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帝國》(貓頭鷹,2000)會不會譯的太聳動的?原書名只是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當然要譯成《英語帝國》,不然「大英帝國」當假的嘛!
還是仿前評《瞧這些英國佬》作者芙克絲所言:「我研究、著述的主題為何是英格蘭人特性,而非英國人特性,原因有四:因為我十足的懶…因為我覺得『英國人特性』這個詞很無意義,大家使用它時,其實幾乎都在指稱『英格蘭人特性』,而不在表示某個人非常威爾斯或非常蘇格蘭。(p.31)」正名為《英格蘭語》吧。
太虛偽了吧!不過《英語帝國》作者克里斯托的以下所言:「本書開宗明義便分析了全球語言的定位、成因與必要性,同時也提出全球語所造成的語言及文化問題,如弱勢語言被淘汰,導致特殊的民族文化消失,或各國母語遭受外來語「破壞」等等。然而,「破壞」卻非單向的。英語成為全球語言也意味了它遭受其他語言及文化的「破壞」,可能分裂、形成所謂的「新英語」。」不也很虛偽?
沒辦法,依芙克絲前評《瞧這些英國佬》的研究:「虛偽是英格蘭人的特性和本能」。
別老套著痞話來評,瞧下南華大學社會所的教授劉燕青在<「英語」霸權>(《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27期,2002)的以下研究:
大衛.克里斯托在《英語帝國》(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一書中就清楚地指出,成為國際語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該語言使用者的政治力量,尤其是軍事力量﹔並靠著經濟強國的力量來維持並擴展。19 世紀初,英國便強力推行殖民主義政策,到了1914年它所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號稱「日不落帝國」,英語因此廣為傳播。到了20世紀以來,雖然英國的殖民體系已土崩瓦解,但其文化和語言影響依然根深蒂固,加上在英國的「日不落帝國」之後,美國便取而代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科技和軍事強國,英語勢力隨之迅猛擴張。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進入資訊時代之後,由於網際網路發源於美國,所有的網頁、電子郵件設計都是針對英語使用者所制定,使得全球資訊網的內容一時全為英語所籠罩,更加快了英語的全球化。網址、電子郵件地址、最新資訊的網頁資料都是以英文為書寫,個人的英文能力似乎也決定了取得知識的能力。…雖然越來越多的人將能講多種語言,但母語為英語的人卻沒有學習其他語言的動力,因而對別國文化、歷史、傳統和社會等了解甚少,最終將會造成因對其它文化的不認識而形成的刻板印象,產生文化之間的衝突摩擦,演變成文化的壓迫侵略。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