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1-12 06:47:24| 人氣2,209| 回應6 | 上一篇 | 下一篇

《達洛衞夫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奇怪,為何我很容易欣賞白先勇短篇小說《玉卿嫂》《金大班的最後一夜》《花橋荣記》、甚至長篇小說《孽子》的意識流文字魅力,但伍爾芙的《達洛衞夫人‧燈塔行》(桂冠,1993),即便重讀多遍且在紙上劃上尚值一品的文字行段,就是無法在整體上感受到下面的經典詮釋: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235/20060824070401/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236/20060825064707/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237/20060826065035/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238/20060827071524/
 
(2011-03-07 楨:至於《時時刻刻》 雖能掙脫女性主義觀點的束縛,但其後現代式的零碎性對話為主的表演非但無法演出意識流的文字和影音魅力(配樂尚可),三個女性不同時空下的機械性聯結也無法呈現各自內在有機的情感世界而只在表現作者和導演的生命和感情觀!)

英國女作家維吉尼亞‧伍爾芙,是作爲意識流小說的開創者和現代西方女性主義的先驅而被載入二十世紀的世界文學史冊的。她的意識流小說創作開始于小說《雅各的房間》,而于1922年至1924年間創作的另一本小說《達洛衛夫人》(《The Hours》,又譯《時時刻刻》、《時光》)則展示了她更爲圓熟地運用這種新的寫作技巧的能力。
  《達洛衛夫人》是以“一天的時間來寫盡一個女人的一生”的獨特小說。主人公達洛衛夫人是一位光彩耀人的上流社會中年貴婦。在她一如繼往地爲丈夫籌備晚宴的一天裏,自印度歸來的她的昔日情人皮特‧沃爾什、得了炮彈震呆症的戰爭幸存者賽普蒂默斯‧沃倫‧史密斯、她少女時代仰慕的好友薩莉‧塞頓以及倫敦社交圈裏形形色色的人物相繼穿梭在她的思緒裏,引發了她對過往青春歲月的無限懷戀和老年將至的種種恐慌。她突然感到自己內心深處的某些東西正在 “每天的腐敗、謊言、閑聊中逐漸失去”。她已成長爲一位左右逢源、光彩耀人的政治宴會女主人,卻爲此犧牲了體驗生活本質意義的真實權利。“她像沒有車胎的輪子,碰到小石塊就顛簸”;“她像棲避在樹葉淺淺凹處的一只小鳥……無依無靠,被一個冷漠世界中的大樹、團團烏雲包圍著,沒有遮擋、受著折磨”
  這是爲什麽呢?達洛衛夫人對自我的生命意義發出了這樣的質詢。
伍爾芙的筆開始帶領著她一路追尋,讓她穿過浮世煙華,洞察著人類的本性——“人類既沒有善心,又沒有信念,也沒有寬容,有的只是能增加眼前快樂的東西。他們成群結隊去獵食,他們一夥夥搜遍沙漠,尖叫著消失在荒野裏”;讓她于芸芸衆生中窺到了靈魂的真相,殘酷卻又真實——“我們的自我 像深海裏的魚,在昏暗中來往,穿梭在巨大的水草之間,遊過陽光閃爍的海域,不停地遊向前去、前去,遊向幽暗、寒冷、深邃、不可思議之處。”
經歷了長長的心路跋涉,達洛衛夫人對自己毫無意義的生活心生倦意。她眼望著自己一手布置的繁華宴會卻備感人生徒勞,慢慢地萌生了自殺的念頭。
  小說的最後,是達洛衛夫人在晚宴上得知賽普蒂默斯自殺的消息。她爲這個青年的最終解脫深感欣慰,也爲自己的生命裏,那些已被無聊的閑談所覆蓋、磨損、湮沒的東西依舊爲這個青年所保留而心生安慰。在喧嘩的舞會上,她從人們肩膀的空隙裏遠望天空,看著對面房子裏的老太太安靜地入睡,關燈,一片漆黑,然後,達洛衛夫人對自己說:“再不要害怕烈日炎炎。”
  在整部小說裏,伍爾芙以其飄逸靈動的文筆爲我們展示了一組組絕美而又絢爛的意象,以其輕盈又極具速度和象徵的手法剖析了一位女性深邃如詩的內心世界。在小說渲染的氛圍裏,彌漫著較爲強烈的自殺主義傾向,雖然最終伍爾芙並沒有讓達洛衛夫人以自殺謝幕,而是讓另一個青年代替她完成了墜樓擲地、走向最終解脫的內心願望。
  極具悲劇性的是,在小說而外的伍爾芙,幾乎也以同樣的方式走入了她筆下的角色。在《達洛衛夫人》出版十六年後的1941 年,伍爾芙在完成了她的最後一部小說《幕間》之後,又一次陷入了精神錯亂的痛苦之中。爲了避免拖累丈夫,她穿上很重的厚呢套裙,在口袋裏裝滿石頭,自沈于英國蘇塞克斯郡的一條河流中。在寫給丈夫的遺書中,伍爾芙說:“記住我們共同走過的歲月,記住愛,記住時光。”
http://sports.eastday.com/eastday/wxhg/wxdl/userobject1ai1216907.html

伍爾夫下面的生平,可能有助於你了解其小說。

弗吉尼亞‧伍爾夫出生于英國一個知識貴族家庭,父親萊斯利‧斯蒂芬是十九世紀英國著名作家和編輯家。弗吉尼亞孩提時期通過父親結識了大名鼎鼎的作家托馬斯‧哈代、喬治‧梅瑞狄斯、亨利‧詹姆斯,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按說,她的童年、少年時代該是十分幸福的。然而,她的快樂卻在父親和兩位同母異父哥哥手中葬送了。父親是一位男權意識嚴重的家長,他給家中的男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讓他們上牛津,上劍橋,女兒卻只能在家中接受一些七零八碎的知識。他通過檢查每周賬目顯示憤怒來粗暴傷害可憐的女兒。受盡創楚的弗吉尼亞被迫扮演多重角色——女主人、社交界新手、看護、學生,這顯然是她難以勝任的。
兩位同母異父哥哥的性侵犯更是嚴重地毀損著她的身心。伍爾夫在《存在的瞬間》中如此寫道,“我覺得自己就像一條不幸的小魚與一只巨大而騷動的鯊魚關在同一個水槽裏。”她在性愛方面本就比常人要羞怯得多,此後更是被嚇退到極端冷淡和自衛式恐慌的姿態中去,這直接導致了她婚姻生活的無法彌補的缺陷。
  1928年春季,弗吉尼亞與姐姐範妮莎結伴去歐洲大陸旅行,曾到法國小鎮聖雷米參觀畫家凡高去世前住過的瘋人院。範妮莎在給兒子昆廷‧貝爾的信中寫道:“我們穿過聖雷米……那是個奇妙的地方,弗吉尼亞希望她下一次發瘋時能被關在那兒。”
弗吉尼亞一生中有過多次大的精神崩潰:1913年9月,感覺婚後嚴重不適的弗吉尼亞吞服了大約一百片安眠藥,陷入深度昏迷,生命垂危,所幸搶救及時。兩年後,她的病情更加惡化,不僅行爲暴烈,大聲尖叫,還對丈夫倫納德‧伍爾夫表示出極度的憎惡和強烈的敵意,長達兩個月時間拒絕與他見面。
  對于自己的婚姻,弗吉尼亞‧伍爾夫曾大犯躊躇。她就像自己的小說《到燈塔去》裏的莉麗,盡管認爲愛情宛如壯麗的火焰,但因爲必須以焚棄個性的“珍寶”爲代價,因此視婚姻爲“喪失自我身份的災難”。一個女人抱持這樣悲觀的看法,又是在三十歲的“高齡”上才開始構築“二人空間”,其困難是可想而知的。然而事後證明,弗吉尼亞的憂慮純屬多余,倒是她的心理症結落下的性恐懼和性冷淡,使婚姻生活從一開始就走上了歧路。
  倫納德畢業于劍橋大學,饒有文才,深具眼力,與其說他欣賞弗吉尼亞的嫻雅風度,毋寧說他傾慕弗吉尼亞的超凡智慧。在他眼裏,弗吉尼亞是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智慧的童貞女”,在她身上完全不粘附世俗的肉欲色彩。應該說,起初,倫納德心有不甘,他抱著幻想,認爲自己能像王子喚醒睡美人那樣喚醒弗吉尼亞體內的性意識。幾經努力,徒勞無功之後,他創作小說《智慧的童貞女》,借用男主人公哈裏‧大衛的口吻譴責了冷血的女人,認爲“那些長著白皮膚和金色頭發的蒼白的女人……是冰冷的,同時也使人冰冷”,他的這些心懷不忿的說辭(近乎指桑罵槐)無疑對弗吉尼亞的自尊構成了深深的傷害。弗吉尼亞婚後的“精神雪崩”給倫納德適時地敲響了警鍾,他決定從此認命,轉而追求精神之愛這一更高遠的境界。他這樣做,僅需一條理由——“她是個天才”——就足夠了。弗吉尼亞的感激之情也溢于言表,她明確地宣布倫納德是自己生命中隱藏的核心,是她創造力的源泉。1930年,弗吉尼亞告訴一位朋友,沒有倫納德,她可能早就開槍自殺了。弗吉尼亞能以多病(而且是精神病)之身取得非凡的文學成就,倫納德可謂居功至偉。
  在弗吉尼亞‧伍爾夫的小說中,異性之間總有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倒是女性之間感情能水乳交融,《出航》中的雷切爾與姨母海倫,《夜與日》中的凱瑟琳與瑪麗,《達洛衛夫人》中的克拉麗莎與薩利,《到燈塔去》中的莉麗與拉姆齊夫人,都能達至心靈的默契。
英國女作家曼斯菲爾德(徐志摩對她崇拜得五體投地)和薇塔都是伍爾夫的閨中密友,如果說她與同病相憐的曼斯菲爾德只是心心相印,那她與薇塔的關系則帶有濃厚的性愛色彩。現代批評家邦德指出:“在她們的羅曼史最活躍的歲月裏,受到她對薇 塔的愛情的哺育,最偉大的文學傑作《到燈塔去》、《奧蘭多》和《海浪》從弗吉尼亞‧伍爾夫的金筆下流淌出來。”而隨著弗吉尼亞與薇塔之間的愛情趨于平淡, 她生命中點石成金的創作盛期(1922——1933)即宣告終結。
  像伍爾夫這樣心靈敏銳之極,又有家學淵源的人似乎天生就該成爲作家和思想家。她小時候所受的教育固然東鱗西爪,但她父親萊斯利的深湛學識並不弱于一所學校。早在少女時代,她就能一目十行,用收割機的速度閱讀文學作品,連飽學鴻儒萊斯利也不禁驚歎女兒是在“吞噬書籍”。他早就看出弗吉尼亞將來會成爲一位真正的作家,他給女兒的忠告只有寥寥數語:“閱讀你喜歡的書,是因爲你喜歡它,絕不要 假裝贊賞你並不贊賞的東西。”——這是他在讀書方面惟一的教誨。“用盡可能少的語言,盡可能清晰地寫,准確地寫出你的意思。”——這是他在寫作方面惟一的建議。這兩句頗有見地的忠告伍爾夫終生不忘。1922年,她讀到喬伊斯的《尤利西斯》,並不喜歡,認爲作者“似乎沒有經過語言訓練,缺乏必備的品位”。她絕不會人云亦云。
  1904年8月,姐姐範妮莎帶著弟妹搬出海德公園處的舊宅,租住在布盧姆斯伯 裏的戈登廣場46號,徹底擺脫了“鯊魚”的糾纏。弗吉尼亞忍不住在給女友維奧萊特的信中發出歡呼:“現在我們是自由的女人了!”她不僅僅收獲了自由的“麥穗”,還收獲了一大批卓具才華和思想的朋友,他們結成了著名的布盧姆斯伯裏團體——一個知識精英的沙龍,其核心成員有:作家倫納德‧伍爾夫(弗吉尼亞的丈夫),藝術批評家克萊夫‧貝爾(範妮莎的丈夫),傳記作家利頓?斯特雷奇,文學批評家德斯蒙德‧麥卡錫,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畫家鄧肯‧格蘭特,藝術批評家羅傑‧弗萊,作家福斯特。除此之外,哲學家羅素、詩人T.S.艾略特、小說家亨利‧詹姆斯和奧爾都斯‧赫胥黎也與布盧姆斯伯裏團體過從甚密。這些“歐洲的金腦”多半是劍橋大學的優秀學子。弗吉尼亞‧伍爾夫能與這樣一批知識精英切磋文學和藝術,無疑是十分幸運的。這個團體不僅給予她友誼、智慧和信心,還將自由平等的精神灌輸到她的心靈深處;她的文學創作由此別開生面,更加注重精神含量。
  布盧姆斯伯裏團體的成員曾經以大膽的舉動,挑戰現存的社會秩序和國家機器。 1910年2月10日,弗吉尼亞‧伍爾夫假扮阿比西尼亞的門達克斯王子,她弟弟亞德裏安假扮她的翻譯,賀拉斯‧科爾假扮英國外交部官員,鄧肯‧格蘭特等人假扮成弗吉尼亞的隨從,前往韋默斯訪問英國海軍的“無畏號戰艦”,得到了熱情盛禮的接待。整個騙局設計得天衣無縫,完全將艦隊司令威廉‧梅伊蒙在鼓裏。這個天大的玩笑後來經報紙披露出來,國防力量的虛有其表和官僚體制的空具其殼遂引起朝野震驚,英國軍界和外交界頓時陷入了極度的尷尬。伍爾夫確實是個好演員,許多傳記作家對她的這場“王子秀”津津樂道,因爲那簡直就像一個神話。布羅姆斯伯裏團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自然解散,到1920年,大部分成員才又聚集起來,另組爲“記憶俱樂部”,以絕對的坦誠爲原則回憶各自的人生經曆,伍爾夫對兩位同母異父哥哥禽獸之行的揭露和控訴即始于此時。
  伍爾夫曾在《自己的房間》裏爲莎士比亞虛構了一位名叫朱迪思的妹妹。她與哥哥一樣稟賦超群,富有想像力和冒險精神,但卻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只拘守在家中,補襪子或照看爐子上的燉肉,她的歸宿早早就定了譜——嫁給鄰居羊毛商的傻兒子。她 不甘心受人擺布,因此憤而出走,到倫敦去圓自己的演員夢,然而卻被經紀人引誘到懷孕,夢想化爲泡影。結局是十分淒涼的,朱迪思在一個冬夜自殺了。編織這個故事,是要說明:“在十六世紀,任何一個具有偉大天賦的女人,肯定會發瘋、自殺,或者在村落外一所孤零零的小屋裏終老一生,半像巫婆,半像魔女,令人害 怕,被人譏笑。”弗吉尼亞是幸運的,在舊的價值體系行將崩潰的十九世紀末,她的精神掙脫了樊籠;在新的價值體系迅速形成的二十世紀上半葉,她的才智得到了用武之地,因此她的成就是朱迪思無法夢見的。她在1933年10月29日的日記中寫道:我不願意變得“著名”、“偉大”。我要繼續冒險,繼續變化,開闊思想和眼界,拒絕被打上戳記和納入模式。重要的是要釋放自我:讓它不受制約地找到自己的空間。
  寫作,對于弗吉尼亞而言,是一種革命性的行動。她奉行“匿名哲學”,堅守“局外人立場”,拒絕接受來自學術界或社會團體恩賜的光榮,比如劍橋大學的克拉克講座和榮譽學術會員稱號,曼徹斯特大學和利物浦大學的榮譽文學博士學位,等等。
  1940年,德國空軍對英國連續實施“海獅”行動和“月光奏鳴曲”行動,共投彈 15萬噸,傷亡數萬之衆。憤怒使人受傷,弗吉尼亞‧伍爾夫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我生命的激情,那就是倫敦城。……看見倫敦整個被摧毀,這太刺痛我的心了!”倫納德是猶太人,他深知英國一旦戰敗,後果將不堪設想。那時,他們像蛾子一般騷動不安,設想過自焚,也設想過服毒。1941年3月28日,59歲的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跳入烏斯河的激流,印證了自己1929年說過的一句話:“我會像浪尖上的雲一樣消失。”
  就在伍爾夫自殺後的翌年(1942),奧地利作家史蒂芬‧茨威格也在巴西選擇 了煤氣自殺,與妻子雙雙棄世。知識分子的個人悲劇正是時代悲劇的投影。所幸弗吉尼亞?伍爾夫給後世留下的精神遺産異常豐厚,她的意識流小說《牆上的斑 點》、《出航》、《到燈塔去》、《達洛衛夫人》等,猶如一部“女性的心靈史”。從中,“幽暗朦朧地、忽隱忽現地,可以看見世世代代婦女的形象”。(賀春 摘自《她故事‧外國卷》/王開林著/百花文藝出版社/2003年8月版/25.00元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3-12/11/content_1225350.htm

了解作家生平何用?以我的讀寫經驗,重讀多遍若還不能認同其文字魅力,我認為責不在我,而是作家或佳評本身。

咳!文學經典名著豈那麼容易定論的,下面的不只不用女性主義來讀伍爾夫的《達洛衛夫人》,還將(意識流)現代主義詮釋成(心理)現(寫)實主義:

《達洛衛夫人》中的現實主義<<洛陽師專學報 >>2000年01期 王文燕

《達洛衛夫人》是弗吉尼亞‧伍爾夫成功地運用意識流手法寫作的小說,在英國現代小說史上開了一派新風.作家抛棄傳統小說關注的外在世界,不以刻畫性格、構築情 節和組織沖突作爲藝術支點,著力表現人物的內在精神世界,被稱爲無主題的小說.但通過不同人物的視角,隨著意識的跳躍,表現出豐富的人生百態、世俗萬象, 産生了揭露批判社會現實的效果,實現了"小說是關于存在的歷史"的目的.這種"心理現實主義"的小說創作,是對傳統現實主義的創造性揚棄和發展.
http://scholar.ilib.cn/abstract.aspx?A=lysfxyxb200001026

生命的時時刻刻  谷君
 
  如果以結構的觀點來看「時時刻刻」,是相當精采的。三條線發展三個女人的故事,全都面對死亡的課題,面對生命的時時刻刻,都以吳爾芙(Virginia Woolf) 的小說「戴拉維夫人」為連結點。1920年代的英國女性小說家吳爾芙,正在創作這部小說,1950年代的美國婦女羅拉布朗正在閱讀這部小說,2001年的紐約都會中年婦女克勞麗莎,因為與這部小說的女主角同名而被稱為「戴拉維夫人」。這部電影是根據康寧漢(Cunningham)的小說改編的,康寧漢是一位吳爾芙迷,他當然給了吳爾芙較多的的情節安排,電影中呈現的是吳爾芙生命高潮與塤落的時時刻刻,其他兩位女人則只是一天裡面的時時刻刻。但是三個女人的戲份卻是相當平均的,因為那麼一天,就代表了她們生命中的時時刻刻。
  我是梅莉史翠普的老影迷,看她中年發福的身材雖然有點嚇一跳,但是對她的演技與詮釋仍然崇敬無比,她相當成功的詮釋了當代都會女子的情緒與角色。她與關係特殊又罹患愛滋的詩人朋友理查,是照護者與被照護者的關係,兩者之間總是存在著緊張與溝通的挫折。對照吳爾芙與她丈夫的關係也是如此,只不過男性與女性之照護與被照護的角色顛倒罷了,這是這部電影的精巧結構之一。
  死亡是貫穿三條故事線的主題,吳爾芙最後走進河裡自殺,羅拉布朗在她那一天裡的某個時段企圖在旅館裡自殺,但她最後選擇面對自己的生命,而克勞麗莎的朋友理查,卻在她要去接他參加她為他而辦的派對時,墜樓自殺。生命為何自塤,當你覺得你不屬於這個世界的時候,好像那是一種選擇。而吳爾芙的死亡其實蘊意了一種對平靜的尋求。
  三個故事線其實也可算是兩條,原來理查是羅拉布朗的兒子,她在產下第二個孩子之後,棄家離子,一個人去過自己的生活。而她創作有成的兒子,卻像創作般的完成她所未曾完成的死亡。影片裡的兩個死亡同樣都是創作者之死。這也是本片的精巧結構之一。
  電影中令人回思不已的是幼童對生命的體察。吳爾芙的小甥女會關照她的情緒,她在埋葬死掉的一隻蟲的時候,與吳爾芙的死亡對話,一句「那死掉的蟲看起來那麼平靜」,引發了吳爾芙對死亡的想像與貼近。而羅莎布朗的小兒子冷靜的體察了他母親不快樂的一天,預感了他母親自殺的衝動。反而她的丈夫,那個家的營造者,對於她的情緒卻怎麼也體會不到。好像對有些男人來說,女人想要的情緒的體貼與靈性的溝通,他們就是沒有,不會,所以也就給不出來。男人只要一丁點學習像天真清靈的孩子般開放的心靈,也許就夠了吧!無論如何,片中兩個年齡相當(看起來大約四五歲)一男一女的幼童,也是本片的精巧結構之一。它的精巧,在於初生之犢與死亡的對照形式,也在於幼兒與成人對照的蘊意。
http://ruas.sinica.edu.tw/shanjhuku_forum/No_4/4-5.htm
 
時時刻刻  陳徵蔚2003/03/12
 
  沈重的電影
  這部改編自麥克康寧罕(Michael Cunningham)原著小說的電影,嚴格來說並不好看。然而,與其說它沉悶,不如說是沉重,可能更加貼切。看來無關緊要的堅持,卻導致生命的掙扎與結束,故事一開始,觀眾就被牽引進入一圈又一圈深不見底的漩渦,隨著女主角浮沉於潭底綠波之中。凝重遲滯的空氣讓人透不過氣,無可名狀的無奈揉合在音樂中,若有似無地飄在意識底層,讓人不由自主深陷在一種醉不倒卻醒不了的夢魘。
  深鎖的眉宇,熾烈而迷惘的眼神,始終縮在連身裙口袋繾捲不出的手,以及飛舞在指間的蘸水筆,無數細膩的細節,有意無意洩漏了二十世紀英國知名意識流小說家維吉尼亞.沃爾芙 (Virginia Woolf,妮可基嫚飾) 充滿矛盾的存在。窮其一生的追尋,被濃縮在短短不到兩個小時的跌撞與淒惶,從思索著是否宣判達洛威夫人死刑,到最後自己步入急流,一個迷亂的靈魂,沒有出路的絕望,編織出三條敘述主線。故事雖然三分,事實上卻都圍繞著這位孤獨的女作家。克勞麗莎( 梅莉史翠普飾 )的故事是沃爾芙小說【達洛威夫人】(Mrs. Dalloway)的翻版,其間穿插了平凡家庭主婦蘿拉布朗 ( 茱莉安摩爾飾 )與幼子理查的互動,剎時錯置了想像與現實,一切在若有似無的迷惘時空中進行。
  反轉與錯置
  電影所試圖呈現的,並不是一般人眼中與世界扦格不入的怪女人,而是利用灰暗的故事背景,鮮明投射出普世女性所共同面對的矛盾掙扎。兩行沒有理由的清淚\,幾許\無可名狀的惆悵,家庭並非不美滿,生活也不曾匱乏;然而,感覺中卻總有一種難以言喻的不滿與無可名狀的失落,讓人想逃離,想躲避。渴望不曾滿足,現實卻又必須無力而荒亂地抗拒,在引人瘋狂的進退兩難中決定是否存在,是這部電影縈繞不去的主題。
  值得注意的是,沃爾芙的經歷在莉莎的故事中產生了明顯的鏡像反轉與性別錯置。沃爾芙的丈夫照顧她的生活,為她安排一切,莉莎則照料著罹患愛滋的前男友理查布朗,為他舉行宴會。丈夫說服沃爾芙吃藥的台詞,幾乎一字不漏地出現在莉莎口中,而沃爾芙結束生命前留給丈夫的信,又原封不動地從即將跳樓的理查嘴角流洩,甚至連電影中的死亡,也分別各由一位女性與男性完成。兩段情節的對比與性別錯置並非巧合,而是在營造更加強烈的劇情張力與豐富的想像空間。
  誰受誰的折磨
   「達洛威夫人舉辦宴會,只是為了填補心靈的空虛」,理查說。如果沃爾芙丈夫與莉莎表面上看來主控著一切,這種看似強勢的態度實際上只是為了支撐脆弱心靈而虛張聲勢的掩飾而已,骨子裡並不比接受擺\布的弱勢一方好受。當沃爾芙要求回到倫敦,她丈夫流下了無奈的眼淚\;當莉莎見到理查的同性戀情人時,她失控地蹲在地下放聲大哭,這些畫面都呈現出無分性別與堅強與否都共同面對的掙扎與無奈。
  因此,如果將這部電影單純地當作普通女性電影,似乎有些兒低估了其中試圖營造的兩性矛盾與角色錯置的用意。呈現在觀眾面前的顯性意象也許\是女性遭受男性宰制與豢養下的複雜情緒,然而更深層的隱性韻涵,可能是兩性同時遭遇的存在叩問。
  生命與死亡
  除了男人與女人的關係,生命與死亡的抉擇、孩子與母親的互動也不能忽略。蘿拉的離去造成幼子理查成長過程中難以磨滅的傷痕,因此直接或間接導致了他的同性戀傾向,而這也成為他染上愛滋的明顯遠因。當蘿拉躺在旅館床上準備仰藥自殺,卻在最後一刻決定放棄的那一幕中,象徵死亡的床鋪上,躺臥著孕育生命的母親,母親的羊水孕育新生,卻即將被造成沃爾芙死亡的,懸浮著綠藻的河水滅頂,這些對比層層交疊,環環相扣,不但將一般婦女的產前焦慮與產後憂鬱並置對比,也同時將生命與死亡、堅強與脆弱、成長與傷痕等關係作了極其微妙的詮釋。
  從簡單的道德判斷切入,這些女人過度放大了自我的苦痛,卻無視於自己對丈夫、孩子所造成的傷害,實在難逃自艾自憐的罪名,然而倘若從較為深層的角度觀察,造成這些痛苦的原因,也許\更是那些無可抉擇卻必須承擔的責任與義務,無論男女,都不能算是元兇,而只是這種社會與文化架構下的犧牲品而已。這種由於深層文化結構而造成的無耐,實在不是兩性任何一方有能力化解的僵局,而這也許\是為什麼近年來學術趨勢逐漸從單純關心女性自主與覺醒的女性主議,轉向探討兩性互動與性別文化的性別研究 (Gender Studies) 的原因。
  時時刻刻的存在問題
  雖然從劇情結構來看,這部電影未必好看,甚至也未必好懂,不過如果從三位女演員詮釋角色的功\力來看,則實在是可圈可點。
  身高一米八的妮可,卻將嬌小的沃爾芙演得活靈佸現,實在有些兒出乎人意料之外。她的入木三分並不在於特地裝上的鷹勾鼻或深陷輪廓所營造的陰鬱氣質,而是她那徬惶瑟縮的神態,以及深邃明亮的眼神。
  藝術家,特別是文字工作者,無論先天抑或後天,註定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因為在他們的生命中蘊涵了太多激烈澎湃的情緒,然而卻只能透過文字這麼一個含蓄而晦澀的出口傳達,因此許\多瞬間迸發的欲望與渴求,便只好不斷蓄積、壓抑,最後自雙眸發散。從這個角度觀察,妮可基曼實在演活了沃爾芙,她透過不慍不火的內在掙扎,含蓄地呈現出了那個孤立而又渴望逃脫的心靈。
  茱莉安摩爾所飾演的蘿拉其實是整齣劇中難度最高的角色。沃爾芙雖然感情澎湃,仍然可以透過文字抒發;但蘿拉空有渴望,卻只能藉由閱\讀發洩。如果寫作是外散的表達,那麼閱\讀就是內聚的壓抑。蘿拉同樣擁有期待飛翔的靈魂,卻只能在極度封閉的生活中度過,表面上笑臉迎人,內心卻苦悶不堪,而這種外冷內熱的內心衝突與掙扎用文字刻畫還較為可能貼近,然而卻相當難以透過畫面與表情表現,但茱莉安在某種層面上成功\詮釋了這一點。相對來講,梅莉史翠普雖然同樣表現得不俗,然而因為莉莎的角色屬性較為單一,因此在劇中似乎有些而相形失色。
  這部電影以女性做為主角,同時也處理了男、女同性戀議題,然而其中所探討的問題,其實時時刻刻存在每一個人的生活周遭。存在的意義何在?書寫與閱\讀又能帶來何種程度的解放與答案?這一切仍待詢問,也許\根本沒有解答。然而,存在本身無須質疑,問題在於因存在而發生的碰撞與問題。究竟能不能因存在而存在,如同星星、月亮與太陽,不曾為著什麼理由發光?不只我們想要知道,也許\這也是未來紅塵男女將會不斷提出的問題。
http://www.wei1105.idv.tw/work/hours.htm
 
時時刻刻 (The Hours) 文:放洋班
 
  「時時刻刻」發想自英國女性主義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所著《戴洛維夫人》一書,電影描述三個不同時代的女性分別創作、閱讀、及實踐這部小說過程中的心境轉折,她們身處三個全然不同的世界:二零年代英國倫敦、五零年代的洛杉磯、與今日紐約,令人驚奇的是命運的將她們緊緊聯繫在一起,讓她們能夠心有靈犀選擇同樣的生活態度。
  五零年代的布朗夫人(茱莉安摩爾)是個傳統的家庭主婦,認為服侍丈夫天經地義,她教育兒子做蛋糕是表示對父親敬愛的方式,直到閱讀了《戴洛維夫人》這本書才終於啟蒙了她,讓她的人生觀有了一百八十度轉變,由於她敏感、多疑的個性使她無法承受壓力而崩潰,她說:「當妳沒有選擇時,後悔有什麼意義?」
  2000年紐約的戴洛維夫人(梅莉史翠普),被往日青梅竹馬男友(艾德哈里斯)暱稱為戴洛維夫人,可想而知她和書中主角有相似之處,世紀初女作家超人一等的思維終於在世紀末被賦予真實生命,她敢愛敢恨與同性友人同居,但回首往事仍不免黯然神傷,少年時期的浪漫情懷已逐漸被每天的例行公事給淹沒,才發現快樂原來就在剎那之間。
  對於她們在片中紛紛出現若有似無的同性戀情節,我把它視為真正擺脫世俗成見追逐自我享樂的宣示,這樣的安排並不會困擾我,因為如果不這麼演,似乎很難表達出這層重要訊息。
  上述兩個女人璀璨生命的始作俑者,也就是《戴洛維夫人》一書的作者吳爾芙夫人(妮可基嫚),卻在壓抑的二零年代英國倫敦悶悶不樂,唯有遨遊於自己的幻想世界,將情感以文字方式舒發,才令她得到一絲寬慰。她曾被診斷出罹患精神疾病,屢次自殺未遂,我們知道偉大的創作、發明常是在作者發狂的狀態下完成,例如熟知的畫家梵谷、「美麗境界」"約翰納許"等人都是,因為情緒激昂才是創作的動力,用理智反而是難以分析出來的,這也是為何影評人不拍電影的原因。
  「時時刻刻」引人入勝之處在於觀察一本書的魔力如何影響後世,同時回頭審視作者的創作過程,看她是處在什麼樣的情境下才會迸發出如此驚人的生命力?原來現實和夢想往往是背道而馳,當你快樂時你不會想辦法寫出活力四射的文章,快樂的源頭是從苦悶中升起的希望。於是活在眾目睽睽監視包圍之下的吳爾芙夫人寫成了《戴洛維夫人》一書道盡一切;活在傳統束縛下的家庭主婦一夕之間烏雲散盡天地開闊;一生敢愛敢恨無怨無悔的時尚女性,道頭來也不免要感慨幸福難求。
  除了三名女主角外,劇中的每名配角也都是費盡心思刻畫,每段脫口而出的對話都富含人生哲理:愛滋病患作家(艾德哈里斯)在慶祝大會前夕卻臨陣退縮,擔心自己不足以勝任大獎,擔心派對後的落寞空虛;吳爾芙的先生(史蒂芬迪藍)對她呵護備至,讓她專心寫作分散尋死的注意力,然而用理性的判斷模式卻無法取悅病人,令他無所適從;正值青春年華的女兒(克萊兒丹絲)正是母親年輕時代的翻版,熱力四射並不在意世俗的眼光等,這些角色都像真實活在你面前般栩栩如生。
  「時時刻刻」把三段故事重整的精妙無比,處處充滿關聯性、可能性,以及對各各角色行為背後動機的解讀,給人事後反覆玩味探討的空間,不用擔心時代與時代之間會格格不入,你會發現生命中點點滴滴以及跨越時空的思維竟是緊密相連互相影響著彼此。結論可以是親人的關愛與負擔是一體兩面,或是看清生命的本質才不枉此生,無論如何唯有親眼目睹,才能體會到「時時刻刻」所帶來分秒直擊人心深處的美妙。
http://www.truemovie.com/2002review/Hours.htm
 
 我看《時時刻刻》 佳綺
 
  無意去解剖一部電影,然而我看電影的方式,似乎就已經是這個樣子了。
  把劇中很多場景拆開,事物拆開,人物的對白拆開,去探究其中隱藏的涵義,傳達的訊息,對我而言,那究竟是不是這部片子所要講述的,抑或我個人穿鑿附會的,都已非最重要的事,重要的是,當我在翻譯一部電影成為自己的心得時,會感受到莫大的快樂……。
  電影中的吳爾芙
  時時刻刻這部片,是近來看過最有感觸的一部。
  片中講述三個女人的故事,卻又互有穿插,作家吳爾芙是說故事的人,又是故事中的一角,她出現的很多部分,都巧妙說明了整個故事的走向,所以,要談這部電影,就先從吳爾芙談起吧。
  吳爾芙在戲中的第一幕,是一個書寫的動作,他慌亂的寫遺書,接著往河邊走去。最初看見那篇遺書的內容時,疑心這是寫給同志戀人的,我想那是我受到一些講評所影響吧。而劇中另外兩個女人也在此時出現,巧的是,在三個女人出場時,都出現了花與花瓶的景象。
  在吳爾芙的家中,女傭將花瓶中凋萎的花拋棄,重新裝入一把鮮花,在蘿拉布朗,一個懷有身孕的太太家中,丈夫手持一把鮮花,尋找花瓶擺放,翻箱倒櫃的動作卻極為粗魯,讓睡著的太太也醒了來。克勞麗莎,被同志情人吵醒,卻不點破,起床後第一件事,也是說要去買花,三個不同時代的女人出現,都和花的意象相聯結,不同的時代下女人的樣貌,似乎都像那被擺放瓶中的花,未曾有太大的改變。
  奴化的同性者
  吳爾芙在家中是一個害怕傭人的女主人,那個動作粗魯,口氣惡劣的女傭,其實是某種女性的象徵。她對主人的期待,是應該要指示她該做什麼,要做什麼,吳爾芙沒有告訴她,她就火冒三丈,認為她是一個不能盡責的,麻煩的女主人,然而當她凶悍的抱怨結束,吳爾芙真正下達指示,交代她去買薑糖,並且把時刻表都擬定給她時,她一樣生氣,甚至更加生氣,認為吳爾芙沒有替她想,重點應該是,她覺得吳爾芙並不是傭人,不能感同身受她的立場。
  其實這個女傭是某種女性的代表,她們期許旁人(多半是男人,父母,或者有男人一般權威的主人)來指示她們該做什麼,應該守什麼本分,然而當自己的人生是由他人所規劃的,又不免憤憤不平,認為他們又不是我,根本不懂我的狀況,而吳爾芙對傭人的恐懼,泰半是暗示著,在當時,一個自我覺醒的女性,最大的恐懼,也許是那大多數,自己將自己奴化的同性者。
  吳爾芙的丈夫也表現了相當的焦慮,在後半他曾大聲咆哮,表現出他對這樣一個妻子的手足無措,他已經給了大部分女人都應該感動的幸福,將工廠移到鄉下,全家搬到鄉下來住,給她請醫生,然而吳爾芙卻不像大多數女性一樣感覺幸福,也未曾表現感謝,相反的,她不時流露出叛逆與不以為然,於是這個男人越加焦慮。無法了解自己的妻子,無法控制,於是只得加強控制,更何況他有吳爾芙是病人這個合法理由,可以否定吳爾芙所說的所想的,「妳心裡的聲音是因為妳生病了才會聽見的讌語,是幻覺」!這表現出男性對於女性內在聲音的否定及不以為然。
  內心痛苦的矛盾抗爭
  吳爾芙曾對姐姐說她很羨慕,因為她姐姐這樣未曾醒覺的女性,就可以一直如同美麗的鳥兒,扮演美麗的婦人,溫柔的母親腳角色,然而一但對於自己的不同,開始有所覺悟,就再也無法回復到原本的世界,無法忽視自己心理的聲音,只能陷入痛苦的矛盾抗爭。
  而吳爾芙姐姐的兩個兒子,暗示著即將闖入女性世界的男性權威,甚至暴力,無論是對母親,對妹妹,那兩個男孩子的舉動毫不細膩。即便是發現了死去的鳥兒,他們除了會「為他製造一個美麗的墳墓」以外,沒什麼能做的。而小女孩卻會在墳墓前哀悼,問自己的阿姨:「他會喜歡花嗎?」吳爾芙告訴她:「這是一隻母鳥,母鳥身軀較大,而且較不華麗。」在整個自然界都是雄性較為華麗,愛美是為了吸引雌性,然而如他姐姐說的:「男孩子的衣服,如果有安琪莉卡一半多就好了,這小天使真是幸福。」女孩子擁有較多的飾品,從小被當作小天使般裝飾可愛,塑造了人類社會,女性較男性更為重視外表的情形,然而這真的是人類的天性較特殊?抑或人類社會塑造出後天環境,給予兩性不同行為的學習?否則怎麼與整個自然界如此迥異?
  對於自己所追求的與他人不同,吳爾芙已經感覺慌張,他問姐姐:「有一天我能逃脫嗎?」在這裡暗示了一個相當的困境,除非付出相當大的代價逃脫,要不就是死亡,這在後來得故事情節中可見鋪陳。
  電影中的蘿拉布朗
  接下來看蘿拉布朗,一個安靜,溫柔,纖細而略帶神經質的妻子,一早在某種預感中醒來。孩子看穿了母親的異常,從一早開始,就不由得以恐懼的眼神凝視。在丈夫的生日,蘿拉布朗必須做個蛋糕慶祝,孩子的問題單純而犀利:「不這麼做,爸爸就不知道我們愛他嗎?」蘿拉的回答是:「是的。」這裡看見一個女性對家庭的愛意是被物化的,端視他能給這個家多少東西。而她的鄰居琪蒂的來訪,帶來一段精采的對話。
  琪蒂是一個對她的家庭十分滿意的女人,跟看來有些陰沉的羅拉相比,她顯得身材豐滿,(這往往被當作一個健康母親的象徵),優雅高貴,充滿自信,她一進來看見蛋糕,委婉的指出蘿拉對蛋糕總是不拿手,一邊誇讚蘿拉的丈夫,就算妻子蛋糕做得差,以他對蘿拉的愛,他還是會誇讚她的。從這裡看的出做蛋糕對琪蒂而言輕而易舉,然而她丈夫的生日總是用不到她的蛋糕,她們一向去鄉村俱樂部。
  也許是該慶幸,蘿拉的丈夫絕不會挑剔她的手藝,然而進一步思考這件事,為什麼一個對蛋糕這樣不擅長的女人,要感謝丈夫不嫌棄她呢?琪蒂說:「你還有很多其他的優點。」
  這也許是安慰,然而也是事實,至少他不拿手家務是很明顯的,而琪蒂這樣會做蛋糕,卻不會有發揮的機會,因為要什麼都是丈夫的決定,家裡不是一個人各其才的環境。
  發覺自我
  而在說到丈夫與妻子之間,蘿拉說到,男人打完仗回來,這是他們值得的。這裡有一句是說:they worthy it。而琪蒂聽不懂她的意思,it,是什麼?蘿拉持了一下說:us(我們),而琪蒂仍聽不懂。
  可見兩個女人對自己,對家的價值認定是不同的。蘿拉已經認為自己,以及自己所付出的,是給這些男人的有價之物,而琪蒂卻未曾這樣給予定位。
  由表面上看來,琪蒂對一切都相當滿意,然而她並非一點遺憾都沒有,甚至有一個相當大的恐懼。因為她可能不能生育,他就是要去醫院做檢查,所以才來拜託蘿拉些瑣事的。然而她言談中不是先為自己的健康害怕,卻是擔心雷,她形容自己的丈夫:「他是那麼脆弱。」這句話講述的究竟是她的丈夫,意或她們家庭的和諧?無法生育不是她能掌握的,她甚至要「讓那些陌生人」檢查她的肚子,這份恐懼和不安是顯而易見的,然而她最在意的還是,必須「當媽媽才能成為真正的女人」,這句話說明了她對於自己女性的身分認同,最終仍是建立在生育,這項女人的「天職」上。
  而能生孩子的女人卻未必想要孩子,很明顯的,蘿拉對於自己的孩子,查理,就始終表現的說不出的緊張。
  同為女人,蘿拉對於琪蒂極為同情,她一開始安慰她,然後親吻,似乎已是超出了同性友誼那樣的吻,兩個女人親吻,她感受得到自己的異樣,她竟然做了如同男人一樣的事情,親吻一個女人?她原來能這麼做?原來做得到?這一切讓她受到強大的震撼,一早上來莫名的預感好像終於衝破,而點醒這些的琪蒂卻一無所覺,或著說,引發這些所謂特別的女性開始發覺自我的,其實很多是這些毫不自覺的女性。
  蘿拉布朗的逃離
  蘿拉布朗把孩子交給別人幫忙,開始逃離。查理預感到母親的異樣,他也開始緊張。
  這是兩股拉鋸的力量,當他在陽台上哭喊尖叫,孩子越是需要母親,這個不適合做母親的女人就越痛苦,似乎已是非死不可,否則無法逃離。
  小理查玩著積木的畫面,穿插著蘿拉瘋狂的開車,這個孩子在建造一個家,而女人,這時是他的母親,在他手上的小汽車中,要被帶回家裡。在他建好家,移動著積木房子時,房子嘩拉拉的倒蹋,蘿拉也在同時,到達旅館這個目的地,要衝破這個家。
  而他最後沒有死,而是在一切都準備妥當了之後,開始抱著肚子痛哭。
  因為肚子裡有一個孩子,她為了逃離自己的命運而想自殺,然而肚子裡這個新生命是無辜的,她是無法決定的,而是操縱在她母親身上的,蘿拉並不想犧牲這個生命,於是無法選擇死亡,而他最後將孩子生下來,就離開。
  在她計劃自殺時有過一段旁白,「值得慶幸的,是這個世界少了她之後,仍然會繼續下去?或是這就是讓她害怕的?」
  我想這是最悲哀的,因為對於這個世界上的人而言,他們需要一個好妻子,好母親,而這並不是非要是蘿拉布朗,並不是非要這個獨特的女性個體不可,所以就算她選擇死亡,她的角色仍有極高的可替代性,於是,世界仍將繼續下去。
  生日派對的晚上,丈夫絲毫沒有察覺異樣,開始要對兒子說,他和妻子的故事,他如何下決心娶到這個女孩。蘿拉數次阻止丈夫再提起,因為丈夫自己覺得是幸福開端的故事,妻子聽來如同一個陰謀,「bring her into my house,into my life,pretty like now。」他用好幾次「帶進」,蘿拉從那之後被帶進了他的房子,帶進他的生活,而她原本的生活呢?男人認為愛上一個女人,就是要「擁有」她,而這一切都發生在他對她的印象只有"脆弱,古怪而獨來獨往的女孩。"的時候,他對蘿拉了解又有多少呢?
  蘿拉在廁所哭泣時,丈夫一次又一次說著「蘿拉布朗,上床來」,這暗示著什麼,我想已經不言而喻。
  克勞麗莎的故事
  克勞麗莎的故事,在我認為是很不同的。為此必須花較多的時間思索(我大概停止寫作兩天,非理出頭緒來不可)。她不像另外兩個女性,吳爾芙、蘿拉布朗,都是先有了某種程度的自覺,而有了行動。相反的,他是一個不願意去面對自己的人,或著說,她是一個比較沒有自覺的生命個體的代表。(開始覺得用女性兩個字形成某種侷限……)
  一開始她的出場,是被同性戀人所吵醒,然而她沒有點破,自己的情人瞞著她深夜才返家的事實,克勞麗莎的反應就像個大部分的妻子,不安,卻不敢點破。
  而後她去買花,在花店和老闆交談時,談到了查理的小說,花店老闆的眼神讓她極不自在,因為查理在小說裡,把事實完完整整的寫出來,包括她不願意去正視的部分。然後她去見查理,在一個電梯中,導演從黑暗的電梯上方往下拍,看到克勞麗莎,在一個小空間裡被拉高,又放下,四周黑漆漆的,而且漫長,那小小窗口的亮光像一個很小的希望,卻被某種框侷限了起來。
  查理是一個愛滋病患,他和克勞麗莎,克里斯,在十幾年前有過三角戀情。從他說的話裡時時可見他的痛苦矛盾,他想點破,點醒她:「妳不需要為了我而活,妳在為我而活!」
  然而克勞麗莎卻極為恐懼查理的眼神,恐懼他說的實話,她不願意去反思這樣究竟有什麼不對,她不敢去想失去他會怎樣,更不敢想若是查理死了,她要如何面對自己在他身上付出的十幾年青春。所以她對自己也對查理辯白:「那有什麼不對?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為別人而活,每一個人都是那樣活過來的!」
  而查理的不配合治療,不願意吃藥,更是時時挑戰著她,要面對自己的生命價值似乎極為脆弱這個事實的承受能力,(因為她把生命價值都建立在查理身上)於是一個普通的派對,一向最拿手的生活瑣事,也讓她緊張莫名。
  同志的情感
  中間有一段,克勞麗莎現任的同志情人莎莉向她抗議,她在派對上被安排和舊情人同席。我們看見女人對待自己同性情人的方式,不見得比男人對待女人更為細心,相反的,只要是女人,受到的對待,來自男或女常常都是一樣的。
  克李斯的來訪讓克勞麗莎說出真心話,直到崩潰。她抗議,「查理到最後仍是選擇了你!」「而我被束縛住了,被束縛住了,我只得到那個夏天,之後我被束縛了十幾年!」在這裡看出,對所愛的挫敗感。克勞麗莎不認為自己得到了查理的愛,不僅僅因為當年他選擇了克李斯,也因為這十幾年相對於她的付出,他未曾表現得溫順。
  克李斯試圖安慰她時,曾想走近這個在廚房角落,啜泣的女人,他要做的動作也許所有人都能想像,如果他走近了,他會抱住她,讓這個無助,可憐的女人在懷裡哭泣,到漸漸停止。
  這很明顯是我們所有人都能想像的景象,或著說期待,然而克勞麗莎已經,或許在潛意識裡有所覺悟,一但被男人擁抱,她真正想說的,也許會因為那個擁抱,而在臂灣裡被消音了也說不定。當一個女人開始思索她的命運,開始抗議她命運的不公,男人能做的相當少,一向僅有如此,給她一個擁抱,讓她別哭了,安撫她的情緒,可見女人被視為情緒的動物,並且習慣上的,覺得女人的問題全來自於情緒,對於女人並不會鼓勵,或著討論如何改變現況,解決問題,而是要她平撫情緒,並學習對不滿足滿足。
  於是克勞麗莎大聲咆哮,拒絕克李斯可能的動作,他只好在一旁坐下,開始對她說話。他說當他離開查理,感受到這些年來從未有過的自由。
  克勞麗莎似乎嘆了氣,(有一點忘記了細節),然而可以推測,也許她不很理解,克里斯說這話的用意,因為她不認為自己做得到。她認為克李斯之所以獲得自由,是因為他是一個男人,他離得開,而自己卻無論如何不忍心放下所愛,於是只能承受掙扎。
  最幸福的時候,就是在認為幸福即將到來的時候
  後來克勞麗莎的女兒和母親在床上對話,和先前蘿拉布朗的母子關係相比,還是讓觀眾看到了溫暖的親子關係,也許是因為同為女性,當然,也有可能未必(個人認為,還是要避免把這部電影的全部都性別化了)。這時他們講了一段令我印象深刻的話。克勞麗莎自述,最幸福的時候,就是在認為幸福即將到來的時候。
  我很難去解釋這句話給我的心有戚戚焉的感受,只是說,確實是如此不是嗎?
  當一個人一早起來,一切看起來都如此美好,可以對自己說:「多麼美好的一個早晨。」一切都彷彿是幸福的預兆,預言著即將到來的幸福,常常那時刻,就已經是最幸福的時候了,真正得到預想的目標或事物時,很少能再那麼深刻感受到它的意義,甚至會懷疑它的意義,起初追求它的初衷等等。
  其實在相信自己即將更幸福的時候,那份相信就是最幸福的,保有那份相信和其感動,常不是粗心的人類天性所能做到的。
  在這段對話結束後(原諒我用了過多的篇幅表達我的感動,現在要回到電影裡了)克勞麗莎前往迎接查理。一個慶祝派對要變成死亡葬禮,不是任何人能預期的,而吃了鎮定劑和興奮劑的查理,對於他而言這是預謀的,他一直為克勞麗莎活下去,(這在先前曾說過了),現在也必須,為了她而去死。
  藥物也許是一種壯膽吧,因為要一個人醒悟的過程極為殘忍。
  查理破壞了整個小房間,要讓光線進來,(回想克勞麗莎每次搭電梯時的黑暗),然後他在窗邊,對克勞麗莎說了許多話。  
  他開始回憶,述說在十幾年前,他們都十九歲,那時「在清晨的沙灘上,妳睡眼惺忪,走過來親吻我。」
  「我從未見過比那更美的景象,至今仍是。」
  從這段話裡,可以知道查理想說的,他深深愛著克勞麗莎,其實這是很好推想的,被另一個人,牢牢的記憶在腦海,並一生都讚頌那是最美的畫面,還有什麼比這更能說是愛情的呢?
  問題就在於克勞麗莎不理解,她是被查理所愛的,她自己沒有這樣的自信以至於無法忘懷他選擇了克李斯,無法不懊惱自己無法停止付出,卻未曾察覺查理所要說的,她對查理的付出讓他愧疚,因為他希望她變回來,變回原本的她,並且最重要的,為自己而活。
  在最後要跳窗的一煞那,他說了一句話:「記得,很少人曾經擁有像我們如此的幸福。」這未能及時點醒克勞麗莎,她像行尸走肉。
  雖然查理極力想要告訴她,是時候大家都為自己而活了,他們的幸福在於不會被抹煞的相愛,已經是極珍貴的了,而長久把生命投注在照顧查理的她,卻隨著他的死,開始找不到過去及未來的人生了。
  為什麼不能選擇自己的生命
  三個女性的故事在此時彙整,吳爾芙和丈夫在車站大吵一架,她將想說的話都說了出來,點出一個相當重要的事實,「為什麼我不能選擇我的生命?」
  要向他人解釋自己的選擇也許是極為困難的,尤其是在沒有任何人支持的時候,然而吳爾芙的丈夫答應了她,回到倫敦去過想她過的生活,這是片中吳爾芙第一次對丈夫微笑。
  吳爾芙的丈夫問她:「妳餓了嗎?我有點餓了。」其實這就是生命即將延續的象徵,在真正活著的時候,或著說他們經歷了一段掙扎之後,原本可能將把吳爾芙逼死的環境中即將改變,他們要努力活下去的暗示,人只有活著才會感受飢餓。這跟後來,克勞麗莎醒悟後,突然在床上,熱烈親吻她的情人那種性的意味是一樣的。而克勞麗莎,是在查理的母親,蘿拉布朗出現後,獲得醒覺。
  年老的蘿拉布朗登場後第一句話:「這是最可怕的,當你的家人都死去,只剩妳一個人。」
  女性的命運,當她的丈夫,孩子都離開人世,失去了為人妻子,為人母親的角色後,通常必須面對自己的人生,除了這兩種角色之外別無其他的這個事實,那種景象極端的恐怖空虛。
  克勞麗莎正是在面臨這樣的空虛感,蘿拉布朗的坦白,將她從其中拯救出來。「如果我會覺得後悔,反而會覺得輕鬆一點。」
  她開始訴說自己離開家庭,自己一個人生活,「一輩子,世界上的人都不會原諒妳。」然而從她的話中又可以看見,她不後悔,即使要面對這些不輕鬆。
  死為了讓活著的人懂得愛生命
  「當你別無選擇的時候,又為什麼要後悔?」對她自己而言,她是為了活下去而出走,正如吳爾芙的選擇,再待在那裡,自己會死,所以非離開不可。
  她的話治癒了克勞麗莎那份後悔的想法,因為克勞麗莎總是懷疑自己的存在有無意義,而蘿拉布朗卻是要對她說,那是你為了活著,別無選擇的。
  她教導她為自己而活的意義,提醒她她的女兒的存在,提醒她這世上許多重要的事物,克勞麗莎就是在這樣的對談之後,才從查理的死之中醒覺。我無意多言她的心境,然而我忍不住要加以註解,唯有她相信自己確實是得到查理的真愛,那份愛才會存在,那十幾年的付出才不會毫無意義,也才能支持她面對接下來的人生。
  影片巧妙的穿插吳爾芙與丈夫的對談,「為什麼一定要有人死?」吳爾芙給了一個很好的答案,「那是對比,為了讓活著的人懂得熱愛生命。」
  分享心得開拓更廣的視野
  有人說時時刻刻是一部悲哀的電影,在訴說女性除了死亡無法逃離宿命的悲劇,然而從這段話就可以知道,並非如此。
  在最後,回到片子一開頭的畫面,吳爾芙投水自盡,這時我們才知道她的遺書是寫給丈夫的,要訴說最重要的事情,「記得我們在一起擁有的幸福,人生中的,時時刻刻。」
  她給她丈夫的遺書,和查理給克勞麗莎的遺言有何相似性,我想,不僅僅提供對她自殺理由的推測,也給了人寬廣思索的空間。
  在我看來,由此看出,我們應該把看這部電影的眼光,從狹小的性別主義跳脫出來,無論是男或著女,在生命中要學習的事物,會感覺空虛,感覺恐懼的種種困境的情形,應該是一樣的。
  再說白大概就失去了享受電影的感覺了,我一開頭即說過,自認為這不是影評,而是翻譯,我看電影習慣抽絲剝繭,也不曉得如何在與人分享時多所保留,只希望寫完這篇,當作自己的心得整理,也能開發更廣的思考空間吧。  
延伸閱讀:
《時時刻刻》觀後感:三個親吻交織的幸福
《時時刻刻》The Hours-很棒的一篇評論
http://forum.yam.org.tw/bongchhi/old/book/book28.htm

台長: 阿楨
人氣(2,209) | 回應(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文學評論 |
此分類下一篇:《金色筆記》
此分類上一篇:《理性與感性》

塵俠
肉體上的折磨與精神上的摧殘
悲情如命定般地發生在伍爾芙的身上
又綻放出令人可歌可泣的花朵~
---------------------------------------------
在同性戀這個常人眼中特殊而略帶斥意的世界
其實也存在著令常人意外且驚艷的風景~

我知道你又要說&quot可鄙之人必有可佩之處&quot
就好像你平常看著一些怪誕 荒謬之事不斷地發生...

我不得不承認 算我少見多怪吧~
2007-11-12 10:15:54
版主回應
真巧,白、伍均有男、女同性戀傾向
2007-11-13 08:02:49
蔡子逸
我也有收藏&quot台北人&quot這本短篇集

雖然我服役時在電台值班有空能看完孽子
但總覺得那時看不下去
話說孽子是從滿天裡亮晶晶的星星去延伸的吧
2007-11-12 22:46:58
版主回應
詩人果真較能欣賞
有詩特質的現代主義短篇小說
2007-11-13 08:04:58
塵俠
嗯~真巧
台長本篇提到的兩位名家均有同性戀傾向

這檔子哪裡是個&quot巧&quot字了得
具初步調查統計結果
台北市同性戀約佔人口比率約10%
保守估計達百萬人之譜...

演藝界似也不少
(男)張、蔡、費 (女)江、小...的表現
均頗受大眾歡迎

喂~~ㄚ你以&quot俠&quot字具名
一定具某種程度的自戀吼...

別亂說
我可是有妻有子有犬的好男人
即便哪天連&quot同性戀&quot也可以說成&quot天底下男人都可能犯的錯&quot
也別找上我~
2007-11-13 08:52:58
版主回應
同/異/自/他/~性戀
真令人迷戀
2007-11-14 07:16:06
無憂
第二部使我的心
包覆在哀傷中
2007-11-13 19:12:59
版主回應
與女作家同「伍」同「憂」
2007-11-15 06:55:37
月無艷與廖晉儀
啊我本來已完只有我讀不出達洛葳夫人的韻味,嘻,原來您也有同樣的感受。讀了很多遍之後我乾脆從後面緊緊抓著緬甸那條線開始讀回頭才感到很有意味。奇怪是在燈塔行就沒有讀不下去這個問題,不過好玩的是從“窗”那一節開始在讀回頭覺得格外有味道。
2007-11-14 23:26:53
版主回應
其實有耐心還是能讀出達洛葳夫人的韻味
只是如此一來像是在研究而非在欣賞小說
2007-11-15 06:58:36
阿楨
(楨:看到白為父隱惡,深覺人不可因喜其文而迷其人,白先勇如張愛玲,文愈短愈佳,文及人愈長愈劣,但白迷張迷們迷思!另參本館:《孽子》《達洛衞夫人》《玉卿嫂》《金大班的最後一夜》 《她消失在海中》)

張愛玲滿是跳蚤的晚年華服 聯合文學 2010/09/01 吳佳璇

喜愛張愛玲(1920-1995)作品、研究作家生平與相關文化現象者都有個共同疑問:嚴重困擾張愛玲晚年的蟲患,究竟是怎麼回事?
基於景仰、愛護之心,此後張所接觸者發言,傾向強調晚年的她「氣定神閒、頭腦清晰、反應敏銳」,「始終思路清楚,對他人亦如往昔一樣謙和多禮」,甚者認定「心理出了問題全屬無稽之談」。離群索居是「美國式文明的基本權利」;汽車旅館來來去去如大隱於市,則是「神仙般的生活方式」。至於可怕的蟲患,僅止於呼應少作〈天才夢〉中絕妙好辭「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的感性層次。
接受發掘故事「專業訓練」的我不久又發現,要理解「張看」得進到「後台」,從不同時期寫給不同對象的書信、親友憶往、甚至(生前)未發表文稿交叉比對、推敲,盡可能貼近她的生命史。這功夫自非我所創,是人類學、精神醫學裡一門名為「疾病誌」(pathography)的學問。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97&f_SUB_ID=239&f_ART_ID=267281

我不懂張愛玲 聯合文學 2010/09/01 王聰威

我不懂張愛玲。去年備受道德爭議的《小團圓》出版之後,姑且不論寫得好不好,我一看就覺得這應該是只有「真正的張迷」才讀得懂的書吧!於是我趕緊分別去問了兩個我一直以為是張迷的年輕女作家。她們一律都說是的,她們非常了解裡面在寫什麼,這果然是只有張迷才讀得入心的東西。
「所以,妳是張迷沒錯吧。」我有點捉住對方小辮子似的說。
「不是啊,我不是張迷啊,你不要亂說喔。」她們異口同聲回答。
「妳們明明就是啊!」我在心裡吶喊著,「幹嘛不敢承認!」
所以我不懂啊!張愛玲究竟是怎麼樣的人?為什麼大家好像都對她抱著一份不易說出口的情感。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267277
2012-04-23 11:30:05
版主回應
白先勇寫父親身影 大陸出書 2012-04-23 旺報

 「父親一生參與了民國的興衰,他本人就是民國史的一部分。在卷帙浩繁的民國史冊中,父親的身影應當立在相當醒目的位置。」知名作家白先勇紀念其父的《白崇禧將軍身影集》21日在大陸新書發表,白先勇費時2年,整理出大量珍貴圖片記錄白崇禧的生平,對於其父北伐、處理二二八事件、來台後失去實權並受情治單位監控乃至眾多傳聞,均在此書中披露,以完成其父所言「向歷史交代」。(另參本館:壟斷二二八 孫立人政變三部曲 《西安事件》
蔣的本來面目)
 228後來台令停止濫殺
 對於外界最好奇的,關於白崇禧的死因是否與蔣介石有關,白先勇具體回應:「不可能是蔣介石派人下毒。」雖然有關其父被毒害的種種謠傳簡直精采得像間諜片,白先勇認為這些源於退休特務谷正文的說法「完全是他自己的幻想」。在白先勇看來,由於級別差很遠,蔣介石絕對不可能授命給他;其次,「用酒毒死他也太笨了」。多年來對谷正文的說法不予回應,正是不想抬舉這種八卦新聞。白先勇表示:「父親的去世就是因為心臟病發,他一向冠狀動脈有點擴大,這是家族遺傳。」
 對於白崇禧與蔣介石之間的關係,白先勇則以父親的話概括:「總統是很重用我的,可惜我有些話,他沒聽。」二二八事件後來台宣撫的白崇禧,當時以國防部名義命令全省軍警情治單位停止濫殺,審判公開,又對參加過二二八的學生不究既往,「很多人因父親,救回一命」,回到南京後白崇禧更向蔣介石建議撤換陳儀,撤職查辦警備總部參謀長柯遠芬。白先勇認為父親選擇台灣作為最後歸宿,是死得其所。  

白崇禧 维基百科

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字健生,中國廣西臨桂縣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有「小諸葛」之稱。屬國民黨「新桂系」,地位僅次於李宗仁。著名作家白先勇之父。
李宗仁和白崇禧人稱「李白」。二人是國民黨內最具實力的地方軍事勢力──桂系的中心,多年來一路合作無間。最初二人一同加入孫中山在廣州的革命陣營,又聯合一起驅趕廣西的舊軍閥。北伐時,率廣西軍隊攻至山海關。北伐成功後,和蔣中正及其他地方勢力多次開戰;八年抗戰爆發後,二人動員廣西的軍隊抗擊日軍,合作指揮多場大戰,並屢有勝果。
戰後白崇禧擔任國防部長,然而國共和談失敗,桂系無法保住中華民國的半璧江山,白崇禧本身勢力亦無法維持。大陸被共產黨奪取後,白崇禧則前往臺灣,卻未能擔任要職,抑鬱而終。
 目錄
1 生平
1.1 身世
1.2 北伐及抗戰前期
1.3 抗戰期間
1.4 國共內戰
1.5 台灣時期
2 家族
3 遺蹟
4 參考資料
5 參見
6 外部連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9%BD%E5%B4%87%E7%A6%A7

白先勇為崑曲獻身 2010-02-20 人民日報(楨:棄文當戲子!另參本館:《東方戲劇場美學》)

  旅美作家白先勇以大無畏“先勇”之姿,挺立于昆曲改革潮頭,克服萬難將有著“昆劇之母”稱謂的《牡丹亭》戛戛獨造成青春版!昆劇“青春版”的概念,乃是《牡丹亭》劇本問世後數百年來的首創。自稱爲昆曲改革“義工”的白先勇如此吐露甘苦:“義工,意味著心甘情願地獻身和不計酬勞,這兩點我都具備。這幾年搞青春版《牡丹亭》,搭上時間、精力且不說,僅是打長途電話,電話費也不止一兩萬美元。”
  “獻身”,可遠溯至當年白先勇觀戲後興奮不已竟自費尾隨昆劇團從上海到北京一路看演出!如此癡情的昆曲迷可謂鮮見矣!而白先勇一旦成爲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總制作人和藝術總監就更忙碌了:從前期策劃、角色選擇以及舞美、音樂的審定,乃至嚴格擇選劇中角色用的一把把扇子,訂做200多套手工蘇繡的演出服裝,諸多細枝末節無不親曆親爲,還要擠出時間四處化緣籌措資金。鑒于陽春白雪高品位昆曲與一些觀衆較低欣賞水准之難融情狀,白先勇還履至大江南北頻頻舉辦昆曲講座。古稀之年的白先勇頻頻親自率團到全國各地演出,並遠赴日本、美洲、歐洲廣泛巡演。作爲20世紀60年代臺灣現代主義文學運動旗手的白先勇,曾制定計劃撰寫50萬字其父白崇禧傳記,也爲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改編排演讓路而忍愛擱筆。
  白先勇憑藉著對昆曲藝術“之死矢靡它”的“文化使命感”和堅韌情愫領軍籌劃,使之全身心傾注其中的古老昆劇呈現青春生命。需要連演3個晚上9個小時才能看完全劇的青春版《牡丹亭》,由于融入了現代元素,舞臺上朝氣四溢,令人耳目全新,在海內外演出160場獲得巨大成功,在美國加州巡回演出12場後,美國聖塔芭芭拉市長將演出的一周命名爲“牡丹亭周”。
2012-04-23 11:38:1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