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7-19 06:36:06| 人氣6,886| 回應45 | 上一篇 | 下一篇

《躁鬱之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單由前評《憂鬱心靈地圖》所評:「只要了解啥是憂鬱症及其成因,其他
心理治療、生活方式治療就別了,只要藥物治療就可以了…心理疾病實在和生死學一樣,精神層次的東西研究透了,反倒覺得沒啥好談的,因為都要自己了。尤其看多了靠販賣這些謀生的大師、名教授邪者專家、還有八教九流的人生指導師,更是煩厭。」

便可知楨某是不討人喜的不合時宜者,不信你看谷哥有「《躁鬱之心》讀後感
」專詞,點入、滿山滿谷的人在談傑米森博士的《躁鬱之心》(天下,1998),為何?談出自身的心路歷程才感人嘛!你看有位陳建民老師在教育季刊第四期<《躁鬱之心》讀後心得感想>說道:

「我對於本書作者傑米森博士的勇氣和精神非常佩服。佩服她對任何人都毫不諱言自己是躁鬱症患者的勇氣,佩服她和躁鬱症搏鬥的毅力和精神…所以本書對一般讀者是一本非常棒的心理學叢書,對於有躁鬱症的讀者更是必讀的寶典。因為她從生活情境、成長歷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自我強度、自我認同感、自我價值感與挫折容忍力等強化自我功能的生命力,提供了人們「自我心理治療」的新觀念。因為患病的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本「心」也病了,因此,唯有從「心」建立健康的自我功能,才是治療此心理疾病-躁鬱症」的不二藥石。

從書中也感受到傑米森博士真是一位幸運兒,因為她的母親、哥哥、朋友、同事甚或上司都給予她相當的協助,尤其當她在躁鬱症發作時,使她能順利度過許多生命中的狂飆期。」

是嗎?那陳氏不只讀書不求甚解,可能連<作者序>也不看:

「當時是1974年,我28歲…我便因躁鬱症而判若兩人,並開始了一場漫表昂貴的抗拒用藥之戰…我的躁症是一種令人無限陶醉的狀態…服藥不僅影响這些快速亢奮的時光,而且副作用令人難以忍受。我花了太久的時間才了解到,失去的歲月和人際係已無法挽回;我對自己和他人所造成的傷害並非總能彌補…躁鬱症在臨床治療上最主要的問題不在於缺乏有效藥物,而在於病人通常不願服藥。」

書中又說:「我不是唯一抱這種想法的人。當我病發時,姊姊(姊妺倆從小不睦)便堅決反對我服用鋰鹽,對我用藥一事深覺厭惡…她認為我應該自己撐過躁鬱症,如果我選擇以藥物來減輕這些經驗的強度和痛苦,我的靈魂將會凋萎…我只是原來自我的空洞軀殼…這使我深受打擊,又開始懷疑自己服用鋰鹽的決定。

我實在無力承担太接近像姊姊這樣的人所產生的後果。她代表了我末服藥時深植心中的誘惑,代表了認為所有問題均應自己解決的家庭教育,也代表了重新掌握過去情緒和狂喜的吸引力。(p.111)」

唉啊!『讀者反應理論』啦!一般讀者那管那些吃不吃藥、姊妹父母情結的,內容、文筆感不感人最重要。

那可不!精神科醫師劉絮愷說道:「《躁鬱之心》由於作者本身是受過精神病理學訓練的臨床心理學教授,因此對情緒對自己對世界的觀察滲透的程度,可以有很好的掌握。對躁症世界的光輝燦爛及鬱症世界的延沓折磨的描寫,都遵循著嚴格的學院描述性精神醫學詞彙,但又能如實掌握狂喜及空虛的現象,不會像一般的作品過於自我沈溺,演繹過度。

然而,全書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卻是作者與吃藥這看似簡單的事情間無窮無盡的拉鋸戰。這也是我在精神科醫師生涯中,面對病人時,最難去面對及處理的。對醫師及病人皆然,一個純粹機械性的動作,隱含的卻是一整套存在於這世界的方法──作為一個病人之存在。」

找專家來背書是嗎?我也有位。李俊昌 (長庚大學醫學系六年級)在<書評:三種靈魂──我與躁鬱症共處的日子 >(莊桂香著,天下,2001)評道:

「不知各位是否看過Kay R. Jamison所寫的『躁鬱之心』呢?『躁鬱之心』作者本身便是一位精神醫學教授,以其醫學專業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躁鬱症』,並且將與病症搏鬥的心路歷程仔細描繪,可以說是一部由病人立場看待『躁鬱症』的自傳式病人手誌。然而,或許是因為外文譯作或是因為作者的跳躍式寫作方式,在拜讀之後總覺得自己缺乏心靈的共鳴,無法能夠深刻感受到作者心中的苦痛。

如今,台灣也有一本類似《躁鬱之心》的著作,自己覺得此書甚至比《躁鬱之心》讓你更能貼近躁鬱症病人的心情,而這本書就是今天所要介紹的《三種靈魂-我與躁鬱症共處的日子》。

看過這本書之後,才會發現原來以前所看的類似書籍都太過生硬(可能是因為語言轉換之後的失真或是作者本身文學表達能力的欠缺。)(李同學可是獨具品味!),相對地,《三種靈魂》作者莊桂香女士本身即具有護理背景又加上豐富細膩的〝中文〞筆觸,帶領著讀者嚴肅地看待她的傷口,一同回憶當年罹病過程的種種,感受到作者在每一個過程所遭受到的種種煎熬(這些、《躁鬱之心》會輸?)。

作者由丈夫的外遇細細道來整個發病的開始。由於對丈夫十分依賴,當發現丈夫在外另有新歡時,她的心彷彿被挖空一樣,在毫無心裡準備下,一夕之間天地變色,那年三十七歲的她,終日以淚洗面,哭泣可以從天黑到天明,如同死去最愛的親人。長期自憐自怨、失落產 生的敵意和不滿,無處宣洩,自尊和自信在那次事件裡消失殆盡。之後,她的生活開始在萎靡不振、缺少目標的抑鬱情懷裡,不斷蔓延。她將自己變成悲劇故事的女主角、外遇事件的受害人。於是,在多年的煎熬之後,她求助精神科門診及前世今生的催眠治療,最後利用百憂解及鎮定劑逐漸控制原本失控的情緒。然而,卻沒想到百憂解的錯誤使用反將她的情緒帶到最高點,將她體內蟄伏的另一個惡魔引發出來,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直撲而來。

經過一年的治療之後,她發現自己每天都快樂得不得了,誰會拒絕快樂?誰又會懷疑快樂?她確信醫師已經完全治好她的病。那時,她在夜間部授課,白天總是精力充沛,到處拜訪朋友,或四處瀏覽文物,在文物店裡獨自迅速果斷地就下了買單。這時與她長期以來的儉樸生活截然不同,優柔寡斷、軟弱無定見的性格已發生巨大丕變。

她曾經瘋狂崇拜中國古文物,大肆購買喜好的文物,甚至一口氣買下三幢上海郊外別墅。這些都反映出當時正處在一個躁症的狀態,然而,躁症比鬱症更無法產生病識感,不僅是自己無法察覺,連身邊的親友也看不出其端倪。因為它是逐漸改變人的思考行為,速度是緩步潛行的,讓病人及身旁的朋友以為這些改變都只是「個性」的一部份,因而忽略它的存在。

她後來被正確診斷出為躁鬱症第二型,然而,治療躁症的過程是如的辛苦。因為忽然由精力充沛、靈感源源不絕的表演家,一墬而下到最深層的谷底,那種落差曾經讓她一度想要放棄治療。她自述:「 拖著凝滯的步伐回家,立即像卸了武裝的將士,病厭厭地躺在床上,我不再與快樂激情相伴,內心寂寂的曠野,叫人無法忍受,複雜錯愕的心緒繼續撞擊心靈,閉上眼睛看到一大片漩渦,水波漾漾,我在漩渦中載浮載沈,『不能沈下去,不能沈下去』,我在心底默唸不停」。

如今,她正視自己,揭開躁鬱症神秘的面紗,把經驗赤裸地呈現,並且在教育崗位上盡一己棉薄之力,傳授疾病之事,避免別人重蹈覆轍。

正如高雄長庚精神科文榮光主任在序文中所說:「這本書真的是描述躁鬱症很好的範例,不僅具有啟發性,而且增加讀者對精神醫學的常識,更可貴的是它是台灣土產的病人誌,讀來像是鄰家主婦的心情故事,令人心有戚戚焉。」自己也有很深的感受,因為曾經接觸過躁鬱症的病人,但總是無法深刻感受到他們心中那份掙扎及苦痛,藉由這本書相信各位讀者一定也可以跟我一樣能夠以較平等及同理心的角度伸出手去幫助身邊深受躁鬱症所苦的親友。」

真是場人各有好的土洋大戰!不過不論怎戰,得利的都是天下出版社。
 
躁郁症  
 
什麽是躁郁症?

  躁郁症是一種周期性情緒過度高昂或低落的疾病。這種情緒波動因起伏較正常人大,持續時間亦長,且會影響一個人的社會生活與生理功能。
  所謂「躁郁症」(manic-depression),一般而言是指個體有時出現憂郁的症狀,有時又出現狂躁的症狀,此兩種特征不斷的交互出現之情形,因此又稱之爲雙極性疾患(bipolar disorder),也就是說個體會出現兩極的情緒反應,一爲狂躁,另一爲憂郁。當個體在狂躁階段,其出現的特征爲情緒異常興奮、自我膨脹,睡眠時數減少,非常健談、多話,常常是滔滔不絕講個沒完,另外他們的思考或想法也經常跳來跳去,稱之爲跳躍性思考(flight of ideas),易分心,在行爲上我們可以看到其常常瘋狂購物,而不管價錢多少等失控行爲特征。當個體處于憂郁的階段,其特征又顯示出心情沮喪低沈、對任何事缺乏反應或興趣、體重改變、産生睡眠困擾、缺乏活力、負向的認知或看法等等的特征。
  躁郁症在有效持續的藥物及心理治療下,是能有效的治愈。根據現有的研究,這樣的病症還是有遺傳的可能性。
  躁郁症是一種雙極性的情感疾患(bipolar mooddisorder)。此種疾病的特性是躁狂發作(manicepisode)與憂郁發作(depressiveepisode)交互或混合地出現。其中躁狂發作的特性爲:高昂、開闊、多話、易怒、自誇、自大、注意力分散、意念飛躍、不尋常的快樂、盲目的投資或采購、活動量增大、睡眠時間少等等。憂郁發作的特性爲:心情沮喪、失去興趣、活動力降低、食睡習慣改變、疲累無活力、自責、自殺等等。由此可知,躁郁症的朋友在情緒上的變化會很極端,可能前一周還「快樂得不得了」,下一周就憂郁得想自殺。甚或混合型的發作,更出現喜怒無常、陰情不定的特性。
  跟這樣的朋友要怎樣相處呢?您可以進一步參考醫學書籍了解這種疾病的特性。當您了解病人情緒起伏的特性後,請您包容、關懷並接納他。這時您自身的情緒比較不會受到影響。您可以協助他赴精神科就診並勸他按時服用藥物,這麼做可以增進其情緒穩定度。您仍然可以與他做朋友,並盡你所能協助他適應生活。但是,這樣的疾病確實有必要接受專業醫療的協助。由于躁郁症還有各種型態,到醫院看診時,再針對病患特性請教相對應的相處方式會更好。
  憂郁症(major depression) or clinical depression和躁郁症(bipolar disorder)兩者都是常見的情感性疾病 (affective disorder or mood disorder),因爲他們主要的症狀是影響個體的情緒。憂郁症和躁郁症又分別稱爲單極性 (unipolar,因爲症狀是單向的)和雙極性(bipolar or manic-depressive,因爲症狀是雙向的) 的情感疾病。其它常見的情感性疾病尚包括了輕郁症 (dysthymia, 一種慢性的中度憂郁症),循環性情感疾病(cyclothymia, 一種較輕微的躁郁症)。
  爲什麽會患有這類疾病呢? 一個人的基因生化以及環境因子都在疾病的發作及愈後上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腳色。現有理論傾向于有些個體先天即比較容易發生腦部化學物質不平衡的現象( 和遺傳相關),生活中的壓力事件只是促使發病的近因,所以躁郁症患者的手足和子女有較高罹患躁郁症的比例。
  縱使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曾經驗過情緒上的起起落落,這和躁郁症的情緒起伏並不相同。後者不論是在情緒強度或是持續時間上,都比一般的情緒起伏極端許多。
  它的症狀有那些?

  躁病時

  *情緒過度興奮、愉悅。
  *精力充沛,不覺得需要睡眠。
  *易怒、喜爭論,易與人起沖突。
  *過分慷慨、熱心,亂花錢。
  *自認能力很強或具超能力。

  郁病時

  *情緒低落,表情憂愁。
  *失眠、早醒或易驚醒。
  *食欲減少、性興趣減退。
  *反應遲鈍、動作減少。
  *絕望、有罪惡感。
  *有自殺意念或企圖。
  躁郁症的病程如何?
  *近來的研究發現:躁郁症的發病與腦內某些化學物質的作用異常有關。
  *但病人的情感變化,經常是找不出與環境有什麽直接的關聯。
  *一般而言,躁病的發病年齡約在二十歲與二十五歲之間,郁病的發病年齡則大 約在三十至三十五歲左右。躁病與郁病發作持續時間也不盡相同,通常若不加以治療,躁病的症狀可能持續三至六個月,郁病症狀,可能長達六至九個月。

  躁郁症能根治嗎?

  由于病因不清楚,因此目前尚無法根治,但可以藥物治療,減輕症狀或減少發作次數。病患及家屬若能及早接受適當的治療,規則的服藥,不因病情穩定而自動停止治療,可使病人能維持正常穩定的生活與工作。
  症狀發生時家人如何協助他
  情緒過分高昂時有什麽征兆?
  當你察覺到病人突然顯得過分興奮,精力充沛,好爭論,易與人起沖突,過分慷慨、熱心,這就是情緒高昂的開始。
  如何「協助」它呢?
  此時病人會變得敏感,容易受周遭環境的影響,斤斤計較,愛批評、易怒又固執,甚至會出現不合理的要求及行爲,我們必須了解這些是症狀,對于可行的要求,可以同意,不合理的部份要用接受的態度,誠懇的傾聽,但不立即給予答複,來暫緩他不合理的要求。假如他激動得無法接受勸解及轉移時,可以肯定、堅決但不責備的態度告訴他:「我們很關心你,但這是不可以的。」如此可達到限制的目的,也使病人感受到安全與信任。
  家人該注意些什麽?
  因爲活動量過大,注意力不集中,而易疏忽照顧本身的安全、起居,所以必須要------
  *布置一個簡單、安全的環境。將剪刀、煙灰缸收起來,防止作爲功擊的武器。
  *協助注意營養的攝取。因爲耗費大量體力,須少量多餐以補充所須的營養。
  *注意個人衛生的處理因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忽略漱洗、沐浴及衣服的更換,須定期提醒。
  情緒過分低落時,有什麽征兆?
  病人呈現出憂郁情緒對周圍事物漠不關心,沈溺于不說一句話,不做任何事,活動減少而緩慢,食欲不振,睡眠型態是易驚醒或早醒時,就該注意了。
  家人該注意些什麽?
  *用簡單、直接、重複的語句來接近病人,以了解、尊重的態度來鼓勵他。
  *注意營養的攝取少量多餐,在旁陪伴。食物的准備,要易咀嚼消化且高熱量、高蛋白質的食品。
  病人大多不會主動要求,不要因病人拒絕,就把食物取走。
  *個人衛生的處理協助漱洗、沐浴及衣服更換。
  *給予按摩,促進血液循環協助病人按摩四肢,做被動運動。
  *注意周圍的環境減少吵雜聲音,以避免刺激,但仍可安排病人活動,並鼓勵與人接觸。
  *爲預防病人因憂郁而産生的自殺行爲,故須避免讓病人自己保管藥物或單獨居住,多留意病人情緒與言行舉止,並應遵從醫師指示,按時給藥,必要時須接受住院治療。
  如何來預防自殺行爲?
  *60--80%自殺病人,都曾直接或間接提過想死的事,因此,要注意自殺的警訊,不要認爲宣稱自殺的人絕不會自殺。
  *密切觀察病人言行,發現有自殺前兆,隨時陪伴病人
  *自殺前兆包括病人的情緒與行爲突然改變,如嚴重憂郁病人轉變成開朗或活躍;或怨恨、攻擊轉變成退縮或拒食;或言語中有想死的暗示。
  *發現自殺前兆時,應給予充份的關心與支持,鼓勵病人說出心中的仇視、憤怒與哀傷。
  *安排一個安全溫暖的環境,除去周圍環境中的危險物品,須特別注意的時間是清晨與深夜。
  *耐心傾聽病人痛苦的心聲,讓他感覺到有人在關心他與了解他,願意幫助他。
  *不要否定或譏笑病人所說的,也不要與他爭論。
  *發現自殺前兆,最好能協助、鼓勵病人就醫。
  *情緒改善後,至少三個月內仍有再度自殺的可能性,仍須注意即預防。
  舉例:越獄第二季登場的馬洪探員患的就是躁郁症,在第三季中馬洪探員在第一次在SORA監獄中會見他的律師時提到那白色的藥丸(varatril)能夠抑制躁郁症。
 
相關詞條:  
精神分裂症 兒童多動症 精神病 癲癇 神經官能症 強迫症 抑郁症 自閉症 焦慮症  阿斯伯格綜合症>>更多
http://baike.baidu.com/view/131828.html?tp=0_01
 
 
躁鬱症
躁鬱症(maniac-depressive disorder),又稱雙極性情感疾病(bipolar disorder),屬於情感性疾患的一種,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被歸類於第一軸違常。ICD-10編號F31。
躁鬱症大多發於17、18歲,其主要特徵為患者會不斷經歷躁(mania)與鬱(depression)兩種相反情緒週期式地反覆出現,其強度與持續時間均大於一般人平時的情緒起伏。正因為有躁有鬱,因此躁鬱症又被稱為雙極性情感疾病。相對於躁鬱症,憂鬱症被稱為單極性情感疾病(unipolar disorder),因為它沒有躁的面向。值得注意的是,只有躁期的違常亦被歸類為躁鬱症。

分類

躁鬱症分成第一型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 I)與第二型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 II)。 大略來講,他們的差別在於第一型由狂躁及憂鬱組成,而第二型由重鬱及輕躁組成(躁期與鬱期說明請見下一節)。一般因躁症而送急診的是第一型。如需更精確的區分標準,請自行參閱DSM的躁鬱症診斷判準。
除了躁鬱症之外,還有一種違常稱為循環性疾病(Cyclothymic Disorder)。簡單來說,循環性疾病跟躁鬱症一樣具有欣快/憂鬱交替的特徵,但強度不及躁鬱症的標準。一定比例之擁有循環性疾病特徵的兒童,在青春期會轉變成躁鬱症。同樣的,若需更多關於循環性疾病的細節,請參閱DSM。

成因

躁鬱症發生的原因目前並不明朗,可以確定的是與遺傳以及壓力都有關係。

躁期

在「躁期」(manic episode),患者會產生欣快的情緒,這樣的情緒可能被當事人形容為興奮的、有活力的、滿足的、狂喜的、衝動的等等。除此之外,患者會表現出許多與欣快情緒相關的行為,包括自我膨脹、精力旺盛、多話、性欲增加、失眠,並降低自制力和危機感。
在輕躁(hypomania)時,患者會感覺特別有活力或創造力,且能維持正常的生活,因此許多病患留戀輕躁期的感覺。實際上,許多患有躁鬱症的藝術家在輕躁時作品的產量與質量都特別好。有些人很幸運地,一生長期處於輕躁的狀態,這樣的情況如果沒有造成任何令當事人無法忍受的不便,則不需要治療,嚴格來講也不被視為疾病,但仍舊被歸類為躁鬱症的一種形式。這種精力充沛的人常常變成所謂的工作狂。輕躁也有不好的一面,比如患者會花太多錢、亂交朋友、或進行不切實際的規劃或危險的投資,也有可能因為太過興奮不知自制,導致亂發脾氣或亂講話,而在行為或言談間傷害到身邊的人。
狂躁(severe mania)則會損害患者的認知能力,並可能產生妄想、幻覺和認知扭曲。有些患者在高昂的情緒與幻覺中會產生暴力或自殘的行為。有時也會做出不可理喻的行動或決定。躁症若沒有被治療,會越來越嚴重。反之若在發作初期即受到良好的控制,能保護患者的社會功能受到最小的損害。

鬱期

在「鬱期」(depressive episode),患者會感到憂鬱,包括悶悶不樂、傷心、提不起勁、悲痛等等、如果進入重鬱,也有可能感到失去生存的動力。鬱期的行為視輕重程度(mild or moderate depression to severe depression)而定,包括不想講話、睡眠時間變長、哭泣、自殺[1]等等。

治療

躁鬱症無法被治癒,但能透過藥物治療來控制情緒起伏的強度,患者也能夠過談話治療來學會面對自己變化過於快速又激烈的情緒。談話治療也能使患者意識到自己的情緒變化如何能影響到週遭的人事物,並且學會處理或彌補它造成的後果。

藥物治療

躁鬱症患者對鋰鹽有正向反應,而其他的精神病患沒有,因此臨床上會以來測試患者罹患的是否為躁鬱症。作為一種情緒穩定劑,能協助穩定躁鬱症患者情緒起伏。不過,由於鋰鹽會造成許多不舒服的副作用,因此目前多用在急性狂躁發作或對其他藥物反應不佳的病患身上。目前又有許多新的藥物能代替鋰鹽,和帝拔癲(Depakene,成分Valproic Acid)對患者副作用的痛苦,如果患者對過去藥物有不良反應,可試著請醫師開立如Topamax(成分topiramate)等抗躁劑。
其他可用的抗癲癇藥物還有癲通(Tegretol,成分:Carbamazepine),樂命達(Lamictal,成分Lamotrigine)等。
至於也可用來抗癲癇的利福全(Rivotril,成分Clonazepam),則是早期某些個案的用法,目前的抗癲癇藥物藥效顯著, 並不需要使用此藥。(Clonazepam屬於BZD類鎮定劑
Lamictal抗憂鬱效果比抗躁症效果強,是目前美國德州規範建議的雙極性憂鬱期的首選藥物。 其他的抗癲癇藥物或鋰鹽或抗精神病藥物多半以抗躁症的能力較強。
抗精神病藥物,也常被用來控制躁症,甚至是鬱症。如思樂康Seroquel(Quetiapine)、金菩薩Zyprexa(Olanzapine)、理思必妥Risperidal(Risperidone)等。由於第一代(典型)抗精神病藥物長期使用後,容易導致憂鬱的傾向,所以上述的這些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的出現便顯得相當重要。
鈣離子通道阻斷劑verapamil也有人認為有效,不過目前健保不給付此藥。 事實上,以樂命達為例,其本身即具備鈣離子和鈉離子通道阻斷的效果,至於其他的藥理作用,則包括減少glutamate產生,以及阻斷NMDA受器。(NMDA受器活化後的傳訊路徑產生之NO會對神經細胞有毒性) 而鋰鹽則是抑制磷酸肌醇(phosphoinositol)路徑,並有一些促進GABA受器的功能。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A%81%E9%AC%B1%E7%97%87
 
 
 
 

台長: 阿楨
人氣(6,886) | 回應(4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性別教育 |
此分類下一篇:《京劇‧蹻和中國的性別關係》
此分類上一篇:《憂鬱心靈地圖》

顯示全部45則回應

神經解密?
躁鬱、精神分裂 腦神經網解密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07.08.28

精神分裂症、躁鬱症和過動症患者,未來可望透過特殊儀器檢查出腦神經受損部位,有助臨床醫師評估病況,做為後續治療的參考。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與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合作,三年前開始用「擴散磁振造影(dMRI)」檢查一百多名精神病患者,以非侵入方式,取得高解析度解剖影像,一窺腦部細微的神經纖維網路。
該所助理教授林慶波說,計畫以精神分裂症患者六十名、躁鬱症與過動症患者各卅名,與一百五十位一般人的做腦部影像,分析比較。
研究初步發現,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腦前額葉與枕葉、躁鬱症患者的腦前額葉與邊緣系統及過動症患者的運動神經束,都發現與一般人有不一樣之處。
林慶波說,英、美、法等國都已用dMRI做這方面研究,方法是以儀器測量腦部水分子擴散情形,找到神經元,再繪出神經束走向,進而找到患者斷掉或受傷神經部位,方便醫師診斷治療。
林慶波表示,dMRI問世已十年,是檢查常用的磁振造影(MRI)儀器加上另外配備所組成,dMRI也可用在神經外科手術,如手術中擔心腦腫瘤壓迫正常神經,透過它能協助醫師知道從哪裡下刀,讓手術得更順利。目前dMRI僅用於研究,並未在臨床使用。
部分精神科臨床醫師提出質疑,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院長陳喬琪認為,精神患者腦病變,常與腦神經化學變化有關,例如目前已知憂鬱症患者是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不足,單以圖像解析腦組織結構,恐怕不足以解釋精神病症。
「精神疾病比我們想像複雜得多!」陳喬琪強調,精神患者除先天腦部問題,後天環境因素也常是致病間接因素,像年輕人常在服役或考大學時發病,與此時大腦正穩定成熟,卻面臨巨大壓力不無關係。

精神分裂、躁鬱症 腦內地圖解密【聯合晚報╱林進修

國內腦科學研究又有新進展,國立陽明大學透過dMRI(擴散磁振造影儀)檢測,找出導致精神分裂症、躁鬱症及過動症等精神或神經疾病的病灶,為這些頑疾,找到更好治療的可能性。
參與這項研究的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林慶波表示,透過dMRI的觀察比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腦前額葉及枕葉和正常人不一樣;躁鬱症患者是腦前額 葉到邊緣系統出問題;至於過動症患者,則是和控制運動有關的大腦神經束出了狀況,才使得他們常不自主地動個不停。這個檢測結果,和病患死後的大腦解剖幾乎完全一樣。
曾志朗領軍 運用水分子擴散原理
林慶波說,這個研究團隊是由中央研究院院士曾志朗領軍,成員還包括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主任蘇東平,近來已在國際知名的「神經影像學」期刊發表2篇研究論文,頗受國際醫界矚目。
林慶波表示,人腦構造相當複雜,被視為腦組織基本組成要件的神經元,約有1千億~1兆個,這些神經元到底長在那裡?以及擁有那些功能?截至目前為止,我們所知不多,而dMRI正是陽明大學研究團隊的利器之一。
問題是,神經元實在太小了,難以檢測出來,只好退而檢測由成千上萬個神經元組成的神經束。目前透過非侵襲性神經造影技術,也只能檢測到7、8成左右的神經束,但已足夠用來診斷疾病。
檢測的原理其實很簡單,林慶波舉例指出,當我們把水倒入杯子裡面,水分子一下子就擴散到杯子的每個角落,如果我們能知道水分子擴散運動的型態,就可以反推出杯子的形狀。大腦神經的表現也是一樣,水分子雖會到處擴散,但其中又以隨著神經元管束方向擴散的機率較高。
因此,在dMRI的檢測下,陽明大學研究團隊透過測量水分子隨機運動擴散機率的高低,輕易找出神經元的走向,進而繪製出大腦神經束走向的地圖來。林慶波表 示,不管是精神分裂症、躁鬱症或過動症,都可能是某些大腦神經斷掉或受傷而起,而在這些斷掉或受傷的神經部位,水分子擴散速度下降,擴散機率當然也不一 樣,因此可經dMRI找出來。
這個時候,如果比對正常人和受測者的dMRI大腦神經束地圖,就可找出受測者的病灶,做臨床診斷參考。林慶波表示,有了這個診斷技術後,精神分裂症、躁鬱症或過動症患者將來接受藥物或外科治療後,醫師可評估成效,做後續治療參考。
腦神經治療躍進
「我們打通了一條新路。」成功透過dMRI量測大腦神經內水分子擴散機率,進而繪製出大腦神經束走向地圖後,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林慶波審慎樂觀認為,未來腦神經的檢測及治療,將進入一個新紀元。
林慶波說,不管是精神分裂症、躁鬱症、憂鬱症、過動症或失語症,雖可透過臨床診斷來確診及治療,但到底是大腦的那個部位出了問題,往往得等到病患死後,解剖大腦才能得知,因此常有時不我予的缺憾。
如今,在dMRI的檢測下,可以隨時找到受損的大腦神經,醫師也可據此做為治療的依據。林慶波舉例,當一個精神病患出現幻聽症狀,dMRI可輕易找出病灶,醫師再針對這個部位去做藥物或外科治療,然後再評估療效,決定是否繼續治療下去,或改變治療方式。
儘管如此,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蔣永孝認為,dMRI雖可看出神經纖維的結構,但仍有不足,因為有些嚴重精神病患的神經結構正常,卻不代表神經網路運作也正常,這部分還有賴其他功能性磁振造影儀來補足。

躁鬱之心 台灣約30萬人【聯合晚報╱林進修

台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任蔡長哲表示,包括精神分裂症、躁鬱症及憂鬱症等精神官能症,成因相當複雜,臨床表現也不一樣,長久以來精神科醫師都依 照美國精神科醫學會編訂的診斷學「DSM系統」為診斷標準,每種症狀都有不同診斷依據,一定要符合其標準,且持續一段時間以上,才能確定診斷。
根據統計,台北市的精神分裂症盛行率約0.3%,推估國內約有近7萬名患者。躁鬱症盛行率更高,雖國內尚無相關資料,但以國外1%的盛行率推算,病患高達2、30萬人左右,比一般人想像地多。
陽明大學透過dMRI檢測大腦神經束的研究,國內不少精神科醫師都認為是很好的想法,也給予很大的肯定,但他們強調,精神官能症仍應以症狀學的診斷為主, 像dMRI這種影像學檢測,應僅具輔助效果,無法全面取代傳統的診斷方法。陽明大學研究人員也坦言,dMRI成本極高,照一次要數萬元起跳,未來除非健保能給付,才可能普遍在臨床應用。
2007-08-28 10:51:48
版主回應
華人躁鬱症基因 中研院首度發現【聯合報╱記者劉惠敏 2010.04.15

中研院招集廿六個研究單位組成的團隊,首度發現華人「第一型躁鬱症」的致病基因,不僅有助於了解遺傳機制、未來可更精確選擇個人化的治療方式,研究發表在國際重要期刊「分子精神醫學」(Molecular Psychiatry)。
研究主持人、中研院生醫所特聘研究員鄭泰安說,躁鬱症可分為第一、第二兩型,第一型以躁症為主要表現,有五成合併出現鬱症,盛行率約百分之一,推估目前台灣約有二十多萬名患者,也是各國重視的公共衛生議題。
第二型以鬱症為主,偶而出現躁症,因此診斷較不易。他說,不少躁鬱症病人是天才,如有名的文學、科學家歌德,躁症發作時,想法就脫離現實,可能有精力旺盛、愛花錢、情緒過度高漲等症狀;反覆的躁症、鬱症發作,嚴重影響病患生活及家人生活品質,且有自殺高風險。
此次研究收案五年,分析一四○九名台灣第一型躁鬱症患者的基因,在染色體、五十二萬個基因點中,找到四個致病基因,其中負責胚胎腦部發育基因SP8,管控人體鈣離子、鉀離子的CACNB2、KCTD12是全球首度發現在華人第一型躁鬱症患者身上,另一個則是也在高加索人(白人)精神分裂症研究發現的基因ST8SIA2。
鄭泰安說,這次的發現,支持腦部離子不平衡,可能造成腦部發育障礙的理論。未來不僅可開發新藥,也可找出更適合個人化的治療方式,協助控制病情、提高生活品質。
鄭泰安說,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NIMH)也與研究團隊合作,東西方研究對象增加,期能透過大樣本分析,找出有利躁鬱症的治療方向。

DNA之父華生:基因序列解讀 台灣優勢

發現DNA雙螺旋結構而獲得諾貝爾生醫獎、有「DNA之父」稱號的華生博士2010-4-2指出,台灣研發力量強大,在抗體與小分子藥物的發明與治療上具有發展契機,在基因序列的解釋上,把疾病與醫學做連結,也是台灣生技發展的潛力。

抗體、小分子藥 潛力大

華生博士指出,位於舊金山灣區的美國生技大廠Genentech能夠在一九七五年竄出,就是因為其周圍有非常多的研究機構,例如史丹佛與柏克萊大學等,具備扎實基礎科學的研發能量。他認為台灣雖然是一個小國,卻擁有優秀的學術成就,並且人力資源豐沛,如果抗體、小分子藥物能在台灣生產,將比在美國生產便宜太多,會是台灣的競爭優勢。
面對中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基因序列研究,華生博士表示,光是定出基因序列賺不了錢,重要的是「如何解釋基因序列」,尤其在未來的個人化醫療上更顯重要。他舉躁鬱症為例,就算是知道基因序列也沒用,更重要的是找出基因序列與疾病的關係。

支持著床前胚胎檢驗

他認為,台灣對基因體的投資趨勢是正確的方向,若能結合疾病與醫學,提出對基因序列解釋,將是生技發展的趨勢與潛力。
至於基因檢測的倫理問題,華生博士直言表示,那些會認為有倫理問題的人是因為不喜歡基因,而這樣的觀念也會阻擋基因研究的發展;他認為,該把基因檢測的重點專注在「治療疾病」而非「倫理」上,因此,著床前的胚胎檢驗,他個人也抱持非常支持的態度。
華生博士在中研院開講,一開場就以「我起初以為研究員都是老人,沒想到在場的人都那麼年輕」的幽默言語揭開序幕,演講中不諱言自己喜歡追求女生,也笑說,還好他讀劍橋的時候那裡沒有很多女生,才能專心讀書,引發現場一陣陣笑聲。

鼓勵與人交際 被喜歡

談到「成功的五大要素」,華生博士強調,首先要找前瞻性的題目作研究先驅,才能凸顯自己,其次是盡快拿到學術成果,最好是三年內。他鼓勵研究時與人合作,互相彌補自身缺陷,也建議要和競爭對手保持聯繫,因為競爭對手最能判斷自己的研究是對還是錯。
至於獲致成功的最後一點,華生建議要與人交際,被人喜歡。他很幽默地舉自己為例,就是因為人際關係不佳,最終才離開了冷泉港實驗室。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pr/3/today-life10.htm

另詳參本館:基因能分好壞? 假憂鬱之名 《憂鬱心靈地圖》《躁鬱奇才》 不只《聖徒與瘋子》才一線之隔
2010-04-16 12:29:42
憂鬱媽亂刀殺嬰再自殘
憂鬱的新手媽媽 亂刀殺嬰再自殘 【聯合報記者何祥裕09.06.26

板橋市有憂鬱症病史的簡姓婦人,疑因產後憂鬱症,與丈夫口角,昨天清晨情緒失控,涉嫌持水果刀朝四個月大的兒子至少猛刺五十一刀,男嬰肚破腸流慘死,簡婦又拿刀自殘五十幾刀,送醫急救後脫險。

據了解,張姓夫婦交往期間,男方家長就知簡女精神狀態不佳。九十五年兩人結婚後,簡女藉由吃藥控制憂鬱症,原本精神狀況穩定,去年初為懷孕而停藥,病情開始惡化,先是開瓦斯自殺未遂,後來又在公司跳水塔企圖自殺,摔成大腿骨折。

警方調查,卅三歲簡姓婦人與張姓丈夫曾一起在南亞科技公司上班,去年簡女因憂鬱症惡化遭資遣。前天上午簡婦表示想重返職場,丈夫希望她留在家裡帶小孩而爭吵,簡婦情緒失控大吼大叫,張打電話請岳母來安慰妻子。

前晚十一時許\\\,張姓男子出門上大夜班。昨天上午九時,簡女的母親與哥哥、嫂嫂三人來探視住在五樓的簡女,找住在四樓的簡女婆婆來開門,大家進屋敲了臥房門後,滿身是血的簡女開門第一句話說:「弟弟死掉了!」

家屬看到簡女與床上的孫子滿身是血,嚇壞了,趕緊報警,消防隊員將簡女送醫,男嬰雙眼圓睜早已斷氣,還可看到腸子外露。張姓男子接獲噩耗幾乎崩潰,完全沒想到妻子會殺小孩,讓他的人生「徹底絕望」。

板橋地檢署檢察官謝憲杰會同法醫相驗,發現男嬰肚子幾乎被刺爛,其中八刀刺穿身體,男嬰肋骨被刺斷了幾根,肝、肺臟都遭刺破。

醫護人員表示,簡女全身有五十多處劃傷及刺傷,幾乎是用刀一刀刀的「凌遲」自己,集中在左手臂、左胸和雙腿。經急救後暫時脫險,住院觀察。

檢警研判簡女可能因懷孕停藥,導致憂鬱病情加重,情緒失控而殺子自殘。
2009-06-26 09:24:55
阿楨
研究:抗憂鬱藥物 只對重度患者有效
http://www.cdnews.com.tw 2010-01-06 沈子涵/整理

 法新社華盛頓5日電,研究人員今天指出,抗憂鬱藥物對於輕度或中度憂鬱症患者的療效很有限,還不如尋求另類療法。
 研究人員結合六份醫學報告的數據,得出上述結論。六份報告中追蹤的718名成人門診病患,依據漢氏憂鬱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分為輕度至極重度憂鬱病患。
 這份研究將常見的「抗憂鬱處方」(ADM)的療效與安慰劑作一比較。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這項由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福尼耶博士(Jay Fournier)主持的研究發現,藥效視憂鬱症狀的嚴重程度而定,效果差別很大。
 研究寫道:「對輕度、中度、甚至接近重度憂鬱的患者來說,藥物的實際影響並不存在,或是微乎其微;但是對症狀嚴重的患者而言,抗憂鬱藥物能產生很大的療效。」
 有關抗憂鬱藥物的研究,大多著重在藥物對重度憂鬱症患者的影響。但是症狀較輕的患者使用療效究竟如何,卻缺乏相關研究。抗憂鬱藥物目前是治療憂鬱症狀的標準療法。
 研究人員指出,向門診醫生或是一般大眾推銷這些藥物的廣告,對這一點避而不提。
 研究顯示,服用抗憂鬱藥物的門診病患,大多不是重度憂鬱症患者,因此這類藥物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
 研究指出:「開處方的醫師、決策人員和消費者或許都不知道,這些藥物的療效,大多建立在只針對重度憂鬱患者的研究報告上。」
 「政府應該設法讓門診醫師和可能就診的病患了解,儘管藥物對重度憂鬱症患者療效顯著,卻少有證據顯示,藥物對大多數症狀較輕的患者,也能產生特定的藥理效果。」
2010-01-07 12:00:39
版主回應
1/3憂鬱症患者 吃藥吃不好 【台灣醒報記者林怡秀報導】

有的憂鬱症吃再多藥也吃不好?根據統計,有1/3憂鬱症患者使用抗憂鬱劑治療後,即使增加劑量或換藥,仍出現胸悶、失眠、心悸等「殘餘症狀」。醫師表示,衛生署最近已經核准併用其他藥物來輔助治療憂鬱症,等到殘餘症狀完全消失再停藥即可。
根據美國FDA研究顯示,有63%憂鬱症患者接受抗鬱劑治療後,仍有各式的殘餘症狀發生,如失眠、疲倦、失去興致、罪惡感、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發生。
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會暨神經精神藥理學會常務理事周元華表示,殘餘症狀的認定可從兩方面,第一是患者主訴仍有些憂鬱症狀無法緩解,第二是患者自認為部分症狀已有改善,但當醫師進一步問診後,才發現還有殘餘症狀。
目前抗鬱劑主要使用SSRI(如百憂解、無鬱寧)及SNRI(如千憂解、速悅),來提高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以緩解症狀,醫師通常需視患者病情來調整劑量,或是換藥。
不過即使劑量增加或換藥,有些憂鬱症患者的症狀還是無法完全消除。周元華表示,2009年12月底衛生署已經通過憂鬱症輔助治療,可併用其他種類藥物,來提高原有抗鬱劑的藥理作用,以達到治癒的目標。
「如此一來,患者不需頻繁換藥,原藥物的療效得以保留,也不必承擔新藥物的副作用;其次,在原有抗鬱劑外再併用輔助藥物,也可降低原有抗鬱劑的劑量。」至於輔助藥物何時可停用,周元華說等殘餘症狀消除即可,不過因為原有抗憂劑的副作用較大,所以需先停用原有抗鬱劑,再停用輔助藥劑。
http://www.awakening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11000


愛爾蘭暢銷小說家基茲受重度憂鬱症所苦
http://www.cdnews.com.tw 2010-01-06 沈子涵/整理

 法新社倫敦6日電,愛爾蘭暢銷小說作者瑪莉安‧基茲(Marian Keyes)日前透露,她正與「重度憂鬱症」苦戰,病症讓她無心寫作、看不下書、睡不著覺、甚至無法與人溝通。
 基茲對廣大書迷表示,雖然自己很容易陷入憂鬱症,但她這陣子的情況就跟「身處地獄沒兩樣」,比她之前所經歷的低潮「還要糟糕得多」。基茲的小說已熱賣數百萬本。
 46歲的基茲一月份在官網上發布的文章中表示,她正努力要從憂鬱症恢復過來。基茲的創作包括「西瓜」(Watermelon)、「蘇莉文要出嫁」(Lucy Sullivanis Getting Married)等小說。
 據傳曾有酗酒問題的基茲說:「我知道現在景氣很遭,有人落得身無分文,連個棲身之處都沒有,每天打拼只為求糊口,但願我能夠為他們分擔一些痛苦。」
 「雖然我很幸運,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我還是覺得自己身處地獄。」
 「我吃不下、睡不著、靈感枯竭、無心閱讀、無法與人交談。最遭的是,這樣的日子似乎永無止盡。」
 「我知道很多人不相信,但憂鬱症的確是一種疾病。它和摔斷了腿不同,你根本不知道何時能痊癒。」
 基茲是「都會小說」(Chick-lit)的始祖,她擅長營造浪漫喜劇,小說多以性格堅毅的女性為主角,但常伴隨著濫用藥物、精神疾病、家庭暴力等情節。
 基茲的最新著作「最亮的那顆星」(The Brightest Star in the Sky)於去年10月出版。
2010-01-08 12:00:09
阿楨
青少年愛晚睡 憂鬱症易找上身2010-01-03 中國時報 鍾玉玨

 青少年如果習慣晚睡,除了長不高,還可能引發憂鬱症。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BBC News)二日引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早睡有助於青少年遠離憂鬱症以及擺脫自殺念頭。
 哥大醫學中心針對十二至十八歲青少年所做的研究顯示,午夜之後才睡的夜貓子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較晚上十時前就寢的人高出二四%。
 睡不到五小時的人,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則較睡足八小時的人高出七一%。上述研究結果刊登在《睡眠》期刊。
 哥大研究了一萬五千五百名青少年在一九九○年代的資料,結果發現,每十五人就有一人患憂鬱症。
 晚睡不僅升高憂鬱症風險,也易萌生自殺念頭。相較於父母規定晚上十時之前就得就寢的青少年,熬夜至三更半夜才睡的人,出現自殺念頭的機率比前者多了二○%。
 睡眠不足五小時的青少年,產生自殺念頭的風險較睡足八小時的青少年高四八%。而自認「通常睡得夠飽」的青少年,患憂慮症的風險大幅降低六五%。
 憂鬱症與自殺念頭較常發生在少女、年紀稍長青少年、以及自認不受父母疼愛的族群。
 該研究的主持人甘維許表示,睡眠不足可能影響大腦情緒反應,導致一個人心情不佳,抗壓力也跟著降低。此外,悶悶不樂也會影響判斷力、專注力和控制衝動的能力。
 要遠離憂鬱症,專家建議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飲食、以及規律的運動,三者缺一不可。

另詳參本館:假憂鬱之名 《憂鬱心靈地圖》《躁鬱奇才》《聖徒與瘋子》
2010-01-08 12:01:49
版主回應
心情鬱卒 思路更清晰【中央社 2010.06.08

根據最新研究,心情不好別擔心,其實對你有好處。
「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報導,澳洲心理專家多年來研究情緒,結果發現脾氣暴躁讓人們思路更清晰。
他的實驗顯示,相對於那些討人厭的樂天派,壞脾氣的人較擅長決策,也較不容易受騙上當。
佛格斯(Joe Forgas)教授告訴澳洲「科學雜誌」(Science Magazine),愉悅可助長創意,陰鬱則造成專注與謹慎思考。
這名新南威爾斯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Wales)研究人員指出,脾氣暴躁者比快樂的人更能應付艱難狀況,因為大腦「促進訊息處理策略」的方式不同。
他要求受試者觀看不同的電影,接著回想人生中正面或負面的事件,設計目的在於讓他們進入好心情或壞心情。
然後他請受試者參與一連串任務,包括判斷都市傳說的真假,並提供事件的親眼描述。
處於壞心情的人表現優於那些開心的,他們錯誤較少,溝通也較佳。
佛格斯表示:「正向心情似乎可促進創意、合作及仰賴心理捷徑,負面心情則可刺激專注、小心思考,並更加注意外界。」
研究也發現,悲傷的人較擅長透過書寫的論述表明自己的情況,佛格斯指出,這顯示「輕微的負面情緒,或許實際上會促進更具體、更適應、最終更成功的溝通風格。」
他過去的研究顯示,天氣對我們也有類似效果。潮濕陰鬱的日子讓記憶力更敏銳,大太陽的天氣則令人健忘。

女性停經易躁鬱 宜補充荷爾蒙2010/05/29

更年期是女性人生中的大事,女性停經之後由於缺乏荷爾蒙的保護,因此更容易導致罹患心血管疾病和骨質疏鬆.醫生表示除了在更年期前,規律運動保持好體態,更年期後,適當補充保健食品,培養興趣,改善焦慮煩躁的情緒,就能減少罹患憂鬱和躁鬱症的機率.

憂鬱症愈嚴重 巧克力吃愈多? (另參本館:《巧克力》

來自於《內科醫學檔案》,美國有人說,吃巧克力可讓人心情變得比較好,但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發現,憂鬱症愈嚴重的人,巧克力的消耗量也愈高。
研究人員以931名未服用抗憂鬱劑的男女為研究對象,根據美國流行病學研究中心的憂鬱量表,評量受試對象的情況,並同時調查受試者巧克力攝取量和整體飲食。
結果發現,以1份巧克力28公克計算,依憂鬱評量,沒有憂鬱症者,每個月只吃5.4份的巧克力,有憂鬱症者則吃8.4份,重度憂鬱者巧克力的消耗量更達11.8份。
研究人員不只考量巧克力和憂鬱的關係,也統計高熱量食物、脂肪食物及碳水化合物等攝取情況,但分析顯示只有巧克力和憂鬱症有特別關係,而且不只女人愛吃,男性情緒低落時也愛吃。
研究人員分析,可能是有研究發表指出巧克力可改善情緒,因此情緒低落者會把巧克力當成情緒自療食物,但他們也提醒,巧克力可能會讓憂鬱者短期感覺良好,但太常吃可能會有負面影響。
2010-06-09 09:41:52
samantha
台灣媒體水準太差
常亂用躁鬱這兩個字.最後導致民眾誤用

像女性停經易躁鬱 宜補充荷爾蒙這篇
就讓人好笑
如果婦女停經後就容易得躁鬱症
全台灣的躁鬱症豈不破百萬 ?
2010-07-11 22:21:37
阿楨
鬱卒/憂鬱症
暴躁/躁鬱症
神經病/精神病
.....
常傻傻分不清
心理問題的庶民感受/專業判斷之別
2010-07-12 09:51:35
阿楨
(楨:為死者隱,如三毛之自殺!另參本館:《躁鬱奇才》 《自殺的權利》 《躁鬱之心》 真的《家庭會傷人》 什麼《母性》特質 《三毛散文》)

女兒沒留遺書 關中沒苛責女婿【聯合報2011.05.06

陪同考試院長關中至上海的台北市前議員陳炯松昨天轉述,根據大陸公安的初步報告,關雲娣墜樓是意外,並沒有留下遺書。
陳炯松表示,兩家人見面後「相擁痛哭」,林哲樂的父母不斷向關中說「抱歉」,關中也未責怪女婿。

窗欄低 可能酒後大意(楨:?)墜樓 2011-05-07 旺報

 關中赴滬隨從始終認為,關雲娣墜樓很可能是「意外墜樓」,關的友人也指出,夫妻兩人當晚深夜通電話,話才講到一半,關就突然沒了聲音,最後派人去查看,才知道關已墜樓。當晚關家確實只有關雲娣、保母及小孩三人在家,警方勘驗現場後,已排除他殺的可能。

與雲娣分居 傳林哲樂想離婚2011-05-08 中國時報

 據了解,由於關雲娣與林哲樂近來感情的確出現問題,事發之初連關家二老都認為女兒是自殺。直到到現場瞭解狀況後,才發現女兒確實是失足(楨:?),但仍舊責怪女婿林哲樂沒有好好照顧女兒,讓女兒過得這樣不愉快。在女兒死後,兩家很可能就此「形同陌路」。
留言:
報應!父母的業障由小孩來擔,關中你自己問你自己做了甚麼,不需要東怪西怪。
凡是只有意識形態,只有政治考量,沒有是非,沒有人性的綠畜牲.是台灣沈倫的最主要原因.
(外界揣測可能是婚姻生變。事實上,在微博中早就透露端倪,關「受虐者與虐者互設棋盤」,林也「不願長大的才是最殘酷的施虐者」,夫妻倆一來一往,隔空喊話!(楨:故非情變,而是義變!))

三毛辭世20週年傳記出版 家人披露自殺真實原因 2011-1-42

  三毛曾對姐姐田心説,「我活一世比你活十世還多。」説到三毛的自殺,陳田心説家人都知道她可能有這一天,但不知道是何時。陳田心認為,三毛對死亡也有種好奇心,總想看看是怎麼回事,所以,很長時間家人不相信三毛是自己要走的。陳田心説,「現在想想,可能三毛覺得就這樣離開也很好,更放鬆。所以就不願回頭,一路地走了,一切都只在她的內心,所以沒人能救她。」
http://www.hellotw.com/lajl/wjws/201101/t20110104_631908.htm
作家三毛爲什麽要自殺?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39146
三毛自殺後「遺書」首度曝光 引爭議 2008-3-26
http://www.epochtimes.com/b5/8/3/26/n2059840.htm
2011-05-08 11:26:31
版主回應
關中女兒墜樓亡 留有遺書死意堅【聯合報2011.05.05

上海公安勘驗現場後,推測關雲娣可能是從自家廿七樓廚房的窗口朝外跳下,死意甚堅,現場沒有打鬥或掙扎痕跡,初步排除他殺可能,室內留有遺書,內容則保密,成為外界猜測的焦點。
關雲娣的媽媽張惠君在機場受訪時表示,女兒最近心情不好。她強調,年輕人遇到挫折,都可以解決,千萬不要輕生。
相 關 新 聞
小孩歸屬…雲娣好友勸說 讓林哲樂鬆口
小孩監護權 還是爸爸的
送別雲娣 林哲樂又腿軟
關雲娣夫妻情變?(楨:情變?義變吧!) 林哲樂貼女兒與槍照
友人難置信 懷疑關雲娣產後憂鬱症
網評/關中喪女痛醒中國夢(楨:又遷拖中國了!)

林哲樂似暗指妻不願長大2011-05-05 旺報

 考試院長關中獨生女關雲娣驚傳在上海墜樓身亡,導演丈夫林哲樂於她出事前一晚在新浪微博透露徵兆,似乎暗指妻子「不願長大」?「是最殘酷的施虐者。」  
留言
中國人與台灣人本質上就有差距,不要把身邊的女人逼老了又來嫌~死26~
生活不順心就跑去跳樓, 看來娶到這種草莓老婆也是夠苦了.
交往七年,換來這種結局,兩岸的文化差距可真大~

關雲娣陰鬱 讓人心驚 2011-05-07 中時 沈政男(作家、精神科醫師)

 關中的女兒關雲娣跳樓前未留遺書,但曾在網路上寫下灰暗詩句(楨:「濕透的街道/黯淡的尾燈/彼此吸吮著夜色/歡快的受虐者/與犧牲的虐者/暗地裡互設棋盤」),這在自殺者身上並不少見,自殺的警訊值得週遭的人注意。
 據研究,不到兩成自殺者會留遺書,不留的理由,可能是死意倉卒衝動,來不及下筆,或者心思被尋死的念頭佔滿,無法顧及活著的人。
 電影人關雲娣遺留的詩句,陰鬱到讓人心驚,那是極端落寞下才會寫出的文字,不禁讓人想起在三十一歲自殺身亡的美國天才女詩人普萊絲。(另參本館:《瓶中美人》 )

人生如戲? 關雲娣最後遺作竟然就是《墜落》 2011-5-7 NOWnews

這部影片在杜拜拍攝,描述華人女生在杜拜打拚的日子,由關擔任製片,林哲樂為導演。

「沒人可阻止我」 關雲娣硬嫁林哲樂【聯合報 2011.05.07

資深媒體人狄志偉前晚在TVBS「哈新聞」上透露,當初關雲娣母親反對她和林哲樂交往,不只是因為女兒比對方大6歲,也認為林哲樂是大陸人,兩岸文化有差異,會有「沙文主義」的觀念(楨:台更沙吧),女兒嫁過去會吃虧。
名嘴粘嫦鈺也說,關雲娣當製片幫助導演老公,但角色互相衝突,「一個要省錢、一個要花錢,中間溝通會有問題。」

林哲樂對藝術執著 曾來台參展【聯合報記者周美惠2011.05.05

關雲娣二○○八年帶了以體育為主題的「Cult Revolution」製片企畫案返台,一心想當製片的她,希望找到適合的跨國資金與人才。當時林哲樂同時以大陸導演的身分,來台灣參加當代藝術館「果凍時代」裝置藝術展出。
當代館前任展覽組組長林羽婕說,林哲樂是位「非常都會型」的藝術家。他既聰明又努力,對於自己作品該如何呈現,及如何設計展場都很執著。在展覽結束後,還運用「熊貓人Repanda」概念拍電影及開廣告公司。

林哲樂不一定來台 2011-05-08 中國時報 王正寧

 接近關中人士表示,在上海已經辦過追思會,九日是與台灣親友的告別式,由於女婿林哲樂心情尚未平復,加上日前經過台灣媒體震撼教育的「功力」,是否來台參加出現變數。
留言
"震撼教育" "功力" ?台灣得霉體就是無知自大幼稚!!!
台灣媒體沒水準,害得人家不能來台
(楨:呆歹彎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皆然!)

林哲樂>百度百科

關雲娣14歲便出國,就讀數學理工,先後在英美完成學業,和家中鬧了多年革命後終于走上電影路,執導的短片《無法呼吸》曾入圍柏林影展。也在入圍柏林後,家裏稍微諒解。近年來在上海和朋友投資電影公司,2010年嫁給交往多年的林哲樂。兩人有一個女兒。
林哲樂重要作品及經曆
……………
http://baike.baidu.com/view/4971517.html?fromTaglist
2011-05-09 09:35:48
阿楨
亞斯伯格症 非輕生主因【聯合報 胡永崇/大學特教系教師2012.05.28

媒體報導台北市建國中學學生因女友懷孕,過於自責想不開而跳樓輕生。此事件除凸顯性教育、生命教育、壓力調適教育之重要性外,該生就讀明星高中且已甄試考上台大,以及據聞其患有亞斯伯格症,也是另一受到關注之重點。
事實上,男女情感及未婚懷孕,一直都是青少年甚至各年齡層當事人相當難以處理的棘手問題,該生之自殺與此一複雜事件之處理壓力有關,但與該生就讀明星高中及患有亞斯伯格症,並無直接關係。
亞斯伯格症的學生,雖可能具有人際互動、情緒處理方面的問題,但就此一事件而言,該生之自殺應起因於女友未婚懷孕所造成之強大壓力及過於自責,而非因患有亞斯伯格症所致。任何人若突然面對強大壓力或感情受挫,且未獲即時支持協助,皆可能走上自殘一途。媒體提及該生患有亞斯伯格症,醫師並指出此類患者若受挫情緒一直無法宣洩,可能以自殘甚至自殺行為來解決情緒困擾,這容易讓閱聽大眾誤以為亞斯伯格症者易自殺。
亞斯伯格症患者及其他身心障礙者,在融入學校及社會本已不易,此類報導更易加深社會大眾對身心障礙者之誤解、異樣眼光甚至產生排斥作用,務必慎重。

資優生尋短 問題在哪? 2012-05-28 中國時報 張瑜(文字工作者)

 近日來,研究生、大學生、高中生想不開尋短行為層出不窮;尤其被人們視為菁英薈萃的建中,竟在短期內發生兩起學生自殺殞命事件,令人痛心扼腕。
 面接二連三的青年學生自殺事件,我們對生命教育必須重新思考,期能幫助青少年建立光明、積極正面的人生態度。
 資質優秀的孩子自我期許也高,尤其在學業上一路順遂,導致主見強,幾句重言責備便令其情緒失控,做出令人遺憾的事。讓孩子認識生命寶貴,每個生命的延續傳承,都有獨特意義,不容以自殺毀掉生命價值。
 面對心情憂鬱、情緒不穩定的孩子,父母師長與其勸他「不要想不開」、「不要想太多」,不如做他的朋友,聆聽他的心聲,運用同理心,讓他知道他還有「知音」、有傾訴苦惱的出口。無論在學業競爭或情感波濤激烈的環境,讓他有正確的情緒紓解及諮詢管道,別再以自殺解脫。

另參本館:《自殺的權利》《雨人》《如何教出資優兒》神童製造所 《人人有怪癖》《躁鬱之心》《躁鬱奇才》
2012-05-28 10:59:57
阿楨
孩子整天掛網看手機 可能非典憂鬱【聯合報2012.06.03

孩子整天掛在網路上、講不聽,情緒煩躁、易怒,當心恐是憂鬱症。醫師說,有五成青少年憂鬱症狀不典型,卻常寄情網路來紓解情緒。
台北馬偕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臧汝芬表示,多數民眾認為憂鬱症是情緒低落、不吃東西、躲起來不跟人接觸。但青少年憂鬱症狀不典型,卻會表現出發脾氣、叛逆、衝動、煩躁易怒、沉迷網路、專注度不足、不理人,師長不易察覺孩子憂鬱。
台安醫院精神科主任許正典也說,「有一半得到憂鬱症青少年,不會呈現典型症狀。」因青少年面對身體劇烈變化,荷爾蒙影響,情緒控制及調適力不如大人,一旦心情未適時紓解,家人沒注意,就可能有憂鬱症。
值得注意的是,少年憂鬱表現有點像躁症,少女常藉由飲食調節情緒。
許正典曾收治一名國二女生,一百五十公分、體重四十多公斤,一開始厭食,三個月體重掉三公斤。後來這女生暴飲暴食,一餐可嗑三個便當,外加一個飯糰,三個月胖八公斤,媽媽一度以為她在生長期,帶到醫院檢查,才知有憂鬱症。
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主任陳映雪表示,部分青少年憂鬱症,會表現不配合、不甩人、焦慮等症狀,家人可觀察親子相處方式是否突然發生變化,主動關懷陪伴。
許正典說,若孩子跟以前行為有明顯差異,沉迷網路,情緒起伏劇烈,一下有氣無力,一下又變得衝動挑釁、不理人,如持續一個月,家長可尋求學校輔導老師協助或就醫。

習慣不改…嚴重會心悸、偏頭痛【聯合報2012.06.03

國泰綜合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曾遇過,手都抬不起來的病患,邊復健邊玩電腦。簡文仁搖頭歎,這類病患「永遠不會好。」如果不改變,再多治療復健,痠痛也永遠不會好。
簡文仁表示,姿勢不良、長期使用,是造成3C症候群主要原因,患者常見症狀有頸部、手肘及手指痠痛,嚴重者更可能導致扳機指,及俗稱「滑鼠手」的腕隧道症候群。
以常用電腦的上班族為例,坐姿不良,頭頸容易向前傾斜,產生「猿人症候群」。簡文仁說,就向猿人一樣,頭部不知不覺向前傾。
3C族只是頸肩、手肘痛而已?那可不一定。孫茂峰說,這類長期痠痛,還會引起「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疼痛會沿著神經,散布至身體各角落,有可能造成心悸、胸悶、偏頭痛。

另參本館:《躁鬱之心》網路解憂丸 電玩與暴力 搜尋成癮
2012-06-03 11:45:12
阿楨
生死學:邏輯邪10/66

生死學更是一門邪門的邪問
有人主張生死是上帝的權利
所以不准墮胎安樂死自殺
有人主張生死是自己的權利
所以可以墮胎安樂死自殺
有人主張動物和人有一樣的權利
所以不准虐待殺害甚至肉食
有人主張動物和人沒一樣的權利
所以可以養來工作玩樂食肉
有人主張……………………

人的主張可多了
可多是合理化自己的絕對論
認為自己的主張是超越時空
具有普遍必然性的普世價值
比如素食主義認為
殺動物會放出毒素
肉食是殘酷的殺生
其實植物因不能動
故多數有毒以防身
動物則少數才有毒
素食非殺生更好笑
難道植物沒生命嗎

人家是說
植物不是有情生命
所以素食不是殺生

此即絕對論的合理化技倆
對詩人而言花草可多情了
對史上最無情無義的屍人
天地不仁無私萬物皆芻狗

不就是生命觀不同
只要不損及他人利益
管人家要怎樣吃屎(死)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7718557
2014-05-06 08:44:01
圖博館
醫治心病:精神病治療為什麽失敗?
作者:(英)本托爾 2014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代表了本托爾的最新研究成果。《醫治心病:精神病治療為什麼失敗?》強調精神病態與精神健全狀態之間的連續性,主張在精神疾病治療中采用注重個人生活意義的心理學方法,反對單一的生物醫學解釋和治療模式。
《醫治心病:精神病治療為什麼失敗?》既充滿激情,又冷靜理智,以確鑿的歷史事實和嚴謹的研究證據,說明了現代精神病學的生物學模式為何失敗,並指明了未來精神病康復療法的新方向。

目錄

致謝/1
前言:理性的反精神病學/3

第一部分
歷史進步的錯覺

第1章 毋庸置疑的成功?/13
什麼是精神病?/15
重度精神病的藥物治療/17
精神病的治療在取得進步嗎?/20
世界上最好的精神病學?/23
醫學精神病學以外的實踐/25
結論:精神病學是無效的/27

第2章 科學的應用:醫學精神病學的出現/29
精神病學知識基礎的建立/30
精神病院的生活/33
極端恐怖的治療方法/35
無奈的選擇/39

第3章 瘋人院時代末期治療方法的革新/41
首例有效的抗精神病藥物/42
臨床心理學家加入陣營/46
心理學家淪落為技術員/48
突顯治療關系/52
兩位心理學家的對峙/56
創新的力量/57
瘋人院/58

第4章 爭議與決斷:生物精神病學獲勝/60
新的生物學精神病學/64
新克雷佩林革命/66
奇怪的拉斐爾·奧謝羅夫案例/68
羅森漢實驗的復現/69
2015-08-25 10:12:01
圖博館
第二部分
關於精神病的三個迷思

第5章 精神病診斷意義之迷思:患者是人還是植物?/75
精神病診斷的個體意義和政治意義/77
精神病診斷標准是如何制定的?/78
精神病診斷標准的出現/79
虛假的精確性/81
多重診斷結果/83
症狀之間的相關/85
精神病診斷的預測效度/86
「正常人」和「患者」之間的界限/87
精神分裂症和雙相障礙是科學幻象?/89
安德魯/91

第6章 精神病屬於遺傳性疾病的迷思:精神病學的根本錯誤/92
精神病學的基本錯誤/94
毫無希望的起點/95
基因如何致病/97
h2的計算錯誤/99
對h2的錯誤解釋/101
漢娜的故事/102
狂悖命運的打擊/104
不公正待遇與無助感/106
情感的表達/107
模棱兩可的溝通/108
不安全依戀/109
分子遺傳學時代/110
遺傳理論的誘惑力/113
和平克頓先生在一起/115

第7章 精神病源於大腦病變之迷思:腦、心靈和精神病/117
生物學的重要性/119
大腦結構與精神病/1 20
精神病的神經化學機制/123
認知功能與精神病/125
如何對精神病進行解釋/128
偏執的起因/129
偏執的心靈/131
幻聽/136
精神病並不僅僅是大腦疾病/139

第三部分
治療瘋癲的藥

第8章 臨床試驗中的科學、利益和政治/143
理解隨機對照試驗/145
什麼是隨機對照試驗?/147
藥里藏金/151
隨機對照試驗的戰爭/156
5-羥色胺再吸收抑制劑(SSRIs)/159
精神病學試驗數據值得相信嗎?/163

第9章 抗精神病藥物的益處和代價:少用為好!/164
抗精神病藥物的短期治療效應/167
劑量、副作用和第二代藥物的開發/169
除僵直和顫抖以外的副作用/173
抗精神病藥物具有長期效果嗎?/176
接受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的患者將來更容易發作嗎?/177
再次被愚弄?/178
第一原則:勿傷害!/181

第10章 仁心的價值;心理治療對重度精神病有效嗎?/183
如何證明心理治療的有效性?/184
心理治療對精神病患者有益嗎?/188
新胰島素休克療法?/192
治療關系:一種具有普適性的治療要素?/194

第11章 我們想要什麼樣的精神病學?/197
精神病學的兩種願景/199
照吩咐去做/203
精神病與暴力/206
自知和精神病/207
藥物在精神病學中的地位/209
面向大眾的心理治療?/211
心理健康領域的派別紛爭/213
旅程的終點/214
2015-08-25 10:14:31
圖博館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找到抽筋原因2016-08-08 經濟日報


只要從事體育活動,無預警的肌肉抽筋對任何人來說都很要命。
幾十年來,醫生和體育醫療專家推論,抽筋的原因不外乎體內脫水、缺乏電解質、或肌肉纖維與肌膜發生撕裂,因此引起疼痛痙攣,一般相信唯有水分與電解質才能舒緩症狀。
現在有愈來愈多專家開始相信,我們可能一直以來對抽筋的看法不正確。只因為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十年前在海上划著單人皮艇,不湊巧發生抽筋,大家才逐漸瞭解抽筋未必是肌肉引起。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麥金農(Rod MacKinnon)說:「抽筋主要起因是神經,而不是肌肉。」麥金農正是這位划皮艇的科學家,他在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研究分子神經生物學和生物物理學,也引領了對於抽筋的新思維。
如果肌肉抽筋只是因為疲勞或缺乏營養,為何我們安靜躺在床上時也會抽筋呢?又為何世界級三鐵選手亞歷山大(Craig Alexander),經常在比賽一開始,水分與體力充足的情況下,便發生抽筋呢?
十年前,當麥金農與在哈佛醫學院研究神經生物學的同事比恩(Bruce Bean)一起划單人艇出海時,他的雙手與手臂發生抽筋,當時沒有出現脫水或電解質不足的症狀。
當他們上岸後,便開始尋求解答。他們沒有專注在肌肉上,而是假定某個東西導致神經系統傳送刺激到肌肉,引起抽筋。他們認為,或許可以透過抑制運動神經元的過度使用,而避免抽筋,他們將此視為抽筋的根本原因。
麥金農贏得諾貝爾獎的研究主題,是提出蛋白分子的原子結構,這種蛋白分子構成有機體內的電子信號,而運動科學通常不是諾貝爾獎得主投入研究的領域。
但麥金農一直牢記抽筋的問題。麥金農與比恩讀了現有研究之後,他們假設更動神經系統,包括控制肌肉的運動神經元,藉著使用強烈感覺刺激嘴巴和食道,也就是吞嚥辛辣食物。辛辣味覺充滿神經接收元,因此產生某種麻醉效果。
就像麥金農對此的解釋:「接收最強烈的感覺,可以抑制運動神經元的傳導。」接著麥金農就將自己當成白老鼠,開始在廚房裡製作不同的辛辣飲料,原料包括薑與肉桂,並嘗試用電流刺激引起抽筋。
之後十年,他逐漸相信他的直覺是正確的,在喝了辛辣飲料之後,較不容易發生抽筋。為了充分運用研究成果,他與生技創業家韋斯特法爾合作設立新公司Flex Pharma,並在2015年股票上市。
2016-08-08 12:07:59
圖博館
任航自殺!繼喬任梁後,抑鬱症又帶走了一位著名藝術家2017-02-25

昨天晚上,一個不幸的消息傳出,著名攝影師任航因抑鬱症跳樓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聽聞這一消息,眾多網友內心十分複雜。繼明星喬任梁後,抑鬱症有帶走了一位藝術家。
  也許對很多網友來說,任航這個名字很陌生,但是如果你身處攝影界,你應該知道他。他是中國現存唯一一個人體攝影拍的像樣的攝影師。任航的作品讓很多人都特別欣賞他獨特的視角,他去世的消息也讓大家很是悲嘆。任航的作品不亞於莎莉•曼及其讓相當一部分人“困擾不已”的兒童裸體照片,任航將“赤條條”演繹到了極致,已至於讓人有種錯覺。人類的表皮已經不足為奇,下一步我們甚至需要胃腸鏡,才能一窺全部。
  他的作品都是cult味道十足的膠片,透露著一股哥特陰森。可惜他很多跟性有關的作品大多數人還是無法欣賞,大概人對美的理解就是這麼霸道和專斷的。任航的作品沒有標題,攝影展上也是看不見一個字的(展覽名稱除外)。和很多攝影師相比,任航沒有內心戲,他說自己“很膚淺”。
  長久以來任航一直有抑鬱症,任航接受某專訪表示,在大學一二年級,他開始吃藥。吃了藥後就像死人一樣,就躺在那,確實也不難過了,但也不高興,跟植物人差不多,抑鬱症給他帶來了自毀傾向。
  “沒錢,失戀了,有人欺負你,都沒有,家庭不和,沒有,父母離異,全沒有,我人生特別正常。”他一直想找出抑鬱症的病因,“也許可能就是太正常了吧”,任航說。雖然有吃藥,但他的病也沒好過,每次都是突如其來,週期大概是半個月、一個月循環一次。
  而在今年1月27日任航更新了一個微博,,任航的微博說他的新年願望是,每年許的願望都一樣:早點死。這是一條很嚴肅的微博,不帶有一點戲劇性。看他拍的照片,就像是有一種世界末日快來臨的那種壓抑感,但因為他特立獨行,他有勇氣做那些許多人渴望但不敢的事情,讓很多人喜歡上了他。
  他的照片都是來源於內心世界的寫照。而他今年許的願望終於實現了,第一次這麼希望這個願望永遠不會實現。也許選擇離開這個世界對他而言是個解脫吧。但還是非常惋惜這個有才華的小伙,一路走好!
  如果沒有人懂你,希望你到了那邊,沒有痛苦,只有安寧。願天堂沒有痛苦,也請多關愛身邊抑鬱症朋友吧,不要讓悲劇再次發生。抑鬱症就像是牙痛,要不不痛,要不痛起來要命!繼喬任梁後又帶走了一位藝術家。珍惜當下,珍愛生命!
2017-02-26 11:23:06
圖博館
回應
 魯迅說過,藝術家都生者精神病。
 當代所謂前衛藝術無病呻吟的太多了。抑鬱症真不要搞藝術,搞藝術極有可能誘發能抑鬱,越前衛越容易。
 抑鬱症並不可怕,抑鬱症就是心裡作用,心態不好的人才患抑鬱症。比如見不得別人有錢,嫉妒心強的人。都是一個人如果你比別人過得差,患抑鬱症的人忌恨別人。這是我個人的觀點
 抑鬱症是精神疾病的一種。
 抑鬱症是一種生理疾病,心理是受生理影響的。建議還是多查查資料再發表言論會比較好。
 原先我是搞視頻的,攝編導等等,身體越來越差,最後抑鬱症離開了這個圈圈。狗屁醫院都看不好,於是自己研究中醫,國學,養生,宗教。現在還行,我的體會是得這種病一定有自己的原因,熬夜,抽煙,喝酒,房事過度都是根源,體內毒素越來越多,就好像身體里天天都是重度霧霾天一樣,當然不想活了。總結來講,想治好自己的病,就顛覆自己現在的生活!平常做的事都不做,做平常都不做的事!你就好了。

任航自殺:患抑鬱症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感受?2017-02-25

今天一整天微博頭條都被一個消息佔據著: 新銳攝影師任航疑似因抑鬱症自殺。
也許大多數人對這位主攻“私攝影”的天才攝影師並不了解,但翻看他的微博就能發現,他是一位相當有才華、同時抑鬱症也相當嚴重的人。
  發病的時候,他這樣形容自己:“我坐在露台的搖椅上,感覺自己隨時都能飛起來,我的屁股下面像是有一根巨大的彈簧,要把我從搖椅上彈出去。”
你知道每天都在做生死鬥爭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嗎? 抑鬱症患者的每一天,都是一場生死較量。
  有位朋友曾經因為焦慮看過一段時間的心理醫生。 那個時候他剛剛跳槽,好不容易找到的新工作要處理一堆爛攤子,原本住的好好的捨友突然退租,身邊的好朋友一個接一個離開北京,這些糟糕的事情都讓他煩透了。
  他是這樣形容自己的症狀的:“我開始質疑身邊的一切。厭煩樓下那對夜出晝歸的傻逼夫妻,諷刺公司裡啥活兒都不干的同事,甚至埋怨偶爾爽約的朋友,彷彿生活全部都在和我作對。”
  “我每一天都在重複思考這個問題,不管是在白天還是在晚上。直接後果就是,我開始失眠了,睡覺對我而言變成了一種負擔,而不是一種消遣。 生活的一切,都太tm煩了。 ”他說。
2017-02-26 11:24:22
圖博館
所幸後來在朋友和心理醫生的幫助下他治好了焦慮,心理醫生最後說的一句話是:“幸虧你沒有變成抑鬱症,抑鬱症比這嚴重多了。”
  抑鬱症到底有多嚴重呢? 它不是讓你的生活變得煩躁,而是變得了無生機;它剝奪了所有開心和積極的事情,你的世界裡只剩下負面和消極的。 抑鬱症患者曾這樣形容它:“是將失戀的難過和苦澀再放大幾十倍乃至百倍;是將不幸失去家人的巨大悲痛放大幾倍;是經歷過戰爭的人聽到槍聲,思緒被帶回在戰爭中最痛苦的時候。”
  2012年,有位名叫“走飯”的網友在微博上寫了這樣一句話:“我有抑鬱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沒什麼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離開。拜拜啦。 ”
  這句話實在是太震撼了。 要知道,這位網友當時還在上大四,明明生命才剛剛開始,就已經失去了意義。
  更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這條微博的留言數不斷增長,目前已經達到60萬。 這裡變成了許多抑鬱症網友共同的樹洞,有位網友是這樣說的:“有人說【一個人連死都不怕還怕活著嗎?】 這句話聽上去很雞湯,其實他們不知道活比死更需要勇氣。 ”
  這是因為,抑鬱症對他們而言,就像是一隻巨大的魔鬼,一方面在他們想做事情的時候拼命阻攔,哪怕只是打開冰箱吃東西或者躺下睡覺;而另一方面,又會拼盡全力將他們往死亡的深淵里拉……
  所以,你看到的每一個抑鬱症患者,其實都已經在自己的世界裡一次又一次的拯救了自己,是當之無愧的超級英雄。
  看到這裡,也許你會說,那些因為抑鬱症自殺的人呢? 你又怎麼說?
  與死亡進行拉鋸戰的每一天,抑鬱症患者都是不安的,這時更需要身邊人的幫助。 因為他們擔心自己會被不理解,也擔心自己會得到諸如“你就是想太多”這樣冷漠的回答。
  如果,我們能夠對抑鬱症多一點了解, 在他們情緒出現明顯波動的時候多陪陪他們,及時需求醫學幫助,是不是就不會走到自殺這一步了呢?
  當有人告訴你,“我感覺我心情非常糟糕,好像得了抑鬱症”,請千萬不要告訴他:“努力跑跑步讓自己心情好點”“不要這麼矯情了,想開點”。
  要知道,內心本來就很脆弱的他,一定是鼓起了萬分勇氣才來告訴你的。 如果不能採取正常的方式,反而會加重他內心的無助感,把他推向更孤獨無依的境地。
  請抱抱他,問問他的感覺,然後拉著他的手和他一起去找醫生吧。 哪怕他會因為丟臉不敢去,哪怕他會百般推卸。
2017-02-26 11:25:53
圖博館
當今社會,儘管人們對抑鬱症有了明顯的改觀,但也總覺得它是一種很危險很可怕的精神病 。 其實我們更應該將抑鬱症看作是一種來自大腦的警告: 這具身體的主人,你應該休息啦。
  英國有這樣一個人,他在經歷了公司破產、妻子離婚、母親去世之後,一時經受不住打擊換了抑鬱症。 在極度灰心之下,他選擇回到鄉下準備孤獨終老,看到亂糟糟的院子,他下決心開始整理,結果整理著整理著,這個醜陋的院子就變成了一個花園。
  他找到了生活新的樂趣,每天養養花,看看天空,一不小心就治好了自己的抑鬱症,也找到了心愛的女友,生活過得有聲有色。
  其實,抑鬱情緒就是存在於我們腦海中的大黑狗,會阻止你成為更好的人。 雖然無法擺脫這條狗,但我們可以馴服它。 希望每一位在抑鬱中苦苦掙扎的人,都能擁有馴服它的勇氣。
2017-02-26 11:26:37
圖博館
林奕含跨海峽蝴蝶效應2017-05-24 賈選凝

二十六歲女作家林奕含自殺在對岸所引發的連環效應之劇烈,大概會超乎許多台灣人的想像。先是她自殺的新聞、以及她父母所發表的聲明(指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實際上含有女兒被誘奸的親身經歷,且陰霾一直難以走出)上了大陸微博的熱搜,引發輿論譁然。
  討論發酵幾天後,微博上有人轉貼曾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的女生「阿廖沙」的長文,自曝曾被班主任父親性侵的經歷。「阿廖沙」原是俄國作家高爾基小說中的人物,這位使用假名的女生在文中說自己因公開提過此事,在幾年大學生活裡遭到了包括班主任在內一眾「學校老師」的排擠打壓,最終以「結業」而非「畢業」的身分告別大學。
  「阿廖沙性侵事件」迅速成為了中國大陸版的「房思琪」,而這起事件的曝光本身,也正是林奕含自殺所產生的蝴蝶效應。阿廖沙撰文的開篇就指「如果大家對林奕含的惋惜和憐憫不是偽善,那我希望大家也能稍微重視一下我曾經的境遇。」並表示自己被性侵事件折磨最慘的幾年,周圍同學卻都覺得她是「小題大做」,沒有人心疼過她,從系主任到班主任都孤立她,班主任教的課更刻意都給她五十九分難為她。
  而由於她口中這位「班主任」正是導演賈樟柯的前妻朱炯,再加上她強調了自己就讀的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曾出產著名導演如寧浩,卻「有一群縱容性侵強姦的渣子」,因而事件不但立即讓北京電影學院陷入「性侵門」的惡劣影響,更激發了網絡輿論對藝術院校內部「黑幕」充滿獵奇心態的多方揣測與聯想。
  電影學院的官方微博第一時間闢謠表示:「該生自中學起就有抑鬱症(即憂鬱症),大學時曾因抑鬱症自殺洗胃……,本次經院系兩級調查,不存在該生所說情況,特此闢謠。」雖然這條微博很快已被刪除,但從公關危機的角度來講還是頗有失分,難免給大眾留下一個毫無誠意只求息事寧人的印象。〈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577期〉
2017-06-08 11:51:26
圖博館
賈寶玉和胡蘭成 2017-05-18 風之子

很多人瞧不上賈寶玉,說不過是個紈絝子弟。
很多人喜歡胡蘭成,說是個大學者。
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
台灣作家林奕含自殺了,在她的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出版之後,在寓所上吊而死。
而更讓我震驚的是她的一段話,說她小說裡那個性侵房思琪的李國華,其實是胡蘭成的影子。她追憶張愛玲痛苦絕望的一生,那麼哀婉的說:
像李國華和胡蘭成那樣學文學的人,當他說出詩的時候,應該是“思無邪”的,為什麼他可以背叛如此精緻優美,浩浩湯湯五千年的語境和傳統?
如果沒有胡蘭成,張愛玲的世界不會如此窘迫困頓。如果沒有13歲那一次性侵,林奕含也不會死。很顯然,林奕含認為她受到了和張愛玲一樣的侵害,不僅僅是肉體的侵害,而是文學的文化的侵害。
中國文化和中國文學的某些東西,像瓷瓶一樣精緻漂亮,卻是有毒的。即便在文學的世界裡,也有包裝得異常精美的私慾。
我唯一不同意林奕含的就是,她認為胡蘭成在念出詩的時候是無邪的。姑且不論漢奸不漢奸的,胡蘭成的文字充滿了隨意和遊戲。這不是大家的境界,這是文痞的境界。正是有這點誤讀,林奕含和張愛玲們才會如此痛苦,感覺到了背叛。其實背叛從未發生。
從這個意義上說,張愛玲也好,林奕含也罷,還真的沒有讀懂《紅樓夢》。
把很多人推崇的胡蘭成擺到很多人瞧不上的賈寶玉面前,胡蘭成就是個渣。
這便是曹雪芹和《紅樓夢》的高妙之處。賈寶玉有很多缺點,但是賈寶玉的優點,卻是幾千年中國男性,那怕是文人騷客罕見的。賈寶玉的存在是對中國文化中國文學和中國文人邪狎精神的否定和批判。而賈寶玉的才學,又比胡蘭成差多少?
設若林奕含和林黛玉一樣,遇到的是賈寶玉那樣的一個男子,便不會死。即便由此便不會有《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也是好的。其實這部小說,是林奕含企圖從文學文化意義上擺脫那種“語境背叛”的傷痛感和絕望感,可惜沒有成功,她只好消滅肉身來消弭精神。
2017-06-08 11:52:29
圖博館
很多人說林黛玉是不幸的,但和林奕含比,其實林黛玉是幸運的,她遇到的是賈寶玉那樣一個真正在文化和文學意義上飄逸的而不是隨意的男子。
林奕含的死,代表的是她對胡蘭成那樣包裝得如此精緻的文痞的絕望。
林黛玉的死,卻是她對於賈寶玉代表的悲憫的中國文化和文學的執著相守。
時隔三百年,文學意義上黛玉的死,和現實人生中奕含的死,代表著中國文化中國文學的大道遠去和沈渣泛起。
好在,我們還有一部《紅樓夢》,那是中國文學的聖經。
謹以此文,紀念一個黛玉氣質女孩的離世。這便是殘酷的人生。

林奕含案隔空交火 南檢:夠了2017.5.21中國時報

台南地檢署偵辦補教名師陳星被控誘姦美女作家林奕含案,已陸續傳喚林女父母、丈夫、高中好友調查,但案情仍陷入膠著。目前雙方各自透過「代理人」不斷放話,分別爆料林女曾和台南電子業富二代交往、陳星握有林女手寫情書、林父調取女兒醫療證明欲反擊陳星,南檢強調放話內容無助於檢方辦案,呼籲放話者應適可而止。
南檢襄閱主任檢察官陳建弘說,本案由主任檢察官率2位檢察官偵辦,已在16日傳喚林奕含父母、丈夫到案說明,並調取資料外,15、17、19日三天也分別以證人傳喚林女2名高中好友、補習班幹部共4人,目前檢方正全力分析資料,不排除近日再傳喚陳星、林女父母查證。
對於外傳陳星透過律師放話,爆料林奕含也和台南某電子公司富二代交往,並要求檢方把這位前男友列為證人傳喚到案,甚至陳星提出的當年林女手寫抄錄《關於我愛你》歌詞,事後兩人在台北喜來登飯店談分手,要證明兩人是交往關係。
另據傳,林女父親林炳煌不甘陳星卸責,也找出3名醫師開立的證明,要佐證林女是高三下學期才就醫治療精神疾病,但南檢強調,目前檢方均未收到雙方對外放話資料,無法解讀傳聞真實性,而且這些證據對案情也毫無幫助。
律師鄭深元認為,南檢偵辦林奕含案,可引用的法條就只有妨害性自主罪,雙方如有發生關係,檢方要查的也只有強制與合姦兩種,現在女方已過世,其他的證人都是傳聞證據,在沒有主要證據的情況下,傳聞證據的證據力將受質疑。
  回應
開始抹糞了 誘姦犯
哈哈,反攻啦
這渣男有夠噁心
林女不是說其他人都是吃吃豆腐
交往兩個月就馬上劈腿,真的是神經病母豬
任何性騷擾飯被判決前 都推定為有罪
任何人在依法被判決有罪確定前,均應推定為無罪。
有沒有罪是法官判的 別扯了 合意性交無罪
一切都是幻覺,女神的小說才是事實
2017-06-08 11:53:03
圖博館
師生戀馬克宏與離婚雷朋 在台灣能選總統?2017-04-25聯合報 黃惟冰

法國總統大選第一輪結束,馬克宏與雷朋獲得前二高票,得以挺進五月七號的第二輪投票。有人說,這將是法國中間路線與極右派的對決。不過,還有另一個角度,那就是不論他們之間何者當選,都會是法國社會多元價值的勝利。
  卅九歲的馬克宏,妻子布莉姬不僅大他廿四歲,更是他的高中老師。此外,在他們戀情的一開始,布莉姬還是有夫之婦。換言之,他們不只是師生戀,還是婚外情。
  四十八歲的雷朋,離過兩次婚,擁有三個小孩,以及小一歲的同居伴侶。她還曾因政治因素,把父親趕出由他自己一手創辦的「民族陣線」,父女形同決裂。
  試想,像馬克宏與雷朋這樣的人,如果在台灣,會發生什麼事?他們有辦法競選總統嗎?甚至,能夠快樂自在的生活嗎?還是說,許多無形的社會壓力,就足以壓的他們喘不過氣來?
  值得反思的是,當我們努力與國際接軌,賣力推動創新的同時,台灣社會有沒有同步的增加包容與尊重,讓特立獨行的人才、鬼才、奇才,都能夠在台灣安身立命,發光發熱?

網友爆料後2天 涉性侵老師上吊未留遺書2017-05-17 nownews

在女作家林奕含疑似遭補習班老師誘姦,在家中自縊身亡的事件爆發後,社會高度關注性侵害以及相關補習班制度的議題,在此社會氛圍下,一些性侵受害者紛紛在網路發表自身遭遇,掀起一股追打、遏阻狼師風潮。
補習班許姓理化老師,先前曾因涉嫌性侵14歲女學生,事後士林地方法院認定其有悔意,判處他4個月徒刑、緩刑2年,但日前卻有女網友在Dcard爆料,指控許男在判決後不到3個月內又再度性侵女學生,沒想到許男在爆料後2天,於5月8日在北市河堤邊上吊輕生。
女作家林奕含一案,讓家長都害怕自己的小孩是否也有可能在不安全的教育環境中學習,連帶引發社會對補教和教育制度的探討,網友也紛紛猜測誰有可能是性侵加害者。但要提醒網友的是,在未有實際事證時,勿影射某老師涉入性侵害案件,以免觸犯法律,也可能誤傷有心從事教育的老師。
2017-06-08 11:53:44
圖博館
打字辨別是否存在躁鬱病症這款蘋果App幫你實現2017-06-19 環球網

  據外媒6月16日報導,據相關統計,有57萬美國人都患有躁鬱症,而治療該病症的唯一途徑就是在發病期觀察其病徵,但有時這會延誤病人的治療。近日一款名叫BiAffect的蘋果App上線,該軟件利用神經網絡算法可預測追踪人們的心理健康情況。
  BiAffect研發時依托蘋果的ResearchKit作為基礎架構,通過該架構研究人員分析測試者的擊鍵,追踪和預測其情緒和發病。BiAffect可以捕捉測試者的打字速度、按鍵力度、後退鍵和拼寫校正的使用頻率,這些因素都可以揭露測試者是否患有抑鬱症或躁鬱症。
  這款心理健康App是由美國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的精神病學學家團隊研發的。當初研發的契機是團隊成員Peter Nelson 24歲的兒子在大學入學時被診斷出躁鬱症。Nelson希望通過自己的研究可以幫助到兒子,App的上線也可以讓更多人對於躁鬱症有更深入的了解。躁鬱症會導致劇烈的情緒波動,是躁狂發作和抑鬱發作雙向的障礙性疾病,許多人都深受其折磨。目前診斷僅依靠病史採集和檢查。
  BiAffect將是該領域第一款可供研究人員研究心境障礙甚至認知障礙的工具。它還運用了Deep Mood架構,通過分析擊鍵動力學數據,從而推斷出測試者的情緒狀態。伊利諾伊大學研究團隊還與密歇根大學的臨床助理教授Kelly Ryan進行合作,並已經完成了包含30名測試者的初步研究。研究顯示不同的擊鍵動力數據與患躁鬱症的患者是具有相關性的。她說,躁狂症病人發病期間,語速都非常快,不能自控,會進行跳躍性思考,因此他們在手機上進行非言語溝通,打字時也會顯示出相同的異常情況。相應的,抑鬱症患者在輸入長的文字信息時會非常吃力,短信會比較短。
  Kelly教授還表示,這款蘋果手機的App微觀監測心理健康情況,成本低具有擴展性,還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潛在挽救上百萬人的生命。(實習編譯:白博文 審稿:李宗澤)
2017-06-20 09:38:33
圖博館
人格分裂是真的“分裂”了嗎?在體內同時共存2017.7.24 新浪綜合

  還記得電影《分裂》(2016)裡那個叫凱文(James McAvoy 飾)的多重人格患者嗎(23種人格)?試想,一般人意識到自我是一個“我”,而對解離性人格障礙患者則意味著“我們”,這麼多“自我”該如何相處?
  解離性人格障礙患者的每一個人格都是穩定、發展完整、擁有個別思考模式和記憶的。分裂出的人格包羅萬象,可以有不同的性別、年齡、種族,甚至物種。他們輪流出現控制患者的行為,此時原本的人格對於這段時間是有意識也有記憶的。分裂出的人格之間知道彼此的存在,稱為“並存意識”(co-consciousness),如果並存意識較好的,他們甚至可以內部溝通,或進行內部會議;也有一些情況,人格之間並沒有察覺彼此的存在,這會導致嚴重的“遺失時間”現象——比如文中出現的那種不記得自己已經結婚的患者。
  在40歲之前,莫蘭尼·古德溫(Melanie Goodwin)對自己16歲以前的生活沒有任何記憶。接著,一場家中的悲劇在她身上觸發了毀滅性的精神病變。瞬間,她意識到存在於她體內的其他的個體,將她們分隔開的壁壘開始崩塌。這些不同的個體身份都屬於她,但是,莫蘭尼察覺到,這些個體分別是從3歲到16歲,和從16歲直到成年的不同“自己”。
  這些人格的年齡不是隨機的。在不同的聲音交織混合而成的同一個顯意識中,她記起了自己在童年被虐待的經歷,第一次發生在她3歲時,最後一次在她16歲的時候。“我沒有證據,”她強調,“我只能經受著我以為發生過的事情,和我的現狀。”
  莫蘭尼的症狀以前被稱為多重人格障礙(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現在廣泛使用的名稱則是解離性人格障礙(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名字的更替反映了人們對這種疾病認識的更新:它不僅僅改變患者的人格。記憶、行為方式、態度和心理年齡都會隨人格切換。
  “我們”——她通常把她自己稱為“我們” ——“有不少成年人的成分。成長應該是沒有斷層的……但是我們沒有自然地長大,我們使用更新的形式自我的形式成長的…… 最後,這裡有9個不同的成年身份,每個身份都管控著不再受虐的成年生活中的不同階段。 ”
  她把和解離性人格一起生活的日子比作“在地獄中”。我們正常人習以為常的那種“我即自我”的狀態她的生活中瓦解了。對莫蘭尼來說,多重身份的突然鬥爭足以讓她失去理智。她怎麼可能找到辦法讓這些身份安定下來呢?
2017-07-25 11:23:39
圖博館
“在絕境中,你得靠消散自我的方式來活命。創傷會讓你覺得時間停滯。”
  位於英國諾維治的博特蓋人格解離與創傷中心(Pottergate Centre for Dissociation and Trauma)的一間安靜的諮詢室中,莫蘭尼坐在沙發上,講著自己的故事。這家中心的負責人是萊米·阿奎龍(Remy Aquarone),這位精神分析治療師曾經掌管著國際人格創傷與解離學會(the Study Trauma and Dissociation)。
  在3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阿奎龍已經面對過數百個有人格解離病症的人。大多數情況下,他說,病人從5歲前就開始經受著虐待。
  按照理論,在處理創傷經歷的嘗試中,孩子開始“解離”——他的自我被分成幾部分。其中一部分用來承擔受到的虐待、擔驚受怕的情感和身體上的傷痛,另一部分則伴隨著他繼續生活。或者,一部分被用來承受虐待,另一部分幫她拖著身子回到臥室,當第二天早上,她下樓吃早餐的時候,又是一個不同的人格主導著他的行為了。如果虐待持續了多年,過程中有受虐的場景和施虐者產生變化的情況出現,會促使其剝落更多不同的自我碎片。
  人格解離使得孩子能夠繼續生存。事實上,“ 這是種終極的適應系統。它利用你潛意識的認知,通過改變你行為、想法的方式以保全自身,”阿奎龍說。
  莫蘭尼這麼描述這件事:“在絕境中,你得靠消散自我的方式來活命。創傷會讓你覺得時間停滯。這種可怕的經歷持續了多年,所以這種'停滯'處處都有。”
  不是每個經歷童年虐待(或者任何形式的長期創傷)的人都會有人格解離的症狀。根據他的研究,阿奎龍說,“人格解離”的形成還有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即缺乏和一個成年人正常、健康的依戀關係。
  從發展心理學的視角看,“依戀”有特殊的含義:它指的是在一個嬰幼兒和看護、養育他/她的人之間形成的聯結,這種聯結既是感情上的,又是在實際生活中的;“依戀”有助於嬰幼兒學習並管理他/她的反應。當由於喪親、遭受父母的忽略或者虐待時,這種聯結便無法形成,一個受到精神創傷的孩子只能依靠自己來面對情況。
  作為DID患者群體中的一員,莫蘭尼反思道:“在我們是小孩的時候,我們不知道還有一個可以護著你、幫你學會處理自己問題的家長的存在。”
2017-07-25 11:25:04
圖博館
擁有這種穩定關係的嬰幼兒在未來的生活中會過的更好,溫迪·瓊森(Wendy Johnson)說。她是一位在愛丁堡大學工作的心理學教授。“首先,他們對待他人的方式更成功;和人的關係更為融洽。他們掙錢更多,更受人尊敬、認可,更少地被絞入爭鬥中。他們的生活軌跡也更平緩,也就是說,生活對他們而言更加舒適。”
  這不是說我們的性格在嬰幼兒時期就已經定型。一種相對穩定的環境,包括更穩定的關係和事業,能夠幫助我們維持更加穩定的人格。“我覺得,趨於穩定的生活環境有助於我們在人前展現這種人格上的一致性,”瓊森說。但是這些來自外界的影響變化了,我們也會隨之改變。
  養育孩子,失業——這些重大的人生轉折都會觸發我們自己意想不到的新行為,對人的性格特質也會有所改變,例如對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和外向性(extraversion)的影響。這樣就能解釋,為什麼處在早期成年階段的年輕人會頻繁地向自我發問,瓊森補充道,因為,在這個階段,很多事情,包括家庭、周圍環境、朋友,都處在不斷的變化中。
  沒有“依戀”和穩定的環境,對自我的統一認識就很難形成,解離下的自我會讓一個人的性格看起來相當的搖擺不定。莫蘭尼有一部分患有厭食症的自我,還有一部分無法忍受迫近的人格邊界而兩次試圖自殺。當她遇到勾起舊時的創傷的回憶的事物,例如某種氣味或者某個男人走路的方式,這些東西很容易就會嚇壞她3歲的部分;這時她會害怕地一動不動或者乾脆躲起來。另一方面,16歲的她又喜歡賣弄風情。
  “誰”在她腦海中佔據了主動,她的行為就會因此變化,這合情合理。她並不是像3歲時的莫蘭尼那樣行動,她甚至一點兒也不記得自己3歲時是什麼樣子。她就“是”那個3歲的小孩——直到另外一個人格取代她的位置。
  “我知道我結婚了。但是我沒有全身心地在'經歷'婚姻,更像是我在看著、觀察著這一切發生。”
2017-07-25 11:25:55
圖博館
由於在一種人格下經歷的記憶不總和其他人格共享,因此有些患有DID的人會“失去”生命中的幾段時光——他們覺得自己在時間中向前跳,一次能跳過幾天甚至幾週時間。“ (婚後)有些人出去,和別人發生了關係。好吧,其實算不上什麼婚外情,因為這些人壓根兒就沒有關於自己結婚的記憶, ”莫蘭尼觀察到。
  對她來說,上述的影響讓人無法分清生活中事件發生的次序。“在嬰兒時代,你被生出來,然後就有了一個貫穿你人生的時間表。如果,你的自我破碎了,這個時間表也不存在了。”
  被壓迫的正常情感反應使她的記憶更加模糊。她和阿奎龍都提到,正常的情感反應對於面對創傷來說至關重要。但是,這種情感的缺乏在虐待停止之後依然繼續著:它變成了莫蘭尼大腦運作的方式。“我知道我結婚了,”她舉了個例子,“但是我沒有全身心地在'經歷'婚姻,更像是我在看著、觀察著這一切發生。”
  患有解離性人格障礙的患者總表示自己只有膚淺的情感,阿奎龍說,“而且在某種程度上,他們的確如此,因為那個真正的自我,重中之重,被藏起來了。 ”對於我們大部分人而言,我們有著真正自我中蘊含著的感情強化後的記憶。它讓我們覺得,我們的自我是連貫的。“打個比方,我可以回想起自己青春期時的舉止,”他說,“但同時又有能把控自己“完整”的形象……而解離後,人格的運作方式是……他們不能回憶起自己過去的房子。”不論和家人還是老友在一起,與這些在過去有許多共同經歷的人(交流)可以增強這種多年來自我維持不變的感覺。但是這種對過去的人的依賴也有問題,因為,注定地,老朋友們會搬走;人總有一死。
  宗教信仰在心理上的益處之一在於,理論上來說,和神的關係,以及與其有關的記憶,能從童年延伸至死亡,並且無論你在地球上任何什麼地方,它都伴隨著你。像阿奎龍所言,“ 你不能帶走它——它超越了物理的所在。 ”
  也有其他的辦法可以讓“自我”在過去重現。心理學家們曾認為,懷舊感——這種利用記憶,多愁善感地回溯美好時光的行為——是消極並有害的。但是,現在有研究表明,事實恰恰相反。實際上,懷舊感能夠培養自我的連續感,並且增強人對這個世界的歸屬感。
2017-07-25 11:26:44
圖博館
這種始終如一且連貫的自我感知可以幫人掌控自己的生活,尤其是社會生活。但是如果它能隨著經驗強化和弱化,或在DID的情況下完全消失,這種自我感知能夠反映真實的你麼?
  “我們在實驗中得出的結論與前幾個世紀中哲學家、神經心理學家們的想法恰恰相反。”
  “在《油膩》(Grease)中,姍蒂(Sandy)從她開始的乖寶寶形象轉變成後來一身皮衣,行為浪蕩的壞妞形象。當然這個吸著煙、跳著舞的人是姍蒂。但是同時確鑿無疑的是,這是她為了贏得同學們好感所設計好的表演,並不是“真正的”姍蒂。”
  妮娜·斯卓明哲(Nina Strohminger)和她在耶魯大學的同事們在一篇論文中著重描述了姍蒂的現象,以探討“真正自我”的概念,這個問題並不局限於DID患者,而是與所有的人都有關。
  斯卓明哲提出另外一個例子,一個信奉宗教、相當虔誠的人卻有同性戀傾向。“他的信仰禁止他做出同性戀的行為……他每天都在與這種傾向搏鬥,”她解釋道,“他哪部分才是真實的?是那個努力遏制同性戀衝動的部分呢,還是那個有同性戀衝動的部分呢?”
  她發現,結果與回答問題的人有直接的關係。“你問自由主義者,他們會說,'啊,當然有著同性戀衝動的那部分是他真實的自我。'最終,問題的核心還是人的價值觀。如果你覺得,同性戀沒什麼大不了的,你就不會覺得這些內心深處的衝動有什麼錯了。”
  斯卓明哲沒有見過哪個研究問過經歷內心衝突的人到底是怎麼想的。“但從在研究中,我自己觀察到的方方面面來看,可能的結果會是…… 你投射在別人身上的價值觀,也同樣約束著你的行為。 ”
2017-07-25 11:27:32
圖博館
“我是個心理學家,不是形而上學家,”她補充道,“如果你想得到什麼形而上的結論,你得清楚,正常情況下,人們每時每刻都在想著自己和他人的身份,這些想法是建立在他們自己的價值觀和處境上的。”換句話說,這些都不是絕對的。
  但是,斯卓明哲發現,在人標誌性的行為模式中,還是有個業內始終認為對決定一個個體是誰至關重要的方面。它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人的記憶,無論這個人是外向還是內向,是和風順水還是一點就著。
  她先進行了思維實驗。在一個實驗中,她要求志願者想像其他人以多種方式發生變化。最終,是人身上道德品質——這些相對的因素包括他們是否誠實、忠誠或者別的——讓志願者們覺得,對他們來說,最能標誌著一個人的轉變。
  接下來,斯卓明哲轉向家庭成員罹患失智症(dementia,又稱為癡呆症)的家庭,失智症不僅導致記憶的喪失,也會改變患者的人格和道德觀念(有些時候是消極的改變,例如有些患者會有虛言癖的症狀,有時候則是積極的,例如患者變得更溫順和善)。親屬們匯報,當他們愛的家人喪失了記憶,他們還不會覺得家人變成了“不同的人”,這種轉變往往發生在道德觀念產生變化的時候。
  “傳統意義上講,對人類身份的學術討論中,道德並沒有得到多大重視。相比之下,記憶和突出的特徵,例如性格,才是一個人最重要的部分,”斯卓明哲指出。“我們在實驗中的發現和前幾個世紀哲學家、神經心理學家們的想法恰恰相反。”
  莫蘭尼說,她的幾個人格的確好像有不同的道德觀。但是,她將其歸咎於每個人個迥異的人生經歷,還有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在某種態度佔上了風之後產生的錨定效應[譯者註: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 )是指當人們需要對某個事件做定量估測時,會將某些特定數值作為起始值,起始值像錨一樣制約著估測值。在做決策的時候,會不自覺地給予最初獲得的信息過多的重視]。
2017-07-25 11:28:32
圖博館
的確,人的道德觀會隨時間產生變化,溫迪·瓊森強調道。“我非常相信,存在著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最終成功改變的人,”她說。
  所以,決定我們身份的核心要素——起碼對於他人而言——是會改變的。這意味著,多數人擁有的這種堅實固定的自我印象至少有一部分是虛幻的,這種幻想讓我們避免了多重人格帶來的精神焦慮。而且,就莫蘭尼和其他DID患者的經歷來看,這種幻覺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不是一個人,但是我們都同意彼此和諧地共同生活。”
  莫蘭尼的多重人格完全浮現的四年後,在她做圖書管理員的時候,她發現了喬安·弗朗西斯·凱西(Joan Frances Casey)名為《群鳥》(The Flock)的著作。她意識到,自己和作者凱西一樣都有DID。
  她向結婚20年的丈夫提出了這個想法。“他說,'你知道麼,其實這還挺合理的,'因為,他有天對我說,'你要喝咖啡嗎?'我說,'成,來一杯吧。'接著第二天, '你要喝咖啡嗎?'我會說,'你知道的,我不喝咖啡,我對咖啡過敏!'16歲的那個“我”不能喝咖啡,但是我很喜歡咖啡。他曾經說,他根本不知道回家的時候會碰見誰。我(當時)還不知道他說這話是什麼意思!”
  結婚那麼長時間的丈夫都沒發現她有不同的人格,難道不是很驚人嗎?“(現在)他覺得,他居然從來沒提過這件事還真是挺瘋狂的……但是他愛我。我是個好母親,起碼把孩子照顧得很好……我很擅長於模仿別人的行為。”和其他有著DID的人不同,莫蘭尼真切地感覺到,她有一個占主導地位的主要人格,這個人格的年紀和她的身體相符。所以,難道這樣就可以說,“真正的”莫蘭尼不是那個容易害怕的3歲小孩、那個總在調情的16歲姑娘,也不是那個64歲,坐在雷米·阿奎龍諮詢室的沙發上繪聲繪色地講著自己與眾不同的存在感的老太太嗎?
  良好的治療可以造成巨大的改變。第一步就是要正確地診斷疾患,但是,醫師很容易將DID誤判成其他病症。聽見不同人格聲音的人有可能被誤診為精神分裂症;在憂鬱人格和興奮人格間切換的人有可能被診斷成躁鬱症患者;有著擔驚受怕的三歲人格,因為害怕躲在醫院裡的人容易被認為是精神失常;(由於人格切換)情緒波動巨大的人有可能被診斷有邊緣型人格障礙。
2017-07-25 11:29:29
圖博館
並且,至少在英國,DID的診斷還存在爭議。在世界通用的精神病手冊上,DID位列其中[兩個手冊分別是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編著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和世界衛生組織編篡的《國際疾病傷害及死因分類標準》(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但是在實踐中,阿奎龍表示,仍然有精神病醫師不願意接受這種疾病的存在。據信,全世界有大概1%的人口罹患DID(和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相同),但是有懷疑的聲音稱,可能是病人表演出了不同的人格,DID的本質是就是妄想。
  大腦成像技術支持了DID並非表演的觀點,而且,也有其他的研究駁斥了上述的理論。例如,在2016年,倫敦國王大學的研究團隊發表了對65個經診斷患有DID的女性的研究。他們的結論是,有DID的女性不一定比正常人更易妄想、輕信或者產生錯誤的記憶。研究者們稱,這個結果挑戰了“妄想論”的核心假設。
  莫蘭尼現在在一個名為“複數第一人稱”的解離性人格紊亂組織內擔任指導員。她經常與心理學家、神經學家、普通科醫生和醫護人員交流,普及DID的現狀。她和阿奎龍最近正在組織一場活動,這將是第一場為經歷創傷性人格解離的患者提供服務的活動,將來自國民保健署和社會各界報名參加的護工們聚集在一起。他們覺得最大的挑戰是,要真正地幫助一個人格解離的病人,一個有效的療程要花去一位專家數月的時間,並且,通常情況下,有效的療程不是公共服務(免費醫療)的一部分。
2017-07-25 11:30:06
圖博館
這種治療改變了莫蘭尼的世界,她說。當人格間的壁壘崩塌的時候,她完全無法自控。當她和一位治療師建立起強力的聯繫後,治療師才得以幫助不同的人格互相交流、尊重,使她內部的“戰爭”逐漸平息。
  在她的多重人剛開始顯現的10年中,莫蘭尼發現自己除了日常生活行為以外,什麼都做不了。接著,當她學會了聆聽其他人格,聽到他們要講的故事後,“我們學會了分享共同的生活”。
  當她覺得,自己能夠開始和丈夫出去幽會的時候,她體內的孩子人格會開始收集她需要的東西。“每個人都在幫忙拾掇。所以我們得為3歲的那個帶上像泰迪熊、被墊一類的東西,最後我可能得收拾出三四個包,因為每個人都要帶著自己的玩意兒。”
  但是,即便她們達到了目的,但是莫蘭尼仍然沒有找到合適那一刻的衣服,她仍不能出門。因為,那一刻,她的意識是被8歲的人格佔據的,或者是16歲的那個,如果不按照她的年紀穿衣著裝,她們是不肯出門的。
  有個階段,她曾經允許16歲的人格來“打扮身體”,如她所說,然後去圖書館上班:“我們會騎自行車去,因為16歲的那個不會開車。” 她們達成了共識:白天上班的時候要由成年人來主導,晚上下班,她就把控制權讓給年輕的人格。“她們有機會做那些白天沒撈著做的事——小點兒的吃聰明豆、看天線寶寶,稍微大點的做做手工、玩泰迪熊或者拼拼圖。
  “漸漸地,我們都開始明白作為整體我們在經歷什麼了,”她補充道。在一些危險的情形下,例如一個人走進圖書館的方式引起了可怕的回憶,“我會給那些小點兒的說,'我會讓你安全的……圖書館是個安全地方。讓我冷靜下來,看清楚我們是否真的處在危險中;而且我保證,如果我們真的面臨危險,我會解決的。'”
  現在,那些人格依然在她體內,但是她們同時共存。“我們不屬於一體,但是我們容易和諧地共同生活,”莫蘭尼說。“這在大多數情況下還是挺管用的。”
2017-07-25 11:30:47
圖博館
Are you mad?IBM的AI系統能預測精神分裂症2017.7.21雷鋒網

美國的精神分裂症並不多見,在320萬廣大美國人民中,患病率僅有1.2%,但是,一旦患病,這種疾病讓人身體變得極度虛弱。
  最近,IBM和Alberta大學的開展了一項開創性研究,基於簡單的MRI掃描圖像和觀測顱內血流的神經網絡,就能幫助醫生判斷疾病的發生、發展和症狀的嚴重程度。
  對此,Alberta大學精神病學和神經科學教授Serdar Dursun博士稱,“這種獨特的,革命性的跨學科研究方法給加深了我們對精神分裂症的神經生物學特徵的理解,這有助於提升疾病治療水平。”
  研究人員首先用95例匿名fMRI圖像訓練其神經網絡,其中,包括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實驗組和健康患者對照組。當患者執行某個簡單的動作時,這些圖像能顯示顱內不同區域的血液流動狀況。基於這些數據,神經網絡能得到一個病人遭受精神分裂症的預測性模型,並且以74%的準確率區分出對照組和實驗組。
  “在今後的研究中還可以對已經發現的一系列顯著異常特徵進行探索。” Dursun補充道,“AI創建的模型使我們認識真實的模型近了一步,這種模型是精神分裂症的診斷性和預後性標記物。”此外,一旦患病,該模型能預測症狀的嚴重程度,還能引導研究者開發更有效的診斷工具和治療方案。
2017-07-25 11:31:27
阿楨
不要誇孩子“你真棒”! 斯坦福教授:請用以下12種語境表揚孩子! 2019-03-18 新浪育兒

  讚揚比批評更容易使人進步,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但誇獎孩子,也要講究方法。
  我們常見的讚揚用語可能成為了口頭禪,比如“你很聰明”、“你真棒”、“很好,繼續努力”等等,但其實真正的表揚不是體現在這些泛泛誇獎上。
  是表揚努力 毅力 細節 創意 態度 合作精神 領導能力 勇氣 細心 信用 謙虛 選擇
  回應
MB,為什麼老外啥都TM對?
沒這麼講究,這些人吃飽撐的,這種日常語言也要琢磨來琢磨去,不見得按你的12句話,孩子會更優秀
一幫沒有孩子的出的書

美國年輕人心理健康狀況惡化 文化潮流或是誘因 2019-03-18 新華網

  美國心理學會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過去10多年間,美國年輕人心理健康狀況惡化。與2005年時相比,在2017年自述過去一年裡有過重性抑鬱症狀的青少年人數增長近52%。
  研究人員分析美國“全國藥物使用和健康調查”資料得出上述結論。“全國藥物使用和健康調查”始自1971年,是美國關於12歲以上人群藥物使用和飲酒行為、心理健康和其他健康相關因素的一項長期調查。研究人員此次分析資料涉及2005年至2017年間超過20萬青少年以及2008年至2017年間大約40萬18歲以上成年人的答覆。
  研究顯示,自述在過去一年裡有過重性抑鬱症狀的青少年人數2005年時為8.7%,到2017年時增至13.2%;18歲至25歲年輕人中,自述在過去一年裡有過重性抑鬱症狀的比例從2009年的8.1%增至2017年的13.2%。另外,2008年至2017年間,自述過去30天出現過嚴重心理困擾的年輕人比例從7.7%增至13.1%;同期產生過自殺念頭或與之相關想法的年輕人比例從7%增至10.3%。
2019-03-20 08:14:21
阿楨
健保給付砍到見骨 4千種藥品1顆不到2塊錢 2019-03-18 聯合報

國內約有1萬5千名患者使用的知名藥物「百憂解」,但藥商因不堪健保給付價低,幾年一顆被砍到只剩下1.96元,今天宣佈將於四月起退出台灣市場。根據健保署統計,約有4000多種藥物,健保給付價每顆不到2元。健保署聲稱是根據國際趨勢調整藥價,但藥界卻批評「砍得太誇張」,完全沒顧及病人權益,也使得國內製藥產業發展困難。
日本對於製藥產業是採保護政策,例如口服藥物每顆不低於台幣約3元,針劑每劑不低於台幣約30元,這是由於日本政府認為,過低的成本無法維持製藥品質,也直接影響民眾健康權益,更不利於產業發展,因此對於製藥產業是採保護措施。
但反觀台灣,卻是能砍則砍,讓不少藥商叫苦連連甚至不敷成本。百憂解在台灣市占率還有25%,約1萬5千名病人使用,尤其精神科的患者,對於換藥的適應度、敏感度較高,「政府應該思考如何不讓這款藥退出市場」,而不是只祭出砍價策略,卻不顧患者的權益
  相關新聞
百憂解退出台灣 醫師憂強迫症患者無藥可用 掀民眾對國產藥不信任危機: 製藥公會全聯會今召開記者會強調,百憂解早有學名藥,且學名藥使用量比原廠藥還大,使用多年也沒有出現過危害,呼籲民眾不要恐慌,相信國貨品質。
「百憂解」原廠藥陸續退出 藥師指健保砍價雖是主因,但民眾領藥浪費也是因素之一。百憂解原廠藥退出市場,的確是暫無立即嚴重性;但若像癲癇、血壓、心臟等特殊藥物若退出,學名藥效果又不那麼好,影響恐不堪設想。
彭博社2018-7-12中國為藥價指明道路:中國醫保的龐大市場。去年,羅氏將一款化療藥物降價近70%,但收入增長約25%。此外,在一些年代久遠的藥品專利過期前,藥企也迫切希望通過降價等措施儘量從中多賺錢,降價可使這些藥品被納入中國醫保報銷名單並隨之銷量大增,甚至供不應求。
2019-03-21 09:10:39
阿楨
新天皇德仁即位,皇后雅子卻不能參加這個典禮

日本新天皇德仁2019-05-01即位。在即位典禮之一的“劍璽等繼承之儀”上,他繼承象徵天皇權利的劍、玉、國印及天皇禦璽。他的妻子雅子卻被禁止出席該典禮,但首相安倍晉三和內閣成員將在場列席觀禮,這其中包括安倍內閣內唯一的女閣員——地方創生擔當大臣片山五月。
《紐約時報》認為,這將傷害日本的國際形象,是“女性在皇室地位低下的又一例證。”
根據慣例,皇室成員僅有成年男性能出席該典禮,女性成員及未成年男性不准出席。
根據規範皇室繼承順位元和禮儀的皇室典範,新天皇繼承象徵王權的神器時,皇室女性成員不得在殿內,女性也不得繼承皇位。這使得天皇繼位人選實際上只有兩位,第一順位是德仁的弟弟秋筱宮文仁,第二順位為文仁的兒子悠仁,德仁與雅子的獨生女愛子不得繼位。而且在皇室出生的女性出嫁後就正式離開皇室,成為平民,她們生的子女也無法繼承皇位。
日本國會2017年通過法律,允許明仁退位,法律的附帶條款鼓勵政府研究皇室改革,包括允許皇室女性成員出嫁後仍保有皇室身分,並賦予她們合法的繼位順位,但屈服于保守派的壓力,附帶條款未提到准許女性登基。
推動提高女性社會經濟地位的安倍內閣,已承諾在德仁繼位後將討論女性在皇室的地位。波特蘭州立大學的日本皇室專家奧魯夫(Kenneth J. Ruoff)表示:“他們別無選擇,他們面臨無人繼位的窘境。”
保守派強調遵守繼承順位只有男性的傳統。但史學家指出,日本直到十九世紀的明治時期才規定只有男性能繼承皇位。在有紀錄的125代皇室,出現過八位女天皇。
大手前大學副教授凱薩琳.田中表示:“僅限男性繼承皇位是現代產物,與傳統無關,而是反映特定的政治和父權世界觀。”
根據朝日新聞民調,超過四分之三的日本民眾支持女性繼任天皇。
  相關新聞
日本新皇后:畢業於哈佛牛津,卻一直被限制出訪
日本新天皇剛剛即位,首先面臨兩大困擾
  回應
都什麼時代了還有皇帝
有人整天噴中國的封建什麼什麼的,看看今天的日本,這才是貨真價實的封建帝制。
雅子是長胖了,畢竟五十多歲了。
她病了很久了,那些個抗抑鬱啥的藥其實副作用很大。日本皇室的生活太變態,正常人多難適應,以前美智子年輕時候還直接失語呢
2019-05-02 09:15:27
阿楨
肉食者可增強心理健康,三成素食者易患抑鬱症! 2020-05-09 新浪科技

  目前,美國最新一項研究表明,素食或者純素食主義者可能會增大患抑鬱症的風險,以素食為主的人群服用精神疾病處方藥的概率是普通人的3倍,同時該人群更傾向於自殺。
  這份研究報告是基於16萬份調研資料得出的,同時結果還顯示,三分之一的素食者可能患有抑鬱症或者焦慮症。研究人員回顧了18項關於精神健康和吃肉習慣之間關聯性的研究報告,共涉及160257份參與者。
  他們推斷稱,素食或者純素食主義者出現抑鬱症、焦慮症和自殘的概率顯著增大,不吃肉可能是一種“行為標記”,表明人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很糟糕。目前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研究資料進行驗證。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研究人員稱,那些不吃肉的人患抑鬱症、焦慮症,或者出現自殘行為的概率會更高,我們的研究並不支援人們為了整體心理健康而不吃肉。“雖然肉食和素食主義的健康風險和益處已爭議數個世紀,但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肉食主義者擁有更好的心理健康,該發現對於定義‘健康飲食’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在評估特定飲食模式的益處和風險時,可能需要強調心理健康。”
  回應
無肉不歡的出處原來在這裡啊
2020-05-10 07:19:45
阿楨
研究生疑因被導師刁難墜亡,中傳回應 2020-05-10 觀察者網

2020-05-09晚,自稱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碩士黃靜怡家屬的網友發帖稱,因薛姓導師不同意送審畢業論文,致黃靜怡精神崩潰自殺。
@中國傳媒大學10日發佈相關說明,內容如下:
我們對靜怡同學的離世表示最深切的悼念,對她的家人表示誠摯的慰問!
學院懷著悲痛的心情立刻成立了善後小組,與靜怡同學的家人保持聯繫並關心慰問,希望能夠與家人一起度過最痛心的時刻。
按照學校的要求,學院於事發的第二天就配合學校相關部門,啟動了對此事的核查工作。我們會針對家屬提出的一些情況,認真、負責地瞭解、核實,並將實事求是地回應各方關切。
一直以來,學院始終關注全院學生的學業與身心狀況,關愛每一個生命的健康與成長。
再次對靜怡同學的離世表示最深切的悼念,也感謝社會各界對我們的關心。
  回應
 必須嚴查!這樣的事不是一次兩次了,當學生的命運被一些人所掌握,那這些人必須要是負責且端正的人,對其中的一些渣子絕不能放過!
 導師不同意送審就是刁難?這標題是不是帶節奏啊?現在碩士畢業生的畢業論文品質一塌糊塗達不到送評閱和答辯標準的難道少嗎?導師要把握學生畢業論文品質,合格的才能送外審,這是教育部對導師的要求,不履行教育部要事後追責的。這節奏帶的,未經調查就判斷是導師刁難?
 導師有卡住學生論文的權利,而學生卻無處申訴,這令人遺憾。
 垃圾論文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你以為翟天臨博士只是個例嗎?心理承受能力這麼差,做啥研究工作,新聞換個標題:導師答應送審論文,學生收回跳樓決定。
 一個碩士論文導師不給送審便去跳樓,這件事情本來就很扯。二者的嚴重性壓根兒不對等。心理問題是主要誘因,可能是心理疾病,可能是各種壓力匯總的合理,也可能只是幼稚。哪怕因為非主觀原因,人力不可控的天災原因而導致整個碩士階段白讀,跳樓在這時也遠擺不上檯面。他論文不送審就自殺,那們這些讀博的一天到晚揪著腦袋上所剩無幾的頭髮,一個課題或一個方向可能弄半年發現是死胡同,是不是就得天天抹脖子了。
2020-05-11 08:49:24
阿楨
爆紅一年後殉網,“流浪大師”想回大街撿垃圾 2020-06-18 觀察者網

2020年5月22日,在快手上擁有140萬粉絲的“流浪大師”沈巍突然宣佈無限期停播。“我明明是抱著善意進入網路,卻被整得遍體鱗傷。”
一夜成名讓他結束了26年的流浪生涯,而今面對不堪忍受的網暴壓力,他又選擇用“殉網”明志,讓人們重新審視與他有關的現象。
他談起國學文化神采飛揚,對路人的調侃不卑不亢,還不時冒出幾句擲地有聲的金句。
這個流浪漢,就是去年響徹網路的“流浪大師”沈巍。
沈巍的故事充滿了悲涼的魔幻色彩。
1967年沈巍出生于上海,媽媽是中學教師,爸爸是海員,常年不著家。
1988年高考落榜後,他聽從爸媽的話,進了上海某單位從事審計工作。
在單位時,他發現A4紙只用了一面就被丟掉,既浪費又不環保,於是他把這些紙從垃圾桶裡撿起來,重複再利用。
當事情傳開後,單位裡的每個人都認為他有精神病,儘管他一再解釋,但沒人聽。
節約、環保,不是單位提倡的生活方式嗎?為什麼到了自己這裡,就變成了精神病?
這之後,父母把沈巍送進了精神病院。
三個月後,沈巍逃出精神病院,開始了自己的半流浪生活。
1993年,沈巍的流浪生活開始了。
  回應
憑什麼?人家也會說你也可能是真的有病
一個人因為經常撿拾垃圾桶裡的廢紙,被人懷疑是精神病的幾率是很低的,他說這個只是強調一種荒謬。倘若他說的故事是真的,那麼必然在一個表像的同時,還有很多其他異于常人的舉動,以至於從單位到家庭都認定他有病。
在一個正常的家庭裡,不到萬不得已,家庭不會承認自己的家人有病,除非真有徵兆;在一個正常的體制內單位,不到看到確切診斷,不會允許一個正式職工長年不上班而拿一份基本工資的。(我所在的的單位也有這麼一位元,抑鬱症長期居家,領基本生活費二十年)有病這種事,很多時候並非是到處顯現出來的,只是在某些特定時刻,因為某些特定誘因而引發出來。
你是對的,他在這次採訪只說了好的一面,在中國新聞週刊對他的採訪中,他母親說他把垃圾塞滿了家裡和冰箱洗衣機,搞的鄰居集體要求他搬出去,他在單位也把垃圾堆放到辦公室裡,因為這個採訪,記者被他的粉絲圍攻了好幾天。
2020-06-19 07:40:45
阿楨
抑鬱症會在中國成為“流行病”嗎? 2021-12-17 觀察者網 劉超

日本厚生勞動省2021-12-17資料,日本每100人就有6人曾深受抑鬱症困擾,女比男多1.6倍。1990年,一位年輕男性白領的自殺引起了日本大眾的討論,抑鬱症在日流行的開端。此前,日並沒有“抑鬱症”這個概念。但在美國製藥公司的極力推動下,抑鬱症成為像感冒一樣普通的流行病,均需要看病吃藥。憂鬱:作為一種美的日本傳統
  在日本的傳統文化中,只有一個關於抑鬱的精神學術語“憂病”,但它形容的是一種和精神分裂症一樣長期且令人絕望的精神病患。在日常生活中的憂鬱並不是一種病,更多的是與人生意義、生命價值等社會存在相聯繫。是一種受人尊敬的心靈境界,普遍接受的做法是當事者去尋找自己痛苦中的社會和道德意義。例如日本美學的三大核心便是物哀、幽玄、寂,帶有濃厚的宗教氣息。《源氏物語》“如露降生,如露消散,此即吾生。難波之事,夢中之夢。”的美學價值和藝術感染力正是凸顯的一種憂鬱氣質。在川端康成和村上春樹的文中,多體現物哀之情,蘊含著人生的徒然、無端的哀愁以及美的終結——那是孤獨沉思、心靈憂鬱的結果。
  到了20世紀60年代,“憂鬱型人格”被海德堡的臨床心理學教授介紹進日本,是“有高度的秩序感,對自己的成就有著超乎尋常的高要求”。到80年代,當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的抑鬱診斷標準作為通行的全球標準時,日本精神科醫生認為,美式的診斷標準根本不符合日本現狀,比如情緒狀態低沉兩周就被診斷為抑鬱症。為此,在21世紀初,美國的醫藥公司採取了一系列策略,而日本的精神病專業的學者是接受了美式的診斷標準,由此,普通人就像得了感冒一樣得了抑鬱症。
  回應
可怕的是“抑鬱症”的市場化。
2021-12-21 08:28:08
阿楨
人類在接下來1萬年間會發生哪些變化? 2022-03-31 新浪科技

  一些科學家認為,文明的崛起意味著自然選擇的終結。
  但進化(楨:演化!)並沒有停下腳步,只不過驅動力不再是“適者生存”,而是“適者生育”,因此“性選擇”比“自然選擇”更重要。城市為疾病提供了易於傳播的環境,我們的大腦體積也變小了。
  人類的壽命會越來越長,進化出抗衰老或抗癌基因就毫無意義了。
  過去200萬年來,隨著我們對蠻力的依賴減少、對工具和武器的依賴增加,骨骼的質地變得越來越輕。現代工作則更多是腦力勞動、而非體力勞動。
  早期以植物為食長有巨大的臼齒和下頜骨,用於磨碎富含纖維的植物。但食肉烹飪之後,下顎和牙齒都開始縮小,智齒未來也可能會消失。
  過去600萬年來,在工具使用、複雜社會體系和語言的驅動下,大腦體積三倍自然選擇的大腦。1萬至2萬年前達到了最大值,之後,大腦就一直在縮小。也許是因為,農耕文明,身體攝取的脂肪和蛋白質大大減少,大腦的耗能相當驚人,可占全身的20%。也許狩獵採集比農耕更費腦力一些。也可能是因為,大型社會中有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所以耗費的腦力更少。
  大腦體積其實並不能決定一切。大象和逆戟鯨的大腦都比人類大,愛因斯坦的大腦則小於人均,尼安德特人倒是與我們差不多,但主要用在了視覺和身體控制上,語言和工具並不多。被人類馴化之後,羊的大腦品質減少了24%,牛減少了26%,狗減少了30%。
  以狩獵採集社會,人類需要富有攻擊性,如今,我們要買肉就去菜市場,有糾紛就去警察局或法院。但越來越多的人正飽受孤獨、焦慮和抑鬱等心理問題的困擾。在這些精神問題從人類基因庫中剔除的同時,我們或許也會失去這些極富才華和創造力的領導者、作家、藝術家和音樂家。
  回應
在病毒面前越來越脆弱

為什麼我們會有不同的血型? 2022-03-30 新浪科技

  所以有不同血型,原因在於瘧疾,O型比其他血型低66%。不同血型可能存在著疾病聯繫,例如,O型更容易患霍亂、鼠疫、結核病和腮腺炎,AB型更容易感染天花、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儘管Rh陰性會導致新生兒溶血症,在過去的進化中存在過某種優勢,使這種基因突變能夠保存下來,但現在優勢消失了。
2022-04-01 10:15:5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