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次金改、和爆發中華商銀擠兌、力霸東森集團掏空案件之際,重讀並補評《一兆元黑洞?》(天下,2003),別有一番滋味點滴在心頭!
又不是品詩,重思書中始問的:「面對一兆五千億的金融重建基金黑洞,金融改革迫在眉睫。我們可能要為金融危機付出多高代價?金融重建將需時多久、花費多少?成敗關鍵在哪裡?企業出了問題時有哪些重整機制?政府介入時有哪些自律機制?問題銀行能不能倒?金融監理機關只能做救火隊嗎?作者提出你我心中模糊卻亟欲了解的疑問。如何降低金融重建的成本?金融糾正機制是什麼、如何啟動和執行?政府該怎麼做?金融、監理、會計、審計等制度如何設計因應?」
書末作者開的首帖藥方是:「『金融重建基金管理委員會』應改為『金融重建委員會』,為實際執行金融重建的機關,而非基金使用的橡皮圖章。」
結果比橡皮圖章更惨,它上有主管機關‧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下有執行單位‧中央存款保險公司。
難怪會如政大經濟系教授、立法委員李紀珠在天下雜誌<中華商銀戳破了金改的表象>(
http://www.npf.org.tw/particle-1437-1.html)所言:
如果政府引以為傲的金改是成功的,為何金管會主委口中大家都已知道的問題企業及問題銀行,仍可長期恣意妄為,並引起軒然大波呢?
金改是現在執政黨最引以為傲的政績,並常以金融機構逾放比顯著下降,作為佐證;但若以納稅人的錢,協助業者打銷呆帳,讓逾放比下降,可以稱為「改革」成功的話,個人不禁想問「補貼」與「改革」二字的區隔何在?又如果金融改革是成功的,那麼為什麼金管會主委認為大家都已熟知的問題企業及問題銀行,仍可長期在台灣的資本市場中惡意掏空、財報不實、坑殺散戶、違法超貸,而問題金融機構淨值已淪為負時,仍放任其高利吸金,直至擠兌才接管呢?
以此次力霸及中華商銀事件為例,如果金改是成功的,為何重重的金融監理機制都發揮不了作用?而當社會已普遍認知力霸集團營業績效不佳時,為何作為一線把關的官股銀行仍成為受傷最重的債權銀行?甚至力霸公司已聲請重整,仍渾然不知;試問公股銀行的用人,有因為金改而更注重專業嗎?其次,力霸是上市公司,財報長期不實,主管機關證交所及證期局卻從未糾正,任其瞞騙不知情的投資人,甚且去年底仍放任大股東刻意拉抬股價坑殺散戶,試問金改後,台灣資本市場的監督機制進步了多少?
此外,中華商銀長期違法超貸其關係企業及其虛設之行號,金檢局年年金檢,卻遲至去年十月才發現,金檢能力有因金改而提升了嗎?而當主要董監事已因重大違規移送檢調,何以仍可從容出境?試問防治金融犯罪又進步了多少?
另當初成立金融重建基金(RTC)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問題金融機構及早退出市場,但何以已被RTC列管五年的中華商銀都不處理?甚至七家被列管銀行去 年一年的帳面淨值缺口,就擴大了一百九十三億,加重全民買單的負擔,試問政府不敢讓問題金融機構倒閉的心態,有因為一次金改而改變嗎?
尤令人悲哀的是金融產業是一高度信心產業,首重資訊透明;但金管會迄今仍試圖以遮掩問題金融機構淨值為負的事實,讓其高利吸收不知情民眾的存款,美其名是希其自救成功,但若此種理由成立,試問政府對銀行要求高資本門檻的意義又何在?此種隱瞞資訊的愚民心態,有隨著一次金改而改變嗎?或許有人會阿Q的說,其實都改了,只因親密的政商關係才失靈,那麼我們要問,若政商關係是阻礙金融正常運作的唯一關鍵因素,試問切除政商關係,在一次金改中又做了什麼呢?
政府給錢並指定要求打呆帳,逾放比數字的下降,本來就不意外,然若將一個政府「補貼」的必然結果,硬稱為「改革」的成功,那麼我們要問,何以金管會主委口中大家都已知道的問題企業及問題銀行,仍可長期恣意妄為,並引起軒然大波呢?