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2-16 09:35:31| 人氣5,952| 回應107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有機迷思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和排毒、慢食、樂活一樣,當然要有迷思,不然那來商機?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4866762/20070913062633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6387832/20071008065956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6020301/20071002055235

有機蔬果較營養?未必!【世界日報2007.11.30

「農業食品化學期刊」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人們常認為有機蔬果的營養高於普通蔬果,但近來的研究顯示,這種看法缺乏科學證據,兩種蔬果的生長地區、品種和儲存方式不同,進行比較的選樣太少並且研究時間過短,認為兩種蔬果營養不同的結論沒有事實依據。

舊金山紀事報29日報導,戴維斯加州大學的食品化學家阿麗森.米契爾在10年研究期間,採集了相鄰生長的有機和普通兩種番茄樣品,製成乾製品後進行對比研究的結果顯示,抗氧化劑在有機番茄中的含量超過79%,但在普通番茄中超過97%。

該校的另一項研究證實,有機生長的獼猴桃(ki-wi)所含的多酚(polyphenol)、維生素C和某些礦物質,與普通獼猴桃相似,黑莓、草莓和玉米的對照研究也出現類似的結果。

米契爾說,不能簡單地認為有機番茄的營養更多,並可免受殺蟲劑的污染,番茄的品種、生長環境、採摘時的成熟程度、收穫後是否冷藏儲存和儲藏時間的長短等因素,都會影響到番茄的營養成分。

她認為「品種至關重要」,在同一地區生長、種植方法和儲存時間相同的番茄,如果品種不同,營養成分便不同,「除了蘋果,消費者不知道購買的蔬果是何品種」。如黃洋蔥的品種一年內就有12種之多。

不同儲存方式的蔬果也不易做相互比較,米契爾說:「冰凍的普通芥蘭如何能與非冰凍的有機芥蘭相比?」蔬果的加工過程也會產生影響,對各五罐的有機和普通兩種番茄醬進行研究後發現,兩者的營養沒有差別。有機番茄即使有營養優勢,但製成醬後便消失不再。
 
今起開罰 無照有機食品紛下架【聯合報 2009.08.01
 
今天起,市售有機食品如未取得驗證,將開罰。全台不少超市及販量業者近日忙翻天,將不合規定的商品下架、改包裝;有的還用貼紙或塗鴉法,把包裝上的「有機」字樣遮掉,避免遭取締。
由於商品被塗黑,或貼得像補丁一樣,引起消費者疑慮,批評「以前都是騙人的」,讓業者大費唇舌。
「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兩年緩衝期滿,今起對濫用有機名義廠商、業者開罰,任意標示「有機」誤導消費者,將處新台幣六萬至卅萬元罰鍰,最重可連續處一百萬元罰鍰。
「罰起來,可是很重的」,各地超市量販業者最近清查架上商品,如果標示「有機」兩字,卻未取得驗證,「就得乖乖下架」。高雄市一家知名連鎖超市已經下架至少八百種商品,新光三越高雄店也有「koala印度香料有機綠茶」多種飲料下架。
「那ㄟ安咧?」台東縣產米聞名,昨天連台東人上超市,都買不到當地的有機米,反而得買隔鄰花蓮縣的富麗有機米,原來是池上鄉等農會雖取得有機米認證,但還來不及貼標章,緊急通知下架。
全台有八家直營門市的正直村有機園,招牌商品是自製的八寶五榖米,主成分為有機糙米,「有機」字樣已被黃色貼紙取代。店長黃麗雪說,糙米真的是有機的,但配合法令,不得不如此。
業者另一做法是「改包裝」,鑑於不能標示有機,或英文的「organic」,改用同樣討好的「生機」、「養生」、「無毒」、「純天然」等字樣,就罰不到了。
消費者關心如何辨識合格的有機商品,消基會高屏分會主任委員洪惠陽說,以往採雙認證較複雜,以後國產有機商品只要認農委會的CAS有機標章;進口商品除該國標章,另標示同意文件字號。
他表示,消基會已向農委會反映,國內外有機商品宜採統一標章,消費者才不會霧煞煞。
 
農怨:通過評鑑難 要花數百萬【聯合報╱記者施鴻基 2009.08.01
 
有機產品管制上路,農民和學者都有意見;部分農民抱怨,「不是我們不申請,而是困難度太高」;宜蘭大學有機產業發展中心主任黃璋如則認為,農委會對進口有機品認定太寬,源頭沒管好,叫民眾如何吃得健康?
黃璋如和多名學者參與認證審查,通過英、美、德、法、紐、澳等十八個國家的有機認證。她表示,農糧署後來擴大解釋,竟同意這些國家在第三國的認證,也准以有機的名義進口,她們不願背書,已連署書抗議,農糧署還未答覆。
新制上路,農友抱怨更多;彰化縣多處葡萄園標榜生產有機葡萄,全未取得有機認證,吳姓農民無奈地說,花費數百萬元從事有機生產根本收不回成本。
他表示,鄉鎮市農會很多年前推廣有機農業、生產履歷認證,後者較容易做到,前者難度非常高,除非財團投入資金,一般農民很難達成。
首先土壤和水源須潔淨無汙染,但彰化小型工廠林立,早年汙水排入灌排溝渠,土壤多少殘留汙染,吳姓農民有意雇工更換新土,鑿井抽水灌溉,「光這兩項,就得花費二、三百萬元」。
接下來聘請專家學者輔導、評鑑有機農業每個生產過程,搭溫室防蟲、使用無汙染有機肥,「每走一步(過程)都要錢」,一分農地變有機生產農場的成本至少一百萬元。
台東縣池上鄉農民陳文源也抱怨有機認證費用昂貴,過程複雜,「以前以為不噴農藥、化肥就是有機,後來才知道差很多,有機不是我們小農民有辦法處理的,政府應該慢慢輔導農民,而不是只訂期限讓農民手忙腳亂」。
「好像逼我們這些散戶向農會和大米廠靠行,不太公道」,台東關山鎮黃姓農民反問政府:「有機栽種不算是有機嗎?為什麼要這麼麻煩?」
 
民怕:包裝塗又改 買了毛毛的【聯合報╱記者洪敬浤09.08.01
 
市售有機食品「大變身」,外包裝上又塗又貼的,消費者反應不一,有人照買不誤,也有人「心裡毛毛的」,不知該不該買。
有機商店販售的義大利進口罐裝切片番茄,儘管通過歐盟認證,罐身的「有機」中英文字樣,被業者用黑色簽字筆塗去,總計有八處,業者感嘆:「為了合法,只好犧牲賣相」;但有消費者說,看到「大花臉」般的罐裝番茄,想想還是別買算了。
每天都喝精力湯的王奶奶說,看到外包裝貼「補丁」的商品,即使打折降價,也不敢買。剛接觸有機食材的洪姓主婦說,如果以前買過,只要店員說清楚,包裝塗改還能接受,但如果從沒買過,心裡很不踏實。
許多大賣場趕在今天前出清存貨,推出買一送一,宜蘭大學有機產業發展中心主任黃璋如日前大掃貨,開心地說,賺到了。
她說,通路業者大都能配合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倒是菜市場賣芭樂、番茄、山藥的小販,有不少人掛著「有機」字樣,也許這些農產品真的採有機栽培,但未經認證,還有早餐店打出有機餐也不行,「這些小販不知嚴重性,需要再教育」。
「怎麼知道有機認證是真的,還是假的?」一名退休老師在賣場頻頻詢問,國內有十五家可做認證,她搞不清楚,打算把蔬菜外包裝的認證撕下來保存,做為下次購買辨識的方法,「但這樣算便民嗎?」
「乾脆就認農委會CAS標章,安全又不會出錯。」消基會高屏分會主任委員洪惠陽並提醒「生機」不等同於「有機」;生機是有限制使用農藥,「有機」則不用農藥,還須嚴格監控土地。
市面常見的「吉園圃」認證生鮮蔬果,不代表有機,而代表蔬果栽種遵守政府公告農藥安全用量。「產銷履歷」也不等於有機,是讓消費者追溯農漁產生鮮肉品生產飼養過程機制。
 
美國農業部擬改革有機食品認證引發軒然大波 2007/06/09 東森記者周永旭
 
由於許多包括香料、上色與調味的非有機原料廣泛使用在食材當中,美國農業部正考慮允許有機食品可以包含38種非有機原料。如果農業部所推展的「美國農業部有機認證」(USDA Organic)標章真的允許非有機原料的出現,將會影響到幾乎所有的有機食品,包括有機牛奶、醬料、麵包、穀類和啤酒。
農業部原本預計要在8日提出這38種非有機原料的名單,但到9日為止卻仍毫無動靜。許多有機食品提倡者已經誓言抵死反對農業部的這項計畫,他們說,這會讓食品廠商誤導消費者。
號稱有85萬會員的明尼蘇達州的「芬蘭有機消費者協會」執行長康明斯說:「這項提案根本就是明目張膽地去迎合勢力龐大的食品工業要角,這些廠商並不想為取得有機食材來源而費力,但又希望取得產品冠上有機標章的利益」。
食品製造商本週曾表示,他們希望美國農業部能在8日前通過批准使用這些非有機原料的法律,好讓他們繼續銷售有機食品。聯邦法院法官則給予美國農業部到8日午夜前的最後期限來訂出法律,但美國農業部到9日為止卻都毫無動靜。康明斯說,這是因為農業部根本不知道要怎麼辦。
由於消費者追求更健康與對環境更友善的農牧產品,導致美國民眾對有機食品的需求不斷上升;根據麻州的「有機貿易協會」統計,過去5年全美有機食品的銷售額增加一倍,去年達到169億美元。
但是隨著許多大型公司也開始進軍有機市場,關於何謂「有機」的問題就開始浮現。要能冠上「有機」,一般的認知就是產品不能使用化肥與殺蟲劑,動物不得施打抗生素與成長荷爾蒙,而且還要不時能到戶外透氣。
根據美國農業部對1990年有機食品保護法的解釋,一些非有機原料已經可以用在有機食品當中。到了2005年,聯邦法院法官不認同農業部對該法的解釋,要求農業部以兩年時間完成修訂。有機食品支持者曾經希望農業部能因此縮小適用範圍,但上個月看到農業部預定公告的38項原料的名單後,感到十分失望。
北卡羅萊納州「殺蟲劑教育計畫」的研究助理錢博藍說,加入38項新原料根本不是讓步,而是對美國有機運動的嚴重打擊。
除了原本法律就可使用的啤酒花之外,農業部公佈的名單還加入19種食品調色劑,兩種澱粉,香腸及熱狗腸衣,魚油,chipotle辣椒醬,動物膠和糖精等等。
擬議中的新規則允許食品中若含有最多達5%的上述物品,仍可以順利取得美國農業部有機認證。
以一般啤酒為例,就算主原料是啤酒花,但因製成的啤酒大部分都是水,依新規定就可號稱為有機啤酒。但是真正的有機啤酒早在這幾年就已經異軍突起,成為整個有機食品業中銷售成長最快的產品,2005年的銷售額達到1900萬美元,比前一年增長40%。
除了啤酒花,美國農業部允許使用腸衣和魚油的產品也可以列入有機標章,讓許多人士深感無法接受。許多純粹派有機食品提倡者,堅決反對使用傳統施打抗生素與成長荷爾蒙的農場所畜養的動物所製成的產品,進入有機食物圈。不過,美國農業部已經禁止食品使用牛隻小腸所做的腸衣,理由是可能染患狂牛病。
至於魚油也是引起爭議的產品。因為魚油可能含有高量的金屬與其它污染物,但是魚油廠商宣稱,這些污染物可以經過適當的處理程序加以剔除。
雖然美國農業部強調,新規定含有一項十分重要的消費者保護條款,也就是只有買不到的有機食品,製造商才可以使用非有機原料。但是食品製造商有辦法規避這項條款,原因就是美國農業部並不親自執行這項規定,而是透過認證代理人和海內外96個授權組織來監督,由他們來判斷那些商品無法從有機農場取得。
經過多年的討論,美國農業部仍拿不出一套標準化措施,來執行自己的規定。農業部在賓州的認證代理人,非營利組織「賓州有機認證」在寫給農業部的信中就抱怨,「根本就沒有一套有效的機制來認定哪些有機材料供應不足」。
 
有機食品知多少    2007-02-07
 
  您是否對超級市場或是大賣場,那些外觀相似,但賣價相差2、3倍的蔬果感到好奇呢?有些較昂貴的商品上還標示著「有機蔬菜」或「有機食品」字樣,什麼是「有機食品」?面對琳瑯滿目標榜著「無毒」、「無農藥產品」、「有機食品」的產品,它們是真的「有機」?還是誇大其詞、魚目混珠呢?
  有機食品(organic food)可稱為生態或生物食品,是指遵守自然資源循環永續利用原則,不允許使用合成化學物質,強調水土資源保育與生態平衡之有機農業生產體系生產,根據國際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標準加工方法製造,並透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一切農副產品,包括糧食、蔬菜、水果、奶製品、禽畜產品、蜂蜜、水產品和調味料等。其中禽畜產品是指以有機食物餵食動物,禁用生長激素及荷爾蒙。美國國家有機食品標準審議委員會(Natioanl Organic Standards Board)則認為,有機食品是將產銷過程中的污染毒害減至最低的一種食品,但並不保證完全無化學肥料、殺蟲劑的殘留。所以「有機食品」和「安全食品」是不能直接畫上等號的。
  隨著現代健康風氣盛行,人們想盡辦法追尋長壽及健康,有機食品就成了健康食材市場上的寵兒。但是消費者在花了大把鈔票購買標榜有機的食品時,真的是買到「有機」嗎?依現行作業規定,有機產品需標示驗證機構的名稱、地址及聯絡電話。目前經由農業委員會認可的有機商品驗證機構只有四家,分別為國際美育基金會(MOA)、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TOAF)、台灣省有機農業生產協會(TOPA)及台灣寶島有機農業發展協會(FOA)。認證範圍僅限於農產品,如稻米、蔬菜、果樹、茶葉等。而畜產、水產、加工品、進口品則尚未建立規範,也就是說,目前市售的「有機豬肉」、「有機蛋」、「有機魚」都沒有經過驗證。此外,「吉園圃」標章蔬菜,只代表安全用藥、農藥減半,和不得使用農業、化學肥料的有機栽培是不同的。
  「每天至少五蔬果,健康一定有」,衛生署建議,民眾每天至少要吃3碟蔬菜,2份水果,用最自然的「每天五蔬果」方式,預防癌症等慢性病帶來的健康威脅。如果消費者仍想要購買有機產品,購買時應仔細查看包裝上是否貼有「有機標章」及「CAS有機農產品標章」,並注意有無生產者及驗證單位資料,並善用農委會的「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站」(http://info.organic.org.tw/supergood/front/bin/home.phtml)查詢標章的真實性。
 http://consumer.doh.gov.tw/fdaciw/pages/panelist_content.jsp?typeSn=4&listSn=28&sn=201&pageNo=1&prePageNo=1
 
有機食品>维基百科
 
有機食品一般的定義是:農作物在種植過程中沒有使用非天然的化學物質或有機物質,如農藥(即殺蟲劑、除草劑等)、化學肥料等。
以及作物本身沒有經過基因改造(GMO) ,純粹是天然育種、天然環境長成。
加工過程沒有使用化學添加物。
所以不論是有機商家的餐飲食品商品,或家中庭園自產的天然蔬果,以及野外採集蔬果野生動物,只要是100%天然的,都可以稱作是有機的。
長久以來,隨著科技進步、商業發達,食品從種植到量產,都經過了基因改造及化學加工,以追求經濟利益,進而忽略了對人體及環境的影響及潛在傷害。
因為對環保及健康飲食的意識漸漸抬頭,在美國、日本以及歐盟,已經有立法嚴格的認證標準,來把關上市貨品;沒有通過認證而自稱有機上架販售,即是違法。
不過,標準制定者、生產者與消費者對有機的明確定義,都還沒有共識,引起許多爭論。
當前,有機是一個概念與潮流,除了訴求天然的健康飲食,還要求不破壞自然環境(農地土壤水源),注重生態,以達成人與自然的共生永續為原則。
生產有機食品的問題
1.雖然說種植的地點本身沒有使用農藥、化肥,但是卻會遭到附近農田等的農藥及化肥污染,有時候土壤的污染殘留就是問題。
2.雖然說沒有使用農藥及化肥,也沒有遭到污染,但是該作物本身的代謝物會造成檢驗的假陽性反應。
3.所謂的有機肥料可能含有化肥,但是如果含量很低,其實所生產的「假有機作物」和真的有機作物一樣環保、健康。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89%E6%A9%9F%E9%A3%9F%E5%93%81
 
有機農業和有機食品的概念 2005-04-26 
 
  根據國家環保總局有機食品發展中心(OFDC)對“有機農業”的定義,有機農業是指遵照有機農業生産標准,在生産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肥料、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也不采用基因工程技術及其産物以及離子輻射技術,而是采用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平衡的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維持持續穩定的農業生産的一種農業生産體系。
  這些技術包括選用抗性作物品種,建立包括豆科植物在內的作物輪作體系,利用桔稈還田、施用綠肥和動物糞便等措施培肥土壤保持養分循環,采取物理的和生物的措施防治病蟲草害,采用合理的耕種措施,保護環境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産體系及周圍環境的生物和基因多樣性等。有機農業生産體系的建立需要有一定的有機轉換過程。
  有機農業生産遵循的基本原則
  1、 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
  2、 循環利用有機生産體系內的物質
  3、依靠體系自身力量保持土壤肥力
  4、保護生態環境,多樣性種植和養殖
  5、根據土地的承載能力飼養畜禽
  6、充分利用生態系統的自然調節機制
  有機食品是一類按照國際有機食品生産要求生産,並通過獨立的有機認證機構認證的環保型安全食品。它包括一切可以食用的農副産品。
   其原料來自于生態良好的有機農業生産體系,在生産和加工中不使用化學農藥、化肥,化學防腐劑等合成物質,不采用離子輻射處理,也不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産物。
  有機食品應滿足以下四大條件:
  1、 有機原料:原料必需來自已經建立或正在建立的有機農業生産體系,或是采用有機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産品。
  2、有機過程:産品在整個生産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有機食品的加工、包裝、貯藏、運輸等要求。
  3、有機跟蹤:生産者在有機食品的生産和流通過程中必須有完善的跟蹤審查體系和完整的生産和 銷售的檔案記錄;
  4、有機認證:必須通過獨立的有機認證機構的認證審查。
http://www.yn.gov.cn/yunnan,china/73184640768147456//42595.html
 
 
 
 

台長: 阿楨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5,952) | 回應(107)|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時評經濟 |
此分類下一篇:健身迷思
此分類上一篇:台灣豬較乾淨

顯示全部107則回應

圖博館
保健品行業肆虐中國二十多年的“文化積澱” 2018-12-29 觀察者網

一個多月前烹飪“全網最強闢謠101條”的丁香醫生近日再次成為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如果說上次丁香懟的是一群愚夫愚婦的話,這次他們把炮筒對準的是完全另一個量級的對手。一個巨型產業帝國——權健,短時間內引發出的滾滾輿論浪潮令人咂舌,背後的民憤和積怨霎時間爆發出來。
  不過,另一種疑惑的聲音也隨之出現了,權健老總束昱輝那可是隨便咳嗽一聲就可以震動天津衛的人物,近年來他靠著足球“洗白”,短時間內業績就壓倒了另一個津門虎隊——天津泰達,丁香背後又有什麼背景直懟這個“改開民企闖將”呢?難道丁香不知道不久前南粵之地的某醫生詰問了一下鴻茅藥酒,結果被千里之外的民警跨省追捕以至身陷囹圄數日?
  悲哀的是,絕大多數的傳統媒體已經主動丟失了對保健品市場種種黑幕的“監察官”身份,廣大地方電視臺在20年多前,為了資金周轉就已經吮癰舐痔,自甘墮落成了保健品直銷的前沿宣傳陣地。有意無意扛起輿論監督重擔的也只能靠自媒體了。比如,筆者每天習慣性流覽兩份國內非常權威的時政類報紙一大癖好就是每天看上面有什麼樣的廣告,就可以知道哪行哪業在這兩家媒體砸了錢。很遺憾,這兩家報紙上的廣告內容,90%都直接和吃喝有關,也就是直接可以下肚的東西,其中不少就是保健品,吃人嘴短啊!
  回應
中醫是中醫,保健品是保健品,作者別混為一談。腦白金。安利,還打著科學的旗號
說吃了能長壽。作者是不是要說,為何,“西方保健品”,總打著“科學”旗號騙錢。
什麼遠紅外,納米,輻射,微波,微量元素,為什麼保健品總是與科技有關?!這作者屁股在哪裡?故意引戰吧?
還有莆田系及一大票私立醫院發明的伽馬刀手術和神經元修復術,充分證明了西醫西藥是詐騙犯的同謀犯!
2018-12-30 10:21:31
圖博館
名醫肝膿瘍驟逝 生酮飲食非人人適用 2019-02-21 聯合報

崇尚生酮飲食的醫師謝旺穎,去年10月發現肝膿瘍,卻低估細菌感染的威力,今年初回診發現是腹腔發炎,但他以為身體狀況已經改善,並未察覺細菌仍在侵蝕身體,初五開工後,發現白血球指數異常,引起敗血性休克,住進加護病房,4天後驟然離世。
林口長庚副院長簡榮南說,肝膿瘍現在的治癒率極高,只要施打抗生素幾乎都能痊癒,除非太晚發現,才有可能引發敗血症等;過去的肝膿瘍多是因「石頭」引起,像是膽管結石塞到一部分的膽管,使膽汁不順,細菌跑進去後才引起,但是現在因為結石感染的機會比較少,多因酗酒過量、糖尿病等問題,造成免疫功能不佳而引發。
國健署「真相與闢謠」專區指出,生酮飲食是一種極端的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飲食型態,其飲食中碳水化合物少於10%,而脂肪的比率可能高達70%,當作能量的碳水化合物不足,身體只好以脂肪當作能量來源,致使體內脂肪減少,達到減重效果,但研究指出,生酮飲食具有一定的健康隱藏風險。
營養師林世航表示,生酮飲食因為限制蔬菜、水果類及全穀雜糧類的攝取,使得微量營養素如維生素B群、維生素C膳食纖維攝取不足,提高了腸道不適症狀的風險。此外,為達到70%油脂熱量比率,需使用更多的烹調油、肉品需要選擇肥肉部位,再加上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可能會提高腸癌風險。
  相關新聞
生酮名醫「肝膿瘍」4天驟逝 妻慟:別輕忽
大陸男子誤信網傳「生酮飲食減肥法」 半月後酸中毒
生酮飲食消脂夯長期恐損腎功能
2019-02-22 08:36:00
阿楨
聯合國環境大會塑膠垃圾決議案因美國反對“觸礁”

日本共同社2019-03-13消息,關於為了加強針對日趨嚴重的海洋塑膠污染的國際性舉措,由日本和挪威向在奈洛比舉行的聯合國環境大會提交的決議案,美國對該案的主要內容(對直徑5毫米以下的微塑膠加強對策/2025年廢除一次性塑膠)表示反對,談判已經觸礁。
  相關新聞
中國2017年7月拒收外國「垃圾」 英國廢塑膠「轉賣台灣」暴增10倍: 歐美塑膠垃圾的新出口地轉向東南亞,包括台灣,還有泰國、馬來西亞及越南。
全美首例!美國華盛頓州“人屍堆肥”有望合法
美國FDA解除進口警報,可食用轉基因三文魚將首次登上美國餐桌
  回應
如此先進,如此環保,如此高尚,中國的公共知識份子應當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那幫人終於有用處了
那些反對喪葬”移風易俗“的,應該沒什麼可說的了吧?
美國3億多人卻消耗了地球1/4的資源和能源,美國現在就是在拖全世界後腿!
美國啥時候“帶領”人類了?只有奴役,訛詐和利用。
日本和挪威,兩個非法捕鯨大國,既非法又怕死。
2019-03-14 09:35:30
阿楨
百頁豆腐是不是豆腐 化工博士分析成份後嚇壞這群人 2019-04-08 聯合

台大化工博士謝玠揚拍下在超市看到的百頁豆腐成份表,內容有:大豆蛋白(大豆脫脂豆漿乾燥製成)、油脂、澱粉、蛋白粉、調味料。以此說明百頁豆腐不是用原生豆漿製造的豆腐,而是以大豆蛋白加水所生的「還原豆漿」製成。有些網友表示「好吃就好」不在乎它到底是不是豆腐,不過吃素的網友倒是吃了一驚「原來百頁是葷的」,只適合蛋奶素食者食用。
  回應
腦子不太好的博士......其實百頁豆腐是用磨完豆漿後的黃豆渣加入澱粉做成的--許多素食產品(如素雞)也都是這麼做的。 "吃素的網友"請不要跟聯合報的低素質記者傻到一塊去,大豆蛋白是植物性蛋白......

天價嘉寶果營養價值幾何 專家:和葡萄差不多 2019-04-08 科技日報

  嘉寶果(樹葡萄) 是原產美洲的桃金娘科樹番櫻屬植物,淡季時價格可以賣到每公斤100元,最高時甚至每公斤500元,連樹苗價格也是30元到800元不等。
  嫁接的嘉寶果5年內即可結出果實,而種子樹可能需要10到20年。過去使用扡插法種植的嘉寶果則較難發根,但目前通過半硬枝插(2節4片葉)的方式,速浸生長素NAA(萘乙酸),其發根率可達90%以上。
  回應
你怎麼不說燕窩和雞蛋的營養價值差不多?鑽石和煤的主要構成還都是碳元素呢!精品水果的價錢是普通水果的十幾倍,是因為精品水果的營養價值高出十幾倍嗎?物以稀為貴的道理懂嗎?物品價值的決定因素從來都不是他的營養價值或實用價值,每隔一段時間總能看到這麼沒腦子的文章,不食人間煙火的科技日報
2019-04-09 09:30:06
阿楨
好印象完全崩壞! 10大世界第一 日本人看了都慚愧 2019-04-08 聯合

國人對日本普遍皆有不錯的好印象,每年赴日旅遊人次也不斷增長當中,然而,日本平臺The Mystery公佈了一項日本10大世界第一,內容連日本人自己看了都覺得慚愧。
  第一,農藥使用量世界第一。其實台灣更可怕,每公頃農藥用量17公斤,比第二名的日本還多出6公斤。
  第二,食品添加世界第一。日本很多食品味道豐富,相較英國21種、德國64種、美國130種,日本卻有1500種以上的添加物。
  第三,食用基因改造食品世界第一。最快今年夏天,就能在市面上買到經過基因編輯的農漁水產品,但厚生勞動省認為基因編輯並非基改。
  第四,廢棄物處理量世界第一。日本雖然垃圾分類做得不錯,但僅有20%的廢棄物被回收。
  第五,自來水氯含量世界第一。日本自來水是可以喝的,但就連台灣醫師都建議,還是經煮沸後較為安全。
  第六,臥床老人世界第一。65歲以上占總人口28.1%,70歲以上占20%,超越義大利的23.3%、葡萄牙的21.9%及德國的21.7%。
  第七,精神病院世界第一,遠大於韓國及歐洲其他國家。
  第八,年輕人自殺率世界第一。包括霸淩、壓力及家庭因素等,,2016-2017年250人,創下30年來新高。
  第九,撲殺流浪動物世界第一。動物安樂死在歐美僅有不到一成,但在日本竟高達七成。
  第十,不做家事的老公世界第一。
  回應
台灣的世界第一列出來,日本人會嚇尿吧.
是嗎?十倍人口的中國第幾?鬼扯
綠蛆依然熱愛日本,寧可巴肚扁扁,也要捐錢給日本,寧可打手槍,也要把老婆送過到慰安日本老爹。
這篇新聞又讓島內許多日本鬼子的走狗心碎幻滅,不過這群漢奸台奸人渣還是會繼續搶食日本鬼子爸爸拉的狗屎過活,賤…
日本水果輸台也有多次沒通過我們台灣的檢驗,就是農藥殘留太多,可是鬼島依然相信日本欸尚好,日本人不會騙人...

日女為減肥「剝掉天婦羅麵衣」 遭店家轟出:這是對我們的侮辱 2019-04-08 聯合
  回應
留言充分表現出臺灣奧客文化
哪裡奧客?人家不付錢嗎? 炸皮也是客人自己動手剝的, 有要廚師去皮嗎?
2019-04-09 09:30:37
阿楨
兩成中國人死于吃錯飯? 2019-04-12 澎湃新聞

近日,《柳葉刀》雜誌發佈了全球飲食領域首個大規模研究,通過分析195個國家和地區人民的飲食結構,從中找到了“吃出來”的死亡率和疾病負擔。
針對中國的部分,研究給出了一個可怕的結果——20%中國人死于吃錯飯:吃太鹹、雜糧吃太少,水果也吃太少!不良的飲食習慣、烹飪方法,都需要為此負責。平日裡大家忌諱的紅肉、含糖飲料、反式脂肪,竟然不是造成中國人“吃錯飯”的罪魁禍首。
  回應
 翻譯過來,營養專家們的說法實際等同於:中國人應該回到古代,像古代人那樣飲食,才是健康的。一說低鹽,古代飲食不僅低鹽,而且非常低。因為那時候鹽是貴重物品,朝廷專賣管制,別說多吃了,很多人經常吃不到,低鹽是必然的;二說雜糧。古代壓根也沒什麼細糧,那時候的穀物加工技術,即使小麥大米,按現在的標準也只能算粗糧;再說水果。糧食不足自然是瓜果來湊,吃瓜群眾在那會兒可是極其普遍。於是乎,古代人民真的是標準的健康飲食,低鹽,少酒(酒很貴,而且都是低度酒),無煙(沒煙草),低油,少肉,多菜多水果,還沒有化學污染工業污染,100%純天然~~~健康到現代人看了要發呆!結果呢?古代人長壽嗎?長壽個鬼,死的一批一批的。人類就是這樣,有什麼就厭惡什麼,缺什麼就羡慕什麼。循環往復,永世不竭~~~
 古代平民甚至中小地主的飲食水準之低,營養結構之爛,食物品質之粗劣都遠超你的臆想。想像的所謂古人天天吃無污染、營養均衡的食物這件事是不存在的。
 西方的營養學不可盡信,宣傳吃菜不吃肉的是他們,宣傳不吃米麵水果搞低碳水飲食的也是他們。我們需要取其精華,去其胡扯,記得比如鹽別吃太多,糖也別吃太多這類早已有之的經驗,適當的平衡飲食即可。人不是機器,不需要按著計算器來吃飯
2019-04-13 08:11:51
阿楨
舌尖上的化學/席捲全球的飲食新革命Clean Label

食安風暴橫行下,追求「真食物(real food)」蔚為風潮,各式手作、天然、無添加食物讓消費者趨之若鶩。近年國際出現「Clean Label(潔淨標示)」運動,從跨國食品廠到國內食品龍頭,紛紛導入科技、少添加,想讓食品愈「天然」愈好,這股飲食革命的新趨勢已席捲全球。
超商飯團和涼麵是上班族好朋友,但你吃下肚的不只是米飯,翻開背面密密麻麻的成分表,胺基乙酸、無水醋酸鈉等,一長串的化學名詞,陌生卻都吃下肚。
打開手機或電視,加工肉品含亞硝酸吃多恐致癌、零卡可樂的甜味劑阿斯巴甜恐危害大腦、飲料含塑化劑、肉圓摻有順丁烯二酸等各種負面新聞讓人恐懼,不禁困惑,究竟該相信什麼?
根據法規,台灣合法的食品添加物有800多種。據統計,每人每年平均吃掉的食品添加物重達3.6公斤,在現代生活中想要完全避開,幾乎不可能。
曾任衛福部食藥署技正25年的文長安指出,食品添加物是用來抑制細菌生長、減緩食品腐壞的速度;但也是雙面刃,例如吃太多消泡劑脂肪酸甘油酯,會抑制腸胃道的益生菌生長,長年累月可能誘發慢性疾病及癌症。
近10年來,從三聚氰胺奶粉、飲料含有塑化劑、肉圓摻有順丁烯二酸等,台灣幾乎每年都爆出食安事件,一再衝擊消費者對食品的信任,標榜「手做」、「真食」等食品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當食物品牌標示「天然」、「無人工添加劑」時,有高達7成民眾會選擇購買,打動人心的可能性比「低糖」、「有機」等字眼還高。
呼應消費趨勢,食品業者紛紛朝少添加研發。國際市調公司Euromonitor分析,2020年全球Clean Label市場規模可達1800億美元(約新台幣5兆6000億元),其中以北美為主,占比近4成。
跨國食品廠早已對這股趨勢出招。麥當勞去年宣佈,明星產品大麥克、雞塊、四盎司牛肉堡和快樂兒童餐等,將不再使用人工色素、香料、防腐劑;食品龍頭雀巢宣佈調整霜淇淋配方,要去除人工色素、香精、高果糖玉米糖漿等成分。
台灣食品業也沒落後這股浪潮,包含醬油大廠金蘭推出無添加原味醬油、乳品業者福樂祭出自然零優酪乳;屢受頂新油品事件衝擊的味全,為翻轉形象也推出不含人工添加物的豆漿、優酪乳等產品;去年,全家超商串聯上百家供應商,引進驗證制度,籌組「Clean Label產業聯盟」,推出無添加果乾、冰品等,今年則打算挑戰涼麵、飯糰等鮮食商品。
2019-05-30 08:51:36
阿楨
從事有機驗證的慈心基金會也跨足Clean Label認證,成立慈悅國際,總經理鍾淳淵說,有機價格貴、原料成本高,每年成長幅度僅5%到6%,反之Clean Label市場每年成長率都高達30%。
目前國際間對Clean Label並無明確規範。食品所所長廖啟成指出,Clean Label運動從業者做法來看可分成五大原則:盡量減少化學添加物、成分來源單純天然、最少的加工製程、食品資訊公開透明,及包裝標示簡單。
只不過回顧過去,號稱不用人工香精的胖達人、手炒黑糖的老虎堂,一一被揭穿謊言後,未來如何避免有心商人打著「Clean Label」之名、行欺騙之實?他坦言,這須從建構食安文化著手,因為食安無法全部仰賴檢驗,檢驗只是最後的手段。
台大食科所兼任副教授許庭禎說,消費者追求「天然的尚好」也要理解:食品添加物並不全然都是化學品,像調味用的味精、調整食品酸度的乳酸,都是食品添加物,分別是用澱粉、糖蜜、牛乳等原料發酵而成,「怎麼會不天然」?
為了減少食品添加物,加工科技導入是關鍵。例如果汁原料商佳美食品使用冷高壓滅菌技術(HPP)製作果汁,有別傳統高溫殺菌模式,HPP是用宛如深入海底1萬公尺般、相當6000個大氣壓力,殺死茶、蔬果裡的病原菌,不需添加抗氧化劑、香料來防腐或調味,消費者能品嘗食材原味。
另一個方法是從天然食材尋找替代品。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與新竹華品摃丸花了近2年時間,從數百種動植物蛋白找出合適配方,以取代摃丸中原本添加的磷酸鹽,讓摃丸仍保有Q彈口感。
磷酸鹽的黏著和乳化特性可增加食物口感,近年來營養專家頻呼籲,國人飲食中磷吃過多,長期攝取過量恐導致骨質疏鬆或引發心血管、腎臟疾病。
林翠娟說,業者用添加物除了抑菌,有些是「慣性」,像為了讓義大利麵打開有撲鼻而來的迷迭香風味,或是讓消費者品嘗麵包時能保有濕潤口感,很多慣性需要一一拿掉,同時也得考慮消費者的接受度,挑戰很大。
2019-05-30 08:53:15
阿楨
飲用水含塑膠微粒?世衛組織:不會造成明顯健康風險 2019-08-26 新浪科技

  美國非營利性新聞機構Orb Media去年發現,許多知名品牌的瓶裝水中都含有塑膠顆粒。世衛承諾會對此展開調查,並於近日指出,就目前水準而言,飲用水中的微塑膠並不會產生健康風險。
  世衛在有關該問題的首份報告中指出,微塑膠大顆粒、以及大多數較小顆粒都可以直接排出體外,不會被人體吸,就目前,微塑膠似乎並不會造成健康風險,但還需展開更多研究。
  微塑膠指的是各種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膠碎片,如今,人們在河流、湖泊、飲用水、以及瓶裝水中都發現了它們的蹤跡。


為什麼有了洗手液和洗面乳和沐浴露,香皂還沒有被淘汰掉? 2019-08-25

做為一個常年只用香皂洗臉洗澡用過幾十個牌子上百種香皂的中年大叔,非常負責任的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非皂基表面活性劑(以下簡稱表面活性劑)取代香皂並不什麼衛生、可靠。實際上表面活性劑都是石油化合物,價格極其低廉,而且製備過程百分百會有二惡烷殘留,只是遠低於致病劑量。
  只有個別情況下才會用到椰子油制取的椰油醯胺酸,無他,因為成本高。不信看你們的洗髮水、沐浴露,打頭一定是月桂醇聚醚硫酸酯(納),典型的石油化合物表面活性劑,便宜易得,安全廣普(目前看來),無懼硬水。而肥皂,必須使用天然油脂,日常洗澡用的香皂,不用能豬油,因為豬油會導致傷口癒合緩慢。
  香皂用的油脂,一般以牛油居多,橄欖油因為成本高,用的少,近些年因為棕櫚油有近似橄欖油的洗感,又是天然的起泡劑,成本低廉,所以非常受歡迎。動物油脂皂化反應產生的脂肪酸鹽做基礎生產的東西才能叫香皂,否則只能叫其他的名字(參見多芬香塊)。香皂不同於是由表面活性劑,他直接接觸空氣,而且其本身並不穩定易被氧化,所以香皂用的香料都是一些高級貨,他要保證在潮濕、易氧化的環境中保持穩定的香味,而洗面乳洗手液的香料就簡單得多,因為環境穩定。
  所以,其實香皂絕大多數情況下成本比洗手液/洗面乳高。也就是說,論高級,香皂笑而不語。
2019-08-27 07:52:31
阿楨
2,皂化反應會產生大量的甘油,甘油在目前日化行業中是最重要的原料之二(另一個是凡士林),合成甘油的成本很高,遠遠不如造香皂順帶取甘油來的成本低廉。所以各大廠家都是開足馬力生產香皂。
  3,宣傳中所謂的衛生、除菌,其實就是瞎掰,沒有能殺死所有細菌的日化產品,所有的殺菌效果只是針對特定菌群(一般是腸道菌群)。而所謂洗掉99.9%的細菌,這個細菌真的是被洗掉的,而不是殺掉的,用香皂比用洗手液,都可以洗掉99.9%的細菌,沒有啥區別。就算論殺菌,你X膚佳的洗手液比上海的苯酚藥皂也差了好幾個段位。
  4,有人說洗面乳/洗手液洗完了護膚效果好,因為不乾燥不緊繃。這話就是瞎扯淡。乾燥和緊繃來自於PH值,跟什麼潤膚沒關係,如果你的洗面乳洗完了真的有潤膚作用,那證明這個洗面乳你該扔了,因為它沒有盡到一款清潔用品的基本作用,就是清潔,洗完臉上還殘留著其他東西,明顯就是沒洗乾淨,難道你們以為表面活性劑會智慧識別汙物和護膚成分麼?香皂天生弱鹼性,這一點香皂比洗面乳是弱勢。雖然現代工業下,香皂的PH值可以做到完全可控,但是,皂化反應本身的特點導致了香皂肯定是弱鹼性物質,不能像表面活性劑一樣可以無限趨向於中性。但是這一點根本無所謂,因為如果你的皮膚連香皂弱鹼性都扛不住,那真的該看醫生了,這證明皮膚過於脆弱,俗稱有皮膚病。
  基本的科普完成了。下面科普一些常識:
被吹得神乎其神的馬賽肥皂根本不是靠“純手工”出名的,論純手工,他得管阿勒頗肥皂叫爺爺,也不是靠什麼美容護膚出名兒的,美容護膚請購買護膚品,清潔用品唯一的作用就是洗得越乾淨越好。相反,馬賽肥皂是在工業時代以前,靠規模生產高標準品質統一(也就是工業時代產品的基本要求)名揚天下的。也就是大家熟知的72%橄欖油,其餘成分只能是草木灰(後來是火堿,17世紀還沒有工業火堿)、鹽、水。這樣做的目的就是保證每一塊肥皂品質都盡可能一致,保證洗淨能力強。
2019-08-27 07:53:42
阿楨
72%橄欖油被吹噓為護膚配方,又是現代人在扯淡。72%橄欖油是因為,動物油脂有臭氣,在工業時代以前無法穩定的大批量完成除臭這一工藝,當時的肥皂不僅用來洗衣服,更多的是洗臉洗澡,所以只能選擇植物油脂,植物油脂皂化反應後,會有清香氣息(其實就是清新點的微臭)植物油脂裡面馬賽地區盛產橄欖油,72%的橄欖油的目的是,1,肥皂長期儲存失水後,品質不會大幅下跌。2,當時的草木灰這一類的鹼性物質,最多只能保證72%左右的油脂完全皂化。3,這個比例在保持品質的情況下,成本比較低。
  而且,72%橄欖油的馬賽肥皂現在是不存在的,他只是現在一些行銷號仍然在吹噓的陳年舊事。且不說馬賽地區只剩下幾家造肥皂的廠子,還都是機械制皂。這些行銷號從來不說,1906年,馬賽肥皂標準就被修改了,63%的橄欖油或棕櫚油,9%的氫氧化鈉或者海鹽,28%的水。72%現在只是一種行銷噱頭。不信你問,哪家的“馬賽肥皂”不含棕櫚油?原因我前面說過了:1,棕櫚油便宜。2,棕櫚油起泡。
  不要相信那些滿網賣手工皂的,都是瞎胡鬧。工業制皂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精確控制皂化反應,保證堿和油脂充分反應得到脂肪酸鹽,既不會油脂反應完了堿還富餘(這樣PH非常高,對皮膚真的就有了傷害作用),或者是堿反應完了,油脂有富餘(根本沒啥清潔作用),工業制皂可以保證充分的化學反應,而且可以控制PH值。
  回應
我只用香皂洗澡啊!沐浴露讓我有種洗不乾淨的感覺,身上滑膩膩的。
我原來以為只有我那麼LOW只喜歡用香皂不喜歡沐浴露,原來還有人同好。我用沐浴露一段時間後,身上可以搓出泥來,後來就改回香皂了。
2019-08-27 07:55:13
阿楨
近百歲人瑞有何長壽飲食秘訣?答案可能讓人大失所望 2019-10-20 摘自《最活力的老後》

許多人很想知道歐嘉的飲食習慣,這是常見問題的第二名。她最常被問到的是:「你有什麼秘訣?」
大部分的人會自然地猜想,她一定不吃高糖、高澱粉,所謂的「標準美式飲食」(SAD),而是富含抗氧化物質、omega-3 脂肪酸和白藜蘆醇之類的抗病抗老食品。此外,她一定是吃超低膽固醇飲食,因為她完全沒有心臟方面的病痛,而且頭腦也很清楚。
她可能也不吃會引起體內發炎的乳製品和麩質製品,因為發炎的後果之一是老化。這麼猜合理吧!她也可能每隔一段時間,以禁食的方式來活化身體的壓力反應機制,或達到強化免疫系統的效果。 
也許她的食量很小。畢竟目前能確認的、有助於延長壽命的飲食習慣,就是比一般人少吃百分之卅至四十。
實際上,完全不是這樣。歐嘉吃很多,吃的東西也很雜。她說:「我不相信飲食這一套。」
基本上她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除了壽司以外,好像沒有什麼她很討厭的食物。她愛吃肉,而且是煮半熟的。她的蛋白質攝取量很大,因為她會想吃這類食物。
歐嘉吃過的東西中,剛好有些是已知的「超級食物」,但愛吃的成分居多,並非刻意去買健康食品。以香蕉為例,歐嘉超愛吃,但主因不是它的營養價值,而是便於攜帶。香蕉在運動前後都是方便又簡單的點心。歐嘉也喜歡乳製品,像是鄉村起司、優酪乳、優格,幾乎當成主食來吃。她愛吃發酵食品,而且這個偏好是從小養成的,「因為那時候我們沒有冰箱。」
碳水化合物她也沒少吃,如果說有什麼特別,也許就是很少加工食品,跟工業時代前的飲食很像,沒有顏色很白的東西,沒有精製糖或精製麵粉。這並不是舊石器時代的飲食,因為那時的飲食現在已不復存在了。
◆關於歐嘉奶奶
年過九旬的超猛老奶奶,153公分的嬌小身材蘊藏著驚人的活力。她不僅健康好動,更是長青百米及兩百米短跑、鉛球、鏈球、標槍、跳高等多項世界紀錄保持人,贏得六百多面獎牌,擁有26項世界紀錄。
2019-10-21 08:44:46
阿楨
為啥會挑食?原來腸道微生物才是真正的食客 2019-10-20 新浪科技

  作為一枚資深的吃貨,探索君對進食這件事情十分上心,色香味俱全方得歡心。究竟是什麼在影響人們對食物的選擇呢?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家Jeffrey Gordon及其同事在最新一項研究中對此給出了解答:或許“看不見的腸道微生物”才是影響我們對事物選擇的“真正食客”。該研究結果已於2019-09-19日發表在國際重磅期刊《Cell》雜誌上。
  眾所周知,隨著速食業和外賣業的發展,我們的飲食習慣越來越趨近于“高脂肪低纖維”的狀態,也就是 “肉多蔬菜少”。而這樣的飲食習慣又是怎樣被“挑選”出來的呢?
  為了瞭解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研究人員挑選出有著一組相似腸道微生物的小鼠進行培養,首先為他們投喂高脂肪、低纖維的飲食,培養出與人類腸道微生物群相似的20種不同種類。接著,改變它們的飲食,給其投喂由34種蔬果蔬菜製成的合成纖維製品,觀察愛飲食的改變如何影響腸道微生物,以及攝取更多的膳食纖維是否能夠促進微生物組中有益代謝酶的表達。
  試驗觀察發現,不同的腸道微生物有著不同的“口味”。有的愛吃蛋白質,脂肪或碳水,有的則更喜歡膳食纖維。並且當它們獲得最愛的食物時,它們的“隊伍”就會變得更加龐大。
  所以,當你開始“挑食”時,你原本均衡的腸道微生物開始 “失衡”,當你一直“偏愛”某種食物時,或許是這逐漸隊伍龐大的“食客”發出的需求信號。
  研究結果顯示:當投喂的“肉”食物不能滿足“愛吃肉”的龐大微生物群的“胃口”時,一些吃不上“肉”的細菌便會轉向去吃“菜”。更讓人驚訝的是,這些長久“吃不上肉”的細菌竟然能夠“棄肉從素”,轉而偏好其他食物來源。而那些能夠吃上“肉”的微生物依舊愛吃“肉”。
  這一研究結果意味著,有些微生物存在靈活性,能夠輕鬆地適應飲食的變化,而這些菌株或許能為建立一個有彈性的腸道環境做出貢獻的最佳菌株。
  結語
  Michael Patnode博士表示:這項研究的結果已經越來越清楚的告知我們,我們所吃的每一口食物都對自身的腸道微生物組成產生深遠的影響,並因此對我們的營養和健康也造成巨大影響。未來,如何在人體真實地瞭解食物對人體微生物群的影響,瞭解腸道微生物如何影響我們的健康,是下一階段研究試圖解決的問題。
2019-10-21 08:47:57
阿楨
美國蘿蔓生菜爆大腸桿菌汙染 食藥署加強進口管制 2019-11-28 聯合報

三明治、沙拉常使用的蘿蔓生菜,在美國加州傳出大腸桿菌汙染。衛福部食藥署今起將加強管制,美國輸入的「蘿蔓生菜」或品名含「romaine」或等同字義產品,需檢附美國食品安全主管機關證明檔,證實產地及無汙染,否則暫停輸入查驗申請,管制期為時一個月,且不排除延長管制時間。
食藥署也提醒,民眾中如有已購買且尚未食用的美國蘿蔓生菜,建議不要食用,或煮熟再吃,若有身體不適情形,應盡速就醫。
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廖姿婷表示,接獲美國疾病管制署(CDC)訊息,美國加州薩利納斯(Salinas)種植的蘿蔓生菜受到「O157:H7型大腸桿菌」汙染,通報六十多例。
廖姿婷表示,食藥署統計,今年一月至今,蘿蔓生菜總進口量約四千公噸,約八到九成來自美國,但自九月起,國內就沒有從汙染地區進口蘿蔓生菜。食藥署將持續觀察美國主管機關調查情形,並請美方盡速提供相關資訊,應落實輸台食品源頭管理。
「O157:H7型大腸桿菌」為出血型大腸桿菌,感染恐造成腹瀉、嘔吐、腸內出血,嚴重還可能致命。美國曾發生漢堡烹調不當而爆發流行,甚至導致死亡。
2019-11-28 08:39:56
阿楨
“自然療法大師”林海峰身亡:曾鼓吹斷食排毒 2019-11-30 介面新聞

“自然療法大師”、鼓吹“斷食排毒養生”的“安利名人”林海峰,於2019-11-11在雲南麗江身亡,終年51歲。
  林海峰在新浪微博的認證為,中國營養健康網董事長,陽光森林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長、頭條文章作者。他眾多虛虛實實的頭銜還包括,中國保健科技學會醫藥保健研究會理事、中國保健食品協會健康專業委員、中國長壽專家組營養專家等。
  林早年發跡于安利直銷行業,是安利進入中國的第一批從業者,一直做到高級行銷總監。2000年前後,林海峰一邊經營安利,一邊借助電視臺等媒體,宣言自己創立的“整體自然療法”,鼓吹“斷食排毒”,擁有眾多追隨者,但也引發不少爭議。
  他稱大米是“現代中國人飲食中的毒藥”,是“產生各類現代疾病的關鍵”。要排除毒素,其核心就是不吃任何固體食物,每天只喝8杯西芹、胡蘿蔔、黃瓜等榨成的果蔬汁。林海峰稱,連喝5-7天,一些慢性病可以治好,“這輩子就不容易再生病了”。
  林的微博上,多是他在世界各地旅行或參加宴會的照片,出事前幾天,林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稱自己吃了一包過期的紅棗,“全身僵硬”,但他沒有去醫院,通過嘔吐的方式,將食物吐出來後,身體恢復了正常。隨後,他刪除了這條朋友圈動態。幾天後,林和一些朋友去麗江遊玩,當日吃過晚飯,朋友們剛買完單,林突發意外倒地。被送到醫院後,已經沒有生命跡象,大家懷疑是“食物中毒”釀成悲劇。“他自己是做自然醫療的,可能認為自己能夠排出來,就沒有去醫院。”這位人士感到惋惜。
  人民網曾總結林鼓吹的“整體自然療法”的三大論調,並指出其不符合現代醫學和常識。
  現在所謂的養生專家都有一個共通點:通過反醫院反西藥宣傳自己的養生觀點。
  人體產生排泄物是自然代謝的過程,排泄物本身不是毒,只有該排泄的物質排不出來的時候,才會產生毒。林完全混淆了生理和病理狀態,也偷換了中醫概念,根本站不住腳。
  林的斷食療法也稱“辟穀”,即不吃五穀達到養生目的,這種方法對健康的益處根本沒有得到證實,盲目斷食反而對身體有害。
  回應
沒想到他還把自己忽悠信了?!
謊言說多了連自己都信
2019-12-01 10:10:27
阿楨
科學家稱純吃素未必更環保 肉類對地球生物更重要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2019-11-27報導,愛丁堡大學和蘇格蘭農村學院的專家說,環保遊說人士鼓吹未經證實的“肉是邪惡的”言論,讓農民日益感到自己被妖魔化。
  “常有人聲稱,純素能將土地使用降至最低水準,而已經做過的模型研究表明,情況並非如此。”
   “儘管畜牧生產在經濟、社會和環境方面有著眾多成本及益處,但其成本最近受到的關注可能遠超某些益處。”
   “肉類有著巨大的社會效益。它是膳食中蛋白質、能量、高生物利用度的微量營養素的重要來源,即使是少量動物源性食品,對兒童的發育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純素完全沒有必要。”
   “如果每個人都成為純素主義者,將對英國環境造成毀滅性影響。飼養動物供人食用有助於促進生物多樣性。”
  研究人員目前正試圖養殖更環保的牛,它們長得較快、吃得較少,最好的牛和最差的牛的甲烷排放量相差約30%,如果所有英國農民都使用最高效的牛,能使碳排放量減少1/3。
  回應
我們每天吃的食物要保持營養均衡,我們必須吃蔬菜、水果、肉類等食物,同時還要吃蛋白質類等食物。
愛吃肉的科學家自然會如此說。
說得再多也沒毛用 一樣有人認為地球是平的 疫苗有害 電吹風的輻射能把人射死

環保少女被寫入瑞典中學教材,學生還被要求嘲諷質疑者...2019-11-30 觀察者網
  回應
這個聖人的臉上總能看到西方童話故事裡巫婆的邪氣,只差一個黑斗篷跟一把掃帚!
學校立雕像,各地建生祠,這才能體現對聖人的尊重!
現在封聖的門檻也太低了,那些鄉下小廟連豬八戒都供上了。
2019-12-01 10:11:47
阿楨
日本食品大廠砸重金 要改變味精的壞名聲 2020-01-25 聯合報

一般人印象中,味精是不健康的化學物質,吃多可能傷身。事實上,很少有調味品像味精的爭議性這麼大,但多數科學家認為味精是安全的,日本食品公司味之素正嘗試徹底修復它的名聲,打破外界刻板印象。
法新社報導,簡稱為MSG、又稱麩胺酸鈉的味精,其實廣泛用於高湯塊、洋芋片、沙拉醬中。商業販售的味精是由日本人池田菊苗發明,他還創建味之素公司,並在國內外銷售該產品。該公司在東京郊外工廠的參觀人潮經常絡繹不絕,遊客在那品嚐有添加味精跟沒添加味精的味噌湯,並跟該公司吉祥物味之素熊貓自拍。
但在某些地方,味精被認為有礙健康,造成的副作用包括頭痛、出汗和臉潮紅。
這種壞名聲可追溯到1968年,當時美國華裔醫生何文國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投稿了一篇文章,描述自己在美國的中國菜餐廳吃飯後出現的症狀,包括「脖子後方有些發麻、全身虛弱跟心悸」,並稱自己的中國朋友也有類似症狀。
何文國提出一些可能原因,包括醬油、料理專用的酒、味精或是菜色含鈉量太高,並建議「醫學界朋友」研究這種「特殊症狀」。
這篇文章被媒體挑出來廣泛報導,味精自此便跟有害健康產生連結。
然而,多數科學研究顯示,「中餐廳症候群」是個迷思。美國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將味精標記為「安全」(GRAS)食品成分,跟鹽、玉米糖漿或咖啡因一樣。歐洲、澳洲與其他地方的食品衛生當局也都認為味精是安全的。
研究味精的德州農工大學動物科學系教授伍國耀說:「聲稱在食品中加入味精會讓人罹患『中餐廳症候群』的說法,其實毫無根據。」
一些指稱味精有害的實驗,使用了極高劑量或直接將它注射至動物肌肉或大腦組織中。伍國耀說:「管控良好的科學實驗並未顯示健康的人或動物食用味精後出現任何不良影響。」
2020-01-26 07:26:33
阿楨
這些結論,就是味之素公司砸下1000萬美元(約台幣3億元),準備展開三年公關運動所要傳遞的訊息。帶領味之素公司這項運動的雷恩斯說:「毫無疑問,味精是一項安全的食物成分。」
這項訊息主要針對美國,味之素公司在美國舉辦了「世界鮮味論壇」,並邀請食品專家來想要導正公眾輿論。
味精曾受美國廚師的歡迎,以Accent品牌銷售,但味之素現在多半直接將味精賣給企業,這些企業將味精添加在洋芋片、沙拉醬等產品中。
從食品科學家麥吉到米其林星級廚師張錫鎬等權威人士,都反對味精不安全的說法。
在東京經營料理學校Tokyo Cook的增田和美(音譯)說,在日本,關於味精的爭論並不多。
她的學生被教導從昆布等傳統食材中提取鮮味,但她認為,使用含有味精成分的高湯塊沒什麼不對,尤其是對沒什麼時間熬高湯的一般家庭來說。
她笑道:「味精並不是太大的爭議,只是用味精做菜有點像作弊。我在料理學校並不常用,但我想很多日本家庭經常使用。」
雷恩斯甚至認為,味精對健康有好處,因為食物加了味精就可以少加點鹽分,但研究味精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何卡(音譯〉則呼籲謹慎看待此事。何卡說:「安全與健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糖是安全的,但可能不健康。反式脂肪不是毒藥,但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雷恩斯表示,味之素公司並不指望改變所有人想法,但希望能引起大家注意,「我們只是想讓人們知道,鮮味的成分就是味精,是一樣的東西」。
2020-01-26 07:31:09
阿楨
肉食者可增強心理健康,三成素食者易患抑鬱症! 2020-05-09 新浪科技

  目前,美國最新一項研究表明,素食或者純素食主義者可能會增大患抑鬱症的風險,以素食為主的人群服用精神疾病處方藥的概率是普通人的3倍,同時該人群更傾向於自殺。
  這份研究報告是基於16萬份調研資料得出的,同時結果還顯示,三分之一的素食者可能患有抑鬱症或者焦慮症。研究人員回顧了18項關於精神健康和吃肉習慣之間關聯性的研究報告,共涉及160257份參與者。
  他們推斷稱,素食或者純素食主義者出現抑鬱症、焦慮症和自殘的概率顯著增大,不吃肉可能是一種“行為標記”,表明人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很糟糕。目前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研究資料進行驗證。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研究人員稱,那些不吃肉的人患抑鬱症、焦慮症,或者出現自殘行為的概率會更高,我們的研究並不支援人們為了整體心理健康而不吃肉。“雖然肉食和素食主義的健康風險和益處已爭議數個世紀,但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肉食主義者擁有更好的心理健康,該發現對於定義‘健康飲食’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在評估特定飲食模式的益處和風險時,可能需要強調心理健康。”
  回應
無肉不歡的出處原來在這裡啊
2020-05-10 07:20:17
阿楨
武漢靈泉寺尋有緣人上門摘菜,3小時後“卑微求饒”

@武漢靈泉寺 疫情期間開荒種菜,沒想到一下子種猛了吃不完,2020-06-10發博誠邀本地市民到寺內限量結緣採摘。
如此“豪橫”,顯然寺廟低估了吃貨的力量。博文發佈後才短短3個小時,靈泉寺就“卑微求饒”了:大家冷靜一點……我們菜園的菜要不夠了…
武漢靈泉寺位於武漢東湖高新區龍泉山風景區,始建於西元749年,後毀於明清,是武漢乃至華中地區歷史悠久的寺廟之一。在2001年12月重建後,現在的靈泉寺是僧眾學修道場,占地面積達140多畝。
靈泉寺工作人員介紹道,他們一共種了有20畝地,所有菜沒有用農藥、化肥,在這個季節裡菜長得又好又快。
官博很接地氣,時不時和網友們分享種田近況,讓大家感受了一波“雲種菜”。
配上佛教音樂,僧人和村民們一起打水灌溉的畫面顯得一片祥和寧靜。
  回應
 我決不信!理由有二:一、作為農民,我知道露天種菜,如果不施農藥、化肥,根本不可能長得又好又快;二、佛門有句話:出家人不打誑語,事實卻是,出家人比任何人都能說瞎話,鬼話,騙人嗎?
 哎,一看就是城裡人!菜到季節確實是猛長的!還有寺廟的菜園子確實是不用化肥的,都是糞便澆的!我去年參加了一年的寺廟週末親子體驗!
 嘴上念著佛,把豆腐,茄子做成紅燒肉,紅燒魚,這心裡的魔還沒除乾淨啊。
 我在寺廟幹了一年義務勞動,沒見過做成奇怪形狀的,都是正常飯菜!唯一見過一次是在一年一度的廣邀市民來吃齋飯的市里宗教局舉辦的節日,開席千桌!我也去當了傳菜員😄那個菜確實好看,不過是市里幾個大的齋飯館承包的!一家飯館負責100桌的飯菜,市里出錢!
2020-06-12 07:13:32
阿楨
美媒:中國成為有機食品生產的世界領先者 2020-06-19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近日刊文稱,自2005年以來中國有機農業種植總面積增長了5倍,達到310萬公頃。2017年中國用於生產有機農產品的土地面積認證排名世界第三,僅次於澳大利亞和阿根廷。
  中國有機食品的銷量居世界第四,僅次於美德法。日本、歐盟和美國則是中國有機產品的最大市場。
  近年來,中國的有機農業生產方式在100多個國家得到了推廣,有機農業的面積和種植者數目也逐年增加。
  有機農業的發展可以幫助解決現代農業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如嚴重的土壤侵蝕和土地品質下降,農藥和化肥大量使用對環境造成污染和能源的消耗等,同時還有助於發展農村經濟,有極大的發展潛力。
  印度The Print新聞網發表文章稱,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中國的農民也正出於個人健康、生態保護和經濟等目的,拋棄化學品農業。現如今,中國消費者熱衷於購買不含化學物質的食品,主要也是出於健康的考慮。
  文章表示,在其他國家,有機農業往往出現在土地私有化、小農場數量下降、食品供應鏈日益整合的情況下。而中國面對食品安全問題以及生態危機,各級政府對有機農場提供了一系列支援,包括支付有機認證費用、尋找土地、資助農場基礎設施和有機肥料,以及培訓和行銷援助。支持力度在全球範圍內無與倫比。除了國家層面的支持,民間社會的努力也推動了有機農業的發展。
  文章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生態食品和有機食品的網上銷售得到蓬勃發展,中國也正在成為發展可持續食品體系的全球領導者。

中國今年快遞業務收入有望超8600億元

據國家郵政局統計,2020年5月中國快遞業務量完成73.8億件,同比增長41%,收入同比增長25%。快遞業在疫情後期逆勢增長,業務量增速超40%,創2018年2月以來新高,快遞業復工達產快於預計、好於預期。時令農產品集中上市、電商直播熱潮以及年中促銷活動,是推動快遞業務創新高的重要原因。
2020-06-22 08:24:47
阿楨
生食蔬菜,當心這種不可能被洗掉的致命病菌 2020-07-30 新浪科技

  近日,特拉華大學在《微生物學前沿》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能引發腸胃炎的鼠傷寒沙門氏菌已經學會了如何攻破植物葉子的防禦,藏在蔬菜的葉片裡。
  沙門氏菌感染在世界範圍內每年大約有1 億個病例,並可以導致其中的300萬人死亡。而最近被發現能入侵葉片的鼠傷寒沙門氏菌是其中一種常見血清型,它所導致的傷寒每年大約有2100萬個病例,其中約20萬人死亡。
  健康人的免疫系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禦沙門氏菌等微生物的入侵,植物也有辦法防範這樣的異類。微生物在入侵植物時所要面對的第一道防線就是植物的表皮。對於試圖從氣孔入侵的細菌,植物也準備了“化學武器”。但鼠傷寒沙門氏菌設法繞開了這些防禦機制。
  鼠傷寒沙門氏菌不僅能入侵生菜,在番茄葉、芝麻菜、香菜、羅勒、卷心萵苣等綠葉蔬菜中也觀察到。那我們還能愉快地吃沙拉嗎?

為什麼要放生牛奶? 2020-07-30

在一些民間智慧中,放生向來被設定為一種獲取功德的便捷手段。放生不同的物種和數量代表不同的寓意,本身就十分尊重花錢找人辦事的市場規律。
如今放點魚蝦王八已經沒什麼可吹噓的了,受全球局勢啟發,穿著救生衣的阿姨們用實際行動向世界宣佈,這些牛奶裡的細菌含量很高,它們都是生命啊。
2020-07-31 08:48:34
阿楨
人類自己就是工業品,追求“有機食品”是笑話? 2020-08-21 新浪科技

  雖然21世紀已經過去了五分之一,但其實我們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很多還停留在農業甚至狩獵採集時期,很多人到今天還在堅信輪回與田園生活等典型前工業化時代的理論與經驗,而造成這種認知斷層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瞭解農業在過去六七十年間發生的綠色革命。
……..
  總之,人類生存要感謝綠色革命,沒有農業現代化,構成當前作為有機體的我們的那些基本元素,要麼在空氣裡,要麼在礦石裡,要麼還是石油煤炭天然氣。
  但綠色革命也帶來了巨大的增長人口和生存需求,以及日漸嚴重的環境問題。僅關注兩種元素的使用,人類的影響力就已經超過自然本身了。而更尷尬的地方在於,使用元素本身可能並不會造成污染,污染更多是由於使用者對工業品的濫用。這就成了個複雜的經濟-技術-社會問題了。
…..
  一些人不免會想到,重興有機農業是不是個好的解決方案呢?例如不用化肥,只用農家肥。市面上的“有機食品”就是用有機農業種植的,過程中無化肥、無農藥、無激素。
  不過這裡有個問題,農家肥是哪裡來的?最直接的來源是養殖場的動物糞便。養殖場動物糞便的源頭是飼料,但養殖時為了防疫加的獸藥或抗生素也會殘留在糞便中,這就造成了抗生素濫用。同時動物糞便大都重金屬超標,這樣的農家肥用出去且不論超低的肥效,光是附贈的抗生素跟重金屬就夠受的了。
  有機肥並不“清白”。2017年一項針對全國主要菜區有機肥的研究指出,商品雞糞中鎘(Cd)、鉛(Pb)和鉻(Cr)的超標率分別達10.3%、17.2%和17.2%,商品豬糞中鎘(Cd)和砷(As)的超標率分別達20.0%和6.7%。
  2019年《生態毒理學報》指出,在土壤-蔬菜中遷移能力最強的重金屬就是鎘(Cd),而這種金屬恰好極易在土壤中累積,並且危害係數最大。
  這樣看來,有機食品不僅價格貴,食用後附加風險還挺高。直白地說,有機食品或只是行銷手段與中產階級的刻奇罷了,只是所謂優質生活的象徵與自我感覺良好,甚至起作用的就是自我感覺這部分。
2020-08-22 08:27:15
阿楨
為什麼中國菜這麼油膩,中國肥胖率卻沒有美國那麼高? 2020-10-13

有人覺得我們中餐只是看起來油膩,實際上油都在菜湯裡了,吃不到肚子裡。而西餐則是看著沒啥油,油都在菜裡了。
我們的家常菜還是很健康的,而且中國人吃瓜果蔬菜之多,外國人是不能比的。
其實,讓人長胖的不止是油,還有糖。美國的速食包括正餐,幾乎樣樣都是糖油混合物。
是2012年BBC紀錄片——《致肥元兇》將導致1980年以來迅速翻番的肥胖率元兇指向上世紀70年代初的美國。
首先是美國主要食物來源之一的玉米產量過剩只能用來餵養牲畜,這導致美國牛肉供應量激增,大量廉價牛肉湧入超市。
其次,過剩生產的玉米通過使用日本科學家發明的將其轉化為一種甜味劑——高果糖玉米糖漿。這種糖漿價格低廉,且比蔗糖更甜。為了商業利潤,軟性飲料的生廠商把產品裡糖的用量提高了很多。
“飲料做得越甜,我們就買得越多。”而當糖的攝入量過高時,肝臟的凝結素就會停止工作,不會告訴你的大腦你已經吃飽了,於是你會一直吃,陷入一種進食-患病-上癮的惡性循環。
  肥胖——心臟病:糖才是罪魁禍首而非脂肪的觀點遭到了美國制糖業的打壓。
於是,低脂健康的概念在食品產業的“引領”下深入人心,大量“低脂高糖”垃圾食品,卻被貼上對心臟有益的標籤,被人們認為是健康食品而受到熱捧。
沃勒斯坦還是一家電影院的經理時為了提高利潤,他開始向觀眾兜售大份爆米花,沃被麥當勞挖走後也逐步開始推出更大分量的高糖高脂高鹽食品。
從這以後,各種大分量的食品層出不窮,還衍生出了套餐搭配。
美國政府也試圖用徵稅的方式來解決此問題。
但這很快就遭到了食品生產商們的反擊。
食品生產商為了商業利潤,將美國人的胃口養的越來越大,美國的肥胖危機就這樣變得越來越嚴重。
  回應
美國人喜歡的綠色健康食品,但蔬菜水果為啥要放糖醋汁或者沙拉醬?
美人喜歡綠色健康食品?沒搞錯吧,美國滿大街都是基改肉/蔬果,美國越窮越胖,黑人比白人胖子多,領食品劵難道給你吃綠色食品?綠色?美國人懂烹飪?沙拉都是高糖高熱量,美國是垃圾食品製造國!
2020-10-14 09:26:13
阿楨
昆蟲是未來最棒蛋白質 學界卻警告背後的蟲蟲危機 2020/12/08 中時新聞網 江昱蓁

研究報告顯示,儘管昆蟲較一般肉類含有更高的蛋白質、較低的脂肪,且飼養成本低,生長速度卻很快;但現有食用昆蟲的農場管理不善,加上法規掛一漏萬,導致蟲蟲大軍逃出生天的可能性大增。其適應力強、生長速度快,讓牠們成為強大的「入侵者」,並造成生態危機與經濟損害。
《每日郵報》指出,目前全球約有於20億人口,吃著1000至2200種不同種類的蟲蟲。與市面上的各種家禽相比,蟲蟲的蛋白質與脂肪比更高,生長與繁殖也快,需要的資源也較少,碳足跡也低,讓牠有潛力成為未來食品市場的當紅炸子雞。
因此,市面上各種宣傳食用蟲子好處的文獻便紛紛出爐,如未來最棒的蛋白質、最營養的食品、減肥聖品,並打造價值高達2.97億英鎊(約新臺幣115.94億元)的吃蟲產業。這個數字到2024年恐再成長1至3倍。
但是,學界警告,這些飼養與出售的昆蟲往往為外來種,而引進這些昆蟲的區域與國家的入境法規卻不全,入境後的監測、管理與逃亡後處置規範,也極為缺乏。
在法規規範不足下,物種的運輸、交易與飼養幾近不受管制,結合地區、國家的政策施行漏洞,一旦食用昆蟲逃亡等於新物種的入侵。
考量到昆蟲農場的年營業額動輒上百萬,能被飼養的蟲蟲往往又相當適合大數量放養,加上高生育率、飼養容易、巢穴要求較低、能適應氣候變化與波動、對資援的需求低,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高,這些蟲蟲只要逃出一小部分,就足以在當地建立外來種的「新族群」。
逃出的外來種在與本土種的生存競爭中,往往成為勝利者,導致部分有滅絕危機的本土生物,其生死存亡間不容髮。此外,新來外來種的旺盛食慾與快速繁殖的特性,對當地農業經濟帶來沉重威脅。
例如,當初被當成「金寶螺」的福壽螺,引進時也是看上其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用價值;最後卻因肉質不佳而絕跡於美食菜單之上。失望之於的飼養戶隨意棄養,但福壽螺在臺灣幾乎沒有天敵,見青就吃,1年能產8000個卵,最終成為生態與農業浩劫,損失與防治經費破百億元。
目前全球排名前35名的食用昆蟲飼養企業,14家位於歐洲西北部,10家在美國。在歐盟,法規已限制引入新物種,卻對「意外逃亡」的情況缺乏規範。
2020-12-08 09:58:17
阿楨
豆製品與中國男性少毛化 2021-02-23

在中國缺肉食年代,豆製品作為蛋白替代品,但是豆製品富含黃體酮,長期食用,日積月累,男性的雄性激素就會受到壓制,上千年的影響,中國男人就變得少毛和肌肉衰減,雄性態比較弱。中國應變革,不吃豆製品而改為吃紅肉和喝牛奶,不能再讓貧困年代的食譜毀了中國男人!
  回應
 毛髮多少跟人種有關係。蒙古利亞人種相比高加索/印歐人種少毛髮。蒙古人並不吃豆腐,吃肉喝奶,毛髮一樣不發達。這並不妨礙蒙古人西征成功。
 中國男性普遍娘炮化,豆製品容易導致男性體貌心態女性化,沒有血性鬥志!
 大豆是中國古代主食之一,中國農耕社會打遊牧民族的戰鬥力可是NO1的,而白人可只有被遊牧民族打,除開近代被白人打外(工業國對農業國),抗美援朝還是有代差都能打白人,你覺得中國人雄性態弱?
 樓主首個錯誤,黃體酮是孕激素,卵泡排出後形成的新內分泌腺——黃體分泌大量的孕激素和少量的雌激素(男性也含有的雌激素與孕激素)。大豆的“植物雌激素”是異黃酮。
 第二,異黃酮有苦味,諸位所吃的豆腐豆漿豆腦,是苦的嗎?國內曾有團隊測用有機溶劑提取大豆異黃酮,提取率為1.91%。食品上以水加工烹調必然會大量流失,得吃多少豆才能影響正常激素水準啊?另外,當異黃酮與體內雌激素競爭受體時, 雌激素的促細胞增殖作用就會減弱, 從而降低與雌激素相關的腫瘤發生率。
 第三,對鼠應用雌激素表明:17β-雌二醇能促使毛髮快速的再生。男性斑禿往往是由於雄激素過高,按樓主邏輯,歐美人反而應該是全身光禿禿的。
 最後,大豆異黃酮還防癌抗腫瘤、防骨質疏鬆症、保護神經系統、降血糖、防治Ⅱ型糖尿病、保護心肌,改善老年人認知、保護腎功能等等。歐美向中國大量傾銷便宜又多油的轉基因大豆,卻高價收購中國的貴又少油的非轉基因大豆,用來製藥。
  相關新聞
環境荷爾蒙無所不在干擾精子功能!聯合國環境署 (UNEP) 和世衛 (WHO) 報告指出,家用產品、工業產品所釋出的環境荷爾蒙「內分泌幹擾素 ( EDS)」,與全球乳癌、卵巢癌、睪丸癌、前列腺癌、甲狀腺癌的高罹患率有關。
2021-02-26 10:24:05
阿楨
「暴雪中搶購的美國人,餓死也不吃植物肉」,為何向中國人推銷?

2022年1月9日,《觀察者》轉載外國知名論壇Reddit上一個帖子「你們寧願挨餓也不願吃植物肉,2022年冬季暴風雪」。
在國內市場上早就有「人造肉」出售,無論是外觀還是口感都與肉相去甚遠,如像吃素人吃的素肉也僅僅是長相比較相似。
植物肉一般使用的都是豆類中提取的蛋白質,比如大都或者豌豆以及小麥等,在加上增稠劑,澱粉以及糊精,還有酵母萃取物等,總共大約有20多種添加劑,經過加熱、擠壓以及冷卻成型。
植物肉儘管出現很早,比如營養師Sarah Tyson Rorer就曾於1909編寫過食譜,用扁豆、麵包屑和花生製成的模擬小牛肉烤食譜,而到了1943年時,Kellogg製造出了他的第一個基於大豆的「植物肉」,不過真正的植物肉巨頭,還是要到二十一世紀才出現! Beyond Meat公司在2009年才成立。從2017~2018年,北美增長了37%,到2018-19年,美國達8.95億美元,到2025年將突破250億歐元。
宗教界歡迎,環保界歡迎,甚至全球變暖控制也非常歡迎的植物肉,卻在美國超市中無人問津,這到底是什麼問題?在這帖子的8400個回帖中,這位老兄說,價格太貴了,不如直接吃肉類!
這位友說這「植物肉」嘗起來跟炸豆泥差不多,他不太喜歡吃。
這位說植物肉經過過度加工的植物材料,浸泡在人造香料和人造色素中,由人造粘合劑粘合在一起,並在裝配線上生產。這不是肉,任何稱其為肉的人要麼是愚蠢,要麼就是騙子。
基本上展現了美國人對待植物肉的態度,貴、味道不好、添加劑太多。
植物肉的營養並不全面,缺乏維生素B12、n-3多不飽和脂肪酸、鐵、鋅等營養素。
2020年1月8日,Impossible Foods執行長帕特•布朗在上海進口博覽會上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
「中國人每吃一塊肉,亞馬孫雨林里就冒出了一股煙,」布朗說。「中國對我們來說,絕對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市場。」
全球國家中美國人浪費比例是數一數二的,以中國人吃肉、亞馬遜冒煙這種不恰當的比喻。
  相關新聞資料
美媒:美知名企業明年將率先開賣「人造肉」
引比爾蓋茨、李嘉誠跟投,「人造肉」真這麼好吃嗎?可能是今年最大一筆智商稅
2022-03-08 08:18:40
阿楨
“植物肉”,像真實肉類一樣烹飪可不行 2022-04-27 新浪科技

  近日,麻塞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一個科研團隊對肉類和基於植物(PB)的類似肉物的烹飪進行了研究,並定量比較了兩者在外觀、質地和鎖水性等方面的變化,發現普通肉類的烹飪方法並不適用於“植物肉” ,真實牛肉在烹飪後,其外觀、烹飪損失、鎖水能力和質地特徵,都要優於“植物牛肉”。相關成果4月25日線上發表於ACS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上。

未來肉正夯,跟傳統素肉有什麼不同? 2019/11/01 康健雜誌 第252期

「未來肉品」風潮吹進台灣,現在不僅在餐廳、速食店可以吃到,甚至可以直接買植物肉漢堡排回家自己料理。「Beyond Meat未來漢堡排」正式進軍便利商店,雖然新奇時尚,但價格不斐,鈉含量也高,挑戰國人的味覺和荷包。未來肉究竟有什麼祕密,可以風靡全球,跟台灣傳統素肉又有什麼不同呢?
由比爾.蓋茲、李奧納多投資、以及許多好萊塢明星加持的Beyond Meat最為吸睛。主打著幾可亂真的色香味,還刻意加了甜菜汁,連煎煮時都會流出「血水」,幾乎和一般漢堡排沒兩樣。同時加上環保、對動物友善等訴求,吃未來肉還變成了一種時尚。
未來肉成分,有水、豌豆分離蛋白、芥花籽油、椰子油、增稠原料、馬鈴薯澱粉、香料、麥芽糊精、酵母萃取物、鹽……等20多種。更簡單地說,就是素肉排。
台灣傳統素肉的原料是豆粕,也就是黃豆提油脫脂後的副產品,經過萃取、乾燥、分離濃縮,再加以調味重組,添加各種香料、色素和其他食品添加物,就成了不同風味、口感、色澤的素肉產品。(推薦閱讀:不健康的素食 壞處比葷食還多)
  相關新聞
大陸人浪費?不環保大陸人浪費?不環保?氣候變遷都是中國的錯?來聽聽在陸生活歐洲女孩怎麼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sMBdrPBo5c
2022-04-28 09:17:26
阿楨
斯裡蘭卡破產、政府倒臺,抗爭者想要一個什麼樣的未來?

2022年7月9日,長達三個月的「人民抗爭」之後,總統和總理將辭職。這場外匯危機,看似是由於斯的外匯收入行業——出口、旅遊及勞務匯款都受到了Covid疫情的嚴重衝擊,但實則進一步暴露了它本身經濟增長模式的隱憂:自2014年起,斯裡蘭卡的GDP增長率就在逐步走低,到2020年降爲負增長。
  相關新聞
斯已成立委員會恢復秩序 由軍方及警方組成
世行預期2021年斯里蘭卡經濟增長3.4%(楨:? )
資源豐沛的斯里蘭卡,為何變得民不聊生 2022/04/19 與許多新殖民國一樣,斯長期以來,都是債務驅動型經濟,即使在所謂「最快成長」時期,經濟也一直處於危險之中。英國走了以後,斯就被腐敗的政客統治,《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一書指出,經濟繁榮是靠健全的民主才能達成。掌權者,用宗教、種族去操弄國內民族之間的仇恨,藉此掌握多數選票。這正是精準描繪了斯,幾年來,斯被拉賈派克薩(Rajapaksa)家族統治,現在的總統、總理、財政部長等職位都出自他們家。
斯,正在覺醒,最近的經濟危機對斯裡蘭卡來說,或許是轉機。(楨:? )

捏造謊言的美西方再遭“打臉” 2021-02-25日

  近來,某些美西方政客、媒體再次大肆抹黑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誣稱中國誘使相關發展中國家貸款建設大型基礎設施,讓貸款國落入巨額“債務陷阱”。日前,《大西洋月刊》,用詳實的論據直指“中國債務陷阱”是美西方政客捏造的謊言。比如,斯.漢班托塔港專案,正是西方首先提出,卻長期拿不出行動,而後中企通過公平競爭贏得了開發權(離一帶一路倡議還有6年),僅占斯外債的5%,但日本、世界銀行等才是大債主。
  發展中國家債務問題由來已久,成因複雜。以非洲為例:在非洲國家整體外債中,多邊金融機構和商業債權人所持債務占比超過3/4,35%來自西方貸款收取5%利率,僅有12%來自中國才收取2.7%,但沒有任何國家因與中國合作陷入債務困境。
美媒《國家利益》:G7的基建計畫贏不了中國
美媒《外交政策》:中國基建腳踏實地,美國卻舌燦蓮花
日媒《東洋經濟》震驚:在東盟,中國被信賴度超日本
2022-07-15 07:53:22
阿楨
斯里蘭卡有機農業夢斷:拒絕化肥農藥,饑荒接踵而至 2022-07-13 澎湃新聞

  有印度洋上的明珠之稱的南亞島國斯里蘭卡,正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亂中。“國家已經破產”,7月11日上午,總統戈塔巴雅•拉賈派克薩(Gotabaya Rajapaksa)正式宣佈辭職。
  新冠疫情、財政赤字、通貨膨脹、債務危機,將斯經濟一步步逼入絕境。但衰落的最重要原因,是2021年4月政府對化肥和農用化學品的禁令。,全國糧食產量劇烈下滑,食品價格飆升,農民收入大幅下降,大量農民乾脆放棄了耕作土地。
  農業貢獻了18%的國內生產總值和30%的就業,主要包括水稻、茶葉、椰子、橡膠、糖等。
  轉向完全有機農業,是拉賈2019年參加總統競選時的口號:將斯變為全球第一個擁有100%有機農業的國家。
  在拉賈派克薩當選總統幾個月後,新冠疫情重創斯另一支柱產業旅遊業,但並沒有阻止全面禁止進口和使用合成肥料、殺蟲劑和除草劑。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評論斯有機農業政策時稱,“奇幻思維、技術官僚的狂妄自大、意識形態上的妄想、完全的短視導致了斯里蘭卡的危機。。”

戈塔巴雅•拉賈帕克薩- 維基百科
  美國公民身份爭議
1971年4月,拉賈入伍。1972年,升為少尉。1983年,獲得印度馬德拉斯大學國防碩士。1989年,任命賈巴團一營營長。期間,到美國喬治亞州班寧堡步兵學校進修軍官課程,返斯後,升為中校。
2019年4月,執政的統一國民黨指責拉賈在美國生活了十多年,擁有美國公民身份,不應參與選舉。
2022-07-15 07:55:48
阿楨
這10種被吹上天的“偽健康”食品,坑你的錢還讓你胖! 2022-10-06

01 蔬果乾
油炸蔬果乾不僅營養成分流失較多,還存在高油高鹽等問題。真空冷凍乾燥後蘆筍的維生素C、蛋白質、糖含量相對於新鮮蘆筍的保存率分別為63.86%、80.49%和81.68%,但都不如直接吃新鮮蔬果。
02果汁
水果榨汁後營養也會流失,獼猴桃汁維生素C保留率為88%;草莓汁71.11%;柳丁汁67.24%。另外很多都不是100%純果汁,很可能含有添加糖。
03 果脯蜜餞
果脯蜜餞大多高糖、高鹽、高熱量。
04粗糧餅乾
粗糧餅乾中的粗糧並不多,最多的是小麥粉,其次是植物油和白砂糖。
05 花式麥片
最多的是白砂糖和植脂末,小麥粉的添加量比燕麥片還多、另外還添加了玉米粉、糯米等原料。
06 素雞素鴨
一般都是用豆製品或小麥麵筋為原料製作而成,為了讓它們的口感更好吃,還會加入植物油、白砂糖、鹽以及調味料等成分,反而可能含有更高的脂肪。
07 果粒優酪乳
這種優酪乳普遍糖含量較高、熱量不低,裡面的果粒也沒多少,不僅不利於控制體重,還容易誘發齲齒。
08 乳飲料
牛奶含量很少、更多的成分是水,蛋白質含量低、糖含量較高。
09 功能飲料
功能飲料中並不只是水和營養成分,大多都含有糖和咖啡因,容易讓人出現失眠、心慌、焦慮等症狀,還具有成癮性。
10 核桃牛奶
核桃牛奶屬於調製乳≠純牛奶,不是補鈣和蛋白質的好選擇。比如下圖這款核桃奶,蛋白質僅為2.4克/100克,鈣僅為80毫克/100克,而牛奶的鈣為107毫克/100克。

為什麼現在不允許用泔水喂豬了,不衛生嗎?可幾千年不都這樣過來了嗎 2022-10-04
  回應
 小時候吃過一次父親單位食堂拿殘羹剩菜喂出來的豬,味道好吃過之後至今難忘。我這小縣城以前還經常有養殖戶專門收購街上飯店裡的剩菜剩飯潲水拿去喂豬,肥肉油光水滑,味道很好。
 以前農村用剩菜剩飯養幾隻雞鴨都勉為其難,豬是很能吃的,是以豬草番薯、飼料(麥麩,米糠)甚至糧食為主,潲水只是稍帶,廢物利用而已。同時,以前的家庭潲水,不宜喂豬的東西不會進入。現代餐廳生什麼都有,不說紙巾筷子和塑膠等,單是魚刺和骨頭就能要了豬命。
 我小時候也喂過豬,潲水放幾天,又餿又酸,也照喂不誤,城裡潲水也差不多,我見過天天有人來收,推個板車,一路推過去,車上有幾大桶。
 泔水喂豬是各種傳染病的重要傳播途徑,尤其是非洲豬瘟,專業化的養豬場對消殺、防疫的要求非常高,即便個體戶,都不用潲水,因為出欄時質檢很麻煩。
2022-10-07 07:44:38
阿楨
董佳寧:自助餐廳為什麼慢慢消失了?2022-10-06

自助餐這種形式,消費者的心態會發生非常明顯的異化。不是沖著吃飯去的,也不是沖著享受服務去的,而是去比賽的。
  回應
自助餐並未減少,減少的是高端自助餐。而盒飯、司機速食類型的自助餐依然紅火。十多塊錢的價格,少則七八個菜多則十幾個菜,就是日常飲食,實惠好吃,也不會有什麼想要吃回本的想法。
自助餐最大的優點,不是量大管飽,而是能做到食物多樣性。還省得點菜等菜了,多人口味又有可能不同,互相遷就也挺累的。比較輕鬆自在

河南一景區回應“無人值守1元午餐”是炒作:堅持6年,收入比賣的多 2022-10-04

周先生說:“最初的想法純粹是想讓遊客吃上一口熱飯,2017年10月第一次搞這個活動的時候,是免費贈送的,結果發現很多遊客浪費食物。所以從2018年開始,我們象徵性收費1元,讓遊客珍惜食物,拒絕浪費。”“1元午餐包括一個雞蛋、玉米段、黃瓜段、土豆段、紅薯段、小番茄以及一個饅頭,這些東西只付1元肯定是超值的。至於運營成本其實增加不了多少,因為這些食材都是從山下的村民採購的。”
  回應
相比老君山景區的1元國慶餐,河南洛陽偃師馬蹄泉景區的“10元管飽店” 全年如一日, 從一家店變一條街。

男子吃飯消費930.9元被收931元:收銀員覺得很正常,溝通後店家已道歉 2022-10-04
  回應
這小便宜貪的莫名其妙
只能說這商家不懂人性。
2022-10-07 07:47:27
阿楨
極端反對添加劑的人口號都如此相似 2022-10-12

【本文來自《何必對食品添加劑妖魔化?只要合規合法地添加食品添加劑,根本一點問題沒有》評論區】
注意到沒,極端反對添加劑的都是口號式的反對,他們既沒有基礎知識、也不經過社會調查、同時拒絕任何專業科普,在他們的邏輯裡,添加劑=非法添加劑,如此簡單明瞭。
極端的聲音未必更有市場,它只是更有戰鬥力。因為聲音越極端就越清晰、越有激情,很容易形成觀念的同伴群體,而一旦形成群體,哪怕是非正式組織的群體,只要他們形成一擁而上的集體行動態勢,其力量就是幾何基數增長的。
相比之下,模糊的聲音、遲疑的聲音、中間的聲音比較難以形成觀念共同體,因為你缺乏激情,缺乏“佈道”精神,懶得行動,也不抱團,那就等於拱手把世界交給了極端的人。”
  回應
反對添加“科技與狠活”人,所謂的土雞土豬,中國人的肉食供應跟得上嗎?對美味的追求也是同樣的道理,到餐館用餐,人家還給你慢慢熬?就是人家願意,你自己也等不了啊!
跟早幾年吹有機蔬菜一樣。
  相關新聞
“雙標”海天市值仍碾壓小米,賣醬油為何比賣手機更值錢?整個醬油企業,除了零添加概念,近幾年還興起了減鹽、提鮮、有機、兒童醬油等新概念以及對應產品,在行銷上給消費者耳目一新的感覺,在產品上適應消費升級的趨勢。而海天市值碾壓小米的個案,不具備其他消費品企業在資本市場“圈錢”的參考通用性,畢竟海天所處的調味品賽道,不具備茅臺所在的白酒行業“成癮性”。
2022-10-13 10:28:00
阿楨
川菜用料太重,油可以論斤,花椒辣椒可以論兩,食材的原味都消失了 2022-12-03
  回應
 要吃原味,去吃清燉白煮呀。本來吃的就是麻辣的口味。莫明其妙。
原 味黨咋就愛惹是生非呢。沒人禁止你們熱愛原味。但也請你們不要對其他口味說三道四!糖醋排骨也不是原味。松鼠桂魚也不是原味。剁椒魚頭也不是原味。愛吃不吃。這和跑肯德基店裡要吃麥當勞,有啥區別?
 過去出版的川菜菜譜裡真的沒那麼多辣椒菜。現在人們印象中的這些辣椒菜,其實都是最近20年流行起來的川渝等地的路邊小吃,街頭菜,江湖菜。之所以是爆炸式流傳。原因非常簡單。因為辣椒麻椒有一定的口感成癮性。另外,對傳統菜系衝擊最大的,其實不是其他的菜系對手,而是燒烤。燒烤這種料理業態,現在不僅是中國大江南北各地青年人的最愛,也是全球衝擊傳統餐飲。日本那種烤串賣酒的店也越來越多。操作簡單,利潤大。不管什麼牛羊豬雞魚蝦,還是各種蔬菜水果,串起來一烤,撒上佐料,刷上燒烤醬,配著冰鎮啤酒,大家在戶外一坐就開吃。輕鬆,愜意,舒服,沒那麼多講究。以後的青年人,無論哪裡的,都只會越來越適應這種業態。什麼川菜,魯菜,淮揚菜,粵菜,什麼老字型大小,大酒樓,最後都會成為一種高雅消費。
 原味這詞,早先源於烹飪技藝落後,大多受環境或生產水準的影響而產生的飲食習慣。實質就是不會烹飪多樣化,只會用最簡單的手法。後來,經濟實力加持下的自信,通過一些文化包裝而向外輸出,將其詮釋為”健康美味、品質生活“的唯一標準。試圖讓所有人都接受。而現代,工業化食品加工的蓬勃發展,飲食過於富足,也使得一些人的思維產生了變化,抗拒食物的多樣化,並將其定性為不健康,也試圖讓所有人都接受自己的理念。區域文化多樣性、飲食多樣性,才是正常社會。畢竟美食從來都是多元化的定義,從來沒有”唯一“的標準。消除多元化而趨唯一,是種典型的西方殖民思維。
2022-12-03 09:05:17
阿楨
全球飲食報告揭露最危險的飲食習慣 2022-12-12 阿淇博士

反式脂肪、燒烤、紅肉、糖都不重要,最可怕的是華人重鹽重油飲食
  回應
中國各地不太一樣,西北鹽油還好。西南及中南部重油重鹽。東南沿海飲食清淡,山東鹽略高。東北低油,多豆製品。我在江浙,甚至覺得臺灣水果過甜,日本拉麵過鹹。
不難理解,中餐很多高鈉的調味料和醃製和發酵食品。
日韓醃漬物多,胃腸道癌也多。
以前在日讀書,日人也重鹹重甜.拉麵.味增湯.醬菜..蛋糕甜點.
可是,日本人不喝拉麵湯
我去日本,他們都把湯喝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t2fvo1kTJc

韓媒稱“稻種是從朝鮮半島傳到日本”,日線民不樂意了 2022-12-13

近日,韓國《農民日報》介紹“高陽家瓦地稻種”讓韓國有了“5000年的農耕歷史”;讓“中國→朝鮮半島→日本”的稻種傳播路線有了根據,而日本主張 “中→日→朝”失去可信度。
  回應
有什麼好爭的?反正源頭都是西亞。
小麥的起源地是中亞,分別向東、西傳播。但水稻是東亞起源,中國已發現1萬年。別被西方的所謂“歷史”洗腦了。
怎麼老有一堆人想給中國文化找個外國爹?這麼不自信的嗎?
幸虧中國出土早,否則水稻又成了外面傳入的了。

朋友請我去吃一家豬蹄店,到店發現服務員都是維吾爾族同胞 2022-12-13

這才是正常的情況,這種情況在新疆逐漸變多,可能因為信仰的問題,你不能吃,但並不妨礙你借此謀生,就像哈薩克很多穆斯林養豬出口換取外匯。更不能把這種全球絕大多數人都在吃的東西污蔑為髒東西,用它去劃分人群、製造隔閡。
  回應
和一個回族朋友談過,他說好多都是誤解,《古蘭經》禁忌的食品:自死物、溢流的血、豬肉和“誦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動物”。比如豬肉,穆斯林不能吃和經營,但不干涉別人吃和經營。再比如,“誦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動物”,包括雞牛羊肉、魚類、海鮮等等,在現在的生活中真是不好辦。
2022-12-14 09:29:06
阿楨
美媒:12種中國麵條簡介

美國thekitchn網站2023年1月14日文章,原題:12種中國麵條簡介 麵條被認為是中國人發明的,歷史可追溯到東漢時期。以下是12種的簡介。
一、米線。多為圓條形,比如起源於中國雲南的雲南米線,吃法很多。
二、米粉。起源於中國南方,很細,通常以乾貨和塊狀形式出售,在亞洲其他地區也有多種食用方式。
三、河粉。起源於廣東,也稱為沙河粉,通常與肉或蔬菜一起幹炒。
四、銀針粉。白色半透明,約5釐米長,末端尖,在客家人中很受歡迎。
五、拉麵。用手將麵團拉成有彈性的長條,煮熟後面會變得滑潤、更耐嚼。典型代表是蘭州牛肉麵。
六、粉絲。又細又長,具有玻璃般透明度。在寒冷的季節,與蔬菜一起放入炒鍋或湯鍋中,也用來製作春捲等。
七、麵線。若受邀參加生日聚會,主人是福建人,很可能遇到這種細膩的小麥粉絲。它可以由麵團拉到30多米長,被稱為中國最長的麵條。
八、雲吞面。起源於中國南部包括香港地區,煮熟後有嚼勁,是粵菜中的熱門食材。
九、刀削麵。山西傳統麵食,每根大小和長度都不相同。廚師將一塊麵團以特定角度向下削成條狀放入沸水中。
十、炒麵。中國外賣餐廳的主食,起源於廣東。無論現做的還是曬乾的,都須先用沸水煮熟,瀝幹水分再炒。
十一、撈面。比炒麵更柔軟、絲滑、厚實,是另一種以不同方式烹製的雞蛋面,也是廣東人對拌面的方言稱呼。
十二、油面。其實並不油,盛產於湖北等地。在香港叫車仔面,即街頭手推車上供應的黃色米線。通常在亞洲特產市場上新鮮出售,可熱食也可冷食。(作者阿普爾•曼迪,劉長煌譯)
  相關新聞
歐洲最新研究發現:可安全使用人類排泄物種植食用蔬菜,網友祝賀:你們可算發現了
  回應
中世紀的歐洲,大街上屎尿橫流,臭氣熏天,路易十四命工匠發明瞭高跟鞋。貴婦們提起長裙就可以解手,僕人們會及時用木盆承接,糞便通常直接從窗戶傾倒到大街上。歐洲史家總是把他們的過去描寫得無比輝煌,絕口不提野蠻的統治、驚人的貧困、惡劣的城市衛生和頻發的瘟疫。
這個題目顯示了出一種知識的缺失,直接使用人糞尿作為肥料甚至是通過堆肥後使用都無法很好地避免排泄物對蔬菜的污染,從而導致人的大便可以傳播多種疾病。
該視頻中引用的彭博社報導裡明確說了,是使用人類排泄物製成的肥料(中國傳統糞坑發酵),而不是直接使用。工業生產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例如用高溫烘乾,然後碾碎得到粉末。
歐洲人這才弄明白那繁體漢字為啥要寫成米田共,被簡化字誤導了。
2023-01-18 08:46:53
阿楨
2012年我國每人每天平均食鹽的攝入量為 10.5 g。 按世衛建議每日 5 g。
  回應
現在最反感這種科普,今天中國人這不能吃,每天那不能吃。 反正就是中國人的飲食全是毛病。 不能吃豬油,被忽悠了多少年。特麼後來才發現,都是油商的套路。 味精不能吃,是雞精商家的套路。 背後全是利益暗藏! 你不就是想推銷低鈉鹽嘛。 省省吧!

我們花了幾千塊裝了個洗碗機,結果現在就是個擺設了

【本文來自《在韓國洗碗機等小眾家電的普及率遠高於我們,更不用說地暖了,人家早就普及了》評論區】
要用洗碗機的話,先把殘渣請理一下,一個一個擺洗碗機裡,然後放洗碗劑,然後去幹別的,等機器洗完了的收進消毒櫃,整個洗完時間跨度大約半小時。
我覺得洗碗機適合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極度不願洗碗,不管碗多碗少的,由洗碗機代勞很合適;二是家庭人口多碗碟量大的,可以大大減輕人的勞動量;三是碗量雖不太大但容易為洗碗發生矛盾的,為碗置氣不值得,用機器來調和矛盾。 如果不是上面的情況,你需要瞭解以下幾點: 1.用洗碗機不是不需要勞動。人需要做的是倒菜、擺放(擺不好容易洗不乾淨)、操作機器、洗完取出,不能把機器當碗櫃。2.洗碗機超快洗需要30分鐘。 3.洗碗機價格高,占地大。4.洗碗機需要耗材。如果每餐產生的碗少,10分鐘就收拾完了,這種情況下洗碗機不如人。
2023-02-13 06:47:14
阿楨
家裡堆滿東西卻捨不得丟 列精神治療 揭密「囤積症」背後的真相 《新聞深呼吸》第159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Ywngndg894

囤積病- 维基百科

2013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第五版定義囤積症(Compulsive hoarding)為精神科疾病,另根據 Frost and Hartl 1996年定義為:患者有收集癖好,他們需要、大量收購或無法拋棄對別人看來價值不高或沒用的物件。居住的環境因收集物的大量堆積以致妨礙到這些空間原本的功能,例如甚至需要用到餐桌、椅子、床、樓梯或浴盆來擺放物件,臥室或浴室用作儲物室。由於囤積行為而有顯著的壓力及干擾或妨害到正常生活的運作。
不願意或無法歸還借來的東西,當借送界線模糊時,有時候甚至會演變為偷竊行為或竊盜癖。
強迫性囤積在其最壞的例子可能會造成火災、不衛生的環境(如老鼠橫行等等之現象)、因收集物摔倒受傷,甚至對自己和其他人健康和安全構成危險。
有些患者亦可能會錯誤地認為自己收集來的東西的價值,亦可能知道積累的物件是無用,或對物件有強烈個人的精神附屬感或寄託,則是患者明知物件是對其他人完全毫無價值的。
另有部分患者會將過期食物放保留下來,在某些情況下亦會強烈抗拒親友等人試圖清除掉他所囤積之物品。而在其他狀況下,患者仍會意識到電冰箱需要清潔,但由於被屋內其他地方的類似情況下導致他放棄清理的念頭,或因明白清除雜物的困難而導致放棄行動。
 種類
囤積者中,有超過八成無法停止攫取物品,其中七成五的患者常買個不停,買的時候不會管自己錢夠不夠、家裡有沒有地方擺。在這類囤積症患者眼裡,購物是一種療法,透過買東西讓自己消除負面情緒、獲得心理滿足感。 除了此類「購物狂囤積者」,另有「拾荒型囤積者」,他們傾向撿個不停,不僅看到免費報紙、傳單、小贈品會忍不住多拿幾份,看到空瓶、空盒等堪用廢棄物,都會想辦法搬回家裡。
 輔助治療方法
若身旁有「囤積者」,除了專業行為與藥物治療,也應從以下重點修正: 幫助囤積者維持專注,並提供必要情感支持,並且,不要替囤積者做命令式決定,也不要在囤積者面前「出一張嘴」,因為只靠囤積者慢慢清理,容易令患者洩氣而失去動力。囤積者並該從學習「寬恕」出發,學習告別、割捨生命中過於沉重的負擔,為生命找回新空間的梳理秩序。
 相關條目
強迫症
焦慮症
拖延症
恐懼症
藏書癖
動物囤積症
2023-02-23 06:47:11
阿楨
全球擁有最多門市,SUBWAY如何自平地蓋起高樓,現在又遭遇了什麼嚴重危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913G6-7GIs
  相關新聞資料
沃爾瑪2023年利潤六年首降(營收6113億美元,同比增長6.7%;淨利潤為117億,同比下滑14.6%)
,未來盈利增長難解。
  回應
subway的經營理念就是賺加盟商的錢,然後通過快速擴張的店鋪資料再去賺投資者的錢。
主要還是賣太貴,而且點餐方式要選擇麵包、配料,對於不熟悉的顧客來說太為難,不如麥當勞預設菜單
最大的問題是CP值吧!尤其當萬物齊漲後,貴又吃不飽的吃草餐印象揮之不去,其他速食漢堡店至少可以大口吃炸雞薯條慛眠自己肚子
subawy 雖然可以客製化搭配菜單;但很貴。對於學生小資族很不友好, 200元價格吃完好空虛,還不如點便當
Subway 在一周前(2023-02-14)宣佈求售,目前已聘請摩根大通(J.P. Morgan)提供諮詢探討出售的過程,不過不會給出售時間表,也不會確認過程中是否會保證出售。(法新社)
Subway 完美切合我的需求,口味清淡 乾淨衛生 有菜有肉,稍高的定價也阻隔了不少人潮,永遠都有位子坐著慢慢吃,總之希望這次換手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比較值啊 比起其他速食還是健康點啊,但真的要比其他健康飲食當然不會是首選

美媒:中式素食簡單、美味、優雅

美國VICE新聞網2023-02-22漢娜•車的《中國素食廚房》是一本超越豆腐的必備食譜,在美國,許多受歡迎的中式菜肴是已被美國化的陳皮雞和炸蟹角等,而當提到更傳統的中式菜品時,人們往往會想到葷菜,如北京烤鴨和叉燒等。然而,漢娜•車在此書中強調,中餐其實是一種很大程度上基於素菜的烹飪體系。來到中國並學習素食烹飪後,她發現蔬菜不僅不可或缺,而且一切都讓人感覺如此簡單和優雅。(作者亞當•羅斯巴特,丁雨晴譯)
2023-02-27 09:37:50
阿楨
南方菜偏甜北方菜偏鹹,但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基本上“北高南低、東高西低” 2023-03-05

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基本上呈“北高南低、東高西低”的分佈特徵。東北地區患病率較高,吉林省達到了4.5%,遠高於全國3.21%。東部沿海高於內地,特別是江浙滬達4%。 而兩湖江西2.2%,體現了糖尿病患病率與居民生活水準高低緊密相關;奇怪了,為什麼會北高南低?而且高發地區沒有廣東?可能,北方廚師在做菜時也放糖,只不過鹽巴放得更多,遮蓋了甜味?至於浙江菜和上海菜對北方人來說也是偏甜,但實際杭幫菜和本幫菜 “濃油赤醬”,糖和鹽都不少放啊。 3、最後糖尿病患者往往合併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如果攝入過多的氯化鈉,可以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加重,使血壓難以控制。最後南方人喜歡吃新鮮海鮮法要不白灼要不清蒸,全程不加鹽也不加糖,吃的就是食品本身的鮮甜味,吃這些食物為主的人群,想得糖尿病都難啊。
2023-03-07 08:37:4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