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2-18 06:23:27| 人氣3,45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版畫藝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讀過陳奕凱、陳奕伶的《版畫藝術》(藝術家,2003)才知自己有「善擇」的本能,不然怎能從舊書店的破爛堆中挑到三本台灣現代版畫重要的文獻:《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週》(文建會,1983)《十青版畫展》(1987)《中華民國當代版畫藝術》(文建會,1989)。

那麼愛吹,乾脆再加法國的《現代版畫藝術》(新視覺藝術,1990),還有與後評《傳承經典陶藝》相關的《中華民國國當代陶瓷展》(文建會,1988)曾明男《現代陶》(藝術圖書,1993)楊文霓《陶藝手冊》(藝術家,1998)。甚至漢聲及大陸出的一大堆年畫。

哎喲!你可不能小看中國年畫,它可也是版畫藝術的一大項,很有中國傳統民間風味的,:

太老土俗艷了,不如現代版畫來得有藝術:

未必吧!不然至今仍有不少版畫藝術家藉用中國傳統年畫的元素來創作,而且傳統年畫比現代版畫有市場。

物美價廉的年畫那比得上價貴的版畫,即便劉其偉的憂婆鳥無限量地印,一幅也要上千台幣。

藝術無價,尤其對最沒價的版畫藝術,人家《版畫藝術》不提錢(p15還是提了版畫印量與藝術市場的關係)而是按著年代來介紹台灣現代版畫的發展:

就台灣現代版畫的發展而言,七○年代以後,現代版畫運動進入關鍵的里程碑。當時已經享譽國際的名版畫家廖修平返國,並在各大專院校美術科系執教現代版畫,從此版畫正式被納入學院教育的體系;此外也應邀至各界做社會推廣活動,在其影響之下,紛紛成立現代版畫的組織與工作室,其中最為重要者即是「十青版畫會」。後來十青的會員,不僅在創作表現上大放異彩,並從八○年代開始陸續進入大專院校任教,舉凡當時大專美術科系如台灣師範大學、台北藝術大學、台灣藝術大學、文化大學等,均可見來自十青的年輕老師執教,換言之繼起成為台灣現代版畫運動的推手。
八○年代現代版畫藝術不僅風潮雲起,政府文教機構也大力投入,例如行政院文建會辦理「國際版畫雙年展」,還有台灣省美展、台北市美展,以及各地方公私文教團體所開辦的美展,均將「版畫」獨立為一門獎項。這項措施對於拔擢版畫創作的新秀,促進台灣版畫與國際藝術的接軌,不無發揮了巨大的貢獻。跨越新世紀的到來之後,曾歷經八○、九○年代的年輕學子,如今正值青壯年的人生輝煌階段,並漸次成為當前最活躍的版畫藝術家,未來的前途與發展更不可限量。
目前這批年輕的版畫藝術家,有些還在各大學的研究所進修中,有些已經在各型國際大獎中嶄露頭角,有些則加入「十青版畫會」成為新生代成員,更有些已經進入大專院校執教,成為新世紀版畫藝術教育的接力者。不論如何,今日的種種將成為明日的過去,回顧從四○年代以來迄今,透過不同階段前輩藝術家的努力,為台灣版畫創作開啟了國際新視野;而當前的版畫創作新秀,更是未來版畫藝術邁入新紀元的中流砥柱,相信憑藉他們的孜孜努力,必然在版畫丹青留下新的史頁。

版畫藝術果然最沒價,不然上述版畫藝術家怎盡是些學者?

那是沒辦法之事,作者在<結語>分析道:由於版畫要有昂貴的技術設備,所以不只民間工作室生存不易,連大學也無版畫專業系所(台藝大也只有「版畫中心」),無法跟吸引全球版畫藝術家全去研習的法國「對位版畫工作室」比。

《版畫藝術》出於2003年,2006年已有版畫藝術研究所了:

版畫藝術研究所於九十五年八月ㄧ日奉教育部核准設立,英文全名為Graduate School of Printmaking為全國第一所版畫藝術研究所。
版畫藝術研究所以培育版畫藝術創作人才、創意產業種子人才,及版畫研究與教育人才,並強化畢業生經營、管理版印工作室的專業能力為目標。發展方向與重點如下:(一) 融合創作技術與學理研究。(二) 兼顧本土觀點與國際視野。(三) 整合藝術創意與文化產業。1.版畫與印刷產業結合。2.版畫與設計產業結合。3.版畫與觀光產業結合。4.版畫與電腦科技產業結合。(四) 培育專業版印工作室經營、管理人才。(五) 在本校現有教學資源上發展。
碩士班招生考試科目:英文、版畫專題、美術史。96年度招收9名。
http://www.ntua.edu.tw/~gsop/about/about.htm

最後剪貼二段版畫文章:

版畫是通過印刷手段產生的視覺藝術形式。和其他視覺藝術所不同的是,版畫是通過版面的反轉或者漏透而製作的,也可以說她是具有間接性和複數性的。
版畫始於印刷術,而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開始於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宋仁宗時的畢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並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後人稱畢昇為印刷術的始祖。
印刷術是由中國人發明的,至今為止所發現最早的版畫是收藏在英國大英博物館,製作於唐代的《金剛經》,其末尾明確刻著"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價為二親敬造普施"字樣。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
版畫基本技法有:凸版、凹版、平版、網版。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9%88%E7%94%BB

(一)凸版: 凸版是指在選好的木塊或金屬版面上,以刻刀、圓鑿將無圖像(陰面)部位刻除,有圖像(陽 面)且需著色部位保留,再以顏料塗刷或以油墨滾敷版面,最後經拓擦或壓印於紙表上即得之畫面。木版畫是發展最早、歷史最久的版種,除可以木板或橡膠板為之外,另有剪貼、浮凸、金屬凸版等…。
(二)凹版: 凹版一詞來自義大利,係指在金屬版面從事雕刻、剔除 或酸水腐蝕的過程。油墨填入雕刻的凹線或酸水浸蝕過的窪痕內,然後將表面多餘的顏料拭淨,當浸溼過的紙張與版通過凹版壓印機時,壓筒的壓力會將凹陷部分圖 像的油墨吸附於紙面即得。凹版常用之版材以銅版為多,故一般慣稱凹版為銅版畫,其它版材有鋅、鋁、壓克力、紙板等…。
(三)平版: 平版畫是指使用油脂材料塗繪在石版或金屬版(鋁、鋅)表面,富含酸的阿拉伯膠液腐蝕版面 後,使有圖形區接受油墨,無圖形區排斥油墨。這是因為油脂能吸油排水,而平版版面之均勻細孔能預存阿拉伯膠而其親水排油性,所形成油水相斥之物理變化所 致,平版畫經常予人輕鬆活潑。自由流動之效果。平版雖發明於1786年,但到1820年才用於藝術創作。
(四)孔版(網版): 孔版是運用「遮擋與露空」的原理,製版藉用型紙模板黏貼(西元十八世紀中國開始使用), 水油性塗料填塞、反轉成感光乳劑沖曬(I9I4年美國發明)等方法,造成網面鏤空的圖形,印刷時網上的顏料經由橡皮刮刀之擠壓力,透過網孔下達被印物表 面,絹印的優點有:可同時上墨與印刷;圖像無左右顛倒之顧慮;操作方便;被印物無大小限制;墨膜濃厚色彩鮮艷;覆蓋力大;創作上深具寬潤之塑造性與適應力。
(五)併用版(混合版): 併用版係指同一版種內不同技法之表現(如:直刻+蝕刻),或是不同版種的技法併合、混用 (如:凸版+凹版),以及採用更多樣性、複雜化的媒材與形式表現於版畫原有創作範圍以外的領域(如: 單刷、影印、電腦、複製、複合、立體版畫等……。)基本上,併用版種的範疇應包括混合技法與非單一性技法表現,並且沒有任何特殊條件的限制。
(六)實物版: 利用日常生活用品或具有各種紋理的葉、網、布料、樹枝,甚至於魚骨等拼貼出版面的形象,經過油墨或顏料的塗抹後再拿紙印出圖形者,稱為實物版畫,所用的版種,謂之「實物版」。
(七)紙版: 以厚紙版當作凸版畫的版材。紙版容易切割,甚至可以切割成自由形狀的形塊,分別著上顏 色,再拼回原來的版面,印成多種色彩的圖畫。一般而言,用美工刀即可在厚紙版面雕出陰陽紋的圖案,只要將刀割的封閉範圍撕去幾層,即成凹陷部分,製好版 面,填上透明漆後,即可上色印刷。
(八)木刻版畫: 木刻版畫係利用木材為版材的版畫,由於製版方法容易,很早以前就極盛行,是凸版的代表版 式。通常用的木材有櫻木、黃楊木、朴木、桂木、楓、菩提樹等,其中以櫻本為佳。雕刻木板時,由於所用的木材不同,可以區分為兩類:一為木紋木版,採用木材 的縱斷面而為版,木紋為直行者。另一則為木口木版,採用木材的橫斷面為版,木紋為圓形,是西洋十八世紀以後木版畫的版種。
(九)橡膠版: 是一種比較專門的版材,在美術社可以購得,有大小不同的規格,價格亦不昂貴。它的材質較木版鬆軟,而且軟硬度均勻,可用一般木刻雕刻刀或小刀來刻版。主要表現刀刻線條的趣味,以凸版方式印刷。它的表面平滑,能均勻吸收油墨,所以印刷出來的畫面墨色都均勻充沛,完整討好。橡膠版以外尚有一種材質類似的麻膠版,均可以透過壓印機印刷作品。
(十)石膏版: 以方形或其他形狀的平底模子灌注石膏漿,厚度1~2公分,並使表面平滑,靜候石膏凝固, 拆下模型,便是基本的版材。待版面完全乾燥,若不夠平整,則以細砂紙稍加打磨即可。製版時以自製鐵筆或長的鋼釘來刻畫線條,以製作出畫面內容。石膏本質硬、厚、而脆,宜作凸版畫版材。著墨後鋪紙,並在紙背擦刷印取畫面,而不能透過版畫壓印機印刷作品。
(十一)單刷版畫: 國際版畫界所稱之「單刷版畫」是在過程中,所作的試驗性表現,譬如以水面浮油轉印的方式,或利用滾筒百接壓印在紙面上,得出有濃厚版畫趣味的作品,但是 其缺乏「製版」或固定版的形式,以及不能達到「複數印製」的單張表現,在實質上是有異於版畫特性的原則。初學版畫者,或在短時間完成作品時,可以先由單刷 版畫開始,以建立版畫的信心。
(十二)試版: 版畫是具有複數性的印製藝術品,但並非可以無限制的印製。在目前國際間共同的慣例,有所謂「試版」的作品(Artist Proof,簡寫為A.P.或A/P),是指一件版畫作品自構思開始到印製結束之間,是有許多實驗性的,直到最後開始印製決定性的版畫原作,此時印出的便是試版。如印五十張,可以有十張左右的試作,通常由作者保留,而在完成此數量之後,將原版銷毀。
(十三)限定張數: 是指各種試印除外,有號數的版畫作品,版的張數有一般不成文的規定,即每套作品基本張數 是以20~50張為標準,近年來由於對版畫的需求量增加,因此限定張數多至200~300張,有時更增至1OOO0張,但不管作品印多少張,均必須設定號 數(有一個張數、基數以為憑證),因此限定張數被列為一必要的約束力。
(十四)一版多色: 一版多色印製可以分水性顏料和油性顏料兩類。水性顏料的一版多色印法,係用刷筆沾上顏料,依照不同色彩的位置塗於版上,再覆蓋紙印製即成,比較簡易。油性顏料的一版多色印法,凸版、凹版都可採用。濃淡漸層或色列的一次滾法,可以直接用橡皮滾筒著色,再輾轉於版上,凹凸併用的一版多色法,則是選用硬、軟兩種滾筒併用施印方法,原理是先在硬的滾筒上摻拌稍多量的亞麻仁油的A色油墨,軟滾筒的B色油墨摻少量的亞麻仁油,然後,硬滾筒輾於版上,A色油墨就印 到凸出部分,軟滾筒由於性質軟,壓於版上能深人凹處,又因B色含油量少於A色,僅能著色於凹陷處,餘類推。依滾筒硬度的遞減,少加亞麻仁油於各色油墨中, 無論多少色的套印,都可保持各色的獨立而不相混,印製成的作品就具有多色的效果。
http://content.edu.tw/junior/art/nt_ch/engraving/teach_data/chp3-1.html#%A5Y%AA%A9

年畫  維基百科


 天津楊柳青年畫

File:Gao Yinzhang - The blessing of the good and the joyfullness.jpg


江蘇蘇州桃花塢年畫


山東濰坊的楊家埠年畫


陝西鳳翔年畫


河南朱仙鎮年畫


廣東佛山年畫

 

年畫是東亞的一種民間美術形式。因伴隨著春節趨吉避凶的活動也產生,故名年畫。在朝鮮則稱為歲畫(諺文:정해,朝鮮漢字:歲畵)。

歷史

年畫起源於中國,作為一種正式的民間畫種,年畫的約始於五代北宋,其淵源卻可以上推至秦漢或更早的驅鬼、避邪之類的守護神門畫,舊稱「紙畫」、「紙片」與「畫張」等。

宋代鏤版雕印的發展以及春節慶祝活動的豐富促使年畫得到發展,題材豐富起來,有風俗、仕女、娃娃、戲曲等。

隨著明代中後期版畫的興盛,彩色套印技術的成熟大大促進了木版年畫的繪製與銷行。明清時期可謂是木版年畫的鼎盛期。

清代末葉開始流行石印及膠版印刷的年畫,盛行「月份牌年畫」,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等城市。

現代年畫

現在,年畫更加成了一種為群眾所喜聞樂見的藝術,無論在題材上,還是在表現手法上都日趨豐富。

中國的年畫 

作為年節裝飾繪畫,年畫的內容多為「表吉祥、誌喜慶」一類,形式上則是紅火活潑,單純明快,色彩亦鮮艷明亮,多用單色平塗,題材上則包羅一切具有喜慶色彩的風俗生活,新聞軼事、傳統戲曲小說、民間故事等,其創作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地區特色顯著。其中,以天津的楊柳青年畫與江蘇蘇州桃花坊年畫以及山東濰坊的楊家埠年畫著稱於世。

中國現存最早的年畫是宋朝版《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圖》,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綠珠,俗稱《四美圖》。

朝鮮的年畫

稱為歲畫,多繪於白紙上,常見有龍、虎等圖案。

日本的年畫

有浮世繪、水墨畫等形式,浮世繪多以日本神祇如七福神、為題材,水墨畫則常見歲寒三友(松、竹、梅)等。

File:Phú quý.JPG

越南的年畫

以兒童、風俗生活為主,色彩鮮豔,有些繪在木板上。


台灣當代版畫藝術大展 2012-07-07~08-04台中市(紅野畫廊)


美術史上的藝術家如果畢生沒做過幾件版畫作品,那似乎未能稱呼他為藝術大師,原因在於,版畫是藝術大師們必然要創作的媒材之一,如畢卡索、米羅、達利、達比也斯、奇伊達等等,以及旅法的趙無極、朱德群等前輩,直到台灣的五月、東方畫會成員,都能以版畫作品成為其各自的代表性作品,如蕭勤、吳昊和陳庭詩等人。本次策劃以版畫為展出之唯一媒材,是結合大學版畫專業教師和表現傑出並擁有自我作品語彙的年輕優秀創作者共同展演呈現。參展人包含李迪權、林義隆、徐葦、黃椿元、張家瑀、葉家豪、饒祗豪,均有多年版畫藝術專研的經驗,藉由版畫能夠複數製作這樣的媒材與呈現,使能廣為藝術熱愛者之接受。 讓藝術走入更多人的生活空間,台灣的人文與藝術氛圍必然將更為厚實。 

參展藝術家:李迪權、林義隆、徐葦、張家瑀、黃椿元、葉家豪、饒祗豪   

張家瑀 <Ventana Cantabria IV‧ 卡塔布里亞之窗IV>,陶版、釉料、絹印套印、窯燒 25 ×25×0.5cm 2008 Ed.10    

林義隆 <星球旅行-編號006>,銅版腐蝕,40x55cm 2011   

徐葦 <魚-無感>,絹印,39.3x54.6cm 2012 Ed.5  

徐葦 <魚-雀躍>,絹印,39.3x54.6cm 2012 Ed.5   

李迪權 <針車>,凹版(細點腐蝕),10X14cm 2012 ed.10   

李迪權 <洗手盆>,凹版(細點腐蝕),10X14cm 2012 ed.10   

李迪權 <天神>,凹版(細點腐蝕),10X14cm 2012 ed.10   

黃椿元<Rainbow#1>,義大利 Fabriano 版畫紙, 絹印, 30×30㎝ 2012 Ed.30   

饒祗豪 <Your Scissors‧您的剪刀>,Woodcut‧單版複刻 35 ×26.5cm 2010 Ed.10   

饒祗豪 <Sewing “Special” Tools- Tailor’s Chalk‧裁縫小三寶–粉土>, Woodcut‧單版複刻 38 ×28cm 2011 Ed.20   

饒祗豪 <Red Scissors‧紅剪刀>,Woodcut‧單版複刻 30 ×26.5cm 2010 Ed.10   

饒祗豪 <Our Needles Ball‧您的針線包>,Woodcut‧單版複刻 35 ×26.5cm 2010 Ed.10   

饒祗豪 <Memorizes the Needles Ball‧回憶針線包>,Woodcut‧單版複刻 26.5 ×38cm 2011 Ed.8  

葉家豪 <蟄伏Ⅰ>,2007,綜合併用版、油墨、紙,76 × 53cm collagraph   

葉家豪 <蟄伏Ⅱ>,2007,綜合併用版、油墨、紙,76 × 53cm collagraph   

葉家豪 <記憶的片段Ⅰ>,腐蝕凹版、2003,油墨、紙40×60cm etching   

葉家豪 <記憶的片段Ⅱ>,2005,腐蝕凹版、油墨、紙,40×60cm etching   

張家瑀 <Pordia‧日渺>,陶版、釉料、絹印套印、窯燒 25 ×25×0.5cm 2008 Ed.1   

張家瑀 <lluviosa‧瀟瀟>,陶版、釉料、絹印套印、窯燒 25 ×25×0.5cm 2008 Ed.1 http://24hr.artemperor.tw/exhibition.php?ex_id=327

台長: 阿楨
人氣(3,45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藝術文物 |
此分類下一篇:《傳承經典陶藝》
此分類上一篇:《捷運公共藝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