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中文全集,2003年不是由王曉朝翻譯、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嗎?為何還舉侯健所譯、台北聯經1980年出版的《柏拉圖理想國》?
沒啥特別理由,順著文學烏托邦書評,就想起由文學家及學者侯健早年所譯的版本,其實只要具可讀性,柏拉圖《理想國》的思想和評價都已有定論,讀評那個版本,差不多!
那可未必!依我在《緣現論》3、PLATO以下所言,柏拉圖的《理想國》:
本節集中於析判三個問題:一、柏拉圖異於西方亞式論證推論主流哲學的文學式對話算不算哲學?二、柏氏是否如亞氏所批評二元論。三、柏氏的國家哲學是否如波柏所批評的歷史主義。
在此之前先簡述柏氏哲學的大概:一、柏氏知識論認為知識是先天固有的,人只是回憶而已(Meno82c-86d,Phaedo73b)。二、柏氏倫理學主張人非天生為善而是透過可教的知識來參與善的理型(Meno89c、87c、77e,Crito100c、75c)。三、柏氏形上學一般認為是二元論,主要依據是他的《理想國》「地窖之喻」,以太陽比喻善觀念,地窖之外的世界比喻為「理性可知的永恆不變的理念界即真理」,相對的地窖之內則比喻成「感官可見的變遷的現象界即意見」(Republic509a-533e)。四、柏氏宗教觀主張靈肉二元及輪迴說(Phaedo65c、66、80b,Phaedrus248-249)。
為處理前述一、二問題,須從柏氏Parmenides篇下手,因此篇在柏拉圖對話錄中不論其表達論證的形式或內容均異於他篇。此篇明顯地可分二部分:一、126a至137b分析少年蘇格拉底的「相與事物二分,但透過參與和模仿使二者發生關係」,可是柏氏藉Parmenides之口辯證地認為無論參與或模仿均會發生負面事物如污泥的「相」存在與否?相、事物、及二者之中介等無限存在的困擾。二、137c至166a則以「一」為例,以複雜地論證認為如果「一」只是孤立而不與其他存有如多、部分與整體、靜與動、大與小、過去現在未來……等(一五0p146)發生關係,則什麼都不可能,甚至連「一」也不能存在不能被認識(137c-142a)。但如果「一」與其他在有結合,則將分散為無限個存有(142b-166a)。
關於上述一、二部分的關係,Copleston認為二者不相干,第一部分在解決分離的問題,第二部分則在批評Elea學派的「一」(一四六p236)。但陳康則認為相干且解決了分離問題。陳康認Phaedo、Republic和少年康蘇格拉底的「相」論均有價值目的論及分離的看法,而此篇則純是存有論且解決了分離問題(一五0p330-7)。
以上二種看法吾人無法從該篇得到確切的答案,但至少可得到柏拉圖不是如一般人所批評的那麼二元論(一四六p217-222、372-385)或文學對話性,其部分原因是柏拉圖的哲學有所謂早期與晚期的發展性(一四三中譯本p.5-7)。
歷史上許多無政府主義、極權獨裁主義或烏托邦理論等均受柏氏《理想國》影響,因此柏氏背負了過重的歷史包縛,到波柏時則將禍首推給柏氏,但實相如何?
柏氏認為國家形成於人不能自給自足而需分工合作,為求最大利益,國家至少要有負責生產的農夫、工人,負責守衛安全的戰士,和以哲學王為核心的管理人才。所謂正義就是這些人要各盡其分(427e-433d)。至於那些人適合做那些工作,柏氏認為這決定於長期的教育和工作經驗的篩選出由戰士、基層公務員、到高層管理階層(536d-541)。戰士為盡責故須共產、共妻、共食、共宿(416e-417a)。哲學王因只模仿真理,故為城邦利盆,如有需要可像醫生一樣撒謊,比如為了控制人口,可做假籤欺騙那些不能生育者(484b、389bc、458d)。
柏氏認為教育所教的只能是真理,所以荷馬史詩內邪惡、撒謊、荒謬的故事、宗教、和詩歌均要排除(377c-382e)。這跟他所文藝理論一致,他認為美的事物都是模仿或參與美的理型而來(597),而詩人和畫家非但只是模仿,而且只煽動人的情欲、忽略了理性美,故要排除於理想國之外(605b)。
柏氏又以政體論替其理想政體辯護,他以當時政權更替資料分政體為:一、斯巴達式政體,鬥爭、富野心。二、寡頭政體(oligarchy),貪財、吝嗇,造成富人有權,窮人起而反抗。三、結果形成民主政體(democracy),民主看似平等自由,但最後陷於無政府狀態。四、專制政體(tryanny)最後起來收拾爛攤子,但專制是最壞最不理性的政體。五、最理性的政體是《理想國》描述的哲學王政體(八、九章)。
由上分析可知波柏將柏氏定為歷史主體的禍首並不公平,因柏氏並不想控制國家社會,而是認為依理性,則國家應如此。Nisbet在《西方社會思想史》認為:「並非表示柏拉圖憎恨個人,或是希望看到個人受到國家的壓迫……他的動機是要把個人從當時充滿痛苦、四分五裂、沒有根、不正常的社會中解救出來,並且使個人得到一個逃避所,得到一個道德的城堡。」(一五一p119)所以柏氏的謬誤不在所謂的歷史主義,而在柏氏不知其理想國絕對論不可避免會發生的芻化,也不知理性會異化成非理性。
故雅各比在前評《不完美的圖像》以兩種不同的烏托邦來批柏拉圖的《理想國》是不通的:藍圖派烏托邦和反偶像崇拜的烏托邦。前一傳統強調詳盡無遺地描繪出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還設計出奇奇怪怪的未來之形象,幾乎到了令人窒息的地步;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反偶像崇拜的烏托邦思想家一如那些嚴格遵守《舊約》反對偶像禁律的人一樣,既拒斥藍圖設計師對細節的癡迷,也抗拒現代圖像的引誘。
因為對柏拉圖而言,那些詳盡藍圖根本不是「完美」本身,相反是「不完美」的模仿。反之,反偶像崇拜的烏托邦也有和「理想國」一樣的「完美」渴求,只是想像力不足、又不努力規劃,故提不出詳盡藍圖,而只能空想一虛幻的「完美」理想。
是嗎?那柏拉圖的以下教育觀不是管太多、太集權了嗎:
他主張教育應該由國家來辦理,教師應由國家聘請,教什麽內容應由國家審查。他認爲,所有公民,不分男女,不論是統治者還是被統治者(奴隸除外),都應從小受到強制性的教育。他提出的教育內容非常廣泛,主張受教育者應該德、智、體和諧發展。他提倡早期教育,是最早提出胎教的人。按照他的主張,兒童受學前教育應該愈早愈好。學前教育應以遊戲爲主。
兒童從七歲至十七八歲應該受普通教育。普通教育的內容應包括音樂和體育。這裏的音樂教育除了音樂和舞蹈外,還包括讀、寫、算等文化知識,以及文學、詩歌、藝術等內容。體育不僅包括體操等運動項目,還包括軍事訓練。
18~20歲的青年,經過篩選,一部分要受到高一級的教育。這一階段的教育以軍事體育訓練爲主,還要學習理論知識和自然科學知識,如算術、幾何學、天文學、音樂理論。
經過另一次篩選,少數20~30歲的青年將被送到更高一級的學校受教育、主要是進行辯證法的訓練,培養敏銳的抽象思維能力、豐富深邃的想像力和超群出衆的記憶力。此外還要繼續學習算術、幾何學、天文學、音樂理論。受過這一級教育的人可以擔任國家領導職務。
到了30歲的時候,再進行一次篩選,少數人可以繼續學習,專攻哲學。經過5年學習,到了35歲,這些人就可以擔任更重要的國家領導職務。他們經過15年的實際鍛煉,到50歲,再進行嚴格的考試和挑選,其中少數人便可以成爲“哲學王”,可以做國家最高統治者。
會比台獨教育部管的多、集權嗎?柏拉圖的《理想國》還負責學生畢業後的就業,那像台灣的高等教育,別說考十七分能讀大學、畢業即失業,甚至連大學都要倒店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