兩發“阿斯派德”,完成了我國首次中距空空攔截導彈靶試。
2001年,空用型的紅旗64號經過多年研制終于以5發4中的成績率先完成了定型,標志著這種曆經坎坷的空空導彈即將完成研制,霹靂-11終于接近了最終 的成功。這樣,解放軍空軍首次擁有了不受制于任何人的中距空戰能力。盡管與AIM-120等先進中距主動雷達制導導彈有相當距離,甚至有較大的劣勢,但總算使得殲-8Ⅱ具有了最初構想時所提出的作戰能力。無奈的是空空導彈研究院的SD10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幾乎在同時推向國際軍火舞臺,相關自用型號進展也極爲順利,恐怕霹靂-11只能在高低搭配的架構下委曲求全。簡單的說,霹靂-11實際上就是意大利“阿斯派德”ASPIDE導彈的中國生産型號。霹靂-11和“阿斯派德”有細微外觀差異,區別在于彈翼的切尖不盡相同,理論射程80千米,最大作戰高度20000米,最大速度M4,戰鬥部33千克。唉,二十年了,慘啊!
這裏再談一下傳聞中的殲-8F和殲-8G。據說此二型號爲軍隊軍工內部所宣傳的“殺手鐧”。可使用發射後不管中遠程導彈,重點針對敵防空網和大型艦船編 隊。試飛期間使用了渦噴-13B發動機,2000年底首飛。根據各種消息,此中遠程導彈很可能就是指采用四臺沖壓發動機的俄羅斯Kh-31系列超音速導彈。該系列導彈主要有反艦、反輻射兩種型號,與傳聞相吻合。也有傳聞稱由于這些改型出現的時間過晚,解放軍空軍對此興趣不大,因此前途極爲暗淡,可能僅會 少量裝備部隊。
據報道,近年我國西沙基地的殲-8Ⅱ訓練時間持續增長。在海島環境裏,由于鹽霧腐蝕等原因,殲擊機故障率高,對維護訓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這架殲-8Ⅱ“和平典範”目前已移至北京展出。黃色脊條較爲特殊。機頭雷達罩有脈沖多普勒雷達特有的防雷條。鳴謝 木刀 攝影及數碼處理。
此三面圖不盡准確,僅供參考。
殲-8Ⅱ基本技術數據
長 21.59m
高 5.41m
翼展 9.344m
機翼面積 42.2平方米
空重 9820kg
正常起飛重量 14300kg
最大起飛重量 17800kg
速度 2.2馬赫(1300km/h)
航程 2200km
作戰半徑 800km
起飛距離 670m
著陸距離 1000m
實用升限 20000m
http://www.airforceworld.com/pla/j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