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2-17 06:56:29| 人氣7,427| 回應13 | 上一篇 | 下一篇

《捷運公共藝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讀過楊子葆的《捷運公共藝術》(馬可孛羅,2002)除了聯想起《4444億的教訓》:台北捷運》和曾到各站拍過公共藝術留念外,納悶、捷運的藝術性不低於傳統鐵路,那為何有「鐵道迷」而沒「捷運迷」?

  捷運太《10倍速時代》時代,不如鐵路能懷舊「慢活」吧!

  鐵路在十九世紀出現時也是令人厭惡的黑旋風啊?

  那就等時間之輪來磨出捷運的懷舊「慢活」吧!在此之前來點閱欣賞一般公共藝術如前評《台灣公共藝術的探索》《美國環境藝術》不提的捷運公共藝術:

  楊子葆的《捷運公共藝術》雖然:從巴黎「新藝術風」、法蘭克福「後現代主義」、倫敦、維也納……,到莫斯科與聖彼得堡的「權力美學」、東京、漢城、香港,及至台北的古典現代兼而有之……構築出一幅儼然流動的捷運風情畫。但就沒提及紐約捷運的塗鴨藝術。

  紐約捷運的塗鴨被當局視為「公害」塗掉了,想看塗鴨藝術,可參考前評《常民公共藝術》

  啥是「公害」?不少花鉅資搞出的公共藝術不也成了「公害」藝術?

這個問題嘛,對產官學藝界而言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爭取到公共藝術經費:
本局(台北捷運)於民國八十一年「文化藝術獎助條例」頒佈之前就敏感地察覺到必需面臨公共藝術與重大工程建設相結合之課題,故於七十九年就著手研擬捷運車站設置公共藝術之推動策略,於八十年主動邀集學者專家召開「捷運建設與藝術品結合之推動計畫研會」,隨即於八十一年成立捷運公共藝術專案,宗旨在提昇捷運空間品質、加強捷運車站的地緣特色並促進捷 運建設的親和力。於八十二年初成立公共藝術專案審議委員會,囊括建築、景觀、藝術及藝術媒體各界之專家學者,針對捷運公共藝術評審推薦。
初期路網業已完成15件作品,其中淡水線雙連站於民國八十二年以公開徵件的方式選出「雙連‧行遠」之壁面設計,淡水線行人徒步區之小丘步道及兒童遊戲設施則於八十四年分別與鄰近之雙蓮國小及日新國小學童合作兒童馬賽克拼貼作品,南港線忠孝敦化站及行人多功能廣場之通風口亦以公共藝術之手法於八十六年以公開徵 件的方式選出「樹河」之立體造型,新店線北段及中和線公共藝術於八十七年率先以邀請比件之方式選出台大醫院站之雕塑-「手之組曲」、中正紀念堂站之垂簾- 「舞台、月台」、全像攝影-「非想、想飛」、空間藝術-「輕鬆的雲、走路的樂」、古亭站之垂吊造型-「邂逅」、中和線南勢角站之空間藝術-「青春美樂地」。八十八年底再增加四件公共藝術,其中新店線南段及南港線公共藝術以公開徵件方式取得,結果新店線公館站設置互動藝術-「偷窺」、新店站設置雕塑- 「天、地、人」、南港線市政府站設置雕塑-「成長系列」,南港線忠孝西路共構地下街則以直接委託之方式重現臺北府城牆並以公共藝術之手法賦予臺北城牆基礎 建材新生命-「麗正崇熙‧承恩景福」。另昆陽站公共藝術經公開徵件,結果「晶矽族群」所創作之互動藝術-「旋」獲首獎。
淡水線很多車站本身即是藝術品,高架站的車站多以現代材料反應中國傳統建築的意象,例如:以不鏽鋼做出格柵花窗的感覺、以鋼材做出斗拱的意象,再配上或懸山或捲棚的屋頂造型,以同中求異。地面站入口處的天窗則造成入口大廳豐富的光影變化。尤有甚者,劍潭站以纜索系統展現結構美、北投站以空間桁架強調高科技、淡水站則以當地建築語彙呼應地緣特色。劍潭站除獲大眾票選為台北市地標之一外,並榮獲八十六年度之建築師雜誌獎。
捷運車站除了本身堪為地標外,亦為擁擠的都市空間提供一些些舒緩的機會,例如:劍潭站旁的開放空間、士林站的表演廣場、北投站旁的景觀水池、淡水站的河岸公園、高架站下方的線形公園及自行車道、地下段上方之行人徒步區....等,皆為都市提供舒適怡 人的休閒空間。此外,部份車站的地坪設計及時配合了各站的公共藝術主題發揮,石牌站以十字圖形象徵「醫學天地」、原名天母站之明德站則以繽紛的色彩展現 「異國風味」等。
http://www.dorts.gov.tw/human/public_art.asp

如此奢華喲!難怪會《4444億的教訓:台北捷運》


台北捷運算啥!高雄捷運更厲害:

高捷允加碼五千萬 解決捷運公共藝術爭議>7/17/2007中央社記者王淑芬

高雄捷運公司辦理捷運「公共藝術」案,經過兩年爭議,終於獲得折衷:捷運公司允諾加碼新台幣五千萬元挹注本土創作,做為公益贊助,並盼市府協助早日解決捷運公共藝術的爭議。
市府依規定在捷運建設中編列公共藝術經費一億八千五百萬元,捷運公司應依規定在每一個捷運車站設置五百萬元的公共藝術,公共藝術裝置內容要提報市府文化局「公共藝術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才能落實。但是捷運公司並未依規定送審議委員會審查通過,逕向國外藝術大師訂製紅線R4、O5R10 及R17三站計一億一千萬元的裝置藝術品,而排擠到本土藝術創作的機會,遭到議會杯葛。
一億八千五百萬元公共藝術總經費中的一億一千萬元是捷運公司逕做決定,未依規定事先送文化局審查通過就向國外訂製公共藝術創作,事後,捷運公司多次提案要求審議委員會追認,但是市府態度堅定,使得捷運公司面臨公共藝術無法驗收的局面。
多年來,捷運公司多次提案要求文化局審查追認,但是一次次被退,面對捷運紅線年底即將通車,雖然上述三車站公共藝術都已展開裝置,但卻無法被追認,捷運公司決定讓步,以確保三車站公共藝術可以趕快獲得驗收。
捷運公司總經理范陳柏今天證實,為了讓公共藝術的問題早日解決,捷運公司同意加碼五千萬元做為本土藝術創作的公益贊助。范陳柏表示,捷運公共藝術總經費將增 為兩億三千五百萬元,其中本土藝術創作金額是一億兩千五百萬元、國外創作品是一億一千萬元,捷運公司盼這項折衷方案可以解決懸宕多時的公共藝術之爭。
捷運公司已擬定新的公共藝術企畫案,近日將送交文化局公共藝術審議委員會做審查追認,希望捷運紅線年底通車之前,R4等捷運三個引進國外公共藝術裝置品都能合法被追認,並獲得民眾的好口碑。捷運R4站公共藝術是凝聚的綠寶石、O5R10站名為光之穹頂、R17為海上雄師。

 

年虧20億元 高捷車站 關燈節流  中時2008-01-10林秀麗

 

 

 高雄捷運每月平均運量僅十五萬人次,距四十五萬人次才能收支平衡的目標,還有一大段距離,因此,高捷為了彌補年虧損廿億元大洞,決定各車站候車月台照明燈管減量,空調溫度調高一度,美麗島站玻璃藝術作品「光之穹頂」非假日光源減掉三分之一。

 據了解,高雄捷運運量低、營收少,每年虧損廿億元,已成為大股東中鋼公司的包袱,對此,新上任的高捷總經理顏邦傑表示,高捷面臨直接營運成本、投資利息及折舊壓力,必須節流彌補虧損。

 至於節流第一步,以省電二○%為目標,各車站未開放使用的候車月台照明燈管減量,但是卻也因此使得月台顯得昏暗,必須面臨尤其是夜間十一點末班車時段,候車乘客較少,更讓女性乘客心裡發毛。

 至於高捷美麗島站外頭耗資千萬打造的「捷運之心」,原本設計於夜間營造雷射光束交錯美景,為了省電,雷射光從未打開過。

 另外,高捷引以為傲的美麗島站公共藝術「光之穹頂」玻璃藝術作品,民眾也只有在假日才能欣賞到光影藝術全貌。

 據高捷公關處長黃一中表示,各車站月台、穿堂層及電聯車車廂,若人潮較少及天氣溫度較低時,空調溫度機動調高一度,一年下來估計可以省電七百八十萬度,電費則是大約在一千三百多萬元。

 

上億「捷運之心」沒用過 民眾批浪費  TVBS  2011-11-29 .

 

〈獨家〉上億「捷運之心」沒用過 民眾批浪費 

 第一次到高雄捷運美麗島站的遊客,幾乎都會被大廳美麗壯觀的「光之穹頂」給吸引,其實很多人恐怕都不知道,捷運站外頭,還有一座用雷射燈打造的「捷運之心」,只是這「捷運之心」花了1億1千多萬,捷運營運3年多來,還沒通過驗收,從未正式啟用,讓民眾直呼,真的是太浪費了。

 捷運美麗島站,4座玻璃帷幕,在夜間射出一道道雷射光束,在空中交會,形成一顆閃耀的星星,不過很多人,恐怕還沒機會,欣賞到這個畫面,因為高雄捷運通車3年多來,從沒正式使用過。

 記者:「有聽過這裡有一座捷運之心嗎?」高雄市民:「(沒看過)也沒聽過,沒有看過,如果真有這樣的計畫,沒有(做)出來是真的很可惜。」

 許多人聽都沒聽過,因為這座花了1億1千多萬元,還特地請到日本建築師,設計的「捷運之心」,由於聚光力不足,加上夜間周邊的光害嚴重,因此效果不佳,不但到現在還沒驗收通過,機器還一度送回美國校正調整。

 高雄市民:「想這樣的設計,應該是想會比較好,可能考慮不夠周延。」高雄市民:「不想看呀,為什麼要花這麼多錢,看那個要幹嘛。」

 晚間重回現場,整個路面燈火通明,玻璃帷幕成了4座大型燈柱,也難怪「捷運之心」,展現不出構想中的耀眼光芒,啟用之日更是遙遙無期。

 其實美麗島站,日前也因為玻璃帷幕,在白天會造成陽光折射,讓周圍的店家又熱又刺眼,無法做生意,收入一落千丈而遭到抗議,如今設計瑕疵再添一樁,也難怪招來民眾浪費的批評聲浪。

 

高雄捷運公共藝術

 

高雄捷運美麗島站公共藝術「光之穹頂」揭幕典禮

高雄捷運橘線美麗島站公共藝術「捷運之心、祈禱」

高雄捷運小港機場站站內壁飾水波般的玻璃

高雄捷運公共藝術之旅Ⅱ(紅線凹仔底~橋頭車站)

 

台北捷運公共藝術

 

台大醫院站公共藝術

古亭站公共藝術「邂逅」

aAfkjfp01fo1i-13231/loc280/254_metro14.JPG

 

捷運公共藝術 「美意」不再 【聯合報2009.11.02

 

 

捷運昆陽站的公共藝術「旋」已停擺多時。 記者陳志豪/攝影

台北捷運系統給人整潔明亮的印象,公共藝術裝置更有畫龍點睛效果,但幾年下來,部分動輒百萬元的作品卻已不堪用、停用或蒙上灰塵,讓「美意」大打折扣。

 台北捷運公司表示,公共藝術作品管理不易,每月該公司都會召開會議,逐一檢視作品,通報是否需要報修或清潔維護,只要民眾反映都會處理。

 目前捷運系統共有40多件的公共藝術作品,總金額約1億4000多萬元,其中最密的文湖線,由於7月才營運,狀況大致良好亮麗如新,但其他車站就情況不一,淡水線雙連站,本有一件「兒童的彩繪大地」馬賽克拼貼步道,因破損率太高,早於91年已拆除。

 公館站的「偷窺」,造價395萬元,立體投影造型及天花板銀幕,因為使用高瓦度燈泡,不易散熱,無法久開,還得限定時間欣賞,原本用來讓站內外有互動之感,但很多人以為已荒廢不用。

 捷運中正紀念堂站的公共藝術「非想、想飛」,只剩解說牌,牆面卻空無一物。

台北市議員吳世正日前也質疑捷運公司放任公共藝術擺爛,他舉例說,板南線昆陽站「旋」,造價近500萬元,鑲嵌在玻璃牆中的木馬剪影,原在行人接近時會響起音樂聲並隨之起舞,但現在卻只是冷冰冰的立在玻璃牆中;板橋站「進化的軌跡」,造價300萬元,捷運廊柱上的圓環,原本列車進站就會轉動,後來改成一小時轉一次,結果又因為太吵,乾脆就不再轉動。

 還有府中站「空間之詩」,造型特殊的長條型LED字幕機,民眾可用簡訊上傳詩文發表,但似乎使用率也不高,古亭站「邂逅」,造價近500萬元,12件臉譜創作,因高度過高、不易清理,已經看得出「歲月」留下的痕跡,中正紀念堂往金華街通道「非想、想飛」,造價320萬元,原有的攝影作品已不復見,只剩黑漆漆的長條框框。

 吳世正說,捷運是進步城市的象徵,尤其公共藝術品讓人有驚豔的感動,捷運公司應該善盡維護責任,每件作品都是藝術家的心血結晶,捷運公司應該成立專責單位,維持公共藝術品的正常展示、運作,否則百萬藝術品蒙塵、失能,徒然浪費公帑。

三大藝術公害

 

塗鴉公害 詳參【圖博館】:《常民公共藝術》
 

北市街頭藝人陳紹銘塗鴉2011-6-11被警方查獲

街頭藝人陳紹銘在台北羅斯福路沿線7家銀行,玻璃、ATM上塗鴉,書寫「world revolution ,bomb the banks﹗」(意指世界革命、炸掉銀行)


美國街(西門町)照片
台北市西門町「美國街」,去年有來自9國的塗鴉大師,在牆面上留下經典決賽作品,日前(2012-05-05)卻被不明人士以金色噴漆破壞,這讓主辦單位相當氣憤和痛心,擔心會讓台灣的國際名聲受到莫大損害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505/44203.htm
23140019

日常生活的街頭塗鴉研究: 以西門町爲例

美國街(西門町)照片

  壹, 看見塗鴉:問題意識

面對滿街的塗鴉,你有什麼感受 讓我們來設想幾種可能的態度:第一種是美醜的問題,畫的好與不好,著色,構圖與美感等,這個感受涉及到我們對於何謂美醜的價值判斷,這是一個社會性的觀看;第二種可能是憤怒,因爲這涉及誰掌握公共空間的使用權,「他憑什麼在這邊塗鴉 」,這是最有可能的想法,這個感受與我們如何界定公共空間,如何定義合法非法有關,他也具備著強烈的社會性;第三種,或者可能是最多的一種—「沒有感受」,擡頭一眼然後匆匆的過.

  對我而言,塗鴉迷人的地方,除了在街頭那種瞬間即逝,帶著美學及浪漫行動色彩的性格外;衆人如何詮釋他,爲何采取這樣的方式詮釋,亦即上一段說的詮釋的社會性,也讓我非常著迷與焦慮.我好奇著大家如何詮釋這個開放文本,也質疑著這個開放文本的開放性,究竟有多開放

  仔細觀察,塗鴉充斥在我們的生活周圍,這些塗鴉有時候被當作公害污染,必須擦除;有時候被當作美麗的裝飾,增添逛街行走的樂趣;但是更多時候則被當成一把灑在牆上的沙,無足輕重,沒有意義.但這些不被看見的塗鴉有意義嗎可以站在傳播學的領域中發問嗎 他們和日常生活的關系是什麼 塗鴉可以研究嗎

  牆上的塗鴉並不全然只是受壓迫者的發聲,塗鴉所依附的「牆」,更有可能是壓迫者的場域.當研究者肯認塗鴉的抵抗意涵時,卻同時發現更多壓迫性的塗鴉,例如「滾出去!黑鬼!」這種仇恨式的言論也化作塗鴉的形式出現.換言之,有更多塗鴉是在對同性戀,黑人或是女性挑戰的,這些敵意塗鴉實體化了被壓迫者所處的艱困環境,可能進一步讓這些被壓迫者噤聲.

  另有研究者將塗鴉視爲公害,研究社區如何清除塗鴉的研究,例如Tweedy(1995:68)觀察社區居民協力防制塗鴉,共同推動「塗鴉零容忍計畫」(Zero Graffiti Tolerance).Tweedy(1995)指出塗鴉被當成社區景觀公害,移除塗鴉需要耗費大量的社會成本,社區居民必須透過警方的配合,舉辦社區會議,宣導法令教育等多方面努力,一起禁絕塗鴉,透過解決青少年的犯罪問題,也促進在地居民合作.

  塗鴉研究是一個沒有典範(paradigm)的領域,他廣含各個學門的問題意識,也各自回應每個科系對他的發問,我們可以說,這種沒有疆界,沒有終止的特色,也回過頭來定義了塗鴉爲何,塗鴉正是一種難以被掌握,難以被意義所匡現的現象,他是牆上出現的文字,是破壞公物的污染,是顛覆霸權的希望,也是召喚革命的種子.塗鴉是現象,是名詞,也是動詞.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217


公共藝術公害 詳參【圖博館】:《台灣公共藝術的探索》
 
照片中你看到了什麼?電箱?招牌?路標?不﹗不﹗是公共藝術。
中壢市公所在新街溪河濱步道闢建水岸光廊,其中LED互動景觀設施,附近居民認為妨礙步道通行,造型怪異,要求遷移。
莊明旗藝術家原作品 牡丹鄉在地人︰四不像 看不懂
 

行動藝術公害

 

行動藝術 常惹爭議【聯合報╱何定照 2011.04.05

 

行動藝術(Performance Art)又譯為行為藝術,指個人或群體在特定時間和地點藉特定行動、行為,表達藝術及社會看法,興起於一九六○年代末。

行動藝術因觀念性強,又非使用一般人熟悉的平面藝術材質,常引起爭議。台灣最著名的案例即是一九八八年,藝術家李銘盛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前現場拉屎,以向館內舉辦的「達達的世界」特展致敬,引起軒然大波。

近年中國將活豬的胸腔打開,露出跳動的心臟,然後再縫合;也有人將十噸蘋果倒進水池,宣稱表現「生命從新鮮到腐爛的過程」,都惹來非議。歐美行動藝術家還將金魚放進果汁機攪動、以生肉當作服裝,都成為爭議話題。

表演行動藝術 街頭做愛2012.05.30法辦

桃園縣民楊士毅上網PO「street love(街頭做愛的意思)」影片,以鬧區為場景做出疑似「親熱」動作,警方昨天約談,他聲稱沒真做、重點部位有貼膠帶、是街頭藝術表演,警方表示將依妨害風化罪函送法辦。這支影片被電視播出後,警方昨天約談楊士毅,他強調是街頭行動藝術,只想表達潛意識的力量,雖然有脫衣,但重點部位都貼膠帶,只是裝模作樣,沒有真的做愛,女主角也沒脫衣,不是妨害風化。

藝術是為挑起思想偏見?2011-11-30 旺報 刁卿蕙(旅美時事畫評家)(楨:難得敢批艾!艾未未 另參本館:中共為何反維權

 某男子在汽車旅館,為其不到10歲的一雙兒女,拍下一系列「情境裸露」照片,放上部落格供人欣賞。被檢舉後,該男子揚言「要和假道學對抗」。以學術為名,曾發布人獸交照片,引發爭議的「性別學」教授何春蕤回應道:「令幼兒表演成人親暱行為,是為凸顯單純和性之間的衝突感,畢竟『藝術作品就是要挑起人們思想裡的偏見』。」

 於此同時,為聲援大陸維權藝術家艾未未,某台灣教授將艾遭爭議的「一虎八奶」四照放上臉書,不到兩天,「臉書便將這些帖子刪去並給予警告」。於是該教授投書謂:「此舉很大程度上正坐實了中共對艾未未裸體照片的『淫穢』指控」。

 色情或藝術向來無定論,可確定的是艾未未這組舊照,再藉「正義」的國際媒體及標榜藝術至上的文化人士傳播翻新。然而,箝制自由的中共又因誣藝術為色情,再添反人權惡例。

 艾未未及其同情者似乎仍活在1866年庫貝爾《世界的根源》裡,以為西方先進國家的社會大眾自此已對裸露尺度達成了共識;中共少見多怪,足見智識未開,人權落後。他們顯然不知10月中,美國的臉書將一乳癌公益團體的帳戶關閉,只因其所展示的人體彩繪照片中隱約可辨識乳癌生還者的乳頭。

 2008年8月,澳洲總理陸克文怒斥某藝術雜誌以一名11歲女童的裸照為封面,並威脅斷絕援助該雜誌,一時輿論譁然,全國陷入兩極叫罵。1980年代以《Love Hotels》(愛情旅館)情色照片起家的攝影師荒木經惟,其作風至今仍令日本政府頭疼。自稱是神的荒木說,「我一離開母親子宮,就開始紀錄她的性。」荒木一反早期的西方裸體攝影家所講究的古典優雅取鏡,其作品不避諱予觀者猥褻與骯髒的聯想。經前衛藝評家以理論附會,「骯髒」二字所帶來的反差,遂成了其運作「反抗」的藝術手段了。

 「藝術作品就是要挑起人們思想裡的偏見」,拾西方可議理論之牙慧,人類最低層的性幻想,無論是戀童、人獸、雜交等,童叟皆知的粗暴淺俗,均可藉各式手法正當化與公開展示了。

 但凡藉「藝術家」之眼窺視了渲染誇大的畫面後,還是無法看見「愛與美的敬意與純潔」者,才是病態與思想齷齪。由是,為標榜思想先進,寬容異議,維護創作自由,大家就禁聲欣賞裸兒趴在八爪椅上,就一起來廣傳一虎八奶照吧!

 

捷運電影 

 

  【楨:看幾米電影《地下鐵》,總覺將幾米都會女男覓情(泛指愛/友/人/動植物之情)淡淡幽寂/飄無/詩意的繪(地有點拙之)本,改拍成有真實愛情故事的影視,若有所失。

  或許以後現代浪漫愛情為主的「捷運電影」(台港泰皆然)已異於「歷經一段路程而領悟」的現代「公路電影」。

  日片《穿越時空‧地下鐵》雖也耍了下穿越時空噱頭,藝術及娛樂皆不足,但有拍出日本文藝特色:親情(對父由誤解/恨到了解/敬);亂倫(同父異母之外遇女);歷史(戰前衰/戰後興之懷舊)。

  另參本館:《向左走向右走》《捷運公共藝術》《德州巴黎》《4444億的教訓》高捷變高劫 兩岸高鐵 高鐵完了  中國地鐵 <大陸鐵路運輸緊張發展滯後> 大陸鐵路經濟

  公路電影,顧名思義就是電影內容是發生在公路上(旅行上)的各種事情。遠離一般生活, 藉由旅遊、迷失、摸索、自由的解放,理解原本無法領悟的人生問題。

http://mimibao.pixnet.net/blog/post/22116347

 
泰片《下一站,說愛你》讓曼谷捷運紅遍全亞
 
透過電影行銷城市觀光形象,效果真是無遠弗屆。去年在泰國締造票房狂潮的愛情浪漫喜劇《下一站,說愛你》,就是為了泰國捷運公司通車十周年而拍攝
 透過電影行銷城市觀光形象,效果真是無遠弗屆。去年在泰國締造票房狂潮的愛情浪漫喜劇《下一站,說愛你》,就是為了泰國捷運公司通車十周年而拍攝,隨著影片大賣座,不但把男主角Ken(肯帝拉傑)和女主角Chris(克麗絲霍旺)捧上超級巨星的寶座,劇情中出現的各個曼谷觀光旅遊景點,舉凡捷運站,天文台,嘟嘟車等,現在都成為亞洲各國遊客指定造訪的行程。在拍攝期間泰國捷運公司不但全力支援出借場地,還心胸非常寬大地讓電影裡出現捷運系統大跳電的情節,好營造男女主角談戀愛的浪漫情境,如今都有了回報,這種互蒙其利的合作模式非常值得台北捷運公司參考。
即將於明日上檔的《下一站,說愛你》是亞洲片少見的女追男愛情喜劇,有著一雙瞇瞇眼的女主角Chris(克麗絲霍旺),飾演30歲還沒談過戀愛的敗犬剩女OL,在路邊攤和捷運站兩度巧遇超級帥哥工程師Ken(肯帝拉傑)之後,決心擺脫[滯銷]的人生,於是展開一連串瘋狂又爆笑的追求行動。編導非常巧思地把韓片[我的野蠻女友]和類似《夜市人生》的梗,融合曼谷大街小巷的景色,打造出一部於樂效果十足的喜劇,果然一推出就在泰國造成轟動,成為年度泰片票房總冠軍,影片版權也順利賣到日韓香港星馬等市場,各地片商在看過試片觀眾的反應後,都很有信心本片將能開拓泰國電影在鬼片之外的新風潮。
在《下一站,說愛你》的成功效應中,無形獲利最巨大的當屬曼谷的觀光形象,片中男女主角邂逅與培養感情的每一個地方,雖然都是平凡的街景或捷運站,但是透過電影的魔力,都自然而然引起觀眾強烈的共鳴與認同,部分已經搶先一睹為快的觀眾甚至在網路上組成粉絲團,紛紛電話到泰國觀光局台北辦事處詢問 ,準備到曼谷實地體驗電影中充滿愛戀氛圍的場景,尤其是女主角在片中所搭乘的嘟嘟車,人力機車,渡船,捷運,公車,原本只是曼谷市井小民每天日常生活中平凡無奇的交通工具,沒想到透過一部賣座電影,竟然能《點石成金》,這可能是電影公司當初始料未及之處。
http://app.atmovies.com.tw/news/news.cfm?action=view&newsid=17177
 
《十七號出入口》,台灣首部「捷運公路電影」
 
     台灣有史以來,首次以捷運貫穿全片意象的高畫質電視電影《十七號出入口》,已經於2010-8月2號在台北市捷運上開拍。有別於過去所謂的公路電影 (全部故事主軸都發生在公路浪遊上),《十七號出入口》創造了一種新類型的影片:「類公路電影」。
       所謂「類公路電影」的特色是:片中的故事主軸,全都發生在地底下的捷運甬道裡。而《十七號出入口》的主角趙學平(金士傑飾演),從清晨起床後,便搭乘捷運在台北市裡到處晃蕩,度過奇特的一天。
這部由李志薔導演、蔡銀娟編劇的影片,除了請來舞台劇國寶金士傑飾演主角趙學平外,還請來了新生代偶像明星吳中天飾演年輕時的他。兩位演員不但約好要塑造一些共同的小動作以增加戲感,吳中天甚至還要求劇組幫他在鼻下點一顆跟金士傑一樣小小的痣,非常用心。
       此外,本片還邀請張睿家一人分飾兩角,扮演現代的青少年阿宏以及60年前的青少年阿丁。不但角色個性非常鮮明,而且還將分別跟金士傑、吳中天對戲,互飆演技,精彩可期,敬請拭目以待。
http://blog.chinatimes.com/dreamer/archive/2010/08/08/526441.html
 
《地下鐵》(Sound of Colors,2003)劇情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地下鐵,通向一個叫做希望的出口;然後,為了愛,他們卻在擁擠的車箱迷失方向,不斷的坐錯車,並一再下錯車,常常迷路,常常失落,常常受傷。
不過幸好,他們復原的快……
海約(楊千嬅飾)雖然是個盲女,卻依然不停尋找著心中隱約的光亮,在跌跌撞撞之後,她明白,其實很多事情是不能強求的;乃強(梁朝偉飾)常常以為自己看得很清楚,卻在眼睛盲了之後才發覺自己苦苦追求的東西原來就在自己身邊;梅琳(董潔飾)流連於地下鐵中等待那個人會緊握她的手,告訴他星星的方向,不過有人說美好的愛情童話只是欺騙自己的一種藉口;而阿傑(張震飾)活在夜晚,卻忘了白天,但是在夜晚狂歡的人群散去之後,誰又來溫暖這寂寞的空間?
無論是看不到還是看得到,他們總是努力尋找著希望深怕幸運就在身邊,卻被粗心錯過;他們總是盼望,在車站來去匆匆的人群中,有一個人會在地下鐵的出口等她或他。
於是,天使(范植偉飾)在冥冥之中給了他們愛的力量……「我們總在地下鐵匆匆相遇,又擦身而過…」「誰會在地下鐵的出口等我?」這是幾米最鍾愛的繪本【地下鐵】裡的文字,也是電影【地下鐵】的主題和精神。
繪本【地下鐵】透過一個盲女每天走進地下鐵這樣一個曲折蜿蜒的地底世界…經過無數個未知小站,錯過無數個擦肩而過的人…傳達出每個人只要用心並充滿希望,都可以「看見」生命裡的感情倚靠,找到讓她很想說出:「我一直忘記說聲謝謝,謝謝一直你陪伴著我」的伴侶。
這樣一個充滿翩翩想像的【地下鐵】,在變成讓人感動的電影畫面之前,其實只是王家衛導演的友人從台灣寄到香港給他的聖誕禮物。王導演在百忙中一口氣讀完這本繪本,雖然愛不釋手,並沒有立刻想把【地下鐵】改編成電影的念頭。這中間梁朝偉也讀到這本書,並且透露有機會希望可以將這本書本上銀幕的想法。沒想到才過了幾個月,21世紀最讓人措手不及的病毒SARS就開始亞洲地區肆虐,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造成了無數場生離死別和悲傷遺憾……在大家的高度警覺和通力合作下,SARS被控制住了,不再肆無忌憚地恣意蔓延,但它造成的恐懼與疏離,卻在每個人心裡埋下了陰影。
http://movie.kingnet.com.tw/search/index.html?act=movie&r=1070601403
 
穿越時空‧地下鐵 Riding the metro (2006)
 
導演:篠原哲雄
演員:淺田次郎/堤真一/大澤隆夫/常盤貴子
影片短評
恩看到真的失望,跟前幾部日片比起來真的差多了,劇情沒串連性…怎麼做到最後他三不五時他就來來回回此不推
劇情太讓我失望…導演手法太差…一點都沒拍出讓我想看下去的感覺
我覺得很感人耶!而且大澤隆夫真的嚇到我,演得超好!
除了看到主角跟女主角被命運惡整外,沒有看到其他的賣點,除了惡搞,還是惡搞,看dvd即可
劇情簡介
如果能夠穿梭時空,回到過去,你會想為親愛的人做些什麼?
長谷部真次(堤真一飾)是個上班族,每天日復一日的搭乘地鐵上下班,與父親自小就脫離了關係,與戀人的關係也漸行漸遠。一趟平淡無奇的地鐵之旅,卻讓他重回昭和39年的東京,遇見年輕清純的父母親,及因意外死去的哥哥。
同時,多年不見的家人,傳來父親病危的消息,面對人生中的各種悔恨,真次與情婦道子(岡本綾飾),一次又一次的搭上穿梭時空的列車,試圖改變過去....透過多次的時空之旅,真次逐漸了解父親的往事;在真次對父親解開心結的同時,道子亦發現了她和真次兩人之間,有一個無法解開的死結……
《鐵道員》作者淺田次郎同名小說改編,堤真一、岡本綾、大澤隆夫與常盤貴子感人演出穿梭時空的奇幻故事,並請到《青春電幻物語》的歌手Salyu與小林武史跨刀製作音樂。
影片全程在東京地下鐵各車站實景拍攝,美術金田克美在開拍前便詳細地調查過當時的新中野車站,並透過東京地下鐵大力贊助而獲得最寫實的數據及資料,最後決定於竹橋的車站拍攝,重現昭和39年面貌。為配合車站運作時間,劇組每日只能利用末班車與首班車間的幾個小時陳設與拍攝。
 
從過去看自己 穿越時空.地下鐵  2008/4/22
 
不同於其他時空電影,本片如何穿越時空依然沒有邏輯可言,反正也不是本片重點,本片也並非有如蝴蝶效應、黑洞頻率一般訴求透過過去改變未來(另參本館:蝴蝶效應),而是透過過去看看自己,男主角從小就認為父親是一個跋扈奸詐的人,因次非常討厭他甚至是脫離父子關係,不再跟他見面,弟弟告知父親生病也不去看他,他生命中的遺憾就是他親愛的哥哥發生車禍,因此回到過去之後讓他發現真相才因此看清楚生命。
男主角不停的到每個時空看父母親、哥哥年輕時候的樣子,把早期日本戰爭時代的模樣塑造不錯,由大澤隆夫飾演的父親表面上是一個脾氣暴躁奸詐狡猾的人,透過時空穿梭發現父親年輕時候也是一個很有夢想、愛妻子、愛小孩的人,因為戰爭苟延殘喘才讓他變成暴利的個性,知道父親其實根本並非有如想像中那樣,也見到小時候就已經去世的哥哥是因為什麼原因發生意外。
本片所謂透過去過看見自己表示男主角雖然長大之後跟父親斷絕關係但事實上他的個性跟他父親一模一樣一樣的倔降自以為是,甚至是跟父親一樣自己本身有了家庭在外面還是有女人,這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嗎?了解到無論無論是多麼怨恨畢竟還是血濃於水,只不過到了結局飾演情婦岡本陵所設下的結局實在是有點誇張狗血,甚至是某種道德的救贖,不過是上一代的罪孽為什麼還要留給下一代來接受逞罰,讓人覺得怎麼不能夠改變過去讓哥哥復活會好一點呢?
男女主角提真一、岡本陵在電影中演出算是中規中矩,令人驚艷的居然是大澤隆夫從年輕演出到老把一個原本有理想的青年到晚期變成一個薄情寡意的人演出很好,戲份不多的常盤貴子第一次看她演出一名妓女後來可以變成一個愛小孩的媽媽也是很搶戲。
本片在敘述過去的時代十分引人如勝,包括早期景物的刻畫、當然莫過於大澤隆夫、常盤貴子等這樣角色鮮明的角色襯托出劇情以及為什麼男主角會變成這樣的人,雖然我們不該過度緬懷過去,但是如果從過去檢討自己在看看未來才可以改變自己讓自己有進步,更別忘了家人再怎麼壞可能是過去一些原因造成,肯花點時間稍稍了解一下過去,就不會造成遺憾發生。
http://bbs.atmovies.com.tw/bbs/bbs.cfm?action=view&c=102&s=44199
 
《一頁台北》500人擠爆捷運列車
 
由國際大導演溫德斯監製、陳駿霖導演的電影《一頁台北》,正如火如荼的拍攝中。昨日凌晨1點,已經休息的台北小南門捷運站湧入近500人,進行全國首次全站清空讓電影拍攝使用的工程。
 由國際大導演溫德斯監製、陳駿霖導演的電影《一頁台北》,正如火如荼的拍攝中。昨日凌晨1點,已經休息的台北小南門捷運站湧入近500人,進行全國首次全站清空讓電影拍攝使用的工程。除了站務人員、駕駛加班上戲之外,台北捷運公司還提供一台列車供製作公司使用。演員郭采潔、姚淳耀、張孝全披掛上陣,500名臨時演員與工作人員進站,當場擠爆深夜平靜的捷運站。
《一頁台北》拍出台北的迷人氣味,其中當然少不了台北人生活中必經的捷運。以往電影需要拍攝捷運,都會碰到層層問題,拍攝往往因為會影響通勤的乘客而有相當多的侷限,而固定班次行駛的列車,也無法配合電影拍攝一再重開;要多拍一個鏡頭,以會面臨乘客不連戲的問題。電影《詭絲》當初就是因為無法克服這些障礙,所以耗時耗力的在片場搭設捷運車廂拍戲。《一頁台北》有幸得到台北市電影委員會與台北捷運公司的大力協助,將捷運完全變成電影的場景配合演出。導演還特別情商台灣當前經驗豐富的電影工作人員來協助調度500位乘客演員,一一向他們說戲,教他們走位,光是500人的服裝造型就要花3個小時完成。
在《一頁台北》中飾演被劈腿的警察張孝全,身處擁擠的捷運站之中追逐郭采潔、姚淳耀違規急奔。第一次在行駛中的捷運、手扶梯上下奔馳,三位演員才發現難度遠比想像中高許多。第一天上戲,郭采潔就見識到如此大的場面,導演要求精準的配合列車進站、車速行駛、乘客流動的節奏,讓第一次拍電影的郭采潔大嘆拍電影真的比拍電視細膩許多,第一天就讓她覺得會是最難忘的經驗。就連電影演出經驗豐富的張孝全,看到整個捷運、乘客演員完全配合演出的盛況,都覺得:「這才真的像在拍電影,感覺非常好。」三人跑的滿頭大汗追求奔馳的速度感,一直重來了30多次,到捷運快開始營運時才完成。站務人員經過一整晚的配合演出,一次又一次的行駛、停車、等待演員歸位,直呼:「你們拍電影真的很辛苦,拍的畫面才幾分鐘,就要拍一整晚。」讓他們身立其境的了解到台灣電影人的意志力。《一頁台北》預計4月底殺青,明年春天在台上映,屆時觀眾將有機會享受到本片大規模製作的震撼。
http://app.atmovies.com.tw/news/news.cfm?action=view&newsid=14630
 
一頁台北:陌生的城市
 
你在《一頁台北》中看到的台北,是陌生的城市,還是熟悉的城市,還是太多看不見的暗流呢?
電影以視覺為主,所以我們常說:「去『看』電影吧。」很少有人說:「我們去『聽』電影吧!」
正因為電影仰賴視覺來說故事,看得見的影像、場景、情緒與符號,就能撩撥起我們的共鳴;但是,電影有時候,另有有看不見的部份,任由觀眾想像去補充或填實。
陳駿霖執導的《一頁台北》,在看得見與看不見的部份,有些出人意料的選擇,他的堅持,替電影打造了不一樣的氛圍。
例如,姜康哲飾演的便利商店店員,知道好友小凱即將遠赴法國,於是特地請了兩小時假,要陪小凱再逛一次夜市,再吃幾口美食,記住台北的香味氣息。但是,卻因小凱捲進了黑社會安排的疑陣,成為小混混和警察追逐的對象,以致於還來不及吃起夜市的美食,小混混架走了高高,警察緊追著趁機落跑的小凱和Susie,開啟了一場混亂的台北夜行軍。
是的,夜市美食只是噱頭,混亂中的追逐其實是陳駿霖操縱起手中懸絲,要讓眾多演員都能互動相連的動員令而已,陳駿霖無意替任何美食拍特寫,不想跟王家衛《春光乍洩》中已成經典的台北夜市美食場景相抗衡,擁擠的人群,美食的招牌,都只是電影一閃而逝的台北背景而已。
看不真切的還包括小凱家的麵店,小凱經常客串跑堂,豹哥(高凌風)很愛帶親信阿洪(柯宇綸)來這裡吃麵,還津津有味地問起阿洪:「好吃吧!」只見阿洪點頭如搗蒜,但是他的享受與讚歎,觀眾是無緣體會的,因為除了冒煙的水蒸氣,你什麼都看不見,無緣目睹,就無緣分享,也就更無緣感動了。
飾演小凱雙親的高捷與劉瑞琪戲都不多,麵攤手藝究竟如何?也沒有一字著墨,沒有一個特寫畫面,相對之下,《聽說》中的林美秀與羅北安可就有血有肉的多,甚至連賣出的雞鴨便當,都還多了三分誘人的香氣了。
是的,我不應錯怪陳駿霖,因為美食並非《一頁台北》的劇情重點,導演有點像片中的那位警察基永(張孝全),只關注著那齣名叫《浪子情》的電視劇,完全不理會情人替他烹煮的美食,甚至可以看都不看,就以出勤為由,淡然告別。
《一頁台北》是台北市府引以為傲的城市行銷佳作,然而,平心而論,絕大多數的台北景觀都只是淡然閃過,未能留下太多的感動,夜市不能,榮星花園亦不能;捷運沒有,誠品亦沒有,關鍵就在於所有的意像都只是「浮光掠影」,看見的,不能留駐,沒看見的,更無法想見,因而更難停駐。
《一頁台北》真正讓大家看見的反而是既搞笑又誇張的《浪子情》電視劇,不但警察看,黑道老大看,飯店女中亦在看,飄盪在台北夜空的電波,竟然是在傳送這麼俚俗的電視劇,而且不分性別與階級,全都沈迷難捨,陳駿霖的確透過一齣刻意拍攝的肥皂劇,諷刺了台北夜生活的精神虛空,但是他改成了嬉笑怒罵的委婉方式來表白,試圖讓曾經著迷於《霹靂火》、《娘家》或《夜市人生》的影迷有了會心微笑。
可惜,這樣的技法並非新創,美國影星湯米.李.瓊斯(Tommy Lee Jones)執導的電影《馬奎斯的三場葬禮(Three Burials of Melquiades Estrada )》,同樣透過一齣無遠弗屆的肥皂劇,透過世間男女的著迷與耽戀,探討背後隱含的社會意義,墨西哥作家Guillermo Arriaga甚至還因為這樣的取材編劇手法,摘下了坎城影展的最佳編劇獎,不過,《一頁台北》的人生觀照雖非獨創,戲中戲的連結亦沒有對位得那麼精準,卻還是發揮了引爆笑料的功能,讓稍嫌沈緩的節奏,得到一點調劑的呼吸。
http://4bluestones.biz/mtblog/2010/04/post-1889.html
 
下一站,說愛你 Bangkok Traffic (Love) Story (2010)
 
導演: 亞狄桑卓士韋卡沁
演員: 克麗絲霍旺 肯帝拉傑翁普亞潘
影片短評
幽默 好看 哈哈大笑~
令人找回情竇初開、單純喜歡一個人的小幸福,雖然首輪已看過,還想再看一次!
很好看也很搞笑再添一點點感動,值得一再回味的電影!
實在是泰好看了,曼谷好美~絕對顛覆你對泰國電影的想法.....
劇情簡介
打破泰國影史票房紀錄的《下一站說愛你》,曾獲得2009年泰國Top Awards觀眾票選最受歡迎電影,最受歡迎男主角、泰國媒體選擇大獎最佳電影、最佳男女主角,以及Star Pics電影獎、Komchadluek Awards等多項提名,是一部令人又哭又笑的都會愛情喜劇。
女主角美麗,年屆30,猶是小姑獨處、甚至從未有過戀愛經驗,非但是旁人眼中的「敗犬女王」,更堪稱一張乾淨到日益發黃的白紙。在多方湧來的壓力下,她決定化被動為主動,睜亮犀利之眼,開大雷達用力探測四周帥哥…
一日,捷運上彷彿命中註定的偶遇,給她認識到心目中的真命天子—大伯,日子又剛好是情人節,豈不是一大好兆!?以往隨遇而安的美麗,這回決心卯足全力倒追大伯…。好不容易,帥哥到了手,缺乏戀愛經驗的美麗,卻三不五時出包、鬧出笑話,又要提防周旁漂亮美眉對大伯的投懷送抱,這組堪稱「敗犬剩女」VS.「天菜型男」的組合,又會碰發出什麼意想不到的笑料?
…而笑料背後,美麗那顆懸晾已久的心,能在愛情的澆灌下,揮別孤寂,盛開出超美麗的心花一朵朵嗎?
這部以捷運為藍本的電影,適逢泰國捷運慶祝十週年推出,引起熱烈迴響,人氣居高不下,累計票房更達一億四千萬泰銖,是2009年度泰國票房冠軍。本片男女主角由肯帝拉傑和克麗絲霍旺出飾,導演為執導過《小情人》的亞狄桑。
男女主角
Ken發揮了國民型男的吸金魅力,看過他演戲的人很難抵擋他超強的電力,不管是男生或女生在看電影過程中都會不自覺發出「怎麼會帥成這樣」的讚嘆。
導演的話
我們真的沒料到《下一站說愛你》會如此受歡迎,甚至成了泰國的國民運動,可能因為生活化的題材讓觀眾很容易有共鳴。
 
《下一站,說愛你》喧囂城市裡的愛情 文:NSRFZR
 
在泰國大多推出恐怖片的當下,仍舊期待電影市場能再度發出一片清新輕鬆的愛情喜劇,然而,終於等到了這部讓人覺得不論是單身或是牽著情侶的小手都適合觀賞的小品。
深愛一個人時,最情何以堪地,便是抱著不願意放手的決心,卻要勇敢面臨細數起兩人曾經一同創造過的回憶點滴…  
 《下一站,說愛你》是一部明明落在喧囂城市裡面,但是看完就想立刻買機票衝到曼谷去感受在這熙攘人潮之中,躲藏在擁擠裡面一絲浪漫情懷的魅力電影。雖然知道是一部愛情喜劇,但沒料到打從一開始,竟然就毫無戒心地發動攻勢強力開火,讓人笑到跺腳!拍攝手法略似於近來上映的國片《愛你一萬年》,然而取景方面得以感受到更為用心,光是曼谷市區的交通工具就出現各式各款,從被酒醉的女主角撞得稀爛的私人房車、乘客擠成一團的小巴、用人肉包著鐵站在車外也要擠上的公車、媲美咱們台北忠孝復興站人多到爆的捷運、該快的時候不快該慢的時候不慢的計程車、臉上會噴滿水的渡河船…等,巧妙地融入了女主角的上班路線,看來一點也不突兀,反而增加對於泰國觀光的認識。鏡頭以低調手法帶出不少景觀建築,卻更讓人心生嚮往,從女主角「麗」貿然約男主角「大伯」賞星星──雖然是在大白天裡到天文館看星星,一直到兩人保持著曖昧關係俯瞰曼谷市區,接著到「大伯」家中看著美麗海景夕陽,甚至是曼谷市區捷運擁擠與街頭熱鬧的程度,都可能讓沒有到過泰國的人感到驚艷──至少,筆者就是那一位看了本片後忍不住想衝到曼谷去的人!
 在捧腹大笑之餘,卻也不免來一段讓人感動的歷程。當女主角一一收拾著男主角刻意留下的物品,氛圍停滯在既捨不得愛情的即將逝去卻又心滿意足地回味過往的共同交錯點,還真讓已經身為老夫老妻的觀眾心裡面睽違已久的愛情觸動再度有了那麼一點跳躍!自從看了先前一部同樣來自泰國的青春愛情電影《愛在暹羅》,一直為片中悅耳的插曲感到著迷不已,本片不時出現的插曲雖然在落幕時不至於印象深刻地讓人深刻難忘,但搭配著畫面出現時,讓觀眾一邊好整以暇地瀏覽曼谷市景,一邊享受著輕快浪漫的音樂,倒也是種抿嘴一笑淺淺看愛情的輕鬆享受。在泰國大多推出恐怖片的當下,仍舊期待電影市場能再度發出一片清新輕鬆的愛情喜劇,然而,終於等到了這部讓人覺得不論是單身或是牽著情侶的小手都適合觀賞的小品。
  《下一站,說愛你》還有一點很特別。向來很喜歡用俊男美女的泰國電影,這次請來的女主角「麗」並不是所謂的第一眼美女,也許就是因為如此「平易近人」的長相,劇中的愛情故事才不會讓我們覺得距離如此遙遠,多了一份接近,感動的程度就會多一點!另一位擔任配角、身為「麗」的新婚好友,當這兩個時常膩在一起吃午餐手牽手逛街的大女生,因為其中一人幸運地先找到另一半而幸福地走入婚姻,兩個大女生要永遠在一起上學上班吃飯逛街的約定,看似被破壞了,對於珍惜好姐妹情誼的彼此心中,都有那麼一點不捨得。另一位擔任配角三不五時來攪局的正妹鄰居,再搭上爆笑的字幕翻譯,搭配當下的流行話題,從電視劇《夜市人生》到韓國男星Rain,全都被加諸到劇情讓觀眾笑到樂不可支!即便以「天兵的女主角」作為主軸,這種橋段已經被編入愛情故事不下上萬次,但只要配上個個性相反的男主角,兩人在天壤之別之外仍舊能夠猶疑在關係曖昧不明的階段,這種甜蜜蜜又酸溜溜的滋味,終究觀眾還是看不膩的。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87&eid=v287110
 
交通與愛情《下一站,說愛你》文:小智
 
作為一部愛情電影,除了笑鬧之外,能否讓觀眾在影片觀畢之後,心中充滿溫暖,並油生想談戀愛的心情,便決定電影的成功與否。
泰國除了鬼怪及動作片外,每年還會出產許多輕鬆的小品電影,題材涵蓋家庭、友情、愛情多款樣貌,雖然為數者眾,但素質卻也良莠不齊,委實可惜。2007年出品的《愛在暹羅》(Love of Siam),已可說是近年讓我看到最棒的泰國電影,之後的泰國小品片對我來說,就只是持平表現,沒有太過讓人眼睛一亮的感受。不過這部拿下泰國年度票房冠軍的《下一站,說愛你》(Bangkok Traffic (Love) Story),則可讓人再度對泰國愛情電影充滿信心,並開啟這類型電影不一樣的想像及期待空間。又或是說,已經好久一段時間,沒有再看到如同本片一樣,如此充滿陽光活力,並且朝氣勃勃的電影了。
 如果要論電影美學與劇情細緻度,本片其實都無法達到高分,又或是說本片其實還挺粗糙,就像電視上常看到的連續劇般通俗,並充斥略顯失真的風格化、卡通化人物。換句話說,本片擺明就沒有想要搞高深,反之就是要讓觀眾輕鬆地看、歡樂地笑,也因其在地化、生活化的娛樂通俗調性,甚至是一派嬉笑怒罵的生猛表述方式,都得以觸到觀眾們的笑點,並讓大家津津有味地持續往下觀賞下去。
作為一部愛情電影,除了笑鬧之外,能否讓觀眾在影片觀畢之後,心中充滿溫暖,並油生想談戀愛的心情,便決定電影的成功與否,很高興《下一站,說愛你》做到了!至少對我來說,前半段的笑鬧讓人真的雖囧但又有趣,而到了後半段則專心勾勒男女主角相遇之後的互動,以及別離時的痛苦與膠著。「愛一個人,並不是隨時都要跟對方在一起,而是要讓自己知道還有人一直深愛著妳。」諸如此類對於愛情的想法,不斷透過角色個別表述,讓觀眾自行反芻、決定愛情究竟是何種模樣,然而劇情部份伏筆運用之巧妙,更讓人看到最後會有「哇!原來是這樣子啊!」的驚喜感,輔以得宜的配樂使用,適時催化了觀眾的感動情緒,相信看到最後,大家臉上都能掛上溫暖的微笑。
 本片英文片名叫做《Bangkok Traffic (Love) Story》,顧名思義是「曼谷交通(愛情)故事」,作為一部慶祝泰國捷運十週年的電影,本片以「在捷運上遇見愛情」的主題,將「交通」與「愛情」這兩個不太搭嘎的題材做了完美銜接,並在現代化的影片氣息當中,保留了泰國的傳統特色,一如片中熱鬧的潑水節。猶有甚者,本片也透過畫面做了成功的城市行銷,以那街道、住宅、河岸、夕陽等場景,都拍得美輪美奐,讓人油生想要去泰國旅遊的欲望,無疑為這部生氣勃勃的電影加分再加分。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90&eid=v290112
 
15部最好的公路電影2006-12-08
 
  我們不知道駕車去加利福尼亞或者新奧爾良,到底有多少條路可供選擇,但是顯然這並不重要,即便只有一條,對於每個人來說也不能以同樣的方式兩次上路。對於一些人來說,這一路的驚喜遭遇會讓他終生難忘,但是對於另一些人來說,這條路將埋葬他們的一切,青春、生命、愛情、以及夢想……
  最狹義的旅程 《邦妮與克萊德》
  雌雄大盜,現在已是個很常用的犯罪組合。但《邦妮與克萊德》無疑是後來眾多亡命公路電影跟風炮製的經典之作。影片最初來源於美國三十年代的一起真實新聞事件,現實中的這對大盜,曾經橫行德克薩斯,一路持槍搶劫銀行,但最終為警方擊斃。三十年後,阿瑟·佩恩將它成功地搬上了銀幕。恰逢六十年代末美國社會反戰反政府情緒達到白熱化,所以這部將罪犯行為道德化的電影,理所當然地被看成是向現存體制和國家機器的挑戰。
  作為一部公路片,影片的故事顯然圍繞他們一路上的作案和逃往展開。當然在這對戀人的愛情之外,導演還為他們安排了三個同夥,並且讓這種兄弟的情義,和男女之間的情愛產生一種微秒的角力和互涉。克萊德既要維護和哥哥之間的感情,又要安撫哥哥的死對頭邦妮的情緒。而邦妮也在自由選擇和為愛犧牲之間權衡掙扎。當然隨著劇情的發展,其餘的同夥相繼死去,知道兩人成了真正的亡命鴛鴦。
公路片中常用的汽車,在這部電影中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邦妮與克萊德因為汽車而初次相遇,最終又以在車中被亂槍打死而告終。此外,他們每次搶劫都要換一輛車,並且一輛比一輛好。這種奇特的癖好,讓人不禁懷疑,導演在這裡賦予了車另外的一種意義,不僅僅是可供逃亡的工具,似乎還有對現代人企圖用對物質的無限追求,來通往自由之路的諷刺。
  最憂傷的旅程 《德克薩斯,巴黎》
  疏離和流浪一直是維姆·文德斯電影的永恒主題,但無疑《德克薩斯,巴黎》是其中最醇厚感人的一部。雖然它更像是主人公特拉維斯,對於故去愛情的一次烏托邦式尋找。但是其中傳達出的失去愛情後無根漂泊的人生狀態,卻讓影片有種嵌臟入肺般無法釋懷的蒼涼感傷。
  一開始,導演就向我們展示了這樣一個閃耀著刺目光芒和無比絕望的沙漠。恍惚的烈日白光下,一個形容憔悴的孤寂身影,在劃空而過的驚顫弦樂聲中,倔強而漫無目的地走著,就像一個被放逐的流浪者。行走,變成了他的身體對世界唯一的回應。而德克薩斯,巴黎,這兩個城市在地理位置上的錯位,恰如其分地反映了特拉維斯心靈上的缺口和距離。它來源於四年前的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一個曾經無比相愛的戀人,因為相愛而猜疑,因為猜疑而精神失控,因為失控而導致落荒而逃。
  但影片沒有直接回溯那場愛情悲劇的源頭,而是通過四年後特拉維斯再次出逃為線索,接著在他冥冥的尋找過程中,讓記憶一點點地被喚醒。特拉維斯最終找到了妻子,但是現實再次讓他無法面對。不是因為珍已經變成一個色情場所的脫衣女郎,而是因為這種勞役式的自我懲罰,更大程度表達了他對曾經愛情的祭奠。
  永懷哀傷,似乎就像肉中之刺,可以讓人不再盲目和放縱……
  最有趣的旅程 《午夜狂奔》
  這部曾被推崇為“影史上最有趣的公路電影”,沒有什麼十分激烈的打鬥和驚天動地的火爆場面,但情節安排卻如層層剝筍,扣人心弦。人物在無比緊張的氣氛中,對白卻輕鬆幽默,如此形成鮮明反差,恰到好處地使影片顯得張馳有度。這段從紐約到洛杉磯的行程,旅伴組合是一個強悍的警探,和一個傻乎乎的盜用公款的會計,兩人的手還拷在一起,本來警探以為高枕無憂的旅途,因半路殺出的黑幫分子,與聯邦調查局一系列“程咬金”們,從而變成了亡命之旅。一個為了活命,一個為了洗手不幹之前再撈上一筆鉅額獎金,兩人沿途被迫改乘各種交通工具,跳上火車,轉搭飛機,最後乘上巴士了還被追擊得翻天覆地。
導演成功地將暴力和幽默雜糅到一起,突破了官兵捉強盜的類型片模式,融合了一些溫馨的人性元素在裏面。二人經歷患難之後竟成為了生死之交。羅伯特·德尼羅與查爾斯·格羅丁的對手戲演得相當精彩。
  最抗爭的旅程 《末路狂花》
  毫無疑問,這部由女性編劇、男性導演的影片開啟了公路電影的新方向。它所描繪的旅途,成為了兩個女人對抗男權社會,表達自己呼聲的過程。本來美好的結伴旅行計劃,結果因為露易斯槍殺了欲強姦塞爾瑪的一個男人變成了一場逃亡之旅。她們一路上接二連三發生的事和遇到的人,基本上都是危險的,充斥著敵意的。沿途中碰到並與塞爾瑪發生一夜情的帥氣牛仔,到頭來的面目也不過是偷光她們錢的大騙子。這一切將她們“逼上梁山”,兩個人的性格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從膽怯的家庭主婦和平凡的餐廳女招待,變成了肆意對抗、勇敢堅強的女戰士。她們打劫便利商店,將性騷擾她們的司機的油車打得稀巴爛……但最終無路可走,在警察重重包圍下,兩人微笑著緊緊擁抱,然後決然地開車衝下萬丈峽谷。這是電影史上最完美的結束畫面之一。西部壯麗的自然風光為她們營造了詩史般的氛圍,在一絲悲壯、愴然之外,更有著一種淋漓的快意!
  塞爾瑪與露易斯兩人之間的情感,是同一戰壕的戰友間同仇敵愾、相依為命的情感。而這種情感的促成恰恰是她們生活中的悲劇。她們不斷地失去原來的自我,又不斷獲得新的自我,這是一種成長,也是一種毀滅。影片深刻的現實主義,對女性的觀念衝擊很大。從電影本身來說,一反常規公路片中男男或男女的搭配,並且對只有男人才能冒險,才能具有陽剛氣味的觀點提出了一種挑釁,為後來的公路片出現“另類”旅伴搭檔提供了可能性,進一步豐富了公路電影的內容。
  最凶險的旅程 《加州殺手》
  這是公路片和犯罪片結合後的典型變異。一個作家為了自己正在創作的連環殺手小說,和攝影師妻子追尋殺手的足跡,進行一番實地的考察但為了分擔路上高額的費用,不得已拉上了一對形容邋遢愣頭愣腦的青年男女。但從此便踏上了一次九死一生的凶險旅程。
  影片對大衛·杜楚尼飾演的作家,人物刻畫並不是十分的用力,但也許是殺手俄利和女友艾黛的形象過於飽滿所致。俄利粗俗好鬥且狂躁不安 ,是極惡的代表。艾黛雖然智力底下,但內心深處有種蠢蠢的善良。她一直感懷和嘉莉之間的友情,並憧憬到加州一起住在大房子裏的美好生活。可憐的她愛上俄利只是因為他有世上“最迷人”的眼睛,且在大部分的時間裏不會毒打她。而俄利並不真的愛她,他需要的只是一個穿著熱帶衣裙的女郎,因為這樣看起來更像是一對露水鴛鴦。
  作為一部公路片,《加州殺手》顯然缺少了很多文化上的符號意義。但是布拉特·彼特和茱莉葉特·劉易斯的表演,吸引了我們幾乎所有的視線。而且導演巧妙地把加州虛設為一個類似終極的樂土,這使影片有了追尋夢想的意味。至於殺手的動機,影片只是作冰山一角的提及。兒時的痛苦經歷?無法揮去的現實夢魘?這些疑問都在最後變得若隱若現。
  最嗜血的旅程 《天生殺人狂》
  這是一部驚世駭俗的電影,但並不是典型意義上的公路片,其中的公路與旅程本身其實已淪為完全次要的地位,片中有666號公路,這個數字其實代表的世惡魔撒旦。而旅途中遇到的那些人,無一例外地成為男女主人公的犧牲品。如果要說這對殺人不眨眼的夫妻還有什麼旅伴,則是那些像獵狗一樣窮追不捨的新聞媒體。這對狂人夫妻所到之處必定腥風血雨,只留下一個活口宣揚他們的事跡。而被新聞媒體炒作渲染一番之後,竟成了全世界崇拜模倣的對象!在二人鋃鐺入獄後,還有電視臺主播追到獄中採訪,最終引起監獄暴動,為了搶新聞的記者居然幫他們一起衝出重圍,在死前還渾然不知地作著採訪實錄!
  本片構思來自於昆汀·塔倫蒂諾,因此其中有著昆汀特有的印記。而玩弄媒體的高手斯通,借助昆汀對美國大眾文化的熟知,將當前美國“虛構真實”的文化氛圍以及大眾心理狠狠地嘲諷了一記。最後這對罪刑纍纍的黑天使居然逍遙法外,從此過著幸福生活的結局引起當年不休的爭論,其實暴力血腥,不過是斯通講述故事的表面一層皮罷了。何況他還用多達3000的鏡頭來將這層皮分解和弱化。故事中誰比誰瘋狂?還真不好說……
  最倒楣的旅程 《不準掉頭》
  就像題目所點明,這是一條徹底的不歸路。自從因為車子故障,而誤入蘇必略小鎮之後,可憐的巴比就在一直陷入被動、瘋狂、陰謀、毀滅、以及不可遏制的歇斯底里當中。你可以把葛萊絲和傑克看作整個遊戲的發起者,但是誰又能否認,這個小鎮的許多人都不自覺地參與了其中。
  便利店售貨老太和那兩個劫匪,鬼使神差地“合夥打劫”了他的全部家當。喜歡勾搭人的小姑娘,又和那智力低下的暴躁青年一起,親自葬送掉了巴比最後逃離蘇必略小鎮的汽車票……當然最酷的還是那個貪婪狡黠的汽車修理工戴爾,他除了一直用與日俱增的修理費,扣押著巴比那賴以行走的敞篷福特外,還把最後死裏逃生癟嘴瘸腿的巴比,遺留給了荒野上空盤旋覓食的禿鷹。哦!說到這裡,似乎更為凶險的應該是那輛車,正是它兩次恰到好處的拋錨,完美地葬送了巴比原本可以渾渾噩噩的一生。
  影片的導演為曾經指導過《天生殺人狂》的奧利弗·斯通,這次他同樣以非凡的控制力,把這個逼上梁山的公路故事編排得峰迴路轉一波三折。而整個影片中瀰漫出的絕望和弱肉強食的凶險暗喻,更是讓人看了不寒而慄。這裡的人無時無刻不似在剃刀的邊緣舞蹈,冰冷的詭笑和妖艷的媚笑下藏著的永遠使那無法測知的慾望本質。此外許多明星的參演也使本片格外星光熠熠,除了主演西恩·潘、詹妮弗·洛佩茲、尼克·諾特外,傑昆·菲尼克斯、比利·鮑勃·松頓的表演同樣十分出彩,而我們美麗的“精靈公主”麗芙·泰勒也心甘情願地在裏面客串了只有一個鏡頭的買車票的顧客。
  最妖艷的旅程 《沙漠妖姬》
  這部曾令澳洲電影在國際上大大露臉的公路喜劇,享用了自九十年代電影界宣佈類型題材解禁後的第一隻螃蟹,堂皇地將易裝癖、同性戀搬上銀幕。故事主人公包括一個變性人,兩個同性戀,他們三人乘坐大巴士橫越沙漠,打扮得像金剛鸚鵡一樣去異地表演易裝秀。用柏樺的一句詩來形容他們最伏貼不過:“這白得耀眼的愛情這白得耀眼的夏天這白得耀眼的神經病!”這一路上除了在停留的兩個小鎮上發生了點兒不愉快——在A鎮的酒吧遇到蠻橫胖女人惡意挑釁,第二天早晨發現巴士車身被漆刷上咒罵侮辱的字樣,在B鎮差點被一夥地痞強暴,以及中途巴士在沙漠中拋了錨,好不容易遇到路過救助者,一身灰頭土臉的艷粧彩服,卻使得別人嚇得猛踩油門一溜煙兒地跑掉等等之外,總體來說他們載歌載舞的旅程還算“順利”。而三個人在這三天兩夜的旅程中似乎也發現了生活中一些別樣的意義。
  影片質地精良,不僅獲得次年英國電影學院的最佳服裝設計獎,還同時獲得最佳化粧獎。導演以華麗的影像和真摯的終極關懷,刻畫了在社會邊緣生活的同性戀歌舞表演者,這被大多數人視為異類的群體,在面對婚姻、生存、交際時遇到許多困難,他們內心世界不乏惶惑和茫然,但對外部世界也有著率性而為的樂觀和善良,老牌性格演員特倫斯·斯坦普、聲名鵲起的雨果·維文、以及年輕演員蓋伊·皮爾斯這三位主角,表演得非常出色,那些誇張滑稽的裝束和在ABBA音樂聲中的舞蹈,簡直讓人大開眼界,而那輛名為“沙漠妖姬”的破舊巴士,也成為了公路電影中最為妖嬈張狂的符號。
  最溫情的旅程 《中央車站》
  同樣時以尋找為主題,《中央車站》把一個人間溫情的小品,拍得兼具形而上學的寓言色彩。相信稍微有點聖經常識的人,對影片中約書亞、摩西……這幾個名字一定不會覺得陌生。至於牽引全片故事發展,也是這次尋找目標的約書亞的父親,更是被直接命名為——耶穌。這樣的雙重架構,其中蘊涵的哲學意味自然不言而喻。導演正是試圖通過這樣一次現實的尋找,來闡述人對內心精神之父的終極皈依。
  除了約書亞之外,影片的另外一個主要人物朵拉,一開始是個在中央車站打著幫人寫信寄信的幌子,詐騙錢財的不良老太。所以這樣的一次旅行,對她而言同樣具有一種精神上的洗禮作用。從最初惡毒地把約書亞賣掉,到動了惻隱之心將之救出;從半途想將約書亞棄置不顧而獨自溜走,到最後和約書亞產生骨肉一般的親情。朵拉內心的善良,在這一過程中被一點點喚起。尤其在途遇那個好心的司機後,她甚至對之產生了愛情的萌動。當然一切都僅僅是喚起,結果卻都被導演巧妙地用希望來懸置和抽離。就像在影片的結尾,約書亞也沒有看到真實的父親。而朵拉的愛情的情愫剛被催生,那位善良的卡車司機卻又莫名其妙地離開。
  但總的來說,這是葛講述希望的公路片,就像朵拉最後抹上口紅,穿著約書亞買的衣裙,不捨但充實地上路;就像他們都不約而同,從那個萬花筒式的盒子裏看到了對方;就像他們都在頭腦中模擬著美好的父親形象。
  最執拗的旅程 《斯特雷德的故事》
  這部以割草機為交通工具的公路電影,是根據1994年前發生在美國的真人真事改編。73歲的斯特雷德身體狀況不佳,走路都要靠撐拐杖,沒有駕照卻又個性執拗。為了去探望十多年未見、突然中風的哥哥,他駕著一台1966年份的老式割草機,從愛荷華到威斯康辛州,以十五里的時速,搖搖晃晃在中西平原上行進了300里路。跟許多公路電影一樣,斯特雷德沿途遇見了許多人:一個懷孕的離家出走的少女、一個每天上班路上都會撞死一頭鹿的瘋狂婦人、一個善良的神父、和一位受過心靈創傷的二戰退役老兵,還有一群呼嘯而過的單車少年。斯特雷德把割草機停下來,微笑著和他們打招呼。斯特雷德的女兒蘿絲的不幸遭遇,斷續地浮現在他與路人的交談之中。他對陌生人們皆有意蘊悠長的點化,自己也得到某些啟發。
  一向風格飄忽詭異的林奇,這次一改陰鬱沉重的影像,以充滿愛的視線,望向美國的鄉村,像描摹散文詩一樣記敘了一段質樸的歲月之旅。他鏡頭下的愛荷華田野在漫天晚霞下像波浪一般綿延起伏,金色的夕陽下,一架老式割草機緩慢地突突移動在遠方蜿蜒而去的狹窄公路上,讓人如沐春風,隨著斯特雷德老人堅定的意志前行……影片配樂中柔和的鋼琴與清脆的吉他和弦交錯相疊,老人的眼眸澄澈、堅毅,又閃爍著一股慈祥的光芒,79歲的老演員理查德·法恩斯沃斯的演出令人非常動容,除他之外,別無人選再能如此生動地詮釋影片中滿面風霜的老人。而影片結尾的那個定格鏡頭,饅頭繁星下,千言灣語化作沉默,讓人陡留惆悵和哀傷。
  最荒誕的旅程 《老兄,你在哪》
  產生邦妮和克萊德的動蕩的三十年代,埃弗雷德、皮特和德爾瑪,是密西西比河畔一座監獄的犯人。為了尋找傳聞中的一百二十萬美金的寶藏,他們一起密謀越獄而逃。影片就講述了這尋寶與逃亡的四天裏,發生在這三個活寶身上的一幕幕詼諧搞笑事件。
  作為一部喜劇公路片,導演在一開始就絲毫不掩飾對荷馬詩史《奧德賽》的戲倣。開篇引用《奧德賽》中的詩句不說,喬治·克魯尼更是成了英雄奧德修斯的翻版。且接下來各個出場的人物,也均可在史詩中找到出處。譬如那個失明的鐵道工人,就有點類似被奧德修斯弄瞎了眼的海上巨人。而欺騙他們的推銷聖經的傳教士,則讓人聯想起神話中的單眼巨人塞克羅波斯。
  這一切荒誕的元素和情節,都讓影片明顯區別於以往傳統意義上的公路片,並且帶有一些後現代解構意味。一貫荒涼的沙漠和塵土飛揚的公路,被巴洛克式的古怪世界代替。但我們還是可以把這段怪異的旅程,看成是一次對理想之鄉的尋找。結尾,尤利西斯拿到了黃金,並成功地挽回了本欲紅杏出墻的老婆的芳心,一切都美好了起來。瞧,就像神話中說的一樣。
  最性感的旅程 《你的媽媽也一樣》
  公路片一般都有個俗套的模式,即旅程並不單單是物理上的位移和地理空間的轉換,歸根結底還是一個儀式的發生過程,最後的站牌上總會發現真相佇立。
  如同影片中的兩個少年德諾和胡裏奧,與一個年輕少婦露莎,開始的找尋莫須有的“天堂之門”旅行。這趟路程中充斥著少男們的青春躁動和對性的窺探和慾念、雅皮式的冒險及瘋狂,以及成熟女人相對徹底的放縱和及時收斂。而最終事實證明這只是一場青春享樂的迷夢而已,影片流露出的話外音是對青年一代處於徬徨、迷惘、焦慮、慾望中的無奈。
  男孩們的感情是青嫩的、脆弱的、不真誠的,他們分別都同露莎做了愛,但卻誰也沒有得到愛,他們倆腦子裏也從來沒有閃現過要愛上她的念頭。這個三角關係,在戲謔搞笑的氣氛下時時讓人感到憂傷和無常。在真的到達那個純凈海灘後,經過三人一起狂亂親熱的一晚,他們已經開始對肉欲有了隱隱的厭惡,胡裏奧故作鎮定地出門,而德諾則扶著門框嘔吐不止。之後他們便開始慌慌張張地編造蹩腳謊言逃離了那片海灘。
  早已預見到死亡的露莎,最終留在了“天堂之門”,這也在某種意義上,成為我們理解青春與成長中所必需的人為推動力量,而這便是這趟旅程要告訴我們的真相。
  最毀滅的旅程 《29棵棕櫚樹》
  29棵棕櫚樹,在影片中是個小鎮的名字,也是兩位主人公此行的目的地。從名字來看,它就明顯地帶有烏托邦的特質。因為在這樣一個熱帶沙漠地帶,大概是絕無棕櫚樹這樣在潮濕氣候中生長的植物。的確,直到影片的最後,這個小鎮也沒有出現。而大衛和加茜婭逃離了喧囂的城市,卻同樣避不開來自那個世界的人,最終一起葬身在這片灼熱的沙漠之中。
  公路片一貫的時代背景和人物自身處境,這裡似乎都沒有,雖然這個攝影師主人公也是為了尋找靈感而上路,但是我們看到的更多是這對戀人之間的角力。他們總是情緒多變,為一點小事爭吵或狂喜,但最終都結束于一場澎湃的性愛。而且他們對愛的表達方式,更接近於這片粗糙而乾渴的地域氣質。
  導演有一點沒有直接說明,但用了一種暗喻的方式。就是主人公對於城市的恐懼,和各自對自我身份的認同。加茜婭被大衛趕出門,一個人在街上漫無目的地地躲藏起來。而大衛最後的毀滅,也是來自最後一點尊嚴的喪失。作為一個男人,他被另外一個男人強姦了。
  可能更多的人願意把這看成是一部情色片,因為片中每到一處都會穿插這對戀人的交媾,或在旅館,或在路邊的露天游泳池,甚至是在一片溫燙的岩石上。但是中途的時候,他們曾經感到過孤獨,只是偶然駛過的汽車,讓他們覺得也有人和自己一樣。但事實的真相是,他們隨時都可能受到同路人的侵害。這是個悖論。
  最平凡的旅程 《關於施密特》
  幸虧有了那段不一般的旅程,這部長達兩小時的電影才避免變成一部講述老年人孤獨生活的大悶片。而這趟旅行對於已經退休的施密特來講,則是一次救贖之旅。妻子的突然去世,改變了這位老人平靜無奇的生活,大把時間使他開始重新審視起自己的人生。當他收拾起那輛30英尺長的房車穿越內布拉斯加平原,去參加女兒與水床推銷員的婚禮時,也就意味著開始尋找自己感情的重新定位。在長途跋涉的旅程中,他持續寫信向坦尚尼亞男孩傾訴,而這個六歲的孩童,怎能懂得這位老人對他絮絮叨叨說出的東西呢?他能回饋給他的,也只是一張簡陋的蠟筆畫而已。但他卻被這個老人當作剩下的唯一心靈窗口了,因此當旅途中一個陌生的女人,似乎看出他風趣外表下“悲傷”心境時,他做出了近乎荒唐的舉動。真情的缺失使故事顯得有些沉重。
  這部影片闡釋的是老年人群體在平靜中的絕望、空虛情緒,他們某天發現自己的過去竟乏善可陳,自己索取的親情與撫慰,卻變得如此陌生尷尬,而我們都將老去。影片大膽而出彩的套用了公路片的模式,讓旅行車載著施密特以一顆自由的心體會這個世界,旅程結束,新的生活也已經開始。一向具有豐沛熱情的傑克·尼克爾森,這次卻將角色內心廣漠的悲哀演得活靈活現。而這個平凡人的悲劇性,也通過N多幽默橋段讓人淚水從笑眼中涌出。
  最深沉的旅程 《摩托日記》
  這是一個以公路片為載體的名人傳記,片中的主人公相信大家一定都很熟悉,著名的古巴革命英雄切·格瓦拉,影片通過他二十三歲那年穿越拉丁美洲的歷程,既揭示了五十年代拉美社會的各種嚴峻現實,又記錄了這位英雄年輕時代的心靈成長軌跡。
  影片沒有一上來就極力宣告一個英雄的存在,相反卻更像是對一個普通青年躁動青春的寫實。二十三歲的切·格瓦拉和每一個精力充沛想入非非的青年一樣,最初只是為了上路而上路,眼前的那條彎彎曲曲的公路,似乎有著無窮的趣事在等著他們,沿途綺麗的風光,還有不同地區熱情的女郎等。但隨著旅途的深入,拉美社會平靜的表面下暗藏的創面,開始向他們一一展現,貧苦生活的人們、無家可歸的孩童、以及亞馬遜河深處的那些麻風病人……這些接踵而來的見聞,讓兩個年輕人的心開始變得沉重。虛無的狂躁逐漸褪去,代之的是冷靜理性的思索。這段長達一萬多裏的形成,最終結束于切·格瓦拉二十四歲生日,他用在秘魯鄉村醫院照顧被隔離的麻風病患者,作為對過去自我的告別。也許這時他已感到了學醫的無奈,革命才是醫治民族苦難的唯一齣路。
  至於導演沃特·塞勒斯,之前的一部《中央車站》曾讓無數人為之感動,他那寓思考于溫情之中的手法,也在這部影片中再次得到了應用。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9964/2006/12/07/1325@1338754_14.htm
 
青年導演論壇---公路電影
 
  旅程無非兩種,一種只是為了到達終點,那樣生命便只剩下生與死的兩點;另一種則把視線和心靈投入沿途的風景和遭遇中,那麼他的生命將會豐富無比。─米蘭.昆德拉
  所謂公路電影,一般是指場景發生在路上,主角從現實生活裡逃離,感受到浪漫、自由的色彩,處於永遠在路上的狀態。但上路後,最大的威脅在於發現自己原來無路可去,逃到遠方,其實不如預期的美好…。
  台灣擁有北、中、南橫等無數巧奪天工的公路景緻,卻少有完整定義的「公路電影」(On the Road)作品。20年前虞戡平導演的《台北神話》開其先驅,1997年的國片《國道封閉》,雖以國道為故事發生場景,但並不完全符合「公路電影」的條件。
  今年來,李志薔導演的《單車上路》、陳懷恩導演的《練習曲》、林靖傑導演的《最遙遠的距離》不約而同地以公路電影的形式為範本,創作出屬於台灣的公路電影新貌,而王金貴導演的新作《人之島》雖在蘭嶼拍攝,卻也有近似公路電影的氛圍。為增進台灣學子對電影創作的熱情,行政院新聞局與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特邀請林靖傑、李志薔、王金貴三位導演出席於10月27日假青輔會Youth hub青年交流中心舉辦的青年導演論壇,談談公路電影創作過程的甘苦談。
  李志薔導演:
  除了電影創作,李志薔導演也是多項文學獎的得主,《單車上路》在拍攝之前,李導演一直有一個心願,就是開創台灣公路電影的類型,因為以往台灣比較少純粹的公路電影,而開拓電影的多元化,對台灣新一代導演來說是必要的,於是便開始嘗試公路電影;另一方面也是出於本身對公路電影的興趣。公路電影在旅程中最迷人的地方,就是一股追尋的精神,不管是愛情、親情、或是自己跟自己內心的貼近,在這段心靈的旅程中,如何重新找到自己,這種追尋的過程其實是非常迷人的,而其中伴隨的過程就是旅程的景觀。
  當初選擇蘇花公路,因為李志薔導演覺得蘇花公路是台灣最特別的一條公路,它的景色變化非常有層次,而且具備一定的挑戰性與艱難度。李導演也笑說電影人的壞習慣就是喜歡去挑戰艱困的地方,到很難到達的地方拍攝很難拍到的景色。蘇花公路有山、有海、有峭壁、有懸崖,景觀堪稱台灣一絕,在《單車上路》的電影中還特地請了國外的空拍團隊把最有名的清水斷崖拍下來,主要是希望透過這部電影把蘇花公路2006年的地形地貌完整紀錄下來。
  拍攝《單車上路》時,大家不約而同的問導演,為什麼要用單車來環島,而不是摩托車、汽車?除了編劇張友漁本身很喜歡騎腳踏車的因素之外,李導演也希望觀眾可以放慢速度,用比較細膩的態度來體驗這段旅程。而《單車上路》的英文片名叫《The Road In The Air》,是因為李志薔導演在飛機上看到的蘇花公路就像一條蛇蜿蜒在中央山脈與太平洋,穿越雲霧游移在山跟海之間,不知會通向何方。如果有人在這裡旅行,則令人不禁想像他這趟旅程會走向哪裡,是山還是海,會不會有終點都是未知數。《單車上路》在國外參展時,有人替這部片取了一個名字叫《Bicycle Odyssey》,「騎著腳踏車的奧狄賽」,因為不知道他的旅程會通往何處。雖然這部電影講的是年輕人逃避與追尋的故事,但李導演始終認為主角是蘇花公路才對。
  林靖傑導演
  自從《最遙遠的距離》邁入宣傳期後,林靖傑導演笑稱自己的生活就像一部公路電影,每天都有馬不停蹄的宣傳活動。年少時由南部到北部求學的經歷,也在林導演心中埋下拍攝公路電影的種子。每當返鄉時坐在野雞車裡,看著窗外的景色飛逝,想起自己身為異鄉遊子,感到寂寞及需要親友支援時,他們都不在身邊,而一旦要回家卻又有點近鄉情怯,期待見到家人的心情與即將回到一個親密又有點陌生的懷抱兩種感覺互相拉扯,這種感受深植在林導演的生命經驗中,因此會想拍攝關於「遊走」的題材。
  德國新浪潮大師-溫德斯則是林靖傑導演的公路電影啟蒙者,大學時看了溫德斯的作品-《道路之王》而受到啟發。林導演認為公路電影是一種從身體延伸到心靈的旅行,隨著身體在不同地方遊走,心境也不斷的轉變。有時候遠離自己熟悉的地方去生活,才能慢慢審視自己的內心,如果一直活在同樣的空間裡,做同樣的事,反而無法看清自己。因為所有的動作都變成一種慣性,自己跟自己的內心會變得很疏離,一旦離開這個慣性,出發到遠方,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景色會是怎樣,下一站會碰到什麼人?A不再把任何事都當成理所當然的活著之後,頓時,腦袋、五官、都會鮮活起來,就能沉澱出一些東西。最遙遠的距離三位主角都從台北出走,透過自我沉澱,他們跟自己內心的聲音對話,隨著他們的旅途可以看到景觀也跟著他們的心情慢慢轉變。
  公路電影的特質可能是逃避,可能是對美好願景的憧憬,林導演認為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條通往自我追尋的公路,只是大部分的時候隱而不顯。如果公路電影少了自我追尋的精神,充其量只能算是景觀之旅。一個人失落的時候,內心的公路就會浮現,開始會覺得需要踏上這段自我追尋的旅程,把自己一片一片撿回來。《最遙遠的距離》裡三位主角帶著各自的問題出發,面對東部遠離塵囂的自然環境,身體與心靈也慢慢沉澱,雖然可能會寂寞與恐荒,但有時寂寞反而讓人更貼近自己。這趟旅程不一定能解決難題,人生並不是這麼簡單,但在這趟旅程中一定會得到許多內在的沉澱啟發,重新開始跟自己的心靈對話。旅程結束後,看不見的東西會繼續發酵,慢慢地就會知道自己跟以前有什麼不一樣。
  溫德斯對公路電影的態度一直是林靖傑導演嚮往的目標,他認為拍公路電影應該是出發去尋找影像,而不是照腳本去拍,讓整個劇組也在一個旅程上,面對一種未知的狀況。但在台灣是不可能的,劇組上路後,一天沒有拍可能就損失了10幾萬,所以事先都要先做好縝密的規劃。《最遙遠的距離》是林導演為了好友陳?~所寫,一開始並沒有設定是公路電影,受到導演的成長經驗影響,就往公路電影的方向拍了。而陳明才也是不安於室的人,喜歡到台灣各地深入當地的風土民情,因為他很愛台灣,所以這個角色一定要可以走到台灣的每個角落,而愛情總是永恆的創作題目,於是便讓主角失戀,進而出發錄製福爾摩莎之音。
  王金貴導演
  擁有豐富電視製作經驗的王金貴導演,終於一償宿願在今年執導完成第一部電影長片作品《人之島》。王導演出生在大陸雲南,當時大陸正處於動亂的時代,於是舉家遷往罌粟的故鄉-緬甸北部的果敢,18歲時再以僑生身分回台就讀建中。可能是童年記憶裡深埋了動盪不安的恐懼,現在的王導演則希望能以舒服自然的電影來撫慰人心,而《人之島》的主要拍攝地點-蘭嶼,恰好就有這股天然的療傷能力。
  《人之島》的男主角也是一個收音師的角色,不過他收的是純天然的聲音,因為覺得都市有太多加工過的聲音,所以決定回到故鄉蘭嶼。吸引王導演去蘭嶼拍攝的原因,是當初拍「聖稜的星光」時接觸到很多泰雅族的朋友,覺得原住民朋友很有趣。而之後拍張作驥導演的《蝴蝶》時也曾到蘭嶼取景,在尋找蘭嶼的資料時,發覺這是一個很值得發展下去的題材。
  《人之島》描寫達悟族青年-湄巴納,在台北工作了一段時間後,一直無法突破工作上的侷限,因此決定與錄音師傅-阿飛,一起回到故鄉蘭嶼,採集大自然的聲音,卻與表妹的老師-安安邂逅。因為受不了都市與家庭的冷漠,安安決定到離家很遠的蘭嶼教書,卻與湄巴納滋生愛苗,兩人從誤會到相知相惜。湄巴納也在故鄉認清楚自己的方向,同時找到自己的聲音與愛情。《人之島》預計明年初上映,屆時別忘了進戲院與兩位主角一起領略蘭嶼之美。
  Q&A
  ◎公路電影拍攝中途遇到的狀況與劇本設想不同時該如何克服?
  李志薔:《單車上路》可能比較不一樣,因為一開始我的重點就放在蘇花公路,兩位主角的故事反而只是工具而已,但我也不是要拍旅遊景觀片,故事中發生的地點都是根據蘇花公路真正的地理位置一站一站去拍的,我想呈現蘇花公路原本的樣貌,就像隧道非常多,砂石車也很多的狀況,所以我會特地去取這些景。其實在蘇花公路拍片非常危險,有些地方連停車都很困難,所以我之前勘景時跑了很多趟,也實際用腳踏車騎過這些地方,除了考慮畫面之外,還要考慮拍攝的可行性,拍隧道的時候,我發現蘇花公路只有一個隧道有雙向的車道,其他都是單向,後來只好找民意代表幫我們封了一個隧道來拍片。另外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天氣,東部日出很早,太陽下山也很早,我們要搶天光拍戲,此外,就是霧氣跟下雨的情形需要克服,下午2點後霧氣就瀰漫上來,我們拍一個月就碰到3次颱風,後來在沒辦法的情況下還是只能照拍。
  林靖傑:其實這才是拍攝公路電影的最高境界,帶著工作團隊跟一些不可預期的情況相遇,看看能激盪出什麼火花,但是在台灣拍電影的條件不好之下,我們還是要做最嚴密的計劃,才不會花太多錢。但人算不如天算,再嚴密的計劃還是會被大自然的力量打亂,所以後來劇組出門前大家都?n先抬頭觀看天象3分鐘,分析一下今天的天氣。到後來我有一個體認,豁達一點!接受老天來參與這個電影創作。往往我們希望晴天卻一直陰天,後來不得已只好在陰天拍,可是剪接出來卻發現其實陰天也不錯阿,跟人物內心的扭轉似乎也有某種的契合,可能老天爺覺得這場戲應該這樣拍會比較好。
  王金貴:拍攝前的計畫絕對是很重要的,拍《人之島》前,連蘭嶼的漲潮退潮時間都要調查清楚,那我們拍攝有A表跟B表,A表不行就拍B表,隨時都有應變的東西。我在拍「人之島」時還滿幸運的,要拍戶外的景就出太陽,要拍室內的景就刮風下雨,雖然我們在拍攝期間遇到4個颱風,我停了2天之後,還是決定把戲改成颱風天,後來覺得颱風其實也滿好的,因為颱風在台灣本來就很常見,而且在蘭嶼那個地方遇到的颱風還滿壯觀的。
  ◎林導演想表達的可能是比較內心層面的東西,而演員無法解讀導演的意思時該怎麼辦?
  林靖傑:桂綸鎂在接受訪問時常常在我旁邊說不知道導演到底想要什麼。我覺得這部電影對她而言的確是種挑戰,因為她的對手戲不多,大部分的時間要自己呈現一種不可捉摸的狀態,我會期待演員能夠深入角色的生命狀態,甚至附身,在鏡頭前面「生活」出來,不是演出來。
  桂綸鎂本身也很用功,直到開拍前她都很焦慮,她覺得她需要一個明確的指示,但我想有時候人生並不一定因為一件事情導致你這樣,可能是很多事,可能是你想破頭也想不到的因素在影響著你,而你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做出這種行為。或有這種想法。在跟演員討論的時候,我不想跟他們說因為這個角色遇到什麼事,所以他要怎麼樣,我會跟他說這個角色目前的生命切片是這種狀態,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想如果演員有把自己內化到角色的生命裡,舉手投足間自然就有這個角色的味道出來,我覺得桂綸鎂已經表現的很好了,但她自己還是不太滿意,在拍攝過程還是很焦慮,所以我會開玩笑跟他說,其實導演很奸詐,因為妳這個角色的內心就是一直很衝突的狀態,所以故意讓妳保持焦慮來演出。我覺得這不算是表演技巧,而是跟演員本身的生命歷練有關,如何在看到一個角色的設定後,從自己的生命經驗去找類似的情境,找到之後就跟他合而為一,然後把這個角色活出來,這個部分可能年紀大的演員比較能掌控,但桂綸鎂真的作的很好了,我也很期待她的未來會更好。
  ◎三位導演在創作過程中最感到疲憊的狀況以及接下來想拍什麼樣的電影?
  王金貴:今年寫了一個劇本叫《台北下雪了》,一樣是個很簡單的愛情故事,講的是發生在台北的一個愛情故事讓6月的台北下雪了。拍《人之島》讓我負債三百萬,而且半年沒有接工作,所以先在親戚的泰國廳打工。《台北下雪了》就是白天打完工,晚上一個人靜下來的時候想出來的劇本。
  李志薔:雖然《單車上路》去年就上映了,但這一年還是一直在跑影展,所以感覺好像都沒結束,其實今年中就開始在籌備下一部電影的拍攝,《單車上路》因為有較多的商業投資的干涉,所以其實拍出來後跟我當初設想的已經有一些不同了,變得更討好年輕人一點,我當初是比較想把重點放在蘇花公路的。我現在籌備的電影跟1990年的野百合學運有關,講的是發生在那個時代背景下的一個愛情故事,因為我覺得這是台灣近幾十年的發展中很重要的一個學運,我不是想去談政治問題,而是因為那段時間剛好是我在唸大學、研究所的期間,所以感受很深刻,同時我也覺得那個年代是台灣最有朝氣、最蓬勃、最有理想的一個階段,我現在正在寫劇本,這次我想按照自己的意志,來掌握整部電影。
  林靖傑:我很佩服王導演的勇氣,我知道到蘭嶼拍片難度真的很高,可能每拍到的一幢房子,每一個人都是有版權費的。電影工業其實應該在每個位置上都要有足夠的人去運作,才能跑的起來,但目前台灣的電影工業是不興盛的,所以導演變得十分辛苦,每天要親自處理大大小小的行政瑣事就耗費了大部分的心力,但也沒辦法,一旦決定要拍片了,再怎麼樣的疲於奔命都要把他拍好。但其實創作靈感很容易被這些瑣事腐蝕掉,有時候覺得很妙,台灣導演這樣雖然說滿辛苦的,但有時也滿幸運的,因為這些痛苦的過程都有機會變成創作的土壤,長出美麗的花朵,像最近一直很忙也讓我陷入一種恍惚的狀態,有時會有一些詩意浮現上來,也有一些奇妙的構想,我想之後慢慢塵埃落定後,會有一些創作的題材呈現出來。
  ◎導演在選角過程的考量?
  李志薔:《單車上路》的本來是為陳柏霖寫的,因為看了《藍色大門》後,很喜歡他那種青澀的氣質。一開始設定是2個男主角,沒有女主角的故事,後來電影公司才提議要加入2個女主角。女主角原本想找Linda來演,雖然其他人都覺得很好,不過我還是覺得他們2個搭起來像姊弟,後來就忍痛沒有用他,因為我看了《等待飛魚》後,很欣賞Linda的演出。因為演員的預算都花在陳柏霖身上,所以其他3個只能找新人,我本來要找演過《給我一隻貓》的張榕容當第一女主角,她是混血兒,長的實在太外國人的臉,所以只好就讓她演外國人,其他兩個都是廣告演員,從多次試鏡中挑出來。後來片廠發生了一些事件,就是有工作人員以為陳柏霖遲到,就私底下到演員休息室揍了他2拳,那時候我們雖然在片廠卻都不知道發生這件事,後來陳柏霖就辭演了。其實這是工作人員的錯,所以我當場就解聘那位工作人員,為了這部戲,陳柏霖也練了很久的單車特技,之後沒辦法就停拍了一個禮拜。後來我就從試鏡的演員中挑出李國毅,給他一個禮拜的時間練習我指定的單車特技,通過才同意讓他擔任男主角。他剛好是台中體院的學生,所以效果比我想的還好,後來在幾個國際影展上,大家對他的表現也都很滿意,在新加坡的一個影展還得了最佳男主角獎,所以整個選角過程還滿意外的。
  王金貴:因為我跟了張作驥導演很多年,他的作品都比較寫實,所以我的作品也受到他的影響,應該說我的作品比較自然。所以我在選角就是到社會各個階層去找,拍電影的時候我會比較排斥電視演員,因為我希望他們自然一點,而不是表演,電視演員會有他們慣有的風格,我很難拉回來。拍片的時候我會跟他們說,如果這樣演讓你不舒服的話,你就不要這樣演,演員不舒服,觀眾看起來也不舒服。找演員的時候不會太在意知名度,就是盡量找跟劇本當初設想的相同的人,如果一開始設定角色是個老師,但後來找到的演員本身也擅長跳鋼管,那可能也會把他擅長的東西再加進去。
  ◎《單車上路》為何要讓外國女孩死掉?
  李志薔:對他們兩個男生來講,這段旅程會開始就是因為作錯了事無法去面對,需要找個沒有人認識他們的地方安靜的想一想,沒想到陰錯陽差的在旅途中一直有意外發生。這部片子裡這個外國女生在面對生命的態度上其實是最勇敢的角色,「是不是最正面的人他的下場就是最好的?」這是我想表達的。不一定警察就要英勇神武,他也可以有軟弱的一面,那外國人的角色就是因為很多國外的人都聽說來台灣的蘇花公路騎腳踏車是一項挑戰,險困的環境加上壯麗的風景,吸引了很多人,但事實上,蘇花公路的確就是一條充滿危險的路,片中那個地點,在我們拍完半年後,真的就有人從那裡摔下去。以整個故事結構來講,茱莉亞的角色對他三人來講,是一種救贖,她的死亡換得其他人對生命的領悟。
http://www.wretch.cc/blog/roadintheair/11240635
 
 

台長: 阿楨
人氣(7,427) | 回應(1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藝術文物 |
此分類下一篇:《版畫藝術》
此分類上一篇:《美感經驗》

高捷
高捷立柱好握 噪音比北捷大【聯合報╱記者包喬晉08.03.08

「這個三叉式立柱,很好握,台北捷運就沒有」,高雄市一名女性會計誇高雄捷運的車廂設施比台北捷運新穎;不過多名乘客認為「高雄捷運的行車噪音,比台北捷運大,有待改進」。
高雄捷運去年及今年春節期間,多次開放紅線小港站到三多商圈站供民眾搭乘。高捷公司民調顯示,逾九成受訪者對捷運動態體驗感到滿意,表示想邀家人再搭乘捷運。復興國小的一群學童,在捷運啟動時,嚷著「比火車還穩耶」。
高雄捷運特有的「三叉式立柱」和依人體工學設計的座椅,最獲民眾滿意。歐洲及新加坡新近完工的捷運車廂,都已採用「三叉式立柱」,主要方便準備下車的旅客站立扶持,且三叉式的設計較單柱式增加握把的面積。
一名家庭主婦發現靠車門座位邊,設有一片安全玻璃。高捷公司表示,可防止歹徒趁關門之際,從側邊順手搶奪門邊乘客的皮包。
高捷公司表示,高雄捷運為高運量鋼輪系統,行駛時聲音較膠輪系統大,但車輛噪音隨著軌道線形、車輛荷重、加減速、環境周圍阻隔等會有不同變化;噪音監控與管制是高捷必須努力的問題與責任

祈禱、雄獅、綠寶石 高捷玩「藝」思【聯合報╱包喬晉08.03.08

高雄捷運紅線9日通車,高市交通局規劃20條捷運接駁公車路網將同步上路。另外,高雄捷運直接委託外國藝術家創作的3個捷運車站公共藝術,結合地區特質,都各具創作主軸。
交通局表示,20條捷運紅線接駁公車,每條路線以捷運站為中心的5公里範圍內,民眾搭乘公車只需10至15分鐘,即可到達就近的捷運站;接駁公車服務時間配合捷運發車,每天上午6時至晚上11時30分。
每班車班距在尖峰時段為10至15分鐘1班、離峰20分鐘1班,路線名稱也結合捷運紅線顏色、數字及捷運站組成,讓民眾看路線名稱即可知公車將接駁到那個捷運站。
交通局表示,20條捷運紅線接駁公車周日起上路,捷運服務將由幹線擴展至區域面,建立以捷運為幹,接駁公車為枝的路網型態,提供大眾運輸服務。
捷運紅線與橘線交會的O5/R10美麗島站,位於高雄港都市中心區中正路與中山路的交叉口,站體公共藝術則以「祈禱」為意象。
紅線R4小港國際機場站公共藝術「凝聚的綠寶石」,委託國際大師樂子Lutz Haufschild設計,號稱目前全球最大玻璃雕塑。
紅線「海上雄獅」R17世運站以玻璃千變萬化材料特性,引進自然光線,將車站融入山林樹影中,保留半屏山與左營地區相互依存的精神寄託,為世運站勾勒美好標的。

結合地區特質 高捷車站有「藝」思【聯合晚報╱包喬晉08.03.08

高雄捷運紅線9日(星期天)下午1時起將全線通車。而直接委託外國藝術家創作的3個捷運車站公共藝術,結合地區特質,各具創作主軸,備受注目。其中,捷運紅線與橘線交會的美麗島站,正是高雄港都市中心區中正路與中山路的交叉口,又是美麗島事件發生的重要路口,站體公共藝術就以「祈禱」為意象。
「祈禱」造形的車站出入口由日本建築師高松伸設計,穿堂大廳的公共藝術則由美籍義大利裔「水仙」負責玻璃藝術設計;將成為高雄捷運紅橘線重要的國際水準公共藝術景點。
紅線小港國際機場站體內公共藝術「凝聚的綠寶石」,則是委託國際大師樂子Lutz Haufschild設計,號稱目前全球最大玻璃雕塑。透過手工切割、打磨的層層玻璃,詮釋光波水流細膩變化,玻璃被黏著堆砌後,如湖水翻轉直立,呈現磅礡氣勢。
紅線「海上雄獅」世運站,以「張帆遠揚」構想為外型站體塑造主軸,委託國際著名Ron Wood團隊,結合建築設計與公共藝術,以玻璃千變萬化材料特性,引進自然光線,將車站融入山林樹影中,保留半屏山與左營地區相互依存的精神寄託,為世運站勾勒美好標的。
高捷加碼徵本土創作
高雄捷運美麗島站的「光之穹頂」公共藝術,造價多少是高捷堅持不透露的「商業機密」;由於高捷以總價1億1000萬餘元委託外國藝術家製作3個捷運車站公共藝術,「重洋輕土」,一度引起本土藝術界抗議,致高捷加碼5000萬元,以總價1億2000萬元,即日起至4月7日止公開徵選高捷17個車站本土公共藝術創作
2008-03-27 07:08:51
阿楨
《地下鐵》(Sound of Colors,2003)劇情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地下鐵,通向一個叫做希望的出口;然後,為了愛,他們卻在擁擠的車箱迷失方向,不斷的坐錯車,並一再下錯車,常常迷路,常常失落,常常受傷。
不過幸好,他們復原的快……
海約(楊千嬅飾)雖然是個盲女,卻依然不停尋找著心中隱約的光亮,在跌跌撞撞之後,她明白,其實很多事情是不能強求的;乃強(梁朝偉飾)常常以為自己看得很清楚,卻在眼睛盲了之後才發覺自己苦苦追求的東西原來就在自己身邊;梅琳(董潔飾)流連於地下鐵中等待那個人會緊握她的手,告訴他星星的方向,不過有人說美好的愛情童話只是欺騙自己的一種藉口;而阿傑(張震飾)活在夜晚,卻忘了白天,但是在夜晚狂歡的人群散去之後,誰又來溫暖這寂寞的空間?
無論是看不到還是看得到,他們總是努力尋找著希望深怕幸運就在身邊,卻被粗心錯過;他們總是盼望,在車站來去匆匆的人群中,有一個人會在地下鐵的出口等她或他。
於是,天使(范植偉飾)在冥冥之中給了他們愛的力量……「我們總在地下鐵匆匆相遇,又擦身而過…」「誰會在地下鐵的出口等我?」這是幾米最鍾愛的繪本【地下鐵】裡的文字,也是電影【地下鐵】的主題和精神。
繪本【地下鐵】透過一個盲女每天走進地下鐵這樣一個曲折蜿蜒的地底世界…經過無數個未知小站,錯過無數個擦肩而過的人…傳達出每個人只要用心並充滿希望,都可以「看見」生命裡的感情倚靠,找到讓她很想說出:「我一直忘記說聲謝謝,謝謝一直你陪伴著我」的伴侶。
這樣一個充滿翩翩想像的【地下鐵】,在變成讓人感動的電影畫面之前,其實只是王家衛導演的友人從台灣寄到香港給他的聖誕禮物。王導演在百忙中一口氣讀完這本繪本,雖然愛不釋手,並沒有立刻想把【地下鐵】改編成電影的念頭。這中間梁朝偉也讀到這本書,並且透露有機會希望可以將這本書本上銀幕的想法。沒想到才過了幾個月,21世紀最讓人措手不及的病毒SARS就開始亞洲地區肆虐,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造成了無數場生離死別和悲傷遺憾……在大家的高度警覺和通力合作下,SARS被控制住了,不再肆無忌憚地恣意蔓延,但它造成的恐懼與疏離,卻在每個人心裡埋下了陰影。
http://movie.kingnet.com.tw/search/index.html?act=movie&r=1070601403

另參本館:《向左走向右走》《4444億的教訓》中國地鐵 高捷變高劫 兩岸高鐵 高鐵完了
2010-11-15 09:00:38
版主回應
【楨: 總覺將幾米都會女男覓情(泛指愛/友/人/動植物之情)淡淡幽寂/飄無/詩意的繪(地有點拙之)本,改拍成有真實愛情故事的影視,若有所失。】

【楨:日片地下鐵雖也耍了下穿越時空噱頭,藝術及娛樂皆不足,但有拍出日本文藝特色:親情(對父由誤解/恨到了解/敬);亂倫(同父異母之外遇女);歷史(戰前衰/戰後興之懷舊)。】

穿越時空‧地下鐵 Riding the metro (2006)

導演:篠原哲雄
演員:淺田次郎/堤真一/大澤隆夫/常盤貴子
影片短評
恩看到真的失望,跟前幾部日片比起來真的差多了,劇情沒串連性…怎麼做到最後他三不五時他就來來回回此不推
劇情太讓我失望…導演手法太差…一點都沒拍出讓我想看下去的感覺
我覺得很感人耶!而且大澤隆夫真的嚇到我,演得超好!
除了看到主角跟女主角被命運惡整外,沒有看到其他的賣點,除了惡搞,還是惡搞,看dvd即可
劇情簡介
如果能夠穿梭時空,回到過去,你會想為親愛的人做些什麼?
長谷部真次(堤真一飾)是個上班族,每天日復一日的搭乘地鐵上下班,與父親自小就脫離了關係,與戀人的關係也漸行漸遠。一趟平淡無奇的地鐵之旅,卻讓他重回昭和39年的東京,遇見年輕清純的父母親,及因意外死去的哥哥。
同時,多年不見的家人,傳來父親病危的消息,面對人生中的各種悔恨,真次與情婦道子(岡本綾飾),一次又一次的搭上穿梭時空的列車,試圖改變過去....透過多次的時空之旅,真次逐漸了解父親的往事;在真次對父親解開心結的同時,道子亦發現了她和真次兩人之間,有一個無法解開的死結……
《鐵道員》作者淺田次郎同名小說改編,堤真一、岡本綾、大澤隆夫與常盤貴子感人演出穿梭時空的奇幻故事,並請到《青春電幻物語》的歌手Salyu與小林武史跨刀製作音樂。
影片全程在東京地下鐵各車站實景拍攝,美術金田克美在開拍前便詳細地調查過當時的新中野車站,並透過東京地下鐵大力贊助而獲得最寫實的數據及資料,最後決定於竹橋的車站拍攝,重現昭和39年面貌。為配合車站運作時間,劇組每日只能利用末班車與首班車間的幾個小時陳設與拍攝。

從過去看自己 穿越時空.地下鐵 2008/4/22

不同於其他時空電影,本片如何穿越時空依然沒有邏輯可言,反正也不是本片重點,本片也並非有如蝴蝶效應、黑洞頻率一般訴求透過過去改變未來(另參本館:蝴蝶效應),而是透過過去看看自己,男主角從小就認為父親是一個跋扈奸詐的人,因次非常討厭他甚至是脫離父子關係,不再跟他見面,弟弟告知父親生病也不去看他,他生命中的遺憾就是他親愛的哥哥發生車禍,因此回到過去之後讓他發現真相才因此看清楚生命。
男主角不停的到每個時空看父母親、哥哥年輕時候的樣子,把早期日本戰爭時代的模樣塑造不錯,由大澤隆夫飾演的父親表面上是一個脾氣暴躁奸詐狡猾的人,透過時空穿梭發現父親年輕時候也是一個很有夢想、愛妻子、愛小孩的人,因為戰爭苟延殘喘才讓他變成暴利的個性,知道父親其實根本並非有如想像中那樣,也見到小時候就已經去世的哥哥是因為什麼原因發生意外。
本片所謂透過去過看見自己表示男主角雖然長大之後跟父親斷絕關係但事實上他的個性跟他父親一模一樣一樣的倔降自以為是,甚至是跟父親一樣自己本身有了家庭在外面還是有女人,這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嗎?了解到無論無論是多麼怨恨畢竟還是血濃於水,只不過到了結局飾演情婦岡本陵所設下的結局實在是有點誇張狗血,甚至是某種道德的救贖,不過是上一代的罪孽為什麼還要留給下一代來接受逞罰,讓人覺得怎麼不能夠改變過去讓哥哥復活會好一點呢?
男女主角提真一、岡本陵在電影中演出算是中規中矩,令人驚艷的居然是大澤隆夫從年輕演出到老把一個原本有理想的青年到晚期變成一個薄情寡意的人演出很好,戲份不多的常盤貴子第一次看她演出一名妓女後來可以變成一個愛小孩的媽媽也是很搶戲。
本片在敘述過去的時代十分引人如勝,包括早期景物的刻畫、當然莫過於大澤隆夫、常盤貴子等這樣角色鮮明的角色襯托出劇情以及為什麼男主角會變成這樣的人,雖然我們不該過度緬懷過去,但是如果從過去檢討自己在看看未來才可以改變自己讓自己有進步,更別忘了家人再怎麼壞可能是過去一些原因造成,肯花點時間稍稍了解一下過去,就不會造成遺憾發生。
http://bbs.atmovies.com.tw/bbs/bbs.cfm?action=view&c=102&s=44199
2010-11-15 09:01:26
阿楨
內褲辣妹「自由行」 台北捷運無法管【聯合報 2011.02.17

運動品牌發起臺灣「無褲日」活動,昨天又有廿多名男女均只穿著內褲或小短褲現身台北忠孝復興站,解放下半身的束縛。記者袁志豪/攝影
台北捷運繼去年出現「浴巾正妹」後,某品牌業者前天號召廿位正妹穿著底褲搭捷運,捷運車上的「小褲褲辣妹」引起各方議論。但台北捷運公司總經理譚國光表示,「目前找不到任何法令可以禁止這個行為!」還說捷運文化要靠所有旅客維護,捷運公司不鼓勵類似行為。
不過,部分台北市議員認為,捷運屬大眾運輸,這些行為對部分乘客已造成困擾,若不盡速訂定管理規則,未來捷運恐淪為廠商的免費行銷工具。
前天上午九點多,廿位正妹穿著清涼的底褲,標榜響應「無褲日」搭捷運,一行人從忠孝復興站上車搭到南港站後再折返。依現行規定,進入捷運系統進行拍攝或採訪均須事先提出申請。捷運公司表示,這些事件均未提出申請,過程中沒有從事商業行為證據,也無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無法依法舉發。
市議員秦慧珠看到廿名「小褲褲辣妹」現身捷運車廂的畫面,直呼「這真是太離譜了」,她表示,雖然這些辣妹穿著清涼養眼,但不是大家都會想看,對帶著小孩的乘客或是看了會尷尬的民眾,已造成影響,且若是換成只穿著內褲的男性出現在車廂,難道不會有人覺得被騷擾嗎?
市議員洪健益質疑,這群穿著暴露的女生在捷運進進出出,還乘坐列車幾十分鐘,捷運警察和捷運車站的管理人員卻沒有通報或當場制止,不是怠忽職守就是麻木不仁。
老婦人:真見笑
【記者袁志豪/台北報導】昨天又有廿多名辣妹上半身穿著套裝,下半身只穿內褲,四位男生上半身穿著西裝,下半身穿著四角褲,廿多名男女現身捷運站,引起民眾好奇圍觀。這一回,他們並沒搭乘捷運,只進出忠孝復興站。
上班族徐姓女子表示,她跟朋友在網路上看到這個活動,就呼朋引伴來參加;她覺得「無褲日」的精神就是人要勇於做自己,不需要在意別人的異樣眼光。但一名賴姓老婦人認為,無褲日年輕人的舉動不太雅觀,會給外國人「見笑」。

(楨:如檳榔西施是身體與行為藝術喲!另參本館:《身體與行為藝術》鳳凰與檳榔西施)
2011-02-17 09:04:25
版主回應
捷運文化 奶媽國家? 2012-03-22 中時 吳金桃(中研院歐美所副研究員)

 有好一陣子,我在台北捷運看到一則廣告,規勸大家在捷運裡閱讀書報,要考慮其他乘客,文字下面還附了一則插畫,畫中有三個坐著的乘客,左、右兩邊的乘客張開一份報紙,共同閱讀,將坐在中間的乘客無辜地夾在中間,動彈不得。
 長久以來,台北捷運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勸導文字,彷彿是個嘮叨的長輩,將每個搭捷運的人當成三歲小孩,不斷耳提面命,約束其在捷運內的行為。這些規範,包括很實際的「勿倚靠車門」、「小心月台間隙」、「關門時勿強行進出」;帶著自以為是的優越感(英文所謂的patronising)的「年長者請搭電梯」、「扶好站穩才能確保安全」;甚至是「管太多」的「雞婆」式的「不要坐在地板上」、「不要依靠中央立柱站立」,或背包要手提、不要背著。我算過每單一個車廂內外至少有一百個以上諸如此類的規範廣告。
 對於長年居住過英國,使用倫敦地鐵的我,剛回國時,實在很難適應這樣的視覺疲勞轟炸,尤其是向專制的新加坡看齊的作風,禁食又禁水的作法,幾近不合情理。(試想對於每天上百萬通勤的捷運族,如果能在捷運上享用他們的早餐,對於繁忙的生活,該是如何減壓的「德政」呢!)這些年來,搭乘捷運的生存之道就是視而不見。但看報的插畫,牽動了我的「感冒」神經,無法釋懷。我好歹也搭乘了十二年的捷運,不只捷運上看報紙的人越來越少(現在的人大半在玩iPhone、看iPad),十二年來也未見有人如此誇張地看報紙。雖說插畫本來可以有些誇張的成分,但早已超越誇張的尺度,而帶有醜化乘客的意味,這種蓄意醜化,隨著台北捷運「不斷」張掛此勸導廣告,擴大成十倍大的大海報,張貼在捷運站內,而愈形變本加厲。更有甚者,有一陣子,台北捷運更在車廂內廣播,要乘客閱讀書報時,不要妨礙其他乘客,我每天從淡水線轉板南線上班,五十分鐘的車程,要聽二次相同的廣播,來回可以聽上四次,這是怎樣的視覺、聽覺轟炸啊!
 英文裡有個概念叫「nanny state」(奶媽國家),意指政府對待人民有如奶媽一樣,覺得市民沒有獨立判斷對錯的能力,而需要鉅細靡遺地凡事叮嚀,為其市民作決定,此概念用在台北捷運上,真是再恰當不過了。試問既然是年長者,他們難道不能判斷自己該搭電梯、還是使用手扶梯嗎?而全世界不知道還有那個城市的捷運必須時時提醒其乘客手該如何放?腳該如何站?(當你使用手扶梯時,它會跟你說話:「請握扶手,站穩踏階。」)  
 我去過二十幾個國家,用過上百個城市的公共交通工具,可是沒有一個城市的大眾運輸系統像台北捷運一樣的「奶媽」,不斷用視覺、聽覺、甚至隨時在月台上配備一位站務人員來約束、「管教」其乘客。
 有時我更在想,這種「規範狂」的作法,是否來自我們曾受過的極權政治的遺毒──在渴望走向現代化、民主的同時,當權的體制仍希望能控制每個人的行為、使其符合其規範。但台北捷運既然是公法人,就應該是個公共空間,市民在這個空間理應享有公民權利(civil rights),而非任由少數幾個坐在冷氣房的官僚來決定我們在捷運裡該聽到、看到什麼或如何的行為模式。
 回應
 捷運為何要做這麼多的提醒,簡單的說就是一旦出了事我們的百姓一定是先怪政府沒宣導措施沒有配套,再鬧上媒體要政府賠償等等,捷運公司被嚇怕了,所以才會如此,筆者無須無限上綱到極權 民主政治等等 多看看民眾的真實素質吧  
 作者應該是坐在冷氣房寫下這篇天馬行空的文章滴.那讓我告訴你,香港/日本的捷運也是差不多,不斷廣播,到處有標語。怎會只有台北?廣東話:請小心車門,注意車門間隙,英文:please stand back from the door, 中文 …. 。車內禁止飲食… 趴拉趴拉,每站都念一次。日本捷運的標語海報也不遑多讓:這是7人座的位置,請大家確實坐好。請讓座老人。請不要在車廂化妝,注意癡漢,每站車長也是不斷廣播,請把手機切為震動,坐在博愛座旁請把手機關閉。這就跟搭飛機一樣,一定要你欣賞一次乏味的逃生說明,吸毒入關一定會槍斃。
 所以倫敦地鐵是如此品質,台北捷運是如此品質。倫敦地鐵車箱報紙常散落一地,有喝完的飲料垃圾,又常誤點,怎麼想都不覺得是個值得仿傚的高標。
 喔! 果然大學者, 學問大! 中研院環境鳥語花香,每人一間研究室,薪水不差,不知道小小市民的辛苦,也難怪啦!久居國外,好理由!剛好小的也曾去過倫敦一段時間,嗯,倫敦應該沒有臭豆腐,鹽酥雞,蚵仔麵線,麻油雞,以及不小心打翻會把車廂弄得又髒又黏的燒仙草,珍珠奶茶......I am sorry, here is Taiwan.
 有朋友批評北捷太中產,但比起紐約,巴黎,倫敦,柏林的地鐵,小的珍惜北捷的清潔,安全及秩序感.
2012-03-22 12:13:56
阿楨
輕軌捷運/通過前… 高市八月底搶先招標【聯合報2012.09.11

據了解,高雄市府趕在經建會通過高雄環狀輕軌捷運建設前,已搶先在八月底就「先斬後奏」公告招標,投標截止時間是十一月八日。
高雄市捷運工程局局長陳存永指出,環狀輕軌捷運從夢時代可接到中鋼企業總部,再沿著港區行駛,未來可結合即將完成的流行音樂中心、世貿中心、圖書總館,成為亞洲新灣區,也是高雄市的經貿新亮點。
陳存永表示,輕軌捷運興建期間,可為高雄創造約八千個以上的就業機會。
完成後,因輕軌路線結合重要商圈及重劃地區,有利港區土地開發,可望打造出港市合一新脈動,除了觀光效益外,還能吸引外商投資。
輕軌捷運與捷運有何不同?陳存永說,輕軌是一種「鐵軌支承式」的都市公共運輸系統,能在較小的轉彎半徑、坡度及街道上行駛,以架空線供應電力運轉。
他形容,輕軌捷運就像超大型巴士在一般道路上行駛,也就在國外經常可看到的「街車」,可採優先號誌控制系統,讓輕軌車優先穿越路口。
  回應
  高雄光內資就留不住了,一個產業嚴重外移的地方,要靠一條輕軌就要吸引外資?誰會相信!沒有產業政策,只有不斷的交通建設跟公共建設,真不知道這個都市的前景在哪?過去的經驗可以看出,台灣近年總是走一個模式,計劃蓋交通建設 > 地方人士開始買地養地 > 開始蓋交通建設 > 配合媒體仲介開始炒高周邊地價並且土地漸漸出脫賺取獲利 > 交通建設完成 > 交通建設營運不彰全民買單,建商財團透過中間過程大賺一票
  難怪台灣空轉十多年!舉債爆表!
反正高捷已經是貪污的代表作了 不差這ㄍ小案子
目中無人,視法律為無物!!!! 囂張到極點!!!!
陳肥的兄弟姐妹又逮到上下其手的好機會!

  相關新聞
高市蟬聯「舉債王」 每人負債7.84萬
高市府:錢花在重大建設(楨:?另參本館:《搶救國庫》)
地方政府債務 衝到8,300億
2012-09-11 11:23:16
D’Artagnan
幾米繪圖也算公共藝術嗎??....呵呵
2012-12-07 23:21:02
版主回應
貼成幾丈馬賓克的話!
2012-12-08 09:51:37
圖博館
中國公路電影

中國拍攝的公路片,不管好壞,只要主角一直在路上就算。

心跳戈壁
導演:甄人
主演:邵兵/董璇/彭波
2015

壞蛋必須死
導演:孫皓
主演:陳柏霖/孫藝珍/喬振宇
2015

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
導演:李睿珺
2014

等風來
導演:滕華濤
主演:倪妮/井柏然/劉雅瑟
2013

飛越老人院
導演:張揚
主演:許還山/吳天明/李濱
2012

人山人海
導演:蔡尚君
主演:陳建斌/陶虹/吳秀波
2011

紅色康拜因
導演:蔡尚君
主演:姚安濂/呂玉來/石俊輝
2007

賴小子
導演:韓傑
主演:白培將/郭乾/候京
2006

旅程
導演:楊超
主演:耿樂
2004

心猿意馬
導演:李志超
主演:黃佩霞/黎姿/吳毅將
1999

走到底
導演:施潤玖
主演:莫文蔚/姜武/張震嶽
2001

扎賚諾爾
導演:趙曄
主演:劉遠生/李治中
2008

咆哮無聲
導演:蕭鋒
主演:李宗翰/劉芸/李立群
2012

塔克拉瑪幹
導演:甄人
主演:蘇有朋/秦海璐
2006

尋找周杰倫
導演:林愛華
主演:浦蒲/余文樂/吳大維
2003

到阜陽六百里
導演:鄧勇星
主演:秦海璐/唐群/李彬彬
2011

台北星期天
導演:何蔚庭
主演: Epy Quizon / Bayani Agbayani /林若亞
2010

江北好人
導演:劉新/勞達
主演:夏雨/馬伊琍/江珊
2007

房車奇遇
導演:路陽
主演:連凱/熊乃瑾/馬元
2014

第一眼愛情
導演:李妮
主演:陳志朋/洪辰/劉一煊
2014

一座城池
導演:孫渤涵
主演:房祖名/王太利/黃瀞怡
2013

一路順瘋
導演:葉偉民
主演:陳思誠/包貝爾/蔣夢婕
2013

西風烈
導演:高群書
主演:段奕宏/倪大紅/吳京
2010
2015-09-29 12:37:04
圖博館
失孤
導演:彭三源
主演:劉德華/井柏然/吳君如
2015

奪命旅行
導演:鄧衍成
主演:品冠/曾泳醍/韓寶凜
2015

公路美人
導演:非可/週看
主演:齊溪/張念驊/宋寧
2015

超萌英雄
導演:歐陽奮強
主演:歐弟/楊舒婷/成泰燊
2014

香巴拉信使
導演:俞鐘
主演:邱林/爾瑪依娜
2007

芳香之旅
導演:章家瑞
主演:范偉/張靜初/聶遠
2006

三人行
導演:杜琪峰
主演:趙薇/鍾漢良/古天樂
2016

雲下的日子
導演:閆然
主演:張涵予/于娜/肖劍
2011

尋找阿依闊勒
導演:侯克明
主演: Carrie Stevens / Elan Carter / Saskia Linssen
2009

這兒是香格里拉
導演:丁乃箏
主演:朱芷瑩/吳中天/丁乃箏
2009

帶我去遠方
導演:傅天餘
主演:林柏宏/遊昕/周詠軒
2009

霓虹心
導演:劉漢威
主演:潘妮拉·奧古斯特/路威·帕莫/黃河
2009

小站
導演:林見坪
主演:陶傳正/杜麗珠/趙耀
2005

五月之戀
導演:徐小明
主演:劉亦菲/陳柏霖/田豐
2004

夢遊夏威夷
導演:徐輔軍
主演:楊祐寧/黃鴻昇/張鈞甯
2004

人民公廁
導演:陳果(Fruit Chan)
主演:阿部力/李燦森/張赫
2002

哥哥
導演:麥婉欣
2001

單車上路
導演:李志薔
主演:李國毅/李運慶/陳意涵
2006

天下無賊
導演:馮小剛
主演:劉德華/劉若英/王寶強
2004

三峽好人
導演:賈樟柯
主演:趙濤/韓三明/王宏偉
2006

那山那人那狗
導演:霍建起
主演:滕汝駿/劉燁/陳好
1999

春光乍泄
導演:王家衛
主演:梁朝偉/張國榮/張震
1997

練習曲
導演:陳懷恩
主演:東明相/楊麗音/吳念真
2006

過界
導演:袁衛東
主演:郭濤/李小冉/鄭則仕
2008
2015-09-29 12:38:20
圖博館
千里走單騎
導演:張藝謀
主演:高倉健/中井貴一/蔣雯
2005

西遊記
導演:楊潔
主演:六小齡童/遲重瑞/馬德華
1986


我在路上最愛你
導演:金豐起
主演:黃聖依/池珍熙/車秀妍
2014

心花路放
導演:寧浩
主演:黃渤/徐崢/袁泉
2014

後會無期
導演:韓寒
主演:馮紹峰/陳柏霖/鍾漢良
2014

無人區
導演:寧浩
主演:徐崢/黃渤/余男
2013

回到愛開始的地方
導演:林孝謙
主演:周渝民/劉詩詩/週一圍
2013

人再囧途之泰囧
導演:徐崢
主演:徐崢/王寶強/黃渤
2012

落葉歸根
導演:張揚
主演:趙本山/郭德綱/洪啟文
2007

人在囧途
導演:葉偉民
主演:徐崢/王寶強/李曼
2010

轉山
導演:杜家毅
主演:張書豪/李曉川/李桃
2011

車票
導演:張之亮
主演:吳奇隆/左小青/葉童
2008

暴走吧,女人
導演:董董
主演:範文芳/李斯丹妮/范逸臣
2013

追愛
導演:劉怡明
主演:應采兒/佟大為/董璇
2011

在路上
導演:張菁
主演:閻勤/蔣愷
2004
http://www.douban.com/doulist/2523073/
2015-09-29 12:39:12
阿楨
香水刺鼻且愛勾心鬥角?日本女性專用車廂再淪戰場 2020-01-28 聯合新聞網

去年年底,網路媒體J-town刊出一篇網友的投書,希望女性都去坐女性專用車廂,不要害男生沒位子坐,引來大批網友附和,指出通勤時常常看到女性車廂空著,要求女性應該集中搭乘女性專用車廂。然而部分女性認為自己如果搭乘女性專用車廂,反而會引起「你這個樣子也會遇到癡漢嗎?」的指責。不管搭或不搭都會被罵,讓女性對於搭乘專用車廂這件事情蒙上了複雜的心情。
本月初,J-town又貼出另一篇投書。該投書來自於一名三十歲的女子,她表示女性專用車廂總是充滿香水和化妝品的味道,讓她很不舒服。此外,由於車廂內都是女性,許多人都體弱纖細,只要列車一晃就站不穩,「我希望自己在跌倒的時候,身邊至少能夠有強壯的男性出手相助。」該名女子還稱,搭乘專用車廂時,時常遇到路過的人冷眼相對,還被說過「你長這樣也會遇到癡漢喔?」之類的話,讓她對於女性專用車廂產生陰影。另一名投書則指,在專用車廂中大家會用包包、手肘等方式「卡位」,確保私人空間,讓她覺得很不舒服。
「晨間談話」的報導和這兩篇投書的論調相近。該報導認為,不搭乘專用車廂的女性正快速增加,其原因便是因為「化妝品、香水的味道」及「女性之間的勾心鬥角」所導致的,且歸論於「男性缺席」、「女性個性倔強」等背後因素所導致。
再者,報導稱「七成的女性都不搭乘專用車廂」,但實質上只是50位受訪者中的35位而已,也遭人質疑數字代表性。有網友表示,「我是沒在意過香水的味道,也沒看過有人因為撞衫吵架」、「從來沒遇過有人因為容易吵架就不搭女性專用車廂,這只能說是因人而異吧」等,對於該調查的可信度抱持懷疑的人佔了多數。況且,許多女性都對於報導將女性專用車廂中所發生的問題,歸咎於女性特質或男性的缺席,感到十分不滿。「味道或是空間的問題,跟是不是女生、是不是女性專用車廂根本沒關係吧?」、「性別歧視」、「針對女性的偏見」等,不滿該節目將問題推卸給女性。
2020-01-29 08:36:42
阿楨
紐約地鐵公交瀕臨“末世景象”政府再不援助或將破產 2020-08-30 新浪財經

  地鐵是紐約市的血管,每年承載著約17億人次的客流量。然而,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搭載地鐵的乘客量遭遇了斷崖式下跌。一方面由於居家隔離的普及,通勤和外出的需求大大降低,有許多人甚至暫時或永久性地搬離了紐約;另一方面由於對感染新冠病毒的擔憂,人們乘坐公共交通的意願也明顯下降,租車、自行車、電動車等都成為了代步選擇。
  雖然經濟已經重啟,但紐約地鐵客流量仍比新冠大流行前的水準下降了75%,大都會北方鐵路客流量則下降了83%,長島通勤鐵路客流量下降了76%。業界預測客流量也許到2023年都無法恢復到往日正常水準。
  原本就財政吃緊的紐約大都會交通局(MTA)宣佈,或將砍掉40%的地鐵和公交服務、50%的通勤鐵路服務,並將抬高票價、實施大規模的裁員、停止重要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
  紐約公共交通系統極為龐大,員工總人數達到74000人,有全世界最多的軌道網站,每天客運量超過1000萬人次,占到全美公交客運量的40%。
  目前,MTA的負債已經高達454億美元。每星期多損失了2億美元。如果沒有得到救助,MTA將迅速面臨破產。
  MTA的官員正在向美國聯邦政府發出請求,希望政府能夠批准120億美元的救助計畫,説明紐約公共交通系統度過難關。
  問題是,即使獲得這輪救助,也未必能幫助MTA扭轉危機。
  2008年金融危機後, MTA就已經砍掉了2條地鐵線和32條公交線。
  新冠疫情是徹底壓倒紐約公交系統的當頭一棒。
  紐約居民的絕大多數商業和日常活動都依賴公交系統進行,而紐約作為全美國的商業金融等重要領域的中心,其經濟受挫也將影響全國的經濟復蘇。此外,MTA創造的大量就業也將不保,削減公交服務可能將造成8350人永久失業。
  回應
從這次疫情就能看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不管多嚴重疫情,不像私有制一虧損了立刻裁員,哪怕是醫院也絕不承擔虧損。
2020-08-30 08:09:38
阿楨
今天路過江蘇高速服務區,傻眼了 2020-10-06

提起高速服務區,大多數人腦海裡想到的都是:擁擠、異味彌漫、髒亂不堪的廁所,隨便買個泡面填飽肚子的湊活,無處落腳休息,只能匆忙趕路的倉促。
要不是江蘇的這些地方,我根本不知道高速服務區還可以這麼玩。感覺自己就像劉姥姥來了大觀園,看完只能連連驚歎:江蘇高速服務區甲天下!這哪是高速服務區啊?這明明是把蘇州園林建在高速路上了啊!
……
  回應
 這些服務區都在滬寧高速上,6000萬人均GDP大約是2.5萬美元的人口。世界上都很難找到這樣的黃金線路,各地領導切勿好大喜功,盲目上馬。
 如奢靡是奉獻給君王的,國家危險。如是為老百姓服務的,國家繁榮。
 但奢靡之風真不可長,每朝代晚期都是奢靡開始衰敗的
 蘇南/珠三角很富裕有錢,但沒啥文化基礎,所謂“俗而無學,鄙而多金”。
 作為蘇南一員短途旅遊,一般不出江浙滬。為什麼?吃喝便宜又方便,口味好,人文環境好。
 看了評論區,真的印證那句話,貧窮限制了你的想像。
1寧滬高速公路服務區,首先試點的是無錫梅莊,真的掙錢,然後是陽澄湖,不掙錢,沒有經濟效益,不增加人員就業,就不會有後續的跟進。
2寧滬高速公路集團是上市公司,花的不是民脂民膏。
3江蘇人真的見怪不怪,這些服務站只是江蘇經濟飛速發展的一個縮影而已。
4江蘇的富,一不靠政策,二不靠資源傾斜,完全是靠江蘇人勤勞智慧,改革開放開始時,江蘇的gdp排名全國中游,不如東北,沒有特區,沒有新區,沒有國家政策扶持。
5江蘇的富,是人均的富,江蘇人都沒覺著服務區奢華,別人就別酸了。

聽說這5個高速公路服務區全國最美 2017-05-04

 江蘇滆湖服務區
哥特式的建築風格在全國一眾服務區裡也算是極具特色,甚至有被網友們稱為“全國最美服務區”。
 浙江桐廬服務區
服務區內專設女性停車位、殘疾人停車位等設施,並提供旅遊諮詢、WiFi、手機充電、送貨到車邊、上網茶吧等20余項便民服務。
 重慶冷水服務區
全國百強服務區,周邊有石柱黃水國家森林公園、千野草場、大風堡風景區等景點,很多自駕游的朋友會在此聚會看風景。
 江蘇宣堡服務區
歐式建築風格讓人耳目一新。
 河南原陽服務區
服務區又大又乾淨,而且飯菜都不貴,還可免費洗澡,裡面還有個文博館。
https://www.ibmwclub.com/n/26477
2020-10-07 08:04:03
阿楨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中印高速服務區相比,網友:印度厲害 2020/07/04

目前中國高速公路已14萬公里世界第一,每隔30~40公里會設一服務區,應有4000多個服務區。中國的高速服務區面積都比較大,設施也比較完善,除了提供休息場所和衛生間之外,還設立了超市和餐廳。並且我國的高速服務區分佈比較密集,為自駕者提供了諸多便利。
而印度的服務區分豪華型普通型。豪華型按照國際標準修建的,與我國的差不多,但印度只有一條亞穆納高速。

2020年中國高速公路服務區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2020-07-30n 前瞻產業研究院

根據《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14)規定,我國高速公路沿途需設置高速公路服務區供旅客使用,服務區平均間距宜為50千米,區內應設置停車場、加油站、休息區、餐飲等基礎設施。
  萬億投資規模將推動相關建設發展
長期以來,居民出行途中對高速服務區的需求一直是刺激我國高速服務區發展的主要動力。
90年代初,我國發展剛剛起步,居民對出行的需求也較為簡單,高速服務區主要滿足人們最基本的加油、休息、如廁需求。
此後由於居民物質生活水準的提升,對於出行需求也相應提高,第二代服務區有了簡餐、超市、自助餐,但還是以泡面為主。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第三代服務區商業模式初現,有了中小型綜合性的商超,人們可以在此選購自己喜歡的商品、特產等。社會需求為我國高速服務區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
2020-10-07 08:05:28
阿楨
中時社論》博愛座讓座 修復人心的良善 2024/06/29

近日,包括捷運在內的各種大眾運輸交通工具,連續爆發「博愛座」讓座衝突,甚至還釀成流血事件,引發各界高度關切,於是有知名作家發起「占領博愛座運動」,高喊:「即刻取消博愛座」。但台北捷運公司說,因法令規定無法取消;衛福部表示,將修改《身心障礙權益保護法》,把「博愛座」更名為「優先席」,近期送立法院排審。但是更名能解決博愛座引發的人情澆薄和世代衝突問題嗎?
博愛座始於1980年代的台北公車,而後逐漸擴散適用於各縣市公車及捷運等公共運輸系統。目前法源依據是《身心障礙權益保護法》第53條規定,沒有提供對號座的大眾運輸工具,應設置供身心障礙者及老弱婦孺優先乘坐的博愛座,其比例不低於總座位數15%。
設立博愛座時,台灣高齡人口僅占總人口的5%左右;而在博愛座入法的2013年,高齡人口占全國人口11.5%。然而,這些年來,高齡人口占比急速增加,預估明(2025)年,高齡者就占了20%以上,更別說還有其他的「身心障礙者」以及弱、婦、孺。
另一個關鍵因素是人心的疏離。簡單講,受到政治與科技的影響,世代之間的鴻溝愈來愈深、人與人的距離愈來愈遠,很多人在車上往往是戴著耳機或看手機,坐在位子上的人不會關心旁邊是不是有需要座位的人。再者,有一派人士的觀點認為,大家都是花錢買票上車,憑什麼要讓座給別人?老人的票價還有優待呢!尤其近年來因政治渲染,掀起年金、房價等問題,讓年輕人的相對剝奪感加深,世代衝突的現象隨時引爆。
博愛座讓不讓座,絕不只是單純的座位問題,也不是誰比較辛苦、誰比較累,其核心問題是台灣社會總是時刻處於一種集體的暴戾氛圍中,博愛座讓不讓就成了台灣社會世代衝突的一個縮影。
2024-06-30 02:34:1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